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马尾松天然林生长规律研究
三峡库区消落带人工林三个主要树种的生长、叶片分解及其修枝强度研究
三峡库区消落带人工林三个主要树种的生长、叶片分解及其修枝强度研究长江三峡工程正式运行以后,库区受到水库周期性水位调度的影响,形成了大面积周期性出露与淹水的消落带。
由于库区水文的大幅度、反季节周期性变化,库区消落带内的原有植物因不能适应生境的巨大变化而逐渐死亡,导致库区消落带出现了许多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威胁着三峡工程的持续、安全运行,急需进行生态修复。
人工林构建能够快速恢复库区消落带上部的植被,稳固库区消落带的土壤,提高消落带最后一道屏障的缓冲功能,是修复库区消落带环境的可行方法。
树木在消落带出露期的生长能够吸收径流和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同时也能在水淹期间腐烂分解再次释放这些营养元素,对库区水环境产生影响。
因此,研究消落带人工林构建后的生长、叶片分解及适宜的管理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通过将前期实验中筛选出的具有较好耐淹性的落羽杉(Taxodium distichum(Linn.)Rich.)、池杉(Taxodium ascendens Brongn.)和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在三峡库区消落带上部165 m~175 m区域进行种植,研究人工林中3种主要树木经历多个周期水淹后的生长状况(叶片产量)、水淹期间叶片分解所产生的养分负荷情况、影响叶片分解的因素(水淹深度、水温、叶片质量)以及削减树木叶片被水体淹没的总生物量的方法。
得到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015年7月,树木经历三个周期水淹后,中度淹没胁迫(170 m)和深淹胁迫(165 m)组落羽杉的净光合速率未恢复至对照组水平(175 m),分别比对照组显著降低39%和25%。
气孔导度的降低与树木叶片中的光合色素含量减少是造成中度淹没胁迫组净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而非气孔限制因子则是导致深淹胁迫组净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因素。
此外,恢复时间较短也是导致其净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
与落羽杉的变化不同,中度淹没胁迫和深淹胁迫组池杉的净光合速率和色素含量均恢复至对照水平。
马尾松生长规律分析研究
s u i t a b l e f o r t h e s t a n d s i n T a i h u Co u n t y .T h e r e s u l t s c o u l d p r o v i d e t h e o r e t i c a l b a s i s or f r e v i s i n g o r u p d a t i n g t h e ma n a g e me n t
ma s s o n i a n a p l a n t a t i o n s i n T a i h u C o u n t y i s a t t h e a g e o f 4 0 .T h e c u r r e n t o n e — wa y v o l u me t a b l e o f P i n u s ma s s o n i a n a i s n’ t
1 研 究 地概 况
坏及经营措施效果的指标 , 正确地分析和研究树木 生长规律 , 采用相应 的经营管理措施 , 提高树木生长 量, 对指导森林经 营工作有重要意义 。树木生 长量 的大小及生长速率 , 一方 面受树木本身遗传 因素 的
影响 , 另一方 面受外 界 环境 条件 的影 响Ⅲ 。马尾 松是 安 徽 省 主要 的造 林 和用 材树 种 , 但 随着 时间 的推 移 ,
三峡库区2种马尾松混交林土壤团聚体酶活性分布特征
LEI Lei1, 2, XIAO Wenfa1, 2, ZENG Lixiong1,2,∗ , HUANG Zhilin1,2, JIAN Zunji1, NI Yanyan1, LI Hui3
2 Co⁃Innovation Center for Sustainable Forestry in Southern China,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anjing 210037, China 3 Management Department, Botanical Garden in Three Gorges, Yichang 443631, China
摘要:选取三峡库区典型马尾松杉木混交林和马尾松杉木栎类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对其表层土壤( 0—10 cm) 3 种团聚体等级 ( 大团聚体( >2 mm) ,中团聚体(0.25—2 mm) ,微团聚体( <0.25 mm) ) 分布特征,团聚体 5 种水解酶活性( β⁃葡糖苷酶,酸性磷 酸酶,N⁃乙酰⁃葡糖苷酶,纤维二糖水解酶,亮氨基酸氨基肽酶)和 2 种氧化还原酶活性(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以及团聚体 酶活性与团聚体有机碳、全氮、全磷、碳氮比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旨在理解不同马尾松混交林类型下土壤团聚体及其酶活性的分 布特征,为科学制定营林措施提供基础数据。 结果表明:(1) 各等级土壤团聚体分布随着粒径的增加而呈现显著增加的趋势, 其中大团聚体所占比例最高,为 60%左右;马尾松杉木混交林的中团聚体分布比例( 39.53% ±1.65%) 显著高于马尾松杉木栎类 混交林(32.24%±2.51%) ;(2) 微团聚体 5 种水解酶活性、有机碳含量以及全氮含量最高,而大团聚体中 2 种氧化还原酶活性最 高;(3) 马尾松杉木栎类混交林大团聚体和微团聚体纤维二糖水解酶、亮氨基酸氨基肽酶、土壤酶活性几何平均数、土壤碳氮比 均显著高于马尾松杉木混交林;团聚体全氮含量的差异是造成上述酶活性差异的主要原因。 马尾松杉木栎类混交林中栎类阔 叶树种的增加显著提高了土壤团聚体酶活性,有利于土壤养分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土壤酶活性;马尾松混交林;团聚体;土壤酶活性几何平均数
不同林龄马尾松凋落物基质质量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不同林龄马尾松凋落物基质质量与土壤养分的关系葛晓改;肖文发;曾立雄;黄志霖;付甜;封晓辉【摘要】凋落物的质量、数量及分解速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土壤的营养状况.为了精确估算凋落物分解对土壤碳库的年净归还量及凋落物-土壤生物化学连续体的深层理解,从凋落物基质质量的角度分析了三峡库区不同林龄马尾松凋落物基质质量与土壤养分的作用关系,结果表明: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马尾松凋落物基质质量中的C、C/N比、C/P比、木质素/N比、木质素/P比差异显著,其中近熟林凋落物叶木质素/N分别比中龄林和成熟林的高33.65%、39.24%,N、P、K、木质素含量差异不显著;但各组织器官的N、P、K含量差异显著,均是皮<枝<叶<杂物,C/N比、C/P比的变化则相反.不同林龄马尾松0-20 cm( 0-5cm、5-10 cm、10-20 cm)土壤有机质、总氮、有效磷含量均表现出近熟林<中龄林<成熟林,0-5 cm最大,10-20 cm最小,且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明显降低,总磷则是中林龄最低,成熟林最大,pH值则各土层均表现为中龄林<成熟林<近熟林,平均pH值为4.55-5.51.凋落物基质质量指标与土壤养分之间冗余分析(RDA)表明:马尾松凋落物基质质量和土壤养分之间关系紧密,N、P、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木质素/N比、C/N比对土壤养分影响比较大;凋落物中木质素/N比、C/N比与土壤有机质呈显著负相关,其含量越高越不利于土壤有机质的形成,土壤养分积累的越慢;凋落物基质质量氮含量与土壤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土壤pH值、容重与N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凋落物C/N比、木质素/N比呈显著正相关.马尾松土壤表面有机质、N、P养分含量与凋落物基质质量对应养分含量变化规律一致,土壤养分高,凋落物基质质量相对较高,土壤贫瘠,凋落物基质质量相对较低.【期刊名称】《生态学报》【年(卷),期】2012(032)003【总页数】11页(P852-862)【关键词】三峡库区;凋落物;基质质量;土壤养分【作者】葛晓改;肖文发;曾立雄;黄志霖;付甜;封晓辉【作者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9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9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9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9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91【正文语种】中文森林凋落物是森林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主要途径[1];土壤是凋落物的载体,凋落物影响其营养状况、生物活性以及物理稳定性。
