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性枕后位产程处理和分娩结局的分析

合集下载

持续性枕后位

持续性枕后位

我院 自2 0 年 5 05 月至 2 0 年 5 09 月住 院分 娩总数 3 1 , 6 例 发生持续 性枕 后位( O P 3 例 , 9 9 %。3 例 中初 产妇 2 例 , 产妇 7 , P P )6 占 . 7 6 9 经 例 产妇年 龄平均 2 .3岁。全部产 妇均经 骨盆 内测 量 , 64 发现骨 盆狭窄 3 例, 畸形骨盆 1例。孕周 3 -4 +6周 7 1 3 例 中 自然分娩 6 1 .7 , 吸助产 l 例(7 8 %)产钳助 6 例(6 6 %)胎 0 2 .9 , 产 5 1 . 8 , 官产 1 例( 1 6 % 。3 例 中无 围生儿死 亡病 例 , 例(3 8 %) 剖 5 4 .7 ) 6 发生新 生儿窒息 4 , 例 新生 儿窒息率 1 . 1 1 1 %。 孕 周与分娩方式 :6例中孕 周> 4 周者 1 例 , 3 0 5 自然分娩 3 , 例 胎 吸助产 2 , 例 产钳助产 2 , 例 剖宫产 9 。孕周 ≤4 周 2 例 , 例 0 1 自然分娩 3 , 例 胎吸助产 8例 , 产钳 助产 3 , 例 剖宫 产 1 例 。 5 产程与分 娩方式 : 潜伏期 > 8 h者 1 例 , 9 阴道 分娩 1 , 宫产 1 例 剖 8 例(4 7 % 。潜 伏期 ≤ 8 9 .3 ) h者 l 例 , 7 阴道分娩 5 , 例 剖宫产 1 2例(3 6. 1 % 。潜伏期 > 8 6) h者剖 宫产率明显增高 , x 检验 , 经 2 P< 0 O , . 1 差异 有显著性意 义。 1 5例剖宫产指 征 : 头盆不称 8例 , 胎头下降停 滞 1 ,I L 例 II 窘迫 1 例(.7 , 6 6 %)活跃期停滞 2 (3 3 %)第 二产程延长 3例(0 ) 例 1 .3 , 2% 。 围产儿预后 :6 中无围生儿死亡病 例 ,mi p a 评分 ≤ 7 3例 l nAgr 分 者4 , 例 新生儿窒 息率为 l . 1 1 1%。 产妇分娩 并发症 : 本组 产妇经 阴道分娩 的主要并 发症 为会阴 、阴 道 、宫颈 裂伤 , 占阴道分娩 总数的 2 .7 6 2 ) 宫产者 主要的并 85 %(/ 1涪0 发症 为术后病率 4 . 7 7 l ) 6 6 %( / 5 。 讨论 : O P的定义为 : P P 凡正式临产 后 , 经过 充分试产( 积极处理后 产程无 进展) 当分 娩以任 何方式结 束时 , , 无论 胎头在 骨盆的 哪一个平 面. 只要其 枕部 仍位于 母体 骨盆的 后方者 …。其 发病相 关 因素 , L, 有 胎头衔接异 常和胎头 内旋转受 阻 。枕 后位者 , 应早识 别 , 早纠正 , 避免

持续性枕后位的产程特点及分娩结局

持续性枕后位的产程特点及分娩结局

持续性枕后位的产程特点及分娩结局【摘要】目的探讨持续性枕后位的产程特点及分娩结局。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临沂罗庄中心医院住院分娩的110例持续性枕后位(枕后位组)和110例枕前位(枕前位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两组产程情况、分娩方式及母儿结局。

结果两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6h为潜伏期延长,活跃期>8h为活跃期延长,活跃期宫口扩张2h为第二产程延长,活跃晚期及第二产程胎头下降1h为胎头下降停滞。

③产后出血:胎儿娩出后24h内失血量>500ml。

④胎儿窘迫:诊断标准参照乐杰[2]主编《妇产科学》第7版。

⑤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出生时1min或5minapgar评分 7分。

1.3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χ±s)表示,采用检验,p0.05)。

两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3.1 持续性枕后位的产程特点及对母儿的影响在分娩过程中,胎头以枕后位衔接,在下降过程中,胎头枕部因强有力宫缩,绝大多数能向前旋转,转成枕前位自然分娩。

因此,枕后位的胎儿能否正常分娩,胎头的内旋转机制十分重要,影响分娩机转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产力,产道,胎儿三大因素不能相互适应的结果。

如果骨盆正常,胎儿偏大,相对头盆不称时,则可妨碍胎头内旋转,从而造成宫缩乏力。

持续性枕后位时,由于胎头俯屈不良,不能以枕下前囟径而以枕额径通过产道,使胎头通过产道的径线增大,阻力增加,故产程明显延长,尤其是活跃期产程进程缓慢,不利于胎头下降,从而出现活跃期延长,胎头下降延缓或者停滞,第二产程延长等产程异常,如合并过期妊娠,使胎头可塑性降低,则难产机会明显增加。

