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奴制改革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合集下载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7)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含解析)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7)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含解析)

(7)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

材料在19世纪中叶,越来越多的俄国人已经发现,农奴制度需要进行彻底的改革。

一些俄国人认为农奴制度野蛮而不文明,尤其是那些访问过西欧的人,从人道主义的角度赞同解放农奴。

军队的新兵都征自农奴,他们在战场上表现糟糕。

当时的俄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通过1861年农奴制改革,农民能够获得自由,但仍然要同之前一样付钱给原主人。

大部分地方的农民虽然不满意,还是平静地接受了他们的新地位。

一些贵族和具有进取心的农民开始尝试现代化农业,俄国的农业生产率有了可观的提高。

更多农民发现来到迅速发展的工业化城市,谋生会更为容易。

农奴解放使得俄国向资本主义经济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摘编自[美]弗兰克·萨克雷主编《世界大历史1799-1900》(1)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推动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因素。

(2)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民获得的"自由",说明农奴解放对国家的积极影响。

2、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对于绝大多数政府高官和贵族而言,俄国之所以没有像西欧国家那样屡遭动荡,就是因为维护了传统的农奴制法律和习俗,反对思想自由和各种“蛊惑性”的学说。

……但是随着俄国受教育阶层的西方化和启蒙思想在贵族中间的传播,他们开始承认农奴制已经成为俄国的道德污点。

许多受西方观念影响的贵族都面临着日常生活方式与文化价值观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农奴制让他们在物质利益上获得特权,但另一方面他们接受的教育和思想让他们无法否认农奴制的不公平性。

——摘编自张广翔、李振文《再论亚历山大二世与俄国1861年改革》材料二改革后全俄每个农民(成年男性)平均分到份地(3)4俄亩,而农民家庭维持最低生活需要的份地数量为8~9.5俄亩。

此外“国家从地主手中赎买的土地平均价格为每俄亩38卢布,将土地转手出售给农民时每俄亩价格高达63卢布”。

中华书局九年级上册第16课俄国农奴制改革

中华书局九年级上册第16课俄国农奴制改革

05 俄国农奴制改革与同时期 其他国家比较
与美国、法国等西方国家比较
• 改革背景:美国、法国等西方国家的改革背景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 级的壮大,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则是农奴制度的严重阻碍和沙皇政府的财 政危机。
• 改革目的:西方国家的改革目的是进一步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维护资产阶级 的利益;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目的是缓解财政危机,维护沙皇专制统治。
• 改革措施:日本明治维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改革,如废藩 置县、发展工业、提倡西方文化等;中国洋务运动则主要集中在军事、工业和 教育方面,如建立近代化军队、兴办工业、派遣留学生等。而俄国农奴制改革 的措施则主要集中在经济方面。
• 改革影响: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 亚洲强国;中国洋务运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但未能 改变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和中国的落后状况。而俄国农奴制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 上缓解了财政危机,但并未根本改变沙皇专制制度,也未能促进资本主义的充 分发展。
中华书局九年级上册第16课俄国 农奴制改革
目录
• 俄国农奴制背景与原因 •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措施及内容 • 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意义 • 农奴制改革局限性及存在问题 • 俄国农奴制改革与同时期其他国家比较 • 总结与启示
01 俄国农奴制背景与原因
农奴制起源及发展历程
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俄国开 始出现农奴制,农民被束缚在土
03
农奴制下农民生活困苦,起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严重威胁
着沙皇的统治。
改革措施:解放农奴、土地政策等
颁布解放法令,解放农奴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解放法令,宣布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地主不得买卖或干涉 他们的命运。

最新部编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单元材料辨析材料题(含答案)

