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社会《爸爸回来了》教案模板范文
爸爸回来了(第一课时)-教学教案
爸爸回来了(第一课时)-教学教案(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教案资料、试题资料、教程资料、课件资料、好词好句、诗词鉴赏、文学资料、知识科普、作文大全、古文杂谈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such as teaching plan materials, test questions materials, tutorial materials, courseware materials,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poetry appreciation, literature materials, knowledge popularizatio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s, ancient essays, etc.think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aterials, so stay tuned!爸爸回来了(第一课时)-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幼儿园小班社会优质教案《爸爸回来了》
幼儿园小班社会优质教案《爸爸回来了》一、教学目标:1.认识家庭成员,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2.认识家庭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活动;3.通过学习《爸爸回来了》这首歌曲,了解父亲回家后,家庭中成员之间互相关心的情景,从而学会关心他人。
二、教学内容:1.《爸爸回来了》,歌曲;2.家庭成员,家庭活动。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10分钟)1.师生问候:老师问候每个学生,学生回答教师的问候;2.介绍本堂课学习的内容(家庭成员,家庭活动)。
步骤二:学习《爸爸回来了》(10分钟)1.播放歌曲《爸爸回来了》;2.学生跟着歌曲的节奏摇摆身体,边摇边唱;3.老师适当地进行示范和带领学生。
步骤三:感知(10分钟)1.老师指向课堂中的一名学生,询问他/她的家庭成员,与其谈论他/她的家庭;2.老师逐个询问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讲述自己的家庭成员;3.学生互相接受交流,了解各自的家庭成员及其关系。
步骤四:角色扮演(20分钟)1.老师将课堂分为若干组,每组由三个学生组成;2.每组根据歌曲《爸爸回来了》中的情节进行角色扮演;3.让学生体验回家被家人关心的情感,体会家庭的温馨和幸福。
步骤五:延伸(10分钟)1.老师拿出教具(如拼图、图片等),让学生在老师帮助下完成家庭成员的拼图或家庭活动图片的配对等活动;2.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和全面地认识和理解家庭成员和家庭活动。
步骤六:总结(5分钟)老师和学生一起讨论本节课的学习,分享学习的心得和感受。
四、教学评估:评估方式:1.观察学生学习情况;2.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3.综合评估学生课堂参与度、学习兴趣等。
评估标准:1.学习《爸爸回来了》的表现能力;2.了解家庭成员和家庭活动的能力;3.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和表达能力;4.课堂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爸爸回来了》的教案参考
《爸爸回来了》的教案参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看《爸爸回来了》节目,了解家庭成员间的亲情与互动,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
2.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思考,通过观察父亲在家庭中的角色,思考父亲在家庭中的重要性。
3. 提高学生对生活中亲情关系的认识,增进学生与父母之间的沟通与理解。
二、教学内容1. 观看《爸爸回来了》节目片段,关注父亲在家庭中的表现。
2. 分析父亲在家庭中的角色与责任,探讨父亲对子女成长的影响。
3. 分享学生与父亲之间的温馨故事,增进学生对父亲的了解和感情。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爸爸回来了》节目片段,引导学生关注父亲在家庭中的表现。
2. 讨论:分组讨论父亲在家庭中的角色与责任,引导学生思考父亲对子女成长的影响。
3. 分享:邀请学生分享自己与父亲之间的温馨故事,增进学生对父亲的了解和感情。
4. 总结:总结父亲在家庭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多与父亲沟通,增进彼此的感情。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分享环节的表现,了解学生对父亲角色的认识和感情。
2. 收集学生对父亲的心声,评估学生对家庭关系的理解程度。
3. 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综合评价学生对《爸爸回来了》节目的感悟。
五、教学资源1. 《爸爸回来了》节目片段。
3. 教学课件:展示父亲在家庭中的角色与责任。
4. 讨论话题:关于父亲在家庭中的重要性。
六、教学准备1. 收集《爸爸回来了》节目的相关视频资料,确保视频内容适合学生观看,并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
2. 准备与父亲角色相关的图片、故事材料,用于辅助教学。
3. 设计好讨论和分享的时间安排,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
