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防治小儿哮喘方法及意义探析

合集下载

中医药防治小儿哮喘方法及意义探析

中医药防治小儿哮喘方法及意义探析

中医药防治小儿哮喘方法及意义探析摘要】哮喘是儿童期常见的呼吸道慢性疾病之一,具有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临床特征,严重危害小儿生长发育和健康。

中医中药在防治小儿哮喘方面逐渐凸显出其独特的优势。

中医认为,从不同的角度对小儿哮喘进行防治,分为从脾论治,从风论治,从瘀论治,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关键词】中医药小儿哮喘防治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儿童时期常见的慢性肺系疾病,其具有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临床特征,严重危害小儿生长发育和健康。

现代医学认为,哮喘其本质是支气管抗体产生的一系列过敏反应,主要由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

随着新型药物的研制成功,哮喘的治疗更加有效,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由于中医药具有多靶点、多环节疗效特点,在整体调节、控制复发、缓解症状等治疗哮喘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因此近年来不断总结探索中医药防治小儿哮喘有着广阔的前景。

1. 小儿哮喘的中医病因病机(1)外邪侵袭:以风寒或风热最多见。

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抵抗力差,易感受外邪。

外感时邪,引动伏饮,壅阻肺气,宣降失职,气逆为喘。

(2)饮食失宜:我国民间有“鱼腥哮”、“咸哮”等记载,认为哮喘与饮食过咸、过酸等刺激有关。

(3)劳倦过度:疲劳也是小儿哮喘的重要诱因之一,尤多见于虚喘。

(4)情志影响:《证治心得》中记载:“夫肺居具焦而司气化,或暴怒所加,肝气上升,上焦闭郁,肺气失降,则奔迫为喘。

”2. 小儿哮喘的中医治法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内治,外治,内外同治。

内治进行临床辨证分型,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治疗,分为从脾论治,从风论治,从瘀论治。

2.1 健脾宣肺法:高淑清[1]等认为小儿支气管哮喘多由于小儿平素内有伏痰又复感外邪所致,然究其伏痰之因多由于肺气虚,卫外失固,腠理不密邪阻肺络,气机不利,津液凝聚为痰和脾虚不运而生湿酿痰。

故治疗必须抓住本质,健脾宣肺使伏痰得消,气机通畅。

方用茯苓、白术以健脾利湿;麻黄、杏仁以宣肺止咳。

现代医学药理学表明,麻黄具有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的作用。

中药对儿童哮喘的治疗作用研究

中药对儿童哮喘的治疗作用研究

中药对儿童哮喘的治疗作用研究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儿童哮喘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传统的西药治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病情,但也带来了一些副作用和长期的药物依赖性。

而中药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中药对儿童哮喘的治疗作用以及其研究进展。

一、中药在儿童哮喘治疗中的应用1. 中药的历史与特点中药起源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其独特的药物组分和疗效被广泛应用于中医养生保健和疾病治疗之中。

中药以其“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的特点,尊重身体的自然调节能力,并通过激发人体内部的自愈机制来实现治疗的效果。

2. 中药治疗儿童哮喘的作用机制中药治疗儿童哮喘主要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减轻炎症反应,减少支气管痉挛和分泌物,提高肺功能等方式来缓解哮喘病情。

其中常用的中药包括黄芩、板蓝根、百部、蛇葡萄等,这些中药具有清热解毒、平喘开肺的功效。

3. 中药与西药的联合应用中药治疗儿童哮喘可以与西药相结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西药的用量。

中药的特点在于辩证施治,可以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和体质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疗效并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二、中药对儿童哮喘的临床研究1. 中药的临床观察研究通过观察患儿在中药治疗下的症状变化、咳嗽频率、喷雾器使用次数和肺功能等指标的变化,可以评估中药对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

一些研究显示,中药治疗可以明显减少儿童哮喘的症状和发作频率,并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2. 中药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通过对一定数量的儿童哮喘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双盲试验,比较中药组和对照组的疗效差异,可以进一步评估中药治疗儿童哮喘的安全性和疗效。

一些对照试验显示,中药治疗可以显著减少儿童哮喘的症状和改善肺功能,且相对较少出现不良反应。

三、中药在儿童哮喘治疗中的优势和挑战1. 优势中药具有温和、平稳的疗效,可以改善患儿的症状和生活质量,减少哮喘发作的频率和程度。

同时,中药对于患儿的安全性较高,相对较少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小儿哮喘的治疗方法及效果分析

小儿哮喘的治疗方法及效果分析

小儿哮喘的治疗方法及效果分析小儿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患病人数不断增加。

对于患有小儿哮喘的孩子,他们经常会出现胸闷气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这些症状会影响孩子的正常生活和心理健康。

因此,对于小儿哮喘的治疗方法要有所了解,选取合适的治疗方案,才能让孩子恢复健康。

一、常见的小儿哮喘治疗方法1.中药治疗法中药治疗小儿哮喘具有一定的疗效。

中药可通过调节患儿的体内环境,改善身体免疫功能,同时提高身体的抗炎能力,减轻症状。

在治疗小儿哮喘的过程中,中药具有起到调理作用的功效,而且没有明显的副作用,是值得推荐的一种治疗方法。

常见的中药治疗方法有:益肺散、清肺化痰丸等。

2.西药治疗法西药治疗小儿哮喘具有快速缓解症状的效果。

常见的西药有:氨茶碱、沙丁胺醇、布地奈德、孟鲁司特钠等。

这些药物可通过扩张气道、抑制气道炎症反应,减轻呼吸困难等症状。

但是西药治疗方法具有诸多副作用,如长期使用易造成身体内环境失衡、引起过敏反应等。

3.食疗方法小儿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食用过多油腻、刺激性食物。

可以多食用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如山药、绿豆、苹果等,同时注意补充维生素C、E等营养物质,提高身体免疫力。

4.针灸、推拿针灸、推拿是中医治疗小儿哮喘的常见方法。

通过针刺、按摩等手段改变患儿的体内环境,从而达到缓解身体病症、提高身体免疫力的效果。

针灸、推拿治疗方法无副作用、不会造成药物依赖,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治疗方法。

二、小儿哮喘治疗方法的效果分析以上介绍的小儿哮喘治疗方法均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根据疗效的不同,可以将小儿哮喘治疗方法分为以下三类:1.有效治疗方法中药治疗、食疗法等治疗方式,可通过调整身体环境,提高身体的免疫能力,减轻症状。

