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1.1《窦娥冤》学案(2)(新人教版必修4).doc
高中语文同步导学案1.1《窦娥冤》【2】(人教新课标必修4)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同步导学案:1.1《窦娥冤》【2】(人教新课标必修4)【自主学习】1、在课文中共出现多少曲牌?都属什么宫调?共出现10个曲牌,都属于正宫调。
2、根据10个曲牌和故事情节,可以把课文分成三个层次?各层大意是什么?10个曲牌有3个层次。
使剧情有张有弛,有烘托、有渲染,扣人心弦,催人泪下。
第1层是[端正好][滚绣球]两个曲牌,大意是窦娥指斥天地鬼神。
第2层是[倘秀才]至[鲍老儿]四个曲牌,大意是窦娥告别婆婆。
第3层是 [耍孩儿]至[煞尾]四个曲牌。
大意是窦娥发下三大誓愿。
3、读第一层的唱词思考。
《端正好》表现了窦娥怎样的思想?表现了窦娥满腹冤屈与怨恨4、细读《滚绣球》思考:• 1.引用“盗跖、颜渊”的典故有何作用?• 2.《滚绣球》中有一句话揭露了社会的严重不公,是哪一句?• 3.概括地说,《滚绣球》一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指责天地好坏不分,黑白颠倒。
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既表达了对天地不公的不满,又表现了主人公的反抗精神。
【合作探究】窦娥是被昏官屈判死罪的,她为何在《滚绣球》一曲中指责天地鬼神?窦娥受神权思想影响,开始也相信“青天大老爷”能主持正义,赏善罚恶。
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她觉醒过来了,她猛烈地指责天地鬼神不分清浊,混淆是非,致使恶人横行,良善衔冤。
窦娥对神权的大胆谴责,实质上是对封建统治阶级的强烈控诉和根本否定。
她那似岩浆迸射如山洪决堤般的愤激之词,反映了女主人公的反抗精神。
【目标检测】1、《窦娥冤》中有的词语其字形与现代汉语一样,但意义则不同。
请思辨各组中的加粗词,选出与现代汉语意义全不相同的一组[ ] A.鼓三通,锣三下,行动些,行动些;不提防遭刑宪B.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C.我窦娥向哥哥行有句言;休推辞路远;往后街里去,是甚么主意D.待我嘱咐他几句话咱;你还有甚的说话;断送出古陌荒阡精析本题考查思辨古今同形异义词的能力,同时,考查对词类活用的思辨能力。
[优化方案]版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1 窦娥冤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优化方案]版高中语文第一单元 1 窦娥冤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 窦娥冤窦娥冤唱一曲《窦娥冤》动地感天,屈死的窦娥无人不怜。
贞洁敬孝哀怨感天雪飞六月,刚烈争抗悲愤动地旱延三年。
鲁迅先生曾说过:“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之中亦无愧色”的古典悲剧精品《窦娥冤》就向我们展示了一位精神高尚的善良女性窦娥被毁灭的过程。
有价值而被毁灭是令人痛苦的,那窦娥究竟犯了何法而被毁灭呢?雷雨红颜已逝,韶华不在,鲁侍萍三十年后声声控诉,一切恍然如梦,她咬牙切齿宣称是不公平的命指使她又出现在周朴园的面前。
周朴园变得冷酷无情,但对侍萍,他却是表面保留记忆,爱情早已成空谈,只剩下鲁侍萍的苦苦悲叹。
那个惊心动魄的雷雨之夜呵,爱与恨的厮杀渗透出的血腥之气,让人们不寒而栗。
当一切又回归平静,我们早应该明白,爱与恨终究不能长久,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令人断肠伤心……*哈姆莱特“活着,还是死去,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这个问题,曾经拷问了人类千年:庄子垂钓于濮水时,曾用“曳尾于涂”的乌龟作过透彻的比喻。
司马迁遭遇腐刑时,曾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史铁生残疾了双腿后,终于明白了“死亡是一个必然降临的节日”,于是他在有限的日子里活得阳光灿烂。
而当这个问题摆在了忍受着国恨家仇煎熬的延宕忧郁的王子――哈姆莱特面前时,哈姆莱特也终于举起了复仇之剑!1 窦娥冤诗海拾贝[南吕]四块玉别情关汉卿②③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注】①四块玉:曲牌名。
②杨花雪:如雪花般飞舞的杨花。
③斜:此处指溪流拐弯。
[赏析] 此曲写女子对情人的相思之情。
女主人公送别自己的情人后,情人在心中仍驻留难忘,相思令人痛苦欲绝。
想登高眺望他离去的背景,但终被关山阻隔,这更使她肝肠寸断。
在此处,外在自然景物并非主人公心情的寄托,它只是更加强化了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与苦闷。
“一点相思几时绝”是全篇的重心,它强调了别情的缠绵,奠定了全篇描写和抒情的基调。
语文1.1《窦娥冤》学案(1)(新人教版必修4)
《窦娥冤》导学案【学习目标】通过课文教学,深刻认识元代社会的恶人横行、官吏贪暴、法制黑暗、政治腐败。
理解窦娥正直善良、宁死不屈的性格。
使学生领会戏剧如何通过唱词、科白刻划人物形象、展开矛盾冲突的写作技巧。
初步认识我国古代杂剧形式上的一些特点。
【知识链接】作者关汉卿,号已斋,元代大都人,约生于十三世纪初叶,卒于十三世纪末,比莎士比亚早出生三个世纪。
他一生共创作了60多个剧本。
比莎士比亚多出将近一倍。
关汉卿的才能是多方面的:他的悲剧,写得一腔怨气喷如火,感天动地惊鬼神;他的喜剧,写得嘻笑怒骂多辛辣,妙趣横生满屋春;他的历史剧,写得历史人物如再现,豪气逼人真雄健。
郭沫若说过,关汉卿能够“爱人民之所爱,憎人民之所憎”。
他的杂剧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元代的社会现实,又关于把现实和理想结合起来,赋予他所肯定的人物以理想的光辉,表达出人民的美好愿望。
元杂剧知识1、构成要素:唱词:①宫调、曲牌。
②韵文科:戏剧动作的总称。
白(宾白):①对白;②独白;③旁白;④带白。
2、形式:四折(四幕)一楔子(序幕)。
3、角色末(生;外末─老生;正末─小生。
扮演剧中主要男性人物角色。
)旦(正旦;卜儿─老妇人。
扮演剧中主要女性人物角色)净(大花脸。
扮演剧中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物异之点的男性人物。
)丑(小花脸;二花脸;三花脸。
扮演剧中男性次要人物角色。
这些人物有的语言幽默,行动滑稽,心地善良;有的奸诈可恶,吝啬卑鄙。
)【学习过程】一. 知识积累字音字形寒喧罪愆倾刻披枷戴锁分辩诀别造蘖望帝啼鹃时辰昭障冤枉湛湛清天怜悯枷纽白练负屈衔冤二整体感知概括情节(一)绑赴刑场──指天斥地┏1、绕过后街怕见婆婆(二)婆媳告别┃2、婆媳见面补叙原委┗3、婆媳离别悲声动地┏血浅白练┏1、指天发誓┃六月飞雪(三)刑场受戮┃┗亢旱三年┗2、誓愿应验三文本探究第一部分(疏通一段文意,分析一段)重点段落【滚绣球】一段反映了窦娥怎样的性格?窦娥被绑赴刑场,无情的事实轰垮了她的幻想,她从自己的奇冤大屈中认清了官场的黑暗,吏治的腐败。
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1 窦娥冤2-人教版
