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的形成与教学
《第二节 掌握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4-2025学年高中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全一册
《掌握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和阶段性规律。
2. 掌握运动技能形成的基本条件和方法。
3. 能够分析并解决实际运动中的技能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和阶段,能够分析实际运动中的技能问题。
2. 教学难点:如何在实际运动中运用运动技能形成规律,提高技能水平。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视频,包括不同运动技能的示范和练习过程。
2. 准备相关练习器械和道具。
3. 设计教室讨论和练习环节,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机缘实践和交流。
4. 提醒学生提前预习相关内容,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参与教室活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运动技能形成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和影响因素,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掌握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
(二)新课教学1. 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1)讲解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包括泛化、分化、自动化等阶段;(2)通过实例分析各个阶段的特点和表现;(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克服技能形成过程中的困难。
2. 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1)讲解运动技能形成的一般规律,如按部就班、再三练习等;(2)分析不同运动技能的特点和形成规律,如游泳、篮球、舞蹈等;(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根据不同运动技能的特点制定训练计划。
3. 影响因素(1)讲解影响运动技能形成的因素,如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环境因素等;(2)分析这些因素如何影响技能的形成和发展;(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克服这些因素对技能形成的影响。
(三)实践操作1. 给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运动项目,如跳绳、踢毽子等,让学生尝试练习;2. 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制定适合自己的训练计划,并进行实践操作;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练习,互相交流经验,共同进步。
(四)教室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2. 强调掌握运动技能形成规律的重要性;3. 鼓励学生继续尽力,不息提高自己的运动技能水平。
技能的形成与训练
技能的形成与训练
观察力也是形成劳动技能、绘画技能、写作技能、阅读技能和实验技能的必要条件。
任何技能的训练,受训练者都需要随时观察自己的动作是否符合标准要求,不断巩固正确
的动作,纠正不正确的动作,从而形成相应的技能。
在教学心理学中,技能分为智力技能与动作技能,两种技能的形成都有各自的过程、
特点和相关理论,以及可以对之采取的措施。
智力技能就是通过自学而构成的,它就是一种按照客观的、合理的、健全的程序组织
起来的活动方式,就是一种内隐的智力操作方式,没显著的外部动作。
而动作技能就是在
练的基础上构成的,不是生而有之的,故而动作技能就是人类必须存活、必须发展就必须
具有的能力,就是人类自学的关键领域之一。
形成特点
从活动结构的发生改变来看,运动技能的构成整体表现为一系列个别动作联手成完备
的动作系统,动作之间相互阻碍现象和多余动作逐渐消失。
从活动的速度和质量来看,技能的形成表现在动作速度的加快和动作准确性、协调性、灵活性的提高。
从活动的调节来看,技能的构成整体表现为视觉掌控促进作用的弱化和动觉掌控的进
一步增强,甚至只靠动觉掌控,活动就能够成功地展开。
《第二节掌握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全一册
《掌握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包括泛化、分化、巩固和提高四个阶段。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能够根据运动技能形成规律指导自己的运动实践。
