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医药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医院中医药服务工作计划
![医院中医药服务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b2f90342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d0.png)
医院中医药服务工作计划
1.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了解患者的病情及病史。
2. 结合中医理论,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中药治疗方案。
3. 精准施针,运用针灸、拔罐、刮痧等中医疗法进行治疗。
4. 按摩推拿,配合中药治疗进行相关的按摩推拿手法。
5. 指导患者进行中医养生保健,包括调理饮食、运动锻炼等方面的指导。
6. 定期进行患者病情跟踪,及时进行治疗效果的评估和调整治疗方案。
7. 积极参与医院中医药科宣传工作,提高患者对中医药的认识和接受度。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方便群众看中医进一步改善中医医院服务的通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方便群众看中医进一步改善中医医院服务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015886ea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27.png)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方便群众看中医进一步改善中医医院服务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日期】2019.07.18•【文号】•【施行日期】2019.07.1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机构与医师正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方便群众看中医进一步改善中医医院服务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健康委、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各局属管医院:为更好地方便群众看中医,在继续深入实施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有序抓好“五项医院工作制度建设”、“十项医疗服务模式创新”基础上,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安排,针对群众看病就医的难点、痛点、堵点,近期在各级各类中医医院中加快推广实施一批优化流程、改善服务的措施,不断提升患者看中医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现通知如下:一、主要措施(一)以方便群众获取看病就医信息为目标,建设便民就医导航专栏。
为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中医医疗信息查询途径,满足群众随时随地获取到真实权威的中医医院和中医专科等信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政府网站和中国中医药报官网等网站建设开通便民就医导航专栏,提供全国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专业)以及全国名老中医等基本信息(2019年8月底前开通)。
为确保信息更新及时准确,各级中医药主管部门要维护好全国医疗机构电子化注册系统相关中医药信息,按照要求及时变更和注册;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信息和全国名老中医等人员信息发生变动的,要及时反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部门。
(二)以让患者少跑路为目标,进一步改造优化中医医院服务流程。
在省级及以上中医医院推广“一站式服务”,把印章、票据、医保政策咨询等功能窗口前移整合,让群众“少排队”“少跑路”“少等待”。
(2019年8月底前完成)省级及以上中医医院开通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网站、电话、自助机、诊间、现场预约等至少3种以上预约方式,并逐步增加网上预约号源比例。
2019年深入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重点工作方案
![2019年深入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重点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ce13c5172ded630b1cb63d.png)
2019年深入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重点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关于印发加强和完善麻醉医疗服务意见的通知》《关于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推动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有关要求,持续深入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制定本方案。
一、加强重点制度的建设与巩固(一)科学建立预约诊疗制度。
进一步扩大分时段预约诊疗和集中预约检查检验比例,力争预约时段精准到30分钟,缩短患者按预约时间到达医院后等待就诊的时间。
优化预约诊疗流程,避免门诊二次预约导致重复排队的情况。
科学合理安排预约放号时间,避免深夜放号、凌晨放号等情况。
在做好预约挂号、检查检验集中预约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医疗资源调配,鼓励开展门诊取药、门诊治疗、住院床位、日间手术、停车等医疗相关流程的预约服务,提高就诊便利性。
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预约诊疗志愿者服务。
(二)不断完善远程医疗制度。
扩大远程医疗覆盖范围,三级医院重点发展面向基层医疗机构和边远地区的远程医疗协作网。
承担贫困县县级医院对口帮扶、对口支援等任务的医院,要与受援医院搭建远程医疗协作网,建立远程医疗工作制度,推动远程医疗服务常态化。
有条件的三级医院要积极建立远程医疗中心,推广“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的服务模式,提高基层疾病诊断能力。
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以探索利用移动终端开展远程会诊。
丰富远程医疗服务内涵,针对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搭建医疗机构与患者居家的连续远程医疗服务平台,提高疾病管理连续性和患者依从性。
(三)大力推动结果互认制度。
制订完善检查检验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广泛开展相关人员培训,提高操作和诊断水平。
发挥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病理等专业质控中心作用,加大医疗质量控制力度,提高检查检验同质化水平。
在医联体内率先实现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病理检查等资料和信息共享。
2019年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计划方案
![2019年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计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6a459cb0717fd5360cdcd7.png)