《窦娥冤》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高二必修四第一单元为戏剧单元,针对学生对戏剧不太了解,而且这是个普通班,学生学习比较被动的实际情况,我在前两节讲解基本知识和赏析剧本的基础上,本着激发学习兴趣和学生主动参与的目的,安排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由课代表全程导演的课本剧排练,只要参与了就有收获,关门学习本来对于不太爱学的孩子就是一种难为,这样的活动想见或如投石于河,多少会激起些涟漪吧。
教学过程:通过和课代表的及时沟通,了解剧本改编,演员以及排练情况,帮课代表出谋划策,解决问题。
教学时间:周三晚自习
教学反思:一节课下来我觉得虽然根本就无法以专业的角度去要求他们,但欣喜地看到孩子们的活力创意,尤其是讨论部分,无论是参与的还是未参与的都投入了很大的热情,比看名家演出的电影还投入,这就是参与的魅力,无论做什么,参与和体验很获得更大的收获,孩子们需要参与发现自己潜力,了解身边人魅力,体会他人不易,丰富人生意义,我认为这也是课堂,应该把课堂还给孩子们!让课堂成为他们的舞台,可以不精彩,但很生动,有属于他们的满足和成就!。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窦娥冤学案2新人教版必修4
1 窦娥冤学习目标1.掌握元杂剧的基本知识;把握剧情,分析窦娥的形象;鉴赏夸张和想象的浪漫主义手法。
2.体味古代戏曲的曲词美;理解人物的思想和情感世界,体会其勇于反抗不合理社会的精神和善良的人格。
自主认知一、整体感知1.查找“苌弘化碧”“六月飞雪”“东海孝妇”三个典故的出处,深入理解其意义。
2.阅读《窦娥冤》全剧剧本,观看戏曲《窦娥冤》的影片或影音资料。
二、自练自测1.给加点字注音哥哥行.( ) 鼓三通.( ) 瀽.半碗( ) 刽.子手( ) 罪愆.( ) 错勘.( ) 盗跖.( ) 苌.弘( )提.防( ) 亢.旱( ) 暑气暄.( ) 湛.湛青天( )古陌.( ) 尸骸.( ) 前合后偃.( )2.解释下列词语。
亲眷:嗟怨:杳无音信:尸骸:负屈衔冤:古陌荒阡:甘霖:亢旱:三、质疑问难请将预习本文过程中的疑问写在下面,并在小组内部讨论解决。
合作探究1.简要概括楔子和前三折的故事情节。
2.阅读【端正好】,思考:此曲中哪些字词说明窦娥是冤枉的,而且冤得很深?3.面对邪恶势力,窦娥敢于反抗,可为什么又屈招?4.窦娥不想不明不白地死去,于是她发下三桩誓愿。
三桩誓愿是如何从时间、地点及监斩官的态度来写的?完成下表。
5.窦娥勤劳、善良、孝顺、安分、刚烈,这样一个有价值的女性被毁灭的原因是什么?6.“煞”就是结尾的曲牌,为什么关汉卿要把“煞”分成【二煞】【一煞】【煞尾】三个曲牌呢?课堂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提.防(dī)嗟.怨(jiē)亲眷.(juàn)前合后偃.(yǎn)B.罪惩.(qiān)埋.怨(mái)亢.旱(kàng)孤身只.影(zhī)C.尸骸.(hái)煞.尾(shà)甘霖.(lín)鼓三通.(tōng)D.错勘.(kān)湛.湛(zhàn)盗跖.(zhí)古陌.荒阡(bǎi)2.下列各项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寒喧罪愆倾刻披枷戴琐B.分辨诀别造蘖望帝啼鹃C.时辰昭障冤枉湛湛清天D.怜悯呕吐白练负屈衔冤3.下面词语中加点词的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A.磨.(摇)旗天地也.(同样) 只合..(应该) 生.(深)埋怨B.糊突..(罪过) ..(混淆) 则.(只)被杳.(无影踪)无音信罪愆C.兀的..(那) 待我嘱咐他几句话咱.(吧)..(这) 兀那D.葫芦提...(糊涂) 烈.(烧)些纸钱孩儿荐.(祭) 暑气暄.(暖)4.下列关于杂剧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杂剧的结构一般是四折,有些有楔子。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窦娥冤学案1新人教版必修4
1 窦娥冤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元杂剧的特点,把握窦娥的典型形象。
2.品味戏剧语言,领会浪漫主义手法的作用。
3.通过窦娥这一冤案,认识元代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剖析人物悲剧命运的成因,把握作品的主题及进步意义。
自主认知一、整体感知1.阅读全文,自主复述剧情。
2.观看戏曲《窦娥冤》的影片或影音资料。
二、自练自测1.请为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质.朴( ) 刽.子手( ) 桃杌.( ) 桩( )震撼.( ) 盗跖.( ) 错勘.( ) 时辰.( )嗟.怨( ) 杳.( ) 罪愆.( ) 尸骸.( )负屈衔.冤( ) 湛.湛( ) 苌.弘( ) 古陌.荒阡( ) 甘霖.( ) 亢.旱( ) 殡.葬( ) 谗.言( )折.断( ) 折.本( ) 提.防( ) 街巷.( )埋.怨( ) 埋.葬( ) 哥哥行.( )2.课文中用了哪些典故?这些典故与窦娥的悲惨遭遇有什么关系?三、质疑问难请将预习本文过程中的疑问写在下面,并在小组内部讨论解决。
合作探究1.窦娥与现实生活有哪些矛盾冲突?这些矛盾冲突表现了什么?2.窦娥临死前反复叮嘱婆婆要祭奠她的情节表现出她怎样的思想感情?3.窦娥为什么要发下“亢旱三年”的毒誓?三桩誓愿的实现采用了什么手法?这种手法的艺术效果是什么?4.《窦娥冤》塑造了窦娥怎样的形象?这一形象的意义是什么?5.文章在第一部分描写了窦娥对天地的指责和控诉,否定了天地对现实社会的主宰,在最后一部分中却又对天发下三桩誓愿,希望天地为她昭雪冤情,这是否有点前后矛盾?课堂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嗟.怨(jiē)罪愆.(yǎn)衔.冤(xián)B.亢.旱(kànɡ)刽.子手(ɡuì)提防(dī)C.湛.湛(zhàn)阡陌.(mò)偃.旗(yàn)D.变徵.(zhènɡ)苌.弘(chánɡ)盗跖.(zhí)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动地惊天顺水推船错堪贤愚两泪涟涟B.左侧右偏前合后揠孤身只影吞声忍气C.怕硬欺软啼啼哭哭怨气冲天负屈衔冤D.苌弘化璧望帝啼鹃古陌荒阡委实冤枉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全对的一组是( )①怎不将天地也生.(产生)埋怨②不提防遭刑宪..(刑罚) ③你错勘.(分辨、判断)贤愚枉.(徒然)做天④待我嘱咐他几句话咱.(自己) ⑤我窦娥向哥哥行.(这里、那里)有句言⑥你去那受刑法尸骸上烈.(烧)些纸钱⑦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荐.(推荐) ⑧官吏每.(每每、常常)无心正法⑨断送..(丧失、毁灭)出古陌荒阡⑩兀.的.(这,与“兀那”意同)不是我媳妇儿A.①③⑤⑦B.②④⑥⑧C.②③⑤⑥D.⑦⑧⑨⑩4.下列成语典故和传说中相关的历史人物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①望帝啼鹃②苌弘化碧③六月飞霜④亢旱三年A.①邹衍②苌弘③燕惠王④东海孝妇B.①邹衍②庄周③燕惠王④窦娥C.①杜宇②苌弘③邹衍④东海孝妇D.①杜宇②庄周③邹衍④窦娥5.下列关于元杂剧的分析和判断,有错误的一项是( )A.元杂剧是在金宫本和诸宫调的直接影响下融合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
