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营造轻松课堂氛围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营造轻松课堂氛围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营造轻松课堂氛围学生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学生主体地位的提升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之一。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将学生置于主体位置,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角,从而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和智慧。
本文将探讨如何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营造轻松课堂氛围。
一、尊重学生独特的思考方式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思考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各不相同。
我们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充分发掘他们的潜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尊重学生的思考过程,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并接受不同的答案。
二、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轻松的课堂氛围是学习的重要条件之一。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创造一种放松、开放和友善的氛围,使学生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同时,教师应该在课堂上适时地使用幽默和互动的方式,增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联系,加强教育效果。
三、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是至关重要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各种形式的互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通过提问、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积极与他人交流,制定学习目标,提高学习能力。
四、形成积极的心理氛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建立积极的心理氛围。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展现温暖亲和、耐心细心的形象,倡导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是正常的,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
同时,教师还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关注他们的情感状态和心理健康,积极帮助学生建立自信的人生态度。
总的来说,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营造轻松课堂氛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
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独特性,营造轻松的氛围,重视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并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让学生快乐地学习。
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让课堂焕发光彩
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让课堂焕发光彩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让课堂焕发光彩随着时代变迁和教育观念的更新,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意识到教育是一种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的过程,而不是单方面的灌输和强制。
在教育学中,“主体”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指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育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了尊重学生主体作用如何让课堂焕发光彩。
一、建立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要建立学生主体地位。
教师应该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教育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需要、兴趣和个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只有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处于教育的中心地位,才能真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尊重学生兴趣和需求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还表现在教师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方面。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进行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的源泉。
如果教师把学生的兴趣忽视了,就会使课堂上缺乏活力和趣味性,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因此,教师需要掌握学生的兴趣和需求,针对这一情况调整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让学生更加愿意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三、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还表现在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方面。
学生具有天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本身是具有自我驱动力的。
然而,过于注重教育目标,过多强调重复、死记硬背,就容易抑制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降低学习兴趣,使学生变得消极和被动。
因此,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自主、积极和受益的乐趣。
四、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还体现在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方面。
创造力和想象力是人类独有的天赋,也是发展人类文明的重要力量。
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从课堂学习中,体验、展示和施展出自己的创造和思维能力。
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以学生为主体
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以学生为主体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我和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一样,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这次改革的潮流之中。
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我们更新观念,更新知识,转变角色,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许多教师在这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本文主要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具体做法,与同仁探讨。
一、转变思想,真正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意识学生主体思想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具体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很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这样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自觉性和创造性,只是一种被动接受,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很难适应的。
因此就需要广大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尊重、相信学生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二、追求和谐的课堂活动,在师生交流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离不开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
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
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
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更应该承担起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责任,创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
1.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要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出现,更要在科学、和谐的教学活动中进行。
目前的政治课教学中,我们教师仍然是在唱主角,在尽情地灌输,即使让学生讲,也不能有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东西,一派教师主体性的体现。
这种教学方式的课堂里往往充满着严肃的氛围。
要打破这种沉寂的气氛,可以将活动在适当的时机引入课堂,这种方法既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空间,又能够放手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立解。
