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参赛_分数的初步认识_陈妹
分数的初步认识(公开课)省公开课获奖课件市赛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分数的初步认识(公开课)省公开课获奖课件市赛课比赛一等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76d0d75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5c.png)
1。 2
×
亮亮身高是妈 妈身高旳 1 。
2√
1
1 2 1 3
1 6
猜一猜,哪条彩带长?为何?
1 2
1
魔术箱
3
想一想
() ()
() ()
() ()
() ()
小猴子和小猪在一次吃西瓜旳时候,也 想用我们今日学习旳分数,它们都想吃旳 多.小猴子想:“我要吃这个西瓜旳1-2 。” 小猪想:“我肚皮大,吃旳多,要吃这个 西瓜14 旳 。”
它们俩谁吃旳多?为何?
谢谢老师和同学们
再见
亮亮身高是妈 妈身高旳 1 。
2
① 把一种
提成3份,每份都是它旳三分之一。
×
平均分
1 3
②
田字格旳每个小格都是它旳 1 4
。√
平均分
③ 运动员跑了全程旳 1 2
。
×
④
亮亮身高是妈
妈身高旳 1 。√
2
① 把一种
④ 提成3份,
每份都是它旳三分之一。×
② 田字格旳每个小格都是它
旳1 。 4
√
③
运动员跑了全程旳
1, 2, 3, 4, 5, 6 …… 1 111 1 2 , 3 , 4 , 5 , 6 ……
义务教育课程原则试验教科书
分数旳初步认识
三年级 上册
二分 之一
二分 之一
把一个月饼平均提成两份, 每一份都是它旳二分之一。
1
1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先折一折,再把它旳 1 用斜线涂上颜色
2
下面哪些图形旳阴影部分能够
用
1 2
表达?
√
×
×
分数的初步认识07、12(陈蔚)
![分数的初步认识07、12(陈蔚)](https://img.taocdn.com/s3/m/24b014dfd15abe23482f4d3d.png)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南上山街小学陈蔚教材分析:分数在日常生活中常出现,但学生对它的认识却各不相同。
要让学生获得知识经验并得以发展,就必须引导他们参与实践活动。
新课标也视学习为“做”的过程,凸显学生学习的实践性特点。
因此,本课力求在教法上体现“在玩中学,在做中学,在合作交流中学”的思想;在学法上则突出“自主学习,实践感知”的特点。
本节课的学习活动,从分数的产生背景出发,通过“看”中学、“动”中思、“比”中悟,体验分数的产生、发展过程,初步理解分数的含义。
本节课以引导发现法为主,综合运用教法,以班级教学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形式,创设有利于学生参与探索活动的学习环境,使教法和学法和谐地统一在“促进学生能力发展”这个教育目标上。
设计意图: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旨在创设一些学生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情境,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让学生建立初步的分数概念。
本课从分桃子导入课堂,引出半个在数学中的一种表示方法:二分之一。
从而进入课堂教学,引人入胜,使生活化的内容与数学课堂数学性有机的结合。
为了让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过程,设计了分数的产生过程;说说桃子的二分之一及其它物体的二分之一产生过程;结合具体物品说说自己找的分数的意思。
这有梯度的三个环节,巩固学生的认知。
同时,在用图形表示二分之一以后,让学生写出图形表示的分数;自己用图形表示几分之几;最后让学生看图片说分数,前后呼应,以导课时的水果入手,倡导与他人共同分享,提出:二个人同吃一个水果,平均一个人吃多少?类似的问题,巩固分数产生的过程在学生大脑中的印象。
教学目标:1. 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活动,对分数有初步的认识,培养互助、合作的意识。
2. 在想一想、分一分、看一看、说一说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用分数表示图中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
4. 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部编三年级上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张胜利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西南师大
![部编三年级上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张胜利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西南师大](https://img.taocdn.com/s3/m/40836343102de2bd97058860.png)
1
96
……
像这
样的数,我们叫分数。
1
分子
分数线
2
分母
我分到了这块饼的 1
2
我分到了这块饼的 2, 4
哈哈,我比猴哥要多。
2 猪八戒分到了 4,猪八戒分得 的饼多,同意吗?4人一小组 一起折一折,涂一涂。
1 111 5 678
五分之一 六分之一 七分之一 八分之一
二 、下面图里的涂色部分能直
接用分数表示吗?说说理由。
(1)
(2)
(3)
(4)
(5)
(6)
能直接用分数表示的:(平均分)
(1)
(2)
(3) (5)
不能直接用分数表示的: (没有平均分)
(4)
(6)
下面图形的涂色部分表示几分之几?