西兴社区卫生服务站2019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实施方案为保证2019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扎实推进,切实提升项目工作内涵质量,增强项目实施效果,根据省市区卫计委工作要求,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区卫生计生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坚持统一、规范、合规与特色鲜明的原则,进一步健全服务体系,完善工作机制,创新服务模式,以我院为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主体,突出补助资金向导力度,突出质量控制优先,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效益,为社区居民提供公平、便捷、高效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不断提升辖区居民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二、组织领导成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三、工作目标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和区卫计委的要求,2018年将突出扎实、规范、合规,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的知晓率,提高重点人群的规范化管理率和签约服务率,力争今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取得好成绩。
2018年各项服务达到以下年度目标:——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保持在75%以上,稳步提高使用率;健康档案动态使用率达60%以上;2018年6月底完成普通人群档案复核升级工作;——健康教育:每年提供印刷资料不少于12种,播放影音资料不少于6种,宣传栏不少于2个,每一个月至少更新1次内容,每年至少开展9次健康咨询活动,至少举办12次健康知识讲座,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达85%以上;——辖区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体检率达70%以上,健康体检表完整率达100%以上;——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率达到41%以上,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体检率均达60%以上,高血压患者管理人群血压控制率达60%以上;——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率达到35%以上,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体检率均达60%以上,糖尿病患者管理人群血糖控制率达60%以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人数稳步提高,规范管理率达到75%以上;——肺结核患者管理率达到90%以上;——老年人、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率分别达到45%以上;——传染病疫情报告及时率达10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率达95%以上;——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较上年度提高不少于2个百分点;——15岁及以上人群烟草使用流行率较上一年度降低不少于0.6个百分点;——为育龄人群免费提供避孕药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40%,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6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e4010f58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27.png)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国务院•【公布日期】2019.10.20•【文号】•【施行日期】2019.10.20•【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药政管理正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2019年10月20日)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中医药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医药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同时也要看到,中西医并重方针仍需全面落实,遵循中医药规律的治理体系亟待健全,中医药发展基础和人才建设还比较薄弱,中药材质量良莠不齐,中医药传承不足、创新不够、作用发挥不充分,迫切需要深入实施中医药法,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以上问题,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
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对于坚持中西医并重、打造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卫生健康发展模式,发挥中医药原创优势、推动我国生命科学实现创新突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促进文明互鉴和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一)加强中医药服务机构建设。
发挥中医药整体医学和健康医学优势,建成以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区域中医医疗中心为龙头,各级各类中医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中医科室为骨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中医药服务体系,提供覆盖全民和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服务。
卓顶精文2019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实施方案新版
![卓顶精文2019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实施方案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5bf0b031bb68a98271fefa4d.png)
湟中医字〔20XX〕第032号湟中县中医医院关于制订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的实施方案各科室:中医药适宜技术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深受群众欢迎。
为深入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工作,全面提高我县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防治常见病、多发病中的优势,切实降低广大人民群众就医费用,促进全县中医药工作全面发展,根据湟中县卫计局《关于印发20XX 中藏医药部门公共卫生项目实施细则的通知》(湟卫计字〔20XX〕64号)《湟中县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实施方案》(湟卫计字〔20XX〕209)号文件精神,结合本院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项目目标全面加强并提升我县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中医药在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中的作用,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网络和长效机制,切实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充分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在防治常见病、多发病中的优势和作用。
