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山那样思考》教案完整

合集下载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14篇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14篇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像山那样思考教案14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像山那样思考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1设计指导思想作为“像山那样思考”专题中的一课,本篇课文意在告诉人们应如何看待自然以及如何和自然和谐相处,教学中不仅应让学生明白狼的生态意义,更应让学生懂得狼只是自然界万物中的一个代表而已,进而让其明白人类应平等地看待自然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

而作为语文课学生这些认识的获得又必须来源于对文本的研习,决不能撇开文本谈所谓的道理,否则便会上成环保生态教育课,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特别重视对学生文本研习的指导,强化学生在对文本的研读中明白文章的旨意并进而提高思想认识的意识。

针对本课文本特点,课堂上着重指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关键句的方法来解读文本,培养其解读文本的能力。

总之,教学中力求体现语文课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特点。

教学目标1.提升学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培养学生平等地看待自然万物,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2.培养学生通过抓关键句来解读文本的能力。

3.学习本文选取个性化的角度表现哲理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1.理解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伦理思考2.培养学生通过抓关键句来解读文本的能力。

3.如何让学生认识到人类应与大自然平等的和谐相处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进入必修一最后一个专题最后一课的学习,在这一专题中,实际上都是围绕着自然来做文章的。

长期以来,我们都是如何看待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呢?大家还记得郭小川在《致青年公民》中的一句话“不驯的长江,将因你们的奋斗,绝对服从”吗?我觉得这句话很能形象地说明我们对待自然的态度。

在这里,我们显然是把长江亦即自然作为我们的对手来看待的,我们要让它驯服,为我所用。

不难发现,这体现了我们这样的思想:我们人类是这地球上最高贵的,一切要服从我们人类的需要,自然要服从我们,我们要征服自然。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完整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完整

《像山那样思考》优秀教案完整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掌握关键概念。

(2)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概括文章的主旨和观点。

(3)培养批判性思维,对文章的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2)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分析文章的论点和论据。

(3)学会与他人交流和分享,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环保意识,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2)培养同理心,理解其他生物和自然环境的感受。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导入:介绍文章的背景和作者,引发学生对文章主题的兴趣。

2. 课文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观点。

3. 内容解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论点,解释关键概念。

4. 案例分析: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案例,分析其意义和启示。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文章的观点,分享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反思自己的思考方式。

三、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像山那样思考》原文。

2. 多媒体课件:教师准备的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

3. 参考资料:与文章主题相关的文章、研究报告等。

4. 讨论工具:用于学生分组讨论和分享的工具,如白板、投影仪等。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等。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后作业和测验,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批判性思维:评估学生在分析和评价文章观点时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4. 团队协作能力: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分享时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文章的背景和作者,引发学生对文章主题的兴趣。

2. 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观点。

3. 解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论点,解释关键概念。

像山那样思考课件教案系列(11篇)

像山那样思考课件教案系列(11篇)

像山那样思考课件教案系列(11篇)
那样思考课件教案。

这篇文章的"像山那样思考课件教案"是经过我们认真整理的。

为了教好课,每位老师都需要撰写教案及制作课件,而这些都是老师们必须按照规定准备的。

老师们应该在教案课件中充分呈现知识,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希望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
像山那样思考课件教案【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文中狼的嗥叫的含义,领会其中阐述的道理;
2.整体感知文章,理清文章脉络;
过程与方法
1.学习选取个性化角度表现哲理的写法;
2.感悟文章的诗意美和思辨色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通过抓关键句来解读文本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文中狼的嗥叫的含义,领会其中阐述的道理;
2.学习选取个性化角度表现哲理的写法;
3.培养学生通过抓关键句来解读文本的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激趣导学
最近30年,在美国,从唤醒人们的环境意识的角度上说,有一本书显然是首当其冲的,因为它表达了一种几乎是不朽的关于人和土地的生态及其伦理观。

奥尔多·利奥波德的。

《像山那样思考》教学教案优秀5篇

《像山那样思考》教学教案优秀5篇

《像山那样思考》教学教案优秀5篇板书设计:篇一像山那样思考狼嗥鹿…。

猎人山客观思考“我”希望、恐惧草原高山植被充满生态忧患意识无可挽回地退化大声疾呼生态价值生命意义教学重点:篇二理解由狼嗥引出的哲理思考,提高生态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篇三“像山那样思考”的内涵。

结语。

篇四自私的人类,在付出了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代价后,换取了所谓的物质文明的进步,却留下了一个伤痕累累的地球。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开篇时图片留给我们的疑问,可以说已是不解自破。

这就是要求我们自觉地树立起环保意识,树立起平等对待一切的思想,学会“像山那样思考”,使这原本已很脆弱的伤痕累累的地球,不再继续受到伤害。

教学过程:篇五一、导语:大自然,是美的源泉,她崇高而优雅,雄浑而又柔和;时而狂放不羁,时而静谧深远。

面对大自然,郁达夫,高建群们谛听天籁,描写风景千变万化的美;苏轼,柳宗元们感悟自然,咏怀风物的变迁,抒写自己的人生感言;更有的人反思生态环境的恶化,思考在物质文明的今天,人类该如何与自然相处,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这同样也是值得我们去深切关注的。

下面请看一组图片。

(多媒体显示),大家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1、“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2、茫茫的沙漠;3、北京沙尘暴。

师:你觉得这几幅图画之间有什么联系吗?生答:二、三幅画面有因果关系。

北京的沙尘暴来源于茫茫的沙漠。

师:一、二两幅面呢?生:我觉得这两幅画面好像是同一地方,前者是过去的景象,后者是现在的景象,可能是草原荒漠化了。

师:对,你观察得很仔细。

大家可能不会相信,这两张图片是同一个地方,一个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个是现在。

短短的一二十年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学生思考、讨论。

生答:1、沙漠的进攻 2、长期干旱、缺少雨水 3、开荒种田致使水土流失。

师:同学们考虑到了一些原因,很不错。

我国曾经有一段时期在极左思潮影响下,草原遭到过人为破坏。

当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后,我国为保护草原,保护植被做了大量工作,但是每年还有大面积的草原在荒漠化,这中间重要的一点是因为牧民的过度放牧,草原的牲畜承载量超出了它的承受能力。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完整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完整

《像山那样思考》优秀教案完整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文章《像山那样思考》的含义;(2)掌握文章中提到的“山的智慧”及其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3)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文章中的关键观点;(2)运用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探讨山的智慧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2)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1. 文章背景介绍:简要介绍文章作者、出处及文章发表的时间,让学生了解文章的背景,为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做好铺垫。

2. 文章主要观点:(1)山的基本特征及其在自然界中的地位;(2)山所具有的智慧,如沉稳、坚韧、包容等;(3)人类如何从山那里汲取智慧,应用于实际生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文章中提到的山的智慧;(2)如何将山的智慧应用于实际生活。

2. 教学难点:(1)理解文章中山的智慧与人类智慧的关系;(2)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的山峰,激发学生对山的兴趣,为学习文章内容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文章,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标记出自己感兴趣的部分。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文章中的关键观点,如山的智慧、人类如何从山那里汲取智慧等,分享讨论成果。

4.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环境保护、人际关系等,探讨山的智慧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5. 总结提升:五、课后作业1. 根据文章内容,总结山的智慧及其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举例说明如何运用山的智慧解决问题;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能否阐述山的智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2. 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如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3.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情况,是否能将山的智慧应用于实际生活。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文章中的主要概念和观点。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章主要内容概述:文章以山的视角来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像山那样思考”的理念,强调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

2. 重点概念和观点:a. 山作为自然界的智者,具有超越人类智慧的思考方式。

b. 人类应该从山的思考方式中汲取智慧,学会尊重自然、保护环境。

c. 山的思考方式是一种整体性、长远性的思考,人类应该学会从整体和长远的视角看待问题。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2. 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3.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文章的背景和主要内容,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3. 案例分析:教师提出相关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并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像山那样思考”的理念。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学生作业和写作:评估学生在作业和写作中的表现,考察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观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学生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提问,评估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文章《像山那样思考》原文及注释版。

