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第一章绪论(XXXX)

合集下载

发展心理学课后题及答案

发展心理学课后题及答案

发展心理学课后题及答案发展心理学课后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林崇德第二版整理 BY Gan第1章绪论 1、名词解释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发展心理学是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的科学。

种系心理发展是指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

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就是个体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即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通常所说的发展心理学指狭义的发展心理学。

它研究各种心理活动的年龄特征。

具体地说,研究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范围,应当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和四个有关的方面。

两个主要部分:一是人的认知过程(智力活动)的发展的年龄特征,二是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

为了研究生命全程或个体毕生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这两个主要部分,还必须结合研究如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心理发展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二是生理因素的发展;三是动作和活动的发展;四是言语的发展。

社会化:社会化是个体掌握和积极再现社会经验、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过程。

社会化的过程正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而形成适应社会的人格,并掌握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的过程。

社会化过程包括学习、适应、交流人类个体借以发展自己的社会属性、参与社会生活的一切过程。

社会1化过程是人类学会共同生活和彼此有效交互作用的过程;也是个体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

年龄特征:年龄特征指个体生理心理发展在各个年龄阶段表现出来的质的特征。

人的心身在生命进程中表现出量和质两个方面的变化,且与年龄有密切联系,表现为连续性和阶段性。

就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而言,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人从出生到死亡,一般经历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就心理在一定年龄阶段中那些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特征而言,各种心理现象发展的敏感期、关键期、成熟期、转折期,其实质就是各个阶段各种心理现象的质变年龄。

发展心理学考试重点

发展心理学考试重点

发展心理学考试重点第一章绪论一、发展心理学的定义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al psychology)是心理学的重要分支领域之一,是研究人类心理系统发生发展的过程和个体心理与行为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广义: 种系动物心理学(比较心理学)人类人类心理的进化,民族心理学—原始人类心理学狭义:个体发展心理学:人类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life-span)中心理发生、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学科。

二、变迁1.儿童心理学诞生:1882年德国布莱尔发表《儿童心理》;2.1904年霍尔出版《青年期》,1922年《老人的后半生》,霍尔成为美国心理学创始人;3.荣格提出中年危机(40岁左右进入中年);4.1927年霍林沃斯发表《发展心理学概论》;5.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的发表标志着发展心理学代替了儿童心理学。

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一、皮亚杰(一)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理论:1.感知运动阶段(0-2岁)1)反射性图式阶段(0-2月)泛化的同化2)习惯动作时期(1-4月)习得行为,获得图式3)有目的动作形成时期(4-8月)有目的行为形成时期。

4)手段-目的分化阶段(8-12月)客体永久性形成,智慧行为萌芽,会利用间接手段5)尝试错误阶段(12-18月)6)心理表征阶段(18-24月)儿童具有心理表征 a 延迟模仿 b 象征性游戏2.前运算阶段(2-7岁)1)前概念阶段(2-4岁)象征性思维的出现,泛灵论,传导推理,自我中心化2)直觉思维阶段(4-7岁)不能理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没有守恒概念。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守恒性4.形式运算阶段(12--)抽象逻辑思维◆象征性思维:指以一种事物代表另一种事物并引起的心理表象能力◆泛灵论:把生命的特征推广到无生命事物的特征上去。

◆传导推理:从特殊到特殊的推理,◆自我中心化:从自己的观点看待世界,不能理解他人的观点。

(二)发生认识论1.特点:1)研究知识的起源问题2)具有跨专业性质3)着重知识结构和认识功能的分析4)以运算逻辑描述认识的结构和功能2.基本问题1)认识结构产生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2)心理发展的实质是适应(adaptation)。