二、组织机构1、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技术指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办公室设在医务科,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和师资培训工作。
2、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小组组长:成员:三、项目内容1、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平台建设。
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功能齐全,符合条件的适宜技术推广示教室能够开展远程会议、培训、交流及会诊等工作。
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配置包括网络服务器、视频会议系统、投影仪、视音频采集编辑、计算机系统及适宜技术网站接口等设备,完善适宜技术多媒体教学、远程教学、视频会议及网络培训等功能。
2、临床带教能力建设。
由医院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技术指导小组派出中医骨干医师对学员进行临床带教,确保临床实践技能通过率达90%以上。
确定带教制度齐全、具备临床带教能力的内科、针灸推拿康复科为临床实践科室。
3、筛选评价能力建设。
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筛选评价制度。
从《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及我院开展的中医药适宜技术中筛选确定适宜在本县域推广使用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并对本地区中医特色诊疗技术进行筛选,开展安全性、有效性、适用性评价,将成熟的中医药技术转化为适宜技术进行推广。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项目申报书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项目申报书](https://img.taocdn.com/s3/m/01959cb2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d0.png)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项目申报书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项目申报书一、项目简介1.1 项目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健康需求的关注日益增加。
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在维护民众健康、疾病预防和康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的不足,在部分农村地区,中医药服务仍然存在着较大的缺口和短板。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项目致力于解决基层中医药服务不足的问题,提升中医药在基层医疗机构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广大民众提供优质、全面的中医药健康服务。
1.2 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通过以下方式达到目标:1. 提升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的质量和水平;2. 提高中医药在基层医疗机构中的知名度和认可度;3. 加强基层中医药师资力量和技术能力的培养;4. 提供全面的中医药健康服务,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1.3 项目内容项目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 建立中医药辐射基地,促进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的建设和发展;2. 加强对中医药师资力量的培养和技术能力的提升;3. 提升中医药在基层医疗机构中的地位和作用;4. 开展中医药健康知识宣传,提高公众对中医药的认知和信任。
二、项目评估2.1 深度评估在深度评估中,我们首先需要对现有的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进行全面调研。
这包括对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的设备、技术和人员等方面的评估。
我们还要了解基层中医药服务的需求和问题,包括人员素质、服务范围和质量等方面。
通过深入评估,可以帮助我们全面了解基层中医药服务的现状和需求,为制定改进方案提供依据。
2.2 广度评估广度评估是指对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项目所涉及的广度进行评估。
这包括项目目标、内容和范围等方面的评估。
通过广度评估,我们可以确保项目的目标明确、内容全面,并与相关的政策和规划相适应。
广度评估还可以帮助我们确定项目所需的资源和合作方,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
三、撰写高质量文章建议在撰写本项目申报书的过程中,我们建议按照以下步骤进行:3.1 介绍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项目的背景与目标,引出项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卫生院2019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卫生院2019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0f7651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3e.png)
卫生院2019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2019年医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2019年医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说明:本文为word版本,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2019年医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为积极响应医疗体制改革,贯彻落实卫生部、财政部、人口XXX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意见》,规范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结合xx镇实际,现制定2019年度我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目标。
公共卫生服务实施以院长负总责,分管院长牵头,全院职工协助,各村乡村医生提供支持。
医院设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办公室,防保所长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下设各项目负责人。
