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母种分离及菌种比较试验

合集下载

组织分离母种的对比试验

组织分离母种的对比试验
( 北 孝 感 学 院 生 物 系食 用 菌 研 究 室 .3 1 0 湖 42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组 织 分 离 母 种 时 . 用 作 常 规 的 表 面 灭 菌 处 理 . 是 在 不 而
近 年 来 , 稀 食 用 菌 的栽 培 在 我 国 各 地 发 展 迅 速 , 对 于 珍 这
无 菌 条 件 下 . 无 菌 操 作 . 接 将 子 实 体 内 的 菇 肉 接 入 试 管 培 养 经 直
表 l 两 种 处 理 方 法 的 杂 菌 污 染 率 比 较
旬覆 土 , 3月 上 旬 出 菇 , 种 至 出 菇 9 接 O天 左 右 , 收 3潮 菇 . 采 5 月 上 旬 结 束 。秋 栽 8月 上 旬 接 种 , 9月 中 旬 覆 土 , 0月 上 旬 出 1 菇 . 种 至 出菇 6 接 O天左 右 , 收 3潮 菇 . 2 上 旬 结 束 。 采 1月 6 长根菇 适 宜初 夏和早秋栽培 . 夏栽培 1 月 中旬 接种 . 初 2
维普资讯
食 用 曹
EDI BLE FU NG I
20 02( 5)

誊 ;
娶 搏

陈 庆 生 赵 世 乐
( 东省 韶 关 市 农 科 所 ,1 0 8 广 52 2)


组织分离母种的对比试验
况 启 生 苏 越 张福 云 李安 明
文重点 介绍适宜 粤北地区气候特点栽 培 的几种珍稀 食用菌 。
采用常 规组织分离 法制作试 管母种 . 分离操作 过程 中 , 在 常 因 杂 菌 污 染 而 导 致 分 离 失 败 。 此 , 何 使 被 分 离 的 菇 体 组 因 如 织 小 块 保 持 无 菌 状 态 , 组 织 分 离 母 种 的成 败 关 键 。 是 为此 我 们

平菇母种制作方法试验

平菇母种制作方法试验

2010年第5期平菇作为食用菌中的一大品种,正越来越受到广大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喜爱与重视。

平菇也是世界上重要的栽培食用菌品种之一,平菇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含蛋白质20%~30%,而且矿物质含量十分丰富,氨基酸种类齐全,还具有追风散寒舒筋活络的功效。

平菇中的蛋白多糖体对癌细胞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常食平菇不仅能起到改善人体的新陈代谢,调节植物神经的作用,而且对减少人体血清胆固醇、降低血压和防治肝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有明显的效果。

对预防癌症、调节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等都有一定的作用。

平菇菌种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栽培的成败和产量的高低,只有优良的菌种,才能获得优质高产的平菇。

因此平菇的制种,是生产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本文主要介绍平菇母种的制作。

1试验方法1.1试验材料采集种源:从野生或人工栽培群体中,选择有代表性的优良子实体或基质作为种源。

选择个体健壮、菇形正常、外表清洁、无病虫害,八、九分成熟的种菇用于孢子分离法和组织分离法;选择无杂菌、无病虫害、腐朽程度较轻的新鲜菇木用于基内菌丝分离。

1.2试验设计使用三种不同的菌丝分离方法在同一PDA 培平菇母种制作方法试验骆乐谈(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24)表2杂交晚粳稻浙优12不同施肥用量试验结果41杭州农业与科技表1不同分离方法污染率的比较2010年第5期注:各接种的20袋袋料,均只有15袋可以出菇。

平菇亲本为白平菇,菇盖朵型正常,边缘平滑。

菌丝生长速度:+表示一般++表示快+++表示很快;出菇情况:+表示情况一般++表示出菇较多较整齐+++表示出菇多且整齐。

3.3不同分离方法菌丝生长速度结果表明:用组织分离法获得的菌丝萌发与满管速度最快,基内菌丝分离法最慢(表3)。

3.4不同分离方法出菇试验结果结果表明:用孢子分离法获得母种,在出菇试验中菌丝吃料快,满袋快,出菇齐且多,但变异率高;用组织分离法获得的母种,在出菇试验中菌丝吃料快,满袋快,出菇齐且多,遗传稳定性好;用基内菌丝分离法得的母种,在出菇试验中菌丝吃料快,满袋较快,出菇较齐且多,遗传稳定性好(表4)。

