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 日本明治维新课件 川教版.pptx
合集下载
第21课日本明治维新课件

三、脱束缚——明治维新的措施内容及作用
3、文化教育:
材料五 1872年,明治政府颁布《学制》……推行
“四民平等”的国民义务教育制……共设8所大学、 256所中学、53760所小学……1907年,日本儿童 入学率高达97%。
教育 制度
主要内容
设立新式学校,实行小学义务教育, 发展中高等教育
作用 培养国家人才
文化 生活
& 教育 制度 军事
殖产兴业,土地买卖 提倡欧美生活方式 新式学校,义务教育
实行征兵制
促进经济发展 形成崇洋风气 培养国家人才 增强军事力量
社会束缚 武装倒幕 明治维新
破茧成蝶
四、终化蝶——明治维新的历史影响
明治维新的影响
1、漂亮 2、丑陋
四、终化蝶——明治维新的历史影响
日本迅速崛起,摆脱了民族危机 成为亚洲资本主义强国
——齐世荣、钱乘旦、张宏毅《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
经济
主要内容
兴办工商业,引进技术 允许土地买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历史作用 促进经济发展
三、脱束缚——明治维新的措施内容及作用
3、文化教育:
材料四
生活 习俗
主要内容 提倡欧美生活方式
作用 形成崇洋风气
日本为什么有这么多英语的外来词汇? 近代日本明治维新改革 语言中有大量的西方元素
历史作用 加强中央集权
三、脱束缚——明治维新的措施内容及作用
2、经济发展:
材料三 (为实现殖产兴业)明治政府除进行地税改革而获取必要
的巨额土地税收之外……采取大办官营企业,由国家资本带头实 行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方针……在政府的大力保护和扶植下,日本 出现早期产业革命热潮。他几乎扩展到一切主要工业部门……
川教版(精华课件).第21课 日本的明治维新

国内
国外
美国入侵
天皇
统 治 阶 级
只是傀儡,毫无实权
将军
大名 武士
掌握政权,组成幕府
幕府
有些从事工商业
经济状况恶化 不满情绪增强 经济实力增强
被 统 治 阶 级
新兴地主、 商人
幕 府 已 成 为 众 矢 之 的
政治权利较少
生活日益贫困 进行反抗斗争
农民、城市平民
探讨19世纪中叶日本面临的问题并寻找对策 矛盾和问题
文化教育:提倡“文明开化”,努 力发展教育; 社会生活:革除旧习,提倡欧美 生活方式; 军事:实行征兵制,建立近代化 军队(“皇军”)。
日本使团出访欧美
明治维新
倒幕派领袖 口号 文件 西乡隆盛、 大久保利通、 木户孝允 富国强兵、 殖产兴业、 文明开化 《五条誓文》、 《维新政体书》
改革成功的保障: 政治上
西乡隆盛
1868年1月3日,西南各诸侯率兵包围皇宫,解 除德川幕府驻后宫警卫队的武装。他们簇拥着年少 的明治天皇,召开御前会议,宣布“王政复古”, 大权全归天皇掌握。明治天皇随即颁布诏书,决定 建立由他领导的新的中央政府,并委派西乡隆盛和 大久保利通这些改革派主管政事。
鸟羽、伏见之战
1868年1月,幕府以讨伐叛逆为借口,首先挑起战争。双方在京都附近的 鸟羽、伏见激战3天,倒幕派军队打败幕府军。4月,德川庆喜投降,德川幕 府265年的统治被推翻。随后江户改称东京。1869年3月,明治政府迁都东京。 5月,幕府残余势力被消灭。
文化教育:提倡“文明开化”,努 力发展教育;
日本使团出访欧美
பைடு நூலகம்
明治维新时期学校教学情景
明治时期的日本课堂情景 明治时期的乡村学童
《日本明治维新》PPT课件

1、根本目的:富国强兵,实现民族振兴, 巩固明治政府的统治 2、直接目的:摆脱外来压迫,发展资本主义
明治维新的开始:----《五条誓文》
• 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 • 上下一心,大展经纶; • 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 人心不倦; • 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 • 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
明治维新时期学校教学情景
天皇 万岁万岁 万万岁
明治时期, 日本确立了 “和魂洋才” 的教育原则, 既要培养学生 具有日本旧的 忠君爱国思想, 同时又要掌握 西方先进的科 学技术知识。
东 京 的 鹿 鸣 馆
你能根据明治宪法,制作一幅近 代日本天皇政体示意图吗?