学高中语文第一单元1窦娥冤学案1 新人教版必修4
1窦娥冤班级姓名小组第号【学习目标】1.掌握本文中重点字音,字义,字形。
2.了解作者关汉卿及元杂剧的特点。
3归纳窦娥的性格特点,认识到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
分析悲剧产生的根源,感受《窦娥冤》悲剧的美学价值。
3.概括该剧的主题。
【教学重、难点】重点:挖掘反抗精神的内涵、难点联系历史,解读反抗的时代特征【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度过了初中向高中过渡的过渡期,而且已经学习过必修一必修二,在一定程度上各模块都具备一定的基础,因此应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阅读分析的能力,提高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
【导学流程】自主学习的内容一.回顾旧知识回顾《红楼梦》经典著作中每回的主要内容二.基础知识感知1.介绍关汉卿: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北京)人。
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
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2.介绍元杂剧:元杂剧有一套较严格的体制:①结构: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完整的故事,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
②角色: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
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
此外,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
③剧本的构成: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
1.给下列字词注音孛.老()绣闼.()鳏寡..()撚.断()..孤独()䦶䦷恓.惶()祗.候()梼杌..()苌.弘化碧()盗跖()前合后偃()例1.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C )A.提.防(tí) 顷.刻(qīng)嗟.怨(jiē) 后偃.(yǎn)B.尸骸.(hái) 罪愆.(yán)衔.冤(xián) 古陌荒阡.(qiān)C.湛.蓝(zhàn) 错勘.(kān)亢.旱(kànɡ) 苌.弘化碧(chánɡ)D.煞.尾(shà) 埋.怨(mái)浣.纱(huàn) 杳.无音信(yǎo)A项,提dī,顷qǐng;B项,愆qiān;D项,埋mán。
高中语文 1.1《窦娥冤》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 1.1《窦娥冤》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一、整体把握1.主题及其进步意义剧中的主要人物是窦娥,她善良,本分,相信天理和官府,她的含冤被斩,是对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各种流氓犯罪行径,尤其是对官府草菅人命的控诉;她被斩前质疑、责骂天地,为申明自己的冤屈又许下三桩誓愿,则表现了她不屈的反抗精神。
剧作强调了官府的反动本质:视人命如草芥,滥施淫威,不能替百姓伸张正义,反而成为流氓恶棍的帮凶,置无辜的百姓于死地。
剧中楚州太守桃杌是造成窦娥冤案的关键人物,他是地方官员的代表。
他说自己是“我做官人胜别人,告状来的要金银”,并且一见到告状的就下跪,说什么“但来告状的,就是我衣食父母”;他不分青红皂白地对窦娥动用大刑,因为他相信:“人是贱虫,不打不招。
”贪图钱财,而百姓的性命在他眼里如虫豸一般,他哪愿意动心思查清楚案件呢!窦娥在临刑前唱的“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就表现了对官吏们反动本质的深刻认识。
2.情节和结构本剧是元杂剧中情节和结构最讲究的作品之一。
剧作里,窦娥和张驴儿、桃杌的冲突与斗争是主要情节,那些和主要情节没有太大关系、却是人物活动的重要背景的情节往往由人物台词交代出来,而没有直接加以描述。
比如楔子和第一折之间剧情的时间跨度是十三年,这期间在女主角窦娥身上发生了不少事情:随蔡婆搬到山阳县住,十七岁时和丈夫圆房,两年后丈夫病逝,服孝将近三年。
在引入主要矛盾上,作者也显示出非凡的功力。
第一折里第一个出场的人物是赛卢医,他的说白告诉我们他欠蔡婆四十两银子,蔡婆马上要来讨账,他打算杀掉她。
这样从一开始人们就被带入紧张的戏剧氛围中。
3.人物形象窦娥基本的性格特征是善良,安分守己,有主见,刚强,她的反抗精神是在外界迫害下激发出来并迅速高涨的,是人物性格合理的发展。
善良,安分守己:对于自己凄苦的身世,年轻守寡的窦娥以为这是命中注定的,为了来世的幸福,她要侍养婆婆,为丈夫服孝,听婆婆使唤。
从这里可以看出她的善良与安分。
高中语文教学资料 1.1窦娥冤2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窦娥冤》导学案(二 )【学习目标】(1)了解元杂剧的特点,初步了解关汉卿戏曲语言的艺术特色(2)掌握字词等基础知识(3)梳理课文结构(4)重点阅读课文第三折【知识链接】一、作者与元杂剧介绍:1、关于作者: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北京)人。
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
他与郑光祖(字德辉。
其代表作有《倩女离魂》)、白朴(字太素,号兰谷。
其代表作有《墙头马上》)、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
其代表作有《汉宫秋》)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他在散曲《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自述“通五音六律滑熟”,“我也会吟诗,会篆籀,会弹丝,会品竹。
我也会唱鹧鸪,舞垂手,会打围,会蹴鞠,会围棋,会双陆”,“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可见他的才艺、生活和个性。
元代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关汉卿不满社会现实,借杂剧来揭露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
他一生创作杂剧现仅存15部。
《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流传很广。
其中的《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
