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肝功能损伤的临床意义分析

合集下载

急性胰腺炎肝脏损害117例临床分析

急性胰腺炎肝脏损害117例临床分析

功 能障 碍 , 中肝 脏 损害 是 影 响临 床治 疗效 果 的重 要 其
因素 。本文 回顾分析 了我 院 2 0 0 0年 1月至 2 0 年 1 05 O 月 2 5 急 性胰 腺 炎病 例 , 1 3 急 性胰 腺 炎 并肝 0例 对 1例 脏损 害患者 的肝 功能变 化进行分 析 , 探讨 其临床意 义 。 1 资料与 方法 1 1 临床 资料 . 对 我院 我院 2 0 0 0年 1月 至 2 0 0 5年 1 O月收 治 2 5例 急性 胰 腺 炎病 例 资 料进 行 回顾 性 分 0 析 , 有 病 例 均 符 合 急 性 胰 腺 炎 的 诊 断 标 准[ , 所 1 按 ] R no标 准分 为轻 型 胰腺 炎 ( as MAP) 4 例 , 型 胰 腺 19 重 炎 (A 5 S P) 6例 ; 中男 1 1例 , 8 其 2 女 4例 ; 龄 1 ~8 年 8 1 岁, 平均 年龄 4 5岁 。2 5 急性 胰腺 炎病 例 中胆 源性 0例
裹 2 轻、 I型惫性胰腺 炎息者肝功睫损害程度 比较
A T( L L U/ ) A T U/ ) " I p d L A卫(/ ) S( L r L(m / ) B I gL
3. 4 4 2 4 . 5 9 5 1. 2 . 8 2 士2 ・ 7 5 +1・ 4 3 士2 4
重 堕 !: 圭! :!! ! : 丝 !:! 圭: 型 壁 ! !! ! !! : 圭 : : : ! : :圭 : : 堑 !
注 l 轻 型 胰腺 炎 患者 比较 l P< O 0 与 ・ . 1,・ *P<O 0 .5
3 讨论
本文 2 5 急性 胰腺 炎患者 中有 1 7例发 生肝 损 0例 1
害 , 5. , 型 急性 胰 腺 炎发 生率 为 10 , 性 占 75 重 0 急

急性胰腺炎患者肝功能检测结果分析论文

急性胰腺炎患者肝功能检测结果分析论文

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肝功能检测结果分析【摘要】目的:通过检测急性胰腺炎患者肝功能指标,探讨急性胰腺炎病症下肝功能损害状况。

方法:对我院2011年7月~2012年6月收治的65例住院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同期选取的60例健康体检者和34例急性胰腺炎治疗后的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移酶及碱性磷酸酶等肝功能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6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50例患者肝功能指标存在一项或多项异常,与60例健康体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 p<0.01),其中3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经治疗肝功能指标与治疗前有显著的改善。

结论: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行肝功能指标监测,对临床指导急性胰腺炎患者保肝、降酶治疗及预后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而在检测胰腺炎患者胰腺淀粉酶时,配合肝功能检测对急性胰腺炎合并肝损伤诊断也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肝功能检测;肝损害【中图分类号】r5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451-01急性胰腺炎系多种病因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其主要诊断指标即是血和尿淀粉酶。

急性胰腺炎发病过程中多伴有肝脏损害,且肝脏损害程度与胰腺炎程度密切相关[1]。

为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肝功能状况的应用价值,现对我院2011年7月~2012年6月收治的6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等指标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5项肝功能指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且经治疗后的肝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2011年7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65例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急性胰腺炎患者(观察组),选取同期前来健康体检的 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和34例经治疗后的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组)。

急性胰腺炎合并肝损害32例临床分析

急性胰腺炎合并肝损害32例临床分析
1O 2
重 庆 医学 20 0 9年 1月 第 3 卷 第 1期 8 导 光束 由玻 璃 纤 维 制 成 , 禁 弯 曲 。存 放 严 中腹 腔 压 力 不 要 过 大 , 般 不 超 过 1mm 。每 分 钟 流 量 3 一 5 Hg

32 冷光源系统 .
时 盘 成 直 径 7 0m 圆 圈 状 。冷 光 源 输 出 的 光 不 宜 过 大 , 接 2c 应 近 日光 色 。 导光 束 与 镜 头 处 有 一 定 的 温 度 , 定 要 注 意 安 全 , 一 不 用 时 关 掉 。冷 光 源 的灯 泡 价 格 较 贵 , 用 时 间 一般 约 5 o 。 使 o h 导 光 束 的 两 端是 玻 璃 , 意 不 要碰 坏 , 免 影 响 光亮 度 。 注 以 33 高 频 电刀 负 极 板 连 线 , 双 极 插 口 一 定 要 插 紧 插 好 。 . 单 贴 在 患 者 大 腿 处 负 极 板 要 贴 好 , 种 液 体 不 能 渗 透 到 负 极 板 各 内, 防止 患 者 腿 部 烧 伤 。连 线 一 定 要 将 插 头擦 干 , 免 发 生 短 以 路 。负 极板 连线 不 正 确 , 频 电 刀 上 有 警 示 灯 报 警 , 时 应 查 高 此 找 原 因 , 接 头 是 否 松 动 、 极 板 是 否 未 贴 紧 等 。 高 频 电 刀 的 如 负
应接好 c , 瓶放 在可靠处 , 能碰倒 , 0 瓶 将 不 以免 伤 人 。使 用

