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木兰诗》课堂实录1

合集下载

《木兰诗》(第一课时)空课实录

《木兰诗》(第一课时)空课实录

8木兰诗①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学习第8课《木兰诗》。

环节一:积累文学常识这是本单元唯一的古诗文,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我们要注重语文知识的积累。

先请同学们圈画课下注释一,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乐府、乐府诗以及《乐府诗集》玲加上也7例""曰工方'主^乐府本来是官府的名称,是朝廷的音乐机熟1型J邂」再主画及二.构,用来训练乐工,制定乐谱和采集歌词,其中采集了大量民歌。

后来乐府成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称,乐府诗主要反映的是下层人民的生活,常采用五言七言和杂言的诗歌形式,押韵相对灵活自由。

诗集是北宋郭茂倩所编著的乐府歌词集,木兰诗是其中的一首,代表了乐府民歌艺术成就的高度。

环节二:积累语言请同学们自读一遍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我们来读一读下面几组句子,看看大家的自读成果。

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来读一读这些句子。

(1)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Zho)声,唯闻女叹息。

(2)昨夜见军帖(ti6),可汗(kδhdn)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3)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铸(anjian),南市买售(Pei)头,北市买长鞭。

(4)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噢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jiδn)O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jiU)a(4)中的“骑”在这里指的是战马,燕山湖人的战马发出了啾啾的叫声。

朗读这句话,停顿应这样处理: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5)朔(shuδ)气传金柝(tub),寒光照铁衣。

(6)策勋十二转(Zhu 百n),赏赐百千强。

(7)脱我战时袍,著(ZhIJ6)我旧时裳(chdng)。

(6)中的“转”是一个量词,表示次数。

(7)衣和裳有区别的,上身穿的叫做衣,下身穿的叫做裳。

2 .理解词义接下来我们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1)不由L 机杼声,唯夙女叹息(2)愿为吏鞍马,从此替爷征(3)西市买强援,南市买鳖去 (4)旦辞爷娘去(5)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6)可汗问所毓,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驶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欲:想要。

《木兰诗》名师课堂实录

《木兰诗》名师课堂实录

《⽊兰诗》名师课堂实录《⽊兰诗》名师课堂实录 《⽊兰诗》是⼀⾸北朝民歌,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活场景和⼉⼥情态,富有⽣活⽓息;以⼈物问答及铺陈、排⽐、对偶、互⽂等⼿法描述⼈物情态,刻画⼈物⼼理,⽣动细致,神⽓跃然,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

《⽊兰诗》名师课堂实录 师:上节课我们⼀起梳理了⽂章内容,请⼤家回忆⼀下。

这⾸叙事诗,写了⼀件什么事? ⽣:⽊兰替⽗从军的故事。

以及⽊兰建⽴赫赫战功,辞官归乡的故事。

师:把过程和结果都概括的很好。

⽼师给⼤家找了⼀些图⽚,请⼤家看图配上诗句。

⽣1:“唧唧复唧唧,⽊兰当户织。

” ⽣2:“归来见天⼦,天⼦坐明堂。

” ⽣3:“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 ⽣4:“出门见伙伴,伙伴皆惊惶。

” 师:⼤家讲出的诗句和图⽚⼗分的吻合,这节课我们就⼀起探究⽊兰的形象。

请⼤家⾃由阅读诗句,说说你读出了⼀个怎样的⽊兰形象?(板书:⽊兰是————⼥郎) ⽣1:第⼀节“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写出了⽊兰的担当和勇敢,因为国家危难时期,⽊兰挺⾝⽽出。

师:国家的危难时期你是从哪⾥读出来的? ⽣1:“昨夜见军帖……卷卷有爷名”可见可汗⼤规模征兵。

师:国家⼤规模征兵紧张、急迫,可见她是在为国⽽战,为什么要替⽗从军呢?⼀个是国家⽅⾯,还有什么? ⽣1:因为爸爸没有长⼤成⼈的⼉⼦,⽊兰没有长兄所以她要替⽗从军。

师:从这⼀句看出上战场杀敌应该是谁的事情呢? ⽣齐:男⼦。

师:⽊兰作为⼀个⼥孩⼦,她勇于承担了男⼦的责任。

不仅是国家,⽽且是家庭的责任。

她勇于承担责任,你读出了担当,很好。

(板书:担当) 师:我们⼀起看⼀下第⼀⼩节,当⽊兰看到军贴知道可汗⼤规模的征兵之后,她⽴刻就做出了代⽗从军的决定了吗? ⽣1:没有,从“唧唧复唧唧……⼥亦⽆所忆。

”可以看出⽊兰在犹豫。

师:她在犹豫些什么呢? ⽣1:因为她是⼀个⼥⼦,古往今来没有⼥⼦上战场。

犹豫⾃⼰要不要去。

师:她在犹豫,因为要上战场,要做出⼥办男装的装扮,⾃古以来,都是男治乎外,⼥治乎外的封建礼法,代⽗从军不是⼀般⼥⼦所能为,也不是⼀般⼥⼦所敢为的事情。

木兰诗课堂教学实录

木兰诗课堂教学实录

木兰诗课堂教学实录木兰诗课堂教学实录木兰诗的课堂教学应该要怎么开展呢?下面是小编推荐给大家的木兰诗课堂教学实录,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第一篇:木兰诗课堂教学实录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并背诵全诗。

2、复述表演,并领会其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3、人物赏析,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4、体会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5、学习本文详细得当的叙事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1、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并领会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2、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3、重要文言词语的积累。

教学设想:1、这是一首北朝民歌,读起来朗朗上口,要反复诵读,感受民歌的语言特点,找出背诵的规律,教师课前可作有表情的示范背诵。

2、本文材料安排有详有略,为什么这样安排,要组织学生通过讨论本文中心来解决,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3、本文内容分析力求精当,简炼,字词句主要由学生自己翻译,教师适当点拨。

4、运用多媒体,放映动画片《花木兰》片段,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出花木兰这一巾帼形象的意义。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景,影片引读问: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我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巾帼英雄呢?(穆桂英、梁红玉、红娘子、花木兰)是啊,我国古代确有一位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女英雄——花木兰。

千百年来,她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美国迪斯尼公司还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位女英雄的飒爽英姿。

(放映影片《花木兰》片段三~四分钟)。

可见,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可谓流芳百世,流传海外,这个故事却来自于一首诗――《木兰诗》(板书课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学习北朝民歌《木兰诗》。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北朝民歌以《乐府诗集》所载“梁鼓角横吹曲”为主,是当时北方民歌一种在马上演奏的军乐,因为乐器有鼓角,所以也叫“鼓角横吹曲”。