天皇
协 助 天 皇 总揽统治权 行使立法权 掌握军队统帅权 服 务 于 天 皇
影响: P121:积极;局限 实质: 仍是专制主义统治
大凡国之富强系于人民之贫富,而 人民之贫富系于物产之多寡。物 产之多寡,虽依赖于人民致力于工业 与否,但寻其根源,又无不依赖政府 官员诱导奖励之力。 ——大久保利通
殖产兴业的具体内容就
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以各种 政策为杠杆,用国库资金来加速 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并且以国 营军工企业为主导,按照西方的 样板,大力扶持日本资本主义的 成长。
比较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的相同 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要求; 背景 都面临着统治危机而被迫进行改革。 方式 都由统治者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性质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结果 影响 a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b都有大量封建残余势力 C都在改革后对外侵略扩张 D都是本国历史发展的转折点,由封 建社会逐步过渡到资本主义
(2)请说明另外两种观点的可以理解之处。
对外侵略的道路,给亚洲国家带来灾难。
明治维新的开始:----《五条誓文》
• 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 • 上下一心,大展经纶; • 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 人心不倦; • 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 • 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
明治维新时期学校教学情景
天皇 万岁万岁 万万岁
明治时期, 日本确立了 “和魂洋才” 的教育原则, 既要培养学生 具有日本旧的 忠君爱国思想, 同时又要掌握 西方先进的科 学技术知识。
东 京 的 鹿 鸣 馆
你能根据明治宪法,制作一幅近 代日本天皇政体示意图吗?
天皇
协 助 天 皇 总揽统治权 行使立法权 掌握军队统帅权 服 务 于 天 皇
影响: P121:积极;局限 实质: 仍是专制主义统治
大凡国之富强系于人民之贫富,而 人民之贫富系于物产之多寡。物 产之多寡,虽依赖于人民致力于工业 与否,但寻其根源,又无不依赖政府 官员诱导奖励之力。 ——大久保利通
殖产兴业的具体内容就
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以各种 政策为杠杆,用国库资金来加速 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并且以国 营军工企业为主导,按照西方的 样板,大力扶持日本资本主义的 成长。
比较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的相同 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要求; 背景 都面临着统治危机而被迫进行改革。 方式 都由统治者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性质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结果 影响 a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b都有大量封建残余势力 C都在改革后对外侵略扩张 D都是本国历史发展的转折点,由封 建社会逐步过渡到资本主义
(2)请说明另外两种观点的可以理解之处。
对外侵略的道路,给亚洲国家带来灾难。
日本明治维新PPT课件

思考:这些条款说明了什么问题?
【重难点分析】
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方法】分析改革成败的原因要四看:
⑴看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或趋势; ⑵看当时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 ⑶看改革的政策措施是否正确; ⑷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 此外,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改革还要看国际环境 等因素的影响。
历史潮流 19C中,日本资义有了相当的发展
---明治政府1873年颁布的条例 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 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 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 业。
---明治元勋大久保利通
2、社会矛盾激化
进入19世纪以后,社会各阶 层对幕府统治强烈不满,社会动 荡不安,尤其是下级武士,迫切 希望改变现状。他们后来成为明 治维新的领导者。
大盐平八 郎领导了1837 年起义。
1866年, 大阪发生“米 骚动”。
3、外来侵略——黑船来航 封闭环境下的日本
沿着农业社会的轨道发 展,而此时经过工业革 命的欧美列强不断向东 扩张,渐渐迫近日本。
局限: 封建残余(如天皇制,地主土地所有制) 军国主义——侵略扩张
1868年4月6日,明治天皇在《御笔 信》中郑重宣布:“经营天下,安抚汝等 亿兆,欲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
日本从1890年就拿出60%的国家财 政,建立和发展近代化的海陆军。
1892年明治天皇又决定每年从宫廷经 费中拨出30万日元,再从百官的薪金中抽出 十分之一,补充造船费用。
【重难点分析】 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对日本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
1)日本沦为半殖民地国家,民族危机加深
2)激化了日本社会的矛盾,进一步动摇了 幕府统治。
3)冲击了旧体制,客观上推动了日本社会 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
【重难点分析】
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方法】分析改革成败的原因要四看:
⑴看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或趋势; ⑵看当时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 ⑶看改革的政策措施是否正确; ⑷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 此外,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改革还要看国际环境 等因素的影响。
历史潮流 19C中,日本资义有了相当的发展
---明治政府1873年颁布的条例 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 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 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 业。
---明治元勋大久保利通
2、社会矛盾激化
进入19世纪以后,社会各阶 层对幕府统治强烈不满,社会动 荡不安,尤其是下级武士,迫切 希望改变现状。他们后来成为明 治维新的领导者。
大盐平八 郎领导了1837 年起义。
1866年, 大阪发生“米 骚动”。
3、外来侵略——黑船来航 封闭环境下的日本
沿着农业社会的轨道发 展,而此时经过工业革 命的欧美列强不断向东 扩张,渐渐迫近日本。
局限: 封建残余(如天皇制,地主土地所有制) 军国主义——侵略扩张
