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期间中日轻武器性能对比

合集下载

抗战中日武器比较

抗战中日武器比较

一、轻武器中国优于日本中国战场上交战双方的机械化程度都不高。

前期中国的机械化部队只有靠苏联援助装甲车建立的第五军(基干为第200师)。

日军对华作战时投入的全机械化部队也只有第五师团和第三战车师团。

在中日两军的作战伤亡中,枪伤都占一半以上,可见轻武器在战场上仍唱主角。

从轻武器的主体枪械看,中国军队始终占优势。

从1937年至1945年,日军对华作战兵力保持在50万至105万之间,其中半数装备枪支(多数炮兵和勤务人员不配枪)。

中国方面,国军一线兵力则保持在200万至300万,也有半数配备枪支;此外民间武装也有大量枪支(近代中国进口的毛瑟手枪既驳壳枪近百万支,多为富户购买,笔者的姥爷及姑父都曾拥有此枪);当时共军枪支数量不详,据相关资料记载,至1945年夏,八路军总数约90余万,枪支37万余支,平均每支枪不足20发子弹(笔者认为,这也是共军只能以游击战为主的原因之一)。

从当时双方主要装备的枪械质量看,中国要稍优于侵华日军。

抗战前期,中国军队派系杂乱,不过从清末起,军界大多看中德式7.9毫米口径枪械,最早大批装备的步枪便是毛瑟枪的改进型-“汉阳造”。

1935年,南京政府根据德国顾问建议,以德式Kar98毛瑟枪为标准统一全军,除在外国购买,在国内仿造为“中正式”。

此种枪在二战期间也是德军主要装备,性能优于日军的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式步枪。

据相关人士回忆,毛瑟枪在实战中,枪伤“进口小,出口大”。

而日军的6.5毫米口径的“三八大盖”不仅口径小,且因其弹道设计缺陷,所以杀伤力大大降低,当时有人戏称:“三八枪打中抗日战士,养几天伤继续抗日”。

日军也深感三八枪威力小,1939年研制出7.7毫米口径的九九式步枪,性能与德国98式相当,却因生产能力所限仅有少量装备。

在轻机枪方面,抗战时期中国各派系军队装备的轻机枪主要是7.9毫米口径的捷克式(与德式枪弹通用),质量优于日军的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中国人俗称“歪把子”)。

“七七事变”前中日军力对比

“七七事变”前中日军力对比

“七七事变”前中日军力对比1945年,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这是在怎样的客观条件下取得的呢?中国海上力量不如日本一艘舰艇一国的军事实力强弱,归根到底由综合国力,尤其是工业生产能力来决定。

且看1937年抗战爆发前,中日双方的一系列数据对比:日本年工业总产值60亿美元,中国13.6亿美元;日本年产钢铁580万吨,中国4万吨;日本年产煤5070万吨,中国2800万吨;日本年产石油169万吨,中国1.31万吨;日本年产飞机1580架,大口径火炮744门,坦克330辆,汽车9500辆,战舰52422吨,而这些现代化武器装备,中国均无自产能力。

无论国家的经济状况、技术状况还是军事状况,日益西化的日本都遥遥领先中国整整一代。

先以双方海军军力对比为例:“七七事变”前夕,中国海军兵员共约2.5万人,共有66艘舰艇,总吨位57608吨。

而截止到1937年6月,日本海军兵员12.7万人,共有舰艇285艘,总吨位超过115万吨。

日本一艘大型战列舰的排水量,就超过了当时的整个中国海军。

再说空军。

当时中国空军仅有600余架飞机,全部进口,不仅无整机自产能力,且无主要零部件之自产能力。

因缺乏零件的缘故,抗战爆发时能够投入战斗的飞机仅223架。

而日本具备完全的飞机自产能力,年产各类机型1580架。

“七七事变”前,日本海军、陆军航空兵共有2700架飞机,其中作战飞机1600架。

在海军作战飞机中,能在航母上起降的就有130架。

170万常备军是多是少中日双方陆军的战斗力之比,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呢?按现代的国防军事理念讲,国家平时应该精简现役军人数量,增加预备役兵员,节约资源用于更新武备,真正开战后,通过迅速有效的动员投入战争。