三峡库区汝溪河流域马尾松
第34卷第11期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11月V o l.34 N o.11J o u r n a l o f S o u t h w e s tU n i v e r s i t y(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E d i t i o n)N o v. 2012文章编号:16739868(2012)11008807三峡库区汝溪河流域马尾松林地土壤氮素特性研究①朱小龙1,2,张丽楠2,耿养会2,冯大兰2,谢德体11.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400716;2.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院,三峡库区森林生态保护与恢复重庆市市级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36摘要:以三峡库区汝溪河流域的马尾松纯林和马尾松+青冈混交林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种林分0~20,20~40和40~60c m土层土壤氮库及相关酶活性特征,包括土壤全氮㊁铵态氮㊁硝态氮㊁微生物氮㊁蛋白酶㊁过氧化氢酶㊁脲酶和蔗糖酶.结果表明:马尾松+青冈混交林和马尾松纯林各土层全氮含量无显著差异;马尾松+青冈混交林林地各土层铵态氮含量分别为47.21,47.69和43.83m g/k g,显著高于马尾松纯林,分别增加了13.7%,24.8%和31.5%;与马尾松纯林相比,马尾松+青冈混交林林地20~40,40~60c m土层的硝态氮含量提高了2.2%和3.2%,0~20,20~40c m土层的微生物氮含量提高了77.4%和60.4%.马尾松+青冈混交林林地各土层蛋白酶㊁过氧化氢酶㊁脲酶㊁蔗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马尾松纯林.因此,与马尾松纯林相比,马尾松+青冈混交林显著提高林地内土壤酶的活性,改善土壤氮循环与供应状况.关键词:林分;马尾松纯林;马尾松+青冈混交林;酶活性;氮库中图分类号:S714.8文献标志码:A马尾松(P i n u sm a s s o n i a n a L a m b.)是我国南方山地主要的工业原料林树种,同时也是水土流失区首选的先锋造林绿化树种.由于马尾松生长快㊁繁殖容易㊁对土壤的适应性广且耐瘠薄,在三峡库区沿岸山地造林中占很大的比例,且多为纯林.但是,马尾松纯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较差[1-2],容易导致土壤肥力下降[3],林分生长衰退[4],生境恶化,病虫害频繁[5].混交林是改善人工林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6],特别是马尾松㊁杉木(C u n n i n g h a m i a l a n c e o l a t a L a m b.H o o k)与乡土阔叶树种营造针阔叶混交林,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途径[7-9],既能提高马尾松林分的抗逆性和稳定性,又能发挥林分整体功能和效益[10].我国已开展了对马尾松混交林的生态学研究[11-13],樊后保等[14]研究了马尾松纯林改造成针阔混交林后土壤化学性质的变化,表明混交林均改良了土壤肥力.徐小牛等[15]对马尾松和枫香同龄混交林进行了研究,认为马尾松与枫香混交林能提高林分蓄积量㊁土壤有机质㊁全N量以及速效N,P和K含量,同时也改善了林内小气候条件.刘文飞等[16]研究表明将现有的纯林改造成混交林可以提高林木对氮素的利用率和周转速率.何佩云等[17]研究表明马尾松连栽会导致土壤养分和酶活性降低.葛晓改等[18]研究了三峡库区不同林龄马尾松①收稿日期:20110605基金项目:三峡库区流域生态修复关键技术与示范研究(201004039);三峡库区常绿阔叶林重要建群种 栲树㊁小叶栲近自然经营关键技术及在库区生态屏障建设的示范研究(C S T C,2010A B1110);提升林地生产力复合经营技术研究(C S T C,2009A B1115);三峡库区森林生态保护与恢复重庆市市级重点实验室(C S T C,2007C A1001).作者简介:朱小龙(1977),男,福建漳州人,博士,主要从事森林土壤生态学㊁树木营养学研究.通信作者:冯大兰,博士.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的关系.但有关马尾松纯林和马尾松+青冈混交林土壤氮素㊁酶活性特性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分析马尾松纯林和马尾松+青冈混交林中土壤氮库及其相关酶活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忠县行政隶属于重庆市,位于三峡库区腹地,森林覆盖率达40%.境内的汝溪河流域是长江的重要支流,其沿岸的森林生态环境㊁森林氮素变化㊁森林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变化均关联着三峡水库,对涵养库区水源㊁保持水土㊁延长水库寿命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对三峡库区汝溪河流域的马尾松人工纯林㊁马尾松+青冈混交林两种类型林地土壤氮素及相关酶活性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了解不同森林类型林地土壤氮素转化特性,为库区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稳定㊁生物多样性的保护㊁以及库还带生态环境的有效控制与整治提供理论参考.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位于忠县石宝寨的汝溪河回水区龙滩大桥附近(107.89-108.24ʎE ,30.37-30.76ʎN ),海拔200~250m ,坡度为20~25ʎ,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8ħ左右,年均降水量1100mm 左右,土壤为紫色土.林分概况见表1.表1 林分概况林分类型林龄/a 林分密度/(株㊃h m -2)优势树种平均胸径/c m 优势树种平均树高/m 群落物种组成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马尾松+青冈混交林2125058~13马尾松12~13青冈4~5青冈㊁马尾松小黄构㊁盐肤木㊁马桑㊁黄荆等丝茅㊁芒㊁栗褐苔草㊁淡竹叶㊁厚果崖豆腾等马尾松纯林212370109马尾松盐肤木㊁马桑㊁黄荆等丝茅㊁栗褐苔草㊁厚果崖豆藤 注:小黄构(W i k s t r o e m i am i .c r a n t h aH e m s l .)㊁盐肤木(R h u s c h i n e n s i s M i l l .)㊁马桑(C o r i a r i a n e pa l e n s i s W a l l .)㊁黄荆(V i t e xn e g u n d o L i n n .)㊁丝茅(I m p e r a t a k o e .n i g i i (R e t z .)B e a u v )㊁芒(M i s c a n t h u s s i n e n s i s Ab d e r s s )㊁栗褐苔草(C a r e x b r u n -n e a T h u n b .)㊁淡竹叶(L o p h a t h e r u m g r ac i l e B r o n g n .)㊁厚果崖豆腾(M i l l e t t i a p a c h y c a r p a B e n t h .).1.2 调查方法试验地造林前为荒岗草坡,有零星的青冈小苗.于1991年冬全面整地,1992年春大穴定植,营造马尾松混交林80h m 2,混交树种为原荒坡上的青冈,平均地径为2.0c m.马尾松造林苗木为一年生播种苗,造林密度为每667m 2167株,造林时保留原有的青冈小苗.2012年1月对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及对照马尾松纯林进行系统调查.各林分设置3个20mˑ20m 标准地,在每个标准地内,采用 S 型5点取样法(即先确定对角线的中点作为中心抽样点,再在对角线上选择四个与中心样点距离相等的点作为样点),分别在0~20,20~40和40~60c m 土层取样,每一层的土样混合均匀后取1k g 土,鲜土带回实验室后分成2份,1份过2mm 筛测定土壤微生物量氮㊁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另1份土样自然风干,测定土壤全氮含量和脲酶㊁蛋白酶㊁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土壤全氮(T N )用凯氏消煮半微量蒸馏法[19];硝态氮(N O 3-N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20];铵态氮(N H +4-N )用靛酚兰比色法[19];土壤微生物量氮(S M B N )采用氯仿熏蒸浸提法[21];土壤酶活性参照关松荫[22]的方法测定,脲酶采用靛酚蓝比色法;蛋白酶采用茚三酮比色法;过氧化氢酶采用高锰酸钾滴定法;蔗糖酶采用铜试剂比色法.1.3 数据处理采用S P S 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㊁L S D 检验(p ɤ0.05).2 结果与分析2.1 不同林分马尾松林地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变化由图1可知,0~60c m 各土层中,马尾松+青冈混交林土壤铵态氮含量显著高于马尾松纯林,与马尾2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h t t p ://x b b jb .s w u .c n 第34卷松纯林相比,马尾松+青冈混交林各土层铵态氮含量分别增加13.7%,24.8%和31.5%.