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指示照应的对比
汉英指示词对比
汉英指示词“这”和“this”的语用异同摘要:语言中的指示词在语用中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概念,是理解和表达意思的关键。
汉语和英语中的指示词“这”和“this”既有相同点也有各自的特性。
汉语和英语中的有些指示词,它们的意义会随着语境的改变而改变,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些指示词是语言交际中的重要环节,否则会很容易产生语用上的失误。
人们习惯上将汉语中的“这”和英语中的“this”等同起来,其实,这两者虽有很多共性,也有很多不一样的用法,这是由中英文化习惯和各自民族的不同思维方式引起的。
一、共同点1.两者都可以用来指代第三人称,即说话人和听话人以外的人,常用来初次见面时引见人的介绍,如:Helen ,this is my sister.海伦,这是我姐姐。
2.两者都可以用来指示空间,以说话者为参照物,一般是用来指代距离说话者较近的事物,如:This building was built last year.This way ,please!这栋楼房是去年建的。
这边请!在这种语境当中,一般会伴随说话人的非语言特征,如手势、动作行为特征,便于让听话者更容易理解说话者的所指。
3.都可以表示时间上的近指。
I will go to the cinema this weekend.这周末我将去看电影。
I am deeply mood at this moment.此刻,我被深深的感动了。
在这样的情境当中,英语中的this可以翻译成“此”,如上例中的“this moment”可翻译成“此刻”。
4.都可以表示既表示后指,也可以表示前指。
在篇章中,this可以后指,如:Well, this I tell you ,we are working for a great cause.I will say this for you: you are thinking all the time .汉语指示词也有类似的用法:我要说的是这个:我看见侦探跟上了四爷。
英汉指示投射对比分析
摘要:本文从时间、地点和人称指示来研究指示语中的指示投射现象,基于认知理论重新认识指示投射并将其分为两大类:常规指示投射和非常规指示投射。
进而对英汉常见的三种指示投射进行对比分析,并加以解释。
关键词:投射;指示语;常规和非常规指示投射;参照点一、英汉常规指示投射本文认为常规指示投射指:说话人把参照中心投射到在场的或将要接受信息的听话者身上,即站在在场的或将要接受信息的听话者角度来指代话题中所涉及的人称,地点及时间等。
其运作机制如下:1.人称英汉语中,人称指示分第一人称,如英语中we, I,汉语中:我(们)等;第二人称中现代英语you,而汉语有:你(们)等;第三人称的现代英语:they, he等,汉语:他(们),她(们)等。
在实际交往中,我们有时不以说话者为中心而以在场的或将要接受交际信息的听话者为中心来指代所谈及的人。
1.1第一人称复数形式指示投射1)We’d better not go there, Cela.(听话者)2)我们大学生应该有理想,讲道德,做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楷模。
3)咱们别哭,妈妈出去就回来。
以第一人称复数指听话者常给人以亲切感,故在正式场合多出自长者或领导之口,在非正式场合则为顾客,父母乐于使用[3]。
相对而言,英语中用此用法相对较少,英语往往体现为you,这与汉语群体观念,裙带关系,称兄道弟有关,说话者常把自己看成听话者中的一员,缩短了两者之间的心理距离;而英语注重自我与个性独立,故说话者很少把自己看成听话者中的一员。
1.2 第三人称指示投射4)Billie (=我) wants an ice-cream, mummy.5) Would his highness like some coffee?(在厨房忙碌的说话人对懒惰的听话者说)6)这是总司令的命令!(=我)7)外公这件衣服真好看。
(孩子的父母对岳父或父亲讲,孩子在场)第三人称指示投射形式在英汉语中都常用,这种与第一人称指示投射不同的是,说话者不是把自己看成听话者中一员,而只站在听者角度称呼说话人自己(如:4),6)等)或称呼别人(如:7)),也有称呼听话者(如:5))。
英汉第三人称代词语篇照应功能对比研究
英汉第三人称代词语篇照应功能对比研究他/她/它,同样也是英文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之一。
英文第三人称代词承载着重要的语言功能,研究它们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英文并有效地使用它。
本文旨在通过对比英汉第三人称代词语篇照应功能,来深入研究英文第三人称代词功能。
第一部分:英汉第三人称代词类型比较在英语中,第三人称代词有5种:he,she,it,they和one,而汉语中只有一种:他/她/它。
英文的he,she和they分别表示人称,而it表示特指某事物,one就是不指向任何人或物,而汉语的他/她/它则没有这样的明显区分。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在类型上英文的第三人称代词比汉语的要更为多样,具有更丰富的表达功能。
第二部分:英汉第三人称代词篇照应功能比较在文章中,第三人称代词具有对对象确认、对对象表达距离感、指代信息提示等功能。
首先,在确认对象功能方面,英文的第三人称代词可以表明确切的人称和物种,而也可以指代一类事物,而汉语的第三人称代词只能表示一类事物,而不能表达特定的人称。
例如:英文:He is a doctor.汉语:他是医生。
其次,在对对象表达距离感方面,英文的第三人称代词可以用来表达彼此之间的距离感,而汉语的第三人称代词仅能使用他/她来表达距离感,表示某人与被提到的人之间的距离,无法表达某事物与被提到的人之间的距离感。
例如:英文:He came to my room last night.汉语:他昨晚来到我的房间。
最后,在指代信息提示方面,英文的第三人称代词可以用来提示某人或某物在上文已经提到过,而汉语的第三人称代词仅能指代某一类事物,不能提示某人或某物在上文提到过。
例如:英文:The book that he read is interesting.汉语:他读的书很有趣。
综上所述,英文与汉语在第三人称代词语篇照应功能上有所不同。
英文的第三人称代词具有更多、更丰富的功能。