这些治疗方法无副作用,适用于轻度小儿哮喘,且治疗效果显著。

2.有限治疗方法西药治疗、针灸、推拿等治疗方式,对于轻度中度的哮喘病人,治疗效果还是比较显著的。

但是长期使用易造成身体内环境失衡,引起过敏等反应。

中医对小儿哮喘的治疗方法

中医对小儿哮喘的治疗方法

中医对小儿哮喘的治疗方法小儿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能力。

传统中医在治疗小儿哮喘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控制症状、缓解发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中医对小儿哮喘的治疗方法。

一、中医辨证施治中医治疗小儿哮喘首先要进行辨证施治,即根据患儿的症状表现、脉象特点、舌象变化等,确定病因与病机,并针对不同类型的哮喘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法。

1. 外感风寒型哮喘外感风寒型哮喘在病位上较表浅,症状以咳嗽、喘息、痰白稀薄为主,体温可有轻度升高,舌苔中白薄。

治疗时可选用荆防败毒散等辛温发散药物,以驱除体内的寒湿邪气。

2. 内热外寒型哮喘内热外寒型哮喘在病位上较深,症状以咳嗽、喘息、痰黄稠厚为主,伴有口渴、尿赤、舌苔黄腻等热象表现。

此时可选用黄连阿胶汤等清热泻火药物,以清除体内的热毒。

3. 脾肺虚弱型哮喘脾肺虚弱型哮喘多由于脾气虚弱、肺气不足所致,症状以喘息、乏力、食欲不振等为主。

治疗时可选用六君子汤等益气健脾的中药,以补益脾肺气机。

二、中药治疗1. 苏子降气汤苏子降气汤是治疗小儿哮喘的常用方剂,主要成分为苏子、陈皮、半夏等。

此方有祛痰、降气的作用,适用于喘息、咳嗽、痰多、呼吸困难等症状明显的患儿。

2. 麦门冬化痰汤麦门冬化痰汤主要成分为麦门冬、花粉等,具有清热、化痰、止嗽的功效。

适用于痰多黏稠、喘息明显的患儿。

3. 孟鲁司特颗粒孟鲁司特颗粒是一种中成药,其主要成分为孟鲁司特钠。

孟鲁司特颗粒能有效抑制哮喘发作,减轻症状,常作为辅助治疗的选择。

三、中医辅助疗法1. 中医推拿中医推拿在小儿哮喘治疗中具有独特的疗效。

通过按摩肺经、足三里、大椎等穴位的方法,能够改善气机运行,缓解胸闷、喘息等症状。

2. 中药熏蒸中药熏蒸是一种使用中药进行熏蒸治疗的方法,可利用草药的挥发性成分直接作用于呼吸道,起到祛痰、平喘的作用。

常用的中药有艾叶、白芷、苏叶等。

四、中医饮食调理中医饮食调理在小儿哮喘的治疗中也起到积极的作用。

中医帮助儿童缓解哮喘的妙招

中医帮助儿童缓解哮喘的妙招

中医帮助儿童缓解哮喘的妙招哮喘是儿童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给孩子和家长带来了不少困扰。

中医在缓解儿童哮喘方面有着独特的方法和优势。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医是如何帮助儿童缓解哮喘的。

中医认为,儿童哮喘的发生多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

小儿肺脏娇嫩,脾常不足,肾常虚,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失调等因素都可能导致肺气不利,痰饮内生,从而引发哮喘。

在治疗上,中医注重整体调理,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

常见的证型有风寒袭肺、风热犯肺、痰浊阻肺、肺气亏虚、脾气亏虚、肾不纳气等。

针对不同的证型,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如疏风散寒、清热宣肺、化痰平喘、补肺健脾、补肾纳气等。

中药调理是中医治疗儿童哮喘的重要手段之一。

医生会根据患儿的病情和体质,开具个性化的中药方剂。

比如,对于风寒袭肺型的哮喘,可能会使用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等药物组成的方剂来疏风散寒、宣肺平喘;对于痰浊阻肺型的哮喘,则可能会用到半夏、陈皮、茯苓、苏子等化痰降气的药物。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的使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严格掌握剂量和用法。

除了中药调理,中医还有一些外治疗法可以帮助缓解儿童哮喘。

比如,穴位贴敷就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在夏季三伏天和冬季三九天,选择特定的穴位,如肺俞、定喘、膻中、天突等,贴上具有温阳散寒、化痰平喘作用的中药贴敷,通过药物对穴位的刺激和渗透,调整脏腑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哮喘的发作。

小儿推拿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通过推揉膻中、肺俞、脾俞、肾俞等穴位,以及捏脊等手法,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增强孩子的体质,缓解哮喘症状。

家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学习一些简单的推拿手法,在家为孩子进行日常保健。

艾灸对于儿童哮喘也有一定的帮助。

艾灸肺俞、足三里、关元等穴位,可以温通经络、补肺益气、扶正祛邪。

但艾灸时要注意掌握好温度和时间,避免烫伤孩子的皮肤。

在饮食方面,中医也有一些建议。

哮喘患儿应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海鲜、蛋类、牛奶等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

中医中药治疗小儿顽固性哮喘的临床疗效

中医中药治疗小儿顽固性哮喘的临床疗效

中医中药治疗小儿顽固性哮喘的临床疗效引言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全球有大约300万人因哮喘而死亡。

在中国,儿童哮喘的患病率正在不断上升,严重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和成长。

中医中药在治疗小儿顽固性哮喘方面具有独特的疗效,本文将就此作一简要探讨。

中医对小儿顽固性哮喘的认识中医认为,哮喘与人体肺、脾、肾、气的关系密切。

肺属金,主气,主司呼吸;脾属土,主受纳水谷,运化水谷为气血;肾属水,司阴阳,主藏精神。

因此,中医治疗小儿顽固性哮喘主要是调理脾肺肾三经,平衡阴阳,调理气血。

中医认为,小儿顽固性哮喘多为肺气虚损、气阴两虚所致,治疗时应根据具体症状施以药物。

具有消痰、止咳、平喘、润肺、益气等功效的草药广泛应用于小儿顽固性哮喘的治疗中。

中药治疗小儿顽固性哮喘的药物甘草甘草是一种常用的补益药材,具有健脾益气、补中和缓中药效。

在小儿顽固性哮喘治疗中,甘草主要用于辅助治疗气虚、脾虚等症状。

杏仁杏仁有着润肺止咳的功效,对于小儿哮喘的治疗非常有效。

它可以刺激肺部的细胞代谢,增强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黄芪黄芪是一种正常人体免疫功能修补、免疫细胞活性增强剂,可以加强免疫力,提高抵抗力,抗疲劳,抗病毒抗肿瘤作用。

