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哲学_中庸杠杆天下万物和谐生辉_黄智平
中国哲学人生境界的三个层次
中国哲学人生境界的三个层次摘要:一、引言:中国哲学与生活境界的关系二、中国哲学人生境界的三个层次:自然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1.自然境界:顺应自然、无为而治2.道德境界:践行道德、关爱他人3.天地境界:天人合一、万物共生三、每个层次的哲学思想代表及实践意义1.自然境界:道家哲学,代表人物老子、庄子2.道德境界:儒家哲学,代表人物孔子、孟子3.天地境界:禅宗,代表人物慧能四、结论:中国哲学人生境界对现代人的启示正文:中国哲学源远流长,其思想内涵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和精神世界。
在众多哲学流派中,人生境界的讨论一直是哲学家们关注的焦点。
从自然境界到道德境界,再到天地境界,中国哲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考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方法。
首先,自然境界是中国哲学人生境界的第一个层次。
这一境界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代表性的哲学流派是道家。
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和庄子都主张人应顺应自然的规律,不强求、不执着,从而获得心灵的宁静和自由。
在现代社会中,自然境界启示我们要尊重自然、保护环境,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其次,道德境界是第二个层次。
这一境界强调践行道德、关爱他人,以儒家哲学为代表。
儒家认为,人应当遵循道德规范,关爱他人,积极投入到社会事务中,以实现社会和谐、共同进步。
儒家哲学的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都主张仁爱、忠诚、孝顺等美德,这些美德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道德境界提醒我们要关注他人,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以建立一个更加美好、公正、和谐的社会。
最后,天地境界是中国哲学人生境界的第三个层次。
这一境界追求天人合一、万物共生,以禅宗为代表。
禅宗认为,人应当超越自我,达到与天地万物相融的境界,实现心灵的彻底解放。
禅宗的代表人物慧能提出“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强调内心的清净和超脱。
在现代社会中,天地境界启示我们要树立全局观念,关注万物共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总之,中国哲学人生境界从自然境界、道德境界到天地境界,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逐步提升人生价值的路径。
《论语》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的人生哲学
国际责任
孔子认为,一 个仁爱的人要 达到“仁”的境界, 就要有“平天下 之志”,即承担 起国际责任。
孔子认为,一个 国家要强大,必 须要有“平天下之 志”,即承担起国 际责任,为世界 和平与发展作出
贡献。
孔子认为,一个 君主要有“平天 下之志”,即承 担起国际责任, 才能成为一个真
正的仁君。
孔子认为,一个 国民要有“平天下 之志”,即承担起 国际责任,才能 成为一个有道德、 有文化、有责任
智之明
孔子强调修身 养性,认为智
是明理之道
孔子认为智者 能够洞察事物 的本质和规律, 从而更好地指 导自己的行为
孔子提倡学思 结合,认为只 有不断学习思 考才能获得真
正的智慧
孔子强调智者 应该具备宽容、
谦虚、谨慎等 品质,以更好 地发挥自己的
智慧
第三章
齐家之法
孝敬父母
孔子认为孝敬父母是家庭和睦的基础,是家庭道德的核心。 孔子提倡尊敬父母,强调子女应该尽心尽力地照顾和服侍父母。
治国之策
为政以德
孔子主张以德治国,认为君主应该 以道德教化为治国之本。
孔子提倡“仁爱”思想,认为君主应 该关爱百姓,以民为本,以人民的 利益为出发点来制定政策。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孔子认为,为政者应该具备高尚的 道德品质,通过自身的行为示范来 影响和教化百姓。
孔子强调“礼乐”的重要性,认为礼乐 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和谐的重要手段, 应该通过礼乐教化来提高人民的道德 水平。
民族融合
孔子认为,一个国家应该尊重和包容不同民族的文化和传统,促进民族间的交流和融合。
孔子强调,一个国家的领导者应该具有宽广的胸怀和高尚的品德,以引领国家走向繁荣 和稳定。
孔子中庸的名词解释
孔子中庸的名词解释中庸,是指孔子《中庸》一书的名词解释。
《中庸》是孔子的弟子孟子整理的一部名著,又称为《大学中庸》。
这部书以中庸为核心思想,论述人的修养、行为准则、为政之道等多个方面,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庸一词的解释,从字面上来看,即为“中”和“庸”两个字的合成。
其中,“中”意为中间、平衡,代表着恰到好处、不偏不倚的状态;“庸”意为平常、常态,传达了一种恒久不变的意境。
因此,中庸的意思就是在平衡与常态中寻找并保持正确的状态。
在《中庸》一书中,这个概念被进一步阐释为:人的思想行为应当与天地之道一致,均衡而恒定。
中庸的思想内涵可以从修养、行为准则和为政之道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首先,中庸对于人的修养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孔子认为,人的修养应当始于内心的平衡与积极向上的品质。
在《中庸》中,他说道:“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 这句话表明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即人应当以真诚为基础,与天地自然相合。
中庸思想要求个体在修养自身时,要做到郑重诚信、谦虚谨慎,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一切事物。
这种修养既是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他人的尊重。
其次,中庸提出了行为准则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人的行为应当遵循一定的道德准则,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在《中庸》中,他强调了仁义、诚实、敬畏等道德价值观念的重要性,并主张通过行持之以恒来培养这些美德。
