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和复古思潮
社会思潮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及特征
社会思潮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及特征【课前提示】当今世界,各种思潮相互激荡,相互影响,深刻地影响着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也影响着国际关系。
这些思潮映照到中國国内,在“四个多样化”的背景下,表现得更加纷繁复杂。
在我们面向“两个一百年”,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历史新时期,科学分析和理性认识当前各种社会思潮,对于形成全社会共同理想和信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本刊推出《如何理性认识和正确引导当前社会思潮》系列讲座,敬请关注。
本期推出系统讲座之一《社会思潮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及特征》。
英国历史学家柯林武德有一句名言,“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寻求救国救民的理论和道路而不懈探索,他们引介和创立的理论学说,对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产生较大影响,从而形成不同的思想趋势和潮流。
这一社会思潮的流变历经一百多年,至今未有停顿,反映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思想历程和实践求索。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往往有不同的社会思潮,影响和引领着人们的行动。
鸦片战争前后,有林则徐、魏源等为代表的经世实学思潮,他们主张反对外国侵略,要求“师夷长技”、改革自强,成为“睁眼看世界”的第一批中国人。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经世实学思潮逐渐演化为洋务思潮,奕、李鸿章、张之洞等洋务派代表以“自强”、“求富”为目标,提出一系列学习西方制器、练兵等基本主张。
甲午战争失败,宣告洋务思潮的破产,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继而提出“富国养民”、“工商立国”、建立立宪政治等主张,成为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影响巨大。
几乎与此同时,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派提出了推翻满清专制、建立中华民国的主张,形成一股声势浩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
中华民国成立后,民富、国强、民主、自由等理想仍是空中楼阁,引起社会的普遍失望,由此促使人们寻找新的救国强国真理。
在这一过程中,先后产生无政府主义、复古主义、教育救国、实业救国、科学主义、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早期社会主义等各种思潮,形成思想杂陈、相互争鸣的局面,最终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理论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接受,进而开始了其成为中国主流社会思潮的历史进程。
明清之际启蒙思潮的内容及意义
明清之际启蒙思潮的内容及意义明清之际,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开始思考和探索新的思想和观念。
启蒙思潮就是在这个时期兴起的一股思想潮流,它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启蒙思潮的内容主要包括科学、人文主义和社会改革。
首先,科学成为了启蒙思潮的核心内容之一。
欧洲的科学革命对中国的启蒙思潮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一些进步的学者开始研究西方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推广新的科学观念,例如地理学、天文学和医学等。
这些知识的传播不仅丰富了中国的学术研究,也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人文主义也是启蒙思潮的重要内容。
人文主义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倡导人们追求自由、平等和个人权利。
在明清之际,一些学者开始反思传统的封建制度,主张平等和自由的观念。
他们提倡人人平等,反对身份和地位的歧视,强调个人的自由和自主。
这些思想对于当时社会的改革和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社会改革是启蒙思潮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明清时期,中国社会面临着许多问题,如地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官僚主义的腐败等。
启蒙思潮提出了一系列社会改革的方案,旨在解决这些问题,推动社会的进步。
其中包括土地改革、教育改革、法律改革等。
这些改革措施的提出,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启蒙思潮的意义在于它为中国社会带来了新的思想观念和知识体系。
它打破了封建思想的束缚,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变革和现代化的进程。
启蒙思潮的兴起,为中国的社会进步和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它为中国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方法,为中国的社会改革提供了思想和理论基础。
明清之际启蒙思潮的内容主要包括科学、人文主义和社会改革。
这些思想观念的传播和推动,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启蒙思潮的意义在于它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新的思想和观念,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变革。
它为中国的学术研究和社会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新时期文化思潮中的“启蒙”、“国学”与“新国学”
新时期文化思潮中的启蒙、国学与新国学新时期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是得力于声势浩大的启蒙文化思潮。
在20世纪80年代的新启蒙对五四启蒙传统的追溯与认同中,启蒙文化对人的重新认识与设计成为了中国社会现代化理想的基础与动力。
不过,在进入90年代以后,这样的文化基础显然遭遇到了空前的动摇与质疑,尽管这些动摇与质疑并不能真正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深层需求,也没有最后修改另外一些知识分子的理想底线。