因此在小儿顽固性哮喘的治疗中也有很好的效果。

肺宁颗粒肺宁颗粒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的一种中药制剂,以黄芪、天花粉等草药为主要成分,中药成分呈现一种好口感的颗粒状,口感好、药效佳,通过载体调和药效达到治疗作用。

临床应用中医中药治疗小儿顽固性哮喘主要通过药物的相互作用实现治疗效果,治疗少有副作用,疗效显著。

临床观察发现,小儿顽固性哮喘患者服用中药制剂后,咳嗽、喘息症状明显减轻,皮肤过敏症也有所改善,同时伴随有体重增加、食欲增加等症状。

因此,中医中药在治疗小儿顽固性哮喘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结论小儿顽固性哮喘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的疾病,传统的西医疗法可能难以彻底根治疾病,而中医中药则能够通过调理脾肺肾三经,平衡阴阳,调理气血等方面为患者提供协助治疗,并且有着良好的疗效。

中西医结合防治儿童哮喘

中西医结合防治儿童哮喘
针对儿童哮喘的不同阶段和个体差异,研究中西医结合治 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加强中西医结合防治儿童哮喘的普及与推广
加强中西医结合防治儿童哮喘的宣传 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儿童哮喘的认识 和防治意识。
推广中西医结合防治儿童哮喘的成功 经验和有效方法,促进临床医生和科 研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中西 医结合防治儿童哮喘的进一步发展。
深入研究中西医结合的理论基础
深入研究中医和西医在儿童哮喘防治中的理论基础,探索两 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互补性,为中西医结合提供坚实的理论 基础。
深入研究中医证候与西医病理生理之间的对应关系,为制定 个性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探索新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结合中医的辨证施治和西医的精准医学理念,探索新的中 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以提高儿童哮喘的防治效果。
成功案例三:推拿按摩联合西药治疗
总结词
推拿按摩联合西药治疗儿童哮喘,能够 改善症状,提高肺功能,降低复发率。
VS
详细描述
某研究选取了80例哮喘患儿,等量随机 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定 时记录患儿症状评分。定时记录患儿症状 评分。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91.25%。
05
中西医结合防治儿童哮喘 的未来展望
特异性免疫治疗
针对过敏原进行脱敏治疗,使患儿逐渐适应过敏原,降低过敏反应。
呼吸机治疗
无创正压通气
对于严重哮喘发作的患儿,使用无创 正压通气可以改善通气功能,缓解症 状。
有创机械通气
在紧急情况下,如患儿出现呼吸衰竭 ,需要进行有创机械通气辅助呼吸。
生活方式调整
避免诱发因素
了解并避免接触过敏原 、烟雾等诱发因素,减
按摩疗法

中医对于小儿哮喘的深层原因的探讨

 中医对于小儿哮喘的深层原因的探讨

中医对于小儿哮喘的深层原因的探讨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中医对于小儿哮喘的深层原因。

小儿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慢性疾病,以阵发性气喘、呼吸困难和咳嗽为主要表现。

中医认为,小儿哮喘的深层原因是人体脏腑功能失调和气血不和,下面将从中医角度来分析其原因及治疗方法。

一、中医对于小儿哮喘的病因分析中医认为小儿哮喘的病因主要与肺、脾、肾、肝四脏功能失调有关。

首先,肺失宣降、卫气不固是小儿哮喘发病的关键。

其次,脾主运化,脾气虚弱及消化功能低下会导致气滞、痰湿等病理产生。

肾为先天之本,肾阳虚弱也与小儿哮喘的病因密切相关。

此外,情绪不稳定、肝气郁结也可能成为小儿哮喘的潜在原因。

二、中医对于小儿哮喘的治疗方法中医治疗小儿哮喘注重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疏风散寒、理气化痰、清热解毒、滋阴润燥等治疗目的。

具体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调理肺脏:应用中药如百部、半夏等进行祛痰平喘,同时配合针灸疗法,刺激相关穴位以舒缓肺部症状。

2. 补益脾肾:通过中药调理脾胃,增强消化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同时,调补肾阳,增强肾功能。

3. 清热解毒:中医常采用黄连等清热解毒药材,以清除体内湿热毒素,改善气道炎症情况。

4. 调理情绪:情绪失调是小儿哮喘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医通过针灸、推拿等手法,调理患儿情绪,缓解哮喘症状的发作。

三、中医辅助治疗小儿哮喘的方法除了中医药治疗外,中医还有一些辅助治疗方法可供选择。

例如,可使用艾灸、拔罐等疗法,通过热力和负压的刺激,改善气血循环,促进病症康复。

同时,中医还提倡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等,以增强患儿的体质,提高抵抗力。

四、中医对于小儿哮喘的预防与保健中医注重疾病的预防与保健,对于小儿哮喘也不例外。

中医认为,保持身体健康、调养脾肺是预防小儿哮喘的关键。

饮食上,应适当多食新鲜蔬果,避免食用辛辣和油腻食物。

生活上,要注意避免感冒、减少过敏原接触,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和适度运动。

总结起来,中医对于小儿哮喘的深层原因分析认为与肺、脾、肾、肝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中药在儿童哮喘治疗中的研究与应用

中药在儿童哮喘治疗中的研究与应用

中药在儿童哮喘治疗中的研究与应用中药在儿童哮喘治疗中的研究与应用引言:儿童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其特点是反复发作性的喘息、咳嗽、气促等症状,严重影响儿童的生活质量。

传统的哮喘治疗主要依赖于激素类药物,但其副作用明显,长期使用可能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寻找一种安全有效、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对于儿童哮喘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中药在儿童哮喘治疗中的研究与应用逐渐受到关注,本文将就此进行探讨。

一、中药治疗儿童哮喘的研究进展中药在儿童哮喘治疗中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已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药的药理作用、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等方面。

中药的药理作用研究中药在儿童哮喘治疗中的药理作用主要包括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等。

例如,某些中药可以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少气道炎症反应,从而缓解儿童哮喘的症状。

此外,还有研究表明中药中的一些有效成分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保护气道上皮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中药的治疗效果研究一些研究表明,中药在儿童哮喘治疗中具有一定的疗效。