1868年4月6日,明治天皇在《御笔 信》中郑重宣布:“经营天下,安抚汝等 亿兆,欲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
日本从1890年就拿出60%的国家财 政,建立和发展近代化的海陆军。
1892年明治天皇又决定每年从宫廷经 费中拨出30万日元,再从百官的薪金中抽出 十分之一,补充造船费用。
【重难点分析】 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对日本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
1)日本沦为半殖民地国家,民族危机加深
2)激化了日本社会的矛盾,进一步动摇了 幕府统治。
3)冲击了旧体制,客观上推动了日本社会 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
(部编)《日本明治维新》ppt优秀课件

CHAPTER 02
明治维新前日本社会背景
幕府统治末期社会状况
幕府统治力衰弱
地方大名势力崛起,幕府权威受到挑 战。
经济萧条
农业生产停滞,商业贸易萎缩,国家 财政困难。
社会动荡不安
农民起义、市民暴动频繁,社会秩序 混乱。
西方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西方列强入侵
美国、英国、法国等西方列强强迫日 本签订不平等条约,开放通商口岸, 割让领土。
CHAPTER 05
明治维新后日本历史发展轨迹
甲午战争与日俄战争
甲午战争
明治维新后,日本开始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1894年爆发了甲午战争,日本战胜 封建帝制下的清王朝,并与之签订了《马关条约》,迫使清政府承认朝鲜半岛的 独立,并割让台湾岛及澎湖列岛等附属岛屿给日本。
日俄战争
日本在日俄战争中战胜了当时不可一世的沙皇俄国,通过战争手段夺取了东北亚 地区的政治和军事主导权,并取得了在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地区的优势地位。这 场战争是远东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部编)《日本明治维新 》ppt优秀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明治维新前日本社会背景 • 明治维新过程及主要措施 • 明治维新对日本社会影响 • 明治维新后日本历史发展轨迹 • 结论与启示
CHAPTER 01
引言
课件背景与目的
背景
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史上的重要 事件,对日本及世界历史产生了 深远影响。
战后复兴与现代化进程
战后复兴
战后初期,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恢复经济和社会秩序。这些措施包括实行土地改革、解散财 阀、进行民主化改革等,为日本的复兴奠定了基础。
现代化进程
在战后复兴的基础上,日本开始了现代化的进程。政府大力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推动工业化和城市 化的发展。同时,日本还注重教育和科技的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为日本的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 支持。
《日本明治维新》PPT教学课件

天皇模仿西方采用君主立 宪制政体,把当时的日本领 土分成了3府72县,采用中央 集权制的方式来统一权力。
三府七十二县
消灭了封建割据,巩固 了天皇统治。
日本海军舰队
川崎造船厂
铁路投入使用
明治政府颁发的地契 日本缫丝厂
技术成熟的女工在工厂做工
“殖产兴业”政策的具体内 容:就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 量,以各种政策为杠杆,用 国库资金来加速资本原始积 累过程,并且以国营军工企 业为主导,按照西方的样板, 大力扶植日本资本主义的成 长。
——陈利今《日本明治维新为什么会成功?》
积极影响:①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②日本迅速走上了 资本主义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材料一:1889年,明治政府颁布了《大日本帝国宪法》。宪法规定:天皇 神圣不可侵犯;天皇作为国家元首,总揽一切大权,政府只对天皇负责。
材料二:新式军队称为“皇军”,向军人灌输忠于天皇的封建思想。1878 年颁布的“军人训诫”中,要求军人把天皇当作“神”来崇拜,并且以 “武士道”精神作为军人的行为准则。
在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一个国家像那 个时期的日本发展的那么迅速。
—— 【英】H.G.韦尔斯
材料:据统计,1881—1893年日本的工厂由1100个增至3340个,1894— 1898年其各类公司由2900家增至7000多家,1883—1897年其日平均纱锭 由2.87万支增至76.83万支,……这样,就使日本由原来的一个贫穷落后 的封建国家,一变而为富强文明的资本主义国家了。
民族特点
善于学习和吸收消化外来文化来自要 人物 性质 方式 结果原因
明治维新 明治天皇
戊戌变法 光绪帝、康有为、梁启超
都是资产阶级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课件ppt初中历史PPT课件

军事改革
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提高国防 实力。
文化教育改革
引进西方文化和教育制度,培养新式人 才。
明治维新的意义与影响
推动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明治维新为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促进了经济的迅速 发展。
提高了日本的国际地位
通过明治维新,日本逐渐摆脱了半殖民地的地位,成为亚洲强国。
对亚洲其他国家的影响
内部改革力量积蓄
兰学影响
兰学在日本传播,为日本引进西 方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启蒙奠定 了基础。
倒幕运动兴起
中下级武士、商人、资本家等阶 层联合起来,开展倒幕运动,要 求推翻幕府统治。
明治维新导火线事件
黑船事件
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佩里率领舰 队进入江户湾(今东京湾),要求日 本开国通商。这一事件被称为“黑船 事件”,成为明治维新的导火线。
02
农民起义不断
农民生活困苦,多次爆发起义 ,反抗幕府统治。
03
士族阶层分化
士族阶层逐渐分化,中下级武 士生活困顿,对幕府统治感到
不满。
外部压力与民族危机
01
西方列强侵略
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开始侵 略日本,强迫日本签订不平等
条约。
02
民族危机加深
日本面临民族危机,有识之士开 始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
我们应该从明治维新中吸取经验 教训,既要勇于改革创新,又要 防止改革走向极端;既要学习西 方先进文明成果,又要保持本民
族的文化传统。
THANKS
彰显了民族独立和自强的精神
明治维新是日本民族独立和自强的象征,彰显了 日本人民勇于变革、追求自强的精神。
3
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明治维新的成功经验对于其他国家具有重要的历 史借鉴意义,为其他国家的现代化转型提供了有 益的参考。
日本明治维新PPT教学课件

(5)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
三、明治维新的性质与意义
(1)性质上,明治维新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 阶级改革。
(2)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3)摆脱了民族危机。
(4)但明治维新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讨论:造成日本明治维新不彻底的原因有哪些 ?