可当时的中国却相反,现役常备军170余万,而受过军事训练的预备役兵员仅150余万。

以当时中国的人口总数和经济基础而论,前者数额大得完全不合理,后者又小得不成比例。

相比之下,“七七事变”前日本的人口为9000万人,可精确统计并进行高效动员,常备军兵力不过38万人。

二次世界大战的秘密武器-第三章

二次世界大战的秘密武器-第三章

第三章二战时期最好的轻武器一:自卫手枪:德国瓦尔特PP手枪。

自卫手枪的体积都很小,关键在其出枪发射第一发子弹的过程要短。

pp手枪是二战时期最先进的手枪,特别是其双动击发机构,可以和普通自动手枪一样张开机头射击,也可以像转轮手枪一样直接扣扳机击发。

赋予该枪无与伦比的出第一枪的速度。

二:战术手枪:战术手枪要求的是在50米内的命中精度和停止作用。

勃朗宁1935大威力手枪。

该枪的射击精度超过驳壳枪,便携性更在驳壳枪之上,停止作用也优于驳壳枪,13发弹夹要多于驳壳枪的10发标准弹夹。

所以是当时最好的战术手枪。

三:冲锋枪:芬兰索米冲锋枪。

要求其高射速、连发时的精度及弹容量。

芬兰索米冲锋枪是那时最好的。

MP40次之。

苏联的PPS是依照索米冲锋枪研制的,但是当时苏联为了提高生产量和其工艺相对较差的问题,PPS与索米有这很大距离。

用PPS连发射击时很难控制,而索米可以对200米内人体目标精确射击,索米50发弹夹是当时的首创、70发单鼓是其它冲锋枪的楷模。

MP40精度好,易于生产,但射速偏低。

汤姆逊精度稍差,弹容太小、价格昂贵。

后来替换产品M3便宜了,但同样存在精度差和穿透力差的问题。

英国斯登就是个便宜。

四:手动步枪:德国98K。

手动步枪就是精度问题,射程都差不多,德国98K是当时精度最高的步枪,有人说英军李步枪精度比98K精度高,不懂枪的人才会说。

步枪可以不用瞄准镜对400米内目标精确射击,在这个距离上保持相当的穿透力,对土筑和砖墙的掩体造成严重损坏甚至贯穿。

在800米内群射可以进行火力压制。

当然装上瞄准镜作为狙击步枪可以打得更准远。

98K的旋转后拉式枪机使步枪得到了最佳密封,初速和射程、精度都很高。

所以到现在都被狙击步枪采用,且德国枪械加工的精密程度也高于英国。

当然,李步枪的确是支优秀的步枪,它的优点就是因其后拉枪机过程短及弹仓容弹量比98K多1倍所导致射速快。

之所以有人说其精度高是因为其枪弹装药少,后坐力小。

抗战前中国与日本综合实力对比

抗战前中国与日本综合实力对比

抗战前中国与日本综合实力对比抗战时期日军的编制七七事变前,日本陆军有17个常备师团、4个混成旅团、4个骑兵旅团、5个夜战重炮旅团、3个战车联队、16个飞行联队(54个飞行中队)以及守备队(旅团)。

合计38万人。

日本的征兵制规定凡17-40岁男子必须服役。

还有预备役兵73.8万,后备役兵87.9万、第一补充兵157.9万,第二补充兵90.5万。

此外还有第一、第二国民兵役。

日本海军动员与陆军类似,但服役年限不同。

全国可动员1000万人。

侵华战争前期,各师团都有若干补充大队,配备步兵轻武器,不列入战斗序列,作用是随时补充师团的缺额。

所以每个师团实际参战人数要大于编制人数。

如淞沪会战的第9师团,1个多月死伤12360人,但仍能不经修整进攻南京,就在于补充体制发挥了作用。

但侵华战争后期,日军兵源短缺,已经难以随缺随补。

师团是日军各兵种联合的战略单位,能承担战略方向(进攻作战)任务,编成内各兵种齐全,包括步兵为主体,骑兵炮兵工兵辎重兵兼备。

明治以来,师团一直沿用2旅4联队制(步兵)。

每个师团下辖:2个步兵旅团、骑炮工辎联队各1个,合计8个联队,另有通信队、卫生队、第1、2、3、4野战医院、兵器勤务队、病马场等。

每个步兵旅团下辖2个步兵联队。

每个步兵联队下辖3个步兵大队。

每个大队下辖4个中队。

全师团有48个步兵中队。

根据中国军委会军令部调查,九一八事变时,日军师团平时13000人,战时18000人;七七事变时,师团平时15000人,战时20000人。

日军的文件记载是,师团平时11858人,战时21800人,有的甚至达到25200人。

1936年日军在充实军备的计划中规定,除现有常备师团及少数新建师团外,大部分新建师团取消旅团级别,直辖联队。

1937年9月,以独立混成11旅团为基础扩编为第26师团,辖3个步兵联队。

1938年4-6月,日军组建了6个三联队制师团,包括第15、17、21、22、23、27师团。

但编制不统一。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军队装备与技术进步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军队装备与技术进步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军队装备与技术进步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段极为艰苦的历史时期,中国军队在这场战争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与日军的对抗中,中国军队装备和技术的差距也暴露出来。

为了保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中国军队不断努力探索以提升装备和技术水平为核心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首先,抗日战争爆发之初,中国军队的装备可谓是与日军形成鲜明对比。

当时,日军已经拥有了先进的轻武器、重武器以及较先进的军用设备。

而中国军队则主要依赖于旧式武器,如步枪、手榴弹等,并且缺乏现代化单位战斗力的支援。

然而,中国军队并没有因此而气馁,相反,他们积极寻求装备和技术的突破,以期提升战斗力。

在装备方面,中国军队开始大规模翻制和生产轻武器,如冲锋枪、机枪等,以填补装备空白。

同时,中国军队也加大了对重武器和军用设备的引进力度,尽可能从欧美国家购买一些先进的武器和设备。

除了装备的突破,中国军队还积极探索和引进技术以提升战斗力。

在战争初期,中国军队缺乏现代化指挥系统和通信设备,无法进行高效的指挥和协调。

为此,中国军队开始引进先进的通信设备和通信技术,以便更好地实施组织和协同作战。

此外,为满足作战需求,中国军队还积极培养和引进军事工程技术人才,以加速战时工事建设和维修。

随着战争的深入,中国军队在装备和技术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

中国军队开始自行研制各类武器和设备,如火箭炮、自行火炮、坦克等,并逐步减少对进口武器的依赖。

同时,中国军队还在战争中不断总结经验,改进装备和技术,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战场形势。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装备和技术的进步对于战争的胜利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虽然在整个战争过程中,中国军队与日军的装备和技术水平仍存在明显差距,但中国军队通过大力发展军事工业和科技研发,逐步弥补了这一差距。