硝态氮含量在0~20c m 土层表现出两种林分无显著差异,而在20~60c m 各土层中,马尾松+青冈混交林较马尾松纯林分别高出2.2%,3.2%.图1 不同林分马尾松林地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变化2.2 不同林分马尾松林地土壤微生物氮和全氮的变化图2显示,在0~40c m 各土层中,不同林分马尾松林地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差异显著,马尾松+青冈混交林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分别是马尾松纯林相应土层的1.8倍和1.6倍,而40~60c m 土层两种林分并无显著差异.在0~60c m 各土层中,马尾松+青冈混交林土壤全氮含量略高于马尾松纯林,但均无显著差异.图2 不同林分马尾松林地土壤微生物氮和全氮变化2.3 马尾松不同林分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由图3可知,在0~60c m 各土层中,两种林分的蛋白酶㊁过氧化氢酶㊁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差异显著.结果表明,马尾松+青冈混交林3个土层的蛋白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为马尾松纯林的1.1,1.4,2和1.4,1.7和2.2倍;与马尾松纯林相比,马尾松+青冈混交林0~60c m 各土层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分别高出12.4%,56.1%,35.7%和41.1%,35.5%,23.5%.2.4 不同林分马尾松林地土壤N 与相关酶活性的相关性土壤铵态氮㊁硝态氮㊁微生物氮㊁全氮含量与土壤中蛋白酶㊁过氧化氢酶㊁脲酶㊁蔗糖酶活性呈不同程度的相关[23-25].由表2可知,两种林分林地土壤全氮与蛋白酶㊁过氧化氢酶㊁脲酶㊁蔗糖酶均呈极显著相关.马尾松+青冈混交林林地土壤铵态氮与过氧化氢酶和脲酶呈极显著相关,与蛋白酶和蔗糖酶呈显著相关;而马尾松纯林林地土壤中铵态氮仅与蛋白酶呈极显著相关,与过氧化氢酶㊁脲酶㊁蔗糖酶均呈不显著相关.这说明了针叶纯林凋落物生物量少,且分解缓慢,导致土壤铵态氮的转化较慢.马尾松+青冈混交林林地土壤中硝态氮与蛋白酶㊁脲酶㊁蔗糖酶均呈极显著相关,与过氧化氢酶呈不显著相关;马尾松纯林林地土壤中硝态氮与蛋白酶㊁过氧化氢酶㊁脲酶㊁蔗糖酶均呈极显著相关.马尾松+青冈混交林林地土壤中微生物氮与蛋白酶㊁过氧化氢酶呈极显著相关,与蔗糖酶呈显著相关,与脲酶呈不显著相关;马尾松纯林林地土壤中微生物氮与蛋白酶呈极显著相关,与脲酶㊁过氧化氢酶呈显著相关,3第11期 朱小龙,等:三峡库区汝溪河流域马尾松林地土壤氮素特性研究与蔗糖酶呈不显著相关.图3不同林分马尾松林地土壤酶活性变化表2不同林型土壤N素与相关酶活性的相关性项目马尾松+青冈混交林蛋白酶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马尾松纯林蛋白酶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全氮0.596**0.568**0.842**0.915**0.532**0.830**0.923**0.824**铵态氮0.425*0.642**0.600**0.501*0.750**0.3190.3920.028硝态氮0.806**0.2680.535**0.596**0.642**0.858**0.850**0.714**微生物氮0.519**0.836**0.3670.496*0.623**0.489*0.497*0.0753结论与讨论森林土壤氮的输入主要包括凋落物的归还㊁施肥㊁大气沉降和自生固氮.凋落物的归还是生态系统土壤氮输入的主要来源,决定着土壤有机氮库的大小.彭少麟等[26]认为森林类型和植物组成对土壤有机氮库影响较大,混交林凋落物所输入到土壤中的氮多于纯林.与本研究结果相相似,马尾松+青冈混交林林地土壤全氮含量高于马尾松纯林,但二者无显著差异.土壤无机氮主要由铵态氮和硝态氮组成,其含量主要受控于矿化作用和植物吸收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3个土层中马尾松+青冈混交林林地铵态氮含量均显著高于马尾松纯林;在0~20c m土层,马尾松+青冈混交林林地硝态氮含量与马尾松纯林无显著差异,而20~40c m和40~60c m土层硝态氮含量则显著高于马尾松纯林.这表明不同林分类型对氮素的调控和利用机制有所差异.与马尾松纯林相比,一方面,马尾松+青冈混交林冠层厚,叶面积指数较大,枯落物丰富和组分复杂,根系多,且相互交错分布,土壤透性好,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加快了土壤氮素循环和土壤矿化过程,与K n o e p p[27]㊁J e r a b k o v a[28]等研究结果一致;另一方面,混交林能够充分利用外界环境条件,以及树种间相互促进,有利于提高光合效率,在同一时间内积累较多的有机物质,改善林地生态环境,促进了土壤氮的循环[29].土壤微生物氮含量与土壤微生物数量密切相关,付刚等[30]研究表明,针阔混交林土壤微生物总量较针叶纯林提高95.87%,其中细菌数量提高了104.47%,针阔混交林林地的微生物氮含量高于针叶纯林,与本研究结果一致,王春阳[31]也得出相同的结论.这可能是马尾松+青冈混交林增加了凋落物资源的异质4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h t t p://x b b j b.s w u.c n第34卷性,为土壤存在的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所需的营养物质,进而提高了土壤微生物氮含量.土壤酶活性是评价土壤肥力的一个重要指标[32].蛋白酶和脲酶参与土壤氮素矿化,其活性强度常用来表征土壤氮素转化与供应强度[33];过氧化氢酶参与土壤中物质和能量转化,具有分解土壤中对植物有害的过氧化氢物的作用[34-35].本研究结果表明,在3个土层中,马尾松+青冈混交林的蛋白酶㊁脲酶㊁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马尾松纯林.与谷思玉等[36],魏振荣等[37],薛萐等[38],陆梅[39]的研究结果一致,这是因为植被物种和凋落物总量的不同,凋落物分解过程存在很大的差异[40-45],说明马尾松+青冈混交林的氮素转化与供应强度㊁微生物代谢能力和缓解微生物氧化作用对土壤生物体的破坏能力均要大于马尾松纯林.此外,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青冈混交林和马尾松纯林土壤氮与酶活性的相关程度不同,这表明植被类型不同,对土壤氮循环及微生物活性等的影响不同,造成土壤酶活性与养分之间的关系存在差异.由此可见,三峡库区汝溪河流域混交林(马尾松+青冈)在维持林分氮素循环㊁涵养库区水源㊁保持水土㊁延长水库寿命等方面优于马尾松纯林,为保护三峡库区汝溪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可将马尾松纯林逐步改造为马尾松+青冈混交林,既提高土壤肥力,又能防止生态环境恶化.参考文献:[1]莫江明,彭少麟,方运霆,等.鼎湖山马尾松针阔叶混交林土壤有效氮动态的初步研究[J ].生态学报,2001,21(3):492-497.[2] 肖 洋,陈丽华,余新晓.北京密云2种人工林氮磷钾的生物循环特征[J ].中国水土保持学报,2010,8(4):45-50.[3] 杨承栋,孙启武,焦如珍,等.大青山一二代马尾松土壤性质变化与地力衰退关系的研究[J ].土壤学报,2003,40(12):267-273.[4] 樊后保,李燕燕,苏兵强,等.马尾松.阔叶树混交异龄林生物量与生产力分配格局[J ].生态学报,2006,26(8):2463-2473.[5] 刘兴平,王国红,刘向辉,等.不同林相的松针对马尾松毛虫生长发育的影响[J ].昆虫学报,2003,46(6):720-726.[6] 孙时轩.造林学[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3:248-258.[7] 黄勤坚.培育马尾松大径材适宜松楠混交模式研究[J ].广西林业科学研究,2004,33(3):119-123.[8] 曹汉洋,陈金林.杉木马尾松木荷混交林生产力研究[J ].福建林学院学报,2000,20(2):158-161.[9] 梁建平,龙定健,曹艳云.松阔人工异龄混交林营造技术[J ].广西林业科学,1997,26(13):106-111.[10]秦兆顺.关于营造混交林的若干林学问题[J ].广东林业科技通讯,1979(1):6-7.[11]李海防,范志伟,颜培栋.不同年龄马尾松人工林水源涵养能力比较研究[J ].福建林学院报,2011,31(4):320-323.[12]张克荣,刘应迪,朱晓文,等.长沙岳麓山马尾松林的群落类型划分及物种多样性分析[J ].林业科学,2011,47(4):86-94.[13]牟新涛,李 永,李强军,等.三峡库区云阳县三种类型马尾松林微生物区系及优势种群分析Ⅱ.林地空气㊁叶面和树皮表面[J ].林业科学研究,2010,23(5):762-769.[14]刘文飞,樊后保.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生态系统的氮素循环特征[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30(6):52-58.[15]徐小牛,李宏开.马尾松枫香混交林生长及其效应研究[J ].林业科学,1997,33(5):385-393.[16]樊后保,李燕燕,黄玉梓,等.马尾松纯林改造成针阔混交林后土壤化学性质的变化[J ].水土保持学报,2006,20(4):77-81.[17]何佩云,谌红辉.连栽马尾松林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研究[J ].