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儿童文学亦称少年儿童文学是以18岁以下的儿童为本.doc

合集下载

儿童文学介绍

儿童文学介绍

儿童文学介绍:儿童文学的范畴儿童文学通常由成人所编著,深层动机可以说是重造童年或教育儿童,许多儿童文学也会改编自成人文学作品作。

由儿童自行创作也虽可广泛包含在内,但因儿童创作常流于鸭涂或不合艺术,仍须由成人鉴定是否为具文学价值。

西方在近代有《罗宾汉》、《圆桌武士》等向儿童灌输正确价值观的故事读物,但这两本故事书,都是从成年人的文学作品里面浓缩出来。

第一本真正针对儿童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是1744年,由John Newbery出版的“A Little Pretty Pocket-Book”。

现时出版界普遍根据年龄划分儿童文学的类别,这个分类亦与皮亚杰有关儿童成长发展的理论相吻合。

这几个类别分别如下:0-5 岁的学前儿童5-8 岁的初年级小学读者8-11 岁的高年级小学读者11-13 岁的初中读者(英语称之为“Pre-teen”)13-15 岁的青春期读者儿童文学要求教育性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有很大的不同,即它对教育性特别强调。

儿童的可塑性很大,古人曾用素丝来作譬喻。

由于儿童的年龄特征,使其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所以儿童文学特别注意教育性。

形象性抽象的说教是儿童不容易也不乐意接受的。

对儿童进行教育要借助各种各样的生动形象;儿童年龄越小,越依赖于形象化的手段。

儿童小说要求和戏剧一样富于动作性,更多的以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活动。

儿童诗需要更多的“比”、“兴”,以加强形象性。

儿童文学作品的语言要有声有色,娓娓动听。

儿童文学应调动一切艺术手段,创造出千姿百态的艺术形象来。

趣味性儿童知识、生活经验不丰富,理解力薄弱,对那些复杂的整理不易理解,对成人的生活经验和某些思想感情也难以体会。

他们对于自己没有兴趣的内容就不喜欢看,甚至不看。

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就是在轻松愉快地说笑中,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潜移默化地给孩子们讲述一个深刻的道理或做一些有益的启示。

故事性儿童文学的故事情节,要求结构单纯,情节紧凑、生动。

强调故事性,并不是单纯追求情节离奇,不从生活出发,不写人,只写事。

《儿童文学》第一章

《儿童文学》第一章
日的食品和礼物,有谁会理她呢? ……
火柴熄灭了,四周一片漆黑,小姑娘幸福地闭上了眼睛。 新年早晨,雪停了,风小了,太阳升起来了,照得大地金灿 灿的。大人们来到街上,大家祝贺着新年快乐。小孩们穿着
新衣,愉快地打着雪仗。
PART
02
三、人物形象、鲜明,符合儿童审美需要
儿童文学中的形象主要是指人物形象,通常称之 为儿童文学作品的主人公。
2.主题
儿童文学的主题是通过作品中描述 的社会生活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
主题要明确,便于儿童把握作者 的写作意图;
主题要富有意义,便于让儿童获 得情感上的满足和思想上的启迪,提高 审美鉴赏能力。
儿歌
蚂蚁搬虫虫 小蚂蚁,搬虫虫, 一个搬,搬不动, 两个搬,掀条缝, 三个搬,动一动, 四个五个六七个, 大家一起搬进洞。
03
三、儿童文学的美感作用
儿童往往是通过儿童文学中的语句特点、 节奏韵律和梦想境界等感知作品的美感,因 此,他们觉得色彩艳丽的是美的,朗朗上口 的是美的,节奏明快的是美的,等。此外, 儿童作为弱小者,渴望强大、崇尚勇敢,因 此,机智勇敢、不怕困难的人物形象都会丰 富他们对美的理解,并逐渐学会体会、欣赏。
主人公是整个儿童文学故事中矛盾冲突的主体, 是设置环境、开展故事的主要依据。主人公性格的形 成和开展直接表达一部儿童文学作品的题旨和形象化 的程度。因此,儿童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都是鲜明 突出的,要做到个性化、形象化、拟人化、儿童化, 要符合儿童的审美需求。
PART
02
四、语言简洁、生动,具有儿童化特征
文学三个层次。
狭义的儿童文学 专指三个层次中的“儿童文学〞。
PART
01
儿童文学的两大特征
它是文学
儿童文学遵循文学的一般规 律,即是以语言为材料,通 过典型的形象、典型的故事 情节来反映社会生活。

