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措施

合集下载

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思路及改进措施

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思路及改进措施

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思路及改进措施【摘要】当前,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师资力量不足、指导方案不规范、患者宣教不足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加强师资培训、建立规范化的中医护理指导方案以及加强患者宣教和管理等改进措施。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提高中医护理在优势病种中的应用效果,增加患者的满意度,改善中医护理服务质量。

未来,我们将继续探讨和完善这些改进措施,不断提高中医护理在优势病种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促进中医护理学科的发展和壮大。

【关键词】关键词:优势病种、中医护理、临床应用、问题、解决思路、改进措施、师资培训、指导方案、患者宣教、管理、未来发展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是指在特定病种的诊疗过程中,结合中医药理论及中医护理方法进行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随着中医护理在临床实践中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已经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护理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水平不高、中医护理指导方案缺乏统一规范、患者对中医护理的认知程度较低等。

这些问题制约了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的有效实施和推广,影响了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护理体验。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中医理论水平和护理技能;建立规范化的中医护理指导方案,制定详细的护理步骤和操作规范;加强患者宣教和管理,提高患者对中医护理的认知和接受度。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的质量和效果,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和医疗体验。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分析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和改进措施,以提高中医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通过加强师资培训,建立规范化的中医护理指导方案,以及加强患者宣教和管理等措施,有效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为优势病种的中医护理提供更好的服务,进一步促进中医护理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和发展。

中医护理技术在外科中的应用

中医护理技术在外科中的应用

中医护理技术在外科中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外科中的应用1. 汤药熏洗术•汤药熏洗术是中医护理技术中常用于外科患者的一种方法。

•使用特定的草药煎煮成浓汤药,在患者的伤口周围进行熏洗。

•汤药熏洗能够通过熏蒸作用杀灭伤口周围的病菌,促进伤口愈合。

2. 穴位止血术•穴位止血术是中医护理技术中用于外科手术的常见方法之一。

•根据中医学理论,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达到止血的效果。

•在外科手术过程中,护士可以按照病人具体情况,刺激相应的穴位,达到止血的目的。

3. 推拿按摩术•推拿按摩术是中医护理技术中应用较广的一种方法。

•通过按摩病人的身体部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加速伤口愈合。

•在外科手术后,对患者进行适当的推拿按摩,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不适感。

4. 中药外敷术•中药外敷术是中医护理技术中常用于外科患者的一种方法。

•使用特定的中药煎煮成浓药汁,将其外敷在患者的伤口上。

•中药外敷能够通过直接接触皮肤,渗透伤口,发挥药物的作用,促进伤口愈合。

5.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护理技术中用于外科患者的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

•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刺激,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促进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

•针灸疗法在外科手术后,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恢复身体功能。

6. 中药熏蒸术•中药熏蒸术是中医护理技术中常用于外科患者的一种方法。

•使用特定的中药煮沸,释放药物的蒸汽,让患者呼吸到中药的有效成分。

•中药熏蒸术能够通过呼吸道吸收药物,起到杀菌、消炎、止血的作用,促进伤口愈合。

以上所列举的中医护理技术在外科中的应用是经过实践验证的有效方法,能够辅助外科治疗,促进患者康复。

在实际护理工作中,护士可以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中医护理技术进行应用。

当然!以下是继续的内容:7. 拔罐疗法•拔罐疗法是中医护理技术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可以用于外科患者的治疗。

•通过在皮肤上使用火罐,产生负压效应,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肌肉疼痛。

•在外科手术后,拔罐疗法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活力,减轻手术后的不适感。

中医优势病种护理方案

中医优势病种护理方案
度。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4 中药调护
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选用适当的中药进行辅助治疗 ,以改善血液循环和缓解症状。
冠心病中医护理方案
情志护理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以减少心脏负担。
饮食调护
遵循中医食疗原则,选择低脂、低胆固醇、高纤维的食物 ,保持心脏健康。
运动保健
根据病情和体质情况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打太 极拳等,以增强心肺功能和改善血液循环。
辨证施护策略应用
辨证分型,因人而异
中医护理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体质 等因素进行辨证分型,制定个性化的 护理方案,以达到最佳护理效果。
施护灵活,随证而变
在护理过程中,中医护理强调随证而 变,根据患者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护 理方案,确保护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预防性护理措施实施
未病先防
中医护理注重未病先防的理念,通过饮食调养、情志护理、 运动保健等方法,增强患者体质,提高抵抗力,预防疾病的 发生。
成功案例
选取典型的成功案例进行分享,如某 患者通过针灸推拿和中药熏洗敷贴等 综合治疗,成功缓解了腰痛症状。案 例中需详细描述治疗过程、效果评估 及患者反馈等信息。
经验总结
对成功案例进行总结分析,提炼出有 效的治疗方法和护理经验。同时,针 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 反思和改进,不断提高中医护理水平 。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部署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危险因素
01
02
03
04
褥疮
由于长期卧床,局部组织受压 过久,导致血液循环障碍而引
发。
坠积性肺炎
因长期卧床导致肺活量减小, 肺功能降低,痰液积聚而引发

尿路感染

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思路及改进措施

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思路及改进措施

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思路及改进措施【摘要】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在临床应用中存在诸多问题,包括专业护理人员不足、操作不规范、团队合作不足以及缺乏多学科协作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可通过加强专业培训、建立规范的操作指南、加强团队合作以及开展多学科协作等途径来改进中医护理方案的应用。

未来,希望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能够提高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的临床效果,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关键词】关键词:优势病种、中医护理、问题、解决思路、培训、操作指南、团队合作、多学科协作、临床应用。

1. 引言1.1 背景介绍由于中医护理涉及的理论知识较为复杂,部分医护人员对其中医护理方案的掌握程度不够,缺乏系统的培训和指导,导致应用效果不尽如人意。

缺乏规范的操作指南和标准化流程,容易导致操作不规范、效果不稳定。

团队合作和多学科协作不足也会影响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的实施和效果。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的应用效果和质量。

通过加强专业培训、建立规范的操作指南、加强团队合作和开展多学科协作等措施,可以有效提升中医护理方案在优势病种治疗中的作用,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1.2 问题意识在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解决。

目前部分中医护理方案的应用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例如方案操作不规范、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中医护理效果的发挥,还可能导致治疗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或并发症,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和生活质量。

缺乏专业培训和规范的操作指南也是当前中医护理方案应用中的重要问题。

由于中医护理是一门需要丰富经验和技能的专业,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水平直接影响到中医护理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如果医护人员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很容易导致操作不当或误诊,给患者带来不良影响。