最新部编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单元材料辨析材料题(含答案)
最新部编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单元材料辨析材料题(含答案)
一、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辨析论述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什么力量迫使他们搞改革呢?这就是把俄国拖上资本主义道路的经济发展的力量。地主农奴主不能阻挠俄国同欧洲商品交易的增长,不能保持住旧的崩溃的经济形态。如克里米亚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解放以前,农民的“叛乱”每十年都要高涨一次。这使头号大地主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承认,从上面解放比等待从下面推翻要好些。
(3)根据“政府之制造,已确实妨碍民间同种产业之兴起”、“日本人民业已足以同外国人竞争”可知,政府经营方式发生转变的原因官办妨碍民间企业的发展;民营企业有了竞争力。
(4)综合上述材料,明治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的作用与西方国家的不同之处是政府先办,起示范引领(政府干预)作用;等工业兴起时,政府适时放手(因势而变)。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明治维新之初政府兴办生产事业的方式及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日本政府怎样经营这些产业?政府的经营方式后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3)据材料三,概括政府经营方式发生转变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明治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的作用与西方国家有何不同?
【答案】(1)方式:官办 原因:诱导人民(人民不愿办企业);示范引领
②当时南北双方矛盾的焦点是奴隶制的废存问题;内战爆发后,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废除叛乱各洲的黑人奴隶制,调动了广大黑人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支持北方平叛,扭转了南北战争的形势,解决了矛盾。
③南北战争是继独立战争之后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战争的结果是平定了南方叛乱,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进一步扫清了障碍。

历史九年级中考全能冲刺讲练全能冲刺讲练(部编版)专题 02 第2课《俄国的改革》(解析版)

历史九年级中考全能冲刺讲练全能冲刺讲练(部编版)专题 02 第2课《俄国的改革》(解析版)

专题02 第2课《俄国的改革》知识精讲俄国的发展:1、俄罗斯人的祖先是东斯拉夫人的一支。

2、9世纪晚期建立基辅罗斯。

3、13世界上半叶基辅罗斯被蒙古征服,反抗蒙古过程中,莫斯科公国崛起。

4、16世纪初统一了俄国。

5、伊凡四世即位后,采用“沙皇”的称号,强化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6、俄国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盛行农奴制。

彼得一世改革:改革时间:18世纪初.改革目的:改变俄国落后的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改革内容:1、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2、创建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3、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4、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5、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改革影响:1、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2、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扩张案例:1700-1721年,俄国与瑞典进行战争,俄国全胜,夺取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建了新首都-圣彼得堡。

改革弊端: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废除农奴制背景(原因):19世纪中期,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改革实施者: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时间:1861年,因此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也称1861年农奴制改革。

改革内容: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于当时的低价。

改革影响: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改革弊端: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同步提升一、选择题1.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使农奴制进一步强化的俄国改革是A.彼得一世改革B.废除农奴制的改革C.俄国十月革命D.明治维新【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186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33
巩固练习 A、进行平缓的改革 B、农民有条件的获得解放 C、农奴“赎买”份地 3、对于农奴制,赫尔岑等知识分 子的态度是: • D、农民无条件的获得土地
• • • •
• 4、俄国知识分子在克里米亚战争前说:我们不是 走向胜利,而是走向失败。导致引文所说“失败” 的根源在于( ) • A、俄国盲目自大 B、俄国的农奴制 • C、俄国的对外扩张 D、西方国家完成现代化 • 5、俄国克里米亚战争战败所引起的连锁反应不包 括( ) • A、俄国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 B、经济上的落后导致军事上的失败 • C、国内人民起义不断 • D、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6、直接刺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改革的是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极其困难 B.农奴被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 C.克里米亚战败使经济更加恶化 D.农民运动风起云涌、此起彼伏 7、俄国亚历山大二世在废除农奴制改革前说:“与 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 农民。”这表明其改革的目的是 A.给农民以自由的权利 B.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C.维护封建生产方式 D.维护君主专制制度
3.局限性:
不彻底性: A.改革后,俄国在政治、经济等方面仍 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B.农民仍受地主控制的村社管理,很大 程度上还被束缚在土地上 掠夺性:赎金高于地价几倍,“解放”后 的农奴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欺骗性:改革后的农民为生计重新受地 主的盘剥和奴役
1。直接刺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改革的是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极其困难 B农奴被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 C克里木战败使经济更加恶化 D农民运动风起云涌、此起彼伏 2。下列有关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表达不正确的是 A。农奴可以得到一块份地 B。是在农民运动风起云涌的情况下被迫实施的 C.份地必须出钱赎买 D.由于赎金太高,农奴没有得到份地 3。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C A。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 B。资本主义工业远远落后于前欧 C.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农奴制危机日益加深

[推荐学习]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7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推荐学习]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7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预习导引知识点一改革的酝酿1.背景国内外形势严峻,国内局势动荡不安,国际地位下降。