(一)、成立公共卫生服务领导小组组长:22019年医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副组长:成员:领导小组下设项目办,由XX任项目办副主任,负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协调管理,承担具体事务性工作。
(二)、基本大众卫生服务工程责任人1、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慢性病人管理责任人:2、健康教育项目。
责任人:3、65岁以上老年人保健项目、重性精神疾病管理。
责任人:4、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突发大众卫闹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卫生监视协管工程。
责任人:5、孕产妇、――6岁儿童保健工程责任人:2、主要任务一、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立与管理按统一尺度,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等人群为重点,在自觉自愿基础上,为辖区内城乡常住人口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2019年电子健康档案规范建档率达≥90%、合格率≥90%、使用率≥90%。
2、健康教育32019年医院基本大众卫生服务工程实施方案在原有的基础上,结合季节防病重点,根据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部署,每月更换一次室内、外健康教育宣传栏的内容,印刷发放健康教育资料;要求公共卫生服务团队在上门访视时进行相关健康知识的宣传,使居民基本卫生常识知晓率达90%以上;组织动员孕妇及-6岁以下儿童家长参加我院举办的孕妇和儿童健康教育讲座;孕妇在孕早期或中期接受一次健康教育的覆盖率达到85%以上,-6岁以下儿童家长覆盖率达到95%以上。
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大足区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实施方案的通知
![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大足区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实施方案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165d7424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e.png)
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大足区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大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9.08.07•【字号】大足府办发〔2019〕115号•【施行日期】2019.08.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药政管理正文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大足区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实施方案的通知各镇街人民政府(办事处),区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经区政府同意,现将《大足区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2019年8月7日大足区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实施方案为加快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创建工作,加强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质优价廉的中医药保健服务,全面提升全区中医药服务能力,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做好2019—2021年创建周期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申报评审工作的通知》(国中医药办医政函〔2019〕104号)要求,确保我区圆满完成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目标任务,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为目的,认真贯彻落实中医药工作方针政策,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中医网络建设,不断提高基层卫生服务队伍的中医药应用水平和服务能力,为群众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经济、便捷的中医药服务。
二、工作目标通过开展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活动,建立健全以区中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础的区镇村三级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网络,进一步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培养一批高素质具有中医药服务能力的社区卫生专业人才队伍,以简便、高效、优质的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医疗、预防和保健需求。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服务能力建设项目任务方案【模板】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服务能力建设项目任务方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8ac72e047fd5360cba1adbd9.png)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服务能力建设项目任务方案为进一步提升基层提供中医药服务的能力,充分发挥中医药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中的作用,2019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继续用于支持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区(中医馆)服务能力建设,结合我省中医馆建设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项目任务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服务能力建设。
将中医药临床科室集中独立设置、营造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综合使用多种中医药技术方法服务城乡居民,切实加强在基层防治常见病多发病中中医适宜技术的推广与应用,进一步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促进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
二、项目范围及内容(一)项目范围。
全省范围内,在前期财政支持中医馆项目建设的基础上,优先考虑未财政支持建设的项目单位(XX、XX),再从我省财政支持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的县(市/区)中,共遴选出工作基础较好的58个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强化中医馆建设,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推进先进单位创建工作。
(二)项目内容。
1中央财政给予项目建设单位一定资金补助,主要用于:1.改善中医诊疗环境。