( )( )( )( )
课件PPT
四 、填空。
1里面有( 1)个
10
3里面有( 3)个
5
;1
10
;1
5
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进修附小 张胜利
动手操作: 现在大家用这张圆形的纸
片代替大饼,给它们分一分。
-12
把一个大饼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就是这块
-1 大饼的二分之一,写作: 2
说一说:
结合手中的图片说一说。
。
一 形个纸孙方代悟饼 替空, 方都你 饼有能 折法知一术道折7它、2变的画,一41它画把吗,一?涂个请一圆大涂饼家表变用示成正1了方。
4
4
1 4
1
4
1
4
1
4
1 14 41
4
没涂色部分:
3个
1 4
3 4
教育部参赛 分数的初步认识 李莹
![教育部参赛 分数的初步认识 李莹](https://img.taocdn.com/s3/m/09494f775acfa1c7aa00cc0a.png)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小学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背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教材分析:分数的初步认识-几分之几是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七单元中的内容,本单元主要教学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的认识,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
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差异。
学生初次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
因此,本课时主要是创设一些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情境,并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初步的分数概念,为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的基础。
本单元只出现常见的分母比较小的分数(分母一般不超过10)。
在编排上为了适应儿童的认知规律,先认识几分之一,再认识几分之几。
所有这些措施都是为了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含义。
学情分析:本班学生是三年级的学生,年龄在8-9岁之间,三年级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不足,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差,是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
本课的知识属于概念性的新知识,学生学习起来不容易理解平均分得意义,在动手操作中加深印象。
得到肯定。
他们在接受别人的评价中能发现自身的价值,产生兴奋感、自豪感,对自己充满信心;他们喜欢与伙伴共同游戏、学习,获得学习的快乐。
教学目标:1、在观察动手操作中,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经历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会读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几分之一的分数的大小。
2、通过一系列数学活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教学准备:师:课件生:1个长方形纸、1个正方形纸、1个圆教学方法:演示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老师要讲一个西游记里的故事给大家听。
部编三年级上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陈启英教案PPT课件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
![部编三年级上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陈启英教案PPT课件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https://img.taocdn.com/s3/m/6c3ccc0e783e0912a2162a7a.png)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
江津区大桥小学---陈启英
【教学内容】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95页例1-例2,第96页课堂活动,第97页-98页1-4题。
【学习目标】
1.通过实践操作经历平均分的过程,经历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初步认识几分之一。
2.初步学会读、写分数。
3.
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初步体会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用分数表示具体的图形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纸、正方形纸、蜡笔。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
师:孩子们,你们认识我吗?(不认识)大屏幕上有我的名字,我叫张靖,大家可以叫我张老师。
你能介绍一些自己吗,一起说,你能单独介绍自己吗?
二、引入
师:孩子们,你们除了喜欢玩游戏,还喜欢看动画片《熊出没》吗?瞧,他们又吵起来了,走,看看他们在为什么争吵,原来是为了分这几个月饼,孩子们,你们能帮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吗?
三、新授
1|、认识
21
1>、写分数
2|、生活中的
2
1
3|、合作交流,折一折
2
1
4、介绍分数的各个部分
5|、判断,探索2
1
6|、认识
3
1
7、折几分之一
8、巩固练习
三、拓展延伸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
||||。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课件完整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课件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314e1e8783d049649b665867.png)
说练习安排:
在认识1/2,1/4之后,做93页 “做一做”第1题。 在学会比较分数大小之后,做 93页“做一做”第2题. 因为这两部分都是对应的练习题。
返回
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通 过板书突出教学的难、重点,为学生 掌握知识和记忆打下坚实的基础。我 在设计板书时注意两点。 1、图文并茂,条理清楚,层次明确。 2、突出重点.与课堂教学的小结相呼 应。
2个
2.有2只羊, 平均分给你和 红太狼,每人 分几个?请写 下这个数。
1个
3.很好,那 么只有一只羊, 平均分给你和红 太狼,每人分几 个?该怎么写?
到底是几只呢?
1、认识1/2 2、认识1/4 3、认识分数的 各个部分 4、比较大小
返回
1 2
2 4
2 3
4 5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你学会了什么?学习 这部分知识要注意什么 ?
