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选修3教案
高中地理选修3教案
难点:旅游者自身行为对旅游环境的负面影响
教学实施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旅游者在旅游的同时,对旅游地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积极影响是为旅游地的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及文化建设做出贡献,消极影响是大量游客的到来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
题目
5.2参与旅游环境保护
课时
课型
新课
日期
课程标准
说出旅游中的环境问题,及生态旅游的定义和功能。
学习目标
1.通过图片说出旅游者自身行为对旅游环境的影响,特别是负面影响,包括对旅游资源和旅游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破坏。
2.通过案例,学会按照生态旅游的行为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为保护旅游资源和环境尽力。
重难点
阅读:生态旅游的行为规范
活动
“除了脚印什么也不留下,除了照片什么也不带走。人类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这是美国旅行者协会制定的生态旅游者十条道德准则之一,但作为普通游客也应该做到。结合本地实际,组织一次关于生态旅游的专题讨论会,讨论“诗意地栖居”的含义和意义。
提示:可按一下步骤进行
1.确定讨论会的准备时间(如一周)。
2.为控制游客数量超载,许多旅游区采取了一些限制性措施,例如故宫要求游客购买专门的鞋套以保护地面,九寨沟提高门票价格等。你认为这些措施是否可行?你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
意见和建议:对游客进行广泛的宣传,倡导游客主动参与旅游环境建设,可组织青年志愿者对游客加以引导等等。
二、做个生态旅游者
1、生态旅游
(1)定义: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
图5.15石窟损坏
高中地理_旅游地理教案_湘教版选修3全部教案
第一章旅游和旅游资源【本章学习目标】了解现代旅游发展的特点及现代旅游的基本要素。
认识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的作用。
【课时建议】本章教学时间3课时,其中第一节1课时,第二节1课时,复习1课时。
第一节旅游概述[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旅游地理活动的三大基本要素及各要素的职能。
2.了解旅游活动按游览区域划分和按旅游目的划分的基本类型。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看图片、影像资料并阅读相关材料,了解旅游的发展史,提高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从现实生活入手,分析按游览区域和按旅游目的划分的旅游类型的具体形式,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旅游发展史的了解,让学生认识旅游活动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2.通过对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和旅游活动基本类型的了解,培养学生对人类旅游行为动机的认识,产生对“好奇、社会交往、荣誉、权力、社会权威和秩序”等人文基本欲望的了解,培养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陶冶学生情操,从热爱大自然升华到探究自然美的境界。
[教学重点]1.旅游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2.旅游活动的类型划分[教学难点]旅游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具准备]有关图片、影像资料等[课时安排]1课时[讲授过程]【新课导入】人类生来就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对远方充满向往。
从古代起,人们就一直在地球上旅行,并出现了马可·波罗、哥伦布、麦哲伦以及郑和、徐霞客等著名旅行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当代旅游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旅游已经成为大众化的休闲消费形式。
那么,什么是旅游?想成为一名旅行者须具备哪些条件呢?【板书】第一章旅游和旅游资源第一节旅游概述一、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1.旅游的概念【讲解】旅游是人们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的一种消闲性活动,是指人们以审美、休闲和社会交往为目的,暂时离开常居住地的一种活动。
包括游览观光、度假休闲、科考探险、宗教朝勤等。
(高中地理精品教案)人教版新课标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整套教案
旅游地理授课日期第周星期第节授课班级高二(3)班章节或课题第一章第一节旅游资源及其多样性目标与要求1、了解旅游资源的内涵。
2、认识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3、加深对旅游资源的理解,能对所选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全面分析。
重点与难点重点:旅游资源的内涵,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难点:旅游资源的内涵。
授课课时2课时授课类型新授课教学后记:教学过程【引入新课】你去哪儿旅游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一种普遍的休闲活动。
例如,2004年“十一”黄金周,全国共接待旅游者1.01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97亿元。
除传统的观光旅游外,都市旅游、红色旅游、农业旅游等开始走俏,西部旅游持续升温。
思考最近的一个长假你去哪儿了?说一说你所去地区旅游资源的特点。
【学习新课】一、旅游资源的内涵1、概念:旅游资源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
2、旅游资源的内涵:(1)能够吸引旅游者并直接用于欣赏、消遣,一般不包括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设施;(2)能够被旅游者开发利用;(3)能够产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二、旅游资源的多样性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独特性、变异性、观赏性等各种特性,其中多样性是旅游资源的主要特性。
1、在内容上:自然、人文;景观、文化;古代、现代;实物、体察。
2、在地域上:各有特色。
3、在季节上:季节不同,景观不同。
4、在组成上:多要素组合产生不同的旅游资源。
5、在价值上:艺术欣赏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经济价值、美学价值。
5、旅游资源的价值(1)美学价值: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听觉美(2)科学价值:自然科学考察与研究(3)历史文化价值:社会、历史、文化、建筑方面的考古与研究(4)经济价值:合理开发利用经济效益所在地区的重要产业部门教学过程美丽的丹霞地貌丹霞是地理学上很重要的名词。
