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生态学复习资料(重点)

合集下载

家畜生态学复习题FXT2221921706

家畜生态学复习题FXT2221921706

家畜生态学复习题(课程代码222192)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威尔逊法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动物的粗毛量与温度呈正比②动物的绒毛量与温度呈正比③动物的粗毛量与湿度呈正比④动物的绒毛量与湿度呈正比2、红外线照射过度可引起家畜发生()。

①热射病②皮肤炎③皮肤癌④色素沉着3、家畜适应性指标应以()为主。

①生化指标②生理指标③生产力指标④综合指标4、种群间的关系不包括()关系。

①寄生②捕食③群体④竞争5、动物处于等热区时,()维持体温恒定。

①依靠物理调节②依靠化学调节③依靠物理和化学调节④不需要任何调节即可6、在解释种群增长与密度关系问题中,外因说包括()。

①气候学派和行为调节学说②气候学派和生物学派③生物学派和遗传学说④遗传学说和行为调节学说7、在生态系统中,蛙属于()。

①生产者②一级消费者③二级消费者④三级消费者8、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速度相比,()。

①原生演替快②次生演替快③两者一样快④无法比较9、种群数量变动的影响因素从种内来看主要是()。

①疾病②气温③迁移④水源10、关于家畜采食特点,错误的是()。

①牛总是喜食茂盛浓密的牧草②羊善食矮短的牧草③猪能拱取泥土下的食物④羊喜食茂盛浓密的牧草11、在历史上不曾存在的生态农业的提法是()。

①有机农业②再生农业③自然农业④生物农业12、下列指标一般为常数的是()。

①实际出生率②种群的死亡率③种群的生理寿命④生态寿命13、关于生态系统,错误的是()。

①生态系统与一定时间相联系②物流是单向的③系统各部分功能存在补偿④有一定的空间结构14、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概括起来基本上有几种类型?()①2②3③4④515、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①浮萍②人③蚯蚓④家畜16、只呈金字塔形的生态锥体是()。

①数量锥体②生物量锥体③能量锥体④都不一定17、生态农业区别于其他农业的最大特点是()。

①禁止“不可再生资源”的投入②追求整体效益③追求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④与传统农业完全不同18、农业生产中的温室气体不包括()。

家畜生态学复习资料

家畜生态学复习资料

家畜生态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生态因子:对家畜的生存和发展有明显、直接作用的环境因子,称为生态因子。

2.生存条件:在生态因子中,对家畜的生长、发育、繁殖和分布具有决定性影响的那些必不可少的因素,称为生存条件。

3.主导因子:家畜的生存条件中,居于特别重要的地位,起主导作用的因子,称为主导因子。

4.耐受限度:每一种生物对每种环境因子都有一个适应范围,这一范围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幅度就是耐受限度。

5.限制因子:在特定环境条件中,使某一生物的耐受达到极限,对其机能、活动以至地理分布起直接限制作用的环境因子。

6.生态价:生物种的生态价值,即生物种对外界环境适应幅度的大小。

7.生态型:分布在不同地理区域的同一物种,由于长期受着不同环境因素的作用,常常形成一些适合于当地环境条件的种群,这些种群叫做生态型。

8.潜热:蒸发方式散发的热量包含在水汽中,不能直接用测热仪测定,所以叫非可感热或潜热。

9.临界温度:环境温度超出动物等热区,动物代谢率开始升高时的环境温度,称为临界温度。

10.适应:指生物受到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刺激而产生的行为生理和遗传的反应。

