铍针治疗肩胛肌筋膜炎经筋理论探析
《铍针配合中药外敷治疗颈肩综合症临床疗效观察》
铍针配合中药外敷治疗颈肩综合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李晓洪谷霁萍姚金明(阜康市中医医院 831500)[摘要] 目的:观察铍针配合中药外敷治疗颈肩综合症的疗效。
方法:治疗组给采用铍针针刺玉枕穴、天柱穴、肩井穴、阿是穴及中药局部外敷(秦艽、羌活、千年健、青风藤、木瓜、赤芍等);对照组采用中药局部外敷治疗;15天1疗程。
结果:治疗一个疗程后治疗组疼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t=4.76,P<0.01);治疗组有效率为 95.5*%,对照组有效率为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铍针配合中药外敷治疗颈肩综合症疗效显著。
颈肩综合症包括颈型颈椎病、颈椎小关节错位、肩背部筋膜炎、颈肌劳损,临床上以头枕、颈、肩、背疼痛为主要症状,极为常见,若不及时充分镇痛,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生活,导致疼痛记忆的产生、认知和行为的改变等躯体变化,会使心理产生不良影响,我科于2010年12月~2011年12月采用铍针配合中药外敷联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1.1一般资料:220例患者均为本科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
治疗组110例,对照组110例。
其中男104例,女116例,年龄20-45岁,平均31岁,病程6月-2年。
两组在年龄、性别、民族、发病部位及病程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1.1诊断标准[1]:①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颈椎先天性畸形、颈椎退行性变, 长期低头工作者或习惯长时间看电视、录像者, 往往呈慢性发病;②颈项、肩胛疼痛, 颈项僵硬不适, 疼痛向前臂放射, 颈项活动时疼痛加剧;③可分别在胸锁乳突肌乳突端( 完骨穴后方) 、第 7 颈椎、第 1 胸椎棘突旁、斜方肌下方肩井穴处、肩胛骨内缘等部位出现压痛;④X 线片检查可有不同程度的颈椎增生、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改变, 或颈椎无明显异常变化。
1.1.2排除标准:①有针刺禁忌症;②极端畏惧或不能耐受针刺疗法;③其他类型颈椎病;④任何出血性疾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局部软组织感染者不列入研究中。
铍针治疗胸背部肌肉筋膜炎60例临床体会
铍针治疗胸背部肌肉筋膜炎60例临床体会胸背部肌肉筋膜炎是临床常见病,临床以胸背部疼痛、酸痛,局部肌肉变硬,有时可触及硬结或条索状物等为主要表现。
本病发病率高,并不伤及生命,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笔者采用铍针疗法治疗胸背部肌肉筋膜炎60例,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全部60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21例,女39例。
年龄30—56岁,平均37.5岁。
病程2个月—5年。
1.2[1][2]诊断标准:(1)长期的胸背部痠、沉、胀、冷不适,变换体位可减轻。
严重者休息亦不缓解,致腰屈背随,出现驼背。
甚至立、坐、卧、行或改变姿势时背部痛而且感到不便或困难。
患者不自主的出现姿势不正,腰发僵,背如板,步行时上身少动,站立时,躯体偏倚。
急性损伤常因疼痛影响正常呼吸运动,使呼吸表浅,胸式呼吸减弱,严重者则迫使患者含胸收腹,不能直腰。
(2)压痛多在胸椎棘间和椎旁,以及“肩胛缝”区,有时可有一定规律的一组压痛点。
(3)压痛局部都有不同程度的肌紧张或有软组织异常改变,以结节及条索样包块多见。
(4)除外其它神经系统疾病。
1.3纳入标准:(1)18-60岁的男性或女性。
(2)具有典型的胸痛部肌筋膜炎临床症状,符合诊断标准者。
(3)没有合并严重心、脑、肝、肾疾病和精神病者。
1.4排除标准:(1)年龄18岁以下。
(2)局部或全身有感染性疾病者。
(3)患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或脏器衰竭不能耐受刺激者。
(4)有出血倾向者。
(5)糖尿病患者有肢体缺血或软组织感染倾向者。
2 治疗方法(1)需要特别提出的是,各个肌肉筋膜损伤的压痛点与引起激惹的部位,在诊断和选择治疗点时都有重要作用,现将治疗点规定如下:①第一至十二胸椎棘突处—棘上及棘间韧带;②肩胛岗下缘到第十二胸椎棘突之间靠脊柱侧的部分—斜方肌下外缘③肩胛骨肩胛岗的上部与下部范围内—冈上肌起点及冈下肌起点处(2)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头伏于桌面或椅背上。
或俯卧位,胸下垫枕。
基于“筋骨关系”探讨铍针治疗膝骨关节炎
·118· Chinese Journal of Information on TCM Aug.2018 Vol.25 No.8 基于“筋骨关系”探讨铍针治疗膝骨关节炎陈彦飞,赵勇,李元浩,吴林,秦伟凯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北京 100102摘要:“筋骨并重”理念是骨伤科领域研究经久不衰的内容,膝骨关节炎作为最常见的骨关节疾患之一,其治疗也须注重“筋”与“骨”的关系。
铍针疗法通过以“筋”达“骨”而恢复“筋束骨”的生理作用,对膝骨关节炎有良好的疗效,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晰。
本文围绕筋骨关系探讨了铍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机理。