4. 准备纸和笔,供学生写下对父亲的感受和想法。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节目观看和讨论,让学生理解和感受到父亲在家庭中的重要作用。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愿意分享自己与父亲的亲情经历。
八、教学步骤1. 导入:播放《爸爸回来了》节目的预告片,引起学生对节目的兴趣。
爸爸回来了策划书3篇
爸爸回来了策划书3篇篇一《爸爸回来了策划书》一、策划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相处时间逐渐减少,亲子关系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为了增进父亲与孩子之间的感情,提高父亲的育儿意识和能力,同时也为家庭带来更多的欢乐和温馨,我们策划了一档名为《爸爸回来了》的亲子真人秀节目。
二、节目宗旨1. 展现父亲与孩子之间的真实互动,传递亲情的力量。
2. 提供育儿经验和教育方法的分享,促进家庭和谐发展。
3. 打造一个充满欢乐和温馨的亲子平台,让观众感受到家庭的美好。
三、节目形式1. 嘉宾选择:邀请多位明星爸爸和他们的孩子参与节目,明星爸爸们来自不同的领域,具有不同的性格和育儿风格。
2. 节目内容:家庭生活:记录嘉宾家庭的日常生活,包括起床、早餐、上学、玩耍、做家务等环节,展现父亲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责任。
亲子互动:设计各种有趣的亲子活动,如亲子游戏、亲子手工、亲子旅行等,让父亲和孩子在互动中增进感情,培养默契。
育儿挑战:设置一些育儿难题和挑战,让嘉宾爸爸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提高育儿能力。
嘉宾访谈:邀请嘉宾爸爸们进行访谈,分享他们的育儿经验和心得体会,为观众提供参考和借鉴。
3. 播出平台:选择一家知名的电视台或网络平台进行播出,确保节目能够获得广泛的关注和传播。
四、节目流程1. 前期准备:嘉宾招募:通过社交媒体、电视广告等渠道招募嘉宾爸爸和他们的孩子,进行面试和筛选。
场地布置:选择一个适合家庭生活和亲子活动的场地,进行装修和布置,营造温馨舒适的氛围。
设备准备:准备好拍摄所需的摄像机、录音设备、灯光等器材,确保拍摄质量。
2. 拍摄阶段:第一阶段:家庭生活记录,拍摄嘉宾家庭的日常生活,包括起床、早餐、上学、玩耍等环节,让观众了解嘉宾家庭的基本情况。
第二阶段:亲子互动环节,设计各种有趣的亲子活动,如亲子游戏、亲子手工、亲子旅行等,让父亲和孩子在互动中增进感情,培养默契。
第三阶段:育儿挑战环节,设置一些育儿难题和挑战,让嘉宾爸爸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提高育儿能力。
幼儿园小班社会优质教案《爸爸回来了》 (2)
幼儿园小班社会优质教案《爸爸回来了》教案名称:爸爸回来了适用年龄:幼儿园小班(3-4岁)教案目标:1. 通过教授歌曲《爸爸回来了》,培养孩子们对家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幼儿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操,提高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
教学准备:1. 歌曲《爸爸回来了》的音乐CD或录音设备。
2. 相关绘本或图片,用于辅助教学。
3. 一些小道具,如爸爸的帽子、鞋子等。
教学过程:1. 引入活动(5分钟)老师可以与孩子们进行问答游戏,引导幼儿回忆家庭成员的名字(例如爸爸、妈妈、姐姐、弟弟等),然后问孩子们谁喜欢爸爸,引出本节课的话题。
2. 歌曲欣赏(10分钟)播放歌曲《爸爸回来了》,边播放边与孩子们一起拍手和跟唱。
3. 歌曲活动(15分钟)将孩子们分成几组,每一组扮演一个角色,如爸爸、妈妈、姐姐、弟弟等。
表演一遍歌曲,让孩子们根据歌曲内容进行动作表演。
4. 角色扮演(15分钟)给每一组分发一些小道具,让孩子们穿戴上,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在角色中体验到家庭的温暖和亲情。
5. 感想交流(10分钟)让孩子们分享自己扮演角色时的感受和经历,引导他们讲述爸爸回家后的情景,加深对家庭的理解和归属感。
6. 结束活动(5分钟)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再次强调家庭的重要性,并鼓励孩子们在家庭中多表达爱与关心。
教学延伸:1. 绘制相关的手工画作,如画出自己的家庭成员,给家庭成员制作贺卡等。
2. 带孩子们去参观附近的社区,了解不同家庭的结构和特点。
3. 组织家庭日活动,邀请家长来幼儿园分享家庭的温馨经历,让孩子们更加深入了解家庭的重要性。
教案备注:该教案旨在帮助幼儿增加对家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并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和歌曲欣赏等多种方式,帮助孩子们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同时,也通过歌曲的欣赏,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爸爸回来了》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爸爸回来了》教案设计课时安排:2课时年级:大班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几种常见的职业,知道爸爸的职业。
2. 培养幼儿对爸爸的热爱和尊敬。
3.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帮助幼儿了解爸爸的职业特点。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难点:1. 引导幼儿表达对爸爸的热爱和尊敬。
2. 激发幼儿积极情绪,体验与爸爸一起活动的快乐。
