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
知青文化素材
知青文化素材
知青是指在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一批在城市工作的青年被派往农村和边远地区接受农村实践锻炼的群体。
知青文化是指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下,知青们形成的一套独特的文化现象和价值观念。
知青文化的核心是对社会、对集体的强烈认同感和责任感。
知青们自愿放弃城市的舒适生活,到农村和边远地区去劳动,体验艰苦的生活条件。
他们相信自己为了国家和革命事业做出了贡献,认为自己是为了更美好的社会而奋斗。
这种对集体目标的奉献精神在知青文化中被广泛弘扬和赞美。
同时,知青文化也强调个体的奉献。
知青们在艰苦的环境下,通过劳动磨砺意志,培养了坚强的生存能力和独立自主的思考能力。
他们通过相互帮助、合作共事,形成了紧密的集体关系和人际网络。
在这样的环境中,知青们培养了勇敢和坚韧的品质,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能够咬牙坚持,不屈不挠。
知青文化中还有很多其他的元素,如充满革命激情的歌曲和诗歌,带有浓厚革命色彩的美术作品,用生动的语言记录生活和思考的书信和日记等等。
这些都是知青文化的重要素材,反映了当时知青们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
总的来说,知青文化是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通过知青们的努力和奉献,在困难环境中培养了坚韧和勇敢的品质,同时也对集体和社会充满了强烈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知青的历史评价
知青的历史评价
知青是指上山下乡的年轻知识青年,是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一个群体。
他们在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被派往农村、边远地区劳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和锻炼。
知青这个群体在历史上有着复杂的评价。
一方面,知青经历了艰苦的生活,学习了劳动技能,锻炼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勤俭节约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及对农村、农民以及农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深入了解。
这些对知青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另一方面,知青在这个过程中也经历了许多磨难和不公正待遇。
他们被迫离开自己熟悉的城市,进行艰苦的体力劳动。
一些知青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包括生活条件恶劣、饮食不足、缺乏教育机会等。
他们也被隔离于社会,个人发展和职业发展受到了限制。
总体而言,知青时期对于中国社会和知青个体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知青的历史评价相对复杂,有人认为知青是一个革命精神与社会价值观转变的重要途径,有人则认为这个时期对知青造成了不可磨灭的伤害。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知青时期是中国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其评价应该在历史背景和当时的特殊情境下进行综合考量。
对知青的正确评价
对知青的正确评价
知青是中国特定历史时期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下放到农村和边远地区,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对知青的评价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考虑。
知青的经历对于他们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农村的生活中,他们学会了勤劳、自立、坚韧不拔等品质,这些品质对于他们日后的人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知青的下乡也为农村地区带来了一定的变化。
他们带来了新的知识、文化和观念,促进了农村地区的文化和教育发展。
同时,他们也参与了农村的生产劳动,为农村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也应该看到知青运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知青的下乡是在文化大革命的背景下进行的,受到了当时政治环境的影响,一些知青的权益得不到保障,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
对知青的评价应该是客观的、全面的。
既要看到他们的贡献和成长,也要看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同时,也应该从历史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从中吸取教训,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借鉴。
知青故事总结
知青故事总结引言中国的知青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段非常特殊的历史时期。
从1966年至1976年,中国的城市青年被派往农村接受再教育和劳动锻炼,这场运动对于数以百万计的中国人产生了重大影响。
这篇文档将总结知青故事的背景、经历和影响。
背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社会发生了剧烈的动荡。
城市青年成为了斗争的焦点,他们被斥为资产阶级的子女,被打成右派或反动分子。
为了加强革命意识和纠正“资产阶级思想”,政府决定将大量的城市青年派往农村。
知青故事分配到农村知青们被要求在到达农村后接受再教育和劳动锻炼。
他们分配到各个农村的生产队,与当地农民一起生活和劳动。
这对于大部分来自城市的青年来说是一次全新的经历。
他们需要适应农村的生活方式,学习耕种和养殖的技巧,同时还要接受政治思想的改造。
艰辛的劳动生活知青们在农村的劳动生活非常艰辛。
他们通常从早到晚在田间劳作,进行繁重的农业劳动。
他们需要背负沉重的农具,忍受炎热的夏季和严寒的冬季。
此外,农村的生活条件简陋,缺乏现代化的设施和基础设施,使得知青们的生活更加艰难。