提示:①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不高,资产阶 级没有成为独立的、强有力的阶级。 ②领导倒幕运动和明治维新的是中下级武士,整 个斗争又是在明治天皇的旗帜下进行的,他们反 对德川幕府的统治而不反对专制王权。 ③倒幕之后建立的明治政府,本质上是一个藩阀 政府,掌握大权的大多是倒幕有功的武士、藩政, 他们跟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可能进 行彻底的资产阶级改革。 ④日本长期闭关锁国,西方资本主义的影响不深, 历史文化传统浓厚。 总之:自上而下的改革不可能彻底
为什么会出现经济全球化?
• 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生产规模扩 大,形成全球市场,产生消费全球化,企 业扩张,导致生产全球化。
• 冷战结束世界政治环境,创造了政治条件; • 信息革命提供了技术条件,使全球商业操
作提供可能。
• 合理配置资源
利
• 加强经济技术合作
• 促进发展
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
练习
1、19世纪中期,日本封建统治阶级中掌握 实权的是:( B )
A.天皇 B.将军 C.大名 D.武士
2、1853年,最先打开日本大门,与日本签
订不平等条约的资本主义国家是( B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俄国
练习
3、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的共同点是 ( D ) A、摆脱了半殖民地的危机 B、结束了闭关锁国的状态 C、加强了资产阶级统治 D、学习了他国的先进经验
三、明治维新的性质与意义
(1)性质上,明治维新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 阶级改革。
(2)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3)摆脱了民族危机。
(4)但明治维新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讨论:造成日本明治维新不彻底的原因有哪些 ?
提示:①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不高,资产阶 级没有成为独立的、强有力的阶级。 ②领导倒幕运动和明治维新的是中下级武士,整 个斗争又是在明治天皇的旗帜下进行的,他们反 对德川幕府的统治而不反对专制王权。 ③倒幕之后建立的明治政府,本质上是一个藩阀 政府,掌握大权的大多是倒幕有功的武士、藩政, 他们跟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可能进 行彻底的资产阶级改革。 ④日本长期闭关锁国,西方资本主义的影响不深, 历史文化传统浓厚。 总之:自上而下的改革不可能彻底
为什么会出现经济全球化?
• 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生产规模扩 大,形成全球市场,产生消费全球化,企 业扩张,导致生产全球化。
• 冷战结束世界政治环境,创造了政治条件; • 信息革命提供了技术条件,使全球商业操
作提供可能。
• 合理配置资源
利
• 加强经济技术合作
• 促进发展
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
练习
1、19世纪中期,日本封建统治阶级中掌握 实权的是:( B )
A.天皇 B.将军 C.大名 D.武士
2、1853年,最先打开日本大门,与日本签
订不平等条约的资本主义国家是( B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俄国
练习
3、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的共同点是 ( D ) A、摆脱了半殖民地的危机 B、结束了闭关锁国的状态 C、加强了资产阶级统治 D、学习了他国的先进经验
日本明治维新PPT课件

文化冲突与融合问题
在引进西方文化的过程中,日本面临着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与 融合问题,如何处理好这一关系成为明治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
05
对后世影响与启示意义
对日本历史发展进程影响
推动了日本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 会转变,使日本走上了近代化道路。
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 日本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提出应对策略建议
01
加强国际合作
日本应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贸联系和安全合
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02
推进国内结构性改革
为解决国内问题,日本应推进结构性改革,打破既得利益格局,提高政
府决策效率和质量。
03
培养创新型人才
日本应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为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
推行富国强兵政策
政府大力发展工业、农业、商业和对外贸易,加强国家经济实力 和军事实力。
引进西方科技与文化
明治政府积极引进西方科学技术、文化和教育制度,推动国家现 代化进程。
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振兴目标
收回国家主权
明治政府通过外交手段成功收回被西方列强侵占 的国家主权,实现国家独立。
发展民族经济
政府鼓励民间资本发展,扶持民族产业,推动国 家经济快速发展。
科技创新引领发展 未来,日本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人工智能、物 联网、新能源等领域的发展,以应对全球竞争压力。
社会结构改革 为解决少子老龄化等社会问题,日本将积极推进社会结构 改革,包括提高女性社会地位、鼓励生育、改革社会保障 制度等。
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 随着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日本面临着来自周边国家和地 区的政治、经济、安全等多方面的挑战。
倒幕运动的胜利为明治维新奠定 了基础。
在引进西方文化的过程中,日本面临着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与 融合问题,如何处理好这一关系成为明治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