我们迫切需要解决中医护理方案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升中医护理的水平和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治疗效果。

优势病种中医护理常规

优势病种中医护理常规

优势病种中医护理常规中风中医护理常规中风因素质痰热内盛、阴虚阳亢或气血亏虚,遇饮食、情志、劳倦诱因等所致。

以突然昏仆、不醒人事、口舌歪斜、半身不遂、语言謇涩,或仅见口眼歪斜为主要临床表现。

病位在脑,涉及肝肾。

一、护理评估1、根据入院评估表评估患者的情况,如生命体征、意识、神志、瞳孔、肢体活动、语言表达、生活情况、休息、排泄等情况。

2、辨证:中脏腑证(风火闭窍、痰火闭窍、痰湿闭窍、元气衰败);中经络证(肝阳暴亢、风痰阻络、痰热腑实、气虚血瘀、阴虚风动)。

二、一般护理要点1、按照中医急症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卧床休息,取适宜体位,避免搬动,保持肢体功能位置,定时为患者翻身拍背防褥疮等并发症。

注意肢体的防寒保暖。

3、呕吐、流口水者,将头偏向一侧,防窒息;烦躁者加床栏保护;加强口腔、眼睛、皮肤及会阴的护理,用盐水或中药液清洗口腔,眼睑不能闭合者,覆盖生理盐水湿纱块,留置尿管者,定时进行膀胱冲洗。

4、病情危重者每30-60分钟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神志、瞳孔、肢体活动、语言表达等情况,并做好记录。

5、发生头痛、颈项强直、呕吐、呕血时,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三、给药护理1、服中药后避免受风寒,汗出后用干毛巾擦干。

2、服药后观察患者病情的逆顺变化。

3、及时记录服用至宝丹、牛黄解毒丸、苏和香丸等辛香开窍、急救醒脑之品的时间,神志清醒后及时报告医生。

4、服降压药、脱水药时应观察血压变化,防止头晕,注意安全。

四、饮食护理1、参照辨证施膳指导。

2、饮食宜清淡、少油腻、易消化,以新鲜蔬菜、水果为主。

3、昏迷和吞咽困难者,采用鼻饲。

五、情志护理1、耐心做好情志护理,解除患者恐惧、急躁、焦虑、紧张等不良刺激。

六、辨证施护1、高热者,冰袋冷敷头部。

2、元气衰败,突然出现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开、手撤肢冷、脉微欲绝,遵医嘱艾灸。

尿潴留者,可按摩腹部,虚证加艾灸,必要时导尿。

3、便秘者,遵医嘱给予通便中药服用。

七、健康指导1、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急躁恼怒、过激过喜过劳过饱,防疾病复发。

外科中医护理实施方案

外科中医护理实施方案

外科中医护理实施方案外科手术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医疗过程,而中医护理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也日益受到重视。

中医护理在外科手术中的实施方案,既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度过手术期,也可以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下面将对外科中医护理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外科中医护理实施方案要充分尊重患者的个体差异。

在术前评估中,护理人员要充分了解患者的中医体质辨识情况,包括气质、体质、病理情况等,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方案制定。

在术中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中医护理措施,如针灸、推拿、中药熏洗等,以达到舒缓患者情绪、减轻疼痛、促进术后恢复的目的。

其次,外科中医护理实施方案要注重术前情绪疏导。

手术前的紧张、恐惧往往会影响患者的手术效果和术后康复。

因此,在术前,护理人员要通过中医情志调摄的方法,帮助患者调整情绪,保持心情舒畅,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比如,可以采用中医的气功调理、音乐疗法、草药芳香疗法等,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使其在手术前能够保持平静。

再次,外科中医护理实施方案要重视术后康复调理。

术后的康复期同样需要中医护理的支持。

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术后病情和中医体质,制定相应的康复调理方案。

比如,可以通过针灸、艾灸、中药熏洗等方法,来促进患者的气血运行,加速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护理人员还要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饮食调理和生活方式调整,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最后,外科中医护理实施方案要重视团队合作。

中医护理的实施需要多学科的协作。

护理人员要与医生、中医师、康复师等多学科人员密切合作,共同制定护理方案,共同配合实施,以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外科中医护理实施方案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护理人员充分了解患者的中医体质,注重情绪疏导,重视术后康复调理,同时要加强团队合作,共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希望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实践,外科中医护理在临床实践中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健康福祉。

(新增)外科优势病种(股肿)中医护理常规修订

(新增)外科优势病种(股肿)中医护理常规修订

外科常见病中医护理常规股肿(下肢血栓性静脉炎)一、定义股肿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血管内发生异常凝固而引起静脉阻塞、血液回流障碍的疾病。

二、诊断中医诊断:股肿西医诊断:下肢血栓性静脉炎三、病因病机股肿的发生多与血脉损伤、久卧伤气、气虚血瘀等因素有关。

四、护理总则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益气健脾、祛湿通络五、护理评估1. 局部皮肤肿势、范围、色泽、疼痛性质及程度。

2. 生活环境,工作环境。

3. 心理社会状况。

4. 辩证:湿热下注、血脉瘀阻、气虚湿阻。

六、护理要点肿胀1)急性期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宜高出心脏平面20—30cm。

2)定时变换体位,避免膝下垫枕、过度曲髋。

13)禁止热敷和按摩。

2.疼痛1)避免碰撞患肢。

2)耳穴埋豆,主穴:坐骨神经点等,配穴:胆、三焦、膝等。

3.行走不利1)多休息,适当活动,注意安全。

2)教会患者床上主动或被动运动,如膝、踝及趾关节的伸屈活动、举腿等活动。

3)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弹力袜。

七、辩证施护1.湿热下注下肢肿胀局部发热、发红,疼痛,活动受限。

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临证施护: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中药调护:绿豆糯米酿大肠饮食调节:宜食清热利湿之品,如赤小豆、薏苡仁、丝瓜、黄瓜、水芹、草鱼等。

1.血脉瘀阻下肢肿胀皮色紫黯,有固定性压痛,肢体青筋怒张。

舌黯或有瘀斑,苔白,脉弦。

临证施护: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中药调护:玫瑰花粥饮食调节:宜食活血化瘀之品,如茄子、空心菜、莲藕、洋葱、蘑菇、2香菇、金针菇、油菜、菠萝、山楂、桃等。

