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_语境_文化_兼论情感隐喻_人比黄花瘦

合集下载

“瘦”——病态美的文化呈现

“瘦”——病态美的文化呈现

“瘦”——病态美的文化呈现邵璐婷【摘要】病态美起源于何时,又因何而起,在美学史上并无明确论述,而我们所知的是它与常态美相对,是优美的一种极端表现形式,常常呈现出纤细、小巧、瘦弱、卑下等特征,是阔大、崇高、雄壮等的反义词.而“瘦”作为病态美学的呈现状态之一,可以古典诗词、明清仕女图、园林艺术为切入点,来透视病态美学中所反映出来的文人的精神状态、女性的社会地位以及普遍的审美趣味.【期刊名称】《美与时代(下旬刊)》【年(卷),期】2016(000)001【总页数】3页(P57-59)【关键词】瘦;病态美;审美【作者】邵璐婷【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正文语种】中文“瘦”作为病态美的一种典型呈现状态,涉及人们的身体及心理状况、文人的审美趣味和女性的社会地位等文化指向,无论是在诗词歌赋、曲艺建筑还是绘画书法、园林雕刻中都有着极为丰富而又怪诞的审美内涵。

“瘦”原本就是疾病的隐喻,一般被用来形容人的体貌特征,往往与纤细、孱弱联系在一起,或是由于身体上的病痛折磨、不幸的遭际而造成外貌枯瘦憔悴、面黄肌瘦这种异于常态的形貌与体征;或是由于外部环境的压抑,不得不屈服于世俗而造成心理上的极度悲痛。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此身消瘦,还不若菊花般斗风傲霜,顿生人不如菊之感;“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蛟绡透”(陆游《钗头凤》),词人的怜惜之情、抚慰之意、痛伤之感全都通过一“瘦”字传达出;刘禹锡的《酬乐天咏老见》中有“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已垂暮年,体弱多病,与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有异曲同工之妙;“今春,香肌瘦几分,缕带宽三寸”(王实甫《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塞鸿一夜尽南飞,谁与问,倚楼人瘦”(纳兰性德《鹊桥仙·月华如水》)都因相思而瘦。

在诗词中,“瘦”脱离了物质存在,上升为一种情感意象反复出现在诗句当中。

而现实世界里,并非所有的自然景物都是“瘦”,但因诗人、词人心中的负面情绪使得其在观照物象时“以我观物”,则物皆“瘦”,这与自然的蓬勃生长、气韵生动相异,让我们能够感受到的是萧条肃静、凄冷悲怆的情境。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修辞手法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修辞手法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修辞手法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是一句古诗中的修辞手法,采用对比的修辞手法来描绘人物的瘦弱和衰老之态。

接下来,我们将从不同的角度来解析这一修辞手法,包括诗歌的背景、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意境的描绘等方面,带领读者深入理解这一句子的含义。

1. 诗歌背景介绍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一句诗,该诗描绘了远眺的景色,并通过层层叠叠的修辞手法,将景物与人物巧妙地结合起来,使诗中的意境更为深远。

《登鹳雀楼》是一首由长短句交替构成的七律,诗中通过对大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的流转以及生命的无常的思考。

其中,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一句,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让人们对人世间的美好和脆弱有更为直观的感受。

2. 修辞手法分析2.1 对比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句诗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

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的比较,加深了对人物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

这种对比关系使得句子更加生动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也凸显了人世间的无常和变幻。

2.2 借景抒情在《登鹳雀楼》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借景抒情的手法,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其中,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就是在借景抒情的过程中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

通过将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进行对比,使得人物的衰老和苍凉之感更加真切。

2.3 借指托物在这句诗中,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通过借指托物的方式,将自然景色与人物形象相联系,以便更好地表达人物的形象和情感。

黄花在自然界中象征着凋谢和衰败,通过将人与黄花相比,表达了人物的消瘦和苍凉之感。

3. 意境描绘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通过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将西风的凄凉与人物的消瘦相结合,营造出一种苍凉的意境。

帘卷西风之景象寓意着时光的流转和生命的无常,而人物比黄花更加瘦弱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无常的感触。

这句诗运用了视觉的形象,使读者可以直观地感受到风吹衣袂、衰老的人物形象,以及黄花凋零的景象。

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的对比,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岁月流逝的感慨。

一样黄花两样愁(李清照《醉花阴》《声声慢》品析)

一样黄花两样愁(李清照《醉花阴》《声声慢》品析)
• 黄花形象:凋零,枯萎,残败。
• 女词人形象:凄惨,憔悴。
• 黄花的寓意:不堪承受的悲愁——亡国之痛 • 飘零之苦 • 孀居之悲 • 晚景之凄
名句赏析
• 原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 语言特色:连用叠字,富于音韵美。
• 结构作用:统领全词,营造出一种凄凉、萧条的 意境。 • 内容分析:“寻寻觅觅”表现词人因远离故乡、 飘泊异地而产生的一种前途渺茫和孤立无援的失 落之感 ;“冷冷清清”描写她在丈夫去世后, 又只身度日的孤单、清苦的生活状况;“凄凄惨 惨戚戚”则是对内心情感的直接抒发。作者用这 种七组叠字,从精神状态到生活处境,再到内心 世界,层次清晰地概括了在靖康之难后,她的不 幸经历和生活状况,以及在身体和心灵上所受到 的摧残。
一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花两样愁
李清照词二首品析
仙桃实验高中刘德姣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
•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 居士,齐州章丘人,宋代婉约 派代表词人。有《漱玉词》。 • 出生于书香门第,士宦之家。 少时即有才名。出嫁(公元 1101)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 力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 • 金兵入侵中原(公元1127), 北宋灭亡,她流寓南方,后赵 明诚去世(公元1129),境遇 孤苦。 • 所作词,前期多写悠闲生活, 后期多叹悲苦身世。
声声慢 (后期词)
•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 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 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 淡酒,怎敌他晩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 时相识。 •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 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词意
• 独处陋室,怅然若失,东寻西觅, 眼前也只有冷冷清清,凄凉、惨痛、 悲戚之情涌上心头。特别是这忽凉 忽热的秋季,最是难以保养将息。 几杯淡酒饮进愁肠,哪里能抵御黄 昏时的急风凄冷?正是伤心痛苦, 却见秋雁南飞,勾起旧时无限往事。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从李清照的抒情词体会女性内心情感世界的构成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从李清照的抒情词体会女性内心情感世界的构成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从李清照的抒情词体会女性内心情感世界的构成摘要:李清照,作为我国历史上著名女词人,以封建时代女性少有的卓越才情和不同于男性词人的独特眼光,同时结合自己一生的经历与体验,在词中展现了封建时代女性的生活尤其是情感和心灵上的喜怒哀乐,使女性第一次成为了有血有肉、有自己内心世界的真实的人。

本文结合李清照的生平经历以及她描写的抒情词中的女性形象,从而展现少年、中年和晚年女性的内心情感世界。

关键词:李清照;少女;少妇;老妇一、情窦初开的妙龄少女李清照出身于封建士大夫家庭,父亲李格非是著名的学者和散文家,官至礼部员外郎,曾受到当代文豪苏轼的赏识,被其赞为“后思学士”之一。

由此可见,李清照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养和文化熏陶,家境的富足和生活氛围的宽松都为她早期的词作奠定了一种轻松、愉悦、天真烂漫的基调,在其中体现出的是对未来和爱情无限的憧憬和期待。

《点绛唇》是李清照早年所作的词。

词的上阕是:“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词人着重刻画了一个身材娇小、额间鬓角还挂着汗珠、轻衣透出香汗、刚刚跳下秋千的如花少女天真活泼、憨态可掬的娇美形象。

“蹴”、“慵整”这些词恰恰表明了少女那些不拘小节的行为,这一点正好说明了少女还没有经历过封建礼教地约束,她还处在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时代。

下阕道:“见有人来,袜划金钩溜,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少女忽然发现有人来了,她连袜子和鞋子也顾不上穿,害羞地朝屋里跑去,头上的金钗也不小心滑落了。

主人公虽是大户人家的女子,可能还未接受完整的“礼”的教育,但从小必定是在这种氛围中成长的,因此当突然之间见到一个陌生人时,生理和心理的本能促使她不得不遵守“礼”。

当她害羞地跑到门边,却没有躲进屋里去,恰似白诗中提及的那位“半遮面”的琵琶女,少女以门作掩护,却又不敢正眼瞧,偏要装作轻嗅青梅的模样,心思却早放在了陌生人身上。

李清照在词中把一个情窦初开,又受着封建礼法约束的少女的复杂情感,十分细腻而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隐喻认知视域下的影片《秋菊打官司》中的秋菊人物的解读

隐喻认知视域下的影片《秋菊打官司》中的秋菊人物的解读

隐喻认知视域下的影片《秋菊打官司》中的秋菊人物的解读作者:李浩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33期摘要:我们在以前欣赏一部影片时全部以美学角度出发,纯欣赏视角看待影片所透漏出的意义。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人类的思维方式,是认识客观世界的工具。