将中医药科室集中设置,形成相对独立的中医药特色诊疗区域;装饰装修采用中式风格,突出传统文化特色;集中开展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一体化中医药服务。
2.提高中医药技术水平。
重点加强针刺类、灸类、刮痧类、拔罐类、中医微创类、推拿类、敷熨熏浴类、骨伤类、肛肠类以及中药饮片等6类以上中医药技术方法的开展与规范化操作(详见《中医医疗技术手册》)。
3.配置中医诊疗设备。
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配备必要的中医诊疗设备,为农村、社区居民提供多种形式的中医药服务。
4.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中医诊疗人次占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诊疗人次比例达30%以上;中医处方(含中药饮片、中成药)占处方总数比例达30%以上;中药饮片处方站处方总数的比例达5%以上或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人次占总诊疗人次的比例达10%以上。
2019年中医治未病服务工作计划及措施
![2019年中医治未病服务工作计划及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8049e1b910ef12d2bf9e769.png)
2019年中医治未病服务工作计划及措施(总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2019年中医治未病服务工作计划及措施我科中医治未病服务工作在过去一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全科人员鼓足了干劲,准备以昂扬的斗志迎接新的一年。
“治未病”理念和实践,是落实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宏伟目标的重要举措;是增强全民健康意识、提高健康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弘扬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科担负着运用中医药知识和手段为广大人民群众预防疾病,提供保健咨询、亚健康干预的重要任务,同时我科也是发扬中医药文化、展示中医药魅力的重要窗口。
为进一步加强中医药在促进健康、预防疾病中的作用,开展中医预防及养生保健工作,我科全体人员在过去的一年里,按照医院和科室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稳步推进各项中医治未病工作,使我科在社会上的影响逐步扩大,使中医预防保健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为了更好的开展我院与我科中医治未病服务工作,特制定2019年度工作计划及措施:一、完善我科设备配置,健全我科治未病服务平台。
2019年底根据医院计划将引进舌脉诊断仪,丰富中医体检项目及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更新体质辨识软件,实现中医体检工作数字化、信息化管理。
整合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中医药适宜技术,制定各类人群的中医特色保健方案。
开设饮食、运动、药膳、膏方进补等特色保健服务,并发放慢性病健康教育处方、食疗药膳手册等健康教育资料,广泛开展养生保健指导,进行五禽戏、八段锦等的推广、普及,充分发挥“治未病”服务的特色优势。
在今年6-8月之间开展“冬病夏治”工作,在11-12月份之间继续进行冬令膏方的推广工作。
二、加强宣传,对外树立更好的形象。
进一步从医院走向社区,从社区深入农村,加强宣传和指导工作,将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理念深入人心,,大力推广非药物治疗技术,加强中医药预防保健技术的普及,如针刺、灸治、拔罐、康复推拿、刮痧、穴位贴敷、穴位注射等。
中医实施方案模板范文
![中医实施方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1a89704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97.png)
中医实施方案模板范文
一、前言。
中医实施方案是指在中医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和个体差异,制定
出具体的治疗方案和措施。
中医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中医实施方案的模板进行介绍,希望能够为中医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中医实施方案模板。
1. 患者基本信息。
姓名:性别:年龄:职业:联系方式:住址:
2. 主要症状。
(1)主要症状描述:
(2)伴随症状描述:
(3)病史回顾:
3. 中医诊断。
(1)舌诊:
(2)脉诊:
(3)病机辨析:
4. 中医治疗方案。
(1)治疗原则:
(2)方药组成:
(3)治疗方法:
5. 注意事项。
(1)饮食调理:
(2)起居调摄:
(3)心理疏导:
6. 随访计划。
(1)随访时间:
(2)随访内容:
(3)随访评估:
7. 预期疗效。
(1)预期治疗效果:
(2)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3)处理不良反应的方法:
8. 签名。
医师签名:日期:
三、结语。
中医实施方案的制定需要全面考虑患者的病情特点和个体差异,结合中医诊断和治疗原则,科学合理地制定出具体的治疗方案和措施。
希望本文提供的中医实施方案模板能够为中医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提高中医治疗的效果,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以上就是中医实施方案模板范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2019年全省卫生健康10项重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2019年全省卫生健康10项重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29a95ca7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f7.png)
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2019年全省卫生健康10项重点工作实
施方案》的通知
正文:
----------------------------------------------------------------------------------------------------------------------------------------------------
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关于印发《2019年全省卫生健康10项重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市州卫生健康委,兰州新区卫计和食药监局,委属单位,兰州大学第一、第二医院,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委机关各处室:
为全面推进2019年全省卫生健康10项重点工作任务,省卫生健康委围绕“做优省市、做强县区、做活乡社、做稳村组,优化体系链条;强管理、重规范、优服务、抓细节、补漏洞、提质量,优化服务链条”的总体思路,研究制定了10项重点工作实施方案,现予印发,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2019年2月28日
附件:2019年甘肃省卫生健康10项重点工作实施方案
——结束——。
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国家中医药局关于做好2019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国家规范性文件
![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国家中医药局关于做好2019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国家规范性文件](https://img.taocdn.com/s3/m/4f0d6179a5e9856a56126095.png)