3. 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运动技能水平,培养运动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讲解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和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
2.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实际运动中运用运动技能形成规律,提高运动技能水平。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器材:适量的体育器材和设备,确保安全可靠。
2. 准备教学内容:设计相关运动技能的练习和测试,确保教学内容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3. 准备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习、纠错等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4. 准备教师自身:充分准备教学内容,做好课前备课,确保能够准确解答学生的问题和疑惑。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课堂常规:集合、体委带队跑步、师生问好。
2. 课堂安全教育:强调运动安全,特别是热身运动的重要性。
3. 导入本课: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并简单介绍其重要性。
(二)准备活动1. 组织学生围绕操场慢跑两圈,提高心率,起到热身的效果。
2. 组织学生做一些体操动作,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身体温度,为接下来的运动做好准备。
3. 安排学生做一些轻器械练习,如投掷实心球等,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
(三)运动技能学习1. 教师演示动作要领,强调动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纠正和指导。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间的技能比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4.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点评和总结。
(四)整理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拉伸运动,帮助身体恢复到正常状态。
2. 组织学生进行慢走或慢跑,帮助身体逐渐冷却下来。
3. 提醒学生注意运动后的保暖和饮水,避免运动损伤和脱水。
(五)课堂小结1. 集合队伍,表扬表现优秀的学生和小组。
第六章 技能的形成
(三)操作技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训练要求
.准确的示范与讲解
(I)示范者的身份、示范的准确性、以及何时给予示范很重要;
(2)通过讲解突出重点、言语讲解要简洁概括、鼓励学生发出声音进行语言描述;
(3)示范与讲解结合
心智技能的原形模拟就是指为了达到培养心智技能的目的,在生活中找到一个实际的操作活动,作为练习心智 技能的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培养使原形得到锻炼。
题的产生式系统。产生式是智力技能的基本单位,产生式是所谓条件一一活动的规则,也就是说,由于人经过 学习,其头脑中储存了一系列以“如果则”形式的规则,这种规则就是产生式,简单的产生式只能完成单一的活动。 有些任务需要完成一连串的活动,因此需要许多简单的产生式。经过练习,简单产生式可以组合成复杂的产生式系 统。这种产生式系统就被认为是复杂技能的心理机制。
(1)闭合性操作技能这类技能在大多数情况下主要依赖机体自身的内部反馈信息进行运动,对外界环境中的反馈 信息的依赖程度比较低。
(2)开放型操作技能这类技能在大多数情况下主要依据外界反馈信息进行活动,即根据外界环境变化来调整、控 制并作出适当动作。
.按操作对象的不同分类
(1)徒手型操作技能无须器械,仅通过身体协调来完成,如:太极拳
其基本形成过程可表述为: .产生式系统的建立
(1)找到每一步该怎么做的方法; (2)发现每一步与目标的差距; (3)发现每一步与下一步的关系;
(4)对整个产生式系统进行概括。 .智力技能学习的两种主要形式 (1)样例学习:从学习具体事例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条件,并根据条件采取行动。是通过阅读感知样例题,认知其 中蕴涵的产生式系统的过程实现的。
排球教学中技能的形成与教学要求
还可以用正误对比的方法,加速分化抑制的 发展。 教师要善于模仿错误学生的错误动作, 给学 生照镜子拍照片。同时还要做出这一动作细节的 正确示范。 用正误对比的方法。 使学生 自己意识到 主要错误动作所在。 在技术分析课中, 还要对全班 学生分析排队, 按同一动作环节分正误二队; 错误 不明显, 动作又不够格的学生站第三队( 中间类) 。 这样归纳, 能使学生查明问题 , 学有榜祥。 这样学生就会增强信心, 注意力集中, 动作协 调、 准确。避免产生一些多余动作。
() 4 自动 化 过程 。
关键词 : ; 学; 排球 教 技能 ; 形成 ; 求 要