例如:在初中政治课中,依法治国和思想道德建设是两个重要的内容,在课堂上我采用辩论的方式,辩题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哪个更重要”。
教育部师德师风十项准则解读
教育部师德师风十项准则解读教育部师德师风十项准则是国家对于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指导意见。
它是对教师在教育教学和社会活动中所应当具备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行为规范的明确要求,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以下是对十项准则的解读。
一、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这一准则强调了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的发展,帮助学生实现全面的成长。
同时,教师也应该尊重学生的观点和选择,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有自主的权利和空间。
二、严格遵守教育法律法规,珍爱教育资源这一准则要求教师严格遵守教育法律法规,珍爱教育资源。
教师应该掌握教育法律法规的内容,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认真执行。
教师还应该爱护教育资源,合理使用教育教学设施,避免浪费。
三、明确教师职责,尽职尽责教学这一准则要求教师明确自己的职责,尽职尽责地教学。
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和教育能力,认真备课、讲课、评价学生,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广泛开展学科教育研究和教学改革创新这一准则要求教师广泛开展学科教育研究和教学改革创新。
教师应该关注学科教学研究动态,注重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五、热爱教育事业,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一准则要求教师热爱教育事业,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师应该把教育事业视为自己的事业,积极投入其中,不断学习和研究,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
六、严于律己,勇于担当,处事公正这一准则要求教师严于律己,勇于担当,处事公正。
教师应该自我要求严格,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素质,勇于承担责任,处理好与学生、家长、同事之间的关系,保持公正。
七、不断优化教育教学环境,服务教育教学发展这一准则要求教师不断优化教育教学环境,服务教育教学发展。
教师应该关注教学环境的建设和优化,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教师还应该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保持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教学实效
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教学实效【摘要】在教育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从增强学生参与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教学效果和优化教学资源配置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提升教学实效。
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提高学习动力,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进而提升教学效果。
优化教学资源配置,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和潜能。
结论指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提升是提高教学实效的关键,教师应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学生主体地位,教学实效,参与度,学习兴趣,自主学习,教学效果,教学资源配置,教师关注,重视。
1. 引言1.1 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体现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参与程度和主动性。
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和独立性,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和中心。
通过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的教学实践中,学生不再是passively 接受知识,而是actively 参与学习,积极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和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创造多样化的教学环境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和创造力,实现教学实效和学生主体地位的双赢。
1.2 教学实效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关系教学实效与学生主体地位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学生主体地位提升是教学实效的重要保障和支撑。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和受益者,只有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潜能,使教学活动达到预期的效果。
学生主体地位的提升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使他们在学习中更加主动地思考、探究和实践,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我的课堂教学理念及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课堂教学是教育的基本形式,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因此,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努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创造一个充满活力、高效、和谐的课堂环境。
二、课堂教学理念1. 以学生为本在课堂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我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
因此,我注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我坚信,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情感和价值观。
通过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体验成功,树立自信。
3.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课堂教学中,我将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4. 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我认为,课堂教学要注重实效性,即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技能和情感体验。
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教学内容的合理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以及教学评价的反馈。
三、课堂教学实践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注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产生共鸣。
在组织教学内容时,我遵循以下原则:(1)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新知识。
(2)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
(3)关注学科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2. 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在课堂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
通过教师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和原理。
(2)讨论法。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新课程改革如同春风化雨渐渐进入师生的生活,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学生主体地位被前所未有地凸现出来。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改革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
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我们每个教师必须探讨的问题之一。
那么怎样做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下面以几个案例加以说明:一、案例案例1:《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片断师:请女同学读小松树的话,男同学读风伯伯的话。
生:(低声插话)我不愿意读小松树的话。
(其他同学奇怪地望着她,她低下了头)师:(走近她,弯下腰)为什么你不愿意读小松树的话?生(低着头小声地)他太骄傲了,我不愿意学他。
师:(抚摸着她的头)哦,原来是这样,你喜欢谁就读谁的话,好吗?(该生抬起了头)师:有同学愿意读小松树的话吗?生:我愿意,我觉得小松树虽然骄傲,可他已经知道错了。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小松树惭愧地低下了头。
师:大家看他说得多棒啊,对小松树多了解啊!是啊,谁不会犯错误呀,只要改了,还是好孩子。
下面我们重新分配角色,你喜欢谁就读谁的话。
(学生朗读的热情空前高涨,读得特别投入。
)案例2:《长江之歌》教学片断生:老师,我有一个地方不明白。
师:(微笑地)哦,请讲。
生:“巨浪荡涤着尘埃”、“涛声回荡在天外”,我感觉太深奥,怎么也搞不明白。
师:(稍加思索)这个问题,我也不太明白。
请大家分组讨论后告诉我,好吗?(学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认真读书、讨论,课堂气氛热烈)案例3:《石榴》教学片断生:老师,我觉得“热闹了好一阵的石榴花渐渐地谢了”这句话中“热闹”用得不好。
师:为什么?生:我也说不清楚,只是有这个感觉。
师:暂时说不出不要紧,让大家来说说这个词用得好不好。
