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基本理论

合集下载

文学理论基本概念

文学理论基本概念

基本知识点知识点1:文艺学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

它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这三个分支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与渗透。

文学理论具有独特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价值取向。

知识点2: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观念一、文学活动论马克思主义首先把文学理解为人的一种活动,并建立了“文学活动论”。

马克思主义把文学艺术的创造和欣赏归结为人的生活活动,旨在强调文学艺术与人的本质力量的关系。

人的生活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通过主体的活动,把自己的本质力量(人的全部特性和能力)体现在客体当中,使客体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和展示。

文学艺术活动作为人的精神性的生活活动,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的一部分通过文学艺术的创造和欣赏才展现和外化出来。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活动的论点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它启示我们,文学的出发点、联结点和归宿点是人,文学是作为主体的人的能动的创造,文学是塑造“丰富的人”、“完整的人”的重要途径,文学的确是一种“人学”。

二、文学反映论马克思主义从哲学的存在与意识的相互关系理论出发,把文学活动看成是一种人的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与反映。

不但文艺反映生活,同时也肯定文艺的反映不是刻板的,文艺也反作用于生活这种文艺对生活的反映是一种艺术的反映,因此: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

三、艺术生产论这是马克思在考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后,主要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待文学艺术活动的结果。

这种理论强调了文学艺术不是孤立存在,它的发展是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的,我们必须归根到底从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实践中,从生产、消费、分配、交换的关系中,才可能获得对文学艺术最终的解释,这样就为我们揭示文学发展变化的奥秘寻找到一个更宽阔的视野。

文学的基本原理

文学的基本原理

文学的基本原理
首先,文学的内涵是文学创作的灵魂所在。

文学作品通过对人类生活的深刻观
察和思考,表现出对人生、社会、历史、自然等方方面面的感悟和思考。

文学作品的内涵丰富多彩,既有对人性的探索,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注,更有对人类情感的抒发。

因此,作为文学创作者,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思考能力,才能创作出内涵丰富、感人至深的作品。

其次,文学的外延是文学创作的基础。

文学作品的外延包括了文学作品的题材、背景、人物、情节等方方面面。

文学创作者需要具备广泛的知识和丰富的阅历,才能够有充分的素材和灵感来进行创作。

同时,对于不同的文学题材和风格,文学创作者也需要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和功底,才能够创作出符合要求的作品。

再者,文学的形式是文学创作的外在表现。

文学作品的形式包括了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多种形式,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和艺术特点。

文学创作者需要根据自己的创作特点和创作意图,选择合适的文学形式来进行创作,并且要在形式上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以求得更好的表现效果。

最后,文学的风格是文学创作的独特标志。

文学作品的风格包括了语言风格、
叙述风格、思想风格等多个方面,每种风格都反映了文学创作者的个性和风貌。

文学创作者需要在不断的实践和磨砺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学风格,以使自己的作品更具有辨识度和感染力。

综上所述,文学的基本原理涵盖了文学的内涵、外延、形式、风格等多个方面。

作为文学创作者,需要具备丰富的内在修养和外在素养,不断地进行思考、积累和实践,才能够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为人类精神生活增添更多的光彩。

中国文学理论

中国文学理论

1.艺术真实: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之一。

是作家在假定性情境中,以主观感知与诗艺性创造,达到对社会生活内蕴即本质的把握,体现着作家的认识和感悟。

(艺术真实就是生活与人的本质的真实)艺术概括:就是创造既具有鲜明的独特个性、又具有普遍性的艺术形象、即典型形象的方法。

要点有二:首先,是在对富有特征的具体事物的描述中,实现“个别”与“一般”的统一。

其次,在“个别”与“一般”的统一过程中,始终伴随着主体意图的指导,使之成为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2.情感评价: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之一。