中国军队以顽强的意志和出色的战斗力,成功坚守在抗日前线,为最后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结起来,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在装备和技术方面面临了严峻的挑战,但通过积极的努力和探索,在战争的进程中实现了一系列的突破。

中国抗战期间的军事装备

中国抗战期间的军事装备

中国抗战期间的军事装备中国抗战期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人民进行抵抗和反抗的时刻。

为了保卫自己的国家和家园,中国军队使用了各种各样的军事装备。

这些装备在战斗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提供了中国抵御日本侵略的能力和坚持战斗的勇气。

本文将对中国抗战期间使用的军事装备进行介绍。

一、步兵武器步兵是中国抗战期间的主力军。

为了提升步兵的战斗力,中国军队使用了各种各样的步兵武器。

其中最常见的是步枪,例如著名的“九四式”步枪,它是基于德国的Mauser M 98步枪而改进的。

这种步枪具有较长的射程和较高的精度,为中国军队在远距离射击中提供了一定的优势。

此外,还有轻机枪、冲锋枪等武器的使用,这些武器在近距离战斗中表现出色。

二、炮兵装备炮兵是中国抗战期间的重要力量,起着火力支援和制敌的关键作用。

中国军队使用了各类步兵炮和火炮,其中包括榴弹炮、加农炮和火箭炮等。

这些炮兵装备在阻击日军和进行地面战斗时发挥了重要作用。

特别是中国军队熟练运用的榴弹炮,可以有效地打击敌人的有生力量和阵地,为中国军队在战场上取得胜利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三、装甲车辆虽然中国抗战期间的装甲车辆相对较少,但它们在战斗中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中国军队主要使用了轻型坦克和装甲车等装备。

其中,华北局势紧张时引进的苏联T-26轻型坦克是中国军队最广泛使用的坦克之一。

尽管它的装甲相对较轻,但在抵御日本军队的进攻和发起战斗中仍然起到了关键作用。

四、飞机中国抗战期间的空中战斗对中国军队的抵抗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尽管中国空军在装备和数量上与日本军队相比存在巨大的差距,但中国军队仍然努力保卫自己的领空。

中国军队主要使用了国产的I-15和I-16战斗机,这些战斗机在一些局部战斗中取得了一些胜利。

此外,中国军队还使用了苏联的舰载机和轰炸机等。

五、海军装备中国抗战期间的海战对中国军队的胜利至关重要。

中国军队使用了各种各样的军舰来保卫自己的海岸线。

其中包括驱逐舰、潜艇和巡逻舰等。

带你了解抗战中国使用的9款大炮,从日制、法制、德制到自制型号

带你了解抗战中国使用的9款大炮,从日制、法制、德制到自制型号

带你了解抗战中国使用的9款大炮,从日制、法制、德制到自制型号抗战时期中国军队的身管火炮主要依赖于进口,这也导致了抗战时期中国军队装备的身管火炮型号杂驳且不好分辨。

今天就大致介绍一下抗战时期中国军队装备的各种身管火炮及其大致情况,以作科普。

博福斯M1930型75毫米山炮博福斯M1930型75毫米山炮是当时的国民政府从德国原装进口的20倍径75毫米山炮,前后总共进口了132门,编成2个炮兵旅和3个独立炮兵营,该炮先后参加了华北抗战,徐州会战,淞沪会战,武汉会战等抗战前期的几乎所有大战,是抗战前期中国军队装备的主要身管火炮。

正在作战的M1930 L/20型75毫米山炮该炮的外形十分好辨认,就是其炮盾的上部和下部是弯曲的,作用是防止流弹和弹片打到炮盾上跳弹后,造成更严重的二次伤害。

该炮的上下炮盾都是弯曲的该炮在抗战中对标的是日本的94式75毫米山炮,其最大射程比日本的94式75毫米山炮多出了1公里左右,是少有的在质量上对日军火炮有质量优势的火炮。

而且,该炮使用的75毫米山炮炮弹当时中国能够自行生产,因此在抗战前期是中国军队师属及一下作战单位的主要身管火炮。

克虏伯1903型L/29型75毫米野战炮这款克虏伯野战炮属于克虏伯开发的一种基本型的75毫米野战炮,主要面对的是当时装备了各种杂牌75毫米火炮的用户,在经过简单的改装之后,就能够使用其他杂牌75毫米野战炮的炮弹,因此十分受到中国等火炮装备型号较多国家的欢迎。

这是一款能简单改装的基本型75毫米炮该炮在中国的使用历史较长,在清政府时期的新军就已经编列和使用该款野战炮。

当时清政府新军一个师拥有36门75毫米野战炮和18门75毫米山炮,这种规格的火炮装备标准,在整个抗战中除了后期中国驻印军之外,都没有中国军队达到或者超越。

正在进行转移的1903型75毫米野战炮该炮对于抗战中的中国军队来说,虽然最大射程只有8公里,但是其重量只有950公斤,能够在简单的分解之后由人力或者畜力进行转移。