由于产程延长,产妇体力消耗过大,易继发宫缩乏力,需要加强宫缩素促使胎头内旋转及下降,因此,缩宫素静滴率达81.8%。

持续性枕后位的临床特点及分娩方式选择

持续性枕后位的临床特点及分娩方式选择

持续性枕后位的临床特点及分娩方式选择作者:邢爱芳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10期【摘要】目的探讨持续性枕后位的临床特点以及分娩方式选择。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06月到2013年06月收治的160例持续性枕后位产妇作为观察组,把同时期160例枕前位产妇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产妇的临床资料。

结果观察组产妇在产程时限上明显比对照组产妇长(P【关键词】持续性枕后位;枕前位;临床特点;分娩方式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148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684-01持续性枕后位是较为常见的一种胎位异常症,也在导致难产的重要原因,发病率较高,若对产程观察不够,产妇得不到有效处理,会增加剖宫产率,严重的情况会威胁到母婴的生命安全[1]。

根据持续性枕后位的临床特点,指导产妇选择相应的分娩方式,能够有效改善母婴预后,减少母婴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提高围生产期质量[2]。

现在对比观察160例持续性枕后位产妇和同时期160例枕前位产妇的临床资料,探讨持续性枕后位的临床特点以及分娩方式选择,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把我院在2010年06月到2013年06月收治的160例持续性枕后位产妇作为观察组,产妇的平均年龄为(28.5±4.5岁,平均孕周为(39.1±1.6周,新生儿体重为(3453±277g。

其中初产妇占126例,经产妇占34例;把同时期160例枕前位产妇作为对照组,产妇的平均年龄为(27.9±4.0岁,平均孕周为(39.0±1.5周,新生儿体重为(3385±303g。

其中初产妇占130例,经产妇占30例。

两组产妇均为单胎、无妊娠合并症、足月妊娠,在年龄、产次、孕周等基本资料上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性(P>0.05,对比观察两组产妇的临床资料,探讨持续性枕后位的临床特点以及分娩方式选择。

探讨持续性枕横位与枕后位的产程处理方法

探讨持续性枕横位与枕后位的产程处理方法

据刘 新美和刘新领 西安第五 医院妇 产科医生 ,对 调整 宫缩下髋 手转 纠正法进 行研 究,选取 2 0 1 0 年3 月 ~2 0 1 2 年3
持续 性枕 横位 或枕后 位指 的是 产妇胎 盘 内胎儿 的头枕 月收治 的持续性 枕横位和 枕后位产妇 1 6 5 例 作为研 究对 象 , 骨 持续性 的不 能转 向至前 方 ,所 持续 的时 间甚 至延 伸至分 采用调 整宫缩 下髋 手转胎 头纠 正法进 行产程 处理 ,具 体 的 娩 后期 ,其头 枕骨仍 然位 于骨盆 的侧方 或者 后方 ,从而 引 做法是:当宫 口开大6 ~1 0 c m,胎先露在坐骨棘至棘下2 c m 发分 娩 困难 的情况 。主要 的临床 症状是产 妇在 临产 时胎儿 时进行 。处 理前 先和产 妇进行 沟通 ,让其 了解 目前分 娩情 的头部 表现 出俯屈不 良或 者衔接 时间较 晚 ,持 续性 枕后位 况 ,以及将 要采 取的 处理方法 ,然后尽 量在 最短 的时间 内
的 胎 儿 先 露 出 的 部 位 不 易 紧 贴 子 宫 下 段 或 者 宫 颈 部 位 , 因
回复 产妇 自然分 娩 的信 心 ,其 目的是 需要产 妇的配 合 ,先
此会 引起 产妇 的子 宫 收缩 乏力 、 宫颈 扩 张 比较 缓 慢 的情 使用小剂量 的宫缩素 ,即2 . 5 U的宫缩素溶 于浓 度为5 %的葡
是 指 骨 盆 入 口平 面 的 前 半 段 比 较 狭 窄 , 因 此 比较 不 适 宜 和 上稍 用力推 ,主 要上推 的高度不 要超过 骨棘 水平 ,在产 妇 胎 儿 头部 进 行 衔接 ;而 后 半部 分 却 比较 宽 ,因此 非 常 适 宫缩 的 间隙利用 右手食 指和 中指 伸入 阴道 ,在下 一个宫 缩 合 胎 儿 的 头 部 进 行 衔 接 , 很 容 易 发 生 持 续 性 枕 横 位 和 枕 后 间 隙时缓慢 进行 旋转 ,分别 作顺 时针 、逆 时针4 5 。操作和 位 ;②产 妇子 宫收缩 乏力 , 由于产 妇 的子 宫收 缩乏力 会直 9 0 。操 作 ,直 至 胎 头 下 降 之后 不 能 回 转 纠 正 结 束 。