11.表型适应:动物在环境条件刺激下产生的体型外貌特征的适应性变化。

12.习惯:动物受到同一环境条件的反复刺激,其反应就会逐渐减弱甚至不产生反应,这种现象称为习惯。

13.风土驯化:指家畜逐步适应新环境条件的复杂过程。

14.生理学节律:受气候因子周期性变化的影响,动物在行为、生理上出现相应的有节律的季节交替和昼夜变化,这种变化称为生理学节律。

15.生物钟:动植物生理机能和生活习性受到内部某种计时功能的控制,这种内部计时称为生物钟。

16.生态锥体:指生态系统中顶部尖而底部宽的锥体状生物群落的营养结构。

17.营养级:生态学上将食物链中的一个个环节,称为营养级。

18.初级生产:指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源源不断地生产植物性产品的过程。

19.叶面系数:是反映光合作用面积的指标,即叶子总面积对植物占地面积的倍数。

家畜环境卫生学复习资料

家畜环境卫生学复习资料

家畜环境卫生学复习参考资料一、单项选择1.下列鸡场规模属于大型鸡场的是A.年存栏鸡数大于5千只小于1万只祖代鸡场B.年存栏鸡数大于1万只小于5万只父母代肉种鸡场C.年存栏鸡数大于l万只小于3万只父母代蛋种鸡场D.年存栏鸡数大于20万只蛋鸡场2.当动物表现皮肤血管扩张、皮温升高,呼吸加快和出汗等物理现象,或呈现躺卧,四肢舒展,寻觅阴凉处所等行为现象,此时动物处于A.舒适区的上限 B.舒适区的下限 C.等热区上限 D.等热区下限3.属于水物理学指标的是A.硬度 B.氮化物C.浑浊度 D.溶解氧4.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是A.距海的远近B.植被C.海拔高低 D.雨量大小5.下列家畜在高温时能够出现显汗蒸发的是A.猪 B.马 C.鸡 D.羊6.下列现象不是由于紫外线的作用产生的是A.日射病 8.光敏性皮炎C.上皮癌变 D.光照性眼炎7.用气温和气湿两者相结合来评价炎热程度的指标是A.温湿指数 B.有效温度C.等温指数 D.风冷指数8、通过风机将舍外新鲜空气强制送入舍内,使舍内气压增高,舍内污浊空气经风口或风管自然排出的换气方式叫A. 正压通风B. 负压通风C. 联合式通风D. 横向通风9.适用于跨度较大的畜舍畜舍和不同规模畜群的舍顶形式是A.单坡式 8.钟楼式 C.平顶式D.双坡式10.对动物皮肤穿透力最深的光是A.紫外线 B.蓝光C.绿光D.红光及其邻近的红外线11.家畜在妊娠时的产热属于 A.基础代谢产热 B.热增耗C.肌肉活动产热 D.生产产热12.下列建筑物和设施不能规划在生产区中是A.蛋库B.兽医室 C.人工授精室 D.家畜装车台13.应激的动员和抵抗阶段下列激素中分泌量减少的是A.肾上腺素 B.肾上腺皮质激素C.促性腺激素 D.甲状腺素14.下列鸡场规模属于中型鸡场的是A.年存栏鸡数大于5万只祖代鸡场B.年存栏鸡数大于5万只父母代肉种鸡场C.年存栏鸡数大于l万只小于3万只父母代蛋种鸡场D.年存栏鸡数大于20万只蛋鸡场15.国家标准《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GB/T14925-94)规定的屏障系统适用于A.普通级实验动物 B.GF级实验动物C.清洁级实验动物D.SPF动物16.可见光对动物作用,导致下丘脑兴奋,其分泌的释放激素是A.ACTH B.FSH C.GH D.TRH17.以气温和风速相结合估计寒冷程度的指标是A.温湿指数 B.有效温度 C.等温指数D.风冷指数18.根据水汽计算畜禽舍通风量适合的地区是A.多风地区 B.温暖地区C.干燥地区 D.潮湿和寒冷地区19.属于中型规模的猪场是A.年出栏商品猪头数5000~10000头 B.年饲养种母猪小于300头C.年出栏商品猪头数3000头~5000头 D.年饲养种母猪大于600头20.按照防疫和通风要求,畜舍间距应为A.1.5~2H B.1~2H C.3~4H D.3~5H21.家畜在生殖、生长、产乳、产毛和产蛋时的产热属于间A.基础代谢产热 B.热增耗 C.肌肉活动产热D.生产产热22.为保证畜舍内得到适宜的光照,要求畜舍的入射角不小于A. 30°B. 25°C. 20°D. 15°23.等热区表述错误的是A.体型大的动物等热区宽 B.饲养水平低的动物等热区窄C.生产力水平低的动物等热区窄D.幼龄动物等热区宽24、按照我国空气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畜舍内硫化氢的浓度不超过A. 5 mg/m3B. 10 mg/m3C. 15 mg/m3D. 20 mg/m325.属于社会因素的家畜环境因素是A.牧场 B.有害气体C.病原微生物 D.畜栏的大小26、产蛋鸡的适宜光照时间,一般认为应保持在A. 10h以上B. 12h以上C. 14h以上D. 16h以上27、下列产热中不属于生产产热的是A.生殖活动产热B. 生长发育产热C.肌肉活动产热D. 产乳产热28、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水的pH值为A.5.0~6.5B. 6.0~7.2C. 6.5~8.5D. 8.0~9.0 29.阐述处于热带地区的动物皮肤颜色较深,被毛色泽较浅的法则是A.威尔逊法则 8.伯格曼法则 C.爱伦法则D.格罗杰法则30.反刍动物瘤胃内微生物发酵产热属于A.肌肉活动产热 B.生产产热C.基础代谢产热D.热增耗31.应激的动员阶段分为休克相和反休克相,属于休克相的是A.体温和血压下降 B.血压上升C.血钾减少 D.机体总抵抗力提高32.属于建筑材料物理特性的指标为A.透水性 B.容重C.导热系数 D.耐水性33.由中国农业出版社正式出版的《家畜环境卫生学》的出版时间为A.1976年 B.1978年C.1981年 D.1987年34、寒冷季节,要求墙壁附近的空气温度与畜舍中心空气温度相差不超过A. 1℃B. 2℃C. 3℃D. 4℃35.我国饮水卫生标准规定,在氯与水接触30min后,游离性余氯含量应不低于A. 0.1 mg/LB. 0.2 mg/LC. 0.3 mg/LD. 0.4 mg/L 36、通过风机抽出舍内空气,造成空气气压小于舍外,舍外空气通过进气口或进气管流入舍内。

家畜环境卫生学复习资料题(完整编辑)

家畜环境卫生学复习资料题(完整编辑)

家畜环境卫⽣学复习资料题(完整编辑)家畜环境卫⽣学名词解释:1. 适应:是⽣物体受到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刺激⽽产⽣的有利于⽣存和⽣产的⽣物学反应或遗传学改变。

2. 应激:指动物机体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常刺激所产⽣的⾮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3. ⽓候服习:指本来对某种⽓候不适应的动物,因反复或长期处于该动物⽣理所能忍受的⽓候环境中,在数周内引起散热和产热等⽣理机能的变化,使各项⽣理指标和⽣产性能逐渐趋于正常,⽽能习惯于这种⽓候环境。

这⼀过程称为⽓候服习。

4. ⽓候驯化:动物处于某种环境中,因外界环境的影响,某此性状甚⾄体型发⽣变化,各种⽣理机能发⽣改变⼜趋于正常,这种过程称为⽓候驯化。

5. 温热环境:是指直接与家畜体热调节有关的外界环境因素的总和。

6. ⼩⽓候:在局部地区、由于地形⽅位、⼟壤条件和植被不同,使该地区具有独特的⽓候状况,称为⼩⽓候。

7. 散热调节:热调节中使散热增加或减少的调节称为散热调节或物理调节。

8. 产热调节:热调节中使产热增加或减少的反应称为产热调节或化学调节。

9. ⽓温⽇较差:⼀天中,⽇出前温度最低, 午后2:00温度最⾼,每⽇最⾼与最低⽓温之差,称⽓温⽇较差。

(越靠近地⾯,⽓温⽇较差越⼤)10. ⽓温年较差:⼀年内,⼀⽉份平均⽓温最低,七⽉份平均⽓温最⾼,把最⾼⽉平均⽓温与最低⽉平均⽓温之差,称为⽓温年较差。

11. 等热区:恒温动物仅仅依靠物理调节就能维持体热平衡的环境温度范围,叫等热区。

12. 临界温度:⽓温下降,畜体散热增加,必须提⾼代谢率以增加产热量,这个开始提⾼代谢率的温度称为“下限临界温度”或“临界温度”。

⽓温升⾼,机体散热受阻,物理调节不能维持体温恒定,体内蓄热。

13. 过⾼温度:体温升⾼,代谢率也提⾼,这个因⾼温引起代谢率升⾼的外界温度称为“上限临界温度”或“过⾼温度”。

14. 舒适区:指在等热区的某⼀温度范围内,家畜代谢产热正好等于散热,不需要进⾏物理调节即可维持体温正常,称此温度范围为舒适区。

《家畜饲养学》全套精编复习题与答案

《家畜饲养学》全套精编复习题与答案

《牲畜饲养学》全套精编复习题与答案一、名词解说1、必需氨基酸2、非必需氨基酸3、蛋白质生物学价值4、蛋白质净利用率5、理想蛋白6、瘤胃氮素循环7、过瘤胃蛋白8 、蛋白质降解率9、必需脂肪酸10、消化能 (DE)11、代谢能 (ME)12、净能 (NE)13、常量矿物元素14、微量矿物元素15、佝偻病16、骨质松懈症17、可利用磷18、饲料转变效率19、消化率20、综合法21、析因法22、保持23、保持需要量24、日粮能量浓度25、孕期合成代谢26、蛋白能量比27、代谢体重28、能量饲料29、蛋白质饲料30、浓缩饲料二、填空题1、粗蛋白质%= N%× ()2、粗纤维由 ()、 ()、 ()三种物质构成。