日本九六式与九九式轻机枪比照

日本九六式与九九式轻机枪比照

日本九六式与九九式轻机枪比照
作者:暂无
来源:《轻兵器》 2010年第17期
本刊于2010年第8(上)期中插刊登了日本九六式6.6.5mm轻机枪的图片后,很多读者问询该枪与九九式轻机枪在外形上如何分辨。

九九式轻机枪(下)是九六式轻机枪(上)的改进型,两者外形极其相似,可能是喇叭状的枪口消焰器使读者误以为本刊8(上)期的彩图是九九式轻机枪。

的确,九六式轻机枪本来不带枪口消焰器.图中的枪口消焰器应该是后来加装的。

两图对比可以看出,九九式轻机枪与九六式轻机枪在外形上的主要区别是:前者的枪托底部设有可折叠的驻锄,而后者的则没有;后者的提把上有刻槽,前者的则没有。

另外,两支枪的两脚架折叠控制装置也不同。

抗日战 争中使用的主要武器有哪些

抗日战 争中使用的主要武器有哪些

抗日战争中使用的主要武器有哪些抗日战争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民族保卫战,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军民使用了各种各样的武器来抵抗日本侵略者。

这些武器虽然在性能和装备规模上与日军存在差距,但依然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保卫祖国的领土和人民贡献了力量。

首先要提到的是步枪。

中正式步枪是当时中国军队的主要装备之一。

它仿制自德国毛瑟步枪,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

此外,还有汉阳造步枪,虽然在性能上相对落后,但因其产量较大,在抗战中也被广泛使用。

轻机枪方面,捷克式轻机枪是一款备受青睐的武器。

它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射击精度高的特点。

在战斗中,能够提供较为持续的火力支援。

重机枪则以马克沁重机枪为代表。

这款武器具有强大的火力,能够有效地压制敌人的进攻。

但由于其重量较大,机动性相对较差。

手榴弹也是中国军民常用的武器之一。

例如,巩式手榴弹,在近战中能给敌人造成较大的杀伤。

迫击炮在抗日战争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它具有轻便灵活、易于操作的特点,能够对敌人的阵地和工事进行有效的打击。

除了以上这些枪械和火炮类武器,大刀在抗战中也有着独特的地位。

尤其是在近战和夜战中,中国军人挥舞着大刀,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展现出了无畏的勇气和顽强的战斗精神。

在火炮方面,山炮和野炮是中国军队拥有的为数不多的重武器。

尽管数量有限,但在一些关键战役中,它们还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对于八路军和新四军等敌后抗日武装来说,武器装备更为匮乏。

他们往往通过缴获敌人的武器来武装自己,或者自制一些简单的武器,如土枪、土炮等。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充分发挥了智慧和创造力,因地制宜地利用各种武器进行战斗。

同时,也通过不断的战斗经验积累和技术改进,提高了武器的使用效能。

虽然我们的武器装备相对落后,但凭借着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和英勇的战斗精神,中国军民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这些在战争中使用过的武器,不仅是战斗的工具,更是中华民族抵抗外敌、捍卫尊严的象征,它们见证了那段血与火的历史,也激励着我们铭记历史,珍惜和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的军事装备

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的军事装备

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的军事装备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段艰苦卓越的岁月,也是中国军事装备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不仅面对着日军的入侵,还面临着严重的装备不足。

然而,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仍然展现了其自主研发、生产的军事装备,在保卫祖国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步兵武器步兵是抗日战争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力量。

中国当时主要使用步枪、机枪和手榴弹等武器。

其中,八一式步枪是中国军队最为广泛使用的步枪之一,它的可靠性和射程在战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还自主研发了中正式步枪,虽然性能稍逊于八一式,但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仍然为中国士兵提供了必要的火力支援。

此外,中国还引进了苏联的PPD冲锋枪和苏联步兵冲锋队战术,这一装备和战术的引进对中国军队改善了火力压制和机动性非常重要。

尽管中国在抗日战争初期步兵装备的数量和质量都相对落后,但通过持久的抗战努力,逐渐提升了自身的战斗力。

二、坦克武器坦克作为机械化战争中的主力装备,对于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的军事装备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在抗日战争初期,中国所拥有的坦克装备相对较少,质量也较低。

但随着战局的逐渐发展,中国开始自主研发和生产属于自己的坦克。

中国自主研发的“黄骠”坦克和仿制的苏联T-26坦克成为中国坦克部队的主力装备。

尽管这些坦克在装甲和火力方面无法与日军的战车相媲美,但在数量上仍然对日军产生了一定的威胁。

此外,中国还在战争后期成功生产了一种新型坦克,即著名的“巴达维亚”坦克,这种坦克装备为中国军队提供了更强大的火力支援。

三、航空装备航空装备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的航空力量尤为重要。

中国在抗日战争初期,航空装备相当落后,主要以侦察机和轰炸机为主,其战斗机数量有限且质量不高。

但随着战局的发展,中国自主研制的飞机逐渐壮大。

在战争后期,中国生产了大量的歼击机,如光复式、零陵式等,这些飞机在空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还成立了航空工业公司,开始自主设计和生产军用飞机,提高了中国的航空装备水平。

九一八事变的历史军事器械与装备

九一八事变的历史军事器械与装备

九一八事变的历史军事器械与装备九一八事变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也是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