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

文学范畴
儿童文学通常由成人所编著,深层动机可以说是重造童年或教育儿童,许多儿童文学也会改编自成人文学作 品作。由儿童自行创作也虽可广泛包含在内,但因儿童创作常流于鸭涂或不合艺术,仍须由成人鉴定是否为具文 学价值。
西方在近代有《罗宾汉》、《圆桌武士》等向儿童灌输正确价值观的故事读物,但这两本故事书,都是从成 年人的文学作品里面浓缩出来。第一本真正针对儿童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是 1744年,由John Newbery出版的 “A Little Pretty Pocket-Book”。
让·雅克·卢梭的儿童传记性小说《爱弥尔》。该作品写于1762年,是世界儿童文学史上第一部把儿童作为 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来描写的小说。西方认定18世纪末期为儿童文学的发端期。
中国概况
《儿童文学》创刊号20世纪英、苏、美、法、意、瑞典等国家大量优秀作品的涌现,则标志着世界儿童文学 进入第二个繁荣期。中国由于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儿童及儿童教育问题长期不受重视,故儿童文学出现较迟。有 史可考的专为孩子们创作的儿童诗、儿童小说、儿童戏剧等直到晚清才开始陆续问世。儿童文学成为一个独立的 文学门类则始于20世纪初、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在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是叶圣陶创作、发表于20年代 初的童话《稻草人》和稍晚几年问世的冰心的书信体儿童散文《寄小读者》。30年代儿童文学的代表作家是张天 翼,他的长篇童话《大林和小林》是中国儿童文学的杰作。40年代创作成就突出的有陈伯吹、贺宜、严文井、金 近等,他们的创作活动多始于20、30年代,代表作分别为《阿丽思小姐》(陈伯吹)、《野小鬼》(贺宜)、 《四季的风》(严文井)、《红鬼脸壳》(金近)。
近几年来,在纯文学刊物普遍市场疲软的大背景下,儿童文学一枝独秀,期发量连年上升。儿童文学自1997 年改革一来,实施精品战略,使刊物发行量每年平均以30%的速度攀升。可以说,不论在儿童文学领域里,还是 在整个中国纯文学领域里,儿童文学杂志的发行量都是首屈一指的。经过多年的努力,《儿童文学》杂志已由一 份“少儿文学读物”拓展成为了一份“家庭读物”,目前正慢慢向一份“社会读物”奋进。它以一流的品位和丰 富的内容获得了少儿读者、家长、老师以及作家、研究人员的普遍认可,社会影响力与日俱增。我们的目标是, 让社会大众形成这么一种共识:让孩子在阅读《儿童文学》过程中,获得德育、智育、美育的全面提升,为塑造 新世纪的民族品格做出自己的贡献。

儿童文学作家作品简介

儿童文学作家作品简介

儿童文学儿童文学的概念:(广义)18岁以下少年儿童为读者对象,专门为他们创造而且适应他们发展需要,具有丰富审美内涵的学科(包括幼儿文学3,4—6,7童年文学6,7—11,12少年文学11,12—17,18)。

儿童观与儿童文学:儿童文学核心问题是儿童观的问题。

关于儿童观和儿童文学的审美创造?1,人生派:文学研究会2,本位派:注重的是儿童心理,儿童情趣与儿童需要。

3,教育派:上海鲁冰,教育文学就是教育儿童的文学,不要过分强调教育而放弃儿童本我,茅盾“政治挂了帅,艺术脱了班,故事公式化,人物概念化,语言干巴巴。

”4,多元派:曹文轩儿童读物包括儿童文学儿童读物包括哪些内容:(一)儿童启蒙图书《中国儿童启蒙名著通览》;道德伦理;科学知识,科学普及读物;儿童卡通图画读物;百科知识读物《中国通史,少年彩绘版》;少年儿童文学读物。

童话起源(一)周作人“舶来体”,日本小说家《骨董集》山东京传。

(二)本土产生,洪讯涛朱自强(儿童评论家)1909年由孙毓修编译,商务《童话丛书》为标志,这是中国刊物出现童话一词............。

《搜神记》--《叶限姑娘》周作人《童话略论》《童话研究》《古童话释义》。

童话定义:以幻想精神作为主要审美手段,夸张,拟人,非写实的,用来表达和满足人类愿望(儿童愿望)的作品。

1988年当代作家,《草房子》,《山羊不吃天堂草》,《青铜鸟》,迟子建《清水洗尘》《清新土豆》《额尔古纳河右岸》。

1,童话的本质特征:幻想人物:常人化,拟人化,超人化情节:荒诞环境:虚拟童话语言:幽默2,隐喻,游戏精神,纸质(一)儿童审美心理怀特(美)《夏洛的网》《屋顶上的小飞人》《玛丽-波平斯阿姨》与《音乐之声》。

(二)成人理性隐喻东,西方儿童发展史西方童话发展:古典童话—口述—艺术(一)古印度《五卷书》.....最早童话书(梵文),这是一部诗文并用,有故事有教训,以大故事穿小故事的方式编排的文学作品,成书于3~4世纪,作者不详,全书除序言以外共分为五卷,故事中饱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朴素的辩证法,其中最突出的是弱者战胜强者的思想。

