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审驴》第二课时导学案
(五年级语文教案)《包公审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包公审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五年级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课文的生字词,理解“审”、“懊恼”的意思;(2)培养学生的概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继续培养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质疑─读─合作─解疑”,深入理解;(2)表演课本剧,培养表达能力;(3)概况故事内容和列小标题,锻炼概况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让我们来猜一个谜语吧!“火尽炉冷平添心猿意马”,猜一字。
(板书:驴)我国宋代有一位著名的清官。
庐州人,执法严明,善于断案。
(板书:包公),出示课件。
2、今天我们要读的故事就发生在包公身上,还与驴有关。
(板书:审)学生齐读课文。
3、前面我们学习另外这篇课文,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生概况,师引导)王五在卖木炭时,自己的好驴被人调换掉了,于是,王五把这头瘦驴告上了法庭,经过包公的审理,最终王五找到了自己的好驴并且抓住了那个换驴的小偷。
4、看来“驴”在这个故事中是不可缺少的哦!那你能不能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给课文加三个小标题。
(板书:调换驴─告驴─审驴─找到驴)课件。
二、品读课文1、根据这个线索我们先来看看这个故事的起因,引读故事的起因。
(1)课文哪几段写了调换驴和告驴?(2)学生自由读课文一、二自然段,划出描写毛驴的句子。
仔细读一读,找出他们的不同之处。
(3)学生交流回答,教师出示句子,对的朗读。
(课件)王五像爱护珍宝一样爱护它。
他不但把这头驴喂的毛色发亮,还亲手给毛驴做了一个漂亮的的辔头。
毛驴还拴在书上,驴背上鞍子还是那鞍子,套在驴嘴上的辔头也还是自己亲手做的那个漂亮的辔头,可是驴却是一头毛色难看的瘦驴子!(4)指导朗读。
指名读。
读出王五对那头驴的喜爱,读出瘦驴的难看。
这是王五用来挣钱养家糊口的唯一的财产呀,如果你是王五,发现自己唯一的财产被调换了,你的心情怎么样?你会怎么想?(5)过渡:王五有气有恨,一怒之下,把这头瘦驴告上了公堂。
包公审驴第二课时教案
《包公审驴》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练习批注和找关键词句2、感受包公的足智多谋,正确理解“智谋”3、编演课本剧4、做摘录笔记教学重难点:1、通过读文和表演,感受包公的智谋2、编演课本剧教学过程:一、巩固旧知,导入新课1、师板书题目2、指名回忆课文主要内容二、品读课文,体会智谋1、了解故事的起因(1)生自由读文第1-2自然段,思考:刘五为什么要状告毛驴?(2)指名反馈“唯一的财产,靠它养家糊口”“像爱珍宝一样爱护”“不但……还亲手……”“悉心照料”“无论谁……都要夸奖……”(3)面对前后差异这么大的驴,刘五是什么心情?生从文中找关键词大吃一惊“这是怎么回事?但到我的驴这么一会儿就病成这个样子了!”惊慌失措,又气又恨,懊恼极了(4)师过渡,他又气又恨,懊恼极了,于是他到处寻找在,可自己的驴还是踪影全无,他想了想,决定告官。
又因为不知道被告该是谁,所以他就状告毛驴。
2、解读故事经过(1)面对这头不会说话的被试,包公是如何审案的?(3-11自然段)从文中找出重点词句,并与同桌讨论概括过程(2)指名汇报(指导边读边演)(3)A包公了解了案情,皱着眉头想了想,把惊堂木一拍,大声喊道:“王朝,马汉!赶紧把嘴套给驴套上!别给它吃,别给它喝!把它严严实实地关上三天!到时我再来审它!”a生找出人物和台词,表演,师观察,采访人物,指导生领悟包公的思维敏捷、智慧来源生活和知识b关键字概括——“关”B包公一拍惊堂木,大声叫道:“喂,当差的!把这头冒名顶替的蠢驴打四十大板,要用劲打!”a生演,师指导进一步了解包公智慧来源于生活和知识b关键字——“打”C“现在把它放了,随它爱上哪儿就上哪儿。
”a生演,师采访,指导理解b关键字——“放”(3)根据板书的关键字,生概括包公是如何审驴的。