排球运动中技能形成 的四个过程是互 相联 系, 逐步过渡, 不可分割的。各过程的出现和持续 的时间, 是与教学方法、 学生基础与接受能力 , 以 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 目 的性等有密切关系。 如初学者在学习掌握新动作时, 泛化过程较 长, 分化能力较差。 在学传球和扣球等复杂结构技 术 时 , 化 过程 更 长些 , 握 动作 较慢 , 化 的难 泛 掌 分 度更 大些 。因而 教传 、 时 , 泛化 阶段 的进度 扣球 对 要慢一些 , 时数要多一些 ; 分解教学稍细些。对协 调性 、 活 性较 差 的年 级和班 级 的学生 , 灵 泛化 过程 也应稍长一些 。同时还需要求学生必须加强身体 素质和熟悉球性的训练。 . 根据在排球模块教学过程中的经验现作了如 下探讨, 提供给大家一起学习 : 一 l泛化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大脑皮质中的兴奋与抑制都 呈扩散状态 , 使条件反射暂时联系在不稳定的泛 化过程中, 学生表现为动作机械、 。在学传球 费力 时仲臂僵硬, 全身动作机械不协调。 有为了保持击 球点和肘关节间距, 致使肩带肌过份紧张疲劳。 手 型内半园难以形成。正确规格要求 小指和食指间 距要充分张开。但是初学者的大拇指与食指问距 也随之张大( 超过一拳距 )而造成拇指朝前, , 拇指 在球下不在球后下, 顶不住球 、 形成跳挖球等错误 动作 。 例如学垫球时 ,表现为抬、送臂时肩过于紧 张、 僵死, 垫击的手臂插夹靠伦促机械 , 屈肘垫击 、 全身的仲膝、 提踵、 、 、 跟腰 抬 送臂动作不协调。 学发球时 , 抛球与挥臂的引前挥动配合不协 调。 学原地扣球时, 表现为敞肩引臂后拉过早 , 或 从体侧引上。后腿伸膝早、 重心前移早 , 下肢配合 不协调 。肩、 肘紧张。 肩带肌紧张 , 大臂向前推挥 。 手向上 向前的划弧挥击路线明显分解等。或有多 振月 动一次的多余动作等。 槲 学拦网时, 表现为不该压肩而压肩碰网。 摆臂 起跳不协调 , 失去空中平衡容易碰网等。 以上出现的错误,说明不应要求在新授课中 全面按规格细节作动作。而应该有计划地每课抓 二个主要动作环节。 抓相应的—个教学关键。 对 于上一次课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抓住一二个共性 问题 , 解决其要领。 不应要求学生每一堂课都完成 该动作要领的全部。 这个过程可采看录像、 电视、 图片、 看比赛, 看 较规格学生的表演。 通过视、 听语言和运动器官的
12-13周盼盼:第六章《技能的形成》教案
第六章技能的形成第一节技能的概述一、技能及其特点(一)技能的概念技能(skill)是指运用一定的知识、经过练习而获得的一种合乎法则的活动动作方式。
克伦巴赫(J. Cronbach ):最好把技能定义为习得的、能相当准确地执行且对其组成的动作很少或不需要意识注意的一种操作。
(二)技能的特点1. 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
2. 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是由一系列动作及其执行方式构成的,属于动作经验,不同属于认知经验的知识。
区别于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是做什么、怎么做,技能是“做”。
3. 技能中的各动作要素及其执行顺序要体现活动本身的客观法则的要求,区别于一般的随意动作。
【例】马步是练习武术最基本的桩步,因此有“入门先站三年桩”、“要学打先扎马”的说法。
猫步(catwalk)专业一点的名称是“台步”。
指时装模特在进行时装表演时所使用的一种程式化的步子。
行进时左右脚轮番踩到两脚间中线的位置,或把左脚踩得中线偏右一点,右脚踩得中线偏左一点,并产生一种韵律美。
4. 技能是通过有意识的反复练习形成的,区别于习惯。
(三)与技能有关的概念1. 技能与能力1)一定的能力水平是技能形成的前提条件。
能力是非动作性行为方式,是内心思维活动的方式,技能是动作性的行为方式。
2)技能的形成有助于能力的发展。
【例】教师职业技能2. 技能和个性1)个性影响着技能学习的方向、速度和水平。
需要、动机等个性心理倾向不仅制约技能的选择,而且也维持着学生学习某种技能的活动,并为进行这种活动提供了内部动力。
能力、气质和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也影响着技能学习的效率和水平。
2)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对学生的个性也有着重要影响。
学生在某种技能的学习活动中,久而久之,也就养成了这些个性品质。
【例】练习瑜伽与太极对个性的影响3. 技能的形成与知识的掌握1)区别:(1)基本结构:知识是符号所代表的概念、命题与原理的意义,掌握知识的关键是理解符号所表征的意义;技能是对知识进行应用的程序,其基本结构是动作或产生式,形成技能的关键是对应用知识的方法的正确应用。
动作技能的形成与学习PPT学习教案
会计学
1
动作技能形成的标志
动 作 技 能 形 成的 标志是 达到熟 练操作 ,即动 作已达 到较高 速度、 准确。 流 畅 、 灵 活 自如, 且对动 作组成 成分很 少或无 需有意 识注意 状态。
特征如下:
(一)意识调控减弱,动作自动化 (二)能利用细微的线索 (三)动觉反馈作用加强 (四)形成运动程序的记忆图式 (五)在不利条件下能维持正常操作水平
第9页/共11页
谢谢
第10页/共11页
第1页/共11页
动作技能的学习
第一,讲解与示范 第二,练习 第三,反馈
第2页/共11页
第一,讲解与示范
讲解是指导者在动作技能学习初期,以言语描述
或提示的方式向练习者提供的有关动作技能本身的 重要信息
。
教师讲解时需运用简短精炼的语言 。
第3页/共11页
示范是指导者将技能演示出来,以便学习者能够直
2,练习方式
根据时间分配划分:集中练习VS分散练习
内容完整性 :整体练习VS部分练习
练习途径