2.气虚湿阻下肢肿胀日久,朝轻暮重,活动后加重,休息抬高后减轻,皮色稍黯,青筋迂曲,倦怠乏力。

临证施护:益气健脾,祛湿通络。

中药调护:薏米山药粥饮食调节:宜食益气健脾之品,如玉米、山药、扁豆、南瓜、肌肉、泥鳅等。

八、健康指导1)遵医嘱用药2)宜食低脂、清淡富含维生素饮食,忌食油腻、肥甘、辛辣之品。

3)鼓励经常做足和趾的主动活动,并做深呼吸及咳嗽动作;发病1个月内不宜进行剧烈运动。

外三科优势病种护理常规

外三科优势病种护理常规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常规因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脊神经根所致。

以腰腿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好发部位为腰4、腰5、骶1等椎间盘。

一、护理评估1、发病史、诱因。

2、疼痛部位、程度、体位等状况。

3、评估腰部功能、下肢感觉和肌力、大小便情况。

4、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社会状况。

5、 X线、CT等检查结果。

二、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对急性发作期的患者,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与体位变化的关系以及有无放射痛和皮肤感觉异常等情况。

(2)推拿前嘱患者排空大小便。

(3)推拿后即用腰围固定腰部,平卧硬板床;观察腰腿疼痛情况。

(4)症状缓解后应坚持腰背肌锻炼。

(5)注意患者有无二便功能障碍,做好皮肤护理,防止湿疹、压疮的发生。

3、给药护理用药期间忌生冷及寒凉食物,同时外避风寒,以免加重病情。

4、饮食护理饮食宜营养丰富,忌食生冷、辛辣、滋腻之品。

5、情志护理关注患者情绪变化,做好思想疏导,树立信心,配合治疗和护理。

6、临证(症)施护(1)非手术疗法治疗急性期患者时,应绝对平卧硬板床休息,包括饮食、大小便等均不能起床,可缓解髓核对神经根的压迫,以缓解疼痛。

1~3周后,如症状缓解,可戴护腰下地活动。

(2)手术治疗时,按骨伤科手术护理常规进行。

术后遵医嘱翻身,预防并发症。

(3)翻身时须保持躯干上下一致,切忌脊柱扭转或屈曲。

(4)术后指导并帮助患者锻炼下肢肌肉收缩、足趾的屈伸和直腿抬高活动,防止术后神经根粘连。

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护理常规骨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软骨的变性、破坏及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疾病,膝关节是骨关节炎最常见的受累部位。

膝关节骨关节炎在中年多发,尤以女性、肥胖者多见。

临床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骨质增生。

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中医近似病名为膝痹,属于痹病类范畴。

其病位在膝,与肝、肾、脾三脏有关。

一、护理评估1、年龄、发病史、诱因2、疼痛部位、活动时有无骨擦音、晨僵等3、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社会状况4、X线、实验室检查等5、辨证:风寒湿痹证、风湿热痹证、淤血闭阻证、肝肾亏虚证二、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按中医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

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

.个病种中33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的?提高中医护理效果,保持发挥中医护理特色优势,医护理方案,在国家中医药管我科按照护理部的要求,规范中医护理行为,理局下发的中医护理方案的基础上,结合《三级中医医院“以为主题病人为中心,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从本科的持续改进活动方案实施细则》的相关评价指标要求,《优评价,整理编印本科1年的学习、实施、实际出发,经过近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及中医护理技术》,本书重点突出、图文并茂、并附有相关知识专科知识及基础知识,便于科室培训、护士学习及执行实施。

一、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中风(脑梗死急性期)中医护理方案1?、中风(脑梗死恢复期)中医护理方案2?、眩晕(原发性高血压)中医护理方案3?二、常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穴位按摩1?、艾灸2?、耳穴贴压(埋豆)3?、穴位贴敷4?熏洗、5中药?..、药熨6?、中药外敷7?、中药离子导入8?、中频、低频治疗仪9? 10、拔罐?三、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四、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操作流程标准(目的、注意事?项)五、病种常用中药应用注意事项?六、常用经络穴位定位?七、优势病种相关护理知识?(一)中风相关护理知识与技能?(二)眩晕相关知识与技能?一、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一)中风(脑梗死急性期)中医护理方案?(二)中风(脑梗死恢复期)中医护理方案?(三)眩晕(原发性高血压)中医护理方案?(一)中风(脑梗死急性期)中医护理方案常见证候?(一)中脏腑?..痰蒙清窍证1.?痰热内闭证2.?元气败脱证3.?(二)中经络?风火上扰证1.?风痰阻络证2.?痰热腑实证3.?气虚血瘀证4.?阴虚风动证5.?(一)中风(脑梗死急性期)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症候要点?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四、健康指导?五、护理要点?六、护理难点?七、中风(脑梗死急性期)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可从网上下载,在下载的基础上进行拓展。

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

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

喘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外寒内饮证:受凉后出现头痛、身痛,发热畏寒,咳喘,气急,喉中痰声漉漉,痰色白清稀,胸闷气憋。

舌质淡,苔薄白,脉滑或弦紧。

(二)风热犯肺证:发热,恶风或恶热,头痛、肢体酸痛,咳嗽咽痛,喘促气急,痰黄质稠。

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滑或脉浮数。

(三)痰浊雍肺证:咳嗽喘息,咯唾痰涎,量多色灰白,心胸憋闷,气短,不得平卧,胸胁膨满。

苔白腻,脉弦滑。

(四)肺气郁闭证:常因情志刺激而诱发,发时突然呼吸短促,息粗气憋,胸闷,咽中如窒,但喉中痰鸣不甚,或无痰声。

平素多忧思抑郁,失眠、心悸。

苔薄,脉弦。

(五)痰热郁肺证:常因起居不慎或因食甘肥诱发,患者咳嗽、气粗息促,痰多质黏厚或稠黄,咯吐不爽,或夹血痰,胸胁胀满,咳时引痛,口干二黏,欲饮水,鼻塞流浊涕,咽痛声哑为表现,舌质红,苔薄黄或腻,脉滑数。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咳嗽咳痰1.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温度保持在18~22℃,湿度控制在50%~60%。

减少环境的不良刺激,避免寒冷或干燥空气、烟尘、花粉及刺激性气体等。

2.使患者保持舒适体位,咳嗽胸闷者取半卧位或半坐卧位,持续性咳嗽时,可频饮温开水,以减轻咽喉部的刺激。

3.每日清洁口腔2次,保持口腔卫生,有助于预防口腔感染、增进食欲。

4.密切观察咳嗽的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规律以及咳痰的颜色、性状、量及气味,有无喘促、发绀等伴随症状。

