ABC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ABC)
缺点
ABC法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并且相对其 他方法成本更高。
ABC法将成本分解到产品、服务和活动中,可帮助企业更准确地定位成本。
2 提高效率
ABC法可帮助企业更有效地使用资源,并更有效地管理成本激励措施。
3 决策支持
基于ABC法的成本分配,可以更好地了解生产瓶颈和利润中心,提供更优质的管理信息。
ABC法的缺点
复杂性 高成本 孤立应用
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进行准确的成本计算,并 进行分解、分配和回归。
某医院
该医院使用ABC法对其提供的 医疗服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结果明确了哪些服务具有较高 的利润率,哪些服务利润率低, 以及如何进一步优化资源分配。
ABC法的结论和要点
1
优点
2
ABC法可帮助企业更准确地定位成本、提
高效率、提供更优质的管理信息。
3
结论
4
ABC法可以为企业提供深入的成本分析, 用于优化流程和提高生产效率。
简化
将产品成本分解为多个活动 成本,计算每个活动成本需 要的资源。
ABC法的基本原理
1
多元成本驱动因素
不同的产品、服务或成本单元有不同的驱动因素,这些因素导致了成本的不同。
2
固定成本分离
固定成本分离开来,使其不会被误认为是企业当前活动的负担。
3
成本分析
将成本作为有关成本对象的活动数量或水平的函数(例如:每一个销售订单),并进行成本分析。
ABC法的适用范围
生产密集型企业
ABC法可应用于对产品、生产程 序和生产成本进行细粒度分析的 生产密集型企业。
服务业
ABC法可用于对服务成本进行细 粒度分析,例如客户服务、资金 证券交易和投资银行。
作业成本法(ABC)
合计
280,000,000 174,500,000 62.3% 105,500,000 37.7%
而按 产量来进行间接成本分摊的情况是: 硬盒: 75%
软盒: 25%
23
作业成本法的一个简单的案例
作业成本法的间接成本分摊的情况如下:
硬盒:
每箱所分摊的间接成本= 174,500,000
300,000
A)便于企业管理层掌握各产品成本间的差异 B)为企业所获取的计划外生产指标在各产品间的合理分配提供正确的成本依据 C)为企业成本控制、流程改善、兼并重组提供依据 D)需建立在企业内高度信息化的平台之上
13
第二部分 实用举例
14
作业成本法的一个简单的案例
说明: 考虑到涉及企业机密问题,案例中隐去了企业的名称和品 牌,并对所用的数据在原有的基础上做了相应的调整,但这 些并不会影响最后的结果。
软盒
活动
每项活动的成本
机器设备折旧
机器设备修理
1,000,000
机器的启动和工作时间 20,000
质量的检查 管理人员的活动
10,000 20,000
软盒
20 300 450 1250
软盒 50,000,000 20,000,000 6,000,000 4,500,000 25,000,000
•机器设备折旧分摊的成本由产品线的相关情 况直接得到
15
作业成本法的一个简单的案例
•某烟草生产厂某品牌的香烟有硬盒和软盒两条产品线,2000年硬盒产量 为:30万箱;软盒为:10万箱 •2000年间接成本:2.8亿元 •企业当前采用的是根据产量来进行间接成本的分摊(全厂范围内的分摊) 则:每箱所分摊的间接成本为:
总产总量体(间硬接盒成+本软盒)=
ABC(作业成本法)
1、ABC的发展ABC是Activity-Based Costing的英文缩写,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作业成本法。
它以作业为中心,通过对作业成本的确认和计量,对所有作业活动追踪地动态反映,为尽可能消除“不增值作业”,改进“可增值作业”及时提供有用信息,促使损失、浪费减少到最低限度,提高决策、计划、控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作业成本法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本世纪四十年代初。
当时最早提出的概念是“作业会计”(Activity-Based Accounting或Activity Accounting)。
而最早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作业会计的是美国会计学家埃里克·科勒(Eric Kohler)教授。
科勒教授曾任教于美国的西北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和明尼苏达大学,并担任《会计评论》主编达15年之久。
1941年,科勒教授在<<会计论坛>>杂志发表论文首次对作业、作业账户设置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每项作业都设置一个账户”。
科勒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作业就是一个组织单位对一项工程、一个大型建设项目、一项规划以及一项重要经营的各个具体活动所做出的贡献”。
第二位研究“作业会计”的是乔治·斯托布斯(George.J.Staubus)教授。
在他撰写的会计文献中,Activity Accounting 和Activity Costing经常混用。
他坚持认为: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作业会计”是一种和决策有用性目标相联系的会计。
研究作业会计首先应明确“作业”、“成本”和“会计目标—-决策有用性”三个概念。
1971年乔治·斯托布斯教授在具有重大影响的<<作业成本计算和投入产出会计>>一书中,对“作业”、“成本”、“作业成本计算”等概念作了全面阐述。
80年代初、中期,大批西方会计学者开始对传统的成本会计系统进行全面的反思。
先进制造系统的推广普及,准时制(JIT)由日本而起转而对整个西方公司经营管理思想的冲击,传统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技术的巨大变革,促使大批西方会计学者对传统的成本会计系统进行了重新审视,作业成本法成为会计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
ABC与TDABC(作业成本法)
如何应对abc与tdabc的发展挑战
培养专业人才
企业需要培养具备abc与tdabc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人才,以推 动成本管理方法的实施和应用。
建立完善的组织架构
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在abc与tdabc实施过 程中的职责和角色,确保实施工作的顺利进行。