就是作家表明对笔下对象的情感态度。

其基本要求是高尚的品格与一定的功利取向,诚挚的情态与艺术的呈2.艺术真实有哪些基本特征?它与生活真实、科学真实有何区别?艺术真实指艺术描写揭示出生活本质内蕴。

与生活真实相比,它是内蕴的真实,又是假定的真实。

内蕴真实指它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假定真实指它描绘的情景是虚构的、假定的。

与科学真实相比,艺术真实是主观的真实,诗艺的真实。

主观真实指它不象科学真实那样的客观,而是带有浓厚的主观性;诗艺真实指它是运用艺术技巧创造的真实,能引起人的美感。

9.谈谈你对“有意味的形式”的理解。

“有意味的形式”是英国人克莱夫·贝尔提出的形式主义理论,他认为艺术作品各部分、各要素之间以独特的方式组合起来,从而产生“意味”。

我们认为文艺作品之所以有意味,乃是因为它内含着一定的社会历史内容和人类的审美情感,让人从中品味到社会、人生的酸甜苦辣。

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社会事物与自然现象的形式作用于人,久而久之,某种形式就成为某种内容与情感的固定的表现符号。

当人们再接触到这种符号形式时,就唤起相应的审美经验与心理结构,觉得有意味。

2.艺术发现:是作家被内在积累的材料所引发,并与主体当前由于某种“关注”而形成的心理趋向、优势兴奋中心相联系,突然间向外在事物、事件、现象的投射。

3.创作动机:驱使作家投入文学创造文学活动的一股内在动力。

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

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

儿童文学期末(上)复习资料一、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1.儿童文学的几种说法儿童本位论;是写儿童的文学;是指专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是教育儿童的文学(鲁宾)2.儿童文学的定义及基本内涵定义: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基本内涵:是文学的一个部分,具有文学的一般特性,又是文学的一个独立部门,有自身特点;具有教育功能,但本质上是审美的;关照儿童年龄特征是儿童文学存在的根本3.儿童文学与儿童读物的区别与联系儿童文学儿童读物(范围较广)。

4.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的区别与联系区别:作家创作目标指向的差异;文化底蕴的差异;社会功能侧重点的差异;文学接受对象的差异联系:二者为文学的两个分支,是以语言文字为物质媒介,通过塑造生动的文学形象,表达作者对生活的认识和感受,都具有文学属性5.儿童文学与文学的一致性与特殊性体现在几个方面一致性:凭借语言文字创造艺术形象;通过创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通过艺术形象来发挥教育作用特殊性:读者的特殊性:必须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为儿童所理解和接受读者的多样性:性别因素;智力因素;心理个性的差异;文化的差异6.儿童文学有哪三个层次各有什么特点a.婴幼文学(0-6岁):注重娱乐、趣味,篇幅短小,情节单纯,故事性强,想象丰富,形象具体鲜明,语言简洁明快,富有韵律和节奏感,形式上图文并茂或以图画为主,多采用儿歌、儿童诗、低幼童话的形式表现。

b.童年文学(7-12岁):注重想象与认识。

题材广泛包括科学的社会的自然的,形式多样,形象鲜明,语言生动,情节曲折,构思新颖,主要文体童话、科学文艺、儿童诗、短篇》儿童故事及小说c.少年文学:(13-18岁)注重美育与引导。

要求具备深刻、系统、全面的知识内容,有较强的文学性,情节曲折,构思新颖的中长篇作品。

(与成人文学比较接近)。

主要文体有少年小说、幻想小说、散文、报告文学、寓言等。

7儿童文学的基本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举例说明。

文学理论重点背诵

文学理论重点背诵

文学创造:以话语为原料的生产活动。

文学活动四要素说:世界、作者、作品、读者。

四个要素在文学活动中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关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活动系统。

世界是文学的基础,作家和读者是文学活动的主体,作品是活动的产物.世界:主要是指文学活动所反映的客观世界、主观世界。

文学无法脱离世界单独存在。

文学活动的发生(四说):巫术发生说:英国弗雷泽最早提出巫术与文学的关系问题,认为巫术原理有两条:1,相似律。

2,接触律。

巫术仪式逐渐变为巫术表演,包括舞蹈、美术、音乐等的发展,戏剧艺术的历史逐渐发生。

宗教发生说:德国赫尔德认为文学源于宗教。

历史上宗教与文学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集中表现在欧洲中世纪。

文学艺术收到宗教的影响,除了反映的是宗教体裁外,发展也收到基督教的制约。

游戏发生说:德国康德认为艺术是“自由的游戏”。

各种游戏说大都认为文学史无外在目的的游戏活动。

劳动说:马克思认为,文学起源于人的生产劳动,最早的文学艺术作品产生于人类的劳动过程。

原因:1,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2,产生需要;3,构成主要内容;4,制约了早期文学形式。

