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曲县城总体规划(2015-2030)简要说明及发展
城市总体规划期末考察试卷
城市总体规划期末考察试卷太原师范学院2019—2020学年第⼆学期期末考试《城市总体规划》试题(卷)(开卷)系别:专业:姓名:学号:试题:⾃选⼀城市(县城)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主要设计内容说明书与图件。
具体要求如下:1、简要介绍城市(县城)(包括市域与城区)基本情况,并绘制市(县)域城镇体系现状图、中⼼城区⽤地布局现状图。
(30分,评分标准:⽂字介绍与图件独⽴完成,⽂字表述简洁,能反映城市规划要求的主要内容,图件符合城镇体系现状图、城市总体规划现状图要求,按照图件制作标准,彩⾊打印或绘制;⽂字介绍10分,两张图各10分)2、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及简要说明,规划内容为“⼀化三结构”。
(20分,评分标准:⽂字说明包括:对城镇化⽔平预测⽅法的说明,对规模、职能、空间结构的规划思路、规划结构的简要说明;编制规模、职能结构规划表与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图,图纸要求如上述,⽂字说明10分,图10分)3、中⼼城区性质与规模(⼈⼝、⽤地规模)规划说明。
(10分,确定城市性质与规模、并确定性质的依据、规模预测⽅法做出简要说明)4、编制中⼼城区城市规划结构图,对⽤地选择与总体布局结构、主要⽤地布局规划做出说明。
(40分,编制中⼼城区城市总体布局结构图(10分);简要说明城市⽤地选择与总体布局结构的思路及依据(10分);简要说明城市居住、⼯业、中⼼体系与公共服务、绿地等主要⽤地布局规划思路、原则(10分);中⼼城区道路交通规划的思路、布局特点与布局依据(10分)。
5、排版要求:正⽂⽤5号宋体,单倍⾏距;⼀级标题⽤⼀、⼆,字号四号⿊体;⼆级标题⽤1、2,字号⼩四号⿊体;A4纸打印;图纸A4纸绘制或打印。
将试题作为封⾯,按照次序图⽂⼀起装订。
太原市城市总体规划主要设计内容说明书⼀,太原市基本情况1,太原市市域情况地理区位:太原是⼭西省的省会,位于⼭西省境中央,太原盆地的北端,于华北地区黄河流域中部,西、北、东三⾯环⼭,中、南部为河⾕平原,全市整个地形北⾼南低呈簸箕形。
广汉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及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文本
第七节 第七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绿色建筑发展规划............................................................................................................................................ 36 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 .................................................................................................................................. 38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38 静态交通设施规划............................................................................................................................................ 38 低碳交通系统规划............................................................................................................................................ 39 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 41 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 .................................................................................................................................. 43 中心城区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 45 中心城区市政工程规划 ............................................................................................................................. 48 给水工程规划.................................................................................................................................................... 48 排水工程规划.................................................................................................................................................... 48 雨水工程规划.................................................................................................................................................... 49 供电工程规划.................................................................................................................................................... 50 燃气工程规划.................................................................................................................................................... 50 通信工程规划.................................................................................................................................................... 51 环卫工程规划.................................................................................................................................................... 51 中心城区环境保护规划 ............................................................................................................................. 54 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 ............................................................................................................................. 56 抗震规划 ........................................................................................................................................................... 56 防洪规划 ........................................................................................................................................................... 57 消防规划 ........................................................................................................................................................... 57 人防规划 ........................................................................................................................................................... 59 近期建设规划 ............................................................................................................................................. 60 规划的实施与保障措施 ............................................................................................................................. 62 附则 ............................................................................................................................................................ 64
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报告书
太原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BOT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公示本)评价单位:山西晋环科源环境资源科技有限公司评价证书:国环评证甲字第1301号评价时间:二O一五年十月目录1 总论 ............................................................................................................................................ 1-11.1项目提出的背景.................................................................................................................................................... 1-1 1.2评价任务由来......................................................................................................................................................... 1-1 1.3评价依据.................................................................................................................................................................. 1-2 1.4评价原则.................................................................................................................................................................. 1-5 1.5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 1-6 1.6评价内容和重点..................................................................................................................................................... 