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伯克段于鄢人物分析
《郑伯克段于鄢》分析
[初读课文]
要求: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结构
[故事简述]
隐公之年,郑国国君之弟公叔段, 谋划夺取哥哥郑庄公的君位,庄公 发现后,巧施心计,采取欲擒故纵 的手段,诱使共叔段得寸进尺,愈 加骄横,然后在鄢地打败了公叔段, 使他“出奔”。
[故事思路]
A 姜氏厌恶郑庄公,偏爱共叔段。 (1段:矛盾的开端)
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翳我独无?”
广
铁 一
译:请允许我把这些肉带回去送给她。”庄公道:
中 “你有母亲可以送,唯独我没有!”
周
瑛
制
作
[文意理解8]
冒昧,表谦
郑 伯
谓,说词。宾语前置
克 段
颖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于
宾语前置
通“掘”,挖
鄢
译:颖考叔说:“我冒昧地问您说的是什么意思?
译:大概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
[思考探究2]
颍考叔 纯孝也 郑庄公 真孝VS假孝?
[春秋笔法 ]
我们看到对前部分的礼崩乐坏的 现象是贬斥的,对后面的庄公行孝的 行为是褒扬的,但是《春秋》和《左 传》实际是没有明说,而是在把褒贬 暗含在描写和叙事之中,我们通过分 析看出来。这样的一种寓褒贬于曲折 的文笔之中而不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 的写法叫“春秋笔法”。即“褒贬之 意,没有直说,却很明显”“文辞简 约,一字见褒贬”。
郑 伯
克
段
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于
鄢
译:庄公听从了他的话。庄公走进地道时赋诗道: “大隧道之中,快乐呀乐融融!”
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
译:姜氏走出来赋诗:“大隧道之外,快乐呀
广 多畅快!”
铁
郑伯克段于鄢
郑伯克段于鄢范文一:大家好,我是一名历史爱好者,今天我想向大家介绍一位历史上的有趣人物——郑伯克段于鄢。
郑伯克段于鄢,是春秋时期的一位贵族,他是郑国的第八代国君,从公元前767年一直统治到公元前716年。
在他的统治下,郑国逐渐强大,并建立了自己的地位。
对于他与鄢的关系,有许多不同的解释。
传说当时,鄢国的国君武公听说郑伯克段的美女若愚极为美丽,就派人前来请求将她娶为妻子。
郑伯克段拒绝了这个要求,并嘲讽鄢国国君的贪婪和破坏心态。
之后,鄢国发动了一场战争,但郑伯克段最终获胜。
这个故事虽然富有传奇色彩,但它很好地反映了当时两国之间的斗争和竞争。
在这个时期,周朝的管仲和鲁共公都已经落幕,各诸侯国之间的势力开始发生变化,国内外的竞争格局更加激烈。
总的来说,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告诉我们,历史是由许多小故事叠加而成的,而这些故事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传递的信息和故事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人性。
写作重点:本篇文章以故事的形式来讲述郑伯克段于鄢的传说,富有情趣和表现力。
同时,文章还将传说与历史事件进行联系,以此谈及郑国和鄢国之间的关系,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和文学价值。
用词分析:文章中运用了不少诗歌和文学语言,如“富有传奇色彩”、“格局更加激烈”等,这些词汇灵活、生动地表现了文章主题,增添了阅读趣味。
范文二:大家好,我是一名历史爱好者,今天我想向大家介绍一个春秋时期的名人——郑伯克段于鄢。
郑伯克段于鄢是春秋时期郑国的一位国君,被认为是一位开明、能干的君主。
在他的统治下,郑国逐渐强大,领土扩张,外交关系也比较稳定。
然而,郑伯克段与鄢国的关系一直非常紧张。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731年,鄢国发动了一次对郑国的进攻,但是在郑伯克段的率领下,郑军最终在鄢国取得了胜利,战争结束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主要原因是,当时各个诸侯国之间的联盟关系非常复杂,而郑伯克段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时常与其它诸侯结盟或联合作战,因此加深了郑国与鄢国的对立关系。