儿童文学概念

儿童文学概念

儿童就是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除非对其适用之法律规定的成年年龄低于18岁。

——《儿童权利公约》联合国1989年11月20日大会通过儿童的分类:0——6岁:幼年7——12岁:童年13——18年:少年西方儿童概念的出现1、叶永俐欧洲各国在16世纪前没有儿童这个概念2、夸美纽斯《世界图解》1568年《世界图解》——儿童第一次有了自己的读物儿童读物应属于一个特殊的级别,儿童不就是缩小的成人3、《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把儿童当作特别的值得关注的人始于18世纪下半叶中国的儿童概念出现在五四时期,约比西方晚1个多世纪周作人《儿童的文学》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质疑:儿童崇拜——赤子之心:"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战国孟轲《孟子离娄下》能婴儿说——"含德之厚,比于赤于。

"——《老子》第55章"专气致柔,能婴儿乎?"——《老子》第10章童心说——"夫童心也,真心也。

"——(明)李贽《童心说》但这些并不就是主流的儿童观儿童本位不就是唯一的标准,具有两面性,不能完全由儿童自给自足。

中国儿童文学概念发展的脉络1、古代:"经史子集"中的儿童形象,2、"儿童文学"这一名称始于五四——茅盾3、1922年,冰心儿童散文集《寄小读者》(但就是过于简单化了)4、1922年,郑振铎《儿童世界》(杂志)5、1923年,叶圣陶短篇童话集《稻草人》(中国第一部短篇童话集)6、1923年,魏寿镛《儿童文学概论》(中国第一本儿童文学概论)(三)定义儿童文学就是为0——18岁未成年人服务的一种文学形式,包含幼年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三个层次。

它既具有文学的一般特性(审美),又蕴含了独特的审美品格:"以儿童为本位"、承担着"寓教于乐"的功能。

(四)美学特征举例儿童本位:文学性——《海的女儿》;娱乐性——《爱丽斯漫游仙境》;教育性——《丑小鸭》;寓言性——《夏洛的网》;幻想性——《哈利波特》(五)分类幼年文学:0-6 儿歌童年文学:7-12 童话、故事少年文学:13-18 小说、幻想故事童话的科学定义:童话,就是以幻想为主要特色,以拟人、夸张等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法,以爱为主要叙说母题,主要适合儿童欣赏、接受的一种叙事文学样式。

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

一、什么是儿童文学?儿童文学是指以3——15岁的少年儿童为读者对象,为吸引、培养他们对文学的兴趣和鉴赏力而创作的适应儿童审美需要的文学。

二、儿童文学的特征是什么?1、它是文学;2、它必须适合于儿童的年龄特征。

三、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的异同是什么?相同:它们都是以语言为材料,通过典型的形象、典型的故事情节来反映社会生活。

不同:幼儿文学一定要符合他们的心理年龄特征的需要,使文学作品的深浅程度与儿童感知事物的规律、欣赏文学作品的水平取得一致。

四、儿童文学分为哪三个层次?儿童文学从广义上分为为三个层次:幼儿文学,儿童文学,少年文学。

从狭义上讲,儿童文学专指三个层次中的“儿童文学”。

幼儿文学:3—6岁,主要活动为游戏;文学特点是注重趣味性和娱乐性;主要文体是儿歌、幼儿诗、幼儿童话、生活故事、图画故事;儿童文学:6、7岁—11、12岁,主要活动为学习;文学特点是故事性、娱乐性强;童话、儿童小说、儿童诗、科学文艺;少年文学:11、12—15岁,主要活动为学习;文学特点是注重美育引导,创作方法以现实主义为主;主要文体是少年文艺、报告文学、少年诗与散文、寓言五、幼儿文学读者是谁?身心发展的特点是怎样的?幼儿文学读者是幼儿。

身心发展的特点是:1、感知觉:①大轮廓描述人物。

②图画背景不能复杂。

③时间词笼统化。

2、注意:无意注意占优势。

3、记忆:机械注意。

4、思维:形象思维。

5、想象:无意想象。

6、语言:形象、生动、发展快、口语化。

六、幼儿审美意识的特点是什么?1、审美意识中的“自我中心”状态。

幼儿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有意识的,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把这个现象叫做“自我中心”状态。

“泛灵观念”:它认为大自然的万事万物都有生命,和人一样有感觉和意识。

2、审美意识仍处于较低层次。

儿童的思维特征是一种极富美感的诗性思维,有以下特征:①具体形象性;②同一性;③生命性。

七、幼儿接受方式的特点是什么?1、幼儿是主要是通过“听”来接受文学。

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

第一章一、1儿童本位论:儿童文学是用“儿童本位组成的文学”,其艺术构成都必须以儿童本位心理特征为依据和标准。

评价:积极:它发现并强调了儿童作为生命主题独特的心理世界和精神需求特征,为中国儿童文学的现代自觉,提出观念上的巨大推动力。

不足:忽视成年作者主体性地位,忽视儿童生活与整个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

2、工具论:儿童为学是教育儿童的工具。

评价:积极:它看到儿童文学的作用功能,既教育功能,不足:忽视儿童文学的审美功能。

3、专为论: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

评价:优点:肯定儿童文学的社会职能,肯定儿童文学是成人针对儿童阅读欣赏的心理需求和年龄特点创造的,注意了创作动机和服务对象。

4、概念:现代社会为满足儿童的独特精神需求和成长而专为儿童创作和提供的特殊的文学品种。

二、范围:民间文学,古典文学,经典性成人文学,非专为儿童创作,为儿童专,蒙养读物。

三、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的关系:1、相同点:都具有文学的属性,以语言文学为媒介,塑造文学形象,表到作者的认识感受评价愿望。