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国家中医药局关于做好2019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财政厅(局)、中医药管理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医疗卫生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8〕67号,以下简称《方案》),做好2019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明确工作任务目标(一)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
各地要按照2019年度中央转移地方专项转移支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整体绩效目标和区域绩效目标,依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继续实施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中医药健康管理、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卫生监督协管等12类项目。
在开展儿童健康管理过程中,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做好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妇幼发〔2019〕9号),规范开展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有关工作;加强儿童肥胖筛查和健康指导,积极开展儿童肥胖防控。
面向贫困人口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二)新划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
按照《方案》要求,2019年起将原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和计划生育项目中的妇幼卫生、老年健康服务、医养结合、卫生应急、孕前检查等内容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对于新划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内容,将地方病防治、职业病防治、重大疾病及危害因素监测等3项重点工作按项目单列,明确资金和任务;其他疾病预防控制、妇幼健康服务、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食品安全保障、卫生监督管理、卫生应急队伍建设、人口监测与计划生育服务、健康素养促进等工作(详见附件),由国家卫生健康委提供工作规范和绩效评价指标,由各省份结合本地实际实施,在实施中要做好项目衔接,确保相关工作的连续性。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中医药 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实施及督导工作五、项目考核工作常见问题及建议 - 副本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中医药 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实施及督导工作五、项目考核工作常见问题及建议 - 副本](https://img.taocdn.com/s3/m/ace94de176eeaeaad1f33043.png)
9.制定表格,表格内容包括各乡镇、村人口 总数,0-36个月儿童及65岁以上老年人总数 等,2017-2019年接受了中医药健康管理的 人员名单、接受中医药健康管理的时间、没 有接受健康管理的原因等。
10.制定宣传单张,电视宣传,让群众知道中 医穴位如何定位等知识,给群众普及中医药 预防保健知识。
6.所有输入电脑的中医药健康管理资料要有 中医药健康管理的人员把关复核,确保电子 档案的录入与纸质档案相一致。
7.要注意居民档案的信息安全管理,尤其是 公卫组长的密码不要随便泄露。
8.数目要清,要有台账,有辖区内65岁以上 老年人及0-36个月儿童总人口数,还有65岁 以上老年人、0-36个月儿童接受中医健康管 理的人数和管理率。
3.档案中无联系电话,无法现场核实数量及 真实性。
4.电子档案录入不够仔细,指导月龄与日期 不相符(要求要做中医指导的月份没有做, 不需要做中医指导的有指导记录。档案记录 不准确,不同的指导月龄但日期相同)。
5.数目不清,工作无序,工作任务不清,工 作目标不明确,档案管理混乱。档案未进行 分类管理,导致纸质档案底数不清,中医药 管理率未达标。
6.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辩证不够准确,缺中 医的舌诊脉象等,现场给老年人做体质辨识 的时候一定要看舌诊脉象。
7.参与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的中医药人员较 少,工作人员的中医药健康知识较匮乏,对 中医药知识掌握欠佳,穴位定位不清,对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 不够了解。
8.部分医生对基本公共卫生中医药健康管理 服务的工作不熟悉,对电脑操作不熟练,人 员变动频繁,交接工作欠仔细。
11.加强老年人健康宣教。一是让老年人充分理 解体检的必要性,配合医生做好每年的体检工作, 在为老年人体检时,应详说明每个体检项目的名 称、内容和意义,体质辨识的结果及健康指导。 提高老年人对体检项目的知晓率,更好地开展老 年人访谈工作。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4a587d17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c6.png)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22.03.03•【文号】国办发〔2022〕5号•【施行日期】2022.03.03•【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管理正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办发〔2022〕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2022年3月3日“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中医药工作的决策部署,明确“十四五”时期中医药发展目标任务和重点措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十三五”期间,中医药发展顶层设计加快完善,政策环境持续优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2017年,中医药法施行。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国务院召开全国中医药大会。
中医药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截至2020年底,全国中医医院达到5482家,每千人口公立中医医院床位数达到0.68张,每千人口卫生机构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0.48人,99%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8%的乡镇卫生院、90.6%的社区卫生服务站、74.5%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设置中医临床科室的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占比达到86.75%,备案中医诊所达到2.6万家。
