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青少年犯罪现状及原因分析
浅析农村青少年犯罪心态及其预防措施
从 犯 罪 主体 来 看 , 这些 犯 罪 的农 步形 成 时期 , 是人 生 中最 富 于变 化 也
村 青 少 年 大 多 是 失 学 、 学 、 守 在 而不稳 定 的时期 。由于农村 青少 年所 辍 留
社 会影 片 “ 拜把 子 ” 称 兄 道 弟 。久 而 ,
久 之形 成 一定 的 团伙 , 确 立一 定 的 家 或 者 进 城 务 工 失 业 者 ,他 们 的 共 处社 会 环境 较 差 , 小带 、不 健康 的 电影 、 与城 镇 青少 年 犯 罪相 比 , 村 青 常 识 , 们 在 作案 过 程 中往 往 表 现 出 农
诱惑腐蚀了部分青少年的 少 年 的犯 罪具 有 明显 物欲 性 , 表现 在 与 年龄极 不相 称 的疯 狂 与残忍 。在实 电视情节 ,
对 策 三农 ・ 农村 教育
栏 目编 辑 : 彭 永 投 稿 邮箱 :e Is n o g 1 6c m h xe a n n @ 2 .o
浅析农村青少年犯 罪心态及其预 防措施
/ 小 玲 朱
一
、
农 村青 少年 犯罪 的特点
有 原始 性 和 暴力 性 的特 点 , 往往 在 对 显上 升趋 势 。在一 些 比较 落后 的农村
唆影 响 。
易走上 违法 犯罪 的道路 。 ( ) 二 家庭 原 因
( ) 发 展趋 势 上 看 , 六 从 ・ 罪和 眭犯
女性青 少年 犯罪 凸现
由于 农 村 存 在 诸 多 客 观 的 和 主
地 区 , 少 年 的文 化 生 活 贫 乏 , 神 青 精 ( ) 与城 镇 青 少 年 犯 罪 的 对 人 的伤 害上更 显 出极强 的破坏 性 。由 一 从
比来看 , 有 明显的 物欲性 具
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原因探究
中 图分类号 : 2. D90 5
一
、
问题 的提 出
在犯 罪学 、 会学等 研究层 面上 提到青 少年这 一概 念时 , 护人 不仅不 能照顾 青少年 , 需要青 少年 的逆 向照顾 , 样不 仅 社 目 还 这
前 比较一 致的看 法是年 龄在 l 到 2 岁之 间 的社会成 员 。这 一 给他们 的生活增添 了很 大的负担 , 4 5 0 而且给他 们的学 习带来 了极大 在主 观上 要么 出于祖 辈亲属 对孙辈 的溺爱 , 或包庇 年龄 阶段 的人生理发展 变化迅 猛, 精力 旺盛 , 性高 : 兴奋 但心理 发 的负 面影 响。 展 与社会 成熟 相对滞 后 ,辨别是 非 能力与 自我控 制 能力相对 较 纵容或 放任 自流 ; 要么 出于 错误 的管教认 识 , 将教 育责任 完全推 低, 因而是 极易产 生犯罪 的群体 。众所 周知 , 国是一个 农业 大 给 学校 。而其 他 亲朋或 托教 机构 则认 为 自己与孩子 之间 的关系 我 国, 目前 为止 , 到 农业人 口仍 占总人 口的 8 %, 照这个 比例推 较 远 , 0 按 只是 临 时代 管 , 负教育 责任 。这种 实际状 况这使得 农村 不 算 , 村青少 年的 比例也应 占到 全国青 少年人 口总 数的 8 %。 农 0 而 留守青少年 在成 长 的过程 中缺少正 确理念 的引导和教育 , 容易误 且 由于城 市家庭普 遍为独生 子女 , 农村 家庭多数 都有两 到三个子 入歧 途 。
成 为主 导观 点。 在 导致青 少年 犯罪 的外部 因素 中常见 的分 析也 性循 环 。 0 不 外乎家庭 、 学校 、 会三大方 面 , 社 关键 就在于 分析 问题 时不能流 ( ) 村 留守青 少年 的教 育环 境 二 农 1 家庭教 育的 缺失 。由于文 化素质 、 . 思想认 识等原 因 , 临时
青少年犯罪调研报告
青少年犯罪调研报告背景青少年犯罪是社会中一个严重问题。
为了了解青少年犯罪的情况以及其影响因素,我们进行了一项调研。
本报告旨在总结调研结果并提出一些建议。
调研方法我们采用了多种方法来收集数据和信息。
其中包括对法律文件的研究、访谈青少年犯罪者、及与青少年犯罪相关的专家讨论等。
调研结果根据我们的调研,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发现:1. 青少年犯罪率呈现上升趋势,在一些地区达到了令人担忧的水平。
2. 家庭环境是青少年犯罪的一个重要因素。
家庭关系的不稳定、缺乏关爱和监督、父母犯罪和家庭贫困等问题都会增加青少年犯罪的风险。
3. 教育水平和就业机会缺乏也与青少年犯罪有关。
没有受过良好教育和没有工作的青少年更容易参与犯罪活动。
4. 社区环境也会对青少年犯罪产生影响。
社区犯罪率高、缺乏社会支持和良好的角色模型都会增加青少年犯罪的风险。
建议基于我们的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来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发生:1. 加强家庭支援和教育。
提供支持给家庭,帮助他们建立稳定而温馨的环境,加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提供适当的监督和引导。
同时,加大对青少年的教育投入,促进他们的研究和发展。
2. 提供多样化的教育和就业机会。
确保每个青少年都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并提供适当的职业培训和就业机会,以帮助他们融入社会。
3. 改善社区环境。
增加社区安全措施,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体系和角色模型,为青少年提供积极的社交环境。
结论青少年犯罪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多个因素。
通过加强家庭支持、提供良好的教育和就业机会,以及改善社区环境等措施,我们可以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发生,并为他们创造更好的未来。
青少年犯罪原因分析
青少年犯罪原因分析--------------------------------------------------------------------------------2005年9月22日点击:1403次青少年是指年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这一时期被犯罪心理学家称作为“危险年龄”段。
青少年由于生理、心理原因,认知能力较差,人格不健全等主观因素与社会环境不良的客观原因的综合作用,造成了近几年青少年违法犯罪呈上长官趋势的严峻形势,青少年犯罪已成为全球瞩目的社会问题。
青少年犯罪,不仅涉及面越来越广,而且手段表现为智能化、集团生命线、残忍化,暴力倾向越来越明显,给青少年本身以及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责影响。