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实用文档
四、知觉的发展 (一)听知觉 (二)视知觉 (三)多通道知觉
实用文档
第二节 婴儿期的认知及语言发展
一、婴儿期的认知发展
(一)感觉运动思维 1.对环境的适应和探索 2.对客体的理解 3.对符号的使用
实用文档
(二)儿童的朴素理论 1.朴素物理学 2.朴素生物学
实用文档
(三)信息加工理论观 1.注意 2.记忆 3.分类
一、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是一种机械论,它把可 以观察到的行为看成是对经验的可预测的反 应。尽管生物学对人们的行为的改变程度设 定了上限,但是行为主义者仍然认为环境是 更有影响的。
实用文档
二、社会学习理论
人们对行为主义是否可以比精神分析 更好地解释社会行为的发展充满兴趣,这就 促成了理论家在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构儿童 和成人如何获得新行为的观点,“社会学习 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随之出 现,其中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的理论最有影响。
实用文档
二、婴儿期的气质 (一)婴儿气质的表现类型 (二)气质的稳定性 (三)气质与教养方式
实用文档
1.容易—困难 2.行为抑制 3.自我调节
三、婴儿期的情绪发展
(一)基本情绪的发展 (二)自我意识情绪的出现 (三)情绪的识别与解读 (四)情绪调节的萌芽
实用文档
四、婴儿期的依恋
(一)依恋的发展 (二)依恋的类型 (三)依恋的影响 (四)依恋的影响因素
21世纪心理学系列教材
发展心理学
实用文档
雷雳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发展心理学概述 第二节 研究个体发展的方法
实用文档
第一节 发展心理学概述

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第一章绪论1、发展心理学,又叫年龄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的年龄特征包括两个主要部分:一是人的认知过程(智力过程)的发展的年龄特征(认知年龄特征),如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二是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社会性年龄特征),如兴趣、动机、情感、价值观、自我意识、能力、性格等。

2、发展心理学涉及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①关于遗传和环境(含教育)在心理发展上的作用问题;②关于心理发展的外因和内因问题;③关于心理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关系问题(即连续性和阶段性);④关键期(受洛伦兹的“印刻现象”的启发)。

3、科学儿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1882年,德国普莱尔《儿童心理》一书的出版。

4、霍尔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被称为“青少年之父”。

5、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沃斯最先提出要追求人的心理发展全貌,而不是满足于孤立地研究儿童心理,并与1927年出版了《发展心理学概论》一书,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发展心理学著作。

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1、佛洛依德的心理发展阶段说:把力比多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口唇期(0~1岁);肛门期(1~3岁);前生殖器期(3~6岁),这一早期的亲子依恋被佛洛依德描述为俄狄浦斯情结即恋母情结,因此这一时期又叫恋母情结的阶段;潜伏期(6~11岁);青春期(11岁或13岁开始),又称心理断乳期,女孩约从11岁,男孩约从13岁开始进入青春期。

2、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人格渐成说):在《儿童期与社会》这本书里,他提出了人的八个阶段以及每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建立了自己的发展理论。

第一阶段为婴儿期,是从出生到2岁,其发展任务是基本信任对不信任;第二阶段为儿童早期,从2岁到4岁,自主对羞怯、疑虑;第三阶段为学前期或游戏期,从4岁到7岁,主动性内疚感;第四阶段为学龄期,从7岁到12岁,勤奋对自我;第五阶段为青年期,从12岁到18岁,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第六阶段是成年早期,从18岁到25岁,亲密对孤独;第七阶段是成年中期,从25岁到50岁,繁殖对停滞;第八阶段为老年期(成年晚期),从50岁到死亡,自我综合对绝望。

发展心理学第一章

发展心理学第一章

为什么说普莱尔是 科学的儿童心理学的创立者?
从《儿童心理》一书问世的时间、目的、内 容、研究的方法、手段和影响来看。 时间:第一本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 目的和内容:唯一目的就是研究儿童的心理 特点;以前的学者并不以儿童心理为唯一研究目 的,如达尔文研究婴儿的发展是为了论证进化论。 研究方法和手段:观察的方法,对他的孩子 从0岁到3岁作持续的观察记录; 影响:经典著作,影响深远。
.
发展心理学
第一讲 绪论
发展心理学的界说 发展心理学的发展
发展心理学的界说
一、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 (一)心理学 研究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科学。 (二) 发展心理学 是心理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 究心理发展规律和各年龄阶段心理 特征的科学。
心理 发展
二、种系发展与个体发展
(一)种系心理发展
青少年期
童年期
成年初期 成年中期
幼儿期
婴儿期
胎儿期
成年晚期
发展心理学的变迁
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和演变 (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1、儿童心理学诞生前的准备阶段
①洛克 ②卢梭 “白板说” “高贵的野蛮人” 《一个婴儿的传略》
③达尔文
2、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儿童心理学作为一门独 立的有系统的科学,一般是 从1882年儿童心理学创始人 德国普莱尔《儿童心理》一 书的出版算起,这是第一本 较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 被公认为是一部科学的儿童 心理学著作。
1、动物种系心理进化过程或动物心理发展
低级动物→类人猿 受刺激性 → 思维的萌芽
动物心理 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 刺激感应性阶段
神经系统特点 :散漫\无意向\无中枢 第二阶段 感觉阶段
动物能对信号刺激物的个别属性形 第三阶段 知觉阶段 成稳定的反应。心理发展的最初阶段。 脊椎动物(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 第四阶段 思维萌芽阶段