文学和真善美的关系:怎样理解“真、善、美”及其统一是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答:文学作为认识活动,以内在尺度创造艺术真实,要点是求“真”,体现为“历史理性”。

作为审美活动,文学创作情感的评价对象,核心是尚“善”,体现为“人文关怀”。

最终,文学创造还要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形式创造,为情感评价所把握的艺术真实“造形”,使之成为艺术文本,境界是呈“美”,体现为“文学升华”。

质而言之,真、善、美及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

人文关怀是”善“的终极价值体现的原因:人文关怀是一种崇尚和尊重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情感、自由的精神,它与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生存状况及其命运、幸福相联系人的一切精神创造都是从人的需要出发的价值活动,体现着人的尺度和目的,因而“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就成为人类一切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文学理论整理

文学理论整理

1.识记: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是对于文学的原理、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

文学批评与文学史:对于具体的文学作品、文学现象的认识和研究,文学批评研究个别的文学作品和现象,文学史研究时间过程中的文学作品系列。

2.文本“文本”也做“本文”,英文是text,而作品英文则是work,是英美新批评派创造并由于他们而流传开来的概念,其原意是原文、正文的意思,在新批评派那里则是指:由作者写成而尚未或有待读者阅读的单个文学作品。

3.美国当代学者艾布拉姆斯《镜与灯》中区分了文学的这四个主要方面:世界作品作家读者作品是中心,连接着其他三个要素。

任何一种像样的理论都会涉及到所有四种要素,但是几乎所有理论都明显地侧重于其中一个要素。

世界——模仿理论;作家——表现理论;读者——实用理论;作品——客体理论。

4.什么是文学语言?通常的误解1:民族标准语,经过修饰润色的语言,有文学性的语言。

通常的误解2:不区别语言与言语。

将某一类言语直接偷换概念转换成语言。

简单辨析:简单而准确的说法,文学语言就是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是语言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是一种言语。

深入一点的说法文学语言是语言在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特殊应用,是一种特殊形态的“话语”。

5.文学语言的特征(1)、音乐性(音乐美)。

这是说文学语言在语言的声音方面独有的特性。

具体的指文学语言在声音方面富有节奏、韵律等类音乐特征。

(语言上的合辙押韵)(2)、语意的方面,是修辞性、复义性即截断字面意义,采用隐喻等方法,尽最大力量创造不同于字面意义的语词、语句的引申、隐喻意义,最大限度的增大语言字面意义和文学意义之间的张力,从而形成文学语言的复义性,也就是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我们感叹的言有尽而意无穷。

(3)、语境方面,文学语言是内指性的,建构自身的内部世界普通语言,外指,指向现实世界。

文学语言,内指,与外界现实的联系被切断了,自己构成一个内部世界。

因此文学的一切不必符合现实的逻辑。

文学基本理论

文学基本理论

文学基本理论知识一、叙述人称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并更能引起读者情感的共鸣!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二、叙述方式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某些交代。

5.平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三、描写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①再现自然风光。

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

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2.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3.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4.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5.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四、修辞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

7.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8.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

文学理论有哪几种基本形态?其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文学理论有哪几种基本形态?其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文学理论有哪几种基本形态?其划分的依据是什么?文学理论有多种基本形态,常见的划分依据包括以下几种:
1.文学批评理论:主要关注对文学作品的分析、评价和解释。

它涉及到文学创作、结构、风格、意义等方面的理论阐释。

常见的文学批评理论包括形式主义、结构主义、后现代主
义批评等。

2.文化批评理论:侧重于文学与文化、社会、历史之间的关
系,研究文学作品所承载的社会价值、文化传统以及文化
的生成和变迁过程。

文化批评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后殖
民理论、女性主义批评等。

3.传记与修辞学理论:研究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表达技
巧以及作家的生平与创作背景等。

这些理论关注作品的语
言艺术和作家的个人经历等因素。

4.形式主义与结构主义:注重文学内部结构的研究,如叙事
结构、语言结构、诗歌形式等。

形式主义和结构主义理论
强调对文学作品的形式和结构进行分析和解读。

5.修辞学与文体学:关注文学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研
究诗歌、散文、小说等不同文体的特点。