浙江林业科技,2011,31(1):39-43.[18]葛晓改,肖文发,曾立雄,等.三峡库区不同林龄马尾松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的关系[J ].应用生态学报,2012,23(2):445-451.[19]鲍士旦.土壤农化分析[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5第11期 朱小龙,等:三峡库区汝溪河流域马尾松林地土壤氮素特性研究6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h t t p://x b b j b.s w u.c n第34卷[20]劳家柽.土壤农化分析手册[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8.[21]B R O O K E SPC,L A N D MA N A,P R U D E N G,e t a l.C h l o r o f o r m F u m i g a t i o n a n d t h eR e l e a s e o f S o i lN i t r o g e n:aR a p i dD i r e c tE x t r a c t i o n M e t h o dt o M e a s u r e M i c r o b i a lB i o m a s s N i t r o g e ni nS o i l[J].S o i lB i o l o g y a n dB i o c h e m i s t r y,1985,17(6):837-842.[22]关松荫.土壤酶及其研究方法[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6.[23]邱莉萍,刘军,王益权,等.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的关系研究[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4,10(3):277-280.[24]F L O C H C,C A P OW I E ZY,C R I Q U E TS.E n z y m eA c t i v i t i e s i nA p p l eO r c h a r dA g r o-E c o s y s t e m s:H o w A r eT h e y A f-f e c t e db y M a n ag e m e n t S t r a t e g y a n dS o i l P r o p e r t i e s[J].S o i l B i o l o g y a n dB i o ch e mi s t r y,2009,41(1):61-68.[25]U D AWA T T A RP,K R E M E RRJ,G A R R E T T H E,e t a l.S o i l E n z y m eA c t i v i t i e s a n dP h y s i c a l P r o p e r t i e s i n aW a t e r-s h e d M a n a g e dU n d e rA g r o-F o r e s t r y a n dR o w C r o p S y s t e m s[J].A g r i c u l t u r e,E c o s y s t e msa n dE n v i r o n me n t,2008, 131(122):98-104.[26]彭少麟,刘强.森林凋落物动态及其对全球变暖的响应[J].生态学报,2002,22(9):1534-1544.[27]K N O E P PJD.R a t e s o fN i t r o g e nM i n e r a l i z a t i o nA c r o s s a nE l e v a t i o n a n dV e g e t a t i o nG r a d i e n t i n t h e S o u t h e r nA p p a l a c h i-a n s[J].P l a n t S o i l,1998,204(2):235-24.[28]J E R A B K O V A L,P R E S C O T T C E,K I S H C HU K B E.N i t r o g e n A v a i l a b i l i t y i nS o i l a n dF o r e s tF l o o ro fC o n t r a s t i n gT y p e s o fB o r e a lM i x e d W o o dF o r e s t s[J].C a n d i a n J o u r n a l o fF o r e s tR e s e a r c h,2006,36:112-122.[29]乔玉,吴祥玉,祁翠翠.辽东山地不同森林类型土壤化学性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7:302-304.[30]付刚,刘增文,崔芳芳.秦岭山区典型人工林土壤酶活性㊁微生物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6(10):88-94.[31]王春阳,周建斌,夏志敏,等.黄土高原区不同植物凋落物搭配对土壤微生物量碳㊁氮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1,31(8):2139-2147.[32]杨万勤,王开运.森林土壤酶的研究进展[J].林业科学,2004,40(2):152-159.[33]黄容,潘开文,王进闯,等.岷江上游半干旱河谷区3种林型土壤氮素的比较[J].生态学报,2010,30(5):1210-1216.[34]刘金帅,李单单,陈海涛,等.海岸基干林带黑松林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的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0,(3):415-417.[35]许景伟,王卫东,李成.不同类型黑松混交林土壤微生物㊁酶及其与土壤养分关系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22(1):51-55.[36]谷思玉,隋跃宇.红松人工纯林㊁人工混交林和天然林几种土壤酶活性比较[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7,23(4):486-488,493.[37]魏振荣,刘国彬,薛萐,等.黄土丘陵区人工灌木林土壤酶特征[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0,8(6):86-92.[38]薛萐,刘国彬,戴全厚,等.黄土丘陵区人工灌木林对土壤微生物量演变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8,19(3):517-523.[39]陆梅,韩智亮.滇池西岸森林公园4种针叶林土壤酶活性与养分关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3):7656-7660.[40]张蕾,王刚,夏伟,等.光照强度对三峡库区消落区土壤 水界面可溶性硅和无机氮释放的影响[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4(5):85-90.[41]李昌满.杂交茎瘤芥干物质积累和氮磷钾吸收特性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8(4):598-600.[42]A NSS,Z H E N GFL,Z HA N GF.S o i l Q u a l i t y D e g r a d a t i o nP r o c e s s e s aL o n g aD e f o r e s t a t i o nC h r o n o s e q u e n c e i n t h e Z i-w uL i n g A r e a,C h i n a[J].C a t e n a,2008,75:248-256.[43]唐颖,黄登海,黄慰情,等.不同耕作模式下稻田生态系统对田面水中无机态氮的消纳[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6(6):62-68.[44]胡 斌,段昌群.植被恢复措施对退化生态系统土壤酶活性及肥力的影响[J ].土壤学报,2002,39(4):604-608.[45]张 宏,张 伟,徐洪灵.川西北高寒草甸生长季土壤氮素动态[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4(4):583-588.