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二节细菌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 上册第五单元 第四章 第二节 细菌 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 上册第五单元 第四章 第二节 细菌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245f5b0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64.png)
巴斯德:
肉汤的腐败是由空 气中的细菌造成的
著巴 名斯 的德 鹅在 颈展 实示 验
结论
细菌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由本来已经 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微生物学之父” 巴斯德
●发现乳酸菌、酵母菌; ●提出巴氏消毒法; ●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
1、大约10亿个细菌堆起来,才 有一颗小米那么大。
2、300个细菌竖着排列只有 普通的一张纸那样厚。
细菌的个体十 分微小,大约10
放 大 数
亿个细菌堆起 百
来,才有一颗小 倍
米粒那么大 后
电大
只有用高倍显 子数 微镜或电镜才 显万
能视察到细菌 微倍
的形态
镜
放
放 大 一 千 倍 后
放 大 数 百 万 倍 后
针头上的细菌
球菌
葡萄球菌 金黄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 肺炎球菌
杆菌
枯草杆菌 炭疽杆菌 乳酸杆菌 大肠杆菌
电镜下细菌的分裂生殖
核物质 分裂
形成 横隔 膜
细 菌 分 裂 生 殖 过 程 示 意 图
形成 子细胞
壁
在条件适宜时,细菌繁育能力极强。
1.芽孢是细菌的生殖细胞吗?理由是什么? 提示:芽孢不是细菌的生殖细胞。因为一个细菌只能形成一个 芽孢,芽孢也只能萌发形成一个细菌,数目没有增加。
2.细菌在自然界中散布非常广泛,与它的哪些特点有关? 提示:(1)个体微小,极易被各种媒介携带; (2)进行分裂生殖,生殖速度快,数量多; (3)能形成芽孢,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而且还能四处飘 散,落在适宜的环境中,又能萌发形成细菌。
杆状 球状 螺旋状
列文·虎克(荷兰)
细菌的发现 巴斯德(法国)
形态
细菌
方式:分裂生殖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设计第五单元第四章章第二节细菌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设计第五单元第四章章第二节细菌](https://img.taocdn.com/s3/m/8b3a9f9e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c6.png)
5.组织课堂讨论,促进学生交流。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如细菌的分类、作用等,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学习,提高表达能力。
(4)了解细菌的生理特点,如营养方式、繁殖方式、代谢特点等。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析细菌形态和结构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1)能够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菌的形态,并正确描述其特征。
(2)学会绘制细菌的结构示意图,准确表示细菌的各个部分。
(3)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细菌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2.方法目标: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通过比较细菌与真核生物的区别,加深对细菌特征的理解。
(2)运用分类方法,掌握细菌的种类及其特点。
(3)归纳细菌的生理特点,形成知识体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1)通过学习细菌的知识,让学生感受到生物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二)过程与方法
1.过程目标: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多种教学活动,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1)观察细菌的形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细菌的生长繁殖过程,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3)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9.拓展学生视野,培养科学素养。鼓励学生阅读与细菌相关的科普读物,参加生物科技活动,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二节细菌 共30张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二节细菌 共30张](https://img.taocdn.com/s3/m/6cf1de4e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74.png)
二、形态和结构
2.你能归纳细菌的 视察形态 形态有哪几种吗? 视察结构
比较不同之处 球状 杆状 螺旋状 估计营养方式
带纤毛的
大肠杆菌 肺炎链球菌 金黄葡萄球菌 电镜下的螺旋菌
DNA
鞭毛 形同之处
荚膜 细胞膜 细胞壁
估计营养方式
基本结构:
特殊结构:
DNA
鞭毛
细胞质 荚膜 细胞膜 细胞壁
探索微观世界的先驱 1.请同学讲一讲细菌被发 --列文.虎克 现的故事.