秋冬季栽培平菇菌株比较试验

秋冬季栽培平菇菌株比较试验
菌 株进 行 品种 比较 试 验 .期 望选 出当地 不 同栽 培 季 翻堆 4次 , 9月 2 9日栽 培料装 袋 、 接种 。 节 的适栽 菌株 。
1 . 试 验 方 法 用 规 格 为 2 mx 3e 00 5c .3 2 6e 5 mx .1 m
1 材料 与菇 农 偏 听 偏 信 广告 , 引 种 , 乱 部 制 发酵 , 发酵 期 间翻堆 4次 , 9月 4日栽 培 料装 袋 、 接
分 菌株生 产性 状不 明确 。为此 , 我们 分早 秋和 秋冬两 种 。② 秋冬 栽 培 : 8月 2 日制 原 种 , 0 9月 4日制 栽 培 个 栽培 季节 , 对灰 白色 、 灰黑 色两 组 菌株 和 2个 脱毒 种 , 9月 1 6日拌 和栽 培料 并 开始堆 制 发酵 , 酵期 间 发
近年 , 河南 省栽 培 的平 菇 菌株较 多 。有些 制种单 1 . 时 间安 排 ① 早 秋 栽 培 : .2 2 7月 2 日制 原 种 , 0 位 炒作 新概 念 、 年更 换 菌株 名 称 , 每 致使 生 产 中同种 8月 3日制 栽 培 种 , 8月 2 t 和 栽 培 料 并 开 始 堆 3 E拌
11 供试 菌株 .
的聚 乙烯 袋装 栽 培料 , 袋装 干 料 1 g 右 , 放 每 .k 左 6 开 式 接种 , 每袋 接 3层 菌 种 ( 头 和 中 间 ) 每 菌 株 装 两 ,
0袋 8个试验 菌株分别是 :①新 8 l ( 院保 存 ) 10袋 ,每 3 为一次 重 复 ,共 设 3个 重 复 ,另外 3 本 0 0袋 对 接种 及发 菌期 间气 (K , C )②原 8 1河南农业大学)③脱毒 8 1河南农 1 为机 动 。 所有料 袋 均称重 。 3( , 3( 阴棚 下 单 层摆 放 菌袋 , 温 发 菌 , 丝 发 满 常 菌 业 大 学 )④ 豫平 6号 ( 南农 业 大学 )⑤脱 毒豫 平 6 温偏 高 , , 河 ,

六种培养基对平菇(Ph06)母种分离对比试验

六种培养基对平菇(Ph06)母种分离对比试验

庶糖加热至完全溶化。在 10 2" C高压灭菌 3m n 0 i.倒平
扳待用 。
养基、综合马铃薯培养基、马铃薯 葡萄糖培养基。
表 1六种培养基分离黑平菇菌丝生长状态对照
4 .玉米粉蔗糖培养基
玉米 粉 4 g 0 ,蔗 糖 2g 0 ,蛋 白胨 2 .琼 脂 2g g 0 .水
l 0 m1 p 7 0 8 0 O0 . H. ~ .。
7m的 平板 ,待 用 。 m
2 .综合马铃薯培养基 (PA CD )
马 铃薯 20 . 葡萄糖 2 g 0 g g O .g 0g 0 ,K P4 .M S・ 5 . 3 1 维 生素 B lm .琼脂 2g t Og 0 .水 l0m , O0 l

研究方 法
p 7 0 .。 H . ~8 0 方法同上。 10 在 2 ℃高压灭菌 3m n 0 i,
倒 平板 待 用。
( )菌株 一
供试平菇 (h 6 P 0 )母种取自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
学院微生物实验室.菌种编号为 58 。于 20 44 06年 1 0
3 .小麦粒琼脂培养基
小 麦 粒 15 .琼 脂 2 g 2g 0 ,兼 糖 lg O .水 l0m , O0l
p 7 0~ 8 0 H . .。
( 二)培养基的制备
1 马铃 薯 葡萄糖 培 养基 ( D )… . PA
马 铃薯 ( 皮 )0 g 葡萄 糖 2 g 去 20 . 0 ,琼 脂 2g 水 0。
l 0 m1 p 7 O 8 0 O0 . H . ~ . 。
侧耳属。该属有 2 余种,都可食用。平菇是秋来春初 0 生长的一种低温型、 经济价值高的食用菌和药用菌.以 其繁殖周期短而广泛栽培。平菇子实体一般丛生,菌 盖直径 2 c .扁半球形。后伸展.中央稍凸出.淡  ̄3m

实验室平菇栽培法实验报告

实验室平菇栽培法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实验室平菇栽培法班组姓名学号日期成绩教师签名一、实验目的1.掌握平菇基本栽培方法及其原理。

2.掌握平菇栽培中器械和培养基的灭菌方法及原理,如高压蒸汽灭菌法、干热灭菌、灼烧灭菌和紫外灯灭菌法等。

3.了解食用菌母种扩大繁殖生产的基本原理,掌握斜面母种的接种和培养方法。

4.掌握平菇栽培中原种、栽培种培养基的制备方法。

5.培养学生自行设计出菇的方案。

二、基本原理1.平菇是木质腐生菌,生长发育所需各种营养物质均从木屑、棉籽壳、稻草等培养料中获得。

平菇生长周期短,从播种到第一批采收一般为30天到40天,栽培方法简便,成功率高。

本实验在实验室条件下,用袋装方法出菇。

2.食用菌生产中,培养基、器皿及接种工具的消毒灭菌,是防止杂菌污染,提高食用菌产量的关键措施,灭菌和消毒法主要有物理方法(高温灭菌和紫外线灭菌)、化学灭菌法。

干热灭菌是在保持恒温的电烘箱中进行的,适用于各种耐热的玻璃器皿、棉塞、滤纸、以及不能与蒸汽充分接触的液体的灭菌.一般在160摄氏度持续1.5—2小时,就可达到灭菌的目的.灼烧灭菌可直接在酒精灯外火焰灼烧灭菌,酒精灯所用的酒精浓度要在百分之95以上.紫外灯灭菌是接种室(箱)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每次在使用前开灯20—30分钟.紫外线可导致细胞内核酸和酶发生变化而使细胞死亡,还可使空气中氧气产生臭氧,臭氧也具有杀菌作用.因其透射力差只适用于空气及物体表面的灭菌,有效距离为1.5—2米,以1.2米内为最好.3.食用菌母种培养基和分离菌种时用斜面培养基,适用于一般食用菌的母种分离与培养用的培养基是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即PDA培养基),配成后用加压蒸汽灭菌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