(4)PPT出示,全班齐演3、了解故事结果生从文中找答案,指名反馈,齐读最后两句话三、练习表演1、提出要求:指名所需人物,小组合作,注意角色分配,每个同学都要投入到角色中,联系故事情节,体会角色的神态、动作和心情,角色语言可以做适当的改动2、指名表演,师生共同评议四、课堂小结师:包公足智多谋,他通过审理瘦驴,抓住了狡猾的小偷,这都源于他过人的智慧和渊博的知识。
语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包公审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包公审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继续练习提问,点化重点词句、品词。
2、感情朗读课文,复述课文,感受包公的足智多谋、断案如神,正确理解“智谋”。
3、体会心理、侧面描写的作用教学重难点:1、感情朗读课文,复述课文,感受包公的足智多谋、断案如神,正确理解“智谋”。
2、体会心理、侧面描写的作用教学过程一、导入,概括内容。
1.在我国的戏剧舞台上,有一个经典人物形象,他面如黑炭,额头有月牙,人们尊称他为包公。
包公以秉公办案,铁面无私著称,他一生审案无数,可审驴还是头一遭。
今天让我继续学习《包公审驴》。
2. 板书课题:包公审驴。
齐读课题3. 看到这个标题,孩子们有什么疑问吗?(学生提问:为什么审驴?怎样审驴?结果怎么样?)将学生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过渡:孩子们的疑问真不少,就让我们待着这些问题,开始今天的学习。
4、上节课已经预习过课文,请慨括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学习课文,感受包公的智慧。
1、本案的被告是谁?生:驴2、包公为什么要审驴呢?请带着疑问自读1、2自然段。
(课件出示要求:1、用“~”画出描写刘五的驴的句子,用“——”画出描写被换过之后驴的句子。
2、用“”标出区别两头驴的词语,旁批自己的感受。
)3、抽学生读出找出的句子,说说读到这个句子的感受,带感情朗读。
课件出示句子:句子1“这头驴是刘五唯一的财产,刘五像爱护珍宝一样爱护它。
他不但把这头驴喂得毛色发亮,还亲手给驴做了一个漂亮辔头。
”师:从这句话你感受了到什么?生:刘五很爱驴。
师:那你能用朗读体现刘五对驴的喜爱吗?(生带感情读)句子2无论谁见到这头驴,都要夸奖一番:“这简直是一头四条腿的宝贝!”师: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生:刘五的驴很讨人喜欢。
师:请你用朗读表现出驴的人见人爱。
4、写作指导孩子们,这句话没有直接说刘五的驴漂亮,而是通过周围人的反应来衬托驴的美,这种写法叫做“侧面描写”,你们也可以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过渡:我已经从你们的朗读中体会到了这头驴是“四条腿的宝贝”(指着课件让学生读),那被换之后驴长什么样?生回答,课件出示句子“可是驴却是一头毛色难看的瘦驴了!刘五惊慌失措,东奔西走,到处寻找。
四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5.2包公审驴丨
包公审驴、诸葛亮少年时代的故事【学习目标】 1.独立识字,认字9个,写字7个,理解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和概括课文内容3.感受包公的足智多谋、断案如神,正确理解“智谋”【重点】独立识字,理解新词, 理解和概括课文内容【难点】感受包公的足智多谋、断案如神,正确理解“智谋”【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学字词,正确读写生字与组词,解释词语,勾画书本与学习目标.。
3.先研读课文(15分钟),读懂课文内容,再完成导学案(30分钟)【知识链接】包拯(999年5月28日-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
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进士第。
累迁监察御史,曾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
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
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
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贵。
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