本文作者试图以隐喻的认知观来重新解读这部我们熟知的影片。

关键词:隐喻;认知;视角;思维作者简介:李浩(1987.10-),男,辽宁沈阳人,渤海大学文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语言及应用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3)-33--01一、引言隐喻研究源远流长,我国最早的古代文学作品《诗经》最具特色的写作手法是“赋、比、兴”,其中的“比”就是比喻,包括明喻和暗喻。

那么隐喻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认知经验究竟有什么样的联系呢。

Lakoff认为隐喻不是人意的,而是以人体的经验所产生的结构为理据的,那么隐喻和意象图式的关系就是:隐喻使意象图式映射至抽象领域,并保持意象图式原有的基本逻辑。

笔者在文中根据lakoff的隐喻认知观另一视角来解读我们熟知的《秋菊打官司》,故事的梗概不是本文的重点,其中人物性格特色和语言会话是本文研究的焦点。

二、影片中的“隐喻”映射在影片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叫“秋菊”的农村妇女,因为丈夫被村长踢伤一事奔走于乡、县、市之间为丈夫要个说法的故事为主线展开的。

在影片中首先是这个“秋菊”这个人物性格特点的分析。

秋菊顾名思义就是指秋天的菊花,可能是刚下生时正逢秋季,这个我们不做讨论。

那么“菊花”在我们古老的文化中到底有何象征的文化内涵呢。

以及这个文化内涵对我们认识“秋菊”这个人物角色有什么意义呢。

菊、梅、兰、竹,自古就被中国文人赋予“四君子”的形象。

菊花不仅象征中国文人高尚的人格更是气节的真实的写照,而且被赋予了广泛的象征意义。

(一)、隐士形象自从被陶渊明归隐之后,菊花就成了隐士的象征。

这在他的诗中多有体现如,陶渊明在《和郭主簿》中:“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李清照词的隐喻认知分析

李清照词的隐喻认知分析

李清照词的隐喻认知分析作者:王岚来源:《西部论丛》2018年第09期摘要:隐喻作为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法,对诗词创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诗词中恰当运用隐喻,能使作品的语言表达更形象,文学魅力大增。

文章对李清照词中的隐喻认知进行了总结和分析,让我们对李清照的词和隐喻这种语言修辞手法有了更深的认知。

关键词:李清照;词;隐喻认知一、隐喻概述隐喻也称暗喻、简喻,是比明喻更加灵活、形象的修辞手法,它是基于人们的身体感知和经验基础的,被人们广泛用于日常生活。

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段,更是一种语言深层认知机制,是人们表达情感和认识、思考事物的一种方式。

隐喻按传统分类法可分为方位隐喻、结构隐喻、实体隐喻,而诗词等文学作品中的隐喻多为创新隐喻。

传统的隐喻观主要有比较论、替代论和互动论等,赖克福和约翰逊认为,隐喻是一种语言深层认知机制,能引导我们组织思想,形成判断,并且构造我们的语言,具有很强的语言生成力。

隐喻是一种创新的比较,这种比较是以两个词项的相似点为基础的。

二、李清照词的隐喻认知下面以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自是花中第一流:细品李清照词》中的45首词为语料,分析其隐喻用法。

在这45首词中,主要有以下几类隐喻。

(一)用具体物体替代抽象概念抽象概念难以谈论和理解,如果把抽象、无形的概念看作具体、有形的实体,便可以解决这一难题,人们常用具体物体来代替、诠释抽象概念,这实际就是一种隐喻。

李清照在词中,也常运用此方法,例如,用“旅程”来替代“人生”,用“一天”来替代“一生”。

在《渔家傲》中,“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中的“路长嗟日暮”就暗含了两个概念隐喻。

暗“路长”指人生漫长,“日暮”暗指自己正处于人生暮年,迷茫傍徨。

(二)将自然现象看作人/物体人们在认知事物时,对于抽象、陌生的事物,例如自然现象时,会倾向于借助已经熟悉的旧事物来帮助认知和理解,相比于难测、无常的自然现象,人们对身边的物、人更加熟悉,所以常会把自然现象比作人或物。

《雨巷》情感隐喻的阐释与英译

《雨巷》情感隐喻的阐释与英译

《雨巷》情感隐喻的阐释与英译中国现当代诗歌英译是“中国文化走出去”事业的重要内容,对文化传播、交流有着积极深远的意义,而对诗歌中丰富多彩的情感隐喻的准确识解是做好诗歌翻译的必要准备。

基于此,本文以戴望舒的诗作《雨巷》及英译本作为语料,运用认知语言学的隐喻机制,探讨中西文化对于情感隐喻感受、理解层面的差异,并发现情感隐喻的翻译应始终以“情感”为抓手,完整、准确地传情应是优质翻译必备的基本素质。

标签:戴望舒《雨巷》翻译研究情感隐喻隐喻无处不在,不仅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更广泛地出现在各种文学作品中,其中诗歌中的隐喻现象最为多见。

这是因为诗歌作为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华滋华斯《抒情歌谣集序》)。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情感是诗歌的灵魂。

而纷繁复杂的情感多通过情感隐喻进行表达,因此,对诗歌中情感隐喻的准确识解有助于理解诗歌,并进一步翻译诗歌。

对诗歌中情感隐喻的阐释与英译研究,在国内外均较少见。

有的学者对隐喻理论发展的来龙去脉进行梳理,并以古诗中“人比黄花瘦”一句为例,剖析其中出现的情感隐喻(文旭、罗洛,2004)。

有的学者以汶川地震为主题的诗歌现象为例,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详细论述了诗歌与隐喻的关系,认为“诗性思维是一种特别的概念化过程,而隐喻作为跨越两个认知域的概念化方式和表达手段,为诗歌意象的表达、意境的营造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束定芳,2009)。

但以上研究均未探讨翻译问题。

有的学者提出了“情感传真”的翻译思想,以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为例,从认知隐转喻理论的角度出发对情感语篇的英译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潘震,2011,2016)。

由于中国古典文学尤其是古典诗词有着极其丰富、独特的中国文化内涵,因此,长期以来研究更多地聚焦在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挖掘与翻译上。

本文认为,中国现当代诗歌同样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

因为它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古典诗歌传统,还或多或少地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是中西文化相得益彰的“结合体”。

论李清照词中的花意象

论李清照词中的花意象

论李清照词中的花意象[内容摘要]李清照钟爱于花,在她的词中,花作为主要的意象频频出现,这些“花”意象和词人自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隐喻和象征关系。

花地开谢枯荣贯穿在李清照人生的不同阶段,她把感情完全地融注在花的世界中,李清照词中的花意象不是单纯地咏物抒情,而是已经上升为词人的人生哲理与情感寄托,达到人亦是花,花亦是人的境界。

不同时期的花正代表着词人不同时期的心态和思想。

从“花”的意象中我们感受着李清照细腻的情怀和感伤的人生。

其笔下少女时期、少妇时期、寡妇时期,花的意象都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李清照的生命流程及其蕴涵的深刻情感,本文试通过剖析她词作中的“花”意象来再现她人生各个时期的生命状态和情感历程。

[关键词]李清照词花意象意象作为古诗词中一种突出的文化现象,是中国文化特有的范畴,它很早就出现于中国古典哲学、美学与文论中。

“意”指审美主体的意识、心志、情义、旨趣等心理内涵,表现在艺术作品中,则指其思想含义、情理内容、精神境界。

“象”来自于物,又不是单纯的物,它是从具体的形象概括而来,不仅成为形象与想象的共名,而且积淀了具象思维的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意象主义者认为意象是主观选择、加工和创造而融入了情义和美感的有意味的形象。

将人的情思融入对意象地体察中,把它写成有知有觉有爱有恨的有情物,以形传神,从有限中传出无限。

中国的诗词是古代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历代许多文人地创作往往由“物”而引发某种深思或者情感体验。

而其中的“花”更是文人骚客的至爱,娇美的花带给他们许多的遐思,同时更是个人情感与品性的一种寄托。

屈原的“制芰荷以为衣服兮,集芙蓉以为裳”,李商隐的“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欧阳修的“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等。

在这些男性文人的诗词中寄寓了他们对于自我生命的一种深刻感悟。

宋代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亦写了许多关于“花”的词,作为女性词人,她所显露的更多的是作为女性主体的生命经历和情感体验,与男性诗人有着微妙的区别,她的“花”比男性文人写得更为细腻、真切。

李清照《醉花阴》解析:深沉情感与清丽词韵

李清照《醉花阴》解析:深沉情感与清丽词韵

李清照《醉花阴》解析:深沉情感与清丽词韵1. 原文《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 译文薄雾弥漫,云层浓密,日子过得愁烦,龙脑香在金兽香炉中缭袅。

又到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刚将全身浸透。

在东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

莫要说清秋不让人伤神,西风卷起珠帘,帘内的人儿比那黄花更加消瘦。

3. 注释●醉花阴:词牌名,又名“九日”,双调小令,仄韵格,五十二字,上下阕各五句三仄韵。

●愁永昼:愁难排遣觉得白天太长。

永昼,漫长的白天。

●瑞脑:一种薰香名。

又称龙脑,即冰片。

●销金兽:香炉里香料逐渐燃尽。

金兽,兽形的铜香炉。

●重阳: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

●纱厨:即防蚊蝇的纱帐。

●东篱:泛指采菊之地。

●暗香:这里指菊花的幽香。

●盈袖:满袖。

●销魂:形容极度忧愁、悲伤。

●帘卷西风:秋风吹动帘子。

●黄花:指菊花。

4. 作者介绍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

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5. 背景故事《醉花阴》是李清照前期的怀人之作,创作于她与丈夫赵明诚新婚不久,赵明诚因朝廷旨意调往外地做官,两人分离之际。