1木兰诗课堂实录

1木兰诗课堂实录

《木兰诗》教学实录一、情境导入:《木兰诗》教学设计正式稿一情境导入师生共同欣赏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师:这段音韵优美、脍炙人口的豫剧唱腔演绎的是流传在我国民间的一个动人的故事,你知道吗?生1:花木兰的故事。

生2: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

师:故事的主人公花木兰就诞生于一千多年前南北朝的乐府民歌《木兰诗》中。

《木兰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是叙事诗中的一朵奇葩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木兰诗》,去解读这个流传千古的传奇人物。

师:《木兰诗》又叫《木兰辞》,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一首北朝的民歌,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在中国的文学史上与南朝的《孔雀东南飞》被合称为“乐府双璧”。

(课件展示)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找出你觉得比较难的字,或者需要提醒同学们的地方2出示重点词语,学生读记3生自由读课文,木兰诗是首北朝民歌,语言丰富多彩,同学们在读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一些有特点的或者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呢?文章中正是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才让文章读来琅琅上口、节奏感明快,这也符合民歌质朴刚健的特征3对于诗歌,朗读是走进诗歌境界的捷径,只有认真去读,反复吟诵,我们才能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体味其中蕴含的情感。

下面,同学们就带着对木兰这个人物的理解和倾注地感情,再次自由地有感请地朗读全诗,同学推荐一名读的最好的同学配乐朗读,生注意倾听,评价读的怎么样,从读准,读顺,读美三个方面。

三.情感体验。

师:古诗文读通读懂是基础,读出情感才是一种境界。

下面请同学们选一句或一段自己最能把握住感情的句子,读给同桌听。

(生读)师: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自己的情感体验。

课件展示:情感大体验:我体会到这里应该读出(苦闷,惊讶,喜悦,自豪)的感情,因为生:我体会到“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这部分应该读出一种豪迈的气魄,因为这部分写的是木兰征战沙场的情景。

点一名男生起来读。

学生评读。

生:我觉得读得还不够豪迈,一是气势不够,声音可以再高亢一些,再则就是读“百战”和“十年”的时候要托音长一些,要有一种回环的味道。

名师公开课《木兰诗》课堂实录逐字稿

名师公开课《木兰诗》课堂实录逐字稿

替父从军终不悔,胜战归来理云鬟——基于“混合式学习”理念的随课微写教学之《木兰诗》课堂实录引言:《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是乐府民歌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

这首诗,写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千百年来,木兰这一巾帼英雄的形象,家喻户晓,深受人们喜爱。

全诗明朗刚健,质朴生动,具有浓郁的民歌情味。

本课从木兰的英雄气概和女儿情怀入手,通过三个任务带着学生去品味语言,体会木兰形象,感受木兰的情怀。

关键词:木兰诗乐府民歌任务形象课堂实录:一、导入(1分钟)同学们,有一种花叫木兰,漂亮吗?木兰花除了外形美,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想听吗?从前,有两户人家,一家男孩叫阿木,一家女孩叫阿兰。

一天,王府老爷看中了阿兰,便抢进了府里,阿木偷偷溜进王府想带走阿兰,却被发现被追赶,两人逃到了望江崖,被逼无奈双双投江。

他俩的父母把他们打捞上来葬在了望江崖的丛林里。

第二年春天,望江崖上长出了奇异的花树,雌雄同体,花香沁人。

据说,这便是阿木和阿兰的化身。

当地人民为了纪念这对坚贞不屈的年轻人,给这颗花树起名为“木兰花”。

投影:木兰花图片。

木兰花雌雄同株,那文中的木兰是否也像木兰花一样具有两面性呢?下面我们跟随两个学习项目,完成以下任务,来探究木兰的形象。

请同学们拿出前置学习任务单,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并将组内补充的内容写在任务单上,再上传至平板。

投影:三个“十二”看端倪十二卷——写()内容——描木兰()形象十二转——写()内容——描木兰()形象十二年——写()内容——描木兰()形象二、研读课文:细读内容,分析人物(20分钟)师:我们的第一个任务是读三个“十二”。

这篇文言文里面有三个包含了“十二”的句子,现在我们一起来分析第一个“十二卷”,它写了什么内容,描绘了木兰什么样的形象?生:“十二卷”写的是战况紧急,急需招兵的内容,前文说到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这里可以看出国家正在大规模地征兵,是需要很多士兵的。

《木兰诗》优质课教学实录

《木兰诗》优质课教学实录

教师答疑环节
学生提问
花木兰在军队中是如何隐瞒自己女性 身份的?
教师解答
花木兰在军队中通过剪短头发、穿着 男装等手段隐瞒自己的女性身份,同 时她也表现出了出色的武艺和才能, 得到了上级的赏识和信任。
04
课堂练习
默写诗歌
总结词:巩固记忆
详细描述:在《木兰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安排了默写诗歌的练习,以巩固学 生对诗歌内容的记忆。通过默写,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加深 对诗歌的理解。
练习。
拓展阅读
推荐学生阅读《红楼梦》等经典文 学作品,培养阅读兴趣和文学鉴赏 能力。
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练习题和阅读任务,巩固 所学知识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 力。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调家庭与国家的责任感。
性别平等
诗歌中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 军的故事,体现了性别平等的 思想,挑战了传统的性别角色 观念。
英雄主义
诗歌赞美了木兰的英勇事迹, 体现了英雄主义的主题,激发 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人生选择
诗歌中木兰的选择引发了学生 对于人生选择和价值观的思考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艺术手法鉴赏
教学目标
01
02
03
知识目标
掌握木兰诗的主题、人物 形象和艺术手法。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文 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 力。
情感目标
感受木兰诗所传递的爱国 主义精神和家庭伦理观念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 人文素养。
课程安排
01
02
03
04
时间安排
本节课时为1小时,分为导入 、新课讲解、课堂互动、小结
德。
聪明机智