例如,某些中药可以缓解儿童哮喘的症状,减少发作次数和发作的严重程度。

此外,中药还可以改善儿童哮喘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但需要注意的是,中药的治疗效果可能因人而异,因此需要个体化治疗,根据不同患儿的病情选择合适的中药。

中药的安全性研究中药在儿童哮喘治疗中的安全性一直是研究的焦点之一。

大部分研究表明,中药治疗儿童哮喘的安全性较高,副作用较少。

然而,仍需注意中药中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

因此,在使用中药治疗儿童哮喘时,需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选择合适的中药,并进行严密监测。

二、中药在儿童哮喘治疗中的应用中药在儿童哮喘治疗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中药颗粒、中药注射剂以及中药贴敷等。

具体应用方式如下:中药颗粒中药颗粒是将中药研磨成粉末,并制成颗粒剂。

儿童可以将中药颗粒溶解在温水中服用,其剂量和用药频次需根据患儿的年龄和病情进行调整。

中医药对小儿哮喘的治疗研究

中医药对小儿哮喘的治疗研究

中医药对小儿哮喘的治疗研究小儿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其特点是反复发作性的咳嗽、喘息和呼吸困难。

虽然西医药在小儿哮喘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其中医药在这一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医药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疗效在小儿哮喘治疗上展现出了一定的优势。

本文将从中医药的角度出发,对小儿哮喘的治疗研究做一综述。

一、中医理论对小儿哮喘的认识中医药认为小儿哮喘与患儿体质与外界环境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有关。

中医理论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净化人体内部环境,调理人体气血平衡,以达到治疗小儿哮喘的目的。

根据中医理论,小儿哮喘一般可分为寒哮、热哮、痰湿哮等类型,针对不同类型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二、中药治疗小儿哮喘的研究进展1. 苦杏仁、黄连等药物苦杏仁具有止咳平喘的作用,常用于寒哮类型。

黄连有清热和抑制炎症的作用,适用于热哮类型。

这些中药都是通过改善呼吸道的炎症状态,缓解病程中的不适症状。

2. 茯苓、半夏等药物茯苓有利水渗湿,化痰排虚的作用,而半夏有理气化痰,平喘止咳的效果。

这些中药多用于痰湿哮的治疗,通过清除痰湿,舒展气机,缓解哮喘症状。

此外,中药还有助于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和体质,对防止哮喘的复发也有一定的作用。

三、针灸治疗小儿哮喘的研究进展针灸作为中医药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儿哮喘治疗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研究表明,针灸可以调节患儿的免疫功能,减少炎性反应,改善支气管通透性,从而缓解哮喘症状。

针灸治疗的常用穴位包括肺俞、肺经等。

通过针灸刺激这些穴位,可以达到缓解哮喘症状、平衡气血的效果。

四、中医药在改善生活方式上的作用除了药物治疗和针灸疗法,中医药在小儿哮喘治疗中还注重改善患儿的生活方式。

如合理调节饮食,避免食用刺激性食品;合理安排休息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增加体育锻炼,适度增加室外活动时间等。

这些方法能够辅助治疗小儿哮喘,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总结起来,中医药在小儿哮喘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核心理论和疗效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西医治疗的不足之处。

中医药对儿童哮喘的调理与康复

中医药对儿童哮喘的调理与康复

中医药对儿童哮喘的调理与康复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儿童哮喘尤为常见。

目前,中医药在儿童哮喘的治疗和康复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医药对儿童哮喘的调理和康复方法。

一、中医药诊断哮喘中医将哮喘归类为“喘证”范畴,主要包括外感风寒、湿热内蕴和气虚喘证。

通过中医辨证施治,可以更准确地诊断儿童哮喘的病因和病理特点。

1. 外感风寒型儿童哮喘常见的症状为咳嗽、喘息,伴有鼻塞、流清鼻涕,舌苔白腻,脉象浮缓。

中医认为这是外感风寒引起的,治疗重点在于辛温解表,祛风散寒。

2. 湿热内蕴型湿热内蕴型哮喘症状较重,伴有痰黏稠、胸闷气短,舌苔黄腻,脉象滑数。

中医认为这是湿热内蕴引起的,治疗重点在于清热利湿,祛痰化饮。

3. 气虚喘证型气虚喘证型的儿童哮喘症状较轻,伴有咳嗽不止、气短乏力,舌苔苍白,脉象弱缓。

中医认为这是气虚所致,治疗重点在于补气益肺,健脾固气。

二、中医药治疗儿童哮喘的方法1. 中药内服治疗(1)感冒咳嗽型哮喘可使用桂枝汤合杏仁、甘草等中药,以祛风止咳,舒缓症状。

(2)痰湿型哮喘可使用茯苓、瓜蒌、白术等中药,以清热化痰,清利肺气。

(3)气虚型哮喘可使用参苓白术散合党参、黄芪等中药,以补气养血,健脾固肺。

2. 中药外用治疗(1)艾灸治疗:将艾条点燃,放在有关的穴位上,通过温热的作用改善气管痉挛,缓解哮喘症状。

(2)推拿治疗:运用按摩手法刺激患儿背部的相应穴位,促进气血畅通,调理气机。

三、中医康复调理中医药在儿童哮喘的康复调理中,注重全面调理身体的阴阳平衡,促进体质的恢复和调整。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医康复调理方法:1. 饮食调理(1)忌口:儿童哮喘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冷热刺激等食物,以免诱发症状。

(2)健脾益肺:适量食用易消化、高营养的食物,如白果、山药、糯米等,有助于调理气机,增强机体抵抗力。

2. 运动调理(1)适度运动:儿童哮喘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度的运动,如太极拳、游泳等,有助于增强肺功能,提高呼吸肌肉的耐力。

儿童哮喘的中医药治疗研究

儿童哮喘的中医药治疗研究

儿童哮喘的中医药治疗研究哮喘是儿童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主要特点是气管支气管高度敏感,易受刺激引起炎症反应,导致呼吸困难、咳嗽、胸闷等症状。

中医药作为一种独特的治疗方式,近年来在儿童哮喘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就儿童哮喘的中医药治疗进行综述。

一、中医药治疗的基本原理中医药治疗儿童哮喘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调整人体的气机协调,改善气道通畅,减轻炎症反应。

根据中医理论,哮喘属于气机不和的病症,常表现为肺气不调、肾气亏损等。

因此,中医药治疗主要通过调理肺脾肾三经的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气道通畅。

二、中医药治疗的方法中医药治疗儿童哮喘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辅助疗法,下面将对这些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1. 药物治疗(1)中药内服:中医药治疗儿童哮喘的核心是使用中草药来调理身体。