在这场侵华战争中,日本使用了一系列先进的军事器械与装备,为其军队的侵略行动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力量。

本文将就九一八事变期间日本军队所使用的主要军事器械与装备展开论述。

一、步兵武器步兵是军队中最基础的兵种,九一八事变中的日本军队装备了精良的步兵武器,提升了其战斗力。

其中,步枪是最基本的步兵武器之一。

日本军队采用的主要步枪是九八式步枪,这是一款装备精良、性能稳定的步枪,具备较高的射击准确性和射程。

此外,九一八事变中的日本军队还广泛使用了轻机枪、冲锋枪等武器来增强火力。

轻机枪是一种轻便灵活的武器,可提供大量的弹药射击,有效压制敌方火力。

冲锋枪则具备较高的射速和射程,适合近距离战斗。

这些步兵武器的使用使日本军队在九一八事变中具备了强大的火力支援能力。

二、坦克与装甲车辆在九一八事变中,日本军队还首次投入了坦克与装甲车辆,给中国军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其中,日本使用了大量的九五式轻型坦克,这款坦克具备较高的机动性和火力,能够迅速改变作战位置并有效摧毁敌方目标。

此外,日本还使用了九七式中型坦克等装备,提升了其在九一八事变中的机动作战能力。

除了坦克,日本军队还广泛使用了装甲车辆,如九二式装甲车等。

这些装甲车辆既能摧毁敌方阵地,又能够运送士兵和物资,提供了强大的机动支援能力。

三、火炮与重型武器火炮与重型武器在战场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九一八事变期间,日本军队使用了各类火炮与重型武器,有效地消灭了中国军队的据点和战斗力。

其中,火炮主要包括重型加农炮、迫击炮等。

重型加农炮是一种强大的远程火炮,具备较高的射程和杀伤力,能够摧毁敌方的工事和堡垒。

日本军队还使用了迫击炮等轻便火炮,用于机动作战。

此外,日本军队还广泛使用了重机枪、反坦克炮等重型武器。

重机枪能够提供大量火力压制,有效打击敌方步兵和装甲目标。

反坦克炮则专门用于对付敌方坦克,具备强大的穿甲能力。

7X57mm步枪弹是中国抗战时期最佳选择

7X57mm步枪弹是中国抗战时期最佳选择

7X57mm步枪弹是中国抗战时期最佳选择步枪弹是所有弹药中影响面最广的一种,涉及到每个一线步兵。

步枪弹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步兵战斗力的发挥,必须慎重考虑。

20世纪初到抗战爆发为止,中国军事领域受德国和日本的影响很大,因此国内使用的步枪弹主要也是以德式和日式为主,德国7.92×57mm毛瑟步枪弹最多,日本6.5×50mm有坂步枪弹步枪弹是所有弹药中影响面最广的一种,涉及到每个一线步兵。

步枪弹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步兵战斗力的发挥,必须慎重考虑。

20世纪初到抗战爆发为止,中国军事领域受德国和日本的影响很大,因此国内使用的步枪弹主要也是以德式和日式为主,德国7.92×57mm毛瑟步枪弹最多,日本6.5×50mm有坂步枪弹其次。

其他很多种类的枪弹,如苏联7.62mm 莫辛-纳甘枪弹、英国0.303英寸恩菲尔德步枪弹、法国8mm勒伯尔步枪弹等,国内都有使用,但装备数量都比较少。

直到抗战后期,随着美国援助物资的到达,斯普林菲尔德0.30-06步枪弹的使用有所增加,但仍然不及德、日两种子弹普遍。

近年来,随着网络普及,特别是军事玄幻小说兴起,各种以讹传讹的说法流传开来,给人们造成不少错觉。

仿佛7.92×57mm毛瑟步枪弹和中正式步枪的组合,完全克制了6.5×50m m有坂步枪弹和三八式步枪的组合,抗战时中国军队的轻武器优于日本军队。

实际上,7.92mm毛瑟步枪弹并非完美无缺,6.5mm有坂步枪弹也不是人们想像的那么差。

就我个人的观点而言,在抗战时期,7×57mm毛瑟步枪弹才是中国军队的制式步枪弹的最佳选择。

7.92mm毛瑟步枪弹的优点是威力大,杀伤效果好,缺点是全弹的尺寸和质量都比较大,后坐力太大。

基本上,当时流行的全威力枪弹,如7.92mm毛瑟步枪弹、斯普林菲尔德0.30-06步枪弹和苏联7.62mm 莫辛-纳甘枪弹都有类似的特点。

口径在7.5~8mm之间,枪口功能都超过3500J。

抗战前夕中日两国之国力军力对比表

抗战前夕中日两国之国力军力对比表

抗战前夕中日两国之国力军力对比表中日两国1937年之国力比较表类别 \ 国别中国日本比率国土总面积1142 万平方公里(外蒙古还未独立) 37 万平方公里(外蒙古还未独立) 31 : 1人口总数 4.6 亿 0.9 亿 5 : 1工业总量 13.6 亿美元 (占GDP 10%) 60 亿美元 (占GDP 80%) 1 : 4钢铁总产量 4 万吨 380 万吨 1 : 145煤年产量 2800 万吨 (其中外资企业占55%) 5070 万吨 1 : 2石油年产量 1.31 万吨 169 万吨 1 : 129铜年产量 0.07 万吨 8.7 万吨 1: 121飞机年产量基本无生产能力 1580 架 /大口径火炮年产量无生产能力 744 门 /坦克年产量无生产能力 330 辆 /汽车年产量无生产能力 9500 辆 (设备能力为年产30000辆) /年造船业能力不详 47.32 万吨 /年造舰能力仅能生产少量小型舰艇 5.3 万吨乱曰: 中国自清末在甲午战争中惨败给日本后,国势大衰。