《木兰诗》教学实录_1.doc

《木兰诗》教学实录_1.doc

《木兰诗》教学实录-教师:昨天能背诵课文的举手,有多少?昨天还不能背诵的同学抓紧时间,这是要默写的,现在请大家背一遍。

(学生背诵课文)教师:你最喜欢背哪一节?学生:第四段。

教师:那你背一下。

学生:万里赴戎机教师:为什么?学生:因为它讲了战士英勇善战。

教师:我补充:朔气表现了木兰的坚韧。

学生2:喜欢第三节。

教师:背一下。

学生2:东市买骏马教师:为什么?学生:好背。

教师:好背也是原因,为什么好背?学生2:有规律。

教师:什么规律?学生:互文,排比。

学生3:我喜欢旦辞一段,也因为好背,因为前面有旦辞,后面也有这个。

教师:所以,第三段看起来长,其实很好背。

那么,前面句式一样,只是在里边换了个字,这是什么修辞手法呢? 叫复沓。

在前面也有──学生: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学生3:我喜欢问女何所思一段。

教师:为什么?学生3:写出了她的爱国。

学生4:写出了形势急迫。

教师:写形势急迫是为了烘托?学生:孝顺。

教师:烘托爱国,孝顺。

大家说了自己喜欢的段落,都有自己的道理。

描写木兰从军准备的段落:学生:东市买骏马教师:战场环境恶劣。

学生: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教师:战争残酷。

学生:将军百战死教师:木兰勤劳。

学生:唧唧复唧唧教师:木兰内心的担忧。

学生:问女,昨日见军贴从此替爷征。

教师:对,就是这一句,非常替她的父亲担心。

教师:昨天我们还介绍了一种新的修辞:互文。

请同学把东市这几句翻译一下。

学生:在东西南北到处挑选东西。

教师: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翻译。

学生:将军战士出生入死回来了。

教师:对,不能翻译成将军死了,壮士回来好了,今天我们该看第五自然段,大家先一起读。

学生朗读。

教师:大家先总结这段的主要意思。

学生:征战归来。

学生:可汗赏了很多东西。

教师:不同的人看到的不一样啊,我们看关键的句子?学生:愿驰千里足。

教师:为什么呢?学生:不知道,她是女的,怕砍头。

学生2:两个原因:1,她太孝顺了,2 教师:从中可以看出她有什么品质?学生:孝顺,不被财富诱惑,爱国。

于雷《木兰诗》课堂实录及分析

于雷《木兰诗》课堂实录及分析

《木兰诗》课堂实录及分析一、教师导入:《木兰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

它以真挚的感情和铺叔、对照、渲染的表现手法,描绘了一个平凡的女子不平凡的经历,因此千百年来,她的感人事迹流传不息。

那么,今天将在你们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来进行你们对文本的解读。

老师要强调一点的是:你们要对文本进行深入的挖掘和质疑。

好,有请第一组。

二、展示环节一组展示:文学常识和字词检测生:激情引入生:介绍作者及乐府双壁师:点拨《木兰诗》和《乐府诗集》及郭茂倩三者的关系生:组织字词检测生:板演生:引领检测生:解释文言词语。

(以提问的方式)小组成员讲解生(黄艳丽)质疑发问:上文说“可汗大点兵”下文又说“天子坐明堂”,少数民族怎么对他们的可汗用我们汉族人对皇帝的称呼呢?这符合逻辑吗?学生们相互讨论探究(气氛热烈)师及时释疑、提升二组展示:字词解释,疏通文意生:创作歌谣加以展示导入讲解生:讲解词义师:拓展提升“十二转”中“十二”是虚指师举例说明“裳”读音。

在古代专指下身的衣服,上身衣服被称作“袄”,现在则泛指上下身衣服的总称。

读音为chang生:继续讲解,学生互动师:点拨学法三组展示:课文内容的理解生:导入讲解生:自由读课文生:讲解提问生:分析文章,生生互动。

师:补充讲解“互文”修辞生:学生充分讨论,继续分析文章。

四组展示:我的创作园地(提示:可以用一段话或一首小诗写写对亲情的感受)。

木兰代父从军是一种孝,在战场上拼杀是爱国。

那么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又是怎么样来体现自己对家人的爱、对国家的爱呢?学生充分的交流五组展示:达标测评(评分方式)三个环节:一、字词大比拼二、词语大赢家三、你争我夺生:宣布比赛规则,组织检测字形词形生:抽四名学以抢答的形式来检测字词义生:全员抢答,对文章的理解评出分数,宣布结果师:总结在展示的过程中,老师欣慰的看到你们对文本的深入挖掘和个性化的解读,着实令老师眼前一亮。

我觉得课堂上的思维的这种不断碰撞与冲击是我们学习的一种财富。

木兰诗名师课堂实录

木兰诗名师课堂实录

木兰诗名师课堂实录木兰诗产生于民间,在长期流传过程中,有经后代文人润*的痕迹,但基本上还是保存了民歌易记易诵的特*。

木兰诗名师课堂实录1教学目标2学情分析本文所述故事家喻户晓,学生理易于解,且韵律优美。

无需在一字一句上下功夫,只要能有感情朗读,并熟读成诵就行。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读出诗歌的韵律美、人物的形象美。

2.理解和学习木兰的形象美。

教学难点:2.理解和学习木兰的形象美。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木兰诗一.导入新课:1.背诵《敕勒歌》,后介绍民歌特点。

2.引导学生释题:《木兰诗》读到什么信息?3.明确:歌颂木兰;体裁是叙事诗二.导出学习目标:1.读出诗歌的韵律美、人物的形象美。

2.理解和学习木兰的形象美。

三.学习新课:(一).学习生字:(正音)1.写出本文和马有关的生字:鞍鞯、辔头、胡骑2.写出本文的拟声词:鸣啾啾、鸣溅溅3.描写战地生活的生字:朔气、金柝、4.表示赏赐多、级别高的词:十二转、百千强5.本文一字多音:帖6.同音同字但不同义的字:将※观察:上面的提示是怎样识记生字的,你还能用什么方法记(二).初读感知课文、梳理情节:1.全诗写“木兰代父从*”的故事,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了那些相关情节:2.初读感知课文,同学们认为木兰美不美?请以这样的格式概括:木兰美在:,从文中“”句可见。

(于国于家:忠孝;于个人:集多中美德于一身)(三).深读课文,体会木兰至美形象:1.把自己认为表现木兰美好品格句子深情地朗读出来(先自由读、然后个别读、小组)2.师生评读、品读:刚才的朗读情况(四).集体有感情朗读课文,结合自己的学情,列个知识清单:1.积累的词语:2.词语的释义中觉得有意思:3.表现音乐美、韵律美的句子:4.你喜欢模仿使用修辞的诗句:补充修辞知识:①顶真,亦称顶针,是指上句的结尾与下句的开头使用相同的字或词,用以修饰两句子的修辞方法。

②互文,也叫互辞。

指上下句义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

余映潮《木兰诗》(七下8课)课堂实录

余映潮《木兰诗》(七下8课)课堂实录

余映潮《木兰诗》(七下8课)课堂实录一、以“导读”切入课文教学(屏幕显示)《木兰诗》,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是乐府民歌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