因此,分析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对预防和减少青少年人违法犯罪,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和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一、青少年犯罪的外部环境1、家庭家庭是一个人一生中所面临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一个人所遇见的第一位老师。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的举止言行和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对孩子的成长有重大影响。
父母的行为不检点,或者采取溺爱、打骂等不正确的教育方法,都会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后果。
家庭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种状况:——部分农村家庭经济贫困,使大量青少年人辍学。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90%以上,农民家庭年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占60%。
在农村,绝大多数的农民仍然从事着传统农业生产,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基本上没有改变“靠天吃饭”的命运,加之农业耕地日趋减少,农民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中持观望态度的较多,同是缺乏科学技术和资金来源,因而农村家庭收入普遍较低,几乎只够维系全家人温饱和少量的青少年教育的开支。
在目前农村中、小学辍学者中绝大部分是由于家庭贫困原因所导致。
——农村家长文化素质偏低,法制意识淡薄,家庭暴力现象时有发生。
据有关部门统计,现在农村青少年父母为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的占70%,并且绝大多数青少年父母不知道有《未成年人保护法》。
农村青少年犯罪的几个问题的
学校教育的不足和缺陷
教育资源不足
农村地区学校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如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简陋等,难以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
教育内容的缺陷
农村学校教育往往只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德育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导致青少年缺乏正 确的价值观和判断力。
社会环境和不良风气的诱导
社会贫富差距
农村地区贫富差距较大,一些贫困家庭的 青少年容易产生不平衡心理,进而产生偷 窃、抢劫等犯罪行为。
任感。
预防道德失范
通过道德教育,预防农村青少 年出现道德失范行为,如欺凌
、盗窃等不良行为。
打击网络犯罪,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
加强网络监管
政府和社会应加强对网络 的监管和管理,建立网络 安全制度,预防网络犯罪 的发生。
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引导农村青少年树立正确 的网络安全观念,提高他 们的网络安全意识和自我 保护能力。
加强对家长的监督和管理,确 保家长履行监护职责,关心孩 子的身心健康。
加强学校教育,提高青少年的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
加强学校德育教育,注重培养学 生的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
开展法制教育活动,普及法律知 识,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
务。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开展心理 辅导和咨询服务,帮助学生解决
心理问题。
社会环境
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加强对农村青少 年的关注和支持,提供必要的帮助 和引导,改善他们的成长环境。
开展道德教育,强化青少年的道德观念
培养道德意识
通过德育课程、主题班会等形 式,引导农村青少年树立正确 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强化
他们的道德意识。
加强道德实践
通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形 式,让农村青少年参与道德实 践,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和责
论农村青少年犯罪状况、原因及预防
论农村青少年犯罪状况、原因及预防【摘要】农村青少年犯罪在近年来逐渐呈现出增长的趋势,为了深入了解其犯罪现状以及原因,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探讨了农村青少年犯罪的种类、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和个体因素。
研究发现,农村青少年犯罪主要类型包括盗窃、欺凌和毒品犯罪;社会因素如经济困难、教育资源匮乏等是犯罪的重要原因;而家庭因素如家庭教育不善、监护不力也是农村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加强家庭教育和提升社会支持体系的策略,以预防农村青少年犯罪,促进农村社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农村青少年犯罪、现状、原因、预防、种类、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个体因素、策略、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体系。
1. 引言1.1 农村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农村青少年犯罪虽然在整体犯罪率中占比较小,但却在近年来逐渐呈上升趋势,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据统计数据显示,农村地区青少年犯罪率不断攀升,其中包括盗窃、抢劫、贩毒等违法犯罪行为。
与城市青少年犯罪相比,农村青少年犯罪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犯罪类型的多样化和人群年龄的低龄化。
农村青少年犯罪的现状还表现为犯罪人数增长快速、犯罪手段愈发隐蔽等特点,给农村社会治安带来一定的影响和困扰。
农村青少年犯罪的现状不仅直接危害了社会治安秩序,也对青少年本人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