二、教学方法1. 情境体验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幼儿身临其境,感受爸爸的职业特点。
2. 观察发现法:引导幼儿观察爸爸的工作场景,发现爸爸的辛勤付出。
3. 互动讨论法:鼓励幼儿与同伴、老师交流对爸爸的认识,分享亲子之间的趣事。
4. 游戏活动法:设计趣味性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与爸爸一起的欢乐时光。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爸爸的工作图片、视频资料、亲子活动道具等。
2. 经验准备:幼儿之前有过与爸爸一起活动的经历。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歌曲《我的好爸爸》2. 观看爸爸工作视频,了解爸爸的职业特点。
3. 分享亲子活动经历,感受与爸爸在一起的快乐。
4. 小组讨论:爸爸的工作辛苦吗?我们应该如何关心爸爸?5. 总结:爸爸是我们心中的英雄,我们要尊敬爸爸,关心爸爸。
第二课时: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幼儿表达对爸爸的热爱。
2. 开展亲子游戏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3. 观察爸爸的工作场景,发现爸爸的辛勤付出。
4. 小组讨论:如何帮助爸爸减轻工作压力?5. 总结:我们要学会关心爸爸,为爸爸分担一些家务,让爸爸感受到我们的关爱。
五、作业设计1. 回家后,与爸爸一起完成一个亲子活动,感受与爸爸在一起的快乐。
2. 观察爸爸的一天,记录下爸爸的辛勤付出,并在课堂上分享。
3. 画一幅爸爸的工作画,并在画纸上写上对爸爸的祝福。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爸爸职业的认识和尊重程度。
2. 评估幼儿在亲子游戏活动中的表现,观察他们与爸爸之间的互动情况。
幼儿园小班社会优质教案《爸爸回来了》
幼儿园小班社会优质教案《爸爸回来了》1. 教学目标1.学生能正确理解“家庭的重要性”,以及“家庭成员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意义”。
2.学生能用“我期待爸爸回来”这样的教育手段表达自己的感情、情感,帮助孩子们建立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的能力。
3.学生能正确使用“回来”、“走了”、“远方” 等有关家长出现和离开的日常用语。
2. 教学方法本次教学采用“情感教育法”,以“家庭”和“父爱”作为情感出发点,通过讲故事、互动问答等多种形式培养幼儿对父爱的认知和情感体验。
3. 教学流程1.环节一:热身通过与孩子们亲切的问候和慢节奏的音乐,营造愉悦的氛围,引导孩子进入学习状态。
同时,学生将迅速地进入家庭的情感主题之中。
2.环节二:导入通过提问“今天有谁期待自己的爸爸回来呢?”,引导学生了解“回来”、“走了”、“远方”等家长出现和离开的日常用语。
在孩子们的认知中,父母始终是重要的伙伴和支持者。
此时,可以通过小组互动的方式,让孩子们多认识和接触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
3.环节三:主体•情境再现通过讲述《爸爸回来了》这样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家庭”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有多重要,同时也表达了孩子对家庭、对家长的“期待”和“渴望”。
•问题探究讲完故事后,可以开展“问答环节”,以解决「孩子们模糊的问题,尤其是与情感体验有关的问题。
这样的互动方式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还有助于孩子们从互动中积累知识,强化交流的能力。
4.环节四:总结通过对学生的投射关爱和孩子们自己的思考,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家庭成员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意义”,以及孩子们对“家庭和父爱”的需求。
5.环节五:结束通过共同唱歌、玩游戏等轻松、愉快的动作,让学生从紧张的学习中放松,并将学习成果转化为记忆。
同时,这也是一种肯定学生努力和成果的方式。
4. 教学评估本次课程的评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达成目标的评估:比较孩子们在课前和课后能否差异化理解“家庭”这个概念、表达自己的情感、掌握日常用语等能力水平和逐步发展的趋势。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爸爸回来了》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爸爸回来了》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让孩子了解“家”是什么,学会把握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关系。
2.让孩子明白家庭生活和工作、生活的关系,培养孩子对家庭和生活的责任感。
3.通过情境活动,让孩子了解家庭成员的名称及排列顺序。
教学准备1.教学展示板。
2.班级音响设备,可播放儿歌。
3.活动道具:绳子、爸爸、妈妈、宝宝三个卡通人物卡牌。
教学内容第一部分:引入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关怀和爱心的世界里,家庭是每个人的港湾,也是一个小社会,在家庭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各种呵护和关怀。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主题是:《爸爸回来了》。
第二部分:示范活动1.老师让三名小朋友扮演家庭成员,分别是:爸爸、妈妈、宝宝。
2.老师用绳子把三个人连接在一起,让孩子看到家庭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3.老师播放儿歌《爸爸回来了》,教导孩子唱歌。