( 稿 日期 : 0 8 0 — 3 收 2 0 — 92 )
基 层 园地 ・
急性 胰腺 炎合 并肝 损 害 3 2例 临 床 分 析
徐 路, 王 青, 唐 欣 40 5) 0 0 0 ( 庆 市西郊 医院消化科 重

IL-6在急性胰腺炎中与肝功能损害的关系

IL-6在急性胰腺炎中与肝功能损害的关系
析 。 结果 轻 型胰 腺炎 和重 型胰腺 炎 血浆 中 I L 一 6 、 A L T 、 A S T含量 检 测值 均 高于 对 照组 , 重 型 胰腺 炎 高于 轻 型胰 腺炎 , 均有 统计 学意 义 。结论 I L 一 6从 加速 肝 细胞 凋亡 , 扩大 肝脏 炎 症反 应 , 破 坏 肝血 管微 循 环等 诸 多方 面导 致 肝脏 功能 受损 , 加重 胰腺 炎 的病情 。 【 关键词】非胆 源性 急性 胰腺 炎 ; 肝 功 能损 害 ; I L - 6 ; AL T; AS T
o f M AP a n d S AP p l a s ma I L -6 , AL T, AS T, we r e h i g h e r t h a n t h o s e i n t h e c o n t r o l ro g u p ,a l l h a d s t a t i s t i c a l s i g n i i f c a n c e .
WANG in r g MENG Xi a n me i REN Li me i
Di g e s t i v e De p a r t me n t , t h e S e c o n d Ho s p i t a l Af f i l i a t e d t o Ba o t o u Me d i c a l Co l l e g e ,I n n e r Mo n g o l i a Au t o n o mo u s Re g i o n , Ba o t o u 01 4 0 3 0 , Ch i n a
【 中图分 类 号】R5 7 6
【 文 献标 识码】B
【 文章 编 号】1 6 7 3 — 9 7 0 1 ( 2 0 1 3) 3 4 — 0 1 5 0 — 0 2

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急性胰腺炎伴肝损害的价值

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急性胰腺炎伴肝损害的价值

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急性胰腺炎伴肝损害的价值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腹痛疾病,常见于胰腺炎发作后会引起严重的全身炎症反应,甚至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在急性胰腺炎的发展过程中,炎症反应会导致肝功能异常,在一些情况下还会引起肝功能损害。

治疗急性胰腺炎伴肝损害成为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

腺苷蛋氨酸是一种已经广泛应用于不同类型脏器损伤的重要临床药物。

腺苷蛋氨酸主要通过对细胞信号传导途径和抗氧化应激通路的调控,发挥抗炎、抗氧化、细胞保护等作用,从而有望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产生积极的作用。

而熊去氧胆酸是一种内源性胆汁酸,在胰腺炎中被发现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通过减少炎症细胞浸润、降低内源性氧化应激水平来缓解炎症反应。

将腺苷蛋氨酸与熊去氧胆酸联合应用在急性胰腺炎伴肝损害的治疗中,可能会产生协同作用,对疾病的治疗产生更好的效果。

具体来说,腺苷蛋氨酸与熊去氧胆酸的联合应用可能会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急性胰腺炎伴肝损害的治疗产生积极的作用:1. 抗炎作用:腺苷蛋氨酸可以通过对炎症介质的调节,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减轻胰腺和肝脏的炎症损害。

熊去氧胆酸则可以通过减少炎症细胞浸润、降低内源性氧化应激水平来缓解炎症反应。

两者联合应用可以产生协同作用,加强抗炎效果。

2. 抗氧化作用:急性胰腺炎伴肝损害的发生与氧化应激密切相关,而腺苷蛋氨酸和熊去氧胆酸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减少氧自由基的生成,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3. 细胞保护作用:腺苷蛋氨酸和熊去氧胆酸还可以通过促进细胞再生和修复,减少细胞损伤,保护重要器官功能,从而对急性胰腺炎伴肝损害的治疗产生积极的影响。

腺苷蛋氨酸与熊去氧胆酸联合治疗急性胰腺炎伴肝损害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临床研究表明,腺苷蛋氨酸与熊去氧胆酸的联合应用可以显著改善急性胰腺炎伴肝损害的临床症状,减轻病情严重程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该联合治疗方案已经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急性胰腺炎肝功能损害临床意义

急性胰腺炎肝功能损害临床意义

急性胰腺炎肝功能损害临床意义
郝波;宋萧逸;任清华;程秀莲;王丙信
【期刊名称】《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年(卷),期】2008(22)6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肝功能损害程度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通过对14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按病情轻重分为重症胰腺炎和轻症胰腺炎,按病因分为胆源性及非胆源性。

分析其肝功能指标血清丙氨酸转氨酶、门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移酶、白蛋白及其对疾病转归的影响。

结果: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明显比急性轻症胰腺炎患者重,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肝功能变化亦明显重于非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且急性重症胰腺炎以胆源性者居多,住院时间较长。

结论:急性胰腺炎早期即可能发生肝功能损害且影响预后。

【总页数】2页(P422-423)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肝功能损害
【作者】郝波;宋萧逸;任清华;程秀莲;王丙信
【作者单位】解放军第251医院消化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6
【相关文献】
1.急性胰腺炎合并肝功能损害的临床意义 [J], 陈昌瑜
2.急性胰腺炎的肝功能损害及其临床意义 [J], 黄开红;曾志勇
3.急性胰腺炎合并肝功能损害的临床意义 [J], 杨清峰;张旭;周磊;张群超;刘伟
4.血清LECT2作为急性胰腺炎伴肝功能损害预后因子的应用研究 [J], 杨曦;梁红亮
5.急性胰腺炎合并肝功能损害及其临床意义 [J], 莫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急性胰腺炎合并肝功能损害的临床意义