微生物学之父 --巴斯德
探索微观世界的先驱----列文.虎克
他惊叹地记录道: “它们像蛇一样用优美的曲折姿势运动” “在人口腔的牙垢中生活的小居民,比整个荷兰王国 的人还要多。”
这就是人类第一次视察到细菌时发出的感叹 !
列文.虎克
. 根据今天学到的知识,你 能解释细菌几乎无处不 在的原因吗?
个体小,繁育快,有些能形成芽孢等.
思考与练习 1 最先发现细菌存在的人是 列文.虎克 。 2巴斯德 通过严谨的科学实验证明了细菌不是自
然产生的。 3 细菌的形态有 球 状, 杆 状和 螺旋 状。 4 细菌和动植物细胞结构上最主要区分是:细菌
形态和结构
视察形态 视察结构 比较不同之处 估计营养方式
自养 异养
三、细菌的生殖 1、探索细菌生殖速度
分裂生殖 20~30分钟分裂一次
四个小时后手上的细菌有 25600个
你认为应该养成哪些良好 的个人卫生习惯,来抑制有 害细菌的繁育呢?
2、分析芽孢的作用
你认为芽孢是 A
A.细菌的休眠体
B.一种生殖细胞
虽有DNA 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
5 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 的有机物生活,他们是生态 系统中的分解 者。 6 芽孢 是细菌的休眠体, 对 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
度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二节《细菌》的教学设计
![度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二节《细菌》的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3bb008a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55.png)
1.教学内容:教师介绍细菌的定义、分类、形态、结构和繁殖方式。重点讲解细菌的芽孢、荚膜等特殊结构,以及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举例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细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3.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细菌的基本知识,理解细菌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深度思考:请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探讨以下问题:
-细菌在自然界中是如何发挥分解者作用的?
-细菌与人类生活有哪些紧密联系?请举例说明。
-细菌的芽孢和荚膜等特殊结构对其生存有何意义?
4.小组合作:分组进行课题研究,选择一个与细菌相关的主题,如细菌在环保、医疗、食品等方面的应用,进行资料搜集、整理和分析,最后以PPT或小论文的形式进行成果展示。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生物学科已有一定的基础,掌握了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了解了一些生物分类知识。在此基础上,学生对细菌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接受能力。然而,由于细菌在形态、结构及生活习性上的特殊性,学生在理解上可能存在一定难度。此外,学生对显微镜的使用和实验室操作技能尚不熟练,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耐心指导和个别辅导。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热爱,激发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念。
2.培养学生关爱生态环境,关注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增强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养成批判性思维。
4.通过了解细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生物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创新精神。
教学设计:
度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二节《细菌》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细菌的基本概念,掌握细菌的分类、形态、结构和繁殖方式。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课件-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二节-细菌(共张44ppt)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课件-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二节-细菌(共张44ppt)](https://img.taocdn.com/s3/m/28b6e2bb1eb91a37f0115cc9.png)
一、细菌的发现
1、细菌是谁发现的呢? 十七世纪后叶 荷兰人列文.虎克
2、细菌是从哪里来的呢?
十九世纪中叶 存在两大学说
自然发生论
细菌是由肉汤 自然产生的
巴斯德
细菌是由原来已经 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肉汤在开口烧 瓶中加热沸腾
几天后 肉汤腐败
▪ C.能否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 D.生命活动中是否消耗能量
谢谢
• 通过本节的学习,懂得了发现细菌的存在 是荷兰的列文.虎克,证明细菌存在于空气 中的人是法国的巴斯德,同时也了解了细菌 的形态有杆菌 、 球菌 、螺旋菌 等,细菌具 有 细胞的结构,但无成形的细胞核,其营养 方式是 异养型,在环境适宜的情况下繁殖方 式为 分裂 生殖,在不良的环境可形成 芽孢。 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
(C )
▪ A.密封很严,细菌没有机会进入. ▪ B.密封很严,细菌无法呼吸而死. ▪ C.封盖前高温灭菌,封盖后罐内没有
细菌. ▪ D.高温高压影响了罐内细菌繁殖.