第三部分:结论与展望本文旨在通过对比英汉第三人称代词语篇照应功能,立足于现有研究成果,深入探讨英文第三人称代词功能。
英汉语篇中的照应衔接手段差异分析
英汉语篇中的照应衔接手段差异分析-社会科学论文英汉语篇中的照应衔接手段差异分析刘英杰(赤峰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内蒙古赤峰024000)摘要:语篇(discourse)的构成要旨是符合语法规范,层次清楚,语义连贯且语句之间衔接得当。
语篇中语义性衔接手段的运用是语篇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作为语法衔接手段之一的照应衔接在语篇衔接手段的研究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本文旨在围绕英汉两种语言语篇中照应衔接手段的差异进行分析对比。
关键词:对比语言学;英汉语篇;照应衔接;差异分析中图分类号:H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3-0130-03 语篇作为一系列连续的话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必须符合语法,层次清楚,语义连贯,语句之间衔接得当。
因此说,衔接与连贯关系是语篇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语篇衔接手段有语篇——语境衔接和语篇内衔接之分,语篇内衔接分结构性衔接和非结构性衔接,其中的非结构衔接是语篇中衔接与连贯的研究重点。
非结构性衔接包括语法手段、词汇手段和语音手段等。
非结构衔接手段中的语法手段通常包括照应衔接、替代衔接和省略衔接三个方面。
这里所说的照应衔接又分为外照应和内照应。
承担外照应作用的语言项目意义必须依靠具体的语境才能作出准确的理解。
而内照应语言项目的指称对象则存在于语篇内部。
所谓照应是指用代词等语法手段来指称说话或文章中谈论、说明的对象,进而将语篇有机衔接起来,实现语篇意义的连贯。
在此,我们主要对比分析内照应衔接(人称照应、指示照应、比较照应)在英汉两种语言的语篇中的异同。
一、人称照应(personal reference)通常而言,人称照应就是使用人称代词的某种形式来回指上文中出现过的人物,一般为前照应。
但在实际运用上,人称照应也可以是后照应。
这种用人称照应手段来进行语篇中语义衔接的情况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是没有什么大的差异的,请看下列例句:1. Several times on his trips to China,which he made as aguest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Jack’sbirthday occurred while he was in Beijing. 可以明显看出,“his”和由“which”引出的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中的“he”均指向主语“Jack”,属于后照应关系;最后一个从句中的“he”则是前照应关系。
汉英照应衔接手段的差异
汉英照应衔接手段的差异
汉英照应衔接手段的差异:
一、汉语照应的衔接方法
1、叠型:也称为“照应叠句”,它是把两个主句照应用一句话表示出来,中间用部分倒装或者宾语、状语调整形成一种衔接句,如:“老师讲例子,学生讨论分析”可以表达为“老师出例,学生却论;”
2、联型:也称为“照应联句”,它是把两个主句各用一句话表达,句子的结构要尽量对应,再用关联词将这两句话紧紧衔接起来,如:“高风即起,低浪随之”可以表达为“高风鼓腮,低浪跟随。
”
3、拼接:即把两个独立句子直接拼接在一起,但不加连词,此衔接方法常常出现于不及物动词与及物动词之间,如:“他使劲把窗子打开”可以表达为“他使劲打开窗子。
”
二、英语照应的衔接方法
1、押韵:当两句话能够相应的押韵,表达的手法也就会更加简单明了,如:“When the wind is high, the waves will follow in tow”可以照应为“When the wind blows high, the waves will swell in tow.”
2、替换:即通过替换一些修饰性词汇,来表达出两句话的对应关系,如:“小明hurries to catch the bus ”和“小明 hasten to catch the bus”可以表达成“小明 rushes to catch the bus, 小明 speeds to catch the bus 。
”
3、改写:即调整句子结构,通过改变句子形式实现两句话衔接,如:“他给老师递上来杯茶,并带来了些花朵”可以表达为“Bringing along some flowers, he presented a cup of tea to the teacher.”。
浅析语篇翻译指示照应的英汉对比及心理表征
篇 。也 就 是 说 , 语 语 篇 的 指 示 照 应 往 往 隐 忡 状 态 。所 汉
以 英 汉 互 译 时 便 会 出 现 指 示 照 应 手 段 从 显 性 剑 隐 性 的 转 化 。例 如 :
I e e d f o d c o r o n c e o al w- e d f h n so c n u t r e c n e t d t o r a — t a a i g v lme e n h o d co ・ s mo e n o t c fe d o n o t t ra d t e c n u t xi v d i t h l 语 用 学 的 重 要 内 容 之 一 。 话 语 和 di s是 x
t i/ a 这 / hst t h 那
指 示 照 应 心
语 境 之 间 的 关 系 . 话 者 与 受 话 者 之 间 的 关 系 正 是 靠 指 说
示 语 才 得 以在 语 青结 构 上 反 映 出 来 的 。 示 语 系 统 可 分 指 为 : 称 指 示 、 间 指 示 、 点 指 示 、 语 指 示 、 交 指 人 时 地 话 社
m a etas s w n i g. gn ho n Fi 5—1. om e a y r a ng wil am nt r e di l be no e he v lm e e . he co t d on t o t t rAs t nduc o s w ihdr wn r t r i t a fom t e d.he m e e l le om en a iy i h po ie he f l t t rwildef ctm i t rl n t e op s t die i .ft on r ctonI he c duct sheh t tona y a h a ori ts a i r nd t e m gne t m ov d O t tt e fe d c st nduc o t e s e r uls e S ha h l ut he co i t r,h am es t