常用的中药包括麻黄、杏仁、葶苈子等。

这些草药具有温肺散寒、宣肺止咳的功效,能够缓解气道痉挛,减轻呼吸困难。

(2)中药外用:除了内服中药,中医药还可以通过外用的方式来治疗儿童哮喘。

例如,采用灸法、贴敷等方式,直接作用于相应的穴位,以达到缓解症状、调理气机的目的。

2. 辅助疗法(1)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药中常用的治疗儿童哮喘的方法之一。

通过刺激相应的穴位,调节气血运行,改善气道通畅,减轻炎症反应。

例如,对于具有肺气不调的儿童哮喘患者,可以选择刺激肺经相应的穴位,如太渊、太白等。

(2)推拿疗法:推拿疗法是通过按摩和推拿的方式来调理儿童哮喘患者的气机。

通过按摩相应的穴位,可以促进气血的循环,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减轻症状。

三、中医药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中医药治疗儿童哮喘的疗效与安全性备受关注。

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能够有效控制儿童哮喘的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并减少激素的使用。

而且,中医药治疗一般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四、注意事项在进行中医药治疗儿童哮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个体化治疗:儿童哮喘的中医药治疗需要根据患儿的病情和体质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制定,以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药在儿童哮喘治疗中的治疗优势

中医药在儿童哮喘治疗中的治疗优势

中医药在儿童哮喘治疗中的治疗优势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慢性呼吸道疾病,给患儿和家长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传统中医药作为一种独特的治疗方法,在儿童哮喘治疗中具有许多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探讨中医药在儿童哮喘治疗中的优势,并分析其应用前景。

一、个体化治疗方案中医药在儿童哮喘治疗中的治疗优势之一是个体化治疗方案。

中医药注重辨证施治,在治疗儿童哮喘时,不仅仅关注疾病本身,还会结合患儿的体质、病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这使得中医药能够更全面地考虑患儿的整体情况,针对不同类型的儿童哮喘病因和病情,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

二、调节免疫系统中医药在儿童哮喘治疗中的另一个优势是调节免疫系统。

儿童哮喘的发病与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密切相关。

中医药可以通过调理人体气血、阴阳平衡,调节免疫系统功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从而减轻哮喘发作的频率和程度。

三、疏导经络中医药在儿童哮喘治疗中的第三个优势是疏导经络。

中医认为,哮喘是由于肺气不畅所致,治疗时需要疏通肺经气血,使气血畅通送达全身各个器官,减少哮喘症状的发生。

中医药可以通过采用针灸、推拿等手法,刺激相关穴位,调理肺经的气血运行,达到舒缓气喘症状的效果。

四、减少药物依赖中医药在儿童哮喘治疗中的另一个优势是能够减少药物依赖。

西医药治疗以药物为主,一些常用的激素类药物对患儿长期使用会有一定的副作用。

而中医药治疗注重调理身体的平衡,通过中药调养,可以减少对激素药物的依赖,降低药物副作用的发生。

五、综合治疗效果好中医药在儿童哮喘治疗中的最后一个优势是综合治疗效果好。

中医药综合运用针灸、中药、推拿等多种方法,针对患儿的病情和病因进行系统治疗,可以全面调理患儿的身体状况,减少哮喘发作的频率和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总结起来,中医药在儿童哮喘治疗中有许多独特的优势。

个体化治疗方案、调节免疫系统、疏导经络、减少药物依赖以及综合治疗效果好,都使得中医药成为儿童哮喘治疗中的重要选择。

然而,中医药作为一种传统医学,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和临床验证,以进一步推广和应用于儿童哮喘的治疗中。

中医药对儿童哮喘的治疗方法

中医药对儿童哮喘的治疗方法

中医药对儿童哮喘的治疗方法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表现为阵发性呼吸困难、喘息等症状。

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对于儿童哮喘的治疗具有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医药对儿童哮喘的治疗方法及其效果。

一、中医诊断与治疗原理中医对于儿童哮喘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舌苔、脉象等综合分析。

根据中医理论,哮喘病是由外感风邪侵袭体内,导致肺气失调所致。

治疗的主要原则是疏风祛邪、平喘化痰、调节气机,以恢复肺的正常功能。

二、中药治疗方法1. 蜂蜜冰梅汤:将冰梅6g、蜂蜜适量放入开水中冲泡,温服。

此方具有清热化痰、宽胸止咳的作用。

2. 麻黄附子甘草汤:将麻黄9g、附子3g、甘草6g煎煮,分2次服用。

此方可疏风祛邪、宽胸化痰,快速缓解哮喘发作。

3. 川贝雪梨汤:将川贝炒至微黄,捣碎,与鸭梨同煮。

此方有润肺止咳,清热降火的功效。

4. 苓桂术甘汤:将茯苓、桂枝、白术各10g,甘草6g煎煮,分2次服用。

此方有益气健脾、平喘止咳的作用。

5. 双黄连颗粒:该药物由黄连、黄芩等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抑制炎症等作用。

可作为哮喘发作时的急救药物。

三、养生调理方法1. 调节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油腻、冷食等容易引起痰火的食物,多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增加维生素的摄入。

2. 适度体育锻炼:适量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体质,增加肺活量,改善呼吸系统功能。

3. 树立信心:家长和孩子要积极面对哮喘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相信中医药治疗的有效性,从而更好地配合治疗。

四、注意事项1. 病情严重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服药,不能擅自停药。

2.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接触过敏原。

3. 定期复查,预防哮喘的复发。

中医药对于儿童哮喘的治疗方法较为全面,可以从根本上调理体质,减少发作次数。

然而,每个孩子的体质和病情都有所不同,因此治疗效果也会有所差异。

在治疗过程中,家长和孩子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指导,并在医生的监护下进行治疗。

总之,中医药对儿童哮喘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治疗和养生调理,通过疏风祛邪、平喘化痰、调节气机等途径,缓解哮喘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药对儿童哮喘的防治研究

中医药对儿童哮喘的防治研究

中医药对儿童哮喘的防治研究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症状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困难和气喘。

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儿童哮喘的防治有着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探讨中医药在儿童哮喘防治中的研究进展和应用。