▪ 6.龋齿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D )
A.牙齿中缺钙 B.刷牙太勤 C.贪吃导致对牙的磨损过度 D.口腔中细菌等微生物分解食物产生的 物质会损坏牙齿
汤变质,乙肉汤仍然保鲜。请问:
(1)乙保鲜的原因是 无菌
。
(2)该实验的变量是 有无细菌。
(3)乙装置采取的是 巴氏 消毒法。
(4)实验后,将乙装置的玻璃管取走,并放在冰箱中,
若干天后,肉汤还是新鲜的。为什么?
温度不适,细菌无法繁殖
(5)以上说明细菌繁殖的条件
是: 适宜的温度 、水分、营养物质(有机物)。
细菌虽然有遗传物质DNA,却成没形有的细胞核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二节《细菌》-新人教版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示范课获奖课件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二节《细菌》-新人教版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示范课获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a7fcb79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df.png)
升 华 读下面旳文字,模仿它写一段文字,感受自己 创作旳美。 “可能你不懂得,仅仅在你诞生数秒钟后,某些微小旳生物 就会包围你并侵入你旳体内。目前,正有数百千万个这么 旳生物覆盖在你旳皮肤上。在你阅读这一段话时,它们正 汇集在你旳鼻子,喉咙和嘴里。实际上,生活在你口中旳此 类生物旳数量比生活在地球上旳人还多.它们是如此之小, 以至于你无法看到或感觉到它们。但你无法逃离或避开 它们,在地球上旳任何地方你都能够找到它们旳踪迹,例如 土壤中,岩石上,北极旳冰层,火山及全部生物有机体上。此 类生物就是细菌。 请你谈谈对这段话旳了解。
1.细菌旳发觉者:列文·虎克 2.细菌旳形态:微小,需高倍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观察 3.细菌旳一般构造: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没有成形旳细胞核 4.细菌旳特殊构造:荚膜、芽孢 5.细胞旳生殖:分裂生殖
1.世界上第一种发觉细菌存在旳是( D ) A.罗伯特•虎克 B.巴斯德 C.弗莱明 D.列文•虎克
课外拓展
外科大夫在给病人做手术之前,要进行严格旳消毒,手 术时还要戴上消过毒旳口罩和手套,这么做有哪些好处? 外科医生手术迈进行严格消毒旳目旳是预防细菌进入病 人体内;戴手套是为预防因手消毒不洁净而留有细菌; 戴口罩是预防医生呼气时将细菌带入病人体内。上述做 法都是为了预防细菌感染病人。反之,也预防病人身体 旳病菌感染医生。
探索微观世界旳先驱---列文.虎克
经典旳鹅颈瓶实验
细菌旳主要特征
阅读课本,思索下面旳问题. 1.观察课本中电镜下旳几种细菌形态图,细菌有哪几种形 态? 2.观察细菌旳构造示意图,思索细菌旳构造有什么特点? 3.试根据细菌旳构造推测,细菌旳营养方式是怎样旳? 4.细菌旳哪些特点与它们分布广泛有关?
