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墙上的斑点教案(I)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墙上的斑点教案(I)人教版
一、导入语
作者介绍、意识流文学流派的介绍:
多媒体显示: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英国著名的女作家。生于伦敦的一个书香名门之家。弗吉尼亚天分很高,从小就立志要当作家,二十二岁时开始在《泰晤士报文学增刊》等报刊上发表文章。她的主要文学成就在于小说——她是“意识流”文学的开创者之一,这方面的小说代表作有《雅各的房间》(1921)、《黛洛维夫人》(1925)、《到灯塔去》(1927)、《海浪》(1931)等。在小说创作之余,她还写了大量的文学评论,收入《普通读者》(1925)和《普通读者二集》(1932)等书之中,此外,她的作品还有传记和女权问题论著《自己的一间屋》(1929)。
教师介绍:1882年,弗吉尼亚·伍尔夫生于伦敦,父亲斯蒂芬爵士是一位学识渊博、颇有声望的哲学家和评论家。弗吉尼亚自幼身体孱弱,未上学,在家跟着父亲读书。当时许多学者名流是她家的常客。家境的富裕、父亲的博学、家藏书籍的丰富以及学者名流的影响熏陶,使她具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和细腻敏感的性格。1904年父亲去世后,她迁居伦敦文化区布卢姆斯伯里,后来她的家就成了“布卢姆斯伯里团体”的活动场所。这个文学团体的成员时常在一起讨论问题,反对当时的社会风尚,反对文学艺术方面的清规戒律,提倡自由探索。这个团体不仅对她本人后来的创作思想和创作技巧有影响,而且对两次大战之间的英国文化生活和思想生活都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1912年,弗吉尼亚与伦纳德结婚。在丈夫的鼓励下,伍尔夫开始创作小说。1917年,夫妇俩在自己的寓所楼下创立了“霍格斯出版社”,出版了一些十分重要的作品,包括伍尔夫自己的一些作品。T·S·艾略特的一些早期诗集和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一些短篇小说。伍尔夫自幼精神比较脆弱,精神分裂症曾多次发作。进入30年代之后,病情日益恶化,但她仍奋力写作,经常在一本书写完之前就开始酝酿新作,但每写成一部作品总是感到不满意,情绪时常处于困惑和消沉的状态。1941年3月,伍尔夫由于对刚完成的小说《幕间》不满意,又因为“二战”战火已燃烧到英国,更由于她确信自己的精神分裂症即将复发,便留下一纸绝命书,感谢丈夫多年对她的关怀和照顾,随后就投河自尽。
关于意识流文学
多媒体显示并讲解:20世纪20年代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崛起的新流派。因直接再现精神生活世界,强调描写人的意识潜流而得名。它是西方作家在深重的现实面前,普遍感到悲观、孤寂,并接受当时哲学界推行的非理性主义影响而产生的。它着重描写人的意识活动,发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取消传统小说的故事情节,打破时空的局限,以意识流动为结构;采用象征、暗示等手法,透视人物内心奥秘。在表现手法上,意识流作家较多地采用了内心独白、时序颠倒的叙述方法;象征性的艺术结构;自由联想;类似蒙太奇的衔接技巧;语言形式的离奇的试验以及舍弃标点符号等等。由于意识流小说家的主观性和片面性,使得他们的小说走到荒谬绝伦的地步,而终于衰落下来,被其他艺术流派所代替。但是,作为一种艺术手法来说,“意识流仍有其可取之处。意识流小说能打破界限,进行立体交叉式的叙述,在有限的篇幅,短暂的时间内,反映出人物思想活动的全过程,因而具有较大的浓缩性凝聚力。
二、归纳提要
1.学生在第一课时预习的基础上,概括本篇小说的内容提要。
示例1:这是一篇很奇特的小说。女主人公冬日里坐在壁炉前吸烟,透过烟雾,看到墙上的一个斑点。她反复猜想着它是什么,于是无数“无意识的幻觉”像潮水一般“一哄而上”。它究竟是什么,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借此显示精神世界纷繁复杂的意识流动。作者一贯认为,艺术的任务不是再现客观世界,而是表现客观世界在人的心理意识中的反映,表现感情、感觉、联想、想像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这种艺术主张在这篇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示例2:作品以内心独白的形式写一个女士由墙上的一个斑点所引发的种种联想:她想到生命的神秘,想到人生的无常,想到莎士比亚,想到法庭上的诉讼程序等,最后又回到那个斑点本身,那个斑点不过是只爬在墙上的蜗牛。
