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常用的“点拨方法”

合集下载

点拨法的运用和举例

点拨法的运用和举例

点拨法的运用和举例点拨法是一种教学方法,它采用逐步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自主思考问题,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这种方法具有针对性强、因材施教的优点,能够帮助学生在知识的掌握、理解和运用方面获得更好的效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点拨法的运用方法和举例。

1、确立学习目标。

在进行点拨式教学前,首先需要明确本次课的学习目标,并告诉学生需要达到的目标和要求。

2、引导学生思考。

点拨式教学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通过提出问题和提示,帮助学生找到问题解决的思路和方法。

3、反复点拨。

在引导学生思考的过程中,需要多次反复点拨,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指导,让他们逐步理解问题。

4、鼓励自主探究。

点拨式教学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让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去理解问题,并找到自己的解决方法。

5、总结归纳。

在点拨式教学结束后,要及时总结归纳,让学生回顾整个过程,并加以总结,促进其对所学内容的深刻理解。

1、语文——古诗词赏析在古诗词赏析教学中,可以采用点拨法。

首先,老师可以让学生阅读一首古诗词,然后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1)古诗词有什么特点?2)这首古诗词表达了什么意境?接着,老师可以逐步点拨学生,帮助他们理解这首古诗词。

例如:问题1:我们可以从标题入手,了解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问题2: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诗句的意义,来理解诗人想表达的情感。

通过以上的点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语言特点,以及它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2、数学——解方程在解方程的教学中,也可以运用点拨法。

比如,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简单的方程,如“x+3=5”,然后问学生:1)如何确定方程的未知数?2)如何将方程转化为等式?3)如何去掉方程中的常数项?4)如何解出方程?问题1:未知量是x,我们需要找到x的值。

问题2:将方程中的常数项移到等式另一侧,即x=5-3。

问题3:通过运用减法原理,得出x=2。

问题4:检验所得解,将2代入原方程中,看是否成立。

通过以上的点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方程的解题方法,提高运用解方程的能力。

初中老师的课堂点拨技巧

初中老师的课堂点拨技巧

初中老师的课堂点拨技巧作为一名初中老师,课堂教学是我们日常工作中最为重要也最为基础的一项工作。

而课堂点拨是课堂教学中绕不开的一项技巧,它能够让我们在短时间内实现课堂目标,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点拨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明确课堂目标课堂点拨的前提是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只有明确了目标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按部就班地进行课堂点拨。

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向标志,它规定了学生所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和达成这些目标所需要达到的技能和知识水平。

因此,我们需要在备课的时候认真查看教材,了解本节课的基本目标,进而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点拨方案。

同时,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可以将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次,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这三个目标的实现都需要在点拨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

二、采用多种方式进行点拨教学点拨是课堂教学中需要反复使用的一项技巧,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点拨,提高点拨的效果。

常见的点拨方式有以下几种:1、提问法:我们可以先向学生提问并引导学生自己回答问题,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学习兴趣,同时通过学生的回答可以直接知道学生的理解程度,进一步进行点拨。

2、比较法:比较是一种常用的点拨方式。

我们可以将同一类别的事物进行比较,突出它们的异同点,以此加深学生对于相似事物的认识。

比如,课堂上我们可以通过比较两篇文章的相似处和不同处,引导学生掌握文学作品的特点和创作方法。

3、归纳法:归纳是一种对信息进行整合和简化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理清课堂所学的内容和知识点,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我们可以对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深度。

4、讨论法:讨论是一种启发式方法,可以让学生通过交流和讨论来彼此学习,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

在点拨过程中,我们可以组织小组讨论或全班研讨,在学生之间进行知识的传递和分享,提高他们的学习成效。

5、演示法:演示是一种直观的点拨方式,它可以让学生感知和获取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点拨法的运用和举例

点拨法的运用和举例

点拨法的运用和举例点拨法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它通过给学生一定的提示,引导他们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中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帮助他们自主学习并得到更好的理解。

以下是点拨法的运用和举例。

1. 提供启发性问题:老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当学生遇到一个陌生词汇时,老师可以问:“有没有类似的词汇?它们的意思相似吗?”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猜测该词汇的意思。

2. 利用比喻和类比:通过将已知的概念或问题和新的概念或问题进行类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当学生学习到“等差数列”的概念时,老师可以将其比喻为一列等待上车的乘客,每个乘客之间的间隔恰好相同,这样学生可以更容易地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和性质。

