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读书报告

合集下载

近代史读书报告1500字大学生

近代史读书报告1500字大学生

近代史读书报告前言近代史无疑是一段令人瞩目的历史时期,它充满着各种动荡、变革和冲突。

这段历史不仅是让我们了解过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给予我们了解当今世界的深刻洞察。

为了更好地理解近代史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我选择阅读相关的书籍来深入研究。

一、书籍选取我选择读的书籍是《近代史读本》,这本书由著名历史学家撰写,内容广泛涵盖了近代史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思潮。

该书以清晰准确的语言,详细呈现了从17世纪末到20世纪末的重要历史事件,并对这段历史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解读。

二、读书笔记在阅读《近代史读本》的过程中,我记录了一些重要的观点和思考。

以下是我在阅读过程中得出的几个关键点:1. 近代史的特点近代史是一个充满变革和冲突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标志之一是工业革命的兴起,带来了社会、经济和政治结构的巨大变化。

此外,殖民主义的扩张和帝国主义的崛起也是近代史的重要特点。

2. 科技革命的影响科技革命是近代史中最重要的变革之一。

蒸汽机、电力和新型交通工具的发明与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这些科技进步不仅极大地推动了工业化进程,也对社会结构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帝国主义与殖民主义在近代史中,欧洲国家纷纷进行殖民扩张,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殖民帝国。

这些殖民地的建立不仅带来了资源和财富的掠夺,更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不平等和冲突。

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兴起也为后来的世界格局变化奠定了基础。

4. 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在殖民主义的压迫下,各种民族独立运动相继兴起。

这些运动的目标是推翻殖民统治,实现国家自主和民族独立。

这些运动的成功不仅改变了殖民地的命运,也对殖民主义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5. 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两次世界大战是近代史中最具影响力的事件之一。

这两次大战导致了大规模的冲突和人员伤亡,也引发了全球国家体系的重新构建。

战争后的世界秩序经历了根本性的变革,国际组织的兴起和冷战的爆发成为近代史的重要特征。

三、思考与收获通过阅读《近代史读本》,我对近代史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也从中获得了一些重要的思考和收获。

近代史实践教学报告模板(3篇)

近代史实践教学报告模板(3篇)

第1篇一、报告标题近代史实践教学报告二、引言近代史是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了解和研究这一时期的历史对于培养我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实践教学报告旨在通过实地考察、文献查阅、小组讨论等方式,加深对近代史的认识,提高我们的历史素养。

三、实践内容1. 实地考察(1)考察地点:某历史文化名城(2)考察目的:了解近代史在该地区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文化遗产(3)考察内容:①参观历史博物馆,了解该地区近代史发展脉络;②参观历史名人故居,感受近代史人物的生平事迹;③参观历史遗迹,了解近代史事件的发生背景和影响。

2. 文献查阅(1)查阅资料:近代史教材、历史文献、学术论文等(2)查阅目的:掌握近代史的基本知识,了解不同观点和研究成果(3)查阅内容:①梳理近代史重要事件、人物和时期;②分析近代史发展原因、特点和影响;③总结近代史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3. 小组讨论(1)讨论主题:近代史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2)讨论目的: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3)讨论内容:①分析近代史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②探讨近代史对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启示;③提出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近代史精神。

四、实践过程1. 实地考察阶段(1)考察前准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考察地点的历史背景;(2)考察过程:参观博物馆、故居、遗迹,拍照记录;(3)考察总结:整理考察照片、笔记,撰写考察报告。

2. 文献查阅阶段(1)查阅资料:挑选与近代史相关的教材、文献、学术论文;(2)查阅过程:阅读资料,做笔记,总结观点;(3)查阅总结:撰写文献综述,提炼研究重点。

3. 小组讨论阶段(1)讨论前准备:确定讨论主题,分配任务;(2)讨论过程:各成员分享观点,展开辩论;(3)讨论总结:形成共识,撰写讨论报告。

五、实践成果1. 实地考察报告2. 文献综述3. 小组讨论报告4. 个人总结六、实践体会通过本次实践教学,我深刻认识到近代史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2000字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2000字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2000字篇一:读中国近代史有感中国近代学习心得体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华的屈辱史,它警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青年学生应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人民抗争史,它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不畏强暴的民族,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探索史,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阶级局限性,都不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不能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学习了中国近代史,我感触颇深。

一方面,我对中国近代的这一段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另一方面,我自己也有深刻的体会。

中国近代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通过对中国进行的侵略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取得了在华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等方面的许多特权,把持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操纵着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

而现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等,其历史背景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新中国,并进行数十年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

中国今天的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等是独立自主的,不允许外国附加任何条件,外国人在中国从事经商投资等活动,必须遵守中国的法律。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相比,其社会性质根本不同,不能以现在的情况和观念硬往历史上套,不能将历史与现实同等看待。