嘉祐六年(1061年),任枢密副使。
因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故世称“包待制”、“包龙图”。
嘉祐七年(1062年),包拯逝世,年六十四。
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后世称其为“包孝肃”。
有《包孝肃公奏议》传世。
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
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文曲星转世,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
预习案一、预习自学1.看拼音写词语Shěn pàn àn jiàn zuǐ tào zūn mìng ái dǎ()()()()()2.比一比,再组词审()案()很()尊()挨()神()按()恨()遵()唉()3.补充词语大吃()()失措东奔()()全无冒名()四面()4.包公审驴时的表示动作的重点词语:()、()、()。
四年级下语文教案-包公审驴-
设计
包公审驴(奇案)
小偷换驴 刘五告驴 包公审驴 刘五得驴
( 饿驴、打驴、放驴)
教师行为
修改栏
创设情境
导入学习
3分钟
创设语言情境
1、我国宋代有一个著名的清官。庐州人,执法严明,善于断案。(教师板书:包公)2.说说你对包公还有哪些了解?(让生说)3.今天我们要读的故事就发生在包公身上,还与驴有关。(教师板书:审)学生齐读课题。4.读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
自主朗读
走进文本
6分钟
2.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概括故事内容和列小标题,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3.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描写包公语言、动作、表情的词句体会包公办案的深思熟虑和足智多谋。
重点
复述课文,感受包公的足智多谋,断案如神,正确理解“智谋”。
难点
练习旁注简明的资料,自读时练习提问,点画重点词句,品词,标要点。
关键问题
课文哪些地方体现了包公的智谋?
教学
方法
1、诵读法:通过各种方式的读体会感悟诗歌的内容,
2、自主学习法:自主阅读,解决基本问题,生成深层次问题。
3、小组讨论法:小组内先自主学习,再合作学习,对疑难问题合作交流,达成共识。
课前
准备
教师:设计“一案三单”
学生:搜集有关包公的资料,完成导读评价单。
第一课时(问题生成课)
程序
(要素)
时间
创设情景
小组合作
问题探究
10分钟
创设合作交流情境
指导学生合作讨论学习,解决疑难。
教师巡视指导、点拨。
重点问题
展示解决
15分钟
创设展示交流质疑情境
1.教师参与学生活动,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质疑补充。
《包公审驴》导学案
二
小组合作
我能行
探究一: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思考:
1、包公为什么要审驴?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2、刘五面对两头毛驴时,各是什么心情?运用原文中的词语回答。
探究二:学习课文3——11自然段。思考:
1、面对毛驴这样一位特殊的被告,包公是如何审案的?画出相关语句。
2.这一部分对包公的描写,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
探究三: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思考:
1.瘦驴在包公的审讯飞奔出公堂。它跑到哪里去了呢?偷换毛驴的贼被捉住了吗?
2、文中包公的哪些方面最让你佩服?
三、
感悟主题
小结升华
这篇课文中都有谁使用了计谋?结果如何?
四பைடு நூலகம்
拓展阅读
达标检测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一天,刘五()着驴驮了木炭到小市镇上,他把驴()在市镇门口外的树上,自己()了一袋木炭去卖。等买完木炭回来,他大吃一惊。驴还拴在树上,驴背上的鞍子还是那个鞍子,套在驴嘴上的辔头也是自己亲手做的那个漂亮辔头,可是驴却是一头毛色难看的瘦驴了!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我的驴这么一会儿就病成这个样子了!刘五惊慌失措,东奔西走,到处寻走,可是,自己的驴还是踪影全无。刘五又气又恨,懊恼极了,他想了想,把这头瘦驴牵去告官,可是不知道被告该是谁,最后决定告这头瘦弱的驴。