3. 提供提示和解决思路:当学生遇到困难时,老师可以通过提供一些提示和解决思路,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学生遇到一道数学题目时,老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找出已知条件,然后提醒学生运用相关的公式或方法进行求解。

1. 英语阅读理解:学生在阅读一篇英语短文时,遇到一个单词不认识。

老师可以提示学生先查找该单词的词义,并思考它在文中的上下文含义。

如果学生还无法理解,可以提醒他们寻找相似的词汇、前缀或词根等来进行猜测。

2. 数学问题解答:学生在解答一道复杂的数学题时,感到困惑。

老师可以提醒学生先找出已知条件,然后思考与已知条件相关的数学概念和公式,用以解答问题。

如果学生仍然无法解决,可以给予一些具体的提示,如提醒学生画图、列式、运用特定的几何性质等。

3. 科学实验设计:学生在进行科学实验设计时,不知道如何选择适当的实验步骤。

老师可以提问学生想要验证的科学概念是什么,然后引导学生思考用什么实验步骤来验证该概念。

如果学生还没有思路,可以给予一些启发性的提问,帮助他们发现实验步骤之间的关联,从而得到更好的设计。

课堂教学中常用的“点拨方法”

课堂教学中常用的“点拨方法”

课堂教学中常用的“点拨方法”课堂教学中的“点拨方法”课堂教学中的点拨,被喻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造能力,使学生获得正确学习方法的“点金之道”,“点”就是教师对学生要善于启发诱导,使之获得认识问题,的正确方法;“拨”是教师开学生思维的迷雾,拨正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因而,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善于“点拨”,还要讲究方法。

一、循循善诱,引向深入课堂教学中常出现,这和情况;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也能答出一二,旦思考方向正确,但认识深度不够,这时,教师就应该在肯定学生认识方向的基础上启发诱导,顺势点拨,使其认识更系统深入。

二、造阶梯点迷津当学生遇到难度较大问题而感到束手无策时,教师应在认识彼岸路上造阶搭梯。

指点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从而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发散聚合训练思维思维可分为两种形式:发散性思维和聚合思维。

对一个事物或一个问题的看法或认识,需要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认识,考证,得出结论。

因此,发散和聚合两种方式在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应当是紧密联系的。

如小学生由于知识年龄等方面特点,认识问题有时片面,这时教师就应用时进行思维方式点拨,提高思维认识。

四、归谬正误,转变认识当学生对一个问题产生错误认识时,教师如果只是简单地予以否定,难以使学生信服,旦易产生逆反心理。

这时,就应让学生认识错误的根源所在,使其他幡然醒悟,转变正确的认识这就是归谬法。

五、善用“点拨法” 应注意的问题1、点拨要适当,首先点拨的角度应恰当,符合问题本身的性质和要求,符合学生自身生理。

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并点到学生思维卡壳的关节上。

其次是点拨语言应炼,言简意赅,能准确表达的寓意。

2、点拨要适时。

孔子日:不愤不启,不排不发。

这句话可以说明点拨所应掌握的时机。

教师的点拨,应不早不迟,恰逢其时。

也就是说,教师要在学生认识发展到似懂非懂,想说而又不说不出来的思维状态时予以点拨,使学生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点拨过早,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点拨过晚,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师课堂“点拨”十五法,教你如何说“正确的废话”

教师课堂“点拨”十五法,教你如何说“正确的废话”

教师课堂点拨十五法,教你如何说正确的废话教师课堂点拨十五法,教你如何说正确的废话【导读】课堂上,教师的点拨一定要放在关键之处,也就是在学生想懂又弄不懂的时候,想说又说不出的时候。

正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时的点拨是雪中送炭,会让学生恍然大悟,豁然开朗。

语文课堂上如何点拨?看江苏省镇江市新区实验小学教师吴民益的实践。

首先是理解方面的点拨。

当学生理解错误时,你引导他想正确;当学生理解肤浅时,你引导他想深刻;当学生理解狭窄时,你引导他想宽阔。

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示范朗读如一位教师在教《纸船和风筝》时问学生:将‘纸船漂呀漂,漂到小熊的家门口’中的‘漂呀漂’三个字去掉行不行?有学生说,没有漂呀漂就不通顺了;有学生说,缺了漂呀漂就不具体了……答案五花八门。

这时,教师说:老师给大家读一读,听听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在读到漂呀漂时,教师故意放慢了速度。