他认为,只有通过与他人交流对话、关心他人利益,才能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繁荣。
第三,中庸还对于为政之道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孔子认为,为政者应当找到一种恰到好处、平衡的方式来治理国家和处理政务。
在《中庸》中,他提到了“得其平”、“兼爱”等重要观点。
他认为,一个良好的政治领导者应当具备均衡的状态,既能应对各种重要问题,又能兼顾各方利益。
同时,他主张政府应当以人民为中心,关注人民的利益与福祉,实现政治的公正和社会的稳定。
总之,中庸作为孔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修养、行为准则和为政之道等方面都提出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庸思想与社会和谐
中庸思想与社会和谐中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重要思想,它对于社会和谐的实现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为一个传统文化学者,我对中庸的研究心得如下。
一、中庸的内涵与意义中庸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之一,它强调的是人的心性的平衡与调和。
中庸不是指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平庸,而是指人的心性的平衡与和谐。
在中庸思想中,人应该追求心性的平衡,不偏不倚地处理各种事物,达到一种内外统一、和谐共生的境界。
中庸思想对于社会和谐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各种差异和冲突,而中庸思想强调的是人的平衡与调和,可以帮助人们化解冲突,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只有当每个人都能够追求中庸,平衡自己的心性,才能够实现社会的和谐。
二、中庸思想与个人修养中庸思想对于个人的修养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中庸思想中,个人的修养是追求心性的平衡与和谐。
个人应该遵循“不偏不倚”的原则,不偏不倚地处理各种事物,不偏不倚地对待他人。
只有当个人能够实现心性的平衡,才能够达到身心的和谐。
个人的修养不仅关乎个人的发展,也关乎社会的和谐。
一个修养良好的个人能够以身作则,对他人起到积极的影响,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因此,中庸思想对于个人修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中庸思想与家庭和谐中庸思想对于家庭的和谐具有重要的影响。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的和谐关系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和谐。
在中庸思想中,家庭的和谐是追求心性的平衡与和谐。
家庭成员应该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不偏不倚地处理各种家庭事务,达到家庭的内外统一、和谐共生的境界。
中庸思想强调的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平衡与和谐,不偏不倚地对待家庭事务,不偏不倚地对待家庭成员。
只有当家庭成员都能够追求中庸,平衡自己的心性,才能够实现家庭的和谐。
四、中庸思想对于社会的和谐具有重要的作用。
社会的和谐是指社会中各个成员之间的平衡与和谐。
在中庸思想中,社会的和谐是追求心性的平衡与和谐。
社会成员应该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不偏不倚地处理各种社会事务,达到社会的内外统一、和谐共生的境界。
《中庸》白话文:悟得中庸道,和天地齐位,可化育万物
《中庸》白话文:悟得中庸道,和天地齐位,可化育万物中庸作者:孔伋《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
作者为孔子的孙子名叫孔伋,字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
孔伋与孔子、孟子、颜子、曾子比肩,共称为五大圣人。
孔伋在儒家学派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上承孔子中庸之学,下开孟子心性之论,并由此对宋代理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因此,北宋徽宗年间,子思被追封为“沂水侯”;公元1330年(元朝文宗至顺元年),又被追封为“述圣公”,后人由此而尊他为“述圣”。
《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
《礼记》是古代一部重要的汉民族典章制度书籍。
为战国时子思作。
全篇以“中庸”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和修身做人的道理。
宋代理学家朱熹把它与《大学》、《论语》、《孟子》并列为“四书”。
中庸之道亦被古人称为中道或中和之道。
何谓“中庸”?汉儒郑玄说“名曰中庸,以其记中和之用也。
庸,用也。
”,最通俗的解释即,去两端,取中间;用朱熹所做《中庸章句》的说法,即其师程颐所说的“不偏之为中,不易之为庸”。
朱熹又自注“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
庸,平常也”。
中庸就是即不善也不恶的人的本性。
从人性来讲,就是人性的本原,人的根本智慧本性。
实质上用现代文字表述就是“临界点”,这就是难以把握的“中庸之道”。
《中庸》是人生的大道,是事业成功、生活与健康的根本理论,基本包含三层意义。
第一层意义:中不偏,庸不易。
是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
这就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
孔子有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第二层意义:指中正、平和。
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乐太过,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
所以月牙山人说:只要保持一颗敬重或者敬畏的心,中正、平和就得以长存,人的健康就得以保障。
第三层意义: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即中用的意思。
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要在其位谋其职。