教学难点:学习包公自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发挥聪明才智的能力。
知识链接
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父亲包仪,曾任朝散大夫,死后追赠刑部侍郎。包公少年时便以孝而闻名,性直敦厚。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进士,当时28岁。先任大理寺评事,后来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县,因为父母年老不愿随他到他乡去,包公便马上辞去了官职,回家照顾父母。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们的叫口称颂,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
5.2包公审驴导学案
附:包公审驴剧本《包公审驴》时间:宋朝地点:小市镇、衙门剧中人:包公师爷衙役王朝马汉胖驴瘦驴王五李三盗贼旁白第一幕[宋朝时的一个小市镇,一派繁荣景象][王五和胖驴出场]旁白:宋朝的时候,有一个穷人叫王五,他有一头驴,他用它运送干柴和木炭,挣钱养家糊口。
这头驴是王五的唯一财产,因此,王五像爱护珍宝一样爱护它。
他不但把这头驴喂得毛色发亮,还亲手给驴做了一个漂亮辔头。
[李三出场]由于他的悉心照料,无论谁见到这头驴,都要夸奖一番。
李三(高兴地)哎,王五,王五(高兴地)哎,李三李三(拍拍驴)这是你的驴啊?王五(骄傲地)当然是我的哟。
李三(欣赏地)嗯,这头驴毛色闪亮,肚子浑圆,四肢强壮,真是头好驴啊!(再次拍拍驴)王五(微笑地)嘿嘿,他可是我的宝贝哟,我还指望它养家糊口呢。
李三呵呵,后会有期![李三下场]王五后会有期![王五下场]旁白:一天,王五牵着驴驮了木炭到小市镇上,他把驴拴在市镇门口外的树上,自己背了一袋木炭去卖。
[王五上场]王五(大声地)卖木炭了,卖木炭了……李三(兴致勃勃)哎,王五,卖木炭啊?王五哎,李三,你买木炭吗?李三好,来一斤。
王五好,二十个铜板。
李三啊?也太贵了点吧!王五看在兄弟的情份上,今天我就亏本卖给你,只收你十个铜板!李三好,成交![李三匆匆离去]王五(暗喜,悄悄说)哈哈,今天我赚大了,这么差的木炭也卖了李三十个铜板!哈哈哈。
[王五边笑边回到拴驴的树旁,此时,树上拴的是一头瘦驴。
]王五(大惊)啊!我的驴!你是谁啊?[瘦驴叫了几声](怒气冲冲)你这头冒名顶替的瘦驴,你给我滚回去!你再不走我就带你去报官![落幕]第二幕场景:宋朝官府[王五击鼓鸣冤]王五(大哭)冤啊,大人,小的冤啊!包公是谁在敲鼓鸣冤啊?(敲惊堂木)升堂!衙役(手持役仗,面无表情)威——武——王五(牵着瘦驴,作揖)(驴叫)包大人在上,这畜牲不知来自何方,竟然胆敢冒名顶替!(驴耷拉着脑袋,一声不吭)包公这个案子有点奇啊(沉默一会,对师爷说)要破这个案子也不难,我们只要利用动物的本性,先饿它三天,再打它四十大板,它一定会惊慌地跑到主人家。
《包公审驴》(教案)
《包公审驴》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引导学生概括故事内容、列小标题。
2、抓住包公的语言、动作、神态,通过朗读,体会包公的足智多谋。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
难点:体会包公的足智多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设计总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课时设计正是依据此理念,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让学生自读质疑,然后自己释疑,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与文本充分对话,获得阅读体验。
灵活巧妙地运用多媒体出示重点词句,能清晰简洁地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故事内容和人物,为他们的个性朗读打开通道。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师:同学们,请看这幅图,你们觉得包大人特别吗?特别在哪儿?生:很黑……师:你们有看过关于包公的电视或书吗?包公是一个怎样的人?生:刚正不阿大公无私……2、包大人不仅样子很特别,他审起案子来也很不一般。