1-9 1.7评价因子筛选 ......................................................................................................................................................... 1-9 1.8环境功能区划 ....................................................................................................................................................... 1-10 1.9评价标准................................................................................................................................................................. 1-11 1.10环境保护目标 ..................................................................................................................................................... 1-142 项目所在区自然和社会环境概况 .......................................................................................... 2-12.1项目地理位置......................................................................................................................................................... 2-1 2.2自然环境.................................................................................................................................................................. 2-1 2.3自然生态环境......................................................................................................................................................... 2-4 2.4社会经济环境......................................................................................................................................................... 2-5 2.5阳曲县城市总体规划........................................................................................................................................... 2-72.6太原工业新区总体规划....................................................................................................................................... 2-73 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 ................................................................................................................ 3-13.1项目概况.................................................................................................................................................................. 3-1 3.2处理对象.................................................................................................................................................................. 3-4 3.3工艺流程及系统组成........................................................................................................................................... 3-8 3.4资源及能源消耗................................................................................................................................................... 3-21 3.5储运工程................................................................................................................................................................. 3-21 3.6辅助工程................................................................................................................................................................ 3-22 3.7依托工程................................................................................................................................................................ 3-26 3.8物料及水平衡分析 ............................................................................................................................................. 3-28 3.9施工期环境影响.................................................................................................................................................. 3-32 3.10运营期污染产生、处理及防治情况............................................................................................................ 3-333.11非正常工况分析................................................................................................................................................. 3-654 环境空气影响评价..................................................................................................................... 4-14.1评价因子................................................................................................................................................................... 4-1 4.2评价标准.................................................................................................................................................................. 4-1 4.3评价等级和范围..................................................................................................................................................... 4-1 4.4污染源调查.............................................................................................................................................................. 4-3 4.5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 4-3 4.6气象观测资料分析 .............................................................................................................................................. 4-11 4.7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4-18 4.8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 4-455 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 ................................................................................................................ 5-15.1区域地质条件与水文条件 .................................................................................................................................. 5-1 5.2厂址水文地质特征 ............................................................................................................................................. 5-12 5.3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5-21 5.4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5-31 5.5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 5-44 5.6小结与建议............................................................................................................................................................ 