《中庸》哲理探索:人生态度与处世智慧
《中庸》哲理探索:人生态度与处世智慧中华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一直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儒家典籍中最具代表性的之一便是《中庸》。
《中庸》作为儒家经典之一,探讨了人生态度与处世智慧的重要性。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寻《中庸》所蕴含的哲理,以及它对于人们的启示和指导。
1.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庸》中,孔子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这一理念强调了个人修身、家庭和谐、国家治理,从而达到天下太平的目标。
在个人修身方面,我们应该注重内心的修养,修正我们的行为和言辞,以做到言行一致,举止得体。
同时,儒家思想也非常注重家庭和谐,强调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和体谅,共同努力维护家庭的和睦。
而治国平天下,则强调了君臣之间的和谐合作关系,以及国家治理的责任和方法。
这一理念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无论是个人修身,还是家庭和社会关系,都需要我们积极付诸行动。
2. 兼爱与仁心在《中庸》中,孔子提出了“兼爱”与“仁心”的重要概念。
兼爱指的是对所有人都应持有平等的爱和关怀之心,不分别对待。
而仁心则强调了善良和怜悯之心,对他人的困境和苦难保持同理。
这两个概念的提出,反映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即发扬人文精神、倡导仁爱之心。
在现代社会,我们常常容易被功利主义和自私自利的思维所困扰,忽视了对他人的关心和帮助。
然而,《中庸》通过提倡兼爱和仁心,提醒了我们重拾人性之善,以及在人际关系中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
3. 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中庸》这一经典强调了“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主张在各种事物和情况中,保持适度和平衡,不偏不倚。
孔子认为,任何极端的追求都是不可取的,而应该以中庸之道为准则。
这一思想启示我们在人生的种种选择和抉择中,不盲目跟风,不过度追求极端,而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度和平衡的态度和行动方式。
这种中庸之道的理念,不仅能够让我们更好地应对外界变化和挑战,也能够让我们的生活更为和谐和美好。
4. 诚实守信与道德修养《中庸》中,诚实守信与道德修养被看作是人际关系、社会发展的基石。
儒家思想与社会公共治理中庸中的治国智慧
儒家思想与社会公共治理中庸中的治国智慧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思想就是中庸。
中庸被视为一种治国智慧,它强调平衡、和谐以及适度。
在社会公共治理中,中庸思想的应用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帮助国家实现稳定、繁荣和公正。
1. 中庸思想的核心理念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是人的完美发展与和谐相处。
中庸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主张在人与社会之间找到适当的平衡点。
中庸追求的是合适的中间状态,既不偏激、过度,也避免了过度保守、退缩。
这种平衡的状态能够带来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
2. 中庸在政治治理中的应用中庸思想在政治治理中被广泛运用,尤其是在社会公共治理方面。
中庸认为,领导者应该保持稳定和平衡的态度,既不偏袒一方,也不偏离中立。
在决策过程中,中庸强调适度和谨慎,避免极端的政策和行动,使社会能够保持稳定和平衡发展。
3. 中庸与社会公共治理的适应性中庸思想与社会公共治理的适应性是其成功的关键。
社会公共治理需要考虑各个不同群体的需求和利益,并在其中找到适当的平衡点。
中庸思想能够帮助领导者处理各个群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推动社会公共事务的公正与平衡。
4. 中庸思想与权力分配在社会公共治理中,权力分配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中庸思想主张权力分散和平衡,以避免权力的过度集中和滥用。
通过建立权力制衡的机制,可以确保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权力相对平衡,以及为社会公共治理提供一种制约与平衡的机制。
5. 中庸思想与社会和谐儒家思想强调社会和谐,并将中庸视为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
在社会公共治理中,中庸思想的应用能够帮助解决不同群体之间的矛盾,推动各方面的协调与合作。
通过平衡各种利益和需求,社会能够达到相对稳定、和谐的状态,实现持久的发展。
6. 中庸思想的现代价值中庸思想虽然诞生于古代,但其思想内涵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问题时,中庸思想提醒我们保持冷静与理性,寻求平衡与和谐的解决方案。
这种思想不仅适用于国家治理,也适用于组织管理、家庭和谐等各个领域。
孔子中庸思想的诠释及其现代意义)
!"#!孔子中庸思想的诠释及其现代意义谢金林江萍菊摘要:“中庸”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孔子称“中”为“无过无不及”,这并不仅仅是方法上的适中。
“无过无不及”是在长期教化过程中,主体逐渐泯息个性之中的偏颇,摆脱物欲的蒙弊,提升生命的本质,使个性情感上升为普遍的道德情感之后而获得的一种情感和行为的合适感。
“中庸”不是方法上的折中,而是生命的品质、智慧的圆通。
“中庸”思想昭示了德行与德性的一致,对现代道德建设有着极其重大的启示和教育意义。
关键词:中庸诠释现代意义中图法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中庸在中国传统哲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学术界长期以来对这个问题阐述极多,不足之处是大多从“无过无不及”这一层面,也即中庸辩证法方面去理解。
这种理解缺乏对生命的关怀,价值的追问,没有从更深层次的意蕴上去发掘中庸之真正涵义,无法解释孔子何以称“中庸”为“至德”。
我们认为,只有从品质出发,站在人生境界的高度,才可以更好地剖析中庸这一思想的真正内涵,汲取其思想内在精华,阐发其现代意义。