深入了解农村青少年犯罪的现状、探讨其原因和预防策略,势在必行。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农村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及原因,为有效预防和减少农村青少年犯罪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通过对农村青少年犯罪种类、原因以及社会、家庭、个体因素的分析,可以揭示农村青少年犯罪的底层机制,为相关部门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通过研究农村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可以帮助社会更好地认识和关注这一群体,促进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共同为农村青少年犯罪问题的解决找到有效途径。
该研究旨在提出预防农村青少年犯罪的策略,加强家庭教育,提升社会支持体系,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农村青少年健康成长做出积极贡献。
街道青少年犯罪情况汇报
街道青少年犯罪情况汇报近年来,街道青少年犯罪情况日益严重,给社会治安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街道青少年犯罪的情况,本文将对街道青少年犯罪情况进行汇报和分析。
首先,街道青少年犯罪主要集中在盗窃、抢劫、打架斗殴等方面。
据统计,近一年来,街道青少年犯罪案件数量呈现上升趋势,其中以盗窃案件为主要表现。
青少年盗窃案件的数量占据了整个青少年犯罪案件的绝大部分,这给社会治安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其次,街道青少年犯罪的背后原因主要有家庭教育不善、社会环境恶劣、心理问题等。
在家庭方面,一些青少年缺乏家庭教育,家庭关系紧张,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缺乏耐心和方法,导致青少年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在社会方面,一些青少年生长在贫困地区或者社会环境恶劣的地方,缺乏良好的社会支持和资源,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
在心理方面,一些青少年存在心理问题,如自卑、焦虑等,导致他们产生不良的行为。
再次,针对街道青少年犯罪情况,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加以解决。
首先,加强家庭教育,培养父母对孩子的正确教育观念,帮助他们更好地教育孩子,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改善社会环境,提供更多的社会资源和支持,为青少年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
最后,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青少年解决心理问题,引导他们正确处理情绪,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综上所述,街道青少年犯罪情况严峻,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来加以解决。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发生,为社会治安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
希望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能够关注并重视这一问题,共同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贡献力量。
留守青少年犯罪的心理成因与预防的措施分析
留守青少年犯罪的心理成因与预防的措施分析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很多父母到大城市工作,把孩子留在农村或者小城市,这就导致了留守儿童的问题逐渐凸显。
留守儿童指的是父母或监护人长期不在身边,常年由其他人或者亲戚朋友照顾和管教的儿童。
留守儿童往往面临着身心健康、教育和社交等方面的问题,其中青少年犯罪问题尤为突出。
本文将分析留守青少年犯罪的心理成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1. 父母缺位和家庭教育不足:由于长期分离,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陪伴和正确的家庭教育。
父母对于孩子的情感关怀和引导,对孩子思维和行为的规范,都无法及时有效地传达给留守儿童,这就容易导致留守青少年的行为失控和违法犯罪的发生。
2. 得不到适当的关注和关怀:留守儿童往往身边没有父母或亲密的家人陪伴,导致他们感到无所依靠、孤独和失落。
这种情绪的积累会逐渐导致留守青少年自卑心理的形成,并为之后的犯罪行为提供了心理基础。
3. 社会交往困难:由于长期的身处异地环境,留守儿童缺乏与同龄人的交往机会。
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相对较差,容易感到孤独和无助。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往往会寻求刺激和满足感,导致违法犯罪的冲动。
4. 对于自身价值的迷茫:长期缺乏家人关爱和正确的教育,留守儿童往往感到自己的价值得不到肯定和认可。
这种自我认同和价值迷茫会导致他们寻求其他途径来获取自信和满足感,从而陷入犯罪行为。
1. 家庭教育的加强:虽然父母无法亲身照顾孩子,但他们可以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与孩子保持沟通,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激励。
必须加强亲属之间的教育协作,亲近的亲戚或邻居可以帮助照看留守儿童的学业和心理健康。
2. 建立严格的监护体系: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监护工作,确保他们的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
可以建立起完善的留守儿童关爱中心,提供学习、生活辅导和心理咨询等服务,让留守青少年获得更多关爱与支持。
3. 学校和社会的关注:学校应当引导留守青少年积极参与课余活动,建立社团组织和体育俱乐部等,为他们提供社交交往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自信心。
青少年犯罪社会调查报告
