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宫密封、浮环密封机理与维修
迷宫密封的形式及特点和用途

迷宫密封的形式及特点和用途一、密封的作用及分类离心式压缩机若要获得良好的运行效果必须在转子与定子间保留一定间隙以避免其间的摩擦磨损以及碰撞损坏等故障的发生同时由于间隙的存在自然会引起级间和轴端的泄漏现象泄漏不仅降低了压缩机的工作效率而且还将导致环境污染甚至着火爆炸等事故因此泄漏现象是不允许产生的密封就是保留转子与定子间有适当间隙的前提下避免压缩机级间和轴端泄漏的有效措施根据压缩机的工作温度压力和气体介质有无公害等条件则密封可选用不同的结构形式并通称它为密封装置.密封装置按结构特点可分为抽气式迷宫式浮环式机械式和螺旋式等5 种形式一般有毒易燃易爆气体应选用浮环式机械式螺旋式以及抽气式等密封装置如果气体无毒无害升压较低则可选用迷宫式密封装置二、迷宫密封装置的结构特点迷宫密封的型式有:直通形迷宫、复合直通形迷宫、参差形迷宫、阶梯形迷宫等四种。
图1a为直通形迷宫,结构简单,形状很像梳齿,密封有很大的直通效应。
图1b为复合直通形迷宫,是台阶和梳齿复合组成的,使密封性能有所改善,但加工复杂,直通效应减弱。
图1c为参差形迷宫,齿间有足够的距离,膨胀腔愈大,密封效果较好。
图1d为阶梯形迷宫,结构在径向尺寸上有所变化,适用于径向-轴向密封。
图1 迷宫密封的形式三迷宫密封的工作原理为说明迷宫密封装置的密封原理我们首先对气体在密封中的流动状态进行分析当气体流过密封齿与轴表面构成的间隙时气流受到了一次节流作用气流的压力和温度下降而流速增加经过间隙之后是两密封齿形成的较大空腔如图3-5 所示气体在这一空腔容积增加速度下降并形成旋涡流动产生一定的热能因此气体在这一空腔使温度又回到了节流之前气体每经过一次间隙和随后的较大空腔气流就受到一次节流和扩容作用随着气体流经间隙和空腔数量的增多以及间隙值的减小气体的流速和压降越来越大待压力降至近似背压时气体不再继续外流从而实现了气体的密封图2 迷宫密封的工作原理四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曲轴迷宫环密封原理

曲轴迷宫环密封原理曲轴迷宫环密封原理是指利用一种特殊的设计结构,保护曲轴工作区域不受外部污染的原理。
曲轴是发动机中非常重要的部件,它负责将活塞运动转化为输出动力,并通过连接杆带动其他部件工作。
曲轴的正常工作对发动机性能至关重要,所以确保曲轴工作环境的清洁和密封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曲轴迷宫环密封采用了环状结构的密封件。
这个环形结构密封件围绕曲轴进行了包覆,形成了一个迷宫般的结构。
迷宫环的设计使得油润滑剂只能在曲轴表面周围的一层空间内流动,而不能进入到曲轴的工作区域。
这种设计可有效防止油润滑剂的泄漏,使得曲轴的工作环境保持清洁。
其次,曲轴迷宫环密封通过在迷宫环内部设置装置,进一步增强了密封效果。
这些装置通常是一些小型橡胶垫片或金属片,它们被精确地安装在迷宫环的缝隙中。
当曲轴旋转时,这些装置会通过自身弹性收缩或变形,填补迷宫环缝隙,从而阻止油润滑剂的泄漏。
同时,这些装置还能够承受一定的工作压力,保证密封的有效性。
另外,曲轴迷宫环密封还必须具备一定的耐磨性和耐高温性。
由于曲轴在高速旋转和高温环境下工作,密封件需要具备良好的耐久性。
一般情况下,密封件会采用高耐磨和耐高温的材料,例如石墨、聚四氟乙烯等。
这些材料不仅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还能够长时间承受高速旋转和高温条件下的工作,使密封效果持久稳定。
总的来说,曲轴迷宫环密封原理通过环状结构密封件、内部装置以及耐磨、耐高温材料的选择,实现了对曲轴工作区域的有效密封。
这种设计不仅能够保护曲轴的正常工作,延长其使用寿命,还能够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和可靠性。
在实际应用中,曲轴迷宫环密封原理为工程师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条件和需求进行合理的设计选型,以实现更好的曲轴密封效果。
迷宫密封机械密封原理

迷宫密封机械密封原理
迷宫密封机械密封原理是指通过机械装置实现迷宫的密封功能。
迷宫通常由迷宫墙体和迷宫通道组成,而迷宫密封则是指将迷宫的通道封闭起来,使之不再通行。
迷宫密封机械密封的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密封门:迷宫的通道通常都有入口和出口,为了实现密封,首先需要在入口和出口处设置密封门。
密封门可以是实心的门板、活动的门闩或者其他形式的机械装置。
2. 控制装置:为了控制密封门的开启和关闭,需要设置一个控制装置。
控制装置可以是手动操作的开关、电动装置或者其他自动化的装置。
3. 密封材料:为了实现密封效果,需要在密封门和迷宫墙体之间添加一种密封材料。
密封材料可以是橡胶垫片、密封胶等。
密封材料的选择需要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密封性能。
4. 开启和关闭:当需要密封迷宫时,控制装置可以将密封门关闭,密封材料与迷宫墙体之间形成紧密的密封。
当需要通行时,控制装置可以将密封门打开,使通道恢复通行状态。
通过以上原理实现的迷宫密封机械密封可以有效地控制迷宫的通行,并避免不必要的人员进入。
同时,密封材料的选择和密封门的设计也需要考虑使用寿命、密封性能、耐磨性等因素,以确保密封的可靠性和持久性。
迷宫密封课件