05
对后世影响与启示意义
对日本历史发展进程影响
推动了日本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 会转变,使日本走上了近代化道路。
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 日本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提出应对策略建议
01
加强国际合作
日本应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贸联系和安全合
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02
推进国内结构性改革
为解决国内问题,日本应推进结构性改革,打破既得利益格局,提高政
府决策效率和质量。
03
培养创新型人才
日本应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为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
推行富国强兵政策
政府大力发展工业、农业、商业和对外贸易,加强国家经济实力 和军事实力。
引进西方科技与文化
明治政府积极引进西方科学技术、文化和教育制度,推动国家现 代化进程。
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振兴目标
收回国家主权
明治政府通过外交手段成功收回被西方列强侵占 的国家主权,实现国家独立。
发展民族经济
政府鼓励民间资本发展,扶持民族产业,推动国 家经济快速发展。
科技创新引领发展 未来,日本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人工智能、物 联网、新能源等领域的发展,以应对全球竞争压力。
社会结构改革 为解决少子老龄化等社会问题,日本将积极推进社会结构 改革,包括提高女性社会地位、鼓励生育、改革社会保障 制度等。
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 随着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日本面临着来自周边国家和地 区的政治、经济、安全等多方面的挑战。
倒幕运动的胜利为明治维新奠定 了基础。
《日本明治维新》PPT课件

民族自尊心受损
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日本 民族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 ,激发了民族自强和改革 的呼声。
尊王攘夷思想兴起
尊王思想
尊王思想主张恢复天皇的权威和地位 ,反对幕府专权。
攘夷思想
水户学与国学
水户学和国学是日本本土的学术流派 ,强调日本文化的独特性和优越性, 为尊王攘夷思想提供了理论支持。
攘夷思想主张排除外来势力干涉,维 护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
,实现了经济的迅速崛起。
文化教育
明治维新提倡“文明开化”,引 进西方文化和教育制度,促进了
日本文化教育的现代化。
对亚洲邻国影响
侵略扩张
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对外侵略 扩张的道路,对亚洲邻国造成了 深重的灾难和损失。
示范效应
日本的明治维新成功实现了国家 的现代化,对亚洲其他国家产生 了一定的示范效应,推动了亚洲 的现代化进程。
03
随着政治体制的改革,日本设立了议会,实行代议制民主,使
民众能够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经济发展与产业革命
01
推行“殖产兴业”政策,促进工业化
明治政府大力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促进了日本的工业化和现代化。
02
发展对外贸易,开拓海外市场
明治维新后,日本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开拓海外市场,为经济发展注入
03 明治维新中重要人物及其贡献
明治天皇及其领导作用
明治天皇是明治维新的核心人物 ,他通过推翻幕府统治,实现了
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
明治天皇积极推行“富国强兵” 、“殖产兴业”和“文明开化” 三大政策,为日本的现代化奠定
了基础。
他倡导学习西方文明,引进西方 技术和制度,推动了日本的现代
《第21课 日本明治维新课件》初中历史川教2001课标版九年级上册课件(1)

导 言
19世纪中期,许多亚非拉国家遭到欧美 列强的侵略相继沦为其殖民地半殖民地。东 亚的日本脱颖而出,经过明治维新,走上了 资本主义道路,成为当时亚洲唯一民族独立 的国家和第一个走上近代化道路的国家,避 免了与其他亚非拉国家相同的命运。明治维 新是怎样发生的?日本为什么会成功?
第21课
日本明治维新
武士道原来是武士的道德规范,它规定了武士应 尽的义务和职责,如效忠君主,崇尚武艺,讲究“信 义”和“廉耻”等。明治维新时期,一方面由于武士 根深蒂固的思想,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巩固以天皇为首 的新政权。在建立新式军队时,对军队灌输武士道精 神,规定了军人应忠气节、正礼仪、尚武勇、重信义 和崇俭朴这五条武士道规范,要求军人效忠天皇,把 天皇当作“神”来崇拜。
1878年,东京用电池供电的街灯。
(5)军事:废除武士制,实行征兵制,建立“皇军”
废除了武士对军事的垄断,建立了资产阶 级的常备军,但其尊天皇为“神”,以 “武士道‘精神为军人的行为准则,也说 明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并 为日本后来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 道路埋下了伏笔。
历史纵横:武士道
不同点
日本是在武装倒幕,推翻幕府统治后由 明治政府实行改革; 俄国完全自上而下,由沙皇签署废 奴法令而进行。
领导
环境
日本在改革前面临列强侵略的民族危机
俄国则没有
英国史学家威尔斯写道:
“在明治维新前,日本在世界舞台上 还是微不足道的,但由于明治维新,日 本却以惊人的精力和智慧,把它们的文 化和组织机构提高到欧洲列强的水平, 在人类全部历史中,从来没有一个民族 像日本当年那样阔步前进。”
内忧
外患
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培理
培理叩关(1853)
美国海军在日本登陆
19世纪中期,许多亚非拉国家遭到欧美 列强的侵略相继沦为其殖民地半殖民地。东 亚的日本脱颖而出,经过明治维新,走上了 资本主义道路,成为当时亚洲唯一民族独立 的国家和第一个走上近代化道路的国家,避 免了与其他亚非拉国家相同的命运。明治维 新是怎样发生的?日本为什么会成功?