青少年犯罪社会调查报告青少年犯罪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对社会治安和青少年群体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本报告旨在全面调查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原因和解决办法,以期为相关机构提供有针对性的参考和建议。
一、背景介绍青少年犯罪指的是未成年人以及年轻人在不法行为上涉及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
根据我国公安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案件数量呈上升趋势,涉及的犯罪类型也日益多样化。
青少年犯罪不仅给受害人造成伤害,更对青少年本身的成长造成阻碍。
二、青少年犯罪的现状1. 青少年犯罪案件数量持续上升。
根据公安部门的数据统计,青少年犯罪案件从20xx年到20xx年间增长了X%,其中暴力犯罪和财产犯罪最为突出。
2. 犯罪类型多样化。
青少年犯罪涉及的犯罪类型从传统盗窃、抢劫,扩展到网络犯罪、欺诈等新型犯罪手法。
3. 青少年犯罪普遍呈现低龄化趋势。
一些犯罪行为的起点年纪逐渐下降,一些中小学生因少年犯罪而受到处理的案件也有所增加。
三、青少年犯罪的原因1. 家庭环境的问题。
家庭关系不和谐、父母缺乏教育指导、家庭暴力等都可能导致青少年犯罪倾向增加。
2. 教育体制的不完善。
学校对青少年的教育关注度不够,教育内容无法满足个体的需求,缺乏法治教育的普及。
3. 社会环境的影响。
传媒内容过于暴力、社交网络的不良引导等社会因素也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形成产生负面影响。
四、青少年犯罪的解决办法1. 家庭教育的加强。
提高父母的教育意识和教育水平,构建和谐的家庭环境,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教育指导。
2. 学校教育的改进。
加强法治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3. 社会治安的改善。
增加社区治理力度,完善法律、法规,提高公共安全设施水平,提供更多的娱乐和文化活动,吸引青少年参与。
4. 培养良好的上网文明。
加强网络安全科普教育,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提高他们的网络素养和辨别能力。
五、结语青少年犯罪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试论农村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与预防
农村青少年犯 罪呈现出低龄 化、暴力化、 团伙化的趋势。
农村青少年犯 罪的原因主要 包括家庭教育 的缺失、学校 教育的不足、 社会环境的负
面影响等。
预防农村青少 年犯罪需要家 庭、学校、政 府和社会各方 面的共同努力, 加强教育、关
爱和引导。
农村青少年犯罪类型多样化
暴力:由于缺乏教育和引导, 部分农村青少年容易采取暴 力手段解决问题。
提高全社会对农村青少年犯罪的重视和关注程度
媒体宣传:利用 媒体宣传农村青 少年犯罪的危害, 提高公众意识
教育培训:开展 针对农村青少年 的教育培训,提 高其法律意识和 自我保护能力
社区参与:鼓励 社区参与农村青 少年犯罪的预防 工作,建立有效 的社区支持体系
家庭责任:强调 家庭在农村青少 年犯罪预防中的 责任,加强家庭 教育指导
农村青少年犯罪的 原因与预防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abc
目录
添加目录项标题
农村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农村青少年犯罪的治理对 策
农村青少年犯罪的现状
农村青少年犯罪的预防措 施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农村青少年犯罪的 现状
农村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
农村青少年犯 罪率持续上升, 已经成为社会 关注的焦点问
加强法律法规宣 传教育,提高农 村青少年的法律 意识和自我保护 能力。
加强司法机关与政府部门的协作配合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司法机关与政府部门的沟通与协作。 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研究解决农村青少年犯罪问题。 加强司法机关对政府部门的监督,确保政策落实到位。 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共同打击农村青少年犯罪行为。
完善学校教育,提高教育质量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 教师素质
农村留守儿童青少年犯罪分析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青少年犯罪分析研究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加剧,农村留守儿童和青少年问题日益凸显。
这群在农村由于父母外出务工而长时间独自留守的孩子,常常面临诸多困境和挑战,其中包括犯罪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和青少年犯罪问题的存在,既是社会现实的反映,也是社会问题的产物。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农村留守儿童和青少年犯罪率逐年上升,呈现出不容忽视的趋势。
那么,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首先,留守儿童和青少年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监护,心理成长过程中存在较大的空缺和缺失。
缺乏家庭温暖和父母的教育指导,使他们容易受到外界不良信息的影响,产生逆反心理和犯罪倾向。
此外,留守儿童和青少年缺乏社会支持和关爱,往往在同龄人中感到孤立和沉寂,容易陷入不良的社会群体,受到犯罪团伙的勾引和利用。
其次,农村留守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状况也成为犯罪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父母在城市工作,留守儿童和青少年大多依靠祖辈或他人照料,缺乏正规的教育与培养。
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力量不足,导致留守儿童和青少年在心灵成长和价值观念的塑造方面缺乏正确的引导,容易走上犯罪的歧途。
第三,经济困难也是农村留守儿童和青少年犯罪问题的诱因。
父母外出务工,家庭经济状况不佳,导致留守儿童和青少年缺乏足够的物质生活保障和精神慰藉。