1958年,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2、关于元杂剧:元杂剧是用北曲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是在金院本基础上以及诸宫调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特点明显,体制严格,是一种歌唱、说白、舞蹈等有机结合的戏曲艺术形式。
且有韵文和散文相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元杂剧有一套较严格的体制:①结构:元杂剧一般由四折一楔子构成一本,演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少数作品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
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
“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和介绍人物。
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一套曲子。
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
新人教版必修4高中语文第1课《窦娥冤》第三课时导学案(二)
高中语文第1课《窦娥冤》第三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学习目标】1.鉴赏性格化的人物语言,体味本色语言的特有风格。
2.赏析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现实主义与想象奇特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3.重点赏析“三桩誓愿”,品味本文的浪漫主义色彩。
【知识导学】一.部分典故补充:1.文君当垆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
故相如缪如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
相如之临邛,从车骑,雍容闲雅,甚都。
及饮卓氏,弄琴,文君窃从户窥之,心悦而好之,恐不得当也。
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
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文君久之不乐。
曰:长卿第俱如临邛,从昆弟假犹足为生,何到自苦如此。
相如与俱之临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垆(酒肆),相如自著犊鼻裈(围裙)与保庸杂作,器于市中。
卓文孙闻而耻之,为杜门不出。
昆弟诸公更请王孙曰,有一男两女,所不足者,非财也。
今文君已失身于司马长卿(相如字),长卿故倦游虽贫,其人材足依也。
且又令客独奈保相辱如此。
卓王孙不得已分予文君僮百人,钱百万及其嫁时衣被、财物,文君乃与相如归成都,买田宅为富人。
”2.孟光举案齐眉梁鸿、孟光夫妻住在大族皋伯通家宅的廊下小屋中,梁鸿白天为人舂米,晚上每当他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家时,孟光已经为他做好了香喷可口的饭菜。
她非常敬重丈夫,不敢抬头直视,就半曲着身子将盛着饭菜的托盘举至眉前端给丈夫吃。
案:古时有脚的托盘。
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
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3.浣纱女投江子胥东奔,乞食于此,女分壶浆,灭口而死。
声动列国,义形壮士,入郢鞭尸,还吴雪耻。
投金濑江,报德称美,明明千秋,如月在水。
———唐·李白《浣纱女碑铭》浣纱女单身与母亲居住了三十年,一直以守贞节自勉,不愿嫁人。
而在溪边偶遇落魄逃难的伍子胥,却被他打破了古井无波的心中之湖,自己认为这逾越礼仪,亏损妇道。
待伍子胥走远后,那女子才颓然委地,后来又站起身来,脱去鞋袜,工工整整地摆好,以纱裹身,抱起一块大石,纵身跳进了湍急的流水之中。
高中语文最新教学资料 窦娥冤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窦娥冤》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元杂剧的特点;初步了解关汉卿戏曲语言的艺术特色。
2.了解剧情;以第三折中《滚绣球》、《耍孩儿》等曲词为重点,赏析戏曲语言。
3.鉴赏剧作的超现实情节,把握其浪漫主义艺术特色。
4.分析主人公窦娥的形象,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
通过窦娥冤这一历史冤案,认识元代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认识当时阶级矛盾的尖锐。
5.结合人教版配发的《第二课堂》“学习活动”练习,开展研究性活动。
教学重点:即目标之⑵、⑶、⑷教学难点:1.第三折的开头窦娥对天地鬼神的指斥与结尾要感天动地之间的矛盾。
2.对第三折[端正好][滚绣球] [耍孩儿]等曲子的理解,对全剧情节高潮的认识。
教学方法:1.先观看戏曲或电影《窦娥冤》;2.讲授与研究性阅读相结合。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学习:鲁迅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祝福》展示了一位勤劳、善良的女性祥林嫂被毁灭的过程,显示出封建礼教的罪恶。
“列之于世界大悲剧”的中国古典悲剧精品《窦娥冤》则展示了一位精神高尚而善良的女性窦娥被毁灭的过程。
有价值而被毁灭是令人痛苦的,那窦娥究竟犯了什么“王法”要被毁灭呢?让我们通过学习本文来认识当时的社会现实。
二、作者与元杂剧介绍:1.本色派元杂剧作家关汉卿: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在北京市)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一同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并居“元曲四大家”之首。
生卒年不详。
所作杂剧六十余种,今存十八种,其中有几种是否为关汉卿所作尚有争议;所作套曲十余套,小令五十余首。
关汉卿的作品主要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
其中《窦娥冤》被称为世界十大悲剧之一。
关汉卿一生创作的杂剧有六十多种,他是我国戏剧的创始人,数量超过了英国的戏剧家“戏剧之父”莎士比亚,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
1838年《窦娥冤》就有英译本流传海外,1958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关汉卿与达·芬奇等同列为世界文化名人。