5.加强气道湿化,痰液粘稠时多饮水,在心肾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每天饮水1500ml以上,必要时遵医嘱行雾化吸入,痰液粘稠无力咳出者可行机械吸痰。

6.协助翻身拍背,指导患者掌握有效咳嗽、咳痰、深呼吸的方法。

7.指导患者正确留取痰标本,及时送检。

8.遵医嘱给予止咳、祛痰药物,用药期间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9.耳穴贴压(耳穴埋豆):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肺、气管、神门、皮质下等穴位。

10.穴位贴敷:遵医嘱穴位贴敷,三伏天时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肺俞、膏盲、定喘、天突等穴位。

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思路及改进措施

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思路及改进措施

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思路及改进措施国家卫生计生委颁布了《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第四主要任务中提出推动中医护理发展:中医医疗机构和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的中医科要积极开展辨证施护和中医特色专科护理,创新中医护理模式,提升中医护理水平。

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挥中医护理特色优势,提高护理效果,规范中医护理行为”的精神,我院从2015年1月份起临床科室根据多发病及常见病种收治情况,确定每个科室3个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并实施,在连续三年的实施过程中根据评价分析总结,对优势病种进行变更,优化了6个科室共8个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

在实施过程中逐步发现一些缺陷和问题,1 实施中医护理方案存在的问题1.1 各科室定的三个优势病种不完全是科室前三位多发病种目前依据本院病案室2016-2017年各科室诊疗前十位的疾病名称的统计数据分析:各科室定的三个优势病种并不完全符合各科室的前三位多发病种;缺乏专科优势病种纳入依据。

1.2 中医护理方案中有些中医护理措施不太符合实际情况大部分中医护理方案中都提出患者的饮食指导,辨证施食,目前我院的营养食堂未能提供特色的中医辨证膳食,具有中医特色的饮食调护局限在健康指导层面,无法真正实施。

1.3 护理方案中个别中医护理技术的依从性不强如膝滑膜炎中医护理方案中特色技术有一项中药泡洗,因为水温容易引起争议,注意事项中专门提到药液温度以37-40℃为宜,泡洗时间不宜过长,以20-30分钟为宜,以防烫伤。

但是该病种老年患者居多,患者误以为水温越高,泡洗时间越长越舒服,疗效更好,而从护理安全角度考虑,为避免患者发生烫伤,应严格按照水温标准进行调节,导致患者满意度和依从性受到影响。

1.4 医保报销政策对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有很明显的制约三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8年版)中6.4.1全院开展中医护理技术不低于10项,且应用人次逐年上升,6.4.2科室开展中医护理技术不少于4项。

中医护理技术推介

中医护理技术推介

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推介(优势病种及中医护理适宜技术)一病区高热:1、发热恶寒重、头痛、四肢酸痛、无汗:背部刮痧2、壮热者:针刺暴泻:1、腹胀无力:针灸2、高热者,针刺十宣放血3、口渴烦躁不安:多饮温开水4、寒湿暴泻者:隔姜灸、药熨5、吐泻严重者:针刺一病区中医护理适宜技术:隔物灸、中药热熨敷、刮痧二病区(肛肠科、针灸科)混合痔:1、便血:中药熏洗2、疼痛:穴位按摩、耳穴贴压、中药熏洗3、肿物脱出:中药熏洗、中药外敷4、便秘:穴位按摩、耳穴贴压、艾灸、刮痧5、肛周潮湿、瘙痒:中药熏洗、中药外敷肛瘘:1、肛周溃口流脓:中药熏洗、中药外敷2、肛周疼痛:穴位按摩、耳穴贴压腰痛:1、腰腿疼痛:中药贴敷、中药熨法、中药熏蒸、拔火罐、耳穴贴压、中药离子导入2、肢体麻木:中药熏洗、艾灸、穴位注射3、下肢活动受限:中药热熨、穴位贴敷、中药熏洗项痹:1、颈肩疼痛:中药熏蒸、中药离子导入2、眩晕:耳穴贴压、中药离子导入3、肢体麻木:中药熏蒸4、颈肩及上肢活动受限:中药熏蒸、中药离子导入5、不寐:耳穴贴压二病区中医护理适宜技术:穴位按摩、耳穴贴压、艾灸、刮痧、中药熏蒸、拔火罐、中药离子导入、穴位注射、中药热熨敷三病区中风(急性期):1、意识障碍:药枕2、半身不遂:穴位按摩、艾灸、中药熏洗3、眩晕头痛:穴位按摩、耳穴贴压、穴位贴敷4、痰多息促:循经拍背、穴位贴敷5、高热:穴位按摩6、二便失禁:艾灸、穴位按摩7、腹胀便秘:艾灸、穴位按摩、腹部按摩8、言语蹇涩:穴位按摩9、吞咽困难中风(恢复期):1、半身不遂:拔火罐、艾灸、中药热熨、穴位拍打2、舌强语蹇:穴位按摩3、吞咽困难4、腹胀便秘:穴位按摩、耳穴贴压、艾灸5、二便失禁:艾灸、耳穴贴压、穴位按摩、中药贴敷眩晕:1、眩晕:耳穴埋豆、穴位按摩、中药泡洗、穴位贴敷2、头痛:耳穴埋豆、穴位按摩、穴位贴敷3、心悸气短:耳穴埋豆、穴位按摩4、呕吐痰涎:穴位按摩头痛:外感头痛1、风寒头痛:针灸、经穴推拿2、风热头痛:针灸3、风湿头痛:针灸、经穴推拿内伤头痛4、肝阳头痛:针灸、经穴推拿5、血虚头痛:针灸、经穴推拿6、痰浊头痛:针灸、经穴推拿7、淤血头痛:针灸、经穴推拿8、肾虚头痛:针灸、经穴推拿三病区适宜中医护理技术:穴位按摩、中药熏洗、耳穴贴压、穴位贴敷、拔火罐、艾灸、中药热熨、中药贴敷、中药泡洗、经穴推拿四病区(内科、肝胆脾胃科)消渴:1、尿量增多:耳穴贴压2、口干多饮:耳穴贴压3、多食易饥:耳穴贴压4、倦怠乏力:艾灸、穴位贴敷5、肢体麻木、疼痛、发凉:中药泡洗、穴位按摩、穴位贴敷、耳穴贴压6、视物模糊:穴位按摩、中药眼部雾化7、皮肤瘙痒:中药外洗8、腰膝酸软:中药保留灌肠、耳穴贴压、穴位按摩、艾灸、八段锦肺胀:1、咳嗽、咳痰:耳穴贴压、拔火罐、足部中药泡洗、中药离子导入、中药雾化2、喘息、气短:耳穴贴压、穴位按摩、穴位贴敷、艾灸3、自汗、盗汗:耳穴贴压、穴位贴敷4、腹胀、纳呆:耳穴贴压、穴位贴敷、穴位按摩、艾灸眩晕:1、眩晕:耳穴埋豆、穴位按摩、中药泡洗、穴位贴敷2、头痛:耳穴埋豆、穴位按摩、穴位贴敷3、心悸气短:耳穴埋豆、穴位按摩4、呕吐痰涎:穴位按摩胃脘痛:1、胃脘疼痛:穴位贴敷、穴位按摩、耳穴埋豆、艾灸、药熨法、拔火罐2、胃脘胀满:穴位贴敷、穴位注射、艾灸3、嗳气反酸:穴位注射、穴位按摩、艾灸4、纳呆:穴位按摩、耳穴贴压水臌: 1、气滞湿阻:中药捣烂贴脐(穴位贴敷)2、寒湿困脾:腹部艾灸3、肝肾阳虚:艾灸、热敷。