2.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生物,它是由下列哪几部分 构成旳( D ) A.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B.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C.细胞壁、细胞质和细胞核 D.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未成( D )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第四章 第二节 细菌 课件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第四章 第二节 细菌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dccea22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83.png)
2. 下列哪项不是巴斯德的科学发现?( D ) A. 进行“鹅颈瓶”实验 B. 发现了乳酸菌和酵母菌的存在 C. 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方法 D. 把细菌进行了科学的分类
3. 在自然界中,细菌总是无处不在,在视察细菌时需要借助
( C)
A. 平面镜
B. 放大镜
C. 高倍显微镜或电镜
D. 直接用肉眼视察
菌的标准是( B )
A. 杀死细菌
B. 杀死细菌的芽孢
C. 杀死细菌的荚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D. 杀死细菌的孢子
二、非选择题 12.(读图理解)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1)如图为细菌的三种基本形态,甲、乙、丙的形状依次 是:____杆____形、____球____形、__螺__旋____形。 (2)细菌的细胞没有成形的__细__胞__核__, 遗传物质位于细胞 特定的区域内。 (3)有些细菌生有__鞭__毛____,可以使细菌在水中运动;有些 细菌的细胞壁外还有___荚__膜___,有___保__护___作用。
问题:硝化细菌通过什么方式进行生殖? 示范答案:硝化细菌通过分裂进行生殖。
谢谢
知识点2 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4. 细菌之所以被称为原核生物,是因为细菌( A )
A. 无成形的细胞核
B. 无DNA
C. 无叶绿体
D. 无细胞质
5. 细菌细胞与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区分是没有( C )
①细胞壁②成形的细胞核③叶绿体④细胞膜⑤液泡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②③⑤
D. ①②③④⑤
6. 细菌的特殊结构是( C )
知识点2 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1.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只有用__高__倍__显__微__镜__或___电__镜___才能视 察到细菌的形态。根据细菌外部形态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球形的叫作球菌,杆形的叫作___杆__菌___,有些曲折的或呈螺旋形 的叫作螺旋菌。细菌都是____单____细胞的。 2. 细菌的结构(如右图):①__荚__膜___;②__细__胞__壁__; ③__D_N_A___;④_细__胞__质___;⑤_细__胞__膜___;⑥__鞭__毛____。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二节细菌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二节细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626bbd365ce0508763213c6.png)
细胞壁
细胞膜 叶绿体 细胞核
液泡 细胞质
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质
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
动物细胞结构示意图
请你认真填结构名称, 并且比 较三者的不同
结构 细 细 细 细
类型
胞 胞 胞 胞 其他结构
壁 膜质核
植物 有 有 有 有 有叶绿体
动物 细菌
没 有
有
有有
无叶绿体
有 有有
DNA
有的细菌有鞭 毛和荚膜,但 没有叶绿体
他惊叹地记录道:
“它们像蛇一样用优美的 弯曲姿势运动。”
“在人口腔的牙垢中生 活的小居民,比整个荷 兰王国的人还要多。”
这就是人类第一次观察 虎克当年寄文章给英国皇家 到细菌时发出的感叹 !
学会的信中所附的图之一。
细菌是从哪里来的?
细菌的来源——
自然发生说 ?
巴斯德怎样证明细菌存在于空气中?
巴斯德 鹅颈瓶实验
高倍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
葡萄球菌 金黄葡萄球菌
球 肺炎链球菌
状
杆 状 大肠杆菌
枯草杆菌
炭疽杆菌
乳酸杆菌
霍 乱 弧 菌
螺旋菌
螺旋状
下面是细菌结构示意图结构示意图,请你认 真观察,明确结构名称
DNA
鞭毛
(有
些种
细 类的
荚膜 胞 细菌
细
细 (有些 质 有)
胞 胞 种类的
膜 壁 细菌有
)
下面两图片分别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 构示意图,请你认真观察,明确结构名称。
经典的鹅颈瓶实验
根据研究结果,巴斯德可以得出什 么样的结论?
结论:肉汤的腐败是来自空气中的 细菌造成的.