关键词:铍针;膝骨关节炎;筋骨并重;筋束骨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8.08.028中图分类号:R272.96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8)08-0118-03Discussion on Pi Zhen in Treating Knee Osteoarthritis Based on “Relations of Sinew and Bone”CHEN Yan-fei, ZHAO Yong, LI Yuan-hao, WU Lin, QIN Wei-kaiWangjing Hospital of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102, China Abstract: The theory of “paying equal attention to the sinew and bone” is a perennial issue in the domain of China traumatology & orthopedics. Knee osteoarthritis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diseases in clinic presently, and emphasis should be paid on the relations of the “sinew” and “bone” in the process of treatment. Pi Zhen can restore physiological function of “sinew-restraining-bone” through the process of from sinew to bone. Pi Zhen shows good efficacy in the treatment of knee osteoarthritis, but its mechanisms is not clear in clinic presently. This article focused on the mechanism of Pi Zhen in treating knee osteoarthritis based on the relations of sinew and bone.Keywords: Pi Zhen; knee osteoarthritis; paying equal attention to the sinew and bone; sinew-restraining-bone膝骨关节炎是以关节软骨退变及应力部位的骨质增生为病理特征的退行性改变,属中医学“痹证”“骨痹”“筋痹”等范畴,其发病的靶点为筋与骨,而筋骨关系密切,相互为用。
铍针减张治疗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疗效观察及压痛仪和红外热成像
2 0 1 5年 1 — 5月收 治 3 2例 背 肌 筋 膜 疼 痛 综合 征 患 者 。 男 7例 、 女2 5例 , 年龄 ( 4 0±1 3 ) 岁, 病程 ( 1 O . 2± 5 . 6 ) 个 月。 均 符 合 S i m o n s 提 出的 肌 筋 膜 疼 痛 综 合 征 诊 断 标 准 , 以 背部 疼 痛 为主 , 可在 疼 痛 区域 找 到 确切 压 痛 点或 触 痛 点 。 均 无 背部 皮肤 破 损 或 感 染 , 未 合
分, ( 2 . 7 6 3 4 - 0 . 8 7 1 ) 分, t =2 9 . 6 8 3 , P =0 . 0 1 0 ; ( 1 . 9 1 3±0 . 4 4 2 ) k g , ( 3 . 0 1 4±0 . 4 7 1 ) k g , t = 一1 3 . 8 3 2 , P =0 . 0 1 4 ; ( 3 1 . 7 9 5±
式压痛测试仪 ( 天津明通世纪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术
者一 手握住 锁 定开关 , 另一 手将 压 力测 试棒 垂 直置 于
背 部压痛 最 明显 处 , 均 匀 用力 下 压 , 当 患者 初 觉 疼 痛 时按 下 开 关 , 所 得 数 值 即 为 压 痛 阈值 。 选 用 D H一 2 0 1 0型 短焦距 非 制冷 远 红 外 热 像 仪 ( 重 庆 宝 通 华 医
・
4 4。 ( 总7 6 4 )
中医正 骨 2 0 1 5年 1 O月 第 2 7卷第 1 0期 J T r a d C h i n O r t h o p T r a u m a , 2 0 1 5 , V o 1 . 2 7 , N o . 1 0
铍 针 减 张 治疗 背肌 筋膜 疼 痛 综合 征 的疗 效 观 察 及 压 痛 仪 和 红 外 热 成像 仪 在 疗 效评 价 中的应 用
铍针加推拿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症56例疗效分析
铍针加推拿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症56例疗效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在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症治疗中实行铍针加推拿疗法的效果。
方法:采用计算机表法将我院门诊自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56例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例数为28例,参照组患者予以推拿治疗,实验组患者予以铍针加推拿疗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96.42%,参照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75%,两组数据之间差异显著,统计学有意义(P<0.05)。
结论:将铍针加推拿疗法应用在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症中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改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应用价值。