而读另一句中的漂字时,却用较快的速度一带而过。

片刻的宁静之后,有学生说:这三个字写出了纸船经历了一段很长的路程,漂得很辛苦。

还有学生说:因为小溪是弯弯曲曲的,所以纸船不可能一帆风顺。

面对这样的回答,教师点了点头。

2、引导体验有位教师在讲《海伦·凯勒》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海伦·凯勒刻苦好学的精神,曾做过这样的尝试:学生紧紧捂住耳朵,教师说出一个短语,学生根据教师的嘴型判断短语的内容。

结果,教师重复三次,学生仍不知所云。

体验结束后,学生结合课文马上就能理解:自己用眼睛观看嘴型判断发音尚且如此困难,何况是没有听觉、视觉的海伦呢?她学习发音只能靠触觉感受教师的舌头和嘴唇的颤动情况,那需要多么顽强的毅力啊!从学生的表现可以看出,这次体验让他们与海伦产生了共鸣,并意识到海伦身上闪现的精神光芒。

3、补充资料在教唐代诗人柳宗元所作的《江雪》一诗时,教师问:老翁为什么要在如此清冷的季节、如此人迹罕见的地方,独自垂钓于寒江之上呢?学生都说老翁非常喜欢钓鱼,也许他觉得冬天钓鱼特别有意思吧。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点拨技巧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点拨技巧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点拨技巧语文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环节。

为了使学生在语文学科中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掌握一些点拨技巧。

本文将分享一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点拨技巧,以帮助教师们更好地指导学生,提高教学效果。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学科的学习需要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和理解。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通过讲述有趣的故事、分享一些有趣的资料、引导学生参与讨论等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富有创意的教学活动,如游戏、小组合作等,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积极参与,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二、讲解重点知识并示范应用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应该提前确定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并通过清晰的讲解向学生阐明。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示范应用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例如,在讲解作文写作技巧时,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个优秀的范文,并分析其结构和语言运用等,以激发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合理设置练习任务在语文教学中,练习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和提高技能的重要环节。

为了有效地进行练习,教师应该合理设置练习任务。

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练习形式,如填空、选择、判断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点。

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练习题,让学生有机会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和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运用能力。

四、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并改进学习方法。

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并加以改进。

可以通过批改作业、讲解答案、给予评价等方式来进行反馈。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能力。

五、创设合作学习氛围语文学科是一门注重交流和合作的学科,创设合作学习的氛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提高学习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合作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合作讨论和合作学习的方式,共同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课堂教学中的“点拨”技巧

课堂教学中的“点拨”技巧

课堂教学中的“点拨”技巧引言:课堂教学中的点拨,被喻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造能力,使学生获得正确学习方法的“点金之道”。

教师对学生进行“点拨”,既是一种教学技巧,更是一门教学艺术。

课堂上教师适时,适度,适当的精彩点拨可以帮助学生化难为易,变困惑为顿悟,引导学生思维发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优化教学过程,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本期为大家推荐几种课堂教学中的点拨技巧,希望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何谓“点拨”?所谓“点”就是点要害、抓重点,在关键地方、关键问题、关键时候给学生以启发,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用眼观察,动手去做,动脑思考,从而加深理解、提高认识;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用生动、明确的语言或规范的动作告诉学生,使学生茅塞顿开,掌握规律,发展智能。

点拨技巧有哪些?一、语言点拨语言点拨是指在学生的思维或语言产生障碍时,教师采用精练恰当的语言进行点拨,帮助学生突破障碍,使之思维进程加快,语言表达流畅。

其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1、助点助点就是辅助性点拨。

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因智力水平或努力程度不够等原因,在解决难度较大的问题显得力不从心时,就需要教师助一臂之力。

教师可设计几个带有启发性的阶梯问题进行点拨,使学生由表及里地抓住事物本质,解决学习中的疑点、难点,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2、旁点旁点也称曲点、侧点。

是指教师不直接点明怎样思考,而是间接的、从旁的、暗示的、曲折的进行点拨,或“言在此意在彼”的启发;或旁敲侧击的暗示;或迂回曲折的诱导;或在问题的峰回路转处巧设标志,使其洞天叠出、曲径通幽;或让学生从旧知孕育出新知的生长点;或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找到与之有联系的相似点、相关点,受到启发,展开联想,产生灵感,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3、直点直点是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直截了当、开门见山的点拨方法。

例如学生有时解答问题,尽管心中清楚,但由于对个别词语的遗忘,或表述水平有限,一时难以找到恰当的词语来表述,导致“水壶装饺子倒不出来”的情景,这时教师可直接给学生提供词语,帮助其越过语言障碍,得到最终结果。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点拨技巧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点拨技巧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点拨技巧语文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环节,在初中阶段尤为关键。