4.食用菌菌种生产一般按母种——原种——栽培种进行。

母种数量少,要进行试管移接扩大培养才能进行生产。

5.原种由母种繁殖而成,由原种扩大培养成栽培种。

原种和栽培种生产一般包括配料——装瓶(袋)——灭菌——接种——培养等流程。

平菇菌株比较试验

平菇菌株比较试验
6 % , 皮 5 , 膏 1 , 灰 3 , 水 量 6 % , 过 发 酵 处 7 麸 % 石 % 石 % 含 7 通
理。 每袋 装 于料 1 左 右 , 放 式 接 种 , 袋 接 3 菌 种 ( . 6 开 每 层 两
头 和 中 间 )每 菌 株 装 10袋 , 3 , 0 每 0袋 为 一 次 重 复 , 设 三 个 共
制发酵 , 酵期间 , 发 翻堆 4次 , 9月 2 9日栽 培 料 装 袋 、 种 。 接 1 . 栽 培 方 法 用 规 格 为 2 m ̄ 3c x .1 m 的 聚 乙 .2 2 6c 5 r 00 5c u
烯 袋 装 栽 培 料 , 培 料 的 培 养 基 配 方 : 子 壳 2 % , 米 芯 栽 棉 4 玉
产 量 , 个 采 收 期 的产 量 计 为 总 产 量 ) 整 。生 物 学 效率 是 指 采 收
文 章 编 号 l0 一 3 7 2 1 )6 o 1 — 2 0 O 85 (0 1o 一 o 7 0
近 年来 , 南 省 栽 培 的平 菇 菌 株 较 多 。 些 单 位 炒 作 新 概 河 有 念 , 些 菇 农 偏 听 偏 信 广告 , 引 种 , 使 生 产 用 菌 株 名称 多 , 有 乱 致 部 分 菌 株 生 产性 状 不 明确 。 为此 , 者在 早 秋 及 秋 冬 两 个 栽 培 笔 季 节 , 灰 白色 、 黑 色两 组 菌 株 和 两 个脱 毒 菌株 进 行 比较 试 对 灰 验 , 望 选 出 当地 不 同 栽 培 季节 的适 栽 平 菇 菌 株 。 期
现象 , 出菇 较 早 ( 1 。 图 )
表 1 供 试 菌株 生 长发 育 特 点 比较
1 材 料 与方 法
11 供 试 菌 株 . 8个 试 验 菌 株 分 别 是 : 新 8 1 本 院保 存 ) ① 3(

八个平菇品种比较试验

八个平菇品种比较试验

八个平菇品种比较试验
冯慧贞;侯小晋
【期刊名称】《食用菌》
【年(卷),期】1994(16)4
【摘要】近年来,平菇生产发展较快,但是由于所用平菇品种较混乱,产量高低、品质优劣、出菇迟早、抗杂程度很不一致。

为此,我们从1991年开始,对现有栽培菌株及分离的新菌株进行筛选,并对选出的8个品种进行比较试验。

一、材料与方法(一)供试菌株平菇P-15,P-89,P-33,P-11,P-12,P-19,P-21,P-18。

(二)培养基配制母种培养基为PDA加蛋白胨;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为棉子壳88%,石膏、磷肥各1%,麸皮10%。

(三)试验方法 1991年6月上旬,按常规法将菌株接入PDA加蛋白胨培养基上,置23~25℃恒温培养,重复8次,接种5天后观察测量各菌株菌丝的长势和平均长速。

6月中旬至7月下旬,制原种和栽培种,栽培料配方为棉子壳98%,石灰1%,磷肥1%。

【总页数】1页(P9)
【作者】冯慧贞;侯小晋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46.110.2
【相关文献】
1.开平市八个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J], 戚文辉;方寿山;马晓晓
2.十八个礼品西瓜品种的简单比较试验 [J], 甘德军;杨胜文;高立洪;吴畏;张永明;张国卫;冉东风
3.毕节市八个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J], 樊艳;王显立;高英;王伟;龙静;蒋燕;翟玉玲
4.八个平菇菌株的比较试验 [J], 付香斌
5.八个平菇品种的生产性能比较试验 [J], 唐英腊;陈国平;顾昌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平菇子实体不同部位分离母种试验

平菇子实体不同部位分离母种试验
面有 足够 的湿 度 , 原 基分 化 菌 芽生 长 过 程 中 , 在 空气 相
平菇 子 实体 不 同部 位分 离母 种试 验
王桂 芹 王秀艳
对湿 度保持在 9 ~ 9 , 时降温 至 1 ̄ 1 并增 0 5 同 2 6 c.
( 内荣古赤峰 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拉生化系 - 赤蟑 04 0 )  ̄0 1
பைடு நூலகம்
1 材 料 与 方 法
1l 试马 材料 , 耋

期 和菇 友们共 同探讨 。 1 巧 加石灰 我 县栽 培 平 菇一 般用 玉米 芯 , 且经过 发 酵后 使用 , 但一 般 的发 酵料 还 难 以在 夏 秋季 栽 培 成功 ,
种 菇 西 德 3 ( 自中 辩 院 原 子 能 所 )P 3 I 、DA 培
后 可 以在 7天内抑 止杂 菌大 量发生
菌 柄 内部 组聱 _. 柄 与 菌 盏 交 界 处 的 菌 肉 ; lb 菌
2 加大接种■ 我县采用的出菇 袭一般为 2 ~2c 2 4m 扁 宽 的 塑 料袋 , 夏秋 季 栽 培 改 用 成 扁 宽 2 ~ 2c 长 0 2m, 5e 袋。分 5 0r a 层装菌种 , 每层 3 , 块 每块比核桃大些装
c … 设 4个重复。分捌接^与之相对应的母种 . d 12 3 分 南的母 种抗细菌 糙力试验 .. 用不同部位 分离 的母种 { 作愿 种 . } I 常温 下进 行抗老 化试验 。试 验设 5个处理 a b山 、
d , 3个重 复 接 ^ 与 之 相 对应 的母 种 。 设 1 3 试马 方 法 . 奎
加通风量, 促其菇蕾形成 一般经过 7 2 可在料面 ~1 天, 形成 针头状 洁 白色菇蕾 。 蕾后 , 房 的温 度控 制在 1 现 菇 4