中庸:生存智慧的圆通、德性与德行的致一一、中中庸思想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左传》、《国语》,有多条记载。
殷商时期,《尚书·盘庚》载“各设中于乃心”。
“中”指的是一种状态。
以后,“中”逐渐与道德联系在一起,取得了伦理学的意义。
《书》中此类用法主要有这么几条:“咸庶中正”(《吕刑》)、“作稽中德”(《酒诰》)、“王懋昭大德,建中于民,以义制事,以礼制心”(《仲虺之诰》)。
《易经》载:“中行独复”,“得尚于中行”。
“中”被引伸为情感和行为的合适状态。
孔子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称“中”为“无过无不及”。
对这种“中”,孔子倍加赞赏,并身体力行。
在待人方面,孔子“温而厉,威而不猛”;在待物方面,“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在处理生死问题方面,孔子“见危授命”,“危邦不入”;在审美方面,孔子赞同“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孔子哲学:天下大同
孔子哲学:天下大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的重要讲话,深刻剖析了孔子哲学和儒学精神在今天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稳定和平的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
我们要响应党的号召,致力于孔子哲学思想的学习、宣传、研究和时间,以修身齐家为本,弘扬孔子大道,继承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一、从《中庸》看孔子的哲学思想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中庸是孔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庸思想即是儒家道德修养最高境界;也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普遍方法论原则。
这其中包含两个基本点:“中”与“和”,密切相连,中庸就是一种执着而不偏执的思维方式,是一种折中调和的思想。
调和与均衡无论在人类社会还是自然界,都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状态。
传统的中和观念在孔子那里得到了升华,从而形成“中庸”范畴。
在《论语》中,孔子提出了“中庸”的概念,以表达自己的伦理思想和哲学方法。
《论语·雍也》说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这一思想就是孔子对以前“中和”观念的继承和发展。
中国封建社会集权的等级政治又造成了中庸的圆滑处事的特性。
但同时,儒家的中庸哲学也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兼人载物、厚德宽容、勇敢独立、求知求实等等的优秀品格,这些都是民族精神的菁华,是真正的中国之魂。
今天,当我们大力提倡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塑造中华民族新精神时,我们尽可以弘扬儒家的中庸文化。
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建构起一种新的中庸哲学、塑造一种新的中庸精神。
二、孔子哲学的过渡性特点礼乐崩坏的春秋时代,社会秩序动荡不安,一生周游列国的孔子致力于匡扶人欲横流。
乱臣贼子横行的乱世,孔子的哲学逾期说是一种思想体系,不如说是一个充满矛盾色彩的方法论。
孔子的哲学具有新生旧亡,推陈出新的的过渡性的特点,在宇宙观的探索上,孔子有“知天命”“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思想,从侧面来讲,这两种思想就体现了孔子从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的过度,在鬼神观的探索上,既要“敬鬼神”又要“敬而远之”,祭之,承认鬼神的所在,远之,事人而不事鬼,怀疑其所在。
儒家文化经典解读中庸的道德哲学思想
儒家文化经典解读中庸的道德哲学思想中庸是儒家文化中的一部经典著作,也是儒家道德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解读中庸的含义,中庸的核心思想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启示等方面展开论述。
中庸,又称《中庸经》,是儒家经典之一,被誉为“大学之章”、“儒家之心、体、用、事的全篇”。
从字面上理解,中庸即是“恰当的平衡”、“自我调节的中性”。
这一概念在儒家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反映了儒家追求和谐、均衡、中正的道德理念。
中庸道德哲学的核心思想体现在“中”字上。
中庸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个人修养、家庭和睦、国家治理和天下安宁。
这一思想强调了个人的内在修养,认为人应当处于“不偏不倚”的状态,追求内心的平衡和和谐。
同时,中庸也强调了个人与社会、家庭、国家以及整个世界的关系,主张人与天地万物和谐相处,并通过个人的修养来达到社会和谐的目标。
中庸强调的中正之道也体现了审慎和稳健的态度。
中庸中“以中为正”的思想告诫人们避免极端的偏见和行为,强调“中不偏、辩不敢”,主张在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时,要保持心态平衡、避免极端的倾向,以达到正确的判断和行为。
中庸的道德哲学思想对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首先,中庸强调了个人内心的修养和平衡,提倡正确、有节制的生活方式。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面对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和诱惑,很容易陷入消极、极端的状态。
而中庸理念可以帮助人们调整自己的心态,减轻焦虑和压力,追求身心的平衡和和谐。
其次,中庸倡导的中正之道能够引导人们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问题。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容易陷入对立和冲突之中,缺乏相互理解和包容,而中庸的中正之道可以帮助人们超越狭隘的个人利益,通过中庸的态度寻求共识和妥协,实现社会和谐与进步。
最后,中庸的道德理念也对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具有重要启示。
中庸主张“君子谦而无伤、易而无亏”,强调君主应当有德行,顺应道义,以身作则,治国理政应遵循道德的原则,使国家能够实现良好的治理。