在今天,要剖析启蒙文化之于中国社会历史的重要意义,就有必要正视近十年来中国社会文化围绕启蒙理想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检讨这些变化背后所包含的深刻的历史意义特别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嬗变。
本文不是关于近三十年来中国文化演变与启蒙文化遭遇的全面反思,我们仅仅拈出作为这一演变重要体现的几个关键词,以透视语言使用背后的社会思想的动向。
启蒙中国新时期文化的启蒙,既来自洞开国门之后向欧洲18世纪的思想借鉴,又体现了我们对五四传统的重新继承与发扬,也就是说,横向的取法与纵向的承袭相互交织。
这里的交织有彼此促进的一面,但也有某些缠绕或分歧的一面。
同现代汉语的许多词汇一样,启蒙一词虽然也可以从我们的固有词汇系统中找到,但其作为现代文化的重大意义却完全是得之于欧洲18世纪的思想。
在英文中,启蒙意味着使人通过开导而摆脱无知、偏见与迷信,这正是为五四和新时期开创思想新路的主要的旗帜。
康德认为,启蒙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之外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而且还确乎是一切可以称之为自由的东西之中最无害的东西,那就是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
对于五四新文化运动而言,处于封建主义压抑下的传统中国就属于不成熟状态,而民主和科学就是理性的自由;对于80年代的改革开放而言,也需要继续破除封建传统与极左思潮造成的自我封闭,在现代化的理性追求中发展我们自己,新时期文化之于五四、以及与欧洲启蒙传统的这种相似性让它获得了新启蒙的历史定位。
现当代西方思潮
现当代西方思潮西方思潮是指在西方世界中出现和影响深远的一系列思想、学说和文化运动。
这些思潮不仅在欧洲大陆的哲学、政治和文学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在世界各地的社会和文化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现当代西方思潮的一些主要内容。
文艺复兴思潮文艺复兴思潮于15世纪至17世纪在欧洲兴起,对欧洲文化和知识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文艺复兴强调人的尊严和个体的自由,鼓励人们追求知识、艺术和科学。
这一思潮带来了人文主义运动,推动了欧洲的艺术、文学和科学的繁荣。
启蒙思潮启蒙思潮于17世纪末至18世纪末在欧洲兴起,强调人的理性和自由。
启蒙思潮主张推翻迷信和专制,提倡科学、理性和人权。
启蒙思潮的代表人物包括伏尔泰、孟德斯鸠和洛克。
这一思潮对法国大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整个西方社会和政治思想带来了重大变革。
浪漫主义思潮浪漫主义思潮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在欧洲兴起,强调个体的情感和想象力。
浪漫主义追求自然、热情和独特性,反对理性主义和工业社会的机械性。
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包括歌德、雪莱和拜伦。
浪漫主义影响了诗歌、绘画、音乐和哲学等艺术形式。
实用主义思潮实用主义思潮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强调实际经验和实际效果。
实用主义强调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工具,重视实证主义和经验主义。
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包括詹姆斯和杜威。
实用主义对教育、社会政策和科学方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存在主义思潮存在主义思潮于20世纪上半叶在欧洲兴起,强调个体的存在和自由选择。
存在主义关注人的存在和人对于生活的意义的思考,反对制度化和规范化。
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包括索特、加缪和海德格尔。
存在主义影响了文学、哲学和心理学等领域。
后现代主义思潮后现代主义思潮于20世纪后半叶在西方世界兴起,抨击现代理性、线性思维和权力结构。
后现代主义强调语言的游戏性和文化的多样性,否定固有真理和客观现实。
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包括福柯、达尔库和巴特。
后现代主义影响了哲学、文学、社会学和建筑等领域。
欧洲启蒙运动及其两大思潮
欧洲启蒙运动及其两大思潮欧洲启蒙运动及其两大思潮“欧洲启蒙运动”(Enlightment)是指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是文艺复兴之后近代人类的第二次思想解放。
“启蒙”一词含义为阐明、澄清、照亮。
它给人启发、启示和启迪。
演变成专有名词“启蒙运动”时,它的意思是思想解放运动、社会解放运动。
1784年德国哲学家I.康德(1724~1804)所著《什么是启蒙》指出,“启蒙”就是使人们脱离未成熟状态,把人们从迷信或偏见中解放出来。
启蒙运动的矛头直接指向“黑暗的中世纪”。
当代人用“启蒙时代”这个概念,表明那是以光明驱逐黑暗的历史时代。
在西方,从公元14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运动,至16-18世纪的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前导的反封建反宗教的思想解放运动,皆属于启蒙运动阶段。
所以,启蒙有引导人们从黑暗走向光明,从遮蔽走向揭示,从愚昧走向智慧的含义。
西方的启蒙运动持续了约400年,形成了两大思潮、两种文化。
从近代来说,以笛卡尔为代表的哲学家,他们始终以人和意识为研究对象,运用的是理性主义的逻辑方法,形成了一种文学文化。
以培根、洛克为代表的哲学家,以科学和语言为研究对象,运用经验主义的逻辑方法,形成了一种科学文化。
这就是西方人本主义思潮和科学主义思潮的由来,一直持续到今天。
经验主义,逻辑实证主义(逻辑经验主义)与科学有着密切关系。
通常是指相信现代科学方法,认为理论应建立于对于事物的观察,而不是直觉或迷信。
也就是说,通过实验研究而后进行理论推导优于单纯的逻辑推理。
经验主义的代表人物有亚里士多德、托马斯·阿奎纳、托马斯·霍布斯、弗兰西斯·培根、约翰·洛克、乔治·贝克莱和大卫·休谟。
与经验主义相对的是欧洲的理性主义。
根据理性主义的说法,哲学应经由思考、演绎和推理而得出结论。
理性主义认为,感觉是不可靠的,只有经过人的思维,进行逻辑推理才能获得真知。
欧洲各种文化思潮:文艺复兴、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启蒙运动、浪漫主义
欧洲各种文化思潮:文艺复兴、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启蒙运动、浪漫主义the Renaissance(13c--16c):是一场发生在14世纪中期至16世纪末的文化运动,在中世纪晚期发源于佛罗伦萨,后扩展至欧洲各国。
“文艺复兴”一词亦可粗略地指代这一历史时期,但由于欧洲各地因其引发的变化并非完全一致,故“文艺复兴”只是对这一时期的通称。
古典主义(法语:Le Classicisme),17世纪流行在西欧、特别是法国的一种文学思潮。