【关键词】铍针加推拿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症疗效【中图分类号】R246;R27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4-135-01麻醉抑制剂、手术刺激等容易引发胃肠蠕动功能减退,从而导致患者术后出现肠麻痹、腹痛、腹胀等症状,不仅严重影响患者舒适感,也影响患者切口愈合程度与呼吸[1],由此发现有效的治疗方式尤为重要,现对我院收治的56例患者治疗效果进行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 基础资料从我院门诊自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症患者中选取56例参与研究,采用计算机表法随机分为参照组(n=28)与实验组(n=28),实验组患者中男女例数比例是16:12,最大年龄72岁,最小年龄25岁,中位年龄(57.36±6.37)岁;参照组患者中男女例数比例是13:15,最大年龄71岁,最小年龄26岁,中位年龄(58.36±6.24)岁。
利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资料进行分析,数据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统计学意义不存在(P>0.05),可以进行对比。
1.2 方法两组患者治疗中均实行推拿治疗,松筋:利用轻柔滚、揉、拿捏、按等手法自上而下的松弛患者颈肩背部各肌组,舒缓患者僵硬感;解筋:以揉拨、弹拨、点按等方式来按摩患者条索带、触痛点等部位,从轻到重的增加按摩力度,消退患者疼痛感;舒筋:对患者颈椎进行拔伸、推摩,活动肩关节,完成推拿,每天推拿一次,每次推拿20min。
傍针刺加拔罐治疗腰背肌筋膜炎验案举隅
傍针刺加拔罐治疗腰背肌筋膜炎验案举隅【摘要】腰背肌筋膜炎是一种常见的腰背疼痛疾病,多数情况下是由腰部长期受力或姿势不正确引起的。
其主要症状包括持续的腰背疼痛、僵硬和肌肉紧张等。
傍针刺加拔罐是一种有效治疗方法,可以舒缓腰背肌筋膜炎症状。
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针灸点和拔罐位置进行治疗。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感受到明显的疼痛减轻和肌肉放松的效果。
而在操作过程中,医生需要注意避免针灸点感染和拔罐过程中的不适感。
傍针刺加拔罐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缓解腰背肌筋膜炎症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在实践中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操作技巧和经验。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该方法的机制和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
1. 引言1.1 病因腰背肌筋膜炎是一种常见的腰背部疼痛疾病,其发病原因复杂多样。
主要病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长期不良姿势: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比如长时间弯腰、扭腰、俯卧等,会导致腰背部肌肉过度使用或过度放松,引起肌筋膜炎。
2. 运动损伤:剧烈运动或不恰当的运动姿势会导致腰背部肌肉受损,引发腰背肌筋膜炎。
3. 导致腰背部疼痛的病变:如腰椎间盘突出、脊柱侧弯、脊柱退行性疾病等,都有可能引起腰背肌筋膜炎的发生。
4. 长时间坐姿:长时间坐姿或缺乏运动,导致腰背部肌肉长期处于僵硬状态,易引发腰背肌筋膜炎。
腰背肌筋膜炎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需要综合考虑个体的生活习惯、运动方式、病史等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和预防。
1.2 症状腰背肌筋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腰背部疼痛、僵硬和酸痛等症状。
患者常感到腰部酸痛,严重时可能出现疼痛难忍、不能弯曲或旋转腰部,甚至影响日常活动。
在腰背部出现触痛、压痛,局部肌肉紧张,运动受限,活动时疼痛明显。
有些患者还可能出现腰椎弯曲畸形、肌肉萎缩等症状。
尤其是长期从事久坐或者弯腰劳动的人群,更容易出现这些症状。
当患者出现以上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并通过相应的治疗方法来缓解症状,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现代铍针疗法加痛点阻滞治疗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症30例观察
现代铍针疗法加痛点阻滞治疗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症30例观
察
张春玖;胡桂玲
【期刊名称】《亚太传统医药》
【年(卷),期】2006(000)006
【摘要】采用现代铍针松解肩胛上韧带,痛点阻滞疗法治疗肩胛上神经炎症,治疗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症30例,疗效满意。
30例中,经1疗程体征完全消失18例,2疗程症状基本消失12例。
【总页数】2页(P71-72)
【作者】张春玖;胡桂玲
【作者单位】湖北阳新县兴国镇卫生院,湖北阳新435200;北京丰台中山医院疼痛科,北京10007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5.41
【相关文献】
1.三针疗法治疗类肩胛上神经卡压症50例 [J], 齐磊;张凡凡;程宏毅;王雷;王建武;李文高;肖豪;党建军
2.小针刀加痛点阻滞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J], 陈萍
3.肩胛上神经联合肩胛背神经阻滞治疗颈肩部疼痛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J], 刘永彬;李彦平;罗克金
4.小针刀松解术加复方骨肽穴位注射治疗肩胛上神经卡压症120例 [J], 郑卫国;庄洪;韩清民
5.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的铍针治疗 [J], 赵峰;张翔;尹辛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傍针刺加拔罐治疗腰背肌筋膜炎验案举隅