郑伯克段于烟的具体内容分析正装公的人物形象
郑伯克段于烟的具体内容分析正装公的人物形象《郑伯克段于鄢》是《春秋》中的名篇。
主要讲述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郑庄公同其胞弟共叔段之间为了夺国君君权位而进行的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
郑庄公设计并故意纵容其弟共叔段与其母武姜,其弟骄纵,于是欲夺国君之位,庄公便以此讨伐共叔段。
庄公怨其母偏心,将母亲迁于颖地。
后来自己也后悔了,又有颍考叔规劝,母子又重归于好。
《郑伯克段于鄢》中郑庄公的人物形象:几乎所有评论者都一致认为,《郑伯克段于鄢》深刻揭露了郑庄公及其母、弟极端自私、残忍、为权力而骨肉相残的阶级本质,客观_创乏映了宗法制度的崩溃及伦理道德的沦丧。
并认为其中最该批判的就是郑庄公,因为他阴险、虚伪、狡诈。
然而我却认为郑庄公是一个以守为攻、冷静沉着、坐待时机,有勇有谋的政治家。
在面对共叔段一而再,再而三的对他的权力的挑衅时,庄公选择了以守为攻,坐待时机的谋略,等待时机成熟,再一举除掉共叔段“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不义不昵,厚将崩”和考虑周全后“可矣”都表现了郑庄公极深的城府和高人一等谋略。
人们不禁要问,这不正是庄公的阴险,狡诈吗?但我试问大家,庄公即使及时劝阻野心勃勃,有姜氏撑腰的共叔段能成功吗?所以庄公所做的一切只是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所做的本能反应。
同时,我还要讲的是庄公的讲孝心。
大家可能又说,那明显是虚伪的,庄公那样做完全是为了做给全国人民看的,但仔细看看,其实不然。
当郑庄公一举粉碎了姜氏及其共叔段的夺权阴谋之后,郑庄公并没有将其母一杀了之,而是“寘姜氏于城颖”之后又“遂而相见”;还有就是刚说“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马上就悔之。
再到庄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无不是真情表露,看不到做作,因为后悔这种情绪是群众看不到的,既然是装样子,也不用在隧中装吧,或许应该搞个过街热吻什么的。
所以我认为,郑庄公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冷静自信和聪明的国君。
郑伯克段于鄢艺术特点及人物性格分析
《郑伯克段于鄢》赏析及人物特点当初,郑武公娶了申国国君的女儿为妻,叫做武姜;生下了庄公和公叔段。
庄公脚在前倒生下来,使姜氏受了惊吓所以取名叫'窹生',武姜因此讨厌庄公。
武姜疼爱共叔段,想立他为太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没有答应。
等到庄公当上了郑国国君,武姜为共叔段请求把制这个地方作为他的封地。
庄公说:" 制是个险要的城邑,从前虢叔就死在那里,如果要别的地方,我都答应。
"武姜又为共叔段请求京这个地方,庄公就让共叔段住在那里,称他为"京城太叔"。
祭仲说:"都城超过了三百丈,就会成为国家的祸害。
按先王的规定,大的都城面积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
中等的不超过五分之一,小的不超过九分之一。
现在的京邑,大小不合法度,违反了先王的制度,这会使您受不了。
"庄公回答说;"姜氏要这么做我怎能避开这祸害呢?"祭仲说道:"姜氏有什么可满足呢?不如趁早给他另外安排个容易控制的地方,不让他的势力蔓延。
如果蔓延开来,就难于对付了。
蔓长的野草都除不掉,更何况是您受宠的兄弟呢?"庄公说:"干多了不仁义的事情,必定会自取灭亡,您姑且看着吧。
"不久之后,太叔命令西边和北边的边邑也同时归他管辖。
公子吕说:"一个国家不能容纳两个君王,您打算怎么办?如果您想把国家交给大叔,就请允许我去事奉他;如果不给,就请陈掉他,不要使百姓产生二心。
"庄公说:"用不着,他会祸及自己。
随后,太叔又把双方共管的边邑收归自己,一直把邑地扩张到了廪延。
公子吕说:"可以动手了。
他占多了地方就会得到百姓拥护。
"庄公说:"不行仁义就不会有人亲近,地方再大也会崩溃。
"太叔修建城地,聚集百姓,修整铠甲,制造武器,训练步兵,修造战车,要偷袭郑国国都。
武姜打算为他打开城门作内应。
大学语文--《郑伯克段于鄢》译文与解析