2.目的化解矛盾,巩固统治,增强国力。

3.表现(1)历史基础:19世纪以来,俄国统治者意识到农奴制的弊端。

(2)思想基础:借助报纸舆论力量宣传化解来自封建地主的阻力。

(3)组织基础①成立秘密委员会,讨论解放农奴问题。

②把秘密委员会更名为农民事务委员会,负责农奴制改革。

③让封建地主成立委员会,主持改革事宜。

(4)不同方案的讨论。

(5)个人作用:亚历山大二世吸取以前的经验教训,推行改革。

4.结果拟订了改革法案。

[知识点拨] 内外交困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社会改革的重要因素,改革的焦点不是地主内部的斗争,而是农民与地主之间的阶级斗争。

当时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无产阶级还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这为沙皇推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创造了条件。

知识点二“二一九法令”1.签署法令于1861年3月3日,也就是俄历二月十九日签署,又称“二一九法令”。

2.内容(1)政治上: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

(2)经济上:土地仍归地主所有,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

(3)组织上:由村社负责农民份地赎金和赋税的缴纳。

[思维导图] “二一九法令”的内容知识点三进步与局限1.进步性(1)性质:是封建地主主持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2)作用①广大农奴有了人身自由,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

②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

③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地位:成为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

2.局限性(1)不彻底性:农民仍受由地主控制的村社严格管理,还被束缚在土地上。

(2)掠夺性:高额赎金实际上是地主阶级对农民的一次掠夺。

(3)欺骗性:改革后农民的土地贫瘠且数量少,不得不租种地主的土地,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和奴役。

[历史认识] 农奴制改革存在局限性的原因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世界史上的改革

世界史上的改革

思考:
1、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共同点 2、与洋务运动同时期、同类的改革
效果!! 3、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经济体制改革
亮点!!!
4、从洋务新政,及预备;资产阶级,戊戌变 的失败,和三中全会,改旧颜的成功中你可
以得出哪些认识?
• 1、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四性”
• ⑴主观目的的反动性。其目的是取悦于列强,遏制革命 形势和消除统治危机,巩固统治
② —卡—达尔主持匈牙利改革,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所有 制的基础上,把国民经济按计划发展的—中—央—管—理 与 —商—品关—系— 、市—场—积—极作—用有机联系起来,匈牙利改革 取得了一定成效,特别是农业生产有了较快发展,经
③ —杜—布切—克— 主持捷克斯》,提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改革 党的领导体制,对外奉行—独立—自—主—的方针。但因苏联 出兵占领捷克斯洛伐克而导致改革中断。20世纪80年 代末、90
②外因: 1853年以后,—西方—列—强—入侵,民族危机严重
2、内容:
废藩置县
a、政治方面:ⅠⅡ、、—废—除—封—建,身加份强制中度央,集取权消;—武—士——特权。
b、经济方面:
Ⅰ、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Ⅱ、引进西方技术,大力发展—资—本—主义—
工商业。
c、军事方面:
推行—征—兵—制—,建立一支富于武士道精神绝对效忠 天皇的军队,积极准备对外侵略扩张。
• 2、 19世纪60、70年代世界上封建国家掀起的走向 近代化的三大改革运动
• 日本的明治维新、俄国的1861年改革、中国的洋务 运动
• ⑴结局 • 日本——实现民族独立,走上富国之道 ; • 俄国——仍然落后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
• 中国——未对封建制度作任何触动,依然是任人宰 割的双半国家

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课堂作业
•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71 323 150 175
26 385 108 40.2
1606 14603 9160 10065
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 19世纪中叶俄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形成 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发展
三、新思潮的涌动
(1)背景: 青年军官受西欧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及法国启蒙运动 的影响。 (2)基本主张: 反对沙皇专制,废除农奴制,发展资本主义 (3)概况: A. “十二月党人起义”(1825年) B. 平民知识分子(19.C.40-50) 守旧派:主张平缓改革(自上而下,自愿协调) 改革派:解放农民,由农民向地主赎取份地; 激进派:无条件给予农民自由和土地;
知识回顾
1.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2.如何评价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
学习目标
• 1、了解俄国农奴制的发展概况。 • 2、分析俄国工业发展与西方国家的差距 及原因。 • 3、分析克里米亚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影响。 • 4、概括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学习指导:用8分钟速读教材全文, 思考下列问题。
(1)材料中,“五名十二月党人领袖”为什么会被处死? 发动武装起义,试图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废除农奴制 (2)赫尔岑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位怎样的人物?他的基本主张与十 二月党人有何相同之处? 是俄国历史上杰出的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他的主张是无条件 给予农民自由和土地。相同点:受西方进步思想影响,反对沙皇专 制,主张废除农奴制。 (3)从材料可以看出十二月党人活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打击了沙皇专制制度,唤醒了俄国民众,鼓舞了更多的人为 废除农奴制度进行斗争。
1、归纳俄国农奴制的发展概况和农奴的处境。 2、分析俄国的工业发展状况及成因。 3、归纳俄国新思潮出现的背景、基本主张和 概况。 4、克里米亚战争爆发的原因、结果和影响。 5、分析俄国惨败的原因。 6、总结俄国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改革的背景。 8分钟后检测,比一比谁的学习效率高!