迷宫密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于 旋转机械的性能和寿命具有重要 影响,是保证机械正常运行的关
键因素之一。
迷宫密封具有多种优点,如结构 简单、维护方便、成本低廉等, 因此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
未来发展方向与展望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需求的不断提高,迷宫密封的发展方向将更 加多元化和个性化。
在设计时,应考虑压力对密封件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其耐压性能。
耐温性能
迷宫密封的耐温性能取决于其材料的热稳定性和工作温度。一般来说,其能够承受的温度范围较广,可以在高温或低温环境 下工作。
在高温环境下,密封材料可能会发生热变形或热氧化,导致密封性能下降。因此,在高温环境下使用时,应选择合适的材料 和采取相应的冷却措施。
由于其非接触式的特点,迷宫密封具 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和较低的维护成本 ,因此在许多工业设备中被广泛应用 。
02
迷宫密封的设计与制造
设计原则与标准
1 2
遵循行业标准和规范
根据不同行业和设备用途,遵循相应的国家和国 际标准,如ISO、API等。
考虑密封性能要求
根据设备的工作压力、温度和介质特性,选择合 适的密封材料和结构,以满足密封性能要求。
耐磨性能
迷宫密封的耐磨性能取决于其材料的 硬度和表面光洁度。一般来说,其具 有较强的耐磨能力,能够承受较大的 摩擦力。
VS
在摩擦过程中,密封材料可能会发生 磨损或疲劳,导致密封性能下降。因 此,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检查和维 护密封件,保持其良好的工作状态。
寿命与维护
迷宫密封的使用寿命取决于其材料、工况条 件和制造精度等因素。一般来说,其使用寿 命较长,能够满足大多数设备的需求。
材料质量检测
有关迷宫式密封祥解

有关迷宫式密封祥解迷宫密封就是在转轴周围设若干个依次排列得环行密封齿,齿与齿之间形成一系列截流间隙与膨胀空腔,被密封介质在通过曲折迷宫得间隙时产生节流效应而达到阻漏得目得。
由于迷宫密封得转子与机壳间存在间隙,无固体接触,毋须润滑,并允许有热膨胀,适应高温、高压、高转速频率得场合,这种密封形式被广泛用于汽轮机、燃汽轮机、压缩机、鼓风机得轴端与得级间得密封,其她得动密封得前置密封。
1 迷宫密封得密封机理流体通过迷宫产生阻力并使其流量减少得机能称为“迷宫效应”。
对液体,有流体力学效应,其中包括水力磨阻效应、流束收缩效应;对气体,还有热力学效应,即气体在迷宫中因压缩或者膨胀而产生得热转换;此外,还有“透气效应”等。
而迷宫效应则就是这些效应得综合反应,所以说,迷宫密封机理就是很复杂得。
1、1 摩阻效应泄露液流在迷宫中流动时,因液体粘性而产生得摩擦,使流速减慢流量(泄露量)减少。
简单说来,流体沿流道得沿程摩擦与局部磨阻构成了磨阻效应,前者与通道得长度与截面形状有关,后者与迷宫得弯曲数与几何形状有关。
一般就是:当流道长、拐弯急、齿顶尖时,阻力大,压差损失显著,泄露量减小。
1、2 流束收缩效应由于流体通过迷宫缝口,会因惯性得影响而产生收缩,流束得截面减小。
设孔口面积为A,则收缩后得流束最小面积为Cc A,此处Cc 就是收缩系数。
同时,气体通过孔口后得速度也有变化,设在理想状态下得流速为u1,实际流速比u1小,令Cd为速度系数,则实际流速u1为u1= Cd u1于就是,通过孔口得流量将等于q=CcCdA u1式中Cc·Cd=α(流量系数)。
迷宫缝口得流量系数,与间隙得形状,齿顶得形状与壁面得粗糙度有关。
对非压缩性流体,还与雷诺数有关;对压缩性流体,还于压力比与马赫数有关。
同时,对缝口前得流动状态也有影响。
因此在复杂型式得迷宫只,不能把一个缝口得流量系数当作所有缝口得流量系数。
根据试验,第一级得流量系数小一些,第二级以后得缝口流量系数大一些,一般流量系数常取1。
迷宫密封的结构型式磨阻效应

4、直通型迷宫的特性
由于在轴表面加工沟槽或各种形状的齿要比孔内加工容易,因此常把孔加工成光滑面,与带槽或带齿的轴组成迷宫,这就是直通型迷宫,因制作方便,所以直通型迷宫应用最广。但是,直通型迷宫存在着透气现象,其泄露量大于理想迷宫的泄露量。
(1)迷宫特性的影响因素:
1) 齿的影响。根据国外所进行的试验得出:齿距一定时,齿数越多,泄露量越少。齿距改变时,齿距越大,泄露量会急剧下降,同时还可以减少透气现象的影响。
5、迷宫式气体密封的间隙
除特殊情况外,一般气轮机、燃气轮机等叶轮机械都采用迷宫式气体密封。其径向间隙应根据以下因素选取:轴承间隙,制造公差与装配误差,部件的变形(如铸件收缩和失圆),转子的挠度,以及通过临界旋转频率时的振幅,热膨胀以及由此引起的变形等。在多种情况下,热膨胀的影响最突出。因此,对启动与停车时单个部件尺寸的变化,以及部件的相对位移必须预先估算。可用静态和动态有限元算法出随时间变化的热膨胀规律,由此可了解哪些是临界条件,间隙实际上应当多大尺寸。
3、理想迷宫的泄露计算
给定下列几个条件:
1) 泄露气体是理想气体,不考虑焦尔-汤姆逊效应,即气体的焓只与温度有关;
2) 假设迷宫是连续的多缝口组成的一个系列,两缝口之间的膨胀室足够大;
3) 通过缝口的流动作绝热循环膨胀,在这里引用一个流量系数α;
4) 通过缝口之后的流动速度能量在膨胀室内因受等压支配而完全作恒温恢复,所以在每一个缝口之前的速度渐近为0,即不发生透气现象。
由于流体通过迷宫缝口,会因惯性的影响而产生收缩,流束的截面减小。设孔口面积为A,则收缩后的流束最小面积为 Cc A,此处 Cc 是收缩系数。同时,气体通过孔口后的速度也有变化,设在理想状态下的流速为u1,实际流速比u1小,令Cd为速度系数,则实际流速u1为u1= Cd u1于是,通过孔口的流量将等于q=CcCdA u1式中Cc·Cd=α(流量系数)。迷宫缝口的流量系数,与间隙的形状,齿顶的形状和壁面的粗糙度有关。对非压缩性流体,还与雷诺数有关;对压缩性流体,还于压力比和马赫数有关。同时,对缝口前的流动状态也有影响。因此在复杂型式的迷宫只,不能把一个缝口的流量系数当作所有缝口的流量系数。根据试验,第一级的流量系数小一些,第二级以后的缝口流量系数大一些,一般流量系数常取1。但是尖齿的流量系数比1小,约在0.7左右,圆齿的流量系数接近于1,通常取α=1,计算的泄露量是偏大。
螺旋密封和迷宫螺旋密封的密封机理