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
高中地理选修3教案
高中地理选修3教案正文:在当今全球化日益加深的背景下,对学生们进行地理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地理学不仅涉及自然现象和环境问题,还与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紧密相连。
因此,一份精心准备的高中地理选修3教案范本,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全球视野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首先,教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这包括知识目标,如理解不同地理概念和理论;技能目标,比如分析地图和气象数据;情感态度目标,则着重于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
通过具体而清晰的目标设定,教案将指导学生逐步深入地理学的奥秘。
接着,教学内容的设计应围绕重点、难点展开。
例如,在探讨气候变化时,教案应包括温室效应的原理、全球变暖的影响以及人类应对措施等内容。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这些现象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和未来。
教学方法的选择也是教案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现代教育强调学生中心,因此,教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小组讨论、实地考察、多媒体演示等,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探究式学习深化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为了检验教学效果,教案还应包含评价与反馈机制。
这不仅包括传统的笔试和作业,还包括对学生课堂表现、项目报告等的综合评价。
通过及时反馈,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调整学习策略。
最后,教案应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
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教案设计时应考虑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的环境规划项目,或是开展关于当地气候特征的研究活动。
总之,一份优秀的高中地理选修3教案范本,应当是内容全面、结构清晰、重点突出、公正客观的。
它不仅要传授地理知识,更要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成为具有全球视野和责任感的公民。
通过这样的教案,我们能够为学生打开一扇探索世界的窗户,让他们在了解地球村的同时,更加热爱和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高中地理选修3教案
高中地理选修3教案教案标题:地理选修3:人口与城市发展教案目标:1. 了解人口与城市发展的基本概念和关系;2. 掌握人口与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和模式;3. 分析当前全球人口和城市发展的趋势和问题;4.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人口与城市发展的基本概念和关系;2. 人口与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和模式;3. 当前全球人口和城市发展的趋势和问题。
教学重点:1. 掌握人口与城市发展的基本概念和关系;2. 理解人口与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和模式;3. 分析当前全球人口和城市发展的趋势和问题。
教学难点:1. 分析当前全球人口和城市发展的趋势和问题;2.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教学方法:1. 授课法:通过讲解地理概念和理论知识,引导学生理解人口与城市发展的关系;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人口与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和模式;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当前全球人口和城市发展的趋势和问题。
教学资源:1. 教材:高中地理选修3教材;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3. 案例资料:提供相关的案例资料,如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案例、人口变化的数据图表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图片,引发学生对城市化的思考和兴趣;2. 引导学生讨论城市化的好处和问题。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讲解人口与城市发展的基本概念和关系,如人口迁移、城市化等;2. 探讨人口与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和模式,如经济发展、政策引导等。
三、小组讨论(20分钟)1. 分成小组,让学生自由讨论人口与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和模式;2.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进行汇报,让其他小组进行评论和补充。
四、案例分析(25分钟)1. 提供相关的案例资料,让学生分析当前全球人口和城市发展的趋势和问题;2.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如经济、环境、社会等。
五、总结与评价(10分钟)1. 总结人口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和影响因素;2. 评价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并给予肯定和建议。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3全册教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3全册教案第一章:自然地理环境- 单元目标:了解地球的自然地理环境,认识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 教学内容:地球的构造和特征、地球的运动和地理经纬度、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 教学重点:地球的构造和特征。
- 教学难点: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人文地理环境- 单元目标:探讨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培养对社会经济地理和人口地理的认识。
- 教学内容:社会经济地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人口地理。
- 教学重点:社会经济地理。
- 教学难点: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第三章: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 单元目标:了解地球的自然资源及其分布规律,培养环境保护意识。