他们常常缺少自信心和自尊心,为了获得他人的认同和满足感,不惜违法犯罪,以获取快速的经济回报。
此外,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是农村留守儿童和青少年犯罪问题的外部原因。
农村社会结构相对封闭,信息闭塞,社会服务不健全,社会治安不稳定,留守儿童和青少年容易受到社会问题的影响和侵害,增加了犯罪行为的产生和蔓延。
为了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和青少年犯罪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治理。
首先,加强家庭教育,提高父母的教育意识和能力,建立和完善留守儿童和青少年的家庭关爱体系,增加家庭温暖和教育指导。
其次,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推动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师资水平,加强对留守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培养,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当前农村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关键 词 :农 村 青 少 年
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犯罪 原 因 对 策
、
当前农 村青 少年犯 罪的特 点
( 一) 从犯罪性 质看 ,盗窃犯 罪最为 突出 近 年来 ,虽然 我 国整 体 经济有 了较 长足地 发 展 ,人 民 的生活 水平有 了较 大提 高 ,但是 农村经 济 的发 展严 重滞 后 , 城乡 差距逐 渐扩 大 。农村 人 口的物 质 生活 依然 处 于较 低 水 平 。因此 ,与城 镇 青少年 犯 罪相 比来 看 ,农村 青少 年的 犯 罪具有 明显 物欲 性 ,表 现 在犯 罪类 型 上 ,就是 盗 窃 ,抢劫 并 由此发展 到故 意伤 害案 件居多 。 ( 二)从犯 罪形式 看 ,两人 以上 共同犯 罪人数 增多 与城镇 青 少年 的相 对孤 立 、崇 尚个 性 不 问的 是 ,农村 青少年 喜欢 群体 活动 ,而且 宗族 内部 的血缘 关 系 ,宗族 与 宗族之 间的姻 亲 关系 ,为农 村 青少 年 的群体 意 识创 造 了可 能 。他 们常 常三 五个人 一伙 ,七八 个一 堆 ,仿 效 一些 港 台 黑社 会影片拜 把子 ,称兄道 弟 ,共 同实施犯 罪活动 。 ( 三)从犯 罪年龄看 ,逐 渐趋 向低 龄化 据 有关 数据 分析 ,从 1 9 9 8年 到 2 0 0 9年 ,青少 年作 案 平均 年龄 下 降 2岁 ,由 l . 岁降为 1 . 76周 57岁。 l 4—1 6岁 青少 年犯罪 状况 日益突 出 ,1 4岁 以下的犯 罪案 例也 明显 增 多。 ( 四)从犯 罪身份看 ,辍学 少年人数 居多 “ 留守孩 ”犯 罪情 况 出现 增 多趋 势 ,是 指父 母双 方 或 方 在外打 工而 留守 在 家乡 ,并 需要 其他 亲 人照 顾 的年 龄 在十 六岁 以下 的孩 子 ,父 母为 生 计而忙 于奔 波 ,无瑕 照 顾 子女 生活和 平时 的活 动情 况 ,另 外值得 注 意 的是 农村 青 少 年受不 良消 费 习惯 的影 响 ,或 是 交友 不慎 ,而走 上歧 途 的 较多。 ( 五)从 犯罪时 间看 ,白天作 案的增 多 近几年 随着 我 国经 济 的发展 ,农村 中外 出做工 的人 员 呈 现逐 年增 多的趋 势 ,白天 常常 会 出现 整 幢住 宅楼 无人 或 是 整个村 庄人 员稀 少 的状 况 ,少 年犯 根 据这 一 情况 已将 过 去 的 黑夜作 案 转 为 白天 作案 ,他们 大 多 选 择在 白天 作 案 , 趁城 区职工上 班 、乡村 农 民外 出做工 ,家 中无人 看管之 机 , 采取 撬 门扭锁 ,翻 箱倒柜 ,攫 取 钱物 ,给 城 区居 民 和村 民 们造 成很 大经 济损失 ,令 他f n 苦不迭 ,防不 胜防 。  ̄t 't ]
探析诱发农村青少年犯罪的因素
膨胀和不断寻找精神刺激, 直至走上犯罪道路 。 虽然全国推行九年义务教育 , 但是 由于农村落后的条件和经济的 影响, 很多青少年辍学 教育水平的普遍低下 , 使得青少年没有很好
的成长环境 , 无所事事 , 惹事生非 。 在农村 , 青少年三五一伙打架 闹事
非常普遍, 却没有很好的约束机制。 ( ) 三 农村学校教育的失衡 教育上的失衡形成思想上的失控, 一些乡村 中、 小学师资力量相
位, 德育和法制教育力度不够 。加之 , 很多农村家长认识不到知 识的 重要性 , 减少培养教育子女的费用 , 使他们过早地辍学 。 农村的素质教育侧重于升学的应试教育也是导致农村青少年犯 罪的一个因素 。农村有些教师 自身素质不高 , 由于农村条件 的艰苦 , 而不能全身心 的投入到教育事业 中, 在教学过程 中, 歧视后进 生, 动不 动就进行所谓 的“ 批评” 甚至是人格侮辱 , , 极大 的伤害 了学生幼 小的 心 灵 , 响 了身 心 健 康 。许 多 农 村 学 校 的教 学 和 管 理 模 式 僵 化 , 注 影 不 意和家长的沟通 , 以至于 出现 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的真空 。 的学 有
面均无法 与城市相 比, 这无形 c造成了农村青少年的 自卑心理, ¨ 在此
心 理 的 作 用 下 , 部 分 农 村 青少 年 爱 慕虚 荣 、 欢 攀 比 , 一 喜 为达 到 此 目的
常常铤而走险 。 者, 再 有些农村学生学习成绩差 , 受到老师、 同学的歧
视 ,自尊 心 受挫 , 生 强 烈 的 自卑 心 理 , 而 逆 反 心 理 和 报 复 心 理 增 产 进 强, 种情况往往导致他们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这
在我国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今天 , 传媒“ 城市中心 主义” 无疑展现 给农民的是“ 另一个世界”财 富的大量拥有、 : 消费的挥金如土、 生活条 件的舒适安逸 、 高档 的轿车、 穿着 的名牌…… . 媒体所呈现的生活世界 和农 民的生活世 界形成鲜 明对 比和 反差 。在不断关照 自身现实 处境 和对未来前途渺 茫的空隙中, 造成 了农村青少年的心理失衡和巨大的 被剥夺感 。城 市中心主义 ” “ 的传播方向, 疑在加 速农村 居民的心理 无 失衡和农村社会 的文化断裂 。
农村青少年犯罪成因及对策
治
教
经
纬
农村青少年犯罪成因及对策
文/ 南师 范 大 学 法 学 院 郭创 锐 华
近年来 。农村青少年 的违法犯 罪 问题 日益 突 出 .农 村 的 法 制 教 育 仍处于落后 的状态 ,加强针对农村 青 少年 的法制教育 .对构建和谐农
法犯罪的道路。
法制教育 的落后也正是青少年犯 罪
的主 要 原 因 。随 着 我 国法 制 建 设 的 推 进 。农 村 地 区 也 进 行 了普 法 宣传
往 往 在 没有 正确 的法 律 意 识 指 导 下
卷 ,我们发 现大多数的青少年犯的 家庭环境 和家庭 教育均存 在 缺陷 .