螺旋密封和迷宫螺旋密封螺旋密封应用于许多尖端技术部门,如气冷堆压缩机密封、增殖堆钠泵密封等。
螺旋密封有时也用于减速机高速轴密封。
螺旋密封最大优点是密封偶件之间既使有较大的间隙,也能有效的起密封作用。
如果螺旋密封设计合理,螺旋密封使用寿命可达无限大。
由于可以从材料上作广泛的选择,且制造上极其容易,当压差不大时,螺旋密封功率耗损和发热都很小,用冷却水套散热已足够。
螺旋密封往往需要辅以停车密封,这样就使螺旋密封结构复杂,并加大了尺寸,故常使应用受到限制。
螺旋密封可用于高温、深冷、腐蚀和带有颗粒等的液体,密封条件苛刻,密封效果良好。
螺旋密封的密封机理螺旋密封的轴表面开有螺旋槽,而孔为光表面,这同迷宫密封的开槽情况是一致的,所以可以把螺旋密封看成是迷宫密封的一种特殊型式,称为螺旋迷宫密封。
但是,螺旋迷宫密封的齿是连续的,不象前述的各种迷宫密封的齿是连续的齿。
由于齿的连续性,通过齿的介质的流动状态发生变化。
螺旋槽不再作为膨胀室产生旋涡来消耗流动能量,而是作为推进装置与介质发生能量交换,产生所谓的“泵送作用”,并产生泵送压头,与被密封介质的压力相平衡,即压力差p=0,从而阻止泄露。
所以螺旋密封在密封机理上与迷宫密封略有不同。
但是,螺旋密封介质在通过间隙时会有一部分越过齿顶留过,而不沿槽向流动,即有透气效应,这和迷宫密封中的情况是一样的。
根据螺旋结构,螺旋密封的密封机理又稍有区别。
单段螺旋密封,它利用螺旋杆泵原理,利用螺旋的泵送作用,把沿泄露间隙的介质推赶回去,以实现密封。
单段螺旋密封适用于密封液体或气液混合物,无须外加封液,常用于轴承封油。
须注意的,螺旋的赶油方向需与油的泄露方向相反,否则,不但不能实现密封,反而会导致泄露量急剧增加。
两段旋向相反的螺旋,将封液挤向中间,形成液封。
液封的压力稍大于或等于被密封介质的压力,即能实现密封。
常用于密封气体或密封真空。
两段旋向相反的螺旋在高旋转频率下将气体向两侧排出,使螺旋密封中间形成高真空陷阱以实现密封。
迷宫密封

精选课件
6
精选课件
7
精选课件
8
迷宫密封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迷宫密封是在转轴周围设若干个依次排列 的环行密封齿,齿与齿之间形成一系列的 节流间隙与膨胀空腔,被密封介质在通过 曲折迷宫的间隙时产生节流效应而达到阻 漏的目的。
精选课件
9
精选课件
10
精选课件
11
五、特点
迷宫密封有如下特点:
(1)迷宫密封是非接触密封,无固相摩擦,不需 润滑,适用于高温、高压、高速和大尺寸密封条 件。
(2)迷宫密封工作可靠,功耗少,维护简便,寿 命长。
(3)迷宫密封漏泄量较大。如增加迷宫级数,采 取抽气辅助密封手段,可把漏泄量减小,但要做 到完全不漏是困难的。
精选课件
12
六、结构型式
精选课件
13Leabharlann 常见迷宫密封的结构形式:(a)直通型 (b)复合直通型 (c)错列型 (d)阶梯型 (e)斜齿阶梯型 (f)蜂窝与直通 组合式 (g)承磨密封
够的距离,使膨胀腔室足够大。为此还可采用参差形迷宫结构。
精选课件
2
理想的迷宫流道:
在间隙入口处气体状态为P0、T0和速度为0,气体 越接近入口,气流越加收缩和加速,在间隙最小处的后 面不远处,气流获得最大的速度;当进入空腔,流束界 面突然扩大,并在空腔内形成强烈的漩涡。
精选课件
3
从能量观点看:
在间隙前后,气流的压力 能转变为动能。 • 到空腔后,一小部分动 能又转变为压力能。 • 强烈的漩涡,大部分动 能转变为热能而耗损。
——范诺曲线。
精选课件
5
在实际迷宫中,除了热力学效应、流体收缩效应和摩阻 效应外,还应考虑越载效应(直通)。
有关迷宫式密封祥解