持续改进和优化
企业需要对abc与tdabc的实施过程进行持续改进和优化,不断完善 成本管理方法体系,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企业需求。
abc的优点与局限性
• 战略价值:作业成本法能够帮助企业识别增值作业和非增 值作业,为优化业务流程提供支持。
abc的优点与局限性
实施难度
作业成本法实施过程较为复杂, 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数据 收集和整理。
适用范围有限
作业成本法主要适用于间接成本 占比重较大的企业,对于直接成 本占比重较大的企业适用性较差。
abc与tdabc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
ABC和TDABC都是为了提高间接成本分配的准确性,帮助企业更准确地了解产品或服务的真实成本 。
区别
ABC和TDABC在作业动因的选择上有所不同,ABC通常采用直接观测或历史数据来估计作业动因,而 TDABC则通过时间基础来估计作业动因。此外,TDABC的计算过程相对简单,能够快速地建立模型 ,而ABC则需要更多的数据和复杂的模型。
03 tdabc的实施与应用
tdabc的实施步骤
定义作业
明确企业的业务流程,将业务流程划分为一 系列作业,并对每个作业进行描述和定义。
确定资源
识别完成每项作业所需的资源,包括人力、物 力、财力和时间等。
分配资源成本
根据资源的使用情况,将资源成本分配给各个作 业,以确定每个作业的成本。
作业成本法ABC概述
10000
12000
5000
50000
28
界定作业,确认资源
▪ 经研究,发现本企业间接费用的成本动因 有5个:材料领用数量,包装批次,质量检 验小时,设备维修时数和装卸搬运次数。 其他有关资料如表所示:
2020/10/30
29
表3 作业类别和相关作业量
作业类别 成本动因 材料领用 材料领用数量
作业量
概述?date?2路漫漫其悠远一abc的背景一产品特征?需求的多元化?品质的独特个性?产品寿命周期的变化?战略管理思想的引入?date?3路漫漫其悠远二成本特征?制造技术的改变与先进制造模式的采用使得制造类企业生产组织发生重大变革导致产品成本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制造费用间接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比例越来越大?传统的以劳动密集型大批大量生产为主的成本计算方法不能正确的反映产品成本的消耗?date?4路漫漫其悠远成本结构变化直接材料直接人工50制造间接费用2030主要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10制造间接费用50次要成本主要成本次要成本?date?5路漫漫其悠远三传统成本计算的局限性1间接费分配基础的疑问?费用与产品的关联度的削弱?人工小时与机器小时的不足2成本计算方法对决策的影响?举例说明?date?6路漫漫其悠远例例1单一品种的成本计算原材料直接归入法人工费某一品种产品间接费用?date?7路漫漫其悠远例例2多品种的成本计算原材料直接人工不同品种产品直接归入间接费用中间账户平均分配?date?8路漫漫其悠远传统成本计算的缺陷传统管理会计按产品产量或工时指标直接人工小时或机器小时分摊间接费用进入各产品成本之中未能揭示成本产生的直接动因不能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
本对象(产品/服务)
2020/10/30
22
▪ 第一步 确认主要
▪
作业成本法介绍(ppt)
增强企业竞争优势
作业成本法能够帮助企业识别并消除 不必要的浪费,降低成本,提高盈利 能力,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VS
通过实施作业成本法,企业可以更好 地管理资源,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 产效率,进一步增强竞争优势。
作业成本法介绍
目 录
• 作业成本法概述 • 作业成本法的实施步骤 • 作业成本法的优势与局限 • 作业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应用 • 作业成本法的前景展望
01
作业成本法概述
定义与特点
• 定义: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简称ABC)是 一种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计算和 管理方法。它通过分析企业生产 经营过程中消耗的资源,将资源 分配到作业上,再根据作业动因 将作业成本追溯到产品或服务上, 从而更精确地计算出产品或服务 的成本。
成本动因的选择与确定
总结词
成本动因分析
详细描述
成本动因是指影响作业成本的因素。选择和确定适当的成本动因是作业成本法的关键步 骤之一。通过对成本动因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作业成本的来源和影响因素,从而更
准确地分配间接费用。
计算并分配合计成本
总结词
成本计算与分配
VS
详细描述
在确定了各个作业的成本后,需要根据适 当的成本动因将间接费用分配到各个作业 中,计算出每个作业的总成本。最后,将 各个作业的成本汇总,得到组织总成本。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准确地计算产品或 服务的成本,有助于组织的决策制定和管 理控制。
02
完善理论体系
03
加强实践指导
深入研究作业成本法的理论体系, 完善其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提高其科学性和实用性。
abc作业成本法
顾客(10%)
员工工作环境与满意度
员工技能水平 策略性信息供应情况
产出 作业动因 价值分析 产品1 产品2 产品3 作业的 增值性 产品设计 生产 销售 作业的 效率性 人力 材料 设备 现金
作业
资源动因 价值分析
资源
二者都是分层次分析的方法,其目的是揭示产出消 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的因果关系、以判断作业的有 效性和增值性。
作业基础保本产销点分析
xb i [(dj yi j) ai ]/(p bi ) i
七、作业理论应用于计划和预算
计划和预算流程图
2. 生产能力分析
资源生产能力
资源要求
Resources
资源成本
1. 要求分析
作业要求
Activities
作业成本
3. 成本分析
产品/服务需求
Cost Objects
产品/服务 成本和服务能力
预算和计划需要调整
不足还是太多?