这一潮流是特定历史时期产物,因它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和样板而被称为“古典主义”。
作为一种文艺思潮,古典主义在欧洲流行了两个世纪,直到19世纪初浪漫主义文艺兴起才结束。
它在17世纪的法国最为盛行,发展也最为完备。
法国古典主义的政治基础是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哲学基础是笛卡儿的唯理主义理论。
古典主义在创作理论上强调模仿古代,主张用民族规范语言,按照规定的创作原则(如戏剧的三一律)进行创作,追求艺术完美。
最早产生在十七世纪的三四十年代,盛行于六七十年代,先后流行了两百年。
到了十八世纪开始衰落,古典主义从文艺思潮的内容逐渐蜕变为一种单纯的文艺形式,文学史上称它为"拟古主义"或"假古典主义"。
这时,它就成为资产阶级政治革命和文学发展的一种极大障碍,最终被启蒙主义和浪漫主义思潮所击败。
古典主义具有三个特征:(1)为王权服务的鲜明倾向;(2)理性至上(主要表现为以理性克制情欲);(3)奉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
借古喻今。
Neoclassical Period(1660-1798):新古典主义,兴起于18世纪的罗马,并迅速在欧美地区扩展的艺术运动。
新古典主义,一方面起于对巴洛克(Baroque)和洛可可(Rococo)艺术的反动,另一方面则是希望以重振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为信念。
新古典主义的艺术家刻意从风格与题材模仿古代艺术,并且知晓所模仿的内容为何。
按照艺术思潮划分,西方艺术史
按照艺术思潮划分,西方艺术史
西方艺术六大思潮有14到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文学思潮。
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思潮。
18世纪启蒙主义文学思潮。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思潮。
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思潮。
20世纪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艺术常常是社会环境和变化的反映,是当时文化和社会政治气候的一个重要指标。
西方艺术史经历了大量的变化,产生了极其多样化的技术、风格和媒介。
西方艺术思潮的具体介绍
西方艺术思潮有哥德风格,文艺复兴,风格主义,巴洛克艺术,洛可可主义,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派,新印象派,新艺术运动,后印象派,表现主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至上主义,构成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抽象表现主义,波普艺术,极简主义,照片写实主义,概念艺术,贫穷艺术,大地艺术,新表现主义,装置艺术。
复古思潮的名词解释
复古思潮的名词解释近年来,复古思潮在时尚、文化以及生活方式等领域中逐渐崛起,并拥有了广泛的受众群体。
复古一词源自于英文“retro”,最初用于形容对过去时期的向往或回归,如今已成为一个全球通用的词汇,用于描述一种特定的审美观和文化现象。
复古思潮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经历了多次演变和定义,形成了丰富多样的表达。
复古思潮的主要特征之一是追溯与模仿,它试图恢复或再现过去的元素和时代风情。
这种追溯可能是寻求对过去的怀旧,也可能是对过去某个特定时期的热爱。
人们常常通过从传统服饰、音乐、家居装饰、摄影等方面选择复古元素,以此展示他们对过往时代的向往和珍视。
在时尚领域,复古思潮表现出的形式多种多样。
一些时尚品牌重新设计和生产过去时期的服装和配饰,让人们可以穿上仿古服饰,感受过去的年代氛围。
复古风格也融入到了潮流时装设计中,通过运用古老的图案、款式或面料,给予现代服装一种经典的与众不同之感。
此外,复古元素也在妆容和发型设计中得到应用,例如典雅的复古妆容和经典的波浪卷发等,都成为现代人追求的时尚趋势。
除时尚领域外,复古思潮还渗透到了音乐、电影和艺术等文化领域。
复古音乐经典曲风在当代经久不衰,并吸引了大批年轻人的喜爱。
众多电影也选择以复古元素为背景,通过复古的服装、道具以及摄影手法,营造出独特的情调。
在艺术领域,一些画家和摄影师通过运用复古风格的技法或主题,展示了对于过去文化遗产的尊重和致敬。
复古思潮的兴起也意味着人们对于当代生活的反思和追求。
在日益快速的现代社会中,许多人开始重新审视过去的生活方式,并对忙碌和瞬息万变的社会现象感到疲倦。
复古思潮提供了一种回归和平静的方式,使人们能够返璞归真地体会到安宁与自然的存在。
然而,复古思潮也存在一些争议。
一些人认为复古思潮只是一种虚无的怀旧,无法真正解决当代社会面临的问题。
此外,部分人认为复古思潮只是一种商业操控,通过营造出过去的氛围来推销产品,使人们盲目消费。
17世纪欧洲的主要文学思潮
17世纪欧洲的主要文学思潮包括:
1. 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一种对古典文化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人类理性和自由的信仰。
这种思潮在欧洲文学中表现为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模仿和赞美,以及对人性、自然和宗教的探索。
2. 巴洛克:巴洛克是一种艺术风格,强调装饰和复杂性,它在欧洲文学中表现为对奢华和虚荣的追求,以及对宗教和神秘主义的探索。
3. 经验主义:经验主义是一种哲学思潮,认为知识来源于经验和感觉,而非理性或直觉。
这种思潮在欧洲文学中表现为对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追求,以及对人类行为和社会问题的描写。
4. 古典主义:古典主义是一种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崇拜和模仿,它在欧洲文学中表现为对古典文学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5. 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一种对人类理性和自由的信仰,强调知识、教育和科学。
这种思潮在欧洲文学中表现为对理性主义和现代主义的追求,以及对社会和政治问题的探讨。
人文主义、古典主义、启蒙主义中“理性”的对比
人文主义、古典主义、启蒙主义中“理性”的对比一共同点:理性人文主义、新古典主义以及启蒙主义文学潮流分别兴起于16世纪、17世纪以及18世纪。
这三种文学潮流都以理性著称。
所谓理性,简言之,就是“把一切现象都归因于自然而不归于奇迹的倾向”[1],这是明显区别于此前中世纪的一种思维方式。
文艺复兴掀起的人文主义思潮发源于意大利,文学上,意大利的彼特拉克创作了《歌集》,薄迦丘创作了短篇小说集《十日谈》,他们通过颂扬爱情、赞美人现世的幸福,首先把理性思维的发出者——人彰显了出来。
肯定人的情感的正当性,肯定人的宝贵,这是同时期的文学作品都多少有的特点,也是贯穿文艺复兴的一个主题。
人们开始关注自身,关注自身的认知能力,使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生活,用自己的头脑思索世界。