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说明

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说明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的33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保持发挥中医护理特色优势,提高中医护理效果,规范中医护理行为,我科按照护理部的要求,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的中医护理方案的基础上,结合《三级中医医院“以病人为中心,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为主题的持续改进活动方案实施细则》的相关评价指标要求,从本科实际出发,经过近1年的学习、实施、评价,整理编印本科《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及中医护理技术》,本书重点突出、图文并茂、并附有相关知识专科知识及基础知识,便于科室培训、护士学习及执行实施。

一、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1、中风(脑梗死急性期)中医护理方案2、中风(脑梗死恢复期)中医护理方案3、眩晕(原发性高血压)中医护理方案二、常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1、穴位按摩2、艾灸3、耳穴贴压(埋豆)4、穴位贴敷5、中药熏洗6、药熨7、中药外敷8、中药离子导入9、中频、低频治疗仪10、拔罐三、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四、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操作流程标准(目的、注意事项)五、病种常用中药应用注意事项六、常用经络穴位定位七、优势病种相关护理知识(一)中风相关护理知识与技能(二)眩晕相关知识与技能一、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一)中风(脑梗死急性期)中医护理方案(二)中风(脑梗死恢复期)中医护理方案(三)眩晕(原发性高血压)中医护理方案(一)中风(脑梗死急性期)中医护理方案常见证候(一)中脏腑1.痰蒙清窍证2.痰热内闭证3.元气败脱证(二)中经络1.风火上扰证2.风痰阻络证3.痰热腑实证4.气虚血瘀证5.阴虚风动证(一)中风(脑梗死急性期)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症候要点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四、健康指导五、护理要点六、护理难点七、中风(脑梗死急性期)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可从网上下载,在下载的基础上进行拓展。

暂无下发中医护理方案的按此模式制定本科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

(二)中风(脑梗死恢复期)中医护理方案常见证候1、风痰瘀阻证2、气虚血瘀证3、肝肾亏虚证(二)中风(脑梗死恢复期)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症候要点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四、健康指导五、护理要点六、护理难点七、中风(脑梗死恢复期)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可从网上下载,在下载的基础上进行拓展。

外科护理组优势病种丹毒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报告

外科护理组优势病种丹毒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报告

附件2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报告样稿丹毒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报告—、基本情况丹毒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2014年5月下发的“20 个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中的病种之一,自2014年11月至2015年6月,我护理组应用“丹毒中医护理方案"护理住院患者共5例(第一诊断5例),其中纳入中医临床路径管理的0例,患者平均住院日18天。

辨证分型统计如下:与《诊疗方案》一致的病例数5例,均为湿热毒蕴证,2.补充证候诊断的病例数0例。

应用的主要辨证施护方法:体位护理、、创面皮肤情况的观察、体温监测、物理降温、饮食饮水指导、疼痛评估、情致护理、皮肤护理、创面暴露等。

应用的主要中医护理技术:耳穴贴压、中药外敷、中药泡洗、中药湿敷、中药熏洗、中药熏蒸、中药塌渍、穴位按摩。

二、护理方案应用情况分析(一)主要中医护理措施应用情况1.主要辨证施护方法应用情况(实施人次是实施人数)2.中医护理技术应用情况(实施人次是实施人数)中医护理技术应用频率高的项目是中药外敷,分析其原因:1.我科室中药外敷处方已做成院内协定处方,由专门科室制作成中药垫,使用方便快捷。

2.无创伤,患者易于接受。

3.用物及操作方法简单,临床易于实施。

(二)依从性和满意度分析1 .患者对中医护理技术的依从性和满意度(护士及患者依从性较好的中医护理技术是中药外敷,分析其原因:1.我科室中药外敷处方已做成院内协定处方,由专门科室制作成中药垫,使用方便快捷。

2.无创伤,患者易于接受。

3.用物及操作方法简单,临床易于实施。

护理满意度较高的中医护理技术是中药外敷。

分析其原因:它能减轻丹毒患者局部红赤肿胀、疼痛等不适症状,有较好的效果,因此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较高。

本次总结中,其他中医护理技术未加以应用,因此不做分析。

2 .患者对健康指导的满意度患者对健康指导的的满意度分为三个层次:①满意:5人(100%);②一般:0人;③不满意:0人。

中医优势病种护理

中医优势病种护理

附件5 达拉特旗中蒙医医院中医特色科优势病种护理方案优势病种1腰痛的护理方案1、急性期的护理:急性期的病人因疼痛较剧烈,常需住院治疗。

(1)告知患者急性期应以卧床休息为主,减轻腰椎负担,避免久坐、弯腰等动作。

(2)配合医生做好各种治疗后,向病人讲解各种治疗的注意事项。

(3)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受凉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诱因。

(4)做好心理护理,介绍相关知识,讲解情绪对疾病的影响,使患者保持愉快的心情,建立战胜腰痛病的信心。

2.缓解期及康复期的护理:(1)知道患者掌握正确的下床方法:病人宜先滚向床的一侧,抬高床头,将腿放于床的一侧,用胳膊支撑自己起来,在站起前坐在床的一侧,把脚放在地上,按相反的顺序回到床上。

(2)减轻腰部负荷,避免过度劳累,尽量不要弯腰提重物,如捡拾地上的物品宜双腿下蹲腰部挺直,动作要缓。

(3)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生活有规律,多卧床休息,注意保暖。

(4)病人应树立战胜疾病的决心。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程长,恢复慢,病人应保持愉快的心情,用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待疾病。