中英后指照应对比研究
中英后指照应对比研究
中英文之间有着明显的语言差异,从语法、句式到词汇和表达方式,都有所不同。
从语法上来说,中文是一种没有固定语序的语言,而英文则是一种有固定语序的语言,因此在表达句子时,中文更加灵活,可以改变句子的顺序,而英文则需要按照一定的语序来表达。
另外,从句式来看,中文句子更加简短,而英文句子则更加复杂,而且在英文中,还有各种不同的句型,如主谓宾句、定语从句等,使得英文句子更加丰富多彩。
从词汇上来说,中文中的汉字比英文中的单词更加丰富,每一个汉字都有其独特的含义,而英文中的单词则比较有限,需要经常搭配使用才能表达出更多的意思。
此外,中英文在表达方式上也有所不同,中文更加直接,而英文则更加隐晦,需要从句子的上下文中去推测语句的真正含义。
因此,中英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语言差异,从语法、句式到词汇和表达方式,都有所不同,在学习两种语言时,需要充分了解这些差异,以便更好地掌握两种语言。
英汉照应的语篇衔接手段对比与翻译
英汉照应的语篇衔接手段对比与翻译
英汉照应的语篇衔接手段对比与翻译是一种在翻译过程中,将英文和汉语中的五大衔接手段(并列、因果、对比、递进、排比)进行对比和翻译的方法。
英语中有五种衔接手段,包括并列、因果、对比、递进和排比。
其中,并列法表示同等重要性的事物或想法,形式上以and连接;因果法表示事物之间的原因和结果,形式上以for或because连接;对比法表示不同程度的事物或想法,形式上以but或while连接;递进法表示事物之间的依次关系,形式上以first, then, finally连接;排比法用于表达相似的事物或想法,形式上以not only…but also连接。
汉语中也有五种衔接手段:并列、因果、对比、递进和排比。
其中,并列法表示同等重要性的事物或想法,形式上以“而且”、“又”、“并且”等连接;因果法表示事物之间的原因和结果,形式上以“因为”、“由于”、“所以”等连接;对比法表示不同程度的事物或想法,形式上以“但是”、“然而”、“反之”等连接;递进法表示事物之间的依次关系,形式上以“首先”、“其次”、“最后”等连接;排比法用于表达相似的事物或想法,形式上以“不但…而且”、“既…又”等连接。
翻译过程中,要根据英汉双方的语篇衔接手段进行比较,以保留原文语义,正确运用衔接手段,使译文衔接得当,结构紧凑,读起来流畅,同时尽量避免冗余和重复。
照应在英汉互译中的应用及其差异
童
黄 爱 芳
( 建 商 业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外 语 系 , 建 福 州 3 0 1 ) 福 福 5 0 2
照 应 在 英 汉 互 译 中 的 应 用 及 其 差 异
摘
要 :衔 接 手 段 是 实现 语 篇 连 贯 的 重要 手 段 之 一 。
称 代 词 、形 容 词性 物 主 代 词 及 名 词 性 物 主 代 词 来 实 现 照 应 关 系 的 。人 称 还 可细 分 为 第 一 、 、 人 称 。第 一 、 人 二 二 称 的 所 指 对 象 主 要 是 发 话 者 和 受 话 者 自 己 ,所 指 对 象 是
个 重 要 区别 就 是英 语 中 有表 示 主从 关 系的关 系代 词 ,
而汉 语则 没有 。因此 , 许 多情 况 下 . 语 语篇 中的人称 在 汉 代 词 在 对 应 的英 语 语 篇 中 可 以 用 关 系 代 词 来 表 达 。 如 : 例
( Th n t e e u n d t h s o iP l c ;u h 1) e h y r t r e o t e Ro p l a a e b t t e
也 有 差 异 性 。 探 讨 二 者 之 间 的 差 异 性 有 助 于 译 者 认 清 英
汉 互 译 中 需 要 注 意 的 问题 关 键 词 :语 篇 英 汉 互 译 应 用 差 异
对 象 是 发 话 者 和 受 话 者 以 外 的 人 ,指 示 成 分 在 语 篇 当 中 的参 照点 需要 受话 者进 行识别 才 能建立 二 者之 间 的照应 关 系 ,所 以 在 人 称 照 应 系 统 中 只 有 第 人 称 代 词 具 有 内 在 的 语 篇 衔 接 功 能 。 第 三 人 称 代 词 主 要 用 于 回指 上 文 的 语 篇成 分 。
英汉语篇照应手段对比
语言研 宄
周 宇 /英 汉语篇照应手段对比
英 汉语 篇 内蒙古 巴彦 淖 尔市边 防支 队 , 蒙古 巴彦 淖尔 050 ) 内 100
[ 摘 要 ] 根据韩礼德和哈桑的语篇衔接理论 , 衔接是生成语篇的必要条件之一, 在荚汉两种语言中既有
共 同点 又有差异 。依 据韩礼 德和哈 桑 的分类标 准 讨论 英汉语 篇 中照应衔 接 手段 的差异 , 并从 英 汉 两种语 言 的
“ i”1, [ ] 的 名 词 性 无 物 主代 词 “ 构 成 照 应 关 系 。 hs 2 ̄ 1 中 c h ( ) 人 来 了,2】 么 不 晓得 给 他 们 倒 茶 呀 。 【b客 人 2 客 [a怎 2】
样 的语法单 位 , 以是 一个词 , 可 一个句 子 , 也可 以是一 部
长篇 巨著 ,是不受句子 语法 约束 的在一定语 境下表达 完整
语意 的 自然语 言【 I 】 单地说 , 。简 语篇研 究的是“ 句子” 在语篇 中的“ 用法 ” 和组 句成篇 的形 式规律 。不同的语言在语篇 衔 接 方式上存在着差异 。本文 拟从韩礼德提 出 的衔接 机制理 论 入手 ,分析英汉语 篇在 照应手段上 的不 同并 闸释产生这
汉英语篇照应手段的比较
知、背景知识互动的过程(Christine Nuttall,2002:7),这个 《Galileo and Lamps》及其译文,《Ronald Reagan’s First
过程是通过语篇来实现的。语篇的连贯与否及其连贯程度将影 Inaugural Address》及其译文,《Pride and Prejudice》节选