5-516 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 6-16.1地表水环境概况..................................................................................................................................................... 6-16.2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6-47 声环境影响评价........................................................................................................................... 7-17.1环境噪声现状监测 ............................................................................................................................................... 7-1 7.2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 7-2 7.3营运期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7-37.4噪声防治措施 ......................................................................................................................................................... 7-68 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8-18.1土壤现状监测.................................................................................................................................................. 8-18.2固体废物排放概述......................................................................................................................................... 8-28.3固体废物处置方案........................................................................................................................................ 8-28.4固体废物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 8-48.5固体废物处置方案可行性分析.................................................................................................................. 8-58.6小结 .................................................................................................................................................................... 8-69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9-19.1评价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 9-19.2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 9-29.3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 9-49.4小结..................................................................................................................................................................... 9-510 环境风险评价 ......................................................................................................................... 10-110.1评价对象和目的......................................................................................................................................... 10-110.2环境风险识别............................................................................................................................................ 10-110.3风险源项分析.............................................................................................................................................. 10-310.4事故影响分析 .............................................................................................................................................. 10-410.5环境风险管理 ............................................................................................................................................ 10-610.6小结.............................................................................................................................................................. 10-1611 水土保持方案 ........................................................................................................................... 11-111.1水土流失及防治现状................................................................................................................................. 11-111.2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 11-111.3水土流失预测............................................................................................................................................. 11-211.4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 11-411.5水土保持监测............................................................................................................................................. 11-511.6水土保持方案投资估算........................................................................................................................... 11-612 环境保护措施及主要经济技术论证.................................................................................. 12-112.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 12-112.2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 12-212.3各项环保措施一览表及投资 ............................................................................................................... 12-1912.4针对环境质量现状超标采取的削减措施........................................................................................ 12-2213 清洁生产分析 ......................................................................................................................... 13-1 13.1清洁生产原则..................................................................................................................................................... 13-1 13.2原材料及产品——变垃圾为清洁能源 ...................................................................................................... 13-1 13.3先进的工艺 ......................................................................................................................................................... 13-1 13.4污染物产生与排放控制.................................................................................................................................. 13-3 13.5节能措施.............................................................................................................................................................. 13-5 13.6同类项目比较..................................................................................................................................................... 13-613.7小结....................................................................................................................................................................... 13-814 总量控制.................................................................................................................................. 14-1 14.1总量控制指标 ..................................................................................................................................................... 