这样的理性苏醒不仅体现在人文主义文学当中,更使以理性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迅速发展,形成飞跃。
这些都是理性的表现形式。
新古典主义繁荣时期,理性又着重表现为个人情欲的对立面,成为捍卫荣誉、高贵的力量。
这样的思想和哲学家笛卡尔有一定关系,他认为理性就是良知,人人都有,他肯定人的理性,主张用理性克制情欲,为古典主义提供了哲学基础。
法国是古典主义的大本营,高乃依、拉辛、莫里哀和拉封丹是其中优秀的代表。
高乃依创作的悲剧《熙德》上演,引起轰动,这部悲剧反映的就是义务和感情之间的矛盾。
随后创作的《贺拉斯》,反映的也是为了民族大义放弃个人恩爱。
虽然这些作品之中反映出来的已经不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理性,但是,理性在另一个侧面得到了发扬。
启蒙主义更是和理性密不可分,黑格尔说“认识理性法则的合法性称为启蒙”[2]。
启蒙主义者们把自己看作是整个受苦人类的代表,把一切制度和规范放在“理性”的审判台前,批判旧的,并且描绘出一个自由平等、普遍幸福的“理性王国”。
由此可见,欧洲历史上重要的三个文学潮流中都暗暗涌动着一个不安的力量:理性。
但是,三个时期的理性又具有各自鲜明的特点。
分析他们之间的区别就非常必要。
复古思潮
三、浪漫主义建筑
浪漫主义建筑是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下半叶,欧美一些国家 在文学艺术中的浪漫主义思潮影响下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浪漫主 义在艺术上强调个性,提倡自然主义,主张用中世纪的艺术风格与 学院派的古典主义艺术相抗衡。这种思潮在建筑上表现为追求超尘 脱俗的趣味和异国情调。
1860‘s—1930’s ,是浪漫主义建筑发展的第一阶段,又称先浪 漫主义。出现了中世纪城堡式的府邸,甚至东方式的建筑小品。
二、古典复兴建 筑
英国和德国以复兴希腊建筑形式为主,典型实例为爱丁堡中 学、伦敦的不列颠博物馆等,德国柏林的勃兰登堡门,柏林宫廷 剧院。
二、古典复兴建筑
美国独立以前多采用 “殖民风 格” (Colonial Style)。独立以后的美 国资产阶级力图借助于希腊、罗马的古 典建筑来表现民主、自由、光荣和独立, 因而古典复兴建筑在美国盛极一时。美 国国会大厦、林肯纪念堂。
二、古典复兴建筑
古典复兴建筑是十八世纪60年代到十九世纪流行于 欧美一些国家的,采用严谨的古希腊、古罗马形式的建 筑,又称新古典主义建筑。
启蒙运动的思想影响,崇尚古代希腊、罗马文化。 考古学的成绩为这种思想的实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古典复兴建筑
法国是古典复兴建筑活动的中心。法国大革命前已在巴黎兴建 万神庙这样的古典建筑,拿破仑时代在巴黎兴建了许多纪念性建筑, 称为“帝国风格”(Empire Style)。其中雄师凯旋门、马德兰教 堂等都是古罗马建筑式样的翻版。
四、折衷主义建筑
罗马的伊曼纽尔二世纪念建筑,是为纪念意大利重新统一而建造 的,它采用了罗马的科林斯柱廊和希腊古典晚期的祭坛形制;
巴黎的圣心教堂,它的高耸的穹顶和厚实的墙身呈现拜占廷建筑 的风格,兼取罗曼建筑的表现手法;芝加哥的哥伦比亚博览会建筑则 是模仿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建筑的风格。
比较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与启蒙时期的启蒙主义思潮之间的异同
比较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与启蒙时期的启蒙主义思潮之间的异同一、相同点两个思潮在不同时期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思潮是14世纪至17世纪初首先出现在意大利,然后波及全欧的一场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对欧洲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启蒙时期的启蒙主义思潮产生于18世纪,矛头指向腐朽的封建主义统治思想和封建制度的罪恶,影响浩大,有着深入人心的作用。
两个思潮都是以理性著称。
人文主义思潮借用复兴古代文化的旗号,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对神的权威,主张把人从中世纪的神学枷锁中解放出来。
宣扬个性解放,肯定现实幸福,反对禁欲主义;追求自由平等,以反对等级观念;崇尚理性,以反对教会宣扬的蒙昧主义,表达了反封建、反教会的时代要求。
启蒙主义思潮宣扬科学文化知识,力图用以启迪人们的理性和智慧,认识封建主义的愚昧和封建制度的罪恶。
两个思潮都对资本主义的发展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人文主义思潮和启蒙思潮都是对以往旧的、封建的、传统的思想制度的批判、革新,这些新的思想的注入,无疑是对整个社会进步的推动,对资本主义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
两个思潮都有许多代表其思想的著作。
例如文艺复兴时期薄伽丘的《十日谈》通过形象生动地叙述和描写,塑造不同阶级人物,展现出意大利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抒发了文艺复兴初期的人文主义和自由思想。
例如启蒙运动时期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以主人公维特的爱情悲剧为线索,对社会种种现象的不合理性做了深入的批判,对封建桎梏的强烈反对。
二、不同点两种思潮产生的背景及条件不同。
虽然两种思潮都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产物,但是论其根源终有不同。
人文主义思潮的产生与当时意大利的历史文化的辉煌成果以及世界文明分不开,例如中国四大发明的产生和传播,都为其思想产生打下了坚实基础;启蒙主义思潮的产生既有文艺复兴的基础,又有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促进,还有英国革命的政治文化的推动,甚至英国的经验主义和法国的理性主义哲学也都为其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明清之际早期启蒙思潮论纲
明清之际早期启蒙思潮论纲许苏民从15——16世纪始,人类社会开始从国别的、区域的历史进入“世界历史”,——在西方和东方文明内部都先后生长出现代经济和思想文化等“世界历史”的因素,并按照体现着这一总趋向的各自的特殊发展道路而走向对于人类普遍价值的认同。
在中国,从明代嘉靖初至清道光二十年——即16世纪3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正是一个使古老文明汇入世界历史的特殊发展时期。
它既体现着社会发展和人类心灵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又因中国古代文明形成和发展的既往的特殊性而使从传统走向现代的社会发展和思想启蒙的道路具有格外“坎坷”的中国特色。
一、明清之际早期启蒙思潮的分期依据明清中国社会历史变迁的特点,可以把中国早期启蒙思潮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明代嘉靖至崇祯,约16世纪30年代至17世纪40年代这一阶段,是中国社会的商品经济蓬勃发展、明王朝被迫实行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生长的有限的改革和开放政策的阶段。