如何有效地点拨学生,提升他们的语文能力,是每个语文教师都需要面临的挑战。

本文将从教学设计、互动交流和评价反馈三个方面,探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点拨技巧。

一、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语文教学的基础,良好的教学设计能够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点拨机会。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水平和需求,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科标准,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和方案。

针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点拨技巧,首先需要关注学生的基本阅读和写作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可以通过布置多样化的阅读任务,引导学生分析重难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考能力。

在写作教学中,可以通过示范写作、写作经验分享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和规范,同时注重点拨学生的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引导他们不断改进和提升。

其次,教师应注重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利用电子教具、图表、图片等辅助教学资源,丰富课堂内容,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力。

例如,在讲解文言文时,可以通过展示古代文化背景、注解注释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古文。

在诗歌教学中,可以播放配乐,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二、互动交流互动交流是初中语文课堂点拨的重要环节,通过良好的互动交流,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点拨。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进行点拨:首先,提问是互动交流的常用手段。

教师可以提出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表达。

同时,教师应注意提问的尺度,避免给学生造成压力和尴尬,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和角色扮演等活动形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可以共同讨论问题、解答疑惑,通过交流分享不同的思路和见解,提升彼此的学习效果。

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课堂互动软件和平台,利用电子投票、实时互动等功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供即时的点拨和反馈。

三、评价反馈评价反馈是点拨学生的关键环节,通过评价反馈,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纠正错误、改进不足,使他们逐步提高。

课堂中点拔知识技巧

课堂中点拔知识技巧

高效课堂,重在点拨新课改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构成积极、快乐、高效的课堂,这要求教师在讲课的关键点上进行随时点拨。

“点拨”中“点”,就是点要害,抓重点;“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需要,因势利导,启发思维,排除疑难,教给方法,发展能力。

实践证明,布局好点拨,才能点中要害,明析关键,真正走向高效课堂。

一、点拔方法1、“追问式”点拔。

追问是学生学习历史、反思历史的重要法门。

因此,在历史课堂中,教师应该养成“追问”的习惯。

例如: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接着使用了着眼点在于过程与方法的提问方法:如果林则徐没有被撤职,中国还会战败吗?,继续问:当时的中国人有没有认识到自己失败的原因?为什么?你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这一问使本节课的立意更高远,它唤起了学生的民族反省意识,充分挖掘了鸦片战争蕴涵的历史教育价值,给学生“提供了这样一次反省民族、认识自我的机会。

”这不禁让人想起蒋廷黻先生一段发人深省的话:“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

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

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可惜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

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

所以我们说,中华民族丧失了二十年的宝贵光阴。

”历史上的中国人曾经一度浑浑噩噩、愚昧难醒,在遭受重创之后,依然如故。

历史反思意识应当在学生心中牢固地扎根!2、“形象式”点拨。

形象点拨法运用得好,经常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变枯燥为风趣。

毛泽东就擅长运用形象点拨法,使一些道理通俗易懂。

比如,他讽刺博古、李德生搬硬套地指挥第五次反“围剿”是“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又用“叫化子打狗,边打边走”比喻王明“左倾”错误的逃跑主义;为了增强中国人民与美蒋反动派进行斗争的信心和勇气,他指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又用“哑铃”比喻国民党“重点进攻”的态势,指出蒋介石兵力部署上的弱点;他还把中共中心进北平主持大政比作“进京赶考”。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点拨”艺术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点拨”艺术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点拨”艺术尊敬的教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谈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点拨”艺术。

一般情况下,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数学时,尤其是针对不同难度程度数学问题,常常要采用“点拨”技巧,通过集中学生注意力,把数学问题简化、归纳,利用一些练习方法从而更容易理解。

“点拨”技巧有很多种,比如:1. 系统思维法:“系统思维法”是一种“点拨思路法”,它专门应用在数学学习中,它的思想是将数学学习按照步骤划分,由容易到难,由总体到局部,形成一系列相连接的解决方法,从而达到解题的目的。

2. 代数语言法:“代数语言法”是一种“点拨思路法”,它将解决数学问题的路径用自然语言表达出来,使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能够运用到相应的代数语言,可以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并能够在练习过程中运用自如。