傍针刺加拔罐治疗腰背肌筋膜炎验案举隅腰背肌筋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在临床上采用傍针刺加拔罐治疗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结合临床案例,探讨傍针刺加拔罐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疗效及其机制。
案例患者,男性,45岁,因腰痛、背痛伴有酸胀感,伴有腰部僵硬不适,活动受限,经诊断为腰背肌筋膜炎。
患者在治疗前进行了详细的病史询问和身体检查,发现患者腰背部肌肉紧张明显,活动受限,可见明显的压痛点。
患者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情绪波动,睡眠质量下降等精神症状。
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我们为其制定了中医治疗方案,其中包括傍针刺加拔罐疗法。
傍针刺加拔罐疗法是一种中医传统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和加拔罐来调节气血,舒筋活络,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选择了腰背部相应的穴位进行傍针刺激,并结合加拔罐疗法进行治疗。
治疗期间,患者进行了5次治疗,每次治疗间隔2天。
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腰背疼痛减轻,活动能力增强,精神状态也有了明显改善。
患者睡眠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随访3个月后,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有效控制,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傍针刺加拔罐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舒筋活络:傍针刺加拔罐疗法可以通过刺激穴位和加拔罐来舒筋活络,促进局部气血运行,缓解肌肉的紧张和疼痛。
2. 调节情绪:腰背肌筋膜炎患者常常伴有情绪波动,傍针刺加拔罐疗法可以通过调节气血运行来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缓解焦虑、烦躁等不适感。
3. 提高免疫力:傍针刺加拔罐疗法可以通过调节气血运行来增强患者的免疫力,提高机体抵抗力,有助于减轻疼痛和加快康复。
4. 改善睡眠:傍针刺加拔罐疗法可以通过调节气血运行来改善睡眠质量,促进患者的睡眠和休息,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傍针刺加拔罐疗法在治疗腰背肌筋膜炎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傍针刺加拔罐疗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治疗过程中需要专业医生操作,治疗时可能出现局部皮肤瘀斑等不良反应。
铍针加推拿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症52例疗效观察
V0 .6 11
第7 期
No .7
中 莲药 导般
Gudn o r a fT a io a C ie e Me iie a d P ama y i ig J un l o r dt n l h n s dcn n h r c i
21 0 0年 7月
J l.01 uy2 0
患者俯卧位或俯伏 坐位 , 自然放松肢体 。 21 治疗组 . 采用铍针加推拿配合治疗 。 1铍针 : 取肌筋 () 选 膜触痛点 或局 部条索带 , 指掐“ 十字痕 ” 定位 , 采用 《 中医药适
宜技 术培训教材》 中铍针技术 操作 , 根据病情需要 , 限痛点 局 采用一点式松解或 多点式松解 ; 条索 带采用线式松 解 。 术后
31 疗效标准 .
参照 国家 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 中医病证诊
断疗效标 准》 拟定 : I 引 治愈 : I 临床症状消失 , 阳性体 征转阴 , 能
恢复正常工作者。 好转 : I 临床症状 和阳性体征基本消失 , 本 基 上能从事较轻的工作 , 生活能 自理者。 效 : 无 治疗前后其 临床 症状 和阳性体征均无明显变化 , 或反而加重者。
退; 筋: 伸、 舒 拔 推摩颈椎 , 运动肩关 节 , 束手法 。 结 每次推拿 10 均为门诊病例 , 0例 按随机数字表法 分为
治疗 约 2 n l . 。 0mi,l /  ̄d
11 一般 资料 .
两组 。 治疗组5 例 , 5 , 7 ; 2 男2 例 女2 例 年龄最大者6 岁 , 小者 2 最
意义 , 疗组 优 于对 照 组 。 治
验 , 签署知情 同意书者 ; ) 并 ( 年龄在 1岁至6 岁者 。 3 7 2 器 衰竭 不能耐 受刺激 者 ;3糖 尿病 患者有 软组织 感染倾 向 () 者;) ( 不能坚持治疗 , 4 中途退 出者。
铍针治疗肩胛肌筋膜炎的病例对照研究
铍针治疗肩胛肌筋膜炎的病例对照研究赵勇;方维;闫安;张宽;秦伟凯;蔡静怡;顾力军;常德有;王雷【期刊名称】《中国骨伤》【年(卷),期】2014(027)004【摘要】目的:观察铍针治疗肩胛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并分析作用机制.方法:自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治疗116例肩胛肌筋膜炎患者,其中治疗组58例,对照组58例,治疗组脱落2例,对照组剔除1例、脱落4例.剔除脱落病例后共109例,治疗组56例,男15例,女41例,平均年龄(28.02±4.85)岁,病程0.25~3年;对照组53例,男19例,女34例,平均年龄(27.23±4.54)岁,病程0.25~1年.治疗组采用铍针治疗,一次性治疗,松解1~3个痛点,1周后复查,根据痛点分布可再治疗1次,松解1~3个痛点,第2周后采集数据.对照组采用针灸按摩仪治疗,每次治疗20 min,隔日1次,治疗6次为1个疗程,第2周后采集数据.两组治疗前后通过软组织张力测试仪测量局部软组织位移值、香蕉面积,用压痛测量仪测量压痛值,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记录VAS评分,最后对上述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软组织位移值、压痛值高于对照组,香蕉面积和VAS低于对照组.