这首诗,写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千百年来,木兰这一巾帼英雄的形象,家喻户晓,深受人们喜爱。

全诗明朗刚健,质朴生动,具有浓郁的民歌情味。

二、朗读课文,明确段意1.把重要的字词发音读准确机杼(zhu)可汗鞍鞯辔头燕山胡骑朔气金柝策勋赏赐溅溅啾啾霍霍旧时裳2.第一次朗读。

要进入情境。

3.第二次朗读,要明确每一段的大意,就是,每一段究竟是写什么呢?4.我发现了这篇课文的一个秘诀:可以用每一节诗里面的句子来概括段意,但是我只告诉你们一半的秘密,另一半的秘密,你们马上就可以从我的点拨里感受到。

学生朗读第一节。

老师概括段意:“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学生朗读第二节。

老师概括段意:“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学生朗读第三节。

老师概括段意:“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学生朗读第四节。

自己概括段意:“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学生朗读第五节。

自己概括段意:“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学生朗读第六节。

自己概括段意:“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学生朗读第七节。

自己概括段意:“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师:大家的聪明在哪儿呢?聪明在发现规律了,从规律里面能够提炼出段意。

这首诗几乎每一段的最后一句,都是可以用来概括段意的。

三、选段品析,介绍写作手法(屏幕显示)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师:这节诗分几个层次?——三个。

你们要品析这一段写出了哪些内容,还要品析哪些字用得特别的美,特别精致……(学生思考做批注发言评点)(屏幕显示)表现了:征途之遥征战之勇军旅之苦百战之烈十年之艰——字字千金,惜墨如金师:1.请大家积累一个“戎”字。

“戎”,古代兵器的总称。

“戎”就是军队、军事,由于这个含义,就有了“兵戎相见”这个成语,就是打战。

《木兰诗》优秀课堂实录

《木兰诗》优秀课堂实录

《木兰诗》优秀课堂实录《木兰诗》优秀课堂实录【教学目的】1、通过朗读感知诗歌的美。

2、了解木兰诗这一文学形象,培养学生口头语言表达和发明性思维的能力。

【教学设想】1、教学重难点:⑴ 通过朗读体味诗歌的语言美、人物美。

⑵ 品味诗情,有感情地朗读。

2、课时布置:一课时(40分钟)。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导语(见“课堂实录”)。

二、掌握情节1、学生散读、概括主要内容。

(明确:女扮男装,替父从军)2、学生再读,理清情节结构。

(明确:决定从军──踏上征程──沙场征战──荣归故里)三、赏析诵读1、教师范读,学生揣测教师用了哪四种不同的感情朗读全诗。

(明确:决定从军─—忧愁、苦闷、犹豫;沙场征战─—凄婉又坚定;沙场征战──悲壮豪迈;荣归故里─—欢快喜悦)2、学生揣测体会,并论述教师这样朗读的原因。

3、学生模仿、试读,互评。

四、选点品析木兰荣归故里局部。

1、教师配乐范读。

2、学生揣测如何读出欢快之情。

(明确:语速稍快,音调稍高,表情宜喜)3、学生试读。

考虑:作者如何表达欢快的气氛和情感?(明确:动词的连续使用和对偶、排比的修辞手法造成一气呵成,一泻千里的语势)4、师生共读。

五、发明性思维训练1、诗歌讲究文字的简练,讲究读者的再发明,因而留下了空白处。

① 请想象木兰进屋换妆前后的不同神态变化。

② 请想象伙伴们面对木兰进屋换妆前后的不同模样,他们复杂的心理活动。

2、学生想象,回答。

课堂实录师:一提起花木兰这个人物,我们心中都有既亲切又遥远的感觉。

因为对于木兰,我们中国人真的太熟悉了,但她终究生活在千百年前,距我们今天这个时代又实在太遥远了一些。

我们还是先来观看一段木兰的影片。

(播放动画片《花木兰》)师:这是外国人眼中的木兰形象。

原汁原味的木兰诞生在一千多年前中国南北朝一首民歌《木兰诗》。

(板书)(播放木兰英姿的幻灯片)师:在我国文学史上有民间叙事诗“双壁”的美誉,一首是汉代的《孔雀东南飞》,另一首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木兰诗》,它们都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木兰诗课堂实录

木兰诗课堂实录

优质课《木兰诗》教学实录宝山二中崔玉玲一、导入:打开多媒体。

呈现花木兰的图片。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图片中的女主人公是谁吗?”生:“花木兰!”师:那么你们想不想听老师唱一唱花木兰”伴随着音乐,我的一曲“谁说女子不如男”为课堂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气氛。

师:这段音韵优美、脍炙人口的豫剧唱腔演绎的是流传在我国民间的一个动人的故事,你知道吗?生1:花木兰的故事。

生2: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

师:故事的主人公花木兰就诞生于一千多年前南北朝的乐府民歌《木兰诗》中。

今天我们带着语言这把钥匙,开启想象的大门,一起来解读这个家喻户晓、流传千古的英雄形象。

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本节课要达成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1.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能够品析木兰的人物形象。

2.体会文章详写和略写的重要作用。

3、学习排比、对偶等句式,并体会排比句式的作用二、课前预习展示师:文言诗词贵在朗读,在朗读中理解文意,感知人物形象谁愿意来读?有六名同学站了起来准备朗读。

师:老师来分工,同时还有一个要求,朗读中,全体同学要认真倾听,对我们的朗读进行评价。

评价的标准有三个:读准字音、读的通顺、读出节奏。

师:哪位同学想对我们刚才的朗读进行评价?(分工后开始朗读)师:他们读完了,谁为评价一下。

生1:我认为刚才都把读音读准了。

生2:我同意把字音读准了,但节奏感没读出来。

生3:我认为刚才“出郭相扶将”的“将”应该读一声。

生4:我认为刚才读的有点快。

师:你们评价得都很准确,看起来你们真的认真听了。

三、自主学习师:这是一首叙事诗,故事情节非常生动。

下面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完成以下任务:1、结合课下注释了解故事内容,将不不理解的词语、句子圈画出来,在小组内寻求解决。

2、(1)、用几句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2)、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人物?(3)、木兰的表现哪一个地方最能感动你?先自己学习,再小组讨论。

(生自主学习过程,教师边巡视,边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四、自学成果展示师:自学过程中还有疑难的提出来,让全班同学帮你解决。