而 农 村 家 庭 的 法 制 教 育 则 更 是 缺
乏。
性也进一步促使其犯罪的暴力 性。
3 农 村 青 少 年 法 律 教 育 不 深 .
也 就 是 在不 懂 法 的情 况 下 进 行 了各 种 犯 罪 ,而更 多 的青 少 年 则 是 在 受
强 ,自制力差 ,容易感情用事。同
时 .由 于 这些 青 少 年 在 初 中 阶 段 没
1 重视不够 。学校法制教育形 .
式 化 和滞 后 性 通 过 调 研 ,我 们 发 现 ,农 村 地
有得到充分有效 的法 制教育和法制 意识的灌输 。使得他 们往往经不起
引诱 而失 足 。 其 次 。当前农村 青少年犯罪的 另 一个 较 为显 著 的特 点 就 是 团 伙犯 罪 。 由 于农 村 人 员 本 身有 着 强 烈 的
一
、
1青 少 年 犯 罪 呈 上 升 趋 势 .青 .
犯罪的作 用。 二 、 当前 农 村 地 区 青 少 年 法 制
青少年犯罪调研情况汇报
青少年犯罪调研情况汇报
青少年犯罪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呈现出一些新的
特点和趋势。
为了更好地了解青少年犯罪的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以下是我们的调研情况汇报。
首先,我们调研了青少年犯罪的类型和原因。
我们发现,青少年犯罪的类型多
种多样,包括盗窃、抢劫、打架斗殴等,其中以盗窃和抢劫居多。
而造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家庭环境不良、学习压力大、社会环境恶劣等因素。
另外,网络犯罪也逐渐成为青少年犯罪的新趋势,网络欺凌、网络诈骗等问题日益突出。
其次,我们调研了青少年犯罪的地域分布和年龄特点。
我们发现,青少年犯罪
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城市贫困地区更为突出,这与社会资源分配不均、教育资源匮乏等因素有关。
此外,我们还发现,青少年犯罪的年龄特点呈现出低龄化趋势,一些未成年人也参与到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中来。
再次,我们调研了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影响和对策建议。
青少年犯罪不仅给受害
人带来伤害,也对整个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
因此,我们建议加强对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和教育工作,包括加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
同时,也需要建立健全的青少年犯罪惩治机制,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打击,让青少年知道违法犯罪行为的严重性和后果。
综上所述,青少年犯罪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调研情况汇报,引起社会的重视,共同为预防和打击青少年犯罪而努力。
希望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能够关注青少年犯罪问题,共同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
当前农村青少年犯罪分析及控制
当前农村青少年犯罪分析及控制改革开放以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日渐突出,虽然国家对此实施了综合治理,快速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从整体上看,违法犯罪人数仍然逐年增加。
在我国青少年犯罪比例不断升高这一基本事实中,一个“异军突起”的现象即农村青少年犯罪的迅猛增长。
据2007年全国校园文化研讨会上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犯罪率为2%左右,占整个刑事犯罪的40%以上,而在青少年犯罪中,农村青少年和其他无业人员占83.68%。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农村青少年犯罪的迅速增长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
[1]一、我国农村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及特点农村青少年犯罪既有青少年犯罪的一般特征,又有其自身特点。
全国各地的有关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来,农村青少年不仅犯罪类型增多,且呈现出向低龄化、团伙帮派化、恶性化发展的趋势。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作案更具暴力倾向。
为实施犯罪行为,一些青少年犯罪分子往往自制和购买火枪、刀具等凶器,作案时不顾一切,疯狂施暴,手段残忍。
有的在作案后还公然开枪示威,伤害无辜,不计后果。
近年来,在农村的刑事犯罪中,凶杀、抢劫、强奸、伤害及爆炸等恶性犯罪案件比例不断上升,特别是一些过去少见的盗窃、抢劫、强奸、杀人灭迹等一案多罪的混合暴力型案件,在农村青少年刑事案件中的比例明显增大。
(二)作案成员具有群体化倾向。
农村青少年犯罪由单独作案向结伙犯罪发展,使犯罪的组织化程度迅速提高,有的还形成了独霸一方的恶势力。
这是当前农村青少年刑事犯罪变化的又一个突出特点,也是少数地方社会治安状况混乱的主要原因。
其特点:一是随机性强,产生快、作案快、解体快。
这种随机性表现在产生时往往是偶然相遇,一拍即合,马上行动,作案时往往没有固定目标,随意流窜到一个地方,只要有机可乘,便协作犯罪;在组织上一般没有头目、没有分工,谁发现的目标由谁组织,得逞后就地分赃,然后各奔东西。
二是这些团伙少则几人、十几人,多则几十人,甚至上百人,他们主要是从事盗窃、抢劫、敲诈勒索、聚众斗殴、持械伤人、流氓滋扰、侮辱强奸妇女、拐卖妇女儿童、开设赌场、倒卖黑枪等犯罪,横行乡里、欺压百姓、无恶不作,有向黑社会、流氓恶势力团伙发展的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农村青少年犯罪之现状,原因及对策摘要:目前我国农村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对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
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村青少年犯罪的现状,概括出我国当前农村青少年犯罪的特征。