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 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秋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 第四章 第二节 细菌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秋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 第四章 第二节 细菌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892dd0a482fb4daa58d4bf4.png)
结构
没有_______ 叶绿体、异养生活
芽孢 生殖 _____
生理 可以通过_____ 分裂 度过不良环境
第二节 细
菌
探究主题 一
细菌的发现
列文虎克 发现于17世纪后叶。 1.细菌的发现者:荷兰人_________, 2.细菌来源的证明者:巴斯德 巴斯德证实细菌不是_____ 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 自然 发生的,而是由__________________ 乳酸菌 、_______, 酵母菌 提出了巴氏消毒法,被 产生的。他还发现了_______ 称为“_____________”。 微生物学之父
菌繁殖后的数量应为1×248~1×272个。实际上,细菌的繁殖速
度比理论上慢得多,也不会无限制地繁殖下去,因为细菌繁殖需 要适宜的环境条件(如水分、有机物、生存空间等),通常情况 下,这些条件是不会完全满足的,当外界条件不能满足细菌繁殖 的全部条件时,细菌就会停止繁殖。
列文虎克 ——发现其存在 _________ 发现 _______ 巴斯德 ——发现其来源 微小 细 菌 形态 需要___________ 高倍显微镜 观察 一般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 荚膜、鞭毛 特殊结构: ___________
【特别提醒】1.并不是每个细菌都有鞭毛,杆菌和螺旋菌一般
有鞭毛,球菌一般没有鞭毛。
2.并不是每个细菌都有荚膜。 3.有的细菌许多个生活在一起,如葡萄球菌,但是仍然彼此独立, 都是单细胞生物。
探究主题 三
பைடு நூலகம்
细菌的生殖
分裂生殖 。 1.细菌的生殖方式:_________
2.细菌的适应方式:环境条件不适宜时,细菌个体形成休眠体 芽孢 。细菌_________ 快速繁殖 和_________ 形成芽孢 的特性,使它们几乎 ——_____ 无处、不在。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二节细菌课件 (共27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二节细菌课件 (共2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9e57c895022aaea998f0faf.png)
小 结:
列文·虎克 细菌的发现 巴斯德
杆状
细菌的形态 球状
细 菌
螺旋状
细菌的结构
细胞壁(荚膜、鞭毛) 细胞膜
细胞质
DNA
细菌的生殖: 分裂生殖 芽孢(休眠体)
1 最先发现细菌存在的人是列文.虎克 。 2巴斯德 通过严谨的科学实验证明了细菌不是自
然发生的。 3 细菌的形态有球 状,杆 状和 螺旋 状。
第四章 第二节
细菌
1、了解细菌的发现 2、掌握细菌的形态、结构 3、知道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繁殖 方式
1.细菌是怎样发现的呢? 2.细菌是从哪里来? 3.巴斯德还有那些主要贡献?
一、细菌的发现
1、细菌是谁发现的呢? 十七世纪后叶 荷兰人列文.虎克
2、细菌是从哪里来的呢?
十九世纪中叶 存在两大学说
4 细菌和动植物细胞结构上最主要区别是:细菌 虽有DNA 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
5 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他
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 者。 6 芽孢 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 环境有较强
的抵抗力。
构 特殊结构 鞭毛:使细菌能在液
体中运动
说出细菌与动、植物 细胞相比最大的不同 是什么?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四·细菌的营养方式
思考: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
细菌以什么为食?
细菌能像绿色植物一样通 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吗? 为什么?
植物细胞有 叶绿体
可进行 光合作用
自己制造有机物 (自养型)
细菌没有 叶绿体
二、细菌的形态
所有细菌都是单细胞的。
电镜下头发上看到的 高倍显微镜下针头
细菌
上的细菌
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大约10亿个 细菌堆起来,才有一颗小米那么大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 第四章 第二节《细菌》教学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 第四章 第二节《细菌》教学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2d76916b4daa58da1114a28.png)
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
新鲜肉汤放几天,变质了,大量细菌是怎样产生的?
几天后
四年后
自然发生论 细菌是由肉汤 自然产生的
过不去
几天后
巴斯德 细菌是由原来已经存 在的细菌产生的
你对科学的发现有什么新认识?
科学的新发现是建 立在缜密的思维和 精细的实验基础上 的。
电子显微镜下的细菌三型
球菌
杆菌
螺旋菌
七三一部队1932年在中国哈尔滨设立研究中心。这支 部队拥有3000多名细菌专家和研究人员,分工负责实验和 生产细菌武器,残忍地对各国抗日志士和中国平民的健康人
体用鼠疫、伤寒、霍乱、炭疽等细菌和毒气进行活人实验。
列文•虎克是怎样发现细菌的?
