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大伦敦规划00

合集下载

国际低碳城市规划的理论、实践和研究展望

国际低碳城市规划的理论、实践和研究展望
低碳城 市生 活方式 、低碳城 市 运行系 统之 间 的耦 合关 系, 并提 出 :
占地 1 6 m,将众 多节能减排的措 .5 h 施集中于一个小生态社区中,切实有 的比较 有代 表性 的还 有我 国天津 的 生态城和 以低碳技术 创新为特征 的 阿联酋的M s a 城[ l a d r 1 。关于具体的 D 料进行介绍,笔者不再赘述。
() 2 低碳 的城市生活方式,包括
居民低碳的消费理念、企业低碳 的生 碳足迹,并通过对 巴 西首 ̄ a 1 地球生活”活动,旨在让可持续的居 Brz ]a B 产 方式 等。 和东南部的 C r i a两个城市燃料 住方式在全世界范围内变得易行、有 u1 tb () 3 低碳 的城市运行系统,包括 消耗量的对比研究,验证了低密度开 吸引 力,并提 出社 区开发建 造时需 遵
决二氧化碳减排问题,还需要以更加
多元的标准来衡量城市规划与建设, 与减少碳排量。通过城 市规划的手
10 3 个国家的科学家也达成共识并声 如联 合 国环境规 划署 确定 2 0 年 世 从城市结构与发展模式上整体控制 08
( 《 英国低碳转型计划 也指出,全球 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 ;世界自然 段 ,探 讨 适宜 的城 市 土地 利 用模式 ,
而流离失所0 。
了减排的目标;在 2 1 年 3 00 月中国
碳”城市发展模式为人类的进~步发
召开的两会上,低碳、环保成为与会 展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目前急需改变
1. 2低 碳 城 市 建 设 是 缓 解 全 球 代表热议的话题之一。联合国环境规 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来应对 当前全

认为,没有 “ 低碳社会”就无法发展 “ 低碳经济” 日本环境大臣咨询机构 。

哪个时间段的伦敦金交易比较好做投资?

哪个时间段的伦敦金交易比较好做投资?

一、亚盘时间段比较适合做做投资规划。

早上5:00-14:00是亚盘伦敦金交易时间段,行情波动较小,可投资性不强。

所以,投资者可以利用这个时间段来做准备,把短中长的投资目标都定下来,再落实投资细节。

二、欧盘时间段比较适合做行情分析、建仓和做短线交易。

欧盘的伦敦金交易时间段要分为4部分:
1、14:00-18:00,这个时间段为欧盘的上午时间段,欧洲投资者开始逐步进场,这个时候国内的投资者可以先关注一下基本面消息,做做行情分析,也可以适当地做一些小仓位建仓的动作。

2、18:00-20:00,这个时间段为欧洲盘的午休时间段,而美盘的交易时间段又还没有开始。

所以,相对来说这个时间段的伦敦金交易市场还是比较平静的。

这个时间段投资者可以重新对市场进行分析,并做好投资规划,看看接下来的时间段自己的投资方向是否需要调整或改变。

3 、20:00-24:00,这个时间段是欧美双盘交叉的时间段,且又是欧盘的下午时间段、美盘的上午时间;是投资者最多的时候。

所以,整个伦敦金的交易市场会波动得非常剧烈。

投资者在这个时候可以进行短线交易,通过快进快出的方式来赚取利益x
4、24:00-早上5:00,这个时候欧洲和亚洲已经休市,是美洲的下午盘时间段,参与投资者的开始逐渐变少;而这个时间段也正好是我们国内大部分投资者休息的时间。

所以,这个点,大家可以先做休息,等待下一轮的投资开始。

铸博皇御提醒广大投资者,投资有风险,理财需谨慎,把握好投资力度,量力而行。

英国建筑师理查德·罗杰斯的城市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

英国建筑师理查德·罗杰斯的城市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

量地设计 是 一 个 城 市 规 划
可持 续 发 展 和绿 色 建 筑 技术 的 倡 导 者,除了作 为伦 敦市 市长 的首席 建筑
和 城 市 规 划 顾 问 ,他 还 是 英 国 城 市
计 最好 的注 脚。随着业务 的成 功与客 户层次的提 升.技术性 思考成 为理 查 德 ・ 罗杰 斯 对 世 界 进 行 认 知 活 动 中 的支配 力量 ,在他 的作 品中深 深体 现
了现 代 高 科 技 巨大 的 精 神 魅 力 。 而 对
工作组 的负责人 。这个工作组成立于 19 9 8年.研究城 市衰败 的原 因,并为
壤 雨水.植被等.也包括建 筑 本身
形 式定位的外 围结构.意在将 新技术 和 建筑 以及城市设 计融为一体 .将高
科技作 为一 种手段.用来解决 自然通
的实 职 作品

地 : 反 它们会更像过去的那种更 相 加丰富的城市分层 。生活 工作.购物
提 高使 用效率 ; () 3 在城市 中,利 用 新建筑创造开放 空间.恢 复行人的公 共 活动领域.以利于 交往 () 4 办公
区域 与 居 住 区域 混合 协 调 设 计. 以及
座理想的城市应当是密集的
质 量 的好 坏 固 然 重 要 ,但 更 重 要 的 是
罗杰斯 是城 市生活的拥护者 .他 认 为城 市 作 为 一 个 文 明 的教 化 中心 能将人类在世界上的活动对环 境的影
响 减 少 到 最 低 限 度 。 他 一直 主张 城 市
他在一 生的 创作 中,是否在 不断探 索 不 断地超越 自我 。理 查德 ・ 罗杰斯 就 是一 个勇于开拓 的设计 师。近 年来 的 马德 里巴拉 哈斯机场 ( 3 威 尔士 图 )