3、无氮浸出物%=100% -(++++)4、生长猪需要 ()种必需氨基酸。

5、雏鸡需要 ()种必需氨基酸。

6、当前在猪、鸡配合饲猜中往常增添的氨基酸有()、 ()两种。

7、对碳水化合物的利用,猪、鸡是以淀粉形成的()为主;草食动物以粗纤维形成的()为主。

8、泌乳母牛日粮中粗饲料比率提升,瘤胃内的()酸比率提升,使乳脂率()。

9、提升母牛乳脂率的举措,在饲料供应方面(1)(); (2)()。

10、必需脂肪酸包含 ()、 ()、 ()三种不饱和脂肪酸。

11、 1兆卡(Mcal)= ()兆焦 (MJ) ; 1兆焦=()兆卡 (Mcal) 。

12、家禽饲养标准中能量用()系统;猪饲养标准能量系统是()和 ()兼用。

13、我国奶牛饲养标准能量采纳()系统。

14、生产净能 (NEp) =代谢能 (ME)-()。

15、占体重 ()以上的矿物元素为常量元素;占体重 ()以下的矿物元素为微量元素。

16、常量矿物元素包含()、 ()、 ()、()、 ()、 ()、()等七种。

在猪、禽日粮中往常增添的微量元素有 ()、()、()、()、()、 ()等六种。

17、生长畜禽日粮中钙与磷的比率应为()。

18、产蛋鸡日粮中钙含量约为()%。

14家畜生态学复习资料(重点)

14家畜生态学复习资料(重点)

2014家畜生态学复习资料(重点)2014家畜生态学复习资料一一、名词解释: 1.生态因子:对家畜的生存和发展有明显、直接作用的环境因子,称为生态因子。

2.生存条件:在生态因子中,对家畜的生长、发育、繁殖和分布具有决定性影响的那些必不可少的因素,称为生存条件。

3.主导因子:家畜的生存条件中,居于特别重要的地位,起主导作用的因子,称为主导因子。

4.耐受限度:每一种生物对每种环境因子都有一个适应范围,这一范围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幅度就是耐受限度。

5.限制因子:在特定环境条件中,使某一生物的耐受达到极限,对其机能、活动以至地理分布起直接限制作用的环境因子。

6.生态价:生物种的生态价值,即生物种对外界环境适应幅度的大小。

7.生态型:分布在不同地理区域的同一物种,于长期受着不同环境因素的作用,常常形成一些适合于当地环境条件的种群,这些种群叫做生态型。

8.潜热:蒸发方式散发的热量包含在水汽中,不能直接用测热仪测定,所以叫非可感热或潜热。

9.临界温度:环境温度超出动物等热区,动物代谢率开始升高时的环境温度,称为临界温度。

10.适应:指生物受到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刺激而产生的行为生理和遗传的反应。

11.表型适应:动物在环境条件刺激下产生的体型外貌特征的适应性变化。

12.习惯:动物受到同一环境条件的反复刺激,其反应就会逐渐减弱甚至不产生反应,这种现象称为习惯。

13.风土驯化:指家畜逐步适应新环境条件的复杂过程。

14.生理学节律:受气候因子周期性变化的影响,动物在行为、生理上出现相应的有节律的季节交替和昼夜变化,这种变化称为生理学节律。

15.生物钟:动植物生理机能和生活习性受到内部某种计时功能的控制,这种内部计时称为生物钟。

16.生态锥体:指生态系统中顶部尖而底部宽的锥体状生物群落的营养结构。

17.营养级:生态学上将食物链中的一个个环节,称为营养级。

18.初级生产:指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源源不断地生产植物性产品的过程。

家畜环境卫生学复习资料

家畜环境卫生学复习资料

绪论学习目标了解家畜环境卫生学的概念及研究目的,了解环境、环境的分类及其环境对家畜的基本作用。

学习重点家畜环境卫生学的重要性,家畜环境卫生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家畜的环境 ( animal environment )与家畜生产和生活有关的一切外界因素统称为家畜的环境。

家畜环境的分类化学因素:空气、氧、二氧化碳、有害气体、水,以及土壤的化学成分等;物理因素:温热、光照、噪声、地形、地势、海拔、土壤、牧场和畜舍等;生物学因素:饲料、牧草、有害和有毒植物、媒介虫类和病原体等;群体因素(社会因素):家畜与家畜之间的群体关系,以及人类对家畜所施的饲养、管理、调教和利用。

环境对家畜的作用有利作用:外界环境是家畜生存必不可少的条件,家畜与外界环境经常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家畜依赖外界环境而生长、繁殖和生产各种产品;家畜接受外界环境的刺激,可增强体质和提高生产力。

有害作用:家畜生理机能失调,轻则影响健康和生产力,重则引起疾病甚至死亡。

家畜对环境的影响家畜散热的影响:提高周围空气的温度、湿度。

家畜呼吸的影响:提高空气的湿度、二氧化碳含量和甲烷含量。

家畜排泄的影响:提高空气的湿度、有害气体、微粒和微生物的数量。

家畜环境卫生学:研究外界环境因素对家畜作用和影响的基本规律,并依据这些规律以制定利用、保护和改造环境措施的一门科学。

其目的是为家畜创造良好的生活和生产条件,以保证家畜健康、预防疾病、提高生产力和降低生产成本,充分发挥家畜的利用价值,提高畜牧生产的经济效益。

家畜环境卫生学的地位和作用各环节在提高饲料转化率中作用:优良的品种(基因管理gene control) 15%营养均衡的饲粮(营养管理feed control) 49%家畜的健康(疾病管理disease control) 10%家畜的管理(环境管理Environment control) 26%家畜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内容:环境生理:主要阐述环境因素对家畜生理机能的影响。

家畜生态学重点

家畜生态学重点

第一章1、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纬度的地带性:光照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经度的地带性:湿度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垂直地带性:地形、海拔高度不同,出现垂直地带(乞立马扎罗山)2、最小因子定律在植物所需要的各种养分中,如果有一种达不到需要量,尽管其他各养分都满足甚至超过了需要,这一不足的养分就成了最小因子,使植物的生长受到限制。

称为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

(木桶效应)3、耐受性定律每一种生物对每种环境因子都有一个适应范围。

这个范围的上限,就是生态学上的最大量,下限就是最小量;上限与下限之间的幅度就是耐受限度。

在耐受限度内,有一个最适合于该种生物的区域,称为最适范围。

4、限制因子某种环境因子中,其影响如果超出一种生物的极限的时候,即成为限制因子5、生态因子的不可代替性和和可调剂性不可代替性: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生存条件如光、热、水、气、无机盐等,动物生长所需要的生存条件如蛋白质、糖类、维生素、水、矿物质等,都是缺一不可的,否则就会导致生活失调,生长受阻,甚至死亡。