影响和意义知青运动对中国的年轻一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段经历锻炼了知青们的意志和毅力,使他们变得更加坚强和适应力强。
他们学会了与农民一起劳动,懂得了劳动的重要性和辛苦。
知青们还了解了中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增长了见识和阅历。
此外,知青运动也对中国的城乡关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通过与农民一起生活和劳动,知青们加深了对农村的理解和尊重。
这种亲身经历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改善城乡关系,并且对中国的农村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结论知青故事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
通过被派往农村,接受再教育和劳动锻炼,知青们经历了艰辛的劳动生活,但同时也收获了成长和发展。
知青运动对中国的年轻一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在促进城乡关系、农村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我们应该缅怀这段历史,同时也应该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
知青心得体会6篇
知青心得体会6篇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积累丰富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不断加深对自己所面临问题的思考和分析,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知青心得体会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知青心得体会篇1尽管有着不同的境遇,但如今我们同样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以一个新排长的身份,来到新的单位里,去适应新的生活,并将开始一段新的征程。
上山下乡就是要走进人民群众,上岗下连则要是融入一线官兵。
同样是从基层出发,然而一经比较就会发现,我们是幸运的。
当年黄土高原山沟里的四大关已成为了过去,成长在新时代里的我们又赶上改革强军的好时候,优越的生活条件、良好的部队环境、无限的发展可能。
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珍惜这些,更没有理由辜负韶华,消磨大好青春。
再看我们,从院校走向部队,从学员走上岗位,正当朝气蓬勃、踌躇满志,想要干出一番事业来。
这不也正是应当立志之时吗?一人立志,万夫莫敌。
有志者往往能在前行的道路上披荆斩棘、无往不利,因为有了目标,也就有了取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在部队这样的特殊环境里,更是需要信念坚定、不移其志,牢固树立起为强军事业奉献青春的理想信念,如此方能够路越走越宽、志越磨越明。
当下,我们需要的就是这种淡定与坚持。
匹夫之志尚不可夺,更何况新时代军队里的一名军官!也许部队现实与我们的期望之间会存在落差,也许困难与逆境会让我们受苦、受挫,但若信念不移、初心不改,这些终将成为砥砺自我的磨刀石,成长提高的垫脚石,行稳致远的铺路石。
强军漫道真如铁,我们要拿出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劲头,迎难而上,激流勇进,在砺志之中感悟军旅人生,让我们的梦随强军梦圆!知青心得体会篇2知青心得体会篇3知青心得体会篇4一、坚定的党性和真挚的为民情怀二、科学的理论思维和务实的实践品格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四、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强烈的责任担当知青心得体会篇5知青心得体会篇6黄土地之子:重感情、讲情义豪放青年:志存高远、善于辨析人格魅力:言行一致,知行合他刚上任要办铁业社,村子里的能人根栓尥蹶子不干,他通过谈心谈话,把工作做通了,铁业社的事办成了;他办沼气,从四川来陕北帮忙的技术员要回老家,他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技术员最终没有半途而废;改造村里一个二流子,在批斗会上他不仅没有骂人家,而是一条一条说理,最后还让这个有艺术特长的二流子在会上唱了一曲信天游,后来,那个50多岁的二流子转变成了一个好社员。
知青的分类
知青的分类知识青年,是对城市学生上山下乡的专用称呼。
根据上山下乡的时间,知识青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1954~1966年的“老知青”1954年,山东省掖县徐建春(女)高小毕业回乡务农,是新中国的第一个知识青年。
1959年至1965年,又有以邢燕子、候雋、董加耕等为代表的到农村插队落户的知识青年,还有到生产建设兵团的知识青年。
由于这些知识青年的数量不多,范围不广,没有构成社会群体,可以说是“有影响,没规模”。
第二类——1967~1970年的“知青”从1967年北京一些中学生自发组织起来,到内蒙古农村插队落户以后,到1968年发布了毛主席的“最新最高指示”,全国当时在校的66、67、68年初高中毕业生,绝大多数都到农村了,这就是知识青年的“老三届”。
后来,69、70两年的毕业生又继续下乡,于是从66到70又合称为“老五届”。
第三类——1972~1976年的“后知青”1971年,上山下乡中断了一年。
1972年到1975年的毕业生,仍然继续上山下乡,但是由于中央已经吸收了老五届知青的经验,所以,他们的境遇已和“老五届”大不相同,一是他们下乡的地点,一般都离家不远;二是有“随队干部”负责他们生活、学习的管理,成为有组织的队伍;三是有的知识青年由家长的单位与县或者公社挂钩,由单位派出“随队干部”,把知识青年组织成集体;四是在政策上知识青年可以优先安排工作,使上山下乡成为学生参加工作的必由之路。
所以,这些“后知青”已不再受到社会的关注,而且在“老五届”的眼里,也不把他们纳入知识青年的行列。
根据上山下乡的形式,知识青年又可以分为四种。
第一种是到生产建设兵团当“兵团战士”,如《今夜有暴风雪》的作者梁晓声、相声演员姜昆等;第二种是到国营农场当“农场工人”,如《中国知青部落》的作者邓贤等;第三种是回农村老家当“返乡知青”,如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倪萍等;第四种是集体到学校联系的农村“插队落户”,如《蹉跎岁月》的作者叶辛。
国家认可的知青
国家认可的知青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我国有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被称为知青,它是我国历史上的特殊现象,是知识青年响应国家的号召,国家认可的知青的简称。