- 教学内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类型、自然资源的分布规律、环境保护。
- 教学重点:自然资源的分布规律。
- 教学难点:环境保护。
第四章:区域可持续发展- 单元目标:认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了解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对策。
- 教学内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对策。
- 教学重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教学难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对策。
第五章:宇宙的探索- 单元目标: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培养对宇宙的认识。
- 教学内容: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宇宙的组成和特征、宇宙的未来。
- 教学重点:宇宙的组成和特征。
- 教学难点:宇宙的未来。
第六章:地理信息技术- 单元目标: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方法,培养地理信息意识。
- 教学内容: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方法、地理信息系统。
- 教学重点: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方法。
- 教学难点:地理信息系统。
第七章:城市地理- 单元目标:了解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认识城市规划和城市问题。
- 教学内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城市规划、城市问题。
- 教学重点:城市规划。
- 教学难点:城市问题。
第八章:全球化与地方发展- 单元目标:认识全球化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了解我国地方经济发展的实例。
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教学计划
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教学计划一、教学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这一课程的设置,旨在让学生了解旅游活动的基本原理、旅游资源的类型和特点、旅游规划与开发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旅游活动的基本概念和要素,掌握旅游资源的分类、特点和评价方法。
(2)能够分析旅游资源开发的条件和影响,学会旅游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通过案例分析和实地考察,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课堂讲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2)引导学生通过实地考察、网络搜索等方式收集旅游地理相关信息,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旅游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旅游意识和环保意识。
(2)通过了解不同地区的旅游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旅游资源的分类、特点和评价。
(2)旅游资源开发的条件和影响。
(3)旅游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对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
(2)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完成旅游规划与设计的任务。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地讲解旅游地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体系,使学生对课程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针对旅游资源开发、旅游规划等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的旅游案例,如著名的旅游景区、旅游城市等,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实地考察法结合学校周边的旅游资源,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旅游地理的魅力,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实践能力。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修三教案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学生思考总结自然资源的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
学生思考并回答:1、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能源资源。
2、现代工业生产技术更加先进,产能大。
科技发展,人类索取资源的方法和手段多样。市场需求大
学生回答:不可再生资源
学生讨论:我国矿产资源的特征
学生思考并回答:开源:新能源 ..........
节流:节约、提高利用率....
学生思考并回答:供给减少
需求增加
利润大带动生产
积极:索取资源的手段和方法增多
局限:会加大对环境的压力
让学生学会总结各种资源的概念并会判断
让学生学会看材料分析问题
让学生学会归类问题
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
让学学会看图分析问题
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用前面知识来分析问题。
让学生学会分析总结自然资源的数量特征
气候资源:指能为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提供可开发利用的气候要素的物质、能量和现象的总体,包括太阳辐射、热量、降水、空气及其运动等。
可再生资源:指能够通过自然力以某一增长率保持或增加蕴藏量的自然资源。对于可再生资源来说,主要是通过合理调控资源使用率,实现资源的持续利用。如:太阳能、地热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光能。
(导入)课文图1.10
(提问)自然资源稀缺可能引起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哪些变化?
(提问)价格上涨为什么会起自然资源供给增加?
(提问)如何看待新技术革命对解决资源短劫积极作用和局限性?
总结:我们人类索取自然资源应当不能超过环境的承载力,应该以保护和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
学生思考并回答:是自然资源:岩石、森林
例如:我国自然资源的总量是丰富的,但因我国人口多,人均占有的资源量少,这是我国自然资源国情的基本特征。
高中地理选修3教案2.1
天然形成的自然事物和现 人 类 创 造 的 文 化 象 事物和现象 一般较小 一般比较迅速 居民地较多来自体量 变化 分布 功能
一般较大 一般比较缓慢 野外较多
阅读材料 填写表格