急性胰腺炎合并肝功能损害的临床意义

急性胰腺炎合并肝功能损害的临床意义作者:陈昌瑜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05期【摘要】目的研究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与肝功能的病因及病情,分析其破坏情况的关联性和临床意义。

方法抽取我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127例急性胰腺炎合并肝功能损害的患者,按病因分为胆源性AP和非胆源性AP两组,再按病情的轻重分成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和轻症急性胰腺炎(MAP)两组;最后分析组间患者急性胰腺炎合并肝功能损害程度。

结果所有胆源性患者中轻症急性胰腺炎59例,占46.7%;其中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80.1±41.5)U/L,门冬氨酸转氨酶(AST)(77.6±24.3)U/L,白蛋白(ALB)(37.2±6.4)g/L;重症急性胰腺炎68例,占53.3%;其中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177.3±52.4)U/L,门冬氨酸转氨酶(AST)(106.6±45.5)U/L,白蛋白(ALB)(27.8±7.2)g/L;两组肝功能损害程度差异(P【关键词】胰腺炎;肝功能损害急性胰腺炎是一种由于胰管阻塞、胰管内压突然增高以及胰腺血液供应不足等原因引起的胰腺急性炎症,属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临床表现主要有上腹痛、恶心呕吐、腹胀、腰肌紧张、压痛反跳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血、尿淀粉酶升高。

急性胰腺炎病人常伴有急性肝功能损害,临床也通常判断急性肝功能损害情况来评定急性胰腺炎的病情[1]。

本文抽取我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127例急性胰腺炎合并肝功能损害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现概述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127例内科病患者,其中男79例,女48例,平均年龄53.2±22.8岁;采用临床相关检查仪器确诊85例为胆源性胰腺炎,其余42例为非胆源性胰腺炎;依据相关临床医学标准将病情严重情况分成MAP60例和SAP67例。

急性胰腺炎合并肝功能损害及其临床意义

急性胰腺炎合并肝功能损害及其临床意义
急性胰腺炎合并肝功能损害及其临床(卷),期】2003(19)4
【摘 要】目的:了解急性胰腺炎(AP)肝功能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集诊断明确65例AP静脉血,分析AP与肝功能改变之间的关系.结果:肝功能损害患者胆源性胰腺炎41例(63.1%),非胆源性胰腺炎24例(36.9%);胆源性胰腺炎肝功能损害重于非胆源性.随着肝功能损害逐渐明显,AP严重程度加重.结论:肝功能损害程度与AP严重程度及病因有关.
4.急性胰腺炎合并肝功能损害的临床观察 [J], 蒋旺林
5.急性胰腺炎肝功能损害临床意义 [J], 郝波;宋萧逸;任清华;程秀莲;王丙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总页数】2页(P394-395)
【作 者】莫梅
【作者单位】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400014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肝功能损害临床分析45例 [J], 彭思兰
2.急性胰腺炎的肝功能损害及其临床意义 [J], 黄开红;曾志勇
3.急性胰腺炎合并肝功能损害的临床意义 [J], 杨清峰;张旭;周磊;张群超;刘伟

急性胰腺炎合并肝功能损害110例临床病例分析

急性胰腺炎合并肝功能损害110例临床病例分析
维普资讯
第 3 卷第 1 1 期
20 0 8年 2月







Vo131 No 1 - .
ACTA ACADEMI AE MEDI NAE CI ZUNYI
Fb 20 e.0 8
急性胰腺炎合并肝功 能损 害 1 临床病例分析 胰 腺炎 患 者 中 7 1 2例并 发 明显
的肝功能异常, 6 .1 , 占 5 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圆。 4%