语文七年级下册《木兰诗》教学实录

语文七年级下册《木兰诗》教学实录

语文七年级下册《木兰诗》教学实录1. 《木兰诗》教学实录之一开课:生齐读课文。

师:读得好听,下面我们就进入课文学习。

大家把屏幕上的材料读一读,《木兰诗》,读——(屏幕显示,全班齐读。

)《木兰诗》,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是乐府民歌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

这首诗,写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千百年来,木兰这一巾帼英雄的形象,家喻户晓,深受人们喜爱。

全诗明朗刚健,质朴生动,具有浓郁的民歌情味。

师:上面这段话在哪里呀?生:(找答案),(齐声)在课文前面的“导读”中。

师:对,拿起笔,把里面的四字短语圈下来。

师引导学生发现并齐说导读中四字短语的奥秘:内容:代父从军;故事的特点:传奇色彩;主人公:巾帼英雄;这首诗,它的典型性,是家喻户晓;木兰诗的风格:明朗刚健,质朴生动,具有浓郁的民歌情味。

师:大家看这些语言写得多精致多美好!评:如此巧妙地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导读部分,既告诉学生应该关注导读,也提醒学生要学会从导读中提炼概括信息。

这里的四字词语是美的,余老师的巧妙提醒更美。

师:我们这个课,是诗歌选段品析课。

我们还是先从朗读开始。

我刚才听到大家的朗读,就一个字没有读准确,“旧时裳”,“裳”就是指古时候穿的衣服下裙叫“裳”,读“cháng”。

你们到了初二,还要学到《三峡》,“猿鸣三声泪沾裳”,就是这个音。

好,一起来,把这些重要的字词的音节,把它读准确。

“机杼”,读!生:机杼(zhù)可汗(kè)(hán)鞍鞯(ān)(jiān)辔(pèi)头燕(yān)山胡骑(jì)朔(shuò)气金柝(tuò)策勋(xūn)赏赐(cì)旧时裳(cháng)溅溅(jiān)啾啾(jiū)霍霍(huò)师:我们开始朗读这首诗吧。

朗读,要进入情境。

看第一段,明显地表达出是一种焦虑。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八年级语文教案 木兰诗课堂实录9篇

八年级语文教案 木兰诗课堂实录9篇

八年级语文教案木兰诗课堂实录9篇木兰诗课堂实录 1木兰诗教学目的1.体会恰当详略叙述和成功运用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方法的表现力量,培养处理题材和运用修辞方法的能力。

2.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教学设想1.这首诗以木兰代父从军为故事核心,在故事情节发展当中运用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方法描写人物,刻画出了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

课本就诗中的排比句、对偶句组织了课后练习。

引导学生扣住故事情节的发展,分析诗篇对人物所作诸多描写的表现力量,把此种练习统一于人物形象分析当中,深刻理解木兰这个人物形象。

2.这首诗叙述详略得当。

对此单独进行分析,以免影响分析人物形象的集中。

3.这首诗的语言富有民歌特色,刚健明快,引导学生注意朗诵和背诵。

这首诗安排两个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教学重点木兰代父从军的缘由,准备出征的急切,奔驰征途的思亲。

教学过程1.由教学过的现代诗歌,引到将要教学的古代诗歌,引出《木兰诗》(板书诗题)。

2.教师指出:《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品。

它叙述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刻画出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

木兰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板书:木兰)。

3.要求学生参看注释,阅读诗篇,理解词义、句意、诗篇大意。

4.出示小黑板,引导学生读准上面加黑字的音,辨析一些字的形、义。

机杼:zhù,织布梭子。

不能念zhū,左旁偏旁从“木”,不能与“抒情”的“抒”相混。

可汗kèhán ,专用名词,不能念kě hàn 。

鞍鞯:jiān ,马鞍下的垫子,不能念jiàn 。

辔头:pèi ,缰绳。

燕山:yān ,山名,不能念yàn 。

胡骑:jì,战马,不能念qí。

戎机:róng,军事。

与“戍”的念shù,当防守讲,形音义都不相同。

朔气:shuò,北方。

金柝:tuò,打更用的梆子。

【木兰诗课堂实录】 王君课堂实录木兰诗

【木兰诗课堂实录】 王君课堂实录木兰诗

【木兰诗课堂实录】王君课堂实录木兰诗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花木兰是中国很出名的一位女英雄,其中木兰诗就有介绍她代父从军的实际,教师应该如何授课呢?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木兰诗课堂实录,一起来看看吧。

木兰诗课堂实录第一课时师:好处是使诗歌语言整齐,节奏鲜明,运用贴切生动的修辞方法,塑造了一个生动感人的英雄形象,让我们感受到中国古典文学的神韵所在。

因此这首诗一直作为我们的语文教材,其中的道理不言自明。

师:我在读这首诗时遇到一个问题,作为保家卫国的巾帼英雄,木兰是光明正大的,为什么要隐瞒性别?请同学们仔细读书,帮我解决这个问题。

另外,你们在读书中有哪些问题不明白也可以提出来,同学们一道帮助他解决。

生:这是因为那个社会男尊女卑的原因,认为男人勇敢,女人怯懦,因此即使木兰十分勇敢,也必须扮成男的。

师:有道理。

生:我认为从书中“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上看,当时要木兰的父亲去征战,父亲年迈,木兰勇敢替父亲出征,只能冒名顶替。

师:这个同学能够结合书中内容来谈,很好。

生:在古代,我国是重男轻女的,在这种紧急时刻,只能让男子出征,因此木兰要化装成男的。

生:在古代,女性都是受压迫的,地位很低,另外有男主外,女主内的习惯,因此只能扮成男的。

师:是啊,在中国的确是妇女的地位低。

我到过邹城的孟庙,从我们熟悉的“孟母择邻教子”的故事中,我们感受到孟母为孟子的成才费尽心思,但是孟庙中,早就去世的孟子父亲的庙规模宏大,内有孟子父亲的塑像,而孟母的庙在其后面,矮小,简陋,只有一个不起眼的牌位,因为她是个女的。

生:木兰女扮男装是怕别人嘲笑,不让她去。

师:也有一定道理。

打仗让女人走开,是不是对女性的关爱?生异口同声地说:“不是!”看来只有今天的中国在各方面是尊重和爱护妇女的。

男同学在学习生活中要关爱女同学。

还有吗?生:我有一个问题,男女其实性别差异很大,为什么木兰打了十几年的仗,没有人发现木兰是个女儿身呐?生:我也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木兰不去做官,这不白打了那么些年吗?师:这两个问题提得十分好。