(accessibility) 是 一 个从心理 学中 借用来的心理 语言学 概 念, 通常指一个人在说话时,从大脑记忆系统中提取一个语言或记 忆单位的便捷程度,因而又可称便取度。(许余龙,2000: 321) 相对于指称词语而言,出现的频率及其跨度一定程度上意味着 可及性的高低,所以人称指称的可及性最高。在人称照应系统 中,只有第三人称代词具有内在的语篇衔接功能,(赵宏,等, 2002 :174)第一人称代词通常并不能照应上下文,因为他们指 代的是说话者本人。第二人称较为特殊,可以指代上下文中出 现的内容,也可用来表示尊敬的功能,尤其是在做演讲或是做 报告的时候,比如 :Thank you for your kind words,Mr Premier. 总理先生,感谢您的友好讲话。
第二,英语中照应手段的应用明显多于汉语中,这是由于 英 语 是 主语显 著 的 语言, 而汉 语 是 主 题 显 著 的 语言, 英 语注 重形合,汉语注重意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个是英语中 大量的使用人称指代,汉语中则较少。汉语中较多地运用词汇 衔接手段,用名词代替代词。人称照应中的所属限定词在英语 中的使用通常多于在汉语中的使用,因为翻译为汉语的时候所 属限定词通常译为人称代词。比方,My dear Mr Bennet, replied his wife…我亲爱的班奈特先生,他妻子答道……另 一方 面 英 语 中 使 用较 多的 定 冠 词, 汉 语 中则 很 少 使 用。 在 英 语中 the 用来特指某一事物,翻译成汉语的时候多数省略或 者根据其后的名词或名词短语来翻译。We were one of the first West European countries to recognize the Chinese People’s Republic. 我们是最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西欧国 家之一。Can we solve the problems confronting us? 我们 能解决摆在我们面前的这些问题吗?由表还可看出,在几种文 体中小说中定冠词的使用最少,相对于定冠词,小说中代词的 使用最为频繁,因为小说以人物为中心,往往用代词指代前面 出现过的人物。
英汉翻译中第三人称代词照应衔接手段对比与翻译
英汉翻译中第三人称代词照应衔接手段对比与翻译一、引言在语篇理解中,一个词语的解释不能从词语本身获得,必须从该词语所指的对象中寻求答案,这就产生了照应关系。
(Halliday,1976:31 )照应是一种语义关系,是语篇中某一成分和另一个成分之间指称意义相互解释。
不管是中文还是英文,照应就是用简短指代形式表达上下文中已经或即将提到的内容,使语篇在修辞上言简意赅,结构上更加紧凑。
(邵志洪,2005:97 ) 英汉翻译中,语篇或语义照应关系是译者考虑重点,第三人称代词是语篇层面上照应重要表现形式。
因此,本文主要讨论英汉翻译中第三人称代词照应衔接手段对比与翻译。
二、韩礼德照应理论韩礼德认为,照应性可以指导读者从某个方向回收理解有关语言成分所需要的信息。
照应可为句子层面上,也可是语篇层面上。
句子层面上照应对语篇衔接意义不大;语篇层面照应表现为照应使发话者通过语言手段来指代语篇中所涉及实体、概念或事态。
从语用功能角度看,照应可以分为外指和内指两种。
外指照应指语篇中某个成分参照点存在于语境中;内指所指内容可以在文章中上下文找到所指对象。
照应就是行文中前后语言对应关系,根据照应所指意义位置不同,内指照应包括两种。
前指照应在文中所指内容可以在指代词的前面找到,同理,后指照应在文中指代的意义应位于指代词的后面,相比之下,前指照应在英汉语篇中承担了大部分语篇衔接功能。
因此,内指照应中前指照应就成了照应关系和翻译方法研究重点。
Halliday 根据指代对象不同,又将照应划分为人称照应、指示照应和比较照应。
在这三种照应中,人称照应较指示照应和比较照应使用更多,对英汉翻译影响也更大。
而人称照应中第三人称代词语篇照应功能又主要体现在前指照应上,语言学又把前指照应划分为表层前指和深层前指。
表层前指,从语言学角度来讲,是由该种语言的语法和句法结构特点决定的;而由语境、语用因素控制的前指,即为深层前指。
(朱永生,2001:89 )本文从表层前指和深层前指两方面,探讨第三人称代词中英文对比分析和中英文翻译方法。
英汉指示语的语用差异及其原因建构_基于英语诗歌及其汉译中指示语的对比分析
第29卷第3期Vol 29 No 3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 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2010年5月May 2010英汉指示语的语用差异及其原因建构基于英语诗歌及其汉译中指示语的对比分析贾军红(许昌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许昌 461000)[摘 要]英语诗歌及其汉译中指示语的使用表现为对等使用、非对等使用、英语中使用指示语而汉译中无指示语、英语中无指示语而汉译中使用指示语等四种情况。
英汉指示语语用差异产生的根源在于英汉语言实现衔接和连贯的方式不同,指示信息表达的差异,语言差异,以及两个民族的不同思维习惯和文化差异等。
[关键词]英汉指示语;语用差异;原因[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8X(2010)03-0109-04[收稿日期]2009-11-21[作者简介]贾军红(1973-),女,河南许昌人,许昌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从事语言学理论及应用研究。
指示语是语用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话语和语境之间的关系在语言结构上的反映,是一种对人、事、物、时间或地点等的编码形式。
指示语在英语诗歌中使用较多,目的是强化诗篇的衔接和连贯。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英语诗歌及其汉译中五种指示语的使用,揭示英汉指示语的语用差异,并进一步探讨差异产生的语言、思维和文化等根源。
文中用于分析的语料多选自 英美诗歌名篇选读 [1]和 英美名诗解读 [2]。
一、英汉指示语的语用差异指示语在英语诗歌和其汉译中的使用是不同的,指示语在英语中的使用要比汉语丰富。
分析表明:英语诗歌及其汉译中指示语的使用大致有四种模式:对等模式、非对等模式、英语中使用指示语而汉语无指示语的模式、英语中无指示语而汉语使用指示语的模式。
1 对等模式一些指示语在英语和其汉译中的使用是一致的,形成了指示语的对等使用。
英汉第三人称代词语篇照应功能对比研究
英汉第三人称代词语篇照应功能对比研究
本文旨在通过比较英语与汉语第三人称代词,从而探讨其之间的照应功能。
一、第三人称代词的比较