1968年,全国掀起了声势浩大的上山下乡的运动高潮,大批城市的初中毕业生,毕业后立刻响应政府的号召,到农村去,到偏远的山区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开始了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平凡的下乡生活,他们是用青春在奋斗,再为建设强大的国家做奉献。
如今,当年的国家认可的知青们都老了,最年轻的知青们也都到了退休的年龄,还有一部分人可能都已经不在了,这部分特殊的群体,如今生活的怎么样?晚年的待遇如何?喜欢这个话题的朋友,或者是当年参加过上山下乡的知青朋友们,麻烦您先点个赞,点个关注,不然划走就找不到了,我们继续往下看。
上海的知青协会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调查,调查所有全体知青人的月收入,结果是月收入在一万以上的知青占总数的5%,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占了绝大多数,有60%,生活在贫苦线以下的都占了10%。
这还是上海的统计数据,我们都知道上海是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如果知青们在上海的收入都这么低,那生活在其他城市的知青们的待遇就可想而知了。
根据采访及调查资料,月收入在一万元以上知青占4%,大部分的知青收入都在2000—4000元之间,大概占比56%,收入在8000元以上的占比很小,基本上都是回城以后参加过创业的知青。
国家对这部分知青有没有补贴?是如何操作的?下乡期间的工龄是怎样增加的?退休后的养老金能不能提高?能提高多少?其实,这些问题国家都是有专门文件的,政府是认可当年的知青们对祖国的付出和贡献的。
原劳动人事部在1985年就出台了23号文件,参加过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在农村参加劳动的时间,可以和返城以后的工作时间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就是说知青的工龄是从下乡插队的那天算起,和当过兵的兵龄一样享受同等待遇,计算在工龄之内。
有些人说,认定工龄还不如直接给钱呢,其实不然,认定工龄比直接给钱还划算呢,比如说直接给你一笔钱,补助是暂时的,是一次性的,而计算工龄是长期性的跟随你的一生。
感慨知青情怀的句子
感慨知青情怀的句子知青,是中国文革时期的一种特殊群体。
他们是一群年轻人,被派往农村、荒地、边疆去劳动、建设。
他们的经历,是一段充满辛酸、泪水和苦楚的历程,也是一段充满坚韧、勇气和拼搏的成长之路。
如今,回首当年的青春岁月,我们不禁感慨万千,这些句子,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1、知青,是一种生命的经历,也是一种心灵的历程。
这句话,道出了知青经历的独特性,他们不仅仅是在劳动,更是在心灵的成长。
在荒野、边疆,他们接受了严格的训练,锻炼了自己的意志和毅力,也感受到了生命的珍贵和脆弱。
这些经历,让他们的人生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2、知青,是一群默默无闻的英雄。
这句话,表现了知青们的不易,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默默地劳动、奋斗,没有被人关注,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回报。
但是,正是这些默默无闻的英雄,才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为祖国的繁荣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3、知青,是一段值得铭记的历史。
这句话,强调了知青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性。
知青这个群体,是中国文革时期的一个缩影,他们的经历和故事,记录了那个时代的历史和变革。
在今天,回顾知青的历史,不仅仅是对过去的纪念和缅怀,更是对未来的思考和启示。
4、知青,是一种难以言表的情感。
这句话,表现了知青们对那段经历的情感和感慨。
知青们的青春岁月,是辛酸和苦楚的,但也是充满感动和温暖的。
他们与同伴们一起经历了风雨,分享了喜悦,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和感情。
即使岁月已经过去,但那种情感,却永远留在了他们的心中。
5、知青,是一种精神的传承。
这句话,强调了知青经历的精神内涵和价值。
知青们的经历,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锤炼了自己的意志和毅力,培养了自己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这些精神,是我们今天所需要的,也是我们今天所缺乏的。
回顾知青的历史,我们不仅仅是在缅怀那段充满苦楚和泪水的岁月,更是在思考和反思我们今天的生活和价值观。
知青们的经历,是我们今天所需要的,也是我们今天应该学习和传承的。
关于知青的文章和诗
关于知青的文章和诗一、原文:《知青岁月》那些年,我们奔赴远方,梦想的行囊,背在年轻的肩上。
田埂之上,阳光晒出汗水滚烫,知青的路啊,写满成长与迷茫。
晨兴理荒秽,月出荷锄归。
艰苦的劳作,像打磨粗糙的铁块。
泥污的衣衫,盖住疲惫的身躯,心中却有团火,在等待机会破茧成蝶。
忆起那简陋的宿舍,油灯下,伙伴们围坐诉说。
谈着家乡,谈着未来的轮廓,思念在夜里偷偷地出没。
岁月悠悠,恰似一把斑驳的刻刀,刻下我们的故事,也刻下青春的傲娇。
知青的这段经历,千金难掉,那是烙在生命里的荣耀。
二、衍生注释:1. 知青:知识青年的简称。
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响应国家号召,从城市下放到农村、边疆等地,参与农业生产劳动、边疆建设等工作的年轻知识青年。
2. 晨兴理荒秽,月出荷锄归:这是引用陶渊明的诗句。
“晨兴理荒秽”指早晨起来到田里清除野草;“月出荷锄归”是说直到月亮出来才扛着锄头回家。
这里用来说明知青劳动的辛苦,从早到晚都要进行劳作。
三、赏析:- 主题:这首诗围绕知青岁月展开,描述了知青们在下乡生活中的劳动、生活情境以及内心的感受,表达了那段知青经历对知青生命的深刻意义和价值。
- 情感:诗中既有劳作的辛苦之感,如“田埂之上,阳光晒出汗水滚烫”“艰苦的劳作,像打磨粗糙的铁块”,又有对未来的憧憬和热情,“心中却有团火,在等待机会破茧成蝶”。
同时还表达了浓浓的思乡之情“忆起那简陋的宿舍,油灯下,伙伴们围坐诉说。
谈着家乡”,字里行间更是渗透着知青对那段特殊岁月的珍视与自豪,“知青的这段经历,千金难掉,那是烙在生命里的荣耀”。
- 表现手法:一是用了细节描写,像描写劳作时“泥污的衣衫,盖住疲惫的身躯”,让读者能真切地感受到知青的艰辛。