2、不同:目标指向的差异,文化底蕴的差异,社会功能侧重点的差异,接受对象的差异。

四、儿童文学的表现特征:1特定的表现内容:儿童的生活、心理、想象世界,刘緖源的“三大母题”:母题: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因素、事件、场面、手法或意向,也可以指主题或题材。

A 爱的母题:通过作品传达对孩子的爱,借此培养孩子的耐心。

母爱型母题:内容:带着自己丰富的人生体验,来做爱的传达,使孩子感受到爱的迷人和伟大,也感受到爱的无奈。

审美:侧重审美感情的升华。

基调:情切温馨。

父爱型:内容:直面人生,以现实的深刻眼光来看待和处理人生中的难题。

审美:揭示人生的难题和奥秘。

基调:端正深邃。

意义:人类渴望爱,渴望家庭与社会的温暖,体现人类现实的一面,起源与人的现实发展需要。

B 顽童的母题:内容:表现顽童的任性和调皮。

审美:在意外的认同中获得审美的狂喜。

基调:奇异狂放。

意义:人类渴望自由,向往能够无拘无束,随心所欲,自由自在的生活,体现人类的未来指向。

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

1.儿童读物即各类适合儿童阅读的出版物,如思想品德读物、自然科技和文史知识读物等。

常常采用一些形象化的文学手法。

但它与儿童文学仍是性质不同的两类事物。

2.儿童文学六大类、与儿童读物的关系:①儿童启蒙读物,即向儿童传授最基本、最简单、最实用的一般知识读物,如古代的《三字经》《百家姓》等等,现代的看图识字、识字卡片、智力开发等读本。

②思想品德教育与励志类读物,这是帮助儿童实现社会化过程,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审美观的图书,有关激励少年儿童励志成长,发奋成才的读物也属于这一范畴。

③科普读物,指传授、普及科学知识的读物,如《十万个为什么》就属于这一类。

④传播人文历史知识的读物,如《上下五千年》。

⑤现在比较流行的儿童图画书和卡通读物。

这种读物因其视觉化的艺术特征而越来越受到儿童喜爱。

⑥文学读物,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儿童文学读物”。

由此可见,儿童文学只是儿童读物中的一种,但它是儿童读物中最重要、最核心、最具审美价值与人文内涵的读物。

3.儿童文学及其重要性:或称少年儿童文学、是18岁以下的儿童为本位,具有契合儿童审美意识与发展心里的艺术特征、有益于儿童精神生命健康成长的文学。

重要性①儿童文学是人类最早接受的文学②儿童文学是儿童最喜爱的读物种类③儿童文学已成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与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4.叙事视角:指特定叙事文本看取世界的特殊眼光和角度,它是作者和文本中心的心灵结合点,也是文学语言的透视镜或文字的过滤网。

儿童视角:创作主体是成人作家5.母题:为了能较准确、较概括地把握儿童文学的题材特点,我们常用“母题”这一概念来概括。

“母题”的概念比“题材”更抽象,居于更高层次,它所指的是一种审美眼光,一种艺术氛围,一个相当广泛的审美范围。

①成长的母题:是人之初的文学,儿童文学的目的与意义在于人之初,即儿童生命的成长②幻想母题:没有幻想就没有儿童文学,因而儿童文学的审美创造无论在任何时候,总是与幻想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是专为18岁以下少年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

其审美意识和心理艺术有益于儿童精神生命健康发展的文学。

四大经典: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孟姜女美学责任:导人向上、导人向善、人之为人的人性使命、美学特征:纯真、稚拙、欢愉、变幻。

质朴从自在到自觉标志性作品:1697年贝洛《鹅妈妈故事集》(格林童话)中国叶圣陶《稻草人》四大母题:爱、顽童、自然原始思维与儿童文学的审美创造:泛灵论(万物有灵,自然万物人格化)、人造论(主观自我中心)任意结合(通过联想将毫不相干的事物任意结合)三个层次;幼儿(儿歌、童谣、童话故事)童年(童话、寓言、儿童小说)少年(少年小说、散文、影视)儿歌的含义:用口语化的韵语唱诵的,浅显易懂朗朗上口的短歌儿歌的什么特点:1、语言浅显,明白易懂2、篇幅短小、主题单纯,突出形、声、色的特点3、具体形象,具有稚拙美4、注重音乐节奏,具有音乐美儿歌特殊形式:摇篮曲、问答歌、连锁调、颠倒歌、数数歌、绕口令、时序歌儿童诗的特点;1、单纯的书写儿童眼中的世界,表现儿童的内心体验2、体现儿童特有的气味和情调3、生动的想象塑造鲜明,充满动感形象。