4.老师让孩子模仿卡牌人物的样子和动作。
第三部分:讲解教学1.给孩子看示范卡牌,教导孩子认识卡牌中的爸爸、妈妈和宝宝,以及他们在家庭中的位置和角色。
2.用简单的语言对孩子解释家庭中每个成员的职责和关系。
第四部分:实践操作1.老师发放卡牌,让孩子进行角色扮演。
2.将孩子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拔一名爸爸、一名妈妈,再分别选出两个宝宝。
让孩子模拟家庭生活,让他们自由发挥,来完成一些简单的动作。
第五部分:总结今天我们通过《爸爸回来了》的活动,是来认识家庭关系中“父母”和“宝宝”之间的关系,并且了解家庭成员的职责和关系。
让孩子感受到“家”是一个温馨的地方,在这里可以享受到家人的关爱和关怀。
团体评价下面是对孩子们的评价:1.对于模仿角色方面,孩子们表现得非常好,小组活动中的表现也非常不错。
2.孩子们非常喜欢这种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动,并且对于家庭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3.整个活动对于幼儿园小班的孩子来说是非常适宜的,能让他们在轻松愉快中,对自己家庭进行深入地思考和探索。
结语今天的社会教案《爸爸回来了》从家庭角度,让孩子们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关系,了解家庭成员的职责和关系,并且通过情境游戏,让孩子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爸爸回来了》的教案参考
《爸爸回来了》的教案参考《爸爸回来了》的教案参考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热爱自己的父母,不打扰父母亲的工作、学习和休息。
2、学会本课8个生字,懂得楼上、上楼、进门、手提包等词的意思。
3、会正确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中三位小朋友的不同表现,让学生明白谁对谁错。
难点:楼、弯、腰的字形。
教学准备:幻灯片、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指导毛毛、亮亮、冬冬三位小朋友在爸爸回来时做些什么。
2、学会8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记住字形,初步了解字义,并正确书写。
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小朋友,你们的爸爸都在自己的岗位上辛勤工作,一天忙到晚,回家一定很累,每天傍晚,你是怎样迎接你爸爸回来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爸爸回来了》,看看三位小朋友在爸爸回来时是怎么做的。
二、听课文朗读。
1、边听边想:课文讲了哪几个小朋友的事?他们在爸爸回来时是怎么做的?2、听后简单说一说。
三、自学课文1、读通课文,读准带拼音的字。
2、划出生字新词,记字形,想字义。
四、学生字1、出示投影一:谁在哪里干什么?教楼。
2、找到带有楼的`句子读一读。
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冬冬和小朋友毛毛、亮亮正在楼下一起玩?他们看见爸爸回来了,都是怎么做的?学习迎。
重点学习里边的部分。
3、出示投影二:图上画着谁和谁去干什么?学习拉、带、买。
4、出示投影三:亮亮在爸爸回来时是怎么做的?学习汗。
为什么汗是三点水旁?五、读通课文1、指名读2、齐读六、巩固字词1、抽读生字卡片2、开火车七、作业《课堂作业》第3题:照样子写字。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内容,直到三位小朋友在爸爸回来是怎么做、怎么说的,他们的爸爸是怎么做的。
2、懂得楼上、上楼、进门、手提包等词的意思。
3、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复习1、认读生字卡片2、给楼扩词。
二、学习第一段1、幻灯出示图一:画的是什么时候?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2、课文哪一段写这幅图?3、轻声读第一段,想想三位小朋友在楼下玩,看见自己的爸爸回来了,心里怎么样?从哪个词看出来?4、迎了上去是什么意思?(动作表演)5、朗读指导,着重读好两个长句的停顿。
《爸爸回来了》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爸爸回来了》教案设计课时安排:25分钟年级:幼儿园中班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理解爸爸的职业和工作,增进对家庭成员的感激之情。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培养幼儿的绘画技能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 让幼儿认识和理解爸爸的职业和工作。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难点:1. 帮助幼儿用语言描述爸爸的工作。
2. 引导幼儿观察和描绘爸爸的特征和衣着。
教学准备:1. 纸张、画笔、彩色笔等绘画材料。
2. 爸爸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爸爸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爸爸的特征和衣着。
例如:“请大家看看这张图片,这是我们班的X的爸爸,大家能描述一下他爸爸的特征和衣着吗?”2. 主题活动一:爸爸的职业教师向幼儿介绍爸爸的职业和工作内容,让幼儿了解爸爸的工作性质。
例如:“爸爸是一名工程师,他的工作是建造房子和桥梁。
”3. 主题活动二:爸爸的工作日常教师引导幼儿谈论爸爸在工作中的日常情况,如工作环境、工作内容等,让幼儿更加了解爸爸的工作。