食用菌栽培实验报告

食用菌栽培实验报告

食用菌栽培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学习和掌握食用菌的组织分离法制作食用菌母种;2.掌握食用菌培养基的配置原理;3.通过平菇、秀珍菇、金针菇、鸡腿菇、香菇、榆黄菇的栽培实验,掌握食用菌代料栽培的一般方法和栽培管理技术。

二、实验原理(一)食用菌母种的制作食用菌的母种一般是采用孢子分离法或组织分离法得到的纯培养物。

利用食用菌子实体内部组织进行分离,是获得母种最简便的方法。

(二)平菇、秀珍菇、金针菇、鸡腿菇、香菇、榆黄菇的栽培实验1.食用菌的营养物质食用菌在生活时需要多种多样的营养物质,除水和氧气外,还要碳、氮、钾、磷、硫、镁、铁等大量元素和一些微量元素。

各种食用菌对营养物质的要求各不相同,有的要求不严格,有的要求严格。

[1]碳源:能利用自单糖到纤维素等各种复杂的碳水化合物,如:纤维素、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半乳糖、糊精、淀粉、半纤维素、木质素、有机酸、某些醇类等。

[2]氮素:是食用菌合成蛋白质和核酸必不可少的主要原料。

主要有蛋白质、氨基酸、尿素、氨、铵盐和硝酸盐等。

蛋白质必须经蛋白酶分解成氨基酸后才能被吸收;其他小分子氮素化合物菌丝体可直接吸收。

[3]碳氮比:一般认为食用菌在营养生长阶段碳氮比(C/N)以20 : 1为好,而在生殖生长阶段碳氮比以30 : 1~40 : 1为好。

[4]无机盐类,如:磷酸二氢钾、硫酸钙、硫酸镁、氯化钠、硫酸锌、氯化锰等。

这些无机盐中的金属元素磷、钾、镁为最重要,适宜浓度是每升培养基加100—500毫克,而铁、钴、锰、锌、钼等微量元素,每升培养基只需1/4毫克。

这些金属元素在普通水(河水、自来水)中都有,一般培养料不再添加。

[5]各种维生素和生长素,量很微,但必不可少。

[6]栽培原料:广泛采用棉籽壳。

棉籽壳含粗蛋白73%,粗脂肪3.45%,粗纤维36.99%,无氮浸出物73.99%。

其物理性能良好,能使水分和空气的矛盾得到解决,以满足菌丝生长的要求,棉籽壳的表面密布的一层棉纤维,在合适的水分、空气和温度的条件下首先分解,加之壳内残存的棉籽碎屑,也易分解利用;经过试验,1斤干棉籽壳能产1斤左右的鲜平菇,最高达4斤左右。

平菇不同品种栽培比较试验

平菇不同品种栽培比较试验
菌 丝 的 生 长 状 况 并 及 时 挑 除 被 杂 菌 侵 染 的 试 管 。试 Nhomakorabea管 长 满
文 章 编 号 1 0 — 3 7 2 1 ) 1 0 2 — 2 0 0 85 (0 2 0 — 0 1 0
平 菇 的 栽 培 已普 及 全 国 , 模 E益 扩 大 , 多 城 市 把 它 规 t 许 列 入 “ 篮 子 工 程 ” 重要 内容 , 总 产 量 已居 全 国 各 种 食 用 菜 的 其 菌 的首 位 。 在 平 凉 本 地 近 年 来 平 菇 发 展 也 很 快 , 是平 凉 市 它
及 周 边 地 区 所 栽 培 的 食 用 菌 中 面 积 最 广 , 产 量 最 高 的 种 总
菌丝后冷藏于电冰箱( 5~6 ) 用 。 ℃ 待 1 . 原 种 制 作 3 1 .2 3 月 5日制 原 种 , 陈 小 麦 清 洗 去 杂 后 , 把 放 于 铝 锅 中 煮 至 无 白 心 且 不 破 裂 时 , 去 多 余 水 分 , 放 凉 沥 稍
拌 入 配 方 中 的石 膏 和 糖 , 加 棉 子 壳 充 分 搓 匀 ( 吸 收 麦 粒 并 以
类 。 但 使 用 的 品 种 均 引 自国 内不 同 地 方 的 不 同 厂 家 或 研 究
院 所 , 多 品 杂 , 培 后 效 果 差 异 大 。 同样 的 条 件 , 样 的 技 量 栽 同 术 , 用 不 同 的 品 种 对 栽 培 成 功 率 和 产 量 影 响 很 大 。 引 种 一 使
种 箱 内按 无 菌 操 作 接 种 ( : 把 菌 种 、 接 试 管 等 所 有 用 具 即 先 待 放 入 接 种 箱 内 , 1 L甲醛 和 5 高锰 酸 钾 混 合 熏 蒸 , 窗 , 用 0m g 关 打 开 紫 外 线 灯 ,0m n 关 灯 接 种 ) 3 i后 。每 支 原 母 种 管 转 接 1 O 支 。 置 于 恒 温 箱 2 ℃下 培 养 , 日逐 管 检 查 一 遍 , 细 观 察 5 每 详

