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哲学_中庸杠杆天下万物和谐生辉_黄智平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仲尼曰: “君子中庸, 小人反中庸。君 不偏向这两者中的某一方, 成为 具 有 “不 人与自然的关系, 而是要解 决 人 的 精 神
子之中庸也, 君子而时中; 小 人 之 中 庸 偏不倚”的心灵通道。可见, 历 史 上 以 元 价值的来源问题, 也就是对 如 何 处 理 人
也, 小人而无忌惮也。”“中庸之道”即“不 结为代表的半归隐文化人格 的 思 想 核 心 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探究。
ຫໍສະໝຸດ Baidu
的定位及期待》《高中生作文理性升格的 了全方位影响的却是孔子哲学, 教育者 文借曾皙之口 , 来表达孔子的 “天人 合
04
总体构建》两文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得出 有必要让学生对孔子的哲学思想有一个 一”的哲学观:
这样的结论: 要使高中学生的作文传达 初步的了解, 逐步解读孔子哲学。
( 曾 皙) “莫 春 者 , 春 服 既 成 , 冠 者 五
步努力方向还没有明确, 这都 说 明 我 们 有潜移默化的提高。所以沈从 文 荐 书 这 了。汪曾祺说, 他 在 1946 年 以 前 写 的 作
的作文教学工作还没有最后完 成 。 如 果 一 写 作 的 教 学 环 节 可 以 说 是 “一 石 多 品, 几乎全都是沈从文寄出去的。他这辈
学生的文学鉴别能力没能提高 , 那 么 他 鸟”。
时候, 来到了地理特征既不 宏 大 也 不 苍 论基础。“天人合一”主要阐明 人 与 自 然 灾, 人类的千年文明也将毁 于 一 旦 。 因
凉 的 “浯 溪 ”, 却 能 够 把 权 势 之 争 忘 却 在 的关系, 人在自然与宇宙中的位 置 , 反 对
( 下转第 8 页)
05
哲 思 广 角
名 家 巡 礼
2.中庸之道的历史意义
中国的建筑讲究对称美, 齐白石 画 虾 , 以 维、孟浩然向我们走来, 用他们 抒 情 的 笔
孔子“中庸之道”思想 对 中 国 的 历 史 浓墨横笔将虾眼画得非常突 出 , 极 为 精 为后人留下了“澄江静如练”、“坐 看 云 起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主要体 现 在 两 个 方 神 ; 删 繁 就 简 , 虾 的 腿 仅 画 五 条 , 更 为 生 时”的美丽画卷。
互 谦 让 , 文 明 处 世 , 礼 貌 待 人 , 人 们 就 会 约束自己 , 以“礼”要求自己, 为士 阶 层 活 一”, 才能够自觉自愿消解人 与 自 然 的 对
减少摩擦与争斗, 化解社会矛盾, 实现人 跃在历史的舞台上提供了条件, 为中国 立。
们的和谐相处。
封 建 社 会 的 “礼 治 ”准 备 了 前 提 。
而哲学是人的智慧之门, 提升学生 《论语》篇目 《季氏将伐颛臾》《子路、曾
孔子在与学生的闲谈之中, 有意识
的思想首要一步就是让学生学会如何敲 皙 、冉 有 、公 西 华 侍 坐 》,较 为 集 中 地 承 载 地 导 入 了 自 然 之 美 , 把 命 题 “理 想 志 趣 ”
开 “智 慧 之 门 ”, 给 学 生 灌 注 正 确 的 世 界 了孔子的哲学思想。
阶 段 是 一 个 人 初 步 形 成 世 界 观 的 时 期 , 夫 如 是 , 故 远 人 不 服 , 则 修 文 德 以 来 之 。 本质力量的观照, 其本质就是 “天人 合
是一个人初步形成对世界独特评价体系 既来之, 则安之。
一 ”。
的时期。作为学生的塑造者, 尤其是高中
由 此 我 们 可 以 看 出 孔 子 以 “礼 ”治 国
于 礼 ”, 并 进 一 步 提 出 了 “正 名 ”的 主 张 , 作人一生的最完满。
也就是: 人不能违背自然规律, 不能
即“君君, 臣臣, 父父, 子子”, 也就 是 要 以
“居 中 ”的 思 想 发 展 到 宋 代 , 呈 现 过 超 越 自 然 界 的 承 受 能 力 去 改 造 自 然 、征
思
哲 高中作文理性升格之三
·
———
然之使继之使观 想
后心其以口其书
大 可
以
,
意精。言须 皆思 皆先
有 得
若 出
,
朱尔 于
熹。 吾
若熟 境
出读
于 吾
,
界
思 广
孔子哲学:中庸杠杆天下
角 万物和谐生辉