例如:“请大家谈谈你们爸爸在工作中的日常情况,他在哪里工作?他是做什么的?”4. 主题活动三:我眼中的爸爸教师让幼儿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眼中的爸爸。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绘画素材,如爸爸的职业服装、工作场景等。
例如:“请大家用画笔和彩色笔,画出自己眼中的爸爸。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和感受,总结爸爸的职业和工作,让幼儿更加了解和感激爸爸。
例如:“大家在今天的学习中,有什么收获和感受吗?大家来说说看。
”三、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向爸爸介绍今天学习的关于爸爸的职业和工作内容。
例如:“请大家回家后,向你们的爸爸介绍一下今天学习的关于爸爸的职业和工作内容,看看你们的爸爸有什么反应。
”四、教学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表现,以及回家后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幼儿对爸爸的职业和工作的理解程度。
爸爸回来了教案
爸爸回来了教案教案标题:《爸爸回来了》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与家庭成员相关的词汇。
2. 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家庭经历。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通过展示一些家庭成员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并回忆与家庭成员相关的词汇。
2. 分享一些与家庭成员有关的短语和句子,例如:“爸爸回来了”、“妈妈在做饭”等。
阅读活动:1. 分发《爸爸回来了》故事的文本给学生,并鼓励他们先自己默读一遍。
2. 请学生轮流朗读故事,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纠正发音和理解故事内容。
3. 提问学生关于故事的问题,以检查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例如:“故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等。
讨论活动:1. 引导学生回忆并分享自己的家庭经历,例如他们与家人一起做的有趣的事情或者他们期待的家庭活动。
2. 鼓励学生使用故事中的短语和句子来描述他们的家庭经历。
3. 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分享他们的家庭经历,并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互相交流。
扩展活动:1. 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创作一个与家庭成员相关的故事,并在班级中分享。
2. 学生可以选择将故事改编成戏剧形式,并进行表演。
3. 鼓励学生用英语写一篇关于自己家庭的短文,并在班级中展示。
评估活动:1. 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分享中的参与程度和口语表达能力。
2. 收集学生的小组创作和个人写作作业,评估他们对于家庭成员相关词汇和句子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提供反馈和建议,鼓励学生继续提高他们的英语口语和写作能力。
教案注意事项: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鼓励他们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2.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和理解能力适当调整教案中的活动难度。
3. 提供足够的练习机会,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并巩固所学知识。
《爸爸回来了》第二课时教案:培养孩子习惯,提高自理能力
《爸爸回来了》第二课时教案:培养孩子习惯,提高自理能力《爸爸回来了》是一档面向普通家庭的真人秀节目,从家庭关系、家庭生活等方面展示了家庭的温馨、欢乐和忧愁。
这个节目探究了当今中国普通家庭中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旨在通过节目的内容启示大众关注家庭关系、父母的教育方式和孩子的成长发展等方面。
在《爸爸回来了》第二课时教案中,我们将重点探讨如何培养孩子习惯,提高自理能力。
一、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习惯是养成的,一旦养成好的习惯,就会让孩子长期受益。
作为家长,我们需要从小开始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我们需要注意孩子的饮食习惯,让他们有规律地饮食,不挑食、不偏食,养成懂得自我调节和管理身体健康的习惯。
我们需要注重孩子的睡眠习惯,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时间。
良好的睡眠习惯可以使孩子的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有利于身体健康和发展。
我们还需要引导孩子养成阅读和学习的好习惯,让他们把兴趣和爱好变成学习的动力,建立自信和自我认知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是培养孩子独立性的关键。
在家庭生活中,我们应该让孩子从小学会自己的小事情,如穿上衣服、系鞋带、洗手、自己吃饭等。
当孩子习惯了自己独立完成这些小事情,他们就能逐渐学会自己处理各种问题和情况,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和处理事情的能力。