食用菌生产技术 实验多孢分离育种技术

食用菌生产技术 实验多孢分离育种技术

实验一、平菇多孢分离育种技术(一)(二)一、实验目的1.了解多孢分离制作母种与组织分离制母种的区别及意义2.掌握平菇多孢分离技术二、实验原理食用菌子实体生长健壮,八成熟时,可散发大量有性孢子,这些孢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配合,形成双核菌丝体,从而制取母种。

多孢子分离技术是有性繁殖过程。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选育出优良菌种,有时还可使退化的菌种复壮。

三、实验步骤(一)制备培养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磷酸二氢钾3g,硫酸镁1.5g,VB1微量,琼脂18g,水1000mL,pH 值自然。

按常规方法制试管斜面或三角瓶底面0.5㎝厚的琼脂板。

(二)选择种菇选取生长健壮,八成熟,无病虫害的平菇一朵待用。

(三)收集有性担孢子在无菌条件下,拨出斜面试管口或瓶口的棉塞,在菌褶(猴头菇用菌刺)前端的五分之二处剪取约1.5~2㎝2的菌褶,用镊子挑取一片菌褶,贴附在已灭菌的斜面培养基正上方,迅速塞好棉塞。

于24-26℃条件下恒温培养6-24小时后取出。

(四)孢子萌发培养及菌丝体纯化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去掉棉塞,用消毒小钩钩出管内的小片菇种,将棉塞连同试管口在火焰上灼烧后,迅速塞上棉塞,于24~26℃恒温培养1周,待孢子萌发,井长成成片菌丝后,切取生长迅速、无杂菌污染的菌丝团转管纯化,待菌丝长满管后便可扩大繁殖备用。

四、作业1.多孢分离育种操作应注意什么?(种菇选择及整个过程无菌操作)2.多孢分离制作母种与组织分离制母种各自有什么优缺点?(多孢子分离制作母种优点:是有性繁殖过程,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选育出优良菌种。

其缺点操作繁琐,成功率低。

组织分离制母种优点:是无性繁殖过程,操作简单,成功率高。

缺点:多次组织分离制得的菌种易退化。

)。

十五个平菇菌株的比较试验

十五个平菇菌株的比较试验

2
2. 1
结果分析
菌丝长势 情况及 形态特 点 接 种后 3 天 , 供试 的 15 个
栽培菌株开始吃料 , 其 中 15 号、 7 号、 1 号、 9 号、 3 号、 4 号、 5 号、 11 号 6 天封 顶 , 2 号、 6 号、 8 号、 12 号、 13 号 7 天 封顶 ; 10 推广 1 号 ; ! 清丰 1 华 号、 14 号 8 天 封顶。各 菌株随机取样 30 袋分 3 组观察 菌丝生 长情况并测定菌丝生 长速度。菌 丝生长 快的 有 15 号、 7 号、 1 号、 9 号、 3 号 , 最慢的是 10 号、 14 号 , 其中 15 号、 1 号、 4 号、 5 号、 11 号、 14 号污染率最低 ( 表 1) 。
2. 2
不 同 菌 株 的生 长 发 育 时 期
由 表 2 可 以看 出 , 8801 、
盖径 10~ 13 13~ 16 8~ 13 8~ 14 12~ 20 13~ 18 8~ 14 8~ 13 10~ 15 8~ 13 10~ 16 10~ 18 10~ 20 10~ 18 10~ 18
2108 、 清丰 1 号、 天 达 300 现蕾 慢属中、 低温 型菌株 , 其它 均很 快现蕾 , 且菇体 发育迅速 , 适合秋季生产。 2. 3 各菌株子实体 形态特 点 从 表 3 可 知 , 5 号、 6 号、 15 号 韧性好盖 大、 厚 ; 3 号、 8 号、 13 号菇 体较 小但 均匀 ; 12、 13、 14 号深灰黑色品种 , 盖大、 厚、 柄较 长 ; 法国 19( 10 号 ) 综合 性状 最差。 2. 4 各菌株生物学效率 及差异显著性比较 栽培菌株设置 3
mm编号长势颜色日均长速污染率编号长势颜色日均长速污染率浓密粗壮洁白浓密粗壮洁白10稀疏细弱淡黄浓密粗壮洁白11浓密粗壮洁白12较粗壮浓密粗壮洁白13较粗壮浓密粗壮洁白14较粗壮15较粗壮101112131415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现蕾期101310141016101410131012101210151014101410121016101610141012101710181021101610161014101410191017101810141020102010171014cm菌株新831叠生扇形灰白1013叠生扇形浅灰较强1316丛生圆形浅灰较强802叠生圆形灰白丛生扇形灰白较强1220江都109叠生扇形浅灰较强1318丛生扇形灰白天达300丛生扇形高抗48叠生扇形浅灰较强1015法国19丛生圆形灰白较强10162108叠生扇形深灰黑较强10188801叠生扇形深灰黑较强1020黑平王叠生扇形深灰黑较强1018驻9703叠生扇形灰白较强1018可以看出88012108清丰1号天达300现蕾慢属中低温型菌株其它均很且菇体发育迅速适合秋季生产

平菇不同出菇方式比较试验

平菇不同出菇方式比较试验

平菇不同栽培方式比较试验对平菇6种不同方式(菌墙式出菇,不脱袋一端覆土出菇,双向卧式出菇,脱袋立式覆土出菇,单向卧式出菇,脱袋卧式覆土出菇)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出菇方式对平菇的出菇时间,菇形,大小等均有较大的影响。