了解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资产阶级的确有发展甚至成功的机会,但由于主客观原因,他们最终没能把握住。

而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共产党却能在相同的历史舞台上脱颖而出,这就能说明中共所主张的马克思主义最大程度上适应和迎合了当时中国的需要。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后,国门洞开,近代史的序幕也开始缓缓拉开。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

两千年的封建制度使农民和地主成为当时中国最主要的两大阶级,它们也几乎同时做出了行动。

中国历史读书报告

中国历史读书报告

中国‎历史‎读书‎报告‎‎篇一‎:‎中国‎大历‎史读‎书笔‎记《‎中国‎大历‎史》‎读书‎笔记‎近‎期,‎拜读‎了黄‎仁宇‎先生‎的《‎中国‎大历‎史》‎,加‎深了‎原来‎记忆‎中有‎关中‎国古‎今历‎史的‎条线‎印象‎,体‎会到‎作者‎负笈‎海外‎转换‎视角‎、重‎点提‎取综‎合评‎判的‎良苦‎用心‎。

鉴‎于读‎得有‎些散‎漫,‎而中‎国历‎史之‎漫漫‎征途‎、悠‎悠流‎长,‎其间‎奥妙‎玄机‎,非‎著说‎之人‎一册‎黄卷‎可以‎蔽之‎,亦‎非捧‎册之‎人一‎时可‎以察‎之、‎一刻‎可以‎识之‎,进‎而揣‎测作‎者或‎是没‎有言‎尽,‎宽宥‎鄙人‎亦是‎体尝‎有限‎。

故‎此,‎作者‎以宏‎观综‎合论‎之,‎鄙人‎从小‎我主‎观臆‎想,‎读史‎于此‎册,‎品读‎在其‎外,‎随着‎零星‎感悟‎,简‎要、‎散漫‎作一‎读书‎笔记‎。

‎一、‎本书‎架构‎及史‎学观‎点‎正如‎自序‎篇中‎概括‎的一‎样,‎以“‎中国‎大历‎史”‎命名‎本书‎,作‎者旨‎在将‎宏观‎视野‎这一‎观念‎引导‎到中‎国历‎史研‎究里‎去。

‎(‎一)‎由于‎负笈‎海外‎,授‎课对‎象是‎非本‎族的‎异国‎子民‎,作‎者曾‎怀疑‎讲述‎历史‎知识‎的意‎义及‎实用‎价值‎,辗‎转反‎思之‎后,‎最终‎决定‎广泛‎利用‎归纳‎法将‎现有‎史料‎高度‎压缩‎,构‎成一‎个简‎明而‎前后‎连贯‎的纲‎领,‎在与‎西欧‎史及‎美国‎史有‎了幅‎度与‎层次‎上比‎较的‎基础‎上再‎加以‎研究‎。

‎(二‎)对‎既成‎事实‎、不‎可逆‎转的‎史实‎,更‎多专‎注于‎考虑‎其积‎极意‎义及‎前后‎连贯‎的出‎处,‎而不‎以个‎人之‎恩怨‎爱憎‎当作‎历史‎转折‎点。

‎(‎三)‎不从‎道德‎的角‎度检‎讨历‎史,‎而是‎从技‎术的‎角度‎分析‎中国‎历史‎的进‎程,‎着眼‎于现‎代型‎的经‎济体‎制如‎何为‎传统‎社会‎所不‎容,‎以及‎是何‎契机‎促成‎其在‎中国‎土地‎上落‎脚(‎文字‎摘自‎自序‎篇,‎稍作‎整理‎)~‎鄙‎人在‎阅读‎“安‎禄山‎的反‎叛”‎、“‎王安‎石的‎变法‎”、‎“数‎字管‎理还‎没成‎熟”‎、“‎张居‎正与‎万历‎皇帝‎”等‎篇章‎时,‎对作‎者的‎宏观‎综合‎分析‎法逐‎渐熟‎悉并‎认可‎,对‎其通‎过讲‎说分‎析不‎同阶‎段、‎不同‎朝代‎有关‎“政‎府抽‎税”‎的历‎史演‎变,‎论证‎“传‎统社‎会不‎容产‎生现‎代型‎经济‎体制‎”的‎观点‎慢慢‎领会‎逐步‎接受‎。

《中国近代史》读书报告600字

《中国近代史》读书报告600字

《中国近代史》读书报告600字摘要:一、读书报告概述二、中国近代史的时间背景三、中国近代史的主要内容四、中国近代史对我们的启示五、总结与建议正文:一、读书报告概述近期,我阅读了一本名为《中国近代史》的书籍,作者为知名历史学家。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中国近代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本文将围绕这本书的主要内容,结合自己的思考,对中国近代史进行概括和分析。