公元1103年(崇宁二年)的重阳节,李清照独自一人过节,深感寂寞,对丈夫的思念之情难以抑制,于是提笔写下了这首词,以寄托对丈夫的深深思念。

传说李清照将此词寄给赵明诚后,惹得赵明诚比试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眠,作词数阕,然终未胜过李清照的这首《醉花阴》。

论汉语“女人”的隐喻认知系统

论汉语“女人”的隐喻认知系统

论汉语“女人”的隐喻认知系统隐喻是一种极为常见的语言现象,它既是语言层面的,也是思维层面的。

隐喻是人类概念系统的固有特性,它通过对始源域知识结构的运用使目标域得以彰显。

本文拟通过分析汉语语料中有关“女人”的众多隐喻现象,将“女人”隐喻分为“女人是动物”“女人是花”“女人是水”“女人是水果”“女人是作品”和“女人是衣服”六种,进而揭示汉语中存在的复杂而有序的隐喻认知系统。

标签:女人隐喻认知一、引言语言作为人类思维意识的物质载体,是人类认知和理解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

Lakoff与Johnson(1980)指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隐喻概念系统。

隐喻概念系统理论认为,隐喻是人类概念系统的固有特性,不仅是一种语言层面的事物,更是一种思维层面的事物。

隐喻与认知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学科领域的结合使隐喻成为人类重要的认知现象之一,它是人类借助语言而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本文拟通过对汉语语料中大量“女人”隐喻现象的分析,进而揭示隐藏于语言背后的汉语的隐喻认知系统以及汉民族复杂而丰富的思维方式、独特的洞察力和创造力。

二、汉语“女人”的概念隐喻认知系统分析本文“女人”指称所有的女性,并不单指成年女性。

自古以来,汉民族对女人的隐喻比比皆是,如“残花败柳、野草闲花”等。

丰富的女人隐喻语料为我们研究汉民族的隐喻认知系统以及证实隐喻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根据认知语言学的观点,隐喻是从一个概念域向另一个概念域的结构映射,其认知立足点是人类的基本经验。

施喻者出于表达自己个体诸如思想、观点、判断和情感的需要,能从自身所特有的视角观察世界、透视世界并表征世界,形诸于语言,从而形成隐喻(王文斌,2007:95)。

(一)女人是动物汉语中常常把女人隐喻为动物,诸如“女人是老虎、蛇蝎女人、狐狸精、河东狮”等。

例如:(1)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苏东坡《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2)小和尚下山去化斋,老和尚有交代,山下的女人是老虎,遇见了千万要躲开。