有关迷宫式密封祥解迷宫密封是在转轴周围设若干个依次排列的环行密封齿,齿与齿之间形成一系列截流间隙与膨胀空腔,被密封介质在通过曲折迷宫的间隙时产生节流效应而达到阻漏的目的。
由于迷宫密封的转子和机壳间存在间隙,无固体接触,毋须润滑,并允许有热膨胀,适应高温、高压、高转速频率的场合,这种密封形式被广泛用于汽轮机、燃汽轮机、压缩机、鼓风机的轴端和的级间的密圭寸,其他的动密圭寸的前置密圭寸。
1迷宫密封的密封机理流体通过迷宫产生阻力并使其流量减少的机能称为迷宫效应”对液体,有流体力学效应,其中包括水力磨阻效应、流束收缩效应;对气体,还有热力学效应,即气体在迷宫中因压缩或者膨胀而产生的热转换;此外,还有透气效应”等。
而迷宫效应则是这些效应的综合反应,所以说,迷宫密封机理是很复杂的。
1.1摩阻效应泄露液流在迷宫中流动时,因液体粘性而产生的摩擦,使流速减慢流量(泄露量)减少。
简单说来,流体沿流道的沿程摩擦和局部磨阻构成了磨阻效应,前者与通道的长度和截面形状有关,后者与迷宫的弯曲数和几何形状有关。
一般是:当流道长、拐弯急、齿顶尖时,阻力大,压差损失显著,泄露量减小。
1.2流束收缩效应由于流体通过迷宫缝口,会因惯性的影响而产生收缩,流束的截面减小。
设孔口面积为A,则收缩后的流束最小面积为Cc A此处Cc是收缩系数。
同时,气体通过孔口后的速度也有变化,设在理想状态下的流速为u1,实际流速比u1 小,令Cd为速度系数,则实际流速u1为u1= Cd u1于是,通过孔口的流量将等于q=CcCdA u1式中Cc -。
4=幺流量系数)。
迷宫缝口的流量系数,与间隙的形状,齿顶的形状和壁面的粗糙度有关。
对非压缩性流体,还与雷诺数有关;对压缩性流体,还于压力比和马赫数有关。
同时,对缝口前的流动状态也有影响。
因此在复杂型式的迷宫只,不能把一个缝口的流量系数当作所有缝口的流量系数。
根据试验,第一级的流量系数小一些,第二级以后的缝口流量系数大一些,一般流量系数常取1。
迷宫密封的密封机理

迷宫密封的密封机理迷宫密封是在转轴周围设若干个依次排列的环行密封齿,齿与齿之间形成一系列截流间隙与膨胀空腔,被密封介质在通过曲折迷宫的间隙时产生节流效应而达到阻漏的目的。
由于迷宫密封的转子和机壳间存在间隙,无固体接触,毋须润滑,并允许有热膨胀,适应高温、高压、高转速频率的场合,这种密封形式被广泛用于汽轮机、燃汽轮机、压缩机、鼓风机的轴端和的级间的密封,其他的动密封的前置密封。
1 迷宫密封的密封机理流体通过迷宫产生阻力并使其流量减少的机能称为“迷宫效应”。
对液体,有流体力学效应,其中包括水力磨阻效应、流束收缩效应;对气体,还有热力学效应,即气体在迷宫中因压缩或者膨胀而产生的热转换;此外,还有“透气效应”等。
而迷宫效应则是这些效应的综合反应,所以说,迷宫密封机理是很复杂的。
1.1 摩阻效应泄露液流在迷宫中流动时,因液体粘性而产生的摩擦,使流速减慢流量(泄露量)减少。
简单说来,流体沿流道的沿程摩擦和局部磨阻构成了磨阻效应,前者与通道的长度和截面形状有关,后者与迷宫的弯曲数和几何形状有关。
一般是:当流道长、拐弯急、齿顶尖时,阻力大,压差损失显著,泄露量减小。
1.2 流束收缩效应由于流体通过迷宫缝口,会因惯性的影响而产生收缩,流束的截面减小。
设孔口面积为A,则收缩后的流束最小面积为Cc A,此处Cc 是收缩系数。
同时,气体通过孔口后的速度也有变化,设在理想状态下的流速为u1,实际流速比u1小,令Cd为速度系数,则实际流速u1为u1= Cd u1于是,通过孔口的流量将等于q=CcCdA u1式中Cc•Cd=α(流量系数)。
迷宫缝口的流量系数,与间隙的形状,齿顶的形状和壁面的粗糙度有关。
对非压缩性流体,还与雷诺数有关;对压缩性流体,还于压力比和马赫数有关。
同时,对缝口前的流动状态也有影响。
因此在复杂型式的迷宫只,不能把一个缝口的流量系数当作所有缝口的流量系数。
根据试验,第一级的流量系数小一些,第二级以后的缝口流量系数大一些,一般流量系数常取1。
迷宫密封工作原理

迷宫密封工作原理今天咱们来唠唠迷宫密封这个超有趣的玩意儿。
你看啊,迷宫密封就像是一个超级神秘的小迷宫,不过这个迷宫可不是用来让人玩的哦。
想象一下,在一些机器设备里,有很多地方需要把一些东西密封起来,就像把小秘密藏起来一样。
迷宫密封就承担了这个重要的任务。
迷宫密封主要是由好多好多的密封齿和密封腔组成的。
这些密封齿就像一个个小小的卫士,整整齐齐地排列着。
当有气体或者液体想要偷偷跑出去或者跑进来的时候,就会被这些小卫士给拦住。
比如说有一股气体,它就像一个调皮的小捣蛋鬼,朝着密封的地方冲过来。
它刚碰到第一个密封齿的时候,就像撞在了一堵小墙上,这时候气体就会改变方向,向旁边跑去。
可是旁边呢,又有其他的密封齿在等着它呢。
这个气体啊,就只能在这些密封齿之间的小缝隙里拐来拐去。
就像我们在迷宫里找不到出口一样,它也很难找到一条能顺利通过的路。
而且啊,每经过一个密封齿,这个气体的压力就会降低一点。
这就好比这个小捣蛋鬼在迷宫里跑着跑着就没力气了。
为啥会压力降低呢?这是因为气体在经过密封齿的时候,会发生膨胀和收缩。
就像我们吹气球,吹得太大了突然松一点口,气球里的气就会冲出去,这时候气球里的压力就变小了。
气体在迷宫密封里也是这样,每拐一个弯,就会消耗一点自己的能量,压力也就越来越小啦。
液体呢,也是类似的情况。
液体就像一个小滑头,但是在迷宫密封这个大迷宫里,它也得乖乖听话。
液体在这些密封齿之间流来流去的时候,也会因为不断地改变方向,和密封齿发生碰撞,能量就被消耗掉了。
而且啊,迷宫密封里的密封齿和密封腔的形状设计得特别巧妙。
有些密封齿可能是弯弯的,就像小月牙一样,有些密封腔可能是圆圆的,就像小山洞。
这些形状组合在一起,就更让那些想要偷偷溜走的气体或者液体摸不着头脑了。
你知道吗?迷宫密封还有一个很厉害的地方呢。
它在工作的时候,虽然一直在和那些想要跑出去或者跑进来的东西做斗争,但是它自己却不怎么需要额外的能量。
就像一个很自律的小卫士,自己就能坚守岗位。
迷宫密封、浮环密封机理与维修