(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师:(问刚才提问的同学)你明白了吗?生:我明白了,“热闹”一词不但没有用错,而且用得很好。
师:好在哪里?生:这个词语写出石榴花开得旺盛,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把石榴花当作人来写。
师:你是真正理解了,让我们读读有关句子体会一下。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名言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名言学生主体地位是指将学生置于教育的中心地位,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权益和个体差异,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并促进其全面发展。
下面是关于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名言,以及对这个主题的进一步拓展。
1. '教育的目的不是填鸭式教学,而是点燃学生内心的火焰。
' - 威廉·巴特勒·叶芝这句名言强调了教育的核心是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和潜能。
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教育模式中,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和启迪者,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激情,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资源,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2. '教育并不是注入一种东西,而是激发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思考。
' - 亚里士多德这句名言强调了学生主体地位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即学生应该成为自己学习的主动者和探索者。
教师的角色是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鼓励他们思考和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育是用心灵去触动心灵,而不是用知识去灌输知识。
' - 鲁迅这句名言强调了教育的本质是心灵之间的交流和共鸣。
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教育中,教师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发展,倾听他们的内心声音,为他们提供情感支持和引导,使他们能够全面发展并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教育模式还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实践:1. 强调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拥有不同的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2.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应该成为自己学习的主动者和管理者。
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探究式学习和项目学习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能够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
3. 促进学生参与和合作:学生主体地位的教育模式强调学生的参与和合作精神。
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合作项目和实践活动等方式,鼓励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和分享,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社交能力。
精选如何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三篇】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学生,不能让学生只是我们的听众,应组织他们多看、多做,多参与合适的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语文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反复亲历体验的过程,根据教材内容及本校学生的实际,设计课出类型,拟定出教学方法,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我们更新观念,更新知识,转变角色,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下边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转变思想,转变角色,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目前,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思想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往往由于教师的习惯,仍然不自觉地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这样在根本上没让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现代教学理念不相适应。
因此,就需要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尊重、相信学生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另外,我们应该按照《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知识。
还注意以人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学生高尚的人格。
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我时刻从现实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面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等多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起崇高的理想。
学生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这两个阶段:首先在课前准备阶段,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由分组,这正是我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真正让学生成为主人的一种体现。
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学生搜集、加工、整理材料的过程更是学生主体地位最集中的体现。
这一过程虽然是在课下进行的,但却是最有价值的。
正如有的老师在课后点评时所说:“这节课真正的价值在课外。
如何在教案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如何在教案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案是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编写好的教案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率,还能够有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本文将从教案编写的角度,探讨如何在教案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校教育的本质内容和发展对象。
编写教案时,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确定教学目标,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最大程度的参与和发展。
二、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其次,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学生在学习中具有独特的兴趣爱好和认知特点,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设计符合他们认知规律的教学活动。
在编写教案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营造积极的教学氛围营造积极的教学氛围对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非常重要。
教学环境应该是积极向上、轻松愉悦的。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教室环境、激发学生合作意识、关注学生情感需求等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参与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四、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独立探究最后,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独立探究。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发挥引导和促进学习的作用,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
通过鼓励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激发他们充分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综上所述,如何在教案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仍是一个较为深刻的话题。
学生这一主体地位应该成为教师进行教案编写时需要充分考虑的,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去设计最为适合的教学方案,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导者,让教学更具有活力和魅力。
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1. 引言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教师需要高度重视的一个方面。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意味着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体需求和价值观,关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表达和参与的机会,从而实现有效的学习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和策略。