大学生公寓设计

大学生公寓设计

楼梯和过道采用鲜亮的色彩,促进学生们的交流
九、 西班牙 瓦伦西亚 大学宿舍
功能:学生公寓 文化教育设施 材料:涂料及抹灰 玻璃金属 高度分类:高层建筑 完成时间: 2011-00-00 是否公共: 总建筑面积:12074平方米
十、香港汇基书院宿舍及大楼
学生宿舍利用悬挑的橡树窗户相互连接,亦作为对 Phillip Dowson爵士的Wolfson大楼这一设计主题的当代 重塑方式。
区位图
剖面图
悬挑的橡树窗户相互连接
八、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K Botiči大街学生公寓
功能:住宅建筑 公寓 材料:涂料及抹灰 玻璃 高度分类:多层建筑 完成时间: 2013-00-00 是否公共:是 总建筑面积:4146平方米 设计方:Schindler Seko建筑事务所
这座巴黎瑞士学生宿舍设计独特,这种建筑群体的配置手法不仅 给建筑带来了“肖画”的效果,更在静态的主体建筑前带来了一种运 动扩张的表现。入口门厅的内部空间也由于墙面的波状运动产生予人 印象深刻的动态效果。
这是一个公共的学生宿舍,在Zurich的封建主义与Raolu La-
Feauter的影响下,Siegfried Giedion 和 Karl Moser、瑞士大学
只要获得管理员的同意买门票后即可入内参观。
设计师:勒·柯布西耶
这座巴黎瑞士学生宿 舍设计独特,这种建筑群 体的配置手法不仅给建筑 带来了“肖画”的效果, 更在静态的主体建筑前带 来了一种运动扩张的表现。 入口门厅的内部空间也由 于墙面的波状运动产生予 人印象深刻的动态效果。
独特的设计
舒适的宿舍环境
城市:香港 功能:学生公寓 文化教育设施高等学校 材料:木材 混凝土清水混凝土竹 是否公共: 是 开放时间: none 总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

2024届辽宁省名校联盟高考(调研卷)地理试题(一)(解析版)

2024届辽宁省名校联盟高考(调研卷)地理试题(一)(解析版)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4年高考模拟卷(调研卷)地理(一)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纸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写在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风、光等清洁能源富集、但近年来因为技术问题存在弃光、弃风限电现象。

我国西南地区河流水量丰沛.为充分利用资源,政府将风、光能源与西部跨流域调水工程相结合推进西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图1示意西北地区风、光日发电出力与平均日发电出力系数.其中平均日发电出力系数为风、光和水力发电的平均值。

据此完成1~2题。

1.西部跨流域调水工程的意义为A.显著提高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率B.改变中国东部地区经济格局C.全面保护西南地区生态环境D.实现区域问水资源优化配置2.需要将水库中的水用于补偿发电的时间段为①8:00-10:00 ②10:00-14:00③14:00-19:00 ④21:00-24:00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的森林分布上限。

雪线是指高纬高山地区,常年积雪带的下限(年降雪量=年消融量)。

据此完成3~4题。

3.沿途可以同时看到雪线和林线的交通线路是A.青藏铁路B.哈大铁路C.川藏公路D.宝成铁路4.推测与林线分布比较吻合的等温线是A.1月份0℃等温线B.7月份0℃等温线C.1月份10℃等温线D.7月份10℃等温线重庆市商贸物流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指出在重庆主城区规划建设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重庆果园港国家物流枢纽、江北国际机场航空物流基地、巴南南彭公路物流基地、白市驿双福市场群物流基地等五大物流基地,高效联结国际国内物流大通道,并将渝东北、渝东南城镇群作为物流战略辐射支撑,完善商贸物流枢纽总体布局。

城市规划原理00

城市规划原理00

名词解释:1、日照标准与日照间距日照标准:按某一规定时日住宅底层获得满窗的连续日照时间不低于某一规定的时间规定。

日照间距:前后两排住房之间,为保证后排住宅能在规定时日获得所需日照而必须保持的距离。

2、服务半径与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分级服务半径是各项公共服务设施所服务的空间距离或时间距离。

公共服务设施根据服务半径、使用频率等可划分为居住区、居住小区和居住组团三个等级。

3、居住区与住宅街坊居住区泛指不同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5万)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较完整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住宅街坊是指由道路所分割而形成的住宅用地,规模大小不等。

4、公共绿地率与绿地率住宅区公共绿地与住宅区总用地的比值为公共绿地率住宅区绿地与住宅区总用地的比值为绿地率5、容积率与建筑密度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无单位)建筑密度=总基底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万平方米/ha)6、现代城市:是以人为核心,以空间与环境资源利用为手段,以集聚经济效益为特点的社会经济以及物质性设施的空间地域集聚体。

7、城市化: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8、国土规划:对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进行全面规划。

9、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要求,又不影响子孙后代他们自己的需求能力的发展。

10、城市生态系统:以人为中心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复合人工生态系统。

简答1城市绿地在进行规划布置时应注意哪几点?答 1 因地制宜,与河湖山川自然环境相结合。

要结合城市自然条件和绿化特点与城市总体布局统一考虑,并且把自然和人文景观容纳到城市绿地系统之中。

2均衡分布,有机构成绿地系统。

规划时将绿地在城市中均衡分布并连成网络系统,做到点、线、面相结合,并与城郊构成完整的整体。

2 简述世界上六大城市带?答1 美国东北大西洋沿岸波-士-华城市带2 北美五大湖区城市带3 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带4 英国以伦敦-利物浦为轴线的城市带5 欧洲西北部城市带6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带3简答城市交通的特点?答1 车辆行人错综交织,但从对象来说可为客流和物流2 各类交通的流动路线和数量虽时间而变,且有规律性3依据交通方式不同对道路系统有不同要求4 道路交通的交叉组织是城市道路系统的规划重点5 静态交通是城市道路的组成部分,必须统一考虑4历史地段保护可归纳为哪几方面内容答:建筑的保护;街道格局;空间系统及景观界面5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依照内容分为哪几个方面答:文物保护;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6进行城市用地质量综合评定,需注意哪几点?答:1.用地评定是城市规划的一项基础工作,主要是为城市总体规划服务的。