修辞学和文体学
理论分析文学作品的风格、语言运用、韵律等方面。

这些形态的划分依据通常基于研究的角度、方法和目标。

每种形态都具有不同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用于研究文学作品的不同层面和方面。

不同形态的文学理论相互关联并交叉运用,为
我们理解和解读文学作品提供了多种途径和视角。

文学理论基本概念

文学理论基本概念

第一章【基本概念】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科学的统称,也可以叫文学学。

它包括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史五个分支。

文学理论:文艺学的分支之一,指研究文学活动的一般规律的学科,它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以及相关科学方法为研究对象。

文学批评:文艺学的分支之一,指分析和评论具体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学科。

文学史:文艺学的分支之一,指从历时的角度探讨各民族文学和世界文学发展的具体历史学科。

第二章【基本概念】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参看第二章第一节)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基础的文学理论,它的理论支点是文学活动论、意识形态论、反映论和艺术生产论。

后来列宁、毛泽东结合新的时代特征提出新的命题,有了新的发展。

中国特色:(参看第二章第二节之“中国特色”部分)这里指建设中国当代形态的文学理论应具有“中国特色”,具体说中国特色要求建设文学理论新形态时应充分结合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经验,充分吸收中国古代文论的精华,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实现新的综合。

当代性:(参看第二章第二节之“当代性”部分)这里指建设文学理论新形态应体现时代精神,具体说,当代性应概括社会主义文学实践的新经验,回答当代社会主义文学运动提出的新问题,敢于面对20世纪西方文论的挑战,敢于吸收新的方法。

第三章【基本概念】生活活动:(参看第三章第一节之“人类活动的性质”部分)生活活动是区别于动物的生命活动、以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活动系统的总称。

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参看第三章第一节之“生活活动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部分)这里的本质力量指人的本质力量。

人的本质力量是蕴含在人的本性中,通过一系列的言行加以体现、贯彻的性质。

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是人的本质通过社会实践而在现实世界中对象化,人又从对象化的世界中反观自己的本质的过程。

文学活动的“四个要素”:(参看第三章第二节)按艾布拉姆斯的观点,文学活动应由四个要素构成: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

大学语文文学批评的基本理论

大学语文文学批评的基本理论

大学语文文学批评的基本理论文学批评作为文学研究的一门学科,是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评价和解读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而在大学语文教育中,语文文学批评更是作为一门课程,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文学素养培养和批评能力的训练。

本文将从大学语文文学批评的基本理论入手,探讨其内容和意义。

一、文学批评的定义与作用文学批评,简而言之,即对文学作品进行批判、评价和解读的过程。

它不仅限于单纯的评论,而是一种能够揭示文学作品与社会、历史、人性等方面关系的学术研究方法。

文学批评的作用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理解与解读:文学批评通过分析作品的结构、意义、主题等要素,帮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解读文学作品。

2. 传承与发展:文学批评是对文学作品传统的一种延续和发展,可以在学术上对文学作品进行持续的研究、整理和总结,推动文学的发展和进步。

3. 提高审美能力:通过学习文学批评,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提高他们对文学作品的鉴赏水平。

二、文学批评的基本理论1. 形式主义批评理论:形式主义是文学批评中的一个重要派别,强调文学作品的形式和艺术结构对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形式主义批评理论注重对作品的形式要素,如结构、语言、象征、节奏等进行分析和解读。

2. 结构主义批评理论:结构主义强调文学作品中的符号系统和结构性关系,将文学作品视为一种符号系统,并通过对符号的分析,揭示出作品中的隐含意义。

结构主义批评理论着重于研究作品中的二义性、象征和符号的用途。

3. 传统批评理论:传统批评理论往往关注作品的史诗、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传统性的元素,强调作品的人文主义价值和文化内涵。

传统批评注重对文学作品中的情节、人物和主题的研究和评价。

4. 解构主义批评理论:解构主义批评强调文学作品中的二义性、矛盾和不确定性,主张对作品进行颠覆性的解读和剖析。

解构主义批评理论突破传统的解释方式,批判性地分析和解读文学作品,揭示出其中的隐含关系和意义。

5. 后现代批评理论:后现代批评理论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学批评理论流派,对传统的批评模式进行了颠覆和重新构建。

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1、文学作品的类型:是指文学作品反映现实,表现审美情感的方式,而文学作品的体裁,则是指文学作品话语系统的结构形态。

2、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其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再现性文学只对外在客观现实状况作如实的刻画和模拟。