2. 与文章相关的视频材料,如自然环境保护纪录片、生态学讲座等。

3. 案例研究材料,包括不同地区生态环境的案例分析。

4. 讨论问题指南,用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讨论。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

《像山那样思考》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文章中的主要观点和思想。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分析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章背景介绍:介绍作者、背景和文章发表的时间。

2. 文章主要观点:像山那样思考,人类应该从山中获取智慧,以保护自然环境。

3. 文章结构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引言、论点和结论。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章背景、主要观点和结构。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文章观点的理解和看法。

3. 案例分析法:提供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四、教学准备1. 准备文章的文本和相关的背景资料。

2. 准备案例分析的材料和问题。

3. 准备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和讲解。

五、教学过程1. 引入:简要介绍文章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对文章的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文章,理解主要观点和论据。

3. 结构分析:讲解文章的结构,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逻辑。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对文章观点的理解和看法。

5. 分享和讨论: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进行全班的讨论和交流。

6. 案例分析:提供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7. 总结和反思:让学生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反思自己在保护环境方面的责任和行为。

8.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和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分享中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

2. 小组讨论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考深度和合作能力。

3. 作业评估:评估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理解程度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七、教学拓展1. 推荐相关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关于环境保护和自然智慧的文章或书籍。

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自然环境并思考如何保护。

3. 行动计划:鼓励学生制定个人的环境保护行动计划,并分享和交流。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设计范文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设计范文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设计范文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思考自然界的智慧引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思考1.2 教学内容介绍山在自然界中的角色引导学生思考山如何思考1.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分享个人观点1.4 教学步骤1.4.1 观看图片或视频:展示山的自然景观,引发学生对山的思考1.4.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山的特点和山如何思考1.4.3 分享观点: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1.4.4 总结:教师总结学生的观点,强调山的智慧和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第二章:山的智慧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山如何展示智慧引导学生思考人类如何从山中学习2.2 教学内容分析山的特点和山的智慧探讨人类如何从山中学习2.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分享个人观点2.4 教学步骤2.4.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山的智慧表现在哪些方面2.4.2 分享观点: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2.4.3 案例研究:介绍一些人类从山中学习的例子,如登山、生态旅游等2.4.4 总结:教师总结学生的观点,强调人类从山中学习的重要性第三章:环境问题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当前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引导学生思考环境问题对山的影响3.2 教学内容分析当前环境问题的原因和影响探讨环境问题对山的影响3.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分享个人观点3.4 教学步骤3.4.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当前环境问题的严重性3.4.2 分享观点: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3.4.3 案例研究:介绍一些环境问题对山的影响的例子,如山体滑坡、森林砍伐等3.4.4 总结:教师总结学生的观点,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第四章:保护山的行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保护山的行动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可以为保护山做些什么4.2 教学内容分析保护山的行动的种类和效果探讨个人如何参与保护山的行动4.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分享个人观点4.4 教学步骤4.4.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保护山的行动的种类和效果4.4.2 分享观点: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4.4.3 案例研究:介绍一些个人参与保护山的事例,如植树造林、减少污染等4.4.4 总结:教师总结学生的观点,强调个人参与保护山的重要性第五章:课程总结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并总结课程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对本课程的理解和感悟5.2 教学内容回顾课程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对本课程的理解和感悟5.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分享个人观点5.4 教学步骤5.4.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对本课程的理解和感悟5.4.2 分享观点: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5.4.3 总结:教师总结学生的观点,强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第六章:生态系统服务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山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服务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6.2 教学内容分析山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如水源保护、碳捕获等探讨这些服务对人类社会的影响6.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分享个人观点6.4 教学步骤6.4.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山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6.4.2 分享观点: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6.4.3 案例研究:介绍一些山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的实例,如水坝建设、生态旅游等6.4.4 总结:教师总结学生的观点,强调保护山的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性第七章:文化与山的联系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化与山的联系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对环境保护的影响7.2 教学内容分析文化与山的联系,如宗教、艺术等探讨文化对环境保护的影响7.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分享个人观点7.4 教学步骤7.4.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文化与山的联系7.4.2 分享观点: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7.4.3 案例研究:介绍一些文化对环境保护的影响的实例,如山节、环境教育等7.4.4 总结:教师总结学生的观点,强调文化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第八章:全球视野下的山地问题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全球范围内的山地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全球山地问题的解决方案8.2 教学内容分析全球范围内的山地问题,如气候变化、土地退化等探讨全球山地问题的解决方案8.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分享个人观点8.4 教学步骤8.4.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全球范围内的山地问题8.4.2 分享观点: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8.4.3 案例研究:介绍一些全球山地问题的解决方案的实例,如国际合作项目、可持续发展等8.4.4 总结:教师总结学生的观点,强调全球合作解决山地问题的重要性第九章:创新与可持续性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创新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9.2 教学内容分析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探讨创新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9.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分享个人观点9.4 教学步骤9.4.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9.4.2 分享观点: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9.4.3 案例研究:介绍一些创新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的实例,如绿色能源技术、循环经济等9.4.4 总结:教师总结学生的观点,强调创新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第十章:课程反思与行动规划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整个课程内容,进行反思引导学生规划自己的环境保护行动10.2 教学内容回顾整个课程内容引导学生规划自己的环境保护行动10.3 教学方法个人反思分享个人行动规划10.4 教学步骤10.4.1 个人反思:让学生独立反思整个课程内容,思考自己的学习成果和感悟10.4.2 分享观点: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环境保护行动规划,包括目标、行动计划和实施策略10.4.3 总结:教师总结学生的行动规划,强调个人在环境保护中的责任和作用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像山那样思考》教案设计范文,共包含十个章节。

(完整版)《像山那样思考》教案

(完整版)《像山那样思考》教案

02
教材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本文是高中语文课程中的一篇重要课文,对于提高学生 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培养人文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03
教材与前后知识点的联系
在学习本文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文学基础知识 和阅读方法;学习本文之后,将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学生 的文学视野和思维深度。
学生特点与需求
01
学生年龄段与认知特点
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创新,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或改进意见,培养创新意 识和实践能力。
05 教学反思与改进策略
教学效果回顾及总结
01
02
03
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回顾本课教学目标,分析 实际教学效果与预期目标 的差距。
教学方法运用评价
对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进行 客观评价,总结其优缺点 。
学生表现评估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评估他们的学习状态、 参与度和掌握情况。
相关视频与图片资料
搜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视频、图片等资料,辅助课堂教学。
在线测试与互动平台
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在线测试、互动讨论等,丰富教学手段。
校园文化资源开发利用
环保主题活动
结合课文内容,开展以环保为主 题的校园活动,如垃圾分类、植
树节等。
校园文学创作
鼓励学生创作与环保、自然相关 的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素
01
通过阅读文本,让学生感受作者对大山的深情描绘,进 而感悟到自然之美。
02
组织学生开展户外活动,亲身体验大自然的魅力,培养 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03
鼓励学生用画笔、相机等工具记录自然美景,分享自己 的感受和体验。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及责任感
结合文本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到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树

(完整版)《像山那样思考》教案

(完整版)《像山那样思考》教案

(完整版)《像山那样思考》教案教案:《像山那样思考》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像山那样思考》。

本篇文章通过讲述一座山的故事,教育我们要像山一样思考,学会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

文章内容丰富,寓意深刻,旨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环保意识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环保意识。

难点: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课文原文3. 生字词卡片4. 作业本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山的特点,引发学生对山的思考。

2. 课文朗读(5分钟)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学习生字词(5分钟)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跟读,组内交流生字词的含义。

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让学生学会运用。

4. 文章分析(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理解文章寓意。

学生分享对文章的思考和感悟。

5.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批改并给予反馈。

6.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抄写生字词,课后和家长一起讨论文章的寓意,写一篇读后感。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像山那样思考》2. 生字词:的山、那样、思考3. 文章寓意: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七、作业设计1. 生字词抄写2. 读后感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山的图片引入,激发学生对山的思考。