伦敦2012年奥运交通规划

伦敦2012年奥运交通规划

可能大 大超 过 日常客 流高峰 , 观 将
通 规划的项 目许 多 已经在建 ,有 众 到 达 和 观 众 离 开 分 开设 计 , 过
离 。
J 到 2 年 , 敦将为 奥林 匹克 些 已经提交设计 报告 ,还有一些 己 专 r设 计 的 临 时通 道 迅 速 安 排 观 众 叭2 伦
运 动 会 观 众 提 供 完 善 的 、大 运 能 的 经等待有关当局的批 准。
l 垣 轨 交 /0 MRBRI 匝 巾 蛆 匾 20 DUNN0 代 26 ONAAT ERTS
维普资讯
奥林 匹克札屋林 (aei 线 Jvl ) n
伦敦 :国际交通 枢纽
为 了改 善 东 伦 敦 地 区 的 运 输 中央线 、朱 比利线 均停靠 该车 站 ,
网络 和 运 输 能 力 ,还 将 发展 2套 车 站 还 有 到斯 特 拉 特 福 国 际 车站
伦敦是世界上最好的交通枢纽。 运 输 系 统 。格 林威 冶 瓦 特拂 兰特 的乘客通道 。该车站的扩 能改造 安 0 5 09 各 国 观 光 客 将 从 这 些 完善 的 交通 连 ( en c aefo t Gre wih W trr n )交通规 划 排 在 2 0 ~2 0 年 进行 ,届时 运 周边 环境 也将得 到 2k 接 设施上获得便利 ,这些 设施包括 将为奥林 匹克沿 河地带提 供 1 m 能将增 加 1倍 , 满 城 市机场连接线 、海峡 隧道 铁路延 的线路服务 。东伦敦运 输系统将为 改善 , 足乘 客的流动 。车站 的改 伸 线、 斯特拉特福 国际车站 、 希思 罗 临近奥林匹克地 区增加 9k m的线路 造设 汁考虑 了观看 奥运 比赛的观众 快速延伸线、 以及到希思罗机场 新5 服务。 号航站楼的线路。

资本主义城市的社会背景

资本主义城市的社会背景

资本主义城市的社会背景资本原始积累和文艺复兴,资产阶级的势力扩大;社会关系发生根本转变:1640年英国革命使得18世纪生产力飞跃,进入了产业革命,开始了机器工业的时代;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动摇了封建制度,为资本主义关系的发展扫清了道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此时城市建设的种种矛盾表现在:1)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引起城市畸形发展;2)大工业生产方式,引起城市功能结构的变化;3)大工业生产方式,大大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市中心;4)城市盲目扩展,布局混乱,形成大量的紊乱的人流货流,造成车辆剧增和交通阻塞;5)城市各种公用设施提供了远比封建社会高的多城市物质生活条件;6)城市环境景观质量下降。

英国的旧城改建伦敦改建1666年9月伦敦大火;克里斯托·雷恩(Christopher Wren)提出重建伦敦的规划;——划时代的意义有计划的系列建设活动:《重建伦敦市法令》1667年;伦敦斯贵尔(London Square);公园成为城市公众游憩场所;1811年建筑师纳希(John Nash)规划设计了里琴(Regent Street)大街、里琴公园和克莱逊特(Crescent)公园;1666年伦敦规划该规划结构上没有个根本变革,沿袭了古典主义手法,把法国园林设计的技巧运用其中;市中心、船埠及其交通的功能布局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新观念。

1、沿袭古典主义手法,将法国园林手法运用到城市。

城市主轴线+广场序列+放射道路2、强调经济职能,弱化宗教职能3、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4、没有很好的结合现状和地形,强烈要求改变私人土地的所有权,没有得到官方的采纳。

英国的旧城改建疗养城市巴斯(Bath)的建设英国的园林18世纪30年代造园学院发起了园林设计革命,开创了自由的风景园林——风致园或浪漫主义风景园林;19世纪后半叶的城市公园运动19世纪后半叶造园思想是浪漫主义和自然主义的结合,自然主义运动与科学技术发展直接联系,提高了自然保护的认识。

重庆大学【名词解释】特别整理篇

重庆大学【名词解释】特别整理篇

名词解释(按首写字母分类,名词前面有数字的,为出题年份)1995-2010 A07阿房宫98 AGORA07奥斯曼计划09奥斯曼计划99Affordable Housing03Acropolis与MetropolisB96步行街专供步行者使用,禁止通行车辆或只准通行特种车辆的道路。

04步行空间04北京宪章03Bhilding and architectureC07CBD中心商务区centralbusinessdistrict(CBD)大城市中金融、贸易、信息和商务办公活动高度集中,并附有购物、文娱、服务等配套设施的城市中综合经济活动的核心地区。

00CBD97CBD98CAMPO广场96campo广场97城市化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又称城镇化、都市化。

98城市化城市化: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又称城镇化、都市化。

城市化水平: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一般用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来表示。

1、城门:城门的数量与城市的等级和规模有一定的关系,都城每边开三门,府州城市每边开二门,一般的县城每边开一门。

2、城壕:阻隔作用,有水称为护城河,城墙的土来自于城壕,南方重视护城河建设,水多,气候湿润,水不结冰,可用于防火。

3、城墙:是城市防御的重要构筑设施。

最早运用版筑技术筑城,夯土城墙成为早在宋代以前的城墙很少包砖或用砖砌筑,以夯土城墙为主;明代以后,城墙加砖砌筑较为普遍,或外砌砖石中间填土夯实、或先夯实筑城墙而后两侧加砖。