“人比黄花瘦”索隐

“人比黄花瘦”索隐

2020年第1期No.1,2020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㊀OF㊀SOUTH㊀CHINA㊀NORMAL㊀UNIVERSITY㊀(SOCIAL㊀SCIENCE㊀EDITION)2020年1月Jan.2020作者简介:张剑,河南遂平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㊂收稿日期:2019-11-20①㊀ 人淡如菊 四字联用,似始见于郑樵‘夹漈遗稿“卷上‘夏日题王右丞冬山书屋图“: 室中之人淡如菊㊂ 盖因‘二十四诗品“是否司空图之作,学界争议颇大,故暂不视为最早语源㊂ 人比黄花瘦 索隐张㊀剑ʌ摘㊀㊀要ɔ李清照‘醉花阴“词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中的 黄花所写的是重阳之菊,可有 肥 瘦 两种理解,从全词语境看, 瘦 义较胜;但这种瘦 并非实指,而是因时令变化和相思情深塑造出的一种心理与情感之 瘦 ㊂菊花抱枝而枯的特性,又使 人比黄花瘦 隐含了宣誓爱情坚贞不渝的意味㊂后世接受者发展了从外形近似的角度以 瘦 菊喻人的一面,而过滤了原作复杂的情蕴,并非成功的摹仿㊂ʌ关键词ɔ李清照㊀ 人比黄花瘦 ㊀索隐ʌ中图分类号ɔI222.7㊀ʌ文献标识码ɔA㊀ʌ文章编号ɔ1000-5455(2020)01-0074-09㊀㊀以花木喻人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修辞手法㊂‘好逑传“就用 双眉春柳,一貌秋花 来形容水冰心的美貌㊂但为什么不是貌如 春花 ,而是貌如 秋花 呢? 春花 不是比 秋花 更湿润含光吗?这里可能是因为上句 春柳 已含有一个 春 字,从对仗角度而言,便只好使用 秋花 了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以 秋花 喻人的效果就不如 春花 ;恰恰相反, 秋花 由于多耐凉寒,用来喻人时常能展现出一种内在的品质和力量㊁精神与格调,因此也为历代作者喜用,并创造出大量的名句㊁警句㊂如堪称 秋花 之主的菊,以之喻人的经典名句就有 落花无言,人淡如菊 (‘二十四诗品“)㊁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等㊂人淡如菊 意思显豁,它应脱胎于陶渊明的 采菊东篱下 (‘饮酒“其五),是借菊花比喻人的隐逸风节和澹泊品性;到了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反而蜕变为以人喻花,这种逆向手法也强化了菊花与隐者的同构关系㊂①但是,在理解 人比黄花瘦 时,除了我们习惯上认为是指 人比枯萎的菊花还要憔悴 之外,可能还有另外一种 与盛开的菊花相比,人显得憔悴 的解释㊂因为南宋洪咨夔就有 菊肥人自瘦,发短虑何长 (‘又敬和还家“)的诗句,清代才女陈芸的诗句也有 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 (沈复‘浮生六记㊃闺房记乐“)㊂那么,哪一种理解更具胜义呢?一我们先来看一下‘孙宝瑄日记“光绪三十四年十一月十五日所载:仍往二我许坐,其听事间菊花犹肥美无残意,黄紫相间,丛绕参错,中置二我㊃47㊃象,所谓人淡如菊者,盖指此邪㊂室中微寒,以炽炭故,亦不过冷,故花能耐久也㊂①虽然由于室内加了炭火,菊花花期才得以延长至阴历十一月;但无论如何,九月的菊花应是肥美㊁饱满的盛开状态,至少不会凋萎,因此才有重阳节秋游赏菊的习俗㊂明代王世贞诗云 九月黄花十月肥 (‘癸未十月成伯从孙詹录偕弟进士寅季侄孟嘉过敬美澹圃看菊花作“),边贡也说 十月霜庭菊正肥 (‘饮菊泉“二首其二),可见十月之菊仍绽放未败㊂李清照的 人比黄花瘦 作于重阳佳节,因此面对的应是茁壮成长的菊花㊂从这个意义上看,似乎此句写的应是以菊之 肥 来衬托人之 瘦 ㊂但是,以 肥 瘦 对比的常规书写套路,为了增加对比的强烈和鲜明感,一般会将 肥 瘦 二字都点出,其书写格式是 ˑ肥ˑ瘦 或 ˑ瘦ˑ肥 的并列式,易安本人亦有 绿肥红瘦 的名句㊂那么, 人比黄花瘦 的意思如果意在呈现反差性对比,句式应该是 菊肥伊人瘦 (而不应是如目前),反而可以呈现一种递进的意味㊂因此,从句式构成的逻辑看, 人比黄花瘦 指称的意思仍应是 人比枯萎的菊花还要憔悴 ㊂菊花可以 瘦 吗?抑或用一个更为严谨的说法,可以用 瘦 来形容菊吗?答案自然是可以的㊂仅以宋代而言,易安之前,已偶有人以 瘦 形容菊花,如苏辙 东墙瘦菊早开花,九日金钿已自嘉 (‘九月十一日书事“)㊁ 临阶野菊偏能瘦 (‘次韵张去华院中感怀“);易安之后,以瘦言菊者更不乏其人,如陆游 雨荒园菊枝枝瘦 (‘初冬“)㊁刘克庄 屋茅破,篱菊瘦,架签残 (‘水调歌头㊃喜归“)㊁吴文英 菊花清瘦杜秋娘 (‘浪淘沙令㊃九日从吴见山觅酒“)㊂易安本人的‘多丽㊃咏白菊“,写的也是 瘦 菊: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㊂恨萧萧㊁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㊂也不似㊁贵妃醉脸,也不似㊁孙寿愁眉㊂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㊂细看取㊁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㊂微风起,清芬酝藉,不减酴醿㊂渐秋阑㊁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㊂似愁凝㊁汉皋解佩,似泪洒㊁纨扇题诗㊂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㊂纵爱惜㊁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㊂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㊂易安在这首词中不仅运用了诸多历史典故,而且也使用生活化的语言和通俗性的比喻,多方面呈现出深秋季节菊茎之纤细㊁菊瓣之残损㊁菊味之芬芳㊁菊韵之清高,对遭受风雨寒霜摧残㊁看似柔弱憔悴却能保持高洁品质的白菊,致以一种同情与敬意㊂值得注意的是,这首词尽管工巧,但独创性并不明显,仍是沿用了花枝因风雨等外力作用而致损残的传统思路㊂虽然以 瘦 形容菊花在宋人那里已有其例,但具体到易安这首‘醉花阴“中的重阳黄花,本应肥美茁壮,为何仍以 瘦 来形容之?早在20世纪30年代,俞平伯先生‘诗的神秘“一文就指出 人比黄花瘦 有㊃57㊃张㊀剑: 人比黄花瘦 索隐①孙宝瑄:‘孙宝瑄日记“,中华书局,2015,第1360页㊂三可异 : 人何以比黄花,岂诗人之面,中央正色乎?一可异也㊂人之瘦怎能与黄花同瘦,比黄花还瘦?二可异也㊂黄花又瘦在何处?花欤叶欤,其摇摇之梗欤?三可异也㊂ ①俞先生的 三可异 之问其实已敏锐触及这个问题,并尝试做了回答㊂首先,他认为 诗人之面 与黄色可能会存在一定联系,如可以使人产生一种憔悴感的联想;但他以 中央正色 指称黄色,又似乎是想说黄花有寓示诗人品质美好的意思 因为黄色的五行属性为土,土居四方之中,故黄色被视为 中央正色 中和之色 ㊂‘易㊃坤“六五‘文言“曰: 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㊂ 由于俞先生没有进一步的分析说明,我们也只好将两种可能性都罗列出来㊂其次,他认为无论人 与黄花同瘦 还是 比黄花还瘦 ,都是可惊可异的,而且黄花 又瘦在何处 令人难以理解㊂俞先生提出 花欤叶欤,其摇摇之梗欤 ?似乎是想说, 瘦 不一定指花朵本身,也可能是指花叶或者花茎㊂应该说, 诗人之面 的 黄 与 瘦 在字面上确有一定的关联性,如 面黄肌瘦 早在北宋王兖的‘博济方“中就已经出现,后来更成为汉语的常用词汇之一,这也许是易安未选择其他颜色的菊花作为比较对象的原因之一;而 中央正色 之寓,则嫌牵强,也消解了 诗人之面 的憔悴感㊂至于 花欤叶欤,其摇摇之梗欤 之类的说法,丝毫无助于理解黄花之喻的特殊性,因为这种说法几可施之于所有的花品,况且那种菊瓣纤长㊁菊枝瘦细的品种在宋代并不普遍㊂那么,是否由于风霜雪雨等外力作用导致‘醉花阴“中的黄花萎谢,从而可与女子比 瘦 呢?我们不妨来整体观照一下这首词: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㊂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㊂㊀㊀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㊂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㊂②整首词中的天象是 薄雾浓云 和 西风 ,并没有出现急㊁暴㊁骤㊁冷等摧残性字眼,它所营造的力度是模糊的,因此女主人公才会在黄昏后把酒赏菊,以致 暗香盈袖 ,可见当时的菊花应是芬芳盛开的㊂它不同于易安‘声声慢“ 晚来风急 中的黄花,也区别于易安‘多丽“ 无情风雨 中的白菊,这说明不仅易安不想,而且词本身也无法引导读者往凋萎的 瘦 菊上去联想㊂问题又回到了起点:重阳之菊何曾 瘦 ?这个疑问必须回答㊂二元丰五年(1082),是苏轼因 乌台诗案 被贬到黄州的第三个年头,这年重阳㊃67㊃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㊀㊀㊀2020年第1期①②俞平伯:‘诗的神秘“,载‘俞平伯全集“第2卷,花山文艺出版社,1997,第232页㊂按该文作于1931年10月14日㊂文本据黄墨谷辑校:‘重辑李清照集“,中华书局,2009㊂按该词版本异文甚夥,其中本文必须说明者有两处:一是 半夜凉初透 ,清光绪刻半厂丛书本‘白香词谱笺“作 昨夜凉初透 ;一是 人比黄花瘦 ,诸多版本亦作 人似黄花瘦 ㊂此两处异文,会弱化本文的论析力度,但并不影响本文的基本结论㊂如用 昨夜凉初透 ,则末句生发的时间点不在重阳半夜,全词在时间上也将呈现直线而非曲线结构,但不影响 明日黄花 之感;如用 人似黄花瘦 ,则虽不能呈现更甚一层的比较,但仍足以表达心理㊁情感之 瘦 和对爱情的坚贞不渝㊂节,他在黄州西南的涵辉楼上写了一首‘南乡子“词,赠给黄州太守徐君猷:霜降水痕收㊂浅碧鳞鳞露远洲㊂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㊂破帽多情却恋头㊂㊀㊀佳节若为酬㊂但把清尊断送秋㊂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㊂明日黄花蝶也愁㊂词的末句反用唐郑谷‘十日菊“中 节去蜂愁蝶不知,晓庭还绕折残枝 句意,感慨过了重阳的菊花将逐渐衰败,因此漫说是人,即使是蝴蝶也会感到发愁悲哀吧㊂其实早在元丰元年(1078)的重阳节,时为徐州太守的苏轼就在‘九日次韵王巩“中写下了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的诗句㊂那时的苏轼,刚刚带领徐州人民建造了防洪堤坝和城墙,并于重阳举行了黄楼(寓土克水之意)落成仪式,他由衷欢喜和自豪;但也感到良辰易逝㊁好景不长,故有 明日黄花蝶也愁 之叹㊂此语直似谶语,次年即有乌台诗案发生,令人浩叹㊂值得注意的是,苏轼在这两首诗词里写到的重阳黄花都是未经风雨摧残㊁正堪赏玩的菊花㊂‘南乡子“中的 风力软 即为一证㊂‘九日次韵王巩“虽未言天象,但苏轼同日有‘九日黄楼作“: 朝来白露如细雨,南山不见千寻刹 烟消日出见渔村,远水鳞鳞山齾齾㊂ 可知此日亦晴好㊂这就启示我们,重阳之菊与重阳过后之菊有着截然不同的意义㊂这种不同,不在自然形态,而在节令情感㊂过了重阳的菊花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虽仍会保持盛开状态,但从节令上说,九为至阳,重阳则日月并应九字,为阳气之顶点;然盛极而衰,必然之理㊂从这一天开始,阳气开始衰减,阴寒之气将逐渐上升㊂‘风土记“载曰: 是月九日,采茱萸插头簪,避恶气而御初寒㊂ 因此重阳常被视为天地阴阳交会之日,具有了区别于其他日子的强烈仪式感,在传统习俗与人们精神上有着特殊的意义㊂苏轼诗词中蝴蝶也将为之发愁的节后黄花,不一定是眼前之景的实写,更多是一种处于时间节点之上的心理与情绪的反映㊂因此,苏轼在重阳当日即为明日黄花而哀伤;而‘醉花阴“中的 半夜 正处于今日与明日的交界点,此时的易安,更会泛起明日黄花将渐瘦的惆怅和哀愁吧㊂如果考虑到易安的父亲李格非受知于苏轼,为苏门 