而在全球治理层面,中庸理念也提供了一个思考框架,呼吁各国之间要坚持和平、公正、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实现共同发展与繁荣。
孔子“中庸”思想及其对当代和谐社会建设的现实意义
孔子“中庸”思想及其对当代和谐社会建设的现实意义摘要:儒家思想中集中体现的以“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为理想蓝图,以“礼用和贵”为格局构建,以“仁爱孝悌”为人性基础,以“德政教化”为治国方略,以“修己忠恕”为人格根本,以“中庸致和”为方法原则的思想,共同构成了孔子完整的和谐社会思想体系。
在这一思想体系中“中庸”思想堪称实现和谐社会的方法论原则。
对于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孔子中庸思想和谐社会建设现实意义[中图分类号] G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12)08-0090-02一、“中庸”思想的基本内涵“中庸”既是孔子儒家思想的基础和最高道德标准,又是儒家思想的方法论原则。
中庸作为一种方法,通常称之为“中庸之道”。
作为贯穿儒家思想始终的方法论的中庸之道,其精髓就在于平衡协调各种矛盾关系,以促进事物的和谐发展。
从这一意义上说,“中庸之道”可谓和谐社会的方法论原则。
“中庸”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执两用中——和谐社会的方法论作为一种方法论,中庸的基本要旨便是“执两用中”。
这是孔子在总结舜的统治经验时提出的。
要求在思考一切问题时都必须坚持全面的、一分为二的观点,谨防只见其一不见其二的片面性错误。
在认识和处理各种矛盾关系时,要兼顾矛盾各个方面的具体情况,在认识和处理对立两端的关系时,要充分把握事物的“度”,做到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实现事物的稳定与和谐状态。
孔子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
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论语•子罕》)“叩其两端”就是从正反两方面看问题,发现矛盾,加以推敲、综合、概括,使之得到圆满解答。
这表明孔子已认识到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需要用整体原则来把握事物的本质。
笔者认为,“执两”与“用中”二者是辨证统一的关系,“执两”是“用中”的基础和前提,而“用中”则是“执两”的目的和结果。
“执两用中”即在两个极端中间找准并把握好一个最适当的“度”,以做到不偏不倚、兼顾两端、公允中正、准确适度。
中庸的平衡哲学与儒家文化的人生智慧
中庸的平衡哲学与儒家文化的人生智慧中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哲学思想之一,它强调了平衡与和谐的重要性。
中庸思想与儒家文化相辅相成,为人们提供了实践生活的智慧和指导。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中庸的平衡哲学与儒家文化的人生智慧,以及如何将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平衡是中庸哲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中庸认为,世界是一个充满对立和矛盾的存在,而平衡是对立面之间的调和。
在个体层面,平衡意味着避免极端的偏向。
中庸告诫人们要追求适度,不偏不倚地处理各种关系和问题。
在儒家文化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视为最重要的关系,如君臣、父子、兄弟、朋友等。
儒家提倡平等、尊重和谐的关系,而中庸的平衡哲学正是解决这些关系的指南。
儒家文化注重人性的发展和修养。
在儒家的观点中,一个人的修养是通过平衡身心、修正自己的心性和塑造良好品德来实现的。
中庸强调了个体的内外界的平衡。
内心的平衡意味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一个人要在修炼自己的道德品质的同时,保持家庭和睦、整顿社会秩序。
外界的平衡意味着保持与自然和谐相处,遵循自然的规律而不要过度追求个人利益。
为了实现平衡和和谐,中庸和儒家文化强调了自律和自省的重要性。
中庸认为人人都应该具备自律的能力,清楚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只有通过自省,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和缺陷,从而不断完善自己,提高内在修养。
在传统的儒家教育中,学生们被要求反思自己的行为,并谦逊地接受批评和教导。
只有这样,才能在修行中保持平衡和和谐。
中庸和儒家文化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关注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
在中庸的哲学中,人们被鼓励去尽力维护社会的和谐,同时尊重他人的权益。
这种关注他人的观念也体现在儒家文化中。
诸如仁、义、礼、智、信等儒家核心价值观指导着人们如何与他人互动。
人们应该努力遵守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并善待他人。
中庸与儒家文化共同强调,只有在与他人建立平衡的关系中,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在现代社会,中庸的平衡哲学和儒家文化的人生智慧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19国考申论积累:孔子哲学思想
2019国考申论积累:孔子哲学思想
为你收集了2019国考申论积累:孔子哲学思想,希望能在考生们人文常识积累上有所帮助,相关资讯请关注更新。
2019国考申论积累:孔子哲学思想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哲学家。
虽然他自称"述而不作",而实际上他在诸子百家争鸣之前夕,开创性地建立了一个包括天道观、人道观、认识论、方法论等方面的哲学思想体系。
按他所提出的主要哲学范畴的逻辑展开,其哲学思想体系可概括为:"命--礼--仁--知--中庸"。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译义有多种。
孔子说:"智慧的人喜爱水,仁义的人喜爱山;智慧的人懂得变通,仁义的人心境平和。
智慧的人快乐,仁义的人长寿。
"另一理解为"智者乐,水" --智者之乐,就像流水一样,阅尽世间万物、悠然、淡泊。
"仁者乐,山" --仁者之乐,就像大山一样,岿然矗立、崇高、安宁。
“不学礼,无以立”
礼,恭敬辞让、恭俭庄敬,于政治而言是君子必知的礼仪,于社会而言是君子立身之本,于个人修养而言是君子修身之要。
人不知礼,耳目无所加,手足无所措,如何自立为人?