03城市化95拆建比10城镇化06城市病00刺桐城04城市绿化城市中栽种植物和利用自然条件以改善城市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美化城市景观的活动。

96城市景观城市中由街道、广场、建筑物、园林绿化等形成的外观及气氛。

建筑学名校的考研简答回答问题和论述题 同济 重大 东南 华东理工 建大 考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建筑学名校的考研简答回答问题和论述题 同济 重大 东南 华东理工 建大 考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15 叉柱造(剖面) 16 清式歇山 收山 (剖面) 17 北京四合院 (平面) 18 含元殿 (平面) 19 北京四合院平面 20 四川雅安高颐墓阕立面 21 山西应县佛宫诗释迦塔平面 22 北京天坛总平面 23 陕西五台佛光诗大殿立面 24 河北赵县安济桥立面 25 北京正觉诗金刚宝座塔平,立面 26 分心槽平面 27 一颗印平立面 28 清式建筑歇山收山(剖面大样)
华东理工 00-04 中建: 1,简述干阑建筑的成因与意义; 2,分析唐长安城与宋东京城异同。 3,论述:评述《园冶》; 4,简述近代建筑思潮对中国建筑设计影响。 5,什么是天干、地支?有什么含义,与中国建筑有何关系? 6,绘图比较宋代官式建筑与清代官式建筑收山的差异与建筑立面特征; 7,应县木塔的建造年代、高度、结构特点和建筑风格特征; 8,举例分析中国近代城市的发展变化。 9,中国传统园林空间特色; 10,对保护文物古建筑的认识; 11,试论述中国古代砖石结构建筑的成就。 12,试论述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建筑艺术的影响。
画图题:
1 中国古代五种屋顶样式
4 北京四合院住宅平面
2 清代歇山建筑屋角构造(仰视平面剖面)
5 北京天坛总平面
3 中山陵总平面
1:唐乾陵的特色是什么,并绘出其总平面图。
2:请分析一下古建筑的鸱尾(吻)的结构,构造,艺术特色。
3:请绘出清式北方建筑屋角老梁角做法和南方建筑嫩戗发戗做法。你如何看待南北方
“神庙的布置由均衡来决定。建筑师必须最精心地体会这一方法。它是由比例——希腊 人称作 analogia——得来的。比例是在一切建筑中细部和整体服从一定的模量从而产生均衡 的方法。实际上,没有均衡或比例,就不可能有任何神庙的布置。即与姿态漂亮的人体相似, 要有正确分配的肢体。” ——维特鲁威《建筑十书·第三书》 5,名词解释

伦敦和纽约国际体育城市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伦敦和纽约国际体育城市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伦敦和纽约国际体育城市建设的经验与启示作者:刘理贤来源:《体育风尚》2020年第12期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和对比法分析了英国伦敦和美国纽约这两座体育城市的建设,这两个城市具有较为悠久的历史,并且国际知名度较高,体育城市的建设也拥有不少经验,取得可观的成效,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可参考性。

本文从它们的发展历史、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果等方面进行阐述,并将两者进行对比,最后结合我国具体情况,从这两个城市的建设经验中总结分析从而提出对中国建设体育城市的建议。

关键词:国际;体育城市;经验;启示城市的建设是一个复杂多元且长期的过程,现代城市的发展必然跟随社会发展的中心和主流趋势相关,随着体育的兴起和蓬勃发展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越来越多的城市看到了体育带来的价值,开始走向体育城市的打造和建设,建设体育城市与国家及城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密不可分,同时也反作用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体育行业的发展带动着体育城市的建设渐渐列入发展规划当中,国外很多城市在体育行业的发展方面历史较为悠久,经验较为丰富,目前也有较为成功的案例,以伦敦和纽约为参考,分析这两个城市的体育发展历程,总结其发展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使我国在体育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上能够有所借鉴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发展背景伦敦是到目前为止唯一一个举办过三次奥运会的城市;纽约是美国的第一大城市,经济发达、交通便利,这两个城市都早已完成了由早期工业城市向现代化经济都市和体育城市的转型。

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在西方国家兴起,资本主义工业化启程,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增加,商品交易逐渐增多,市场也变得更加活跃,为后期体育市场的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

工业化城市的人们个人财富增多,生活方式也更加丰富,体育活动、赛事开始增多,开始出现体育俱乐部等组织,体育产业发展迅速。

美国在19世纪后期就提出了“步行的城市”这一发展概念,体育意识开始形成;到20世纪40年代,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时代,发展重心由第二产业即制造业转向第三产业即服务业;20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爆发,城市急需新的发展动力来复兴;80年代,像伦敦、纽约这样的工业化且需要新兴动力的城市开始由体育产业作为实现城市的转型和新一轮发展的主要动力,开始在城市内或郊区建设体育场馆,组建体育俱乐部,由体育产业作为实现城市的转型和新一轮发展的主要动力,开始作为第三产业驱动的新型城市发展。

大伦敦空间发展战略

大伦敦空间发展战略

《大伦敦空间发展战略》简介Ⅰ发帖人: lily0954 点击率: 3001倍受关注的新一轮大伦敦规划——《大伦敦空间发展战略》的编制工作已经完成,于2004年2月由大伦敦政府(The Greater London Authority,简称GLA)正式向全社会颁布。

这是一个针对大伦敦地区未来30年的发展而制订的战略发展规划,发布后在英国社会各界以及国际规划界产生了较大影响。

本文简要介绍该规划的制订过程、工作背景、规划目标、发展策略要点以及规划的实施机制等内容,以期大家对新一轮的大伦敦规划有一个概要认识和了解,并对目前开展的各项规划编制和研究工作有所启示。