3. 解题模式法:“解题模式法”是一种“点拨思路法”,它是将解决非常复杂的数学问题进行拆解,分解为一个个容易解答的小问题,然后一步步解决,最终达到解决目的。

4. 模型组织法:“模型组织法”是一种“点拨思路法”,它将解决数学问题的路径通过模型或类比的形式表达出来,使学生以图片、几何图形和模型、类比联想等方式思考,从而加深对数学问题的理解,更容易掌握数学知识,也便于记忆。

5. 首尾结合法:“首尾结合法”是一种“点拨思路法”,它是将解决数学问题的路径从开始到结束把握住,以利于理解,思路是正确的,学习者也会“马上明白”,而不是“听而不懂”。

上述点拨技巧可以指导学生遵循规范,解决个人困难,进行数学计算,并在团队合作中做出自己的贡献。

此外,教师在教学中也应多采用“点拨”技巧,以避免学生孤立学习,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加深入。

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把数学问题归纳表达出来,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然后针对这些共同点,采用独特的“点拨”方式,有效地帮助学生完成数学任务。

总之,通过使用各种“点拨”技巧,教师可以更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数学,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懂得“先有思想,后有力量”,自主学习和解决能力更加优秀,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点拨法的运用和举例

点拨法的运用和举例

点拨法的运用和举例点拨法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思维训练的方法。

它通过向学生提出相互矛盾或对立的观点或问题,以激发学生思考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点拨法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并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和创新能力。

下面将介绍点拨法的运用和举例。

点拨法可以用于预习课件。

在教师讲述某一知识点之前,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个矛盾或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在讲解平行线的性质前,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什么是平行线?”“平行线有哪些特点?”“如何证明两条线平行?”通过这些问题,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预习知识。

点拨法可以用于复习课堂内容。

在复习课堂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相互矛盾或对立的观点或问题,让学生进行辨析或解决。

在复习数列时,教师可以提出以下观点:“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有什么区别?”“如何确定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还是等比数列?”通过这些观点,学生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

点拨法可以用于拓展课堂内容。

在教授完课堂知识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些与所学知识有关但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和研究。

在教授完概率知识后,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除了掷骰子,还有哪些实际生活中的情况可以用概率来描述?”“如何计算复杂的概率问题?”通过这些问题,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概率知识,并且发展出自己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点拨法还可以用于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当学生遇到一些复杂或困难的问题时,教师可以用点拨法引导学生思考并解决问题。

当学生遇到一个解方程的问题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推理得到解题思路和方法。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自主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点拨技巧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点拨技巧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点拨技巧第一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点拨技巧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点拨技巧俗话说:“理不点不明,灯不拨不亮。

”可见点拨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是多么重要。

同样,语文课堂教学也需要教师用精炼的语言加以点拨,培养学生兴趣,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使语文课堂朝着容量大、高效率的方向发展,使学生的各个方面素质得到有效的提高。

一、在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上点拨初中语文教学中,许多课文初次读来觉得内容浅显、结构简单,学生必定会很容易理解和掌握,教师并不需要下多大的工夫就可以完成一篇课文的教学。

这只是一种不成熟的认识。

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课文的内容,准确把握课文的主旨,透彻地理解课文的结构层次、语言的运用特色,教师还是必须下一番研究的工夫,深入地钻研课文,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真正地、高效地学习好每一篇课文。

在理解课文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这就需要教师独具匠心的教学点拨。

如在教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最初读来,学生觉得课文冗长,头绪繁多,课文的内容似乎不大好把握。

在整体感知课文时,可采用尝试教学法进行教学,先引导学生尝试阅读课文,然后教师出示尝试思考题:1.认真阅读课文,看看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重点写的是什么?2.课文对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学生围绕这两题尝试学习,对课文的基本内容,详略结构有了大致的了解,这就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培养。

二、在发掘教材思想内容、开展思想教育过程中点拨初中阶段的语文课本,许多课文都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应不失时机地发掘教材的思想因素,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巧妙地利用教材中的思想素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继承和发扬传统教育中“文道统一”的教育思想。

有些课文的主题思想较浅显,学生稍加留意或多读课文就自然受到作者的思想感染,从中受到教育。

但有些课文的思想意义就比较含蓄,蕴涵在词句中不容易理解,这就需要教师深挖和点拨,达到教育影响学生的目的。

课堂教学点拨的基本方法

课堂教学点拨的基本方法

课堂教学点拨的基本方法1.语言点拨语言点拨是指在学生的思维或语言产生障碍时,教师采用精练恰当的语言进行点拨,帮助学生突破障碍,使之思维进程加快,语言表达流畅。

其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1)助点。

助点就是辅助性点拨。

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因智力水平或努力程度不够等原因,在解决难度较大的问题显得力不从心时,就需要教师助一臂之力。