发展心理学 林崇德

发展心理学 林崇德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发展心理学-林崇德第一章绪论所谓发展存有多种含义。

通常人们认知为泛指某人的快速增长、变化和进步。

在此含义上,与生长为同一语。

但严苛意义上、发展尤所指一种持续的系列变化,特别就是有机体在整个生命期的持续变化,这种变化可能将就是由于遗传因素,也可能将就是环境或自学的结果,这种变化既可是质变也可是量变。

而生长通常用作生理方面,对人类来说,生长从卵子受精已经开始,直到个体或非政府衰败年才的持续过程。

发展与生长两个术语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明朗比前两者更为繁杂,它存有两层含义。

其一为生理的明朗,即为身体上各种器官的形态、结构和机能臻至完善状态,生长终告暂停;其二为心理明朗,包含智能的明朗、情绪的明朗和社会性的明朗三个方面。

简言之,明朗就是本款年龄的快速增长自然而然发生的个体身心的蜕变与变化,明朗确定了练和经验。

一般说来,明朗不但确认个体发展的最大限度,同时也同意个体自学的效果和速度。

但生理明朗和心理明朗并不完全一致,这就构成了个体发展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人的发展所指的就是人类身心的生长和变化,如同一条绵延的长河,时而可以引起B90的波涛,时而可以静静地推移着。

人的发展也可以存有起至存有条叶,存有激流涌入,存有平淡奔涌;循环往复,循规变化。

人从长大后,随着年龄的快速增长,心理和生理由直观至繁杂。

由低级至高级,由旧质至新质不断地变化。

相同年龄阶段存有相同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生理发展就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心理发展,但生理发展不是心理发展的惟一决定因素。

个体的发展除了靠生理结构机能外,更关键的就是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

人的心理发展做为人类发展的一个关键部分,从种系心理的演进,至个体心理的变化过程,形成了发展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第一节发展心理学的界说道“发展心理学”一词,是在儿童心理学的基础上产生的。

虽然心理学家对儿童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的看法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

即不论是儿童心理学还是发展心理学,都是研究人的发展。

发展心理学 第一章 绪论

发展心理学 第一章  绪论

《发展心理学》课程说明一、课程性质与专业地位二、课程学习意义三、课程学习内容说明四、课程学习要求第一章绪论学习重点:1.发展心理学的学科界定及发展简史2.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主题,以及心理发展的年龄分期。

3.发展的概念,及影响发展的因素。

4.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类型、研究设计方式,以及具体的研究方法。

5.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伦理原则。

第一节发展心理学的概述一、发展心理学的学科界定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学科。

广义:研究种系心理发展和个体心理发展的科学。

狭义:个体发展心理学,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二、发展心理学简史凯恩斯等人划分:诞生期(1882-1912)、中期(1913-1946)、现代(1947-至今)。

(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达尔文:《一个婴儿的传略》(1876)普莱尔:《儿童心理》(1882)(二)儿童心理学的演变1、霍尔的青少年心理学2、比纳的儿童智力测量3、精神分析、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信息加工心理学等学派对儿童心理发展的观点霍尔的发展心理学思想霍尔认为应把个体心理发展看作是一系列种系进化、历史的重演。

个体的发育和发展是种系发生的各主要阶段的再现。

他认为胎儿在胎内的发展复演了动物进化的过程,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发展复演了人类进化的过程。

即:乳儿期复演了从动物到人的进化;8岁前的儿童复演着原始人的渔猎时代;8—12岁的少年期复演着人类由蒙昧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过渡时期;13—25岁为青年期,复演着人类浪漫主义时代。