1、规划的制订过程在过去的30年中,英国和伦敦地区的区域规划编制与管理体制经历了一个曲折多变的发展过程。

1999年通过的大伦敦政府法(GLAA)重新确立了大伦敦政府(GLA)的合法地位授权,GLA由直选的市长和独立选举的议会构成,职权覆盖大伦敦地区的32个市级自治区和伦敦共同体。

GLAA同时授权大伦敦市的市长组织编制新一轮的大伦敦战略规划,并取代原有的伦敦发展策略指引(RPG3),以指导和协调大伦敦下属32个自治区的地方性规划,实现大伦敦地区发展的协调与合作。

《大伦敦空间发展战略》正是在此政治背景下展开。

与此同时,大伦敦政府还组织编制了有关伦敦未来发展的多个专项策略,诸如经济发展、交通、文化、能源、环境、投资、社会公平等多方面的发展策略。

这些策略都围绕着共同的三个主题:伦敦居民的健康、获得机会的平等性、对英国可持续发展所做的贡献。

这些策略的制订必须相互协调,而《大伦敦空间发展战略》将提供一个更高层次的空间发展框架,对这些策略予以整合。

同时,大伦敦规划还需要综合考虑与《欧洲空间发展展望》以及欧盟的其他发展指引协调。

按照法定要求,大伦敦规划草案必须经过可持续发展的评估。

本次大伦敦规划的编制是一个开放性的工作过程。

在规划编制工作的第一阶段,于2001年5月举行了对大伦敦规划的公众意见咨询,作为规划草案编制的参考依据。

城建史考试题目

城建史考试题目

一、伊达拉利亚时期的城市建设1.城市建设在山岩或高地之上,先筑城墙。

2.以宗教思想为指导,城市地区的划分极为明显。

3.城市奠基仪式四个建设阶段①选址②划分地区,地区再分地块③确定街道走向④城市奠基仪式。

4.把城市分为四部分:南北(cardo)向道路与东西(decumanus)向道路相交处建神庙。

5.城市街坊是方格形的。

街坊是个大院子,周围密排着住房,临街有商店和作坊。

二、庞贝城1.建设时间:BC四世纪,属罗马共和时期古城。

2.城市职能:原为规整的营寨城市,后为重要的商港和休养城市。

3.城市地形:维苏威火山脚下。

4.城市规模:2万人。

5.城市布局:自发形成,没有统一规划。

原为营寨城市后扩展。

平面不规则,略似椭圆形,整个城市有以火山为中心统一构图的思想。

6.城市道路系统:通过广场的十字形中心道路宽约6-7米,次要道路2.4-4.5米,道路坚固。

通往广场的街道用块石整砌,一般道路用乱石,有转弯半径。

7.城市中心:两个广场形成中心,大广场城西南,有守护神神庙、法庭、交易所、市场、公称公尺陈列室、行政机关、会议厅等。

后建一两层柱廊;小广场有神庙,其北有大小两个剧院,东端有大斗兽场,可容纳全城成人。

8.城市防御设施:城墙高7-8米,8个城门。

9.城市用地地块:房子1-2层,围绕天井。

潘萨府邸单独占一个街坊,97*38M。

三、图拉真广场格局:①轴线对称,有多层纵深布局。

②广场正门是3跨的凯旋门,进门是129*90M 的广场,两侧敞廊中央各有一半圆厅,轴线交点上立着图拉真骑马青铜像。

③广场底部是巴西利卡,巴西利卡之后是一个24*16M的院子,中央立着纪功柱,院子左右是图书馆。

④穿过这个院子,又有一个围廊式院子,内有崇拜图拉真的庙宇,是广场艺术高潮所在。

四、维特鲁威《建筑十书》1.所处时代:公元1世纪2.主要观点:①关于城址选择,他指出必须占用高爽地段,不占沼泽地,病疫滋生地,必须有利于避浓雾、强风和酷热,要有良好的水源供应,有丰富的农产资源以及有便捷的公路或河道通向城市;②关于建筑物选址,他探讨了建筑物的性质,同城市的关系,地段四周的现状、道路、地形、朝向、风向、阳光、水质、污染等等;③关于街道的布置,他研究了街道与常风向的关系,与公共建筑位置的关系。

ucl urban economic development msc 案例

ucl urban economic development msc 案例

ucl urban economic development msc 案例UCL城市经济发展硕士课程案例分析UCL(伦敦大学学院)城市经济发展硕士课程(UCL Urban Economic Development MSc)是一门旨在探讨和研究城市经济发展的专业学位课程。

本文将通过一些实际案例来探讨这门课程的内容和学习重点,并着眼于城市经济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1. 案例一:英国伦敦轨道交通的发展伦敦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其轨道交通系统在城市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个案例将重点探讨伦敦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以及对城市经济的影响。

我们将分析伦敦地铁发展的阶段、扩张计划和市中心交通拥堵等问题,以及各种政府政策对轨道交通系统的支持和影响。

此外,我们还将探讨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和维护所需的经济资源,以及它们对城市经济活力的贡献。

2. 案例二:中国深圳的经济特区发展中国深圳作为全球最成功的经济特区之一,其城市经济发展模式备受学界关注。

本案例将分析深圳特区的发展历程以及政府在经济特区建设中的角色和作用。

我们将重点研究深圳在吸引外国投资、推动高科技产业发展以及城市规划和治理方面所采取的政策措施。

此外,我们还将探讨经济特区发展对深圳经济的促进作用,并评估特区模式在其他城市经济发展中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3. 案例三:巴西圣保罗的城市更新和社区发展巴西圣保罗作为南美洲最大的城市,其城市更新和社区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

本案例将重点讨论圣保罗城市更新项目,如Favela-Bairro计划等,以及政府、社区和非政府组织在城市更新和改善贫困社区方面所采取的行动。

我们将深入研究圣保罗城市更新计划的目标、策略和成果,并评估其对城市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4. 案例四:印度孟买的城市交通和土地利用规划印度孟买作为人口密度极高的城市,其城市交通和土地利用规划面临许多挑战。