14-1 14.2污染物排放总量................................................................................................................................................. 14-1 14.3总量指标分析及来源落实 .............................................................................................................................. 14-2 14.4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变化情况..................................................................................................................... 14-215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15-1 15.1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15-1 15.2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15-2 15.3社会环境效益分析............................................................................................................................................ 15-6 15.4小结........................................................................................................................................................................ 15-616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 16-1 16.1环境管理 .............................................................................................................................................................. 16-1 16.2环境管理制度与管理计划 .............................................................................................................................. 16-5 16.3环境监测计划 ................................................................................................................................................... 16-8 16.4竣工验收监测方案 ........................................................................................................................................ 16-1017 厂址可行性分析................................................................................................................... 17-1 17.1厂址概况.............................................................................................................................................................. 17-1 17.2厂址可行性分析................................................................................................................................................ 17-117.3小结....................................................................................................................................................................... 17-618 结论与建议.............................................................................................................................. 18-1 18.1项目概况.............................................................................................................................................................. 18-1 18.2环境质量现状及影响预测结果 .................................................................................................................... 18-1 18.3清洁生产.............................................................................................................................................................. 18-518.4总量控制 .............................................................................................................................................................. 18-5 18.5污染防治措施分析 ........................................................................................................................................... 18-5 18.6厂址可行性分析................................................................................................................................................ 18-6 18.7环境影响经济损益 ........................................................................................................................................... 18-6 18.8公众参与.............................................................................................................................................................. 18-6 18.9环境风险 .............................................................................................................................................................. 18-7 18.10评价总结论....................................................................................................................................................... 18-7 18.11建议.................................................................................................................................................................. 18-11 附表:审批登记表附件:附件1:委托书;附件2:项目前期工作函附件3:提供生活垃圾的承诺函附件4:土地使用证附件5:污水纳管协议附件6:供水征询表附件7:天然气供气征询表附件8:石灰采购协议附件9:废弃物处置协议附件10:炉渣综合利用协议附件11:阳曲县污水处理工程环保竣工验收意见附件12:本项目水保方案批复附件13:生活垃圾检测报告附件14:本项目现状监测报告附件15:本项目地下水现状监测报告附件16:总量指标的复函附件17:区域削减方案附件18:土壤监测报告附件19:太原工业新区规划批复附件20:公众参与调查附件21:专家审查意见1 总论1.1 项目提出的背景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及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垃圾排放量逐年增加,所造成的大气污染、地下水污染、土壤污染、土地占用、自然景观破坏等问题日趋严重。
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庐江县城总体规划(2015―2030年)的批复
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庐江县城总体规划(2015―2030年)的批
复
【法规类别】城市规划与开发建设
【发文字号】合政秘[2016]130号
【发布部门】合肥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6.12.30
【实施日期】2016.12.30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1
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庐江县城总体规划(2015-2030年)的批复
(合政秘〔2016〕130号)
庐江县人民政府:
你县《庐江县人民政府关于审查批准〈庐江县城总体规划(2015-2030年)〉的请示》(庐政〔2016〕92号)收悉。
《庐江县城总体规划(2015-2030年)》已经市政府第7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庐江县城总体规划(2015-2030)》(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庐江县城作为庐江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合肥“1331”空间发展战略的南部副中心。
《总体规划》实施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尊重和顺应城镇发
展规律,坚持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努力把庐江县城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良、特色鲜明、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城市。
二、重视城乡区域统筹发展。
加强对县域城乡空间布局引导,按照。
阳曲A2通用机场中标单位
阳曲A2通用机场中标单位一、关于公共机场规划情况我市现有公共航空机场为武宿国际机场,在《阳曲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中规划搬迁武宿国际机场,并提出徐沟、修文之间和祁县以西地区两处选址建议。
在《阳曲都市区规划(2016—2035年)》中提出保留武宿国际机场、在徐沟一带预留第二机场控制区的规划建议。