返回
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 获取新知。 (三)全课总结
返回
1、复习整数 2、平均分 3、注意“平均分 ” 4、平均分2 5、平均分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返回
78-35= 43
38+32= 70
24 34-10=
25+25= 50
返回
1.我们这有四只 羊,平均分给 你和红太狼, 每人分几个? 请写下这个数。
返回
说教法:
多媒体演示; 由扶到放; 从教学实际出发; 贯彻启发性原则; 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
返回
说学法:
学生的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弱,但他们 的形象思维能力强。让他们都准备好学具,在 学习中先观察教师的多媒体演示,学生再亲手 操作实践,多次让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学习,营 造出互动教学的气氛。学生通过教师的“教” ,实现其学生的“学”,体现在教师寓学法于 教法之中,从理性上认识几分之一。
以课例为载体,充实教研,促教师专业发展 ——以《分数的初步认识》为例
![以课例为载体,充实教研,促教师专业发展 ——以《分数的初步认识》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147b94a4168884868662d645.png)
以课例为载体,充实教研,促教师专业发展 ——以《分数的初步认识》为例发表时间:2020-05-29T10:15:01.800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07期作者:周可柯刘敏陈海婷吴海凤党晖[导读] 本学期我们中年级数学组开展了关于《分数的初步认识》的课例研究本学期我们中年级数学组开展了关于《分数的初步认识》的课例研究。
这是一项充实的教研、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活动,期间我们也获益良多,现与大家分享我们的一些感悟。
我们为什么要研究?一、基于《课程标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设计,充分考虑本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数学思考;充分考虑数学本身的特点,体现数学的实质。
二、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通过课例的研究,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素养。
三、基于提升学生幸福感。
通过课例研究形成“教学设计主线明,准确寻找训练点,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有效教学策略和思路。
我们怎么开展课例研究?一、前期研究:调查、分析学生的认知基础。
(一)发放自学前后测调查问卷。
为了直观地进行分析、比较,制定合理准确全面的教学目标,我们首先设计了相应问题,在学生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之前检测学生的认知基础。
(二)用视频记录授课前课堂小调查。
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成仅仅凭授课教师一人观察记录容易有疏漏,为此我们团队用视频跟踪记录学生在授课前对自测问题的直观生成。
我们主要记录了学生们对“你知道分数到底表示什么吗?可以举例说一说。
”这个问题的回答。
在这些回答当中,主动回答人数占全班人数的19.23%,在这10个回答中,只有第6个孩子的回答是正确的,占全班总人数的1.92%。
由此可见,学生对于分数意义的理解是本节课的重点。
二、中期研究:分析数据,整改初次教学。
(一)统计分析调查问卷反馈的数据。
在发放的100份“学生自主学习状况调查数据统计”中“把一块月饼分成两块,每块是这块月饼的二分之一,写作” 自学前后正确的人数分别是74、75,变化不大;第七大题第1小题“请你写出一个比大得多的分数:。
教育部参赛_分数的初步认识_沈燕
![教育部参赛_分数的初步认识_沈燕](https://img.taocdn.com/s3/m/d92e70452b160b4e767fcf7f.png)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小学数学三上《分数的初步认识》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濮院小学毛衫城校区沈燕一、教学背景:从认识整数到认识分数是数与代数学习的一次重大飞跃。
“平均分”的概念,在二年级学习除法时已经接触过,学生已经有了这样的数学经验,而且生活中,也时常有“平均分”的生活经验。
有的学生预习过或者听说过二分之一,几分之一等一些分数,这些都是学生学习这一课的宝贵基础资源。
其实学生们已经有了认识分数的基础,但他们并不理解它的含义。
分数的产生是从等分某个不可分的单位开始的,孩子们只是不能把自己的感受系统地用数学知识表达出来。
所以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从实际已有经验出发,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主动的去获取分数的相关知识。
二、教学课题: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7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的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和初步感受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三、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分数学习的“种子课”。
主要是体会几分之一的含义和感知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分数产生的前提是要求“平均分”,第五单元“认识分数”是学生关于数的认识的又一次扩展。
在本单元,分数被作为整体的一个部分来认识,这种认识又与平均分的经验分不开。
其实,学生正式学习分数以前,“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已经出现在他们的口头语言中,只是还不曾想过要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它们。
我设计4个串联的情境来教学:情境一:双胞胎分礼物突出“平均分”;情境二:双胞胎分蛋糕引入“二分之一”;情境三:一家四口分蛋糕深入探究“四分之一”;情境四:双胞胎争议吃西瓜辩别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以4 个串联的情境展开教学,提高学生对分数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学方法:创设四个情境,从回顾“平均分”情境引入,从感受“二分之一”情境展开,从经历“四分之一”情境探索,从体会“大小比较”情境巩固。
用四个串联的情境创造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氛围;用自主操作探究,实际感受分数的产生和含义;用多媒体进行多种现象的对比展示。
三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的认识》一等奖说课稿
![三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的认识》一等奖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28200478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87.png)
三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的认识》一等奖说课稿1、三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的认识》一等奖说课稿“分数的认识”一课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和教学流程等三个方面来进行论述。
1、教材分析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这套教材,分数这局部知识是分两次进行教学的。
第一次是三年级的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二次是五年级的系统学习分数知识。
《小学数学课程规范》中对第六册的要求是: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这一课是分数教学的起始课。
它是同学已经掌握整数平均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加减计算等知识的基础,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对三年级的小同学来说,从认识整数发展到认识分数,是一次飞跃。
儿童生活里没有这样的经验,而且表达方式也不相同,读数的方法也不相同。