而且,任何一个因子都不能由另外的因子来代替。

幼畜缺乏维生素D则发生佝偻病,缺乏维生素A则发生夜盲甚至瞎眼,这些都只能通过补充相应的维生素来预防或治疗,不可能由任何其他因子来代替。

可调剂性:另一方面,在一定的情况下,因子之间存在着补偿作用,或叫做生态因子的可调剂性。

例如,光照不足时,植物之光合作用效率下降。

这时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补偿光合作用效率,弥补光照不足的缺陷。

但是,因子之间的补偿作用不是经常的或普遍的,而且调剂只能起到部分补偿作用。

这种调剂,绝不等于因子之间的相互代替6、生态价生态价就是生物种 (或品种)的生态价值,具体指的是生物种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幅度的大小。

7、生态型第二章1、适应2、良好的适应表现3、适应的基本原理(格罗杰法则、白格曼法则、威尔逊法则、白纳德法则、)4、适应的类型第三章1、农业制度对家畜分布的影响2、中国牧业分区(二个大区)3、为什么说水热条件是对家畜生态分布影响最大的外界环境因素?4、你认为,社会环境因素中哪些对畜牧业影响最大?举例说明。

家畜环境复习重点

家畜环境复习重点

1.环境卫生学:是研究外界环境因素对畜禽的作用和影响的基本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以制定、利用、保护和改造环境措施的一门学科2.牧场设计学:研究畜禽的生活环境与其生长发育,生产力提高的关系,并给以创造出有利于这些生理活动的生活环境的科学3.环境:是指作用于机体的一切外界因素,即与家畜生活和生产有关的一切外界条件,或对家畜生存具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所有外界因素的总和4.应激:动物处在有害情况下,能产生保护性反应或适应以消除或防御之,假如那种有害因素超过动物机体所能忍受的限度,则家畜生理机能失调,轻则影响健康和生产力,重则引起疾病甚至死亡。

这种干扰和妨碍机体正常机能而引起生理上和行为上反应的过程称之为“应激”5.应激源:凡能引起应激的刺激因素称为应激源6.温热环境:是指炎热、寒冷或温暖、凉爽的空气环境,是影响畜禽健康和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它是由空气温度、湿度、气流速度和太阳辐射等温热因素综合而成7.小气候:是指由于地表性质不同或人类和生物的活动所造成的小范围的特殊气候。

例如:农田、牧场、温室、住房、畜舍的小气候8.太阳辐射:是指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递、放射携带能量,这种传递、放射并携带能量的方式9.长日照动物:马驴等在春季日照逐渐延长的情况下发情交配称“长10.短日照动物:山羊、绵羊等在秋季日照逐渐缩短的情况下发情交配称“短日照动物”11.基础代谢产热:常称“饥饿产热”,指饥饿休息,温度适宜和消化道没有养份可吸收的情况下的产热量,也是动物最低产热量12.消耗饲料产热:是指饥饿动物因采食而增加的产热量13.对流散热:是指受热物质本身的实际运动,将热由一处移至另一处称对流散热。

14.蒸发散热:热量通过皮肤,呼吸道表面水分的蒸发而散失,称蒸发散热。

(每克水蒸发能吸收2.43KJ的汽化热)15.辐射、传导和对流合称为“非蒸发散热”,可引起环境温度的升高,也称为“显热发散”或“可感散热”。

16.潜在发散:蒸发散热只能使环境湿度升高,称为“潜在发散”17.物理调节(散热调节):指炎热或寒冷的环境中,家畜首先借助于皮肤血管的舒缩,增减皮肤的血流量和皮肤温度,其次通过加强或减弱汗腺和呼吸活动,寻找舒适的小气候和改变自身姿势来增加或减少热量的放散来维持正常的体温,这种调节叫物理调节。

家畜生态学复习资料

家畜生态学复习资料

家畜生态学填空1环境的分类(1)生态因子①生存条件(主导因子,非主导因子)②非生存条件(2)非生态因子2. 最适范围并不一定位于耐受限度的正中央。

它一般偏向于耐受上限3.动物的表型适应可以划分为解剖学、形态学和生理学的适应4. 遗传适应的最大特点是在对环境的适应反应中伴随有遗传物质发生变化。

而且这种变化是定向的变化,它通过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得以实现。

5. 对一个群体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具有影响的三种因素是遗传漂变、突变和迁移6.适应分为表型适应,遗传适应(形态适应,生理适应)7.牧区和半牧区(1)草原地带(东部草甸,中部典型干草原地区,西部荒漠草原地区)(2)荒漠地带(内蒙古东部,北疆荒漠地区,南疆荒漠地区)(3)高寒地带(东部高寒草甸地区,西部与藏北高喊草原及荒漠地区,藏南山原与河谷地区东南部边缘高山峡谷地区,柴达木盆地区)8.农区(1)东北农区(三江平原地区,松嫩地区,辽河地区,)(2)华北-西北地区(华北与黄淮海平原地区,西北与黄土高原地区)(3)长江中下游农区(4)南方亚热带山丘地区(东部山丘地区,西部山丘地区)(5)华南农区9.生态系统总的说来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两大部分构成。

(1).无机环境主要由太阳能、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的部分或全部组成。

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则系统越稳定。

(2)在生物群落中,根据生物获取营养和能量的方式以及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的作用,可将其划分为生产者(自养生物)、消费者(异养生物)和还原者(腐食生物)三大类10.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单向流动的,并且在通过的每一个环节中逐级递减。

11.食物链的类型:牧食食物链,寄生食物链,腐屑食物链12.循环类型分为气体型循环(碳循环,氮循环),沉积型循环(磷的循环, 硫的循环),水循环13.生态系统的类型分为陆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稀树干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14.造成生态平衡失调的原因主要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15.牧业生态工程的结构设计包括:平面结构设计,垂直结构设计,时间结构设计,食物链结构设计16.家畜流行病的分布分为空间分布,时间分布17.畜牧业区划的指标分区的指标包括畜禽结构、饲料类型、生产水平三个方面。

家畜生态学

家畜生态学

动科专用一、名词解释:(24分,每小题3分)1.生态学:研究生物与周围环境和无机环境相互关系及机理的科学。

2.家畜生态学:研究家畜与其环境之间在不同层次上相互关系的科学。

3.适应:动物受到内、外环境因素的刺激而产生的生理反应、形态变化或遗传反应,称为适应。

4.表型适应:动物对所受刺激产生形态、解剖、生理生化和行为等方面的变化,称为表型适应。

5.遗传适应:由于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作用,淘汰了不适应环境变化的个体,保留了适应环境变化的个体,使群体获得了可以适应某种特定环境的遗传特征,称为遗传适应。