生态旅游、探险旅游、体 文化旅游、宗教旅 育旅游、度假旅游、健身 游、休闲旅游、购 旅游 物旅游、会展旅游
示例
山体、水域、植被、野生 历史古迹、园林、 动物群、气象奇观、天文 工 艺 品 、 表 演 艺 奇观、构景地貌、自然灾 术、民俗、宗教礼 害遗迹、自然保护区周边 仪、城乡风貌、社 会风情
四、旅游资源的特性 展示图片
归纳小结: 1、多样性 2、非凡性
3、可创造性 4、永续性
吸引力 自然 板书设计 价值 形成必 备条件
题目
2.1 旅游资源的类型
课 时
课型
新课
日期
课程标准
简述旅游资源的内涵,运用资料说明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比较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1.利用多种景观图片归纳旅游资源的内涵。 2.结合资料进行旅游资源分类,说出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学习目标 3.在对旅游资源分类的基础上,举例说明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4.举例比较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共性与差异。 重难点 比较两类旅游资源 教师活动 一、旅游资源形成必备条件 1、 对旅游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核心
二、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 P11 与 P12,两类资源。 解释:一般而言,自然旅游资源以地貌景观为核心,人文旅游资 源以建筑景观为核心。 前者主要与各地的自然条件相关,后者主要与人类历史相关。
但:有时,两类资源之间难以断定其归属,因为自然旅游资源的 开发必须要经过人为的加工,不可能没有人文附加成分。而人类 社会多数的创造,即使是最能体现人文色彩的民族风情,都与自 然条件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两类资源又可细分为若干类,P11 与 P13 阅读材料。 二、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比较 填 P13 表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教案全套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
旅游地理》教案全套本章介绍了现代旅游及其作用,包括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以及旅游与区域发展。
其中,重点讲解了旅游资源的类型与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现代旅游具有大众化、多样化、扩大化和娱乐化等特点,其基本要素为食、宿、行、游、购、娱。
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主要表现在拉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文化繁荣和影响区域环境等方面。
旅游资源的内涵包括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和具有经济、社会、文化价值等条件。
旅游资源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
旅游资源的类型主要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种类型。
在评价旅游资源时,需要考虑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及其形成原因以及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
在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方面,需要考虑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以及它们的相互影响,旅游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的初步规划与设计,以及合理的旅游路线的选择和旅游安全的关系。
在旅游与区域发展方面,需要考虑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的作用,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自然旅游资源由地貌、水文、气候和生物等要素组成,其中地貌要素对于构建自然风景区至关重要。
这些自然景观对于探险、游乐和疗养等方面的旅游都具有重要意义。
人文旅游资源包括古人类遗址、古建筑、宗教文物和民俗风貌等,其中建筑景观是人文风景区的重要标志。
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非凡性、可创造性和永续性等特性。
评价旅游资源开发条件需要考虑资源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以及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和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
地理位置和交通、客源市场也是评价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重要因素。
旅游地的基础设施是影响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因素。
公共设施包括水、电、交通、邮政、通信等,而配套服务设施则包括住宿、餐饮、购物、健身、文化娱乐等。
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需要从游览价值、市场距离、交通位置及通达性、地区接待能力和旅游环境承载量这五个方面入手。
高中地理选修三人教版:1.1.现代旅游及其作用(2课时)教学设计
-推荐阅读与旅游业相关的书籍、文章,如《旅游学概论》、《旅游地理学》等,拓宽知识视野。
-阅读后,撰写一篇读后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作业要求:
1.学生需认真对待每次作业,按时完成,确保作业质量。
2.作业提交时,要求字迹清晰、内容完整、观点明确。
3.教师将对作业进行认真批改,给予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不断提高。
-提供课后拓展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思考题:
-请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谈谈你对现代旅游业的认识,以及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分析旅游业对地区经济发展、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可持续发展建议。
-结合课本内容,通过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旅游业的发展,提高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3.分组合作,探究学习:
-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特定问题进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适时引导,情感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引导学生在旅游业发展中关注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素养。
3.导入新课:
-通过以上活动,激发学生对现代旅游及其作用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理论知识讲解:
-介绍现代旅游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发展历程。
-分析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以及旅游业对地区经济发展、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2.实例分析:
-结合国内外典型案例,讲解旅游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及解决策略。
2.实践作业: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分析我国某一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资源、市场状况和规划情况。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修 第三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一节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教案含解析
第一节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1.了解旅游景观的两大审美形态。
2.理解并掌握旅游景观的主要审美特征。
3.运用图表归纳判断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培养审美意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一、自然美1.概念大自然中的自然物或自然现象在不同的条件下,呈现出的审美状态。
2.表现形式二、人工美1.概念能够吸引人们旅游活动、反映古今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事物所呈现出的审美状态。
2.表现形式类别组成审美内涵古典园林山、水、花木、建筑四种基本要素组合而成的综合艺术品大自然的美景浓缩到有限的空间内古建筑城池、宫殿、陵墓、寺院、楼阁、桥、其形式美主要表现在序列组合、空间安塔、民居等排、比例尺度、造型式样、色彩装饰等方面人造景物亭台楼阁、桥梁、寺庙等与自然景物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构成绚丽多姿的风景美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绘旅游景观的形象美。
(×)2.在自然景观中增加一些人工美破坏了自然景观的自然美。
(×)3.峨眉山兼具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且两者有机结合,体现了和谐美。
(√)4.下列不属于自然美的主要表现形式的是(C )A.形象美B.色彩美C.古建筑美D.朦胧美5.诗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反映了自然景观的美感类型是(C )A.形象美B.动态美C.色彩美D.朦胧美[问题探究]读教材P32图3.1、图3.2,探究下列问题。
(1)华山之险反映了自然美中的________。
(2)峨眉之秀反映了哪些自然美?答案:(1)形象美(2)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
[总结深化]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朦胧美等是自然景观美的主要表现,是广大旅游者所欣赏的审美特征。
美感特征美感形成举例形象美指名山大川等自然景观的总体形态和空间形式的美。
地貌是构景基础,不同地貌形态,展示出的形象美感不同泰山天下雄,黄山天下奇,华山天下险,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色彩美颜色不同的岩石、土壤、水体、植物等共同组成自然景观的色彩图案,且随时间而变化自然景观四季的春翡、夏翠、秋金、冬银动态美自然景观中的动态美,由波涛、飞瀑、溪泉以及云雾飘动等引起山为水动、水为山转、流水飞瀑、飞禽走兽、风吹林动等朦胧美自然景观透过某种朦胧模糊的形式含蓄地表现出来,使欣赏者获得审美享受烟雨中的山水风光,云蒸雾腾(1)对于色彩美的理解,要从“丰富”和“富于变化”两个层面去展开理解。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全册教案目录现代旅游 (1)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5)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 (9)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12)我国的旅游资源 (15)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 (18)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 (23)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 (26)旅游规划 (31)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 (34)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 (38)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 (41)设计旅游活动 (46)设计旅游活动 (49)参与旅游环境保护 (53)现代旅游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旅游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2.了解现代旅游发展的特点,认识现代旅游的基本要素。
教学重难点:重点:现代旅游的主要特点和基本要素难点:现代旅游的主要特点。
教具准备:有关挂图、自制图表等教学方法:导思——点拨、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一、旅游的发展及现代旅游的特点1.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旅游活动自古就有。
根据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古代旅游、近代旅游和现代旅游。
(1)古代旅游:时间:1840年以前特点:只局限于一定社会阶层的少数人,事务性出游占绝大多数,出游的距离较短,没有出现提供旅游专业化服务的企业。
(2)近代旅游:时间:1840年~1950年标志:1841年,英国首次出现以盈利为目的、面向普通人的专门化旅游服务,随后诞生了旅行社特点:仍是高消费活动,普及程度、活动范围和规模仍然有限,没有形成完整的旅游产业结构。
(3)现代旅游:时间:1950年以后发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
原因:①新的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迅速发展,世界局势也日趋稳定,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安定,使人们外出旅游的欲望日益增强。
②交通条件的改善,尤其是超音速大型客机的出现,使世界各地的距离日益“缩短”。
2.现代旅游的特点国际旅游人数及收入呈快速增长的趋势,反映了旅游逐渐成为大众化的消费活动。
据世界旅游组织的统计,全球旅游人数每年多达30亿人次。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教案-旅游规划教案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地理選修3[人教版]第四章旅遊開發和保護第一節旅遊規劃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目標:1.初步瞭解旅遊規劃與旅遊景區規劃的主要內容。
