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习题设计的有效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习题设计的有效性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随着课改的深入,这种理念已经渗透到了教育教学的各个层面,当然也渗透到了每节课的习题设计中。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指导的教学训练活动,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掌握教学情况,进行反馈的重要措施。优化练习设计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举措;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由于种种原因,教师中关于练习设计还存在许多片面的认识。一是把练习设计简单化。就是认为只要多练习,就能取得好成绩;二是过分强调所谓的智力训练,忽视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学生得不到基础知识的足够训练。本课题提出的练习不是以单纯的巩固新知、形成技能为目的,而是广义的练习,就是把数学教学过程理解为引发学生参与知识形成过程的动手、动脑训练的过程。教师要把教学思想、教学意图融会在精心设计的练习中,通过练习达到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因此,加强对练习设计的研究,对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教学效率乃至全面贯彻素质教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是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者,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育理论水平对实验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理论学习,系统学习素质教育思

想,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知识、小学生心理学等相关知识,认识到课堂教学要以教师创造性为主导,以学生探索性的学习为主体,以发展为主线。教学时为全体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进行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等有效参与的机会。

结合自身的特点开展创造性的教学,以启发性教学为指导思想,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要把握好大纲的尺度,规定练习设计的内容要紧扣教学要求,要有针对性。练习的数量适当,能够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练习的设计有实用性,也要设计一些具有开放性的练习题。努力设计出符合素质教育、具有实用价值的练习,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得到发展。

(二)优化设计习题

⒈结合学生特点,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在设计时要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能勇于克服困难,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样的练习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⒉结合实际,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设计习题时要与实际紧密结合,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富有生活情趣的习题,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真正体验到数学的内在价值,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练习设计的策略

⒈练习设计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1)注意侧重点。

每节课都有教学目标和要求,因此教学过程必须有侧重点。如应用题教学重点是会分析数量关系,适当淡化具体的计算,从而避免计算占用过多的课堂时间,这样才能有充裕的时间对重点内容进行集中训练。

(2)讲究技法。

这是课堂练习有效达到目的的关键。要练就要有目的,有针对性。知识间容易混淆的习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分析。如:“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与“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解答这样的题,教师要正确引导,让学生认真思考、分析,有效地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3)注意习题的质与量。

练习时不能轻质量而重数量,要在“精”上下功夫。教师对学生,特别是后进生,要千方百计创造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树立自信心。让学生通过练习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⒉练习设计要抓住以下几个特性

(1)练习要注意多样性。

在设计习题时,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练习设计生动有趣,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看谁做得又对又快的“夺红旗”的形式;针对学生计算中常出现的错误问题,设计“门诊部”的形式,等等。

(2)练习要注意层次性。

练习设计要有一定的层次性,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进行安排。按照基础型、提高型、发展型的顺序安排。这样的练习有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发展。

(3)练习要注意应用性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实际生活。因此,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练习设计,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自己身边的情景中可以看到数学问题,运用数学可以解决实际问题,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4)练习要注意开放性

教师要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开放性习题,这样的练习,有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直觉思维的培养,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