达拉特旗中蒙医医院中医科优势病种2颈弊的护理方案1.一般护理适宜安静、舒适,阳光充足,有良好的通风环境。

2.病情观察①对急性期的病人应加强观察疾病的症状和体征,了解病变的部位、受压组织及压迫的轻重等。

②在应用颈托时,须观察症状缓解情况,症状缓解消失一段时间后,应减少使用时间。

3.情志护理应针对病人不同的心理,做好安慰解释工作,使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体位与安全①保持良好的睡卧姿势,枕头不宜过软、过硬,或是过高。

②头颈部不做剧烈运动,不做突然后转等动作,以免引起不适。

5.饮食护理给予营养丰富的普通饮食。

6.给药护理①中药汤剂适宜温服。

若服用血管扩张剂时应注意血压的变化。

②根据病症选用的手法、穴位各有不同。

进行推拿、按摩时,手法适宜轻柔和缓,注意观察病人的反应和局部变化情况,要防止手法粗重引起的意外。

7、颈椎病的临证(症)施护(1).颈型:是颈椎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以颈部症状为主,表现为颈部疼痛、僵硬酸楚,甚至活动受限,姿势不良及感受风寒后加剧或复发。

普外科中医护理方案

普外科中医护理方案

普外科中医护理方案引言:普外科是外科学的一个分支,主要针对外科手术和疾病进行治疗。

中医护理在普外科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中医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和恢复健康。

本文将介绍普外科中医护理方案的具体内容。

一、术前护理1. 了解患者病情:在术前,中医护士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包括疾病的类型、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等。

这有助于护士进行后续的护理工作和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2. 情绪疏导:术前患者常常会感到紧张和害怕,中医护士需要通过言语安慰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增强其对手术的信心。

3. 调整体质:中医护士可以通过中药调理,改善患者的体质,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手术的耐受性。

二、术中护理1. 镇痛:中医护士可以运用针灸、推拿等方法,在手术过程中为患者提供镇痛效果,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2. 刺激穴位:中医护士可以刺激特定的穴位,帮助患者舒缓手术期间的不适感,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和气血流通。

3. 调整气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中医护士可以使用中药调理,调整患者的气血平衡,促进伤口的愈合和康复。

三、术后护理1. 伤口护理:术后,中医护士需要对患者的伤口进行细致的护理,包括清洁伤口、更换敷料等。

同时,中医护士可以使用中药外敷或内服,促进伤口的愈合和恢复。

2. 调理饮食:中医护士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帮助患者恢复消化功能,增强体力,促进康复。

3. 体力康复:中医护士可以通过推拿、按摩等手法,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功能,增强体力,减轻疼痛感。

4. 心理疏导:术后患者常常会面临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压力,中医护士需要通过言语安慰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结论:普外科中医护理方案是一种综合性的护理模式,通过中医的理论和方法,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和恢复健康。

中医护士在普外科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他们通过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照顾和支持。

相信随着中医护理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普外科患者的康复效果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

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

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1. 引言在现代医疗领域中,中医护理方案在优势病种的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优势病种包括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这些疾病在人群中的患病率越来越高。

中医护理方案采用中医药理论和技术,结合现代医学手段,以综合治疗、个体化诊疗为特点,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价值。

本文将针对优势病种介绍中医护理方案的具体内容和应用。

2. 糖尿病中医护理方案2.1 中医诊断和辨证施治中医诊断糖尿病主要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方法进行。

根据患者的舌苔、脉象等,中医可以综合判断出患者的病情,进而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中医药物治疗糖尿病多从调理脾胃、清热燥湿、养阴补肾等方面进行,包括针灸、中药服用等。

2.2 饮食调理中医注重饮食调理对于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性。

中医护理方案中,根据患者的体质不同,制定相应的饮食方案。

比如,对于糖尿病患者,中医强调要控制饮食中的糖分摄入,同时增加蔬菜、水果、粗粮等高纤维食物的摄入。

2.3 气功练习气功是一种传统的中医运动方式,对糖尿病患者有很大的益处。

通过气功练习,可以改善患者的体质,增强体内能量的流动,改善血液循环和代谢功能,达到一定的调理作用。

3. 高血压中医护理方案3.1 中医诊断和辨证施治中医诊断高血压通常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方法。

不同于西医以血压数值为依据的治疗,中医更注重患者的体质、舌苔、脉象等形态特征的变化。

中医护理方案中的治疗方法包括针灸、中药煎剂等,通过调整患者体内的阴阳平衡来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

3.2 饮食调理中医饮食调理在高血压患者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中医护理方案中,对于高血压患者,建议摄入低盐、低脂肪的饮食,并增加摄入富含钾的食物,如海带、香蕉等。

同时,注重三餐规律,避免暴饮暴食。

3.3 中药调理中药调理是中医护理方案中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中药调理,可以调节患者的气血平衡,改善心血管功能,降低血压。

常见的中药有天麻、丹参、黄芪等,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中医会针对性地进行方剂调配。

外科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措施

外科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措施

外科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措施---------------------------------------外科优势病种护理优化措施胁痛一、疾病名称:急性胆囊炎、胆石症属中医学中的“胁痛”、“腹痛”、“黄疸”的范畴。

是以上腹痛或右上腹持续性或阵发性绞痛、发热、、畏寒、恶心呕吐、黄疸为特征,多因情志不遂、饮食不节或感受湿热之邪,阻滞肝胆,气机受阻,疏滞失常,胆汁外溢而致。

病位在肝、胆。

二、护理评估:1、腹痛、发热。

2、皮肤、巩膜、二便的颜色。

3、生活自理能力。

4、心理社会状况。

三、辩证分型及临床表现:1、肝郁气滞:常因郁怒而诱发,上腹部或右上腹部疼痛作胀或绞痛,阵阵而作,不思饮食,不发热,或发热不高。

舌苔薄白,脉平或弦。

2、肝胆湿热:右上腹疼痛呈持续性,伴阵发性加剧,有明显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

发热,口渴欲饮,胁痛口苦,胸闷纳呆,恶心呕吐,大便秘结,小便黄赤,目赤或身目黄染,舌边尖红,舌苔黄或黄腻,脉弦滑或滑数。

3、热毒炽盛:右上腹持续性剧烈疼痛,拒按,腹肌紧张,板硬,甚至延及全腹,或可触及包快。

全身寒战、高热,神智淡漠。

严重者神昏谵语,身目黄染,尿色如茶,量少,大便秘结,舌质红绛,舌苔黄燥或无苔,脉弦数或细数无力。

四、临证施护:1、腹痛甚时遵医嘱针刺或用药止痛。

2、腹痛或有包快时,应遵医嘱外敷中药膏。

3、手术后鼓励早期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恢复,防止肠粘连发生,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新斯的明注射液穴位注射。