中医药传承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中医药防控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重大慢病及重大传染性疾病临床研究取得积极进展,屠呦呦研究员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持续完善,中成药和中药饮片产品标准化建设扎实推进,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基本完成,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达20.69%。
中医药开放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已传播到196个国家和地区,中药类商品进出口贸易总额大幅增长。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关于印发《北京市中医药“改善服务、提升质量、控制费用”三联动行动方案》的通知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关于印发《北京市中医药“改善服务、提升质量、控制费用”三联动行动方案》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4e175fab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18.png)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关于印发《北京市中医药“改善服务、提升质量、控制费用”三联动行动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公布日期】2019.05.17•【字号】•【施行日期】2019.05.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管理正文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关于印发《北京市中医药“改善服务、提升质量、控制费用”三联动行动方案》的通知各区卫生健康委、各医疗机构:为配合医耗联动综合改革,更好突出中医药特色,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在全市启动中医药“改善服务、提升质量、控制费用”三联动行动,现将《北京市中医药“改善服务、提升质量、控制费用”三联动行动方案》印发你们,并提出如下工作要求。
一、强化主体责任。
各区卫生健康委、各医疗机构应高度重视“三联动行动”,建立由一把手负责的领导组织机构,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细化相关措施,精心组织实施;要建立本机构的任务清单、落实账单、负面清单,落实到岗、责任到人,层层传导压力,层层压实责任。
二、健全工作机制。
各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三联动行动”的工作机制,将相关工作指标要求进一步细化,纳入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定期开展检查评估,将检查评估的结果与科室绩效考核和医师个人年度考核挂钩,并在医疗机构内进行公示,强化对科室和医务人员的激励和约束。
三、加强监督检查。
各级卫生健康、中医药主管部门要完善常态化督导落实机制,加强对医疗机构实施“三联动”行动进展情况的检查,将检查结果与医疗机构的财政投入、等级评审、医师的定期考核、诚信记录等挂钩,奖优罚劣,并严格落实责任追究。
四、做好宣传引导。
各单位要加强同宣传部门和各类媒体的沟通与合作,不断发掘和树立改善医疗服务、提升医疗质量的先进典型,形成典型带动、示范引领的工作氛围。
鼓励各区和各中医医疗机构创新医疗服务模式,规范医疗行为,提升医疗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医疗服务新需求。
五、完善信息上报。
市中医管理局建立信息报送制度,各区卫生健康委、各中医医疗机构按季度上报“三联动”行动进展情况。
医疗服务能力提升补助资金项目(中医药事业传承与发展)转移支付2019年度绩效自评报告(参考提纲)
![医疗服务能力提升补助资金项目(中医药事业传承与发展)转移支付2019年度绩效自评报告(参考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2746ce9eff00bed5b8f31d24.png)
附件2
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补助资金(中医药事业传承与发展部分)2019年度
绩效自评报告
(参考提纲)
一、绩效目标分解下达情况
(一)中央下达XX转移支付预算和绩效目标情况。
(二)省内资金安排、分解下达预算和绩效目标情况。
二、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一)资金投入情况分析。
1.项目资金到位情况分析。
2.项目资金执行情况分析。
3.项目资金管理情况分析。
(二)总体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三)绩效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根据年初绩效指标逐项分析)
1.产出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数量指标。
(2)质量指标。
(3)时效指标。
(4)成本指标。
2.效益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经济效益。
(2)社会效益。
(3)生态效益。
(4)可持续影响。
3.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三、偏离绩效目标的原因和下一步改进措施
包括总体绩效目标和绩效指标未完成原因、下一步改进措施,政策执行或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和改进措施。
四、绩效自评结果拟应用和公开情况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中央巡视、各级审计和财政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及其审计的金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港区汪医〔2019〕42 号
威海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汪疃镇中心卫生院关于2019年中医药服务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科室、各村卫生室:
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服务项目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根据市政府印发的《全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服务项目试点地区实施方案》,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统领,发挥中医药在健康促进中的优势和作用,通过实施中医药健康干预,为居民免费提供公平、有效、安全、方便的基本公共卫生中医药服务,
不断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
二.实施项目
(一)健康教育和中医体质辨识
健康教育中医药内容不少于30%,各级医疗机构设有固定的中医药健康教育宣传阵地,基层医疗机构能提供不少于6种有中医药内容的健康教育文字资料,播放不少于2种有中医药内容的音像资料。
深入开展中医药健康知识进机关、进校园、进家庭、进社区、进农村“五进”活动,通过印制健康教育资料、播放音像资料、制作宣传栏、开展讲座和咨询活动等,对中医药基本理念、养生文化以及儿童、老年人、孕产妇、青春期、更年期人群中医养生保健进行健康宣教。
全面开展中医体质辨识工作,新建档案必须填写中医体质辨识内容。
2019年,居民健康档案中医体质辨识建档率达到85%,群众中医药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80%。
(二)0---6岁儿童中医健康指导
分别在6月至1岁期间、1岁至3岁期间、3岁至6岁期间各进行一次中医健康指导,运用中医四诊合参对儿童健康状态进行辨识,提供儿童饮食调养、起居活动和中成药合理应用等健康指导,传授足三里、涌泉等10个穴位按揉、腹部推拿、捏脊等适宜居民自行操作的中医技术,对各年龄段儿童常见疾病或潜在因素有针对性地提供中医干预方案或
给予转诊建议,并记录在健康档案中。