一、儿童哮喘的中医理论分析中医学认为哮喘是由体内气血不调所致,主要涉及肺、脾、肾等脏器功能的失调。

肺为儿童呼吸的主要脏器,脾主要负责消化吸收,肾则主管生长发育。

通过调节肺气、脾气、肾气的平衡,中医药可以起到预防和治疗儿童哮喘的作用。

二、中医药治疗儿童哮喘的有效方法1. 中药汤剂的应用中药汤剂是指基于中医理论而制备的中草药煎煮液体。

根据儿童体质和病情特点,中医医生会开具适用的中药方剂,如小柴胡汤、平喘汤等,在不同的阶段采用不同的方剂。

中药汤剂能够调理体内气血、湿热等因素,缓解儿童哮喘的症状。

2. 针灸疗法的应用针灸疗法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疗法之一,在儿童哮喘的防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刺激,调节气血运行,增强机体免疫力,缓解儿童哮喘的发作。

3. 推拿按摩疗法的应用推拿按摩疗法也被广泛应用于儿童哮喘的防治中。

通过特定的按摩手法刺激儿童体表的穴位和经络,改善气血循环,调节气息,促进深呼吸,起到缓解儿童哮喘症状的作用。

三、中医药在儿童哮喘防治中的研究进展近年来,中医药在儿童哮喘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例如,有研究发现,中草药丹参具有抗炎、抗氧化和抗过敏的作用,可以有效缓解儿童哮喘的症状;而百部汤则可以调节免疫系统功能,改善儿童哮喘的预后。

此外,针灸疗法和推拿按摩疗法也得到了广泛的临床应用和研究。

四、中医药在儿童哮喘防治中的应用前景随着对中医药在儿童哮喘防治中研究的不断深化,中医药在儿童哮喘防治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中医药作为一种温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具有个体化治疗的优势,可以针对儿童的具体体质和病情进行调理。

未来的研究还可以进一步探讨中医药与西医药物的联合应用,以期提高儿童哮喘的疗效。

儿童哮喘的中医治疗

儿童哮喘的中医治疗

03
虚实夹杂型
哮喘持续不已,动则喘甚,面色欠华,容易出汗,食少便溏,倦怠乏力
,舌质淡,苔薄白,脉象细软。
治疗方法
01
02
03
寒性哮喘治法
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常 用方剂为小青龙汤合三子 养亲汤加减。
热性哮喘治法
清肺化痰,止咳平喘。常 用方剂为麻杏石甘汤合苏 葶丸加减。
虚实夹杂型治法
健脾益气,化痰平喘。常 用方剂为六君子汤合三子 养亲汤加减。
3
副作用小
相比西医治疗,中医治疗儿童哮喘所使 用的药物副作用较小,对患儿的生长发 育影响较小。因此,中医治疗在儿童哮 喘的治疗中受到了广泛关注。
展望中医治疗儿童哮喘的未来发展方向
个体化治疗
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中医治疗儿童哮喘将更加注重个体化治疗。根据患儿的体质、病情 等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02
副作用小
相比西医治疗,中医治疗哮喘 的药物副作用较小,对患儿生 长发育影响较小。
03
根治性强
中医治疗哮喘注重病因治疗, 通过调整脏腑功能,消除病因 ,达到根治目的。
04
方法多样
中医治疗哮喘手段多样,包括 中药内服、外敷、针灸、推拿 等,可根据患儿情况选择合适 的方法。
不足分析
患儿配合度
疗效较慢
03
儿童哮喘的中医预防与调护
预防措施
加强锻炼
鼓励儿童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如游泳、慢跑等,以增强身体素 质和免疫力。
预防感染
注意儿童的个人卫生,避免到人 群密集的场所,预防呼吸道感染 ,以减少哮喘发作的风险。
01
避免过敏原
尽量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如 花粉、尘螨、动物皮毛等,以减 少哮喘发作的机会。

中医儿科学孩子支气管哮喘的中医调理

中医儿科学孩子支气管哮喘的中医调理

中医儿科学孩子支气管哮喘的中医调理孩子患上支气管哮喘,家长们总是心急如焚。

这种疾病不仅让孩子备受折磨,也给家庭带来了不少困扰。

在中医儿科学中,对于孩子支气管哮喘有着独特的调理方法,下面咱们就来好好说一说。

中医认为,孩子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多与正气不足、外邪侵袭、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

孩子往往“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抵抗力相对较弱,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比如,气候的变化,特别是寒冷的空气,或者是花粉、灰尘等过敏原,都可能引发哮喘。

对于孩子支气管哮喘的中医调理,首先得从饮食入手。

饮食要有规律,营养要均衡。

要避免孩子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的食物,这些食物容易损伤脾胃,导致痰湿内生。

可以多给孩子吃一些健脾益肺的食物,比如山药、薏米、百合等。

山药能健脾补肺,薏米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的作用,百合则润肺止咳。

在起居方面,要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作息规律。

睡眠是身体恢复和调整的重要时刻,对于孩子的生长发育和免疫系统的完善都非常关键。

还要注意根据天气变化及时给孩子增减衣物,避免着凉。

尤其是季节交替的时候,要特别小心。

中医调理还少不了推拿按摩。

家长可以学习一些简单的推拿手法,比如揉肺俞、脾俞、肾俞等穴位。

肺俞穴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 寸处,揉这个穴位可以补肺益气。

脾俞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 寸,按摩它能健脾和胃。

肾俞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揉按肾俞可以补肾纳气。

每天给孩子轻轻按摩这些穴位,每次100 下左右,能起到一定的调理作用。

中药调理也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但给孩子用药一定要谨慎,剂量和用药时间都要严格掌握。

如果孩子是肺气虚弱型的哮喘,表现为容易感冒、自汗、气短等,可用玉屏风散加减来益气固表。

要是脾肺两虚,出现食欲不振、乏力、痰多等症状,可以用六君子汤加减来健脾补肺。

而对于肾不纳气型的哮喘,孩子常有呼多吸少、腰膝酸软等表现,金匮肾气丸加减则是不错的选择。

除了上面说的这些,中医还有一些特色疗法,比如艾灸。

儿童哮喘的中医治疗

儿童哮喘的中医治疗

儿童哮喘的中医治疗随着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卫生医疗事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很多先进的医疗设备和药物已经进入了诊所和医院,更好地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

但是,在治疗特定疾病的时候,我们也需要注意到传统医学所提供的宝贵资源,这些是在数千年的实践中得到的宝贵经验和技术。

儿童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它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在现代医学的治疗方案之外,中医也提供了一些有益的治疗方法。