高中语文 1 窦娥冤(第2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2021年整理)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中语文1 窦娥冤(第2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中语文1 窦娥冤(第2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中语文1 窦娥冤(第2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的全部内容。
《窦娥冤》【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关汉卿及元杂剧的特点;2。
诵读感知,把握本文的故事情节;3.感知窦娥悲剧的一生.【学习过程】: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
学习分析第三折,把握人物形象,体会语言特色;2。
分析主人公窦娥的形象,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
【学习过程】:学习任务一:根据第三折的10个曲牌和故事情节,把课文分成若干层次。
学习任务二:品读[端正好][滚绣球]。
1。
朗读并背诵[端正好][滚绣球]。
2.思考回答问题:窦娥是被昏聩的官吏屈判成杀人死罪的,为什么要指斥天地鬼神?3。
找出本段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4。
谈谈你从这一部分中看到的窦娥的性格特点?学习任务三:分析【倘秀才】至【鲍老儿】1。
思考并回答:这一部分里窦娥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体现了窦娥性格中的哪一面?这样写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2。
思考:窦娥的这一性格特点在前两折中有没有体现?【参考答案】第二课时学习任务一:第一层是[端正好][滚绣球]两个曲牌,大意是窦娥指斥天地鬼神.第二层是[倘秀才]至[鲍老儿]四个曲牌,大意是窦娥告别婆婆。
第三层是[耍孩儿]至[煞尾]四个曲牌.大意是窦娥发下三大誓愿。
学习任务二:2。
明确:对天地鬼神的指斥,实际上是对黑暗社会的控诉与抗议,对当时社会法制和统治秩序的否定。
《窦娥冤》学案4(人教版必修4).doc
《窦娥冤》学案一、学习要点(一)古代戏曲的特点1.始于离者,终于和中国戏曲,是一种综合舞台艺术样式。
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
这些形式主要包括:诗、乐、舞。
诗指其文学,乐指其音乐伴奏,舞指其表演。
此外还包括舞台美术、服装、化妆等方面。
而这些艺术因素在戏曲中都为了一个目的,即演故事;都遵循一个原则,即美。
2.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中国戏曲之特点,一言以蔽之,“谓以歌舞演故事也”(清末学者王国维语)。
戏曲与话剧,均为戏剧之属,都要通过演员扮演人物,运用对话和动作去表现一定长度的故事情节。
所不同者,戏曲是运用音乐化的对话和舞蹈化的动作去表现现实生活的,即歌舞的手段。
也即人们所熟知的“唱、念、做、打”。
3.离形而取意,得意而忘形中国戏曲的表现生活,运用了一种“取其意而弃其形”的方式,如中国画之写意山水,用纵横的笔势去体现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
所以,戏曲舞台上才有了红脸的关羽,白脸的曹操; 有了长歌当哭,长袖善舞;有了无花木之春色,无波涛之江河。
4.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中国戏曲作为一种舞台艺术,需要面对一个舞台之狭小与生活之博大的矛盾。
戏曲并没有像话剧那样用“三一律”的原则对生活进行挤压以便于表现。
而是运用虚拟的手段,制造弹性的时空,又借助于演员生动的表演和观众的想象与理解,来完成对阔大天地的描画。
所以,戏曲可以在明亮的灯光下制造出黑夜的假象,可以在空旷的舞台上驭马行舟。
(二)关汉卿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北京)人。
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
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白朴《墙头马上》,郑光祖《倩女离魂》。
元代人说他:“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
”他曾在散曲《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说自己精音律,会吟诗,能吹萧弹琴,歌唱舞蹈,也会下棋射猎,多才多艺。
高中语文《窦娥冤》导学案(二) 新人教版必修4
学习目标:1.赏析课文,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
2.体会戏曲的语言特点,理解想像、夸张的艺术手法。
重点难点:1.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手法的运用与理解学法指导:1.熟读课文,详细了解文意。
2.查阅资料,深刻理解课文内容。
知识链接:《窦娥冤》是中国十大悲剧之一的传统剧目,是一出具有较高文化价值、以广泛群众为基础的名剧,据统计,我国约八十六个剧种上演过此剧。
《窦娥冤》元●关汉卿作。
写窦娥被无赖诬陷,又被官府错判斩刑的冤屈故事。
全剧四折一楔子。
剧情是:楚州贫儒窦天章因无钱进京赶考,无奈之下将幼女窦娥卖给蔡婆家为童养媳。
窦娥婚后丈夫去世,婆媳相依为命。
蔡婆外出讨债时遇到流氓张驴儿父子,被其胁迫。
张驴儿企图霸占窦娥,见她不从便想毒死蔡婆以要挟窦娥,不料误毙其父。
张驴儿诬告窦娥杀人,官府严刑逼讯婆媳二人,窦娥为救蔡婆自认杀人,被判斩刑。
窦娥在临刑之时指天为誓,死后将血溅白绫、六月降雪、大旱三年,以明己冤,后来果然都应验。
三年后窦天章任廉访使至楚州,见窦娥鬼魂出现,于是重审此案,为窦娥申冤。
《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此剧现存版本有:明脉望馆藏《古今名家杂剧》本、《元曲选》壬集本、《酹江集》本、《元杂剧二种》本、《元人杂剧全集》本。
《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代悲剧的代表作。
它的故事渊源于《列女传》中的《东海孝妇》。
但关汉卿并没有局限在这个传统故事里,去歌颂为东海孝妇平反冤狱的于公的阴德;而是紧紧扣住当时的社会现实,用这段故事,真实而深刻的反映了元蒙统治下中国社会极端黑暗、极端残酷、极端混乱的悲剧时代,表现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和争取独立生存的强烈要求。
它成功地塑造了“窦娥”这个悲剧主人公形象,使其成为元代被压迫、被剥削、被损害的妇女的代表,成为元代社会底层善良、坚强而走向反抗的妇女的典型。
《窦娥冤》全剧为四折一楔子,课文选的第三折,是全剧矛盾冲突的高潮部分,写窦娥被押赴刑场杀害的悲惨情景,揭露了元代吏治的腐败残酷,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黑暗,歌颂了窦娥的善良心灵和反抗精神。
语文:《窦娥冤》学案(人教版必修4).doc