5 ・ 8
维普资讯







3 卷 1
降, 肝脏微循环发生明显障碍 而胰蛋 白酶抑制组 门 静脉 、 肝动脉血流下降不明显, 肝脏微循环变化也较 院天数为 3 d, 7 明显高于轻型的 1. 。重症患者 1 轻 。 01 d 提示胰蛋白酶可能通过影响肝微循环损伤肝脏。 例死亡, 而轻型无 1 例死亡。说明肝损害的发生率及 另外 ,有效循 环血量减少也可致肝脏微循环障碍。 肝细胞受损程度与胰腺炎病情的轻重呈正相关。急 Ge a 等 、 l a等[ 实 , P早期对来 自胰腺的 r l 0Co w 1 s 9 1 证 A 性胰腺炎肝损害发病机制仍不是很明确,目前认为 各种损伤性 因子及来 自肠道的内毒素进行降解和灭 细胞 因子 在 急 性 胰 腺 炎 肝 损 害 中发 挥 重 要 作 用 。 活, 起到防御性的作用 。随着枯否细胞 的激活, 肝脏 Gor 报道采用枯否细胞抑制剂可明显抑制肿瘤 释放大量炎性介质, l 等同 o 对其他器官 的损害反而起到积 坏 死 因子 ( N ) T F 产生 , 代 表肝 损 害 的生 化 指标 和 极 的促进作用 。总之, 而且 急性胰腺炎可出现多器官功能 组织病理改变均减轻, 明弹力蛋 白酶诱导的 T F 说 N 损害, 肝脏是主要受损器 官之一, 其损害可使病情加 产生及肝损伤是枯否细胞介导的。急性胰腺炎相关 重, 因此, 保护肝脏功能并阻断其损害至关重要。在 腹 水 (A F在 急性 胰 腺 炎 肝 损 害 中 的作 用 , r 等 临床上因在控制炎症反应 同时, PA ) Mur 加强保肝治疗, 从而 [ 研究 发 现 P AF在 大 鼠和 人 肝 细胞 均 可诱导 明显 提高胰腺炎并发肝损害患者的治愈率。 4 1 A 的细胞 死 亡或 凋 亡 ,独立 于腹 水 中细 胞 因子 和胰 酶 参 成分 ,进一步证实 p 8一MA K在 P A 3 P A F诱导 的肝 [ 考文献】 1 急性胰腺炎 的临床诊断 细胞凋亡 中发挥重要作用。 P时氧 自由基的产生大 [】 中华 医学 会外科学会胰 腺学组 . A 及分级标准[ . J 中华外 科杂志, 9 7, 5( ) 7 3 ] 19 3 1 : 7 . 2 大超过 了组织抗氧化能力, 攻击生物膜 中的不饱和 2 急性胰 腺炎并肝 损害 5 2例临床分析[. J 中国综 ] 脂肪酸引起脂质过氧化反应, 从而损伤细胞 。从炎症 [】 张金华. 合临床, 0 3, 9() 7 8 20 1 8 :0 . 胰组织 内释放 出的各种破坏因子, 如细胞色素 P 5 40 [】 G orB ,T d ,L n 3 lo o d K a e J,e a. pt u f rcl t 1 Hea cK p e e i l 溶血卵磷脂 、 胰蛋 白酶 、 弹性硬蛋 白酶 、 脂肪酶和血 b o k d e u e r l y o c t e rh g c a e e t i l c a e r d c s mo t i fa ue h mor a i n r a t at is 管活性胰腺肽等通 过静脉 回流人肝 脏,在导致肝功 i ie ]JG s o t t ug, 9 8, 5 : 3 - 3 . nm c[. a2t i e r 19 2() 4 0- 5 J rn sS 4 能 异常 中起 重 要作 用 ,主要 表 现 为 肝 组 织 细胞 的变 [】 Mu 4 r MM ,Y n ,Fe ,e 1 acet s — ag J i A r t .P nra t a i i 性坏死和肝小叶细胞 内线粒体 和溶酶体破坏, 肝细 a scae a 2 ct fud id c s h p te d ah so itd s ic l i n u e e ao  ̄e i e t idp n et cletkns [_ S r R s, 0 2, 0 n e ed n l a yoie JJ ug e 2 0 16 f o o 】 胞AP T 合成障碍, 细胞色素 A和 B含量降低, 磷酸 () 18 3 3 2 :4 - 1 . 化作用受阻。N O和 E oky等[ TR ce 5 1 实验发现,P时 A [】 R c e C C u gJ. eua i d cb ir oie 5 o kyD , hn JR glt o o i uil n ex nf n e ti d 内毒素 、N T F刺激肝组 织, 主要是肝细胞 、 否细胞 枯 sn aei e a i s uoia e d ei es [.m J y t s hpt c i s l not l cl JA h n n d h a l ] 及肝 窦 内皮细胞 上 的 N O合酶 合 成 N I2 O。L 1则依 赖 P yi l1 9 ; 7 ( 1 : 0 hs 9 6 2 1 Pt )2 . o, 2 6 内源性 的 I 2 N F C介 导肝 细胞 合 成 N 问 T的产 生 O 。E [】 S hre e R ,G S u C n d �

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急性胰腺炎伴肝损害的价值

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急性胰腺炎伴肝损害的价值

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急性胰腺炎伴肝损害的价值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腹痛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急性胰腺炎炎症,伴有不同程度的肝损害。

近年来,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急性胰腺炎伴肝损害的方法备受关注,并且在临床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腺苷蛋氨酸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能够调节细胞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而熊去氧胆酸则具有保护肝脏和胰腺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急性胰腺炎伴肝损害的价值。

一、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的作用机制1.腺苷蛋氨酸的作用机制腺苷蛋氨酸是一种非蛋白氨基酸,具有多种生物活性。

在治疗急性胰腺炎伴肝损害中,腺苷蛋氨酸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发挥作用:(1)抗氧化作用:腺苷蛋氨酸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能够清除自由基并减少氧化应激损伤,从而保护肝脏和胰腺免受氧化损伤。

(2)调节免疫功能:腺苷蛋氨酸能够调节细胞免疫功能,抑制炎症反应和免疫介质的释放,降低炎症水平,减轻肝脏和胰腺的炎症损伤。

(3)促进细胞修复:腺苷蛋氨酸能够促进细胞代谢和修复,加速肝脏和胰腺的损伤愈合。

2.熊去氧胆酸的作用机制熊去氧胆酸是胆汁中的一种重要成分,具有保护肝脏和胰腺的作用。

其主要作用机制包括:(1)促进胆汁分泌:熊去氧胆酸能够促进胆汁分泌,促进胆汁排泄,减少胆汁在胰腺和肝脏中的蓄积,降低胆汁对胰腺和肝脏的损伤。

(2)抗炎作用:熊去氧胆酸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能够减轻炎症反应,保护胰腺和肝脏免受炎症伤害。