治疗组临床痊愈30例,显效13例,好转12例,无效1例;对照组临床痊愈16例,显效19例,好转11例,无效7例.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铍针通过减轻肩胛部局部痛点的软组织张力,解除神经压迫和刺激,从而有效缓解肩胛肌筋膜炎患者的疼痛症状,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总页数】4页(P291-294)【作者】赵勇;方维;闫安;张宽;秦伟凯;蔡静怡;顾力军;常德有;王雷【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北京100102;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北京100102;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北京100102;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北京100102;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北京100102;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北京100102;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北京100102;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北京100102;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北京100102【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铍针治疗肩胛肌筋膜炎经筋理论探析 [J], 方维;赵勇;秦伟凯;张宽2.铍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疗效观察 [J], 王惠敏3.铍针治疗胸背部肌筋膜炎临床观察120例 [J], 姜黎敏;黄来顺;张利平4.腰背肌筋膜炎的铍针治疗 [J], 黄明华;张翔5.铍针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背肌筋膜炎92例 [J], 陶志东;孙成长;毛伟欢;吴祥宗;吴仁文;李光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铍针治疗胸背部肌筋膜炎临床观察120例
铍针治疗胸背部肌筋膜炎临床观察120例【摘要】目的以临床多见的胸背部肌筋膜炎造成的肩背部疼痛为切入点,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方法,对铍针治疗胸背部肌筋膜炎进行临床观察,形成铍针治疗胸背肌筋膜炎性肩背部疼痛的诊疗标准和技术规范。
方法收集我院自2010年10月至2011年12月胸背筋膜炎肩背部疼痛门诊及住院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铍针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毫针治疗。
结果60例患者经铍针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缩短疗程,复发率低,费用低。
结论铍针治疗胸背肌筋膜炎引起的颈肩背部疼痛,止痛快,疗效好,缩短疗程,操作简单方便,疗效确切,镇痛效果好,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费用低,便于推广。
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0年10月至2011年12月肩背部疼痛因为胸背肌筋膜炎所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其中男27人,女33人,年龄21~65岁,平均(4502±769)岁,病程观察3周;对照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21~65岁,平均(4671±968)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确定治疗点需要特别提出的是,各个肌肉筋膜损伤的压痛点与引起激惹的部位,在诊断与治疗时都有重要作用,将治疗点规定如下:①第1~4颈椎横突处,肩胛提肌起点处。
②第7颈椎与肩峰之间的部分,斜方肌上外缘。
③肩胛角下缘到第12胸椎棘突之间靠脊柱侧的部分斜方肌下外缘。
④肩胛骨肩胛冈的上部与下部范围内冈上肌起点及冈下肌起点处。
⑤肱骨大结节上部冈上肌止点。
肩胛骨上角处肩胛提肌止点处。
⑦胸廓侧面前锯肌。
⑧腋线后端上方部肩胛下肌。
13 操作治疗组患者取坐位,头伏于桌面或椅背上,或俯卧位,胸下垫枕,做好皮肤标记后,常规消毒,垂直皮肤方向进针,铍针针刃与神经走行方向平行,纵行疏通,进针深度以穿过深筋膜为度,术后无菌敷料按压1~3 min(起疏通减压作用)一般不会出血,无菌创可贴覆盖;对照组:采用传统针灸毫针针刺治疗,循经取穴。
铍针配合手法治疗颈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铍针配合手法治疗颈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许锐;于栋;张军
【期刊名称】《中国骨伤》
【年(卷),期】2006(019)005
【摘要】2004年6月至2005年6月,应用铍针松解隔日配合手法治疗颈肌筋膜疼痛综合征5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总页数】1页(P320)
【作者】许锐;于栋;张军
【作者单位】普宁市华侨医院,广东,普宁,515300;中国中医科学院骨伤科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骨伤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
【相关文献】
1.走罐配合理筋手法治疗颈肌筋膜炎 [J], 王启明;沈先波