本案例将分析孟买城市交通体系的特点、交通拥堵和环境影响,并评估现有和提议的交通规划措施。

[管理]TOD模式)

[管理]TOD模式)

TOD模式TOD ( 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公交导向型开发) 模式理论是Peter Calthorpe 于20 世纪90年代提出的。

该模式理论注重对工业化造成的城市问题的解决,是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城市生态学派等以及卫星城的建设都没有很好的解决城市问题的前提下,强调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和良好生态环境的塑造,使那些被废弃的传统的旧中心区重新成为居民集中的地点,以建立新的密切邻里联系和城市生活内容。

从某种意义上说,更像是西方过去城市更新、城市复兴政策的一种持续推进。

虽然TOD 模式与TND 模式同属新城市主义典型代表,是一种有节制的、公交导向的“紧凑开发”模式,但是与TND 模式相比,TOD 模式更侧重于整个大城市区域层面的良好城市结构的塑造。

目录∙• 1.TOD 模式的理论背景∙• 2.TOD 模式的理念∙• 3. TOD模式实现的重要条件∙• 4. TOD 模式的实践进展1.TOD 模式的理论背景编辑本段回目录1.1 拥挤不畅的交通20 世纪30 年代后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逐渐成为大众化的交通工具,原来已有的交通设施和道路变得日益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

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通过不断拓宽道路宽度和增加道路网密度来提高交通的承载力,虽然在短时间内交通得到缓解,但从长远来看,由于不注重城市结构和用地布局的协调,随着城市的膨胀,造成了更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

1.2 不合理的城市结构传统城市理论:西班牙工程师马塔(Matao) 的带形城市(Linear City) 模式,意大利的A. Sant Elia 未来城市,法国建筑师戈涅( T. Garnier) 的工业城市( Industrial City) 模式,以及柯布西耶提出的光明城(Radidant City) 等寄希望于现代技术手段,通过理性思维,利用几何图形规则化的机械美学来组织城市,过分强调城市的功能结构。

欧洲推行“30km限速区”

欧洲推行“30km限速区”

珠海规划 “ 慢行天 堂”
最新的 《 珠海 市 综合交 通运 输体 系规 划》 结 合 珠 海 的城 市 格 局 ,将 全 市 分 为 9个慢 行 组 团 、
2 个 慢 行 节 点 ( 个 交 通 枢 纽 区 、 4个 商 业 中 心 9 8
区、 1 个风 景旅游 区和 6 工业仓 储 区) 1 个 。组 团问 建 慢行通 廊 ,组 团内有慢 行 网络 。所 有慢 行道 路 都 与其他 交通 网络 建立节 点 ,能方便 地换 乘城 市
人 口普 查 向包括 交 通 研 究 、交 通 规 划在 内 的学
级 。三是对 于骑 车者 和行人 ,汽车 行驶速 度低 意 味着 危险 系数降低 。因此 ,骑车者 与行人 的数 量 因 为安全 性 提 高而 增 加 ,并体 现 出 “ 安全 数 字 ”
原 则( 多 的骑 车 者 在路 上 ,则他 们 有更 多的 安 更
全) ,同时更 多人 步行 、骑 车使得机动 车使用相 对
策 ,这 一报 告 已获 欧 洲议 会 交 通运 输 委 员会 通 过 。现 在每 年约 3 万 欧洲人 死于道 路交通 事故 , . 5
二期组成 ,全长 约 2 . k 05 m,设有 l 座车站 ,并通 5
过 深圳北 站连 接广深 港高铁 、厦 深客 运专线 。全 线 开通试运 营后 ,运 营时 间为 63 - 2 : ,行车 : 0 30 0 间隔将 由现 在的 1 n 0mi缩至 8 n ,届 时从福 田 口 mi 岸到清湖仅 需 3 n 月份至年底 ,随着客流量 2 mi。8 的增长 ,4 号线行车 间隔将 陆续调 整为 6 n 。 mi
发展基金会 官 员表 示 ,为学 生提供 自行车是改善手段 ,但
并不 能取代船舶和汽车等交通工具。 f 中国教育报 ,2 1 7 1) 0 卜0 — 2

工业革命的英国--伦敦雾都

工业革命的英国--伦敦雾都

工业革命的英国–伦敦雾都前言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为显著的变革之一。

19世纪的英国在工业发展上处于领导地位,成为了工业革命的核心地带。

伦敦作为英国最大的城市,也成为了工业革命的象征之一。

在工业化进程中,伦敦所遭受的污染和雾霾问题也成为了全球瞩目的焦点。

工业革命的背景工业革命是指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欧洲和美国发生的工业发展过程。

起源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包含了机器制造、纺织工业、煤炭和铁矿石等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和运用。

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技术进步和生产力提高,推动了社会分工、城市化和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工业革命对伦敦的影响在工业革命期间,伦敦出现了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的现象。

原本以商业为主导的中心城市,逐渐向工业和制造业方向转型。

城市的边界不断扩展,低廉的土地和劳动力,以及方便的交通运输,成为了制造业发展的理想条件。

同时,伦敦也成为了移民潮的中心,大量的移民涌入这座城市,为城市的工厂提供了廉价劳动力。

伦敦的工业化进程给城市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和雾霾问题。

由于燃烧煤炭所产生的烟雾和气味,伦敦的空气质量急剧恶化。

白天和夜晚弥漫着烟雾和废气,城市里经常能见到污浊的河流和亮度低下的灯光。

同时,由于伦敦地处平原地区,加上气候湿度较大,使得城市烟雾无法扩散,呈现出浓郁的雾霾状态。

这种现象被称作“伦敦雾”。

伦敦雾极具破坏性,许多人因此患上肺结核、哮喘、肺气肿、心脏病等疾病,尤其是老人和孩子更容易感染疾病。

在最严重的时期,伦敦雾使得市民能见度降至十分之一以下,导致交通瘫痪和根本无法观察天气预报。

雾都变革伦敦雾问题的加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抗议。

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的监管和改革措施,包括制定新的废气排放标准、推广清洁能源、设立公园等措施。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逐渐出现了煤气灯、电动车等新技术,使得城市烟雾逐渐减少。