1、英语
英语中第三人称代词主要有he、she、it、one、oneself、them、they、their、themselves等。
He和she是指非物化主体,such as人;it表示非人类的事物、引用前文或者概念;one和them则可指人也可指物,同时也可以表示抽象概念;they则指两个或多个人;their表示他们的;oneself和themselves表示自身。
2、汉语
汉语中第三人称代词主要有他、她、它、彼、余等。
他、她指代人,它指非人类的事物、文字引用或抽象概念;彼指代动物或物体;余指自身。
二、第三人称代词的照应功能
1、英语
英语中第三人称代词有he、she和it的不同的用法,可以照应人类与非人类的区分,更有助于词语的明确性;另外,they表示多个人,their、them和themselves则能够更加准确地照应多个人的数量及关系。
2、汉语
汉语中第三人称代词也可以做到一定的照应功能,例如他、她更适合
用来指代人,它、彼则可以照应非人类的东西,而余则可以照应自身。
综上所述,英语和汉语第三人称代词都可以完成一定程度的照应功能,在英语中有更丰富的可选性,但是汉语中也能较好地分辨体即照应不
同类型的事物。
因此,通过英汉第三人称代词的对比,可以发现它们
在照应功能上各有所长。
英汉语篇中指示指称对比及分析
谢 爽
( 都理 工 大 学 外 国语 学 院 , 成 四川 成 都 6 05 ) 10 9
摘要 :指 示 指称 的研 究在 语篇 研 究 尤其 是语 篇衔 接 研 究 中 占 有 重要 地 位 , 文从 语 篇粘 连 性对 比入 手 , 语 义和 指 示功 能 的 角 本 从 度 , 英汉 语 言 中的 指 示指 称进 行 了对 比分析 , 对 并探 讨 了其 差异 产
h sft e - n lw ad" , e ! I o g t Hs o c e g g i a h r i -a s i,Oh y s r o f . i - h n , ot a o
g tt a e s a e W h n I g ty u i t r a h e e r t r e h tn w p p  ̄ e o o rp cu e Ih d C ifS c e ay
丈人 说 : 是 啊 ! 忘 了一 效成 , 去拿 那张报 来一 我 收到 你 “ 我 一 你 一
的照 相 ,就 教 文书科 王 主任 起 个稿 子去 登报 。 我知 道 你不 爱 出风
自2 0世纪 6 O年 代 中期 以 来 , 篇 研 究 发 展 迅速 . 果 显著 。 语 成 国 内对篇 章衔 接 手段 的对 比研 究也 逐 渐深 入 , 究者 普遍 认 为 , 研 英 汉 篇 章在 衔 接 手段 上 存在 着 差 异 : 语 多用 重 复和 省略 , 汉 而英 语 中
理 , 合 逻辑 , 义 连贯 。衔接 是 语篇 中一个 成 分与 另 一个 可 以 与 符 语 之 相互 解 释 的成 分 之 间的 关 系 。当语 篇 中 一个 成分 的含 义依 赖 于
另 一个 成 分 的解释 时 , 便产 生 了衔接 关 系 。 衔 接 ( 称粘 连 )从 语 篇 生 成 的 过 程 来看 是 组 句 成篇 必 不可 也 , 少 的条 件 , 业 已 生成 的语 篇 来看 是语篇 的重要 特征 之 一 。 接 的 从 衔
汉英双语中语篇衔接手段的对比[1]
[收稿日期]2003203208[作者简介]唐静(1968-),女,河南安阳人,安阳大学外语系讲师,从事英语教学研究。
汉英双语中语篇衔接手段的对比唐 静(安阳大学外语系,河南安阳455000) [摘 要]本文对汉英语篇的部分衔接手段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这些衔接手段在两种语言的实际使用中各有所偏重。
汉语常用原词复现和省略,而英语则采用照应和替代。
[关键词]照应;替代;省略;原词复现[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5330(2003)0320084202 语篇指不完全受句子语法约束的在一定语境下表示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
它具有形式和逻辑语义的一致性。
语篇并非是互不相关的句子的简单堆积,而是一些意义相联系的句子为达到一定交际目的,通过各种衔接手段(C o 2hesive devices )而实现的有机结合。
因此,衔接手段自然成为篇章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
Halliday &Hasan 在C ohesion in English 中,将英语的衔接手段分成五大类:照应、替代、省略、连接词语及词义衔接。
虽然汉英的语篇衔接手段都可粗略划分为以上五种,但在具体运用上二者却各具特点。
本文主要从照应、替代、接手段进行对比分析。
一、照应(reference )照应指用代词等语法手段来表示语义关系,通过照应别的词项来说明信息。
可分为人称照应、指示照应和比较照应。
11人称照应英语是通过人称代词、所属限定词和所属代词来实现的,汉语中也是运用人称代词如“他”“它”等。
为使篇章连贯,汉语中广泛采用的一个衔接手段就是把原词重复一下,而英语则大量运用照应,用代词替代原词。
如:(1)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
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cf.In that winter ,my grandma died and my father lost his job.I left Beijing for Xuzhou to join him in hastening home to at 2tend my grandma ’s funeral.When I met him in Xuzhou ,the sight of the dis orderly mess in our courtyard and the thought of my grandma started tears trickling down my cheeks ,He said ,”N ow that things have come to such a mass ,it ’s no use crying.F ortu 2nately ,Heaven always leaves one a way out.” 《背影》及其英译文(参见张培基,1994)译文仅在第一句使用了名词my father ,接下来的几句都用he 和him 来代替,而原文却4处都用“父亲”,一处也未用代词。