霍尔认为,在个体生活的早期所表现出来的遗传特征比以后表现出来的特征古老。

例如:味觉在婴儿期和儿童期最发达,以后就逐渐衰退,这与味觉在人类种系演化进程中的趋势是一致的。

人类进化史上最早出现的活动在个体发展上也最早表现出来。

(三)从儿童心理学到发展心理学的演变1.霍尔:《衰老:人的后半生》(1922)2.荣格:成人心理学3.霍林沃思:《发展心理学概论》(1927)4.古迪纳夫《发展心理学》(1935)5.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代替“儿童心理学”(Child Psychology)。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一章 绪论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一章 绪论

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研究的主要方法
(四)谈话法 例如,某班老师想了解儿童对“死亡”的认识,在提问时应该特别注
意孩子的表情,尽可能保护孩子幼小的内心,引导孩子正确认识,避免伤 害、吓唬儿童。
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研究的主要方法
(五)作品分析法 作品分析法是通过对研究对象的作品进行分
析来了解儿童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最常见的是 对儿童的日记、绘画作品、工艺制品等作品进行 分析。
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意义 思考: 你认为,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
究意义有哪些?
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意义 (一)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研究的理论价值
1.有助于丰富发展心理学的理论体系 2.有助于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与儿童观
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意义 (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研究的实践意义
第一章 绪 论
本课重点: 1.研究对象 2.研究内容 3.研究意义 4.研究原则与方法
第一节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概述
一、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概念及研究对象
(一)发展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心理学分为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发展心理学
是基础心理学的分支之一。
一、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概念及研究对象
(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的关系
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研究的主要方法
(五)作品分析法 【案例分析】
受虐女童笔下的《幸福的家》
第二节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二)教育性原则
(三)特殊性原则
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设计类型
(一)横断研究设计
(二)纵向研究设计
(三)混合研究设计
例如:瑞文测验

发展心理学笔记

发展心理学笔记

发展心理学第一章绪论1.发展心理学定义:狭义:即个体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学科,是心理学一门分支。

广义:研究个体心理发展和人类种系心理发展两方面。

2.发展心理学研究各种心理活动的年龄特征,包括:两个主要部分:a.人的认知过程的发展年龄特征——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

思维的年龄特征的研究是其中最主要的。

b.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兴趣、动机、情感、价值观、自我意识、能力、性格等。

人格的年龄特征是最重要的。

3. 种系心理发展: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

4. 社会化是个体掌握和积极再现社会经验、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过程。

5. 个体心理发展与种系心理发展的关系——复演说提出者:霍尔【美】主要观点:个体心理发展或多或少可以看成是复演种系进化历史的过程。

人类进化史上最早出现的活动,在个体发展中最早表现出来,而基于意志的高级活动则要到年龄比较大时才出现。

6. 发展的年龄特征研究年龄特征的一致性个体心理的年龄特征是心理发展各个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特征、典型特征或本质特征。

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年龄特征的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发展心理学一般以横向研究为主要线索加以研究,研究每个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特征;以纵向角度探索某种心理现象在生命全程中的发展趋势。

7. 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是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

1882年出版的《儿童心理》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8. 霍尔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是最早正式研究老年心理的心理学家。

《青少年心理》《衰老:人的后半生》9. 精神分析学派心理学家荣格是最早对成年期心理发展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

(提出前半生和后半生分期的观点、重视“中年危机、论述老年心理,特别是临终前心理)10. 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沃思最先提出要追求人的心理发展全貌,并于1927年出版了《发展心理学概论》,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发展心理学著作。