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干预护理

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干预护理

结论:持续性 枕后位、枕横 位干预护理可 以有效降低剖 宫产率,提高
自然分娩率
Part Seven
适应症:产妇骨盆正常,胎 儿胎位为枕后位或枕横位, 且无其他并发症
禁忌症:骨盆异常、胎儿胎 位不正、存在其他严重并发 症
产程中密切监测 胎心音变化,及 时发现胎儿窘迫 等异常情况。
观察产程进展,了 解宫口扩张、胎头 下降等情况,评估 是否需要干预措施。
注意事项:检查前孕妇需排空膀胱,检查时放松身体,配合医生指令进行呼气和吸气。
适用范围:适用于早期妊娠和中晚 期妊娠的诊断
诊断标准: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判断 胎儿是否处于持续性枕后位或枕横 位
检查方法:通过高频超声探头观察 胎儿、胎盘、羊水等情况
优势:无创伤、无辐射、无痛、无 副作用,可重复检查
骨盆入口平面:观察胎儿头部与骨盆入口的关系,确定胎头位置 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平面:观察胎头与中骨盆及骨盆出口的关系,确定胎头位置 观察脊柱与胎头位置关系,判断胎位是否正常 测量骶耻外径、坐骨棘间径、坐骨结节间径等骨盆径线,评估骨盆出口是否狭窄
监测方法:通过胎心听诊器或电子胎心位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宫内窘迫等问题 诊断价值:对于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Part Five
宫缩过强时,应使 用宫缩抑制剂,如 硫酸镁、β受体激 动剂等。
宫缩过弱时,应使 用宫缩剂,如缩宫 素、前列腺素等。
干预护理:通过适当的干预措施,如改变产妇体位、使用催产素等,有 助于纠正胎儿头部位置,提高自然分娩的成功率。
骨盆狭窄或形状异常 软产道异常,如阴道、宫颈、子宫等 胎儿过大或胎位异常 胎头与骨盆不相称
添加项标题
宫缩乏力:由于产程延长或胎儿较大等原因,导致宫缩乏力, 无法将胎儿推向骨盆出口,形成持续性枕后位或枕横位。

徒手旋转胎头纠正持续性枕后位的临床观察

徒手旋转胎头纠正持续性枕后位的临床观察

gn a t c l e t n e ent o op = . )C n l in Iiw r cm e d gh s f aul o e— e ilr ta r i s t e e w usf> 0 . o c s :ts ot r o m ni eue na cr c t a c a o b w ht g r 尸0 5 u 1 3 1 月 卷 期
短 21 使胎 头 以最小 径线 通 过 骨盆 , J 1 出闭 m, 3 胎 L{ ] J 娩  ̄ 。
32徒 手 旋 转 胎 头 的 时机 .
在 孕妇 宫 口开 大 6c 以上 ,胎 先露 位 置在 坐 骨棘 水 平 m 以下 0 2c ~ m。宫 F扩 张 5 ̄ 以下 , 口小 , 颈条 件 差 , l z m 宫 宫 影 响操 作 , 易造 成 宫颈 裂伤 。胎 头位 置 高 , 头不 易 固定 , 失 胎 易 败。 如待 宫 口开 全 , 头位 置低 , 胎 胎头 已 紧嵌 于阴道 内或 形 成 产瘤 , 骨 重叠 , 转不 易 成功 。 颅 旋 故试 产过 程 中要有 专业 的助
儿枕 骨在 母 体后 方 者 。 后位 是 头位 难产 的最 常见 的 原 因之 枕


在产 程 中适 时 行徒 手 旋 转胎 头术 , 降低 剖 宫产 率 , 少 可 减
无 明显 的产 瘤 . 加强 宫 缩 产 程无 进 展 者 , 与 孕 妇 或 家 属 沟 经 通后 , 给予 徒 手旋 转胎 头 术 。 1 . 手旋 转胎 头 方 法 孕 妇 排 空膀 胱 .常 规 外 阴 阴道 消 . 2徒 2
to fp ritn c ii — 0 tro o i o fftsb c u eo t e l n aey t tesa d if t. in o esse to cp t p se irp st n o eu e a s fi h at a d s ft o moh r n na s o i s h n