资源生产 能力
OK?
$
调整生产能力
销售区域、分销渠道等。
3、作业指一组织内为了某种目的而进行的消耗 资源的活动,它是连接资源和成本目标的桥梁。 它具有三个特征: ①作业是“投入——产出”因果连动的实体; ②作业贯穿于动态经营过程的始末,构成包容企 业外部与内部的作业链; ③作业是一种可量化的基准。
4、成本动因是成本形成的起因,它是ABC的核
六 部门作业成本管理(DABM)
DBAM的优点:
DABM能提供比ABM更准确的产品成本信息。 通过DABM信息,可帮助管理者分析工厂布局、设备使用 和人员安排的合理性等,从而做出是否重新布局、改变设备 使用和重新安排人员任务等决策; 通过DABM揭示的各部门在设备和人员需要上的差别,有 助于管理者将精力集中于那些作业消耗资源量大的部门或工 序上,改进工作,降低消耗; DABM系统不仅提供了全局性信息,而且提供了各部门信 息。各部门管理者可以通过比较本期与历史先进水平、本部 门与外部门先进水平,寻找差距,改进工作,提高效益。
ABC作业成本法培训资料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XX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作业成本法中的作业和成本 动因
作业成本法在决策中的应用
ABC作业成本法概述
作业成本法的计算方法
作业成本法的实施步骤和案 例分析
添加章节标题
章节副标题
ABC作业成本法 概述
章节副标题
定义和原理
定义:ABC作业成本法是一种基于作业的成本计算和管理方法,通过确认和计量企业各项作业 所耗费的资源,计算出作业成本,再根据作业量将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对象。
实施作业成本法后,企业应定期评估其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必要的 调整和优化。
通过持续改进和优化作业成本法,企业可以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和客户需 求,提高竞争力。
优化作业成本法的过程应注重数据分析和流程改进,以实现更高效的成本 管理和决策支持。
企业应鼓励员工积极参与作业成本法的改进和优化过程,通过集思广益实 现持续改进和创新。
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
实施步骤: a. 确定作业和资源 b. 建立作业成本库 c. 计算作业成本动因率 d. 分配作业成本到成本对象
a. 确定作业和资源 b. 建立作业成本库 c. 计算作业成本动因率 d. 分配作业成本到成本对象
注意事项: a. 确保数据准确性和完整性 b. 定期进行成本法审查和更新 c. 与 企业战略和目标保持一致 d. 提高员工意识和参与度
成本动因的分类: 按照影响程度分为 主要、次要和一般 成本动因。
成本动因的识别方 法:包括调查表法 、流程图法、ABC 分析法等。
成本动因分析的意 义:帮助企业了解 成本发生的根源, 为作业成本法的实 施提供基础数据和 信息。
作业和成本动因的确定方法
作业的确定:通 过价值链分析确 定企业的主要作 业,将作业划分 为若干个作业中 心
abc作业成本法
数学分析法
所谓数学分析法是指利用线性代数上的矩阵分析 法和其他一些数学方法,以简化计算、降低ABC 法和其他一些数学方法,以简化计算、降低ABC 实行成本和保证一定产品成本精确度为目的,根 实行成本和保证一定产品成本精确度为目的, 据“数学属性相同或相似”进行的作业动因合并。 数学属性相同或相似”进行的作业动因合并。
资源动因
作业动因
成本计算 资 源 耗用 作 业
成本计算 产 出 耗用
2、资源指支持作业的成本费用来源,即作业执 、 例如,材料、动力、 行过程中所需要花费的代价。例如,材料、动力、 工资及附加费、折旧、办公费、修理费、 工资及附加费、折旧、办公费、修理费、运输费 等。
成本标的指组织执行作业的原因,是归集成本 典型的成本标的有产品、顾客、服务、 的最终点。典型的成本标的有产品、顾客、服务、
销售区域、分销渠道等。 销售区域、分销渠道等。
3、作业指一组织内为了某种目的而进行的消耗 、 资源的活动,它是连接资源和成本目标的桥梁。 它具有三个特征: 它具有三个特征: 产出” ①作业是“投入——产出”因果连动的实体; 作业是“投入 产出 因果连动的实体; ②作业贯穿于动态经营过程的始末,构成包容企 作业贯穿于动态经营过程的始末, 业外部与内部的作业链; 的基准。 ③作业是一种可量化的基准。
目标成本法、邯钢成本法 目标成本法、
从计算的准确性: 从计算的准确性 作业成本法
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公司的目的、现状、 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公司的目的、现状、决 心等。 心等。
二、传统成本分摊法 设备产红圆珠笔, 例:A设备产红圆珠笔,月需求 设备产红圆珠笔 2 000打; 打 B设备产蓝圆珠笔,月需求 设备产蓝圆珠笔, 设备产蓝圆珠笔 100 000打; 打 设备月调试: 设备月调试 A 1次,B 2次 次 次 每次费用相同) (每次费用相同)
作业成本法abc
作业成本法abc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简称ABC)是一种用于计算产品或服务成本的方法。
它通过将企业活动划分为若干活动成本池,然后将活动成本分配给产品或服务,从而更准确地确定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ABC方法的核心思想是根据产品或服务所需的活动资源消耗量来分配成本,而不是仅仅根据直接劳动或直接材料成本来计算。
ABC方法的应用可以使企业更准确地了解产品或服务的成本结构,帮助企业做出更科学的决策。
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往往只考虑直接成本,忽略了间接成本的影响。
而ABC方法通过将间接成本分配给各项活动,再将活动成本分配给产品或服务,能够更准确地反映产品或服务的成本构成,从而更好地指导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决策。