6.光周期现象:动植物对自然界昼夜长短规律性变化的反应,称为光周期现象。

7.动物生物学周期:动物受自然界许多周期性变化因素影响,在行为、生理及数量分布、生活方式等方面出现了一系列周期性变化,称为动物生物学周期。

8.临界温度:环境温度超过动物等热区,动物的代谢率开始升高时的环境温度,称为临界温度。

9.潜热:蒸发方式散发的热量包含在水汽中,不能直接用测热议测定,故称潜热或非可感热10.阿伦规律:寒冷地区的内温动物较温暖地区内动物,其外露部分有明显趋于缩小的现象,称为阿伦规律。

11.贝格曼规律:生活在寒冷气候中的内温动物的身体比生活在温暖地区中的同类个体更大,这种趋向称为贝格曼规律。

12.约旦规律:鱼类的脊椎骨数在低温水中比在暖温水中多,此现象称为约旦规律。

13.格罗杰法则:生活在温暖潮湿地区的哺乳动物及鸟类,其皮肤中的黑色素比寒冷干旱地区的同种动物多,此现象称为格罗杰法则。

14.威尔逊法则:动物绒毛的含量与温度呈反比,粗毛含量与温度呈正比,此规律称为格罗杰法则。

15.风土驯化:指家畜逐步适应新环境条件的复杂过程。

16.生态系统: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居着的所有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17.食物链: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和物质,通过一系列取食和被食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传递,各种生物按其食物关系排列的链状顺序,称为食物链。

20XX家畜生态学复习资料(重点)

20XX家畜生态学复习资料(重点)

20XX家畜生态学复习资料(重点)20XX家畜生态学复习资料一一、名词解释:1.生态因子:对家畜的生存和发展有明显、直接作用的环境因子,称为生态因子。

2.生存条件:在生态因子中,对家畜的生长、发育、繁殖和分布具有决定性影响的那些必不可少的因素,称为生存条件。

3.主导因子:家畜的生存条件中,居于特别重要的地位,起主导作用的因子,称为主导因子。

4.耐受限度:每一种生物对每种环境因子都有一个适应范围,这一范围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幅度就是耐受限度。

5.限制因子:在特定环境条件中,使某一生物的耐受达到极限,对其机能、活动以至地理分布起直接限制作用的环境因子。

6.生态价:生物种的生态价值,即生物种对外界环境适应幅度的大小。

7.生态型:分布在不同地理区域的同一物种,于长期受着不同环境因素的作用,常常形成一些适合于当地环境条件的种群,这些种群叫做生态型。

8.潜热:蒸发方式散发的热量包含在水汽中,不能直接用测热仪测定,所以叫非可感热或潜热。

9.临界温度:环境温度超出动物等热区,动物代谢率开始升高时的环境温度,称为临界温度。

10.适应:指生物受到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刺激而产生的行为生理和遗传的反应。

11.表型适应:动物在环境条件刺激下产生的体型外貌特征的适应性变化。

12.习惯:动物受到同一环境条件的反复刺激,其反应就会逐渐减弱甚至不产生反应,这种现象称为习惯。

13.风土驯化:指家畜逐步适应新环境条件的复杂过程。

14.生理学节律:受气候因子周期性变化的影响,动物在行为、生理上出现相应的有节律的季节交替和昼夜变化,这种变化称为生理学节律。

15.生物钟:动植物生理机能和生活习性受到内部某种计时功能的控制,这种内部计时称为生物钟。

16.生态锥体:指生态系统中顶部尖而底部宽的锥体状生物群落的营养结构。

17.营养级:生态学上将食物链中的一个个环节,称为营养级。

18.初级生产:指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源源不断地生产植物性产品的过程。

家畜生态大纲及复习资料

家畜生态大纲及复习资料

家畜生态大纲及复习资料《家畜生态学》教学大纲及复习资料一、《畜牧生态学》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是畜牧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

重点研究环境条件(主要是自然条件和饲养管理条件,但也包括人类社会经济因素)对牲畜的种类和数量分布、形态和功能的影响,以及不同种类和品种牲畜的适应性和当地驯化。

全世界当今主要的家养动物约有三、四十个种,其中包括哺乳动物、鸟类与昆虫。

它们的生存环境系统不仅包括自然界的环境条件,也包括人类社会环境条件。

家养动物的生存环境系统,是一个更加错综复杂的多维网络结构,这些动物在这一系统中既是消费者,又是转化者,因此,关心它们的经济性状及其与环境系统之间的关系,找出其规律性,就是这门学科的主要研究任务。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研究家畜生态学的意义;2掌握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3.掌握气象因素对家畜影响的一般规律(指家畜环境卫生);4了解土壤、水和社会因素对牲畜的影响;5.掌握家畜适应的概念和原则;6掌握环境因素对家畜分布的影响规律;7了解世界家畜的分布与生态地理;8.掌握人口与社区生态学的概念及其对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启示;9.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和基本结构;10掌握生态系统内能量和物质流动的一般规律;11.掌握生态平衡的概念、生态平衡失衡的迹象和原因以及维持生态平衡的基本措施; 12了解家畜疫病生态及家畜生态学的应用;13了解系统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一14理解畜牧业资源和区划的基本方法;了解畜牧业生态经济的概念和畜牧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特点。

2三、考试内容及考试要求简介第一节家畜生态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第二节研究家畜生态学的意义第三节家畜生态学的发展简史第四节家畜生态学的分支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第五节家畜生态学的研究方法考核要求:理解家畜生态学的定义,了解家畜生态学的特点,清楚其研究意义。

其余仅作一般了解。

复习材料一、单项选择题1.牲畜的生物环境因素为()。

① 土壤② 水③ 空气④ 植被2。

下面的语句是正确的()。

家畜生态学

家畜生态学

2)研究重点从个体水平提高到种群和群落,
进而发展到以生态系统为中心; 3)理论研究与生产实践结合得更紧密; 4)数学手段在生态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家畜生态学辅导
第二章 家畜的环境 及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
第一节 环境及生态因子的概念 1、环境 是指周围空间中对家畜生存具有直接或间接影响 的各种条件所组成的有机综合体,它包括大气圈、水圈、
家畜生态学辅导
思考:这一定律可以应用到畜牧业的哪些地方? 这一规律对家畜饲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当饲料中缺少某些氨基酸、微生素和矿物质时, 家畜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性能就会受到影响,饲料利 用率大大下降;土壤中缺少某些微量元素,草地 生产力显著下降。因此,利用这一规律,注意在饲料 和土壤中补充这类“最小因子”,就会大大提高畜牧业 生产水平。
多在500米以下,畜种主要是水牛、黄牛、猪和鸡。
家畜生态学辅导
2、社会因素对家畜的影响
社会因素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其中对家畜产生影响 的主要有八个方面:
①宗教信仰;
②经济体制和政策导向; ③科学技术水平;
家畜生态学辅导
④畜产品市场需求;
⑤畜产品加工业发展状况;
⑥社会购买力; ⑦人们的生活习惯;
⑧外贸情况等。
耐受定律可以概括为:
1、每一种生物对各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限度和 最适范围。耐受限度和最适范围并不固定,在同一 物种内,随品种个体、年龄、生理状况而异。 2、一种生物可能对一个因子的耐受限度较广,而对 另一因子的耐受限度较窄。
家畜生态学辅导
3、对所有环境因子的耐受限度都很广的生物,
一般都分布很广。 4、当一个物种的某一个生态因子处在最适范围之外时, 该物种对另一些生态因子的耐受限度将会下降。 5、在生物的繁殖阶段,环境因子的限制作用特别明显。