覆土栽培会延迟出菇时间,且子实体商品性状差:不同方式间生物学效率存在较大差异。

综合分析表明:菌墙式出菇及双向卧式出菇是平菇最理想的出菇方式。

平菇在真菌分类上属于担子菌亚门,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学名为粗皮侧耳。

平菇子实体肉质肥厚,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人类21世纪理想食品之一。

经测定它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它都有。

还含有维生素及其他微量元素。

因此平菇具有营养高,热量低的特点,经常食用可降低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且有明显的降血压作用,对肝炎,胃溃疡,心血管疾病也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平菇作为中药还可用于治腰酸,腿疼痛,手足麻木,筋络不适等病症。

平菇的栽培特点:适应性强,栽培原料来源广,栽培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促进原料综合利用等特点。

随着平菇栽培技术,产品加工等的深入研究,栽培平菇的经济将成倍增长。

因此,栽培平菇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好途径。

由于生产中多种出菇管理方式并存,生产效率差异很大。

为此,对我县平菇生产中普遍应用的6种出菇方式进行了比较,以筛选出适合我县大面积推广的出菇方式,提高栽培效益。

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菌种:黑平12,购买于北京农科院。

1.2 试验方法:1.2.1 培养基配方:母种培养基采用PDA培养基,配方:马铃薯200g ,葡萄糖2g琼脂20g ,蛋白胨5g ,磷酸二氢钾3g ,硫酸镁1.5g ,水1000ml。

原种和栽培种均采用麦粒培养基:配方为:优质小麦100kg ,石膏1kg 。

栽培料的配方:棉子壳95%,石灰2%,过磷酸钙2%,石膏粉1%,克霉灵0.1%,料水比1:1.4。

1.2.2 栽培料配制:选用优质培养料,按比例混合均匀后,装袋。

平菇新品种比较试验

平菇新品种比较试验

平菇新品种比较试验1试验目的通过对新引进的平菇不同品种进行比较试验,验证各品种在庄浪县的适应性及经济性状,筛选出适宜该县栽培的平菇优良品种,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2材料和方法2.1供试品种供试品种有天达7350(江苏省江都市天达食用菌研究所);天达300(江苏省江都市天达食用菌研究所);黑平A3(江苏省江都市天达食用菌研究所);冠平1号(江苏省江都市天达食用菌研究所);科大杂优(安徽合肥市菇丰食用菌研究所);9400(江苏高邮市科学食用菌研究所);农平2号(北京吉蕈园科技有限公司);农平6号(北京吉蕈园科技有限公司)。

以天达300作对照。

2.2栽培方法试验在庄浪县中川园区日光温室内进行,栽培袋采用25cm×50cm聚乙烯塑料袋,原种培养料采用麦粒98%,石灰2%,含水量65%,栽培料配方为棉籽壳40%,玉米蕊30%,麦草20%,麦麸7%、石灰2%、过磷酸钙1%,含水量65%,pH7.50。

2009年3月20日将原种接于经装料灭菌的750mL耐压玻璃瓶中培养,待菌丝满瓶后用于接种。

2009年4月28日栽培袋每袋装料3 000g左右(计干料1 550g),两端用绳扎紧,常压灭菌,在100℃的温度条件下保持12~14h,冷却后在室内打开接种,每瓶菌种接20袋,接种后套劲圈,用报纸封口,每个供试品种接50袋,接完后在温室内进行菌丝培养,经15d后剔出10个不良菌袋,留40个,菌丝满袋后进行出菇管理。

出菇管理:使温度保持在25℃以下,湿度保持85%以上,每天撒2次水,用草帘遮荫使光线达到三阳七阴状态,观察菌丝和子实体生长发育状况,统计产量。

2.3观测方法2.3.1拮抗试验将上述8个平菇品种接种在锥形瓶中,观察各品种的菌丝相互接触后的表现。

2.3.2菌丝生长观测选取试验用8个品种的栽培袋,自然适温下培养并记录菌丝生长速度和菌丝形态,随机抽取10个取其平均值。

2.3.3子实体性状观测子实体七八成熟时观测生物学性状,包括菇色、盖径、柄长等,不同菌株分别取10只菇片测量盖径、柄长、范围。

平菇的组织分离及培养

平菇的组织分离及培养

平菇的组织分离和培养一、实验目的1、了解食用菌的基础知识。

2、了解、掌握食用菌培养基的配置原理。

3、通过平菇栽培实验,掌握食用菌代料栽培的一般方法。

二、实验原理(食用菌的组织分离法)食用菌的母种一般是采用孢子分离法或组织分离法得到的纯培养物。

利用食用菌子实体内部组织进行分离,是获得母种最简便的方法。

三、实验材料1、原种制作实验材料(1)食用菌:平菇。

(2)培养基:PDA培养基斜面。

(3)仪器或其他用具: 75%酒精棉球、接种针记号笔等。

2、食用菌的组织离2、食用菌的组织分离(1)试剂:棉籽壳、麸皮、蔗糖、CaCO3(2)仪器或其他用具:平菇菌种、香菇菌种、金针菇菌种、姬菇菌种、茶树菌种、台秤、盆子、聚丙烯塑料袋、颈圈、封口膜、橡皮筋、高压蒸气灭菌锅、pH试纸(pH 5.5—9.0)、记号笔、麻绳等四、实验步骤平菇组织分离的方法和步骤一、种菇选择:一般选择在适宜出菇期出菇早、出菇整齐、特征典型、无病虫害、产量高的栽培袋,从中选择菌肉肥厚、大小适中、颜色正常、尚未散孢、长至七八分成熟的优质菇作种菇二、种菇消毒:用0.1%升汞溶液或75%酒精浸泡或擦拭,无菌水冲洗,吸干表面的水分。