!湖北 /黄智平
从 《高中语文课堂结构中教师角色 经》, 而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观念产生
《子 路 、曾 皙 、冉 有 、公 西 华 侍 坐 》一
第一, 为在山水自然中陶冶性情提
则止”, 即因应时变, 或见或隐。
族, 一个血气不足的民族。
供了理论依据, 是山水田园诗人出现的
孔子的中庸哲学从本质上讲就是平
( 3) 默 化 为 书 法 、建 筑 、美 术 等 艺 术 理论前提。孔子告诉子孙们 人 在 自 然 中
衡哲学, 既是一种思想方法, 又是一种行 的规范, 形成独有的审美标准。
因此, “天人合一”思 想 的 实 质 是 自
第 二 , 孔 子 特 别 重 视 “礼 ”在 “中 庸 ”
( 2) 促使人的惰性思想的生成, 积极 然界与人的精神的统一, 道德理性与自
中 的 意 义 和 作 用 , 要 求 “君 子 之 行 也 , 度 进取精神不足, 把甘于居中 不 好 不 坏 当 然理性的一致。
拿到自然美和人的思想这一框架中加以
观和方法论。
《季氏将伐颛臾》这样记载孔子的思 论证。曾皙所描绘的“暮春郊游图”是一
对提升学生哲学思想的再认识
想:
种人格的比拟, 从山川草木作为人的背
高中阶段是人的心灵逐渐走向成熟
有国有家者, 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患 景中获得人的自身价值的审美意义, 是
的过渡阶段, 从人的全面发展来看, 这个 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 和无寡, 安无倾。 审美主体对对象的观照显示出来的自 身
中 国 哲 学 的 萌 芽 可 以 追 溯 到 《易 子的“礼治”是其“中庸之道”的反映。 进一步的延伸与拓展。
一 、探 究 “中 庸 之 道 ”
脑后, 因为浯溪不是极度得意之人最佳 把天与人割裂开来, 对立起来。孔子的
1 . “中 庸 之 道 ”的 本 原
处所, 也不是隐士的最佳避世之 地 , 而 是 “天 人 合 一 ”观 念 , 其 本 义 并 非 直 接 讨 论
子为别人寄稿子用去的邮费也是一个相
的眼界就不会高远, 作品立意的境界就
平 时 阅 读 教 学 与 写 作 教 学 “两 张 当可观的数目了。”向学生推荐适当的报
会处于坐井观天的地步; 如果 教 师 的 评 皮”。一般来说, 阅读教学力求微观, 整体 刊杂志 ; 也可以向报刊杂志推 荐 学 生 稿
语尚不足使学生明白, 那么教师的批改 理解意识淡薄; 学生习作过程却需要整 件, 在可能的情况下把学生文学作品结
面:
动。齐老笔下的“虾”, 既让人感到生命力
第二, 引起人类对自身 、对 宇 宙 的 思
( 1) 对民族行为起了规范与导向作 的存在, 又让人体会到苍劲有力的笔法 考。自然是博大的, 而人太渺小了, 人在
用, 使温和谦让的性格成为普遍的民族 和浓淡干湿变化的艺术美感。
大自然中只不过是沧海一粟而已! 陈子
性格。
二 、探 究 “天 人 合 一 ”
昂悲伤地吟道: “前不见古人, 后 不 见 来
第一, 对士人格的导向作用。比如,
1 . “天 人 合 一 ”的 本 原
者。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自然
唐朝诗人元结在仕途之路愈走愈逼仄的
“中庸之道”是“天人合一 ”存 在 的 理 又是冷酷的, 它一发怒, 人类将 有 灭 顶 之
的准确位置: 人是自然的朋友, 自然是人
为准则, 更是一种理想目标。作为一种思
中国的艺术讲究 “不 全 不 粹 不 足 以 的精神依恋之乡, 它给人类 提 供 一 个 和
想方法, 它能使人适其“度”; 作 为 一 种 行 为美”, 崇尚“虚实结合, 虚实相 生 ”, 不 求 谐的环境, 让人类享受萋萋的芳 草 , 漫 步
第一, 孔子在强调个人修养方面特 即: 温和而严厉, 有威仪而不凶猛, 庄严 的低级存在。孔子的这一哲学观显出的
别注重行中庸之道。在他看来, 人与人相 而安详。在孔子的引导下, 在中庸之道教 是人对于自然万物在精神价 值 上 的 统 一
处, 行中庸, 遇事心平气和, 包容共 济 , 相 化 之 下 , 传 统 的 中 国 男 性 以 “谦 谦 君 子 ” 和在宗教情感上的尊重, 认 同 “天 人 合
08
学生的作品一旦完成 , 如 果 教 师 的 的评语就通过经典作品的配合 达 到 了 浮 很大的鼓励。多年以来, 沈从文就干着给