《窦娥冤》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作家作品;了解元杂剧的特点以及有关知识2.能力目标:归纳窦娥的性格特点,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体会戏曲的语言特点,理解想像、夸张的艺术手法3.情感目标:通过窦娥这一冤案,认识元代社会的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以及人们的反抗精神二、重点难点1.品味戏曲的语言2.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手法的运用与理解三、预习点拨1.熟读课文,初步了解文意2.查阅工具书或电子网络了解作家作品及戏曲有关常识并解决重点字词第一课时写作背景:故事发生在元朝,元代统治者是蒙古贵族和官僚,被统治者是劳苦大众。
元统治者不仅对劳动者残酷盘剥,而且实行民族分化的种族歧视政策,以利于巩固统治地位。
他们将全国人口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
统治者和地主阶级紧密勾结,共同压迫各族人民,可以说,劳动人民与统治者的阶级矛盾,是元朝社会的主要矛盾。
杂剧《窦娥冤》反映的就是元朝社会的黑暗现实。
一、知识储备1.关汉卿,号,戏曲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最伟大的戏剧作家。
代表作品有、、、等。
《窦娥冤》全名,共,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
关汉卿的和王实甫的代表了元杂剧的最高成就。
2.元曲四大家为“关"“马""郑” “白其代表作是关汉卿的,马致远的,白朴的,郑光祖的。
3.元杂剧:元代形成的一种把、、等有机结合起来的戏剧形式。
剧本结构一般分为,有的还加一个,剧本由、、三部分组成。
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演唱,全用北方曲调,由或一人独唱至终。
4.正音刽子手()、亲眷()、嗟怨()、杳无音信()、前合后偃()、尸骸()、冤枉()、荒阡()、亢旱()、鲍老儿()、丫蹇()、5.课文出现个曲牌,都属于宫调。
二、理清结构(本折戏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三、问题探究研读第一层1.【端正好】曲子表现了窦娥怎样的思想感情?2.在【滚绣球】曲中,窦娥质问了什么?痛陈了什么?否定了什么?(用原文回答)3.【滚绣球】这支曲子又表达了窦娥怎样的思想感情?研读第二层1.课文在表现窦娥反抗精神的同时,又反映了她性格的另一面,是什么?从哪些地方体现出来的?2.试分析窦娥与婆婆的一段对白,体会关剧的语言艺术。
高中语文 1 窦娥冤(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2021年整理)
广东省肇庆市高中语文1 窦娥冤(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广东省肇庆市高中语文1 窦娥冤(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广东省肇庆市高中语文1 窦娥冤(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的全部内容。
窦娥冤。
人教版语文高中必修四第一单元《窦娥冤》教案2
《窦娥冤》教案[ 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同学们,有谁见过“六月飞雪”,有谁相信“六月飞雪”?在现实生活中也许我们会付诸一笑“怎么可能呢”,但作家却可以用那杆生花妙笔创造奇迹。
今天,我们就学习感天动地的元杂剧《窦娥冤》,看看是怎样的冤情能够让天逆行,让寒冷冬季的冰花盛开在炽热炎炎的夏季。
二、朗读比赛,感知课文1 、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自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2 、将全班分成四组,分别表演楔子、第一折、第二折、第三折戏,开展分角色朗诵比赛。
附:评分标准及比赛流程(1)每小组各出评委2人,共计8人,标分时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取平均分(保留小数点后1位),评委打分原则见下表。
(2)设总裁判2人,负责收集评委评分表并计算各选手的最后得分。
(3)比赛设角色朗诵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3人,以及最佳朗诵组合奖。
(此教学环节依据戏剧的易于朗诵与表演的特点设计,将单一枯燥的朗读设计成表演比赛,形式活泼,学生的参与兴趣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三、巧用网络,研习课文1 、学法指导:研读一部作品时,我们要学会带着问题去深入,重视在阅读中质疑生疑,这样就能不断地在“读通”——“读懂”--“读透”--“读出自己”的过程中收获能力,得到感情的体验与审美的熏陶了。
面对丰富的网络资源,大家要冷静地选择、有效地整合,面对问题要理性地分析、个性地创造,同时不要忘了身边的学习伙伴和网络中志同道合的盟友,积极地合作,深入地探讨。
本网站共设有三个探究切入点,分别是[杂剧魅力]、[艺术品味]、[追根究底]。
你们可以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程度以及自己的探究兴趣,寻找一个切入点。
你想研究元杂剧的艺术特征和关汉卿作品特色,就请进入[杂剧魅力];你想研究窦娥形象塑造的艺术意义,就请进入[艺术品味];你想探究窦娥形象塑造的社会内涵,就请进入[追根究底]。
下面的时间就交给你们自己,等会儿我们一起来分享各自的探究结果,到时请同学各抒己见,交流探讨。
人教版必修四 窦娥冤(第二课时) 学案
《窦娥冤》导学案(第二课时)【导学目标】1、品味、欣赏戏曲语言,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2、理解《窦娥冤》的超现实情节。
【自主学习】1.解释加点词的意义老身..时运不通..来也争奈..蔡婆婆是也就准.了这四十两银子敢待上朝取应..端的个.....勒杀了数年禁受..则个兀的....看觑..争些则落得个干生受..不是行动些...哥哥行.......委的..一家一计...恁的则是.....断送出.......打甚么不紧..不明不暗2.成语速记杳无音信:音信,消息,回信。
没有一点消息。
负屈衔冤:衔,用嘴含,这里指心里怀着。
身上背着委屈,心里怀着冤枉。
指蒙受冤屈,得不到昭雪。
前合后偃:身体前后俯仰晃动,站立不稳的样子。
蜗角虚名:蜗角,蜗牛的角,比喻细微、微小而没有作用的名声。
杯盘狼藉:狼藉,象狼窝里的草那样散乱。
杯子盘子乱七八糟地放着。
形容吃喝以后桌面杂乱的样子。
【合作探究】自主学习。
1.学习第一层。
(1)理解“天”这个意象。
在这里“天”隐喻的是什么?明确:统治者。
在封建社会,人民不仅在人身权利及政治经济上受压迫,而且在思想上受毒害。
按当时观念,天地鬼神明察世上是非,主持人间公道。
封建官吏为了愚民,也每每以青天自况。
(2)《滚绣球》中有一句是说命运不由自己掌握,这句话是哪一句?它采用了什么诗歌手法?明确:“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