民国建立之后又是军阀混战,发展缓慢。

至抗战军兴以前,可以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弱国。

而日本自从在甲午战争中大胜中国,得到了清廷巨额赔款以后,国势大增。

至1937年,可以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强国。

抗战前夕,中日两国国力根本就不是在一个数量级上。

诺大的中国在当时与撮尔倭国的差距之大,今天想来,也令人汗颜。

类别\国别中国日本比率军事工业大口径火炮,坦克,汽车尚不能生产。

飞机和舰艇虽已生产出少量产品,但主要部件仍需进口。

无批量生产能力,按战时标准,实际上等于不能生产。

仅能生产步兵轻武器和小口径火炮。

工业门类齐全,大口径火炮,坦克,汽车,飞机,舰艇均可生产研发,步兵轻武器和小口径火炮等的年生产能力,完全满足进行大规模战争的需要。

差距太大陆军步兵182个师又是6个旅,骑兵9个师又6个旅,炮兵4个旅又二十个独立团极其他少量特种部队(其中40个师是以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的黄埔军校生为军官而组建的部队,训练与装备较其它部队为好)。

抗战时期中共、国军及日军的武器装备详情

抗战时期中共、国军及日军的武器装备详情

日军日军战术单位通常为师团,一个师团标准配置为: 士兵21945人,马匹5849匹,步骑手枪9476枝,576具,轻机枪541挺。

重机枪104挺,野山炮64门,步兵炮44门。

( 你可以做成一个简易的汇总表)轻武器: 1. 军刀篇:32式军刀(俗称32马刀):日本陆军军刀采用传统“阵太刀”的形式日军2战98式军刀2. 手枪篇:王八盒子(南部十四年式手枪)提起南部十四式手枪,估计没有几个听说过。

但是如果提起“王八盒子”手枪,恐怕就大不一样了。

此枪为日军在侵华战争中装备的主要手枪。

他不但样子怪,威力也小,由于这枪的皮套有个圆形的盖子,所以中国民间俗称其“王八盒子”,臭名昭著的王八盒子。

94式手枪,该枪杀伤力与极度凶残。

3.步枪篇:“三八大盖”“三八大盖”。

与王八盒子一样臭名昭著。

在中国大地上的城乡村野、街头巷尾,有谁不知道“小日本鬼子的大盖枪”呢!三八式步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法西斯陆、海军最主要、最基本的单兵武器,也是装备量最大、装备时间最长的一型单兵武器,直到日本战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才停止使用,用了整整40年。

重武器:1,轻机枪,歪把子:。

“歪把子”是中国广大抗日军民给日本十一年式6.5mm轻机枪起的一个俗名。

这个俗名既描述了日本十一年式6.5mm轻机枪造型上的本质特征,又蕴含了中国人民对侵略者的憎恶与仇恨。

2. 九二式重机枪被日军称做除了重量偏大以外没有任何缺陷的重机枪,是整个战争时期日军最重要的重机枪,战场上这种重机枪,号称枪响人亡绝非夸大3 .迫击炮、山炮:日军60式迫击炮大正十年掷弹筒口径50毫米,重量很轻只有2.6公斤,射程为175米。

支援火炮四一式75毫米山炮50毫米口径的八九式掷弹筒,具有一定近战火力优势。

高端武器:坦克:三式中型坦克,重约18吨。

四式中型坦克,战斗全重为30.8吨飞机:川崎九一三菱九六国军国民政府武器装备概况:国军一般以师为单位,以精锐的中央军为例,一个师10923人,步骑手枪3831枝,掷弹筒243具,轻机枪274挺,重机枪54挺,野山炮12门(9门)。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军队装备与武器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军队装备与武器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军队装备与武器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与侵略者进行的一场殊死抗争。

在这场艰苦卓越的战争中,中国军队凭借其坚定的信念和英勇的战斗精神,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时间的顽强抵抗。

然而,在装备与武器的竞争上,中国军队处于劣势地位。

本文将探讨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的装备与武器情况。

一、步兵武器中国军队的步兵武器主要包括步枪、轻机枪、冲锋枪等。

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主要使用的是过时的老式武器,如九九式步枪等。

虽然这些武器可靠,但射程和火力都不足以与日本军队抗衡。

随着战局的发展,中国军队开始积极引进现代化的武器装备,如M1加兰德步枪和PPSh-41冲锋枪等。

二、炮兵装备炮兵在战争中起着重要的支援作用。

然而,在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的炮兵装备相对较弱。

主要装备是世界战争时期的老式野战炮和山炮,火力威力不足。

后来,中国军队通过国内自主研发和从苏联引进的途径,逐渐装备了更为先进的火炮,如76.2毫米野战炮和122毫米榴弹炮等。

这些现代化的炮兵装备提升了中国军队的作战能力。

三、装甲兵装备装甲兵是战争中的利刃,对于增强军队的机动性和火力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几乎没有装甲兵力。