家畜生态学

家畜生态学

名词解释:1、家畜生态学:是畜及其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作为有机整体,运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与方法,研究其中的相互关系、协同作用、调节控制和持续发展规律的科学。

3、家畜的环境:是指环绕于家畜生产和居住空间周围的各种客观条件的总和。

4、生态因子:把明显地、直接地影响家畜生存与发展的环境因子称为家畜的生态因子。

(P17)5、李比希最小因子定律:在一定稳定状态下,任何特定因子的存在量低于某种生物的最小需要量,是决定该物种生存或分布的根本因素。

这一理论被称作“Liebig最小因子定律”。

应用这一定律时,一是注意其只适用于稳定状态,即能量和物质的流入和流出处于平稳的情况。

二是要考虑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6、适应:是指生物受到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刺激而产生的生理机能反应或遗传反应。

7、白格曼法则:同种温血动物,在北方寒冷地区体格较大,在南方温暖地区体格较小,这个法则实质上是论述了动物体型与气候的关系。

8、广义的遗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的总和。

但一般所致的遗传多样性是指种内遗传多样性,即种内个体之间或一个群体内不同个体的遗传变异的总和。

9、应激:是家畜机体对内部或外界环境的超常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

10、动物福利:动物福利就是动物适应其所处的环境后所达到的状态。

这些状态包括:动物的感觉、健康状况、生理功能及是否受到伤害等,这些状态可以通过一系列科学、客观的指标来衡量。

11、密度效应:任何一个种群不可能按几何级数增长。

当种群在一个有限的空间内增长时,随着数量的增长,种群密度不断加大,种群内的个体必然竞争性地争夺空间和食物等资源,从而影响种群出生率和存活率,这种现象被称为种群的密度效应。

也就是说种群密度与增长率之间存在着负反馈机制,过高的密度可以使种群的实际增长率收到阻抑。

许多学者将这种抑制性的影响成为拥挤效应,将拥挤效应产生的抑制作用成为环境阻力。

种群遇到环境阻力时,其增长率开始下降,甚至停滞,这种情况下描绘的种群增长曲线由J型变成S型。

家畜环境卫生学复习资料

家畜环境卫生学复习资料

家畜环境卫⽣学复习资料绪论1.家畜环境卫⽣学概念及研究对象?家畜环境卫⽣学:主要研究外界环境因素对家畜作⽤和影响的基本规律,并依据这些规律制定出利⽤、控制、保护和改造环境技术措施的⼀门学科。

研究对象:家畜(包括哺乳动物和鸟类)及其外界环境。

2. 环境对家畜的影响表现在哪些⽅⾯?①环境影响家畜的⽣产⼒:夏季⾼温产蛋率,⾳乐,迁移应激②环境影响家畜的繁殖季节:鸡对光周期很敏感。

光周期的变化是鸡产蛋出现淡季旺季的决定性因素。

③环境影响家畜的分布和育种:当地的⽣态环境条件及家畜的适应性来决定的。

④环境影响家畜的⽣态特性:在⽣理、解剖和形态特征上的改变。

⑤家畜的发病率与季节有关:应激综合征、⽆名热、⼝蹄疫。

⑥环境影响畜产品的品质:猪应激综合征(porcine stress syndromes PSS):是猪在⾃然应激因⼦(如运输、⾼温、运动、争⽃、交配、分娩等)的作⽤下,发⽣进⾏性呼吸困难、⾼烧⾎管收缩,突然死亡,且死后迅速僵直的⼀种综合症。

这种猪往往以异常⾼的频率产⽣颜⾊灰⽩、质地松软和向外渗出⽔分的劣质⾁(PSE⾁)。

⑦环境影响家畜饲养标准的制订第⼀章适应与应激1.适应与应激的概念应激:应激是指动物机体对外界或内部环境的超常刺激所产⽣的⾮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

适应:适应是指⽣物对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刺激产⽣的⽣理机能的反应和遗传的反应。

有利于缓解⽣物的⽣理紧张状态。

这种反应可以使⽣物有机体的⼀切功能与外界环境保持动态的平衡,使⽣物在变化的环境中正常地⽣存和繁衍。

2.应激原的分类应激原:把凡能引起应激反应的刺激因素(包括物理的、化学的、机械的、⽣物学的或是⼼理学的等等)都称作为应激原。

①应激原按照强度和持续时间分:⾼强度长期应激原;低强度长期应激原;⾼强度短期应激原;低强度短期应激原②应激原按照性质分:物理性应激原;化学性应激原;⽣物性应激原;营养性应激原;管理性应激原;⼼理性应激原;运输性应激原;其他⼈为因⼦3有关适应的⼏个法则①伯格曼法则(Bergman,s Rule 1847):同⼀个种的恒温动物,处于寒带的体型较⼤,处于热带的体型较⼩。

家畜环境卫生学复习题(完整)

家畜环境卫生学复习题(完整)

家畜环境卫生学复习题(完整)家畜环境卫生学是研究家畜生产环境与健康关系的学科。

其中涉及的一些重要概念包括适应、应激、气候服、气候驯化、温热环境、小气候、散热调节、产热调节、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等热区、临界温度、过高温度、舒适区、绝对湿度、相对湿度和露点。

适应是指生物体在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刺激下,产生有利于生存和生产的生物学反应或遗传学改变。

而应激则指动物机体对各种非特异所产生的总体应答反应。

气候服和气候驯化则分别指动物对于某种气候环境的逐渐适应和对气候环境的长期影响导致生理机能和生产性能的改变。

温热环境是指与家畜体热调节密切相关的外界环境因素的总和,而小气候则指由于地形、土壤和植被等因素导致局部地区具有独特的气候状况。

散热调节和产热调节则分别指在热调节中,通过增加或减少散热和产热来维持体温平衡。

气温日较差和气温年较差则分别指一天和一年中最高和最低气温之间的差异。

等热区是指恒温动物在物理调节的作用下能够维持体热平衡的环境温度范围。

而临界温度则是指气温下降或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家畜必须通过提高代谢率来增加产热量或通过蓄热来维持体温平衡的临界点。