《木兰诗》课堂实录(4篇)

《木兰诗》课堂实录(4篇)

《木兰诗》课堂实录(4篇)《木兰诗》课堂实录1同学们,我们已经疏通了《木兰诗》的字、词,串讲了诗句的大意,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首诗。

先检查一下朗读作业完成情况。

点一生读课文。

一生评议:她读的很流畅,但前后语调一致,没有区分悲伤、忧愁和喜悦的感情。

师:同学们读的很不错,评的也很不错。

这堂课我们要在理解人物的基础上读出对人物的感情,对朗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判断对一个人该持有什么样的感情,先要了解他,了解他都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心里又在想些什么。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连线练习。

代父从军5——6辞官还乡3征途想家4——5屡建战功1——4一生上去连线,另一生上去作了修改,结论为:代父从军5——6辞官还乡3征途想家4——5屡建战功1——4师:打乱秩序后再整合信息,是一道有些难度的题,大家这么快就做好了,不错。

看看,情节的正常秩序是怎样的呢?生:代父从军、征途想家、屡建战功、辞官还乡。

师:很好,思路很清晰。

这就是诗中告诉我们的木兰所做的一些事。

不过这样的粗线条还不足以让我们的心跟木兰贴近。

这么一篇千古传诵的名篇,这么一个广受爱戴的女英雄,她身上一定有些什么东西是我们还没有发现的,擦亮灵魂的眼睛,从文里文外找一找感人的镜头,读一读精彩的片断。

生:木兰征战回家时,“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的情景很感人。

师:能不能具体点?生:我觉得此时她的父母一定年纪很大了,走路都颤巍巍的,还相互搀扶着出城迎接,他们盼望了这么多年,担心了这么多年,木兰回来,他们的心情一定很激动,边走边流泪。

师:说的好。

生:我觉得木兰很不简单,不光是女同胞心中的英雄,更是男同胞心中的英雄,一个花家的小女子,大胆地走向战场,克服了想家、思念亲人的情绪,与男儿一样过着艰苦的野外露营生活,立了大功,我觉得她很勇敢、坚强。

师:不错。

你刚才说花家的小女子,女同胞听了可能要不高兴的,你觉得呢?生笑:花家的女儿。

师:改的好。

我觉得你的感受很细腻,注意到了一些细节性的东西。

8.《木兰诗》课堂实录(上)

8.《木兰诗》课堂实录(上)

8.《木兰诗》课堂实录(上)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学习第8课《木兰诗》,这是本单元唯一的古诗文。

【积累文学常识】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我们要注重语文知识的积累。

先请同学们圈画课下注释①,我们先来了解什么是“乐府诗”。

1.“乐府”“乐府”本来是官府的名称,是朝廷的音乐机构,用来训练乐工制定乐谱和采集歌词,其中采集了大量民歌。

2.“乐府诗”后来“乐府”成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称,“乐府诗”主要反映的是下层人民的生活,常采用五言、七言和杂言的诗歌形式,押运相对灵活自由。

3.《乐府诗集》《乐府诗集》是北宋郭茂倩所编着的乐府歌辞集,《木兰诗》是其中的一首,代表了乐府民歌艺术成就的高度。

【积累语言】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请同学们自读一遍课文。

有两个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句子的节奏。

我们来读一读下面几组句子,看看大家的自读成果。

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来读一读这些句子:(4)中,“骑”(qí)在这里指的是“战马”,燕山胡人的战马发出了“啾啾”的叫声,朗读这句话停顿要这样处理:“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6)中,“转”是一个量词,表示次数。

(7)中,古时候“衣”和“裳”是有区别的。

上身穿的叫作“衣”,下身穿的叫作“裳”,读作“cháng”。

现在请大家出声的朗读这一组句子,既要读准字音,又要处理好停连读出句子的节奏。

2.理解词义接下来我们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理解词义是读懂古诗文的重要步骤,我们在此基础上完整地诵读一遍课文。

【分析课文】1.木兰的两“愿”我们大体了解了这首诗歌的内容,《木兰诗》是为一位奇女子木兰所作,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她的故事称得上传奇。

在她的人生经历中面对过两次重大的转折,而这位奇女子都能做出了不起的选择,她有自己的“愿”:请大家先从课文中找到这两个“愿”第一处:第2段“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第二处:第5段“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这节课我们先来研读文章的前三段,了解:(1)木兰的第一个“愿”是什么?(2)这个“愿”在什么情形下产生?(3)“愿”引出了她什么行为?2.讲读第1-2段(1)木兰的第一个“愿”是什么?我们来读一读木兰的第一个“愿”——“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木兰诗》授课实录

《木兰诗》授课实录

《木兰诗》授课实录学生课前自读课文,老师板书本节课研讨的主旨:木兰,一个英雄的传奇。

课前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绝大多数同学都读过五遍以上,少数同学读过十遍以上,个别同学已经能够背诵。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叙事诗——《木兰诗》,它叙述了一个传奇的故事。

我们要研究的主题是:木兰,一个英雄的传奇。

(师板书)既然是英雄的传奇,那么,作为主角的花木兰传奇性有体现在哪里?想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要明白“传奇”的含义,你可以先推测一下。

生:很无敌。

师:查阅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第200页,指情节离奇或者人物行为超越寻常的故事。

例如“传奇式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大家及时做笔记。

那么我们至此就可以总结出,传奇就是人物行为的超出寻常。

师:我们要研究木兰的传奇,研究的超出寻常之处,我们就要首先明白木兰作为一名女性,她的寻常之处体现在哪里?你明白了她的寻常,才能更好地体会她的不寻常。

我们先来研究第一个话题,木兰作为一个女性,她的寻常之处在哪里?静能生慧,大家静静地读课文,把自己的思考批注在书页上。

师:有的同学已经举手了,先不要着急举手,多沉思几分钟,让自己的思维不要碎片化,要有完整性,要有深刻性。

师:好了,开始说吧!你认为木兰的寻常之处在哪里?陈飞宇,你来回答。

生:木兰在织布。

师:请用文中的句子来回答生: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师:“当”是什么意思?生:对着师:“户”是什么意思?生:门师:木兰在对着门织布,从这里怎么看得出她是寻常的呢?生:因为别的女子也在家里织布。

师:也就是当时女子的一种普遍的日常劳动形式。

木兰还有哪里不寻常?生: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这里写出了木兰爱美的心理。

师:为什么这句话就能表现出木兰爱美呢?生:云鬓,刻下注释上说是“如云的鬓发,形容好看的头发。

”头发这样好看,还要再梳理一番;花黄是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部装饰物,对镜帖花黄,说明木兰的爱美之心。