我们还可以引导孩子养成自己的收拾和整理习惯,让他们逐渐成为有条理和自己管理自己生活的人。
《爸爸回来了》第二课时教案提到的培养孩子习惯,提高自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些能力会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作为家长,我们需要时刻关注孩子的习惯和自理能力的发展,引导他们不断发掘自己的优点和潜力,为孩子的未来奠定良好的基础。
幼儿园大班教案情景表演《爸爸回来了》
幼儿园大班教案情景表演《爸爸回来了》教案主题:情景表演《爸爸回来了》班级:幼儿园大班教学目标:1. 能够根据剧本,模拟表演《爸爸回来了》情景,训练孩子们的表演能力和表达能力。
2. 训练孩子们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人物形象和情景背景,提高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发展孩子们的戏剧敏感性和创意思维,促进他们的想象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剧本故事情节,并能够演绎出角色。
2. 学生能够运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情景和人物形象。
3. 学生能够体验表演中的乐趣,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教学难点:1. 学生如何设计情景布景和道具,让表演更加生动。
2. 学生如何在表演时,掌握好自己的情感表达,让观众情感共鸣。
3. 学生如何在表演时,表现出良好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1. 剧本《爸爸回来了》2. 道具和布景设计方案3. 服装和化妆品教学过程1. 学习剧本,认识人物让孩子们带上耳机,先听一遍剧本,然后一起回顾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教师用图片和动画形式呈现,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人物关系。
2. 分工合作,编排表演教师让孩子们自由分组,并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场情景表演。
每组将自行编排情节,设计道具和布景,化妆打扮,并进行角色分工。
教师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指导和调整。
3. 现场表演,互相评价为确保孩子们能够好好表现,可以在班级上选出几位评委,由他们进行评分和评议。
同时,班级其他孩子也可以担任观众,在表演结束后,对表演进行评价和评论。
4. 反思总结,给出奖励在每次表演后,教师应及时鼓励孩子,谈论表演中的优点,提出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提出宝贵的改进意见。
对表演中优秀的孩子及小组,可以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表扬。
教学方式:小组协作教学手段:讨论,展示,表演教学工具:电脑,PPT,图片,音乐教学效果与评价:通过本次情景表演,孩子们能够在自由发挥和合作中锻炼表演能力和表达能力,在创造性和合作性中,体验到表演文化的魅力。
《爸爸回来了》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爸爸回来了》教案设计适用年级:大班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了解爸爸的职业,知道爸爸工作的辛苦。
2. 通过观察、讨论和体验,培养幼儿对爸爸的尊敬和热爱。
3.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 帮助幼儿认识和了解爸爸的职业,知道爸爸工作的辛苦。
2. 培养幼儿对爸爸的尊敬和热爱。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幼儿真正理解和感受到爸爸工作的辛苦。
2. 如何引导幼儿表达对爸爸的爱和尊敬。
二、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爸爸的职业图片、爸爸工作的视频、爸爸的日常生活用品等。
2. 经验准备:幼儿已经知道爸爸的存在,有和爸爸相处的经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歌曲《爸爸回来了》引发幼儿对爸爸的关注和兴趣。
2. 基本部分:(1)观察爸爸的职业图片,让幼儿认识和了解爸爸的职业,知道爸爸工作的辛苦。
(2)观看爸爸工作的视频,让幼儿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爸爸工作的辛苦。
(3)分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和爸爸相处的点滴,表达对爸爸的爱和尊敬。
(4)小组活动:让幼儿通过制作小礼物、写信等形式,表达对爸爸的爱和尊敬。
四、作业设计1. 回家后,和爸爸一起完成一个小任务,如做饭、打扫卫生等,感受爸爸的辛苦。
2. 回家后,向爸爸展示自己在活动中制作的礼物或写的信,表达对爸爸的爱和尊敬。
五、教学反思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次教学活动的效果,包括幼儿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表达效果等,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和优化。
教师还应注意观察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爸爸的爱和尊敬是否有所提高。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爸爸的职业和辛苦的认识程度。
2. 评估幼儿在活动中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如他们在制作礼物、写信等环节的表现。