:身体练习VS心理 。 在练习的中期往往会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称为高原现象
。
产生高原现象的主要原因有:
第一,当练习成绩已经达到一定水平后,如果想要继续进步需 要打破原有经验,运用新的技能结构与方法。在没有完成改造前 ,成绩就会停滞不前甚至暂时下降。
身体练习:实际用身体进行的练习; 心理练习:在头脑内反复思考动作技能的练习。
第8页/共11页
第三,反馈
外部反馈VS内部反馈
外部反馈:练习者以外的人或者事物给予的 反馈,主要包括教师、教练、录像等。学 习的初期作用较大。
内部反馈:由具体动作引起,让练习者自 己的感觉系统提供反馈,主要包括视觉、 听觉、触觉、动觉等获取的反馈信息。学 习的中期和后期作用较大。
第七章技能的形成详解演示文稿
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这种活动方式可以 是外显的、展开的动作系统,也可以是内 隐的、简缩的动作系列
技能这种活动方式表现出规则性,技能是 熟练的、按照一定的规则组织起来的动作 系列,不同于随机的、任意的动作组合
技能: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4月22日湖北恩施大峡谷,美国探险者迪恩·波特徒 手行走架于两座山峰之间长达41米的软绳
配自己心智加工过程的技能
智慧技能
心智技能 认知策略
真题链接
操作技能与心智技能相比,在结构上的特 点是( ) A.具有观念性 B.具有外显性 C.具有展开性 D.具有整体性
三、技能的作用
1.技能可以提高活动效率 2.技能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变革现实的
前提条件
第二节 操作技能的形成
一、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 (一)操作定向 1.操作定向的含义
1.示范者的身份对学习者(观察者)的学习效果 有一定的影响 熟练的教师的示范操作时,学生的学习效果较 好;身份较高的示范者可能影响着学习者的技 能掌握
2.无论是何种身份的示范者,其示范效果关键 取决于示范的准确性(可以借助于图片、录像、 幻灯、影片、计算机模拟)
3.何时给予示范是一个要考虑的因素。 实际操作前、实际操作后
2.操作整合阶段的动作特点 (1)动作品质:一定的稳定性、精确性、灵活性 (2)动作结构:分化、精确、协调、连贯 (3)动作控制:清晰、准确 (4)动作效能:效能提高、疲劳感降低
(四)操作熟练
1.操作熟练的含义 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 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 动化
(1)对象具有观念性 心智活动的对象是客体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是知识和信息
《教育心理学》教案——第五章 技能的形成
教案(第18次课2学时)一、授课题目:第五章技能的形成二、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技能的概念、特点。
2.理解心智技能的形成、加里培林心智技能形成5阶段3.理解动作技能的特点、分类、阶段。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形成阶段。
难点:动作技能形成的标志、高原现象。
四、教学过程(包含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板书、学时分配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辅助手段:多媒体呈现图片学时分配:2学时教学过程:【导入】很多人可能听说过一万小时定律,这是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的:“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
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他认为,在任何领域取得成功的关键跟天分无关,只是练习的问题,需要练习1万小时——就是在10年内,每周练习20小时,大概每天3小时。
这个定律似乎给人一种承诺,在任何一个行业或领域,只要做到1万小时的练习,人人都能掌握改行业的技能,成为专家。
真的是这样吗?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技能的形成。
一、技能是什么?(一)技能的概念技能是指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智力动作方式和肢体动作方式的复杂系统。
其中,智力动作方式就是指的心智技能,这是发生在头脑内部的心理操作动作,是内在的,无法从外部观察到,如解数学题、写作等。
肢体动作方式就是指动作技能,这是外部的,可观察到,如骑车、写字、折纸等。
(二)技能的特点1.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本能是人们不用学就会的动作方式,例如吮吸、抓握、咀嚼、打喷嚏等。
技能则是后天学会的,会随着练习而逐渐熟练,如骑车、写字、打羽毛球。
在技能学习中,动作方式的掌握总是要经历一个由不会到会、由会到熟练的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
练习是技能熟练的必经之路。
2.技能是一种动作方式,区别于程序性知识。
前面讲过,知识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