列细 文菌 虎的 克发
现 者
• ——
列文虎克和他制造的能放大200——300倍的显微镜
A、氧化 B、细菌分解C、溶解 D、异 养 5.细菌无论是连接成团或长链状,每个细 菌都是独立生活的. (√ ) 6.细菌内有叶绿体,能够独立生活. ( ×)
课外拓展:
外科大夫在给病人做手术之前,要进行严
格的消毒,手术时还要戴上消过毒的口罩 和手套,这样做有哪些好处?
• 外科医生手术前进行严格消毒的目的是防止细菌进入病人体 内;戴手套是为防止因手消毒不干净而留有细菌;戴口罩是 防止医生呼气时将细菌带人病人体内。上述做法都是为了防 止细菌感染病人。反之,也防止病人身体的病菌感染医生。
叶绿体 细胞核 液泡 细胞质
D6NA 1鞭
毛
细 胞2 荚3 质
细胞膜5 细胞4壁 膜
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质
• 细菌的结构特点是:具有细胞壁、
细胞膜、细胞质.没有细胞核、叶绿 体。有遗传物质——DNA。
八年级生物学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第二节细菌》
![八年级生物学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第二节细菌》](https://img.taocdn.com/s3/m/613f7a11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2e.png)
教学设计2024秋季八年级生物学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第二节细菌》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生命观念:学生能够理解细菌的基本形态、结构和分类,认识到细菌作为生命体在自然界中的普遍存在和重要性。
2.科学思维: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细菌与其他生物体的异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推理能力。
3.科学探究:通过实验或模拟实验活动,引导学生探究细菌的生长条件、繁殖方式等特性,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4.社会责任:增强学生对公共卫生和个人卫生的认识,理解细菌传播与防控的重要性,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二、教学重点•细菌的基本形态、结构和分类。
•细菌的生长条件和繁殖方式。
三、教学难点•理解细菌微小但复杂的结构特点。
•区分细菌与其他微生物(如真菌、病毒)的区别。
四、教学资源•教材及配套教辅资料。
•多媒体课件(包含细菌形态结构示意图、生长过程动画等)。
•显微镜及细菌样本(视条件而定,可进行观察实验或展示已观察的细菌图片)。
•课外读物或网络资源,介绍细菌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作用。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结合多媒体展示:通过图片、动画等直观展示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生长过程。
•观察实验法(可选):组织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菌样本,增强感性认识。
•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讨论细菌的特性及其在自然界中的意义,促进思维碰撞。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生活实例导入:展示一张因细菌污染导致食品变质的图片或视频片段,提问:“这些变化是由什么引起的?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引出细菌的话题。
•揭示课题: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即了解细菌的基本形态、结构和特性。
2. 新课教学•细菌的形态结构:•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细菌的三种基本形态(球状、杆状、螺旋状)的示意图,并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讲解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体等,强调其微小但复杂的结构特点。
•通过对比真菌和病毒的图片,帮助学生区分细菌与其他微生物的区别。
•细菌的分类:•简要介绍细菌的分类依据和方法,如根据形态、生理特性、遗传信息等进行分类。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二节《细菌》教学设计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二节《细菌》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0b2cdb4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a3.png)
6.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出至少三个问题,与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提高问题发现与解决能力。
作业布置要求:
1.作业要注重实践性和探究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内容: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关注细菌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教学过程:
(1)教师出示一瓶酸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酸奶中的有益菌是什么吗?”