其特点是:“末富居多,本富益少”,商业资本不再流向土地,而是转化为手工业产业资本,弃儒从商的士人和弃农经商的地主大量出现;大批农民流入城市,“延颈待雇”,形成了自由的劳务市场和“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生产关系;不带有政治和军事性质的纯粹商业性市镇纷纷兴起,早期市民阶层开始为维护自身权益而斗争,东林党人和许多无党派人士呼唤“工商皆本”,充当市民阶层的政治代言人;徽商和东南沿海人民开始向海外发展,在与西方殖民者争夺西太平洋贸易制海权的斗争中占有明显优势;明王朝被迫实行有限的改革开放政策,包括:终结土地国有制的“官民一则起科”政策,变实物赋税为货币赋税的“一条鞭法”,变劳役为“以银代差”的匠籍制度改革,允许民间开矿及开放海禁等。
这一时期,是中国早期启蒙思潮如万壑争流、千帆竞发、蔚为壮观的发展阶段,更多地具有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人的重新发现”与“世界的重新发现”的特征。
其主要特点可概括为:抗议权威,冲破囚缚,立论尖新而不够成熟。
人类历史上的十大思想与思潮
人类历史上的十大思想与思潮思想与思潮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它们既反映了社会变革的需要,也推动了文明演进的进程。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有许多重要的思想与思潮产生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人类历史上的十大思想与思潮,探讨它们的起源、内涵和影响。
思想与思潮一: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18世纪欧洲兴起的一场思想革命,它呼吁人们摆脱宗教与传统束缚,通过理性思维推动社会进步。
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有伏尔泰、卢梭和康德等,他们主张普及教育、言论自由与科学研究,为现代社会奠定了自由、平等、人权等价值观念的基石。
思想与思潮二:社会主义思潮社会主义思潮是19世纪兴起的一场关注社会公正与平等的思想运动。
其核心主张是消除社会阶级对立,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公有化。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思潮的理论基础,世界各国的社会主义者通过各种形式的社会改革与革命,为劳动者争取权益,推动社会进步。
思想与思潮三:民族主义思潮民族主义思潮是19世纪及20世纪初兴起的一场以民族自决权为核心的思想运动。
它强调民族独立与民族自豪感,主张各民族自主管理自身事务。
民族主义思潮在欧洲解体殖民体系和世界两次大战后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在全球范围内对殖民主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思想与思潮四:存在主义思潮存在主义思潮是20世纪上半叶兴起的一场以个体自由与责任为核心的思想运动。
它强调每个个体的存在与自由选择,主张人应对自身的存在状态与价值负起责任。
代表人物有萨特、加缪和海德格尔等,他们的著作引领了20世纪的思想潮流,对后来的哲学、文学和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思想与思潮五:女权主义思潮女权主义思潮是20世纪末起兴起的一场反对性别不平等的思想运动。
它强调男女平等与女性权益,主张打破传统性别角色的束缚,争取女性在政治、社会和经济领域的平等权利。
女权主义者的努力促使女性地位的提升,并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与变革。
思想与思潮六:文化多元主义思潮文化多元主义思潮是20世纪以来兴起的一场倡导尊重不同文化差异的思想运动。
清朝文学史知识要点:前期主要为“复古”文学,后期主要为“启蒙”文学
清朝文学史知识要点:前期主要为“复古”文学,后期主要为“启蒙”文学清朝是我国古代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我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的最后一个时期。
清朝文学史以明末清初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前一阶段主要是以王夫之、顾炎武等为代表的以经世致用为主题的“复古”文学,后一阶段主要是以魏源、龚自珍等为代表的“启蒙”文学。
清朝文学在文体上继承了明代的“诗文别裁”,但又有所发展和突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民族特色。
在内容上,清朝文学反映了封建社会没落和崩溃的历史过程,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本质和民族矛盾,也表现了人民群众反抗压迫和争取解放的斗争精神。
在形式上,清朝文学也有继承唐宋散文的优良传统,又有发展与创新,出现了许多优秀作品。
一、明末清初的文学明末清初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崩溃与民族矛盾的空前尖锐时期,也是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兴起,各种反封建思想、反礼教的文学创作蓬勃发展起来。
在这一时期,以王夫之、顾炎武等为代表的文学复古思想占据了统治地位,文学创作出现了“复古”运动。
“复古”运动是以王夫之、顾炎武等人为代表的文学复古思潮在明末清初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学思潮。
他们要求恢复先秦两汉诗文的艺术传统,反对拟古、崇古,主张文以载道。
在文体上主张“诗文别裁”,反对“八股”,提倡散文创作。
在内容上提倡经世致用和抒发民生疾苦,反对消极遁世、虚无颓废。
这些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现实和人民的要求。
二、清初“复社”清初的文学以“复社”为代表,与清初的抗清斗争相联系。
复社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社团,是一个由知识分子组成的团体,有明确的宗旨,以“经世致用”为口号。
在文学方面,他们提倡复古,强调文学创作要“尊唐抑宋”。
复社成员中有许多诗人,如陈子龙、侯方域、李渔都是文学大师。
他们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如《桃花扇》《牡丹亭》《长生殿》等。
陈子龙的诗歌具有清峻刚健、清新自然的特点,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精神;侯方域的诗则是慷慨悲壮、沉郁悲凉的风格;李渔是我国古代著名文学家,他写了很多优秀作品。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第一章 第二节 启蒙的文学思潮 )读书笔记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第一章第二节启蒙的文学思潮)启蒙文学思潮,是批判文学思潮的延伸,也是批判文学的成果,因为,批判是启迪智慧的钥匙,而“新思潮的优点就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