3. 搜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表达对爸爸爱和尊敬的情况。
七、教学拓展1. 开展“爸爸职业体验日”活动,让幼儿爸爸亲自参与到幼儿的日常教学中,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爸爸的职业。
幼儿园小班社会优质教案《爸爸回来了》
幼儿园小班社会优质教案《爸爸回来了》一、课程目标1.了解家庭成员和家庭生活的基本概念。
2.能够表达思念家庭成员的情感,并理解家庭成员的情感表达。
3.学习如何欣赏、了解和分享家庭生活。
二、教学资源1.教学PPT2.课程讲义3.《爸爸回来了》故事书4.图片和音频素材三、教学内容1. 自我介绍教师介绍自己的名字和家庭成员,请求每个学生为自己描述家庭成员。
2. 欣赏故事讲解故事情节,用图片和音频素材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情节。
3. 讨论故事询问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继续讨论故事的情节和主题,引导学生去理解故事背后的情感和思想。
4. 学习家庭成员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他们和父母在一起感到高兴和安心的时刻是什么。
组织学生描述自己的情感经验,并询问他们是否在向父母表达这种情感。
5. 分享家庭生活引导学生通过描述自己的家庭生活,分享和了解彼此的家庭。
四、课时安排1.自我介绍(10分钟)2.欣赏故事(10分钟)3.讨论故事(10分钟)4.学习家庭成员情感表达(20分钟)5.分享家庭生活(20分钟)总共:70分钟五、教学方法1.互动式教学,通过调查问卷、小组讨论等方式使学生积极参与。
2.情感教育,通过详细的情感引导,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并借助故事情节使学生了解自己和家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3.合作教学,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家庭生活等活动,加强学生彼此之间的互动和理解。
六、教学评估1.通过课堂互动方式,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2.通过总结回顾和提问等方式,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
3.通过家庭生活与家庭成员的分享,了解学生是否懂得了在家庭中表达情感和分享家庭生活的重要性。
七、参考资料1.李伯清等编著,《幼儿教学与管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
2.贺丹丹编著,《幼儿教育实践大百科全书》,北京出版社,2012年。
3.《爸爸回来了》,外国儿童文学经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
《爸爸回来了》教学设计.doc
《爸爸回来了》教学设计-小朋友,你们的爸爸都在自己的岗位上辛勤工作,一天忙到晚,回家一定很累,每天傍晚,你是怎样迎接你爸爸回来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爸爸回来了》,看看三位小朋友在爸爸回来时是怎么做的。
二、听课文朗读。
1、边听边想:课文讲了哪几个小朋友的事?他们在爸爸回来时是怎么做的?2、听后简单说一说。
三、自学课文1、读通课文,读准带拼音的字。
2、划出生字新词,记字形,想字义。
四、学生字1、出示投影一:谁在哪里干什么?教楼。
2、找到带有楼的句子读一读。
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冬冬和小朋友毛毛、亮亮正在楼下一起玩?他们看见爸爸回来了,都是怎么做的?学习迎。
重点学习里边的部分。
3、出示投影二:图上画着谁和谁去干什么?学习拉、带、买。
4、出示投影三:亮亮在爸爸回来时是怎么做的?学习汗。
为什么汗是三点水旁?五、读通课文1、指名读2、齐读六、巩固字词1、抽读生字卡片2、开火车七、作业《课堂作业》第3题:照样子写字。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内容,直到三位小朋友在爸爸回来是怎么做、怎么说的,他们的爸爸是怎么做的。
2、懂得楼上、上楼、进门、手提包等词的意思。
3、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复习1、认读生字卡片2、给楼扩词。
二、学习第一段1、幻灯出示图一:画的是什么时候?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2、课文哪一段写这幅图?3、轻声读第一段,想想三位小朋友在楼下玩,看见自己的爸爸回来了,心里怎么样?从哪个词看出来?4、迎了上去是什么意思?(动作表演)5、朗读指导,着重读好两个长句的停顿。
6、齐读第一小段,说一说这一段的意思。
三、学习第2段1、毛毛看见自己的爸爸回来了,是怎么做,怎么说的?爸爸又是怎样的?一起学习第二段。
一边听一边用划出毛毛怎么做、怎么说的句子。
用~~~~~ 划出爸爸怎么样的句子。
2、讨论,填表:谁怎么做怎么说爸爸怎么样毛毛拉着爸爸,快带我去买雪糕! 往街上跑3、指导朗读毛毛看见爸爸回来了,心里多高兴啊!大家试着读读毛毛说的话。
幼儿园社会《爸爸回来了》优秀教案
幼儿园社会《爸爸回来了》优秀教案
幼儿园社会《爸爸回来了》优秀教案
预设目标:
1、知道用行动表达对家人的爱,愿意帮助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2、感受家的温暖,体验家庭带给我们的快乐。
活动准备:
活动重点:能够感受家庭的温暖。
活动难点:知道用行动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
活动建议:
说说自己的家:
幼儿与同伴说说自己家里有几口人,都有谁,一家人在一起都做些什么。
听听奇奇家的'故事:
观察画册《爸爸回来了》,师:奇奇见到爸爸做了些什么?看看家里其他人是什么表情?猜一猜他们都说了些什么?