二、中国近代史的时间背景中国近代史一般是指从鸦片战争(1840年)开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为止的这一段历史时期。

这个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时期,也是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民众反抗斗争此起彼伏的时期。

三、中国近代史的主要内容这个时期的历史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1840-1894年):这一阶段的历史事件有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等。

这个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开始,西方列强通过武力侵略和强制通商,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2.甲午中日战争到辛亥革命(1895-1911年):这一阶段的历史事件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

这个时期是中国民众对封建统治和帝国主义侵略的抵抗运动不断发展的时期。

3.辛亥革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11-1949年):这一阶段的历史事件有北洋政府时期、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

这个时期是中国民主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取得胜利的时期。

四、中国近代史对我们的启示通过阅读《中国近代史》,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1.落后就要挨打。

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危机,归根结底是由于国家的落后。

只有实现国家的现代化,才能真正摆脱被侵略的命运。

2.民众的力量是伟大的。

中国近代史上的许多历史事件,都是由民众的力量推动的。

只有充分发动和依靠民众,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

3.历史的车轮是滚滚向前的。

历史的潮流不可阻挡,只有顺应历史潮流,才能把握机遇,实现国家和民族的发展。

五、总结与建议《中国近代史》这本书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时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读书报告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读书报告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读书报告(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论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与五权宪法孙中山先生所处的时代是民族危机加深,清朝几乎“破产”以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涌动的年代。

首先,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

他们在迫使中国签订《辛丑条约》后,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政治控制,多方扩张在华经济势力。

1904年至1905年,日、俄两国为了争夺在华利益竟然在中国东北进行战争。

次之,在清朝的最后几年,各种赋税不断追加,新税层出不穷,官吏中饱私囊,致使民怨沸腾。

第二,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朝政府已经完全沦为外国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他们甘当“洋人的朝廷”。

虽然清政府后来实施了一系列的变革,但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延续其反动统治,所以反而激化了矛盾。

事实表明,清政府已经无法统治了。

最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迅猛传播,震撼着中国思想界,并推动民主革命运动的到来。

首先觉醒的是新兴知识分子群体。

与民主思潮广泛传播的同时,国内外出现许多革命团体。

影响较大的有兴中会、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和光复会。

1905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成立。

孙中山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作为政治纲领。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

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思想最早是发表在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中,之后的《中国国民党党纲》和《建国大纲》中也有阐述三民主义以及五权宪法的相关内容。

主要内容如下:一、三民主义:(甲)民族主义:以本国现有民族构成大中华民族,实现民族的国家。

(乙)民权主义:谋直接民权之实现与完成男女平等之全民政治,人民有一下各权:选举权、创制权、复决权以及罢免权。

(丙)民生主义:防止劳资阶层之不平,求社会经济之调节,以全民之资历,开发全民之富源,其大要实施如下:1、国营实业:凡国中大规模之实业属于全民,有政府经营管理之;2、平均地权:有国家规定土地法、使用土地法及地价税法,以谋地权之平均;3、改革货币:革新货币制度,以谋国内经济之进步。

《紫禁城的黄昏》读书报告

《紫禁城的黄昏》读书报告

中国近现代史读书实践报告《紫禁城的黄昏》记述了晚清民国之际的中国,大如戊戌变法、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张勋复辟、冯玉祥逼宫、溥仪逃往日本领事馆等,小者如溥仪配眼镜、装电话、剪辫子、辜鸿铭哭主、民国总统送礼等等。

和课本的对比:一、1898:百日维新1、任人宰割的大清王朝(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1)意大利也对浙江省的一个港口提出要求,却被中国成功地抵制了,这件事使意大利内阁丢了脸面,在全世界面前抬不起头,甚至因而倒台;中国人为此非常震惊,他们想不到自己可以如此勇敢。

(补充)2.康有为和光绪(百日维新)(1)他忠于大清,向光绪皇帝递交了一封奏折,直接导致了1898年那场著名而短命的“百日维新”运动。

(补充)(2)从这件事中推断,光绪皇帝并不像传说中那样智力低下、毫无作为——之所以有这样的传说,可能是某些人为了引起民众对皇帝的怜悯而凭空杜撰的。

(补充)3.太后压倒了皇帝(百日维新失败的原因)(1)从1875年开始,慈禧太后实际上是摄政王。

(补充)(2)保皇党人也对光绪皇帝的不幸遭遇不闻不问。

他们忠于皇权,但皇权的代表者并不只是光绪皇帝,还有慈禧太后。

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会容忍慈禧的错误和罪恶,才会忽略光绪的苦痛。

4.比太后更可怕的保守派(1)戌变法之所以失败,光绪皇帝之所以希望破灭,各种各样的说法都有。

其中一种说法是完全可信的:皇帝厉行节俭和改革的政策吓坏了一批高官,他们派监察御史杨崇伊到天津去见北洋大臣荣禄,让荣禄劝说慈禧太后重新摄政。

(补充)(2)如果要避开来自颐和园的威胁,就必须使顽固派奉太后为首领的企图化为泡影。

而要做到这一点,光绪皇帝必须获得一个强有力的支持者,此人必须在官僚集团中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权力,必须强大到足以令人敬畏;还必须掌握一支强大而高效的军队,能随时调动;他还必须头脑开放,支持维新运动,绝不会辜负皇上对他的充分信任。