持续性枕后位的临床分析

持续性枕后位的临床分析

分娩方式 、 第二 产程 缩宫 素使 用情 况 、 阴裂 伤 、 会 产后 出血 、
产程异常情况 。
素静滴 、 高于
枕前位组 , 枕后位组 自然 分娩 率 明显低 于枕 前位 组 , 组之 两
常, 其手术率极高 , 理不当 , 对母 婴造成较 大 的危 害。选 处 可
择 笔者 所在医院进入 活跃 期 的持续 性枕 后位 孕 妇共 8 2例 ,
44 —
中 国医 学 创 新
21 0 2年 2月 第 9卷 第 6期
Meia Inv i f h aF bu r.0 2 V 1 o6 dcl n o ̄o o C i , eray2 1 , o. N . n n 9
( 文编辑 : 宏伟 ) 本 梅
患者的依从性差 、 间断服药 , 不能有 效地控制动脉硬化 。有 文
持 续 性 枕后 位 的 临床 分 析
杨丽 晔 崔友 红 张梅 费华
【 摘要 】 目的 探讨持续性枕后位的临床特点及分 娩方式 。方 法 采 用 回顾性 分析方法 , 8 对 2例持续 性枕后位 ( 枕后位
【 关键词】 持续性枕后位 ; 分娩方式
A n c n l sso e sse to c p t lp se i r po i n y 凡 di i a a a y i f p r it n c i ia o t ro rt 。 g l o 一 ,Cu o —h n iY u o g,Z a g Me ,e 1 Wo n a d Ch l rn' h n i ta . me n i e s d
年 2月 8 2例持 续性 枕后 位患 者 作 为实 验 组 ( 枕后 位组 ) ,
同期 8 2例 枕 前 位 患 者 作 为 对 照 组 ( 前 位 组 ), 龄 枕 年

头位难产中产程护理干预对分娩结局的影响分析的应用效果李静田英

头位难产中产程护理干预对分娩结局的影响分析的应用效果李静田英

头位难产中产程护理干预对分娩结局的影响分析的应用效果李静田英发布时间:2023-07-03T02:30:52.478Z 来源:《护理前沿》2023年07期作者:李静田英[导读] 目的:研讨产程护理干预在头位难产产妇中的应用及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0年1月-10月收入我院的100例头位难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对照组条件开展产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

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发生产伤、新生儿窒息事件的占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三人民医院 661000摘要:目的:研讨产程护理干预在头位难产产妇中的应用及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0年1月-10月收入我院的100例头位难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对照组条件开展产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

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发生产伤、新生儿窒息事件的占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产程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头位难产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加强对产伤、新生儿窒息事件的预防,对改善分娩结局有利,值得推荐。

关键词:头位难产;产程护理干预;分娩结局头位难产通常是由非枕前位胎头所造成,易影响第二产程进展,降低产妇的分娩信心,同时还可增加产伤、围生儿宫内窘迫或窒息等不良结局发生,严重影响母婴的健康及生命安全[1]。

因此,对于头位难产的临产妇,非常有必要加强相关的护理干预,以保障母婴安全,改善分娩结局。

产程护理干预是针对临产产妇提出的一种干预策略,在帮助调节产妇心态、改善分娩结局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2]。

为此,本研究将其应用至头位难产产妇的护理中,探讨其干预价值。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月-10月收入我院的100例头位难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纳入产妇均有顺产指征,单胎、足月,可正常交流,且已签署相关研究知情协议;排除伴其他严重产科并发症、精神状况异常、合并重要脏器功能疾病或中途退出等产妇。

持续性枕后位诊断和产程处理

持续性枕后位诊断和产程处理
作者简介 : 南艾东(9 5一) 女, 15 , 河北 省张家 口市人, 主管 护师, 大专 从事 妇 产 科 临 床 工作 。
及 排便 感 , 使 宫 口尚未 开全 时 , 早使 用腹 压 , 致 过 容 易导致 宫颈前 唇 水肿和产 妇疲 劳 , 影响 产程进 展 。 持 续 性 枕后 位 常致 第 二产 程 延长 。 若在 阴 道 口虽 已见 到胎 发 , 历经 多 次宫 缩 时屏 气 却不 见 胎头 继续 顺 但 利下 降时 , 想 到 可能 是 持续 性 枕 后 位 。 腹部 检 应 ② 查 : 宫 底 部 触 及 胎 臀 , 背 偏 向母 体 的 后 方或 侧 在 胎 方 , 对 侧 可 以明显 触 及 胎儿 肢 体 。 在 若胎 头 已衔 接 ,

持续性枕后位诊断和产程处理
南艾 东 ,付
( 巴彦 淖 尔市 医院

0 50 ) 10 0
妇 产科 , 内蒙古 包头
【 键 词 】 胎 方 位 异 常 ; 续 性 枕 后 位 ; 程 观 察 及 处 理 关 持 产
【 图 分 类 号 J 4 36 f 献 标 识 码 l f 章 编 号 l 0 7—30 (0 8 0 中 R 7 . 文 B 文 10 5 7 2 0 ) 2一o l 0 I8— 2
胎 方位异常是造成难产的常见因素之一 。 分娩时枕 前位( 正常胎位) 占9 % , 约 0 而胎位异常约 占1% , 0 其中胎 头位置异常居多。 胎头在骨盆腔 内旋转受阻和胎头俯屈 不 良的胎方位约占6 一 %。 % 7 胎产式异常约 占3 ~ %。 % 4 而枕后位约 占头先露的2 % 。 5 多发生于有骨盆轻度狭窄 的情况下 。 骨盆的入 口前半部狭窄 , 此类 影响枕前位的 胎头的下降 、 , 衔接 而后半部较宽 , 故胎枕骨多转 向后方 入盆 , 持续不能转为前位成为持续性枕后位 。 1 诊断 ①临 床表现 : 产后胎 头衔 接较 晚及俯 屈不 良, 临 由于枕 后 位 的胎先 露 部_ 紧贴 宫 颈 及子 宫 下段 , 不易 常 导致 协调 性 子宫 收 缩乏 力 及宫 颈 扩 张缓 慢 。 因枕 骨持 续 位于 骨 盆后 方 压迫 直肠 , 产妇 自觉肛 门坠胀