大学语文--《郑伯克段于鄢》译文与解析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
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
”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
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
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公曰:“无庸,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
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
”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夫人将启之。
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
公伐诸鄢。
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
”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遂置姜氏于城颖,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
颖考叔为颖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
公赐之食,食舍肉。
公问之。
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颖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
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颖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其是之谓乎?”《郑伯克段于鄢》赏析熊江平【作品介绍】《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古人认为是传注孔子的《春秋》的。
它的作者,《史记》说是比孔子稍后的鲁国太史左丘明。
郑伯克段于鄢艺术特点及人物性格分析
《郑伯克段于鄢》赏析及人物特点当初,郑武公娶了申国国君的女儿为妻,叫做武姜;生下了庄公和公叔段。
庄公脚在前倒生下来,使姜氏受了惊吓所以取名叫'窹生',武姜因此讨厌庄公。
武姜疼爱共叔段,想立他为太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没有答应。
等到庄公当上了郑国国君,武姜为共叔段请求把制这个地方作为他的封地。
庄公说:" 制是个险要的城邑,从前虢叔就死在那里,如果要别的地方,我都答应。
"武姜又为共叔段请求京这个地方,庄公就让共叔段住在那里,称他为"京城太叔"。
祭仲说:"都城超过了三百丈,就会成为国家的祸害。
按先王的规定,大的都城面积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
中等的不超过五分之一,小的不超过九分之一。
现在的京邑,大小不合法度,违反了先王的制度,这会使您受不了。
"庄公回答说;"姜氏要这么做我怎能避开这祸害呢?"祭仲说道:"姜氏有什么可满足呢?不如趁早给他另外安排个容易控制的地方,不让他的势力蔓延。
如果蔓延开来,就难于对付了。
蔓长的野草都除不掉,更何况是您受宠的兄弟呢?"庄公说:"干多了不仁义的事情,必定会自取灭亡,您姑且看着吧。
"不久之后,太叔命令西边和北边的边邑也同时归他管辖。
公子吕说:"一个国家不能容纳两个君王,您打算怎么办?如果您想把国家交给大叔,就请允许我去事奉他;如果不给,就请陈掉他,不要使百姓产生二心。
"庄公说:"用不着,他会祸及自己。
随后,太叔又把双方共管的边邑收归自己,一直把邑地扩张到了廪延。
公子吕说:"可以动手了。
他占多了地方就会得到百姓拥护。
"庄公说:"不行仁义就不会有人亲近,地方再大也会崩溃。
简析《郑伯克段于鄢》中郑庄公的人物形象
简析《郑伯克段于鄢》中郑庄公的人物形象。
《郑伯克段于鄢》中的郑庄公是一位有德有才的诚信之士,他的思想、行为、品行都充分体现出卓越的气质和高尚的人格,他深受人们的爱戴和尊敬。
首先,郑庄公是一位彬彬有礼、有担当、忠诚勇敢的人,他敢于担当重任,坚决履行职责,毫不犹豫地保护自己的国家,坚持正义,做到“行行出状元”,彰显了他的诚实和勇气。