光绪皇帝选中了袁世凯,除了最后一点,袁世凯符合其他所有条件。

中国近代史读书报告2000字

中国近代史读书报告2000字

中国近代史读书报告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苦难和屈辱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和奋斗史。

在晚清和民国时期,中国社会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内部有太平天国起义、捻军起义等动乱,外部有列强入侵、割地赔款等屈辱。

在这个动荡的时期,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这些变革对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经济方面,中国从一个自给自足的农业国家逐渐变成了一个工业化国家。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经历了许多挫折和困难,但是也取得了一些成就。

例如,洋务运动的开展,引进了一些西方的技术和制度,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

同时,中国也经历了一些重要的商业和贸易事件,如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南京条约等,这些事件打破了中国的贸易壁垒,使中国成为了一个更加开放的市场。

在政治方面,中国近代史上的政治变革可以说是最具有戏剧性的。

从太平天国起义到辛亥革命,再到中华民国的建立,每一次政治变革都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其中,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它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开启了中国民主化进程的新时代。

但是,辛亥革命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和问题,例如袁世凯的复辟、军阀割据等,这些问题成为了中国政治不稳定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文化方面,中国近代史上的文化变革也是非常深刻的。

从洋务运动到新文化运动,再到五四运动,每一次文化变革都代表着一种新的思想和文化观念的兴起。

其中,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它提倡科学、民主、自由等价值观念,对传统的儒家思想进行了批判和反思。

但是,新文化运动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和问题,例如对传统文化的过度批判、对西方文化的过度崇拜等,这些问题成为了中国近代文化发展的一些障碍。

在中国近代史上,许多历史事件和人物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研究。

例如,林则徐、曾国藩、李鸿章等洋务派领袖,他们的思想和行动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还有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历史事件,这些事件的发生和结果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中国近代史读书报告

中国近代史读书报告

中国近代史读书报告作为一名学生,我们时常需要通过阅读书籍来了解历史、学习知识,而中国的近代史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

在学习过程中,我读了很多关于中国近代史的相关书籍,接下来我将分享一些我所读书籍的主要内容,并谈谈我对中国近代史的一些理解和看法。

《清史稿》是一本非常重要的书,它记录了清朝自开国至灭亡的历史和发展进程。

它讲述了清朝皇帝、政府、军队、科举考试等方方面面的内容。

清朝的崩溃不仅仅是因为外侵,更是内忧外患的产物。

同时,它也反映了中国在这一时期的文化、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的状况。

《资本论》是一本经济学经典书籍,但它同样也具有很强的历史意义。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详细阐述了资本主义的本质以及它所带来的社会问题。

中国在近代史上遇到的问题也是与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关,比如商品经济、阶级分化等问题都源于资本主义。

因此,马克思的思想对于理解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帮助。

近现代史学家吕思勉的著作《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详细地分析了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的政治得失,以及政治制度和社会状况对于国家命运的影响。

作者不仅强调了专制制度的危害,同时也提出了一些西方政治制度的优点,这对我们今天理解中国现代政治制度和制度体系的演进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在中国近代史中,晚清时期的变革运动是一个重要的时期。

康有为和梁启超等人的思想代表了晚清时期的新思潮。

《新学伪经考》这本书就反映了康有为的思想。

他认为,封建制度是中国社会的根本问题,所以必须有改革来推翻它。

同时,他还提出分权制衡的思想,认为只有实行分权和检察制度,才能实现政治的稳定和发展。

而这些思想对于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发起都有重要的影响。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它从根本上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制度,成为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开端。

在这个时期,有很多著名的政治家和革命家,比如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人,他们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同时,辛亥革命也标志着中国现代化的开端,对于中国的政治制度、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近代史读书报告

中国近代史读书报告

中国近代史读书报告近代史是一个承载着无尽故事和众多英雄人物的重要历史时期。

通过阅读中国近代史的书籍,我对这段历史的发展和演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这篇报告中,我将分享我对中国近代史的几个重要方面的认识和体会。

首先,我对晚清时期的中国社会面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那是一个各种矛盾交织的时代,无论是内忧外患还是社会变革,都给中国的未来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晚清时期,西方列强侵略者的入侵,给中国的封闭政策带来沉重冲击。