高三一轮复习: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高三一轮复习: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二一九法令,又称解放法令
是封建地主实行的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评价) 进步性: 局限性: 总之,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势力,阻碍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01
阅读材料:农民未能正确理解陛下赋予他们的权利,他们还希望获得绝对的自由,并完全占有贵族的土地…….农民根本不相信地主会对他们作出让步…….怀疑他们所作所为都只是维护个人利益,只有采取强制和严厉的手段,才能使农民相信地主的要求是合法的. 请思考: 1、农民是如何认识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 2、他们的认识是否符合客观事实?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3、简要评说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成立秘密委员会讨论解放农奴问题
公开化,农民委员会负责农奴制改革并拟订改革法令
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
1、时间:1861年3月 2、推动者: 2、重要文件: 3、内容: 4、性质:
1)政治上: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 2)经济上: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但其大小、肥瘠由地主;份地须高价赎买,未付清赎金前,农民还要承担各种临时义务。 3)组织上:强化村社制度,加强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改革的根本目的和其不彻底性是新旧矛盾交织的根本原因
反对农奴制,痛恨沙皇专制,不满意资本主义制度,否认工人阶级的选进性
否认工人阶级的选进性;看不到农民的力量;主张通过恐怖手段推翻沙皇专制制度
对沙皇的暗杀行动
六、改革后俄国的社会矛盾激化
1、社会矛盾激化的原因: 2、社会矛盾激化的表现: 新兴资产阶级: 农民阶级: 平民知识分子:代表农民利益,形成民粹派,号召推 翻沙皇专制统治。 A.思想主张: 局限: B.活动: (1881年3月,亚历山大二世遭暗杀)
既不满政治上无权,又要依附地主阶级

危机笼罩下的俄国_课件

危机笼罩下的俄国_课件
3.导致对外战争的失利:克里米亚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俄国社会经济落后,而 经济落后的根源在于农奴制的存在。由于经济落后,俄军装备陈旧,军需不足,交通 运输落后,士兵营养不良,大大削弱了军队战斗力,最终导致俄国战败。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史料研读
精要解读 典题例解 迁移应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什么力量迫使他们搞改革呢?这就是把俄国拖上资本主义道路的经济 发展的力量。地主农奴主不能阻挠俄国同欧洲商品交易的增长,不能保持住旧的 崩溃的经济形态。如克里木(即克里米亚)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 解放以前,农奴的“叛乱”每十年都要高涨一次。这时头号大地主亚历山大二世不 得不承认,从上面解放比等待从下面推翻要好些。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史料研读
精要解读 典题例解 迁移应用
请回答: (1)怎样理解“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 (2)根据材料二,回答克里米亚战争对俄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提示:(1)欧洲主要国家已经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工业革命迅速发展;而俄国政 治上仍延续着沙皇专制制度,经济上仍保存着农奴制度。 (2)使俄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大大动摇了其在欧洲的霸权地位。加剧了俄国 农奴制危机,成为农奴制改革的外因。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关于“结束克里米亚战争的宣言”称:“为了加快和约 条款的签订,并防止(甚至在将来)从朕方面产生任何贪功和侵略的思想,朕同意规 定一些特别的预防办法,以免朕的军舰和土耳其的军舰在黑海中发生冲突,同意在 比萨拉比亚南部,邻近多瑙河的地方划定新的国界线。”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史料研读
危机笼罩下的俄国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史料研读