其次,郑庄公也是一位思想独立、神智犀利的人,他能够推理思考,不受他人干扰,因此可以聪明地处理各种问题。
他不断学习,并能敏锐地察觉外界的变化,从而及早采取正确的行动;而且,他有着长远的远见,勇于面对挑战,决定性地影响了他自己乃至这一时代的发展变化,也自授英雄才名,获人尊敬。
此外,郑庄公还是一位感恩戴德、能虚怀若谷的人,审慎行事,能听取他人的意见,善于调解好多口,勤俭节约,讲一石二鸟,实现共赢与和谐,给人们实实在在的帮助,引导同胞们走上正轨,做出了慈爱的贡献,受到世人的爱戴和尊敬。
总之,郑庄公以其崇高的操守和贤能,成为《郑伯克段于鄢》中一个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他以其谦逊、勤勉、正义、平等、宽容、公正等品质,引领着古人探索真理、实现美好生活的生活方式。
郑伯克段于鄢主要写作特点
郑伯克段于鄢主要写作特点
《郑伯克段于鄢》是一篇经典的古代散文,其写作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物塑造:文章中的人物个性鲜明,形象生动。
主要人物郑庄公
和共叔段都有各自独特的性格和特点。
郑庄公老谋深算,阴险狠毒,通过他的行为和语言,展现出他的性格特点。
共叔段则贪得无厌,狂妄愚昧,同样通过他的行为和语言,展现出他的性格特点。
其他人物如姜氏、祭仲、公子吕、颖考叔等,也都有各自独特的性格和形象。
2.叙事线索:文章叙事线索清晰,故事情节紧凑有力。
故事从郑庄
公与共叔段的权力争夺开始,随后牵扯到姜氏的偏心和祭仲的忠心,再到公子吕的率直和颖考叔的智慧,每个情节都紧密相连,层层递进。
3.详略得当:文章在叙述故事时,对于某些情节进行了详写,而对
于某些情节则进行了略写。
例如,对于郑庄公和共叔段的斗争,文章进行了详细的描绘,而对于姜氏和祭仲等人的情节,则进行了较为简略的叙述。
这种详略得当的写作方式使得文章更加紧凑有力。
4.语言生动:文章运用了大量的形容词和动词来描绘人物和情节,
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故事的发展。
同时,文章还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使得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5.结构完整:文章的结构完整,各个情节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
个完整的故事。
每个情节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和意义,使得整个故事更加丰富和多彩。
综上所述,《郑伯克段于鄢》的写作特点包括人物塑造、叙事线索、详略得当、语言生动和结构完整等方面。
这些特点使得文章成为一篇经典的历史散文,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_《左传》首篇《郑伯克段于鄢》的人物性格刻画
黄泉 无相见也
,
—
;
大 隧 之 中 其乐 也 融 事 件 的 同 时 鲜 活 地 展现人 物 的 性 格及 其 内 心 世 界 H
,
。
融
”
—
自
欺欺 人
。
(
3
)
侧 陪供 衬
、
—
以 次 托主
,
以 宾 衬 主 共叔 段 的 作 者 王 献 锋 石 家 庄 经 济 学 院 艺 术 设 计 学 院 广 告 学 教
,
。
二 、 人物 性 格 的 表 现 及 其 刻 画 手 法的 选 用
应该 说 本 篇 留 给我 们最 突 出 的 艺 术表 现特 色 就在 于 此
,
。
1
人物 性 格的 表 现
)
本篇给 我 们 提供 的人 物 形 象 有如 下 几 位
—
:
( 1
郑 庄公 即 郑 伯
(
主要 人 物
)
,
其个性表现 阴 险 伪善 奸诈 狠毒
:
、
。
文 中 通过
,
一
系 列 言语 和 行为 表 现 得极
,
为透 彻
,
。
比 如 庄公 继 位 之初 姜 氏 为共 叔段 请 制 公 曰
,
,
“
,
制 岩邑 也 虢 叔死 焉 佗 邑 唯 命
,
”
,
。
从 中 表 现 出 庄公貌似仁
”
,
义 实 则 奸诈 当 太叔违 齒 建城 大 夫 祭仲 特 告
“
直至 太叔 发 动 叛 乱 庄 公始 曰
,
【课外阅读】《郑伯克段于鄢》人物分析
【课外阅读】《郑伯克段于鄢》人物分析教学目的:1、通过课文的研讨,品味语言美,欣赏结构美。
2、通过课文的研讨,理顺情节结构。
3、通过课文的研讨,分析评价人物。
教学重点:分析评价人物。
教学难点:理顺情节结构。