2.通過案例研究,初步瞭解旅遊規劃與旅遊景區規劃的實際做法。
3.初步理解旅遊規劃工作的重要性,樹立“旅遊發展,規劃先行”的觀念。
教學重難點:重點:旅遊規劃與旅遊景區規劃的主要內容難點:旅遊規劃與旅遊景區規劃的主要內容教具準備:景觀圖片、自製圖表等教學方法:案例分析法、問題探究法教學過程:一、旅遊規劃的概念和重要性1.旅遊規劃的概念旅遊規劃是旅遊業發展的綱領和藍圖,是促進旅遊業健康發展的重要條件。
旅遊規劃一般從兩個方面進行:一是對旅遊發展基礎進行分析,包括旅遊資源、交通條件、社會經濟因素等;二是提出具體的規劃方案,即旅遊業發展藍圖,要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因此理解這個概念也要從“綱領”和“藍圖”幾個中心詞來人手。
2.旅遊規劃的重要性旅遊規劃是促進旅遊業健康發展的重要條件。
旅遊景區規劃是形成旅遊吸引力的根本保證,它使得旅遊景區產生更大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
二、旅遊規劃的基本內容1.影響旅遊規劃的因素:自然、社會、經濟等。
一是分析該區域自然環境、文化環境和社會經濟環境對旅遊發展的影響以及社會經濟因素的作用;二是分析該區域旅遊客源市場對旅遊需求的數量、品質和類型;三是策劃旅遊資源開發,使旅遊資源轉化為旅遊吸引物,安排旅遊活動;四是計畫旅遊交通、住宿、餐飲、遊覽、娛樂、商業以及旅遊環境保護等設施的建設探究問題:1、如何評價旅遊地發展的基礎條件?2、廈門南部旅遊功能區的“五帶三區”分別致的是哪些景區?通過案例的探究學習,瞭解以下內容:1、評價旅遊地發展的基礎條件主要從旅遊資源的特點、旅遊發展的交通條件、旅遊發展的社會經濟條件及旅遊客源市場四方面分析。
旅遊資源的特點,主要從旅遊資源的數量、類型、品位、分佈、組合等方面加以分析。
旅遊發展的交通條件,可以從交通類型、線路格局、運輸數量和速度等方面加以分析。
设计旅游活动-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教案
设计旅游活动-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教案一、活动背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旅游活动越来越受到欢迎。
许多人都喜欢到不同地方旅游,了解不同的文化,欣赏风景,放松身心。
然而,很多人的旅游经验只限于常规的旅游方式,缺乏创新的设计与体验,导致旅游失去乐趣与教育意义。
因此,从地理角度出发,设计一个地理知识与体验相结合的旅游活动,可以使旅游更有意义,深化旅游者的地理认识和文化了解。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旅游活动,旅游者能够:1.了解所在地区的地理特征和文化;2.了解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和文化差异;3.学会使用地图和GPS定位,辨别方向和地理景观;4.学习团队合作和社交技能。
三、教学内容1.地理知识和文化介绍本次旅游活动选择重点介绍当地的地理特征和文化。
在旅游前会发放一份简短的介绍,让旅游者了解当地的自然地理和文化背景,这能够帮助旅游者更好地理解旅游景点和历史文化现象。
2.导游讲解和体验活动在旅游过程中,导游会带领团队前往景点,介绍当地的历史、人文和地理环境,旅游者可以提出问题,与导游进行互动交流。
在游览过程中,导游还会设计一些体验活动,例如制作当地特色美食、手工艺品等,让旅游者更深入地了解当地的文化。
3.团队合作和社交技能在本次旅游活动中,旅游者需要进行团队合作和社交互动,以达到更好地教育效果。
例如,旅游者需要分成若干小组,在某个地点进行团队合作活动,例如设计旅游路线、合作找出特定地方等。
这些活动可以提高旅游者的合作和沟通技能,促进旅游者之间的交流。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次旅游活动需要使用到多种教学方法和工具,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下面是常用的方法和手段:1.现场讲解和体验,由导游亲自实施,达到最佳效果;2.印有地图和历史文化介绍的资料,供旅游者学习和了解;3.组织多种团队活动,提高旅游者之间的合作和交流;4.使用GPS和地图进行方向定位和地理景观鉴赏。
五、教学评价为了确保本次旅游活动能够良好地达到教学目标,需要进行有效的评估与反馈。
高中地理选修3教案2.2
配套服务设施:住宿、餐饮、购物、健身、文化娱乐
教学反思
旅游开发条件评价要讲清为什么而学,要注意导入自然资源开发条件评价,以拓展学生学习视野(陕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题目
2.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课时
课型
新课
日期
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简述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
针对某一实例,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学习目标
1.通过案例,分析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条件。
2.针对实例,评价旅游资源开发的条件。
重难点
重点:对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难点:旅游资源的价值分析
教学实施
过程
二、地理位置与交通
旅游地的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直接影响其开发价值。
图2.11天柱山风光
2.12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
三、客源市场
对客源市场的分析与评价,是进行旅游资源开发的前提。客源市场评价的主要指标有客源地、游客人数、游客量的季节变化、停留时间、客源地与旅游地的距离,以及游客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水平等。其中,客源地、客源地与旅游地的距离是两个最基本的指标。
提示: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根据学生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性格,自由组合分组。
2.仔细阅读本案例,各组确定自己感兴趣的评价项目,并通过新闻媒介、网络、书籍等进一步收集有关信息。
高二地理选修三教案
高二地理选修三教案在教学中我们严格遵从教学的五个环节,课前认真备课,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因材施教,努力实行课堂改革,积极探索中学地理快乐课堂,中学阶段地理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爱好,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使他们建立学习地理的自信心。
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5篇高二地理选修三教案内容,感谢大家浏览,期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二地理选修三教案1教学设计方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四种主要地质灾害(地震、火山喷发、泥石流和滑坡)的成因及危害;2.了解地质灾害的关联性,知道监测防备地质灾害的重要性;3.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质灾害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了解关于地质灾害方面的科学研究的进展。