二是引用古诗词,将古代农耕生活的描写与知青的劳作相联系,增加了文化底蕴。
三是运用比喻手法,如把艰苦的劳动比作打磨铁块,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劳动对知青品质锻炼的意义。
四、作者介绍:从诗歌内容来看,作者可能就是一位知青或者对知青生活有深入观察和深刻理解的人。
描写知青的词语句子唯美(精选两篇)
描写知青的词语句子唯美(篇一)知青,那是一个年轻的时期,一个关乎一个人一生的青春记忆。
他们肩负着历史的重担,承诺着改革的使命。
如今,让我们用唯美的词语和句子,勾勒出这些知青们的青春画卷,展现他们的信念和坚韧。
1. 青山绿水,映衬着纯真的青春。
2. 满怀期待,踏入红尘,年轻气盛。
3. 风过耳畔,草间蝉鸣,他们追寻梦想。
4. 微笑面对困境,坚定前行的步伐。
5. 激情四溢,演绎出最美的青春乐章。
6. 种下希望的种子,等待未来的芳华开放。
7. 显露着青春岁月的朝气蓬勃。
8. 他们的双眸透露出对未来的渴望。
9. 梦想的光芒,照亮前方的路途。
10. 默默耕耘,追求真理和进步的脚步。
11. 双手沾满汗水,用心书写人生的篇章。
12. 青春在岁月的滚烫中蜕变出独有的芬芳。
13. 心中揣着乡愁,远离家乡的故园。
14. 在异乡打拼,他们勇敢地面对挑战。
15. 四海为家,他们的目光翻越山川,越过海洋。
16. 情系家国,勇敢地扛起责任和希望。
17. 自强不息,勇往直前,不畏艰险与困境。
18. 如风般自由自在,驰骋在改革的队伍中。
19. 无私奉献,在默默中延续着爱与关怀。
20. 青春年少,披荆斩棘,开拓祖国新天地。
21. 锦绣前程,逐梦未来的脚印足迹。
22. 困顿不羁,他们用努力书写着自己的传奇。
23. 一腔热血,铸就出民族的辉煌与壮丽。
24. 敬畏生活,激情飞扬,照亮人生之路。
25. 坚韧不拔,挥洒汗水,将奋斗进行到底。
26. 无畏挑战,永存希望,坚守理想与信仰。
27. 梦想青春,燃烧激情,闪耀着光辉岁月。
28. 志存高远,百折不挠,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29. 知青们如同蜜蜂一般辛勤,为祖国默默奉献。
30. 心怀梦想,意气风发,同心筑就明天的美好。
31. 清风掠过窗台,带来了知青们的洒脱与豁达。
32. 在艰辛中坚定前行,追逐心中向往的光芒。
33. 意气浩然,胸怀壮志,他们改变了历史的进程。
34. 知青们用奋斗点燃了新的篇章,为国家带来荣光。
知青顺口溜大全
知青顺口溜大全知青顺口溜是中国文化的一种表达形式,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底到70年代初的 "知识青年下乡 " 运动。
当时,成千上万的知识青年被派往农村,参与农业生产和建设。
他们面对艰苦的生活,通过顺口溜来宣泄情感,并表达对时代和生活的思考。
下面是一些知青顺口溜的参考内容。
【顺口溜一】青年上山下乡去,锄禾日当午。
早起收拾凌晨起,德艺双馨多功劳。
【顺口溜二】炊烟袅袅青山外,硬汉做事路径正。
劳动不辞辛苦紧,一身汗水真英雄。
【顺口溜三】知青四十年,岁月如梭转眼间。
当年农事气象新,现如今改革又一年。
【顺口溜四】草房打造失眠多,工作忙碌不停歇。
白天起早黑夜晚,劳动奉献心中有。
【顺口溜五】幸福生活今何在,当年宣传太哗众。
养活自己独靠劳,辛苦打工谁会懂。
【顺口溜六】大跃进,大办钢,知青下乡炼狠功。
饥饿交迫农业搞,满理想却掺假奶。
【顺口溜七】知青星梦曦月随,心苦早日只向家。
青山绿水一脉流,珍贵回忆心长哇。
【顺口溜八】四个现代化进大军,苦干努力忍辛苦。
百灵小鸟歌声多,祖国河山奔小康。
【顺口溜九】知识青年上山来,干劲决心比谁高。
长征精神真嘹亮,进步宣传好高调。
【顺口溜十】送文化送科技,知青起在土地里。
穿江粉红耳边风,人民生活欢声未。
这些顺口溜展示了知青们在农村生活中的不易和坚持努力的精神。
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通过努力工作和思考,为建设社会主义做出了积极贡献。
这些顺口溜也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代表,记录了知青们那段特殊时期的经历和感受。
知青感想,体会,收获
知青感想,体会,收获知青是指文化大革命时期下放到农村、工矿企业、军队等基层单位参加劳动和接受再教育的知识青年。
这一时期,知青们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的生活,但同时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感想和体会。
知青们深刻体会到了劳动的重要性。
由于他们大多出身于城市,对农村劳动的艰辛和繁重并不了解。
然而,在下放的过程中,知青们亲身参与了农田开垦、种植、收割等劳动工作,才真正体会到了农民的辛苦。
他们深切地感受到了农民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艰辛生活,也学会了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
知青们在与农民的交往中体会到了互助与友爱的重要性。
在农村,知青们面对的是与自己背景迥异的农民群体,他们的思想观念、生活习惯与自己完全不同。
然而,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知青们学会了与农民相互帮助、相互支持。
在农村的生活中,知青们互相照顾、互相帮助,形成了一个亲密的集体。
他们共同面对困难,共同努力,温暖着彼此的心灵。
知青们通过劳动和与农民的交流,收获了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实践经验。
知青们在农村的生活中,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人和事,他们学会了处理人际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与农民的交往中,他们也了解到了许多农村的传统文化和智慧。
这些经历和经验对他们的人生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他们的未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知青们在这段经历中也产生了对社会的思考和对自我价值的认识。
通过与农民的交流,他们看到了农民的勤劳、智慧和坚韧不拔的品质,从而反思自己的不足和自身的成长空间。
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知青们也学会了顽强拼搏、乐观向上的精神,培养了坚强的意志和独立自主的能力。
这些思考和认识让知青们更加明确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追求,为他们的未来铺平了道路。
知青们在下放的过程中,虽然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同时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感想和体会。