运用动词转换,达到视觉动感4、自然、明快的韵律。

什么是童话:童话是文学体裁中的一种,主要面向儿童,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象征的手段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

传统童话与现代童话的差异:传统童话,指代民间童话,《田螺姑娘》及复述加工的《格林童话》;现代童话,跨越单一的幻想世界,将现实与想象融为一(从传统到现代的标志是安徒生童话作品)。

叙述、表现、手法、主题都不同童话的基本特征;传统:1、固定叙事程式2、鲜明主题。

现代:1日常进入幻想2、个性化、多样化趣味和风格3、儿童与成年人共享童年梦想童话的表现形式:幻想、夸张、颠倒、象征《五卷书》是向王子传授治国安邦之策。

人民亦可从中学习处世为人之道。

书中宗教说教与道德教条都不多,主要宣扬耍弄手段、施展诡计以谋取物质利益。

叶永烈简介

叶永烈简介

叶永烈简介篇一:儿童文学作家作品简介儿童文学儿童文学的概念:(广义)18岁以下少年儿童为读者对象,专门为他们创造而且适应他们发展需要,具有丰富审美内涵的学科(包括幼儿文学3,4—6,7童年文学6,7—11,12少年文学11,12—17,18)。

儿童观与儿童文学:儿童文学核心问题是儿童观的问题。

关于儿童观和儿童文学的审美创造?1,人生派:文学研究会2,本位派:注重的是儿童心理,儿童情趣与儿童需要。

3,教育派:上海鲁冰,教育文学就是教育儿童的文学,不要过分强调教育而放弃儿童本我,茅盾“政治挂了帅,艺术脱了班,故事公式化,人物概念化,语言干巴巴。

”4,多元派:曹文轩儿童读物包括儿童文学儿童读物包括哪些内容:(一)儿童启蒙图书《中国儿童启蒙名著通览》;道德伦理;科学知识,科学普及读物;儿童卡通图画读物;百科知识读物《中国通史,少年彩绘版》;少年儿童文学读物。

童话起源(一)周作人“舶来体”,日本小说家《骨董集》山东京传。

(二)本土产生,洪讯涛朱自强(儿童评论家)1909年由孙毓修编译,商务《童话丛书》为标志,这是中国刊物出现童话一词。

............《搜神记》--《叶限姑娘》周作人《童话略论》《童话研究》《古童话释义》。

童话定义:以幻想精神作为主要审美手段,夸张,拟人,非写实的,用来表达和满足人类愿望(儿童愿望)的作品。

1988年当代作家,《草房子》,《山羊不吃天堂草》,《青铜鸟》,迟子建《清水洗尘》《清新土豆》《额尔古纳河右岸》。

1,童话的本质特征:幻想人物:常人化,拟人化,超人化情节:荒诞环境:虚拟童话语言:幽默2,隐喻,游戏精神,纸质(一)儿童审美心理怀特(美)《夏洛的网》《屋顶上的小飞人》《玛丽-波平斯阿姨》与《音乐之声》。

(二)成人理性隐喻东,西方儿童发展史西方童话发展:古典童话—口述—艺术(一)古印度《五卷书》最早童话书(梵文),这是一.....部诗文并用,有故事有教训,以大故事穿小故事的方式编排的文学作品,成书于3~4世纪,作者不详,全书除序言以外共分为五卷,故事中饱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朴素的辩证法,其中最突出的是弱者战胜强者的思想。

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

• 叶圣陶,我国第一部有影响的创作童话童 话集《稻草人》。 • 葛翠琳,《野葡萄》获全国儿童文学一等 奖。 《野葡萄》童话作品集,作者以浪漫 抒情、优美动人的文笔,描绘了高山、大 海、森林、草原以及众多可爱的小动物, 用自己对大自然的神情和挚爱,让孩子们 知道怎样懂得美、营造美、追求美。展示 现代儿童被压抑着的狂野天性的童话作品
• 从表现形式上分:
科学童话,科学幻想,科学诗,科学小品,科学相声,科学 故事,科学寓言,科学游记,科教电影。
儿童科学文艺的特征:(选择题) 1 科学性 2 文学性 3 儿童性
• 儿童戏剧文学
• 可以阅读也可以戏剧排演用,而且戏剧排演为主要用途。 • 剧本构成:对话和舞台指示。 特征:P113 分类: 内容、性质及产生的美感效果划分:悲剧、喜剧、正剧。 篇幅:独幕剧、多幕剧、 表现形式:儿童话剧、儿童歌舞剧、舞剧、木偶戏、皮影戏、 滑稽戏等。 演出情形:活报剧、广播剧、学校剧等。 体裁:童话剧和诗剧。
• 世界最早的寓言集是《伊索寓言》,是古 希腊民间流传的讽喻故事,经后人加工, 成为现在流传的《伊索寓言》。 • 其它比较著名的寓言集或寓言较集中的作 品有《克雷洛夫寓言》、《列那狐的故事》 《百喻经》《拉封丹寓言》等. • 玛· 阿希· 季诺夫人(Mme.Mad. H.-Giraud) 生活于12-13世纪的法国。她受《伊索寓言》 的影响,根据当时流传于法国的民间寓言 故事,编写了《列那狐的故事》,以影射 当时的法国社会,讽刺封建贵族、僧侣和 官吏。