三、切块接种:将分离种菇沿菌柄中心纵向掰成两半,用解剖刀在菌盖和菌柄交界处划成田字形,取黄豆粒大一小块菌肉组织,接在PDA培养基上。

四、培养纯化:温度控制在22℃~25℃之间,培养1~2天,长出白色绒毛状菌丝体,4~5天通过筛选,挑出菌丝洁白、清晰、生长整齐、健壮的试管母种继续培养,将有杂菌、长势纤弱的淘汰。

7~10天菌丝长满斜面。

五、注意事项1、在整个操作过程中都要注意无菌操作,一切用具都要消毒。

2、要等刀片冷却后再切取组织块。

3、栽培种在培养过程中,应经常检查,污染袋要及时检查出处理掉。

经过30—40天的培养,菌丝长满袋后即可使用。

若菌袋内长出原基,说明菌种已经老化。

若有黄、绿、黑等杂色斑点或连成片时,说明菌种已经污染,不可使用。

平菇原种制作实验报告

平菇原种制作实验报告

平菇原种制作实验报告篇一:食用菌母种制作-实验一实验一食用菌母种制作一、目的要求:1、了解母种培养基制作过程,理解灭菌原理;2、掌握母种培养基的制备方法;3、了解无菌操作基本原理,掌握母种的无菌接种培养方法。

4、了解和掌握食用菌组织分离法的方法步骤;5、熟练分离出栽培用菌种。

二、主要仪器设备及药品材料:灭菌锅、超净工作台、酒精灯、电炉、铝锅、漏斗、纱布、菜刀、砧板、烧杯、捆扎绳、硅胶试管塞、试管(18x180mm)、手术刀、镊子、75%酒精、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平菇子实体。

三、实验步骤与方法:①培养基的制作1 PDA培养基配方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水1000毫升.2. 母种培养基的配制(1)熬制。

马铃薯洗净,挖芽去皮。

称取200克,切成玉米大小颗粒或薄片。

量筒量取1000毫升水,铝锅中煮沸后记时30分钟。

四层纱布过滤于量杯中。

滤液倒入锅中文火加热,加入葡萄糖和琼脂,不断搅拌,直到琼脂溶化。

补足水量至1000毫升。

(2)分装试管。

将熬制的培养基用小漏斗趁热分装。

培养基高度为试管长度的1/5左右,注意避免培养基沾于试管口外。

分装完成后,盖紧硅胶塞。

(3)捆把。

7支试管为一捆,用牛皮纸包裹试管口,用捆扎绳扎紧。

贴上标签,准备灭菌。

(4)灭菌。

注意加足水量和排气,灭菌完成后降压不能太快。

(5)摆斜面,培养基长度约为试管长度的1/2。

斜面试管上覆盖洁净的厚毛巾或几层纱布,防止试管内产生过多的冷凝水。

①菌种分离与培养(1)种菇选择。

选取无杂菌感染,无病虫害,出菇均匀,适应性强的子实体,要求个体健壮,朵大肉厚,外形规整,出菇早,约七八成熟的新鲜子实体。

子实体采收后切去大部分菌柄,放入干净器皿内备用。

(2)母种分离(组织分离法)。

在分离前用75%的酒精棉球擦菇体进行表面消毒,在超净工作台内将子实体撕开,用消毒刀片在菌盖与菌柄交接处的组织上取一小块(绿豆大小)移至试管斜面培养基的适当位置,迅速塞上硅胶塞。

四株野生平菇菌株比较试验

四株野生平菇菌株比较试验

上 菌 丝 生 长 速 度测 定 : 取供试保藏菌种 , 挑 取 一小
块转 接 至 P D A复 合 培养 基平 板 上 , 置于 的第三大菇种 , 也 是 消 费 者 接 受 度 最 高 的菇 种 之 一 。 目前 生 产 中使 用 的平 菇 品 种 多 而 杂 , 且相互引种 、 过 度 传 代 现 象 严 重, 因 菌种 退 化 导 致 的 畸形 菇 和 大 面积 减 产 给生 产 者 造 成 重 大 经 济 损 失 。 因 此选 育新 的 平 菇 优 良 品 种具有 重要的意义n 。 试 验 对 分 离 野 生 平 菇 菌 株 进 行 了栽 培 比较 试 验 , 以期 选 育 出适 合 大 面 积推 广 的优 良平 菇菌 株 1 。现将 试 验结 果 总结 如下 。
良, 可 以作 为早熟 品种 示范推广 ; 鲁 山平 1 - 2与国槐 1 号
1 . 3 . 1 拮抗 试 验
于P D A复 合 培养 基平 板 上 , 分别
子 实体偏褐 色 , 可作 为搭配 品种 ; 黄 台3 号 出菇 晚 、 出菇
不整齐 、 子实体形态有变 异 , 不适合推广 。 关键词 平菇 野生菌株 品种 比较
势 。试 验处 理 均 重 复 5 次, 采用 D u n c a n 法对 各 处理 进 行差 异 显著性 检 验 。
栽 培培 养 基 上 菌丝 生 长速 度 比较 : 选 取 接 种后 的试 验 用 栽 培 菌 包 置 于 2 5 ℃培养 室 内 培养 。待 菌 丝长 至 袋肩 下 2 c m左 右 时 , 在 菌丝 生长 边 缘划 起始 线, 于7 d 后在 菌 丝 生长 边 缘划 终 止线 , 量 取 两 条线 之 间 的距 离 , 计算 菌 丝 日均 生 长 速度 。每 品种 测定 l 0 袋, 取 其平 均值 。 1 . 3 . 3 栽 培 出菇 试 验 装料 、 接种 : 采 用 聚丙 烯 栽 培袋, 规格 1 8 c m ̄ 3 5 c mx O . 0 0 5 c m, 每 袋 装 折 干 料 0 . 4 5 k g 。料 袋高 压蒸 汽灭 菌 2 h , 待料 温 降至 2 5  ̄ C 以 下 时无 菌 条件 下 接 种试 管斜 面菌 种 ( 菌 种菌 龄 和接