在课文朗读过程中,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在文章分析环节,学生能够主动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作业布置旨在巩固所学,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整体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度高,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拓展延伸:邀请环保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通用10篇)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通用10篇)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像山那样思考》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像山那样思考》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篇1教材分析:《像山那样思考》这篇课文是高中语文新教材苏教版必修一中一篇现代散文,其作者奥尔多·利奥波德是一位美国大地的观察者和思考者他以他的生活经历,用诗意性的语言,独特的写作风格,对大自然进行思考言出在付出生态变化的代价后换取了所谓物质文明的进步,人类没有像山那样对待自己同大自然的关系至于作者在文章中怎样对狼的“嗥叫”进行认识,理清其过程是学生理解的难度所以在设计之时我以尝试的心理在前面问题的基础上有意识的去引导学生的理解,明白文章的主旨从而学会一种新的学习方法和写作方法。

学生能够通过对课文反复研读和思考,结合现在的社会环境,进一步认识作者借用狼的“嗥叫”的深层含义,理解作者对人与自然的生态伦理的思考,加强生态保护意识。

学情分析: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经历与作者的生活环境和经历有很大的差别,不仅表现在国别上,而且更体现在家庭的熏陶上学生在学习这篇文章时,对作者的诗意性的语言、写作风格和采用的意象,可能体会不够深刻,在理解过程中有很大的困难。

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2、理解狼嗥含义,学习选取个性化的角度表现哲理的方法。

3、体味文中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伦理的思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学习选取个性化的角度表现哲理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通过抓关键句来解读文本的能力。

预习要求:1、利用工具书自查生字词注音及重点词语释义。

2、“像山那样思考”又怎样的内涵?3、用一句话说说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4、划出不理解的句子。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积累“狼”字成语我们看到的画面上是什么动物啊?(图片)你能说出有关这个动物的成语吗?这些词最大的共同点是什么?(感情色彩上)贬义即使我们提到的“与狼共舞”这个源自美国经典电影的讲述人与狼和谐关系的词语,传到中国便成了“与邪恶的人或事物接触”的意思狼,成了“邪恶的化身”,但鲜为人知的是,我们如果再不留意,就将与狼诀别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篇散文《像山那样思考》2、思考文题:谁思考什么?像山那样思考。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完整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完整

《像山那样思考》优秀教案完整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像山那样思考》这篇文章的兴趣。

2. 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和背景。

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作者和文章的背景。

通过问题或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对文章主题的思考。

教学活动:1. 开场白:向学生介绍文章的作者和背景。

2. 提问:询问学生对于“像山那样思考”这个主题的理解和想法。

3. 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的想法,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

评估方式: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讨论的质量。

第二章:理解概念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提出的概念。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解释文章中出现的关键词汇和概念。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

教学活动:1. 讲解:向学生解释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概念。

2. 阅读理解练习:让学生阅读文章并回答相关问题,以检验他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评估方式: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练习答案,评估他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深入探讨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深入探讨文章中的观点和论据。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论据和论证方式。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讨论。

教学活动:1. 分析:让学生分析文章中的论据和论证方式,并理解作者的观点。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展开辩论。

评估方式:观察学生的讨论过程和提出的观点,评估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第四章:应用与实践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将文章中的观点应用到实际情况中。

2.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文章中的观点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鼓励学生提出实际操作的方案并进行讨论。

教学活动:1. 思考应用:让学生思考如何将文章中的观点应用到自己的生活或工作中。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提出实际操作的方案并进行分享。

评估方式:观察学生的讨论过程和提出的实际操作方案,评估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目标:2. 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完整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完整

《像山那样思考》优秀教案完整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介绍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像山那样思考”的含义。

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1.2 教学内容介绍山的基本特征和生态系统。

探讨为什么说“像山那样思考”是一种优秀的学习和思考方式。

分析山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和人类与山的关系。

第二章:山的特征和生态系统2.1 山的特征介绍山的基本特征,如高度、坡度、山脉的分布等。

探讨山的地形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2.2 山的生态系统介绍山上的植物和动物种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探讨山上的生态系统如何维持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第三章:像山那样思考的含义3.1 什么是“像山那样思考”解释“像山那样思考”的含义,强调山的稳定、观察和思考的特点。

3.2 像山那样思考的意义探讨为什么说“像山那样思考”是一种优秀的学习和思考方式。

分析“像山那样思考”对个人成长和解决问题的积极影响。

第四章:山在自然界中的作用4.1 山的水文作用介绍山对水文循环的影响,如降水、径流和水质的保持。

4.2 山的气候作用探讨山对气候的影响,如温度、湿度和风的形成。

第五章:人类与山的关系5.1 人类对山的利用和影响分析人类如何利用山资源,如农业、林业和旅游业。

探讨人类活动对山的影响,如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

5.2 保护山的重要性强调保护山的重要性,如维持生态平衡、保护水源和生物多样性。

探讨保护山的措施和方法,如建立自然保护区和推广可持续发展。

第六章:思考与问题解决6.1 山的观察力探讨山如何通过观察来理解和应对环境变化。

分析如何运用观察力来发现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方案。

6.2 山的耐心与坚持强调在解决问题时需要有耐心和坚持的态度,如同山一样不被外界干扰。

通过实例讲解耐心和坚持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第七章:创新思维与山7.1 山的灵感介绍山如何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分析自然环境中的山如何成为艺术家、作家和思想家的灵感来源。

《像山那样思考》语文教案

《像山那样思考》语文教案

《像山那样思考》语文教案2021-04-21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像山那样思考》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像山那样思考》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利奥波德及他的“土地道德”。

2.整体感知文章的思想内容,理清文章脉络3.把握文章的主旨,体味文中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伦理的思考,明确“像山那样思考”的意义。

4.了解生物知识,培养学生建立起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意识,加强学生生态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整体感知文章的思想内容,理清文章脉络2.把握文章的主旨,体味文中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伦理的思考,明确“像山那样思考”的意义。

教学难点:了解生物知识,培养学生建立起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意识,加强学生生态保护意识。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观看图片,体会人类对自然的破坏。

二、作者介绍奥尔多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著名生态学家、环境保护主义理论家,长期从事林学和野生动物管理研究,被称为美国野生动物保护之父。

这位被称为美国环境伦理的播种者,一生共出版了三部书和五百多篇文章。

l949年出版的《沙乡年鉴》是其最重要的著作。

书中记录了作者对自然界中各种生命之间彼此折射辉映的亲知和体悟。

文笔优美,思想深邃,被誉为“绿色圣经”。

三、朗读课文1.自读课文,查找生词。

2.借助工具书,理顺词义。

积累词语:① 拾遗:①拾取旁人遗失的东西,据为己有。

如夜不闭户,道不拾遗。

②补充旁人所遗漏的事物,如拾遗补缺。

② 蜿蜒:①蛇类爬行的样子。

②(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

③ 蠕动:像蚯蚓爬行的样子。

④ 饿殍:饿死的人。

文中指饿死的鹿。

⑤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儿不受感动;一点儿也不动心。

⑥ 毛骨悚然:形容很害怕的样子。

3.自由朗读,熟悉课文。

四、整体感知1.理清文章的脉络结构。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像山那样思考教案作为一名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像山那样思考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会观察自然,感受自然的美。

2、通过研读文本,理解板块整体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教学方法:文本研读过程如下:一、作者简介。

利奥波德(1887-1984),美国新保护运动的“先知”,“美国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