俄国农奴制改革

俄国农奴制改革
②沙皇政府制定促进工业发展的政策 ③两次工业革命先后进行
表现: ①19世纪后期,主要工业部门完成从手工工场
向机器工厂的过渡 ②石油、机器制造等新的工业部门迅速崛起 ③新型交通工具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9世纪末俄国的一座炼铁厂 • 19世纪后期,巴库油田兴起
3.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①总体水平仍然低于美国和西欧国家
②对外国资本尤其是法国资本依赖严重
19世纪末,俄国基本上还是个农业国家,农业人口 ③发展很不平衡 仍占全国人口的六分之五,出口以谷物为主,进口几乎 (工业生产主要集中在莫斯科等几个主要地区) 全是工业品,工业总产值在国民经济中占41%,1913年, 长期内部积累的缺乏,使俄国经济对外国资本的依赖 俄国工业总产值居世界第五位。 十分明显。从19世纪70年代起,法国就向俄国大量投资, 1887年法国借款5亿法郎给俄国,1888~1889年,俄国又 在法国发行19亿法郎的公债;到1906年,俄国向法国借款 已达79亿法郎之巨。20世纪初,外国资本大量涌入俄国, 沙俄政府为弥补资金亏空而大借外债,一战前,俄国外债 总额达40亿卢布。
司法制度 废除了等级审判制度,建立
了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实 行公开审判
军事 教育
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 鼓励办学,扩大大学的自 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亚历山大给俄国 带来的“文明”
思考:“文明火炬”是指什么?
“到西伯利亚去”又说明了什么? 是指欧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说明改革不彻底,带有明显局限性,改革后仍然 是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沙皇权力至高无上,任 何对沙皇专制的挑战都要受到惩罚
改革后农民土地比原来还少,不足以维持生计, C 欺骗性: 重新再受盘剥。
他差点未能逃脱1866年的那次 暗杀; 1873年,有人向他开了五枪;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现标志着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是历史发展的 必然结果。
农奴制改革作为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对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农奴制改革是世界历史上重要的改革之一,对于研究历史发展规律和改革 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改革对后世的影响与启示
01
农奴制改革为后来的资本主义 发展奠定了基础,促进了社会 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
02 改革措施与政策
土地制度改革
01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农民获得土地 所有权和使用权。
02
实行土地平均分配,确保农民获得足够的土地进行耕种。
03
允许农民自由买卖、租赁和抵押土地,促进土地市场的形成 和发展。
农奴身份解放
01
废除农奴制度,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不再受地主的强制劳动和 人身依附。
促进了城市化进程
随着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部分农民开始转向城市, 从事工业和商业活动,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加强了民族团结
改革使得各民族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促进了民 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加强了民族团结。
对文化教育的影响
推动了教育的普及
农奴制改革后,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推 动了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促进了文化的繁荣
教育与医疗政策
01
实行义务教育制度,确保所有儿童接受基础教育,提
高农民文化素质。
02
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建立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
体系,提高农民健康水平。
03
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推
动农村文化繁荣发展。
03 改革的影响与意义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01
解放了农业劳动力
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使 得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从而能 够更积极地投入农业生产。

俄国农奴制改革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俄国农奴制改革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俄国农奴制改革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俄国农奴制改革又称俄国1861年改革,是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推行的社会改革。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农奴制改革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一起来看看吧。

农奴制改革失败的原因19世纪,欧洲及美国的工业革命席卷大半个地球,很多国家都效仿他们开展工业革命。

在第一次西方工业革命的影响下,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手工业、制造业的发展规模都不断在扩大,大量的资本主义家涌现,对劳动力需求不断的在增加。

而此时的俄国仍然实行封建落后的农奴制,农民整天无条件的为地主工作,没有人身自由权。

农奴制严重的束缚了农民劳动力,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顺利发展。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导火线是克里米亚战争失败。

由于俄国长期处于封建农奴制,压制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俄国经济不断地走向衰败。

农民的思想封建落后,皇权意识浓厚。

战争失败后,使俄国政局动荡不安,民怨沸腾,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

一些资本主义家认清了农奴制的弊端,向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请求改革。

186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推行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农民获得了自由身,为资本主义提供了劳动力。