四个春栽平菇菌株的栽培比较试验

四个春栽平菇菌株的栽培比较试验
(1 珠海市金湾区动植物防疫监督检验所,广东珠海 519090; 2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 510275)
摘 要 试验对从广东、福建、江西、山东等地收集的 8 个茶薪 菇菌株进行比较试验。 结果表明,来自江西农科院的 A.C4 菌株 和福建农科院的 A.C6 菌株是两个具 有 较 高 产 量 和 外 观 品 质 的 菌株,可以考虑做为珠海地区栽培的优质菌株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 茶薪菇 引种与筛选 文章编号 1000-8357(2008)06-0017-02
表 1 4 个菌株菌丝长势情况
接种日期 覆面期 菌丝
菌丝平均 满袋日期
平菇菌株 (月/日) (月/日) 生长势 长速/(cm·d-1) (月/日)
抗病 2 号 2/1
2/4 较白、较密
1.93
3/14-3/19
农平 6 号 2/1
2/4 洁白、浓密
1.98
3/13-3/20
早秋 615 2/1
2/4 白、 浓密
从表 3 可以看出,抗病 2 号的子实体呈深灰色,丛生贝壳 状,菌盖大、薄,菌柄短,韧性一般;农平 6 号的子实体呈灰白 色,丛生扇形 ,菌 盖 最 小 最 薄 ,菌 柄 最 短 ,韧 性 好 ;早 秋 615 的 子实体呈灰黑色,丛生扇形,菌盖大、厚,菌柄最长,韧性一般; 新 831 的子 实 体 呈 灰 白 色 ,丛 生 扇 形 ,菌 盖 最 大 最 厚 ,菌 柄 稍 长,韧性最好。
3讨论
对照试验表明:菌核侧耳菌株原生质体制备的适宜条件 为 采 用 培 养 5 d 的 菌 丝 体 , 以 0.5 mol/L MgSO4 作 稳 渗 剂 ,在 28℃,pH 中 性 附 近 ,用 1.5 g/L 纤 维 素 酶 酶 解 1.5 h,原 生 质 体 产率最高,可达 5.5×107 个/mL。 从去壁酶的选择来看,菌核侧 耳的原生质体释放时, 用单一的纤维素酶的效果比混合酶的 效果好, 这与一般报道中选用混合酶制备原生质体效果较好 的结论有一定的出入。 由此可以得出:不同的大型真菌的细胞 壁的成分有所差异, 原生质体制备去壁酶的合理选择需要通 过试验得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菇母种分离及菌种比较试验
平菇母种分离及菌种比较试验

1.研究背景

2.目的意义
3.研究路线 4.计划安排


1、研究背景

通过查阅书籍资料,了解平菇品种
完成课题的条件:准备实验室和试验基地
2、目的意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食用菌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疗效作用 目前我国食用菌育种规模和技术水平都还远远不能满足现行食用菌生 产迅猛发展的需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能在实际生产中大规模应用 的食用菌新品种更是凤毛麟角。 自交技术可以有效的挖掘出食用菌育种材料中有价值的隐性性状及相 关育种材料,并对揭示这些性状的遗传规律研究具有实际价值。
第一阶段:学习硕士博士论文约15篇,和老师反复研究试验内容 第二阶段:试验引进,引进一些材料培养基,筛选母种 第三阶段:试验的设计和实施
•分离方法:将选好的种菇的菇柄根部削净,在超净工作台中用75%酒 精进行表面消毒,将种菇撕成两半,露出无菌菌肉,用无菌手术刀分别取 菌盖、菌柄及菌柄和菌盖交界处的菌肉作为接种材料,菌肉大小以绿豆大 小为准,然后迅速用接种针将小块菌肉用无菌镊子移入 PDA试管斜面培养 基内。 •培养方法:将试管置于 25℃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同时进行观察 记录。等到菌丝长满试管但未爬壁时,选取长势较好的菌丝再次接种,如 此重复3-4次,即可得到纯的菌种。

3、研究路线
•材料:平菇子实体 选择种性优良、个体发育正常、菌盖适中、肉厚、 无虫无杂、七分熟的子实体为种菇。 •工具:酒精灯、镊子、手术刀、接种环、75%酒精及酒精棉球、PDA试 管斜面培养基(500g马铃薯煮30min后过滤,加入50g蔗糖和50g琼脂后加 水定容至2000ml)、超净工作台等。
•记录结果统计分析 •对得到的实验结果进行总结陈述。
4、计划安排
1.收集相关资料,查阅中外文献、请教老师和同学讨论。学习、掌握培 养基配制技术和菌落培养技术。
2.熟练的掌握接种技术和无菌操作技术。
3.采用组织分离法对平菇进行母种分离
4.以平菇不同部位子实体为材料进行组织分离,并在此过程中对不同的 菌种进行比较试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