2.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不可忽视的。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具有不同的背景、兴趣爱好、学习风格和能力水平。
教师应该认识到这些差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帮助他们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果。
3. 关注学生的需求和价值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包括尊重学生的需求和价值观。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需求和价值观,教师应该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的需求和价值观,通过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教师可以通过个别沟通、小组讨论、作业设计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需求和价值观,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4. 关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包括关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学生不应该被passively 接受知识,而是应该被鼓励主动思考、探索和创造。
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参与讨论、解决问题等方式,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
5. 提供充分的表达和参与机会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包括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表达和参与的机会。
学生应该被鼓励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在课堂中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小组活动、项目设计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表达和参与的机会,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6. 切实可行的方法和策略为了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切实可行的方法和策略:•充分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个性化教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
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这种新理念要求我们更新观念,更新知识,转变角色,改变课程过于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此,就这一话题,我做一些简单的探讨。
一、转变思想,真正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意识。
学生主体思想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具体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很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这样,学生就缺乏了主观能动性,没有自觉性合创造性,只是一种被动接受。
因此,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树立起学生主题的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尊重、相信学生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二、追求和谐的课堂,在师生交流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离不开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省份。
1、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要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出现,要在科学、和谐的教学活动中进行。
例如:在初三政治课堂中,围绕“公平与正义”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组成讨论小组,总结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公平”和“正义”,同时也举出反面例子,让学生更加清楚的意识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共同责任,从而不仅让他们获得了知识,更让他们增强社会主人翁的意识。
2、通过小组合作,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也”。
新课程要求学生会学习,学会合作,在课堂教学中尽量为学生提供合作研究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才是让学生成为课堂主宰者得真正解决之道。
让学生由“要我学”、“我要学”变成“我会学”、“轻松学”。
1、教会学生“看”书学生阅读时,首先要从宏观上把握当天所学内容,在心中构建出基本框架。
让学生知道今天要学习哪些内容,以及这些内容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共圆青春中国梦想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共圆青春中国梦想近日,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联合印发《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在共青团改革大局中推进高校共青团改革创新,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共青团各项工作和建设。
方案明确了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
方案提出,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必须牢牢把准政治方向,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突出重点聚焦问题,统筹推进上下联动,建设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的高校共青团。
(11月21日,新华社)尊重他人是一种高尚的美德,是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尊重,是人的一生修养以及自我内涵的表现,也是人所必须具有品质。
简单地说,就是一种品德。
它反映的是一个人的文化素养,道德修养。
同时也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
在国人的词典中,尊重一词通常是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或者平级之间,而很少涉足上级对下级,长辈对于晚辈。
换一句话说,在国人的心目中,下级对于上级,或者晚辈对于长辈,应该无条件地服从。
如同《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必须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这样的举措,还不多见。
彰显“主体地位”就是凸显民主平等。
民主、平等、公平、正义是人们一直追求的话题,也是无数国人愿意付出生命代价的原因。
然而,民主、平等、公平、正义不是一句话,更不是一个政策、一条法令就能解决的问题,它需要附属在人本身身上。
只有尊重了人本身,认同了人本身的“主体地位”,这些所谓的民主、平等才会有了生命的主体。
彰显“主体地位”就是共建法治精神。
实行法治而非人治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也是国人孜孜以求的梦想。
然而,人们所追求的法治同样需要人去实现,更需要人本身这个载体。
青年人具有朝气蓬勃,具有敢作敢为,对于一切陈规陋习,对于一切腐朽没落的东西,都具有彻底的反叛精神。
我们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一个方面是尊重人本身,另一个方面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励年轻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
因此,在民主生活进程中,我们的各级党政都应该如同共青团改革方案中提出的一样,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浅议政治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以学生为主体
如何有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如何有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现代教育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和谐地发展。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确立学生英语学习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在英语教学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想方设法促进教学民主化和个性化,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
一、探求民主、平等的课堂模式,为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创造良好的软环境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需要一种民主、平等的和谐环境,这样的课堂气氛有助于沟通理解。
只有在民主、平等的环境下,学生的主体意识才会表现出来。
如何来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呢?1. 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会促使教师把自己赤诚的爱献给自己从事的工作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最大的热情,积极、创造性地激发学生的热情。
另外,学生对教师的爱会迁移到教学活动中,他们会勤奋、努力并积极配合教师,师生在课堂上实现情感合作。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做到什么?第一,尊重学生,要把学生当作平等的社会成员,尽量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
当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时,不是自上而下地给予,而是“蹲下来”与学生一起去探索,在主观上“分享”他们尚未获得的经验与知识,鼓励、信任学生。
我在实际教学中通常不站在讲台上,而是站在教室中间,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对话。