他们深刻体会到了劳动的重要性,学会了互助与友爱,获得了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实践经验,同时也对社会产生了思考和对自我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段经历对他们的人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他们成长的重要里程碑。
知青的句子正能量
知青的句子正能量
1. 知青是新中国历史发展的见证者和开拓者。
2. 知青们在青春的岁月里保持了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3. 知青们通过刻苦学习和努力工作,为自己的成长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4. 知青们身上具备的坚韧和拼搏的精神是我们现在的学习和工作的榜样。
5. 知青们既是一个时代的幸运儿,也是一个时代的探险者。
6. 知青们在偏远的山区和农村坚持学习,完善了他们的知识结构。
7. 知青们在艰苦的环境下努力工作,充实了他们的实践能力。
8. 知青们在挫折和困境中坚持,展现了顽强不屈的品质。
9. 知青们在困难中互相扶持,体现出了友爱和团结的力量。
10. 知青们感受到了人民对他们的期望,坚决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11. 知青们用一份超凡的努力换来了自己的成长和发展。
12. 知青们通过锻炼和历练,具备了成为卓越人才的潜质。
13. 知青们不畏困难,不怕失败,勇于追求更加崇高的目标。
14. 知青们在压力和挑战面前保持了乐观和积极的态度。
15. 知青们通过自己的奋斗,向社会证明了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潜能。
16. 知青们追求的不仅仅是个人的成功,更是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作出贡献。
17. 知青们经历了艰辛,但他们心中的那份初心和热情永不消逝。
18. 知青们在困境中找到了自己,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19. 知青们以自己的智慧和勤奋探索出一条适合个人发展的路径。
20. 知青们在转变环境和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了自己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21. 知青们从心底里热爱生活和工作,用自己的努力点亮了未来的希望。
知青的解释
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次知识青年运动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有三次知识青年运动,对中国革命和中国近代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但是目前,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的研究者或学者,都将知识青年这个概念等同于新中国特别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上山下乡运动中的知识青年。
而忽略了前两个知识青年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
其实,知识青年这个词汇,是在上个世纪初期许多知识分子将西方的先进思想引进中国后,所派生出来的一个名词,原指具有知识的、没有在学的青年。
中国近代史上的很多著名人物,在采用这个名词的时候,也不包含上山下乡的含义。
例如,毛泽东和蒋介石先生在不同时期都采用过知识青年这个词汇,从中可以看出这个词汇的原意。
在解放前出版的毛主席和中共中央的相关著作、演讲和文件中,多次提到知识青年,只是与在学的青年学生进行了区别:“1. 在城市则应首先注意建立工会和团结知识青年的组织。
2. 延安的知识青年、学生青年、工人青年、农民青年,大家都是团结的。
3. 中国反帝反封建的人民队伍中,有由中国知识青年们和学生青年们组成的一支军队。
4. 没有工农这个主力军,单靠知识青年和学生青年这支军队,要达到反帝反封建的胜利,是做不到的。
5. 中国的知识青年们和学生青年们,一定要到工农群众中去,把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九十的工农大众,动员起来,组织起来。
6. 所以全国知识青年和学生青年一定要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在一块,和他们变成一体,才能形成一支强有力的军队。
”蒋介石先生在抗日战争的危险时期动员青年学生从军的演讲中,也多次提到这个词汇:例如,他说:“国家在此紧急战时关头,要先其所急,使知识青年效命于战场,因为知识青年有知识,有自动判断的能力,队伍中增加一个知识青年,就不啻增加了十个普通士兵。
”所以,建国前的所谓知识青年,没有特定参加农业劳动的含义。
只是到了文化大革命后期,大规模地动员知识青年参加上山下乡运动,才使得知识青年具有了特殊意义。
所谓知青运动,必须具有下面两个条件,一是持续时间长,起码超过一年以上,而不是几天或几个月内发生的事件。
知青
知青知识青年,简称知青,广义泛指有知识的青年,一般指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
特定历史时期的称谓,指从1950年代开始一直到1970年代末期为止自愿或被迫从城市下放到农村做农民的年轻人,这些人中大多数人实际上只获得初中或高中历史背景在中国知识青年指从1950年开始一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为止自愿或被迫从城市下放到农村或兵团务农的年轻人,这些人中大多数人实际上只获得初中或高中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解决城市中的就业问题,从50年代中开始就组织将城市中的年轻人移居到农村,尤其是边远的农村地区建立农场。
早在1953年《人民日报》就发表社论《组织高校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
1955年毛泽东提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成为后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口号。
从这一年开始共青团开始组织农场,鼓励和组织年轻人参加垦荒运动。
当时,美术家朱宣咸1958年创作的作品《知识青年出工去》,就非常典型生动地记录了北大荒农垦在那个特定时代知识青年的画面。
1962年开始有人提出要将上山下乡运动全国化地组织起来,1964年,中共中央为此特别设立了一个领导小组。