他不只是一位只坐在书斋中默想沉思的哲人,他是科学家、森林学家,是有着丰富经验的猎人和观察家。

1948年4月,他在奔赴邻居农场救火的途中,因心脏病猝发而死亡。

隔年,他的《沙乡年鉴》出版,这是他思考的结晶,也是他的忧和爱的表达。

值得注意的是利奥波德的一段经历。

他购买了一个荒弃了的农场(沙乡),带领全家在那里种上树,尽管这些树不停的死去,但最后仍然有一些自然生长了,生命再一次进驻沙乡。

二、初步感知。

利奥波德以诗意的语言,理性的思考完成了他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一次询问。

三、思考。

(它们是大地的观察者和思考者,学会换位思考)不应该忘记,我们曾经一次次的为我们的无知付出巨大的代价,我们习惯于先破坏殆尽然后再慢慢整理,我们开始对身边那些生命的消失无动于衷,此刻,心中充满了悲凉。

什么时候人类才能学会尊重这同一片星空下的所有生命和非生命的东西,学会正视自然的价值,学会珍视天地生灵。

或许,我们该换一个角度去寻找。

假如,现在我们赋予山以灵魂……1、阅读全文,思考:贯穿全文的是那一声狼嗥,课文第1小节,是对狼嗥的特写镜头,体会作者传神的描写。

“一种不驯服的、对抗性的悲哀”文章开篇即以“一声深沉的、骄傲的嗥叫,从一个山崖回响到另一个山崖。

荡漾在山谷中,渐渐地消失在漆黑的夜色里”这样一段描写震撼阅读者。

2、这一声狼嗥,对每一样生命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读第2小节,“每一种活着的东西,都会留意这声呼唤。

对鹿来说……对猎人来说,是狼牙抵制弹丸的挑战”,那么,对山来说呢,这一声嗥叫意味着什么?(小组讨论,组织回答)——野性的呼唤,生命的存在和生命的流逝3、作者为什么会考虑到这些,先看他的一次经历——一只狼的死亡故事。

《像山那样思考》的教案范文

《像山那样思考》的教案范文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范文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像山那样思考》这篇文章的主题和背景。

2. 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内容】1. 简要介绍作者和文章背景。

2. 引导学生通读全文,理解文章主旨。

【教学步骤】1. 开场提问:你们对山有什么印象?山对你们来说意味着什么?2. 教师简要介绍文章作者和背景。

3. 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文章主旨。

4.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文章的理解。

5. 教师总结学生观点,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小组讨论的参与度来评价教学效果。

第二章:分析文章结构【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章的结构和论证方法。

2. 培养学生分析文章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论证方法。

2. 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逻辑关系。

【教学步骤】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文章内容,梳理文章结构。

2. 学生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如举例、对比等。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文章的逻辑关系。

4. 学生进行口头汇报,阐述对文章结构的理解。

5. 教师总结并点评学生的分析。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对文章结构的分析和小组讨论的参与度来评价教学效果。

第三章: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教学目标】1. 让学生深入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自然环境。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找出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观点。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

【教学步骤】1. 教师提问:文章中如何描述人与自然的关系?2. 学生自主阅读文章,找出相关观点。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

4. 学生进行口头汇报,阐述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

5. 教师总结并点评学生的讨论。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和小组讨论的参与度来评价教学效果。

第四章:感悟文章主旨【教学目标】1. 让学生深刻理解文章主旨,像山那样思考。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精选5篇)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精选5篇)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精选5篇)《像山那样思考》篇1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中狼嗥的含义。

2、感悟文章的诗意美和思辨色彩。

3、提高对大自然美景的哲理感悟力。

4、把握作者的生态伦理观念,加强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由狼嗥引出的哲理思考,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像山那样思考”的内涵。

教学过程:一、导入二、词语积累嗥叫驯服残羹聆听悚然湍急蠕动饿殍艾蒿二、文本研习1、快速地阅读全文。

思考:文章题为“像山那样思考”,那么是什么引发此种思考的呢?即引发此种思考的缘起、缘由。

2、面对这声狼嗥,留意的有哪些事物?他们的反应又是怎样的?3、除了这些事物,还有什么也有感受?是怎样的感受呢?——还有“这座山”,它的反应则是“深刻的”长久的“客观的”。

5、面对这声狼嗥留意的还有谁呢?——是“我”对这声狼嗥的理解,是“我自己对这一点的认识”。

6、“我”对这声狼嗥的认识,从文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是经历了一个过程的,那么一开始“我”是怎样的呢?——先是和芸芸众生一样,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肆意猎杀与破坏。

7、是什么使他的认识发生了转变?——后来看到一只垂死时的老狼眼中的绿光时,作者有所启发,有所意识,有所察觉。

8、让我们齐读第六段,看看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感性认识、一时触动表述出来的。

——作者通过一段猎杀狼的亲身经历,写出自己的触动。

9、有同学感受到了作者的感受,你是从哪些词句中捕捉到的?——写狼“喜气洋洋地摇着尾巴”嬉戏”,与狼令人难受的、垂死时的绿光形成对比,反衬人的冷酷。

——“一只小狼正拖着一条腿”,让人顿生怜悯之心。

——“无动于衷”的岩石不如说是在指责人的无动于衷。

10、作者有了感性认识之后,又是如何上升为理性认识的?——山失去了狼,鹿因数目过多而死去。

11、有了触动以后,作者又从草原和高山植被的破坏和退化中,进一步得到验证:此时作者意识到要保护环境。

作者的认识从肆意猎杀与破坏,发展到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应该说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剑拔弩张的矛盾关系,但人类的印迹似乎还很重。

《像山那样思考》的教案范文

《像山那样思考》的教案范文

《像山那样思考》的教案范文第一章:课程引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思考自然与人类的关系。

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1.2 教学内容通过展示自然景观和人类活动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自然的思考。

分享《像山那样思考》的故事,让学生理解山的态度和智慧。

1.3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展示和故事分享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引导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自然的看法和体验。

第二章: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

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

2.2 教学内容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减少对自然的影响,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2.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和分享的方式,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人与自然的对话,增强学生对自然的责任感。

第三章:探索和谐共生的路径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思考并提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方法。

引导学生实际行动,参与环保活动。

3.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提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方法,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

组织学生参与环保活动,如植树造林、垃圾分类等。

3.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和分享的方式,促进学生思考和行动。

组织学生参与环保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并意识到自己的责任。

第四章:案例分析与讨论4.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分析真实案例,深入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如何解决环境问题。

4.2 教学内容分析真实的环境问题案例,让学生了解问题的背景和影响。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4.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的方式,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和交流。