ABC方法的实施过程包括四个步骤:确定活动和活动成本池、确定活动成本驱动因素、计算活动成本驱动因素的成本驱动率和计算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首先,确定活动是指将企业的各项活动进行分类和划分,如采购、生产、销售等。
然后,确定活动成本池是指将活动的成本进行分类和汇总,如人工成本、材料成本、设备成本等。
接下来,确定活动成本驱动因素是指确定影响活动成本的主要因素,如订单数量、生产批量等。
最后,根据活动成本驱动因素的成本驱动率和产品或服务所需的活动资源消耗量,计算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ABC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够更准确地计算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帮助企业了解产品或服务的盈利贡献度,从而更好地进行定价和产品组合的决策。
另外,ABC方法还可以发现并分析企业的非价值增加活动,帮助企业优化流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此外,ABC方法还可以帮助企业进行绩效评估和资源分配,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然而,ABC方法也存在一些限制和挑战。
首先,实施ABC方法需要大量的数据和时间成本,包括活动成本的收集、活动成本驱动因素的确定等。
其次,ABC方法需要对企业的活动和成本进行细致的划分和分类,这对于某些企业来说可能是一项复杂而困难的任务。
作业成本法ABC
机器小时数 233800 检验次数 84000
合计
-----------
395800
-----------
------------- ------------
根据上述资料,分别采用作业成本法及传统的完全成本法计算A、B产品的 单位成本。 解:首先计算各项作业动因分配率,然后再分别计算产品A、B消耗作业 量的成本,其结果分别如表3、4所示。 表3 产品A、B消耗作业量成本(一)
该中心的成本动因量化总和 某产品应承担的某项作业成本分配额=该产品 消耗某作业量总和×该项作业成本分配率
作业成本控制管理ABM
基本原理:通过作业分析,挖掘成本动因,改变
作业实施的方式,不断提高企业作业的效率和质 量水平。
作业分析的要点: 1、对不必要的作业进行确认,消除不必要的不增
资源C
资源 动因
成本 作业池
A’
B’
C’
成本 动因
产品
作业成本法的特点
优点: 以活动为基础的成本分析(ABC)法是被
认为确定和控制费用最有前途的方法。 第一,从成本计算的角度来看,它提高了成本 核算的准确度,减少了成本信息的失真,提高了 管理效率。传统的会计方法没有显现各项产品成 本的资源动因,而仅仅把产品的成本和产量相联 系,把产量看作是唯一的成本动因,在确认、分 类、分析和控制成本上都存在许多缺陷。
作业
机器调整 准备 生产订单 机器运行 质量检验
作业成本 作业动因 数 (单位: 元) 16000 16次 62000 233800 84000 25份 16700小时 50次
作业动因 分配率 1000元/次 2480元/份 14元/小时 1680元/次
作业成本法(ABC)
作业成本法(ABC):一种新的成本核算方式生产制造是企业的核心流程之一,成本核算则是影响到企业生产制造任务的完成水准的关键。
针对传统成本会计不适应新制造环境的局面,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 ng,简称ABC)和基于ABC的作业成本管理(ABCM),在美、日和西欧诸国的企业,尤其是竞争激烈和人工成本很低的高新技术企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新制造环境冲击传统成本会计随着企业IT技术的运用,MRPII、ERP、CIM、JIT等系统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企业新制造环境逐渐形成。
企业使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来管理经营与生产,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设备、资源、人、技术的作用,最大限度地产生企业经济效益,已成为制造业企业的一致选择。
从最早的物料需求计划MRP (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制造资源计划MRP II(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到近年出现的企业资源规划ERP (Enterpr ise Resource Planning)等,为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
目前流行的MRP Ⅱ有助于管理当局进行及时、有效的投资与生产经营决策;ERP则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
不仅是MRP和ERP,促成新制造环境形成的新系统还包括:弹性制造系统(FMS)、电脑整合制造系统(CIM)和适时生产系统(JIT)等。
FMS是指使用机器人及电脑控制的材料处置系统,来结合各种独立的电脑程式机器工具进行生产,它有益于产品制造程序的弹性化。
CIM则是指以电脑为核心,结合电脑辅助设计、电脑辅助工程及电脑辅助制造系统等所有新科技的系统,以形成自动化的制造程序,实现工厂无人化管理,可减少人工成本、节省时间并提高工作效率。
JIT是根据需要来安排生产和采购,以消除企业制造周期中的浪费和损失的管理系统。
ABC成本法
基于活动的成本管理
01 简介
目录
02 两者区别
03 成本分配的过程
04 成本法
05 组成
06 分析过程
07 实施步骤
09 应用优势
目录
08 应用案例