1966年,在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下高考停止,到1968年为止许多中学毕业生既无法进入大学,又无法被安排工作,此外66至68年文化大革命的动乱使得中共领导机构意识到他们需要寻找一个办法将这批年轻人安置下来,以免情况失去控制。
1968年12月22日毛泽东授意《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文章,其中引用了毛泽东"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1969年许多年轻人因此下乡去农村。
全国也开始有组织地将中学毕业生分配到农村去。
从1971年开始,知识青年在农村的许多问题开始不断暴露出来,同时中共开始在城市中将部分工作分配给下放的知识青年。
不过这样回到城市中的知识青年大多数是通过关系得到回城的机会的。
知青
知青一,知青是一个群体。
知青是一个群体,是我国特有的一个群体。
这个群体大约有1800万人。
这个群体的主体是“老三届”中学生,这个群体的整体包括但不限于“老三届”中学生。
所谓“老三届”中学生,是指1966年文革开始时在校的初中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六个年级的中学生。
初三、高三的应在1966年毕业,是六六届;初二、高二的应在1967年毕业,是六七届;初一、高一的应在1968年毕业,是六八届。
从1967年开始,大中小城市的“老三届”中学生除少部分进工厂、当兵、留城市外,大量的都被送去“上山下乡”,成为知青的主体。
在这个主体之前、之后都有青年上山下乡成为知青。
之后不久,原来小学四、五、六年级的升到初中了,也不上课,一部分人也被送去“上山下乡”,成为知青。
通常称为“小三届”,即六九届、七零届、七一届。
这部分小知青人数也不少,但多数是在城市郊区就近上山下乡。
有些城市把七二届也送去了。
在“老三届”之前,就有少量城市青年上山下乡,成为知青。
如在北大荒就有1963年、1964年、1965年去的北京老知青。
此外还有更早一些的农村青年在外上学又回到家乡的“回乡知青”二,知青是一场运动。
中国之所以出现知青这样一个群体,是因为一场运动造成的,这就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上世纪50年代便被倡导,但人数少,规模小,没有成为运动。
60年代逐步发展。
文革开始后大批“老三届”上山下乡,达到高潮。
随着文革的结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逐步退潮。
这场运动来时轰轰烈烈、排山倒海,去时也是汹涌澎湃、势不可挡。
这场运动是最高领袖发动的,大量知青参与的,社会主流舆论推动的。
这场运动给我们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城乡发展在一定的时期造成重大影响。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成为大规模的运动是与当时的文化大革命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文革催生的。
文革动乱开始后,全国大中小学都停课。
这么多学生没学上,也没有工作,怎么办?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文章引述毛主席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
知青题材的名词解释
知青题材的名词解释知青是指文化大革命时期,被派往农村、山区、边远地区接受再教育的知识青年。
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造成社会剧变和大量人力资源流失的时期。
知青这个名词涵盖了许多含义和故事,下面将就知青的起源、经历和影响进行解释。
知青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66年,当时毛泽东发动了文化大革命,目的是革除旧社会的思想观念和体制,重建一个符合共产主义理想的社会。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毛泽东认为知识青年应该接受农村和山区的再教育,以纠正他们的资产阶级思想,同时也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劳动力。
于是,在整个文化大革命期间,大约有1700万知识青年被派往农村和山区,参与劳动生产和农村革命运动,他们被称为知青。
这些知青大多来自城市,背景各异,有的是大学生,有的是中学生,也有的是工人、农民子弟。
他们初到农村时对农民生活和劳动方式一无所知,甚至有的连基本的耕种技能都不具备。
因此,知青们在农村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
缺乏经验和技能的他们常常遭受体力上的疲惫和劳动技能不足所带来的困境。
同时,知识青年身上那种被称为资产阶级的思想也引起了农村干部和农民的不满,他们被指责为“小资产阶级分子”和“剥削阶级的子弟”。
尽管知识青年经历了困苦与艰辛,也付出了许多努力,但他们普遍面临着生活条件恶劣、人际关系紧张、心理压力过大等问题。
然而,知青们并没有被这些困难打倒,相反,他们在农村生活中逐渐意识到了自身的局限性,通过努力学习和适应,他们逐渐融入了集体和社会生活,学到了许多实际的生活技能。
知青运动对于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知识青年的大规模流动导致了城乡劳动力的重新分配,对农村经济和生产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另一方面,知青们在农村接受的再教育也改变了他们的思想观念,他们逐渐摒弃了资产阶级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培养了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
知青运动还促进了城乡之间的交流和相互理解。
通过和农民的互动,知识青年了解了农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而农民则通过和知青的接触,了解了城市的进步和发展。
下过乡的知青现在都在做啥呢?
40年前,中国的知青们被派往农村开展插队革命,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度过了漫长的岁月。
如今,他们已经步入了中年,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么,下过乡的知青现在都在做什么呢?1.回归城市,从事各种职业许多知青在插队结束后回到了城市,开始了各种不同的职业。
他们成为了医生、教师、工程师、企业家等等。
他们的经历和人生阅历使他们更加坚韧,更加有耐心,更加懂得如何与人相处。
这些都是他们在农村生活中所学到的技能。
2.创业致富,成为企业家许多知青在回归城市后选择了创业,成为了企业家。
他们的经历和人生阅历使他们更加有创新精神,更加有勇气去冒险。