(3)调节脂质代谢:熊去氧胆酸能够调节脂质代谢,降低血脂水平,减少脂质对胰腺和肝脏的损伤。

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的治疗机制是综合利用腺苷蛋氨酸和熊去氧胆酸的作用,能够更全面地保护肝脏和胰腺,减轻疾病的损害。

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急性胰腺炎伴肝损害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临床研究表明,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肝功能损伤和胰腺炎症,缩短病程和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急性胰腺炎肝损害的MSCT表现、病生学及临床意义探讨

急性胰腺炎肝损害的MSCT表现、病生学及临床意义探讨
药的用药分析[】 J .华西药学杂志 ,0 9 2 1 :0 . 20 ,4( )13
受体激动剂 , 效价与芬太尼相似 , 注射后起效迅速 , 其 但 药效消
除快 , 是真正的短效阿片类药 , 停药后呼吸恢复更快脚 。
32 疼 痛 的 综合 治 疗 .
长期使用 阿片类药物可因肠蠕动受抑制而出现便秘 ,可选
例, 腹腔积液 1 ,2例可见双侧胸腔积液 。 4例 1
为胰腺炎导致肝实质损害是个多因素参与 的复杂过程 , 中必定 其
表 1 复查 前 后 肝脏 密度 减 低 者 CT值 对 照 ( HU)
1 o 中目现代医生 C N o HIAMODE ND T R OC 0R

医院管理 ・
指 导 临床 治 疗 , 着 重要 意 义 。 有 【 文 献】 参考
【]陈 平 , 光 明 , 用 平 , .重症 胰 腺 炎 肝 血 流 动 力 学 变 化及 活 化 蛋 1 赵 章 等
胰腺炎肝损害 MS T观察中 , C 肝脏体积的观察 以冠状位重组 图像最为直观 , 不仅可以直接观察肝脏体积 , 而且可以观察肝 周 的损害情况 ,同时可方便地 和邻近的 肾脏进行各径 线的测量相 互 比较 , 多平面观察肝周 的病 变较普通 C T有极大 的优 势 , 以 可 明晰肝包膜局限性或弥漫性增厚 ,区分肝包膜 下少量积液和腹 腔 的少量积液。 扫描前 的准备也不可忽视 , 中复习前次 C 其 T片, 观察其 F V是最重要的项 目,尽量几次检查 的 F V前后一致 , O O 这样保证了同层面像素大小 的一致性 , 对肝实质的 c T值测量就 更有说服力 。胰腺炎肝损害导致的肝实质密度减低 , 唯一需要鉴 别 的是脂肪肝 , 此时 , 病史尤 为重要 ; 如此前患者有脂肪肝 , 鉴别

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肝功能检测结果分析

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肝功能检测结果分析

害。 急性 胰腺炎 发病 过程 中多有 肝脏损 害 , 肝脏损 且 害 程度与胰 腺炎 程度 密切相 关 。急性胰 腺炎 引起肝 功 能损 害发 病机 制 仍然 不 是很 清 楚 , 目前 认 为有 四 方 面 的因素 在急 性胰 腺 炎肝 脏 损 害 中发 挥作 用 : 一 是 肠 源性 内毒素血 症 ; 二是 氧 自由基 ; 三是胰 腺炎相
指 标 检 测 结 果 比较 ( 又士S D)
腹腔 镜 子 宫 肌 瘤剥 除 术 7 例 临床 分 析 9
孙 建 丽 ( 东 莱 州 市 人 民 医 院 ,6 4 0 山 2 10 )
子 宫肌 瘤 是 女 性 生殖 器 官 中最 常 见 的 良性 肿
瘤, 多见 于 3 O岁 ~ 5 0岁 的妇 女 , 4 以 0岁 ~ 5 O岁 最 多见 。腹 腔镜 肌瘤 剔除术 具有创 伤小 、 出血 少 、 复 恢 快 的优 点 , 已逐 步替代 开腹 手术 。现将 我 院 2 0 0 6年
随着人 们 生活水 平 不 断提 高 以及 饮食 习惯 的 改变 , 急 性胰 腺 炎 的发 生 率 不断 上升 , 为 临床 上 常见 的 成 急腹 症 。 探讨 急性 胰腺炎 合并 肝损 害的发病 原 因。 重
视检 测胰 腺 淀粉 酶 的 同时检 测 肝 功能 的 重要 性 , 对
强试剂 , 仪器 为 日立 7 0 6 0全 自动 生化分 析仪 。 1 3 统 计学 分析 采用 t 验 。 . 检
胆石 症时 , 道阻塞 , 积的胆 汁酸溶 解 细胞 膜 释放 胆 蓄 出 AI , 导致血清 AI P P升高 。 本文 中 AI A T 升 T、 S 高 的 同时 , 有胆 红素 升 高 3 伴 6例 3 . , 6 7 这是 肝脏 损 害的表 现 。急性 胰腺 炎时 消化 酶和坏 死组织 通过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肝功能损害临床分析45例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肝功能损害临床分析45例
意 义 ( 0 0 ) 住 院 天 数 延 长 , 症 急 P> . 5 。 重
重 症 急 性 胰 腺 炎 并 发 肝 损 害 的 临 床 表 现 主 要 以急 性 腹 疼 痛 , 吐 , 时 伴 呕 同 有全身发热及 血液淀 粉酶 含量增 高等 临
症, 如脓肿 、 坏死 、 假性囊 肿 等 ; 出现 脏器 功能不全 ; P C E 1评分 ≥8分。肝功 A A H I
TI 高2 BL升 8例 (2 2 ) L 降低 1 6 . % 。A B 8
诊断评判标准 : 所有患者诊 断均符合 中华医学 会消 化病 分会 制定 的《 国急 中 性胰腺炎诊 治指南 》 2 0 和 0 2年世界 胃肠 病学大会《 急性胰腺 炎诊治指 南》 。诊断
指标 : 患者 C T显 示 胰 腺局 部 出现 并 发
论: 医护 人 员要 密 切监 测 重 症 急性 胰 腺 炎 合 并肝 功 能损 害 的 发 生 率及 预 后 , 及 时 并
特别是伴肝功 能损 害的急 性胰腺 炎病 程 较长 , 而且恢 复缓 慢 , 发病 时常 释放 出多
种酶类 、 性物 、 自由基 。同时引 发 毒 氧 胆道梗阻或者继发感染 , 对肝 脏造成的损 害主要是 由细菌释放 的毒素物质导致 的。
论 著 ・临 床
HI FS N E
论 坛
0 M l I n0 C T ) S j N W (
重 症 急性 胰腺 炎 合并 肝功 能 损 害临床 分 析 4 5例
资 料 与方 法
彭 思 兰
计学 意义 。
结 果
20 0 9年 3月 一2 1 0 0年 4月收治 S P A
能损害诊断标 准 : 患者 血清谷丙转氨酶或
床症状 , 往引发 合并清谷草转 氨酶超过正 常值范 围; 患者