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能正确评判地质灾害和人类活动的关系;2.增强学生面临地质灾害时的应变能力;3.读图获取信息能力。
三、情感目标强化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使学生具有环境保护意识和防灾、减灾意识。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课前准备】将学生分组,使搜集与地质灾害相干的各类资料。
【教学进程】【课件演示】唐山地震图片,有配音。
【教师引导】刚才我们看了有关唐山大地震的一些图片和文字资料,我们发觉,陆地环境的变化有时非常猛烈,这些自然现象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它们常常给人类环境造成极大的侵害和要挟,我们称为地质灾害。
请同学们摸索,你所了解的地质灾害有哪些,能举例说明吗?【学生回答】略【课件演示】主要地质灾害目录【观看录像】地震基础知识【提问】地球为何会有地震呢?【学生回答】(板块边沿酒囊饭袋,地壳不稳)【观看录像】地震产生的原因【教师总结】知道了地震产生的原因,我们不难知道世界地震的散布。
【观看图片】展现“世界地震散布图”和“六大板块的散布图”【提问】虽然我们很少亲临地震,但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地震实际上是地球内能在地壳的断层带以地震波情势迅速开释的进程,请大家发挥想像,地震会产生哪些危害呢?【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略【教师补充】我们很容易看到地震带来的直接危害,而实际上,地震常常会带来其它一些间接危害,这些间接的危害常常造成更为惨重的缺失。
人教版地理选修3说课稿
人教版地理选修3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说课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未来的地理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掌握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同时让他们认识到地理信息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本课程共设计为12个学时,内容安排如下:1. 地理信息技术概述(1学时)2. 地理信息系统(GIS)基础(2学时)3. 遥感(RS)技术及其应用(3学时)4. 全球定位系统(GPS)原理与应用(2学时)5. 地理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4学时)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传授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2. 案例分析法:结合具体的地理信息应用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
3. 实践操作法:通过上机操作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过程。
4. 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课程项目,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理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系统讲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领域,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
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4.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GIS软件操作、遥感图像解译、GPS定位等实践活动,加深对技术应用的理解。
人教版高二地理选修3教案全集5篇
人教版高二地理选修3教案全集5篇全面贯彻“三个面向”战略指导思想,渗透和灌输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以素质教育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自学能力。
那么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有哪些教案会比较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人教版高二地理选修3教案全集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教版高二地理选修3教案全集1【知识与技能】1.理解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明确三者的关系和区别。
2.理解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理解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3.了解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估算和前景,结合我国实例,了解控制人口数量的重要意义。
4.理解消除贫困并保持人口的合理容量,各国须采取相应措施。
【过程与方法】1.通过比较找出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确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从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入手,引入一些代表性国家和地区,讨论环境人口容量概念的含义,并由此推断出环境人口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3.通过读图分析对比,了解世界和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如何估计,并学会读图。
4.紧紧围绕人口合理容量这一核心内容,从目前存在的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入手,认识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紧迫性和解决措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学会处理复杂社会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
2.树立人口可持续发展观念,进一步加深对我国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两项基本国策的认识。
■教学重点1.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
2.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的理解。
3.由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紧迫性和解决措施,结合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现状认识我国人口政策的合理性。
■教学难点1.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