活跃期膝胸卧位干预在改善枕后位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应用

活跃期膝胸卧位干预在改善枕后位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应用

活跃期膝胸卧位干预在改善枕后位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应用【摘要】枕后位初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常常面临诸多困难,如产程延长、胎儿头位不正等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活跃期膝胸卧位干预在改善枕后位初产妇分娩结局方面的应用。

首先介绍了活跃期膝胸卧位的概念,然后分析了枕后位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因素。

接着详细介绍了干预措施及方法,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

最后通过临床实践经验分享,总结了活跃期膝胸卧位干预对枕后位初产妇分娩结局的积极作用,同时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好的指导,帮助枕后位初产妇顺利分娩,提高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性和健康。

【关键词】枕后位初产妇、活跃期膝胸卧位干预、分娩结局、干预措施、效果评价、临床实践、积极作用、发展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产科助产专业是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且关注度高的一个领域。

在产科助产学中,枕后位初产妇是一个常见但具有一定风险的情况。

枕后位是指胎儿头位发生畸形,头部朝向母体后方,面朝向母体后背。

枕后位初产妇分娩结局往往会面临一系列挑战,如胎儿难产、产程延长、顶部阻碍等问题,增加了分娩风险和困难。

本研究旨在探讨活跃期膝胸卧位干预在枕后位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评估其对分娩结局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有效的干预措施和方法,提高枕后位初产妇分娩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活跃期膝胸卧位干预在改善枕后位初产妇分娩结局中的应用及效果。

通过对活跃期膝胸卧位的概念、枕后位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干预措施及方法、干预效果评价以及临床实践经验分享的探讨,旨在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干预手段,提高枕后位初产妇分娩的成功率和产妇的产程体验。

本研究旨在总结现有研究成果,验证活跃期膝胸卧位干预对改善枕后位初产妇分娩结局的积极作用,并为未来的临床实践提供指导和建议,推动产科护理质量的提升和产妇健康的保障。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希望能够为临床提供更可靠的依据,促进产妇分娩过程的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几率,提高婴儿和产妇的生存率和健康水平。

产程活跃期综合干预对枕后位分娩的影响

产程活跃期综合干预对枕后位分娩的影响
况, 并对 产妇进行 一对一 陪伴 护理 , 给产妇予 经验上 的交流 , 心 理上 的安慰 . 情感上 的支持 和生理上 的帮助 。 同时帮助实 现一 个
表1 两组枕后位产妇分娩方式比较 ( %) 】
舒适 的分娩过程田 。使其取得配合 , 鼓励 产妇饮水和进食增加 体 力, 并做好产妇的心理护理使其有信心 自然分娩 。
前 降低 围产期母婴发病率的关键 。为探讨产程活跃期综 合干预 对枕后位分娩 的影响 , 该 院对 2 0 1 1 年 l 0月一2 O 1 2年 8月对枕
1 . 2 . 5 徒手旋转胎头 经 以上处理大多数枕后位 可转成 枕前位 或 枕横位 . 如宫 1 : 3 开大 7 8 c m仍 为持续性枕后位可采取徒 手旋转 胎头, 在宫缩 间歇 期 , 一只手于 阴道 内向枕前 位方 向旋转 胎头 ,
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 0 5 ) 。
1 . 2 . 4 加强宫缩 因枕后位胎头下降缓慢 , 产程延长 , 易引起宫缩
乏力 , 对于无明显头盆不称而宫缩乏力者 , 给予静点稀释缩 宫素 加强宫缩有利于帮助异常胎位转变为枕前位嗍 。
1 3 4 中外 医疗 C h i n a&F o r e i g n Me d i c a l T r e a t me n t

2 . 2 胎 儿及新 生儿情况
胎儿窘迫 : 观察组 6例占 6 . 5 %, 对照组 1 3 例占 1 4 %。 新生儿 轻度窒息 : 观察组 3例 占 3 . 7 %, 对 照组 7例 占 8 . 7 %。 新生儿重度 窒息 : 观察组 l 例占 1 . 2 %, 对 照组 3 例占3 . 7 %。两组各项 比较差
1 资料 与 方 法 1 . 1 一般 资料