过高温度则指因高温而导致代谢率升高的外界温度。

舒适区则是指家畜在等热区内能够通过自身代谢产热和散热来维持体温平衡的温度范围。

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则分别指单位体积空气中含有的水汽质量和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压之比。

而露点则是指在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且气压一定的情况下,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时,水汽开始析出形成露水的温度。

34.生化需氧量(BOD)是指在有氧条件下,水中有机物被需氧微生物分解时消耗的溶解氧量。

35.细菌总数是指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中,经过24小时在37℃下培养的1毫升水样中生长的细菌菌落数。

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大肠菌群限制在每毫升100CFU以下。

36.大肠菌群指数是指每升水中所含的大肠菌群数量。

37.大肠菌群值是指含有一个大肠菌群的最小水量。

38.水体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水体,改变水的理化特性和生物特性、组成,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造成水质恶化,危害人体健康和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生态学复习题

生态学复习题

家畜生态学复习题名词解释1.家畜生态学:研究家畜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2.生态现象:以家畜为一方,把他们的生态环境为一方,二者在相互影响与不断统一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状态。

3.环境:周围空间中对家畜存在具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条件所组成的有机综合体4.环境因素:家畜生态环境中的各个单一因素。

5.生态因子:对家畜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明显的直接的作用的因素6.生存条件:在生态因子中对家畜的生长、发育、繁殖和分布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必不可少的因素7.耐受性定律:对于同一个环境因素,各种生物的耐受限度不同。

最适范围也不相同。

这就是为什么不同生物有不同的栖息地的原因。

即使在同一种生物内随着年龄、生理状况的变化耐受限度和最适范围也存在差异8.主导因子:家畜的生存条件中常有一两种居于特别重要的地位,对家畜起着决定性的主导作用这些条件成为……9.生态价:生物种的生态价值,具体是指生物种对外界的环境的适应幅度的大小10.生态型:是指同一物种内因适应不同生存环境而表现出具有一定结构或功能差异的不同类群。

11.适应:物种受到内部或外部环境的刺激而产生的生理机能或遗传的改变12.遗传稳态:在各种环境因素的作用下群体能够维持本身遗传特征不变13特殊环境:有的环境条件比较特殊,一般的家畜是不能够适应的,如高温、高海拔、严.寒等14.风土驯化:家畜逐步适应新环境条件的复杂过程15.种群: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同一种个体在一定空间中的组合他占有一定的领域是同种个体通过钟内关系结合成的一个统一体16.环境阻力:把妨碍繁殖能力的生物环境因素和非生物环境因素的抑制作用的总和称为环境阻力17.生态位:生物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以及与栖息、食物、天敌等多环境因子的关系。

18.生物群落: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或生境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19.生态入侵:某些生物由于人类有意或无意的将其带入某以适应其生存和繁衍的地区他的种群便不断增加分布地区逐步稳定扩张使当地生物群落被扰乱或发生重大改变20.群落演替:一定地段上的生物群落有一个类型演变为另一类型的过程21.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生物和非生物成分之间,通过不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家畜生态学复习资料一(重点)一、名词解释:1.生态因子:对家畜的生存和发展有明显、直接作用的环境因子,称为生态因子。

2.生存条件:在生态因子中,对家畜的生长、发育、繁殖和分布具有决定性影响的那些必不可少的因素,称为生存条件。

3.主导因子:家畜的生存条件中,居于特别重要的地位,起主导作用的因子,称为主导因子。

4.耐受限度:每一种生物对每种环境因子都有一个适应范围,这一范围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幅度就是耐受限度。

5.限制因子:在特定环境条件中,使某一生物的耐受达到极限,对其机能、活动以至地理分布起直接限制作用的环境因子。

6.生态价:生物种的生态价值,即生物种对外界环境适应幅度的大小。

7.生态型:分布在不同地理区域的同一物种,由于长期受着不同环境因素的作用,常常形成一些适合于当地环境条件的种群,这些种群叫做生态型。

8.潜热:蒸发方式散发的热量包含在水汽中,不能直接用测热仪测定,所以叫非可感热或潜热。

9.临界温度:环境温度超出动物等热区,动物代谢率开始升高时的环境温度,称为临界温度。

10.适应:指生物受到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刺激而产生的行为生理和遗传的反应。

11.表型适应:动物在环境条件刺激下产生的体型外貌特征的适应性变化。

12.习惯:动物受到同一环境条件的反复刺激,其反应就会逐渐减弱甚至不产生反应,这种现象称为习惯。

13.风土驯化:指家畜逐步适应新环境条件的复杂过程。

14.生理学节律:受气候因子周期性变化的影响,动物在行为、生理上出现相应的有节律的季节交替和昼夜变化,这种变化称为生理学节律。

15.生物钟:动植物生理机能和生活习性受到内部某种计时功能的控制,这种内部计时称为生物钟。

16.生态锥体:指生态系统中顶部尖而底部宽的锥体状生物群落的营养结构。

17.营养级:生态学上将食物链中的一个个环节,称为营养级。

18.初级生产:指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源源不断地生产植物性产品的过程。

19.叶面系数:是反映光合作用面积的指标,即叶子总面积对植物占地面积的倍数。

20.生态平衡: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与无生命物质之间长时期处于动态平衡。

21.生态阈限:生态系统对自然界或人类施加的干扰能够进行自动调节,但是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超出这一限度,自动调节能力就会降低或消失,出现生态平衡失调,这一限度称为失调阈限。

22.结构缺损:指生态系统缺损一个或几个组成成分,使生态平衡破坏,系统崩溃。

23.最大持续产量:在不损害资源更新能力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持续地利用某种资源所能获得的产量。

24.生态经济学:是从经济角度来研究由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相互结合的复合体系,即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

25.系统生态学:是指利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来研究生态问题的科学。

26.最小因子定律:在动物所需要的各种养分中,如果有一种达不到需要量,尽管其他各养分都满足甚至超过了需要,这一不足的养分就成了最小因子,使动物的生长受到限制。

称为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

(木桶效应)二、单项选择题1、在生态系统中,蛙属于( D )A. 生产者B. 一级消费者C. 二级消费者D. 三级消费者2 种群数量变动的影响因素从种内来看主要是(C)。