教学方法:研讨法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先简述中国文学发展脉络,再由先秦文学概述转入本文所出自的《左传》)1、《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我国春秋时期的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同时也是具有文学价值的散文名著。
相传作者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
《左传》着重记叙了春秋时期列国之间的矛盾和争夺,善于叙事,其中描写战争尤为精彩。
2、春秋战国是个战火纷飞的时代,群雄争霸。
各诸侯国对外要防范他国的进攻,对内也要维护政权的稳定,这就导致了统治者内部出现了非常残忍的尔虞我诈、互相倾轧的矛盾冲突。
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春秋初期发生在郑国的一个历史事件。
3、《郑伯克段于鄢》选自《左传.隐公元年》,记载了郑国统治集团内部的纷争。
郑国邻近东周都城洛阳,郑武公与其子郑庄公都曾在周王朝中任卿士之职。
庄公希望在政治上能大有作为,梦寐以求的是扩张郑国的势力,因此首先考虑到剪除异己,巩固自己在国内的地位。
本文所反映的是郑武公去世后,郑庄公即位,其弟共叔段欲争权夺位,双方矛盾不断激化,最终兵戎相见,骨肉相残的历史事实。
二、诵读课文(播放朗诵录音,理解文意),分四组讨论下列问题1、课文标题内涵。
2、故事情节结构。
3、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其关系。
4、你对郑庄公这个人究竟怎么看待?每组选派一名代表上台来阐明自己的观点,最后老师展示参考答案。
1、标题内涵:“郑伯克段于鄢”原本是《春秋》里的一句话,意思是郑庄公在鄢地打败了共叔段。
郑伯,指郑庄公。
鄢,地名,在今河南鄢陵。
这题目里含有一个故事:隐公元年,郑国国君之弟共叔段,谋划夺取哥哥郑庄公的君位,庄公发现后,巧施心计,采取欲擒故纵的手段,诱使共叔段得寸进尺,愈加骄横,然后在鄢地打败了共叔段,使他“出奔”。
分析《郑伯克段于鄢》中郑庄公的形象
分析《郑伯克段于鄢》中郑庄公的形象
郑伯克段于鄢是关于中国古代著名郑庄公的传说。
巨大的传说传递了郑庄公勇敢、坚韧、尊贵的形象。
郑庄公利用自己的勇敢与智慧克服艰难险阻,成功升为齐国诸侯,统一
了齐国、大破段氏,使得齐国复兴,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杰出的诸侯政治家。
郑庄公性格坚韧、勇敢。
故事叙述了郑庄公在尚都大洋洋、人民拥护之时,勇敢地与
四周封建礼教一干,坚决抵抗段于鄢强加的政治服从;更重要的是,郑庄公没有被自私自
利而失去坚韧之心,凭借着勇敢、绝不做让步,他对政治上的压力迅速反应,决不放弃民
族伟大的野心和抗敌保国的信念,实现他和齐国的伟大复兴。
郑庄公的思想高尚,他渴望恢复民族尊严和秩序,维护历史和封建制度权威,为保卫
国家负责任,而不是只为自己谋求利益,他深知,正是真正的国家荣耀、土地平安以及民
众的和谐才能给予他们更好的生活。
他引导众多追随者,具有勇气抗争,重视民生,追求
公平的历史使命。
郑庄公的形象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勇者,他既富有智慧又勇敢坚韧,在段于鄢的反对下,他凭借自己的勇敢、聪明和高尚的观念,实现了他和齐国的伟大复兴,传奇形象历久弥新,中华民族永不言弃,永不屈服的精神也借此诞生。
郑伯克段于鄢人物赏析
郑伯克段于鄢人物赏析郑伯克段于鄢是中国魏晋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写景诗人,其作品表现出他独特的文式和丰富的文学想象力。
这也是他作品之所以受欢迎的原因。
本文尝试从诗歌到人物赏析,展开对郑伯克段于鄢的诗歌和人物赏析。
郑伯克段于鄢诗歌风格独特,呈现出精致、慢歌的特点,抒发出流畅、舒缓的情感,表达了大自然的美景和人生智慧,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他的诗歌既叙述宽广,又抒发清新淡雅,充满了意境,且广受欢迎。
例如他的《竹马诗》和《玉露歌》,这两首诗歌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田园景色,勾勒出古代青葱的社会生活,情感也柔和清新,抒发出深沉的洞察力。
在人物赏析方面,郑伯克段于鄢写的人物也是非常丰满的,他的人物设计和描绘都反映出他对生命的看法。
他的作品中的人物都是有性格的,他们的心理轨迹也表明了他们的性格。
从郑伯克段于鄢的小说《醉翁亭记》就可以看出他对人性的深入理解,以及他对时代变迁和社会变化的了解。