持续性枕后位

持续性枕后位

一、定义(definition)
■最常见的异常胎位,臀先露以甑骨为指示点。

二、原因(etiology)
4-胎儿在宫腔内活动范围过大 4-胎儿在宫腔内活动范围受限 4胎头衔接受阻
□ctor or midwife.
号、临床分类(classification)
土单臀先露或腿直臀先露(frank breech presentation)
g
番 兼
产程时间(h) 产程延缓及停滞示意图
■阴道检查:胎头矢状缝与骨盆入口前后 径 一致高直前彳立后卤在洗骨联合后,前卤 *在甑 骨前高萱后位前囱在骨联合后,后 囱在甑骨前.
■ B超检查
( 分娩机制 labor mechanism)
高直前位临产后,胎头极度俯屈,以枕骨为支 点,使胎头顶部,额部及须部沿甑岬下滑,以
问题:
土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4为什么? 4应如何处理?
4胎位异常 4胎儿发育异1=1
胎儿异常
It左前
枕左后
忱右的
枕石后
枕右极
沈左横
胎位异常 (abnormal fetal position)
k 持续性枕后位(persistent occipital posterior position )
上 持续性枕横位(persistent occipital transverse position)
A
若第二产程进展缓慢,应行阴道检查 胎头双顶径达坐骨棘平面或更低,徒手将胎
头转成枕前位,可行阴道助产 疑有头盆不称,胎头位置较高,需行剖宫产.
手转胎头内旋转 (1)右枕后位 (2)已转至右枕前位
第三产程
> 4-胎盘娩出后立即用宫缩剂
4-及时修复软产道裂伤 4-抗生素预防感染

徒手旋转胎头术在持续性枕横(后)位产程处理中的作用

徒手旋转胎头术在持续性枕横(后)位产程处理中的作用
1 资料与 方法 1 . 1 一般 资料 : 选取 2 0 0 6年 3月至 2 0 1 2年 1月在 石
2 . 1 旋转成功率 比较见表 1 。从表 1 可见, 持续性枕 横位旋转成功率为 9 2 . 4 %, 失败率为 7 . 6 %; 持续性枕 后位旋转成功率为 5 9 . 5 %, 失败率为 4 0 . 5 %, 二者 比
时针旋转 1 8 0 。 , 左枕横位应作逆时针方 向旋转 9 0 。 , 右 枕后位应作顺时针旋转 1 8 0 。 , 右枕横位应作顺时针方
向旋 转 9 0 。 转位 成 功后 手 指 不 能 马 上 抽 出 , 待 下 次 宫 缩后 感胎 头下 降并不 再 回转时 手指再 缓慢抽 出。
3 讨 论

3 . 1 持续 性 枕横 ( 后) 位 是 常 见 的胎 头 位置 异 常 , 易 导致 头位难 产 J 。枕横 位 时 , 由于胎 头 是 以枕 额 径 而 不能 以枕下 前 囟径入 盆 , 使胎 儿通 过产道 的径线 增长 ,
阻力 增加 , 活跃 期后 进展 缓 慢 , 明显 延 长产 程 , 明显增

7 2・
中国实用 医刊 2 0 1 3年 2月第 4 0卷第 4期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P r a c i t c a l Me d i c i n e F e b .2 0 1 3 。V o 1 . 4 0 No . 4

徒 手 旋 转 胎 头 术在 持 续 性枕 横 ( 后) 位 产 程处 理 中 的作 用
加难 产机会 , 尤 其持 续性 枕 后 位 因枕 骨 持续 性 压 迫 直 肠, 产妇 过早 使 用 腹 压 , 容 易 导 致 产 妇 疲 劳 和 宫 颈水 肿, 进一 步影 响产程进 展 。胎头 长时 间压 迫软 产道 , 可 发 生缺 血 、 坏死 、 脱落 , 甚 至 形成 生 殖 道瘘 。通 过 适 时 旋 转胎 头 , 徒 手 旋 转 持续 性 枕 横 ( 后) , 使 胎 头 转 至 枕 前位 , 胎儿头 以最小 的径 线 通过 骨 盆 , 并顺 利 娩 出 , 可

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讲课PPT课件

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讲课PPT课件
病例四:患者因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导致产后出血,经过及时治疗和护 理成功止血。
经验总结与教训
病例选择: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病 例,以便更好地总结经验。
并发症处理:对于并发症的处理, 需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以避 免病情恶化。
诊断与治疗:对于持续性枕后位、 枕横位的诊断与治疗,需要熟练 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THEME TEMPLATE
感谢观看
专家点评:请专业医生对手术操作视频进行点评,分析手术的优缺点和注 意事项。
互动环节与问题解答
章节副标题
现场互动交流
提问方式:鼓励学生提问,教师 解答
互动形式: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学生之间讨论
讨论话题:关于持续性枕后位、 枕横位的问题
反馈方式: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 行点评和指导
问题解答与总结
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的定义和特点 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的原因和影响 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总结: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
相关视频与图片资料展示
章节副标题
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的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是诊断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的重要手段之一 超声检查可以观察胎儿在宫内的姿势和位置,确定胎位是否正常 超声检查还可以观察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为孕妇提供科学的产前诊断和指导
通过超声检查,医生可以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剖宫产手术,以避免难产和并发症的发生
THEME TEMPLATE
20XX/01/01
持续性枕后位、 枕横位讲课 PPT课件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汇报人员
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概述
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对母婴的影响