这也是寻常女子的表现。

《木兰诗》课堂实录

《木兰诗》课堂实录

《木兰诗》课堂实录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脍炙人口的古代诗歌,《木兰诗》。

相信大家对木兰这个名字都非常熟悉吧?学生A:木兰是一个非常勇敢的女子,她为了替父从军,打扮成男装,完成了父亲应尽的义务。

教师:不错,木兰这个人物确实难以忘怀。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下这首《木兰诗》的具体内容。

谁愿意为我们朗读一下?学生B:我愿意。

(开始朗读):“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教师:非常好,你的朗读很有感情。

这首诗的开头,木兰正在家里织布,但心思却飘到了远方,看到了军队征兵的消息,觉得父亲需要一个儿子来替代他。

学生C:然后她就起了一个不成熟的想法,打算自己去从军吧?教师:是的,你说得很对。

我们继续听下去。

学生D:(接着朗读):“东市买鞍马,西市买辔头,南市买长鞭,北市买短匹。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教师:很好,这一段描述了木兰离家的过程。

她买马买装备,然后告别父母,一路向北,既没有回头,也没有听到父母的呼唤。

她的坚定和决心在这里表露无疑。

学生E:木兰还面临了很多困难,对吧?教师:是的,你很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

请继续朗读下一段,让大家了解更多。

学生F:(朗读):“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教师:非常好。

这一段描述了木兰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她赴戎机万里,跨越了关山,战胜了恶劣的环境,并在此期间立下了许多战功。

学生G:但她始终没有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对吧?教师:没错。

请继续朗读后面的内容。

学生H:(朗读):“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封侯。

只求铁衣追随,可教从此征。

8 《木兰诗》课堂实录1

8 《木兰诗》课堂实录1

《木兰诗》课堂实录师:同学们,知道我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巾帼英雄呢?生1:穆桂英生2:梁红玉、红娘子生3:秋瑾﹑花木兰师:是啊,我国古代确有一位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女英雄——花木兰。

千百年来,她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美国迪斯尼公司还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位女英雄的飒爽英姿。

(放映动画片《花木兰》片段三-四分钟)。

可见,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可谓流芳百世,流传海外,这个故事却来自于一首诗――《木兰诗》(板书课题)。

师: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这首古诗,谁愿意向我们介绍一下有关《木兰诗》的知识?生4:《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北朝民歌以《乐府诗集》所载“梁鼓角横吹曲”为主,是当时北方民歌一种在马上演奏的军乐,因为乐器有鼓角,所以也叫“鼓角横吹曲”。

《木兰诗》则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师:说的真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学习北朝民歌《木兰诗》。

师:首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2.标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

生:自由朗读,拿笔圈画。

师:同学们刚才读的非常认真,有没有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者比较难以把握的字词?生5:“愿为市鞍马”中的“为”是读wèi还是wéi?师:有谁愿意帮助她解决这个问题?生6:wèi ,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为了这次征兵。

生7: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中的“骑”是读“qí”还是“jì”?生8:我认为应该读“jì”,因为当骑读“jì”的时候,它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指骑马的人,一个是指骑的马。

书下有注释,胡骑指胡人的战马,所以它应该读“jì”。

师:你解释的太完美了,课后肯定认真预习的,老师非常欣赏你,同学们也要向她学习。

还有没有疑问了?生:没有了。

师:《木兰诗》是北朝民歌,语言丰富多彩,同学们在读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自己喜欢的句子或者段落?生9:我喜欢“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木兰诗》课堂实录师:同学们,知道我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巾帼英雄呢?生1穆桂英生2:梁红玉、红娘子生3:秋瑾、花木兰师:是啊,我国古代确有一位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女英雄一一花木兰。

千百年来,她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美国迪斯尼公司还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位女英雄的飒爽英姿。

(放映动画片《花木兰》片段三-四分钟)。

可见,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可谓流芳百世,流传海外,这个故事却来自于一首诗一一《木兰诗》(板书课题)。

师: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这首古诗,谁愿意向我们介绍一下有关《木兰诗》的知识?生4:《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北朝民歌以《乐府诗集》所载“梁鼓角横吹曲” 为主,是当时北方民歌一种在马上演奏的军乐,因为乐器有鼓角,所以也叫“鼓角横吹曲”。

《木兰诗》则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师:说的真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学习北朝民歌《木兰诗》师:首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2•标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

生:自由朗读,拿笔圈画师:同学们刚才读的非常认真,有没有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者比较难以把握的字词?生5: “愿为市鞍马”中的“为”是读w百还是w百?师:有谁愿意帮助她解决这个问题?生6: w百,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为了这次征兵。

生7: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中的“骑”是读“ q 1”还是“ 1”?生8我认为应该读“ j 1 ”因为当骑读“ j 1”的时候,它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指骑马的人,一个是指骑的马。

书下有注释,胡骑指胡人的战马,所以它应该读“ j 1”师:你解释的太完美了,课后肯定认真预习的,老师非常欣赏你,同学们也要向她学习。

还有没有疑问了?生:没有了。

师:《木兰诗》是北朝民歌,语言丰富多彩,同学们在读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自己喜欢的句子或者段落?生9:我喜欢“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师:为什么呢?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生9: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木兰一家出发前紧张的气氛。

师:对,这句除了夸张,还运用了民歌中常用的铺排手法。

骏马、鞍鞯、辔头和长鞭分别从东市、西市、南市、北市几个地方买齐,看似不合理,但经过这一渲染,木兰一家紧张而有序的准备戎装的气氛完全烘托出来了,所以这四句,我们应该读出那种急骤跳跃,明快活泼的感觉生10:我比较喜欢“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这两句话,因为这两句用了“旦辞……不闻……旦闻……的相同句式。

将木兰离家思恋亲人的感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师:分析的很不错,所以这句中的“旦,暮”要重读,上下句要读得似断实连。

“不闻,但闻”要重读,两句要前轻后重,读出对亲人的眷恋之情。

生11:我喜欢“爷娘闻女来一一对镜帖花黄”,因为这组句子工整,读起来节奏明快。

师:所以这一段我们应该读出那种热烈欢快的气氛,前高后低,动词要读的响亮,极力表现喜悦之情。

生12:我比较喜欢“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因为它以简洁的语言介绍了木兰战功赫赫。