迷宫密封、浮环密封机理与维修摘要:关键词:迷宫密封、浮环密封、维修我公司水煤浆装置中……………………………………,迷宫密封是在转轴周围设若干个依次排列的环行密封齿,齿与齿之间形成一系列截流间隙与膨胀空腔,被密封介质在通过曲折迷宫的间隙时产生节流效应而达到阻漏的目的。
由于迷宫密封的转子和机壳间存在间隙,无固体接触,毋须润滑,并允许有热膨胀,适应高温、高压、高转速频率的场合,这种密封形式被广泛用于汽轮机、燃汽轮机、压缩机、鼓风机的轴端和的级间的密封,其他的动密封的前置密封。
一、迷宫密封的密封机理流体通过迷宫产生阻力并使其流量减少的机能称为“迷宫效应”。
对液体,有流体力学效应,其中包括水力磨阻效应、流束收缩效应;对气体,还有热力学效应,即气体在迷宫中因压缩或者膨胀而产生的热转换;此外,还有“透气效应”等。
而迷宫效应则是这些效应的综合反应,所以说,迷宫密封机理是很复杂的。
二、迷宫密封的结构型式迷宫密封按密封齿的结构不同,分为密封片和密封环两大类型。
密封片结构紧凑,运转中与机壳相碰,密封片能向两侧弯曲,减少摩擦,且拆换方便。
密封环由6~8块扇形块组成,装入机壳与转轴中,用弹簧片将每块环压紧在机壳上,弹簧片压紧力约60~100N,当轴与齿环相碰时,齿环自行弹开,避免摩擦。
这种结构尺寸较大,加工复杂,齿磨损后将整块密封环调换,因此应用不及密封圈结构广泛。
三、直通型迷宫的特性由于在轴表面加工沟槽或各种形状的齿要比孔内加工容易,因此常把孔加工成光滑面,与带槽或带齿的轴组成迷宫,这就是直通型迷宫,因制作方便,所以直通型迷宫应用最广。
但是,直通型迷宫存在着透气现象,其泄露量大于理想迷宫的泄露量。
3.1 迷宫特性的影响因素:1) 齿的影响。
齿距一定时,齿数越多,泄露量越少。
齿距改变时,齿距越大,泄露量会急剧下降,同时还可以减少透气现象的影响。
2) 膨胀室的影响。
国外对膨胀室深度的影响进行过试验研究,结论是浅的膨胀室对减少泄露量有利。
迷宫密封课件

质量控制
严格控制制造工艺参数
确保每个环节的工艺参数都符合要求,避免因参数波动导致质量 不稳定。
定期进行质量检查
对生产出的密封件进行抽查,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
建立质量追溯体系
对每个密封件进行编号,记录其制造过程和检测数据,以便对质量 问题进行追溯和分析。
05
迷宫密封的性能测试与 评估
测试标准
泄漏率
热力学仿真
模拟密封元件在不同温度 下的热膨胀和热传导,分 析温度对密封性能的影响 。
有限元分析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 密封元件进行应力、应变 分析,优化密封结构。
04
迷宫密封的制造与检测
制造工艺
材料选择
选择耐高温、耐腐蚀、高强度的 材料,如不锈钢、铜等,以确保
密封性能和使用寿命。
精密加工
采用高精度的数控机床进行加工 ,确保每个密封件的尺寸和形状
测试迷宫密封在不同压力、温 度和转速下的气体或液体泄漏
率,以评估其密封性能。
摩擦力
测量迷宫密封在旋转或往复运 动中的摩擦力,以评估其对机 械效率的影响。
耐久性
通过长时间运行或反复启闭测 试,评估迷宫密封的耐用程度 和使用寿命。
环境适应性
测试迷宫密封在不同温度、湿 度、压力和介质条件下的性能 表现,以评估其在各种环境下
它通常由静止的迷宫槽和与之相配合 的旋转轴组成,通过在旋转轴上设置 多个曲折的通道,使介质在通道中流 动时产生阻力,从而达到密封效果。
迷宫密封的工作原理
当旋转轴转动时,介质被带入曲折的通道中,由于通道的弯曲和狭窄,产生摩擦 和碰撞,使介质的速度逐渐减小,同时产生一定的背压,阻止介质的外泄。
由于迷宫密封采用非接触式设计,因此具有较低的摩擦力和磨损,能够适应高速 、高温和高压等恶劣工况。
有关迷宫式密封祥解

有关迷宫式密封祥解迷宫密封就是在转轴周围设若干个依次排列的环行密封齿,齿与齿之间形成一系列截流间隙与膨胀空腔,被密封介质在通过曲折迷宫的间隙时产生节流效应而达到阻漏的目的。
由于迷宫密封的转子与机壳间存在间隙,无固体接触,毋须润滑,并允许有热膨胀,适应高温、高压、高转速频率的场合,这种密封形式被广泛用于汽轮机、燃汽轮机、压缩机、鼓风机的轴端与的级间的密封,其她的动密封的前置密封。
1 迷宫密封的密封机理流体通过迷宫产生阻力并使其流量减少的机能称为“迷宫效应”。
对液体,有流体力学效应,其中包括水力磨阻效应、流束收缩效应;对气体,还有热力学效应,即气体在迷宫中因压缩或者膨胀而产生的热转换;此外,还有“透气效应”等。
而迷宫效应则就是这些效应的综合反应,所以说,迷宫密封机理就是很复杂的。
1、1 摩阻效应泄露液流在迷宫中流动时,因液体粘性而产生的摩擦,使流速减慢流量(泄露量)减少。
简单说来,流体沿流道的沿程摩擦与局部磨阻构成了磨阻效应,前者与通道的长度与截面形状有关,后者与迷宫的弯曲数与几何形状有关。
一般就是:当流道长、拐弯急、齿顶尖时,阻力大,压差损失显著,泄露量减小。
1、2 流束收缩效应由于流体通过迷宫缝口,会因惯性的影响而产生收缩,流束的截面减小。
设孔口面积为A,则收缩后的流束最小面积为Cc A,此处Cc 就是收缩系数。
同时,气体通过孔口后的速度也有变化,设在理想状态下的流速为u1,实际流速比u1小,令Cd为速度系数,则实际流速u1为u1= Cd u1于就是,通过孔口的流量将等于q=CcCdA u1式中Cc·Cd=α(流量系数)。
迷宫缝口的流量系数,与间隙的形状,齿顶的形状与壁面的粗糙度有关。
对非压缩性流体,还与雷诺数有关;对压缩性流体,还于压力比与马赫数有关。
同时,对缝口前的流动状态也有影响。
因此在复杂型式的迷宫只,不能把一个缝口的流量系数当作所有缝口的流量系数。
根据试验,第一级的流量系数小一些,第二级以后的缝口流量系数大一些,一般流量系数常取1。
浮环密封的工作原理