下面,我们将探讨儿童哮喘在中医学中的表现,以及如何采取中医治疗。

一、中医认为的儿童哮喘中医学强调整体健康和治疗,而不是为了治疗疾病而治疗疾病。

在中医学中,哮喘被称为“喘息病”。

这种病是由气道内的痰液和湿气阻塞引起的。

儿童哮喘的发病原因多样,其中是因体弱多发病,免疫力低,情绪波动大,环境过于潮湿或寒冷,所致的风寒痰浊型哮喘;还有气机瘀滞不畅,使液湿停滞而逐渐诱发出的痰热症哮喘;其他类型稍有不同,但总结而言则肝气郁结,肺气失宣,肝肺不和共同引发病症。

二、常见的中医治疗1. 针灸疗法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式,可以很好地缓解哮喘症状。

通过针灸,中医可以帮助改善气道通畅,减轻咳嗽和呼吸困难。

针灸的具体细节包括:(1)选取有效的穴位。

根据情况选择不同的穴位,主要是温通经络、开窍宣肺、清利宣肺、平肝熄风等穴位。

(2)刺激穴位。

使用针刺疗法,恰当地选择刺激方案,可以减缓哮喘症状。

(3)推拿。

在针灸后或是无法使用针灸的情况下,使用推拿和按摩可以帮助改善哮喘症状。

2. 中药疗法最常用于中药治疗哮喘症状的是中成药。

这包括川贝枇杷膏,蜜固肺丸和清肺汤。

具体选择哪种药物取决于个人情况,诊疗中医师可以根据患儿的病情,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3. 中医推拿疗法中医推拿和按摩也可以有效缓解哮喘症状。

这些手法和技术,可以自己施行—只要拥有足够的教育和指导知识。

可以使用指压,拍打和按摩,以减轻哮喘患者阻塞的气道和不适感。

三、结论儿童哮喘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不仅会给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困扰,也会对家庭的心理和经济带来不小的压力。

中医如何通过养生保健来预防小儿哮喘

 中医如何通过养生保健来预防小儿哮喘

中医如何通过养生保健来预防小儿哮喘中医如何通过养生保健来预防小儿哮喘小儿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影响儿童的生活品质。

传统中医学认为,小儿哮喘的发病与气机失调、肺失宣降、脾虚湿浊等因素有关。

通过养生保健,中医可以帮助预防小儿哮喘的发生,并改善患儿的症状。

本文将介绍中医养生保健的方法,以预防小儿哮喘。

一、合理调整饮食中医强调饮食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对小儿哮喘的预防,中医饮食养生建议合理调整饮食习惯。

首先是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大蒜等,因为这些食物容易引起气机失调,从而诱发哮喘。

其次是控制油脂的摄入量,因为过高的油脂摄入会导致脾胃功能紊乱,增加湿浊的产生,加重小儿哮喘的症状。

此外,中医饮食养生还注重避免食用过多的生冷食物,如冷饮、生果等,因为这些食物会伤害脾胃功能,影响湿浊的排出。

二、合理安排生活作息作息规律对小儿哮喘的预防十分重要。

中医建议,小儿哮喘患者应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合理安排起床和就寝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

此外,中医还强调适度的身体锻炼,可以通过户外活动等方式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减少小儿哮喘的发生。

三、加强体质调理中医认为,小儿哮喘的发病与体质虚弱有关。

因此,通过体质调理可以帮助预防小儿哮喘。

中医建议,可以通过中药补益脾胃、扶正固本的方法来调理体质。

具体包括选用适宜的中药,如黄芪、党参、白术等,服用一段时间,以增强脾胃功能,提高免疫力,减少小儿哮喘的发生。

四、保持良好的室内环境中医认为,室内环境对小儿哮喘的发病有一定影响。

因此,保持良好的室内环境对预防小儿哮喘十分重要。

中医建议,室内应保持适宜的清洁度,避免尘螨、霉菌等过敏源的滋生。

同时,保持室内通风良好,避免潮湿和空气污染。

此外,避免使用有刺激性的化学物品和香料,减少对呼吸系统的刺激,有助于预防小儿哮喘。

综上所述,中医通过养生保健可以有效预防小儿哮喘的发生。

通过合理调整饮食、安排生活作息、加强体质调理和保持良好的室内环境,可以提高儿童的免疫力,改善气机失调和脾虚湿浊等问题,从而达到预防小儿哮喘的目的。

中医如何通过调节肺气对抗小儿哮喘

 中医如何通过调节肺气对抗小儿哮喘

中医如何通过调节肺气对抗小儿哮喘中医如何通过调节肺气对抗小儿哮喘小儿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呼吸系统慢性疾病,其主要特点是阵发性呼吸困难和气喘。

中医认为小儿哮喘与体内肺气的调节失衡有关。

因此,通过调节肺气,中医可以有效对抗小儿哮喘。

本文将简要介绍中医调节肺气的方法和途径。

一、辨证施治中医治疗以辨证施治为基本原则。

对于小儿哮喘患者,中医将其辨证分为虚实两类,并分别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针对肺气虚弱的情况,可选用补益肺气的中药方剂,如六味地黄丸等。

对于肺气壅盛导致的实证,则可采用清热化痰、平喘宣肺的药物,如川贝母炙甘草汤等。

二、穴位按摩中医强调通过按摩穴位来调理身体。

对于小儿哮喘患者,可以通过按摩肺经的相关穴位来调节肺气。

常用的穴位有肺俞穴、肺经穴和胁肋穴。

适当按摩这些穴位,有助于舒缓肺部症状,促进气体流通。

三、养生调理中医注重调理身体,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对于小儿哮喘患者,中医建议从生活习惯和饮食调养两方面入手。

首先,要保证睡眠充足,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

其次,要避免接触刺激性气味和致敏物质,如烟尘、花粉等。

同时,要注意饮食调节,合理搭配营养,避免食用过于油腻和辛辣的食物。

四、中草药治疗中草药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对于小儿哮喘患者,中草药可以通过调节肺气、平喘化痰来缓解症状。

常用的中草药有百部、金银花、防己等。

这些草药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成方剂。

中医医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个性化开方。

五、气功调理气功是中医养生中的一种方法,通过调节呼吸和气息,调和身体内部的阴阳平衡。

对于小儿哮喘患者,气功练习有助于增强肺功能,减少呼吸困难。

常见的气功练习包括气功吐纳法、五禽戏等。

综上所述,中医通过调节肺气可以有效对抗小儿哮喘。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需要个体化施治,应该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