并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探究引发农村青少年犯罪原因,并相应提出了预防措施。
关键词:农村青少年犯罪;犯罪原因;预防对策改革开放以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日渐突出,虽然国家对此实施了综合治理,快速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从整体上看,违法犯罪人数仍然逐年增加。
在我国青少年犯罪比例不断升高这一基本事实中,一个“异军突起”的现象即农村青少年犯罪的迅猛增长。
据2007年全国校园文化研讨会上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犯罪率为2%左右,占整个刑事犯罪的40%以上,而在青少年犯罪中,农村青少年和其他无业人员占83.68%。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农村青少年犯罪的迅速增长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
○11、当前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青少年犯罪作为一种复杂特殊的社会现象,绝不是社会某一原因或某一矛盾孤立作用的结果,而是社会生活中错综复杂以各种矛盾相互交织,综合作用的产物主要包括家庭问题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这三个主要方面的影响和因素。
1.1家庭原因家庭是人社会化最初和最主要的场所、父母是第一位教师,家庭关系是最直接、最亲密、最有影响力的人际关系庭中的成员贪占小利损人利己、自私虚伪、吃喝赌博、厌恶劳动、不爱学习,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就会在心灵上、行为上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错误的思想和世界观、使行为偏离社会规范的要求,成为不合格的社会成员,对社会造成危害。
1.2学校原因学校在青少年社会化教育过程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场所,学校环境不良,学校教育内容和方法存在缺陷都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而且对青少年犯罪起到了一定的推波助澜的作用.1.2.1学校的人际关系因素(1)师生关系,是起主导和制约性的关系。
如果教师对学生的态度生硬、冷漠、粗暴,定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使学生产生不良人格和变态心理(2)同学关系,是学校中普遍的人际关系,同学之间交往最多,不良的同学关系会使少数学生组成为越轨小群体,讲哥们义气,传播不良作风特别是不良男女同学关系会导致早恋和其它不正常的暧昧关系而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1.2.2学校风气因素校风是学校中大多数人的爱好、习惯和某种倾向性的行为,如学习风气、纪律作用等、如果学校纪律松驰,学生不好好学习,甚至有某种歪风盛行,如早恋、讲吃讲穿、打架斗殴等、在这种校风中部分素质较差的学生很容易形成不良人格,埋下违法犯罪的种子。
1.2.3学校管理状况学校管理是为达到培养的教学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有意识、有组织、有领导的协调活动如果学校管理松驰,无章可循,不但保证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而且会使学生缺乏理想和上进心,学习不努力、自由散漫、吸烟、酗酒、谈情说爱赌博,严重的会走向犯罪道路。
反之,如果学校管理过死过严,学生的行为动辄得咎,会使学生产生压抑的心理和抵触学校甚至社会的逆反情绪,也不利于学生正常成长。
1.3社会原因青少年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地接触到家庭学校以外的社会环境,这些环境对青少年富有吸引力,其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1.3.1邻里环境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邻居对家庭的影响极大,如果邻里不和,动辄大骂出口,大打出手,而且世代结怨,这些都会给孩子的心灵和行为习惯造成不良影响,成为犯罪的诱发因素;如果邻里中有违法犯罪分子,青少年与之接触,更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1.3.2伙伴关系青少年同龄群体大多是一种逃避性群体,他们都为了相同的愿望走到一起,能够从中平等地扮演自己喜爱的角色,而且同伴之间相互尊重,但如果这样一个同龄小群体的成员染上恶习,整个小群体也会慢慢发生质的变化。
1.3.3社会风气每一个地区都有其风俗习惯甚至成为传统,如果这种世代相传的传统风俗中含有浓厚的封建色彩,青少年在其影响下很容易淡忘家庭或学校的正面教育,发生思想观念的偏差。
1.3.4公共场所公共场所是各种各样的人都可以出没的地方,因此它的成分很杂,不同年龄层次、不同职业、不同经验的人都可能相互感染,相互模仿,其中难免藏污纳垢,特别是黄、赌、毒的侵害趋势上升,青少年由于单纯幼稚,涉世不深,很易接受其中的反面影响,导致家庭,学校的教育失败。
2、我国农村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及特点农村青少年犯罪既有青少年犯罪的一般特征,又有其自身特点,全国各地的有关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来,农村青少年不仅犯罪类型增多,且呈现出向低龄化、团伙帮派化、恶性化发展的趋势。
2.1作案更具暴力倾响为实施犯罪行为,一些青少年犯罪分子往往自制和购买火枪、刀具等凶器,作案时不顾一切,疯狂施暴,手段残忍。
有的在作案后还公然开枪示威,伤害无辜,不计后果。
近年来,在农村的刑事犯罪中,凶杀、抢劫、强奸、伤害及爆炸等恶性犯罪案件比例不断上升,特别是一些过去少见的盗窃、抢劫、强奸、杀人灭迹等一案多罪的混合暴力型案件,在农村青少年刑事案件中的比例明显增大。
2.2作案成员具有群体化倾向农村青少年犯罪由单独作案向结伙犯罪发展,使犯罪的组织化程度迅速提高,有的还形成了独霸一方的恶势力。
这是当前农村青少年刑事犯罪变化的又一个突出特点,也是少数地方社会治安状况混乱的主要原因。
其特点:一是随机性强,产生快、作案快、解体快。