发展心理学第一章PPT课件

发展心理学第一章PPT课件

05
CHAPTER
学龄期的心理发展
学龄期的生理发展
身高和体重稳步增长
01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龄期儿童的身高和体重会稳步增加,骨骼
和肌肉逐渐强壮。
脑部发育高峰
02
学龄期是儿童脑部发育的高峰期,神经元连接增多,为认知发
展打下基础。
生理成熟度加速
03
学龄期儿童的生理成熟度加速,生殖系统开始发育,需要注意
发展心理学第一章
目录
CONTENTS
• 绪论 • 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 胎儿期和婴儿期的心理发展 • 幼儿期的心理发展 • 学龄期的心理发展
01
CHAPTER
绪论
发展心理学的定义
总结词
发展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从胎儿期到老年期心理发展过程的学科。
详细描述
发展心理学关注人类从胎儿期开始,经过婴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成年期 到老年期的心理发展过程,研究各个阶段的心理特征、发展规律和影响因素。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总结词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个体心理 发展的各个方面,如认知、情感、社 会性、人格等。
详细描述
发展心理学不仅研究个体在智力、能 力、情绪、道德等方面的心理发展, 还研究个体在社会关系、行为习惯、 人格特质等方面的形成和发展。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总结词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等,强调跨文化和跨领域的研究。
婴儿在出生后不久就能够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感知 通道来感知世界,并逐渐形成对事物的认知。
婴儿的语言发展是从模仿发音开始的,逐渐能够发出清 晰的音节和词汇。
婴儿期的情感和社会性发展
情感是指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态 度和体验,如喜怒哀乐等。

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第一章绪论一、年龄特征的研究:1、个体心理的年龄特征是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特征(带有普遍性)、典型特征(具有代表性)或本质特征(表示有一定的性质)。

2、在一定的条件下,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既是相对稳定的,同时又可以随着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等文化背景的改变而有一定程度的改变。

3、心理现象是复杂的,所以心理发展既指心理整体的综合发展,又指各种心理现象的发展。

尽管生理、言语、活动、认知和人格的发展存在着内在一致性,但也存在着各自发展的不平衡性。

二、儿童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

诞生:1882年,德国生理心理学家普莱尔出版了《儿童心理》一书,标志着科学的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发展:西方儿童心理学的产生、形成、演变和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19世纪后期之前为准备时期;从1882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儿童心理学形成时期;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是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分化和发展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是西方儿童心理学的演变和增新时期。

从儿童心理学到发展心理学有一个演变过程,1、霍尔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2、精神分析学派荣格:最早研究成年期心理——成人心理学之父;3、发展心理学的问世及其研究。

霍林沃斯——最先提出研究人的心理发展全貌,1927年,《发展心理学概论》,世界上第一部发展心理学著作。

古迪纳夫——1935《发展心理学》一般认为发展心理学诞生的标志为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作章名,代替了惯用的“儿童心理学”。

埃里克森的发展渐成说有着自己的特色,可以说他的发展过程不是一维的纵向发展观——一个阶段不发展,另一个阶段就不能到来,而是多维的,每个阶段实际上不存在发展不发展的问题,而是发展的方向问题,即发展方向有好有坏,这种发展的好坏在横向维度上两极之间。

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一、简述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和心理发展阶段说人格结构:1、本我:即原我。

指原始、本能的自己,包括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

发展心理学-第一章 绪论

发展心理学-第一章 绪论

研究了老年心理
41
一、发展心理学历史发展脉络
霍尔:青年心理学(1904) 标志——《青少年:它的心理学、及其生理学、
人类学、社会学、性、犯罪、宗教和教育的关系》 主要贡献: 1.将研究对象扩展到小学生; 2.将研究对象扩展到青年; 3.建立儿童研究学会,创办《教育学报》 ; 4.推行问卷法研究儿童发展心理学; 5.使美国逐渐成为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中心; 6.提出复演说。
可逆性,但都不具备连续性和稳定性的特性。 即使是内 部的、稳定的、持久的变化,也不能一概称为发展。
例如,当你从明处走入暗处,视网膜上的光化学物质 会发生变化,使视觉感受性大大提高了,这就是众所 周知的暗适应。反之,从暗处走入明处,才会发生过 程相反的明适应。这种内部变化是为了重建机体的正 常平衡,其最终结果是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类似的情 况还有女性的经期生理变化等。这些也不能称之为发 展,尽管它是内部变化过程。
唤起式