A. 疾病B. 气温C. 迁移D. 水源3 只呈金字塔形的生态锥体是(C)。

A. 数量锥体B. 生物量锥体C. 能量锥体D. 都不一定4 关于生态系统,错误的是(B)。

A. 生态系统与一定时间相联系B. 物流是单向的C. 系统各部分功能存在补偿D. 有一定的空间结构5 红外线照射过度可引起家畜发生(A )。

A. 热射病B. 皮肤炎C. 皮肤癌D. 色素沉着6. 下列指标一般为常数的是(C)。

A. 实际出生率B. 种群的死亡率C. 种群的生理寿命D. 生态寿命7. 动物处于等热区时,(A)维持体温恒定。

A. 依靠物理调节B. 依靠化学调节C. 依靠物理和化学调节D. 不需要任何调节即可8. 在解释种群增长与密度关系问题中,外因说包括(B)。

A. 气候学派和行为调节学说B. 气候学派和生物学派C. 生物学派和遗传学说D. 遗传学说和行为调节学说9. 关于家畜采食特点,错误的是(C)。

A. 牛总是喜食茂盛浓密的牧草B. 羊善食矮短的牧草C. 猪能拱取泥土下的食物D. 羊喜食茂盛浓密的牧草10. 家畜适应性指标应以(C)为主。

A. 生化指标B. 生理指标C. 生产力指标D. 综合指标11. 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A)。

A. 浮萍B. 人C. 蚯蚓D. 家畜12. 大气层的第二层是(A)。

A. 平流层B. 对流层C. 中间层D. 热成层13. 在历史上不曾存在的生态农业的提法是(B)。

A. 有机农业B. 再生农业C. 自然农业D. 生物农业14. 动物适应性反应中,不属于缓慢反应的是(C)反应。

A. 代谢B. 酶C. 内分泌D. 心血管15. 我国南方和北方相比,在畜产品产量上略占优势的是(D)。

A. 奶类B. 肉类C. 绵羊毛D. 山羊毛、绒16. 生态农业区别于其他农业的最大特点是(B)。

A. 禁止不可再生资源的投入B. 追求整体效益C. 追求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D. 与传统农业完全不同17生物群落是(B)。

A.生物偶然的组合 B.生物有规律的组合C.生物随意的组合 D.生物杂乱无章的组合18物群落是(B)。

A.生物种内许多个体组成的群体B.植物、动物、微生物有序、协调统一的群体C.由许多植物组成的群体D.由许多动物组成的群体19立群落成员型的依据是(C)。

A.植物的种类 B.植物的高度C.植物的作用 D.植物的功能20于群落与环境关系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

A.群落只是被动受环境制约B.群落在环境制约下具有一定的分布和特征C.群落可形成内部特殊环境D.需要特殊环境的群落对环境具有指示意义21群落特征正确的论述是(A)。

A.生物群落的特征是群落内所有生物的群体表现B.一棵树木的高大挺拔代表了森林群落的外貌特征C.一棵草、一棵树各自显示着不同生物群落的外貌D.植物、动物、微生物对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大小一致22关于生态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

A.生态型是一个物种对某一特定生境发生基因型反应的产物B.生态型是种内适应不同生态条件的遗传类群C.生态型是种内的分异,在生物分类学上也叫亚种D.生态型按生态主导因素的不同可有气候、土壤生态型等23关于生态位的概念,错误的是(C)。

A.任何物种的生态位都是一个n维的超体积B.n维超体积包含了一个物种生存和生殖所需要的全部条件C.矮作物,深根浅根作物间作时,它们的生态位完全重叠D.热带雨林生境优越,生态位宽的广域物种十分丰富24、与演替过程中的群落相比,顶级群落的特征是(B)。

A.信息少B.稳定型高C.矿质营养循环开放D.食物网(链)简单25演替速度特点是(B)。

A.演替速度越来越快B.演替初始缓慢中间阶段快,末期演替停止C.演替越来越慢D.演替速度不随时间变化26群落发育盛期的特征是(C)。

A.建群种生长渐弱,更新能力下降B.群落内环境已变得不利远物种生存C.群落结构一定型D.种类数量不稳定27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使生态学的研究日益从以生物为研究主体发展到(B)。

A.以动物为研究主体 B.以人类为研究主体C.以植物为研究主体 D.以种群为研究主体28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A)。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D.有机个体29范围不属于生物圈的是(C)。

A.岩石圈的上层 B.全部水圈 C.大气圈的上层 D.大气圈的下层30破坏属于(B)。

A.地区性环境问题B.全球性环境问题C.某个国家的环境问题D.某个大陆的环境问题31根据生态因子的稳定性程度可把生态因子分为稳定因子和(D)。

A.气候因子 B.地形因子 C.外来因子D.变动因子32当光强度不足时,C02浓度的适当提高,则使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不致于降低,这种作用称为(C)。

A.综合作用 B.阶段性作用 C.补偿作用 D.不可替代作用33下列生物类群中,不属于生态系统生产者的类群是(D)。

A.种子植物 B.蕨类植物 C.蓝绿藻D.真菌34下列生物类群中,属于生态系统消费者的类群是(B)。

A.高等植物 B.哺乳动物 C.大型真菌 D.蓝绿藻35从下列生物类群中,选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D)。

A.树木 B.鸟类 C.昆虫D.蚯蚓36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A)。

A.维持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B.保持生态平衡C.为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资料 D.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37生态系统中的能流途径主要是(A)。

A.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B.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C.分解者→消费者→生产者 D.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38能量沿着食物网流动时,保留在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中的能量变化趋势是(A)。

A.能量越来越少 B.能量越来越多C.能量基本没有变化 D.因生态系统不同,能量或越来越多,或越来越少39选出正确的答案(A)。

A.所有的自然生态系统都是开放的生态系统B.所有的自然生态系统都是封闭的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在演替初期是开放的生态系统,演替后期是封闭的生态系统D.湖泊生态系统是封闭的生态系统40温室效应指的是(B)。

A.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温室和塑料大棚,产生了对环境不利的后果B.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使大气层如同温室的外罩一样,太阳短波辐射容易进入,地表长波辐射难以出去,导致地表温度升高,引起一系列环境问题C.农民长期在温室和塑料大棚内工作,导致了与温室和塑料大棚有关的疾病D.在温室和塑料大棚内生产的蔬菜质量与露天农田中生产的蔬菜质量不同41温室效应的最直接后果是(A)。

A.气温升高 B.极地和高山冰雪消融C.海平面上升 D.生态系统原有平衡破坏42下列资源属于可再生性资源的是(C)。

A.煤炭资源 B.核能资源 C.森林资源D.天然气资源43下列资源属于非枯竭性自然资源的是(A)。

A.太阳能资源 B.天然气资源 C.土地资源 D.淡水资源44下列做法不是可持续农业的做法的是(D)。

A.农、林、牧、渔多种经营B.大力植树造林,避免水土流失C.大力开展生物防治,避免化学农药污染D.大量使用化肥,保持农产品持续高产45生态系统三大功能类群不包括(D)。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环境46下列属于环境污染的问题是(D)。

A.森林破坏导致的水土流失 B.草原破坏导致的沙漠化C.大量抽取地下水导致的地面沉降 D.大量使用化肥导致的水体富营养化三、简述题:1.简述影响等热区和临界温度的因素主要有哪些?答:有(1)品种;(2)年龄;(3)体重;(4)被毛;(5)生产性能;(6)饲养水平;(7)管理方式;(8)气流和湿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