2.如何正确理解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教具准备利用网络技术手段,收集整理与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相关的图文声像资料,加工成教学插件,用作有关内容分析时的补充论证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旅游者自身行为对旅游环境的负面影响,以及如何做个生态旅游者难点:旅游者自身行为对旅游环境的负面影响
教学实施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旅游者在旅游的同时,对旅游地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积极影响是为旅游地的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及文化建设做出贡献,消极影响是大量游客的到来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石窟损坏图5.15175.16故宫地面破坏和图5.黄山植被破坏图1、环境破坏。①如捕杀珍禽异兽、滥伐林木、乱挖草皮等,破坏当地的动植物资源,造成生态系统失衡;②游人过多,足踏、触摸、呼吸、体温等,会使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受到损坏;③由于一些游客缺少社会公德,在旅游区内攀木折花、乱涂、乱写、乱刻、乱画、肆意践踏文物、随地吐痰等,对风景和文物古迹产生了直接的破坏。2、环境污染。旅游活动是一种消费活动,当然会产生各类废弃物。尤其是当游客数量过多而使大量废弃物排入环境后,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水污染。3、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大量旅游者的到来,以及为接待旅游者而进行的各项服务,必然冲击当地正常的社会秩序。对文物古迹产生破坏的行为图5.18案例③九寨沟的水土流失通过案例,进一步说明:旅游者的正常旅游活动也会对资源和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有关部门应积极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高中地理选修3教案52
为这些措施是否可行?你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意见和建议:对游客进行广泛的宣传,倡导游客主动参与旅游环境建设,可组织青年志愿者对游客加以引导等等。二、做个生态旅游者1、生态旅游(1)定义: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2)特点:认识自然、保护生态环境(3)功能:具有观光、度假、休闲、科考、探险和科普教育等多种功能。(4)生态旅游的对象:不仅包括自然景观,而且包括与自然和谐的文化景观。图5.19观鸟生态旅游
1.确定讨论会的准备时间(如一周)。
2.将学生分成几组。每组确定一个选题,可自定题目,例如:
(1)什么是生态旅游?(2)生态旅游为什么有利于保护环境?(3)学校附近有哪些旅游区适合开展生态旅游?(4)如果你去旅游,你会做些什么来保护环境?)介绍一个国内外著名的生态旅游区。5(
土壤板结、植被正常生长受到影响,并造成水土流失。同时,由于游人过多也带来旅游废弃物排放量增加,如旅游垃圾、生活废水等,从而造成环境污染,如九寨沟的水体富营养化。按照游客对旅游环境的负面影响程度大致有三类,即直接的环境破坏、环境污染和影响当地正常的社会秩序。这些负面影响轻则损害旅游地的旅游形象、降低游客的旅游满意度,导致旅游经济滑坡;重则造成不可再生性旅游资源被破坏,从而丧失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和环境条件。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1)认为可行。故宫与九寨沟是人类宝贵的遗产,对它们进行保护是非常必要的。这些限制性措施可以减少人为的损坏,进而改善环境质量、保护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2)认为不可行。采取限制性措施不但不会减少损坏,反而会由于减少游客数量,使旅游区保护和管理缺乏运转的资金,妨碍对旅游环境的改善和修复。另外,这样消极的限制性措施对存在经济条件差异的游客来说也是不公平的。关游系是旅游旅劳务者在旅游区个人付出劳务,一方面赚取旅费以延长逗留时间,游览更多地方;另一方面,通过参加工作可以接触当地社会和普通民众,更深入地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简单来说就是“一边。游客通过挣钱一边旅游”
通过阅读图文资料,了解以下内容:石刻、雕塑、壁画是我国重要的旅游资源,一旦破坏,所造成的损失几乎是无法补救的。我国的三大石窟在自然风化与人为原因(游客涌入改变石窟小气候)的双重作用下,受到的损坏极为严重。所以,对这类文物旅游资源而言,保护是首要任务。及片对这两幅图通过注释的阅读,了解到:旅游者对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的负面影响或破坏,有些是无意的,我们每一个普通游客的正常旅游活动也会对资源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漫画反映的是对旅游资源的故意破坏,那些缺乏社会公德的游客应该受到谴责、批评,甚至是严厉的处罚。、5.16根据图5.15、的分析,游5.17和案例3客对旅游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包括其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行为所造成的影响。如由于游人过多,足踏、呼吸、体温、触摸等,使我国的三大石窟和北京故宫的文物古迹遭到严重破坏,游人踩踏使黄山和九寨沟的
图片展示:北戴河沿海湿地鸟儿自由嬉戏、飞翔的景观,吸引了世界各地众多观鸟游客。
2、做个生态旅游者的条件:生态旅游要求旅游者约束自己的行为,以了解当地的文化与自然知识为旅游目的,并能够自觉地保护和珍视旅游资源和环境,提倡每个人都应为可持续发展尽其所能。案例④倡导旅游者参与旅游环境建设
案例从国内外的实例说明:旅游者需要的不仅仅是约束自己的行为,不破坏环境;而且要能够主动地参与旅游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思考
小结:每个游人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周围的环境,因此需要从自己做起、从每一件日常生活的小事做起,保护旅游资源和环境。思考1.上述现象和案例说明旅游活动中游客会对旅游环境造成哪些负面影响?这些负面影响对旅游发展有何危害? 2.为控制游客数量超载,许多旅游区采取了一些限制性措施,例如故宫要求游客购买专门的鞋套以保护地面,九寨沟提高门票价格等。你认.
高中地理选修3教案52Βιβλιοθήκη 题目5.2参与旅游环境保护
课时
课型
新课
日期
课程标准
说出旅游中的环境问题,及生态旅游的定义和功能。
学习目标
1.通过图片说出旅游者自身行为对旅游环境的影响,特别是负面影响,包括对旅游资源和旅游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破坏。2.通过案例,学会按照生态旅游的行为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为保护旅游资源和环境尽力。
1.什么叫劳务旅游关系?建立劳务旅游关系如何使游客承担起生态旅游的双重责任? 2.在珠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中,废弃物所造成的环境问题有什么特点? 3.你还知道国内外在加强旅游者参与当地环境保护和建设方面的其他做法吗?阅读:生态旅游的行为规范活动“除了脚印什么也不留下,除了照片什么也不带走。人类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这是美国旅行者协会制定的生态旅游者十条道德准则之一,但作为普通游客也应该做到。结合本地实际,组织一次关于生态旅游的专题讨论会,讨论“诗意地栖居”的含义和意义。提示:可按一下步骤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