例如,当讲完“爬行类”时,教师若直接让学生回答“为什么青蛙和鳖都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但它们却不属同类生物”这一问题时,不少学生有一定困难。

这时教师可设计几个带有启发性的阶梯问题进行点拨:二者的呼吸方式有何不同?二者的皮肤有何不同?二者的生殖和发育有何不同?这样学生便可由表及里地抓住事物本质,解决学习中的疑点、难点,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2)旁点。

旁点也称曲点、侧点。

它是指教师不直接点明怎样思考,而是间接的、从旁的、暗示的、曲折的进行点拨,或言在此意在彼的启发;或旁敲侧击的暗示;或迂回曲折的诱导;或在问题的峰回路转处巧设标志,使其洞天叠出、曲径通幽;或让学生从旧知孕育出新知的生长点;或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找到与之有联系的相似点、相关点,受到启发,展开联想,产生灵感,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例如讲“血液循环”时,让学生回答“左心房连接的血管是动脉血管还是静脉血管?其中流动的是动脉血,还是静脉血”这一问题,当学生答不上来时,教师可采用从旁点拨的方式进行启发:“和左心房相连的血管的血液流向何处?它的另一端连接的是什么器官?这个器官的作用是什么?”这样学生便会茅塞顿开,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

(3)直点。

直点是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直截了当、开门见山、一语破的的点拨方法。

例如学生有时解答问题,尽管心中清楚,但由于对个别词语的遗忘,或表述水平有限,一时难以找到恰当的词语来表述,导致“水壶装饺子倒不出来”的情景,这时教师可直接给学生提供词语,帮助其越过语言障碍,得到答案。

点拨法的运用和举例

点拨法的运用和举例

点拨法的运用和举例点拨法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教学方法,它主要通过给予学生指导和提示,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学习中的知识和技能。

这种教学方法并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引导他们自主思考和探究,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我们来看看点拨法的具体运用方法和举例。

1.运用方法:(1) 提供提示:在学生遇到困难时,通过提供提示的方式来帮助他们找到答案。

例如,在学习数学题目时,老师可以先通过让学生观察原题目,以及给出一些简单的计算和结论来启发他们的思路。

(2) 分步骤指导:将学习过程分成几个步骤,逐步引导学生完成每个步骤,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学习写作时,老师可以先让学生完成大纲,然后再逐步完成每个段落。

(3) 消除歧义:在学生出现错误或不理解时,通过点拨法消除歧义。

例如,在学生阅读古文时,老师可以指出一些易混淆的词汇和句子,让学生理解更加准确。

2.举例:(1) 数学题目中的点拨法:小明的数学成绩不好,他很难理解老师讲的知识。

当老师讲解一道数学题时,他总是不知道从何入手。

这时,老师可以通过点拨法来帮助他。

例如,当小明不知道如何解决一道难题时,老师可以先让他多观察一下题目,然后给出一些简单的计算和结论,引导他思考如何解决这道题。

通过这种引导方式,小明可以更加容易理解题目的内容和解题思路,从而提高他的数学成绩。

小红经常写作文时遇到困难,她不知道如何展开思路和构思文章。

这时,老师可以通过点拨法来帮助她。

例如,当小红不知道如何展开自己的思路时,老师可以先让她完成大纲,然后逐步完成每个段落,提醒她注意每个段落的开头和结尾。

通过这种逐步分步骤的指导方式,小红可以更加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从而提高她的写作能力。

小李在阅读古文时,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词汇和句子,他很难理解古人的思想和观点。

这时,老师可以通过点拨法来帮助他。

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引导与点拨

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引导与点拨

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引导与点拨教师在课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引导和点拨学生学习的关键人物。

有效的课堂引导与点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引导与点拨,包括了解学生需求、运用多元教学策略和提供及时反馈。

一、了解学生需求了解学生的需求和背景是进行有效课堂引导与点拨的前提。

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风格和学科兴趣等因素,教师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并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点拨。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了解学生需求:1. 预习调查:在课前让学生进行预习,并通过简短的调查问卷询问学生对预习内容的了解程度和掌握情况。

2. 学习档案:建立学生学习档案,记录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包括学习目标、自我评价和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等。

3. 个别交流:与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交流,了解他们对特定知识点的疑问和困惑,及时解答并给予适当的点拨。

二、运用多元教学策略多元教学策略是进行有效的课堂引导与点拨的关键。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需求,教师应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1. 创设情境:将教学内容融入到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例如,通过实地考察、案例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和原理。