五、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1)按中医外科一般护理常规和手术前后护理常规。

2)注意休息,湿热型,热毒型患者应卧床休息。

3)术后取平卧位,待生命体征稳定后取半卧位。

2、病情观察1)密切观察腹痛部位、性质、程度、时间、局部压痛、腹肌紧张程度、腹部包快等情况。

2)观察患者神志、血压、体温、呼吸、黄疸等变化,并做好护理记录。

3)若见下列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积极配合抢救:①高热寒战,腹痛加重,腹肌紧张,黄疸加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科优势病种护理优化措施胁痛一、疾病名称:急性胆囊炎、胆石症属中医学中的“胁痛”、“腹痛”、“黄疸”的范畴。

是以上腹痛或右上腹持续性或阵发性绞痛、发热、、畏寒、恶心呕吐、黄疸为特征,多因情志不遂、饮食不节或感受湿热之邪,阻滞肝胆,气机受阻,疏滞失常,胆汁外溢而致。

病位在肝、胆。

二、护理评估:1、腹痛、发热。

2、皮肤、巩膜、二便的颜色。

3、生活自理能力。

4、心理社会状况。

三、辩证分型及临床表现:1、肝郁气滞:常因郁怒而诱发,上腹部或右上腹部疼痛作胀或绞痛,阵阵而作,不思饮食,不发热,或发热不高。

舌苔薄白,脉平或弦。

2、肝胆湿热:右上腹疼痛呈持续性,伴阵发性加剧,有明显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

发热,口渴欲饮,胁痛口苦,胸闷纳呆,恶心呕吐,大便秘结,小便黄赤,目赤或身目黄染,舌边尖红,舌苔黄或黄腻,脉弦滑或滑数。

3、热毒炽盛:右上腹持续性剧烈疼痛,拒按,腹肌紧张,板硬,甚至延及全腹,或可触及包快。

全身寒战、高热,神智淡漠。

严重者神昏谵语,身目黄染,尿色如茶,量少,大便秘结,舌质红绛,舌苔黄燥或无苔,脉弦数或细数无力。

四、临证施护:1、腹痛甚时遵医嘱针刺或用药止痛。

2、腹痛或有包快时,应遵医嘱外敷中药膏。

3、手术后鼓励早期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恢复,防止肠粘连发生,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新斯的明注射液穴位注射。

五、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1)按中医外科一般护理常规和手术前后护理常规。

2)注意休息,湿热型,热毒型患者应卧床休息。

3)术后取平卧位,待生命体征稳定后取半卧位。

2、病情观察1)密切观察腹痛部位、性质、程度、时间、局部压痛、腹肌紧张程度、腹部包快等情况。

2)观察患者神志、血压、体温、呼吸、黄疸等变化,并做好护理记录。

3)若见下列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积极配合抢救:①高热寒战,腹痛加重,腹肌紧张,黄疸加深。

②躁动不安或神昏谵语,四肢阙冷,血压下降,脉细数无力或细数欲绝,舌红绛,苔黄腻或黄燥,或有芒刺等。

3、给药护理1)中药疏肝利胆汤剂宜温服,服药后观察腹痛,黄疸,发热是否减轻或加重,服攻下药时,注意排便情况,泻下过多时报告医生处理,并鼓励患者多饮水。

2)补液、抗炎,观察药物的疗效和反应。

3)术后予耳穴压豆(交感、神门、皮质下、大肠、小肠、胆穴)以促进肠蠕动。

4、饮食护理1)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之食物,定时定量,忌生冷,辛辣,酒,海腥,煎炸,油腻及浓烈调味品。

2)发热伴恶心呕吐的患者暂禁食,必要时行胃肠减压。

3)恢复期可进食高蛋白的豆制品及瘦肉、新鲜蔬菜及水果,忌食生冷之品。

5、情志护理劝患者戒恼怒,少忧愁,勿过度思虑,保持情绪稳定。

6、并发症护理1)出血、胆漏: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腹部体征及引流液情况,若病人出现发热、腹胀、腹痛或者引流出胆汁样液体时等异常时立即报告医生进行紧急处理。

2)高碳酸血症:严密观察切口周围有无皮下气肿等,注意询问病人主诉有无四肢关节的酸痛,注意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变化,有无气胸等,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7、健康指导1)慎起居,防感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饮食有节,禁烟、酒及油腻肥甘厚味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3)怡养精神,保持良好情绪,减少不良的精神刺激和过度的情志活动。

4)强健体魄,慎避外邪。

肠痈一、疾病名称:因饮食不节、湿热内阻,使败血浊气雍遏于阑门所致。

以转移性右下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病位在肠。

二、护理评估:1、腹病的性质、部位、持续时间,腹肌紧张度,有无压痛、反跳痛等。

2、心理社会状况三、辨证分型及临床表现:1、气滞血瘀:不发热或发热,腹胀,恶心呕吐,舌质淡红,苔白腻或黄苔脉弦紧,气滞为主者,腹痛绕脐不固定,腹部柔软;血瘀为主者,腹痛位于右下腹,拒按,有轻度反跳痛。

2、湿热雍积:身热口渴,腹痛明显,恶心呕吐,大便秘结或泄泻,小便短赤,脉弦数或滑数,舌质红,苔薄黄或白腻。

3、热毒炽盛:高热口干渴,腹硬满剧痛,面红目赤,口焦唇裂,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脉弦滑数,或洪大,舌质干红或绛,苔黄燥或起芒刺。

四、临证施护:1、腹痛甚时可遵医嘱针刺止痛。

2、腹痛或有包块时遵医嘱外敷中药膏。

3、手术后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恢复,防止肠粘连发生。

五、护理要点:非手术患者的护理1.一般护理1)按中医外科一般护理执行。

2)卧床休息,限制活动,以半卧位或右侧卧位为宜,病情允许在指导下做轻微活动。

3)遵医嘱进食。

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1)观察腹痛部位、性质、程度、时间,肌紧张的变化,腹部包块等情况。