他们在创业过程中也更加懂得如何与人相处,如何与员工沟通,如何管理企业。
这些都是他们在农村生活中所学到的技能。
3.从事公益事业,回报社会许多知青在回归城市后选择了从事公益事业,回报社会。
他们的经历和人生阅历使他们更加有同情心,更加有爱心,更加懂得如何帮助他人。
他们在从事公益事业的过程中也更加懂得如何与人相处,如何与受助者沟通,如何管理公益组织。
这些都是他们在农村生活中所学到的技能。
下过乡的知青们在经历了艰苦的插队革命后,他们的生活和工作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们回归城市后,从事各种职业,成为了医生、教师、工程师、企业家等等。
他们也选择了创业,成为了企业家。
还有一些人选择了从事公益事业,回报社会。
无论他们从事什么职业,他们的经历和人生阅历都使他们更加有耐心、有创新精神、有同情心、有爱心,更加懂得如何与人相处,如何管理组织。
这些都是他们在农村生活中所学到的技能,也是他们所拥有的宝贵财富。
关于知青主题的句子
关于知青主题的句子
以下是一些关于知青主题的句子,这些句子描绘了知青岁月的一些重要方面:
1、青春无悔,知青岁月如歌。
2、那一代人的苦难,是我们永远不能忘记的历史。
3、知青岁月,磨练了我们的意志和毅力。
4、知青生活虽然艰苦,却也充满了真挚的人情和难忘的回忆。
5、知青岁月是一段充满挑战和磨砺的人生旅程。
6、知青们用青春和汗水书写了一段感人至深的奋斗史。
7、回忆知青岁月,感恩那段经历给我们的人生启示。
8、知青岁月是一段值得珍藏的历史记忆。
9、知青们的故事,是永恒的青春之歌。
10、在知青岁月中,我们学会了坚韧和担当,成为了更好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青,有过亲身经历的人对这个名字有着难忘的情感,对那个时代有着苦涩的回忆。
之所以重提这个名字,就是我看到了《中国知青史》这本书,它把我重新带回到那个不愿提起又难以忘怀的青春岁月,也让我重新认识了那场曾经猛烈震撼过中国的几乎每一个家庭,曾波及几乎所有的偏僻穷困的山乡,并瞬间改变一代青年的命运,给其身体和灵魂带来飓风般变化的当年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作为当年千万知青大军的一员,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积极还是消极,都毫无例外地投入到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
其中的绝大多数人充满着青春的热血,饱含着高昂的激情,要以稚嫩之躯改变一穷二白的中国,拯救三分之二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世界劳动人民。
伟人的号召形成了时代的潮流,置身其中,概莫能外。
十七八岁的年轻人,身不由己地离开父母,来到了陌生的土地,不知是谋生还是献身的与地球较上了劲,且一干就是好几年。
青春最美好的时光都留在那片土地上,超负荷的劳动使肢体变得强壮,风吹日晒使皮肤变黑,生活的磨难使思想变得与年龄不相称的早熟,命运的坎坷使他们的意志在遭遇的各种困难面前逐步坚强起来。
《中国知青史》为曾经经历过那段刻骨铭心的岁月而依然健在的人们找回充满酸甜苦辣滋味的人生回忆,也为附庸今天流行的“官二代”“富二代”词语而衍生的“知青二代”们寻找他们父辈走过的“蹉跎岁月”,厘清那段“孽债”的来龙去脉提供有力的资料和证据,更为那场长达二十多年,涉及两千多万人的共和国最重要事件之一的历史作全面的回顾和分析。
因为岁月虽已远去,经验和教训仍值得记取。
这本书告诉我们:上山下乡运动的发展和知青群体的形成都随着国家的教育和经济形势一样大起大落。
每一次大起大落之后就会有一次动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高潮,以至于形成规律。
政治上的动荡,经济决策上的失误,每每都要以大量青年的不能升学和送往农村为代价,一代青年就是以如此独特的方式承担着历史的责任,将生命最美好的时光无代价无索取地奉献给这片生存养育自己和父母家庭的热土,付出身体乃至精神的巨大牺牲。
在当时的国家政治和经济条件下出现这一特殊群体也是历史的必然,知青成为共和国历史上在特定政治气候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得以存在和壮大并最终消亡的群体。
载入史册的名字会渐将暗淡以至于被人们忘却,连同那段历史中的血与火,情与泪,愁与怨,功与过。
五十年过去,当年的毛头小伙青春少女都已步入花甲之年。
青春无悔,是当年激情的呼喊。
今天所有经历那个年代的知青们仍然会为那曾有过的火焰般的热情,坚定不移地选择和义无反顾地出发,抒发着人生无悔的自信和骄傲。
人生多艰,岁月如歌。
如歌的岁月,一代知青谱写出坚定的信仰之歌:在那物质极端缺乏的年代,信仰却是极端的坚定。
领袖的一句话,就成了千百万年轻人追随和践行的目标。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为了领袖的号召和把这个世界变得如想象中的那么好,我们矢志不渝。
如歌的岁月,一代知青谱写出顽强的奋斗之歌:战天斗地,栉风沐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黑土地,红土地,到处都有抛洒的汗水;大草原,戈壁滩,到处留下奋斗的足迹,我们别无选择。
如歌的岁月,一代知青谱写出艰难的苦涩之歌:原本该在父母身边绕膝承欢的未成年人,远离家庭,远离故乡,来到荒漠的土地。
面对贫穷的村庄,木讷的农民,生活的艰难,有过彷徨,有过悲伤,柔弱的肩膀承受着本不该承受的重荷,我们坚强不屈。
行文至此,本该打住,新的感受油然而生:战争年代,从雪山草地走出了开国领袖;和平时期,从知青群体中产生了今天的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
或许这是当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所有发起者,参与者,经历者都未曾想到的结果。
再写《中国知青史》一定要续写上这浓墨重彩的一笔!知青没有远去,只是老去,不该被忘却,应该善待上山下乡运动的发展演变,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历史过程,接踵而至的政治运动,以及经济建设中一再重演的“过热”与“紧缩”,无不给它的发展带来直接的影响。
它是一面镜子,不仅映射着新中国青年蹉跎与奋进的身影,而且集中反映出共和国曲折发展的足迹。
因此,这是一段内容异常丰富又非常值得研究的历史。
认真回顾这段历史,予以科学总结,对于推动我国的现代史研究、经济史研究、青运史研究,对于深刻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不断深化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深远意义,都是有所裨益的。
上山下乡运动的高潮,正值“文化大革命”十年。
在“文革”这场浩劫的鼓荡下,千百万下乡知识青年深受其害。
揭示这种血脉相通的联系,对于认识“文革”的灾难性质;对于提高人们反“左”防“左”的自觉性;对于教育年轻的一代,不再因盲目而盲从,因无知而无畏,因愚昧而受利用,也是很重要的。