此外,他还塑造了许多英勇的英雄,例如《积善公》中的孔子、《风清扬》中的梅兰竹菊,他们都有着与众不同的性格,敢于挑战,充满活力和坚守信仰,时而张扬勇敢,时而抒发动人的柔情,郑伯克段于鄢的人物刻画,都能给读者带来深刻的思考。
郑伯克段于鄢的诗歌和作品,无论是从文学创作领域,还是从人物设计描写上都表现出天赋和把握,他以深厚的文学功底,对人与自然、善恶和社会运动等问题都有着深刻的敏感和触觉,他的作品深入人心,受到了文学史上很多读者的热烈欢迎和赞誉,也被奉为文学宝库。
综上所述,郑伯克段于鄢无疑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诗人之一,无论是从作品的文学风格还是人物赏析上,都能发现他对文学和自然的把控,正是他精湛的文学功底,造就了他的经典之作,赢得了文学史上的赞誉和认可。
《郑伯克段于鄢》人物认识论文
《郑伯克段于鄢》人物认识论文摘要:文章的重点,不是详写战斗经过,而是详写在“克段” 前母子间、兄弟间矛盾的发生和发展。
行文中自然点出:理在庄公,曲在姜氏和共叔段。
这给肯定庄公提供了充分依据,为鞭挞并否定姜氏和共叔段创造了条件。
《左传》的第一篇就是《郑伯克段于鄢》,也是我认真读过的第一篇,对于这篇文章我一直有个疑问,姜氏和共叔段都参与了暴乱,而且暴乱还是他们挑起来的,为什么世人责怪他们的较少,反而指责郑庄公的较多呢?就连我们学过的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都说郑庄公是阴险毒辣和虚伪的,更不要说老师上课讲的了。
但我个人认为这是对郑庄公的不公平。
文章首段说“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
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
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
’请京。
使居之,谓之京城太叔。
”这是矛盾形成的最初根源,是姜氏的私心和偏见,而郑庄公是无辜的受害者。
姜氏因为生庄公时难产就讨厌他,而特别偏爱小儿子,这是个什么理由?难产到今天都是个很常见的事情,更可况在医术不发达的古代,就是这个荒诞的原因成了一个母亲厌恨儿子的根源。
于是姜氏采取了下一步计划,她要为她的小儿子争取一切,她要让武公立她的小儿子为太子,在封建社会一直都是立长子为太子,幸亏武公英明,不答应她的计划。
等到庄公即位,她赶紧又为共叔段争取封地,最后为共叔段请求到了京城这个地方。
文章的第一段就交待了郑伯克段的必然性,而这全是姜氏的偏心和心胸狭隘所导致,她要以自己的偏爱去破坏封建制度立长子为太子的制度,也破坏了家庭的和睦。
可见矛盾的根源就是这个偏心的母亲所致。
文章的第二段说“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叁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今京不度,非制也。
君将不堪。
’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郑伯克段于鄢李
以引起庄公的问话)
郑伯克段于鄢
【基础知识积累】
郑伯克段于鄢
一、通假字:
1.虢叔死焉,佗邑唯命 佗,通“他”
2.庄公寤生,惊姜氏 寤,通牾,牾,倒着的意思
3.谓之京城大叔 大,通“太”
4.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参,通“三”
5.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 辟,同“避”,这是一对古今字。
地位,实际上主动权仍然掌握在郑庄公手里,可见其
深藏不露,工于心计。
•
(2)共叔段 妄自尊大,有勇无谋
他依仗姜氏对他的偏爱,自以为有恃无 恐,野心勃勃,不断扩张,他所居京地的城 墙违反当时制度的规定,又命西边,北边地 区归自己管辖,庄公心怀杀机,但表面不动 声色,让他在自取灭亡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愚昧狂妄的共叔段却以为庄公可欺,最后发 动叛乱,很快被庄公击败。
(3)姜氏
任性阴毒、偏私愚蠢
遂恶之(郑庄公) 为之请制(共叔段) 为之请京(共叔段) 将启之(共叔段)
(4)颖考叔
聪明机敏 故意食舍肉以引起庄公的问话
人物形象小结
郑庄公:阴险狠毒、老谋深算、
工于心计、伪善 、伪孝 卓有远见、胸有韬略、忍让宽容
共叔段:贪婪狂妄、愚昧无知。
姜氏:偏狭糊涂、阴毒、自私骄横、以私情干政。
课文分析