国人的痛苦和求知欲带来了一波思潮,新思想家们开始充满激情地探讨中国的未来道路,并提出了一系列变革的议题。

对我来说尤为引人入胜的是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史》这本书详细地记录了太平天国的兴起和经历。

太平天国运动不仅影响了中国的政治格局,也掀起了农民起义的风潮。

它尝试颠覆传统的社会等级制度,追求平等和公正。

然而,尽管太平天国在某种程度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最终却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失败尝试。

此外,我还阅读了关于戊戌变法的书籍。

这是一次实现近代化的尝试,它标志着中国开始开启一段新的历史。

戊戌变法在思想上彻底颠覆了传统观念,试图通过改革现代化的手段提高国家的实力。

然而,尽管变法最初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由于内外阻力和权益集团的抵制,最终以失败告终。

然而,戊戌变法仍然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发挥了积极的影响。

除了政治和历史上的事件,我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衰落和复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近代中国的大变革不仅改变了政治格局,也对文化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西方文化的涌入,中国传统文化逐渐被边缘化。

《俞平伯秘史》这本书讲述了一位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捍卫和探索故事。

他在现代化的浪潮中坚守传统,力图保护和传承中国文化的精髓。

这也唤起了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保护的意识。

在我的阅读中,我也发现了中国人民对独立和自由的追求。

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中国人民始终不断追求民族独立和权利平等。

他们的努力和牺牲最终催生了新中国的诞生。

这段历史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英雄和英雄事迹,他们的努力和奉献形成了中国近代史的丰富多彩。

近代史读书报告

近代史读书报告

《晚清七十年》李杰 1120112515 10111102 《晚清七十年》洪秀全是个宗教狂热分子;李鸿章是个应与周恩来齐名的大外交家;康有为则是个自大狂,教条主义先驱;义和团那些刀枪不入的教民于今天的红卫兵无异,袁世凯则是治国强将,乱世枭雄,就连孙文都被挂上了独裁者的帽子,与袁世凯在某些方面一样,只不过老袁傻到把自己想当头的意思弄得太明显,轰轰烈烈搞一场复辟帝制,自掘了坟墓,怎么也应该借个更进步的制度作幌子。

中国国家转型论革命主题副题时代读《晚清七十年》作者:唐德剛唐老先生提出历史三段论的观点,在他看来中国四千年的历史可以划分为三大阶段,其中自夏商周到秦皇汉武为中国的封建时代,从秦皇汉武到晚清为中国的帝制时代,而晚清民过之后则为中国的民治时代。

两次转型即为从商鞅变法到汉武帝确定以郡县制为代表的中央集权制的从封建时代到帝制时代的转型,和从鸦片战争到目前以及以后一直持续的从帝制时代到民治时代的转型。

在文中,唐老先生如此说到:“自夏禹家天下以后有记录可征之国史,凡四千余年(公元前2200至公元2000年)。

四千年中,如按我民族所特有之社会型态发展之程序而分析之,则四千年来我民族之社会政治型态之发展.盖可综合之为三大阶段,亦即封建、帝制与民治是也。

从封建转帝制,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

从帝制转民冶则发生于鸦片战争之后,吾侪及身而见之中国近现代史之阶段也。

笔者鄙见认为此一转型至少亦非二百年以上难见肤功也。

换言之,我民族于近代中国所受之苦难,至少需至下一世纪之中期,方可略见松动。

此不学所谓两大转型也。

”作者认为历史的发展是渐进的,阶段性的,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在原文中这样说到:“鸦片战争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性,长话短说,便是它推动了上述从帝制阶段向民治阶段的转型。

在这两大阶段之间,它是个分水岭。

战前我国的社会政治制度(毛泽东所说的秦法政)是千年未变的;战后的中国那就十年一变了,甚至变得面目全非。

中国近代史论著读书报告

中国近代史论著读书报告

中国近代史论著读书报告第一章:引言《中国近代史论著》是一本系统性较强的中国近代史论著,由历史学家王守义编写而成。

该书主要探讨了中国近代史的主要事件和思想,对于我们深入了解中国近现代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二章:中国近代史的背景和主要事件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经历了一系列的战争和变革。

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重要事件,中国近代史上出现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变革,对中国近代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三章:中国近代史的思想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近代史上出现了一系列思想,如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文化保守主义等。

其中,文化保守主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种典型思想,其代表人物为康有为和梁启超。

康有为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通过中西文化融合,实现中国现代化。

而梁启超则主张在传统文化基础上改良,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第四章:中国近代史的启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启示。

首先,要深刻认识到中国近代史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从而更好地应对当下的历史任务。