不同的遗传 特征唤起不同的环境反应
主动式

遗传特征对环境进行选择、改变和创造
三、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问题
普遍性

普遍和一般的发展规律
生老病死
特殊性

功能、特征和行为等的个体差异
四、连续性和阶段性的问题
量的变化 质的变化
心理年龄特征

一般特征 典型特征 毕生发展年龄分期(表1-1)
(一)什么是发展
心理发展的特点 发展是持续毕生的过程

既有获得也有损失 发展不平衡
发展具有可塑性:行为发展的可变性

敏感期/关键期

印刻(imprinting):奥地利动物习性学家劳伦兹

能力代偿
8
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发展心理学第一章绪论

发展心理学第一章绪论

从1957年开始,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作章名,代替了惯用的“儿 童心理学”(Child Psychology)。30多年来,对发展心理 学发展了较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对成人心理发展作了有创新 意义的研究。表现在: 1、对成人记忆的研究 2、对成人思维发展的研究 3、对成人智力发展趋势的研究 4、对成人道德发展的研究 5、对成人自我概念发展的研究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西方发达国家发表和出版了大量 的毕生发展或生命全程发展心理学的著作。此外,还有大量 的分阶段,例如成年早期、成年中期、老年心理的著作。发 展心理学正是在这近20年的广泛研究中发展起来的。
30年代初洛伦兹(K. Lorenz)的研究:
• 2、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遗传与环境的关系; 心理发展内外因关系; 教育与发展的关系等
(二)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 年龄特征:在某一年龄阶段表现出来,与其 他年龄阶段有所不同的一般的、典型的和本 质的心理特点。
1、如何正确理解年龄特征
• • • • a、是大多数儿童心理发展的典型概括 b、具有一定社会和教育环境的制约性 c、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又不是绝对不变的 (有个别差异,教育可使之改变)
第一节 发展心理学的界说 一、什么是发展心理学
(一)从学科地位和性质看 1、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2、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中的基础科学,也是一门应用科学 (既是专业课,也是专业基础课)。 (二)从研究对象看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毕生心理发展规律和各年龄阶段心理特 征的科学。 1、心理是不断发展的 人类种族心理的发展:从动物心理—人的心理(属于比较心理 学的范畴) 人类心理的历史发展:从原始人心理—现代人心理(属于心理 史学的范畴) 人类个体心理的发展:从出生到死亡一生的发展(即通常所说 的“发展心理学”的范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9/5
二、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两大方面问题
有关心理发展的原理或者规律的理论问题; 个体发展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问题。
2020/9/5
(一)发展的原理或者规律的理论
▪ 心理学流派争论的四大焦点:
基本问题一 基本问题二 基本问题三 基本问题四
人类心理和行为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 人类对待环境的关系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 人类心理发展是分阶段的还是连续的? 发展的终点是开放的还是有最终目标的?
▪ 基本主张:
心理发展的动力是在儿童发 展过程中,社会和教育不断向儿 童提出新的要求所引发的新需要 和儿童原有的心理水平或心理状 态之间的矛盾。即新需要和原水 平之间构成的矛盾,就是心理发 展的内因,内在动力。
2020/9/5
基本问题三: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发展只有量的累进,即一小步一 小步渐进的,不存在什么阶段。
▪ 人类的胚胎发展史是动物进化过程的复演
▪ 个体心理发展看做一系列或多或少复演种系进 化历史的理论。
人类进化史上最早出现的活动,在个体发展上最早表现 出来且比较高级的、出于意志的活动,要到年龄较大时 才有。
▪ 引向生物决定论(预成论)
2020/9/5
2020/9/5
基本问题二:心理发展的内外因
质问自己的前半生已经做了什么? ❖人们是如何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的,退休是如何影响他们
的生活的? ❖ ……
2020/9/5
第一节 发展心理学的一 般概述
2020/9/5
一、发展心理学的学科界定
▪ 发展心理学: 一门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
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学 科,是心理学的一门分支。
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都是按照其基因规定的顺序有规则、 有次序地进行的。
把通过基因来指导发展过程的机制定义为成熟,心理发展是由 机体成熟预先决定与表现的。
成熟是推动心理发展的主要动力,没有足够的成熟,就没有真 正的发展变化;脱离了成熟的条件,学习本身并不能推动发展。
2020/9/5
基本问题一:遗传和环境的作用
断改变(儿童和成年初期侧重于成长,中年同时侧重成长、 维持或康复,老年侧重康复或复原) ▪ 5.发展是可以改变的 ▪ 6.发展受历史和文化环境的影响
2020/9/5
(二)生命全程发展的年龄特征
1.年龄特征的定义 是指个体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心理发展
的各个年龄阶段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和本质的 心理特征。
(三)交互作用论
遗传是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 环境和教育在心理发展上的决定作用。
2020/9/5
基本问题二:心理发展的内外因
▪ 心理发展的问题:
① 人的心理为什么会变化?
② 为什么会由低级到高级? ③ 为什么会由被动到主动?
复演说
④ 为什么会由不自觉到自觉?
2020/9/5
“儿童乃成人之父”——有争议的“复 演说”
“一般”是指这些特征具有普遍性; “典型”是指这些特征具有代表性; “本质”是指这些特征属于某种质的状态或标志。
2020/9/5
(二)生命全程发展的年龄特征
2.年龄特征的特点
既有稳定性,又有可变性。 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
2Hale Waihona Puke 20/9/5(二)生命全程发展的年龄特征
3.年龄特征的划分标准
环境决定论:华生(J. B. Watson) “给我一打孩子,我可以培育出你想要的人”——环境决定
2020/9/5
基本问题一:遗传和环境的作用
(二)辐合论与成熟论(20世纪中)
斯腾:人类心理的发展是遗传和环境相辅相成所造成的。
2020/9/5
基本问题一:遗传和环境的作用
(二)辐合论与成熟论(20世纪中)