后四学士 之一,那么易安对苏轼诗词极可能从小就耳濡目染,较为熟悉㊂她在‘醉花阴“中对于重阳黄花的感受,也许其中就有来自苏轼的影响㊂于是,我们初步可以明白易安 人比黄花瘦 在修辞上相反相成的奥秘:重阳之菊明明是繁茂盛开的,在作者和读者心中偏偏呈现出一种 瘦 损感;说到底,这种 黄花瘦 ,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与情感上的无形之 瘦 ,执着于菊花的品种和外形的 肥 瘦 反而落了下乘㊂正如一轮红日或白日高悬,但失去妻子的葛利高里看到的偏偏是 头顶上黑沉沉的天空和一轮闪着黑色光芒的太阳 ①㊂唯其如此,更能牵动心境与灵魂㊂而更甚一层的伊人之 瘦 ,该是如何地惊心动魄㊁刻骨灌髓,也就不言而喻了㊂易安想必是有培养菊花经验的㊂菊花品种不同,姿态各异㊂宋代史铸的‘百菊集谱“就收有多达131品㊂它们有的花瓣茂密,有的花瓣疏落㊂虽亦有遭风雨而落瓣者,但绝大多数品种的菊花花瓣并不飘落,而是逐渐枯萎在花枝上㊂我们虽然无从得知易㊃77㊃张㊀剑: 人比黄花瘦 索隐①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插图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第1690页㊂安词中所写的菊花是何品种,但她既然并未点明所写黄花的特殊性(像‘多丽“,就点明是 咏白菊 ),我们还是将之理解为并不落瓣的菊花为宜㊂其实不管易安培育或看到的是什么品种的菊花,都不影响她的这种体验和心理情感㊂菊之枯萎,先是花瓣底部发枯发褐,然后花叶逐渐干巴枯萎㊂这种美丽的消逝不是瞬间的,而是缓慢却又无奈的,恰好可以用来形容女性由青春活力走向迟暮憔悴的过程㊂此一过程,令人心碎,令人窒息,是一种延伸的痛苦,更是一种绝望的煎熬㊂它可能没有瞬间凋谢的樱花㊁桃花那样激烈和悲壮,但活生生地看着美的消逝和无可挽回,给人造成的精神苦痛无疑更加残忍和残酷㊂况且,菊花之枯尚有易安为之叹惜,而易安因相思而煎熬㊁因煎熬而逐渐憔悴,又有谁来怜惜她呢?无论黄花 肥 瘦 ,此处拈出一 比 字,顿觉情感力重千钧㊂易安第一次细腻体会和发现了女性与菊花之间的这种相似性,并把它揭示出来,的确是一位了不起的词人㊂三现在可以对‘醉花阴“一词重新加以解读了㊂该词‘草堂诗馀“本题作 重阳 ,其他版本又有题作 重九 或 九日 者,词中又点明 佳节又重阳 ,叙写的自然是重阳节这天的情景活动;但时间上并非顺次展开,而是具有一种跳跃性和倒错感㊂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此写白天, 永 字突出愁之长度,亦是一种度日如年的心理感觉;薄雾浓云既为实景,又形成一种凄凄惨惨的氛围㊂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此写夜间, 凉 字既是时令之凉,又是孤衾寂寞的心理之凉㊂至此,重阳一天似已结束;然换头一句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却又将时光回溯到当日的傍晚㊂这自然是半夜梦醒后的回忆: 重阳的黄昏,我坐在开满菊花的院落里小酌赏花,香气浓郁袭人,连衣袖之间都充溢着菊花的芬芳㊂ 如果单独拈出这两句,相信很多人会联想到陶渊明那种 采菊东篱下,悠然忘南山 的隐逸生活,对词的理解可能会偏向 人淡如菊 一路;但是如果注意到 有暗香盈袖 尚有‘古诗十九首“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的语源,就知道这首词仍会是相思的主题,而终乏悠然的趣味㊂果然,结末三句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进一步明确因别离而相思,因相思而使人憔悴㊂ 销魂 用江淹‘别赋“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之意,不过江淹是用八九百字的赋来铺写不同类型的离别愁绪,其中写夫妻之别时云: 又若君居淄右,妾家河阳,同琼珮之晨照,共金炉之夕香㊂君结绶兮千里,惜瑶草之徒芳㊂惭幽闺之琴瑟,晦高台之流黄㊂春宫此青苔色,秋帐含此明月光,夏簟清兮昼不暮,冬凝兮夜何长!织锦曲兮泣已尽,回文诗兮影独伤㊂ 虽然使用了 昼不暮 夜何长 泣已尽 影独伤 等词汇,以见闺中人时间之难熬与心情之哀伤,但到底显得直白空泛;不及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来得含蓄有力㊂易安使用了珠帘这一层阻隔的手法,让西风卷起珠帘,惊窥到帘中人已消瘦如斯,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力更加强烈;使用 瘦 字时,不直说人之 瘦 ,而是与节后即将不断衰萎的黄花对比,人㊃87㊃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㊀㊀㊀2020年第1期比花 瘦 ,情感力度也更进一层㊂如果此句换成 帘卷西风,帐里伊人瘦 之类,则既无法照应前面的 东篱把酒 ,又使末句落入俗套,反而会变成一篇平庸之作㊂之所以说 人比黄花瘦 ,比拟的是 节后即将不断衰萎的黄花 ,是因为如前所言,词中的重阳 半夜 正处于今日与明日的交界点,在时令和心理上泛起的 瘦 感更加强烈㊂如果说黄花之 瘦 尚是一个节后逐渐展现的过程,而帘中人的憔悴与相思不仅具有过程性,而且当下即很强烈;只要思人未归,这种情形还将与日俱增,人比菊 瘦 的感觉也将没有终点㊂将重阳节的半夜时分,定为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最合适的发生点,也符合全词的时间逻辑:由昼至夜,再由夜回想 黄昏 (由昼入夜的临界时间),然后复返 半夜 (回想的出发点),显得圆融自足㊂有人认为末三句仍是在接写 黄昏 饮酒赏菊后的活动,因赏菊不能遣怀,故匆匆回至闺房独坐,此时西风卷起珠帘,映出帘内人的面容,比院中的菊花还要憔悴㊂但是这样很难解释两个问题:一是如果从昼至夜,再由夜回想至黄昏就戛然而止,没有能够回到回想的起点,在时间上是一种迷失;二是重阳的 黄昏 之菊并非 明日黄花 ,用 瘦 字显得勉强,在惆怅的感觉上也差了许多㊂又有人以为 瘦 是特指 菊瓣纤长,菊枝瘦细 ,非指花朵整体的呈现㊂果如其言,那坐在院中菊丛把酒时岂非更能对照出 人比黄花瘦 ,何必多此一举,回到房间拉远距离再来对比?这种远距离比较肯定不如近距离比较来得鲜明,在道理上颇难讲通㊂以菊瓣㊁菊茎之形来解人之 瘦 ,至少在易安这首词中是看不出来的㊂而且按‘东京梦华录“的记载: 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㊂其黄白色蕊若莲房曰万龄菊,粉红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黄色而圆者曰金铃菊,纯白而大者曰喜容菊,无处无之㊂酒家皆以菊花缚成洞户㊂ ①其中似乎并无菊瓣纤长的品种㊂易安作此词时,身在东都汴京(一说山东青州),如果非要较真,她所养所赏者,恐怕是 黄色而圆 的金铃菊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吧㊂菊之 瘦 主要源于时令感和菊花逐渐枯萎的特性,人之 瘦 主要源于相思感和女性生理的变化,进而索隐: 人比黄花瘦 似又有一种爱情宣言的意味㊂盖重阳后的菊花虽终将衰谢,但如前所言,多数品种是干枯在枝头并不落瓣的,因此古人诗词中常用 抱枝枯 抱香死 来赞美菊花的坚贞㊂如:毋栽当暑槿,宁种深秋菊㊂菊死抱枯枝,槿艳随昏旭㊂(宋㊃欧阳修‘寄题刘著作羲叟家园效圣俞体“)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㊂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㊂(宋㊃朱淑真‘菊花“)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㊂极知时好异,拟与岁寒俱㊂堕地良不忍,抱枝宁自枯㊂(宋㊃吴潜‘菊花“)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㊂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㊂(宋㊃郑思肖‘画菊“)㊃97㊃张㊀剑: 人比黄花瘦 索隐①孟元老:‘重阳“,载‘东京梦华录“卷八,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第159页㊂沿此思路, 人比黄花瘦 其中似乎又隐藏着爱情的密码: 我对你的相思,使我形貌日渐憔悴;我对你的爱情,却比那抱枝枯老的菊花还要坚贞㊂ 至此, 人比黄花瘦 的深层意藴才得以较为完整地呈现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云 要眇宜修 之旨,在易安此词中得到完美诠释㊂同理,结合易安处境和菊花特性,亦可对其另一首名作‘声声慢“中的黄花略做索隐㊂菊花不像桃李梅杏,它不结果实,没有种子,花的生命到初冬为止,没有种子作为生命的延续㊂来年根部再萌新芽再生新花,与昔年黄花已自不同㊂‘醉花阴“中的易安虽在盼归的过程中煎熬,但毕竟尚有归人可盼,爱情还有亮色㊂而‘声声慢“中的易安,家破夫亡,独自流落江南㊂这位曾经风华绝代的女子,不得不忍受青春已暮㊁孤独终老的结局,没有爱情,也没有子嗣,无奈地接受命运的安排;眼看着生命一天天枯萎,如同凌迟,逐渐沉沦到黑暗之中,看不到一丝光亮㊂这,才是一种人生的大悲㊂此刻她眼中的黄花,不仅是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的煎熬,而且更多了一层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的绝望的沉痛㊂①四众所周知,易安写花 瘦 的名句还有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如梦令“),成功模仿了秦观的‘如梦令㊃春景“ 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 ㊂但 人比黄花瘦 无疑是易安的独创,盖以绿柳㊁梅花等喻人之 瘦 ,皆有取于外形上两者之似,如柳条之细弱㊁梅花之纤小(梅枝之枯长);故宋人秦观的 人与绿杨俱瘦 ,程垓的 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 (‘摊破江城子“),周密的 凭问柳陌旧莺,人比似㊁垂杨谁瘦 (‘玲珑四犯“),明人樊阜的 自把梅花比瘦容,愁城须仗酒兵攻 (‘数日不出门偶赋“),商景兰的 独立悄无言,梅比腰支还瘦 (‘如梦令㊃寓园有感“)等,虽然写得工巧,但都不觉新奇;而易安的 人比黄花瘦 却是一种略貌取神㊁离形得意的反常合道,新颖奇警又饱含情感力度,无愧于千古名句㊂需要指出的是,易安之前,已有 瘦 菊之称,以菊花拟女子亦并不始于易安㊂史铸‘百菊集谱“曾有论及: 唐宋诗人咏菊罕有以女色为比,其理当然㊂或有以为比者,唯韩偓叹白菊云: 正怜香雪披千片,忽讶残霞覆一丛㊂还似妖姬长年后,酒酣双脸却微红㊂ 此唐人诗也㊂又魏野有菊一绝云: 正当摇落独芳妍,向晚吟看露泫然㊂还似六宫人竞怨,几多珠泪湿金钿㊂ 此本朝人诗也㊂愚窃谓菊之为卉,贞秀异常,独能悦茂于风霜摇落之时,人皆爱之,当以贤人君子为比可也㊂若辄比为女色,岂不污㊃08㊃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㊀㊀㊀2020年第1期①此文曾得程杰先生㊁李贵先生㊁刘蔚女史指教㊂刘蔚女史与笔者交谊甚笃,她从女性心理论菊花,体贴入微,本段文字多有径用其语者,以兹纪念㊂按艾朗诺‘才女之累:李清照及其接受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的看法,要 破除自传体解读易安词的思维定式,不再将词中女子与历史上的李清照一一对号入座 (第99页),但他同时又指出 较为审慎的做法是把李清照的创作看成个人经历与文学构思的结合体 (第320-321页)㊂‘醉花阴“‘声声慢“毕竟是没有繁琐自注的文学作品,我们当然无法说其是完全的易安经历的写实,但其中渲染的情感无疑是易安体验过的;她为这种情感设置的一些场景可能有所虚构,但要说没有一点个人经历的影子,似乎也令人难以置信㊂何况即使是完全代言的作品,也不影响我们对易安 文学形象 的解读㊂。