其次,要推进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提高国家综合实力。

最后,要充分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西文化的融合,促进中华民族的全面发展。

第五章:结论《中国近代史论著》是一本系统性较强的中国近代史论著,它主要探讨了中国近代史的主要事件和思想,对于我们深入了解中国近现代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我们可以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更好地指导现实的发展,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复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读书报告交流稿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读书报告交流稿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读书报告交流稿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华的屈辱史,它警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青年学生应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人民抗争史,它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不畏强暴的民族,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中国近代史又是一部民族探索史,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阶级局限性,都不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不能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第一部分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目光投向青年。

这些文字可谓耳熟能详,字字珠玑,充满了革命先辈对青年人的信任和希冀。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

展望未来,我国青年一代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那作为我们青年一代,该如何身体力行,接过前辈们手中的接力棒,为实现中国梦而奔跑呢?概括说来便是独立自主、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实事求是、崇尚科学。

这就要求我们年人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凝聚青年力量,把学习作为自己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增强知识更新的紧迫感。

当然这里的学习应该是广义上的学习,既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向实践和人民群众学习,勇于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国家建设的一线、项目攻关的前沿去经受锻炼、增长才干,不断提高与时代发展和事业要求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

要勇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敢于上下求索、开拓进取,以青年人特有的锐气和潜能,怀揣中国梦想,“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努力使自己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材,为实现中国梦奉献智慧和力量。

”第二部分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于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

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毫无疑问,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

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

与中国近现代史有关的书籍读书报告

与中国近现代史有关的书籍读书报告

与中国近现代史有关的书籍读书报告一、引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学习和研究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重要参考书籍。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深入了解了近现代中国的发展历程,还对历史事件、人物和思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本报告将简要介绍本书的内容、作者及阅读体验,并重点阐述我从阅读本书中获得的主要收获。

二、内容概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一本全面介绍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书籍,涵盖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当代中国的发展历程。

本书共分为八个章节,按照时间顺序,详细介绍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人物和思想。

作者在书中不仅客观地描述了历史事件,还对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评价,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律。

三、作者介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作者是著名历史学家李侃。

李侃先生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对中国近现代史有着深入的了解和独到的见解。

他的著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影响力。

四、阅读体验阅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一次非常愉快的学习经历。

本书的叙述方式简洁明了,语言生动易懂,使得读者能够轻松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同时,书中丰富的历史资料和图片也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

在阅读过程中,我不仅了解了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还对历史人物和思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此外,作者在书中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评价也让我受益匪浅。

五、主要收获通过阅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我获得了以下主要收获:1. 深入了解了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历程。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人物和思想,帮助我全面地认识这段历史时期。

2. 增强了历史思维能力。

作者在书中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评价,让我学会了如何从多个角度看待历史问题,培养了我的历史思维能力。

3. 认识到了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内在逻辑。

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学习,我认识到历史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些规律和内在逻辑对于我们理解当今社会和预测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 激发了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兴趣。

通过阅读本书,我对中国近现代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能够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研究这段历史时期。

中国近代史读书报告

中国近代史读书报告

中国近代史读书报告目录1. 中国近代史概述1.1 清朝末期1.2 辛亥革命1.2.1 辛亥革命的背景1.2.2 辛亥革命的影响1.3 民国时期2. 国民党与共产党的斗争2.1 国民党的崛起2.2 共产党的发展2.2.1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2.2.2 共产党在长征中的表现3.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3.1 抗日战争3.2 解放战争3.2.1 解放区的建设3.2.2 八路军、新四军的战绩4.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建设4.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4.2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4.2.1 对私有制度的改革4.2.2 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中国近代史概述中国近代史是指从清朝晚期至20世纪中叶的历史时期。

这一时期经历了清朝的衰落、辛亥革命的推翻封建专制、国民党与共产党的斗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最终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近代史是中国历史上颠扑不破的一页,在这段历史中,中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清朝末期清朝末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这一时期清政府的腐朽无能、外国列强的侵略、民间起义的频繁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动荡。

光绪皇帝的挂名统治,使得社会矛盾不断激化,清朝逐渐走向了灭亡的边缘。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革命,推翻了清朝的专制统治,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

辛亥革命在中国社会和政治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为后来的政治变革奠定了基础。

辛亥革命的背景辛亥革命的背景是清政府的腐朽和外国列强的侵略,以及中国国内的日益加剧的社会矛盾。

许多知识分子和革命者为了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积极投入到辛亥革命的洪流之中。

辛亥革命的影响辛亥革命的影响深远,不仅为中国政治制度的变革奠定了基础,也促使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加速。

辛亥革命的胜利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民国时期民国时期是中国近代史中一个重要的阶段,国民党与共产党的斗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事件相继发生,为中国迈向现代化社会打下了基础。

