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解剖学》本科5年制大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疆医科大学

系统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卫生部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

(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五年制本科班用)

基础医学院

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系统解剖学教学大纲

(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五年制本科班用)

Ⅰ前言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属生物科学范畴。其主要任务是阐明人体各器官的形态结构以及各器官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为医学生学习医学基础课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系统解剖学教学大纲》是在本校于1999年制定的大学本科学生使用的教学大纲和国家教育部第六版统编教材暨“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

规划教材”的基础上制订的。我校人体解剖学在教学中分为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断层解剖学、穴位解剖学、麻醉解剖学五部分教学内容,目前按照我校安排的教学时数,参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结合我们教学实际编写了本教学大纲。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部分组成。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识(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画实线,重点内容以下画虚线,一般内容不标识)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贯彻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用性)的原则,培养学生刻苦认真的学习态度,要求学生准确使用解剖学术语,教师要依据教学大纲加强集体备课,精选教材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由浅入深,不仅教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教学习方法,增强学生自学能力。通过学习掌握教材内容,认真观察标本,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利用现代化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形态学科,实验课的实践(观察标本)教学尤为重要,讲课与实验课的比例为骨学1:2,中枢神经部分可调整为2∶1,其余部分为1:1。教师须悉心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标本,克服不仔细、不认真观察标本,死记硬背书本的缺点,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教学大纲是以临床医学专业教学为基础,可依据不同专业的要求而有所侧重,在保持解剖学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条件下,对某些内容可适当调整。

Ⅱ正文

绪论

一、目的要求

1.了解人体解剖学的定义、任务与分科。

2.了解学习人体解剖学的方法。

3.掌握人体的标准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轴,面。

二、教学内容

1.人体解剖学的定义、任务与分科。

2.人体的标准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轴,面。

三、教学方法

讲解学习解剖学的目的要求,介绍学习方法,要求学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认真观察标本,学会写简要笔记,作简图。

运动系统

骨学

总论

一、目的要求

1.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熟悉骨的分类、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3.掌握骨的构造及其机能。

二、教学内容

1.运动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骨的分类、骨的构造与机能。

3.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三、教学方法

指导学生观察实物标本,区分骨的形态分类、构造,骨的化学成分与物理性质。

中轴骨骼

一、目的要求

1.掌握躯干骨的组成及其功能。

2.熟悉椎骨的一般形态结构特点及其功能。

3.熟悉颈椎、胸椎、腰椎的形态,结构上的区别。

4.了解骶骨形态及前、后面和外侧部的结构名称。

5.了解第1、2、7颈椎的形态结构特点,第7颈椎的临床意义。

6.了解尾骨的位置、形态。

7.掌握胸骨的分部、胸骨角的位置,临床意义。

8.了解一般肋骨的形态结构。

二、教学内容

1.躯干骨的组成及其功能。

2.椎骨的一般形态结构特点,颈椎、胸椎、腰椎的形态,结构上的区别。 3.骶骨、尾骨、肋骨的形态结构。

4.特殊颈椎(1、2)形态结构特点,第7颈椎的临床意义。

5.胸骨的分部、胸骨角的位置及临床意义。

6.临床常用的骨性标志:第7颈椎棘突、第4腰椎棘突、骶角、骶管裂孔、颈静脉切迹、胸骨角。

三、教学方法

在教师指导下观察标本,结合标本的形态位置在自己身体上找到骨性标志。

颅骨

一、目的要求

1.掌握颅的组成、脑颅与面颅的区分、各骨的位置与名称。

2.熟悉下颌骨的分部及各部的主要结构名称。

3.掌握各鼻旁窦的位置、形态、开口部位。

4.了解颅盖外面、内面的结构名称。

5. 掌握颅底内面和熟悉颅底外面各结构名称、孔裂的位置。

6.熟悉颅侧面结构、翼点的位置、组成及临床意义,了解翼腭窝的位置。 7.了解颅前面结构、眶、鼻腔、口腔的形态特点。

8.了解新生儿颅的特点、出生后的变化。

9.掌握颅的骨性标志:枕外隆凸、乳突、颧弓、外耳门、下颌角、髁突、舌骨。

二、教学内容

1.颅的组成,脑颅与面颅的区分,脑颅与面颅各骨的位置与名称。

2.下颌骨的分部及各部的主要结构名称。

3.颅盖外面、内面的结构名称。

4.颅底内面、外面各结构名称、孔裂的位置与连通。

5.颅侧面结构、翼点的位置、组成、临床意义。

6.颅前面的眶、鼻腔、口腔的形态特点,骨性鼻腔和口腔的形态特点,鼻旁窦的开口位置。

7.新生儿颅的特点,出生后的变化。

8.颅的骨性标志:枕外隆凸、乳突、颧弓、外耳门、下颌角。

三、教学方法

在教师指导下观察颅骨标本,在自己身体上找到颅骨在头部骨性标志。

附肢骨骼(四肢骨)

上肢骨

一、目的要求

1.掌握上肢骨的组成、排列顺序、形态特征和功能。

2.熟悉锁骨与肩胛骨的位置、形态。

3.熟悉自由上肢骨中肱骨、桡骨、尺骨的位置、各骨形态结构。

4.熟悉腕骨排列(近侧列、远侧列)名称、顺序、位置关系。

5.了解掌骨、指骨分部名称、位置、骨的数目。

6.掌握上肢骨的骨性标志:肩峰、肩胛冈、肩胛骨下角、锁骨、肱骨大结节、肱骨内上髁及外上髁、尺骨鹰嘴、茎突(桡、尺骨)、豌豆骨。

二、教学内容

1.上肢骨的组成、排列顺序、形态特征和功能。

2.肩胛骨、锁骨的位置、形态,各部重要结构名称,定位标志。

3.肱骨、桡骨、尺骨的位置、形态结构、定位标志。

4.腕骨排列顺序、各骨名称、位置关系。

5.掌骨、指骨分部名称、位置、骨的数目。

6.上肢骨的骨性标志:锁骨、肩胛冈、肩峰、大结节(肱)、内上髁、外上髁、鹰嘴、茎突、(尺、桡骨)、豌豆骨。

三、教学方法

在教师指导下观察标本,分辨每一骨在人体的左右侧,在自己身体上找到上肢骨的骨性标志。

下肢骨

一、目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