现代管理学将ABC成本法定义为“基于活动的成本管理”。ABC成本法是根据事物的经济、技术等方面的主要 特征,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统计、排列和分析,抓住主要矛盾,分清重点与一般,从而有区别地采取管理方 式的一种定量管理方法。
通过对成本信息的分析,发现生产协调、检测、修理和运输作业不增加顾客价值,这些作业的执行人员归属 一个分厂管理,但是人员分布在各个车间。通过作业分析,发现大量的人力资源的冗余。根据分析,可以裁减一 半的人员,并减少相关的资源支出。分析还显示,运输作业由各个车间分别提供,但是都存在能力剩余,将运输 作业集中管理,可以减少三四台叉车。
ABC成本法在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和管理中的应用 1、物流成本研究的意义及现状物流成本,是指产品在实物 运动过程中,如包装、装卸、储存、流通加工、物流资讯等各个环节所支出的人力、财力、物力和总和。改善企 业内部物流而增加利润成为当今企业管理的热点和重点,被称为“第三利润源泉”。那么这块金矿到底有多大, 如何充分挖掘这块金矿则成为当今企业密切的问题。
ABC成本法主要生产运作过程,加强运作管理,具体活动及相应的成本,同时强化基于活动的成本管理
组成
(1)作业 作业是指需要进行操作并因此消耗资源的流程或程序。比如给供应商打订购就是一个作业。 (2)成本动因是工作的直接原因。成本动因反映了产品或其他成本对象对作业的需求。 如果作业是交付货物,成本动因就是将要被交付的货物的数量。成本动因应该与度量单位起来,并且容易度 量。它们之间的会对作业和交易成本的关系产生影响,即作业是否会影响交易成本。简易的度量可以很容易度量 出作业成本的多少、作业的产品或者服务的使用情况。采购作业的一般成本动因包括申请所要求的货物数量、零 件规格的数量、进度表变动的数量、供应商的数量和延迟交付的数量。 (3)成本对象 需要考核绩效的实体,比如产品、顾客、市场、分销渠道和项目。 (4)作业清单 产品或其他的成本对象所需要的作业及其相关成本的清单。
作业成本法ABC概述PPT(共55页)
2022/3/23
20
三、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资源
资源动因
成本库(归集点): 作业或作业中心
作业动因
成本对象
(产品/客户)
2022/3/23
21
四、作业成本法计算
主要步骤 ▪ 确定主要作业中心 ▪ 根据资源动因将资源成本分配给相应的作
业中心,计算各作业成本 ▪ 根据作业动因将各项作业的成本分配到成
资交换的投入产出系统, 所有进入该系统的人 力、物力、财力等都属于资源范畴。
▪ 成本动因 指引发成本发生的因素,是成本分配的标准。
2022/3/23
1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作业与作业中心(成本归集点)
企业为生产产品而进行的某项生产经营活动 称为作业,作业中心是一系列相互联系、实现某 种特定功能的作业集合。每项作业活动都消耗资 源,是成本分配的第一对象。
(2)成本计算方法对决策的影响 举例说明
2022/3/23
6
例(1) 单一品种的成本计算
原材料
直接归入法
人工费
某一品种产品
间接费用
2022/3/23
7
例(2)多品种的成本计算
原材料 直接人工
间接费用
2022/3/23
直接归入
中间账户
平均分配
不 同 品 种 产 品
8
传统成本计算的缺陷
传统管理会计按产品产量或工时指标 (直接人工小时或机器小时)分摊间接费 用进入各产品成本之中,未能揭示成本产 生的直接动因,不能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
成本对象
2022/3/23
24
▪ 直接费用
作业成本法abc
作业成本法abc作业成本法ABC是一种常用于企业管理中的成本控制方法。
ABC即Activity Based Costing,它通过对企业的各项活动进行详细分析,合理分配成本,从而更准确地计算出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下面将从ABC的背景、原理、应用以及优缺点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ABC的背景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往往是按照直接劳动力成本或直接材料成本的比例来进行计算,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成本分配不准确的问题。
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产品种类的增多和生产流程的复杂化,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管理需求。
因此,ABC方法应运而生。
二、ABC的原理ABC方法通过将企业的各项活动进行细致的划分,将成本分配到各个活动上,再根据各个活动对产品或服务的消耗程度来计算成本。
与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不同,ABC方法更加注重各项活动的分析,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出企业各项活动对产品或服务成本的贡献程度。
三、ABC的应用ABC方法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在产品定价方面,ABC 方法可以帮助企业准确计算产品的成本,从而制定出合理的价格策略。
其次,在成本控制方面,ABC方法可以帮助企业找出哪些活动是成本的主要来源,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成本控制。
此外,ABC方法还可以帮助企业进行绩效评估,找出哪些活动对企业的经营绩效有着重要影响,从而优化资源配置。
四、ABC的优缺点ABC方法相比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具有一些明显的优点。
首先,它可以更准确地计算产品或服务的成本,避免了传统方法中成本分配不准确的问题。