2.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合作、讨论和交流,促进思维碰撞和知识共享。

教师可以设计小组讨论、合作项目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 多媒体辅助:利用多媒体工具和技术,呈现生动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使用PPT、视频等来展示知识点,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

4. 分层次指导: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需求,灵活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

对于掌握较好的学生,可提供更具挑战性的任务;对于掌握较差的学生,可提供额外的辅导和指导。

三、提供及时反馈提供及时的反馈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至关重要。

小学数学教学的点拨艺术

小学数学教学的点拨艺术

小学数学教学的点拨艺术
小学数学教学的点拨艺术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巧妙的点拨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小学数学教学的点拨技巧:
1. 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呈现出来,例如通过图形、图表等形象化的方式展现数学概念。

3. 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问题,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来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

4. 注意加强学生的基本数学技能的练习,例如口算和计算方法练习等。

5. 常常与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学习兴趣。

6. 给予学生足够的鼓励和支持,让他们在小学阶段培养出自信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7. 合理安排课堂时间与内容,让学生能有足够的时间去消化和吸收所学的数学知识。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学生的实际状况,选择合适的点拨方法来进行教学。

只有科学有效的点拨方法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应用能力。

小学语文课堂“点拨”的实践与分析

小学语文课堂“点拨”的实践与分析

小学语文课堂“点拨”的实践与分析小学语文课堂上,“点拨”是教师针对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和解答的一种常见教学手段。

通过点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并改进自己的作文,提高写作水平。

本文将探讨小学语文课堂中“点拨”的实践与分析。

一、点拨的目的点拨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发现和改正在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注意写作的思路、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的问题,提高作文的质量。

二、点拨的形式1. 教师指导式点拨:教师根据学生的作文,针对性地指出错误和不足之处,并提出修改建议。

学生写的句子中存在语法错误,教师可以指出错误并解释正确的语法规则,帮助学生理解和改正错误。

2. 学生自主发现式点拨:教师提出问题或给予提示,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和改正错误。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这个句子缺少主语,应该如何修改?”或者给予提示:“这个地方用了一个形容词,可以考虑用动词来表达。

”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点拨的实施要点1. 针对性点拨: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作文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侧重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

2. 清晰明了的解释和指导:教师在点拨中应提供清晰明了的解释和指导,帮助学生理解问题所在以及如何改进。

3. 鼓励学生参与讨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作文中存在的问题,鼓励学生参与到点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4. 纠正错误并给予肯定:教师在点拨中既要纠正学生的错误,又要给予学生及时的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点拨的效果分析通过对小学语文课堂中“点拨”的实践与分析,可以看出,点拨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通过点拨,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得到及时的帮助和指导,进而改进自己的作文。

点拨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善于运用“点拨”的方法,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写作。

点拨法的运用和举例

点拨法的运用和举例

点拨法的运用和举例点拨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通过提供指导和支持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

点拨法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促进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下面将从点拨法的运用和举例两个方面来介绍这种教学方法。

一、点拨法的运用点拨法有很多种形式,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和目标设定不同的点拨方式。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点拨法运用方法:1. 提供提示在学生遇到问题或困惑时,可以通过提供一些建议和提示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在学生做题时遇到困难,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的知识点或方法,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和解答。

2. 引导探究点拨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发现。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性的任务或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

在学习科学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验任务,让学生动手实践,从实验中发现科学规律。

3. 提供反馈点拨法还可以通过提供反馈来帮助学生改进和提高。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和作品,提供一些具体的建议和意见,指出学生的不足和改进的方向。

通过及时的反馈,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二、点拨法的举例以下是几个点拨法在实际教学中的举例:1. 数学解题在学生学习数学解题过程中,可以应用点拨法来帮助他们解决难题。

当学生遇到难题时,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提示,引导他们思考可能的解决方法。

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例题和解题思路,让学生从中发现规律和方法,将其应用到实际解题中。

2. 科学实验在学习科学实验时,可以使用点拨法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个实验问题,然后引导学生提出假设和实施实验的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的知识点和实验技巧,帮助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3. 作文写作在学习写作时,点拨法可以帮助学生改善写作技巧和提高写作水平。