我市目前与同济大学合作开展的《阳曲市城市发展战略暨总体规划前期课题研究》中,结合阳曲市努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旅游都市和国家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初步方案提出强化枢纽组织、提升门户地位,近期有限扩建武宿机场,同步于祁县、太谷、清徐交界处规划选址第二机场及新客站,实现空铁联运的规划建议。
针对武宿机场搬迁或原址扩建事宜,建议民航部门近远期结合,现阶段考虑满足机场近期发展需求尽量在现址范围内进行改扩建,同时尽快开展阳曲机场选址布局研究,综合考虑区域功能定位、民航发展需求、对城市发展影响等因素,对机场搬迁、机场现址扩建、双机场并行三种方案进行比选,确定最优方案并提出相关控制要求,便于未来规划控制和实施。
二、关于通用机场规划情况根据2018年6月7日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印发山西省通用机场布局规划(2018-2030年)的通知》(晋政办【2018】61号),阳曲通用机场布局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1阳曲X国际机场配套建设或划设公务机停机坪,新建公务机航站楼等,为公务机提供保障服务。
2 在清徐、阳曲县各规划1个A2级及以上通用机场,用于航空运动、航空旅游、通航作业、飞行培训、社会公益等。
3在娄烦县规划1个A3级通用机场,用于应急救援等。
4在交通不便地区、旅游景区、大型矿区、重点林区、城市广场、大型体育场、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干道公路服务区、三甲医院、新增大型高层建筑物楼顶等地点布局直升机场或起降场。
按照省通用机场布局规划的安排,我市将积极配合民航部门,统筹城乡规划和航空布局要求,开展阳曲市航空产业发展规划编制,武宿机场通用设施建设,清徐、阳曲、娄烦县通用机场选址规划及直升机场布局规划等工作。
谈重新编制阳曲县总体规划时的若干要点
谈重新编制阳曲县总体规划时的若干要点李德望【摘要】介绍了太原市阳曲县重新进行规划编制的背景,分析了阳曲县县城总体规划的基本情况与实施成效,针对新一轮阳曲县总体规划编制时需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总体规划编制的建议.【期刊名称】《山西建筑》【年(卷),期】2017(043)001【总页数】2页(P28-29)【关键词】总体规划;城市布局;用地规模;交通体系【作者】李德望【作者单位】太原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山西太原03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4《阳曲县城(暨太原工业新区)总体规划2007—2020》(以下简称07版总规)于2008年由太原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编制单位为山西省小城镇发展中心,规划编制期限为2007年—2020年,目前规划实施年限已经过半。
该版总体规划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发展条件的指导下编制的,是以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为背景,以民营区太原工业新区落地为动因,依据当时城市自身发展的情况和所处的发展阶段所制定的城市发展纲领。
现今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出台,山西省转型综改试验区的设立等宏观背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太原市实施产业外迁、开发区扩区战略,建设杨兴大道、大西客专等重点项目使得阳曲县自身发展条件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在此背景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及《山西省城乡规划条例》的相关要求,结合阳曲县实际发展需求应尽快开展新一轮阳曲县县城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
1)人口规模:近期10.9万人;远期24.4万人。
2)用地规模:近期16.11 km2;远期28.47 km2。
3)城市性质:太原市北部门户,阳曲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工业新区驻地,以新材料加工、农副产品加工、生物制药、旅游为主的生态工业新城。
4)规划区范围:北起大盂镇棘针沟村,南至规划建设的石太高速铁路,西起大运高速公路,东至东黄水镇,总面积约为87 km2。
5)用地发展方向:南拓:在杨兴河与中社河汇合处,规划建设工业园区的核心功能区。
广西省百色田东县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初步方案
岳阳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
目录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城乡发展战略和目标 (2)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3)第一节空间管制与协调规划…………………………………………第二节城镇体系结构规划……………………………………………第三节城镇功能定位…………………………………………………第四节市域综合交通规划……………………………………………第五节产业发展规划…………………………………………………第六节重大基础设施与社会服务设施规划…………………………第七节历史文化遗产与风景旅游规划………………………………第八节城镇生态与环保规划…………………………………………第九节综合防灾规划…………………………………………………第十节“两型社会综改区”建设规划………………………………第十一节新农村建设规划……………………………………………第四章城市性质与城市规模 (13)第五章城市规划区空间管制 (13)第六章城市总体布局 (14)第七章城市用地布局规划 (15)第八章产业布局规划 (18)第九章城市综合交通规划...........................................18 第十章城市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23)第一节给水工程规划……………………………………………………第二节排水工程规划……………………………………………………第三节电力工程规划……………………………………………………第四节电信工程规划……………………………………………………第五节燃气工程规划……………………………………………………第六节环境卫生规划……………………………………………………第七节殡葬设施规划……………………………………………………第十一章城市综合防灾规划 (26)第一节防洪治涝规划……………………………………………………第二节消防规划…………………………………………………………第三节人防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第四节抗震规划..................................................................第十二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28)第十三章历史文化遗产和风景名胜区保护规划 (31)第十四章城市环境保护规划 (32)第十五章城市风貌规划 (33)第十六章旧城更新改造规划 (33)第十七章开发区规划 (33)第十八章分区控制与空间发展时序 (34)第十九章实施措施与建议 (35)第二十章附则 (36)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岳阳市城市发展的需要,制定《岳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以下简称“本规划”),本规划是岳阳市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性文件。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涿州、高碑店市和定兴、涞水、高阳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涿州、高碑店市和定兴、涞水、高阳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2.06•【字号】冀政字〔2024〕24号•【施行日期】2024.02.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涿州、高碑店市和定兴、涞水、高阳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保定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报请审批5个重点县(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成果的请示》(保政呈〔2023〕30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高碑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定兴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涞水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高阳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是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你市要指导各县(市)认真组织实施。
涿州、高碑店市和定兴、涞水、高阳县毗邻北京和雄安新区,地处环京津核心功能区,是京津保地区联动发展的重要节点。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各项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着力将涿州市建成保定市域副中心、历史文化名城、产业转移重要承接地;将高碑店市建成保定市域副中心、超低能耗建筑产业示范区、现代商贸物流聚集区;将定兴县建成休闲食品产业聚集区、文化魅力园林城市;将涞水县建成京西南休闲康养基地、保定北部先进制造业基地;将高阳县建成全国纺织商贸名城、保定东南部先进制造业基地、白洋淀南生态宜居城市。
二、筑牢安全发展空间基础。
总体规划说明书
说明书目录第一篇总则篇 (2)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现状概况及历史沿革 (3)第三章相关规划简述 (4)第二篇乡域规划篇 (5)第一章发展战略与目标 (5)第二章人口规模与集镇化水平预测 (7)第三章乡村体系规划 (8)第四章乡域空间管制规划 (9)第五章乡域村庄规划 (9)第六章乡域产业布局规划 (10)第七章乡域综合交通规划 (10)第八章乡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12)第九章乡域基础设施规划 (13)第十章乡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15)第十一章乡域综合防灾规划 (16)第十二章景观风貌规划 (17)第十三章乡域近期建设规划 (17)第三篇集镇建设规划篇 (18)第一章集镇现状 (18)第二章集镇规模和总体布局规划 (18)第三章集镇用地布局规划......................................................................................................................... 19第四章集镇道路交通规划 (21)第五章集镇基础设施规划 (22)第六章集镇地块划分与土地使用强度控制 (24)第七章集镇四线规划 (24)第八章景观风貌规划 (25)第九章集镇绿地系统规划 (25)第十章环境保护及环卫设施规划 (26)第十一章综合防灾规划 (27)第十二章近期建设规划 (28)第十三章规划管理与实施 (30)第一篇总则篇第一章总则一、规划背景2007年6月国务院确定重庆市成为“国家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并通过了《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明确将“一圈两翼”作为全市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2010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成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强调“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旅游和农村服务业,拓展非农就业空间”;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又首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等科学发展理念。