俄国农奴制的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

但是这是一场统治者进行的改革,就意味着改革具有不彻底性,仍然存留在大量的封建残余。

奴隶制改革并没有改变土地占有制度,农民没有自己的土地,仍然被地主和资本主义压迫着。

俄国农奴制的改革并没有实质的改本俄国的现状,而是使农民生活得更困苦。

俄国农奴制改革结果俄国农奴制改革结果总体来说是积极正面的,首先是对俄国来说,俄国开始迈入了资本主义国家行列,但是封建残余的影响,改革并不彻底,存在很多隐患。

再者,可以看到,俄国农奴制改革并没有改变其政权性质,仍然是封建专制统治的阶级实质,土地所有者性质没有改变,最终也没有使得农民真正的得到土地,受益的还是土地所有者。

其次,因为改革中对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的解除,成为自由自身的农民便成为自有劳动力,促进了俄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是俄国资产阶级的开端。

历史七大改革

历史七大改革

考点一、梭伦改革1、改革的背景1.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矛盾尖锐,导致雅典政局的动荡;2.雅典工商业的发展,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崛起,他们要求获得政治权利;3.通过对梅加腊战争的胜利,梭伦树立了威望,步入了政治舞台。

4 .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平民与贵族的尖锐矛盾致使雅典面临着深刻的政治危机。

5.工商业奴隶主阶级的兴起,促进了雅典社会的政治改革。

根本原因4.公元前600年左右的萨拉米危机,使平民开始酝酿暴动。

直接原因或导火线2、改革的主要内容经济方面:1.颁布《解负令》,取消了债务奴隶,保护了平明的基本权益,经济上的独立,为平民享有政治权利提供了物质保障。

2.发展工商业,提倡学习手工技艺,鼓励外邦移居雅典,鼓励进口谷物。

政治方面:1.把雅典公民按土地收入多寡分为四个等级,并确定了相应的政治权利。

2.创立了四百人会议。

3.组建民众法庭,实行陪审员制。

3、历史影响(积极)1.梭伦改革打击了贵族的实力,它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乃至西方民主政治的基础。

2.消灭了债务奴隶制,稳定了小农经济,确保了雅典公民经济上的独立,为雅典民主政治提供了物质基础。

3.扩大了享有政治权力者的范围,通过权力的重新分配,越来越多的人享有政治权力。

4.促进了公章也奴隶主阶层的崛起,巩固了贵族奴隶主、工商业奴隶主、平民三足鼎立的多元的社会格局,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社会基础。

5.梭伦的政治改革完善了雅典的国家制度,为普通公民参与国家政治活动提供了制度摆正,为雅典民主政治建立了可开的制度保障。

(消极)1.其中庸原则决定了改革的不彻底性。

2.贵族在国家政权中占据绝对优势,下层平民未能享有充分的权力。

3.世族制度残余和贵族势力仍然存在。

4.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未能得到根本解。

考点二、商鞅变法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深刻变化①经济上,铁犁牛耕出现和推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提高;②政治上,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新兴的地主阶级和自耕农阶层;③军事上,春秋时期以争霸为主,战国时期以兼并为主,各诸侯国都争相增强国力;④文化上,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法家思想成为各诸侯国进行变法的指导思想。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有什么背景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有什么背景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有什么背景你了解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吗?你知道农奴制改革有什么背景吗?下面是店铺分享的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有什么背景,一起来看看吧。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背景归纳1、农奴制的确立和强化,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农民起义频繁,农奴制陷入危机;2、俄国资本主义有所发展,但受到了农奴制的严重阻碍;[根本原因]3、新思潮的影响;4、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

[直接原因]一、改革的酝酿目的:化解矛盾,巩固统治,增强国力,重振大国威望。

酝酿:1、亚历山大二世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坚持推行改革;2、借助舆论力量化解来自封建地主的阻力;3、成立各级专门委员会,讨论、草拟改革方案。

二、“二一九”法令(1861年)核心内容:废除农奴制具体措施:1、政治上: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享有公民权利,地主再也不能把他们当成私有财产任意买卖、赠送和抵押;2、经济上:[1]农民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多少、肥瘠由地主决定;[2]农民必须付高额赎金赎买份地,而且在赎金付清前,农民仍须给地主服老役,交代役金;3、组织上:强化村社制度,加强对农民的控制。

三、评价进步性:农奴制的废除,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自由劳动力、资金、国内市场],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局限性:1、农民仍然受到由地主控制的村社的严格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仍被束缚在土地上;[不彻底]2、是地主阶级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掠夺性]3、改革后,农民获得的土地,数量少、贫瘠,且不便耕作,不足以维持生计,只得被迫租种地主的土地,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和奴役。