(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酸奶中的有益菌就是乳酸菌,它是一种细菌。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关于细菌的知识。”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难点:细菌的形态、结构和分类
学生对细菌的形态和结构认识较为模糊,容易混淆细菌的分类和命名。因此,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清晰、准确的细菌知识体系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设想:运用实物、模型、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形象直观地展示细菌的形态、结构和分类,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细菌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通过比较、归纳、总结等方法,帮助学生梳理细菌知识,形成系统化、结构化的认识。
4.适时反馈,关注个体差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针对学生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指导,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5.总结反思,提升素养
在课堂结束时,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反思,梳理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细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培养其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八年级学生对生物学科已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掌握了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对生物的多样性和分类有初步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对细菌的学习将面临以下挑战:细菌形态微小,不易观察,学生对细菌的形态和结构认识较为模糊;细菌的分类和命名较为复杂,学生容易混淆;细菌在生活中的作用及与人类关系方面,学生的认识有待深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如实物、模型、多媒体等,帮助学生建立细菌的直观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主动探究细菌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此外,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教师应给予个性化指导,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二节——《细菌》PPT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二节——《细菌》PPT](https://img.taocdn.com/s3/m/18fd462710661ed9ad51f3e1.png)
列文•虎克
细菌的发现
知识结构
巴斯德 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细菌的营养方式
细菌的生殖
列文•虎克 你知道细菌的 的大小吗? 细菌的发现 知识结构 巴斯德 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细菌的营养方式
细菌的生殖
针头上的细菌 电镜下头发上看 到的细菌 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大约10亿个细菌堆 起来,才有一颗小米粒大小。
列文•虎克
c
c
c
微小 。细菌的形态主 4、细菌的个体都非常______ 杆状 、_______ 球状 和_________ 要有_____ 螺旋状。
细菌的发现 知识结构 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细菌的营养方式 细菌的生殖
细菌的发现者——列文· 虎克
列文· 虎 克是怎 样发现 细菌的?
列文· 虎克制造的能放大200—300倍的显微镜
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雨水和牙垢等物质, 发现了很多呈杆状、螺旋状和球状的小生物,有的 单个存在,有的连在一起,这就是后人所说的细菌。 他惊叹地记录道: “它们像蛇一样用优美的 弯曲姿势运动。”” “在人口腔的牙垢中生 活的小居民,比整个荷 兰王国的人还要多。” 这就是人类第一次观察 虎克当年寄文章文章给英国 到细菌时发出的感叹 !
细菌的发现
知识结构
巴斯德 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小
细菌的营养方式 细菌的生殖
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雨水和牙垢等物质, 发现了很多呈杆状、螺旋状和球状的小生物,有的 单个存在,有的连在一起,这就是后人所说的细菌。 他惊叹地记录道: “它们像蛇一样用优美的 弯曲姿势运动。”” “在人口腔的牙垢中生 活的小居民,比整个荷 兰王国的人还要多。” 这就是人类第一次观察 虎克当年寄文章文章给英国 到细菌时发出的感叹 !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二节《细菌》教学设计(生物)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二节《细菌》教学设计(生物)](https://img.taocdn.com/s3/m/be0b56f6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13.png)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观察作业:请同学们在课后观察家中或学校附近的自然环境,寻找可能的细菌生活迹象,如腐烂的植物、水体富营养化等,并记录下来。通过观察,让学生认识到细菌在自然界中的广泛存在和重要作用。
2.家庭实验:鼓励学生在家中尝试简单的细菌培养实验,如利用废旧酸奶机培养益生菌,观察其生长情况。此实验旨在让学生亲身体验细菌的繁殖过程,增强他们对生物学实验的兴趣。
5.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共同探究的精神,提高合作能力。
本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细菌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在学习生物课程时,已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对生物的基本概念和生命现象有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他们对细菌的了解可能局限于生活中的常见例子,如食物变质、生病等,但对其深入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不足。因此,教学中需关注以下几点:
5.掌握细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了解细在食品、医药、环保等方面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对细菌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2.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分析细菌的共性和特性。
3.利用图表、模型等教学工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细菌的繁殖和生长过程。
4.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观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2.难点:
(1)细菌的形态多样性及分类;
(2)细菌的繁殖速度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3)细菌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包括有益和有害方面。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二节细菌教学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二节细菌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ececdff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63.png)
二、非选择题 11.(实验探究)某同学为了探究如何保鲜肉汤,设计了 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将A、B装置安装好后,分别用 酒精灯加热至沸腾,然后将A、B装置一起放在25 ℃的 室温环境中,若干天后,该同学得到了肉汤保鲜的方法。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的变量是__细__菌__的__有__无____,利用酒精灯 将肉汤煮沸是为了____杀__菌______。 (2)从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看,直玻璃管将肉 汤暴露在空气中相当于____接__种______,装置放在25 ℃ 中培养是因为细菌等微生物生存需要___适__宜__的__温__度___。
其表面光滑或黏稠并且较小,这些生长物可能是一个或
一种___细__菌_____(填“细菌”或“真菌”)通过 ___分__裂_____生殖而形成的集合体。 (4)图2集合体中的每个个体是__单____细胞生物,都是 ______独__立__生活的。
素养提升
硝化细菌 硝化细菌是一类好氧性细菌,包括硝酸菌和亚硝酸 菌,属于自养型细菌,是细菌中少数的生产者。 硝化细菌生活在有氧的水中或砂层中,只有同时满 足了水分与氧气的供应,它们才能存活。硝化细菌最适 宜在弱碱性的水中生活,在温度达到25 ℃左右时生长 繁殖最快。在氮循环和水质净化过程中扮演着很重要的 角色。
5.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 _____细__胞__核_______,这样的生物称为___原__核__生__物___。 6.细菌没有__叶__绿__体____,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 有机物生活,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知识点3 细菌的生殖
7.细菌是靠___分__裂_____进行生殖的。 8.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 形成____芽__孢____。芽孢是细菌的__休__眠__体____,对不良 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注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意图
了解细菌的发现过程,掌握细菌的结构特征
知识讲授,归纳小结 2000-4000个细菌并排能 穿过绣花针上的小孔 细菌的形态 球状 杆状 螺旋状
图片展示
大肠杆菌
肺炎链球菌
电镜下的螺旋菌
乳酸杆菌
金黄葡萄球菌
电镜下的螺旋菌
知识讲授,归纳小结
细菌膜 细胞膜 细胞壁
人教版生物学
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
第二节 细菌
说课人:张佳佳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第五章 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 菌
第一节 第二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细菌
第三节
真菌
教学过程
细菌的发现
创设情境,导入课堂 自主学习,合作探讨
阅读P58并小组交流
知识讲授,归纳小结 1.和同学讲一讲细菌被发现的故事.
2.腐败肉汤中大量的细菌是怎样产生的?
知识讲授,归纳小结
细菌的结构
图片展示
DNA
细胞膜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质
鞭毛
细胞核 液泡
细胞质 细胞质 荚膜 叶绿体
细胞膜
细胞壁
知识讲授,归纳小结
细菌的生殖
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 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 对不良环境有较强抵抗的能力
图片、动画展示
请你应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做好 食品保存工作?
联系生活,拓展应用
3.读了故事,你对科学的发现有什么新认识?
设计意图
通过了解巴斯德的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缜密的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四年后 几天后 创设情境,导入课堂
自主学习,合作探讨 知识讲授,归纳小结
过不去
几天后
自然发生论
细菌是由肉汤自然产生的
联系生活,拓展应用 巴 斯 德
细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外科大夫在给病人做手术之前,要进行严格的消毒,手术 时还要戴消毒手套和口罩,这样做有哪些好处?
设计意图
通过细菌分裂的相关知识的学习,明白讲究个人卫生
的道理,并养成勤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
发现
17世纪后叶,______发现了细菌 19世纪中叶,法.巴斯德“鹅颈瓶”试验 现象是____,解释是____,证明了______;
还发现了____、_____提出了_____及____的方法. 被后人称为____________
大小:____ 细 形态结构 形状:____、____、____ 单细胞,有__、__、__、__ 菌 结构 都没有___、____ 有的有___、____ 营养:没有____,只能利用____.异养 生殖:靠____生殖,速度快 芽孢是细菌的____,不是用来繁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