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解决环境问题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总结并反思自己在课程中的学习和体验。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完整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完整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选取个性化(de)角度表现哲理(de)写法.了解生物知识,培养学生建立起和谐(de)人与自然关系(de)意识.过程与方法:整体感知文章,理清文章脉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本文所阐述(de)道理对保护我们(de)生存环境(de)意义.教学重点1、整体感知文章,理清文章脉络.2、领会本文所阐述(de)道理对保护我们(de)生存环境(de)意义.教学难点1、体味文中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de)生态伦理(de)思考.2、学习选取个性化(de)角度表现哲理(de)写法.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今年美国好莱坞有一部大片——阿凡达,影片展示了未来世界,由于地球资源日益枯竭,人类为了掠夺新(de)资源,启动阿凡达计划,攻击潘多拉星球(de)故事.阿凡达虽然只是一部科幻电影,但却给观众引出了人自然科学(de)话题.长久以来,人类一直将自己看作是地球(de)霸主,大自然(de)主人.由于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无节制地开采,滥捕、滥杀、滥伐,使许多(de)物种濒临灭绝,严重地破坏了生态(de)平衡.面对日益恶化(de)生存环境,和越来越严重(de)能源危机,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de)行为.那么,究竟人类应该站在什么角度去思考应该如何去思考我们来听听美国(de)奥尔多利奥波德在半个世纪前给出我们(de)答案——像山那样思考.二、简介作者:“近代环保之父”——奥尔多·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作家,生态学家,土地伦理学家.被称为是美国环境伦理(de)播种者.奥尔多.利奥波德从小就对大自然有着浓厚兴趣,他在近50岁时,购买了美国威斯康星河畔一个被人类榨取殆尽而遗弃名为沙乡农场,从此开始了在沙乡长达13年恢复生态平衡探索,直到去世.他把自己观察与思考结晶成了沙乡年鉴.沙乡年鉴与瓦尔登湖并誉为自然人文写作(de)典范,入选纽约公共图书馆“世纪之书”人文类十大必读好书.它记录了作者对自然界中各种生命之间彼此折射辉映(de)亲知和体悟.其文笔优美,思想深邃,被誉为“绿色圣经”.像山那样思考是沙乡年鉴(沙郡岁月)中收录(de)一则随笔三、自读课文,自主探究:体会奥尔多·.利奥波德优美(de)文笔和深邃(de)思想,注意文中(de)生字词,并思考问题:文章(de)题目是“像上那样思考”,像山那样思考是一种怎样(de)思考呢是谁要像山那样思考那为什么要像山那样思考1、字词:嗥叫(háo)驯服(xǜn):顺从,使顺从蔑视(miè)迸发:由内而外地突然发出.如:火山迸发.毛骨悚然 (sǒng) :形容十分恐惧,悚然:害怕(de)样子.湍急 (tuān)蜿蜒 (wān yán):①蛇类爬行(de)样子②(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嬉戏(xī)蠕动(rǘ):①昆虫爬行;②泛指像虫类爬行一样地动.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衷,内心.饿殍 (piǎo) :被饿死(de)动物或人(de)尸体.艾蒿 (ài hāo)2、审题:文章(de)题目是“像上那样思考”,像山那样思考是一种怎样(de)思考是谁要像山那样思考那为什么要像山那样思考明确:“像山那样思考”是一种诗意(de)表达,警示人类应该像山一样思考自身与万物之间(de)关系.文章开头就是对一声狼嗥进行特写,接着就叙述了鹿、松林、郊狼、牧牛人、猎人对这声嗥叫(de)反应,进而指出在这些明显而迫切(de)希望和恐惧之后,还有更加深刻(de)、只有这座山才能听懂(de)含义.从文中我们可以知道,牧牛人和猎人(de)思考都是出于对其眼前利益(de)思考,而山却是一种具有生态保护意义(de)思考.因为山是长久地存在着(de),所以能够从更长远、更全面(de)利益来看待问题,它能兼顾生物之间(de)相互关系,看清狼是生物链上重要(de)一环.人类为了眼前所谓(de)利益和安全,目光短浅地牺牲了长远(de)利益,很明显是不对(de),“太多(de)安全可能产生了长远(de)危险”,所以,我们才要像山那样去思考,认清与自然(de)关系,平等地对待万物,我们与万物(de)关系和山与万物(de)关系是一样(de),我们人类并不比一座山高明.四、合作探究:1、梳理课文全文共十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一、狼嗥及其含义(1~3)二、作者认识(de)由来(4~7)三、作者(de)更深层(de)思考 (8~10)2、课文分析:<一>4-7自然段(狼嗥及其含义):●、狼嗥思考:是什么引起了思考明确:是狼,是狼(de)那“一声深沉(de),骄傲(de)嗥叫”.提问:狼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意味着什么说出一些与狼有关(de)成语.参考:狼狈为奸、狼奔豕突、狼吞虎咽、狼心狗肺、狼烟四起、狼子野心狼狈不堪、引狼拒虎、狼前虎后、鬼哭狼嚎、声名狼藉、狼心狗行……提问:这些成语最大(de)共同点是什么明确:(感情色彩上)贬义.小时候我们就听过小红帽(de)故事,故事里狼(de)极其地狡猾.狼在中国人看来,几乎成了“邪恶(de)化身”.但是,狼(de)存在却有着鲜为人知(de)意义.思考: 文章开篇就是对这声狼嗥特写,这一段表达了一种怎样情感注意抓住一些关键性(de)词语.(学生齐读第一段)明确:关键性词语:“深沉(de)”、“骄傲(de)”、“不驯服(de)”、“对抗性(de)”、“悲哀”、“蔑视”等.这声狼嚎既是狼痛苦(de)哀号,更是它用来反抗(de)号角.这声嗥叫是深沉(de),它隐藏着更加深刻内涵,等课文大致分析完了,再回过头来思考这样问题.(最后总结:这一声音传达(de)是对自己所受(de)不公平待遇(de)一种反抗,是对未来世界毁灭性痛苦(de)呐喊,是对人类错误认识人及其错误行为(de)蔑视.这虽然写(de)是狼(de)内心世界,但却是作者思想(de)体现.)●、狼嗥(de)含义(深层含义只有山能客观听取):(1)1、2自然段:鹿、松林、郊狼、牧牛人、猎人以及山(de)认识思考:面对这声狼嗥,留意有哪些事物它们反应是怎样或者说,这声狼嗥对于不同(de)生物,分别有着怎样(de)意义(学生齐读第2段)明确:对于鹿-----它是死亡(de)警告(威胁,死亡)对于松林------它是半夜里在雪地上混战和流血(de)预言(撕杀,战斗)对于郊狼------是即将分得一份残羹剩饭(de)允诺(食物)对牧牛人------是银行账户透支(de)威胁(损失)对于猎人------是狼牙抵制弹丸(de)挑战(挑战)这里,运用排比句,列举了这声狼嗥对于不同生物(de)不同意义,增强了气势,具有强烈(de)感情色彩.作者将一个严峻(de)生态伦理问题以极其形象而富有诗意(de)语言表述出来,引起读者(de)关注与思考.思考:作者是怎样概括他们(de)反应(de)明确:“明显而迫切(de)希望和恐惧.”思考:除了这些事物,还有什么也有感受是怎样(de)感受明确:作者进而指出,在这些明显而迫切(de)希望和恐惧之后,还有更深刻(de)、只有这座山才能听懂(de)含义. 因为山长久地存在着,从而能客观地聆听这声狼嗥.也就是说,深层含义只有山能客观听取.(2)3自然段:一般人(de)认识思考:第三段又写到了谁(de)感受是怎样(de)感受明确:文章往下还写到了一般人,也就是“不能辨别其隐藏含义人”,对这声狼嗥反应,他们其实也属于第一类事物,他们理解也是肤浅,直接,表面.但“不堪造就(de)新手”连这最浅层(de)意识也没有.思考:那么文章接下来写到,面对这声狼嗥留意还有谁呢明确:是“我”,是“我”对这声狼嗥理解,是“我自己对这一点认识”.<二>4-7自然段(作者认识(de)由来,作者对狼(de)看法发生了怎样(de)转变自然界如果失去了狼会怎样)1、思考:作者(de)认识,很明显有一个发展变化(de)过程,作者以前(de)观点是怎样(de)明确:从前认为狼是坏(de)捕食者,吃掉了对人们有用(de)鹿,该杀.用文中(de)话说也就是“在那些年代里,没有人会放过打死一只狼(de)机会.”这句话说明了人们(de)愚昧在当时(de)普遍性.“在一秒钟之内,我们就把枪弹上了膛,过度(de)兴奋竟使我们无法瞄准.”“在一秒钟之内”,看见狼时这样一种本能(de)、自然(de)反映体现了人(de)愚昧;“过度(de)兴奋”写出了人们意识不到自己(de)残忍和无知,竟然还非常高兴.“当时我很年轻,正是不动扳机就感到手痒(de)时期.那时,我总是认为, 狼越少,鹿就越多,因此,没有狼(de)地方就意味着是猎人(de)天堂.”思考:后来作者还是这样认为吗明确:显然不是思考:那作者(de)想法、观点是什么时候转变(de)呢明确:“我自己对这一点(de)认识,是自我看见一只狼死去(de)那一天开始(de)”思考:再具体点,哪一刻、哪一场景触动了作者(de)心灵明确:“我们到达那只老狼(de)附近时,正好看见在它眼中闪烁着(de)、令人难受(de)、垂死时(de)绿光”“令人难受”这几个词语细腻地刻画了狼受伤垂死时(de)眼神,这样,就与上文“我们”(de)兴奋形成了鲜明(de)对比,反衬人(de)残忍.思考:“在这双眼睛里,有某种对我来说是新(de)东西”“在看到这垂死时(de)绿光时,我感到,无论是狼,或是山,都不会同意这种观点.”“这种观点”是什么“新(de)东西”又是什么明确:“这种观点”:从前(de)观点,也就是前面讲到(de),“没有狼(de)地方就意味着猎人(de)天堂”“新(de)东西”:新(de)观念,对狼(de)负罪感.2、思考:作者原本认为“没有狼(de)地方就意味着猎人(de)天堂”当人们一个州接一个州地消灭了它们所有(de)狼后,天堂出现了没有出现了什么情况明确:“自那以后,我亲眼看见一个州接一个州地消灭了它们所有(de)狼.我看见过许多刚刚失去了狼(de)山(de)样子,看见南面(de)山坡由于新出现(de)弯弯曲曲(de)鹿径而变(de)皱皱巴巴.我看见所有可吃(de)灌木和树苗都被吃掉,先是衰弱不振,然后死去.这样一座山看起来就好像什么人给了上帝一把大剪刀,叫他成天只修剪数目,不做其他(de)事.结果,那原来渴望着事物(de)鹿群(de)饿殍,和死去(de)艾蒿丛一起变成了白色,或者就在高出鹿头(de)部分还留有叶子(de)刺柏下腐烂掉.——这些鹿因其数目太多而死去(de).”(鹿死山秃)这里,作者就写到了它认识(de)另一个由来:众多狼(de)死去,众多狼死去之后,鹿数目增加以致饿死.作者连用了几个“看见”,这样一组排比句,给人一种紧迫感,增强了文章(de)气势,写出了狼接二连三地被消灭后出现(de)严重后果.“这样一座山看起来就好像什么人给了上帝一把大剪刀,叫他成天只修剪树木,不做其他(de)事.”是一个比喻句,这个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木被鹿群蚕食(de)速度之快.“这些鹿是因其数目太多而死去(de).”这个结果恰好说明了生态之间有自己特殊(de)调节方法,人不遵从就会出现严重后果.五、作业布置:1、预习下面(de)课文.2、思考这篇哲理散文(de)独特新颖之处.六、板书:一、狼(de)嗥叫及其含义:1、狼嗥2、狼嗥(de)含义(深层含义只有山能客观听取).