示例3:从叙事的角度看,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自然段,以内心独白的方式,通过回忆交代了发现斑点的时间、当时的情形、斑点所在的位置、斑点的运动及颜色等情况。第二部分先写猜测斑点是否是钉痕及由此推测所引发的联想;再猜测是否是花瓣的印痕及由此猜测所引发的联想;然后猜测斑点是古冢还是钉头所引发的联想。第三部分写认清斑点,原来是只爬在墙上的蜗牛。
(还可以有很多的示例,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多角度地理解课文)
2.理解墙上斑点的象征意义和作用。
示例1:斑点是生活的某种象征或暗示,作者想探索生活的真相、真谛,生活究竟是什么呢?作者展开了一系列的想像,从古到今,上下求索。也许本来觉得这个斑点是多么的神秘,多么的深奥,于是费了那么多的心思去解释,待她走近一看,原来是只蜗牛。也许生活就这么简单,这么可笑,也许我们的探索还只能永远停留在它的表面。
示例2:“墙上的斑点”在文章中反复出现,达九次之多,它是作者联想和想像的一个触发点和起点。比如第二段,作者把斑点想像成一只钉子留下的痕迹,又由钉子想到钉子的用途——挂油画,又由此想到房主人等等。文章开头写看到一个斑点,最后点出是蜗牛,首尾呼应。因此可以把斑点看成是作者意识流动的一条联想的线索,也正因为有了这条线索,才使得整篇文章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
示例3:作者对墙上的斑点的最初猜测是钉子,而最终告诉我们的是蜗牛,在英文里,钉子(nail)和蜗牛(snail)只有一个字母“S”的差别,我以为这是作者预设的一个讽喻,是作者美学思想与人生观念的反映。在作者看来,墙上的斑点究竟是什么毫无意义,它与一切具体事物的联系也并不重要。真正有意义的或者说至关重要的是它所激起的人的意识活动与意识反应。这实际是在证明,人的精神活动比枯燥的现实更丰富、更生动、更重要。
示例4:“墙上的斑点”虽然本身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但它是作者意识流产生的触点和起点,即由“斑点像什么”或“如果它是什么”来引发作者的意识。结构上,由于“墙上的斑点”的间隔性出现,使得文章张弛有度,伸缩自如。
三、品味课文,随感随录
默读品味课文,在哪些地方有自己的感悟,随手作下点评或批注。
示例1:“只有充塞着光亮和黑暗的空间,中间隔着一条条粗大的茎干,……玫瑰花形状的斑块,随着时光的流逝,它会越来越清楚、越——我也不知道怎样……”引申联想、想像。
示例2:“所有这一切历史的虚构是多么沉闷啊!……连那些真诚地相信自己不爱听别人赞扬的谦虚而灰色的人们头脑里,也经常会产生这种想法。……”注意连贯、变换而引申生发出来的线索,把握思路的连续性。
示例3:“世界会变得多么闷人、多么浮浅、多么光秃、多么凸出啊!”怎么会变得“凸出”?因为背景突出主体消隐了。
示例4:“生命是多么神秘;思想是多么不准确;人类是多么无知……和我们的文明相比,人的生活带有多少偶然性啊……”这段话深刻表现了现代西方人难以把握自己命运的情怀。我们知道,意识流小说是上世纪20年代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崛起的新流派。它是西方作家在深重的现实面前,普遍感到悲观、孤寂,并接受当时哲学界推行的非理性主义影响而产生的。弗吉尼亚·伍尔夫时时处于一种封闭孤独的心理状态,时时感受到命运的不确定性的思想意识,由此可以推断出。
“这种情形就像坐火车一样,我们在火车里看见路旁郊外别墅里有个老太太正准备倒茶,有个年轻人正举起球拍打网球,火车一晃而过,我们就和老太太以及年轻人分了手,把他们抛在火车后面”。这段话说明生活是多么的不可捉摸,难以把握,人与人之间是多么的飘忽不定,生活中充满了偶然和碰巧。
示例5:在这篇小说中,作者大量运用了色彩词,而且基本上是冷暖两色交替出现。请看开头一段:作者先连用了四个“红”:“黄色的火光”(通常人的视觉中“火光”也是一种“红”)“火红的炭块”“鲜红的旗帜”“红色骑士”;接着便出现两个“黑”:“黑色岩壁”“呈暗黑色”。“红”与“黑”分属冷暖色调中的两个极致,它们先后出现,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预示着作品中涌动着两种对立的情感:亢奋与压抑,渴望与沉沦,开放与封闭,自由与禁锢,即作者说的“兴奋或痛苦的思想”。可以说,开头出现的这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