急性胰腺炎并发肝功能损害47例临床分析

急性胰腺炎并发肝功能损害47例临床分析

危重 ,易发生休克等严重并发症 ,肝功能恢 复正常 的时 间较 长,治疗不及 时可发生死亡病例 ,住 院时间较长 ,预后较差 。 分析 认为 ,急性 出血坏死性 胰腺炎是 一种 凶险的急腹症,在 病程发展 中其病情呈瀑布样不 断加重 ,主要与全身炎症反应
施 ,在积极实施保肝治疗 的同时避 免使用对肝脏 有损害的药 物。4 0例急性水 肿性胰 腺炎患者 的肝 功能指标 在 7 2 f ~ 1 平 d 均 1.d恢复 正常,出现肺炎、 7 6) 胰腺假性囊 肿等并发 症 5 例, 无死 亡病 例,平均住 院 1. 7 46d; 例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患
经验体会 J g a t u 《 国 学 新 第9  ̄( 第2 期 22 0 i y ni i 中 医 创 》 卷g2 总 3 )0  ̄l n h 9 9 1 月
急性胰腺炎并发肝功能损害4 例临床分析 7
魏鸿雁①
【 摘要 】 目的 : 探讨急性胰腺合并肝功能损害的临床将 及不同类型急性 胰腺炎合并肝功能损害患者的临床预后。 方法 : 4 例临床确诊 将 7
肾脏等重 要器官的损害及衰 竭。肝脏 是发生急性胰 腺炎时最 稳定肝窦 内皮 细胞 膜和肝细胞膜 ,降低脂质过氧化,减轻 肝 早受 累的胰 外器官 Ⅲ,尽管 目前对 急性胰腺炎 合并肝功 能损 害的发病机制还不是十分清楚 ,但大 多数 学者认 为是多种因 素相互协同作用的结果 [2 1] -0由于胰腺静脉血首先 回流至肝脏, 发生炎症 时胰腺所 释放 的各种破坏 因子如细胞色 素 P 5 、溶 40 血卵磷 脂、弹力蛋 白酶 E 、激肽 E 、组 织胺 等和炎性 介质以 及 来 自肠 道的内毒素等可直接对 肝细胞造成 损害 ; 加之炎症
性水 肿性 胰腺炎患者 的肝功能损害程度更为严重,而病 因为 平均 年龄 ( .士. 岁。肝功能损 害的诊断系依据 实验室 检 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 的肝功能损害程度较非胆源性急性胰 4 97) 4 6

酒精性急性胰腺炎并发肝功能损害36例临床分析

酒精性急性胰腺炎并发肝功能损害36例临床分析
c e tt ( r a i s AAP) i .M e h d :S v n y e g tp te t t c t a c e t i ( t o s e e t — i h a in swih a u ep n r a i s AP)c mp i a e y l — t o l td b v c i e u c i n d ma e f o 2 0 o 2 0 ) we e g o p d a c r i g t r m o b d h a y d i k n s r f n t a g ( r m 0 0 t 0 5 o r r u e c o d n o p e r i e v rn i g a o s r a i n g o p 3 a e )a d c n r lg o p 4 a e ) Al p te t r i e r g r t c b e v t r u ( 6 c s s n o t o r u ( 2 c s s . o l a in s we e g v n d u s p o e — t g l e u c i n b t a e o si f sn l t t i n ,p t s i m a n su a p r a e o l c r i i rf n t y i r v n u n u i g g u a h o e o a su m g e i m s a t t r g y y — n v o n r i i n a d to o c n e t n lt e a y i c u i g f s i g, a to n e t a e o p e so h zn i d ii n t o v n i a h r p n l dn a t o n g s r i t s i ld c m r s i n,p r n a— e t r ln t ii n,a tb o is n e a u rto n i i t .Th r e so i e u c i n o h wo g o p r o a e n c e ma k r fl rf n t ft e t r u swe e c mp r d a d v o a ay e n l z .Re u t : e r t fS n o s r a i n g o p wa i n f a ty h g e h n t o ei o — s l Th a e o AP i b e v to r u s sg i c n l i h r t a h s c n s i n to r u ( r l o p P ̄ 0 0 ) Th o c n r t n fa a i e a i o r n f r s n s a t t m i o r n — g .5 . e c n e t a i s o l n n m n ta s e a e a d a p r a e a n t a s o f r s n o s r a i n g o p we e s i i n f a ty h g e h n t o e i o t o r u f e e a e i b e v t r u r tl sg i c n l i h r t a h s n c n r l g o p a t r 4 o l i