“过犹不及”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
这表达了孔子论语中的中庸观点,意思是对于事物不要过度追求,也不能过于畏缩不前,要适度中庸的对待。
孔子“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之比较
孔子“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之比较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比较孔子“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探讨两者在哲学理念、道德实践和社会价值等方面的异同。
作为东西方的杰出思想家,孔子和亚里士多德都对各自的文化传统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们的“中庸”和“中道”思想,虽然名称相似,但在文化背景、理论体系和具体实践上却各有特色。
本文将从概念内涵、伦理道德、政治哲学和社会应用等多个维度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深化对这两种思想的理解,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
孔子作为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中庸”思想强调在人生处世中追求恰到好处的平衡与和谐。
这种平衡不仅体现在个人内心的情感与理智之间,也体现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上。
孔子认为,通过实践“中庸之道”,人们可以达到个人修养与社会和谐的统一。
亚里士多德作为古希腊哲学家和先哲,其“中道”思想主张在两极之间寻求适中的道路,避免过度和不及。
这种思想体现在他的伦理学、政治学等多个领域,强调在道德行为和政治决策中保持平衡与公正。
亚里士多德认为,通过实践“中道”,人们可以实现个人品德与社会正义的和谐统一。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孔子“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揭示两种思想在哲学理念、道德实践和社会价值等方面的异同,为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二、孔子“中庸”思想概述孔子,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其“中庸”思想在儒家学说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孔子所提倡的“中庸”,并非简单意义上的折中或调和,而是一种追求和谐、适度、平衡的人生哲学。
其核心在于强调“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即中庸之道是普遍适用的真理,是达到事物正当不移的道路。
孔子认为,中庸之道的核心在于“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这意味着在认识事物时,应该把握事物的两端,即事物的两个极端,然后从中找到一个适度的中点,使事物保持在一个平衡的状态。
这种平衡并非静止不变,而是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
中庸均衡与中和的哲学思想
中庸均衡与中和的哲学思想中庸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思想流派,被认为是追求均衡和和谐的理念。
中和则是中庸思想的核心概念之一。
本文将探讨中庸均衡与中和的哲学思想,从中寻求启示和智慧。
一、中庸的含义及作用中庸一词最早出现在《周易》中,原指宇宙的运行道理。
后来,孔子将其引申为人生追求的目标。
中庸追求的是个体与整体之间的均衡与协调,以及内心与外界之间的和谐关系。
中庸不仅是一种处世之道,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
中庸强调个体之间的平衡和和谐。
在人际关系中,我们应该遵循中庸的原则,不偏不倚地对待他人,保持公正的立场。
不仅要求个体之间的平等和互相尊重,还要求在冲突中寻求妥协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只有通过平衡和和谐,社会才能实现长期的稳定和繁荣。
中庸还注重个人内心的均衡和和谐。
人的内心往往有着各种不同的声音和欲望,如理性和感性、善恶和权宜之辨等。
中庸的思想告诉我们要在这些对立面中寻求平衡和折中的道路。
只有在自我反思和调适中,才能获得内心的安宁和满足。
二、中和的概念与实践中和是中庸思想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一种追求均衡的境界。
中和强调的是对立面的调和与融合,而不是简单的取舍。
它要求我们在相互矛盾的事物中寻找平衡点,以求达到一个新的整体。
中和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政治、经济、文化等。
在政治方面,中和追求的是一种平衡的权力结构。
它主张国家的各种权力应当相互制衡,避免出现权力过于集中的情况。
只有通过权力的平衡和协调,才能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在经济方面,中和倡导的是一个健康的市场秩序。
它认为市场的自由和规制应该相互补充,既要有竞争的机会,又要有公平的规则。
只有通过市场的中和,才能实现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公正。
在文化方面,中和追求的是多元文化的共存和交融。
它主张不同文化之间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借鉴,形成一种新的文化整合。
只有通过文化的中和,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和进步。
三、中庸均衡与个体幸福的关系中庸追求的是整体的均衡与和谐,但这并不意味着个体的利益会被忽视。
中庸观念对社会和谐稳定的推动力量
中庸观念对社会和谐稳定的推动力量中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之一,它强调在各种对立面之间保持平衡和中立,追求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
作为一个传统文化学者,我对中庸的研究让我深刻认识到中庸观念对社会和谐稳定的推动力量。
首先,中庸观念强调平衡与中立。
中庸思想认为,宇宙万物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如阴阳、善恶、动静等。
而中庸的核心理念就是要在这些对立面之间寻求平衡,不偏不倚地保持中立。
这种平衡和中立的追求使得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得到合理的调和,避免了极端主义的出现。
在社会中,各种利益冲突、意见分歧等问题都可以通过中庸的思维方式来解决,从而推动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其次,中庸观念注重道德修养。
中庸思想认为,一个人要实现内心的平衡和和谐,首先需要进行道德修养。