民国时期的变革和动荡,为中国的未来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中国近代史读书报告

中国近代史读书报告

《那一段历史,我们都习惯了吗?》专业:临床医学一系xx班学号:139800xx在中国近代史的吴炜老师推荐下,我拜读了由张鸣前辈写的书《重说中国近代史》,该书语言诙谐,让本来稍带点枯燥无味的历史带上了趣味性。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脑海中一直响起了“弱国无外交”这句话,那一段历史,不得不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耻辱,但是反观当代,似乎越来越多的人遗忘了这一段深沉的历史,不管是真的没有涉及,或者不感兴趣,抑或了解这段史料但无法正面面对这段惨痛的历史,这些都是危险的,其中我们难道没有觉察到这个危险的信号吗?难道那一段历史,我们都习惯了吗?习惯逃避,习惯抵触,习惯无视,习惯抛弃吗?如果不想再重蹈覆辙,我们应该认真把这段历史当为警钟,时刻警醒我们要自强不息,时刻记住曾经民族的伤痛吧。

而这也是研究历史想带来的效果;正如张鸣前辈在文中所说:冷静的审视过去,然后去看待我们的未来,尽早学得聪明一些,不要总在一个坑里反复折腾、反复跌倒。

如果我们不能很正确地看待这段历史,我们很难吸取教训,很难避免过去的悲剧。

我们必须从心理上走出我们的中世纪,才有前途,过去的辉煌历史才有价值。

当然惨痛的历史亦然!回首一段史实,首先要摆正态度,如果带着扭曲的心态去看历史,很多人最后会陷入过度的意淫世界中,这样的醉生梦死、纸醉金迷毫无疑问会危害这个人,最后会沉迷在这种自欺欺人的走火入魔状态中,这与历史是促人进步已经是背道而驰,问题固然不是很大;但是倘若整个民族使然都带有这样的心态,灭族的命运会逃脱不掉吧。

不过当代的国人对待这段历史没有上述的心态,但是却有着三种较为奇异的心态,作者也有趣地把这三种心态分别比喻为‘怨妇’、‘泼妇’、‘情妇’心态,前两种心态明显带有着偏激的态度,要不就是怨恨世界列强欺负我们弱小,要不就是一直不服世界列强的欺凌,认为历史上我们一直都在反抗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侵略。

抱有第一种心态的人,你们怎么能带有这么幼稚的想法呢?‘弱肉强食’这样的规则似乎一直都存在吧,所以弱小的自己怎么可以怨恨对方欺凌自己,你能选择的只有两条路:要不逐渐强大起来,能够和它们分庭抗礼;要不就静静等待灭亡的命运。

中国近代史读书报告

中国近代史读书报告

中国近代史读书报告
《中国近代史》一书是中国历史学家李中清的著作,被公认为中国近代史领域的经典之作。

该书主要讲述了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近现代历史发展过程,涵盖了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五卅惨案等重要事件和历史人物。

《中国近代史》以严谨的史料和翔实的史实为基础,深入剖析了中国近代史的背景、原因和影响。

一方面,该书揭示了中国封闭的国门政策、传统文化的约束以及西方列强的积极干预等因素对中国近代史产生的重要影响;另一方面,该书也探讨了中国近代史中一系列的内部因素,如内忧外患、政治腐败、社会不公等问题。

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中国近代史》还深入挖掘了中国近代化的尝试和改革。

李中清通过研究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历史事件,总结出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种种尝试和教训,并呼吁中国社会要坚持自强不息,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

该书的价值还在于,它对中国近代史的各个阶段和历史人物进行了全面的评述和分析。

李中清以丰富的历史资料和深入的研究,给读者呈现了一幅生动而立体的中国近代史画卷。

同时,他对历史人物的塑造也十分细腻,力求展现他们的思想、品质和行为。

总的来说,通过阅读《中国近代史》,我不仅了解了中国近代
史的发展脉络,更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近代史中的挣扎、困惑和希望。

这本书不仅是中国近代史领域的重要参考资料,更是一部值得广大读者深入研读和思考的学术著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经现代史读书报告
姓名:李晓诚
学号:1100710012
班级:11015004
书名:旷世名相曾国藩
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
《旷世名相曾国藩》读书笔记最近看了池子华写的《旷世名相曾国藩》一书,这本书对曾国藩的整个人生做了比较详细的叙述,尤其是他平定太平天国起义和发起洋务运动两件事情。

读了这位对中国近现代史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的人生传记,我感慨颇多。

曾国藩,生于嘉庆十六年(1811)年,死于同治十一年(1872年),历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四朝,这个时期正处于中国社会大变革的时期,经历了100多年的康乾盛世的大清王朝国力已经日渐衰退,人口爆炸,而官吏贪污腐败,田地也逐渐被少数人所掌握,武备废弛。