第六章 技能的形成
第一节 技能的一般概述
一、技能及其特点
(一)定义:通过学习、练习而形成的符合法则的、顺
利完成某种任务的一系列动作或心智活动方式。
(二)特点
• 通过学习或练习形成的。
• 由一系列动作及其执行方式构成,属于动作经验。
• 熟练的、按照一定的规则组织起来的动作系列。
第一节 技能的一般概述
强化正确动作,并鼓励学生努力改善其操作。
• 反馈效果的影响因素
–反馈的内容;反馈的频率;反馈的方式。
第二节
操作技能的形成
(四)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映象 三、操作技能的保持规律
(一)操作技能的保持
• 操作技能的保持牢固,越是复杂,保持的时间越 长;越是简单,保持的时间越短。
– 许尚侠的实验研究
第二节
第二节
• 练习进程的特点
操作技能的形成
(二)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开始进步快;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暂时的停顿 期,即高原期;后期进步较慢;总趋势是进步的, 但有时出现暂时的退步。
• 影响练习的因素
–练习量与练习方式。
第二节
操作技能的形成
(三)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 反馈的来源:内部反馈与外部反馈 • 反馈的作用:反馈可以引导学生矫正错误动作,
心智技能的形成
(三)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
• 原型定向与操作阶段:言语在于标志动作,并对活动的 进行起组织作用。 • 原型内化阶段:言语在于巩固形成中的动作表象,并使
动作表象得以进一步概括,从而向概念性动作映像转化。
(四)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充分考虑学生的主
客观条件。
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
• 动作特点:动作趋于协调、连贯;稳定性、精确
第七章 技能形成与训练(教育心理学·小学)
第七章技能形成与训练一、技能概述(一)技能的含义。
技能是通过练习而获得的使某项任务能够顺利完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高级水平的技能达到熟练并自动化的程度时,又称为技巧。
(二)技能的特点。
1.技能不同于本能行为,它是后天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
2.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而非知识。
3.技能不同于习惯,它要遵守一定的活动法则,并且各动作要素有一定的执行顺序。
(三)技能的种类:操作技能、心智技能。
1、操作技能(动作技能、运动技能)。
操作技能是指,在练习的基础上形成的,按照某种规则或程序顺序顺利完成身体协调任务的能力。
如球类、体操、田径运动、吹拉弹唱、操作机械、维修钟表等。
构成成分:动作或动作组、体能、认知能力。
四个特点:①活动对象具有客观性。
②执行具有外显性。
③结构具有展开性和协调性。
④要求精确性和适应性。
2、心智技能(智力技能、认知技能)。
心智技能是指,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如阅读、写作、解题、运算等。
构成成分: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
思维操作是其主要方式。
三个特点:①对象具有观念性。
②执行具有内潜性。
③结构具有简缩性。
(四)技能的作用。
1.技能对活动进行调节与控制,从而使个体的活动表现出稳定性和灵活性,能够适应各种变化的环境。
2.技能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变革现实的前提条件。
二、操作技能的形成(一)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操作熟练)1.操作定向: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和要求,在头脑中建立操作活动的定向认识的过程,是操作技能形成的初期。
掌握与动作有关的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2.操作模仿:试图尝试做出某种动作,实际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是将头脑中形成的定向认识以外显的实际动作表现出来。
个体经常感到紧张,容易疲劳。
3.操作整合: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通过练习把已掌握的局部的、个别的动作联系起来,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
操作技能的形成与培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三)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 反馈,是指让练习者了解自己的练习结果。反馈在操作技能学习过程中 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只有当练习者及时知道练习结果,从他们的操作 或动作的结果中得到正确的反馈时,练习才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 一般来讲,动作反馈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内部反馈,即操作者自身的感 觉系统提供的感觉反馈,是个体通过自身的视觉、听觉、触觉、动觉等 获取的反馈信息。二是外部反馈,即操作者自身以外的人和事给予的反 馈。教师、教练、计算机、录像等外部信息源为学习者提供的反馈都属 于外部反馈。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第九章第二节