中庸思想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认为个人的修养与家庭、社会以及整个国家的和谐稳定密切相关。
通过修身养性,个人可以培养出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从而在社会中起到表率作用。
而这种道德修养的推崇和实践,不仅可以促进个人的成长和进步,也可以为社会的和谐稳定提供坚实的基础。
此外,中庸观念强调智慧的运用。
中庸思想认为,一个人要实现智慧的运用,需要具备全面的思维能力和辩证的思考方式。
中庸思想强调“中正”,即避免极端和偏执的思维方式,而是要能够在复杂的问题中保持冷静、客观的思考态度。
这种智慧的运用可以使个人在面对各种挑战和困境时,能够做出明智的决策,避免冲动和盲目行动,从而推动社会的和谐稳定。
最后,中庸观念强调儒家伦理的实践。
中庸思想认为,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
而儒家伦理就提供了一套完整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使得人们能够在社会中建立起亲密的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的社会网络。
中庸思想强调仁爱、忠诚、孝敬等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的实践可以促进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进而推动社会的和谐稳定。
总之,中庸观念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之一,对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推动力量。
(原创)中庸之道是平衡的最高境界
(原创)中庸之道是平衡的最⾼境界《⽣态、平衡、利益》(系列之四)中庸之道是平衡的最⾼境界⽂、编/武当书苑(杜⽂杰)平衡是存在于⾃然、社会中最神奇的规律和法则。
⾃然和社会的发展变化始终在平衡与不平衡之中交替。
⽣物链的存在是基于⽣态平衡的需要;稳定与和谐是社会平衡的结果。
⼈民向往幸福安宁,经济需要健康发展,国家致⼒和平稳定,⽆不需要处理好各⽅⾯的平衡关系。
⼈为破坏⾃然、经济和社会⽣态平衡,⼀定会带来难以想象的恶果,只有花费更⼤的代价去建⽴和维系新的平衡。
平衡是⼀种⼤美。
⽇有昼夜之隔、⽉有盈亏之变、⼈有聚散之缘、物有贵贱之分……这些也都是造物主精⼼设计和制造的精美平衡。
平衡规律告诉我们:事物运动的规律总是从不平衡状态⾛向平衡状态。
不平衡是⼀种异态,平衡才是⼀种常态。
现代科学揭⽰的物质守恒定律也体现了宇宙的平衡。
物质虽然在不同形态之间转换,但物质的能量是不变的。
物质变精神,精神亦能变物质。
⼀种物质或平衡被打破了,⼀定会有另⼀种物质或平衡来取代。
失去了平衡便意味着死亡和毁灭。
道家的思想和道教体现了最古⽼的平衡哲学和智慧。
“道”是万物之“母”或“本源”,“德”乃万物所呈现出来的“道”的特性。
万物由“道”⽽⽣,由“德”⽽长。
“道⽣⼀,⼀⽣⼆,⼆⽣三,三⽣万物”(《道德经》第42章)。
“⼀”指 “太极”,“⼆”为“阴阳”,“三”是“阴阳结合继⽽衍⽣万物”。
万物因保持平衡和不断变化,由此形成五彩斑斓的缤纷世界。
此乃⽼⼦对宇宙⽣成观的经典阐述。
“⼀阴⼀阳谓之道”。
故天地之道,由阴阳⼆⽓造化万物;⼈⽣之理,以阴阳⼆⽓长养百骸。
世间万物有阴阳之分、男⼥之别、好坏之异、得失之差、成败之果……莫不与平衡之道相关,若失去平衡,地球将出现灾难,动植物将出现疾病,秩序将出现混乱,必然导致风不调、⾬不顺、善恶不分、功过不明。
⽣态平衡依赖于平衡体系的建⽴,也是平衡发展中⼀个极其重要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中庸之道既是⼀种⾼深的处世哲学,也是达到平衡状态的最⾼境界。
中国传统文化帮助消除焦虑
中国儒释道传统文化帮助消除焦虑在现代社会,人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焦虑成为了一种普遍的情绪体验。
然而,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能够帮助我们缓解焦虑,找到内心的平静。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核心元素,如道家思想、儒家哲学、禅宗佛教以及传统艺术和自然观,如何帮助我们消除焦虑,实现心灵的和谐。
道家思想与自然和谐道家思想,尤其是老子的《道德经》,强调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道家认为,人应当顺应自然的规律,不强求,不抵抗,以达到内心的平静。
在现代社会,我们常常因为追求物质和社会地位而感到焦虑。
道家思想提醒我们,放下对物质的过度追求,回归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可以减少焦虑,找到内心的宁静。
都市居民的“周末农夫”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许多人因为工作压力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而感到焦虑。
然而,近年来,一种被称为“周末农夫”的生活方式在都市人群中流行起来。
这些人利用周末的时间,前往郊外的农场或乡村,参与种植蔬菜、水果等农作活动。
他们放下都市生活中的物质追求和社会地位的竞争,回归自然,体验农耕的乐趣。
通过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他们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和宁静,减少了焦虑。
这体现了道家思想中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通过顺应自然规律,不强求,不抵抗,人们可以达到内心的平静。
儒家哲学与人际和谐儒家哲学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孔子提倡的“仁爱”和“礼”的概念,强调对他人的关爱和尊重。
在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的紧张和冲突是导致焦虑的重要原因之一。
儒家哲学教导我们,通过培养仁爱之心和遵守社会规范,可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减少冲突,从而减轻焦虑。
儒家哲学中的“中庸之道”是追求平衡和谐的重要原则。
在《中庸》一书中,有云:“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 这段话强调了中庸之道在天地万物中的根本地位,认为达到中和状态是万物生长发展的基础。
在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的紧张和冲突往往源于过度的自我主张或对他人的忽视。
中庸中的和谐观与儒家文化的平衡观
中庸中的和谐观与儒家文化的平衡观中庸是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同时也是一种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
在中庸的思想中,和谐与平衡是其核心要素之一。