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S o i lN i t r o g e n i n P i n u s m a s s o n i a n a F o r e s t s o f t h eR u x iR i v e rB a s i n i n t h eT h r e eG o r g e sR e s e r v o i rR e gi o n Z HU X i a o -l o n g 1,2, Z HA N GL i -n a n 2, G e n g Y a n g -h u i 2,F E N G D a -l a n 2, X I ED e -t i 11.S c h o o l o f R e s o u r c e sa n dE n v i r o n m e n t ,S o u t h w e s t U n i v e r s i t y ,C h o n g q i n g 400715,C h i n a ;2.C h o n g q i n g A c a d e m y o f F o r e s t r y S c i e n c e ,C h o n g q i n g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t h eT h r e eG o r ge sA r e aF o r e s t E c o l o g y P r o t e c t i o na n dR e s t o r a t i o n ,C h o n g q i n g 400036,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T a k i n g t h e P i n u sm a s s o n i a n a p u r ef o r e s t a n d t h e C y c l o b a l a n o p s i sg l a u c a O e r s t a n d P i n u sm a s s o n i a n a m i x e d f o r e s t o f th eR u x iRi v e rB a s i n i n t h eT h r e eG o r g e sR e s e r v o i rR e g i o na s t e s t o bj e c t s ,a n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w a s m a d e o f s o i l N H +4-N ,N O -3-N ,S M B Na n d t o t a l n i t r o g e n ,a n d p r o t e a s e ,c a t a l a s e ,u r e a s e a n d i n v e r t a s e a c t i v i t i e s o f t h e 0-20c m ,20-40c ma n d 40-60c ms o i l l a y e r s ,s o a s t o u n d e r s t a n d t h e d i f f e r e n c e b e t w e e n t h e t w o f o r e s t t y p e s .T o t a l n i t r o g e no f t h e t h r e e l a y e r s s h o w e dn o s i gn i f i c a n t d i f f e r e n c e s b e t w e e n t h e t w o s t a n d s .S o i lN H +4-No f t h em i x e d f o r e s t i n t h e 0-20c m ,20-40c ma n d 40-60c ms o i l l a y e r sw a s 47.21,47.69a n d 43.83m g /k g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h i g h e r t h a n i n t h e p u r e f o r e s t b y 13.7%,24.8%a n d 31.5%,r e s p e c t i v e -l y .C o m p a r e dw i t h t h e p u r e f o r e s t ,t h em i x e d f o r e s t i n c r e a s e d s o i l N O -3-Nb y 2.2%a n d 3.2%i n t h e 20-40c ma n d 40-60c ms o i l l a y e r s a n dS M B Nb y 77.4%a n d 60.4%i n t h e 0-20c ma n d 20-40c ms o i l l a y -e r s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E n z y m e a c t i v i t i e s o f p r o t e a s e ,c a t a l a s e ,u r e a s e a n d i n v e r t a s e o f t h e t h r e e l a y e r sw e r e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h i g h e r i n t h em i x e d f o r e s t t h a n i n t h e p u r e f o r e s t .I n c o n c l u s i o n ,t h e a b i l i t y t o s u p p l y n i t r o g e n t o p l a n t s a n d t o i m p r o v e n i t r o g e n c y c l e a n d e n z y m e a c t i v i t i e sw a s h i g h e r i n t h e C .g l a u c a O e r s t a n d P .m a s -s o n i a n a m i x e d f o r e s t t h a n i n t h e P .m a s s o n i a n a p u r e f o r e s t .K e y wo r d s :s t a n d ;P i n u sm a s s o n i a n a p u r e f o r e s t ;C y c l o b a l a n o p s i s g l a u c a O e r s t a n d P .m a s s o n i a n a m i x e d f o r e s t ;e n z y m e a c t i v i t y ;n i t r o g e n p o o l 责任编辑 陈绍兰7第11期 朱小龙,等:三峡库区汝溪河流域马尾松林地土壤氮素特性研究8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h t t p://x b b j b.s w u.c n第34卷。
三峡库区上游马尾松生长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同海拔的生长特征及其制约因子, 为三峡库 区植被 已经被破坏 , 取而代之的是亚热带针叶林 , 以人工林 恢复和森林健康研究提供依据。
收 稿 日期 :2 1 —12 0 01—8
为主 , 树种 以马尾松 为 主 , 外还 有 阔叶林 、 此 竹林 、 灌
基金项 目:国家林业科技支撑计划 (0 6 A0 3 3 3 2 0 B 0 A0 / 1 、 业局公益项 目( 0 8 4 0 ) 2 0 B 0 A1 0 、0 6 A0 3 7 0 )林 2 0 00 1 和中国林业科 学研究院公 益基金
三 峡 库 区 上 游 马 尾 松 生 长 及 其 与 气 候 变 化 的 关 系
雷静 品 肖文发 黄 志霖 曾立雄 王 怀清。 李 良俊 。
1 中国林 业科 学研 究院林业研究所 ,北京 10 9 ; . 0 0 1
2 中国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院森 林 生 态环 境 与 保 护 研 究 所 ,北 京 10 9 ; . 庆 市 云 阳县 林 业局 , 阳 4 4 0 . 001 3重 云 0 50
早 期 研究 证 明 , 北半 球 高纬度 和 高海 拔地 区 , 在 树木 生长 主要 受 大气 温度 的影 响[ , 但一 些 研究 认
1 材 料 与 方 法
. 为, 夏季降水 比温度对树木生长 的影 响更大l ] _ 。造 11 研 究 区概 况 3 q 研 究地 点设 在涪 陵 , 陵为重 庆市 直辖 区之 一 , 涪 成这 种 结果 的原 因可 能是 把对 树木 生 长影 响 的气候
为 了进 一步研 究 马尾 松在 不 同生 境 的生长 状况 石 灰岩 土类 等 , 土 壤养 分含 量 偏 低 。该 区境 植 物 且 及其 与气 候 的关 系 , 文 试 图通 过 建 立 生长 在 不 同 以常绿 植物 为 主 。植 物 成 分 以 亚热 带 植 物 为 主 体 , 本 海拔 的马尾 松年 轮 宽 度 年表 , 析 不 同生 境 梯 度 马 亦 有 温 带 的桦 木 、 、 、 等植 物 。全 区森林 覆 盖 分 杨 柳 槭 尾 松生 长 与气候 变 化 的关 系 , 讨 马 尾 松 生长 在 不 率 2 , 探 1 地带 性 植 被 以常 绿 阔 叶林 为 主 , 生 植 被 原
三峡水库岛屿成岛前的植被特征与物种丰富度
Gaoming Xiong, Zongqiang Xie*, Jiangshan Lai, Guozhen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93)
摘要: 三峡水库蓄水导致原有生境的岛屿化, 本文调查了三峡水库6个即将形成的岛屿蓄水前的植被特征, 并对 这些岛屿上各类群落类型的物种丰富度进行了分析。共调查到群落类型28个, 其中草丛12个, 灌丛7个, 森林9个。 研究结果表明, 绝大多数岛屿自然植被覆盖率低, 植被退化严重。主要表现为森林比重很小, 群落多样性低, 撂荒 地上处于次生演替初始阶段的杂类草草丛占了相当大的比例。6个岛屿的植物种数分别为126、157、175、189、 242、254; 其中森林群落的平均物种丰富度指数为42.19, 灌、草丛分别为15.96和17.89。杂类草草丛具有较高的丰 富度指数, 而演替到较为稳定的退化草丛物种丰富度指数呈下降趋势。各类灌丛之间物种丰富度指数相差不大。 在针阔混交林向阔叶林演替过程中, 物种丰富度指数表现为较大的波动性。由于自然植被被严重破坏, 岛屿上外 来入侵种形成了较大的灾害。三峡库区即将形成的这些岛屿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建议选择一些岛屿建立保护区。 关键词: 三峡水库, 岛屿, 植被, 物种丰富度, 岛屿保护区
云阳人头山: 位于30º57'N, 108º39'E。85%以上 的面积为旱地作物, 主要为玉米, 移民搬迁后已撂 荒。自然植被覆盖率为15%, 在一些较陡峭的地段 有一些黄荆(Vitex negundo)灌丛, 其他均为杂类草 群落。
1 研究区域概况
三峡库区马尾松黄酮在不同海拔高度含量变化研究
[ J ] . 植物研究 , 2 0 0 8 , 2 8 ( 5 ) : 6 1 8 .