题画诗是一种为适合少年儿童欣赏的图画 (或连环画)而题配的儿童诗。
• 儿童诗与儿歌同属于儿童诗歌类,它们虽然 都具有诗歌的共性特征,但又各自具有自己 的个性特征,二者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 • (一)、从读者对象的角度看,儿歌是以学 龄前期和学龄初期的儿童为主要对象;儿童 诗则是以学龄中后期的儿童为主要对象。 • (二)、从主题思想的表现看,儿童诗的主题 思想常常以间接方式表现出来,比较深刻、 含蓄;儿歌则往往是比较单纯浅易地表现它 的主题思想。如儿童诗《小弟和小猫》与儿 歌《洗手》都是以要讲究卫生为主题的作品, 但表现方式却明显不同。

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

一、儿童文学1.定义: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2.儿童文学的类型1、幼儿文学• 以0—6岁的学龄前儿童为接受对象的文学。

• 主要文体:儿歌、幼儿诗、幼儿童话、生活故事、幼儿散文,图文并茂的图画故事等。

2、童年文学• 以6—12岁的儿童为接受对象的文学。

• 主要文体:童话、儿童小说和儿童诗、科学文艺等。

3、少年文学• 是以12—15岁的少年为接受对象的文学。

• 主要文体:少年小说、报告文学、少年诗与散文、寓言等。

3.儿童文学文体:小说,戏剧,儿歌,儿童诗,童话,寓言,散文,图画故事,科学文艺。

4.儿童文学的功能(意义)1、认识作用让儿童扩大视野,增长见识,并帮助他们提高感知生活的能力。

2、教育作用帮助儿童健康成长,使儿童在阅读、欣赏儿童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品德方面的启发和教育,以及情感、情操、精神境界等方面的感染和影响。

3、审美作用优秀的作品以其丰富的美感使儿童产生感情上的激动,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得到情操陶冶,培养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4、娱乐作用通过具体的儿童文学作品让儿童得到愉悦和消遣,以及通过娱乐包藏较深的思想认识和道德教育的内容,寓教于乐。

5.儿童文学的发展·世界儿童文学的发展·萌芽:列那狐的故事·诞生:17世纪末(1697年),鹅妈妈的故事·发展:18世纪,纽伯瑞一双美好的鞋·繁荣:19世纪,数量增长,艺术提升·辉煌:20世纪,1)具有鲜明的美学特征2)幼儿文学崛起并走向兴盛3)传统文艺形式与现代化传播媒介并存,相得益彰4)儿童文学的题材、形式、风格呈扇形发展·19世纪名作:①格林民间童话②安徒生创作③卡洛尔爱丽丝漫游奇境记④科洛迪木偶奇遇记·20世纪名作阿·林格伦第二届安徒生作家奖价值观不一样长袜子皮皮(淘气包埃米尔)E·B怀特吹小号的天鹅小老鼠斯图亚特(又叫精灵鼠小弟)夏洛的网意大利罗大里洋葱头历险记假话国历险记·安徒生熟知作品书上: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幸运的贝儿、单身汉的睡帽、柳树下的梦、丑小鸭、野天鹅、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打火匣、海的女儿;其他:夜莺、拇指姑娘、坚定的锡兵、豌豆公主、*小牧羊女和扫烟囱的人、小意达的花儿。

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第一章1.儿童文学的概念:儿童文学是适合儿童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就广义而言,它是学前儿童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的总称。

2.学前儿童文学是以0-6岁的婴幼儿为主要对象:①学前儿童文学必须是文学;②学前儿童文学必须是学前儿童的文学。

3.儿童文学的范围:学前儿童文学(0-6岁);儿童文学(7-12岁);少年文学(12-15岁)。

4.学前儿童文学的文体特征:①学前儿童文学是开启心智的启蒙文学;②学前儿童文学是深入浅出的口语文学;③学前教育文学是趣味盎然的快乐文学;④儿童文学是培养人文精神的情感培养。

5.学前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①纯真美;②稚拙美;③变幻美。

6.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①学前儿童的感知觉在成长中迅速地发展,完善;②学前儿童的新奇感很强,注意力有很大的无意性;③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很快;④学前儿童的记忆主要是无意识的,机械的,形象的记忆;⑤学前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性思维到五六岁萌芽。

⑥在幼儿的想象中,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有意想象在逐渐发展。

7.学前儿童审美心理的特殊性:①“自我中心”的心理特征;②直观,感性的审美;③动态的审美。

8.学前儿童的接受方式:①“听赏”的方式;②图画,音乐的方式;③表演欣赏的方式。

9.学前儿童文学在学前儿童教育中的重要地位:①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提高学前儿童感知生活的能力;②启迪情感,促进儿童情感的发展;③培养学前儿童的想象力;④培养美感,提高学前儿童的审美能力。