李清照词中的隐喻和转喻研究

李清照词中的隐喻和转喻研究

蛰" ( ! 永遇乐 ’ 落 日 熔 金 " ( ! 武陵春 ’ 风住尘香花已尽" ( 典其实是转 喻 的 一 种 变 体 用 法 ) 李 清 照 是 一 位 博 学 多 才
三! 李清照词中的转喻
" 一# 部分转喻整体 它反映我们在 这是日常生活中运 用 频 繁 的 指 代 原 则 % 谈及某物时不直接言明 该 物 % 而是用该物体最具代表性的 组成部分来指称它 ) 如 & 那个长头发是他新交的女朋友吧? 她就喜欢那样的小白脸 ) > N C X E M E G BH I C G G B @ C . ‘ PQ T CD C C FE , Z CD C SQ B @ C EB I , M D FN C I C . 通常脸是人最富特 征 的 部 分 % 看到一个人的脸部就会 知道这个人长什么样了 ) 其 实 这 是 因 为 用 * 最具特征的部 分替代这个事物 + 是我 们 的 一 种 思 维 定 式 ) 转 喻 不 仅 仅 在 还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 语言层面出现 % 在李清照的词作中 % * 部分转喻整体+ 的例子也频频出 现% 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 事件代时间 %. * 篆香烧尽 % 日影下帘钩 + & 这是 ! 满庭芳 " 中的句子 ) 闺 阁中 的 女 子 看 着 篆 香 燃 尽 了% 日 影 已 经 上 帘 箔% 这说明一 天已快过去 % 黄昏临近 ) 词 中 作 者 用 两 个 事 件 来 表 述 时 光 的流逝 % 黄昏的临近 ) 过程细节代整个事件 ). * 碧云笼碾玉成 尘 + & ! 小 重 山" 里 的 句 子)这 句 是 写 饮 茶 ) 不过却是用取茶 % 碾茶 % 泡茶的过程来指代饮茶一事 ) 典型动作代整个事件 ". * 这回去也 % 千万遍 ! 阳关 " % 也则难留 + & 这是 ! 凤凰台上

诗词赏析: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意思

诗词赏析: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意思

诗词赏析: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意思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意思谁说此情此景,不令人黯然神伤,阵阵秋风卷起帷帘,闺中的人比菊花还要清瘦。

《醉花阴》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赏析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

传说清照将此词寄给赵明诚后,惹得明诚比试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眼,作词数阕,然终未胜过清照的这首《醉花阴》。

全片由一个“愁”字统领。

词的上片主要写独处的愁苦。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地面薄雾弥漫,天空浓云笼罩,室内香炉里轻烟飘散,这长长的白昼真让人难熬啊!常言道:欢娱嫌日短,苦愁怨更长。

此二句移情于景、移情于物,渲染出浓烈的愁苦气氛:天愁、地愁、物愁、人更愁。

更何况“佳节又重阳”,一个“又”字,说明词人不止一次一个人独处重阳了。

词人化用王维“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句,借愁句更添愁思,怎不叫人分外伤心!独自一人入睡,却久久不能成眠,身凉心更凉。

下片写思夫的深切。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原应与丈夫把酒赏菊,共享花香,无奈“借酒消愁愁更愁”,勾起对丈夫更为强烈的思念:“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愁”字被进一步深化。

凄凉的西风吹处,卷帘飞起,帘内的思妇久久凝望着黄花沉思默想……黄花、佳人,原应互相比美,然心在丈夫身上的佳人,却因思夫之愁更比黄花瘦。

怎一个“愁”字了得!词人善于用典,善于用喻,善于寄情于景于物。

“佳节又重阳”化用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句“每逢佳节倍思亲”使愁绪更长;”东篱把酒黄昏后”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诗句;”有暗香盈袖”一句借用古诗”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的诗意,极写离别之恨.从天气到瑞脑金兽、玉枕纱厨、帘外菊花,词人用她愁苦的心情来看这一切,无不涂上一层愁苦的感情色彩。

在末了三句里,“人比黄花瘦”一句是警句。

拆书-【绚兮读古诗之二十】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赏析

拆书-【绚兮读古诗之二十】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赏析

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伊士珍《瑯嬛记》:易安作此词,明诚叹绝,苦思求胜之,乃忘寝食三日夜,得十五阕,杂易安作以示陆德夫。

德夫玩之再三,曰:只有“莫道不消魂”三句绝佳。

柴虎臣《古今词论》:语情则红雨飞愁,黄花比瘦,可谓雅畅。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深情苦调,元人词曲往往宗之。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情深词苦,古今共赏。

起言永昼寂寞之情景,次言重阳庆贺之感人。

换头,言向晚把酒。

着末,因花瘦而触及己瘦,伤感之至。

尤妙在“莫道”二字唤起,与方回之“试问闲愁知几许”句,正同妙也。

薄薄的轻雾弥漫,浓浓的云层笼罩天际,我发愁艰困如何碾碎这漫长的白昼。

金兽铜盘里的瑞脑烟气袅袅上升,又是一个重阳佳节到来,我睡在碧纱橱的玉枕上,半夜醒来,只感觉到周身浸入骨髓的凉气。

黄昏时分,我静静地在东篱边饮酒,秋菊的淡淡香气,弥满的了我的衣袖。

不要说,此情此景,不让人黯然神伤,当西风卷起门帘,你会看到人比菊花还要消瘦。

这首丘浚词是王冕前期的怀人之作。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十八岁实在太的李清照嫁给太学生赵明诚,婚后不久,丈夫便“负笈远游”,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

崇宁二年(1103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首词寄给李晃。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独居的春天总是那么难捱,何况,在这样一个浓云密布的阴沉天气,“愁永昼”,愁是词的词眼,全词的感情基调。

全词笼罩在浓重的哀愁之中,词人为何而愁,却没有明言。

“永昼”,极言愁的时间之长,其实微秒对谁都是一样的长短,可是在词人那里,一个白天就长得好似永远不会结束。

《诗经王风采葛》写到“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小伙子和姑娘才分开一天,就如同三月,三季,三年了,而李清照和丈夫新婚没有多久就分开了,自然也是度日如年。

陶渊明诗与菊文化

陶渊明诗与菊文化

陶渊明诗与菊文化学生姓名:王静学号:20057021047院系:中文系专业:汉语言文学指导老师:章宗文职称:讲师摘要:中国的菊文化由来已久,并随着时代的推进而逐渐有了越来越丰富饿内涵。

在菊文化发展过程中,陶渊明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他诗中的菊花意象,更是丰富和提高了菊花的美感。

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为中国的士大夫提供了一种崭新的生活模式,一种理想的人格范型。

他爱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他悠然自得生活的写照,在他的诗中,菊是他反复吟咏的对象,菊成了他的化身,成了中国文学里象征着高情远致的优美意象。

关键词; 菊花; 仕隐; 菊诗Abstract :Tao Yuan-ming is 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literati,a destination for the Chinese scholar-officials to provide a new way of living and an ideal type of person. He Ai-ju,"Picking chrysanthemums under Dongli nanshan leisurely see" is his laid-back portrayal of life,where ju is the object of his repeated chant,he became the embodiment of chrysanthemum has become a symbol of Chinese literature to the high feelings is far image.Chrysanthemum culture for a long time to form,when we look at the culture of Chinese chrysanthemum development,at the Tao Yuan-ming to a kind of high.Ju Chinese people love to be reflected here.Key words:Chrysanthemum ; Shi implicit ; Ju Poetry前言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菊从最初的药用花卉,到深受文人雅士喜爱的观赏花卉,其文化意蕴逐渐显现。

纳兰性德词中情感隐喻的类型及认知阐释

纳兰性德词中情感隐喻的类型及认知阐释

纳兰性德词中情感隐喻的类型及认知阐释吴永丽;王莉【摘要】满清才子纳兰性德自诩是“人间惆怅客”,其在短暂的一生创作的几百首词更是充分体现了纳兰性德血液里流淌的苦悲愁怨.纳兰性德作品的魅力更在于其抒发内心情感事时创造的隐喻,即情感隐喻.其主要类型可分为自然现象情感隐喻、植物情感隐喻以及动物情感隐喻.纳兰性德词情感隐喻中始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产生的理据是作者基于自己的具身体验在其内部情感与客观事物之间建立了一种同一性,这也正是如“桃花”等具有积极寓意的事物在纳兰性德词中映射的却是消极情感原因所在.【期刊名称】《湖州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9(041)005【总页数】6页(P85-90)【关键词】纳兰性德词;情感隐喻;类型;认知阐释【作者】吴永丽;王莉【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06;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22.8“满清第一词人”纳兰性德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创造了三百多首词,其中很多作品都享有盛誉、广传乡野,比如《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长相思·山一程》等。