尤其是分数既表示一个量,又表示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小同学较难理解。
2、教学目标分析根据以上分析和《课标》要求,拟订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并会正确地读写分数,知道分数的各局部名称。
(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3)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同学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分数各局部的名称,初步掌握简单分数的写法和读法,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2、三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的认识》一等奖说课稿一、教材地位:本课内容是苏教版国标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十单元的第一课时《认识分数》。
分数的认识是数概念的一次拓展,在数学基础理论中,分数的形式定义相当抽象,现有的小学数学教材中对分数的理解仅突出它在现实生活中测量与均分的含义。
本册“认识分数”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
在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数感——《分数的初步认识》课例研究
![在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数感——《分数的初步认识》课例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5f9a466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3b.png)
在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数感 ——《分数的初步认识》课例研究发布时间:2021-03-30T11:12:10.63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第21期作者:梁文羡[导读]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梁文羡广西柳州市白沙中心小学广西柳州市 545114摘要:“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一次扩展,这是学生在数学领域中第一次接触“分数”这个概念,而且知识较为抽象。
无论在意义和写法上与整数都有很大差异,学好这节课才能为今后继续学习分数等有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初次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
因而在教学时让学生体会到分数来源于生活,而且是在“平均分”的情况下才能产生分数。
本文将对培养学生数感这一问题进行初步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课例数感本节课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
新课标对这一部分知识的要求是: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简单分数,初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认识几分之一是认识几分之几的基础,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核心”,也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不仅可以使学生简单理解分数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也可以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基础。
小学生从认识整数到认识分数是关于数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
学生在生活中可能接触过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分数,但并不理解它的含义。
分数的产生是从等分某个不可分的单位开始的,儿童生活中已有这样的经验,但不会用分数来表述。
所以教学中注意让学生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主动的去获取分数的相关知识。
立德树人课堂概念教学模式有五个关键要素:问题、方法、事例、结论、拓展,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是这样落实的:一、联系生活,在问题情境中建立数感《课标》中指出:“体会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
”数学知识来源于我们的现实生活,数感意识的建立也应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第七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2022-2023学年三年级数学下册 《新征程》(苏教版)
![第七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2022-2023学年三年级数学下册 《新征程》(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3c94a91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da.png)
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课程背景本次课程是《新征程》(苏教版)2022-2023学年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讲述了分数的概念、分数的读法、分数的表示方法以及分数的比较等基础知识。
教学目标1.认识分数的概念;2.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3.学会利用分数进行简单的比较和排序;4.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数的概念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身边事例,引导学生认识到分数的存在和应用。
例如:饼干被分成几份、比赛成绩的排名等,让学生感受到分数的实际意义。
引出分数的概念,简单介绍分数的定义:“分数是表示一个数与另一个数的比值的一种数”。
2. 分数的读法分数是由分子和分母组成的,根据分子和分母的不同,可以得出不同的读法。
例如:$\\dfrac{1}{2}$可以读作“一半”,$\\dfrac{2}{3}$可以读作“两个三分之二”。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可以通过口算练习巩固分数的读法,如把$\\dfrac{1}{4}$、$\\dfrac{1}{3}$等小于1的分数都换成整数,再让学生读出来。
3. 分数的表示方法介绍分数的表示方法,也就是分数的书写形式,如$\\dfrac{1}{2}$、$\\dfrac{2}{3}$等。
在讲解时,要特别强调分数线的作用:分子在分数线上方,分母在分数线下方。
同时,要让学生明确分子和分母的概念,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
通过让学生练习写出一些小数的分数形式,来进一步巩固分数的表示方法。
4. 分数的比较介绍分数的比较方法,首先是同分母分数的比较,然后再扩展到异分母分数的比较。
同分母分数的比较很简单,只需要比较分子的大小。
而异分母分数的比较则需要转换成通分比较。
在讲解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确比大小的意义,明确大小关系的产生与运用。
教学方法本次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解、演示、练习等。
通过把课堂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分数的概念和应用。
在充分讲解和演示后,设计了一系列练习题,包括口算、填空、选择等,让学生在练习中加深理解、提高运用能力。
部编三年级上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陈晓征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西南师大
![部编三年级上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陈晓征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西南师大](https://img.taocdn.com/s3/m/a258bcb6f7ec4afe05a1df93.png)
√)
3( × )
6 8( √ )
PPT课件谁是小法官?