他要求文学立足于客观现实,面对现实,正视现实。

并忠于现实生活,而不是绕开现实,躲避现实。

3、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

其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4、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其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

5、诗的审美特征:凝练性、跳跃性、音乐性。

6、文本:指由作者写成而有待于阅读的单个文学作品本身。

7、文学作品的文学层次:文学言语层面、文学形态层面、文学意蕴层面。

8、文学言语层面:指文学文本首先呈现与读者面前,供其阅读的具体言语系统。

(1)文学言语内指性(2)文学言语具有心理蕴含性。

(3)文学言语具有阻拒性。

9、文学形象:是读者在阅读文学言语系统过程中,通过想象和联想而在头脑中唤起的具体可感的动人的生活图景。

文学形象特征、(1)文学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2)是假定与真实的统一。

(3)是个别与一般的统一。

(4)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10、合理:文学形象真实性的客观规定性。

合情:文学形象需反映人的真切的感受,真挚的感情,真诚的意向。

文学形象就是在合情合理的尺度内,实现了假定与真实的统一。

11、文学意蕴层面:是指文本所蕴含的理想,感情等各种内涵,属于文本结构纵深层面。

(1)历史内容层(2)想象意味层(3)审美意蕴层12、“这一个”:突出文学形象,个性与共性,普通与特殊,个别与一般的统一。

13、文学典型: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典型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

14、文学典型特征性:(1)文学典型须具有贯穿其全部活动的,统摄其生命的总特征。

(2)文学典型还必须通过局部特征,反映和形成总特征。

大学语文文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及流派

大学语文文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及流派

大学语文文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及流派文学理论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在大学语文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通过学习文学理论,我们可以深入理解文学的内涵与特点,拓宽我们的文化视野。

本文将介绍大学语文文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及一些常见的流派,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文学理论。

一、文学理论的基本概念1.1 文学理论的定义文学理论是对文学现象进行分析、解读和评价的理论体系。

它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形式、内容、结构、风格等方面进行研究,总结归纳出一系列有关文学创作和欣赏的规律和原则。

1.2 文学理论的功能文学理论具有以下几个基本功能:(1)解读文学作品:文学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意义,揭示其背后的思想、情感以及艺术手法等。

(2)指导文学创作:文学理论可以指导作家进行创作,帮助他们理清思路、提高创作水平。

(3)指导文学评论和批评:文学理论可以为文学评论和批评提供基本的分析方法和理论依据。

(4)推动文学研究进步:文学理论可以为文学研究提供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推动文学研究不断深入和发展。

二、文学理论的流派2.1 结构主义文学理论结构主义文学理论强调文学作品的结构和语言系统,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来源于其内在的结构组织和符号系统。

结构主义文学理论的代表人物有俄国文学理论家巴赫金、法国文化学派的雷蒙德·贝纳瓦利亚等。

2.2 传统文学批评流派传统文学批评流派主要关注文学作品的主题、情节、人物形象等方面,以揭示文学作品表达的思想和价值观。

其中,俄国文学理论家托尔斯泰、英国文学评论家莱斯利·斯蒂芬等人对文学批评产生了重要影响。

2.3 个体主义文学理论个体主义文学理论强调作家的个人情感和思想,在文学创作中注重体验和表达个人的独特感受和思考。

美国文学批评家弗洛伊德、德国文艺理论家弗洛伊德等被视为个体主义文学理论的代表人物。

2.4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理论强调文学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将文学作品的创作目的定位为为社会服务和革命斗争服务。

文学理论的基本原理

文学理论的基本原理

文学理论的基来源理1.马克思主义对文学的总的理解(小学、高中)马克思主义文学的基石是文学活动论、文学反应论、艺术生产论、文学审盛情识形态和艺术交往论。

这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五个基本看法。

(1)文学活动论马克思主义把文学艺术当作是人的活动,即人的生活活动,这类活动的基本特点是“自由自觉” 。

人的生活活动是人的实质力量的“对象化”,即经过主体的活动,把自己的实质力量表此刻客体中间,使客体成为人的实质力量确实证与显现。

文学艺术活动作为人的精神性的生活活动,也是人的实质力量的对象化。

“文学活动论”,旨在重申文学艺术与人的实质力量的关系。

(2)文学反应论马克思主义从哲学的存在与意识的相互关系理论出发,把文学活动论当作是一种人的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和反应。