急性胰腺炎并发肝功能异常临床研究

急性胰腺炎并发肝功能异常临床研究
中华神经 医学杂志,2 0 0 9 ,8 ( 1 1 ) : 1 1 2 7 — 1 1 3 0 .
f 4 1 王凯杰,洪军 ,崔建忠 . 应激性血糖升高对重 型颅脑 损伤患者 预后 的 影 响 Ⅲ. 中国综合 临床,2 0 0 5 ,2 1 ( 1 0 ) : 9 0 0 — 9 0 2 . [ 5 】 刘兵,张建宁,王 志涛,等 . 重型 颅脑损伤 死亡相关 因素分析 [ J ] . 中
风 险增 加 ,从 而加 重脑 缺 氧 、脑水 肿 ,形 成 恶性 循环 。 而徐
【 2 】 王建 莉,金 国良,郭京 . 6 3 9 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生存预测分析 【 J ] . 中 华 神经外科 杂志,2 0 0 8 ,2 4 ( 2 ) : 9 5 — 9 7 . [ 3 】 徐如 祥,张鹏姜 ,晓丹,等 . 重 型颅脑 损伤患者 的预后 因素分析 [ J 1 .
药方式 等因素可 能影响胰 岛素治疗脑 外伤后 高血糖反应 患者 的 预后 。胰 岛素强化 治疗控制 高血糖 改善患者 预后 ,其机制 目前 仍 不清楚 ,可能 与以下方 面有关 :胰 岛素可减 少脑细胞对 葡萄 糖 的摄 取 ,纠正脑 细胞 内酸 中毒 ;胰 等 则认为使 血糖维持在 1 0 m m o l / L以下预后则 较好 。而 华 神经 外科 杂志,2 0 0 7 ,2 3 ( 7 ) : 4 9 6 — 4 9 8 . 6 6 J 李 云辉 ,赖海 标 ,林 中平,等 . 胰 岛素治 疗重 型颅脑 损伤 的临床研 我 们认 为 目标 血糖 控制 在 5 . 0 ~ 7 . 0 m m o l / L 相对 合适 ,因下 限偏 【 高 而发 生低血糖 的机会也偏 低 ,也 不容易 因为血糖过 高 、出现 究 『 J ] . 中国医师杂志,2 0 0 7 ,9 ( 3 ) : 4 2 2 - 4 2 3 . 波动 而影响 预后。急性颅 脑损伤后 即可 因应激反应 导致血糖 升 [ 7 ] 宋 杰 ,季庆 ,史 焕 昌 . 重型颅 脑 损伤患者 强化胰 岛素 治疗 的疗效 观

急性胰腺炎引起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症状与效果观察

急性胰腺炎引起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症状与效果观察

急性胰腺炎引起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症状与效果观察【关键词】胰腺炎;肝功能【中图分类号】r3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11-0038-02急性胰腺炎是指胰腺及其周围组织被胰酶自身消化所导致的急性化学炎症。

临床上很多急性胰腺炎患者伴有急性肝功能损害,它常用于评价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预后有关[ 1]。

现对我院近3年280例急性胰腺炎的回顾性研究中,发现有137例患者不同程度地存在急性肝脏功能受损。

本文研究急性胰腺炎病因学与急性肝脏功能损害的关系,分析伴有急性肝功能损害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预后,并对其发生原因进行探讨。

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2007年~2010年我院280例急性胰腺炎(2004年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临床诊断和分级标准[ 2])患者中,经实验室肝功能检查证实存在急性肝功能损害患者137例,其中男性79人,女性58人,平均年龄58.2岁。

1.2 急性肝脏功能损害血清谷丙转氨酶(sgpt,正常值0~54u/l)或(和)血清谷草转氨酶(sgot,正常值6~45u/l)超过正常值,伴有或不伴有血清总胆红素(tbi,正常值2~18μmol/l)或(和)血清直接胆红素(dbi,正常值(0~4μmol/l)升高,并经血清肝炎抗原抗体系统检查除外各种类型的病毒性肝炎。

1.3 临床分组临床上出现黄疸伴肝内、外胆管扩张(直径≥1cm);dbi/tbi≥50%;b超、ct或ercp、mrcp等影像学检查证实或疑有胆囊或肝内、外胆管结石、胆管肿瘤或炎性狭窄者为胆源性胰腺炎,否则归为非胆源性胰腺炎。

按血清肝功能检查结果,将伴有急性肝脏损害患者分为单纯转氨酶升高组、单纯胆红素升高组及同时伴有转氨酶升高和胆红素升高组。

1.4 统计学检验应用sass软件x2检验或精确x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

2.4 伴有急性肝功能损害患者的预后本组所有急性胰腺炎患者中,重症胰腺炎共29例,其中伴有急性肝功能损害15例,占51.7%,不伴有急性肝功能损害13例,占44.8%,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胰腺炎肝功能损伤的临床意义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出现肝功能损伤的临床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有无肝功能损伤分为肝损伤组(64例)和无肝损伤组(86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发病原因、并发症和预后结局。