14.07.2020
24
14.07.2020
5
浮环密封的优点:
(1)密封结构简单,只有几个形状简单的环、 销、弹簧等零件。多层浮动环也只有这些 简单零件的组合,比机械密封零件少。
(2)对机器的运行状态并不敏感,有稳定密 封性能。
14.07.2020
6
浮环密封的优点
(3)密封件不产生磨损,密封可靠,维护简 单、检修方便。
所以,对于高速转轴,开槽环比光滑环好,如将光滑浮环 密封与机械密封作比较,在低速时机械密封的泄漏量少些, 高速下则光滑环少些,因此,高速转动密封宜用光滑环。
14.07.2020
16
但是,当旋转频率太高时,由于密封油的 粘性阻滞作用,密封油会发热。为了散热, 常常有意保持一定的泄漏量。
而泄漏量除与环的形式有关外,还与运动 速度、油的特性、入口油温和大气温度等 有关。
14.07.2020
2
根据轴承油膜原理知道: 如浮环与轴完全同心,则不会产生油膜浮力, 如浮环与轴偏心,则轴转动时将会产生油膜浮力, 这种浮力使浮环浮起而使偏心减小。 当偏心减小到一定程度,即对应产生的浮力正好与 浮环重量相等时,便达到了动态平衡。 由于浮环很轻,因此这个动态平衡时的偏心是很小 的,即浮环会自动与轴保持基本同心,这是浮环的 特点。
O形密封环的作用是防止密封油从浮环和壳体间 的接触面处泄漏,为辅助密封。
14.07.2020
22
从浮环的结构看,目前采用较多的是L形环。 用L形环可以缩短密封轴向尺寸,但端面密 封面难于研磨,不能直接接触封油,而常 用O形密封圈密封,这样就增加了端面摩擦 力,对浮环的浮动不利。
迷宫密封原理