1、启蒙文学思潮兴起的背景(1)对传统和传统文学批判的深入。
(2)在引进西方文学中,“人”的发现。
(3)历史的启示与现实的需要。
新文学先驱们对传统文学及文学观批判的结果,是发现了这样一个事实:“中国人从来没有人的观念”(周作人《人的文学》),表现在文学思想上就是见物不见人。
“文以载道”,以千年不变的道为圭臬,“复古”则以既定的物的规范来限制人的创造,而“我注六经”的思维方式,则使人完全沦为“经”的奴仆。
所以,旧文学观念的每一种形态,无一不是压抑人性的,“我们所以不满意于旧文学,只为他是不合人性,不近人情的伪文学,缺乏‘人化’的文学”®,比照西方文学,旧文学及其观念的这种非人化的弊端就更为明显,“西洋近世的文学全遵照这条道路发展:不特他的大地方是求合人情,就是他的一言一语,一切表词法,一切造作文句的手段,也全是‘实获我心’”。
生机勃勃的西方文学的发展,就是因为充满了人的信念,人的色彩,人的情调。
而以西方文学为楷范的新文学的倡导者们,从对中西两种文学的正反比照中,引出了一个崭新的思想,“我们现在应当提倡的是‘人的文学’”°。
于是,人,这个万物的灵长,第一次鲜明地出现在了中国文学旗帜上。
在睿智而神俊的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神奇而悠韵的传说,神秘的斯芬克司向所有经过它面前的活物提出同一个谜语,即:什么东西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晚上用三条腿走路。
凡是解答不了这一谜语的活物,都将被它吞没。
世界充满了恐怖,而聪明而富有智慧的俄狄浦斯却解开了这个谜底,他肯定地回答,这是人!人的发现,成了智者走向胜利的起点,也成了挡路者羞愤地摔下万丈悬崖的原因。
而新文学先驱们对于人的发现,正是新文学走向新生的最伟大的宣言。
启蒙和复古思潮
启蒙和复古思潮Enlightenment and Revivalism一,启蒙Enlightenment ,18cn1,启蒙运动:以法国为中心。
18世纪中叶,随着资产阶级革命意识的加强,欧洲知识分子发动的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及其意识形态的思想文化运动。
2,启蒙思想的重要旗帜:科学和民主a, 以伏尔泰、狄德罗为代表,提倡批判理性,发扬科学精神。
17世纪唯理论的理性有“天赋观念”,“先验理性”。
批判理性的认识论以经验、感觉为认识的来源。
b, 以卢梭、孟德斯鸠为代表,提倡人性论(自由、平等、博爱),发扬民主精神。
17世纪唯理论认为君主制度是社会理性的体现。
c, 启蒙思想还提倡“返回自然”和“个性解放”等。
3,启蒙主义建筑思想启蒙主义建筑思想的核心为批判理性。
对古典建筑(希腊、罗马建筑)文艺复兴建筑和古典主义建筑等都进行反思,也挑战了古代建筑思想的权威。
建筑的理性是“功能”、“真实”、“自然”,重新阐释了维特鲁威的原则“实用、坚固、美观”。
还提倡建筑的“个性”。
法国古典主义的理性强调先验的几何学的比例和明晰性。
但是,启蒙主义建筑思想在当时并不占统治地位,学院派古典主义保持强大势力。
18和19世纪建筑思想主要受法国理性主义和英国经验主义(体现为如画风格)传统建筑思想的支配。
●法国古典主义建筑师Claude Perrault(1613-1688)的美学理论动摇文艺复兴以来人们对柱式的绝对信念。
把建筑美分为“实在美”和“人为美”。
译著《建筑十书》(Vitruvius)中插图,体现了Perrault的创作意图以及建议重建的一系列古代建筑的特色。
●考德莫依(Jean-Louis De Cordemoy,1631-1713),赞同哥特建筑的结构理性,但反对其装饰。
要求建筑的矩形构成,基本无装饰,简单砖石墙体和横梁式结构。
结构支撑应象文艺复兴时期以前的结构一样显露出来,体现建筑风格。
重“功能”、“使用”,重新阐释了维特鲁威的原则“实用、坚固、美观”。
外国现代建筑理论1
19世纪30年代到70十年代是浪漫主义的第二阶 段,这一时期的浪漫主义建筑常带有哥特风格, 因此也称“哥特复兴”。
代表作品:英国国会大厦。
3、折衷主义
折衷主义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或自由组合各 种样式,也被称为“集仿主义”。 折衷主义产生的原因:(1)、资本主义革命胜利以 后资产阶级很快暴露了真面目,古典外衣对它失去了价值。 (2)、摄影得发明,帮助人们掌握多种古代建筑遗产, 以至可能对各种样式进行拼凑。(3)、新的社会生活、 建筑类型的出现以及新的建筑材料、技术和旧的形式之间 的矛盾。 代表作品:巴黎歌剧院(法国)、白宫(美国)
二、三大复古思潮
1、古典复兴
(1) 、古典复兴的社会基础
古典复兴是资本主义初期最先在文化上的一种思潮,在 建筑上指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中在欧美盛行的建筑形 式。 古典复兴受到当时启蒙运动的影响,鼓吹自由、平等、 博爱。 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与自由、平等、博爱,有着千丝万 缕的内在联系,体现了高度的理想主义色彩,就成为了取 代当时巴罗克、洛可可建筑风格的古典复兴的复兴对
外国现代建筑理论
欧美建筑创作中的复古思潮
一、复古思潮产生的背景
产生的时间: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 产生的原因:影响欧美出现复古建筑运动的背景
很复杂,其中最主要的动机是新生的资产阶级以 建筑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形象要求。
最具代表性的运动:1 、古典主义(法国) 2 、浪漫主义(英国) 3 、折衷主义(美国)
象。
巴罗克与洛可可建筑风格
巴罗克的建筑风格是:1、炫耀财富,2、最求 新奇,3、取向自然,符合上层阶级的审美。 代表作品:圣卡罗教堂 洛可可的建筑风格是: 柔媚、温柔、细腻和琐 碎。体现贵族生活。 代表作品:巴黎苏比斯府邸
中国近现代思潮中的“以复古为启蒙”
作者: 张再林[1]
作者机构: [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陕西西安710126
出版物刊名: 学术界
页码: 43-50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10期
主题词: 中国近现代思潮;以复古为启蒙;“内源性”与“外源性”
摘要:中国近现代启蒙运动除了可见之于借助于外来思潮的西化思潮之外,还可看到一
种“以复古为启蒙”思潮与之并行。
这种“以复古为启蒙”即梁启超所谓“淬厉其所本有而新之”,也即发掘本土资源从事时代“最后觉悟之觉悟”的人性启蒙。
它体现在理性的启蒙、个体的启蒙、平等的启蒙、自由的启蒙之上,以其内容的无所不包成为中国近现代启蒙运动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由于注重古今之间、中外之间的思想互动、“视域交融”,这使新观念的创造、旧观念的转换成为可能,并最终使“复古”与“启蒙”的融合、会通成为可能。
故“以复古为启蒙”既不同于“西学中源说”的保守主义,又有别于“全盘西化”的彻底反传统,而是以其文化的“内源性”与“外源性”并重和协同,无论为中国还是世界的文化变革运动拨明了前进的方向。
复古主义思潮
折衷主义
折衷主义的代表作品:
巴黎歌剧院(1861—1874年) • 是法兰西第二帝国的重要纪念物。它的立面是意大利晚期的巴洛克风 格,并掺杂了繁琐的洛可可雕饰。
折衷主义
折衷主义
折衷主义
巴黎歌剧院观众厅与楼梯
折衷主义
巴黎圣心教堂(1875-1877年) • 属于拜占庭和罗马风建筑风格混合的例子
复习与思考
简述以下风格特点:
巴洛克 洛可可 拜占庭
谢谢聆听!
