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训练七年级上册语文4单元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配套

基础训练(含单元评价卷)语文七年级上册

参考答案

课时练习部分参考答案

第五单元

21风筝

第一课时

预习反馈

一、1.chà 2.zhuì 3.wù 4.bǐ 5.shí 6.sâ7.yì

8.nüâ

二、1.孤独,没有依靠,指风筝数量少。本指人瘦弱,面色难看,文中指风筝色彩暗淡。2.费尽心机钻研和经营。

三、周树人豫才文学思想革命绍兴狂人日记野草

四、B

感知探究

一、1.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第1~2段):比较北京和故乡放风筝的时令,引出回忆。第二部分(第3~4段):“我”回忆小时候在故乡故意弄坏小兄弟风筝的事情。第三部分(第5~11段):到了中年,“我”意识到自己的不应该,心情沉重。第四部分(第12段):看着眼前北京的风筝,“我”的心情十分悲哀沉重。(也可分三部分:看风筝;忆风筝;议风筝。给课文分段,答案不是唯一的,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2.抒发作者忏悔、自责的思想感情。

二、1.环境描写。开篇点出“风筝”,并以“惊异和悲哀”设置悬念,引出下文。 2.这句中的“春天”有特定含义,是儿时故乡的春天,是天空中有风筝的春天。现在由北京看到风筝联想到故乡放风筝时节的春天气息,所以就觉得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3.作者把文中的“我”写得犹如凶神恶煞,以破获秘密为满足,以摧毁小兄弟的心血为胜利,“我”是一个野蛮粗暴的“虐杀者”。文中隐含着对小兄弟的可怜、同情和痛楚的手足之情,也隐含着深深的自责。 4.【示例1】“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分号前的句子虽寥寥数笔,却充分写出了小兄弟制作风筝的专心和投入,和前文的“然而最喜欢风筝”相呼应。分号后的句子,“惊惶”“失了色”“瑟缩”等词淋漓尽致地写出了小兄弟被“我”发现后的慌张和恐惧。【示例2】“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这里“绝望”一词与前句中“我”的“傲然”形成鲜明对比,形象地写出了小兄弟心爱的风筝被“我”毁坏后的难受和痛苦。一个“站”字则突出了他在“我”离去后一个人面对空寂小屋时的心痛和无奈。

第二课时

感知探究

一、1.× 2.√ 3.√ 4.×

二、B【解析】A项中的“苦心孤诣”和C项中的“傲然”属于褒词贬用,D 项中的“高傲”则属于贬词褒用。

三、1.不能。“扔”“踩”这两个词不足以表现“我”当时狂怒的心情,而“掷”“踏”更形象地表现了“我”当时的心情。 2.不可以。因为“我”一向以为管束小兄弟管得对,现在见到书上的道理,心情一下沉重起来,对“旧我”来说,良心遭到谴责,可谓“不幸”。

四、1.转折。表达“我”因不能弥补过错而悔恨的沉重心情。 2.转折。既有对自己无法补过的悔恨和自责,也有被虐杀者麻木不仁的哀伤和同情。【解析】解答此题应从破折号的作用入手,破折号的作用有:①引出对前文的注释、说明;②表示声音的延长或中断;③表示意思的转折或话题的转折;等等。

五、提示:第5段最后一句“而我的心……下去了”形象地表达了作者醒悟之后心情的沉重,充满了对自己行为的自责,对弟弟精神虐杀的歉疚、悔恨。第6段,表达作者内心的惶恐不安,为自己的错误行为悔恨。第11段,表达了作者得不到弟弟宽恕的绝望之情,本来想得到宽恕,然而弟弟却全然忘却、全然不知自己曾受到伤害,竟没有什么宽恕而言,可悲。

拓展提升

一、警句:“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示例】理解:①多玩游戏能使儿童活泼、聪明、健康。②在玩玩具或做游戏过程中,孩子要仔细动脑筋,要观察,要思考,这有利于孩子智力的开发。③爱玩的孩子会显得机灵、活泼,而在家长管束下的老实、安静、听话的“乖孩子”,可能因天性被抹杀而缺少头脑和灵性,依赖性太强。