徒手旋转持续性枕后位240例

徒手旋转持续性枕后位240例

徒手旋转持续性枕后位240例【摘要】目的寻找持续性枕后位的产程处理技巧,减少剖宫产率。

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待产并发生持续性枕后位的240例病例,对其处理方法及技巧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论徒手旋转处理持续性枕后位可以促进产程进展,提高阴道分娩率。

【关键词】持续性枕后位;徒手旋转;阴道分娩【中图分类号】r4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7-0210-01持续性枕后位是头位难产中最常见的一种胎方位, 降低持续性枕后位的发生率是降低头位难产的关键[1]。

笔者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待产的产妇, 进入活跃后期及二产程阻滞的持续性枕后位,施行了经阴道徒手旋转的方法矫正枕后位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方法1.1一般资料 2008年1月~2010年12月, 选择上述时期在我院住院待产的产妇,进入活跃后期及二产程仍阻滞在骨盆不同平面的持续性枕后位240例为研究对象。

其中初产妇184例,经产妇56例,孕周为37-42周, 平均39.5周,年龄22 -36 岁, 平均27岁。

全部为单胎、头位, 骨盆外测量正常, 无明显的头盆不称, 无妊娠合并症, 胎心电子监护正常。

1.2 方法枕后位近开全或宫口开全后,胎头下降缓慢。

对初产妇宫口开全1 h,经产妇宫口开全半小时无进展者,阴道检查为枕后位可徒手旋转。

旋转方法:常规消毒外阴、阴道,导尿,用右手食指与中指,以胎头小囱为支点,对lop逆时针方向旋转至loa,rop顺时针方向旋转至roa,待2~3次宫缩,胎头下降胎方位固定不再回转时将手退出[2]。

旋转胎头同时,可在孕妇腹部推动胎背,与旋转胎头方向一致并严密监测胎心。

徒手旋转胎位至枕前位,宫缩不好加强之,使其自然分娩。

如转胎头后下降至s+3以后无进展,再行产钳助产,2 结果240例经上述积极处理后,阴道自然分娩224例(93.33%),阴道助产6例(2.5%),剖宫产10例(4.16%)。

第一产程自由体位对枕后位及枕横位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第一产程自由体位对枕后位及枕横位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第一产程自由体位对枕后位及枕横位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陈淑梅
【期刊名称】《河南医学研究》
【年(卷),期】2017(026)007
【摘要】目的探究第一产程自由体位对枕后位及枕横位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34例枕横位及枕后位产妇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产妇第一产程应用床上卧位待产,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34例枕横位及枕后位产妇作为研究组,研究组产妇第一产程予以自由体位待产.观察并统计两组产妇各产程时间、妊娠结局及产程异常率.结果研究组产妇各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顺产率高于对照组,产程异常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枕横位及枕后位产妇第一产程应用自由体位可有效缩短产程时间、明显提高顺产率,显著降低产程异常率,在产科临床中具有重要意义.
【总页数】2页(P1212-1213)
【作者】陈淑梅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妇产科河南郑州 450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4
【相关文献】
1.枕后位和枕横位产妇分娩中应用自由体位对产程的影响 [J], 何亚琴;章惠琴
2.活跃期运用自由体位对枕后位及枕横位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研究 [J], 胡建梅;陈清;刘芬;易维
3.自由体位对枕后位和枕横位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J], 陈允蒙;林丹
4.自由体位对枕后位和枕横位产妇产程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J], 张秀华; 唐晓英; 卢萍; 宋梅
5.自由体位对枕后位和枕横位产妇产程及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J], 王莉;高艳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持续性枕后位产程处理和分娩结局的分析
发表时间:2018-02-27T13:58:22.553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1月第2期作者:郑桂珍
[导读] 对持续性枕后位产程应做到早诊断、及时处理并选择最佳的分娩方式可减少并发症发生。

(重庆市南岸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重庆 400000)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持续性枕后位产程处理及分娩结局。

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1月)在我院分娩的枕后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

并与同期100例枕前产妇作为比较,分析比较两组的分娩结局。

结果:枕后位组剖宫产例数明显多于枕前位组,且产程时间较枕前位组更长,产程异常情况更多(P<0.05)。

结论:对持续性枕后位产程应做到早诊断、及时处理并选择最佳的分娩方式可减少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持续性枕后位;产程处理;分娩结局
【中图分类号】R7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2-0154-02 在分娩过程中,胎头以枕后位或枕横位衔接。