英汉指示照应的对比
英汉指示代词系统
近称 英语 汉语 远称 中性
this (these) that (those) the 这(这些) 这些) 那(那些) 那些) (空缺) 空缺)
这/ this ,那/that 下指的语篇衔接功能对比
汉语语篇中, 汉语语篇中,“这”下指的出现频率远远高于“那” 下指的出现频率远远高于“ 奇怪的是这个 。(老舍 如:1.奇怪的是这个:我们俩吵架,院里的人总说我不对。(老舍《柳家大院》) 奇怪的是这个:我们俩吵架,院里的人总说我不对。(老舍《柳家大院》 2.这我不能告诉你。我要说的是这个:我看见了,侦探跟上了四爷。(老舍《黑 这我不能告诉你。 这个: 。(老舍 这我不能告诉你 我要说的是这个 我看见了,侦探跟上了四爷。(老舍《 白李》 白李》) 英语语篇中, 下指的出现频率远远高于that, 英语语篇中,this下指的出现频率远远高于 下指的出现频率远远高于 , 代词this可下指语篇中将要出现的内容) 可下指语篇中将要出现的内容) (代词 可下指语篇中将要出现的内容 Forever keep that (this) in mind: health is rather more important than grades.(曾小燕) (曾小燕) 永远记得,身体比成绩重要得多。 永远记得,身体比成绩重要得多。 Remember that(this): no matter how good the girl is, she has to be ( indifferent in the front of a man who she doesn’t love. 记得,无论多好的女子,面对一个自己不爱的人, 也不得不冷漠。 记得,无论多好的女子,面对一个自己不爱的人, 也不得不冷漠。 偶尔我们发现用that下指的,但大都是具有讽刺意味的。 下指的,但大都是具有讽刺意味的。 偶尔我们发现用 下指的 What do you think of that? Bob smashes up my car, and then expects me to pay for the repairs. (Quirk et al.1985:307) 总结:所指对象如在下文时,英汉语都趋向于用近指代词 总结:所指对象如在下文时,英汉语都趋向于用近指代词this。 。
照应在英汉互译中的应用及其差异
照应在英汉互译中的应用及其差异作者:黄爱芳来源:《文教资料》2010年第33期摘要: 衔接手段是实现语篇连贯的重要手段之一。
照应是继词汇衔接手段之后又一个重要的语篇衔接方式。
虽然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存在许多差异,但二语当中都应用了照应这一衔接手段。
其在二语中的应用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性。
探讨二者之间的差异性有助于译者认清英汉互译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语篇英汉互译应用差异一、引言衔接(cohesion)是语篇(text)中语言成分之间的语义联系,或者说是语篇中的一个成分与另一个可以与之相互解释的成分之间的关系,它侧重的是句间不同成分之间的语义联系(胡壮麟等,2005:179),因此,衔接手段是实现语篇连贯的重要手段。
关于语篇的定义一直以来都没有统一的定论,按照胡壮麟先生的话,语篇可以小到一个词,大到一部小说。
衔接强调的是句间的不同成分在语义上的衔接,所以从实用的角度考虑,文中所涉及的语篇分析材料在篇幅长短上是大于句子的语言单位。
韩礼德和哈桑把衔接划分为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前者包含照应(reference)、替代(substitution)、省略(ellipsis)及连接(conjunction)。
照应是继词汇衔接之后又一个重要的语篇衔接方式。
在语篇中,如果对于一个词语的解释不能从本身获得,而必须从该词语所指的对象中寻求答案,这就产生了照应关系。
照应除了使语篇成为前后衔接的整体,它在修辞上还有言简意赅的效果,从而避免语篇措辞的累赘感。
掌握中英语篇照应衔接手段的共性和差异性对翻译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照应在英汉语篇中的应用及其差异1.内外照应在英汉语篇中,从语用功能的角度来看,照应关系可以分为两大类:一个是所指对象可以在语篇当中找到参照点,另一个所指对象无法在语篇当中找到参照点,韩礼德和哈桑把前者归类为内照应(exophora),后者为外照应(endophora)。
就外照应而论,受话者需要从情景语境、文化语境以及人们的共识中识别所指对象的参照点,所以指示成分与所指对象之间没有涉及语篇衔接的问题,因此,文中所探讨的照应关系主要是内照应。
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分析
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分析陈光弟 061106109039 06级4班韩礼德和哈桑将衔接手段大致划分为: 照应(Reference) 、替代( Substitution) 、省略(Ellipsis)和词汇衔接(Lexical cohesion)。
一、照应照应(Reference)是一种语义关系,它指的是语篇中的一个成分做另一个成分的参照点,即语篇中的一个语言成分与另一个可以与之相互解释的成分之间的关系。
照应可以分为人称对照、指示照应和比较照应。
(1)人称代词照应人称代词照应在中英文中广泛使用。
中文中还使用零回指,但英文中没有,因为英语中的主语一般是不能省的。
一般来说,中文中的人称代词照应还可处理为重复和省略。
例如:(1) They sailed well and the old man soaked his hands in the saltwater and tried to keep his head clear.他们行驶得很顺利。
老人把( )双手浸在盐水里,并竭力保持( )头脑清醒。
(2)指示代词照应中英文都使用指示代词获取粘连效果。
但是它们在篇章中的指称功能可能不完全一样。
英语和汉语在指示指称上的一个最大差异是英语有一个既非this又非that的定冠词he。
英语在表达确定的指称时必须有特指限定词,但在汉语中,如果所指对象的确定性在情景语境或上下文中已经非常明确,可以运用零式特指称语,既指代成分前没有特指限定词修饰。
在汉语语篇中,“这”和“那”经常与名词连用,以表示所指对象的确定性。
在这种情况下,“这”与“那”在功能上相当于英语的定冠词the。