操作技能的形成与培养
一、操作技能的形成
针对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的动作特点,并根据学生学习操作技能 的实际,操作技能的学习可以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 与操作熟练四个阶段。
• (一)操作定向
• 操作定向是指学习者通过对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的了解,在头脑中建立起 操作活动的定向映像的过程。
窄,知觉的广度、精确性与敏锐度及辨别力都较差,即难以同时感知较多的信号,难以 觉察错误,难以分配信息。 • (4)在动作效能方面,学习者常感到紧张,容易疲劳。
• (三)操作整合 • 操作整合是指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成分依据其内在联系联结成一个
整体,并固定下来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
• 操作整合阶段具有以下特点:
• 不同的反馈指导方法,其效果有所不同。对教师或培训者而言,怎样给予反馈、 给予何种形式的反馈都应值得注意。
• 在反馈的内容方面,要考虑该信息能否使练习者的注意指向应改进的动作方面。
• 在反馈的频率方面,要注意并非每次练习都必须给予外部的反馈。
第七章技能的形成详解演示文稿
三、技能的作用
1.技能可以提高活动效率 2.技能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变革现实的前
提条件
第17页,共61页。
第二节 操作技能的形成
一、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 (一)操作定向 1.操作定向的含义
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 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 有了这种定向映象,学习者在以后实际操作时 可以受到该映象的调节,知道做什么、怎么做
第24页,共61页。
古尔德与罗伯茨(D.Gould &G.G.Roberts,1982) 1.示范者的身份对学习者(观察者)的学习效果
有一定的影响 熟练的教师的示范操作时,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好; 身份较高的示范者可能影响着学习者的技能掌握 2.无论是何种身份的示范者,其示范效果关键取 决于示范的准确性(可以借助于图片、录像、幻 灯、影片、计算机模拟) 3.何时给予示范是一个要考虑的因素。 实际操作前、实际操作后
4.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
这种言语形式要求重新学习及掌握 儿童学习由朗读过渡到默读
第40页,共61页。
5.内部言语动作阶段
是活动达到智力水平的最后阶段,智力活动 的形成阶段
第41页,共61页。
(二)安德森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
安德森(1995) 1.认知阶段 了解问题的起始状态、要达到的目标状态、 从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所需要的步骤,形成 问题的表征 2.联结阶段 “合成”与“程序化” 3.自动化阶段 个体对特定的程序化的知识进一步深入加工 和协调
第42页,共61页。
我国教育心理学家提出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
冯忠良(1992,1998) 原形定向 原形操作 原形内化
第43页,共61页。
二、心智技能原形的模拟
第八章操作技能的形成与培养.2021完整版PPT
(一)操作技能
• 操作技能——通过练习形成和巩固起来的符合 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 日常生活中的写字、打字、骑车; • 音乐方面的吹、拉、弹、唱; • 体育方面的田径、球类、体操、游泳; • 生产劳动方面的车、铣、刨、磨等活动方式,
都属于操作技能范畴。
操作技能除具有技能的一般特点外, 还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 2.动作的精确性。 自然学科、社会学科学习中的观察、想象、思维与记忆技能等等,均属于心智技能。
生产劳动方面的车、铣、刨、磨等活动方式,都属于操作技能范畴。 第一节 技能及其作用 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徒手型操作技能与器械型操作技能。
• 操作技能的动作要符合一定的规范要求,即有关运动执行的原理。 技能是由一系列动作及其执行方式构成的,属于动作经验。
第二节 操作技能的形成与训练
• 一、操作技能的主要类型 • 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徒手型操作技能与器械型操作技能。 • 前者的动作不操纵任何东西,仅仅表现为机体的一系列骨骼肌肉