教师只有尊重学生并对他们充满关心和期待,才会对学生的心理和智力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第二,对学生要充满爱。
众所周知,师爱是教育学生的基础和前提,是打开学生心灵的一把钥匙,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
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热爱学生、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与自尊心。
学生一旦感受到教师的爱,就会“亲其师、信其道”。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眼神、手势、姿态以及适当的口语等方式去表达对学生的尊重、关心和爱护,要通过这种语言和非语言的表达方式去建立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体地位的体现创造有利的条件。
尊重学生 置学生于主体地位
促进学 生在教师 的指导下 ,主动地 、创造性 地富有个性 地
学 习 ,培 养 学 生 独 立 获 取 知 识 的 能 力 。 要 做 到 这 些 ,教 师
建构主义者 认为 ,学 习过程不 应是教师灌 输 的过程 , 而 应是 学 生 自我探 究 、获取 、形 成 知识 的过程 。这就 要 求教 师要转变 自己的教 学行为 ,从 以 “ ”为主转变 到 以 教 “ ”为主 , 尊重学生 主体地位 ,把学生看成是学 习的主 学
点 、感 悟 ,进而 学生 的主体性 、能 动性和创造 性才能得 以 发挥 。因此 ,教 师要营造 宽松 、和谐 的有利 于学生 自主学 习 、主动参与 的 良好氛 围。建立平 等和谐 的师 生关系 ,给
学生愉悦 的心理安 全 。尊重 信任每一 位学生 ,鼓励他们 大 胆地发 表见解 ,允许学生 的异 口异 声 ,接纳学 生的奇思 妙 想 。学 生正确 的有创见 的解 答 ,教 师要 给予鼓 励和赞赏 。 对不 完全符合设 计意 图的学生 的各 种想法 与做 法 ,也应 予
高学 生 的 自主学 习 兴趣 。 给学 生充 足 的时 间 和空 间去 思 考 ,去操作 、观察 、探 索 、交流 ,把教师 的教 学活动 内化 为学生的 自主学习 ,从而促进学生 自主学习能力 的培养 。 ( )尊重 学生 自主质疑 的权利 二 爱 因斯 坦说过 , “ 出一个 问题往往 比解决一个 问题 提
就要强 化指导学 生 自主求知 的方法 ,倡 导 “ 自主 、合作 、 探究 ”的学 习方 式。善于抓住 学生元认 知和生成知识 间的
内在联 系 ,从学 生的知识及 能力 的实 际出发 ,引导 学生通 过多种 感官感受 、理解和体 验知识 的形 成过程 ,培 养学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尊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发表时间:2017-02-14T14:37:39.15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7年2月总第218期作者:马艳青[导读] 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以学生为主体: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我和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一样。
山东省平邑赛博中学273300 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以学生为主体: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我和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一样,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这次改革的潮流之中。
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我们更新观念,更新知识,转变角色,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许多教师在这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本文主要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
一些具体做法,与同仁探讨。
一、转变思想,真正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意识
学生主体思想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具体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很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这样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自觉性和创造性,只是一种被动接受,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很难适应的。
因此就需要广大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尊重、相信学生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二、追求和谐的课堂活动,在师生交流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离不开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
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
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
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更应该承担起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责任,创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
1.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要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出现,更要在科学、和谐的教学活动中进行。
目前的政治课教学中,我们教师仍然是在唱主角,在尽情地灌输,即使让学生讲,也不能有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东西,一派教师主体性的体现。
这种教学方式的课堂里往往充满着严肃的氛围。
要打破这种沉寂的气氛,可以将活动在适当的时机引入课堂,这种方法既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空间,又能够放手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
例如,在初三政治课中,依法治国和思想道德建设是两个重要的内容,在课堂上我采用辩论的方式,辩题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哪个更重要”。
把学生分为两组,正方观点是依法治国更重要,反方则认为现代社会更需要以德治国。
班里的每个同学为了辩论比赛,都要搜集材料,由于事先准备充分,许多同学能拿出让人耳目一新的观点,还有些同学能很好地联系初二学习的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通过交流与讨论,同学们不仅获得了知识,而且还真正体味到了主人翁的乐趣。
2.通过小组协作,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也。
”新课程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在课堂教学中我尽量为学生提供合作研究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例如:讲到《可持续发展战略》时,先组织学生学习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及受污染状况的相关资料。
然后将学生分成4个小组,确立一名负责人,引导学生调查并分析本地的水污染情况。
通过调查,各组同学从不同角度搜集资料,确定主题,如:“河流的变迁”“饮用水状况调查”等,并进行讨论,交流,每个小组都要完成一份调查报告,全体同学共享研究成果。
对于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可以及时帮助学生解决。
三、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
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
”我们教师以前在讲课时,对学生的能力往往是信任不够,总怕学生听不懂。
在讲到某些重、难点时,由于对学生潜力估计不足,所以教师讲道理多,而学生说的不多,更不要说自学了。
有些学生在长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下,自身的自学能力已经被埋没。
对此,我的体会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才是让学生成为课堂主宰者的真正解决之道。
让学生由“要我学”、“我要学”变成“我会学”、“轻松学”。
1.教会学生“看”书。
基于政治学科的特点和近年来中考发展的趋势,我认为学生首先应该学会“看”书。
千万不可忽视阅读课本的重要性,只有真正地看懂、看透教材,学生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把听起来空洞乏味的内容变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学生在阅读时,首先要从宏观上把握当天所学内容,在心中构建出基本框架。
2.教会学生提问。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理应在适当的时候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将学生一步步地领向真理。
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思考问题。
很多学生在考试时,面对题目和材料往往无从下手,这说明他们平时缺乏这方面的锻炼。
学生在政治学习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凡事问个为什么”,学会提问。
无论是书本上的材料,报纸上的时事,都可以做为学生提问的素材。
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提问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教会学生答题。
政治学科的中考命题,题型多样,既有选择题,又有辨析题、分析题,各类试题,有的以文字形式出现,有的以漫画、图表的形式出现。
纵观近几年政治学科的中考情况,学生在答题时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不会提取有效信息,以致失分过多。
总之,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以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进行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
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只有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并着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