今天我们再次走进《包公审驴》,去深入地体会包公审案的高明之处。
师:刘五有一头怎样的驴?他是怎样对他的那头驴的?生1:这头驴是刘五唯一的财产,因此,刘五像爱护珍宝一样爱护它。
他不但把这头驴喂得毛色发亮,还亲手给毛驴做了一个漂亮辔头。
由于他的悉心照料,无论谁见到这头驴,都要夸奖一番:“这简直是一头四条腿的宝贝啊!”师:可见刘五是非常喜爱那头驴,街坊邻居们也特别羡慕,我们可以从一句话里看出,是哪一句呢?(课件出示)生齐读:这简直是一头四条腿的宝贝啊!师:你们能体会到街坊邻居们的心情吗?读出来吧!抽生读、比赛读、全班齐读过渡:所以。
当家里唯一的财产——宝贝似的驴被换了,刘五的心情会怎样?到文中去找找能表现刘五心情的词语,勾下来。
学生汇报,课件出示:(惊慌失措又气又恨懊恼极了)刘五因为没法找到小偷,于是无奈之下便把瘦驴告上了公堂。
师:试想现在你就是刘五,师引读:a、惊慌失措的刘五来到大堂上,向包公诉起苦来:生齐读:……b、看着这头毛色难看的瘦驴,刘五又气又恨,他愤怒地说到:生齐读:……c、想到自己的宝贝驴被换了,刘五十分懊恼,看到包大人如同看到救星他不禁向包大人倾诉道:生齐读:……师:刘五此时除了愤怒,还会有怎样的心情呢?又会对包大人说什么呢?拿起手中的笔,接着刘五的话写在书上吧!抽生说说:痛苦、绝望但又满怀希望……【设计这一环节,是为了让学生再次了解故事的起因,并深刻地体会刘五痛惜的心情。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包公审驴第二课时导学案
《包公审驴》第二课时师生体验活动导学案学校:宝鸡市陈仓区慕仪镇中心小学班级:四年级组名姓名时间科目语文课题包公审驴课型问题解决课设计人康晓忠课时第2课时审核人学情分析本文讲述了一个充满智慧的断案故事,整个故事可以概括为“换驴”—“告驴”—“审驴”—“找驴”四个部分,刘五养家糊口的、漂亮的驴被人在市镇上调包,他无奈将驴告上法庭,包公利用驴能够认路的特点,通过巧妙“审”驴,捉住了小偷。
审驴的过程中,包公的巧用计谋,对穷人的一视同仁,对疑难案件的从容应对都让我们叹服。
在其中,小偷也使用了计谋,他将驴调换,而不是偷走,这样既可以掩人耳目,又可以让失主有些安慰,让自己逃脱罪责,但这样的计谋最终证明是害人害己。
重、难点重点:感受文中人物的智慧,让学生认识到小偷使用调包计掩人耳目是害人害己。
难点: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学习目标可以复述课文,从中感受包公足智多谋,断案如神,正确理解“智谋”。
资料链接包拯(999-1062),字希仁,汉族,北宋庐州(今合肥)人,天圣进士。
因不畏权贵,不徇私情,清正廉洁,其事迹被后人改编为小说、戏剧,令其清官包公形象及包青天的故事家喻户晓,历久不衰。
导读导学2分钟【自主独学】:通过自学我可以理清脉络:()驴—()驴—()驴—()驴【学法指导】:快速浏览课文按照事情起因、经过、结果给课文每部分加小标题。
合作探究多元展示30 分钟【探究一】:包公为什么要审驴?【学法指导】:自由朗读课文第一部分(2、3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描写两头驴的句子。
读一读体会人物心理、动作、神态。
【探究二】:包公是怎样审驴的?他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学法指导】:大声朗读课文第二部分(3—11自然段)画出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写感受。
_____【探究三】:这个故事里都有谁使用了计谋?结果如何?【学法指导】:“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回顾课文内容说一说。
拓展检测6分钟【随堂检测】:古代计谋知多少?【方法指导】:小组内讲一讲你知道的古代计谋故事。
《包公审驴》第二课时_教案教学设计
《包公审驴》第二课时第一课时:交流资料,了解包公的情况及有关故事;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知道课文讲了一件包公用计策巧妙破案找到驴和小偷的故事。
第二课时:1、创设情境,深入阅读课文、走进文本,了解包公审驴的过程中的深思熟虑,从而体会包公的足智多谋。
2、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懂得智慧的作用,从小养成认真观察、勤于动脑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走进文本,了解包公审驴的过程,体会包公的足智多谋,懂得智慧的作用,从小养成在学习、生活中认真观察、勤于动脑的习惯。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课文,你认为这是一位()的包公。