此外,中医治疗需要持之以恒,不能指望一次治疗就能彻底根除小儿哮喘。

只有坚持长期治疗和调理,才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药防治小儿哮喘方法及意义探析
发表时间:2013-01-18T11:32:20.78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8期供稿作者:朱佳琪[导读] 中医认为,从不同的角度对小儿哮喘进行防治,分为从脾论治,从风论治,从瘀论治,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朱佳琪(安徽中医学院研究生部安徽合肥230038)
【摘要】哮喘是儿童期常见的呼吸道慢性疾病之一,具有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临床特征,严重危害小儿生长发育和健康。

中医中药在防治小儿哮喘方面逐渐凸显出其独特的优势。

中医认为,从不同的角度对小儿哮喘进行防治,分为从脾论治,从风论治,从瘀论治,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关键词】中医药小儿哮喘防治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儿童时期常见的慢性肺系疾病,其具有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临床特征,严重危害小儿生长发育和健康。

现代医学认为,哮喘其本质是支气管抗体产生的一系列过敏反应,主要由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

随着新型药物的研制成功,哮喘的治疗更加有效,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由于中医药具有多靶点、多环节疗效特点,在整体调节、控制复发、缓解症状等治疗哮喘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因此近年来不断总结探索中医药防治小儿哮喘有着广阔的前景。

1. 小儿哮喘的中医病因病机
(1)外邪侵袭:以风寒或风热最多见。

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抵抗力差,易感受外邪。

外感时邪,引动伏饮,壅阻肺气,宣降失职,气逆为喘。

(2)饮食失宜:我国民间有“鱼腥哮”、“咸哮”等记载,认为哮喘与饮食过咸、过酸等刺激有关。

(3)劳倦过度:疲劳也是小儿哮喘的重要诱因之一,尤多见于虚喘。

(4)情志影响:《证治心得》中记载:“夫肺居具焦而司气化,或暴怒所加,肝气上升,上焦闭郁,肺气失降,则奔迫为喘。


2. 小儿哮喘的中医治法
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内治,外治,内外同治。

内治进行临床辨证分型,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治疗,分为从脾论治,从风论治,从瘀论治。

2.1 健脾宣肺法:高淑清[1]等认为小儿支气管哮喘多由于小儿平素内有伏痰又复感外邪所致,然究其伏痰之因多由于肺气虚,卫外失固,腠理不密邪阻肺络,气机不利,津液凝聚为痰和脾虚不运而生湿酿痰。

故治疗必须抓住本质,健脾宣肺使伏痰得消,气机通畅。

方用茯苓、白术以健脾利湿;麻黄、杏仁以宣肺止咳。

现代医学药理学表明,麻黄具有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的作用。

2.2 补气祛风法:小儿体内有伏痰,复加外感风邪,引起肺气不宣,耗伤气阴。

此时,要防止以一味药专攻邪。

《医宗必读》有载:“倘专于发散,恐肺气益弱,腠理益疏,邪乘虚而入。

病反剧增也。

”李惠群[2]认为应用补气祛风法治疗。

自拟方:黄芪、太子参、白术、地龙、桑白皮各10g,防风、枇杷叶各6g,黄芩、蝉蜕各9g,桃仁3g.每日1剂,水煎2次,分次温服,连用7天。

此方既可提高患儿抗病能力,又可减轻机体对过敏因素的应激反应,兼顾化痰活血,调畅气机,抗复发、防演变,相得益彰。

2.3 解毒化瘀法:“肺主气,司呼吸,朝百脉”、“久咳痰瘀终成哮”,外感于肺,甚久则伤肺络,进而瘀血乘肺,阻滞气道,妨碍气机升降,致咳逆喘息。

马迪[3]予止哮、平喘、理肺、除痰常规治疗,佐用解毒化瘀之剂,即基于临床对哮喘儿病因病机的实际变化观察。

与解毒相关的药物选用射干、白鲜皮、白花蛇舌草、重楼、苦参、紫草等,以解肺经之毒。

化瘀之品则用侧柏叶、川芎、桃仁、牛膝、降香、丹参、郁金、刘寄奴等。

现代药理学研究认为解毒剂重在对抗病原微生物。

其中具有抗菌作用的有黄芩、重楼、白花蛇舌草、射干、苦参、白鲜皮,抗病毒作用的如紫草、黄芩、射干。

3. 中医药治疗小儿哮喘的意义
3.1《临证指南医案喘》[5]曾言:“若由外邪壅遏而致者,邪散则喘易止,后不复发,此喘证之实者也;若因根本有亏,肾虚气逆,浊阴上冲而喘者,此不过一二日之间,势必危笃,用药亦难奏效,此喘证之属虚者也。

”《医宗必读喘》亦说:“治实者攻之即效,无所难也。

治虚者补之未必即效,须悠久成功,其间转折进退,良非亦也。


3.2 中医学在治疗哮喘时不但重视哮喘发作期的治疗,同样重视缓解期防治。

随着现代医学对哮喘病因的不断深入研究表明,支气管哮喘发生的主要原因,即使在哮喘缓解期这种情况仍然存在。

中医辨证治疗从整体观念出发,根据不同的证型,分别采用益气、健脾、滋阴、补肺等治法扶正固本,增强机体适应性和抗病能力,以消除生痰之源,这样改善了患儿的机体内环境,干预了高气道反应,抵御了某些炎症介质的释放和侵犯[4]。

哮喘是儿童期常见的呼吸道慢性疾病之一,随着中医对小儿哮喘发病机理认识的不断深入,中医中药在防治小儿哮喘方面逐渐凸显出其独特的优势。

笔者通过对治疗小儿哮喘内治方法的简单整理和例举。

可以看出中医药治疗小儿哮喘有着良好的临床疗效,不但具有效率高、复发率低的优势,而且具有副作用小、毒性低的特点。

未来在中医防治小儿哮喘的方法不断成熟及完善的同时,中医“辨质论治”小儿哮喘的原则将贯穿于哮喘的诊断、治疗及预防保健等的全过程,力求建立一种防治小儿哮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参考文献
[1] 高淑清,辛艳红,孙晓慧.健脾宣肺法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40例[J].中医儿科杂志,2005,1(1):44.
[2] 李惠群.补气祛风法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38例[J].中医儿科杂志,2008,4(3):23.
[3] 马迪.解毒化瘀发治疗小儿哮喘(发作期)体会[J].江西中医药,2003,34(252):35.
[4] 伍利芬.“加味芎蝎散”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30例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2007,26(10):665-666.
[5] 郑军.小儿哮喘缓解期的中医辨证治疗[J].北京中医杂志,2002, 21(4):2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