[欺骗性]存在的问题:[1]经济总体水平落后于欧美国家;[2]对外国资本尤其是法国资本依赖严重;[3]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

四、其他方面的改革1、目的:使沙皇专制制度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2、内容[1]政治体制方面:参照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模式,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只在卫生、教育和经济领域发挥作用;但实际权力仍掌握在行政官僚手中][2]司法制度方面:废除按等级进行审判的制度;建立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公开审判;[局限:农村仍按旧制度审理案件[[3]军事方面:缩短服役年限,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促进了军队的近代化进程][4]教育方面: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大学的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高中历史俄国农奴制改革知识点

高中历史俄国农奴制改革知识点

高中历史俄国农奴制改革知识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高中历史俄国农奴制改革知识点俄国农奴制改革又称俄国1861年改革,是俄罗斯帝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推行的社会改革。

第13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

第13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

第13课俄国农奴制改革课标要求:1、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2、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3、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本课重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影响本课难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评价讲授新课: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使俄国从农奴制社会逐步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一、1861年农奴制改革(一)改革的背景俄国要摆脱自己过分落后状态是改革的最主要动因。

1、克里木战争的失败暴露了农奴制的落后。

在1853~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国与英法两国作战,对比之下,俄国在各方面的落后更是暴露无遗。

在这场战争中,俄国人第一次见到了铁甲舰和更加先进的枪械,在军需运输方面俄国没有象样的公路和运输工具。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彻底暴露了农奴制的腐朽性,加剧了农奴制的危机。

农民起义风起云涌,1856~1860年,俄国共爆发了近290次农民起义。

2、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俄国农奴制:是15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上半叶,俄国在以劳役制为主要剥削形式的地主庄园经济基础上建立的经济、法律制度。

农民被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在土地、人身、司法上依附于地主,处于社会最低层,实际上是农奴。

19世纪上半叶,沙皇俄国仍然是一个以农奴制为基础的封建君主专制国家,但资本主义因素在俄国社会内部逐步发展起来。

大工厂逐渐代替手工工场,机器生产逐渐代替手工操作,自由雇佣劳动逐渐代替农奴劳动。

农业中商品经济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日趋瓦解。

农奴制的存在严重阻碍着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导致俄国大大落后于西欧诸国。

直到1860年,俄国的农业人口还占全民的90%,使用的农具几乎全是木犁。

当时,英国的生铁产量是俄国的15倍,铁路里程是俄国的10倍。

3、十二月党人和知识分子群体要求社会变革和思想解放。

十二月党人起义(1825年)它是俄国历史上反对沙皇专制制度的第一次公开武装发动,它标志着俄国革命运动史的开端,促进了人民的觉醒,对后来的俄国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

俄国农奴制改革材料题

俄国农奴制改革材料题

俄国农奴制改革材料题探究一材料一19世纪中叶,俄国知识分子对克里米亚战争前夕俄国时局这样预测:“自反击拿破仑的那场光荣之战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我们却停滞不前。

我们不是走向胜利,而是走向失败。

”材料二列宁指出:“1861年以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这样的迅速,只用数十年的功夫就完成了欧洲某些国家整整几个世纪才能完成的转变。

”请回答:(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的“停滞不前”?俄国是怎样改变这一局面的?(2)材料二中“转变”的实质是什么? 俄国的“转变”有何局限?实质:走上近代化(资本主义)道路(2分)(解析: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实质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这一角度回答)。

局限: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2分)(解析:局限性是指改革不彻底。

(4分)探究二材料1:(克里米亚战争)当时英、法的大部分军队都已使用新式步枪---有线膛枪,俄国95℅的士兵仍然使用射程只有300步的拿破仑时代的旧式火枪—滑膛燧发枪。

英、法和土耳其共有作战用的蒸汽舰281艘,俄国黑海舰队多数为帆船,蒸汽舰只有24艘。

英、法向前线运送物资,在海上使用的是蒸汽机驱动的轮船,俄国使用的是木牛和木制帆船。

俄国的铁路还未修到南部,俄国军队在国内调动的时间比英、法军队从本国调往战场所需的时间还要长。

从上述材料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结论:军事装备落后、蒸汽动力少、交通运输落后、材料2:“克里米亚战争的特点就是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对几个拥有现代生产民族进行的绝望的搏斗。