2.铍针联合高压氧治疗颈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临床观察 [J], 何华芬;王万里;何兵;凌通;孙萍萍;蔡慧红
3.肌筋膜疼痛触发点配合肌肉牵伸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J], 谢格理
4.肌筋膜疼痛触发点配合经络穴位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J], 农洪升
5.铍针减张治疗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疗效观察及压痛仪和红外热成像仪在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J], 冯荣;王平;李炳奇;李嘉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傍针刺加拔罐治疗腰背肌筋膜炎验案举隅
傍针刺加拔罐治疗腰背肌筋膜炎验案举隅患者李某,男,45岁,因腰背肌筋膜炎病症,出现腰背部酸痛、僵硬不适,日常活动受限,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
经过诊断,医生建议他接受傍针刺加拔罐疗法治疗。
傍针刺加拔罐疗法是一种通过刺激身体特定经络和穴位,以排除病邪、调整气血、恢复脏腑功能的中医疗法。
经过医生的细致治疗,李某在接受了一段时间的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腰背肌筋膜炎症状得到了有效的缓解。
傍针刺加拔罐疗法是中医传统疗法的一种,其疗效在治疗腰背肌筋膜炎方面得到了广泛认可。
在进行傍针刺加拔罐疗法治疗时,医生首先会通过仔细的观察和望闻问切等方法来辨别患者的腰背肌筋膜炎病情,然后采用针刺和拔罐相结合的方法,对患者进行针刺和刮痧的治疗,以排除病邪、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
这种治疗方法结合了中医经络学说和腧穴学说,通过调整患者的气血和脏腑功能,达到缓解疼痛、恢复健康的目的。
傍针刺加拔罐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疗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调理气血。
中医理论认为,腰背肌筋膜炎主要是由于腰背部经络气血不畅通,造成局部气血淤滞,导致腰背部酸痛、僵硬等症状。
傍针刺加拔罐疗法在治疗过程中,可以通过针刺和拔罐的方法,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调理患者的气血,达到缓解腰背肌筋膜炎症状的目的。
第二,排病邪。
根据中医理论,腰背肌筋膜炎病症是由于寒湿病邪侵袭引起的。
傍针刺加拔罐疗法在治疗过程中,可以通过刺激穴位和拔罐的方法,排除腰背部的病邪,减轻患者的疼痛和炎症。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治疗效果。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傍针刺加拔罐疗法在治疗腰背肌筋膜炎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
需要注意的是,傍针刺加拔罐疗法在治疗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注意事项。
患者在接受治疗时需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和有经验的中医医生进行治疗,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
患者在接受治疗时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调理和进行康复操,提高治疗效果。
患者在接受治疗后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饮食和作息的调理,注意避免复发。
铍针联合高压氧治疗颈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临床观察
触 诊 以明确压痛 点 的具 体分 布及程 度 ,将触及结 节或条 索 状 紧 张带作为进 针点 。常规皮肤 消毒后 ,操作者左 手食指 按压在进 针点旁 ,右手拇 食指持针柄 用点刺法 垂直 在压 痛
点进针 ,进针深 度 以通 过深筋膜 为宜 ,边 进针边感 受沉 紧
滞 留感 ,在沉 紧滞感 区进 行松解 疏通 。当患者感 觉局部酸 胀且 向枕部或 背部牵涉 时 ,将针 提及 皮下 ,按压局 部疼痛 减轻 或消失 出针 。用灭 菌敷料局 部按压 并包扎 。同时 嘱患 者每 日至少一 次做 颈部肌 肉牵 张锻炼 ,连续治疗 1 0 d为 1 个疗程 , 共 2个疗程 。观察组在对 照组 的基 础上 联合 HBO
标准 :颈部占位性病变或破坏性病变 、纤维肌痛综合征、胸 廓 出 口综合 征 、严 重心脑 血管疾 病 、呼 吸系统疾 病 、严 重
糖 尿病 。
无效 :VAS加权 值 < 2 5 %。 1 . 6 统计 学分 析 利用 S P S S l 3 . 0统计 分 析软件 进行
1 . 3 方法
两组 患者 均 由一名 资深康 复科 医师完成铍 针
数 据分析 ,组间 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的 t 检验 , 治疗前后 比较 采用配对 t 检验 。计量资料 以 ( ± S )表示 。P < 0 . 0 5为
差 异有统 计学 意义 。
治疗 ,具 体措施如 下 :患者取 舒适坐位 ,然后 在其 颈肩部
治疗 。具体措 施 :采用 浙江宁 波产 NG 9 0型单人 纯氧舱 , 治 疗压力 0 . 1 n, 每日1 次 ,连续治疗 1 0次 ,1 0 d为 1个疗程 ,治疗 2个疗程 。 1 . 4 观 察指标 两组治疗 前 、治疗 1 d后、治疗 1 O d后 、
赵勇从经筋论治肩胛肌筋膜炎疼痛经验
赵勇从经筋论治肩胛肌筋膜炎疼痛经验
刘春雨;赵勇
【期刊名称】《河南中医》
【年(卷),期】2017(37)2
【摘要】赵勇主任以中医经筋理论为依据,认为肩胛肌筋膜炎的病理机制是由于该部位肌肉痉挛、筋膜增厚致筋膜腔内压力和表面张力持续增高,牵拉、压迫了穿行其间的感觉神经而导致疼痛。
治疗时采用铍针、推拿按摩和功能锻炼等方法,对肩胛肌筋膜炎患者局部软组织减张减压,避免了药物治疗的副作用,治疗效果满意。