日本侵略者的装甲部队主要依靠坦克进行进攻,给中国军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随着战争的持续,中国军队开始进行自主研发和改进,推出了一系列装甲车辆。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国产的T-26和M3轻型坦克,它们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航空兵装备航空兵在战争中发挥着重要的战略作用。

然而,在抗日战争初期,中国的航空兵力相对较弱。

中国军队主要依靠空军在战争中提供支援。

然而,由于满洲的基地被日本军队占领,中国军队的航空兵装备主要来自于国外援助。

后来,中国军队通过自主研发和改进,装备了一批适应战争需要的航空兵装备,如Hawk II战斗机和A-29轰炸机等。

总结:在中国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的装备与武器存在明显的劣势。

然而,中国军队凭借顽强的斗争精神和自身的努力,逐渐弥补了这一劣势并改变了战争的态势。

国军装备与日军装备全面对比:70年前的无可奈何

国军装备与日军装备全面对比:70年前的无可奈何

国军装备与日军装备全面对比:70年前的无可奈何.txt求而不得,舍而不能,得而不惜,这是人最大的悲哀。

付出真心才能得到真心,却也可能伤得彻底。

保持距离也就能保护自己,却也注定永远寂寞。

国军装备与日军装备全面对比:70年前的无可奈何很多人感觉日军战车,太轻,装甲薄,火力弱,但是日本是1个海权国家,军舰船舶和飞机才是命根子,就是有10万辆重型坦克摆在海边也没用。

也无法保护运输线和夺取石油,资源。

而且日军的对手中国装甲力量基本是0,南洋地形复杂,灌木丛生,在日军看来也是不适合使用重型战车的地方。

所以日军没有必要制造重型战车,直到45年本土防御提到议事日程上,才开始开发重型战车。

1937年的国军战车主力就是53个卡登·洛伊德”超轻型战车,那东西根本就是玩具。

才1.5吨重,装了1个7.9MM机枪,最可气的还是水冷机枪,没事还要带着大桶凉水。

没有狗屁的防御能力。

机枪都横扫它。

16辆英制“维克斯”MkE坦克倒是有1门火炮,但是才6.5吨,装甲薄的像纸一样,行动能力又弱。

还有20个意大利的CV-33超轻型坦克,战斗全重3.15吨,最大速度13英里/小时,装甲最薄才6MM,乘员2人,装备2挺8mm机枪,还不如现在家用轿车抗打。

这些纸皮垃圾在上海和南京都被日军的37MM/47MM速射炮打西瓜一样爆掉了。

德制PzKpfwI/A型(sd.kfz101)轻型坦克被众多人认为是国军德械师强大无比的证据,看了看也是1个战斗全重5.4吨,最大速度37km/h,装甲厚6-13mm,乘员2人,装备2挺7.92mmMG13机枪的家伙,连个火炮都没有的东西,好象国军有10个,在上海,南京都被日军火炮给爆了。

1938-1939年间,苏联为了让国军继续可以牵制日军,贷款购买了苏联83辆T-26b坦克,战斗全重为10.5吨,乘员3人,装备1门45mm炮和1挺7.62mmMG机枪,也没有通信设施,这种坦克在诺门坎被日军用汽水凭灌汽油就消灭无数。

老萨谈杀倭第一利器--抗战中的国军两大迫击炮(抗战重武器系列)

老萨谈杀倭第一利器--抗战中的国军两大迫击炮(抗战重武器系列)

老萨谈杀倭第一利器--抗战中的国军两大迫击炮(抗战重武器系列)本文章为萨沙原创,如果转载请务必注明严格意义上说,今天说到的这种武器并不算重武器,不过在抗战的国军手中,却真是一件重武器。

老萨在这本书里面说了很多的炮,包括20毫米机关炮,37毫米反坦克炮,75毫米山炮,75毫米野炮,直到今天还在使用的美制105榴弹炮,威力无穷的德制sFH 18 150毫米重型榴弹炮。

不过,老萨可以这么说,以上任何一种火炮都没有今天要说到的火炮作用更大,它是抗战中国军绝对的炮兵火力支柱,杀伤了百分之六十左右的日军!它就是中国产60毫米和81毫米迫击炮!什么是迫击炮?现代的迫击炮是一种身管较短、射角很大的火炮,射角可达45°到85°,一般由炮身、炮架、座板、瞄准具四大件组成。

迫击炮的炮弹由炮口装填,依靠炮弹自身的重力下滑,以一定的速度撞击炮膛底部撞针而使底火发火,点燃发射药将迫击炮弹推出炮口。

炮弹飞出炮管以后,做抛物线运动,由引信引爆迫击炮弹里面的炸药,造成大量的弹片和高压,以杀伤爆炸点周边的敌人。

该炮以座板直接承受后座力,发射的炮弹是带尾翼的,以提高炮弹飞行的稳定性,增加精度和射程。

因为大部分迫击炮都是用于近距离的火力支援,由此得名“迫击”,也就是迫近炮击的意思。

--------------------------现代迫击炮的结构!迫击炮的历史迫击炮的祖先是臼炮。

臼炮是一种炮身短、射角大、初速低、高弧线弹道的滑膛火炮;其射程近,弹丸威力大,主要用于破坏坚固工事。

因为它的炮身短粗,外形类似中国捣米的石臼,因此在汉语中被称为“臼炮”。

臼炮最初出现于中国的13世纪,也就是元朝时期,是一种发射石弹的火炮。

到了中国明清时期,有很多臼炮诞生,比如明朝洪武十年(1377)铸造的轰城铁炮,口径210毫米,全长1米,两侧有耳轴。

另外比较出名的就是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所制的威远将军青铜炮。

与此同时,西方也在使用臼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日战争期间中日轻武器性能对比
日本军队使用的兵器
一、6.5MM友坂三八式步枪:口径6.5毫米,初速760米/秒,表尺射程2400米,是日本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定型生产。