第2、3段:共叔段不断扩张势力,而郑 庄公欲擒故纵,暗藏杀机。(矛盾的激化)
(1)、共叔段得到京地作封邑。 (2)、共叔段在京地建城,公然超过先王 制定的规格。 (3)、共叔段逐步将西部和北部的边邑据 为己有。
第四段
原文:
太叔修治城郭,聚集粮食,
大叔完、聚, 修整铠甲和兵器,准备好步 缮甲兵,具卒乘, 兵和战车,要偷袭郑国国都。
简析《郑伯克段于鄢》中郑庄公的人物形象
简析《郑伯克段于鄢》中郑庄公的人物形象以前看过《左传》的一些文章,对郑庄公的印象大多停留在阴险毒辣、虚伪狡诈、为了权势宁可骨肉相残,但是,通过对《郑伯克段于鄢》这篇文章的学习,我对郑庄公这个人物形象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我认为,文中的郑庄公扮演着双重的社会角色:一方面,作为国君,他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具有政治家的谋略和素质,有远见、沉着冷静、思维缜密;另一方面,作为儿子和兄长,对母亲意见的尊重以及对弟弟的一再忍让,说明他对母亲姜氏和弟弟共叔段是有感情的,体现了他人性化的一面,他重义、重情。
而人们对郑庄公的批评主要有两点:其一,郑庄公明知段图谋叛乱,却故意纵容他,让他的罪行发展下去。
等他举兵谋叛时,再一瑟将他铲除。
这反映了郑庄公的阴险狡诈。
其二,郑庄公对母亲姜氏假仁假义。
他把姜氏赶出宫外,还发出“不及黄泉,无相见也”的誓言,反映了他的冷酷无情,等到颖考叔来谏,他又假惺惺地“阔地及泉”迎回姜氏,说明了他的虚伪。
这些意见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是,在全面了解了郑庄公的性格特点后,仔细分析全文,它们似乎又有站不住脚的地方。
其实从另一个角度讲,庄公是很可怜的。
姜氏因为生他时难产而讨厌他,对庄公和共叔段的待遇简直天上地下,致使庄公几乎是在没有母爱的环境下长大的,但是,难产又不是他的错。
而母亲的偏心却必然会给庄公造成很深的心理影响。
等到庄公即了位,姜氏就出面为段请求制这个地势险要的地方作封邑,庄公没有答应。
“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而京作封邑超出了先王规定的法度,“非制也”。
庄公是知道的。
所以当有大臣来谏,庄公道:“姜氏欲之,焉辟害?”母亲要这样,我又能怎么办?所以就这点看,一做错事的首先是姜氏,而不是庄公。
因为姜氏是庄公的生母,段是母亲最宠爱的儿子。
母亲的请求可以一次不听,却不能次次回绝。
等到段一步一步扩张自己的势力,庄公也只作不知,直到段图谋袭郑,姜氏欲为内应,才命师伐之。
所以说,这些事情反映了庄公的性格好坏分明,也因为成长环境这以客观条件,不能绝对的认定庄公的人品好坏。
《郑伯克段于鄢》的人物与主旨
作者: 邵孔发
作者机构: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滁州,239000
出版物刊名: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页码: 46-48页
主题词: 《左传》 人物 主旨
摘要:从作者对文中历史人物的记述与评价看,文章鞭挞的主要对象是共叔段与姜氏,而非郑庄公.章主旨之一,通过记述郑伯克段于鄢史事,鞭挞共叔段"少陵长""淫破义",批评庄公"失教",宣扬"君义臣行,兄爱弟敬"的封建道德.主旨之二,通过郑庄公母子关系中的矛盾斗争及转化宣扬"母慈子孝"的伦理观念.此《春秋》《左传》之大义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伯克段于鄢
《左传》
教学目的:
1、通过课文的研讨,品味语言美,欣赏结构美。
2、通过课文的研讨,理顺情节结构。
3、通过课文的研讨,分析评价人物。
教学重点:分析评价人物。
教学难点:理顺情节结构。
教学方法:研讨法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先简述中国文学发展脉络,再由先秦文学概述转入本文所出自的《左传》)
1、《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我国春秋时期的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同时也是具有文学价值的散文名著。
相传作者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
《左传》着重记叙了春秋时期列国之间的矛盾和争夺,善于叙事,其中描写战争尤为精彩。
2、春秋战国是个战火纷飞的时代,群雄争霸。