6月至1岁期间的婴儿重点干预泄泻、湿疹、厌食、积滞、疳证;1岁至3岁期间的幼儿重点干预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厌食、积滞、疳证、便秘;3至6岁期间的学龄前儿童重点干预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哮喘、多发性抽搐症、遗尿、肥胖症、厌食。
2019年,儿童中医健康指导率达到80%。
(三)孕产妇中医健康指导
对孕产妇孕中产后各进行一次中医健康指导。
孕早期(从诊断怀孕至孕12周),运用中医四诊合参对孕妇健康状态进行评估,主要提供减轻或减少妊娠反应、中成药应用指导等方面的中医健康指导,并记录在健康档案中。
产后1周到6周期间,运用中医四诊合参对产妇健康状态进行评估,根据产后多虚多瘀、易寒易热的病理变化,运用产后三审原则,指导运用中医药方法帮助子宫复缩、排除恶露、益气养血、通络下乳,并记录在健康档案中。
2019年,孕产妇中医健康指导率达到80%。
(四)老年人中医健康指导
对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一次中医健康指导,运用中医体质辨识理论进行健康状态评估,对发现已确诊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分别纳入《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干预》、《糖尿病患者中医健康干预》;对存在中医偏颇体质的居民进行有针
对性的养生保健指导,建议定期进行中医复检;有常见病证的居民进行体穴、耳穴、推拿、饮食等养生保健指导,建议定期进行中医复检;对所有老年居民告知日常的心理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等养生保健方法,并记录在健康档案中。
2019年老年人中医健康指导率达到80%。
(五)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干预
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一次中医健康干预,运用中医四诊合参对健康状态进行评估,对合理应用中成药、生活起居、调摄情志、合理膳食、运动导引等进行指导,综合运用中医技术和方法指导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及防治并发症,并记录在健康档案中。
2019年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干预率达到80%。
(六)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健康干预
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一次中医健康干预,运用中医四诊合参对健康状态进行评估,对合理应用中成药、生活起居、调摄情志、合理膳食、运动导引等进行指导,综合运用中医技术和方法指导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及防治并发症,并记录在健康档案中。
2019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健康干预率达到80%。
(七)推广中医适宜技术
借助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对相应人群开展中医适宜
技术推广应用,发扬中医国粹。
三.实施步骤
(一)安排部署阶段(2019年3月)印发《2019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服务项目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及完成时限,确定工作内容。
(二)推进实施阶段(2019年3月---2019年6月)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服务项目技术操作规范,指导检查项目执行情况,落实项目补助经费,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培训,全面推进项目实施。
(三)开展动态数据报送工作,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服务项目有效性进行阶段性评估,总结运行中所取得的成效、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形成长效务实的工作机制。
四、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服务项目,关系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成效,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任务分工,落实工作责任。
成立基本公共卫生中医药服务项目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李刚院长为领导小组组长,领导小组总体负责组织全镇基本公共卫生中医药服务项目的开展督导检查和评估。
明确中医药服
务项目的主管,全面负责、统筹安排中医药服务各个项目的实施,突出重点,强力推进,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中医药服务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杨学山(院长)
副组长:于锦程(副院长)岳晓荣(副院长)
项目主管:李海丽(公共卫生科主任)
宋秀燕(妇幼保健科主任)
成员:马红梅(中医医师)田年青(中医医师)
侯丽萍(中医医师)王伦(主治医师)
毕可晓(主治医师)宋修妮(妇幼医师)
王静(公卫科员) 刘艳(公卫科员)
董梅(公卫科员)孔凡青(公卫科员)
陈铧鑫(公卫科员)王垚(公卫科员)
各村乡村医生
责任分工:
组长及副组长:总体负责组织全镇基本公共卫生中医药服务项目的开展督导检查和评估。
项目主管:全面负责、统筹安排中医药服务各个项目的实施。
组员:负责实施中医药服务工作全过程的宣传、通知、宣教、指导及发放中医药宣传资料等。
(二)明确主体,完善网络,搞好指导培训
要强化“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的理念,做好各项工作。
完善成立中医科,强化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功能。
对相关人员进行中医药知识培训,熟悉服务项目要求,掌握技术操作规范。
(三)保障经费,规范管理
将中医药服务项目所需经费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整体经费统筹安排,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统一考核。
居民健康教育、档案管理(中医体质辨识)、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和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每个中医药服务项目经费不低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单项经费的10%。
(四)强化督导,严格考核
建立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服务项目的督导和考核制度,不定期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抽查和实地检查,及时分析新情况、新问题,积极研究解决办法。
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对没有完成工作任务目标的,要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五)注重宣传,营造氛围
广泛宣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服务项目的意义和
主要内容,做到家喻户晓。
充分调动广大医务人员参与中医药服务项目的积极性。
制作宣传标语和展板,在单位显著位置进行宣传,推动这项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汪疃镇中心卫生院
2019年3月1日
威海临港区汪疃镇中心卫生院 2019年3月1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