⑤丰富语言,发展语言能力。

10.学前儿童接受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幼儿教师的引导和推动。

要做一个优秀的幼儿教师,必须了解儿童。

同时幼儿教师也可以借此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增加自己的文学积累,提高自己的文学欣赏水平,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学前儿童文学作品,这样在教学中才能游刃有余,才能提高学前儿童的文学欣赏水平。

第四章1.儿歌的特征:①主题单纯,篇幅短小;②形式活泼,富有情趣;③语言通俗,意蕴简明;④节奏鲜明,音韵和谐。

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

1、儿童文学的发展经历了从“自在”到“自觉”的过程,现代儿童文学观出现之前的儿童文学处于“自在”状态。

2、儿童年龄阶段的划分:婴儿期(0-3岁)、幼儿期(3-6、7岁)、童年期(6、7-11、12岁)、少年前期(11、12-14、15岁)、少年后期(14、15-18岁)3、学前儿童文学:是以0~6岁的婴幼儿为欣赏和接受主体,为满足其审美需要,培养其审美情感,提升其审美能力,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而创作或改编的文学。

4、儿童文学:一般是指适应18岁前未成年孩子阅读和欣赏水平的文学,其中包括一部分孩子可读和必读的楷模性文学作品。

5、婴幼儿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语言特征以及审美心理特点。

P2~56、学前儿童文学的文体特点:语言应浅显易懂;情节应生动有趣;结构应条理清楚;主体应具有教育性;内容应具有知识性。

P67、学前儿童文学的婴幼儿特点:游戏性、趣味性、直感性、幻想性。

P78、学前儿童文学的审美特点:快乐、稚拙、“荒诞”、质朴9、儿童文学对儿童的特殊作用:使儿童认识自然、认识和适应社会,并且认识自己;促使儿童语言、思维、想象和发展;帮助儿童学习道德规范,养成良好习惯,确定人生观和世界观;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游戏娱乐作用;美育作用10、儿歌:是适合婴幼儿听赏念唱、形体短小的歌谣。

是婴幼儿最早接触、最易接受的一种文学样式。

(动听的韵律、浅显的语言、风趣的内容、口语化的风格)11、儿歌被誉为“婴幼儿专用的精神粮食”。

儿歌是最具有“人之初文学”意义的文体。

10、儿歌的功能:思维的拓展、智力的开发、语言美感的训练、视野的开阔、知识的丰富、语言的训练、道德情操的培养11、明代吕坤编著的《演小儿语》,目前发现的我国最早的儿歌专集。

(至此,儿歌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3、清代又出现了《天籁集》。

(进一步肯定了儿歌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称儿歌为“天下之妙文”)14、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冠以“儿歌”的名称在《歌谣》周刊上发表。

儿童文学复习资料_0

儿童文学复习资料_0

---------------------------------------------------------------最新资料推荐------------------------------------------------------儿童文学复习资料儿童文学复习资料 1、什么叫做儿童文学。

答:儿童文学或称少年儿童文学,是以 18 岁以下的儿童为本位,具有契合儿童审美意思与发展心理的艺术特征,有益于儿童精神生命健康成长的文学。

2、简述儿童文学与儿童读物的区别与联系。

P6(四个方面需略作说明)答:联系:都是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而编写的,适合儿童阅读的教材,都是对少年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知识教育和审美教育的教材。

范围大小不同:内容要求不同:表现方法不同:起作用的方式不同:3、了解中国儿童文学的重要作家。

P16(掌握地位和代表作)答:叶圣陶、张天翼、陈伯吹、郭风、鲁冰、孙幼军、张继楼、赵冰波、郑春华。

叶圣陶(1894-1988),江苏人。

是中国新新文学运动的元老\杰出的文学家、教育家,是我国1 / 9现代儿童文学的奠基者,也是我国儿童文学创作的先驱。

《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

张天翼(1906-1985)湖南湘乡人,继叶圣陶后中国童话现实性创作的又一个高峰,《大林和小林》。

陈伯吹(1906-1997)上海宝山人。

是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和理论家。

贺宜曾说在我们中国,从古到今,将六十年岁月全部奉献给儿童文学事业,陈伯吹可称第一人,《阿丽思小姐》。

4、儿童文学语言的特点。

答:1、平易性。

(1)要注意词汇的使用(2)用词尽量具体 2、形象性。

(1)摹状(2)比喻(3)拟人(4)夸张 3、音乐性。

4、动作性5、幽默性 5 传统儿歌的特殊形式。

答:1、摇篮歌,又叫摇篮曲、催眠曲,是哄婴幼儿入睡时所吟唱的儿歌。

2、数数歌,把抽象的数字和一些有趣的事物结合起来,以帮助幼儿识数、记数。

3、游戏歌,是儿童游戏时所唱的歌谣。

儿童文学概念

儿童文学概念

儿童文学概念第一篇:儿童文学概念儿童是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除非对其适用之法律规定的成年年龄低于18岁。