【总页数】3页(P224-226)
【关键词】肩胛肌筋膜炎;疼痛;经筋论治;铍针治疗;推拿治疗;赵勇
【作者】刘春雨;赵勇
【作者单位】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4.3
【相关文献】
1.邵素菊经筋论治颈肩综合征经验 [J], 邵伯雍;张聪聪
2.铍针治疗肩胛肌筋膜炎经筋理论探析 [J], 方维;赵勇;秦伟凯;张宽
3.从经筋论治膝骨关节炎疼痛临证思维 [J], 赵勇;秦伟凯;顾力军;崔秀仁;裘兴栋
4.周志杰主任医师从经筋论治膝骨关节病及运用膝四针临证经验 [J], 赵卫锋; 陆鹤;
任媛媛; 周志杰
5.从经筋论治慢性腰肌劳损经验浅述 [J], 陈晓洁;李恩锋;王玮娃;吕立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铍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疗效观察
铍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疗效观察王惠敏【摘要】@@ 腰背肌筋膜炎,是指腰背部肌肉纤维筋膜的一种慢性损伤引起的非细菌性炎症,亦称为"腰背肌纤维炎"[1].是临床常见病症,易被忽略而误诊.我们应用铍针疗法治疗本病20例,并与传统针灸治疗的20例进行对照,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期刊名称】《颈腰痛杂志》【年(卷),期】2011(032)005【总页数】2页(P399-400)【关键词】筋膜炎;腰肌;铍针【作者】王惠敏【作者单位】北京通州区中西医结合骨伤医院针灸科,北京,101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5腰背肌筋膜炎,是指腰背部肌肉纤维筋膜的一种慢性损伤引起的非细菌性炎症,亦称为“腰背肌纤维炎”[1]。
是临床常见病症,易被忽略而误诊。
我们应用铍针疗法治疗本病20例,并与传统针灸治疗的20例进行对照,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0例患者均为2007-08-2008-09我院门诊诊治者,按患者就诊顺序随机分为铍针组和传统针灸组,铍针组20例,其中男8例,女 12例;年龄28~70岁,病程 8个月~18年。
传统针灸组20例,其中男 9例,女 11例;年龄 30~72岁,病程6个月~15年。
1.2 诊断标准①腰背肌筋膜炎发病者多有遭受外伤、劳累、风寒、湿邪侵袭病史;②背部或腰部酸胀、疼痛、发凉、晨起病症较重,与天气变化有关;③检查时受累部位有压痛,较局限,触诊可及皮下结节或条索样改变,肌肉紧张但不影响功能活动;④X线检查无阳性征象。
1.3 纳入标准①符合腰背肌筋膜炎诊断标准。
②年龄在28~72岁。
1.4 排除标准①局部软组织存在炎症反应者;②有出血倾向者;③有严重心脑疾患或脏器衰竭以及精神病患者;④糖尿病患者有肢体缺血或软组织感染倾向者。
1.5 治疗方法1.5.1 铍针组(1)查找筋结点:患者取俯卧位,触诊以双手拇指相互配合。
触诊找到体表压痛点后,用指端垂直向下做十字压痕,压之疼痛明显或向四周放射。
从“燔针劫刺”理论探讨肌筋膜病的诊疗思路
从“燔针劫刺”理论探讨肌筋膜病的诊疗思路作者:赖碧玉洪梦颖李丹佘畅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2024年第03期【摘要】肌筋膜病是一种肌筋膜系统的非菌性炎症,临床上以疼痛为主,继而可能发展为肌肉组织粘连,影响骨骼关节活动,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目前西医无特效治疗方法,在中医传统理论中,该病属于“经筋病”范畴。
基于“经筋病,治在燔针劫刺”这一理论,从临床出发,将传统“燔针劫刺”进行改良,燔针即火针进行留刺,通过其瞬时高热和持续温热“软结”,再用毫针进行劫刺,速刺速出快速行针,强刺激“松结”。
燔针祛寒,速刺通瘀,从“寒”“瘀”追本溯因,直达病源,两者联合快速松解病灶,疏解疼痛,治疗疾病。
【关键词】燔针留刺;毫针劫刺;肌筋膜病;激痛点【中图分类号】R22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4)05-0099-04DOI:10.3969/j.issn.1007-8517.2024.05.zgmzmjyyzz202405021To Explore the Clinical Idea of Treating Myofascial Disease from the Theory of “Burnt Needling”LAI Biyu HONG Mengying LI Dan2 SHE ChangAbstract:Myofascial disease is a kind of myofascial non-bacterial inflammation, mainly pain in clinic, and then may develop into muscle adhesion, affecting bone and joint activities,seriously affecting daily life. At present, Western medicine has no specific treatment metho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the disease belongs to the category of tendon disease. Based on “tendon disease,cure in burnt needle jacking thorn.” In this theory, starting from modern clinical treatment,the traditional “burnt needle robbing the thorn” is improved and innovated. Burnt needle is a fire needle to keep the thorn,through its instantaneous high heat and continuous warm heat “soft knot”, and then use a small needle to rob the thorn, quick thorn quickly out of fast needle, strong stimulation of “loose