迷宫密封原理(总2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迷宫式密封是在密封腔和旋转轴之间,由一组密封齿片形成一系列有规则的节流间隙和膨胀空腔,通过介质的粘性摩擦以及能量的转化产生逐级节流效应,从而实现密封。
前几天我们刚学了,呵呵复制过来让大家看看:为了说明迷宫密封装置的密封原理,我们首先对气体在密封中的流动状态进行分析,当气体流过密封齿与轴表面构成的间隙时,气流受到了一次节流作用,气流的压力和温度下降,而流速增加。
气流经过间隙之后,是两密封齿形成的较大空腔。
气体在空腔内容积突然增加,形成很强的旋涡,在容积比间隙容积大很多的空腔中气流速度几乎等于零,动能由于旋涡全部变为热量,加热气体本身,因此,气体在这一空腔内,温度又回到了节流之前,但压力却回升很少,可认为保持流经缝隙时压力。
气体每经过一次间隙和随后的较大空腔,气流就受到一次节流和扩容作用,由于旋涡损失了能量,气体压力不断下降,比容及流速均增大。
气流经过密封齿后,其压力由p1降至p2,随着压力降低,气体泄漏减小。
由上述过程可知,迷宫密封是利用增大局部损失以消耗其能量的方法来阻止气流向外泄漏,因此,它属于流阻形非接触动密封。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密封间隙越小,密封齿数越多,其密封效果就会越好,然而,密封齿数增加到一定数目后,效果提高并不明显,因此,密封齿数不宜过多,叶轮前后的级间密封,一般只设3~6齿,轴端密封设6~35齿。
齿顶间隙太大,密封效果较差,若间隙太小,在转子振动或稍有弯曲时又会引起转子与密封齿间的摩擦,所以齿顶间隙也要适宜。
迷宫式密封的工作原理为了说明迷宫密封装置的密封原理,我们首先对气体在密封中的流动状态进行分析,当气体流过密封齿与轴表面构成的间隙时,气流受到了一次节流作用,气流的压力和温度下降,而流速增加。
气流经过间隙之后,是两密封齿形成的较大空腔。
气体在空腔内容积突然增加,形成很强的旋涡,在容积比间隙容积大很多的空腔中气流速度几乎等于零,动能由于旋涡全部变为热量,加热气体本身,因此,气体在这一空腔内,温度又回到了节流之前,但压力却回升很少,可认为保持流经缝隙时压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迷宫密封、浮环密封机理与维修摘要:关键词:迷宫密封、浮环密封、维修我公司水煤浆装置中……………………………………,迷宫密封是在转轴周围设若干个依次排列的环行密封齿,齿与齿之间形成一系列截流间隙与膨胀空腔,被密封介质在通过曲折迷宫的间隙时产生节流效应而达到阻漏的目的。
由于迷宫密封的转子和机壳间存在间隙,无固体接触,毋须润滑,并允许有热膨胀,适应高温、高压、高转速频率的场合,这种密封形式被广泛用于汽轮机、燃汽轮机、压缩机、鼓风机的轴端和的级间的密封,其他的动密封的前置密封。
一、迷宫密封的密封机理流体通过迷宫产生阻力并使其流量减少的机能称为“迷宫效应”。
对液体,有流体力学效应,其中包括水力磨阻效应、流束收缩效应;对气体,还有热力学效应,即气体在迷宫中因压缩或者膨胀而产生的热转换;此外,还有“透气效应”等。
而迷宫效应则是这些效应的综合反应,所以说,迷宫密封机理是很复杂的。
二、迷宫密封的结构型式迷宫密封按密封齿的结构不同,分为密封片和密封环两大类型。
密封片结构紧凑,运转中与机壳相碰,密封片能向两侧弯曲,减少摩擦,且拆换方便。
密封环由6~8块扇形块组成,装入机壳与转轴中,用弹簧片将每块环压紧在机壳上,弹簧片压紧力约60~100N,当轴与齿环相碰时,齿环自行弹开,避免摩擦。
这种结构尺寸较大,加工复杂,齿磨损后将整块密封环调换,因此应用不及密封圈结构广泛。
三、直通型迷宫的特性由于在轴表面加工沟槽或各种形状的齿要比孔内加工容易,因此常把孔加工成光滑面,与带槽或带齿的轴组成迷宫,这就是直通型迷宫,因制作方便,所以直通型迷宫应用最广。
但是,直通型迷宫存在着透气现象,其泄露量大于理想迷宫的泄露量。
3.1 迷宫特性的影响因素:1) 齿的影响。
齿距一定时,齿数越多,泄露量越少。
齿距改变时,齿距越大,泄露量会急剧下降,同时还可以减少透气现象的影响。
2) 膨胀室的影响。
国外对膨胀室深度的影响进行过试验研究,结论是浅的膨胀室对减少泄露量有利。
根据对膨胀室流动状态的观察,认为浅膨胀室中的旋涡是不稳定的。
由于旋涡能很快地把能量耗尽,所以膨胀室的渐近速度减小,起到减小泄露的效果。
3) 副室的影响。
所谓“副室”是指直通型迷宫光滑面上开的附属槽,开槽后迷宫中的流动状态立即发生明显的变化。
试验证明,只要副室的位置恰当,泄露量的减少率是相当大的。
四迷宫式气体密封的间隙除特殊情况外,一般气轮机、燃气轮机等叶轮机械都采用迷宫式气体密封。
其径向间隙应根据以下因素选取:轴承间隙,制造公差与装配误差,部件的变形(如铸件收缩和失圆),转子的挠度,以及通过临界旋转频率时的振幅,热膨胀以及由此引起的变形等。
在多种情况下,热膨胀的影响最突出。
因此,对启动与停车时单个部件尺寸的变化,以及部件的相对位移必须预先估算。
可用静态和动态有限元算法出随时间变化的热膨胀规律,由此可了解哪些是临界条件,间隙实际上应当多大尺寸。
五、迷宫密封是离心式压缩机级间和轴端最基本的密封形式,根据结构特点的不同,可分为平滑式、曲折式、阶梯式等几种类型。
a、平滑式迷宫密封平滑式迷宫密封有整体和镶片两种结构,它结构简单,便于制造,但密封效果较差。
b、曲折式迷宫密封曲折式迷宫密封也分整体和镶片两种结构,这种迷宫密封的结构特点,是密封齿的伸出高度不一样,而且高低齿相间排列,与之相配的轴表面,是特制的凹凸沟槽,这种高低齿与凹凸槽相配合的结构,使平滑的密封间隙变成了曲折式,因此,增加了流动阻力,提高了密封效能。
但只能用在有水平剖分面的缸体或隔板中,并且密封体也要作成水平剖分型。
c、阶梯式迷宫密封阶梯式迷宫密封从结构上分析它类似于平滑式迷宫密封,而密封效果却与曲折式迷宫密封近似,常用于叶轮盖板和平衡盘处。
常见的如图所示。
a)镶嵌曲折型密封b)整体平滑型密封c)台阶型密封六、迷宫密封的技术要求:检查各级密封齿,应无污垢、锈蚀、毛刺、裂纹、弯曲、缺口变形以及折断等缺陷,密封损坏及间隙超差时应更换,密封装配后应无松晃或过紧现象,密封齿顶端应尖锐。
对小机泵来说,密封齿只有一个,且较大,密封齿不与轴配合,而与轴承定位盖配合。
油环厚度3~5mm。
七、迷宫密封的特点:迷宫密封在高温、高压、高转速条件下有良好的密封性,不需要润滑,没有摩擦,使用寿命长,不需其它密封材料;但加工精度高,装配较难,不能完全阻止气体的泄漏。