特点是枪机盖上有一防尘盖,随枪机前后进退,防止沙尘进入,所以又称“三八大盖”。

日本在侵华前曾向中国出口。

中国辽宁、太原等兵工厂也先后仿造。

但因其威力不足而不受欢迎。

该步枪的瞄准基线长,所以射击精度较好,加之日军射击准确,给中国军队造成不少伤亡。

但该枪口径小,杀伤威力小,只要不命中要害,较易医治。

二、6.5MM十一年式及九一式轻机枪:两枪口径都为6.5毫米,外形、结构相似。

该枪外形怪异,枪托偏右,俗称“歪把子”机枪。

采用漏斗式供弹。

该枪口径小,威力不大,故障较多。

其表尺射程均为1500米,理论射速500发/分。

但装弹方法繁琐,实战中很难达到150发/分。

三、6.5MM三年式及7.7MM九二式重机枪:这两种重机枪都仿法国的“哈其开斯”,只是将原8MM口径改为6.5MM,重新设计改进。

后在实战中发现威力不足,将口径改为7.7MM,定型为九二式重机枪。

该枪初速732米/秒,表尺射程2700米,射速500发/分。

由于采用30发弹板供弹,其实际射速只有200发/分,加之全重54.4公斤,在战场上机动时受到一定限制。

四、九五式军刀:在八年抗战中,中日军队经常进行肉搏战。

日本军队当时大量装备的是九五式军刀。

该刀在日军中俗称“曹长刀”,刀柄长230毫米,刀鞘长237毫米,刀刃锋利,制作坚固、精良。

日军用其与中国军队的鬼头大刀对阵,并没占到多少便宜。

但日军用该刀残杀中国平民,进行杀人比赛。

中国军队使用的兵器
一、7.9MM“毛瑟”二四式步枪:中国军队使用的步枪有部分是由德国、捷克等国进口的
7.9毫米“毛瑟”98式步枪,更多的是仿造的各型7.9毫米“毛瑟”步枪。

其中以第11厂、41厂、巩县兵工厂、汉阳兵工厂制造的为多。

该枪初速810米/秒,表尺射程2000米。

该枪在二战中的欧美、苏德战场上也广泛使用,是一种性能比较好的步枪,其性能优于三八式。

二、7.9MM捷克ZB-26式轻机枪:该枪是一种性能优异、装备国家众多,在世界枪械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轻机枪。

其是利用发射药燃烧后产生的气体,推动枪机进行半自动或自动击发。

该枪初速830米/秒,表尺射程1500米,射速550发/分。

性能优于“歪把子”,后日军参照该枪设计了九六式、九九式轻机枪。

三、7.9MM“马克沁”二四式重机枪:中国制造机枪始于清光绪十年,由金陵制造局仿制加特林机枪及“诺登飞”机枪。

民国3年(1914年)开始仿制德式“马克沁”机枪,民国23年金陵兵工厂由德国获得1908式“马可沁”重机枪资料图纸,进行仿造。

该枪初速870米/秒,表尺射程3500米,射速600发/分。

四、7.63MM“帕克门”冲锋枪:抗日战争期间中日双方都装备了该枪。

中国制造冲锋枪
很早,在20年代初就大量生产和装备部队。

当时国内有上海、金陵、汉阳、巩县、辽宁、广东等多家兵工厂竞相制造。

该枪口径7.63毫米,表尺射程1000米,射速600发/分。

中国产的30发弹匣,德国造的25发或50发。

日本虽在20年代中期引进该枪,但历来轻视冲锋枪,信奉“武士道”精神,重视刺杀和步枪精确射击,认为冲锋枪弹药消耗大而射击效果差,故装备数量很少,仅供突击队和空降兵使用。

五、11.43MM“汤姆生”M1921冲锋枪:该枪口径11.43毫米,表尺射程600米,射程700发/分,可用20发弹匣或50发弹鼓。

令人吃惊的是,山西兵工厂竟造出100发弹鼓,真可谓“泼弹如雨”。

此乃阎锡山得意之作。

六、7.63MM“毛瑟自来得”1898式半自动手枪:中国人俗称“盒子炮”和驳盒枪。

该枪7.63毫米口径,表尺射程100米,射速280发/分,使用10发或20发弹匣。

是一种十分优秀的军用手枪。

从这些看,抗日战争中国军队的轻武器性能不亚于日军,甚至优于对方,但中国军队在重武器方面,如重型火炮、坦克等处于劣势,在海军、空军差距更大。

在远距离给中国军队造成很大伤亡,日本军队士兵的军事素质很高,所以战斗力很强。

但中国军队英勇作战,充分发挥手中轻武器的性能,仅在淞沪会战中就使日军的伤亡近1/3,达9万多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