knot”. Burnt needle dispelling cold, speed thorn through blood stasis, from the “cold”“blood stasis” tracing the root cause, direct to the source of the disease, the two combined quickly loosen the focus, relieve pain, treatment of disease.Keywords:Burnt Needle Leaving Thorn; Rob the Thorn; Myofascial Disease; Trigger Point肌筋膜系统是一种软组织结构,能协调肌肉运动,带动骨骼活动,是运动系统的物质基础[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有手太阳、手阳明等经筋通过, 其描述多为 “ 绕肩 表 明筋是指有竹节样外形且能产生力量的组织 。《 素
胛 ”, 即肩 胛 部 的经筋 “ 结” 、“ 聚 ”点 多环绕 肩 胛骨 , 经 筋为 理论 依据 治疗 肩 胛肌 筋膜 炎 的关 键 点 。 1 经筋 理 论概 述 “ 经筋 ” 是“ 十 二经 筋 ” 的简称 。 “ 筋 与 脉并 为系 ” , 是 经络 系 统 的组成 部分 , 理 论源 于 《 内经 》, 杨 上善 注 问・ 痿 论 篇 》 云 :“ 宗 筋 主束 骨 而 利机 关 也 。 ”《 素问・ 日: “ 筋也 者, 所 以束节 络骨, 绊 肉绷 皮, 为 一身之 关纽, 利全体 之运 动者 也 ……按 人 身之筋 , 到处 皆有 , 纵横 无 算。 ”《 类经 》认 为经 筋是 “ 联 缀百 骸 ” 、“ 维络 周 身 ” 、 “ 会于节” 、“ 各 有 定位 ”的组 织 。从 以上论 述 可 知, 且 慢 性肌 疲 劳 综 合 征具 有 筋 性 病 因 …, 这 也 是 笔 者 以 五脏 生成 篇 》 有“ 诸 筋 者 皆属 于 节 ” 。 《 杂病 源 流犀 烛 》
释 日 :“ 十 二 经 筋 与十 二 经 脉, 俱 禀 三 阴 三 阳行 于 手 经 筋是 经络 系统 的 组成 部 分, 是 十二 经 脉濡 养 筋 肉骨 足, 故 分 为 十 二 。但 十 二经 脉主 于血 气 , 内营 五 脏 六 节 的体 系 , 起 于 四肢 末 端, 结 聚于 关 节和 骨骼 部,“ 联 腑, 外 营头 身 四肢 。十 二经 筋 内行胸 腹 中, 不入 五脏 六 缀 百骸 ”, 与骨 构成 人 体身 形 、缠 绕关 节 、主 司运 动 。 2 肩胛 肌筋 膜 炎经 筋痛 点 的病 理特 点
通讯作 者 :赵 勇, F - r n a i I :z h a o y o n g 4 2 3 @ s o h u . c o m
更 易直达 脏腑 , 激 发 正气 。 在 穴位 上进 行 敷贴 , 能 鼓 舞 配 合穴 位 敷 贴较 单纯 敷 贴有 明显优 势 ( P<O . O 1 ) 。二
中图分类号 :R 2 7 4 . 9 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5 — 5 3 0 4 ( 2 0 1 4 ) 0 2 — 0 0 9 7 — 0 2
肩胛 肌 筋膜 炎又 称肩 胛肌 筋膜 疼 痛综 合征 、 肌 痛 腑 。脉有 经 脉 、络 脉 ;筋有 大 筋 、小筋 、膜筋 。十 二 症 、肌 疲 劳综 合 征等 , 是指 因慢 性劳 损 、寒 冷 、潮 湿 经 筋 起处 与 十 二经 脉 流注 并 起 于 四末 , 然 所 起处 有 同 而使 肩胛 部 筋膜及 肌 肉组 织 发生 水肿 、渗 出及纤 维性 有 别 。 ”《 说文 ・ 筋 部 》谓 :“ 筋, 肉之 力 也, 从力 , 从 肉, 变而 出现 的 一系 列 临床 症 状 的病 症 , 以 明显 的局 限性 从 竹 , 竹, 物 之 多 筋者 。 ”指 肌 肉为 筋 、肌 腱 为尽 筋 、 痛 点, 且绕 肩 胛 可触 及 硬结 或 束 条为 主 要特 征 。肩胛 筋 膜为 膜 筋 、 骨膜 为束 骨 筋等 。 筋, 从“ 力” 、 从“ 竹” ,
2 0 1 4年 2月 第 2 1卷 第 2期
中 国中 医药信 息 杂 志
・ 9 7・
铍针治疗肩胛肌筋膜炎经筋理论探析
方维 , 赵 勇, 秦伟凯, 张 宽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 医院, 北京 1 0 0 1 0 2 关键词 :铍针 :肩胛肌 筋膜 炎;经筋理论
D O l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5 — 5 3 0 4 . 2 0 1 4 . 0 2 . 0 2 9
基 金 项 目 :北 京 市 科 技 计 划 项 目 ( Z l 1 1 1 0 7 0 5 8 8 1 1 0 6 2 )
肩 胛部 有手 太 阳之 筋和 手 阳 明之筋 通过 ,《 灵枢 ・ 经 筋 》日 :“ 手 太 阳之 筋, 起 于 小指之 上 , 结 于腕 , 上循
脓 ;橘 红 散寒 理气 、燥湿 化痰 ;配 石 菖蒲化 痰 湿 、和
中辟 浊 , 其所 含挥 发 油, 如丁 香油 酚 、细 辛醛 、细 辛酮 等, 可缓 解肠 管 平滑 肌痉 挛, 改善 气道 局 部血 液循 环 ;
[ 1 ]J o h n s o n D ,O s b o r n L M .C o u g h v a r i a n t a s t h m a :a r e v i e w o f t h e c l i n i c a l 1 i t e r a t u r e [ J ] .J A s t h m a , 1 9 9 1 , 2 8 ( 2 ) :8 5 — 9 O .
[ 2 ] 中华 医 学会 呼 吸病 学 分会 哮 喘学 组 . 咳嗽 的诊 断与 治疗 指 南 [ J ] . 中华 结核 和 呼吸 杂 志, 2 0 0 9 , 3 2 ( 6 ) :4 0 7 — 4 1 3 . [ 3 ] 郑筱 萸 . 中药 新 药临 床 研 究指 导 原则 ( 试行) [ s ] . 北 京 :中 国医 药科 技 出版 社, 2 0 0 2 :6 2 .
正气 , 增 强抗 病 能力 。
者 合 用, 可 改善 症 状, 提 高疗 效 , 且 患 者具 有较 好 的依
笔 者对 肺 脾气 虚 型 C V A 患 者采 用 自拟 桔 梗 蜈 蚣散 从 性 。
配合 穴 位 敷 贴治 疗 。方 中桔梗 辛 开 苦 降, 宣 肺 祛 痰排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