灵石县县城总体规划文本
第一章总则第1条规划目的: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积极、有序地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城市健康有序地发展,特编制《灵石县县城总体规划(2008--2020)》(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2条规划地位:本规划是灵石县县城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凡在城市规划区内进行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规定,遵守并执行本规划。
第3条规划文件:本规划文件由文本、图纸和附件三部分构成,说明书和基础资料列入附件。
规划文本和规划图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文本与图纸不统一时,以文本为准。
第4条规划文本中字体下方加——的条文为本次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第5条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9)、《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1990年)、《山西省城镇体系规划》(2002——2020年)、《晋中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年)、《晋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灵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灵石县县域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年)、《灵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灵石县静升镇总体规划》(2005-2020年)、《山西省灵石县静升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2006——2020年)、《灵石县政府工作报告》(2008年)及国家、省、市其它有关的法规、政策、条例。
第6条规划原则:动态性原则、区域性原则、生态性原则、特色性原则、人本原则。
第7条规划期限:2009年--2015年。
其中近期为2009年--2015年;远期为2016年--2020年。
远景为2020-2030年第8条规划层次与范围(一)县域范围:灵石县域行政辖区范围,包括六镇六乡,总面积1206平方公里,东西宽53.5公里,南北长39公里。
临泉县城总体规划(2015~2030年)
临泉县城总体规划(2015~2030年)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适应新的发展需要,更好地指导城市各项建设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编制《临泉县城总体规划(2015-2030)》(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2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3、《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7年)4、《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2006年)5、《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建设部,2006年)6、《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建设部,2002年)7、《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建设部,2002年)8、《安徽省城乡规划条例》(2010年)9、《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10、《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11、《大别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12、《关于建设皖北“四化”协调发展先行区的实施意见》13、《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30年)》14、《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012—2020年)》15、《皖北城镇群城镇体系规划(2013-2030年)》16、《阜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17、《安徽省临泉县城乡统筹规划(2013-2030年)》18、《安徽省县城规划编制标准》DB34/T 1950-201319、《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关于推进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安徽省住建厅21、其它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第3条规划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科学预测人口规模,合理进行空间资源配置;上下协调、左右兼顾,突出特色;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应对不同阶段的发展问题;突出总体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以创建和谐社会、实现新型城镇化为最终目标。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县城总体规划(2012—2030) 文本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县城总体规划(2012─2030)文本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贵州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013年10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城乡发展目标和战略 (3)第三章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5)第一节人口与城镇化 (5)第二节城镇体系结构与组织规划 (6)第三节县域产业发展与布局 (7)第四节县域旅游发展规划 (8)第五节县域空间管制规划 (9)第六节县域综合交通规划 (10)第七节县域重大基础设施规划 (11)第八节生态文明建设 (16)第四章资源利用和保护规划 (17)第五章城市规划区统筹发展规划 (19)第六章城区总体规划 (21)第一节城市性质与规模 (21)第二节总体布局规划 (21)第三节居住用地与住房保障规划 (21)第四节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划 (22)第五节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规划 (24)第六节工业用地及仓储物流用地规划 (25)第七节综合交通规划 (26)第八节景观系统规划 (28)第九节绿地系统与广场规划 (29)第十节环境保护规划 (30)第十一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 (32)第十二节电力电信工程规划 (33)第十三节燃气工程规划 (35)第十四节环卫工程规划 (35)第十五节综合防灾规划 (36)第十六节建设用地控制 (39)第十七节智慧城市建设 (41)第十八节分期建设规划 (42)第七章实施策略与措施 (43)第八章附则 (43)附表1 沿河县城乡发展指标体系汇总表 (44)附表2 沿河县城市规划区城乡用地现状汇总表(2012年) (45)附表3 沿河县城市规划区城乡用地规划汇总表 (45)附表4 沿河县城区现状建设用地统计表(2012年) (45)附表5 沿河县城区规划建设用地平衡表(2030年) (46)附表6 沿河县城区道路规划一览表 (47)第一章总则第1条规划编制目的为适应沿河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落实党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全省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指示,落实铜仁市发展战略目标,正确处理沿河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整合利用、环境保护的关系,强力推进沿河跨越地理空间束缚,积极推进跳跃发展,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在铜仁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特组织编制《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县城总体规划(2012--2030)》。
谈阳曲县总体规划编制中区域协调的重要性
谈阳曲县总体规划编制中区域协调的重要性李德望【摘要】介绍了山西省阳曲县县城的总体规划情况,结合阳曲县的城市职能,从空间、交通、基础设施、生态文明体系等方面,阐述了阳曲县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内容,指出区域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加快阳曲县的城镇化建设水平。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overall planning situation of Shanxi Yangqucounty,combining with the city function of Yangqu county,from the space,transportation,infrastructure,ecological civilization system and other aspects,elaborated the main contents of 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n Yangqu county,pointed out that 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conducive to accelerate the urbanization level of Yangqu county.【期刊名称】《山西建筑》【年(卷),期】2016(042)030【总页数】3页(P34-35,36)【关键词】城市;规划编制;基础设施;轨道交通【作者】李德望【作者单位】太原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山西太原 03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2.29目前,住建部出台了新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办法,其中将区域协调发展作为了新增的一项重要内容。
同时在国家出台的一系列规划政策和文件中均指出进一步提升城镇化水平;加快产业升级,以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型;通过创新发展、区域协调,加快产城融合,城乡统筹发展,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山西省和太原市也进一步提出以促进新兴产业发展,改变山西省“一煤独大”的经济结构;把工业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形成合力,打造具有引领作用的产业示范区和经济聚集地,以带动周边区域的全面协调发展。