当然,完成一部完整、客观、科学的上山下乡运动史是一项很艰巨的任务。
中外学者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研究领域的拓宽和深入仍有待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学者的协同并进。
本书只是这方面的一个初步成果,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搜集资料是一项艰辛浩繁的工作。
本书的资料来源主要有几个方面:一、公开出版的报纸、杂志,“文革”初的红卫兵小报和印刷品;二、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知青办公室形成的历史档案;三、“文革”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出版的与上山下乡运动相关的宣传品、文件集、资料集、统计年鉴、大事记、劳动史志、研究著作;四、知识青年的回忆录。
在以上资料中,各种官方资料是利用的重点。
我在研究中,对资料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整理、鉴定、筛选,旨在使本书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历史的原貌。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前后持续达1/4世纪以上,堪称建国以来最旷日持久的一场由政府组织的社会活动。
由于时间背景的不同,使这段历史形成鲜明的阶段性。
可以分为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初至1966年,为“文革”前阶段,从规模和走向来说,又是上山下乡活动的兴起阶段;第二阶段,从1967年至1976年,为“文革”中阶段,也是上山下乡活动演变为一场狂暴运动的高潮阶段;第三阶段,1977年至1980年,为“文革”后阶段,又是运动急剧衰落的阶段。
本书主要研究“文革”以来的上山下乡运动史。
根据以上阶段划分,将全书分为序论和上、中、下三篇。
序论部分,扼要叙述了“文革”前上山下乡活动的兴起历程,把这作为展开全书线索的一个铺垫。
上篇《大潮涌起》、中篇《再起高潮》,将“文革”十年中上山下乡运动前后衔接的两次高潮分别叙写。
笔者以为,这样编排既突出了全书的重点,也易于把握运动的动态变化。
下篇《大潮跌落》,考察了运动衰落的前因后果,惊心动魄的知青“返城风”是阐述的重点。
最后得出关于这场运动的若干结论。
知青,有过亲身经历的人对这个名字有着难忘的情感,对那个时代有着苦涩的回忆。
之所以重提这个名字,就是我看到了《中国知青史》这本书,它把我重新带回到那个不愿提起又难以忘怀的青春岁月,也让我重新认识了那场曾经猛烈震撼过中国的几乎每一个家庭,曾波及几乎所有的偏僻穷困的山乡,并瞬间改变一代青年的命运,给其身体和灵魂带来飓风般变化的当年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作为当年千万知青大军的一员,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积极还是消极,都毫无例外地投入到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
其中的绝大多数人充满着青春的热血,饱含着高昂的激情,要以稚嫩之躯改变一穷二白的中国,拯救三分之二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世界劳动人民。
伟人的号召形成了时代的潮流,置身其中,概莫能外。
十七八岁的年轻人,身不由己地离开父母,来到了陌生的土地,不知是谋生还是献身的与地球较上了劲,且一干就是好几年。
青春最美好的时光都留在那片土地上,超负荷的劳动使肢体变得强壮,风吹日晒使皮肤变黑,生活的磨难使思想变得与年龄不相称的早熟,命运的坎坷使他们的意志在遭遇的各种困难面前逐步坚强起来。
《中国知青史》为曾经经历过那段刻骨铭心的岁月而依然健在的人们找回充满酸甜苦辣滋味的人生回忆,也为附庸今天流行的“官二代”“富二代”词语而衍生的“知青二代”们寻找他们父辈走过的“蹉跎岁月”,厘清那段“孽债”的来龙去脉提供有力的资料和证据,更为那场长达二十多年,涉及两千多万人的共和国最重要事件之一的历史作全面的回顾和分析。
因为岁月虽已远去,经验和教训仍值得记取。
这本书告诉我们:上山下乡运动的发展和知青群体的形成都随着国家的教育和经济形势一样大起大落。
每一次大起大落之后就会有一次动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高潮,以至于形成规律。
政治上的动荡,经济决策上的失误,每每都要以大量青年的不能升学和送往农村为代价,一代青年就是以如此独特的方式承担着历史的责任,将生命最美好的时光无代价无索取地奉献给这片生存养育自己和父母家庭的热土,付出身体乃至精神的巨大牺牲。
在当时的国家政治和经济条件下出现这一特殊群体也是历史的必然,知青成为共和国历史上在特定政治气候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得以存在和壮大并最终消亡的群体。
载入史册的名字会渐将暗淡以至于被人们忘却,连同那段历史中的血与火,情与泪,愁与怨,功与过。
五十年过去,当年的毛头小伙青春少女都已步入花甲之年。
青春无悔,是当年激情的呼喊。
今天所有经历那个年代的知青们仍然会为那曾有过的火焰般的热情,坚定不移地选择和义无反顾地出发,抒发着人生无悔的自信和骄傲。
人生多艰,岁月如歌。
如歌的岁月,一代知青谱写出坚定的信仰之歌:在那物质极端缺乏的年代,信仰却是极端的坚定。
领袖的一句话,就成了千百万年轻人追随和践行的目标。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为了领袖的号召和把这个世界变得如想象中的那么好,我们矢志不渝。
如歌的岁月,一代知青谱写出顽强的奋斗之歌:战天斗地,栉风沐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黑土地,红土地,到处都有抛洒的汗水;大草原,戈壁滩,到处留下奋斗的足迹,我们别无选择。
如歌的岁月,一代知青谱写出艰难的苦涩之歌:原本该在父母身边绕膝承欢的未成年人,远离家庭,远离故乡,来到荒漠的土地。
面对贫穷的村庄,木讷的农民,生活的艰难,有过彷徨,有过悲伤,柔弱的肩膀承受着本不该承受的重荷,我们坚强不屈。
行文至此,本该打住,新的感受油然而生:战争年代,从雪山草地走出了开国领袖;和平时期,从知青群体中产生了今天的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
或许这是当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所有发起者,参与者,经历者都未曾想到的结果。
再写《中国知青史》一定要续写上这浓墨重彩的一笔!知青没有远去,只是老去,不该被忘却,应该善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