二、1.“我一直把你看做像我一样的大人。我要求你应该和我一样懂事,但却忽略了你的年龄。” 2.①“你把一只小小的手掌压在腮旁,你前额的汗把你的金发贴住。”②“你正在与小朋友们伏在地上玩石子。”③“(你)却突然奔到我的跟前,两手绕住我的脖子,疯一般地吻我。” 3.“凶狠”“申斥”“怒声喝道”。 4.“我要做你的好爸爸、好朋友;我要跟着你笑,跟着你愁;我要永远记住一句话:‘你还是一个天真的小孩子!’” 5.略。

22羚羊木雕

第一课时

预习反馈

一、C【解析】“馈”应读kuì。

二、C【解析】“婆婆嘴”并非实指,而是使用了一种特征性的代指手法,用来说明妈妈是说话絮叨的人。

三、1.huǐ后悔wǔ欺侮 2.pēng抨击pēng怦然心动

3.bì墙壁bì璧玉

四、1.羚羊木雕 2.线索文眼 3.真诚无私的友谊

感知探究

一、B

二、1.用“突然”一词,使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紧紧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可见妈妈的惊慌和“我”受到的惊吓。 2.对“我”非常同情。作者褒贬的思想很明显,父母宠爱女儿,但不尊重女儿所珍视的友情。“我”重友情,因不知道羚羊木雕的贵重,认为既然爸爸送给“我”,自己当然可以做主,于是把心爱的东西送给最好的朋友。 3.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语句通顺即可。

第二课时

感知探究

一、1.心理责怪“我”谅解“我” 2.冷冷的烘托了“我”当时哀伤的心情 3.C 4.心理描写。揭示了大人的狭隘,重财轻义,不尊重孩子的感情,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发人深思。

二、1.心理描写 2.语言描写 3.神态描写

三、D

拓展提升

一、B

二、1.“这,这有必要吗?我和珍珍好,从来没有互相送过东西。”

2.妈妈在想方设法讨好已成为副厂长的珍珍的爸爸。

3.“无可奈何”表现了“我”内心不赞同但又没有办法的无奈。“挪”表现了“我”很不情愿但又不得不去的矛盾心理。

23散步

预习反馈

一、1.shà 2.歧 3.粼粼

二、1.忍受,艰苦支持。 2.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3.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理难过。这里指使儿子受到委屈的意思。

三、1.× 2.× 3.√

四、写一家三代人一起散步,尊老爱幼的感人故事。

感知探究

一、1.【示例】“爱”。文章只选取一个三代同堂的普通家庭一次散步的小事来写,但却表现了一个爱的主题。 2.突出初春蓬勃旺盛的生机,使人感到生命的存在,生命的召唤,为后文作铺垫。

二、1.不能。因为原文语气坚定有力,不容置疑,这是“我”深思之后作出的果断决定,而改后的语气有点勉强,表现不出“我”对母亲的孝顺。

2.景物描写。写母亲所望到的小路远处的景物,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惜,充满了浓郁的诗情画意,更美化了一家人美好的亲情。

3.不能去掉。因为“阳光”给人的感觉是明媚、温馨、温暖,它正像一家人创造出来的美好的亲情。

4.并非大词小用,而是以轻衬重,这正是作者的深切感悟。突出“尊老爱幼”这一主题,说明人到中年,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大责任,对生活、对家庭应具有一种使命感。

三、“我”孝顺,善良,有责任心。“我”的母亲:善解人意,爱护小辈。“我”的妻子:温柔贤惠。“我”的儿子:聪明乖巧。

拓展提升

一、【示例】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应先考虑老人的感受,他们辛苦了一辈子,不容易。文中的“我”决定顺从母亲而委屈孩子,原则是一个“孝”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