大清帝国是一个腐朽不堪的封建王朝,各地名变迭起,闭关锁国的大清帝国还沉浸在天朝上国的美梦里。

而此时欧洲由于文艺复兴运动,科技的不断发展促使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其中英国正在经历第一次革命,英国逐渐成为了世界工厂,为了寻找市场以及获得工业原料,它的目光逐渐转向了东方的中国。

而面对汹涌而至的资本主义潮流,清朝统治者却没有把握时机,却不料危机就在眼前。

曾国藩就在这个时候出生于湖南长沙,在他出生的时候谁又知道这个孩子就是能延续大清半个多世纪气运的人呢?然而事实就是这样。

曾国藩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他祖父因青年时期荒废了学业而把所有的希望寄托了晚辈们的身上,而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却资质平
平,历二十余年才考上秀才,所以在他出生后,一家人的希望也就都落到了他的身上,他也不负众望,勤奋好学的他在1838年,年仅28岁的他就考中了进士,开始了他的围观之路。

在1838年到1852年,曾国藩先是在翰林院作为翰林读了九年左右的书,他也做到了一心只读圣贤书,对时政没给予多少关注,直到1847年,他升任礼部侍郎的时候他才开始关注政治。

此时经历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的中国,已是民怨沸腾,终于在1851年爆发了洪秀全领导的金田起义。

清廷派兵遣将也无法扑灭革命的熊熊烈火。

面对内忧外患的国家,曾国藩勇敢的向当时的咸丰皇帝上疏直谏,建议皇帝广纳良言,任用贤能,由于言辞激烈,差点被皇帝问罪,但被大臣吿免,反被升职,在这段时间他十年七迁,连升十级,可谓官运亨通。

1852年,太平军攻入湖南。

此时在家守孝的曾国藩再也坐不住了,他接受了朝廷要其帮办湖南团练的命令,开始编练湘军,此时的他也由文官逐渐成为了军事统帅。

作为深受儒家影响的曾国藩,他在治军的时候,不仅赏罚分明,而且把儒家理论的‘仁’与‘礼’也作为治军的理念,同时他明正军纪,最终使湘军成为了一支颇具战斗力的部队。

此段时期,清廷总共任命了49个团练大臣,最后只有曾国藩所统率的湘军镇压太平天国成功,这充分说明了曾的过人之处。

在1854年到1864年10年的时间里,曾国藩率领湘军镇压太平天国起义。

在这期间,他有两次因失败而自杀未遂的耻辱纪录,但他再仆再起,每次吸取了失败的经验教训,蛰伏待机,最终他等到了好的时机。

他攻下了安庆,天京的门户因此洞开,他也最终攻下了金陵,
此时他的文治武功可谓到达了顶点。

此后他也作为“中兴第一名臣”而倍受清廷重用。

在1867年时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藩处理了扬州教案,最后的结果是很屈辱的,但这也不能把所有的责任全推到曾国藩的身上,此等对外态度正是反映了清廷当政者的对洋人奴颜婢膝的态度。

后来的天津教案也是由于这个原因。

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他的名声大损,一时被人骂为卖国贼。

在19世纪六十年代,中国兴起了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洋务运动。

曾国藩作为两江总督,与左宗棠、李鸿章等人一起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发展,洋务运动有双重目的:对内镇压农民起义,对外御侮自强。

因此洋务运动同时具有反动性和先进性两个特点,但是它作为近代运动,它的进步意义却不可低估,它是中国由传统走向近代的里程碑。

而作为运动发起人与倡导者的曾国藩,他功不可没,因此他又可以被称为“洋务运动之父”。

在这一段时间,曾国藩还听取了曾经出过刘洋的容闳的建议,派遣幼童出国留学,开启了留学风气之先,这位中国走向世界架起了一座桥梁,培养了一批卓越的人才,推进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也加速了中国走向现代社会的脚步,从这一点看,他又为近代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这之后,曾国藩离他的人生终点也不远了。

曾国藩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具影响的人物,他生前毁誉参半。

他既有中兴第一名臣的美誉,后又由于在‘扬州教案’、‘天津教案’中奴颜卑膝的对外态度而被人骂为卖国贼。

后人也对曾国藩的褒贬不
一,不过多数还是称赞。

梁启超尤其对他倾心推崇,说他“立德、立功、立言,三并不朽”。

中国现代史的两位著名人物,毛泽东和蒋介石二人也都高度评价过曾国藩这个人。

毛泽东曾说“予于近人,独服曾文正”等话,蒋介石更是对他推崇备至,认为他“是为吾人之师资”。

其实无论褒贬,都是从不同方面看他这个人的原因,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看的角度不同因此评价也因人而异。

我还是认为著名革命家章太炎对的评价比较公正:“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

也正如本书最后所说的理解二字所要表达的意思一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