20170111庐江县城总规
《庐江县城总体规划(2015-2030年)》批后公布《庐江县城总体规划(2015-2030年)》已于2016年12月30日获得了合肥市人民政府批复,根据《安徽省城乡规划条例》第二十三条的规定,现将总规主要内容公布如下:一、编制目的现行的庐江县城总体规划(2007-2025年)于2008年3月24日由原地级巢湖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规划期限至2025年。
2011年7月,经过国务院批准,原地级巢湖市撤销,庐江县划归合肥市管辖。
为适应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形势发展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四十七条、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县城规划建设管理的实施意见》(皖政〔2014〕20号),庐江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了新一轮县城总体规划。
二、规划范围规划范围分为三个层次:县域、规划区和中心城区。
县域范围:包括庐江中心城区和其他16个建制镇,行政辖区总面积约2348平方公里。
规划区范围:包括庐城及两山一湖等需要进行规划控制的区域,面积约193.94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范围:指庐江县城城市建设用地控制范围,北至外环北路北侧,南至外环南路南侧,西至滨江大道(含高铁站组团),东至东顾山环山公园及东南面的滨湖组团,范围面积约84.14平方公里。
三、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15—2030年,其中:近期规划至2020年,远期至2030年。
四、城市性质庐江城市性质为:合肥市副中心城区;庐江县政治经济中心;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生态宜居、城乡统筹的新典范。
五、城市职能合肥市南部综合服务中心、皖中生态宜居文化旅游城市、合肥南部交通枢纽、合肥先进制造业基地。
六、城市规模近期2020年,庐江中心城区总人口30万人,建设用地34.50平方公里。
远期2030年,庐江中心城区总人口33万人,建设用地37.95平方公里。
七、县域空间布局1、县域总人口和城镇化水平近期2020年,县域常住总人口控制在94万左右,其中城镇人口47万,县域城镇化水平为50%。
GY2009002T开阳县总体规划(2010-2030)-782
县 城 用 地 现 状 图
USDG 城市空间设计集团 Urban space Design Group
GY2009002T 主要设计内容
城市性质 国家重要的磷煤化工产业服务基地,黔中经济区骨干城市, 贵阳市生态园林卫星城。 规划区土地利用规划 规划区内建设用地约20.5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用地20 平方公里,村庄建设用地总面积约0.5平方公里(光西村、 谷光村、城关林场等)。农业用地约22.5平方公里。生态用 地约15.0平方公里。其他用地约14.5平方公里。 县域空间结构 构建“一城、两镇、三域”的空间结构。 (1)“一城”指县城,全县的中心与枢纽。 (2)“两镇”指县域北部的楠木渡镇和南部的龙岗镇两个 服务中心。 (3)“三域”指以磷煤化工产业基地为主的双流-永温、以 旅游集聚区建设为主的南江-禾丰、以港口物流为主的花梨龙水等优势产业区内的城镇群片区。 (4)搬迁磷化工产业发展影响的金中镇镇区人口至县城。
建设国家级磷煤化工生态示范基地建设贵阳的卫星城生态旅游度假目的地航运交通节点和高9002T 项目简介
项目名称:开阳县总体规划(2010-2030) 设计部门:
项目负责人:肖 磊
主要设计人员:陈晓勤 、梅 欣 、屈文清、宋 珂、郑 羽等 设计规模:7平方公里 项目完成时间:2011.02
县城镇村体系现状图
USDG 城市空间设计集团 Urban space Design Group
县 城 综 合 交 通 图
设计理念与特色
发展总目标
推进“撤县设区”工作,逐步把开阳建设成为经济活跃、人民 幸福、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国家级磷煤 化工生态示范基地,建设贵阳的卫星城、生态旅游度假目的地、 航运交通节点和高品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建设黔中经济区内 极具影响力的骨干城市。
奉新县县城总体规划-说明书(2010-2030年)(1)
奉新县县城总体规划-说明书(2010-2030年)(1)规划说明书目录第一章项目概况 (3)1.1工作背景 (3)1.2进展过程 (6)1.3组织特点 (6)1.4规划指导思想 (8)1.5技术路线 (8)1.6规划基本依据、范围与期限 (9)第二章奉新现状 (11)2.1县域概况 (11)2.2奉新县城概况 (14)第三章综合条件分析 (17)3.1上一轮总体规划检讨 (17)3.2空间资源与土地规划研究 (22)3.3综合环境承载力研究 (23)3.4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24)3.5综合结论 (29)第四章县域城乡一体化发展.............................................................................................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县域发展战略与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县域人口与城镇化水平预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城镇体系规划 ......................................................................................................... 错误!未4.4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协调.................................................................................. 错误!未定义书签。
阳曲县城总体规划(2015-2030)简要说明及发展
阳曲县城总体规划(2015-2030)简要说明第一章总则一、编制背景及目的《阳曲县城(暨太原工业新区)总体规划2007-2020》(以下简称07版总规)2008年由太原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规划编制期限为2007-2020年,目前规划实施年限已经过半。
07版总规实施近十年来,较好地指导了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县城的规划建设。
经过多年的认真贯彻实施,城市职能日趋完善,城市布局渐趋合理,城市生态明显改善,城市承载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但同时也应该认识到,该版总体规划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发展条件的指导下编制的。
现今十八大的召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出台,山西省转型综改试验区的设立等宏观背景发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同时太原市实施开发区扩区建设方案,以及杨兴大道、大西客专等重点项目的建设实施,使得阳曲县自身发展条件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为此,阳曲县人民政府委托太原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阳曲县城(暨太原工业新区)总体规划2007-2020实施评估报告》,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全面总结07版总规各项内容的执行情况,客观评估规划实施的效果,对规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和问题进行分析梳理,找准城市总体规划实施中需要调整的方向,更好地对全县未来的城乡建设、产业发展、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及土地利用等重新进行空间综合布局和重点控制。
目前,该评估报告已经市政府批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山西省城乡规划条例》等相关法律,为适应阳曲县新的发展趋势,合理有序推进阳曲县城镇化进程,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城乡之间的互动发展,阳曲县人民政府委托太原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特编制《阳曲县城总体规划(2015-2030)》以切实指导阳曲县城未来的发展。
二、规划目标近期到2020年开发区建设形成规模,阳曲县城旧城建设和环境保护得到进一步改善,自然资源得到综合利用,基本建立起现代化的经济与社会体系;远期2030年社会经济同步发展的同时,自然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全面实现资源、环境、社会的协调发展。
《高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
《高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简稿一、总则1.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转型发展、赶超发展、跨越发展”的要求,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注重市域各要素的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注重资源保护、能源利用和空间管制的要求;注重控制合理的环境容量和确定科学的建设标准,有效促进城市发展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外延式向内涵式的转变,全面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
2.规划理念坚持统筹兼顾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城市发展理念,注重低碳、高效、民生为本的城市规划理念。
3.规划区范围包括高平中心城区行政管辖范围的3个街道办事处及河西镇、米山镇、陈区镇、三甲镇、永禄乡部分区域,规划区总面积约240km2。
4.规划期限近期:2010年—2015年;中期:2016年—2020年;远期:2021年—2030年;远景:展望至本世纪中叶。
二、主要内容1.城市发展目标循环经济的创业之地山地生态的魅力之乡华夏文明的体验之都宜居宜业的品位之城2.城市发展战略区域协同、多轮驱动的产业突破战略低碳循环、环境制胜的生态建设战略特色彰显、文化凝聚的文化特色战略中心集聚、轴带生长的空间拓展战略3.城镇体系结构(1)市域人口与城镇化发展高平市域总人口近期末(2015年)总人口为53.5万人,中期末(2020年)总人口为55.2万人,远期末(2030年)总人口为58.2万人。
高平市城镇化率近期末(2015年)城镇化水平为57%,近期年均递增2个百分点,为高速增长期;中期末(2020年)城镇化水平为65%,中期年均递增1.6个百分点,为快速增长期;远期末(2030年)城镇化水平为75%,远期年均递增1个百分点,为稳定增长期。
(2)市域城镇体系等级规模与职能结构一级:为中心城区(23万人),职能定位为综合型。
二级:即五个重点城镇,包括马村镇(3.2万人)、河西镇(3.2万人)、寺庄镇(2.8万人)、米山镇(2.2万人)、三甲镇(2.1万人),职能定位为综合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阳曲县城总体规划(2015-2030)简要说明第一章总则一、编制背景及目的《阳曲县城(暨太原工业新区)总体规划2007-2020》(以下简称07版总规)2008年由太原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规划编制期限为2007-2020年,目前规划实施年限已经过半。
07版总规实施近十年来,较好地指导了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县城的规划建设。