2、我也认为包公是位足智多谋的断案高手,我们也来学学包公,运用我们的智慧从这些句子中找出藏逆其中的成语。
(你最感兴趣课文中的哪个句子?为什么?)看来只要我们认真学习,就能成为学习上的包公。
二、创设情境1、在古代有一种官叫“提刑官”,专门负责检查各县所办案件。
今天,老师就来当一回提刑官,准备去查查开封府的包公所办的案件,各位是否一起前往?那我们就出发吧!2、各位,我们日夜兼程式,终于到了开封府。
(课件:开封府的图片)一路上不知各位是否听到沿途百姓称包公为“包青天”?我听说这位包青天最近办了一件离奇的案子,叫什么什么——审驴?!还听说通过一头驴找到了小偷?这可真让本官好奇不已,我真想知道包公这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本官决定聘请你们专案调查员,(举起手中的书)深入这个最好的现场去调查本案的来龙去脉,不知各位是否同意?3、非常感谢各位的配合,请各位专案调查员从以下几点进行调查:(课件:)①包公审的是一头什么样的驴?②包公是怎样通过驴找到小偷?③旁人是怎样看待此事的?4、在这里本官先谢谢各位了,不过本官还有一些特别提示:在深入现场调查时,要尊重事实、多听多问。
建议从当事人、衙役、围观群众等方面调查这案件始末,还要特别注意要了解他们当时的感受。
(如:丢驴的人心情如何?衙役及围观群众做何感想?)你们可以单独进行调查,当然也可以几个人合作调查。
《包公审驴》导备学案 2
《包公审驴》导备学案班级:姓名:组名:编制人:牛洁编号:四下502 日期:3月24日自学促能力形成!展示让魅力飞扬!【自研课导学】预习课:自读自悟:完成如下任务(读课文至少六遍,扫清字词障碍,一类字组两个词,二类字组一个词。
)自主积累:1搜集包拯、辔头和惊堂木的相关资料在书上简单旁注。
2 你认为本课用到的智谋的典故和成语有:字词识记:利用工具书解决不认识的字词,能够正确解释“悉心照料、惊慌失措、懊恼、闻所未闻、冒名顶替”等词语的意思。
(标注在课本上)自主感悟:默读课文,勾画批注,了解包拯为什么审驴?怎么审驴的?晨读课:(30分钟)目标:熟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词语意思(20分钟)检效:小组长检查目标的完成情况,老师抽查或全面检查目标的达成情况(10分钟)【展示课导学】(时段:两课时)学习主题(1分钟):1、通过自读、小组内交流,解决基础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感受包公的足智多谋,正确理解“智谋”。
一课时自学指导内容、学法、时间互动策略内容、形式、时间展示方案内容、方式、时间重点摘记、成果记录、知识生成、规律总结认真读文再次发现1、小组内自己读文(不少于一遍),做到:读通课文,读准字音,摘录好词。
书写在随堂笔记一处。
2、整体感知: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学法指导:用“什么时候,谁干了什么?结果怎样?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书写在随堂笔记二处。
3、静心书写本课生字预时15分钟A、两人小对子:相互检查自研成果(字词识记书写情况),用红笔给对方评定等级;交流自学时遇到的疑难字词;B、合作小组:组长、主持组内的互动,成员相互交流疑难问题,如:词的意思,个人搜集的资料,智谋的典故或成语预时:7分钟展示单元一:朗读课文大闯关建议:1、有精当诵读指导语的设计(语速、语调、节奏);2、有组内成员入情入境的诵读展示;营造班级竞读氛围。
3、晋级加分随时跟进,鼓励学生充分读书,读通读懂书。
包公审驴 导学案
悉心照料:
惊慌失措:
闻所未闻:
三、这篇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通过朗读课文,我知道了课文主要写了宋朝著名清官为了帮助找丢失的,巧妙用计,最后。
四、我来把课文认真地读一读,根据小标题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一)偷梁换柱引疑案()、()自然段
(二)出神入化断奇案()至()自然段
(三)料事如神擒小偷()、()自然段
五、这篇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其中第部分是起因,第部分写了事情的经过,第部分写了结果。
合作交流
展示汇报
一、思考:
1、包公为什么审驴?
2、包公是怎样审驴的?