把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论述的历史唯心主义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心识)运用于文学活动中,就形成马克思主义的文学反应论:文学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应,但并不是刻板的反应,而是能动的反应。

(3)艺术生产论“艺术生产论”重申,文学艺术并不是孤立的存在,它的发展是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亲密有关的,我们一定从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实践中,从生产、花费、分派、互换的关系中,才可能获得对文学艺术的最后解说。

(4)文学审盛情识形态论文学是一种社会心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对文学的一种基本看法。

在此基础上, 20 世纪西方和东方崇奉马克思主义的学者提出了“审盛情识形态”的看法。

这类看法以为,文学艺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现象,其特别性主要在于它的“审美方面” 。

(5)艺术交往论马克思主义以为文学艺术是一种交往和对话,它以作品为中心构成了作家与作家、作家与彼岸世界、作家与读者、作家与彼岸世界的交往关系。

所以,文学活动就是由世界、作家、作品、读者所构成的一个交往结构。

2.文学的两重性质(小学、初中、高中)文学的两重性质指文学拥有审美与意识形态两重性质。

文学是审美的,表示文学拥有自己不一样于其余意识形态的特别性质。

文学理论基本名词解释汇总(文概)

文学理论基本名词解释汇总(文概)

文学理论基本名词解释汇总【文艺学】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

【文学理论的任务】①文学本质论: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②文学创作论:作家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和规律;③作品构成论:作品的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④文学接受论:读者接受过程和规律。

【文学活动的两个过程】【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有机组成部分一一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美学一一人类文学理论史的革命性转换;理性根基: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①对象化论;②艺术生产论;③特殊的意识形态论;④能动的反映论;⑤文学起源论;⑥现实主义的创作论;⑦文学历史发展论;⑧文学批评论。

【文学活动的“四个要素”】艾布拉姆斯的观点,文学活动应由四个要素构成:世界、作者、作品、读者。

这四个要素在文学活动中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关系。

【人类掌握世界的四种方式】①理论方式--- 理论性、认识性的精神活动;②宗教方式一一宗教性、幻象性的精神活动;③实践一精神方式伦理性、意志性的精神活动;④艺术方式一一审美性,情感性的精神活动。

【审美的文学观念(狭义文学)】包含情感、虚构和想象的语言艺术行为和作品。

【惯例的文学观念(折中义文学)】介乎前二者之间的口头或书面语言作品。

【文学的含义】显现在生活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文学活动】文学活动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从事文学创作、接受、研究等活动的总称。

【话语】文学是一种话语。

话语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即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

包含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等要素。

【话语蕴藉】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语言与意义状况的概括,指文学作为社会性话语活动所包含的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含蕴性质,二是具体的文本带有话语含蕴性质。

【形象】这里指审美形象,即由文学的文本结构所呈现的富于意义的审美感性形态,它是文学特有的存在方式,与人们认识活动中感性形象不同,审美形象既具有感性特征,同时又渗透想象,虚构或情感等精神特征。

文学理论的基本原理

文学理论的基本原理

文学理论的基本原理1.马克思主义对文学的总的理解(小学、高中)马克思主义文学的基石是文学活动论、文学反映论、艺术生产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和艺术交往论。

这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五个基本观点。

(1)文学活动论马克思主义把文学艺术看成是人的活动,即人的生活活动,这种活动的基本特征是“自由自觉”。

人的生活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通过主体的活动,把自己的本质力量体现在客体当中,使客体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与展示。

文学艺术活动作为人的精神性的生活活动,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文学活动论”,旨在强调文学艺术与人的本质力量的关系。

(2)文学反映论马克思主义从哲学的存在与意识的相互关系理论出发,把文学活动论看成是一种人的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和反映。

把马克思和恩格斯所阐述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运用于文学活动中,就形成马克思主义的文学反映论:文学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但并非刻板的反映,而是能动的反映。

(3)艺术生产论“艺术生产论”强调,文学艺术并非孤立的存在,它的发展是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的,我们必须从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实践中,从生产、消费、分配、交换的关系中,才可能获得对文学艺术的最终解释。

(4)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对文学的一种基本看法。

在此基础上,20 世纪西方和东方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学者提出了“审美意识形态”的概念。

这种观点认为,文学艺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现象,其特殊性主要在于它的“审美方面”。