此外,伦敦还首次引入了城市规划的概念,建设了一系列的公园和绿地,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欣赏自然景观和呼吸清新空气的场所。

节能减排,伦敦给北京的启示

节能减排,伦敦给北京的启示

了固 定监 测站 。位 于大 伦敦 区 南侧 的 克 罗伊 登 共设 置 了l 个 综合 监测 站 , 4 分 别对 一 氧化 氮 、二 氧化 氮 、硫 氧 化
时 ,伦敦 的 交通 二氧 化 碳排 量 基 本不 变 ,可谓 傲 视群 雄 。伦 敦在 市镇 范 围 内特 别 是在 交通 流 量大 的道 路 旁设 置
鼓励 并 帮助 市 民参 与 伦 敦 非 常 重 视家 庭 在 节能 减排 中的作 用 ,致 力
于 调动 家 庭 的积 极性 。伦 敦 不仅 非常 重 视企 业 建筑 的节 能减 排 ,鼓 励和 并 创造 环 境 帮助 工厂 外迁 ,还针 对 家庭 普通 住 宅 实施 了 “ 色住 家 ”行动 , 绿
至周 五 ,每 天 7 时至 1 时 分 ,小 8 O
汽 车 、 卡 车及 货 车 必 须 付 5 镑 ( 英 后
涨 至8 镑 ),才‘ 英 能在 市 中心 ( 分 部
无往 而 不利 了 。伦 敦 根据 对 本市 机 动
车污 染 排放 的检测 结 果 ,采 取 了控 制
区域 )行 驶 ,所 收 费用 用 于改善 公 交
的一 。
空气一 市长 空气 质 量战 略 公众 磋 商草 案 》 等 , 从 机 构 、 制 度 、 交 通 、 绿
化 、能源 等 多方 面 全 面部署 并 展 开行
动。
点 。环 保 部 门根据 监 测数 据划 分 出不
能 达 到 国家 标 准 的 区 域 ,通 过 建 立 “ 气 质量 管 理 ”、提 高燃 油税 和 空 征收 进城 费进行 重 点整 治 。所 谓 “ 空 气 质 量管 理 区 ”就 是 当时状 况 不 能按 时达  ̄ 2 0 年英 国空气 质量 标准 的 t0 0 J 域 。这些 区域 主 要 是交 通要 道 、车站