的运动; • 如跳舞、游泳、体操等; • 而器械型操作技能的动作是要操纵一定的器具、工具或机械,如
生产劳动时操纵各种生产工具,书法作画时使用各种文具等如打 字、驾驶等。 • 如掷手榴弹和跳远
• 二、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
• 操作技能的掌握有特殊的过程和条件,它是通过行为方式的 定向,经模仿和练习而达到熟练的。
• 如音乐教师教学生唱歌,手弹琴、眼看谱、口唱歌,还要关 注学生。
• 这就是因为弹唱的技术已经熟练,达到自动化了,所以能够 把注意力集中在学生身上。
• 针对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的动作特点,并根据学生 学习操作技能的实际,操作技能的学习可以分为:
等等,均属于心智技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教育心理学》课件——第五章 技能的形成
加里培林的五阶段模式
1.定向阶段
这一阶段的任务让学习者在头脑中建立起动作执行的映像。
比如:知道加法是怎么做的。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演示如何运算, 学生则记住操作程序步骤,比如“两位数加一位数:十位十位,个 位加个位,然后再相加”。
2.物质或物质化动作阶段
学生通过肢体动作来完成智力活动,例如学生用小棍或者数手指 来计算加减法。
工具型的 动作技能
是指完成技能时必须操作一定的 装置或工具
写字、打字和演奏
徒手型的 动作技能
就是不使用工具或某种装置的动作技能
跳舞和健身操
0-6岁儿童行走动作的发展过程
幼儿时期能够形成哪些动作技能?
(二)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
1.费茨和波斯纳的三阶段:概括了较为成熟的人类学习 动作技能的一般过程。
2.如何帮助学生形成心智技能?
u 在定向阶段,教师需要把某个心智技能的所有动作系列,按照一定的顺序 演示给学生,让学生正确完整地了解智力活动的全过程,并在头脑中正确 记住。
u 练习,练习可以让学生尽可能达到内部言语阶段。
u 在练习的时候,则要遵循从外到内的过程,确保学生真正掌握活动的结构。
u 在练习中,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分步练习的条件,使学生在练习中能按模式 将智力活动的程序展现出来,并从展开的形式逐渐概括化,从外部向内部, 成为熟练的、自动化的活动,促使学生心智技能的形成。
认知定向 阶段
动作技能的学习初 期,练习者通过接 受指导和观察,认 识动作的基本原理 和要求,并进行初 步的操作尝试,在 头脑中形成动作映 象
联系形成 阶段
初步掌握了一 系列动作,并 开始将这些动 作联系起来
自动化阶段
技能形成的最后阶段 是一长串的动作系列 已联合成为一个有机 的整体并已巩固下来, 各个动作相互协调似 乎是自动流出来的。
技能形成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1课时年级:五年级教材:《品德与生活》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技能形成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形成良好技能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1. 技能形成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良好技能的形成方法。
教学难点:1. 如何培养学生形成良好技能的意识。
2. 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技能吗?请举例说明。
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技能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一种能力,是完成一定任务的必要条件。
二、讲授新课1. 教师讲解技能形成的概念和重要性。
- 技能形成的概念:技能是在实践中,通过反复练习和总结经验,逐步形成的一种能力。
- 技能形成的重要性:技能是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基础,良好的技能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人生价值。
2. 教师讲解良好技能的形成方法。
- 明确目标: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 反复练习:通过反复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技能水平。
- 总结经验: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调整学习方法。
三、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一个技能形成案例,如:学习骑自行车。
2. 学生分析案例,总结技能形成的过程和关键点。
四、课堂讨论1. 教师提出问题:如何培养自己的技能?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五、实践操作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一项实践活动,如:手工制作。