(5)艺术交往论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学艺术是一种交往和对话,它以作品为中心构成了作家与作家、作家与此岸世界、作家与读者、作家与彼岸世界的交往关系。

因此,文学活动就是由世界、作家、作品、读者所构成的一个交往结构。

2.文学的双重性质(小学、初中、高中)文学的双重性质指文学具有审美与意识形态双重性质。

文学是审美的,表明文学具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意识形态的特殊性质。

民间文学的基本理论

民间文学的基本理论

六、立处在活的讲述环境之中, 有着多方面的研究价值。
第三节 民间文学的价值
一、实用价值(生活价值) 1、可以协调劳动动作,统一劳动节奏。 2、提高劳动兴趣,减轻劳动中的疲劳。 3、抒发感情,指挥劳动。 4、择偶。 5、抗争的武器。 6、祈福求吉,去灾除魔的功能。
五、传承性
指民间文学无论经由怎样的变异,它始终将保持一系 列的相对稳定因素世代传承。
利奥塔:“在口头传统中存在着某种叙事的模式,围 绕着这种核心模式的故事会千变万化,但是这种模式 仍具有伟大的生命力。它在口头故事的文本的创作和 传递过程中起到组织的功能。”
民间文学的结构、程式在表演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 的作用,这是不言而喻的。在民间口头叙事中,经常 使用各类不同的重复语词来描绘女性、英雄人物以及 服饰、骏马、武器、决斗等。
二、口头性
是民间文学表现手段和方法的外部重要而显著 的特征。指民间文学具有口头创作及口头传播 的特点。 例如:西北地区的甘、青、宁的“花儿”。
三、集体性
又称匿名性。指民间文学作品从创作到流传, 所经过的都是集体参与的过程;同时它所反映 的内容及文化背景,也是集体共有的体验。 如甘肃东南部的花儿会上的对唱,不是个人对 个人,而是集体对集体。
四、变异性
指民间文学作品由于其口头创作及流传的原因,总是 处在不断的变异过程中。
刘魁立:“民间文学的一个本质性的创作机制,在于 它不是一次完成、一劳永逸的过程。它似乎永远没有 绝对的定本。在历史的长河中,在流传过程中,它在 不断更新,不断变动。”
陈寅恪先生曾谈到:“夫说经多引故事,而故事一经 演讲,不得不随其说者本身之程度及环境,而生变异, 故有原为一故事,而歧为二者,亦有原为二故事,而 混为一者。又在同一事之中,亦可以甲人代乙人,或 在同一人之身,亦可易丙事为丁事。”

文学基本原理

文学基本原理

文学基本原理
文学基本原理是指文学作品中的基本法则和特点,它是文学创作的基础,在文学创作和文学评论中具有重要作用。

文学基本原理包括情节、人物、语言、形式等方面。

首先,情节是文学作品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

情节是故事的骨架,它包括起承转合、高潮、结局等要素。

情节的设置应具有合理性、连贯性和吸引力,能够引发读者的兴趣和情感共鸣。

其次,人物是文学作品的灵魂。

人物形象需要具有可信性和鲜明性,他们的行为、言语和心理活动应该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人物的塑造需要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来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命运。

再次,语言是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

语言应该准确、生动、贴切,能够有效地传递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文学作品通常通过修辞手法、形象描写、对话等方式来呈现,使读者产生一种美感和审美享受。

最后,形式是文学作品的外在表现形式。

不同的文学体裁有不同的形式要求,如小说、诗歌、散文等。

文学形式的选择要适合作品的主题和表达方式,能够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意图和情感。

综上所述,情节、人物、语言和形式是文学作品的基本原理。

在创作和阅读文学作品时,我们应该关注和理解这些基本原理,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艺术魅力。

文学理论——精选推荐

文学理论——精选推荐

文学理论第六章文学作品一、基本概念文学语言:是对日常语言的提炼与加工,是文学最基本的结构层次,是一种具有表现目的和个性特征的整体性语言构造。

具有塑造生动的生命形式和表意的含蓄性和丰富性两个特征。

文学形象:是由文学语言所创造的艺术世界中的具体生活画面,包括人物景色等具体形象极其构成的整体形象,可分为一般文学形象和理想艺术形象两个层面。

具有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假定性与真实性的统一,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个别与一般的统一四个方面的特征。