虽出生成长在富贵人家、享有无上尊荣,纳兰性德却自诩“不是人间富贵花”,而是“人间惆怅客”。

其作品风格多凄清哀愁,字里行间大都流溢着悲凉惆怅。

目前对纳兰性德作品的研究大多从文学视角展开,而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纳兰性德词进行研究的作品还比较欠缺。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现象背后实际上是一种语言使用者的认知思维方式,且语言形式风格的差异与不同语言使用者的身体经验紧密相关。

Lakoff & Johnson[1]37认为,人类思维从本质上是隐喻性的,所以语言表达式中存在很多隐喻现象。

人们通常会借助较为具体、熟知的事物来解释较为抽象、陌生的事物,“隐喻是我们对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的有力的认知工具”[2]114。

本文自杨旭辉先生所著《纳兰平生纳兰词:纳兰词典评》及纳兰性德著,苏缨、毛晓雯注译的《纳兰性德词全译》中综合选择127首以爱情、悼念、友情、乡关等为主题的具有代表性作品为对象来探析两个问题:一是纳兰性德词中情感隐喻主要类型;一是纳兰性德词中情感隐喻的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映射产生的认知基础和原因是什么。

文学作品中的情感隐喻及其与语境、文化的关系——以李煜的《清平乐》为例

文学作品中的情感隐喻及其与语境、文化的关系——以李煜的《清平乐》为例

验 ” 如 agenh n ) 在 中 国文 化 中 绿 色 代 表 新 ( re ad , 生 和 希 望 。中 国人 喜 欢 以物 喻 人 、 景抒 情 , 树 借 柳
常 被 古 代 诗 人 用 来 表 达 分 离 、 念 的联 想 意 义 , 思
“ 我 往 矣 , 柳 依 依 ”( 诗 经 》 , 英 语 中 柳 树 惜 杨 《 )在
2 隐喻 与 文化 、 语境 的 关 系
L kf & o no 为 隐喻具 有 文化 性 , a o Jh sn认 因为 隐 喻 的基 础 是体 验 , 同时 隐喻作 为 人类 思维 和认 知 的 工 具 , 将 某 些 成 分 反 馈 到 文 化 世 界 中 。隐 喻 又 并 不 是孤 立存 在 的 , 是和 一定 的语境 和 文化 紧密 而 结 合 才 能 发 挥 自 己 的 功 能 ¨ 。语 言 是 文 化 的 载 J
然 的文化 心理 。
隐 喻 的基 础是 体 验 , 人类 思 维 和 认 知 的工 具 , 是 与 体验 有关 的 隐喻 在 很 大程 度 上 受 文 化 制约 。 英汉
两种 语 言 中许 多词 汇指示 意 义相 同 , 想意 义部分 联 相 同或不 同 , 至 截 然 相反 , 甚 或者 在 一 种 语 言 中有 丰 富 的联 想 意义 , 在另 一种语 言 中却没 有 。如在 西
L k f on o a o &Jh sn于 18 f 9 0年 出版 的 Mea hr t o p We
Meigpt ln o 等似 乎 是 美 国文 化 和 精 神 的象 征 , n t U-
ceS m甚 至成 了美 国的代 名 词 。 “ 革 ” 炎 黄子 l a 文 “
Lv y 《 ieb ( 我们 赖 以生存 的隐喻 》 标 志 着 把 隐喻 真 )

个园文化隐喻视角下的黄至筠探析

个园文化隐喻视角下的黄至筠探析

227第34卷第6期 2021年03月Vol.34 No.6March 2021艺术科技内传播与外传播相结合,是清代盐商构建自我形象的方式,也是那个时代盐商文化的缩影。

园林作为日常生活的住所和招待外来宾客的宴所,自然成了扬州盐商文化的载体,即使经过了百年的洗涤,扬州已不复当年的辉煌,但是从所留园林依然能看出扬州盐商的文化痕迹。

隐喻本质上是文化行为,文化是隐喻的灵魂,隐喻要考虑文化背景。

扬州盐商亦贾亦儒,礼贤下士,乐善好施且深受儒家文化熏陶,因此扬州园林文化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本文以个园为例,从内外传播角度探讨其主人黄至筠。

1…内传播:个园形象隐喻与黄至筠内心镜像1.1…人生镜中的自我意识在内传播中,个人通过社会交流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他人期待映像,并据此来调整自己的行为。

在内传播中,传者与受者虽然是同一个人,但这依然是社会互动的过程。

正如米德在社会互动理论中提出的:“个人通过与他人互动来认识自己,他人告诉这些个体自己是谁。

”[1]个园主人黄至筠,字韵芬,又字个园,原籍浙江,是清嘉道间的一位盐商巨头,为扬州八大商总之一[2]。

黄至筠在扬州建有个园,这是当下扬州保存最完好的一所盐商私家园林。

自我意识可分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节[3]。

黄至筠喜气与福气的自我认识源于他少年时的传奇经历,14岁其父去世,家产被人所夺。

19岁时,他一人骑驴进京,手持引荐信,得见时任两淮盐政的某公,任命他为两淮盐商的代表——总商,开始了自己辉煌的盐商生涯。

机遇与福气接踵而至,其自我意识中的机遇与福气也在个园中得到了体现。

个园门前的照壁用双面砖砌墙,石壁座,檐头饰蝙蝠等砖雕,并且个园多处厅堂都有蝙蝠图案的雕花及地砖。

在汉语中,“蝠”与“福”同音,而且个园中的蝙蝠图案与祥云相似,宛如福中使者。

角逐官场的自我体验也是黄至筠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官商的身份伴随其一生,从总商到二品顶戴。

票盐法改革后,黄至筠依然能笑傲官场,官场尔虞我诈、凶险异常,但清代大盐商需要官的身份来服务自身,凭借官商的身份保护自身利益,所以步入官场是黄至筠的必然选择。

简析李清照《醉花阴》精妙的艺术构思

简析李清照《醉花阴》精妙的艺术构思

简析李清照《醉花阴》精妙的艺术构思作者:曾凡春来源:《速读·中旬》2016年第01期《醉花阴》是李清照的前期作品,具有非常高的艺术成就,堪称李清照前期的代表作品。

细细品读,不难发现词人隐含于字里行间的精妙的艺术构思。

该词是一篇闺怨词,词里充满了孤独寂寞,以及对远在外地的丈夫赵明诚的思念,百转柔情,千般愁绪被词人凝结于短短的一首令词内,可谓凝练至极,字字珠玑,令人拍案。

该篇词作精妙的艺术构思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选材的典型性。

应该说与丈夫分离闲居在家的李清照形单影只,再不闻评诗论文,查书赌茶,鉴赏碑刻的欢声笑语,她每天都在寂寞,孤独和思念中度过,但词人在构思和落笔时并没有把每一天的情形都写出来,而是特意选取了典型的一天,即九月九日重阳节,很显然,这是词人刻意而为之。

“佳节又重阳”一句确有深意,古人对重阳节时十分重视,这天亲友团聚,相携登高,佩茱萸,饮菊酒。

词人在写出“瑞脑销金兽”的孤独感后,马上接一句“佳节又重阳”,显然有弦外之音,暗示当此佳节良辰,丈夫不在身边,怎不叫她“每逢佳节倍思亲”?其中一个“又”字点染出浓厚的感情色彩,突出表达了她的伤感情绪。

而这倍感孤独寂寞的重阳节,词人又是怎样度过的呢?词人在典型的一天里选取了三个典型的时间段,即白天,傍晚和半夜。

“薄雾浓云愁永昼”词的开篇即点明,词人一白天的时间都身陷愁苦,愁肠百转,而傍晚更是容易使人黯然销魂的时间,因为白天即将过去,夜晚渐渐来临,光线慢慢暗了下来,人的心情受环境的影响,也会暗下来。

古代诗人历来愿意选取这个时间段来抒情,李清照自然也不例外,“东篱把酒黄昏后”,显然,百无聊赖的词人在黄昏时分以酒消愁,然而“三杯两盏淡酒”不仅未能消除自己的愁怀,反而在她心里掀起更大的感情波澜,因此才会出现“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半夜时分,夜深人静,最容易触动相思之人内心最敏感的神经。

词人因丈夫不在家,玉枕孤眠,纱帐独寝,又会有怎样感触?“半夜凉初透”不只是时令转凉,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文旭(1963-),博士,教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语用学及语义与句法的界面研究等;罗洛(1978-),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收稿日期:2003-08-03(修改稿)2004年第1期总第178期外语与外语教学F 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 eaching2004,№1Serial №178隐喻・语境・文化 ———兼论情感隐喻:人比黄花瘦文 旭 罗 洛(西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庆 400715) 摘 要:修辞学一直把隐喻看作是正规语言的偏离和变异,而认知语言学从新的视觉打破了传统修辞学对隐喻研究的清规戒律。