二、包公审驴的过程,可以简单概括为:先把驴,再把驴,然后把驴。结果顺藤摸瓜擒住小偷。
三、我最喜欢课文第,因为
3、填空
()心()料()()失措()()全无
()名()替闻所()()一()不()
养()糊()()奔()走()面()方
校长寄语:亮出自己的旗帜,你将成为一道绚丽的风景。
1、我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2、感受文中人物的智慧。
方法指导
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具体内容
预习导学
引入新课
一、知识链接
包拯(公元999-公元1062年),字希仁,庐州(今安徽合肥)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以断案英明、刚正不阿著称于世。任开封府府尹时,为官清廉、不畏权贵,坚决抑制开封府吏的骄横之势,并能及时惩办诬赖刁民,是家喻户晓的清官典型。世则把他当作清官的化身——包青师大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组名:学习小主人:
《包公审驴》导学案
本周习惯养成:
单元主题
计谋
执教
杨龙
北师大版语文第九册包公审驴导学案之二
《包公审驴》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悉心照料、惊慌失措、懊恼、闻所未闻、冒名顶替”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包公的足智多谋、断案入神,正确理解“智谋”。
3.激情投入,团结合作,尽最大能力完成今天的学习任务,感受愉悦。
包公,既包拯,字希仁,庐州(今安徽合肥)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
2.预习指导(1)认真读课文,把读不准的字标上拼音,并记下来,画出新认识的词语读一读。
完成下面的练习。
(1)看拼音写词语。
shěn cháchóu hèn( ) ( )àn qíng zūn shǒu( ) ( )ái dǎliúlǎo hàn( ) ( )(2)补充词语并解释词语。
()心()料()()失措()()全无()名()替闻所()()一()不()冒名顶替:闻所未闻:(2)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请给文章分段并两个字概括段意:第一部分(第、自然段):第二部分(第、自然段):第三部分(第-自然段):第四部分(第自然段):5.我的疑问:请你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问的问题写下来,质疑解疑,合作探究探究点一:读下面的语句,完成探究问题。
刘五像爱护珍宝一样爱护它。
他不但把这头驴喂得毛色发亮,还亲手给毛驴做了一个漂亮辔头。
驴还拴在树上,驴背上鞍子还是那个鞍子,套在驴嘴上的辔头也是自己亲手做的那个漂亮的辔头,可是驴却是一头毛色难看的瘦驴了!(1)对比一下这两段话,你发现两头驴哪里相同,哪里不同了吗?请你写一写。
(准备与同学口头交流。
)(2)想想刘五面对那头瘦毛驴时是什么心情?(认真默读相关课文内容,思考问题,用文中的重点词回答。
)探究点二:这个故事里都有谁使用了什么计谋?结果如何?(小声朗读课文,想一想,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准备和同学交流。
5分钟内完成。
)探究点三: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在下面写一写。
北师大版第八册《包公审驴》导学案
北师大版第八册《包公审驴》导学案北师大版第八册《包公审驴》导学案学习目标:1、认字_个,写字7个。
理解:审懊恼闻所未闻冒名顶替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感受包公审驴的足智多谋,断案入神。
教学重点:感受文中任物的智慧认识小偷使用掉包计的害处。
教学难点:了解包公审驴过程中的深思熟虑,体会包公审驴的足智多谋。
时间预设:自主学习10分钟交流协作_分钟展示激励5分钟预习案(第一课时)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读课文查阅资料,勾画、标注、做摘录。
2了解主人公包公的神奇故事,自读后完成学习任务。
3、将不懂的问题标出记下来与大家一起交流学习。
相关知识包拯,生于北宋咸平二年(999年)。
庐州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以断案英明、刚直著称于世他的脸像木炭一样黑,额头上印有月亮牙,他一身正气,秉公断案,人称他是包公。
预习自测学习建议:请测测自己的预习情况吧、要细心的做,认真的思考。
1 、拼一拼,写一写,看谁的词语写得好。
s hěn w n n ji n kēng shēng y y( ) ( ) ( ) ( )jīng huāng shī cu yǎng jiā h kǒu( ) ( )2、一字多音组词语ju n()chā () t ng() le()圈差通了quān()chāi() t ng()liǎo()3、补充词语踪影()()名()替闻所()()奔()走()面()方()实实4、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加几个小标题。