伟, 杨 楼 , 马绍宾. 濒危药 用植 物桃儿七种 子的萌发特性 初
探[ J ] . 种子 , 2 0 0 8 , 2 7 ( 4 ): 4 9 . 叶耀辉 , 张文雪 , 张寿文 , 等. 珍稀藏药桃儿七组织培养研究 [ J ] . 江
西农 业 大 学 学 报 , 2 0 1 1 , 3 3 ( 6 ) : 1 1 4 4 .
扮演“ 开关 ” 的作用 , 负责调配种子的萌发 与休 眠 , 其具体机 制有
待进一步研究。
唐安军 , 龙春林 , 刀志灵. 种子休 眠机理研究 概述 [ J ] . 云南植 物研
究, 2 0 0 4, 2 6 ( 3 ) : 2 4 1 .
许代福 , 杨 炳 川 ,方 应 权 , 周 勇
( 重 庆三 峡 医药 高等 专科 学校 , 重庆 万 州 4 0 4 0 2 0 )
摘要: 目的 探索松针不同海拔高度黄酮含量变化。方法 分别采集0~ 5 0 0 m 、 5 0 0~ 1 0 0 0 m 、 1 0 0 0 ~1 5 0 0 m、 1 5 0 0— 2 0 0 0
2 0 0 1 , 3 ( 1 1 ) : 1 0 4 2 .
[ 2] G i t t e L e e M o r t e n s e n , He l l e K L a r s e n .T h e q u a l i t y o f l i f e o f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g e n i t a l w a r t s : a q u a l i t a t i v e s t u d y[ J ] .B MC P u b l i c H e a l t h , 2 0 1 0 , 1 0 :
马尾松人工林林分生长类型划分及生长规律
3 结 果 与 讨 论
用 主分量分 析 可消除各 生长 因子之 间的重叠 信息 , 较好 地 来进行林 分生 长类 型的划 分 。 能 各 林 分 类 型 的 生 长 规 律 表 明 , I、I 林 分 的 林 地 上 适 宜 营 造 马 尾 松 速 生 丰 产 林 , 在 I类 林 分 的 林 地 在 类 而
/休 , \ 一 z ,
马 尾 松 人 工林 林 分 生 长 类型 划 分及 生 长规 律
6
译
维普资讯
总 1 7期 O 分 及 生 长 规 律 ,
 ̄' b7 -
,
7 . /
1 林 分 生长 类型 的划 分
生 长 量 和 蓄 积 生 长 量 等 因 子 负 荷 量 与 直 径 和 树 高 年 均 生 长 量 负 荷 量 符 号 相 反 , 映 反 了林木 生长 与林分 空 间利用状 况 的关系 。 以 第 一 主 分 量 , 二 主 分 量 进 行 座 标 第
表 l 马尾松 林分生 长类 型
W =A ( 1一 b ‘ … e ) ’ ( ) 1
其 中 : 表 示 生长 因子 的 极限 值 ; A b当 b 1时 , 长 曲 线 通 过 原 点 ; = 生 k主 要 反 映 了 生 长 速 度 ; . 明 曲 线 I说 n 中 拐 点 位 置 的 相 对 高 度 由 A、 M 三 参 数 的 组 合 可 进 一 步 揭 示 生 长 特 征 K、
排序 , 在座 标排 序 中 , 据 生产 实 际情 况 , 根
可将 湖北 省 马 尾 松人工 林 划 分 三级 , 1 即 类 林 分 、l类 林 分 I类 林 分 , 类 林 分 的 各
马尾松的造林技术管理研究
马尾松的造林技术管理研究摘要:马尾松是重要的用材树种,也是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
其经济价值高,用途广,松木是工农业生产上的重要用材,主要供建筑、枕木、矿柱、制板、包装箱、火柴杆、胶合板等使用。
木材极耐水湿,有“水中千年松”之说,特别适用于水下工程。
本文就马尾松的造林技术及其管理作了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马尾松;育苗技术;造林技术马尾松是亚热带的适生树种,适应性强、在干旱、瘠薄的土壤上能正常生长,且种源丰富,人工造林和天然更新都较容易,是荒山造林的重要树种。
马尾松既可以作水土保持的先锋生态树种,又是一个长纤维树种,其木材是制浆、造纸的高级用材。
木材脱脂后还是美观、漂亮的装饰面板材。
枝丫还可用作纤维板原料。
1马尾松育苗技术1.1采种应选择在薄皮、疏枝、宽冠类型通直、无病虫危害,树龄在l5~40年的健壮母树采种。
马尾松球果l0~l1月成熟,当果鳞由青变为黄褐色,鳞片尚未开裂时,即可采集。
采后将适量球果堆集在一起,厚60~l00cm,用40℃温水或3%石灰水浇淋,上面覆盖稻草,每2~3天浇水并翻动一次,约经l0天,当球果由栗褐色变为黑色,部分鳞片微裂时凉干,经1周左右鳞片即完全开裂,种子即可脱落,再经去翅除杂,适当干燥后。
可放麻袋或筐中短期贮藏,以备来春播种。
一般出种率2%~4%,每公斤纯种约7.6~9万粒,发芽率70%~90%。
1.2整地作床选择阳光充足、排水良好、呈微酸性反应的沙壤土作圃地。
每666.7㎡施入适量土杂肥和过磷酸钙50kg,作成南北向高床(宽1.2m,高0.2m),床面整好后,把磨成细粉状的硫酸亚铁,均匀地撒在床面,用量4~6kg,然后用铁耙轻耧一遍,并用木板将床面轻轻拍平。
如圃地没有合适的苗根菌,要实行人工接种。
1.3种子消毒和处理用2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30分钟消毒,再捞出种子,倒在三倍容积的温水中(30~35℃)浸泡1~2天,在浸种期间每天换水2~3次,等种子膨胀捞出,再用清水淋沥阴干后播种。
三峡库区马尾松、柏木林木生长及健康经营研究
三峡库区马尾松、柏木林木生长及健康经营研究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生存所面临的重大问题,而三峡库区因地形复杂,物种丰富、群落多样,一直是我国乃至世界研究关注的热点地区,因此三峡库区主要树种的生长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以及其森林健康问题成为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树木年轮气候学是以植物生理学为基础,以树木年轮生长特性为依据,研究气候对树木生长影响的程度。
本研究试图通过树木年轮学的方法,解释三峡库区主要树种生长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从森林经营的角度通过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环境因子,试图改善森林健康状况,提高森林结构多样性,增强森林抵御外界干扰的能力,实现三峡库区森林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本研究利用库区森林资源二类清查资料和国家气象局气象网站多年历史数据,调查库区主要县市的森林虫害发生历史记录,对其森林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和分类,对虫害发生和危害等级进行了划分,并建立了地理信息系统。
通过样地调查和树木年轮资料的获取,分析主要树种生长趋势,建立主要树种不同地域、不同海拔高度树木生长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模型。
通过一定的经营措施,试图通过改变林分微环境控制和改善叶蜂危害状况。
分析结果表明:1.马尾松生长不同海拔对气候的响应不同,海拔600m时,马尾松生长主要受5,6月份的降雨和5,6月份的湿度指数影响,而海拔900m时受5,6月份温度和上年11月份降雨和湿度指数影响。
2.库区中游云阳县分布上限的马尾松树轮宽度指数变化幅度大于下限,且上限树轮样本的信噪比、样本总体代表性要高于下限的。
总体来讲,上限树木的生长对环境的敏感性高于下限的。