其次,ABC方法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出哪些活动是成本的主要来源,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成本控制。
此外,ABC方法还能够帮助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营效益。
然而,ABC方法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它需要对企业的各项活动进行详细的分析,这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资源。
其次,ABC 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受到一些限制,例如企业内部信息不足或者活动成本难以量化等问题。
abc作业成本法
abc作业成本法ABC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Costing),简称ABC法,是一种针对企业成本控制和管理的新型方法。
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相比,ABC法更加精确,能够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实际成本。
本文将详细介绍ABC法的概念、原理、应用及优缺点。
一、ABC法的概念ABC法是一种以活动为基础的成本计算方法,它将企业的成本分为两个部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指可以直接与产品相关联的成本,如原材料、人工等。
而间接成本则是指不能直接与产品相关联的成本,如设备折旧、管理费用等。
ABC法通过对企业的各项活动进行分析,将间接成本分配到各项活动中,再将各项活动的成本分配到产品中,从而计算出每个产品的实际成本。
二、ABC法的原理ABC法的核心原理是“活动成本驱动”。
它认为,产品的成本是由企业的各项活动所决定的。
因此,只有了解每个活动的成本,才能准确地计算出产品的成本。
ABC法通过对企业的各项活动进行分析,确定每个活动的成本,并将这些成本分配到各项活动所产生的成果上。
这样,就可以准确地反映每个产品所产生的成本。
三、ABC法的应用ABC法主要应用于制造业和服务业。
在制造业中,ABC法可以帮助企业准确地计算产品成本,从而确定产品的售价和利润。
在服务业中,ABC法可以帮助企业了解每个服务的成本,从而制定合理的服务收费标准。
此外,ABC法还可以用于企业的成本控制和管理,帮助企业发现成本高的活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成本。
四、ABC法的优缺点ABC法相比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有以下优点:1. 更加精确:ABC法可以准确地反映产品的实际成本,避免了传统方法中因间接成本分配不准确而导致的成本偏差。
2. 更加透明:ABC法可以将企业的成本分配到各项活动和产品中,使企业的成本结构更加透明。
3. 更加灵活:ABC法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调整和改进,以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
但ABC法也存在一些缺点:1. 实施难度较大:ABC法需要对企业的各项活动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测算,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成本。
作业成本法(ABC)精品文档79页
传统成本系统
ABCM成本系统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成本动因:单位层次 管理与营销费用平时不
计入产品成本, 待定价时以加成方式计
入成本
成本对象 (产品)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营销与管理费用
资源成本 动因
作业
作业成本 动因
成本对象 (产品/服务/客户)
•产品层次 •客户层次 •企业层次
•单位层次 •批次层次
一、ABC的背景
低存货水平、采用需求拉动、小规模采购、 快速生产准备、人员技能多面手(一人具备 不同技能)、FMS、TQM(高质量保证高效 率)、有效的设备维护系统、持续改善的工 作环境(培养职工的忠诚)
一、ABC的背景
JIT的实施效果显示:(美国22家企业抽查), 供应商数量下降67%,报废反修减少44%, 启动时间下降47%,存货下降
订货 设计 投料 加工 组装 检验 保管 发货
战略管理与FMS的必然性
*信息系统自动化 CAD、CAM、CAPP *无人运行 *多品种、小批量的FMS CAD使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缩写;CAM使计算机辅助加 工的缩写,CAPP是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的缩写。 第二,FMS硬件要素 市场要求多元化、短期化、细分化 生产要求可从七个方面体现弹性
*产品的市场周期
导入 成长 成熟 衰退
*产品的消费周期
购入
使用
废弃
一、ABC的背景
(4)三种周期的相互关系 市场周期接材料
Direct Materials
直接追溯
Direct Tracing
直接人工
Direct Labor
间接制造费用
Overhead
直接追溯
处理客户定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成本法引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在传统成本法的基础上产生了一种新的成本方法,(本文所论述的成本方法不是仅指成本核算方法,而是既包括成本核算方法又包括成本管理方法。
在西方,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是不分的,因此在本文论及成本方法时会涉及管理会计的内容。