()()()()我的疑惑学习建议:请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疑惑写下来,准备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讨论解决。
探究案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学习建议:请同学们用两分钟的时间思考这些问题,并结合预习中自己的疑惑开始下面的探究学习。
质疑探究质疑解疑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包公为什么审驴?在什么情况下审驴?(提示:自自读课文标出重点词语简要概述,通过感情朗读体会人物的心理、神态、动作)探究点二:包公是怎样审驴的?(提示: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包公的足智多并品谋并平品味对人物的语气、动作、表情描写的妙处,学习习侧面的描写的作用)。
包公判驴导学案
我还知道历史上一些有关于智谋的故事,并因此形成很多有趣的典故和成语。
公、差役、小偷〕
提纲:
一、刘五卖了碳丢了驴,惊慌失措到处寻找决定告驴。
二、包公了解案情,命令饿驴、关驴、打驴、放驴。
三、包公命令差役追驴,找到丧失的驴、小偷。
展示引领
1、自主学习2、3、4、5题。
2、小组合作表演课本剧。
拓展延伸
我要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我还知道一些其他的计策: ----------------------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期第五单元?包公审驴?学案〔北师大版〕
课题:包公审驴
总课时:两课时
分课时:第二课时
课型:展讲课
学习目标:
1、我会用“为什么、怎么样、是什么〞提问题。
2.、我知道这个故事中都有谁使用了计策,结果如何。
3.、我来尝试着演演课本剧。
重难点:目标2
时间预设:自主学习〔5分钟〕交流协作〔10分钟〕展示引领〔20分钟〕
学
习
流
程学Biblioteka 案【学习流程】自主学习
1、入情入境地自读课文,找出重点句子,解决以上问题。
2、我认为包公审驴的高明处在于:
我来夸夸包公:
。
3、故事里都有谁用计策?结果如何?
交流协作
1、小组内交流2.、3、4、5题。
2、根据提纲小组合作表演课本剧。〔演出人物的动
作、神情、语言、心理感受〕〔人物:导演、刘五、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导学案四年级组名:姓名:编号:
课题:包公审驴课时:第二课时备课人:牛育新课型:回顾复习+能力提升
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复述课文,正确理解“智谋”的含义。
3、学习课文侧面描写的手法。
重点:目标2
难点:目标3
【关键问题】如何正确理解“智谋”的含义。
【课文回眸】
一、听写重点词语和句子
二、学生复述课文,理解“智谋”含义。
1、同桌复述课文。
2、文中小偷用计谋“偷梁换柱”,最后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包公用计谋“哀驴供主”为民作主赢得美名,你对使用智谋有什么看法?请在下面写一写。
我的看法:
三、学完了这篇课文,谈谈你在表现人物
....方面有什么收获。
我的收获是
【拓展题升】
一、我的积累(描写“计谋”的成语,可要记住!)
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混水摸鱼、指桑骂槐
无中生有、暗度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金蝉脱壳、顺手牵羊、抛砖引玉、假道伐虢
打草惊蛇、釜底抽薪、调虎离山、欲擒故纵、偷梁换柱、擒贼擒王、将计就计、虚张声势
二、加偏旁,变新字,再组词
申()()安()()()()()()艮()()某()()()()()()
三、补充词语
又()又()又()又()又()又()
又()又()又()又()又()又()
四、仿写小练笔
本文作者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描写了包公在审案的过程中众人的反应,对于衬托故事情节,烘托气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指通过对周围任务或环境的描写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
侧面描写往往比正面描写更能激发读者的想象,以较少的笔墨却能收到以少胜多的效果。
请你模仿本文的写法来写一段话,通过同学们的反应来表现老师的课讲得好。
快来试一试吧。
【我的练笔】刘老师讲课有人物、有故事、有内涵,同学们都听得入了迷,自我评价☆☆☆☆☆小组评价☆☆☆☆☆老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