第21课
日本明治维新
武士道原来是武士的道德规范,它规定了武士应 尽的义务和职责,如效忠君主,崇尚武艺,讲究“信 义”和“廉耻”等。明治维新时期,一方面由于武士 根深蒂固的思想,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巩固以天皇为首 的新政权。在建立新式军队时,对军队灌输武士道精 神,规定了军人应忠气节、正礼仪、尚武勇、重信义 和崇俭朴这五条武士道规范,要求军人效忠天皇,把 天皇当作“神”来崇拜。
1878年,东京用电池供电的街灯。
(5)军事:废除武士制,实行征兵制,建立“皇军”
废除了武士对军事的垄断,建立了资产阶 级的常备军,但其尊天皇为“神”,以 “武士道‘精神为军人的行为准则,也说 明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并 为日本后来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 道路埋下了伏笔。
历史纵横:武士道
不同点
日本是在武装倒幕,推翻幕府统治后由 明治政府实行改革; 俄国完全自上而下,由沙皇签署废 奴法令而进行。
领导
环境
日本在改革前面临列强侵略的民族危机
俄国则没有
英国史学家威尔斯写道:
“在明治维新前,日本在世界舞台上 还是微不足道的,但由于明治维新,日 本却以惊人的精力和智慧,把它们的文 化和组织机构提高到欧洲列强的水平, 在人类全部历史中,从来没有一个民族 像日本当年那样阔步前进。”
内忧
外患
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培理
培理叩关(1853)
美国海军在日本登陆
日本明治维新PPT课件9 川教版

在江户幕府时期,将军是实际上权力最
大的人。征夷大将军的石高(日本幕府时代 用以表示土地生产力的一种制度,又称石高 制,举凡税贡、劳务、军役等对政府的义务 皆依据石高的多寡来课征。)在江户初年大 致占有七百万石。
德川庆喜
1837.10.28~1913.11.22
德川幕府第十五代将军,倒幕运动中被 迫还政天皇,终结了德川幕府统治。
幕府极端孤立 世界正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 日本有机可乘 具有革新精神的中下级武士 封建顽固势力掌握着清朝实权 世界资本主义已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开始瓜分中国 不愿意中国强大起来 有资产阶级倾向的知识分子和士大夫
领导者
参加者 改
革 措 施 政治 方面 经济 方面 文化 方面
反幕府的强藩、广大农民和 没有实权的皇帝和少数官僚 力量薄弱 市民、商人、手工业者组成联合阵营 废藩置县 加强中央集权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引进西方技术 发展近代企业 广开言路 裁撤冗官 精简机构 提倡办实业 奖励发明创造 改革财政 改革科举制度 开办新式学堂 设立译书局
赐名睦仁。
庆应三年(1867)倒幕运动开展之际,孝明 天皇骤死,睦仁16岁继承皇位。翌年1月9日,举 行践祚典礼。在革命份子的鼓舞之下,12月9日 断然实行“王政复古”。 历经戊辰战争(1868.1.27~1869.5.17 ),维 新志士推翻江户幕府的统治,迫使德川庆喜交政
权于天皇睦仁。拥戴以他为首的政府建立天皇制
横滨市是神奈川县的县厅所在地,为著名国际港口,人口在日本仅次于东京。市区做为 镰仓幕府的国际交易港,六浦凑自古以来就被开发。横滨的由来是“横而长的海滨”。横浜 村、神奈川凑(神奈川宿)海域,在日美修好通商条约中被订为开港地,短时间内调整为国 际港的体制,1859年7月1日(安政6年6月2日)横滨港开港,也被称为“金港” 。
初中历史 日本明治维新9 川教版精品课件

么想法? 答:要坚持改革开放;吸取国外先进的技术和企业管理经验;当
今世界是个开放的世界,要与外界互通有无;要与时俱进,与国际接 轨……
史海拾贝
第三学习主题 第3课 日本明治维新
日本“皇军”的由来
日本皇军
武士道精神和封建皇国观为日本最终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埋下了祸根
第三学习主题 第3课 日本明治维新
让我们一起去了解:日本 是怎样推翻幕府统治,自上而 下进行社会改革的?明治政府 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政策对 日本国家的发展产生了怎样深 刻的影响?