)即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
作业成本法在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等方面都与传统成本法有根本的不同,对企业的管理水平促进与提高也是传统的成本方法所不能比拟的。
随意翻翻近几年的会计杂志或刊物,都能找到证明作业成本法“威力”的文章,摘录几则如下:李宏健在其所著的《现代管理会计》(第九版)举了一例,假定某公司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甲产品的产量是20 000,直接成本是10 000;乙产品的产量是100 000,直接成本是50 000;发生在两产品上的制造费用是300 000。
依据这些资料,计算出的产品单位成本如表1所示:表1可以看出,两种成本方法的计算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甲产品用传统成本法计算的单位成本是3.00元,而用作业成本法计算的单位成本是4.75元。
单位成本的差异额为1.75元,差异率达58.33%!美国北部通讯公司有效地实行了作业成本法,他们发现传统成本法提供的产品成本信息经常不同于作业成本法提供的产品信息,其显著的差异在图2得到了充分体现。
从图上可以看出作业成本法提供的产品成本占传统成本法提供的产品成本的比例从1%到100%,甚至达到600%!当企业界沉醉在“80%的销售量由20%的产品产生”的80/20法则时,罗伯特·S卡普兰(Robert S.Kaplan)提出了被称为20/225的法则。
他在进行作业成本研究中惊奇地发现许多产品实际上是侵蚀企业利润的,因为20%的产品(或顾客)竟然产生了225%的利润!(赵立三王丹《关于成本动因问题的理论探讨》,会计研究,1998年第6期……)看到这些例子,忍不住想问: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距?作业成本法为什么能够准确地核算企业产品成本?……在作业成本法产生的同一时期,欧美等国的会计界正在致力于改进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模式。
看似两个毫不相干的问题却有着紧密的联系。
这不仅是因为成本方法提供了有关存货和销售成本的信息,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新财务报告要求企业提供企业内部的成本管理信息。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报告特别委员会成立于1991年4月,经过三年的工作,在1994年提出综合报告《改进企业财务──着眼于用户》(Improving Business Reporting –A Customer Focus)。
该报告提出的建议体现了以下三个趋势或特点;1.数据非财务化;2.管理信息公开化;3.财务信息未来化。
摘录部分建议如下:(陈毓圭《论改进企业报告》,中国财经出版社,1997年1月版,第146-147页)1.建议企业提供管理部门用以管理企业的高层次经营数据和业绩指标;2.建议企业提供管理部门对财务和非财务数据的分析,如对有关财务、经营、业绩的数据发生变化的原因的分析,关键趋势的特征及其对过去的影响;3.建议企业提供有关企业的前瞻性信息,如企业的机会和风险,管理部门的计划,以及实际经营业绩与以前披露的机会、风险、管理部门的计划的比较等等。
该报告起因于美国以及英国、加拿大等国社会各界对现行企业报告模式的强烈批评。
批评的焦点是,企业报告没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会计信息正在失去相关性。
表现在现行财务报表提供的会计信息严重地不完整;企业报告不能面向未来,不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企业报告只关注过去而不是未来;现行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是从19世纪产业经济时代的企业报告演变而来的,它无法满足20世纪末期市场经济的要求。
这份报告发表以后在美国会计界引起了很大反响,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1996年初发表的有关分部报告和每股盈利等征求意见稿都考虑了该报告的意见。
可以预见,这份报告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美国以及有关国家会计准则的发展和走向。
(陈毓圭《论改进企业报告》,中国财经出版社,1997年1月版,第1页)与以前的财务报告相比,该报告突出了信息的相关性,表现为上述三个方面。
我们知道,不准确的信息会导致决策的失败。
有时候1%的误差都会造成重大的决策失败,更何况是58.33%,乃至600%的差异!当作业成本法和传统成本法之间的巨大差异呈现在我们面前时,以及这种差异对决策所带来的天壤之别时,我们不能不去思考哪一种成本方法更为客观、可靠和有效!本文试从成本核算信息的准确性、成本管理的有效性以及对企业管理水平的促进作用三方面,运用比较的方法对作业成本法进行研究,并对作业成本法在中国的适用做出初步的探索。
第一章成本核算信息的准确性从引言的案例中,我们看到了两种成本方法下的成本核算信息产生了巨大差异(有58.33%,也有600%的),但是哪一种成本核算信息更准确呢?本章通过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论证了作业成本法能提供准确的成本核算信息,而作业成本法能做到这点是由于作业成本法有其独特的概念体系和计算过程。
第一节两种成本法在成本核算方面产生差异的原因一、制造费用在产品总成本中所占比例逐渐提高引言中列举的案例一,其制造费用占总产品成本的比例高达83%(=300000÷(300000+10000+50000))。
有证据表明:(王光远,《对ABC相关研究的回顾及其动因分析》,《当代财经》1994年第6期)80年代间接费用在生产成本所占的比重,美国为35%,日本为26%;就美国日本的电子与机器工业看,这一比重,日本高达50~60%,在美国高达70~75%。