WPS Office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希腊复兴
伦敦的不列颠博物馆
希腊复兴
柏林的勃兰登堡门
学
浪漫主义
• 一. 社会背景 资本主义经济法则、空想社会主义 者、中世纪的世界观 • 二. 特点 既带有反抗资本主义制度与大工业生产 的情绪,又夹杂有消极的虚无主义色彩 • 三.发展 18世界60年代到19世纪30年代 • 旧封建贵族怀念已失去的寨堡与小资产阶级为了逃 避工业城市的喧嚣而追求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情趣与 意识
浪漫主义
英国皇家布莱顿别 墅(模仿了印度伊 斯兰礼拜寺的形式)
浪漫主义
英国皇家布莱顿别 墅(模仿了印度伊 斯兰礼拜寺的形式)
浪漫主义
英国皇家布莱顿别墅
浪漫主义
英国国会大厦是规模 最大、最典型的哥特 复兴式建筑。
学
折衷主义
1 折衷主义建筑概述 任意模仿历史上曾出现过的建筑形式,或自由组合 各种建筑形式,强调形式美学,讲究比例和细部的推敲, 又称“集仿主义” 能够适应当时的商品化、多元化的建筑设计市场及 需求。 2 折衷主义代表作品 法国:巴黎歌剧院1861-1874 巴黎圣心教堂1875-1877 意大利:罗马埃玛纽尔二世纪念碑1885-19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启蒙和复古思潮Enlightenment and Revivalism一,启蒙Enlightenment ,18cn1,启蒙运动:以法国为中心。
18世纪中叶,随着资产阶级革命意识的加强,欧洲知识分子发动的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及其意识形态的思想文化运动。
2,启蒙思想的重要旗帜:科学和民主a, 以伏尔泰、狄德罗为代表,提倡批判理性,发扬科学精神。
17世纪唯理论的理性有“天赋观念”,“先验理性”。
批判理性的认识论以经验、感觉为认识的来源。
b, 以卢梭、孟德斯鸠为代表,提倡人性论(自由、平等、博爱),发扬民主精神。
17世纪唯理论认为君主制度是社会理性的体现。
c, 启蒙思想还提倡“返回自然”和“个性解放”等。
3,启蒙主义建筑思想启蒙主义建筑思想的核心为批判理性。
对古典建筑(希腊、罗马建筑)文艺复兴建筑和古典主义建筑等都进行反思,也挑战了古代建筑思想的权威。
建筑的理性是“功能”、“真实”、“自然”,重新阐释了维特鲁威的原则“实用、坚固、美观”。
还提倡建筑的“个性”。
法国古典主义的理性强调先验的几何学的比例和明晰性。
但是,启蒙主义建筑思想在当时并不占统治地位,学院派古典主义保持强大势力。
18和19世纪建筑思想主要受法国理性主义和英国经验主义(体现为如画风格)传统建筑思想的支配。
●法国古典主义建筑师Claude Perrault(1613-1688)的美学理论动摇文艺复兴以来人们对柱式的绝对信念。
把建筑美分为“实在美”和“人为美”。
译著《建筑十书》(Vitruvius)中插图,体现了Perrault的创作意图以及建议重建的一系列古代建筑的特色。
●考德莫依(Jean-Louis De Cordemoy,1631-1713),赞同哥特建筑的结构理性,但反对其装饰。
要求建筑的矩形构成,基本无装饰,简单砖石墙体和横梁式结构。
结构支撑应象文艺复兴时期以前的结构一样显露出来,体现建筑风格。
重“功能”、“使用”,重新阐释了维特鲁威的原则“实用、坚固、美观”。
18世纪建筑理论家,多受Cordemoy影响。
●劳吉尔(Abbe M-A Laugier,1713-1769),1753年发表《论建筑》,以“原始茅屋”作为建筑学的起源和典范。
他还鼓励用简单几何体创造扣人心弦的建筑(建筑的个性问题)。
●迪朗(J-J-Louis Durand)的建筑几何学原理(类型学),1800《古代和现代各类大型建筑对照汇编》。
网格设计,设计从平面入手。
建筑风格表现那些看得见的功能部分。
●勒杜克(Viollet-le Duc)的哥特式理性主义,结构理性主义StructuralRationalism。
后期,拒绝哥特风格的复兴,分析其结构原理,试图找到19世纪的设计原则(《法国11-16世纪建筑演绎词典》,1853-1875)4,重要建筑师及建筑实例●苏夫洛(Jacques-Germain Soufflot),巴黎万神庙(Pantheon,Paris,1756-1790)启蒙主义建筑的重要代表。
设计立意在于把哥特建筑结构的轻盈和希腊建筑的明净、庄严相结合(Soufflot)。
是对Laugier理想的写照。
Laugier 认为是“建筑学上最完美的典范”Soufflot与Jean-R Perroner 在法国寻找石材,实验室里检测抗压强度,并运用计算公式和方程式设计方案。
他还对一系列轻型结构的教堂的设计进行了考察。
Soufflot强调以实验和数学计算为基础来设计结构。
在石材中运用铁件。
●幻想风格建筑师:布雷、勒杜a, 启蒙主义建筑思想的影响b, 18世纪罗马圣卢卡学院竞赛和罗马艺术大奖赛布雷(E-L Boullée)《形体理论》(le théorie de corps),研究形式和形式唤起的喜悦的直接联系;球形为理想形体;对光的重视巴黎卡鲁塞尔广场剧院(Theatre, Place du Carrousel,1781)牛顿纪念堂(Ceotaphe de Newton,1784)伟人博物馆(Musée destinéàcontenir les statues des GrandsHommes, 1789 )●勒杜(C.N.Ledoux)通过改变传统形式的比例和尺度,对一些简化的几何形体进行大胆组合,少一些装饰,并使仅有的装饰与建筑表面或主体部分形成新的关系,创造新风格。