结果肝损伤组发病原因中胆源性胰腺炎的比例明显高于无肝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暴饮暴食、高脂血症和其他原因导致的胰腺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肝损伤组胰性脑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肝损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肾功能受损、呼吸功能受损、胰腺假性囊肿和死亡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胆源性胰腺炎更易出现肝功能损伤,一旦并发肝损伤将会增加胰性脑病的发生率。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肝功能损伤;并发症;临床意义
急性胰腺炎是由于多种因素导致胰酶被激活而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继之出现胰腺水肿、出血,临床上常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及呕吐等症状[1]。

研究证实急性胰腺炎常引起机体的炎症反应,产生大量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如白细胞介素(IL)-1、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等,这些细胞因子形成瀑布式反应,作用于胰腺及其他脏器,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的发生[2]。

肝脏是最早且最容易受到损伤的器官之一,研究显示约有80%的急性胰腺炎合并肝功能损伤,而一旦病发肝损伤将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并且影响预后[3]。

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胰腺炎出现肝功能损伤的临床意义,为临床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4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5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美国胃肠病学会急性胰腺炎临床处理指南(2013版)》[4]中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①与急性胰腺炎相一致的腹部症状和体征,如上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肠鸣音减弱甚至消失等,体征如上腹部包块,甚至可见胁肋部瘀斑(Grey-Turner征)和脐周瘀斑(Cullen 征);②血清淀粉酶和(或)脂肪酶超过正常上限3倍以上;③腹部增强CT、超声及腹腔穿刺结果支持急性胰腺炎诊断。

全部患者按照有无肝功能损伤分为肝损伤组(64例)和无肝损伤组(86例)。

肝损伤组男42例,女22例;年龄18~64岁,平均年龄(41.5±8.1)岁;体重42~85 kg,平均体重(66.4±5.2)kg。

无肝损伤组男54例,女32例;年龄20~67岁,平均年龄(4
2.4±8.3)岁;体重45~84 kg,平均体重(67.2±5.5)kg。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和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急性胰腺炎常规治疗,包括禁食禁水、胃肠减压、大黄灌肠、补液、抗自由基、抑制胰酶分泌、预防感染和营养支持等治疗,并根据具体情况给予对症治疗。

1. 3 肝损伤的判断标准血清谷丙转氨酶(GPT)≥54 U/L和(或)谷草转氨酶(GOT)≥45 U/L,伴或不伴血清总胆红素(TBIL)≥17.1 μmol/L和(或)直接胆红素(DBIL)≥4.0 μmol/L,排除其他类型的肝脏疾病所致的肝损伤。

1. 4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发病原因、并发症和预后结局的差异。

1. 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发病原因比较肝损伤组胆源性胰腺炎导致的胰腺炎明显高于无肝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暴饮暴食、高脂血症和其他原因导致的胰腺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 2 两组患者并发症与预后比较肝损伤组胰性脑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肝损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肾功能受损、呼吸功能受损、胰腺假性囊肿和死亡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3 讨论
急性胰腺炎尤其是重症急性胰腺炎极易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其中肝脏是最容易受到损伤的器官之一,其发生机制主要与胰腺炎引发的全身性炎症反应有关,其他如胰腺坏死后释放多种酶类物质通过门静脉系统会流入肝脏组织损伤肝细胞和胆管细胞。

既往的动物实验已经证实在急性胰腺炎早期即可出现肝细胞肿胀变形、排列紊乱以及毛细胆管扩张等现象[5]。

肝细胞损伤后会释放大量肝细胞酶入血,导致血清GPT、GOT和TBIL等指标上升。

本研究对于两组患者的发病原因进行了比较,结果肝损伤组胆源性胰腺炎明显多于无肝损伤组(P<0.05),提示胆道疾病在胰腺炎导致的肝功能损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能与胆道与肝脏解剖结构比较密切有关。

存在胆道疾病的患者本身肝脏和胆管系统比较脆弱,发生胰腺炎时更容易引起肝脏的损伤。

因此在治疗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时要注意监测肝功能变化,及时给予保肝药物应用。

此外,作者还比较了两组患者对于并发症和预后结局的影响,结果发现肝损伤组胰性脑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肝损伤组,而其他并发症如肾功能受损、呼吸功能受损和胰腺假性囊肿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提示对于合并肝损伤的患者更容易出现胰性脑病,因此在治疗过程要严密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警惕胰性脑病的发生。

综上所述,胆源性胰腺炎更容易引起肝功能损伤,而合并肝功能损伤又容易并发胰性脑病,治疗此类患者时要格外注意。

参考文献
[1] 阮海兰.急性胰腺炎伴肝功能损害临床分析.中国医药导刊,2010,12(8):1342-1343.
[2] 徐毅晖,陈垦,崔淑兰,等.促炎和抗炎因子在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0,18(18):1913-1918.
[3] 姚爱军,吴志平.急性胰腺炎74例肝功能指标分析.当代医学,2011,17(15):108-109.
[4] 钱安瑜,张茂.美国胃肠病学会急性胰腺炎临床处理指南(2013版).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3,22(12):1324-1325.
[5] 刘明森. 54 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肝脏损害临床分析.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1,21(2):114-1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