各诸侯国对外要防范他国的进攻,对内也要维护政权的稳定,这就导致了统治者内部出现了非常残忍的尔虞我诈、互相倾轧的矛盾冲突。
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春秋初期发生在郑国的一个历史事件。
3、《郑伯克段于鄢》选自《左传.隐公元年》,记载了郑国统治集团内部的纷争。
郑国邻近东周都城洛阳,郑武公与其子郑庄公都曾在周王朝中任卿士之职。
庄公希望在政治上能大有作为,梦寐以求的是扩张郑国的势力,因此首先考虑到剪除异己,巩固自己在国内的地位。
本文所反映的是郑武公去世后,郑庄公即位,其弟共叔段欲争权夺位,双方矛盾不断激化,最终兵戎相见,骨肉相残的历史事实。
二、诵读课文(播放朗诵录音,理解文意),分四组讨论下列问题
1、课文标题内涵。
2、故事情节结构。
3、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其关系。
4、你对郑庄公这个人究竟怎么看待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上台来阐明自己的观点,最后老师展示参考答案。
1、标题内涵:
“郑伯克段于鄢”原本是《春秋》里的一句话,意思是郑庄公在鄢地打败了共叔段。
郑伯,指郑庄公。
鄢,地名,在今河南鄢陵。
这题目里含有一个故事:隐公元年,郑国国君之弟共叔段,谋划夺取哥哥郑庄公的君位,庄公发现后,巧施心计,采取欲擒故纵的手段,诱使共叔段得寸进尺,愈加骄横,然后在鄢地打败了共叔段,使他“出奔”。
2、情节内容
①姜氏请立共叔段(1)(矛盾的开端)
叙述“郑伯克段于鄢”的背景,着重写姜氏对两个儿子的爱恶之偏。
正是母亲的偏宠偏爱,导致了后来兄弟之间骨肉相残的悲剧。
“遂恶之”的“遂”,把姜氏的任性偏执很充分地表现了出来。
着重描述了母子关系,那么姜氏对两个儿子分别采取了什么样的态度
恶之(郑庄公)欲废之
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
②共叔段不断扩张领地(2、3、4)(矛盾的激化)
共叔段在京地建城,公然超过先王制定的规格。
共叔段逐步将西部和北部的边邑据为己有。
③郑伯克段于鄢的经过(5)。
(矛盾的解决)
④庄公幽禁姜氏及母子和好如初(7、8)。
(矛盾的解决)
颖考叔设法为庄公排忧解难。
姜氏、庄公“遂而相见”的经过。
作者托名君子的评论。
3、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其关系。
①主要人物
姜氏(母亲)
郑庄公(儿、兄长、国君)
共叔段(儿、弟弟、大叔)
②研讨、分析人物性格
姜氏共叔段郑庄公
为之请制制,岩邑也,虢叔死
焉,佗邑唯命。
为之请京都城过百雉。
命
西鄙、北鄙贰于
己。
收贰以为己
邑,至于廪延。
姜氏欲之,焉辟害;多行不义,必自毙。
无庸,将自及。
不义不(nì),厚将崩。
将启之完聚,缮甲兵,
具车乘,将袭郑。
可矣,命伐京。
姜氏作为两人母亲,却伙同自己喜欢的二儿子巧设奸计,阴谋内外夹击,推翻大儿子的政权。
(由此可见姜氏的狡诈阴毒。
)
共叔段以弟攻兄,以臣犯君。
(通过其犯上兵败的经历,可见其不自量力,妄自尊大,有勇无谋。
)
庄公面对母亲与弟弟正在犯的错误,没有从母子之情与手足情谊出发,给予及时的劝阻,而是采取放纵的态度,并巧设缓兵之计,一步步将两个人引入设计好的圈套,借用国君的身份打击二人。
(可见庄公的老谋深算,薄情寡义。
)
姜氏(母亲):偏执、自私、阴毒、狡诈。
共叔段(儿、弟弟、大叔):不自量力、妄自尊大、得寸进尺、有勇无谋。
庄公(儿、兄长、国君):老谋深算、薄情寡义、虚情假意。
③结合传统的道德规范来评人物关系:
这里面有母子、有兄弟、有君臣等诸多关系,照平时这几组关系将会演绎出一些什么故事呢
母慈子孝、兄弟同心、君贤臣忠等,这些故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符合传统的道德规范。
那在本文中这几组关系是否就是按照这种道德规范展开的呢
文中三组关系并没有按照我们预想的传统的道德规范要求展
开,因而向我们展示的是在古代那个社会大变革时期母亲算计自己的亲生儿子,兄弟之间手足相残,臣子犯上做难,诸侯随意讨伐,人们的心灵已经严重扭曲等一系列让人感到恐怖与寒心的画面,对此孔子也不免发出了周室衰微,道德沦丧的感慨。
虽说现在已经没有君贤臣忠的要求,但母慈子孝,兄弟同心仍然是我们处理好家庭关系的基本原则,必须予以遵守,希望同学们能在具体生活中去实践它,做一个孝敬的孩子。
实训:
1、到网上查找有关本文的资料,思考为什么古代绝大多数评论家都贬斥庄公
2、结合本文内容写一篇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