2)观察患者神志、面色及生命体征的变化,把握手术指征,做好术前准备。

3)鼓励病人定时排便,遵医嘱行大黄牡丹皮汤直肠滴注。

3、给药护理1)中药汤剂宜分多次温服。

服药后观察腹痛、腹肌紧张是否减轻,体温是否下降;用通里攻下药后注意大便情况,泻下太过者应停药或用止泻药。

并鼓励患者多饮水。

2)禁止服用强泻药或刺激性强的肥皂水灌肠以免穿孔。

2)补液、抗炎,观察药物的疗效与反应,必要时记录24小时出入量。

4、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食鱼虾、辛辣、油腻食物。

1)湿热雍积者宜进流质或半流质。

2)热毒炽盛,呕吐频繁者应禁食。

3)恢复期可进高蛋白饮食、新鲜蔬菜、水果等,忌生冷。

手术病人的护理1、一般护理1)术前按手术护理常规。

2)术后回病房,先按麻醉方式取卧位,指导病人注意休息,手术后6小时生命体征平稳一般取半卧位。

3)回病房后立即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动态变化,腹部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伤口渗出情况等,作好记录。

4)抗感染,遵医嘱给予抗生素,保持输液通畅。

2、饮食护理1)术后1-2天胃肠功能恢复,排气后可给予流食;以自己不适时逐渐改为半流质。

2)术后4-6天可给软食,但一周内忌食牛奶及豆制品等产气食物,以免腹胀。

3、保持大便通畅,如便秘时可用开塞露通便。

4、手术后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轻症病人手术当日即可下床活动,重症病人应鼓励床上多翻身,进行肢体活动,病情稳定后及早下床,以促进肠蠕动恢复,防止肠粘连发生。

5、术后并发症的护理1)腹腔内出血:发生于术后24小时内,术后当日观察生命体征,患者有面色苍白、脉速、血压下降等或腹腔引流管有血性分泌物,须让病人平卧,立即报告医生,吸氧,快速静脉输液、输血,同时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

2)切口感染:预防切口感染,应密切观察伤口敷料,如有污染立即更换,严格无菌操作。

保持病室环境温度适宜,清洁安静。

指导病人多进食易消化的健脾益气食品,如大枣、山药、黄芪炖鸡汤等。

切口感染一般发生在术后3-5天,如体温升高,切口疼痛且局部压痛或有波动感,应给与抗生素,理疗等应急处理。

3)黏连性肠梗:病人可有阵发性的腹痛、呕吐等症状,遵医嘱用针灸疗法和理疗可预防。

手术早期,鼓励早下床活动也可预防。

六、情志护理:介绍病情,安慰患者,使之情绪稳定,配合治疗。

七、健康指导:1)注意饮食卫生,忌辛辣刺激,油腻,含气食物和饮料。

2)慎起居,防感冒,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避免腹部受凉。

3)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

4)保持良好情绪。

5)如有腹痛、腹胀等不适,及时就诊。

肠梗阻一、疾病名称:因饮食不节、劳逸失调、情志不畅等而使肠道气血痞结、通降失调所致。

腹痛、呕吐、腹胀、便闭、无力排便等为临床表现。

病位在肠。

二、护理评估:1、腹痛部位、性质、程度及伴随症状。

2、呕吐发生的时间、次数以及呕吐物的量、色、气味、性状。

3、有无排气、排便以及大便的性状。

4、心理社会状况。

三、辩证分型及临床表现1、热结腑实:腹痛突发,疼痛剧烈而拒按,肠鸣有声,呕吐食物,口干口苦,大便闭结,苔黄腻,脉洪大或滑数。

2、寒邪直中:突然腹中绞痛,可触及包块,疼痛拒按,恶寒,脸色青冷,舌质淡而暗、苔白润,脉沉紧。

3、虫积阻结:腹痛时作时止,面黄肌瘦,或颜面有白色虫斑,突发腹中剧痛,痛在脐周,按之有块,呕吐食物或清水,苔白,脉弦。

4、血淤气滞:腹部持续疼痛,胀气较甚,或痛处固定不移,痛而拒按,呕吐,大便闭,舌质紫暗、苔白或黄,脉弦细。

四、临证施护:1、腹痛剧者,遵医嘱耳穴压豆或药物止痛。

2、蛔虫、粪石引起的梗阻,遵医嘱口服或胃管注入植物油或液体石蜡。

3、手术后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恢复,防止肠粘连发生。

五、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1)按中医外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卧床休息,血压稳定者取半卧位。

3)遵医嘱放置胃肠减压引流管,并使其固定、通畅。

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1)观察腹痛、呕吐、腹胀、及肛门排便、排气等情况。

2)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气味、性质和引流量。

发现血性引流液时,应报告医师。

3)观察患者神志、面色及生命体征的变化。

3、给药护理1)遵医嘱补充液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

2)根据辨证分型选用中药汤剂泻热通腑,荡涤积滞;温中散寒,缓急止痛;活血化瘀,行气止痛;驱虫消积等。

中药汤剂宜温服,若用胃管注入,应在注入后夹管1~2小时,防止溢出。

3)术后予耳穴压豆(交感、神门、皮质下、大肠、小肠、胆穴)以促进肠蠕动。

4、饮食护理1)肠梗阻未缓解前禁食。

2)肠梗阻症状缓解后,遵医嘱进食流质、半流质等。

3)忌食辛辣、油腻、刺激、热燥之品。

5、情志护理做好心理安慰与疏导,缓解患者的紧张及恐惧心理,使之配合治疗。

6、并发症护理感染肠瘘术后,尤其是绞窄性肠梗阻术后,若出现腹部胀痛,持续发热,白细胞计数增高,腹壁切口红肿或腹腔引流管周围流出较多带有粪臭味的液体时,应警惕腹腔内或切口感染及肠瘘的可能,应及时报告医生,配合处理。

7、健康指导1)饮食有节,避免暴饮暴食和饭后剧烈运动。

2)注意饮食卫生。

3)注意饮食宜忌:有些食品可导致肠梗阻的发生。

如柿子、山楂、枣等含鞣酸较多的食物(尤其是空腹时)。

可以在肠内形成食物团而引发肠梗阻。

禁食生冷黏硬辛辣刺激行食物,保持规律饮食,勿暴饮暴食,过冷过热。

4)注意婴幼儿喂养:婴幼儿哺乳期添加辅食,不易过早过量。

小儿断奶时,饮食要有节,防止过量。

注意饮食卫生,积极预防和治疗肠道疾病。

3)有腹部外伤及腹部手术史者,应注意腹部锻炼和及时治疗,以防肠黏连的发生。

4)老年体弱者,经常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