师12:如果你来朗读这句,应该如何把握?生:我觉得“十二转”、“百千强”应该重读。

因为它们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木兰战功赫赫。

生13:我认为这一小节的最后一句要以惊讶的语气读出。

师:确实是这样,同行十二年,竟然不知道木兰师女郎,难道不应该惊奇吗?师:刚才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探讨了这首古诗中的优美句子,下面请同学们听一遍配乐朗诵,注意语音、语调、重读和语气。

(播放配乐朗诵)生:听读师:好多人还沉浸在刚才的朗读氛围中。

下面请同学们从这首古诗中选出你最把握的段落,读出缓急,读出气势,读出感情。

待会儿,老师请人示范。

生:自由选读。

生13:范读。

师:你们觉得田威读得怎么样?生14:太好了。

她的声韵铿锵,我简直已经置身于这充满喜剧色彩的故事中了。

生15:范读。

生16:他读得还可以,将木兰那种思恋家人的心思生动的表现出来了。

师:我们同学都非常有灵性,一点就通,时间有限,朗读到此为此,那同学们在预习过程中有没有遇到难以解决的字词句呢?生:没有人举手。

师:既然大家没有疑问,那下面我们来玩一个开火车的游戏,一个接着一个完成幻灯片上的重点字词的解释。

(幻灯片呈现重点字词)生17:当:对着。

生18:十二卷:表示多数,非确指。

生19:市:买。

生20:但:只,仅仅。

生21:戎机:军事,军机,这里指战争。

生22:金柝:古时军中守夜打更用的铜制器具。

、生23:策勋:记功勋在书上。

师:那“应”如何解释呢?生23:记载在策上。

生24:强:有余。

生26:帖:同“贴”。

生27:火:同“伙”。

师:看来同学们预习得很不错,那老师就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如何解释?生12:它应该解释为:将军和战士进过上百次的战斗,有的死了,有的活着回来了。

师:解释得不错。

这句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它不能解释为将军进过上百次的战斗牺牲了,战士们十年征战,胜利归来了。

这两句的主语都应该是将军和战士。

同样的第6小节中的“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也应该这样解释师:请同学们结合书下注释,准备复述故事。

复述故事情节不必像翻译那样,要求字字落实,复述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叙述,必要时还可以增加一些细节描写。

人称上可用第三人称。

生28:复述故事。

师:故事情节相当精彩,同学们鼓掌向她表示祝贺生:鼓掌师:木兰的故事我们已经了解,那么你从木兰身上学到了什么?到文中找出具体的例子。

请以我从文中看出木兰是一个的句式回答。

生29:我从“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看出木兰是一个勤劳女儿。

生30:我从“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看出木兰是一个勇敢、坚毅、孝顺的女儿。

生31 :我从“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看出木兰是一个勇敢坚强的英雄。

生32:我从“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看出木兰是一个不慕荣华富贵,甘过普通百姓生活女子。

生33:我从“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看出木兰是一个机智、谨慎的女子。

生34:我从“开我东阁门一一对镜帖花黄”看出木兰是一个爱美的女子。

师:木兰之所以能流芳百世,因为她既有女儿情怀,更具英雄气慨的古代杰出巾帼英雄形象,在代父从军中看到了她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渴望和平的心愿。

幻灯片呈现:勤劳、善良、淳朴、谨慎(女儿性情)机智、勇敢、刚毅、忠孝两全(英雄气概)师:请同学们再次快速阅读文章,想一想文章重点描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处理?(同桌讨论)生35:从字数上看,“代父从军、辞官回家、家人团聚”好像是重点描写的。

师: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英雄人物的故事都烟消云散,为什么花木兰的故事能流传至今?生:因为她女扮男装。

生31 :我认为这与作者的写作意图有关,他要表现木兰女扮男装这件罕见的事情,而不是表现战阵场面。

师:这也应该算是一个理由,我们也可以从文章的内容和结构上来分析。

生32:这样处理是为了突出木兰女子这一特征,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生33:这样处理是为了突出木兰女子这一特征,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师:这样安排就是因为诗歌紧扣“木兰是女郎”的性格特征来进行详略安排的,对能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详写。

一般的就略写。

师:《木兰诗》这首叙事诗塑造了花木兰这个不朽的女英雄形象。

她既是一个云鬓花黄的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战士。

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

得胜归来之后,她又谢绝高官,返回家园,重新从事和平劳动。

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融合在一起。

木兰的形象,集中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纯朴的优秀品质。

这首诗在叙事上有详有略,对木兰从军缘由、出征想家、辞官还乡和会见亲人写得比较详细,淋漓尽致地写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对出征前的准备和十年军旅生活则写得比较简略,前者只有四句,后者也仅有六句,详略得当,是这首诗写作上的一个显著特点。

师:请同学们再次有感情的朗读这首古诗,再次真切的感受木兰的形象。

教后感:教完这一课我有如下几点感触:(1)课前的预习工作很重要。

在上课之前,我对学生的预习提出了三点要求:1•解决文中的字音。

2.诵读课文,能根据书下注释尝试翻译文章。

3•将预习中出现的难点记下,以待课上解决。

因为同学们课前预习很充分,课上这一块处理的很快,而且学生能当堂掌握难点。

(2)诵读是这首古诗教学很重要的一个步骤。

古语说“书读百遍,其意自现”通过课上和同学一起分析如何处理一些阅读问题,不仅达到了朗读指导的效果,而且有助于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3)舍得把语文课交给学生。

对于文章中的详略问题,应该如何处理,我想了很多办法,然而课上同学们经过讨论形成的答案,有力的证明语文课要交给学生,更要相信他们。

(4)适时的表扬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也非常重要。

When you are old and grey and full of sleep,And no ddi ng by the fire, take dow n this book,And slowly read, and dream of the soft lookYour eyes had once, and of their shadows deep;How many loved your mome nts of glad grace,And loved your beauty with love false or true,But one man loved the pilgrim soul in you,And loved the sorrows of your cha nging face;And bending dow n beside the glow ing bars,Murmur, a little sadly, how love fledAnd paced upon the mountains overheadAnd hid his face amid a crowd of stars.The furthest dista nee in the worldIs not betwee n life and deathBut whe n I sta nd in front of youYet you don't know thatI love you.The furthest dista nee in the worldIs not whe n I sta nd in front of youYet you can't see my loveBut whe n un doubtedly knowing the love from both Yet cannot be together.The furthest dista nee in the worldIs not being apart while being in loveBut whe n I pla inly cannot resist the year ningYet prete nding you have n ever bee n in my heart. The furthest dista nee in the worldIs not struggli ng aga inst the tidesBut using on e's in differe nt heartTo dig an un crossable riverFor the one who loves you.。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