第三学习主题 第3课 日本明治维新
幕府统治的危机
第三学习主题 第3课 日本明治维新
镰仓幕府
德川幕府
源赖朝
德川家康
1147~1199.1.13
1543.1.31~1616.6.1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根据材料,请回答: ①日本对外来的文化采取的是什么样的态度?
答:吸收。 ②文中所说的日本“社会变革”主要指哪些方面?
答: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的转变,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 和军事等方面。
第三学习主题 第3课 日本明治维新
7.646年,孝德天皇效仿中国隋唐封建制度进行了改革;1868年起,明治 政府在“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的口号下进行了改革。
日本幕府时期的骑马武士
19世幕纪府中时期期日的本日封本建纺社织会工等场级划分
第三学习主题 第3课 日本明治维新
1853年美国首先打开日本国门
1853美年国美海国海军军在横准将滨登培陆里(率舰185队3抵年达)日本
19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美、俄、英、法等国加强对外扩张,曾多次要求日 本开港通商,均被日本拒绝。1853年7月8日,美国舰队入侵日本,随后,迫使日本签订不平 等条约,日本关闭的国门被打开,幕府统治危机更加严重。
今世界是个开放的世界,要与外界互通有无;要与时俱进,与国际接 轨……
史海拾贝
第三学习主题 第3课 日本明治维新
日本“皇军”的由来
日本皇军
武士道精神和封建皇国观为日本最终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埋下了祸根
第三学习主题 第3课 日本明治维新
让我们一起去了解:日本 是怎样推翻幕府统治,自上而 下进行社会改革的?明治政府 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政策对 日本国家的发展产生了怎样深 刻的影响?
第三学习主题 第3课 日本明治维新
幕府统治的危机
第三学习主题 第3课 日本明治维新
镰仓幕府
德川幕府
源赖朝
德川家康
1147~1199.1.13
1543.1.31~1616.6.1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根据材料,请回答: ①日本对外来的文化采取的是什么样的态度?
答:吸收。 ②文中所说的日本“社会变革”主要指哪些方面?
答: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的转变,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 和军事等方面。
第三学习主题 第3课 日本明治维新
7.646年,孝德天皇效仿中国隋唐封建制度进行了改革;1868年起,明治 政府在“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的口号下进行了改革。
日本幕府时期的骑马武士
19世幕纪府中时期期日的本日封本建纺社织会工等场级划分
第三学习主题 第3课 日本明治维新
1853年美国首先打开日本国门
1853美年国美海国海军军在横准将滨登培陆里(率舰185队3抵年达)日本
19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美、俄、英、法等国加强对外扩张,曾多次要求日 本开港通商,均被日本拒绝。1853年7月8日,美国舰队入侵日本,随后,迫使日本签订不平 等条约,日本关闭的国门被打开,幕府统治危机更加严重。
第21课日本明治维新课件

废除武士制,实行征兵制,建立效忠天皇的“皇军”
县
县 县
县
京 都
县 消除了地方封建割据势力, 县 县 县 加强了中央集权 县 县
县
县
大 阪
东 京
县
县
三府七十二县
县
县
经济:兴办工商业,引进西方技术,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 的发展;
1869年,日本建造的第一艘轮船 1872年,日本第一条铁路通车
被 统 治 阶 层
农
工
商
等 级 森 严 的 身 份 制 度
19世纪中叶的日本有何症状?
矛盾重重、危机重重、病入膏肓
武士
资义发展
幕府下的日本
一、幕府统治的危机——明治维新的原因
幕府的封建统 治严重阻碍了 资本主义的发 展。
导致 激化
内忧
社会矛盾
导致
加剧
外患
西方列强入侵
民族矛盾
幕 府 统 治 危 机
二、武装倒幕——明治维新的前提
1、倒幕派主要组成力量: 中下级武士、商人、资本家、新兴地主 2、决定性战役: 鸟羽、伏见战役
3、结果:
推翻了德川幕府在日本260多年的统治,成立了以 明治天皇为首的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政 府,迁都东京。
明 治 政 府
三、明治维新——内容、影响 1、时间: 1868年 2、口号: 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 3、代表人物: 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和木户孝允 4、内容 5、性质 6、影响(积极和消极的)
明治维新内容简表
项目 政治 内容
废藩置县,全国分为三府七十二县,由中央 直接治理,使日本成为天皇统治下的中央集权 制国家。 (1)废除重重关卡和行会制度,兴办工商业,引 进西方技术; (2)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县
县 县
县
京 都
县 消除了地方封建割据势力, 县 县 县 加强了中央集权 县 县
县
县
大 阪
东 京
县
县
三府七十二县
县
县
经济:兴办工商业,引进西方技术,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 的发展;
1869年,日本建造的第一艘轮船 1872年,日本第一条铁路通车
被 统 治 阶 层
农
工
商
等 级 森 严 的 身 份 制 度
19世纪中叶的日本有何症状?