进一步分析表明上限马尾松生长受前一年温度和降水的影响,而分布在生长下限的马尾松生长只与当年降水有关,这表明云阳分布在上限的马尾松和分布在下限的马尾松生长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不同;气候因子对分布在上限的马尾松生长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
3.运用相关函数及单年分析等树木年轮气候学方法,研究三峡库区上游马尾松径向生长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马尾松的生长对环境变化比较敏感,不同海拔马尾松对降雨量和气温的响应不同,海拔600 m处马尾松生长与5,6月份的降雨和湿润指数显著相关,而海拔900 m处马尾松与环境的关系相对复杂,除受当年5,6月份温度影响外,还受上年11月份湿润指数的影响,说明同一地区不同海拔梯度的马尾松对气候的响应具有不同特征。
湖北三峡大老岭自然保护区野生资源植物分类与利用
湖北三峡大老岭自然保护区野生资源植物分类与利用湖北三峡大老岭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湖北省巴东县境内,是一个面积达11000多公顷的大型自然保护区。
该保护区地处三峡库区,山高水深,植被繁茂,生物资源丰富。
本文将介绍该保护区内主要的野生植物资源分类和利用情况。
一、森林植物资源1.乔木类这里的森林主要由乔木类植物组成,包括马尾松、木荷、柃木等。
马尾松是一种珍稀的濒危乔木,主要分布在大老岭自然保护区的边缘地区。
这种植物耐旱、耐寒、耐火,木材质地坚硬,可以用于建筑、制作家具等方面。
2.灌木类灌木类主要包括寒豆、秃鳞茶藨子等。
寒豆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排石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肾结石、淋巴结核等病症。
该植物在医药和保健品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3.草本类草本类植物在大老岭自然保护区内分布广泛,种类繁多。
红景天、红花薹草等具有药用价值,可以制成中药饮品,具有活血、止痛等功效。
大老岭自然保护区的藤蔓植物也很丰富,如母草、凤尾藤等,可以作为绿化植物、观赏植物使用。
大老岭自然保护区内有丰富的水生植物资源,主要包括睡莲、水葱等。
睡莲是一种美丽的水生花卉,花瓣纯白如玉,花径达20多厘米。
该植物根茎带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可以清热解毒、清热利尿,被广泛应用于中药和花卉园艺。
大老岭自然保护区还有一些具有特色的植物资源,如柠檬、蓝莓等。
柠檬是一种常见的水果,富含维生素C和抗氧化物质。
在该保护区内生长的柠檬质量优良,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和日化产品等领域。
蓝莓是一种高营养的水果,富含花青素和维生素B,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等功效,被视为健康食品。
湖北三峡大老岭自然保护区内有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包括森林植物、水生植物和特色植物。
这些植物不仅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还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
应加强对这些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促进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
三峡库区典型马尾松林生态系统碳分配格局研究
三峡 库区的马尾松 林碳储量偏低 。因此 , 对三峡库 区的马尾松 林进行合理 的经 营管理 , 可能增加其 固碳能力。
Pi s m a s ni a Fo e tEc s s e n t e nu s o an r s o y t m i h
Th e r e s r or Ar a r e Go g sRe e v i e
XUE e — e P ip i’ L n IBi W ANG - a Yih o FENG —a Da l n ZHU a -o g Xio ln L Bi U n
关键 词 : 三峡 库 区 ; 尾 松 ; 马 生物 量 ; 储 量 碳
中图分类号 :7 12 8 ¥9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3— 5 8 2 1 ) 6 0 2一 6 10 50 (0 1 0 —06 O
A t y o r o t r g srb to te n ft p c l S ud fCa b n S o a e Diti u in Pat r s o y ia
第3 2卷 第 6期 2 1 年 1 01 2月
四 川 林 业 科 技
J un lo ih a oetyS in e a dT c n lg o ra fSc u n F rsr ce c n e h ooy
V0 . 1 32. No. 6
Dc e ., 2 1 01
三 峡库 区典 型 马尾 松 林 生态 系统碳 分 配格 局研 究
薛沛沛 , 彬 王轶 浩 , 李 , 冯大兰 , 朱小龙 , 斌 卢
(. 1 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三峡库 区森林保护与恢复重庆市市级重点实验室, 重庆 4 0 3 ; 006
三峡库区云阳县三种类型马尾松林微生物区系及优势种群分析 Ⅰ.林地土壤细菌、芽孢杆菌和真菌
比例最高 ( 近熟龄天然林 >人工林 >中龄天然林 ) 优势种 群近熟龄 天然林为 芽孢杆菌 , 3 .4 ; , 占 9 7 % 人工林 为假单 胞菌 , 3 .6 ; 占 7 2 % 中龄天然林 为蜡状芽孢杆菌 , 4 9 % 。三种林地类型土壤的芽孢杆菌在不 同季节都 以蜡状芽 占2 .1 孢杆菌 ( 2 %~ 4 % ) 占 0 9 和芽孢杆菌科 ( aiaee 一种 ( B clca ) l 种名 未定 ) 为优势种 群。三种林地 类型土壤 真菌优势种 群在秋季所 占比例最高 , 且人工林 >近熟龄天然林 >中龄天然林 ; 优势种群数量 及所 占比例人 工林 为核盘菌 ( c — Sl e rt i sl oou ,30 % , o n e trm)3 .8 近熟 龄 天然 林 为核 盘 菌 , 1 7 , ia e ri 3 . % 中龄天 然林 为 瓦克 青 霉 ( eilu as a i , P n iim w k ni cl m )
牟 新 涛 李 永 李 强军 郭 民伟 朴 春 根 , , , ,
( .中 国林 业科 学研 究 院森 林 生 态 环境 与保 护 研 究 所 , 京 1 北 2 .重庆 市 云 阳县 林业 局 , 庆 云 阳 重 440) 0 50 10 9 同类 型 林 地 土 壤 微 生 物 区 系及 其 季 节 变 化 , 三 峡 库 区云 阳 县 马 尾 松 近 熟 龄 天 然 林 、 对 中龄 天
2 5.1 5% 。
关键词 : 土壤 细菌 ; 壤 真 菌 ; 尾 松 ; 势 种 群 土 马 优 中 图分 类 号 :7 12 8 s9 .4 文 献标 识 码 : A
三峡库区莲峡河小流域马尾松林冠降雨截留模拟研究
第3 期
张卓文等: 三峡库区莲峡河小流域马尾松林冠降雨截留模拟研究
39 1
2 试 验 观 测 项 目及 研 究 方 法
在林外距观测场约 8 l 0I 的地方安装遥测式 自 T 计雨量计 , 记录降雨过程、 雨量及降雨强度 , 和降雨
定, 只能根据上述各项测定值计算。 根据水量平衡原
三峡库 区山地 占 6. , 7 8, 丘陵地 占 2. . 我们在莲峡河小流域茶店子镇建立 了研究 区, 9 6 9 5, 其 9 6 对该
森林覆被率为 1. 。莲峡河小流域处于三 峡库 流域的马尾松林分进行实地观测 和记录 , 95 根据观测 区地段 , 其植被多以马尾松为建群种所组成 的天然 数据来对莲峡河流域的水土保持林进行了研究 。