采用了兴的手法。
(3)《滚绣球》中有一句话揭露了社会的严重不公,是哪一句?明确: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4)概括地说,《滚绣球》一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提示:既表达了对天地不公的不满,又表现了主人公的反抗精神。
2.学习第二层。
(1)在押赴刑场的路上,窦娥要求刽子手走后街不走前街,这一细节刻画对塑造窦娥形象和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明确:自己已走在通向死亡的路上,想到的还是如何不使年迈孤寂的婆婆伤心,这是何等的善良啊!而剧作家越是刻画她的善良,也就越发显出其冤屈,她的抗争与反抗也就越发令人同情。
人教版必修四 窦娥冤 学案
窦娥冤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元杂剧和关汉卿的基本知识;理解古白话跟现代汉语意义上的不同。
2.整体感知全剧,把握故事情节,理清矛盾冲突。
3.分析窦娥的人物形象,理解作者塑造这一悲剧形象的意义。
学习重点1、理清戏剧中的矛盾冲突。
2.分析窦娥的人物形象,理解作者塑造这一悲剧形象的意义。
学习难点元杂剧中的古白话与现代汉语在意义上的差别。
教学课时 2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理清戏剧中的矛盾冲突。
一.检查预习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嫡.亲(dí)看觑.(qù)罪愆.(yān) 负屈衔.冤(xián)B.绣闼.(tà) 呆痴.(chī)斟.酌(zhēn) 鳏.寡孤独(ɡuān)C.盗跖.(zhí) 尸骸.(hé)恓.惶(xī) 杳.无音信(yǎo)D. 忤.逆(wǔ) 嗟.怨(jiē)埋.怨(mái) 古陌.荒阡(mò)解析:选B A项,“愆”应读qiān;C项,“骸”应读hái;D项,“埋”应读mán。
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煞尾寒暄两全其美引吭高歌B.脉膊造孽身首不全苌弘化壁C.誓愿白炼揠苗助长湛湛青天D.亢旱伏状激流勇退不明不暗解析:选A B项,“膊”应为“搏”,“壁”应为“碧”;C项,“炼”应为“练”;D项,“激”应为“急”。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全对的一项是()①刽子磨旗..、提刀磨旗:摇旗②行动些...行动些:行动起来③不提防遭刑宪..刑宪:拷打④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生:产生⑤向哥哥行.有句言行:排行⑥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葫芦提:糊涂⑦兀的..不是我媳妇儿兀的:这,这个⑧只当你亡化的孩儿荐.荐:祭,超度亡灵A.①③⑤⑦B.②④⑥⑧C.①⑥⑦⑧D.②③④⑤解析:选C②行动些:走快些;③刑宪:刑罚;④生:甚、深;⑤行:那边。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此世难举案齐眉....,实指望,天长地久永相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窦娥冤》导学案【学习目标】1、以第三折中《滚绣球》、《耍孩儿》等曲词为重点,赏析戏曲语言2、分析主人公窦娥的形象,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
通过窦娥冤这一历史冤案,认识元代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认识当时阶级矛盾的尖锐。
【学习过程】一、具体研习课文,分析剧中人物形象1、具体分析窦娥的形象特征及其意义。
(C级)2、剧中其余的重要人物各有其突出的性格特征,他们的性格特征是怎样的,请分别几个词语概括。
(C级)二、认真阅读课文第三折,回答以下问题;1、第三折是全剧的高潮部分,这折戏可以分为几个场面?请用简洁的词语概括。
(C级)2、窦娥发了哪三桩誓愿?发的三桩誓愿化用了哪些典故?(C级)3、这三桩誓愿的顺序可以颠倒吗?为什么?(C级)4、三桩誓愿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实现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C级)5、仔细阅读《端正好》《滚绣球》两支曲子,回答问题:(1)《端正好》表现了窦娥怎样的思想感情?《滚绣球》表现了窦娥怎样的心理变化过程?(C级)(2)窦娥为什么要指斥天地鬼神?表现了窦娥什么样的精神?(C级)(3)《滚绣球》曲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作用?(C级)三、比较拓展,进一步了解窦娥性格。
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话本小说《杜十娘怒沉白宝箱》的杜十娘、《祝福》中的祥林嫂及本文的窦娥面对不幸时的反应。
(C级)四、背默第三折中曲子“端正好”“滚绣球”。
(A级)【课堂测试】1、最能体现课文主题思想的一句唱词是()A.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B.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C.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D.这都是我做窦娥的没时运,不明不暗负屈含冤。
2.对文中运用的四个典故,分析不当的是()A、“苌弘化碧”“望帝啼鹃”两个典故都与“血”有关,紧承第一桩誓愿而用。
苌弘、望帝都是无罪被冤被杀的人,作者借此表现窦娥至死不屈的坚强性格。
B、“六月飞霜”“东海孝妇”两个典故都是说人间奇冤感天动地,配合窦娥的第二、三两桩誓愿而用,说明窦娥蒙受了冲天冤情,同时驳斥了监斩官的话。
C、前两个典故写人间怨恨,后两个典故写天地震怒:一个当时应验,一个后来应验。
四个典故,内容层层递进,意义由轻而重。
D、四个典故推动了剧情的发展,而且表现了窦娥的性格。
同时紧紧扣住“感天”“动地”“窦娥冤”这个题目的意思。
3、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中吕] 朝天子•秋夜客怀周德清(元)月光,桂香,趁着风飘荡。
砧声催动一天霜。
过雁声嘹亮,叫起离情,敲残愁况。
梦家山,身异乡。
夜凉,枕凉,不许愁人强。
①“月光,桂香,趁着风飘荡”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有什么作用?②试分析“过雁声嘹亮,叫起离情,敲残愁况”的妙处。
4、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作题。
“东海孝妇”出自《汉书·于定国传》:东海有孝妇,少寡,亡子,养姑甚谨。
姑欲嫁之,终不肯。
姑谓邻人曰:“孝妇事我勤苦,哀其亡子守寡。
我老,久累丁壮,奈何?”其后,姑自经死。
姑女告吏:“妇杀我母。
”吏捕孝妇。
孝妇辞不杀姑,吏验治,孝妇自诬服。
具狱上府,于公以为此妇养姑十余年,以孝闻,必不杀也。
太守不听,于公争之,弗能得。
乃抱其具狱,哭于府上,因辞疾去。