矛盾重重、危机重重、病入膏肓
武士
资义发展
幕府下的日本
一、幕府统治的危机——明治维新的原因
幕府的封建统 治严重阻碍了 资本主义的发 展。
导致 激化
内忧
社会矛盾
导致
加剧
外患
西方列强入侵
民族矛盾
幕 府 统 治 危 机
二、武装倒幕——明治维新的前提
1、倒幕派主要组成力量: 中下级武士、商人、资本家、新兴地主 2、决定性战役: 鸟羽、伏见战役
3、结果:
推翻了德川幕府在日本260多年的统治,成立了以 明治天皇为首的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政 府,迁都东京。
明 治 政 府
三、明治维新——内容、影响 1、时间: 1868年 2、口号: 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 3、代表人物: 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和木户孝允 4、内容 5、性质 6、影响(积极和消极的)
明治维新内容简表
项目 政治 内容
废藩置县,全国分为三府七十二县,由中央 直接治理,使日本成为天皇统治下的中央集权 制国家。 (1)废除重重关卡和行会制度,兴办工商业,引 进西方技术; (2)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明治维新最重要的意义是使日本( B)。
A.彻底铲除了封建制度 B.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C.摆脱了殖民统治
D.实现了工业化
36
学习测评
2.阅读下面的材料: ……由于日本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大规模吸收中国文化,以
促进本国文化发展的经验,日本人把移植外来文化视为当然的 事情,只要能够适应形势,任何需要的东西都可以从海外引进, 既无顾虑也不以为耻。因此,当日本在19世纪中期开始面临西 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 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30
1890年,东京浅草 建成60米高的凌云 阁,轰动一时
31
明治时期举办的化装舞会
返32 回
课堂小结
幕府统治的危机
1.19世纪中期,幕府的封建统治阻碍 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2.日本社会内部矛盾尖锐,幕府政治 出现危机
3.日本国门被打开,幕府统治危机更 加严重
武装倒幕
1.日本社会经济状况恶化,人民反侵 略、反幕府斗争风起云涌
武装倒幕
10
德川庆喜
德川庆喜(1837—1913),德川 幕府第十五代将军,在倒幕运动中被迫 还政天皇,终结了德川幕府的统治。
11
鸟羽伏见之役
返12 回
明治维新
13
日本明治天皇
14
西乡隆盛
大久保利通
15
木户孝允
16
日本明治天皇宣布的《五条誓文》为: 1、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 2、上下一心,盛行经纶; 3、官武一途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 4、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 5、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 。
2.中下级武士、商人、资本家和新兴 地主组成改革力量,准备武装倒幕
3.武装倒幕取得胜利
1.明治维新的核心领导人
明治维新
2.明治维新的口号 3.明治维新的习活动 讨论:日、中“维新”一成一败的原因
中国光绪帝
日本明治天皇
34
史海拾贝
日本“皇军”的由来
日本皇军
35
学习测评
————吴于廑 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根据材料,请回答: ①日本对外来的文化采取的是什么样的态度? ②文中所说的日本“社会变革”主要指哪些方面?
①吸收;
②日本的“社会变革”指的是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的转 变,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军事等方面。
37
结束
38
17
日本使团出访欧美
18
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纺纱厂
19
1869年,日本建造的第一艘轮船“孝明丸”(一般称为“横滨 丸”)从筑地驶往横滨
20
1871年,日本最早的日报《横滨每日新闻》发行 图为1880年,朝野新闻社在银座成立
21
明治初期,东京的日本桥地区,街头既有马车,也有人力车、自行车
22
1872年通车的日本第一条铁路
23
1872年,三井银行的前身,三井兑换店成立
24
1870年,Mary E. Kidder在日本成立第一家面向女子教育的学校
25
明治时期的日本课堂情景
26
1877年,日本东京大学成立
27
19世纪70年代的东京银座,模仿欧洲的建筑风格
28
明治时代建立的东京上野公园
29
1878年,东京银座点亮了用电池供电的弧光灯
日本明治维新
■幕府统治的危机 ■武装倒幕 ■明治维新 ■课堂小结
1
导入
日本明治天皇
2
导入
19世纪50年代,当中国在西方列强的炮舰政策下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的时 候,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也面临丧失民族独立的危险。然而日本最终却摆 脱了不平等条约的束缚,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发展成为当时亚洲惟一民族 独立的强国。让我们一起去了解:日本是怎样推翻幕府统治,自上而下进行 社会改革的?明治政府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政策对日本国家的发展发生了 怎样深刻的影响?
3
幕府统治的危机
4
德川家康画像 德川家康(1542—1616),日本德川幕府的创建者;1600年掌握全国大权; 1603年任“征夷”大将军,开幕府于江户(今东京)。
5
日本幕府时期的骑马武士
6
幕府时期的日本纺织工场
7
美国海军在横滨登陆(1853年)
8
美国签约代表团在日本上岸(1854年)
返9 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