自己怎样做:
师:想想爸爸妈妈下班时,自己是怎样做的,做得好不好,该那样做,除了像奇奇一样,还可以为家人做些什么。
日常生活教育:
学习儿歌《可爱的家》
教师组织家长和孩子一起玩亲子游戏,增进和孩子的感情。
将幼儿的"全家福"照片粘贴在墙上,鼓励幼儿随时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家人。
爸爸回来了教案
爸爸回来了教案教案标题:爸爸回来了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动词短语。
2. 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使其能够用简单的句子描述日常活动。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动词短语的理解和运用。
2. 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动词短语的正确运用和灵活运用。
2. 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提升。
教学准备:1. PPT或者教学板书。
2. 与主题相关的图片或视频素材。
3. 学生的练习册或者作业本。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素材呈现一个爸爸回家的场景,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提问学生:“你们家里有人在外工作吗?他们回家时你们都做些什么?”3. 引导学生讨论并激发学生对话的兴趣。
导入(10分钟):1. 准备一些与主题相关的动词短语卡片,例如:have dinner, watch TV, play games等。
2. 将卡片分发给学生,让他们根据卡片上的动词短语,与同桌进行问答练习。
3. 随机选择几组学生进行展示,引导他们用句子描述自己和同桌在家里做的事情。
讲解与练习(15分钟):1. 利用PPT或者教学板书,向学生介绍一些常见的动词短语,并解释其意思。
2. 引导学生模仿老师的句子,并进行口头练习。
3.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想象,编写一段对话,描述爸爸回家后家庭成员的活动。
4. 鼓励学生使用所学的动词短语,并提供必要的词汇和句型提示。
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随机选择几组学生进行对话展示,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提建议。
2. 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指出学生在表达中的亮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3. 教师提供一些相关的句子模板和口头表达技巧,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巩固与拓展(10分钟):1. 布置相关的练习册或作业本上的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的动词短语。
2. 提供一些拓展的口头表达任务,例如:让学生用动词短语描述自己的一天,或者描述一个理想的家庭日常生活。
爸爸回来了策划书3篇
爸爸回来了策划书3篇篇一《爸爸回来了策划书》一、节目名称《爸爸回来了》二、节目类型亲子互动真人秀三、节目宗旨通过真实记录明星爸爸与孩子的相处过程,展现父子(女)之间的亲情和成长,同时也让观众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重要性。
四、节目内容1. 节目形式:邀请四到五位明星爸爸带着自己的孩子参加节目,记录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
节目采用 24 小时不间断拍摄的方式,全方位展现明星爸爸和孩子们的真实生活。
每一期节目都会设置一些任务和挑战,让爸爸和孩子们一起完成,增进他们之间的感情。
2. 节目环节:早餐时间:记录明星爸爸和孩子们一起准备早餐的过程,展现他们的厨艺和亲子互动。
户外活动:爸爸和孩子们一起参加户外活动,如野餐、露营、钓鱼等,增强他们之间的默契和信任。
家庭游戏:设置一些家庭游戏,如亲子足球、亲子瑜伽等,让爸爸和孩子们在游戏中增进感情。
晚餐时间:记录明星爸爸和孩子们一起准备晚餐的过程,展现他们的家庭氛围和亲子互动。
睡前故事:爸爸给孩子们讲睡前故事,让孩子们在温馨的氛围中入睡。
3. 节目特色:真实记录:节目采用 24 小时不间断拍摄的方式,真实记录明星爸爸和孩子们的生活,让观众看到他们最真实的一面。
亲子互动:节目设置了很多亲子互动环节,让爸爸和孩子们在互动中增进感情,同时也让观众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重要性。
明星效应:邀请明星爸爸参加节目,利用明星效应吸引观众的关注,提高节目的收视率。
教育意义:节目通过记录明星爸爸和孩子们的相处过程,传递一些教育理念和方法,让观众在观看节目的同时也能学到一些有用的知识。
五、节目播出1. 播出平台:[具体播出平台]2. 播出时间:每周[具体时间]3. 播出时长:每集 90 分钟左右六、节目宣传1. 网络宣传: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发布节目预告、花絮等内容,吸引观众的关注。
2. 电视宣传:在电视台上播放节目预告、宣传片等内容,提高节目的知名度。
3. 线下宣传:在各大商场、超市等场所张贴节目海报,发放宣传资料,提高节目的曝光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小班社会《爸爸回来了》教案模板范文
预设目标:
1、知道用行动表达对家人的爱,愿意帮助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2、感受家的温暖,体验家庭带给我们的快乐。
活动准备:
活动重点:能够感受家庭的温暖。
活动难点:知道用行动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
活动建议:
说说自己的家:
幼儿与同伴说说自己家里有几口人,都有谁,一家人在一起都做些什么。
听听奇奇家的故事:
观察画册《爸爸回来了》,师:奇奇见到爸爸做了些什么?看看家里其他人是什么表情?猜一猜他们都说了些什么?
自己怎样做:
师:想想爸爸妈妈下班时,自己是怎样做的,做得好不好,该那样做,除了像奇奇一样,还可以为家人做些什么。
日常生活教育:
学习儿歌《可爱的家》
教师组织家长和孩子一起玩亲子游戏,增进和孩子的感情。
将幼儿的"全家福"照片粘贴在墙上,鼓励幼儿随时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