2.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六、总结评价1. 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进行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实践感受,总结技能形成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和实践操作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了技能形成的概念、重要性及形成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继续关注学生的技能形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技能观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帮助学生形成技能技巧的主要教学
帮助学生形成技能技巧的主要教学
教学技能有许多,但要想帮助学生形成技能技巧,有三个主要方面,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首先,教师应在支持和尊重学生的情况下与学生有效沟通,并把
不熟悉的技能、概念或者情境通过演示、讲解等各种形式予以传授,
即使学生的因素影响,也可以及时帮助他们更充分地学习技能。
其次,引导学生形成技能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能够解决学习中出
现的问题。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导他
们仔细分析问题,并由此掌握新的技能,而不是把一个问题看成一个
新技能总结。
第三,教师要支持练习和提高,让学生有机会反复练习和提高自
己的技能和技巧。
如把新学习的内容以游戏形式作为教学休息的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还可以
加入竞争、比赛形式,以达到培养学习技巧的目的。
技能形成与训练PPT学习教案
8
三、动作技能的培养要求
(一)准确的示范与讲解 (二)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三)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第8页/共19页
9
(一)准确的示范与讲解
•示范的作用是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正确的动作 表象,进而在实际结 合;整体示范与分解示范相结合;示范动作 要重复,在示范中要指导学生观察。
第3页/共19页
4
三、技能的分类
(一)动作技能
也称运动技能,指由一系列实际动作,以完善、合理的方式组成的操 作活动方式。它具有客观性、外显性、展开性的特点。
(二)心智技能
也称智力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它具 有以下特点:对象具有观念性;执行具有内潜性;结构具有简缩性。
第4页/共19页
第15页/共19页
16
(三)原型内化
原型内化:即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 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 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 教师应注意:动作的执行应从外部言语开始, 再逐步转向内部言语;开始时,操作活动应 在言语水平上完全展开,再依据活动的掌握 程度简缩;要注意变换动作对象,对活动方 式进行概括;要注意适时地实现转化。
第9页/共19页
10
(二)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练习是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条件。这里的练习是指有意练习,即练 习者抱有改进其作业水平的目的,而且这种练习要付出一定的努力。 •练习的分类:1.根据练习内容的完整性可分为整体练习和局部练习; 2.根据练习时间分配不同可分为集中练习和分散练习;3.根据练习途 径不同可分为模拟练习、实际练习和心理练习。 •练习中出现的高原现象,即学生在一些结构比较复杂的技能学习中, 练习到一定阶段,常出现进步暂时停顿的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能的形成与教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掌握技能形成的过程
2、技能形成的特征
3、掌握技能形成过程中的几种共同趋势
4、了解技能的迁移
5、掌握技能与教学
二、教学重点:技能的迁移
三、教学难点:技能与教学
四、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技能?特点及种类?
(二)技能的形成过程
1、技能形成的阶段
2、技能及形成的特点
3、技能形成过程的几种趋势
4、技能的迁移
(三)技能与教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技能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对学生练习的动作方式要严格要求。
2、练习的要点和要求应在事先详加说明。
3、教师要认真做好示范动作。
4、多给学生创造练习的机会。
5、对学生的练习要加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