(1——3)二、作者认识(de)由来: A一只狼(de)死去(发现狼——打死狼——狼眼中垂死时(de)绿光给予(de)启示)B 众多狼(de)死去——鹿数目增加以致饿死(4——7)三、作者更深层(de)思考:(8——10)第二课时一、导入: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文章(de)作者奥尔多·利奥波德,并对文章(de)题目作了讲解,紧接着我们重点分析了文章(de)前两部分.今天,我们来学习文章(de)第三部分,以及欣赏这样一篇哲理散文(de)艺术特色.二、复习:回顾上节课对文章结构(de)把握:(一)狼嗥及其含义:1、狼嗥2、狼嗥(de)含义(深层含义只有山能客观听取).(1——3)(二)作者认识(de)由来:1、一只狼(de)死去(发现狼——打死狼——狼眼中垂死时(de)绿光给予(de)启示)2、众多狼(de)死去——鹿数目增加以致饿死.(4——7)(三)作者更深层(de)思考:(8——10)三、8-10自然段(作者更深层(de)思考):思考:当一个州接一个州地消灭了它们所有(de)狼,当众多(de)狼死去之后,面对着那一座座无狼出没(de)山,利奥波德想到了什么呢明确1、破坏(de)草原很难恢复:(学生齐读第8段)“正像当初鹿群在对狼(de)极度恐惧中生活着那样,那一座山将要在对它(de)鹿(de)极度恐惧中生活.”“一片被太多(de)鹿拖疲了(de)草原,可能在几十年里都得不到恢复.”用了拟人(de)修辞手法.“疲惫”一词生动地说明了生态平衡被破坏后恢复(de)艰难.狼(de)存在对鹿来说就是一种威胁,甚至意味着死亡,所以鹿对狼具有一种恐惧.因为人类将狼赶尽杀绝,突出失去狼(de)制约后,鹿就大量(de)繁殖,这样就超过了草原(de)承受范围,因此,这时候,鹿对山(de)生态破坏是可怕(de),是灾难性(de),所以,山恐惧鹿.这句话点明了生态平衡是一个自然法则,人们破坏了这个法则,就会带来大(de)灾难.人类没有看到这一点,不能像大山一样和野生动物和平相处,破坏了生态平衡,使自身生存环境(de)安全受到威胁.2、牧牛人杀死狼也不是好事.(学生齐读第9段)作者进一步扩大了范围,写到牛群和沙尘暴,呼吁人们要“像山那样(de)思考”,要长远地、全面地去思考问题,要维持生态平衡.3、太多(de)安全可能产生了长远(de)危险.(学生齐读第10段)这就要求我们能够更长远地来思考问题,不能只顾眼前暂时利益.思考:“我们大家都在为安全、繁荣、舒适、长寿和平静奋斗着,鹿用轻快(de)四肢奋斗着,牧牛人用套圈和毒药奋斗着,政治家用笔,而我们大家则用机器、选票和美金.所有这一切带来(de)都是同一种东西:我们这一时代(de)和平.”这是什么意思明确:作者用了类比(de)手法,揭示人与动物一样,都在为和平、安全、繁荣和舒适而奋斗.同时也隐含着,人们不能为了自身(de)目光短浅(de)“和平与发展”,牺牲与我们和谐共处(de)自然和我们赖以生存(de)环境.思考:“这个世界启示在荒野”是什么意思明确:这是梭罗一句名言.“荒野”,即人类文明未曾涉足(de)地方,荒野中各种事物都是自由自在生长着,他们彼此之间都是平等与和谐,并没有高低尊卑之分.那么,荒野给我们(de)启示是我们人类要运用自己(de)智慧、胸怀去感悟、理解自然(de)法则,并拿出实际行动改变为了自身利益而给大自然带来(de)巨大危害.文章到此就把作者先前以人类为本位、为中心认识,发展为了万物之间都是平等思想,形成了作者面对自然万物所有一切时所采取平等态度.人类只是自然万物生灵中一种,并没有高高凌驾于其他事物之上权力.思考:思考“大概,这也是狼嗥叫中隐藏内涵”,狼嚎究竟有着怎样(de)更深层(de)内涵明确:这就与首节前后呼应,也回到了我们开始留下问题.这节其实也是此文文眼.(学生齐读第1段)联系上面对作者思想与主张分析,我们可以听出这声狼嗥中饱含着生命意义和生态价值.万物之间都是平等,要相互尊重,否则就会引发生态危机.狼嗥“悲哀”就在于人类对此不能领悟,“骄傲”就是它自己领悟到了,同时这座山也领悟到了.这虽然写(de)是狼(de)内心世界,但却是作者思想(de)体现.这里,反映了作者深沉(de)忧患意识,作者想让读者从狼(de)嗥叫中认清人与自然(de)关系,平等地对待自然万物.四、小结(为什么我们要像山那样思考呢像山那样思考是一种怎样(de)思考)思考:像山那样思考是一种怎样(de)思考谁要像山那样思考为什么要像山那样思考明确:“像山那样思考”赋予山以人(de)灵性,它是一种诗意(de)表达,形象而深刻.同时,它又是一个带有祈使、号召意味(de)短语.意思是说,在处理人与自然(de)关系时,人类应该把自己看成是大自然(de)一个组成部分.人类并不是地球(de)霸主,也不是大自然(de)主人,人同万物(de)关系和山同万物(de)关系没有什么区别,人应该像大山一样去思考,要客观地、从长远利益去思考人与自然(de)关系,这就要求我们树立平等对待一切(de)思想和生态保护意识.五、写作特色:1.形象鲜明,富有诗意和哲理.(1)为了引发人们思考“人和大自然”(de)关系,作者塑造了野狼(de)形象来进行抒情,阐明哲理.文中还塑造了另一只被射杀(de)老狼(de)形象.不管是不驯服(de)野狼,还是倒在人类枪口下(de)老狼,都是富有悲剧色彩(de)形象.因为它们(de)叫声都是不为人类所理解(de),而只有大山才能听得懂.这一形象(de)塑造,意在提醒人们要和野生动物和平相处,维护生态平衡.(2)同时,除了文章所塑造(de)独特(de)形象之外,文章(de)语言是非常形象生动而且具有诗意(de).例如:第4段,作者发现狼时,狼毫无防备,摇晃着尾巴,和小狼正在自由自在地活动,小狼则“喜气洋洋地摇着尾巴,嬉戏着搅在一起”作者用了“喜气洋洋”“嬉戏”等拟人性(de)词语形象地写出了狼(de)生存状态,这时候(de)狼与自然处于一种和谐(de)状态,但是,当狼遭到猎杀时,情景则不一样,“那只狼已经倒了下来,一只小狼拖着一条腿,进入到那无动于衷(de)静静(de)岩石中去.”“无动于衷”:衷:内心;无动于衷:心里一点都不受感动,一点都不动心.这里,无动于衷是一种拟人(de)手法,写岩石(de)无动于衷,也是写人(de)无动于衷,写人(de)冷漠无情.同样,“我们到达那只老狼(de)附近时,正好看见在它眼中闪烁着(de)、令人难受(de)、垂死时(de)绿光”,这样一些语句是不是也非常(de)具体可感呢作者形象地写出了老狼垂死是(de)情形.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悲哀(de)情绪,一种沉重(de)心情,一种对狼(de)深深(de)负罪感.再如:第7自然,写了失去狼之后山(de)样子,这一段作者用了许多(de)“我看见”所组成(de)排比,具体可感.同时,又用了这样一个比喻句“这样一座山看起来就好像什么人给了上帝一把大剪刀,叫他成天只修剪数目,不做其他(de)事.”比喻句,本体是鹿,这个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木被鹿群蚕食(de)速度之快.从反面告诉人们:地球上(de)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de)关系.总之,作者将一个深刻(de)生态伦理问题以极其形象而富有诗意(de)语言表述出来,引起读者(de)关注与思考.(3)在描写和叙述(de)基础上,不少议论、抒情(de)语句包含了作者对人类与自然(de)关系(de)深刻思考,蕴涵了深邃(de)哲理.如“太多(de)安全可能产生了长远(de)危险”,这就要求我们能够运用发展(de)眼光来看待问题,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还如“这个世界(de)启示在荒野”,作者以此告诉人们:荒野中(de)各种事物都是自由自在生长着(de),它们彼此之间都是平等与和谐(de).作者由先前(de)以人类为本位、为中心(de)认识,发展为万物之间都是平等(de)思想,形成了作者面对自然万物时所采取(de)平等态度.综观全文,作者将科学(de)事实和诗意(de)描述融合在一起,让读者首先沉浸在一种诗(de)氛围之中,让我们去思考,去感悟.2.用排比表达强烈(de)情感.文中多处用了排比,例如第2自然段、第7自然段、第10自然段,一连串(de)排比加强了行文(de)气势,表达了强烈(de)情感,即对人类破坏生态平衡行为(de)痛心,同时它又是一种呼吁,它呼吁人们与大自然、野生动物和平相处.语言文字性很强,充满着诗意美.3、以独到(de)视角表达理性(de)思考.本文是探讨人与自然关系(de)文章,讨论(de)是生态平衡(de)大问题.但作者没有进行冗长(de)说教,而是改变角度围绕一声狼(de)嗥叫,讨论狼对鹿、对牛羊(de)意义,狼对大山(de)意义,让狼和大山来回答环境(de)保护问题,这种换位思考(de)方式,可谓新颖独特.这种写法也可以说是以小见大.4、结构严密,首尾呼应.文章开头写狼(de)嗥叫引人深思,结尾点出狼嗥带给人们(de)启示,首尾呼应.文章内部衔接紧密,过渡自然,层层推进,脉络分明.六、扩展延伸:文章题为“像山那样思考”,如果不能像山那样思考,会有怎样(de)危害除了文章所讲到(de)危害,你还能列举出哪些同学们课后可以自己去想一想,写一写你们自己对保护环境和生态这一话题(de)思考.七、板书:一、狼(de)嗥叫及其含义:1、狼嗥2、狼嗥(de)含义(深层含义只有山能客观听取).( 1——3)二、作者认识(de)由来: 1、一只狼(de)死去(发现狼——打死狼——狼眼中垂死时(de)绿光给予(de)启示)2、众多狼(de)死去——鹿数目增加以致饿死.(4——7)三、作者更深层(de)思考:1、破坏(de)草原很难复原.2、牧牛人杀死狼也不是好事.3、太多(de)安全可能产生了长远(de)危险.(8——10)(平等对待,保护生态,像山那样思考)。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通用9篇)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通用9篇)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通用9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计划总结、合同协议、管理制度、演讲致辞、心得体会、条据书信、好词好句、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plan summaries, contract agreements, management systems, speeches, insights, evidence letters,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像山那样思考教案(通用9篇)像山那样思考教案(1)【设计缘起】《像山那样思考》是利奥波德表明其生态主义态度的一篇重要作品,被选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第一册“像山那样思考”专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完整篇一教材分析:《像山那样思考》这篇课文是高中语文新教材苏教版必修一中一篇现代散文,其作者奥尔多·利奥波德是一位美国大地的观察者和思考者他以他的生活经历,用诗意性的语言,独特的写作风格,对大自然进行思考言出在付出生态变化的代价后换取了所谓物质文明的进步,人类没有像山那样对待自己同大自然的关系至于作者在文章中怎样对狼的“嗥叫”进行认识,理清其过程是学生理解的难度所以在设计之时我以尝试的心理在前面问题的基础上有意识的去引导学生的理解,明白文章的主旨从而学会一种新的学习方法和写作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对课文反复研读和思考,结合现在的社会环境,进一步认识作者借用狼的“嗥叫”的深层含义,理解作者对人与自然的生态伦理的思考,加强生态保护意识学情分析: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经历与作者的生活环境和经历有很大的差别,不仅表现在国别上,而且更体现在家庭的熏陶上学生在学习这篇文章时,对作者的诗意性的&#39;语言、写作风格和采用的意象,可能体会不够深刻,在理解过程中有很大的困难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2、理解狼嗥含义,学习选取个性化的角度表现哲理的方法。