例如:The old man looked at the fish constantly to make sure it was true. It was an hour before the first shark hit him.老人不时去瞧那条鱼,以确定这是真的。
从跨文化角度解析英汉指示照应差异
韩礼 德 和哈桑合 著 的《 英语 的衔 接 》 问世 以来 , 语篇研 究 引起 了 国 内外 众 多 学 者 的关 注 , 比研 究 对
现象 , 取得 了丰硕 的成 果 。 胡文 仲 教 授 19 在 北 京 外 国 语 大 学外 国文 95年
的领域 也逐 步延 伸到语 篇层 面 。指 示 照应 是 常用 的 学 研究 所举 办 的 “ 文 化 交 际研 讨 会 ” 跨 上指 出 , 翻译 衔接手 段之 一 , 为近 指 和远指 两 种 , 分 在语 篇 中发 挥 本 身就 是一 种跨 文化 交际 , 翻译 一部 作 品 的过程 , 实 着重要 的作 用 。说话人 通 过指 明事 物 在时 间 和空 间 上 的远 近来 确 定 所 指 对 象 , 英 语 中 主要 由 ts 在 h 和 i
[ 收稿 日期 ] 09—1 0 20 2—2 [ 基金项 目]湖北省教 育科学“ 十一五 ” 规划课题“ 理工 院校 大学生跨 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及培 养策略研 究 ” 项 目编号: (
的人或 事物 ;那 ” “ 指示 比较 远 的人 或事 物 , 基本 与英 异 常 的复杂 性 , 疑有 助于我 们 在 翻译 时严 肃认 真 、 无 字 斟 句酌 , 译 作 既 符 合本 族 语 的 语 言 习惯 , 能 使 又 语 言是 文化 的载 体 , 同时 又受 到文 化 的制 约 , 因 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义, 特别是使译文在语篇的层 此不少 学者认 为 , 翻译 就是 一种 跨 语 言 、 文化 的交 面 达 到衔接 与连贯 。 跨
近指“ 和远指“ 的使 用频 率差异在逐 步缩小。 由于英、 这” 那” 汉语拥有 不同的指 示照应 系统, 承载着不 同的社 会文化 ,
在 对待 集体 , 个人 主 义 和 高, 语境 两 方 面采 取 截 然 不 同的 方 式 造 成 了这 一 差 异 。 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at
这
那
英汉指示照应的对比
By 蔡淑真(Group 3) 蔡淑真(
练习: 练习: 2 时间: 时间:September 26, 2008 小组: 蔡淑真 许丽芳、 蔡淑真、 吴黎萍) 小组:3(蔡淑真、许丽芳、叶小姗 、吴黎萍) 演示者:蔡淑真 演示者: 译文来源: 译文来源:第1组(曾小燕、胡明琴、李霜、卢春华) 组 曾小燕、胡明琴、李霜、卢春华)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魏志成, 汉英比较翻译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社, 魏志成,《汉英比较翻译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社,2006年11月第一版 年 月第一版 魏志成, 汉英比较翻译教程练习》 清华大学出版社, 魏志成,《汉英比较翻译教程练习》,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第一版 年 月第一版 王淑华, 年第6期 王淑华,于秀华 山东外语教学 2003年第 期 年第 余宏荣, 外语教学》 年第4期 余宏荣,《 外语教学》1998年第 期 年第 A S Hornby,《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牛津大学出版社,第六版 ,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 牛津大学出版社, 制作PPT所花费的时间:4 H 所花费的时间: 制作 所花费的时间
Conclusions
1.翻译前,要多去揣摩原文的意境。(因为指示代词 翻译前,要多去揣摩原文的意境。(因为指示代词 翻译前 。( 受到了心理因素的影响。) 受到了心理因素的影响。) 2.了解汉英指示代词功能的异同点。 2.了解汉英指示代词功能的异同点。 了解汉英指示代词功能的异同点
3. “这/那”与this/that”在其所指的时空概念上并无多大 差异,即this 和“这”指近,that 和“那”指远。但在语言 的实际使用过程中,英汉两种语言在选择指上文的 指示代词时还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 (吕叔湘) 如: …the world’s first purpose---built architectural museum did not open until 1869.…This museum in Tufton street in London…was subsequently demolished in 1935. (Brian Carter: Architectural Museum)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两年余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 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 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朱自清:“背 影”)
1.拼写错误 拼写错误 sign → sight chattte → chat regnize → recognize rememner→ remember → 2.语法错误 语法错误 1)whether he is your father, grandmother or some bad guys(guy) you don’t know. ( 2)Help (Helping) others and respected by ) others inversely is the happiest thing in the world. 3)She feels motionless while facing the one ) she don’t (doesn’t) love.