表 1 马尾松 林分样 地基本情况表
Ta l T e b sc i f r t n o h x e i e t lfed n t t n s o nu bel h a i n o ma i ft ee p rm n a l s i he sa d fPi smas o a aL mb o i s ni n a
3 结 果 与 分 析
. ,m为 1 l c 个径级)每个径极选择 2 株树形和树 31 树干 茎流 , ~3 树干茎流量和降水量相关 。 产生树 干茎流的前 冠中等的标准木进行观测 。每个样地 1  ̄2 7 0株。 影响树干茎流 的因子有降 在树干 o 5T处 用纵 向切开的半 圆聚 乙烯塑料管 提是树干吸水达到饱和, . l I
j n 0 6 3 8 3 2 u e2 0 , 1  ̄ 2
文章编号 10 —4 12 0 )30 1—5 0 02 2 ( 0 60 —3 80
三峡库区莲峡河小流域马尾松林冠降雨截 留模拟研究
马尾松天然纯林林分生长与结构特征
马尾松天然纯林林分生长与结构特征
谭著明;匡樟青
【期刊名称】《湖南林业科技》
【年(卷),期】1996(023)001
【摘要】用林分解析方法获得马尾松天然纯林林分标准地资料,研究了14年生马尾松天然林的林分结构和生长、分化规律。
结果表明,林分个体间竞争激烈,林分结构不良,小径级林木比例过大。
个体差异大,最大者为最小者的32.2倍,被压木严重畸形,存在明显枯损现象,枯损率达13.76%。
有限营养空间内容纳超量个体,限制了林分生长的潜力。
生长过程分析表明,林分4-6年间个体竞争特别激烈,因而也是施行密度调控技术的关键时期。
【总页数】7页(P19-25)
【作者】谭著明;匡樟青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91.248
【相关文献】
1.黄土高原油松天然纯林结构特征的研究 [J], 李远发;叶绍明;王宏翔;胡艳波;赵中华;惠刚盈
2.沙地樟子松天然纯林的结构特征 [J], 刘灵;胡艳波;王千雪;王宏翔;张吉利;王春来;赵中华
3.不同营林措施对黔中马尾松天然\r次生纯林生物量的影响 [J], 王科;戚玉娇;谭伟
4.近自然经营间伐对黔中马尾松天然次生纯林生长的初期效应 [J], 王科;谭伟;戚玉娇
5.近自然经营间伐对黔中马尾松天然次生纯林生长的初期效应 [J], 王科; 谭伟; 戚玉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 键词 : 三峡 库 区, 马尾松 天 然林 , 生 长模 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中图分 类 号 : ¥ 7 1 8 . 4 3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1 — 7 4 6 1 ( 2 0 1 3 ) 0 6 — 0 1 2 5 — 0 4
Gr o wt h Mo d e l o f Ma s s o n Pi n e Na t ur a l Fo r e s t s i n t he Th r e e Go r g e s Re s e r v o i r Ar e a
三 峡库 区马尾 松 天 然 林 生 长 规 律 研 究
王 威 , 党永 峰
( 国家 林 业 局 调 查 规 划设 计 院 ,北 京 1 0 0 7 1 4 )
摘 要 : 以三峡库 区马尾松 天然林生长规律 为研 究对 象 , 依 据库 区第五 、 六、 七 次连 续 3期 全 国森林 资 源清查 固定样地及样 木数 据 , 划 分地 位级 , 对 库 区马尾 松 天然 林 生长规 律 进行 探 索 。采 用 幂 函数 、 S
三峡 水库 是长 江 流 域 最 大 的水 利 工 程 , 也 是 世 界上最 大 的水 利工 程 , 在 防洪 、 发电、 航 运等 方 面发
4 4 N, 东南、 东 北 与鄂 西 交 界 , 西 南 与川 黔 接 壤 , 西
曲线 、 单 分子( Mi t s c h e r l i e h ) 式、 理 查德 ( R i c h a r d ) 模型分 别对库 区马尾松 天然 林胸 径 、 树 高、 材积、 蓄 积
生长规律进行 拟合 , 模 型通过检验 , 得 到 了理 想的 结果 , 为三峡库 区森林 资 源监 测 以及 经营 决策提供
Ab s t r a c t : Gr o wt h mo d e l s o f ma s s o n pi n e na t u r a l f o r e s t s i n t he a r e a s a r o u nd t h e Thr e e Go r ge s Re s e r v o i r we r e i n v e s t i ga t e d . Ba s e d o n t h e da t e o f Na t i o n a l Fo r e s t Re s o ur c e s I nve nt or y i nc l u d i ng pl o t s a nd t r e e s,t h e gr o wt h r e g ul a r i t y wa s s i m ul a t e d by di vi d i ng t he a r e a i n t o di f f e r e nt s i t e c l a s s e s . Po we r f u nc t i o n mod e l ,S
西 北 林 学 院学 报 2 0 1 3 , 2 8 ( 6 ) :1 2 5 ~1 2 8
J o u r n a l o f No r t h we s t Fo r e s t r y Un i v e r s i t y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 — 7 4 6 1 . 2 0 1 3 . 0 6 . 2 5
v ol u m e,a n d a c c u m ul a t i o n o f t he Ma s s o n pi n e na t u r a l f o r e s t . The r e s ul t s o f s i m ul a t i o n we r e t e s t e d a nd d e — s i r e d r e s ul t s we r e a c h i e v e d .The r e s u l t s p r ov i d e d t he o r e t i c a l ba s i s f o r f or e s t r e s o ur c e s mo ni t o r i ng a nd ma n—
c u r v e mo d e l ,M i t s c h e r l i c h mo d e l ,a n d Ri c h a r d( 1 9 5 9 )m o d e l we r e a p p l i e d t o s i mu l a t e d i a me t e r ,h e i g h t ,
W A NG We i ,DA NG Yo ng - f e ng
( Su r v e y & Pl a n n i n g I n s t i t ut e, St a t e Fo r e s t r y Admi n i s t r a t i o n, Be i j i n g 1 0 0 7 1 4,C hi n a )
a g e me nt d e c i s i o n i n t he t h r e e go r g e s r e s e r v oi r a r e a .
Ke y wo r ds : t h r e e g o r ge r e s e r v o i r;m a s s on p i ne na t ur a l f o r e s t ;g r owt h mo d e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