”----------恩格斯思考:为什么说克里米亚战争是俄国的一场绝望的搏斗?这场战争的失败暴露了哪些问题?引发了哪些结果?(1)因为社会制度和经济水平的落后使俄国全无获胜的希望。

(2)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暴露了俄国经济和军事的落后,落后的根源又在于腐朽的农奴制。

(3)战争的失败导致俄国国际地位下降,也加剧了国内的社会危机,农民起义不断。

沙皇统治面临严重危机。

探究三:材料一什么力量迫使他们搞改革呢?这就是把俄国拖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奴制改革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俄国农奴制改革又称俄国1861年改革,是俄国沙皇亚历
山大二世推行的社会改革。

下面是本人分享的农奴制改革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一起来看看吧。

农奴制改革失败的原因
19世纪,欧洲及美国的工业革命席卷大半个地球,
很多国家都效仿他们开展工业革命。

在第一次西方工业革命的影响下,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手工业、制造业的发展规模都不断在扩大,大量的资本主义家涌现,对劳动力需求不断的在增加。

而此时的俄国仍然实行封建落后的农奴制,农民整天无条件的为地主工作,没有人身自由权。

农奴制严重的束缚了农民劳动力,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顺利发展。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导火线是克里米亚战争失败。

由于俄国长期处于封建农奴制,压制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俄国经济不断地走向衰败。

农民的思想封建落后,皇权意识浓厚。

战争失败后,使俄国政局动荡不安,民怨沸腾,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

一些资本主义家认清了农奴制的弊端,向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请求改革。

186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推行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农民获得了自由身,为资本主义提供了劳动力。

俄国农奴制的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

但是这是一场统治者进行的改革,就意味着改革具有不彻底性,仍然存留在大量的封建残余。

奴隶制改革并没有改变土地占有制度,农民没有自己的土地,仍然被地主和资本主义压迫着。

俄国农奴制的改革并没有实质的改本俄国的现状,而是使农民生活得
更困苦。

俄国农奴制改革结果
俄国农奴制改革结果总体来说是积极正面的,首先是对俄国来说,俄国开始迈入了资本主义国家行列,但是封建残余的影响,改革并不彻底,存在很多隐患。

再者,可以看到,俄国农奴制改革并没有改变其政权性质,仍然是封建专制统治的阶级实质,土地所有者性质没有改变,最终也没有使得农民真正的得到土地,受益的还是土地所有者。

其次,因为改革中对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的解除,成为自由自身的农民便成为自有劳动力,促进了俄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是俄国资产阶级的开端。

在农业上,之前俄国粮食产量不能满足国内需求,但是改革之后的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生产产量也得到提高,农民的分化还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一部分农民脱离土地,被迫来到城市,成为工厂工人,从事工业生产。

在工业方面,最大的表现就是钢铁和织布业的发展,工厂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得到满足。

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俄国就已经基本完成了工业化,提高了国防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尽管如此,还是要看到,其改革是不彻底的,专制制度性质并没有改变,广大民众的权利和要求并没有得到满足,近代化的历程依然任重道远。

这就是俄国农奴制改革结果。

俄国农奴制改革目的是什么
任何改革都是为了解决现实中存在问题而进行的,不论何种形式的改革,最终都是落实到社会现实中来,是为了解决某个社会问题而展开的。

俄国农奴制改革目的从表面上来,
就是因为国内地主对农民的剥削加重,农民奋起反抗,要求改变这种不公平的局面发动了上千次农民暴动,是为了安抚农民的情绪,缓和社会的矛盾。

这种认识确实是一种表面的肤浅的认识,亚历山大二世自身也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在改革前就召集莫斯科的贵族,说明了改革的必然性,要求贵族能够支持改革的进行,在贵族内部经过一系列激烈的讨论和妥协之后,确定了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措施办法,并且在全国实行。

尽管初期效果良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社会的矛盾,维护社会的稳定,但是这种短视保留大量封建残余的政策改革,很快被识破了,重新激起了农民的不满,因为他们发现他们的生活状况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

这种自上而下的改革,一般都不可避免的存在不彻底的情况。

俄国农奴制改革目的是为了化解当前的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防止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巩固沙俄专制统治,侧面保护地主的合法权益,同时在国力提升之后,增强自身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这些都是改革带来的红利,并且最终也实现了,但是其国家深层次的矛盾还是未能消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