经过多年的认真贯彻实施,城市职能日趋完善,城市布局渐趋合理,城市生态明显改善,城市承载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但同时也应该认识到,该版总体规划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发展条件的指导下编制的。
现今十八大的召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出台,山西省转型综改试验区的设立等宏观背景发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同时太原市实施开发区扩区建设方案,以及杨兴大道、大西客专等重点项目的建设实施,使得阳曲县自身发展条件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为此,阳曲县人民政府委托太原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阳曲县城(暨太原工业新区)总体规划2007-2020实施评估报告》,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全面总结07版总规各项内容的执行情况,客观评估规划实施的效果,对规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和问题进行分析梳理,找准城市总体规划实施中需要调整的方向,更好地对全县未来的城乡建设、产业发展、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及土地利用等重新进行空间综合布局和重点控制。
目前,该评估报告已经市政府批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山西省城乡规划条例》等相关法律,为适应阳曲县新的发展趋势,合理有序推进阳曲县城镇化进程,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城乡之间的互动发展,阳曲县人民政府委托太原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特编制《阳曲县城总体规划(2015-2030)》以切实指导阳曲县城未来的发展。
二、规划目标近期到2020年开发区建设形成规模,阳曲县城旧城建设和环境保护得到进一步改善,自然资源得到综合利用,基本建立起现代化的经济与社会体系;远期2030年社会经济同步发展的同时,自然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全面实现资源、环境、社会的协调发展。
三、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15-2030年。
其中,近期:2015年-2020年;远期:2021年-2030年。
四、规划范围县域范围:阳曲县行政辖区,包括1个中心城区,9个乡镇,总面积为2085平方公里。
阳曲县城规划区范围:西部以大西客专为界,南部以太阳高速为界,东部以规划108国道复线为界,北部至城晋驿北部,总面积116.86平方公里。
第二章县域规划五、县域发展目标山西省重要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太原市重要的北部门户、中心城区产业外迁集聚地、现代商贸物流基地,太原市重要的休闲旅游服务、生态居住基地,国家知名的生态旅游景区。
六、县域发展战略1、区县融合战略,依托“开发区扩区”通过区县融合实现共赢。
2、产城融合战略,加快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打造重点镇,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3、生态战略,树立生态先导的发展理念,提高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4、文化战略,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切实做好历史文化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促进旅游产业发展。
5、基础设施先行战略,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是城市合理健康发展的保障。
七、区域协调(一)区域功能和空间协调(二)区域交通协调(三)区域重大市政基础设施协调(四)区域生态文明体系协调八、县域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一)产业发展总体思路1、转型综改,循环绿色。
2、产城一体,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联动”。
3、优化布局,园区集聚。
(二)产业发展布局1、第一产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构建城市农业和现代农村经济新格局。
2、第二产业:全面推进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产业升级,加强产业间相互协作,延伸产业链,培育产业集群。
重点发展两个园区及三大产业:民营经济开发区阳曲拓展区、高新技术开发区阳曲拓展区、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建材工业产业、燃气能源产业3、第三产业:借力园区,通过产城共建,打造开发区生产服务基地,建成太原市北部地区的物流仓储中心。
依托天然林资源和传统风貌村落,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和乡村郊野旅游,着力建设太原市后花园。
(三)综合经济板块1、西凌井经济板块,位于县域西部,包括北小店乡和西凌井乡。
本区域为山地,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
应深入挖掘西山历史文化底蕴和山水自然禀赋,发展以凌井沟自然保护区为代表的生态旅游产业,以三郎洞文物景点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产业。
同时加强生态农业发展。
2、泥屯经济板块,位于县域中西部,为丘陵沟壑地带,依托现状资源北部发展以三藏寺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产业,南部发展生态养生、休闲农庄旅游业。
3、高村经济板块,位于县域中部北侧,包括高村乡和大盂镇。
本区域地貌较平缓,交通条件优越,适宜大力发展以宝迪、稻香村等食品企业为龙头的食品工业园区,并依托现状燃气管线发展燃气能源产业。
4、县城经济板块,位于县域中部,包括县城(黄寨镇)、侯村乡、东黄水镇。
本区域地势平缓,交通便利。
县城内整治工业企业,重点发展配套服务产业。
周边区域依托民营、高新区拓展区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现代物流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
推介以青龙古镇、阪寺山为代表的生态山水文化旅游产业。
同时加强生态农业发展。
5、凌井店经济板块,位于县域东部,包括杨兴乡和凌井店乡。
本区域地处丘陵沟壑地带,应依托现状林业资源重点发展经济林业(苗圃、核桃、野生经济林等),中草药种植业和现代特色农牧业。
九、县域人口预测至2020年人口发展规模为34.5万人;至2030年人口发展规模为49.5万人。
十、县域城镇化水平预测2020年,城镇化水平约60%,城镇人口约20.7万人;2030年,城镇化水平约75%左右,城镇人口约37.2万人。
十一、县域空间结构规划阳曲县在空间发展上以强化中心,打造脊梁;轴线拓展,适度均衡;迁村并点,空间集中;板块引导,协调发展为策略,形成“一城、一轴、一环、三区”的城镇体系发展格局。
“一城”——即县城,是县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服务发展的中心。
“一轴”——“一轴”指规划依托108国道、大运路及北同蒲铁路形成城镇体系主要发展轴带,向北联系忻州,往南承接太原市。
“一环”指依托北外二环高速、108国道复线、太阳高速形成中部综合发展区联结高村乡、大盂镇、泥屯镇、东黄水镇、侯村乡的联动发展环线。
“三区”——依据乡镇职能结构将县域划分为西部生态保育、生态旅游区,中部综合发展区和东部生态经济林、现代农牧区。
十二、县域城镇规模等级规划阳曲县城镇等级规模分为县城所在镇、重点镇、一级乡镇、二级乡镇四级等级结构体系。
强化县域中心城市,重点培育泥屯镇、东黄水镇、高村乡、大盂镇四个重点镇,积极发展一批特色乡镇,建立梯次衔接、以大带小、功能配套的城镇体系。
阳曲县城所在地:黄寨镇。
四个重点镇:泥屯镇、东黄水镇、高村乡、大盂镇。
一个一级乡镇:侯村乡。
四个二级乡镇:西凌井乡、北小店乡、杨兴乡、凌井店乡。
十三、县域城镇职能结构规划规划构建特色化、职能明晰的城镇结构,其中中心城区作为县域综合,以民营园区、高新区转型园区、食品工业园区为依托,吸纳县域及周边县区就业为主,高标准配置各类公共设施。
各乡镇镇依据区位条件、资源条件差异,避免功能趋同、盲目竞争,因地制宜地发展,规划形成工业型、旅游服务型、农贸型等具有特色职能的城镇。
县城:县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服务发展的中心,以服务产业为主。
高村乡(大盂镇):重点发展以宝迪、稻香村等食品企业为龙头的食品工业园区,并依托现状燃气管线发展燃气能源产业。
泥屯镇:发展生态养生、休闲农庄产业和三藏寺人文旅游业东黄水镇:依托交通便利条件发展交通运输业和休闲农庄业,并发展生态农业。
侯村乡:北部依托民营园区以装备制造业、现代物流业为主体产业,南部依托太原东山生态规划以林业、生态旅游业为主。
西凌井乡、北小店乡:发展以凌井沟自然保护区为代表的生态山水文化旅游业、休闲农庄产业。
北小店乡:发展以三郎洞文物景点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产业,以六固村农家乐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休闲旅游产业及生态农业。
杨兴乡:重点发展经济林业(苗圃、核桃、野生经济林等),中草药种植业和现代特色农牧业,适度发展新能源产业。
凌井店乡:重点发展生态农业、经济林业,适度发展新能源产业。
十四、县域交通规划(一)区域客货运交通枢纽规划1、火车站:提升阳曲站、柏井站及高村站等级。
2、汽车站:开通东黄水站、泥屯站、高村站、大盂镇等客运站,增强重点镇与周边镇的客运交通联系。
3、高速公路出入口:沿北外二环高速公路规划新增泥屯站、大盂站、城贾站、凌井店站。
(二)铁路提升同蒲铁路阳曲站、柏井站及高村站站场等级,大西客运专线在阳曲县境内通车。
(三)公路1、高速公路规划布局,形成“一环三放射”路网结构布局。
一环,太原北外环高速。
三放射,向北放射的大运高速公路至大同,向东放射的太阳高速公路至北京,向西放射的太佳高速公路至佳县。
2.公路规划布局,国道形成“一环两放射”的公路网结构布局。
一环:国道环线。
两放射: 108国道复线向北至忻州,从环线向北至忻州。
及县道与旅游公路十五、县域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市政设施容量充足,区域统筹,集中设置,城市配套未覆盖区域自行配建。
(一)策略1、泥屯镇:依托权新线的实施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水源、热源均由太原市区引入,规划新建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泥屯35KV变电站;2、大盂镇:保留现状燃气设施及大盂110KV变电站。
规划新建LNG应急调峰站(10000m3);规划新建大盂引黄水厂;规划新建燃气热源厂及污水处理厂。
3、东黄水镇:市政配套与阳曲县县城区域统筹,充分利用民营区及高新区拓展区市政配套设施。
4、其余乡镇:区域自行配套(二)设施规划:国家级:保留陕京二、三线输气管线;规划新建鄂安沧输气管线及其与太原至长治输气管线联络线。
省级:保留大盂至平遥、大盂至杨盘输气管线。
市级:保留大盂—太原输气管线及工业焦炉煤气专线;保留侯村垃圾填埋场,及侯村500KV变电站;规划新建阳曲电厂及LNG应急调峰站。
县级:规划新建引黄水输水线,新建大盂水厂;保留上安220KV变电站,规划新建故县220KV变电站、辉家沟220KV变电站。
十六、县域旅游发展规划根据阳曲县地形地貌特征、交通道路规划、旅游资源分布、客源市场需求导向和旅游开发现状,结合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构想,按照空间邻近性、整体性、系统性、有机性的空间组织原则,将阳曲县旅游发展空间布局划分为“一带、两线、八区、多点”的旅游空间骨架,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形成规模,通过户外自驾车/自行车游线,有机串联“一带、二线、八区、多点”,形成全县旅游发展空间网络。
一带:大运公路沿线旅游带,以青龙古镇、龙池山庄、不二寺、阳曲公园、青草坡、北方狩猎场、开化寺、小五台山等景点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