太守竟论杀孝妇。
郡中枯旱三年。
(1)翻译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句子。
①我老,久累丁壮,奈何?②孝妇辞不杀姑,吏验治,孝妇自诬服。
③乃抱其具狱,哭于府上,因辞疾去。
太守竟论杀孝妇。
(2)试简要分析《汉书》中“东海孝妇”和《窦娥冤》中的“窦娥冤”两者人物形象有何区别?5、根据所掌握的窦娥的性格特点,为窦娥写一幅挽联:上联:贞洁敬孝,哀怨感天雪飞六月;下联:,。
【拓展阅读】一、《窦娥冤》曲词的特点第一,抒情性强,反复渲染人物的感情。
元杂剧中的曲词普遍具有抒情性强的特点,并且对人物的感情反复渲染,务尽务透,这一点和诗词作品强调含蓄蕴藉、点到为止大不相同。
如本剧第一折里的“点绛唇”“混江龙”“油葫芦”“天下乐”等倾诉自己愁苦的情状:每日寝食不安,日夜受煎熬,看到烂漫的花枝、圆圆的月亮,也只能加倍觉得伤心断肠,心里是说不出的焦虑、烦闷,眉头总是紧锁着;接着她感叹自己的愁苦没有尽头,随即简略回顾了她不幸的人生遭遇;最后她无可奈何地宽慰自己,把自己的不幸命运归因于前世注定,为了来世的幸福,此生她要好好积德。
这几段曲词将窦娥内心的痛苦、愁闷表现得淋漓尽致,动人心弦。
又如发三桩誓愿的场面,窦娥都是先用说白提出誓愿,然后用“曲”抒发感情,曲词里相应使用了三个典故,将皇天能够体察冤情、自己的冤屈定能感天动地的意思说足说透,增添了感染力。
第二,朴素本色,贴合人物的性格和处境。
《窦娥冤》中凝练而又明白如话的说白,优美而又节奏感强的唱词,以及元代口语的运用,都能做到浅近通俗、流畅自然、生动形象,极具“本色”。
本剧是由窦娥一人主唱的,她的唱词朴素通俗,多用当时流行的俗语,大量引用民间故事、历史故事,因此,她的唱词明白好懂,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很有表现力。
此外,作者对人物在特定时候的心理把握得很到位,设计的唱词非常贴切,剧中的人物因此而显得活生生的,好像就在我们眼前一样。
如第三折“快活三”“鲍老儿”两支曲词,这是窦娥临刑前和婆婆诀别时的唱词。
她一面为自己的身世伤心,一面向婆婆“交代后事”。
她反复唱“念窦娥”,表现了她在生命即将结束时回想起自己的不幸身世悲不自胜的心情。
她向婆婆“交代后事”:“念窦娥伏侍婆婆这几年,……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荐。
”这几句唱词看起来平平淡淡,实则意蕴无穷,极为动人。
它让人感受到窦娥这位生命无端被戕害的青年妇女对生命的留恋,而她临死前对婆婆提出的要求之低,又表现了她在婆婆面前一贯的善良与温顺。
剧作中的说白同样生活化、口语化,切合人物的性格和处境。
二、曲词中所表现的戏剧冲突《窦娥冤》中,主要的戏剧冲突是善良的平民百姓和贪赃枉法的官吏之间的冲突,节选的这一折写窦娥被押赴刑场杀害,是这场冲突的高潮。
答案二、1、第一场面:解赴刑场(哭诉场面)第二场面:诀别婆婆(诀别场面)第三场面:刑场三愿(发誓场面)2、3、明确:不行,第一桩是希望在场的人立刻了解她的冤情;第二桩让白雪覆盖她纯洁的躯体,表明屈且希望上天惩治邪恶。
这三桩誓愿,一愿比一愿深刻,一愿比一愿强烈,层层深入,不可颠倒。
4、明确:在现实生活中,这三桩誓愿均是无法实现的。
作者所引用的典故,也基本上是传说,但这三桩誓愿却在作者的笔下一一应验,真个是“连皇天也肯从人愿”,证明了窦娥“委实得冤情不浅”。
这正是作品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设计出超现实的情节,并且发生得那样合情合理,使人看不出一点牵强的痕迹,确信它就是生活的真实。
这正是作者浪漫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手法的一种成功的表现。
正是作者浪漫主义的描写,显示了正义抗争的强大力量,寄托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反映了人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
这也正是本剧最成功的一处,是全剧刻画主人公形象最着力的一笔,是作品艺术性的集中体现,使悲剧气氛更浓烈,人物形象更突出,故事情节更生动,主题思想更深刻。
既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又充满着奇异的浪漫色彩,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人们把《窦娥冤》又称作是《六月雪》,就是有力的证明。
可以说,在本折中,作者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了。
5、(1)明确:【端正好】的曲子,诉说自己莫名其妙地犯法受刑,接着说冤屈之大可以“动地惊天”。
窦娥含冤受刑,对命运的不平、天地的不公充满了愤恨。
由于内心悲愤到了极点,所以不由得对天地表示怨恨。
(2)明确:在窦娥的时代里,人民深受君权的迫害和神权的束缚,因为在封建道德中,皇帝(天子)是上天意志在人间的体现,人民是相信“天地鬼神明察人世是非,主持人间正道”的,而封建官吏也往往以“青天”自居。
窦娥生在窦天章这个落魄书生之家,深受政权与神权的影响,当张驴儿把谋害人命的罪名强加给窦娥时,她依然相信官府能主持正义,只是临上刑场时,她方才清醒过来,看清了“衙门自古向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的社会真面目。
于是,在《滚绣球》中,她猛烈指责天地鬼神不分清浊,混淆是非,致使“好人不长命,坏人活万年”的社会不公平现象到处都是。
窦娥对鬼神的大胆谴责,对天地的斥骂,实际是对现实社会黑暗的强烈控诉和根本否定。
(3)明确:这支曲子运用呼告、对比及对偶句、反问句、感叹句、词语反复等,直抒胸臆,高亢激越,酣畅淋漓地表达了主人公的满腔怨恨,体现了古代戏曲的曲词富于抒情性的特点。
而且句式整齐,节奏鲜明,具有强烈的表达效果。
三1、刘兰芝:明白婆婆要驱逐自己,丈夫要求也无济于事,事情无法挽回时,她没有坐以待毙,等着被遣,而是变被动为主动,主动“遣归”早早起来“严妆”把自己打扮的美艳动人。
刘兰芝变被动为主动,表现了极强的自尊心、积极维护自己的人格、个性坚强的特点。
2、杜十娘:知道自己“中道见弃”她没有流泪没有痛不欲生,而是冷静的可怕,先是冷笑后是赞出此计者是英雄。
而后很早起身挑灯梳洗。
杜十娘的“修饰”是彻底绝望后,用美进行报复,进行惩罚,也3、祥林嫂:略4、窦娥:略【课堂测试】1、A(导析:“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这句唱词,揭露了封建吏治压迫人民的本质。
这句概括性的语言,是主人公认识的结晶,也是剧本的点睛之笔,它一语道破了形成窦娥冤狱的社会根源,表明窦娥的悲剧是社会悲剧。
)3、(1)描绘了秋月夜色朦胧、桂花飘香的寂静而温情的画面;2分。
营造了怀乡的氛围,为抒发思乡情做铺垫。
2分。
(2)雁鸣可以敲打愁绪,“叫起”“敲残”把看不见、摸不着的离愁写得可闻可感,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游子内心的愁苦。
4分。
4、(1)鼎尖教案P8(2)(答案:《汉书》中“东海孝妇”逆来顺受缺乏反抗精神;而《窦娥冤》中的“窦娥冤”敢于反抗,不畏强权。
思路:要注意《汉书》中只是叙事,并未刻划人物性格,特别是“孝妇自诬服”,显然并未积极为自己申辩和反抗。
)5、下联:刚烈争抗,悲愤动地亢旱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