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教育特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教育的启示
通过德国社会文化课程学习我感受颇深,其中对德国教育的介绍唤起我对于教育的沉思。于是利用课余时间,我阅读相关书籍并有了更深的体会。首先我认为德国教育并不是表面看到的自由、轻松,引用一名著所说,是一种“美丽与哀愁”并存的教育,但是许多教育特点、教育理念都值得我们借鉴。通过对一些德国教育案例的研究让我对德国教育有了一个总体理解。下面我介绍几条令我印象深刻和有所感触的几点内容:
一、德国教育:先松后紧
幼儿园基本不学习,让孩子自由玩耍;小学学习内容难度不大,智力正常的学生都能有不错的成绩;德国小学生毕业后,如果学生将来想读大学,就要进入“文理中学”;文理中学学业繁重,得到好成绩也非常不容易,学生功课作业也很繁重;德国大学“宽进严出”,不容易毕业,是最考验一个人学习能力的时候;有点专业毕业率只有20%,论文以及答辩也极其严苛,所以德国的大学文凭含金量很高。而中国正相反,中国孩子小时候累的不行,到了大学,反倒轻松,中国很多大学生“躺着都能毕业”。的确中国的大学的确很好毕业,只要各门学科及格,英语四级及格,甚至只要达到学校给划的分数线基本就可以毕业了。但是这样的毕业,也就是为什么有些毕业生无法在社会上生存的原因之一。
二、德国教育的“平均主义”倾向明显
德国学校“没有名牌、没有重点、没有排名”,从城市到乡村,
每个学校的硬件、软件都相差无几。大部分家长们不必为了孩子太过于折腾,家门口的学校就不错。德国人认为“受教育是人的权利,学生不是商品,不能靠学生赚钱”。德国绝大部分学生就读于公立的学校,从小学到大学,都享受免费的教育,普通民众不用太操心孩子的“学费”问题。德国学校非常重视孩子的课外活动,每个学校都会给孩子提供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后兴趣班,这个和我们的兴趣小组有着相同的理念,都是为了孩子的全面发展。
三、德国没有户籍制度
德国没有城市户口、农民工等的划分。也买没有借读费、赞助费等,只要孩子在德国,就可以免费上学,享受同等的教育资源。这一点上值得我们学习。
四、德国课堂
在游戏中学习,在团队合作中完成任务,德国学校写写、画画、剪剪、贴贴的学习方式比较多,枯燥的练习比较少;大家关心的是:要让孩子觉得学习有意思,课程设置要吸引孩子,这一点让我想到了我们的“问题引领,四步自学”教学模式。
五、德国学校文学学习
不把时间浪费在“咬文嚼字”上;看重学生阅读,图书馆处处有,阅读的活动无所不在;写作内容“杂”,从练习写菜谱到让孩子自编通话故事,不抒情,不矫情,客观清楚的表达;学语言,背诵的活不多;对于阅读,很赞同这一点,在我们二年级大阅读中就能体会到,阅读的好处,比一般孩子更有想法,更善于表达,更加锻炼自己的想
象力,大量的阅读,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养成好的习惯,增见识长学问,拓展思路,改变思维习惯,为将来的写作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六、成绩不好,不是学生不够努力
德国家长认为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得到好成绩,成绩好不好不是孩子的错。当孩子没有学习兴趣、不够勤奋时,很多家长不会把问题全部归结到孩子身上,家长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学校、老师是否安排了足够吸引孩子的学习内容,因为德国家长认为,如果上课的内容是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符合孩子的心理,那么大多数孩子是愿意学习的。因为劳动、学习都是人类的本能,人类就是从不断的劳动学习中发展进步的,所以喜欢学习应该是一件自然的事情。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的学习成绩下降,首先要在自身找原因,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是否符合孩子的学习兴趣,思维等,俗话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同时,德国家长和中国家长一样,各式人物都有,但整体来说德国家长有下列特点:比较文明,不会在公开场合训斥孩子;不像中国家长那么高度重视“学习成绩、刻苦程度”等;重视孩子的感受和兴趣;和孩子的关系是平等的;重视规则胜过语言;注重孩子生活技能的培养;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借鉴和深思的地方。
七、德国学校评分“人为”因素大
成绩排名这事离学生比较远,德国不喜欢凡事都搞评比排名。分数不是学习的全部内容,不能按分数给学生排名,成绩是隐私,没有排大榜。对于排名,我们也一直强调不排名,不公布分数,甚至只给A B C的方式,但在我看来,只有还有高考,家长就不可能不关注分
数,要想转变这种想法,短时间无法完成。
八、让孩子一生热爱运动
德国人的运动情结很浓,儿童户外活动场所密度大、设施好,盖房子先想着给孩子留块地方玩耍,学校运动课丰富,目标简单:孩子热爱运动,这就够了,增强人民体质靠运动协会,无需付太多费用,运动协会就能满足一家老小对运动的不同需要。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给孩子提供丰富的运动课项目,培养学生热爱运动的好习惯,增强体质,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通过学习,首先让我羡慕的是德国浓厚的学术氛围浓厚。如季羡林书《德国印象》中他的老师们,瓦尔德施米特教授、西克教授等这些人个个治学严谨、一丝不苟。“他们的学风都是异常地认真、细致、谨严。他们写文章,都是再三斟酌,多方讨论,然后才发表”。季羡林选择的梵文课程只有他一个学生,可是老师仍然认真严肃地讲课。在二战大中,德国飞机制造之父、流体力学权威普兰特尔教授,居然在炮火弥漫中仔细观察一段短墙,在研究炸弹爆炸引起的气流是怎样摧毁短墙的,听到他在自言自语,“这真是难得的机会!我的流体力学试验室里无论如何也装配不起来的。”还有个地球物理学教授,当飞机轰炸,人们都往地下室跑的时候,他却急不可待从楼下往楼上跑,要观察实验室里无法看到的“全城震声冲天,动地山摇”的景象。德国学者们这种忠于科学、愿为科学而舍命的精神,无不令人肃然起敬。
德国的大学自由也令我神往。“德国大学是绝对自由的。只要中学毕业,就可以愿意入哪个大学,就入哪个,不懂什么叫入学考试。
入学以后,愿意入哪个系,就入哪个;愿意改系,随时可改;愿意选多少课,选什么课,悉听尊便;学文科的可以选医学、神学的课;也可以只选一门课,或者选十门八门。上课时,愿意上就上,不愿意上就走;迟到早退,完全自由。从来没有课堂考试”。“在德国,是教授说了算,什么院长、校长、部长都无权干预教授的决定。如果一个学生不想做论文,绝没有人强迫他。只要自己有钱,可以十年八年地念下去。”如此自由而又实事求是的学术生活,使人神而往之。德国大学的自由,并不是意味着可以轻易混文凭。很多大学生也因为论文通不过而多读了几年。
通过阅读我更深层次的认识德国人,虽然他们的教育随着社会进程也存在很多问题,但充分给孩子自由,其基础教育是为了让孩子们对学习充满兴趣孩子保持对世界好奇,给予孩子自主选择的权利。这也让我对现代教学教育手段有了更深的启发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