这种随机性表现在产生时往往是偶然相遇,一拍即合,马上行动,作案时往往没有固定目标,随意流窜到一个地方,只要有机可乘,便协作犯罪;在组织上一般没有头目、没有分工,谁发现的目标由谁组织,得逞后就地分赃,然后各奔东西。
二是这些团伙少则几人、十几人,多则几十人,甚至上百人,他们主要是从事盗窃、抢劫、敲诈勒索、聚众斗殴、持械伤人、流氓滋扰、侮辱强奸妇女、拐卖妇女儿童、开设赌场、倒卖黑枪等犯罪,横行乡里、欺压百姓、无恶不作,有向黑社会、流氓恶势力团伙发展的趋势。
2.3作案类型趋向多样化过去,农村的刑事案件主要是两大传统类型:一类是以侵犯他人人身权利为对象的杀人、伤害、强奸等侵权犯罪;另一类是以侵犯公私财物为目的的盗窃、抢劫、诈骗等侵财犯罪。
目前农村青少年犯罪类型呈现多样化,除常见的犯罪之外,一些过去少见的蒙面抢劫、公开抢夺、爆炸、匿名敲诈、绑票、拐卖人口、卖淫嫖娼、走私贩毒、掘坟盗墓、放火报复、投毒等新型犯罪形式已在农村出现,且有增长趋势。
2.4作案区域扩大从作案区域看,传统的就地作案、小范围实施犯罪活动的模式已有所改变,在个人利益的驱使下,在公路、油田、矿厂旁边实施犯罪。
他们往往为自己的一点蝇头小利,疯狂破坏,盗窃铁路、矿山、油田、煤田、电力和水力设施、物资等,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还有一些农村青少年犯罪分子知道在本乡本土作案容易被公安部门排查发现,因而不论是单干还是团伙作案,都把犯罪的触角伸向异乡,小至跨村、乡,大至跨省,实行跳跃式作案,准备充分,一旦得手,便迅速逃遁,不留痕迹。
在全国人口流动的大背景下,出现了由贫困地区向富裕地区、乡村向城镇、内地向沿海流窜作案的新动向。
2.5作案年龄趋向低龄农村青少年罪犯逐渐趋向低龄化,在受到刑事处罚的青少年当中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人数逐渐增多。
据甘肃少管所不完全统计,“八五”初期,农村未成年犯人数比例远远低于城市未成年犯,到“八五”末期,农村未成年犯所占比例跃居第一,占54%左右,并且呈继续上升的趋势。
在北京、深圳等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农村青少年犯罪更为严峻,比例高达70%以上。
2004年公安部的调查显示了两个“大多数”:全国青少年受侵害及自身犯罪的案例大多数在农村,其中大多数又是留守少年儿童。
有些少年从10-13岁就开始走上犯罪道路,低龄化趋势潜伏着巨大的社会危害性,这是一个应该引起重视的新问题。
○22.6作案手段更加先进过去农村青少年犯罪的手段比较原始、简单、粗暴,往往对犯罪后果没有清醒认识,激情犯罪较多,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如扒窃、顺手牵羊、挖洞、撬门锁等。
然而随着各种现代设备的展示和影视作品的传播,一些较为“专业”的青少年犯罪分子开始运用一些现代科技手段作案,如开车行窃、运用通讯工具诈骗、利用迷信活动谋财、冒充公安人员作案、破坏现场、搞反侦查、伪装现场、蒙面抢劫、匿名敲诈、绑票等。
作案手段和方式由“低层次”向“高层次”、“智能化”发展,从而变得更为狡猾、隐蔽、凶狠和残暴。
2.7性犯罪我国农村青少年犯罪中最突出的问题。
当前,青少年性犯罪出现了一些新情况。
一方面,以强奸为主的青少年性犯罪案例绝对数逐年下降,某大城市少年管教所历年性犯罪比例数表明,20世纪90年代中期为40%左右,到了21世纪初期,已不到10%。
另一方面,农村青少年性犯罪比例数越来越大。
据最新调查发现,在85名性犯罪青少年中,农村青少年竟有50名。
他们之中,一半以上是奸污不满十四足岁的幼女。
○3近几年,我国的青春期和性知识教育在大城市开展得较好,城市青少年性文明程度提高,性犯罪明显减少。
可是在农村中,性教育尚未正常展开,农村青少年性知识极其缺乏。
在20世纪90年代,某少管所性犯罪青少年中,城市少年与农村少年人数之比是27:29;到了21世纪初期则是4:11,农村性犯罪青少年接近城市性犯罪青少年的3倍。
○43、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对策青少年承载着社会的期望,也面临着种种诱惑,如何让青春闪光,如何走好人生之路,成为国家栋梁,这值得每一位青年朋友和全社会共同思考。
我们一定要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依靠全社会的力量,运用政治的、经济的、思想的、文化的、教育的、行政的、法律的等各种手段,强化措施,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努力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
3.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减少和预防青少年犯罪,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需要,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保障国家长治久安重要保证。
青少年犯罪问题,历来被党和国家高度重视。
1992年7月1日国家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1999年11月1日又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犯罪法》,标志着我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为建立未成年人犯罪治安预防专门机构提供了法律依据。
同时,要把预防工作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真正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摆到突出位置,与其他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同考核、建立完备的运行体系,制定联系会议制度,把工作抓实、抓细、抓透。
○53.2净化社会环境少年成长创造一个良好宽松的环境。
猖獗的违法犯罪活动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产生极坏的影响,甚至会起示范作用。
因此要着眼长远,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从某种意义上说,打击犯罪也是一种特殊的预防方式,公安机关担负着打击犯罪,维护治安的神圣职责,新形势下,要努力提高破案率,形成强大的威慑力,使其在犯罪面前望而却步,不敢越雷池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