3、体味文中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伦理的思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学习选取个性化的角度表现哲理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通过抓关键句来解读文本的能力。

预习要求:1、利用工具书自查生字词注音及重点词语释义。

2、“像山那样思考”又怎样的内涵?3、用一句话说说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4、划出不理解的句子。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积累“狼”字成语我们看到的画面上是什么动物啊?(图片)你能说出有关这个动物的成语吗?(见幻灯片1)这些词最大的共同点是什么?(感情色彩上)贬义即使我们提到的“与狼共舞”这个源自美国经典电影的讲述人与狼和谐关系的词语,传到中国便成了“与邪恶的人或事物接触”的意思狼,成了“邪恶的化身”,但鲜为人知的是,我们如果再不留意,就将与狼诀别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篇散文《像山那样思考》2、思考文题:谁思考什么?像山那样思考。

(有些同学可能对文章标题不理解,从而影响对文章整体内容的把握,所以要引导学生从标题入手来理解文章)(二)作者简介:“近代环保之父”——奥尔多"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作家,生态学家,土地伦理学家这位被称为美国环境伦理的播种者,一生共出版三部书和五百多篇文章1949年,《沙郡岁月》出版,是其最重要的著作《沙郡岁月》记录了作者对自然界中各种生命之间彼此折射辉映的亲知和体悟文笔优美,思想深邃被誉为“绿色圣经”《像山那样思考》是《沙郡岁月》中收录的一则随笔(见幻灯片3)(三)背景介绍:工业革命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极大丰富的物质生活,但人们却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过高的物质追求,不断的向大自然索取,以及错误的生态观念,使我们的地球已变的满目疮痍森林植被骤减,水土流失严重,工业三废的污染,滥捕滥杀滥伐,这一切做法严重的破坏了生态平衡,地球面临荒原化的危险(四)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检查默写字词。