2. 下面的说法对吗?把不对的改过来。
平均
把4份1张,纸其Λ分中成一1
份是它的 4 。
5
七分之五
7
写作 7 。
5
14 4个7 是 7 。
4 在 5 中,4 是分母,5是 分子。
子 母
PPT课件说一说
通过这节课的 学习,你有什 么收获呢?
玩一玩,涂一涂。
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3次,再打开。 看看这个长方形被平均分成了几份? 每一份是它的几分之一? 选择你喜欢的份数涂上颜色,并用一 个分数来表示。
一个低水平的教师, 只是向学生奉献真理, 而一个优秀的教师是让学生自 去发现真理”
PPT课件
2.取出信封2中的正方形纸,把它平 均分成4份,将其中的一份涂上颜色。
涂色部分: 1 4
没涂色部分:3个
1 4
写作:43 读作:四分之三
PPT3课.件看图填一填,说一说
1 10
(3 ) 5
1 里面有( 10
1
Hale Waihona Puke )个1 103 5
里面有(
3
)个
1 5
2 3
里面有(
2
)个 (
1 3
)
( 2) 3
PPT课件
像 1 , 3 , 1 , 3 ,2 ……这样 2 4 10 5 3
的数,都是分数。
2
分子
分数线
3
分母
PPT课件谁是小法官?
1. 用下面的分数表涂色部分,对的画 “√”,错的画“×”
1 4( × )
2
3( 4
比赛优秀课件”
部编三年级上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何巧莲教案PPT课件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
![部编三年级上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何巧莲教案PPT课件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https://img.taocdn.com/s3/m/6607d37c14791711cc79177a.png)
||《认识分米》教学建议教学目标:1、经历认识分米和探索厘米、分米、米之间关系的过程。
2、知道厘米、分米、米之间的关系,能用分米作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3、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获得与同伴解决问题的经验。
教学建议:教师为每组学生分别准备一条长短不同的几分米长的彩带。
◆测量彩带1、教师让各组学生举起彩带,先估测一下它们的长度够不够1米。
然后各组用米尺实际测量,并记录彩带的长度。
2、交流各组的测量结果。
教师介绍:测量不足1米的物体长度时,还可以用一个比米小、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分米”。
◆识分米1、让学生在直尺上找出10厘米的长度,并用手比一比,10厘米就是1分米,然后引导学生用分米描述彩带的长度。
2、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长度是1分米的物品,帮助学生建立起清晰的1分米的长度观念。
||◆测量教室的门1、测量教室门的高。
先让学生估计,然后师生一起进行实际测量并描述测量结果。
重点使学生学会在测量结果不够整米时,怎样用米、分米或厘米描述测量结果。
2、提出以小组为单位探索厘米、分米、米之间关系的要求,给学生讨论、研究的时间。
交流时,重点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练一练第1题,,让同桌合作测量,完成后交流测量结果。
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
重点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身边的数学可先让学生说一说关于火车的知识,是否知道儿童乘车购票时有关身高方面的规定等。
也可以启发学生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与长度有关(如看书、看电视的距离等)。
||||。
三(上)分数的初步认识(201004)
![三(上)分数的初步认识(201004)](https://img.taocdn.com/s3/m/2f4b1ad1b52acfc788ebc95b.png)
2004年12月在启东市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研究现场会提供示范课。
启东市第一实验小学备课专用纸学科数学年级三(上)执教王咏梅第_单元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第1教时总第_____________ 个教案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上册(P98 —P100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能用折纸,涂色等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读、写简单的分数。
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3、培养学生数学思考的方法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勇于探索和合理猜想的意识。
4、体会分数来自于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蛋糕图片;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纸片;长纸条等。
学生每人带2支水彩笔。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二次备课1、谈话引入:师:(出示课件)星期天,小华和小红去郊外野餐,看!他们准备了很多好吃的东西,谁来说说他们准备了哪些食品?有……生:有4个大苹果,2瓶矿泉水,还有1个诱人的大蛋糕呢。
师:这么多好吃的东西,怎样分才能让他们两人都满意呢?(提示语:这种很公平的分法在数学中我们把它叫……分?)生:平均分。
(出示:平均分)师:对了!只有平均分成2份,他们两人才会都满意。
(电脑演示:把每种食物都平均分成2份,每人各分得多少?)你愿意帮他们分一分吗?怎么分?生1: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2个。