赛 尔 :
• 一对出生46周的孪生女婴,都 没见过楼梯

• 48周:对A进行每天10分钟的
生 子
爬楼梯训练,连续6周

• 53周:对B开始训练,连续2周
梯 实
• 55周:A与B能在10秒内爬完这

5层楼梯
2020/9/5
基本问题一:遗传和环境的作用
(二)辐合论与成熟论(20世纪中)
格赛尔:成熟决定论
第一,个体心理发展的每一个时期的重要的特殊的矛盾和质 的特点,应该是划分心理年龄阶段的主要依据;
第二,在划分心理年龄阶段时,既应该看到重点,又应该看 到全面。
2020/9/5
(二)生命全程发展的年龄特征
3.年龄特征的划分标准 ▪ 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划分标准可以规定为,在一定
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个体心理发展的各个不同时 期内的特殊矛盾或质的特点 ▪ 主要表现在主导的生活事件中和主导活动形式上, 表现在智力发展水平和人格发展特点上,表现在生 理发育水平和语言发展水平等方面。
第一章 绪 论
发展心理学
ctsppc@ 13817056256
2020/9/5
探讨的重要且有趣的问题
❖对于新生儿来说,外部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父母离婚会对孩子的人格发展或者其成年后与异性的关系产
生长期的影响吗? ❖为什么一些大学生在选择专业或者与他人建立正式关系时会
比其他人有更多的麻烦? ❖大多数成人是否真正经历了“中年危机”——这时他们开始
发展是有阶段的,是跳跃式
地以产生新的行为模式的形
式展开的。
2020/9/5
基本问题三: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目前较为综合的看法是,心理发展既体现出
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
2020/9/5
发展的性质
▪ 1.发展是终生性的; ▪ 2.发展同时具有得与失(多维性) ▪ 3.生物学因素与文化因素的作用是相对变化的 ▪ 4.资源(时间、精力、才能、金钱、社会支持等)的分配不
(一)二分法的观点(20世纪初)
研究: Rosenzweig 的探索(环境)
被研究者
婴鼠组1 婴鼠组2
生长环境
丰富 贫瘠
大脑皮质变化
增重增厚 突触增加
增重增厚比例少 突触相对不活跃
2020/9/5
基本问题一:遗传和环境的作用
(一)二分法的观点(20世纪初)
遗传决定论:高尔顿(F.Galton) 名人家谱研究法——遗传决定
2020/9/5
基本问题一:遗传和环境的作用(先天后天)
(一)二分法的观点(20世纪初)
研究:双生子的探索(遗传)
被研究者
血缘关系水平
同卵双生子
1.00
异卵双生子
0.50
非孪生兄弟姐妹
0.50
无血缘的兄弟姐妹
0.00
人格的相关
0.52 0.25 0.20 0.07
2020/9/5
基本问题一:遗传和环境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