一切建筑课题的同等化。
巴黎40座城关(Barrieres, Paris,1785-1789),现存4座。
盐场城规划(Ville Idéale de Chaux,1774-)二,复古思潮Revivalism(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末)复古思潮包括了古典复兴(Classical Revival, Neo-Classicism)、浪漫主义(Romanticism, Gothic Revival)、折衷主义(Eclecticism)。
1, 古典复兴,或称新古典主义(Classical Revival, Neo-Classicism)包括希腊复兴和罗马复兴,二者往往相互渗透。
法国以罗马复兴为主,英国和德国多希腊复兴。
1),形成a, 古罗马共和时期和古希腊民主政体的象征性,为资产阶级所向往。
拿破仑帝国时期,复兴罗马帝国时期的建筑样式,形成“帝国风格”(Empire Style)b, 对古罗马、希腊建筑的考古、实测工作。
c, 艺术史学的发展。
如德国艺术史家温克尔曼(J J Wickelmann)热烈推崇希腊艺术2),代表实例●星形广场凯旋门,巴黎,Empire Style, (J.F.Chalgrin,I’Arc de I’Etoile,1739-1811)●军功庙,巴黎,Empire Style,(B.Vignon, 1799)●爱丁堡中学,英国(T Hamilto, The High School, Edinburgh, 1825-1829)●不列颠博物馆(Sir Robert Smirke, The British Museum, London,1823-1847)●柏林柏兰登堡门(C.G. Langhans, Brandenburg Gate, 1789-93)●柏林宫廷剧院(K.F.Schinkel, 1818-1821)●柏林老博物馆(K.F.Schinkel, Altes Museum, 1824-1828)●美国国会大厦(W.Thornton, B.H. Latrobe, Houses of Parliament, 1793-1867)罗马复兴2, 浪漫主义(Romanticism, Gothic Revival)在英国、德国流行较广,形成时间也较早。
1),形成a, 对废墟古迹的迷恋b, 推崇哥特建筑的画意、神秘性、自由布局c, 东方建筑和园林的影响2),分期1700-1830:如画风格建筑(Picturesque Architecture),建筑作为风景、自然环境和历史环境一部分。
以17世纪的风景画为楷模,如画风格始于园林。
1830-1870:哥特复兴(Gothic Revival)3),代表实例●John Soan 委托Joseph M.Gandy所绘伦敦英格兰银行圆形大厅(约1830)●Hery Flitcroft, 英国斯图瑞德太阳庙,1765●草莓山庄(Horace Walpole, Strawberry Hill, Middlesex, 1749)●英国国会大厦(Sir Charles Barry, Westminster Palace, Houses ofParliament, 1863-68)3, 折衷主义(Eclecticism,19世纪上半叶-20世纪初)自由地模仿和组合历史上的各种样式来解决新的功能要求。
1795年恢复,1816年扩充并改名的巴黎美术学院(Ecole des Beaux-Arts)为传播折衷主义的大本营。
建筑实例●巴黎歌剧院(J.L.Ganier, The Opera House, 1861-1874)●1893年芝加哥哥伦比亚博览会三, 新技术的进步19世纪下半叶,工业革命的影响才从轻工业转到重工业,促使铁的产量大增,为建筑新技术和新形式提供了条件。
随着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新的施工方法的出现,建筑技术的发展走在了明显艺术的前沿。
新的建筑类型的出现也对建筑提出了新的要求。
1,新技术、新设备、新建筑类型新技术:生铁结构(先在屋顶上,后用于工业建筑,再用于民用建筑)、生铁框架结构向现代钢框架结构过渡、铁和玻璃的配合应用新设备:升降机和电梯新建筑类型:大型图书馆、市场、百货商店、博览会和展览馆、火车站2,建筑实例●Abraham Darby,塞文河桥(Bridge on the Severn River, 1775-1779)英国第一座生铁桥,跨30米,高12米●巴黎旧王宫新奥尔良廊(P.Fontaine, Galerie d’Orleans, Palais Royal,1829-1831),最早把铁和玻璃配合应用●拉布鲁斯特,(Henri Labrouste, Bibliotheque S. Genevieve, 1843-1850)●拉布鲁斯特,(Henri Labrouste, Bibliotheque Nationale, 1858-1868)●帕克斯顿,伦敦水晶宫(Joseph Paxton, Crystal Palace, 1851)●埃菲尔,埃菲尔铁塔(G.Eiffel, Eiffel Tower, 1889)●机械馆(Gelerie des Machines, 1889,1910年拆除)四,城市问题雷恩(C.Wren)的伦敦重建计划和豪斯曼(G.E.Haussmann)的巴黎改建新协和村,对“花园城市”和“卫星城”理论有影响花园城市,现代英国卫星城镇产生的理论基础工业城市,线性城市,对城市分散理论有影响方格网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