英国大伦敦规划00

英国大伦敦规划00
近郊圈作为建设良好的居住区和健全地方自治团体的 地区-
英国大伦敦规划规划内容
绿带圈的宽度约16公里,以农田和游憩地带为主,严 格控制建设,作为制止城市向外扩展的屏障,绿带圈 内原有的小镇和村子要保存其特点。
外圈计划在距离伦敦中心城区40-50公里的地方建设8 个具有工作场所和居住区的新城,主要用于接纳从伦 敦市区疏散出来的剩余人口和工业,从中心地区疏散 40万人到新城去(每个新城平均容纳5万人),另外还 计划疏散60万人到外圈地区现有小城镇去。新城具有 较强的独立性,城内有必要的生活服务设施,而且还 有一定的工业,居民的工作及日常生活基本上可以就 地解决。
2 新城建设的简要回顾
伦敦:环形绿带外的新城建设
伦敦新城规划开始于阿伯克隆比(Abercrordoie)1944年 制定的大伦敦规划(图),他提出在1939年的城市边界 上建设一条8km宽的环形绿带,以阻止伦敦的进一步 蔓延 并保持绿化带内伦敦相对较低的人口密度。由于 绿化带的以外的地区已经超出了当时的通勤范围 必须 用新型的相对独立的城镇来吸纳人口 从而导致了新城 的产生。阿伯克隆比主张在绿化带以外建设8个每个规 模在5万人的新城镇.这些新城与伦敦城市中心区的距 离大约在30~60km。
新城建设有三个重要特征:
(1)它诞生在特定的地区,主要是在人口超过500万的大 都市传统建成区以外的地区
(2)它是大都市的特定阶段上出现的 主要是人口和产业在 大规模成长中的调整期
(3)新城的“ 新”体现新的选址、新的交通方式、新的社 会结构、新的设计建设水准等方面。
英国大伦敦规划新城建设
艾伯克隆(Abercrombie,1944)的大伦敦规划是西方战 后最有影响的,它明确了在大城市建成区以外发展新 居住地,即新城的思想。在规划绿带以外形成新的居 住发展区,并提供一定的就业岗位。事实证明在战后 的大规模建设中,新城成为解决郊区蔓延(suburb sprawl)的有效引导手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郊圈作为建设良好的居住区和健全地方自治团体的 地区-
英国大伦敦规划规划内容
绿带圈的宽度约16公里,以农田和游憩地带为主,严 格控制建设,作为制止城市向外扩展的屏障,绿带圈 内原有的小镇和村子要保存其特点。
外圈计划在距离伦敦中心城区40-50公里的地方建设8 个具有工作场所和居住区的新城,主要用于接纳从伦 敦市区疏散出来的剩余人口和工业,从中心地区疏散 40万人到新城去(每个新城平均容纳5万人),另外还 计划疏散60万人到外圈地区现有小城镇去。新城具有 较强的独立性,城内有必要的生活服务设施,而且还 有一定的工业,居民的工作及日常生活基本上可以就 地解决。
伦敦地区用一系列环形和放射公路联接,根据艾伯克 罗比的理论,把过境交通和抵达伦敦城内的交通分隔 开来。共有四条环路: 第一条联系主要铁路线各火车站,保卫市中心区; 第二条环绕着原维多利亚郊区; 第三条围绕在二次世界大战发展起来的低密度地区; 最后一条环路保卫了整个伦敦建成区。
英国大伦敦规划新城建设
区域规划实例分析
------英国大伦敦规划
英国大伦敦规划
一、历史背景 二、思想来源 三、规划内容 四、新城建设
英国大伦敦规划历史背景
1930~1945年经济大萧条使英国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 地区差异,南部和中部由于新工业发展出现繁荣的景 象,北部、威尔士和苏格兰则持续萧条。 1937年,英 政府为解决伦敦人口过于密集的问题,成立了“巴罗 委员会”。该委员会于1940年提出的“巴罗报告”指 出:伦敦地区工业与人口不断聚集,是由于工业所引 起的吸引作用,因而提出了疏散伦敦中心区工业和人 口的建议。1942年由艾勃克龙比主持编制大伦敦规划, 于1944年完成轮廓性的大伦敦规划和报告。
辖.包括了伦敦旧城地区的
25个区.日常的就业人口约 35万;
英国大伦敦规划新城建设
大伦敦与大北京新城建设的比较 1 新城建设的背景 2 新城建设的简要回顾 3 新城建设的主要经验教训
1 新城建设的背景
1.1 行政架构和空间尺度
伦敦旧城的轮廓是1666 年大火之后才重新奠定 的。
现在的伦敦主要包括三 个层次.
一是伦敦城
二是大伦敦市
三是管理松散的以伦敦 为核心的英国东南部城 市化地区
英国大伦敦规划思想来源
《巴洛报告》指出当前大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 系列的问题 1.大城市内部地价昂贵2.大城市内部交通混乱3.从业人员职住分离-
《巴洛报告》提出有必要规范伦敦城市同周边地区的 产业发展活动,引导城市合理发展。
《巴洛报告》的重要贡献在于,它指出了规划必须体 现并且促进实现中央政府采取的经济政策,他提出了 把区域不平衡的问题和伦敦内部的问题联系起来,并 提出强有力的措施阻止首都的发展。
英国大伦敦规划规划内容
2.内伦敦的改造
艾伯克罗比引用克拉伦斯-伯莱于1929年在纽约区域调 查中的规划思想,提出要重建每一个区,使之成为由 六至七个邻里单位组成的社区,邻里单位规模的大小 约有一万人口,能设置一所小学校。每个社区内还有 步行道,一般道路,铁路和工业区。
英国大伦敦规划规划内容
3.道路系统
新城建设有三个重要特征:
(1)它诞生在特定的地区,主要是在人口超过500万的大 都市传统建成区以外的地区
(2)它是大都市的特定阶段上出现的 主要是人口和产业在 大规模成长中的调整期
(3)新城的“ 新”体现新的选址、新的交通方式、新的社 会结构、新的设计建设水准等方面。
英国大伦敦规划新城建设
艾伯克隆(Abercrombie,1944)的大伦敦规划是西方战 后最有影响的,它明确了在大城市建成区以外发展新 居住地,即新城的思想。在规划绿带以外形成新的居 住发展区,并提供一定的就业岗位。事实证明在战后 的大规模建设中,新城成为解决郊区蔓延(suburb sprawl)的有效引导手段。
规划区面积为6731平方公里,内有各级地方行政机构共 143个,规划区内的人口为650万(1938年)。
英国大伦敦规划规划内容
1944年由艾伯克罗比主持的 大伦敦规划,将大伦敦地区 划分为四个环带,在距伦敦 市中心40-50公里的范围内 规划了8座卫星城,用于接 纳从伦敦市区疏散出来的过 剩人口。
英国大伦敦规划思想来源
大伦敦规划汲取了霍华德和盖迪斯等人的关于以城市 周围地域作为城市规划考虑范围的思想。艾伯克罗比 在制订规划过程中体现了盖迪斯首先提出的"组合城市 "概念,并且在制定规划过程中遵循了盖迪斯所概括的 方法,即"调查-分析-规划方案“-
其规划思想明确要改善居民生活条件,规划思想的基 础是考虑伦敦地区不再发展就业机会。
大伦敦的空间模式为: 中心城—隔离带—卫星城
英国大伦敦规划规划内容
大伦敦的规划结构为单中心同心圆封闭式系统, 其交通组织采取放射路与同心环路直交的交通网。 1. 规划方案
在半径约48公里的范围内,由内向外划分为四层 地域圈:内城圈、近郊圈、绿带圈、外圈。每层或圈
内城圈是控制工业、改造旧街坊、降低人口密度、恢 复功能的地区-
英国大伦敦规划新城建设
1945 年 英 国 专 门 成 立 了 新 城 委 员 会 ( New Towns Committee)以指导新城的开发建设,在该委员会的有 关报告中明确了新城开发的目的:“建设新城主要是 为了用以接纳伴随大城市过密地区的改造和再开发而 溢出的产业和人口”。
1946 年 英 国 制 定 并 颁 布 了 “ 新 城 法 ” ( The New Towns Act),以立法的形式规定了“在英国境内建立 不同规模等级的新城是中央政府的一项长期城市开发 政策”。
北京拥有悠久的建城史 和建都史.
现在的北京主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括三 个层次:
一是的内城地区. 二是北京建成区及近郊 区, 三是北京市行政区,
1 新城建设的背景
1.1 行政架构和空间尺度
一是伦敦城(C i t Y 0 f London).由一个自治性机构 (Corporation of London)管
一是的内城地区.面积87平 方千米.户籍人口约21 2万, 由4个区分区管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