(板书:2个)生2 :把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1瓶。
(板书:1瓶)师:那么这1个大蛋糕怎么分呢?(出示:大蛋糕图片)生3 :把它切成两半。
师:切的时候还要注意什么?(两边儿一样大小。
)(同时演示把蛋糕切成两半。
)师:把1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呢?生4 :把1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半个。
《分数的初步认识定稿》
![《分数的初步认识定稿》](https://img.taocdn.com/s3/m/2dcc0e150b4c2e3f572763f2.png)
3.完成后想一想: ຫໍສະໝຸດ 你是怎样得到正方形的 的? 4一、下面的分数能表示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吗?能表示的画“√”,不能表示的画“×”。
(
×
)
(
√
)
(
×
)
(
×
)
估一估,涂色部分大约是这个圆的几分之一?
1 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份,每份都是这个圆的 。 3
陈咨谕 郑州市中原区淮河路小学
我要把礼物分给诺 一和康康!
鲜花饼 酸角糕
过桥米线
过桥米线
把一个圆平均分成2份,
在资源匮乏的古代,人们分物不能用整数表示 时,就用分数表示。
中 国 古 代
1 2
印 度
1 2
1 2
阿 拉 伯
1 2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陈咨谕 郑州市中原区淮河路小学
1 2
1 2
每份都是 把一个圆平均分成2份, 其中的一份是 这个圆的二分之一。
1.组长拿出信封 。
1 表示出它的 。 2
2.每人选择一个图形,动手折一折、涂一涂,
3.四人小组互相交流: 1 你是怎么得到这个图形的
2
的?
1 4
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每份都是这个圆的 1 四分之一,写作 。 4
1.每人拿出彩色正方形纸。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基于“预学思辨·比较建构”的深度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二)》教学设计和思考
![基于“预学思辨·比较建构”的深度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二)》教学设计和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fdcaa3eb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83.png)
基于“预学思辨比较建构”的深度学习——《分数的初步认
识(二)》教学设计和思考
刘正妹
【期刊名称】《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
【年(卷),期】2018(000)004
【摘要】【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初步认识(二)”——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学前思考】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深度学习、意义学习已成为教育改革的共识和共同追求.向着儿童那方,怎样让我们的课前预学和孩子的课中互学、展学、评学有效衔接?
【总页数】3页(P15-17)
【作者】刘正妹
【作者单位】江苏省句容市石狮小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112
【相关文献】
1.基于“预学分享·问题讨论”的深度学习——“体积与容积”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 朱德江
2.基于“预学分享·问题讨论”的深度学习——“体积与容积”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 朱德江;
3.带着初步感知自学抓住整合问题思辨——以《分数的初步认识》单元教学为例
谈预学单的应用与思考 [J], 刘正妹;
4.课程视野:让学生发现数学联得起——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分数的初步认识
(二)”教学设计与思考 [J], 徐芳
5.课程视野让学生发现数学联得起——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分数的初步认识
(二)”教学设计与思考 [J], 徐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1 3
( ) ———— ( )
1 5
( ) ———— ( )
1 6
( ) ———— ( )1 4 Nhomakorabea《艺术园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一
生活中的分数
• 看到这些图片使你想到哪个分数?
法国国旗
五角星
巧克力
你能在广告中找到几分之一吗?
• 广告:金装多美滋奶粉——分蛋糕篇 视频 - 在线观看 - 搜狐博客· 视频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
分数的初步认识
执教者 陈妹
这个苹果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 分之一,写作 1
2 …… 分子
1 2
表示的份数
…… 分数线 平均分 …… 分母 平均分的份数
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折一折, 再把它的 涂上颜色。
1、下列图形中涂色部分的表示方法对吗?
1 2
1 3
1 4
1 6
2.做一做 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
从广告中你看到了几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