隐喻是语言系统的一部分,是人类思维和行为的方式,它产生于建立在相似性基础之上由始发域向目标域的映射过程中。

人们对隐喻的理解来自人类共同的体验和感知,并依据相关语境和文化模式。

关键词:修辞;认知;概念隐喻;语境;文化 Abstract :In the long history of rhetoric ,metaphor has been regarded as the deviation of normal language.C ognitive linguistics breaks through the prescribed regularities in rhetoric and provides a brand 2new perspective to the study of metaphor.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metaphor is one part of the linguistic system ,and the way we think and behave.It happens in the process of mapping from source domain to target domain on the basis of similarities.Our comprehension of metaphor is based on the shared experience and perception ,and relevant context as well as culture m odels.K ey words :rhetoric ,cognition ,conceptual metaphor ,context ,culture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04)01-0011-04 一、隐喻的修辞观隐喻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对象,更受诗人和文学家的青睐,其应用在诗歌里最为突出。

诗歌这种再现自然环境和人类思想情感的文学艺术正是通过大量的隐喻体现其魅力和激情的。

赫兹利特(Hazlitt )在《泛论诗歌》里说:“恐怖是诗,希望是诗,爱是诗,恨是诗,轻视、忌妒、懊悔、爱慕、奇迹、怜悯、绝望或疯狂是诗。

”而此时的隐喻已不再是游离于语言之外的华丽装饰,从本质上来说它是语言系统的一部分,体现了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当然,隐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一定的语境和文化紧密结合才能发挥自己的功能。

英语metaphor 一词源于希腊语的metapherein ,前缀meta 2意为“在中间”,“pherein ”意为“携带”,当这两部分组合成一体时,隐喻就可以理解为一种把事物从一处转向另一目的地的媒介。

《美国传统辞典》把隐喻定义为一种语言表达手法,通常是用指某物的词或词组去指代它物,从而暗示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

《大美百科全书》(1979:535)把隐喻定义为“在两种不同物体间做暗示性的比较,即以想象方式来认定一个物体与另一个物体间的类推方式,若非基于后者有前者的特质,便是赋予前者约定俗成的特性”。

这正是隐喻在语言中的功能,即把字面意义转化为隐喻意义,这种转化过程显然是动态的。

传统修辞学把隐喻看成是一种修辞现象,是把一个未知的或不熟悉的词语清晰地比喻成另一个更为人知的词语,从而使后者更能清楚地阐释前者。

广义地说,用描写一实体的词去描写另一实体的修辞格是比喻;狭义地讲,隐喻是比喻的一种,与转喻、夸张等齐名。

在20世纪晚期之前,人们普遍把隐喻当成语言的装饰品,诗人们喜好用它来使自己的作品更加华丽。

传统修辞学有关隐喻的经典理论有三:对比论(com paris on theory )、替代论(substitution theory )和互动论(inter 2action theory )。

对比论是由亚里士多德提出来的,他认为:“用一个表示某物的词借喻它物,这个词便成了隐喻词,其应用范围包括以属喻种、以种喻属、以种喻种和彼此类推。

”(1996:149)这种包含了对比论的精辟阐释旨在把所有的隐喻现象连接成一个整体。

“属”和“类”概念的使用把我们的注意力吸引到了类型层次上。

“属”在字典里常被定义为一个分类范畴,级别在“族”之下、“类”之上,通常包括一组展示相似特点的“类”。

“类”则是个体按照共同的属性对个体或物体进行的分类,并指定共有的名称。

隐喻在这里被看成是作用于类型层次之间的概念现象。

要构造隐喻,我们可以(a )往上移一个层次从而找到更抽象的概念;(b )往下移一个层次找到更确定的概念;(c )跨越层次找到具有同等确定性的同级词;(d )或使用经典的比例比喻A/C =B/D 。

替代论是公元1世纪罗马修辞学家昆提连(Quintilian )提出来的。

他认为隐喻是用一个词去取代另一个词的修辞现象。

隐喻是一种替代格,是用一物直接替代不相关的另一物或是用词暗示那样的替代。

20世纪30年代,理查兹(I. A.Richards)在其《修辞的哲学》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互动论,后由布莱克予以发展和完善。

理查兹在该书中提出了隐喻的两种形式:本体,即要表达的想法,喻体,即想法藉以表现的形式。

例如,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73首诗句中,所要表现的本体是年老,而表现的形式即喻体则是深秋或冬日的复杂景象:That time of year thou mayst in me behold/When yellow leaves,or none,or few,do hang/Upon ghose boughs which shake against the cold,/ Bare ruin’d choirs,where late the s weet birds sang.(你可以从我身上看到这样的季节/当黄叶或已秃尽、或已稀落的挂在/寒冷中颤抖的树枝上,/仅是倾颓的唱坛,曾经是甜美的鸟儿所唱过的。

)尽管以上三种理论在修辞时代享有极高的声誉,并与其他一些主张诸如西塞罗的“隐喻是一种被紧缩为一个单词的简短的明喻形式”、朗吉努斯的“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增强了情感宣泄的文体功能”等保持了相同的基调,但它们不可避免地存有很大的缺陷。

在这些理论中,隐喻仅仅是一种文字游戏,被排除在语言系统之外。

从本质上来看,这些理论只停留在文字的表面。

替代论不能回答为什么这一词能代替另一词而非其他词。

《诗学》里的隐喻更多地被看成是获得色调丰富描写的公式。

隐喻在亚氏的理论里本质上存在于知识运用的规则里,而非知识本身。

隐喻的重大意义对学者们而言,无非就像时装对于妇女。

然而,他们却未认识到,妇女不同的时装风格体现了个体或群体的偏好。

事实上,隐喻也体现了小到个人大到全人类的思维倾向。

不同的隐喻表达体现了个体或群体独特的体验和思维方式,其中的隐喻结构体现了人类的共同思维结构。

因此,要对隐喻进行全面的解释,就必须寻找新的视角。

二、认知隐喻观2.1 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隐喻的认知研究可追溯到18世纪(文旭,1999)。

1725年,意大利哲学家和修辞学家维柯(G.Vico)就发现了隐喻的认知功能,后在其《新科学》一书中阐述了其认知观点。

但是,把隐喻的研究真正纳入认知语言学领域的重要标志却是Lakoff和Johns on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1980)一书。

认知语言学是语言学中的一种新范式,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它是在反对当时占主导地位、崇尚语言自主论的生成范式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认知语言学明确地承诺要把意义的身体维度、文化维度以及想象维度有机地结合起来。

很显然,意义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而隐喻就成了认知语言学的焦点。

语言学也就不再是对语言内部特征的一种自足的解释,而是揭示和解释人类认知的一种重要工具(参见文旭,2002)。

在传统修辞家那里,被贬低为偏离了正规语言的隐喻却在认知语言学中得到了重新审视和提升。

隐喻再也不是怪异的语言,而是语言系统的一部分,是“我们对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的有力的认知工具”(Ungerer& Schmid,1996:114)。

隐喻的本质在于用一物来理解和体验另一物,这为我们创造新的表达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人们正是通过这种方式相互交流,以自身的经验观察周围的世界,因此,当我们阅读诗歌时,就不仅仅是用明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法,而更多的是使用隐喻这一认知工具。

认知隐喻包括常规隐喻和新隐喻。

常规隐喻大量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以共有的体验和知识便能领悟。

当然,有时,我们在理解某些表达式的时候,根本不会意识到隐喻思维在起作用,例如“针眼、山脚、桌腿、空中楼阁”等不再被认为是隐喻性用法,因为不存在不能正确理解它们的问题。

这些表达式被称为死喻或常规化的、词汇化的隐喻。

它们的修辞意义通过不断地和一种固定的语言形式联系在一起,在语言社团里已根深蒂固,并作为词语的一个义项进入了词汇。

当一组语言形式和意义常规化时,词语的隐喻力就不再强烈了。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因为在某些情况下,死喻也可以被激活。

例如,在一场激烈的田径比赛中,我们通常用“加油”这样的话语去鼓励自己的对友,但我们的对手却会嘘叫“漏水”或“漏油”,此时隐含于死喻“加油”里的隐喻力就被“漏水”或“漏油”激活了。

死喻的存在,给认知语言学家有关隐喻是语言的一部分的主张提供了强有力的佐证。

人们通过隐喻把一个领域(始发域)的高属性转移到具有低属性的另一领域(目标域),从而更好地理解隐喻世界。

新隐喻大部分出现在文学家的隐喻世界里,人们不能以常规的隐喻思维方式去理解。

例如,华滋华斯(W.W ords w orth)开头是M ilton!Thou shouldst be living at this hour(米尔顿!你应该活在这个时候。

)的十四行诗中,说到关于英国的时候便以a fen of stagnant waters(一片死水的沼泽地)来形容,这就是一个新隐喻。

2.2 隐喻意义的产生2.2.1概念隐喻在认知语言学中,隐喻不单纯是词或语言表达式的问题,而是一个概念问题,即用一个概念去思考另一个概念的问题,因此,隐喻在本质上是概念的,是有价值的认知工具(K vecses,2002:i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