而在二十世纪初,制造费用所占的比例约为10%。
与此相应,直接人工成本在产品成本的比例从40~50%下降到不足10%。
(李宏健,《现代管理会计》(第九版),中国财经出版社,1998,第479页)制造费用所占比例从10%到70~75%是与生产高度的电脑化和自动化紧紧相联的。
第三次技术革命发生在本世纪的70年代,其主要特征是在电子技术革命的基础上形成生产高度的电脑化、自动化。
在生产自动化方面,电子数控机床和机器人(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s And Robotics)、电脑辅助设计(Computer-Aided Design,简称CAD)、电脑辅助工程(Computer-Aided Engineering,简称CAE)和弹性制造系统(Flexible Manufacturing,简称FMS)得到广泛应用,其高级形式是电脑整合制造(Computer-Integrated Manufacturing,简称CIM):从产品订货开始,直到设计、制造、销售等所有阶段,对所使用的各种自动化系统综合成一个整体,由电脑中心统一进行调控。
生产高度的电脑化、自动化是适应顾客的多样化需求的结果。
富裕社会引起社会需求的重大变化,导致生产组织发生重大变革。
主要表现在:一个社会一旦进入富裕社会,社会大众拥有的财富多了,购买力强了,消费者的行为就会变得更具有选择性(更具有挑剔性),这就要求生产厂家及时提供更加多样化和更具明显个性、日新月异的产品。
社会需求的这种变化,反映到生产组织方式上来,就是传统的以追求“规模经济”为目标的大批量生产方式要被能对顾客多样化、日新月异的需求迅速做出反应的“顾客化生产”所取代,以保证能在较短时间内生产出不同的新产品,以及时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采用CAD/CAM、CAE、FMS 以及CIM能使企业快速生产高质量、少量、多样的产品。
步入富裕社会的消费者对产品有着多样化的需求,为适应顾客需求的变化,企业纷纷采用自动化、电脑化的生产,其结果使得产品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制造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例逐渐提高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或趋势。
二、制造费用在两种成本法下的会计处理不同前已论及,在生产电脑化、自动化的条件下,成本的构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制造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大大提高。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从提高产品成本计算的正确性看,还是从提高成本控制的有效性看,都要求成本核算把工作重点放在制造费用上,对制造费用的核算作革命性变革。
众所周知,传统的成本计算,产品成本中除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外,其余的都归入制造费用,然后,采用单一的分配标准,按各产品所用的直接人工小时或机器工作小时的比例进行分配,形成各种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成本。
这种成本核算方法是有其历史原因的。
传统的成本计算诞生于二十纪初期,当时的企业以大规模生产为主,产品品种单一,直接人工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很大。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泰罗(F.W.Taylor)创立的旨在控制大批量生产中的直接人工成本的科学管理制度,在当时得到广泛应用。
为配合科学管理制度,成本核算以直接人工为主,对制造费用或间接费用也是假定由人工“驱动”而产生的,故对制造费用的分配多以直接人工为分配标准。
这种简化的成本核算方法是有缺陷的,这种缺陷在直接人工成本占主要地位或制造费用所占比例不高的情况下不会很突出,但在制造费用所占比例很高的情况下,传统成本核算的弊端就会日益突出。
因为这种简化的成本核算方法往往会使生产量大、技术上不很复杂(不是很精密)的产品成本偏高,如引言中案例一的乙产品,单位成本多计0.35;生产量较小、技术上比较复杂(比较精密)的产品成本偏低,如引言中案例一的甲产品,单位成本少计1.75。
这就严重歪曲了不同产品之间成本,使得出的成本指标不能如实反映不同产品生产耗费的基本面貌。
解决此问题的基本途径是:缩小制造费用的分配范围──由全厂或全车间改为由若干个“作业”(Activity)或“作业成本池”(Activity Cost Pool)分别进行分配;增加分配标准──由单标准(直接人工小时或机器工作小时)分配改为多标准分配,即按引起制造费用发生的多种“作业动因”(Activity Driver)进行分配。
这种方法正是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ABC)下成本核算的方法,称之为作业成本计算。
作业成本法的理论基础是: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并导致成本的发生。
作业成本计算在成本核算上突破产品这个界限,使成本核算深入到作业层次;它以作业为单位收集成本,并把“作业”或“作业成本池”的成本按作业动因分配到产品。
例如,材料采购部门发生的和“材料的计划与订购”有关的费用,同材料的取得来源有着直接的联系,它要和每一个材料供应商打交道,进行函电联系、合同签订和货款结算等,因而其费用的多寡同材料供应商的数量有着直接的联系,但和材料供应量的多少没有直接联系,这样,将“材料的计划与订购”定义为一个“作业”,发生的有关的费用可以归入一个“作业成本池”;以材料供应商的数量为其作业动因,并以此为标准对该成本池汇集的成本进行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