在下降过程中,胎头枕部因强有力宫缩绝大多数能向前转135度或90度,转成枕前位自然分娩。

仅有5%~l0%胎头枕骨持续不能转向前方,直至分娩后期仍位于母体骨盆后方或侧方,致使分娩发生困难者,称持续性枕后位[1]。

持续性枕后位非常容易导致难产,处理不当,会严重危及母婴的生命健康。

在对胎儿的持续监护下,严密观察产程进展情况,及时纠正胎位,加强宫缩,能够有效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2]。

其特点为活跃期早期延长,胎头下降阻滞或延缓,第二产程延长,产妇提前出现往下屏气,并有排尿困难等。

本文就此对持续性枕后位产程做回顾性分析,探讨产程进情况、分娩方式以及母婴结局,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200例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

100例枕后产妇(即:枕后位组);100例枕前产妇(即:枕前位组)。

枕后位组——患者年龄20~30岁,平均年龄(25.50±5.20)岁;怀孕(39.21±1.12)周。

枕前位组——患者年龄21~29岁,平均年龄(25.60±4.80)岁;怀孕(39.71±1.02)周。

两组产妇均为初产妇,单胎,足月妊娠。

胎心监护正常,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

两组产妇各项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分析比较两组分娩结局,包括分娩方式,产后出血,产程时间,产后出血等情况,同时观察并比较两组产程时间异常情况。

持续性枕后位最终能生的采用侧切方式进行。

1.3 观察指标
1.3.1持续性枕后诊断:正是临产后,经过充分试产,当分娩以任何方式结束时,不论抬头在骨盆的哪一个平面上,只要其枕部位在母体骨盆后方,即称为持续性枕后位。

1.3.2产程异常判断:潜伏期大于等于6小时即为潜伏期长,活跃期大于等于8小时即为活跃期延长。

活跃期宫口扩张每小时小于1厘米即为宫口扩张延缓,若第二产程时间增加,活跃期晚期以及第二产程胎头下降小于每小时1厘米即为胎头下降缓慢。

若胎头下降小于1小时即为下降停滞。

1.3.3产后出血判断:当胎儿分娩之后一天内失血量大于500毫升,即为产后出血。

1.4 统计学处理
分娩情况、产程异常情况为计数资料,用卡方检测;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两组的产程时间,并用t进行检验;在用SPSS 22.0软件核对后,当两组患者治疗指标数据有差别时,用P<0.05表示。

2.结果
2.1 两组分娩情况比较
枕后位组:剖宫产87例,自然分娩10例,产钳助产3例;缩宫素静滴25例,软产道裂伤9例;产后出血3例。

枕前位组:剖宫产15例,自然分娩80例,产钳助产5例;缩宫素静滴19例,软产道裂伤2例;产后出血1例。

两组差异显著
(P<0.05)。

2.2 两组产程时间比较:
枕后位组第一、二、三产程时间均长于枕前位组(P<0.05)。

详情数据见表1。

3.讨论
持续性枕后位是头位难产中最常见的一种胎方位,以初产妇居多,发病率至今未有一个准确的数字,国内外报道不尽相同[3]。

产程中正确处理枕后位,能够提高产科质量。

持续性枕后位是头位难产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也最为常见。

常规来说,多数产妇枕后位可自行转向
枕前位最后经阴道顺产,仅有一小部分产妇为持续性枕后位。

持续性枕后位难产率高,剖功率可达90%以上[4]。

产程中由于继发宫缩乏力,产程缓慢需增加促产素协调,易导致产后出血。

持续性枕后位的产程特点对母婴的影响极大,影响分娩机转的原因大多是产力产道和胎儿。

对于持续性枕后位的诊断鉴于枕后位产程特点,手术产率高应该尽早应对处理。

可以通过改变体位让产妇向胎腹的方向侧卧,由胎头枕部转向前方。

活跃期产妇不自觉屏气用力,必要时需对产妇进行引导检查[5]。

第一产程的分娩方式主要以手术为主,大多数是剖宫产终止妊娠,如果持续性枕后位患者最终能够生产还是采用侧切。

持续性枕后位时胎儿容易受到压迫,导致新生儿窒息率增加,且容易引起产妇继发性宫缩,产程延长,手术产率增加,继而导致出血等并发症增加。

通过人工破膜以及药物联合等干预措施,及时发现有助于改善产妇及新生儿预后。

【参考文献】?
[1]申慧霞.持续性枕后位的临床特点及分娩方式选择[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19):92-93.
[2]苏翠苹.持续性枕后位的临床特征及分娩方式选择[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6):734-736.
[3]高坤炀,刘荆银,蒋睿.两种体位矫正持续性枕后位提高自然分娩成功率及妊娠结局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6,8(8):69-71.
[4]郭清清,庄明燕.持续性枕后位产妇产程特征与胎儿体重、分娩结局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3):343-345.
[5]朱虹.60例持续性枕后位的临床特点及妊娠结局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5,23(9):628-6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