——《儿童权利公约》联合国1989年11月20日大会通过儿童的分类: 0——6岁:幼年 7——12岁:童年 13——18年:少年西方儿童概念的出现1、叶永俐欧洲各国在16世纪前没有儿童这个概念2、夸美纽斯《世界图解》1568年《世界图解》——儿童第一次有了自己的读物儿童读物应属于一个特殊的级别,儿童不是缩小的成人3、《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把儿童当作特别的值得关注的人始于18世纪下半叶中国的儿童概念出现在五四时期,约比西方晚1个多世纪周作人《儿童的文学》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质疑:儿童崇拜——赤子之心:“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战国孟轲《孟子离娄下》能婴儿说——“含德之厚,比于赤于。

”——《老子》第55章“专气致柔,能婴儿乎?”——《老子》第10章童心说——“夫童心也,真心也。

”——(明)李贽《童心说》但这些并不是主流的儿童观儿童本位不是唯一的标准,具有两面性,不能完全由儿童自给自足。

中国儿童文学概念发展的脉络1、古代:“经史子集”中的儿童形象,2、“儿童文学”这一名称始于五四——茅盾 3、1922年,冰心儿童散文集《寄小读者》(但是过于简单化了)4、1922年,郑振铎《儿童世界》(杂志)5、1923年,叶圣陶短篇童话集《稻草人》(中国第一部短篇童话集)6、1923年,魏寿镛《儿童文学概论》(中国第一本儿童文学概论)(三)定义儿童文学是为0——18岁未成年人服务的一种文学形式,包含幼年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三个层次。

它既具有文学的一般特性(审美),又蕴含了独特的审美品格:“以儿童为本位”、承担着“寓教于乐”的功能。

(四)美学特征举例儿童本位:文学性——《海的女儿》;娱乐性——《爱丽斯漫游仙境》;教育性——《丑小鸭》;寓言性——《夏洛的网》;幻想性——《哈利波特》(五)分类幼年文学:0-6 儿歌童年文学:7-12 童话、故事少年文学:13-18 小说、幻想故事童话的科学定义:童话,是以幻想为主要特色,以拟人、夸张等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法,以爱为主要叙说母题,主要适合儿童欣赏、接受的一种叙事文学样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文学(亦称少年儿童文学),是以18岁以下的儿童为本位,具有契合儿童审美意识和发展心理的艺术特征,有益于儿童精神生命健康成长的文学。

儿童文学的读者指的是0到18岁的未成年人,这个阶段的儿童年龄差异很大,这种差异包括身心特征、思维特征、社会化特征等,因而又区分成三个层次:幼年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

幼儿文学是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为了一定的教育目的,用文字的形式创作的文学作品。

所以幼儿文学的主要特征是:
(1)明确的教育目的。

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是与学前教育的要求相一致的。

(2)内容上的知识性。

幼儿文学是以形象化的艺术手法,介绍幼儿所不知道的大千世界。

(3)艺术的趣味性和吸引性。

主要是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儿童易接受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达到吸引儿童在游戏性的教育中增长知识和技能的目的。

童年文学的特点:童年期是儿童心理发展上得以重大转折的时期,对外界事物的感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抽象思维与各种心理的有意性和自觉性在发展,个性倾向、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在增长,自觉运用道德意识评价和调节道德行为的能力逐步形成,逻辑思维带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但集体意识有待发展,而且对是非、善恶、美丑的判断常常从表现现象出发,对客观事物愿意表态,求知欲增强,甚至醉心于那种对他们距离很远的东西。

这一切,很大程度是由于书面语言、电子传媒介入的结果。

童年期儿童的特点决定了童年文学的特点是:主题方面单一、浅近、具体、明朗、富于教益,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人物形象多是有理想、有追求、勇于开拓进取、具有奉献精神的先进的成人形象或儿童形象,允许出现否定性人物,塑造时,多用外貌刻画和动作描写,少用静止的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情节生动单纯,具有浓重的故事性;结构紧凑完整;语言生动有趣;基调明朗乐观;内容上以表现光明面为主,力求做到真善美的统一;体裁方面,以儿童故事、童话、寓言、儿童诗、儿童科学文艺和儿童影视剧为主。

少年期文学的特点:少年期是儿童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处在“最动荡、最易变化、最不稳定的一个时期”(克鲁普斯卡娅语)。

在这一时期,他们的抽象思维和语言能力迅速发展,独立性、自觉性、义务感、纪律性等个性品质形成,生活经验、文化知识日益增多,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具有了初步世界观的萌芽。

心理品质向成年期过渡。

少年期儿童的特点决定了少年文学的特点是:主题丰富且呈现多义,题材宽泛且有较为深刻的内涵,既集中描写、赞颂生活中美好的、光明的一面,也不回避客观存在的消极、阴暗的因素;在人物刻画方面,以写少年为主,也不冷落对成人形象的描绘,而且较有深度和力度;情节设计既可曲折完整,也可“淡化”处理;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方面趋于多样化;体裁方面以小说、动物小说、科幻作品、散文、游记、报告文学、传记体作品、少年诗歌、影视剧为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