评语尚不足使学生明白, 如果学生的作 雕般的凸显效果; 通过自己作品和经典 别人的作品找地方发表这种事。经他的
品鉴别能力没有提高, 如果学生的下一 作品的对照, 学生的鉴别能力自然还会 手介绍出去的稿子, 可以说是不计其数
精髓是把狼变成羊, 再强悍的精神一旦 更符合人类的需要, 也使自然万物得以
第三, 孔子对待出 仕 的 态 度 十 分 鲜 经 过 “中 庸 ”的 过 滤 , 男 人 就 变 成 了 女 人 生长。
明 , “宁 武 子 , 邦 有 道 , 则 知 ; 邦 无 道 , 则 的白马王子“张生”, 软弱、胆小、懒惰。男
2.天人合一的历史意义
愚。其知可及也, 其愚不可及也”。与因政 人的美德不是勇猛和才干, 往往 是 平 庸 。
“天人合一”的哲学观 对 后 代 的 影 响
治 理 想 没 有 实 现 而 隐 居 深 山 的 伯 夷 、叔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 中庸 之 道 本 身 就 主要有两个:
齐 显 然 不 同 , 提 出 “可 以 仕 则 仕 , 可 以 止 是一种精神桎梏, 促成了一 个 积 弱 的 民
可 见 , 教 材 是 学 生 了 解 “中 庸 之 道 ”
语 文 教 师 肩 负 着 学 生 “成 人 ”的 责 任 , 不 的政治主张。孔子反对战争, 在孔子看 “天人合一”哲学观的窗口。
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 更应该是学生精 来, 战斗着的双方始终处在矛盾的两极,
迁 移 探 究 “中 庸 之 道 ”、“天 人 合 一 ”
基本上没有意义, 那么学生的这次作文 体构思, 宏观组织, 阅读教学不能服务写 集出版, 让他们与创作结缘, 把他们的读
训练目的是否达到, 实际上一 笔 “糊 涂 作, 使阅读与写作割裂; 二者只有 进 一 步 书人、文化人心态尽早培养出来。在目前
科学的理性精神, 教育实施者必须形成
以教材为蓝本初步认识孔子哲学 六人, 童子六七人, 浴乎沂, 风乎舞雩, 咏
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 且有一套完整的
孔子哲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 “中 而归。”
教育体系。
庸 之 道 ”“天 人 合 一 ”。 高 中 教 材 入 选 的
夫子喟然叹曰: “吾与点也! ”
神的导师, 要确立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 无休止的打斗只能使矛盾升级、恶化, 不
在通过教材初步了解 “中庸 之 道 ”、
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己任的思想, 使学 可能使矛盾得到解决。解决矛盾只能采 “天 人 合 一 ”的 基 础 上 , 教 师 可 以 引 导 学
生对社会有一定的评价能力。
取“折中”的办法, 那就是“礼”。因此, 孔 生查阅相关资料, 对孔子的哲学思想 作
偏 不 倚 ”, 是 孔 子 哲 学 的 核 心 , 是 孔 子 处 是“中庸之道”。
在孔子看来, 天地万物是人宗教观
世所遵循的最基本原则。主要体现在三
第二, 对民族精神的导向作用。孔子 念的来源, 是落实人的宗教情感 的 对 象 ,
个方面:
“温 而 厉 , 威 而 不 猛 , 恭 而 安 ”( 《述 而 》) , 而不是与人对立、由人类所征服 、无 理 性
礼为规范, 衡量人们的等级名分 , 以 使 人 “极 ”的 倾 向 , 其 标 志 就 是 朱 、程 理 学 的 服自然、破坏自然 , 而只能在顺 从 自 然 规
们的等级与其名分相当。名分相当, 就合 “存天理, 灭人欲”思想的出现。“居中”的 律的条件下去利用自然, 调整自 然 , 使 之
乎礼, 也就是“中正”。
为准则, 它能使人合于“礼”; 作 为 一 种 理 逼肖, 却求“神似”, 追求“似与不似 之 间 ” 于绿茵之间, 荡舟于波光粼粼的 湖 上 , 让
想目标, 它则帮助人们体认 并 受 用 宇 宙 的奥妙。这一艺术观的实质 是 暗 合 了 中 人类放纵激情, 感受自然的温柔。沿着孔
自然的和谐之美。
庸“不愠不火, 若有若无”的思想。 比 如 , 子 的 足 迹 , 谢 灵 运 、谢 眺 向 我 们 走 来 , 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