教师可以通过点拨法提供一些写作方面的指导和建议,比如如何组织文章结构、如何运用修辞手法等。

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优秀的范文和写作例句,让学生从中学习和模仿。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点拨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点拨教学
圣陶有一句教育名言——“教师 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 相 机 诱 导 ”就 是“ 点 拨 ”, 就 是 点 化 、启 发、诱导之意,是指点迷津。在课堂教学 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相机诱导,适 时巧妙而灵活地进行点拨。点拨的目的 是促使领悟,它是有效调动学生思维的 积极性、主动性的基本手段。
4. 制造矛盾,进行点拨。例如,我在 教学《三角形的特性》一课时,故意制造 矛盾。我问:你认为什么样的图形是三 角形?有的同学说,有三条边的图形是 三角形。师故意画错,让孩子进行纠错, 这样一来,孩子兴致倍增,争先恐后地说 出自己的想法,大有不吐不快之情状,从 而理解了三角形的含义,收到了出奇制 胜的效果。
5. 巧妙假设,进行点拨。如果学生 理解问题时顾此失彼,以偏概全,可让学 生对所忽视的问题进行假设,让其在变 更条件的推理中顿悟。如我在教完“简 单平均数”的例题后,让学生做一道练习 题:“李兵身高 1.4 米,来到一条平均水深 1.1 米的小河边游泳,有危险吗?”这时不 少学生说没有危险,他们认为李兵的身
生:平均分成两份。 师:那每一份是多少度? 生:每一份是 90 度。 师:是的,把 180 度平均分成两份, 其中的一份表示∠1+∠2=90 度,另一份表 示∠3=90 度。这样∠1+∠2 的和就等于 ∠3。 师:那这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 生:直角三角形。因为有一个角是 直角的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这个三 角形中∠3 等于 90 度,是直角,所以这个 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通过画图变抽象为直观,学生就轻 而易举地理解了这道题目。 2. 运用对比,进行点拨。小学数学 中有很多题目类似,学生容易混淆。将 类似的题目进行对比,找出异同点来理 解,可以事半功倍。如;“大于 7.1 而小于 7.9 的小数有多少个?”和“大于 7.1 而小 于 7.9 的一位小数有多少个?”这两道题, 学生很容易混淆。我先让学生把这两题 写成上下两行左对齐排列,把相同的字 眼用横线画出来,把不同的字眼“一位” 用红笔圈出来。再引导学生对比。从而 学生理解了小数可以是一位小数、两位 小数、三位小数 ...... 所以“大于 7.1 而小 于 7.9 的小数”有无数个。但是“大于 7.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点拨要适时。孔子日:不愤不启,不排不发。这句话可以说明点拨所应掌握的时机。教师的点拨,应不早不迟,恰逢其时。也就是说,教师要在学生认识发展到似懂非懂,想说而又不说不出来的思维状态时予以点拨,使学生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点拨过早,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点拨过晚,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师的点拨一定要适度。常言道点而不到会而不发,点之过度会越俎代庖。点拨后仍应存疑,不是直揭谜底,而是教给学生继续探索的方法,使学生明确认识的方向,并能从中发散聚合 训练思维
思维可分为两种形式:发散性思维和聚合思维。对一个事物或一个问题的看法或认识,需要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认识,考证,得出结论。因此,发散和聚合两种方式在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应当是紧密联系的。如小学生由于知识年龄等方面特点,认识问题有时片面,这时教师就应用时进行思维方式点拨,提高思维认识。
一、循循善诱,引向深入
课堂教学中常出现,这和情况;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也能答出一二,旦思考方向正确,但认识深度不够,这时,教师就应该在肯定学生认识方向的基础上启发诱导,顺势点拨,使其认识更系统深入。
二、 造阶梯 点迷津
当学生遇到难度较大问题而感到束手无策时,教师应在认识彼岸路上造阶搭梯。指点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从而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课堂教学中常用的“点拨方法”
>课堂教学中的点拨,被喻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造能力,使学生获得正确学习方法的“点金之道“,“点“就是教师对学生要善于启发诱导,使之获得认识问题的正确方法;“拨“是教师开学生思维的迷雾,拨正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因而,课堂教学中, 我们要善于“点拨“,还要讲究方法。
四、归谬正误,转变认识
当学生对一个问题产生错误认识时,教师如果只是简单地予以否定,难以使学生信服,旦易产生逆反心理。这时,就应让学生认识错误的根源所在,使其他幡然醒悟,转变正确的认识这就是归谬法。
五、善用“点拨法“ 应注意的问题
1、点拨要适当,首先点拨的角度应恰当,符合问题本身的性质和要求,符合学生自身生理。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并点到学生思维卡壳的关节上。其次是点拨语言应炼,言简意赅,能准确表达的寓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