单个形象:指文学的艺术世界中相对独立的文学形象。

比如林黛玉。

整体形象:指文学作品中由若干单个形象共同组成的文学形象整体。

如贾史王薛四大家族。

虚象:通过实象联想出来的形象。

实象:文学作品里具体可感的形象。

情境:一般指叙事作品或戏剧中的事件、场景、时代背景、社会环境极其总和。

氛围:一般指由情境形成的特殊气氛和情调。

象征:是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之一,是以表达观念和哲理为目的,以暗示为基本艺术手段、具有荒诞性和审美求解性的艺术形象。

有暗示性、哲理性、荒诞性、多义性四个特征。

寓言式象征:指通过一则故事象征或暗示出某种哲理和观念。

符号式象征:指不具有情节性的整体形象或单个形象。

意境:是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之一,主要指抒情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和其发生的审美想象空间。

具有情境交融、虚实相生和韵味无穷的特征。

典型:是文学形象理想形态之一,主要指叙事作品中塑造的显出性格特征的富有魅力的人物形象。

意蕴:指文学语言和文学形象所传达的意义,属于文学作品结构的最深层次。

文学作品意蕴可分为:审美情韵层、历史内容层、哲学意味层。

诗歌:是一种以富有韵律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来表情达意的文学体裁。

具有强烈的情感、跳跃性的言语结构、富有音乐美的凝练的语言三个特征。

散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以审美的方式自由地抒发人生感受的文学体裁。

具有感受真挚新颖、题材广泛结构灵活、语言自然优美三个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基本理论
考点聚焦:
1、文学理论基本概念的正确理解和掌握
2、文学理论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分析。

第一节文学理论的基本概念
1、文学
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的反应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

2、审美意识
审美意识是主体对客观感性形象的美学属性的能动反映。

包括人的审美感觉、情感、经验、观点和理想等。

人的审美意识首先起源于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过程。

审美意识与社会实践发展水平有关,并受社会制约,但同时具有人的个性特征。

在当代,审美意识和环境意识的相互渗透作用更加强化。

审美意识是人类保护环境的一种情感动力,促进了环境意识的发展,并部分地渗入到环境意识中成为一方面的重要内容。

人对环境的审美经验、情趣、理想、观点等多种形式的审美意识,是环境意识必然包含的内容。

3、文学创造
文学创造就是既以艺术真实反映生活又以情感评价裁判生活的方式,它是运动着的思维,思维的运动。

4、创造主体
文学创造的主体是存在于艺术生产活动中的艺术者。

文学创造的主体是美的体验者,评价者和创造者,文学创造的主体是具体的社会人。

5、创造客体
文学创造的客体是整体性的社会生活,是具有审美价值或经过社审美提炼而且具有审美价值的社会生活,是作家体验过的社会生活。

6、艺术真实
艺术真实,是艺术家从生活真实中提炼、加工、概括和创造出来的,通过艺术形象集中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本质、规律的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

艺术真实是艺术作品应具备的重要品格,是艺术职能得以有效发挥的重要条件。

它是艺术作品善和美的前提条件,也是艺术作品艺术生命的保障。

艺术真实直接来源于社会生活。

艺术家以生活真实为基础,按照生活发展的必然逻辑和自己的美学理想,对生活进行提炼加工和集中概括,以反映生活的本质真实。

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的净化、深化和美化,它比生活真实更集中,也更能深刻地显示出社会生活的本质。

它是艺术家主观思想和客观生活真实辩证统一的结晶。

它源于生活真实,又高于生活真实。

真题再现
答案:真实性的是一切艺术最为基本的属性,文学创作活动中同样要求作家对他所观照的生活作出真实的反映。

(1)文学的真实是表现于假定情境之中的真实性
(2)艺术真实是“真善美”高度统一的真实
(3)艺术真实主要是一种情感的真实
(4)文学作品由于最终是由读者来阅读的,具有客观的审美价值的情感
7、艺术构思
艺术构思是作家在深入生活和体验生活的基础上,按照其创作意图把对实际生活的感受欲认识统一起来,酝酿、创造成为艺术形象而进行的一系列的形象思维活动。

艺术构思包括作品
题材的选取和提炼,主题思想的酝酿和确定,人物性格、人物活动及人物与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考虑和设计,故事情节发展与整体结构布局的安排和设置,以及研究和探索最适当的表现形式,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