嗥叫(háo)、驯服(xǜn)、蔑视(miè)、迸发(bèng)、湍急(tuān)、艾蒿(àihāo)、疲惫(bèi)、饿殍(piǎo)、蜿蜒(wānyán)、毛骨悚然(sǒng)。

2、自由朗读课文,思考:(1)文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内容是什么?简说理由。

(方法指导:可从词精彩、句修辞、哲理句、景物描写等方面考虑)(2)是什么引起像山那样思考的?(狼嗥)有何特点?(本环节重点训练学生在速读课文的基础上快速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五)合作交流,品读解析。

1、作者对狼的认识经历了怎样一个什么过程?什么时候发生了转变?(见幻灯片4)(发现狼——打死狼——老狼眼中绿光,心灵触动——狼死——鹿死)(看到老狼眼中的绿光时)2、自然界失去狼后会怎样?请你用生物链的形式表现出来(见幻灯片5)(狼少→鹿多→草光→食草动物灭亡→山秃→沙尘暴→灾难)3、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山能那样思考?思考狼噑的含义是什么?(见幻灯片6)4、赏析句子:(见幻灯片8)(1)太多的安全可能产生了长远的危险(人们只顾了眼前暂时的利益,却带来了长远的危害要求我们人类不能只从眼前利益出发,要从长远思考问题,否则就会引发生态危机)(2)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自私的人类以付出生态环境恶化的代价换取所谓的物质文明,却留下了一个伤痕累累的地球!所以本文作者用他的文字来警醒人类“要像山那样思考”,不能急功近利,惟利是图,只有这样,人类才有真正美好的未来)(本环节重点训练学生通过抓关键词、关键句来解读文本的能力)(六)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

我们人类要像山那样思考狼的嚎叫中隐藏的内涵,处理好人和大自然的关系,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2、你能举出生活中环境污染的事例吗?(见幻灯片9、10、11)对此,如果你是一名环保志愿者,请写一段广告词警示人们保护环境!(七)作业设计:1、仿写句子鸽子的叫声,对______来说,_________;对_____来说,________;对________来说,________。

2、从环保的角度写写自己的家乡。

板书:像山那样思考奥尔多·利奥波德狼(嗥叫)→山(思考)个性→哲理(和谐)教学反思:这是必修一最后的一篇文章,按照板块的编排,主要是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让学生意识到在大自然的环境中,人跟动物是和谐发展的,是处于平等的地位在上课过程中我发觉文章的重点和难点渗透的不好,学生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只停留在环境的平衡的层面,并没有深入到作者所呼吁的那中生态忧患意识,以及人和狼在大自然中是作为平等的地位存在着这点一直是自己这几天思考的问题,该以何种方式让学生领悟到这些,如果单纯地引用一些名家的言论感觉还是会很生硬,有几点是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注意的:1、语文课始终都要围绕文本,文本是学生与作者对话的最好平台。

2、每节语文课都要有严格的到位的教学目标,而且这目标要贯穿课堂始终。

3、语文学习更应该是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

随着时间的推移,作为一个语文老师的思考也越来越多,希望自己能逐渐进步。

篇二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

通过整体感知文章,理清文章脉络,培养学生深入了解文章内涵的能力。

2。

通过体味作者的生态伦理思考,提升学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培养学生平等地看待自然万物,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

通过学习作者选取个性化的角度表现哲理的写法,体味此篇文章诗意的语言。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文章中狼嗥的含义,分析领会其中饱含的生命内涵和生态意义。

(2)体味作者的生态伦理思考,深刻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3)学习本文选取个性化的角度表现哲理的写法。

三、教学方法及设计安排两个课时,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等,借鉴哲理类寓言故事的教学方法,遵循启发式教学理念,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按照感性认识--情感体验--感悟主题的教学思路,完成教学任务。

四、教学过程与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今年美国好莱坞有一部3d数字电影在我国各大影院争相热映--《阿凡达》。

影片展示了未来世界,由于地球资源日益枯竭,人类为了掠夺新的资源,启动阿凡达计划,攻击潘多拉星球的故事。

《阿凡达》虽然只是一部科幻电影,但却给观众引出了人自然科学的话题。

长久以来,人类一直将自己看作是地球的霸主,大自然的主人。

由于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无节制地开采,滥捕滥杀滥伐,使濒危物种的数量急剧上升,使我们的地球变得满目疮痍,这一切都严重地破坏了生态的平衡。

面对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越来越严重的能源危机,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

那么,究竟人类应该站在什么角度去思考,应该如何去思考,我们来听听奥尔多利奥波德半个世纪前给出我们的答案--像山那样思考。

(板书)(二)、作者及作品介绍1。

走近作者2。

利奥波德《沙乡年鉴》3。

利奥波德的影响(三)、课文分析第一部分:倾听狼嗥,感受生命的力量(第1、2自然段)1。

“一声深沉的、骄傲的嗥叫,从一个山崖荡漾到另一个山崖,回响在山谷中,渐渐地消失在漆黑的夜色里。

这是一种不驯服的、对抗性的悲鸣,是对世界上一切苦难的蔑视情感的迸发。

”明确:作品开篇就是对狼嗥的特写,正像婴儿的第一声啼哭一样,这声嗥叫首先带给我们震撼的是――生命的力量!如同其他生物一样,狼也是大自然的一个生灵,我们应该尊重它,应该平等地对待它。

2。

除了生命的意义,这声狼嗥之中还有着更深层的内容,那就是对被蔑视的悲鸣。

明确:长久以来,狼一直是一个被人类错误认识和对待的大自然的成员。

自然界其他成员对狼的理解--鹿、松林、郊狼、牧牛人、猎人(明显而迫切的希望和恐惧)--站在自身的角度: 浅层、片面、主观自私大自然对狼的理解--山(长久地存在着,从而能够客观地聆听狼的嗥叫)--站在长远的角度: 深刻、长久、客观无私第二部分:认识错误,尊重存在的权利(第3~7自然段)1。

提问:在那个年代里,人类对狼是什么样的错误认识?明确:狼越少,鹿就越多,因此,没有狼的地方就意味着是猎人的天堂。

2。

思考:作者是如何认识到这种错误的?明确:作者叙写了自己打死一只狼的经过,对猎杀狼的场面进行了具体的叙述和细致的描写。

发现狼时,狼毫无防范,摇晃着尾巴,和小狼正在自由自在地活动:小狼则“喜气洋洋地摇晃着尾巴,嬉戏着搅在一起”。

此种情景,狼与自然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

狼被猎杀时,老狼“眼中闪烁着的、令人难受的、垂死时的绿光”,给了作者极大的触动。

作者将激情隐含于细腻的描写之中,给了我们心灵的震撼。

3。

反思:在人类的错误认识下,狼难逃被猎杀的命运,但是当人类一厢情愿地消灭了狼之后,有没有出现人们希望的景象?明确:事与愿违,狼被猎杀之后,鹿群却死了。

这种割裂生态链行为的直接后果让人类始料不及。

大自然给人类上了一堂生动的生态教育课。

第三部分:深沉反思,启示自然的秩序(第8~10自然段)1。

面对鹿群的死亡,作者想了些什么?明确:牧牛人取代了狼调整牛群数目以适应其牧场大小的工作--人类破坏了原有的自然秩序,不得不“越俎代庖”。

高山植被和草原的破坏和退化,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恢复--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沙尘暴……人类的未来就像河水冲刷一样在慢慢消失!2。

为什么说“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明确:“荒野”无人涉足,万物之间都是平等的,自然的秩序维系着平衡,维护着和谐。

以平等的眼光去看待万物,与万物和谐相处,这应是我们从“荒野”中获得的最大启示。

3。

作品结尾再次点题狼嗥的深层内涵,启迪我们“像山那样思考”。

明确:人类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却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