常因机组运转不良而磨损,磨损后密封性能大大下降。
浮环密封是一种非接触性密封,属于流阻型非接触式动密封,是依靠密封间隙内的流体阻力效应而达到阻漏目的。
由于存在间隙,避免了固体摩擦,适用于高速情况,即可封堵液体,也可封堵气体。
一、浮环密封的密封机理浮环密封的密封原理是建立在流体力学基础上,属动力密封。
浮环就是处于转轴上, 位于浮环密封腔内的两个与转轴具有较小间隙的圆环。
封油注入浮环密封腔后, 沿浮环间隙向内浮环内侧和外浮环外侧泄漏。
由于转子处于高速旋转状态,流入浮环间隙内的封油, 在旋转轴的作用下形成了具有一定承载能力的油膜。
该油膜一方面将浮环抬起, 使浮环与轴颈间实现液体润滑, 从而减轻摩擦、降低磨损。
另一方面, 由于油膜充满了整个浮环间隙, 所以阻止气体介质外漏, 从而起到了密封的作用。
二、浮环密封的组成与工作情况浮环密封由内浮环(介质侧浮环)、外浮环(大气侧浮环)、浮环座、压盖、弹簧、防转销组成。
在工作时,浮环受力情况与轴承相似,所不同的是,对轴承而言,轴浮动而轴瓦固定不动,因此当轴转动而产生油膜力时,会将轴抬起;而对浮环来说,由于浮环重量很小,故轴转动而在浮环与轴的间隙中产生油膜浮力时,浮起的将是浮环,轴是相对固定的。
根据轴承油膜原理知道,浮环与轴完全同心,则不会产生油膜浮力,反之,如浮环与轴承偏心,则轴转动时会产生油膜浮力,这浮力使浮环浮起而使偏心减小。
当偏心减小到一定程度,即对应产生的浮力正好与浮环重量相等时,便达到了动态平衡。
由于浮环很轻,因此这个动态平衡时的偏心是很小的,即浮环会自动与轴保持基本同心。
下图为浮环密封结构简图。
三、浮环密封装置的结构型式:浮环密封装置有多种结构型式,其主要型式有:宽环和窄环、光滑环和开口环、液膜和干式浮动环。
(1)宽环和窄环1、宽环的宽度相对其直径来说较大,其比例l/D=0.4~0.6。
这种环的特点在于工作时作用在此环上的流体动力要比窄环大,并且不需用对正中心的附件。
在一定的压差和泄露量之下,其数目可以比窄环少些,这样,密封装置的结构可以简化,并便于装拆和检修。
宽环的缺点在于环的两侧会有较大的压差,这样,作用在环端面上的压力也就较大,在自由浮动时所须克服的端面摩擦力较大,即浮动较为困难。
2、窄环的宽度相对其直径较小,其比例l/D=0.1~0.2。
窄环与轴的间隙较小,工作时,间隙中形成的流体动力较小,因此其自动同心的能力较差,大多用橡胶O型圈来帮助对正中心。
由于采用这种辅助措施,偏心度较小,停车时间也较少,这样,虽然环窄,泄露量却不大。
窄环也可以不用O形圈定位,而改用弹簧。
环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压在隔离环端面上。
当密封液的压力降低时,环仍可以保持它的对正中心位置。
由于作用在每个窄环上的压力差比宽环小,所以环作用在隔离环端面上的压力也就小,即窄环容易浮动。
(2) 光滑环和开口环光滑环的内孔是光滑的;开槽环的内孔全长开槽或部分开槽。
由于光滑环与轴表面的间隙中水力摩擦较小,使用中回出现较大的泄露量。
开槽环的内孔加工有许多道环形槽,与轴的间隙中水力摩擦较大,在同样的压差和同样的宽度下,泄露量要比光滑环小,特别是在高转速下可以作到完全不漏,液膜形成也很稳定,能有效的起到密封作用。
所以,对于高速转轴,开槽环比光滑环好,如将光滑浮环密封与机械密封作比较,在低速时机械密封的泄露量少些,高速下则光滑环少些,因此,高速转动密封宜用光滑环。
但是,当旋转频率太高时,由于密封油的粘性阻滞作用,密封油会发热。
为了散热,常常有意保持一定的泄露量。
而泄露量除与环的形式有关外,还与运动速度、油的特性、入口油温和大气温度等有关。
(3)液膜和干式浮动环浮动密封既可密封液体,也可密封气体。
用以阻止液体泄露的称为液膜浮环密封;用于阻止气体泄露的称为干式浮环密封,因为浮环通常石墨等固体自润滑材料制造,故又称石墨浮环密封。
石墨浮环密封:波形片弹簧的弹力及气体压力使各浮动环的一个端面分别与各隔离环的一个端面紧密贴合,组阻止气体沿径向泄露,并靠端面的摩擦力防止环转动通过浮动环密封沿轴向漏出的少量气体由排漏空排出,或引至主机的气体进口。
石墨浮环密封的工作间隙不是定值,而是随摩擦发热状况而自行调整,故有“热自调间隙密封”之称。
石墨既耐腐蚀又耐热,但它太脆,在径向载荷作用下易断裂。
在离心压气机中,采用了石墨作浮环,为了防止断裂,常在石墨环的外周镶有金属环。
石墨环用冷缩方法套用金属环内,然后再加工石墨环的内孔,使之达到规定的尺寸。
当轴封的温度上升时,如镶环与轴的材料相同或相似,他们的膨胀量就会相同或相差不大。
而不致影响密封性能。
这种结构已成功应用于温度高达400℃的气体密封。
四、浮环密封失效的原因①从浮环密封的结构和原理可知,密封效果与浮环间隙有直接关系,从减少密封油泄漏、提高密封效果来看,浮环间隙尽量减小,但间隙太小又会导致浮环工作条件的恶化,导致浮环抱轴发生;浮环间隙过大,泄油量增加,使密封油、润滑油互窜,密封油跑损、稀释。
所有浮环间隙的选取范围一般是:内浮环半径间隙S=(0.0005~0.0010)D,外浮环半径间隙S=(0.001~0.0020)D,其中,D为浮环公称直径,单位mm。
②润滑油流人机器时压力高或润滑油温度高,会导致油的黏性下降,流动性差,导致润滑油窜到密封油中,密封失效。
③密封气带液体或压力差不符合要求值,有两种情况发生:一种是封不住密封油,密封油窜到机内,密封油跑损;另一种是密封气窜到密封油中,造成密封油和润滑油污染,密封油稀释。
④密封油质量太差,黏度达不到要求值,流动性太强,油膜形成不好,密封点泄油量增加。
⑤运转密封油泵出现故障,使密封油压力降低,密封油流量减小,油膜形成不理想,密封油、润滑油受污染,甚至密封油中断,导致烧坏。
⑥由于机组检修时装配质量问题或零件损坏,使浮环卡死,形成带缺陷的油膜,使润滑油窜人密封油中,密封油失效。
⑦由于装置操作波动大,导致压缩机流量波动频繁,也会影响浮环密封油膜的形成,使得密封失效。
五、浮环密封的检修要求浮环密封检修技术要求如下:1、拆卸浮环密封组件时注意不可将浮环上巴氏合金面拉坏,必要时允许将转子稍微抬起,但抬起高度不超过0.10mm。
2、浮环内圆面上的巴氏合金层应无划痕、沟槽、裂纹、脱层、磨损、嵌入硬性颗粒和电蚀等缺陷,浮环和壳体上相互配合的端面要光滑平整,接触均匀;浮环厚度均匀,沿整周厚度误差小于0.01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