回指对比
1.当发话者指称上文的陈述时,汉语一般用“这”,而英 语一般用that. 如: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 活着还是死去,这是一个问题。 …Perhaps you would be furious for that, but do remember that the counterworkers would laugh happily even you get very angry. 2.在汉语语篇中,“这”用来指称别人说的话或提到的 事,而在相同的情况下,英语一般用that. 如:He shook his head. “It isn’t so simple.…” “I know all that.” said Harry. ( Betrayed Spring) 他摇摇头,“事情没那么简单,老兄。…” “这个我完全 懂得。”(姜华译)
选题动机 Motivation
照应(reference) 指用代词等语法手段来表示的语义关系,是语篇中某一语言成分和 照应 另一语言成分之间在指称意义上的相互解释的关系,也即以一个成分做另一个成分 的参照点来说明信息。 英汉语篇中照应的类型没有明显差别,大致分为人称照应、指示照应 指示照应和比较照应。 指示照应 照应作为一种重要的语篇衔接手段,可以使语篇在修辞上言简意赅,在结构上严密紧 凑,使之成为前后衔接的整体。 在语篇中找不到所指对象的称为外照应 外照应(exophora) ,其指代成分的参照点不在语篇 外照应 内部,而是存在于语境 语境中,是语篇外的语义关系; 语境 在语篇中能找到所指对象的称为内照应(endophora) ,其指代成分的参照点存在于 语篇的上下文中,是语篇内的语义关系。 内照应又可就其所指对象在上下文中出现的位置分为回指( anophora) 和下指 (cataphora) 。 回指是用来照应前面出现过的成分,下指 下指则是照应下文将要出现的成分。 回指 下指 指示照应指说话人通过指明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远近(proximity) 来确定所指对 指示照应 象。
3.用词不当 用词不当 1) Meanwhile, love is kin(kinship). ( ) Kin: your family Kinship: a family relationship 2) Don’t ignore consortiums(clubs) where ( you can find a new life. Consortium: a combination of several companies, banks etc. working together to buy something, build something etc. Club: an organization for people who share a particular interest or enjoy similar activities, such as sport. Association: an organization that consists of a group of people who have the same aims, do the same kind of work etc.
英汉指示代词系统
近称 英语 汉语 远称 中性
this (these) that (those) the 这(这些) 这些) 那(那些) 那些) (空缺) 空缺)
这/ this ,那/that 下指的语篇衔接功能对比
汉语语篇中, 汉语语篇中,“这”下指的出现频率远远高于“那” 下指的出现频率远远高于“ 奇怪的是这个 。(老舍 如:1.奇怪的是这个:我们俩吵架,院里的人总说我不对。(老舍《柳家大院》) 奇怪的是这个:我们俩吵架,院里的人总说我不对。(老舍《柳家大院》 2.这我不能告诉你。我要说的是这个:我看见了,侦探跟上了四爷。(老舍《黑 这我不能告诉你。 这个: 。(老舍 这我不能告诉你 我要说的是这个 我看见了,侦探跟上了四爷。(老舍《 白李》 白李》) 英语语篇中, 下指的出现频率远远高于that, 英语语篇中,this下指的出现频率远远高于 下指的出现频率远远高于 , 代词this可下指语篇中将要出现的内容) 可下指语篇中将要出现的内容) (代词 可下指语篇中将要出现的内容 Forever keep that (this) in mind: health is rather more important than grades.(曾得,身体比成绩重要得多。 Remember that(this): no matter how good the girl is, she has to be ( indifferent in the front of a man who she doesn’t love. 记得,无论多好的女子,面对一个自己不爱的人, 也不得不冷漠。 记得,无论多好的女子,面对一个自己不爱的人, 也不得不冷漠。 偶尔我们发现用that下指的,但大都是具有讽刺意味的。 下指的,但大都是具有讽刺意味的。 偶尔我们发现用 下指的 What do you think of that? Bob smashes up my car, and then expects me to pay for the repairs. (Quirk et al.1985:307) 总结:所指对象如在下文时,英汉语都趋向于用近指代词 总结:所指对象如在下文时,英汉语都趋向于用近指代词this。 。
Outline ■ 同学译文错误分析 ■ 选题动机 ■ 译文例子分析 ■ 总结
同学译文错误分析 Mistakes Analysis
语法 卢春华 李霜 曾小燕 胡明琴 5 3 4 9 拼写 1 0 2 3 误译 3 2 1 3 漏译 0 1 1 0 用词不当 5 4 2 6
错误举例 Examp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