本文将探讨中庸中的和谐观与儒家文化的平衡观,并呈现其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一、中庸与和谐观中庸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强调人与天地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
在中庸的观念中,和谐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达到最佳状态的体现。
在和谐观中,中庸追求的是一种合适、平衡的状态,既不过分偏执于个人利益,也不偏离了社会规范和公共利益。
二、儒家文化中的平衡观儒家文化中的平衡观可理解为对事物相互作用中寻求平衡的态度和方法。
儒家文化注重和谐与平衡的内在质与外在形式,主张积极调和,避免过分强调个人权益或社会规范。
平衡观体现了儒家文化的开放包容和适度调和的特点。
三、和谐观与平衡观的联系和谐观与平衡观在中庸思想和儒家文化中有着内在的联系。
和谐观追求的是内外相合、有机统一,而平衡观则着重于相互关系的调和与协调。
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中庸思想体系中的核心概念和价值观。
四、中庸中的和谐观与儒家文化的平衡观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在当代社会背景下,中庸中的和谐观与儒家文化的平衡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应用价值。
首先,在社会关系中,和谐与平衡是解决矛盾、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
通过对各种利益与权益的平衡思考,能够在社会中建立和谐的关系,化解分歧。
其次,在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和谐与平衡观能够指引我们在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寻找到最佳平衡点。
只有在经济繁荣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得益彰的和谐状态下,社会才能持续发展。
此外,在个体与社会之间,和谐与平衡观也能帮助我们在个人追求与社会责任之间取得平衡,以实现个体与集体的和谐发展。
总结起来,中庸中的和谐观与儒家文化的平衡观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种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帮助我们在各方面寻找到平衡点,追求和谐与稳定的状态。
同时,对于个体、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上没有意义, 那么学生的这次作文 体构思, 宏观组织, 阅读教学不能服务写 集出版, 让他们与创作结缘, 把他们的读
训练目的是否达到, 实际上一 笔 “糊 涂 作, 使阅读与写作割裂; 二者只有 进 一 步 书人、文化人心态尽早培养出来。在目前
2.天人合一的历史意义
愚。其知可及也, 其愚不可及也”。与因政 人的美德不是勇猛和才干, 往往 是 平 庸 。
“天人合一”的哲学观 对 后 代 的 影 响
治 理 想 没 有 实 现 而 隐 居 深 山 的 伯 夷 、叔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 中庸 之 道 本 身 就 主要有两个:
齐 显 然 不 同 , 提 出 “可 以 仕 则 仕 , 可 以 止 是一种精神桎梏, 促成了一 个 积 弱 的 民
性格。
二 、探 究 “天 人 合 一 ”
昂悲伤地吟道: “前不见古人, 后 不 见 来
第一, 对士人格的导向作用。比如,
1 . “天 人 合 一 ”的 本 原
者。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自然
唐朝诗人元结在仕途之路愈走愈逼仄的
“中庸之道”是“天人合一 ”存 在 的 理 又是冷酷的, 它一发怒, 人类将 有 灭 顶 之
的准确位置: 人是自然的朋友, 自然是人
为准则, 更是一种理想目标。作为一种思
中国的艺术讲究 “不 全 不 粹 不 足 以 的精神依恋之乡, 它给人类 提 供 一 个 和
想方法, 它能使人适其“度”; 作 为 一 种 行 为美”, 崇尚“虚实结合, 虚实相 生 ”, 不 求 谐的环境, 让人类享受萋萋的芳 草 , 漫 步
拿到自然美和人的思想这一框架中加以
观和方法论。
《季氏将伐颛臾》这样记载孔子的思 论证。曾皙所描绘的“暮春郊游图”是一
对提升学生哲学思想的再认识
想:
种人格的比拟, 从山川草木作为人的背
高中阶段是人的心灵逐渐走向成熟
有国有家者, 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患 景中获得人的自身价值的审美意义, 是
的过渡阶段, 从人的全面发展来看, 这个 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 和无寡, 安无倾。 审美主体对对象的观照显示出来的自 身
08
学生的作品一旦完成 , 如 果 教 师 的 的评语就通过经典作品的配合 达 到 了 浮 很大的鼓励。多年以来, 沈从文就干着给
评语尚不足使学生明白, 如果学生的作 雕般的凸显效果; 通过自己作品和经典 别人的作品找地方发表这种事。经他的
品鉴别能力没有提高, 如果学生的下一 作品的对照, 学生的鉴别能力自然还会 手介绍出去的稿子, 可以说是不计其数
面:
动。齐老笔下的“虾”, 既让人感到生命力
第二, 引起人类对自身 、对 宇 宙 的 思
( 1) 对民族行为起了规范与导向作 的存在, 又让人体会到苍劲有力的笔法 考。自然是博大的, 而人太渺小了, 人在
用, 使温和谦让的性格成为普遍的民族 和浓淡干湿变化的艺术美感。
大自然中只不过是沧海一粟而已! 陈子
中 国 哲 学 的 萌 芽 可 以 追 溯 到 《易 子的“礼治”是其“中庸之道”的反映。 进一步的延伸与拓展。
一 、探 究 “中 庸 之 道 ”
脑后, 因为浯溪不是极度得意之人最佳 把天与人割裂开来, 对立起来。孔子的
1 . “中 庸 之 道 ”的 本 原
处所, 也不是隐士的最佳避世之 地 , 而 是 “天 人 合 一 ”观 念 , 其 本 义 并 非 直 接 讨 论
科学的理性精神, 教育实施者必须形成
以教材为蓝本初步认识孔子哲学 六人, 童子六七人, 浴乎沂, 风乎舞雩, 咏
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 且有一套完整的
孔子哲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 “中 而归。”
教育体系。
庸 之 道 ”“天 人 合 一 ”。 高 中 教 材 入 选 的
夫子喟然叹曰: “吾与点也! ”
礼为规范, 衡量人们的等级名分 , 以 使 人 “极 ”的 倾 向 , 其 标 志 就 是 朱 、程 理 学 的 服自然、破坏自然 , 而只能在顺 从 自 然 规
们的等级与其名分相当。名分相当, 就合 “存天理, 灭人欲”思想的出现。“居中”的 律的条件下去利用自然, 调整自 然 , 使 之
乎礼, 也就是“中正”。
为准则, 它能使人合于“礼”; 作 为 一 种 理 逼肖, 却求“神似”, 追求“似与不似 之 间 ” 于绿茵之间, 荡舟于波光粼粼的 湖 上 , 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想目标, 它则帮助人们体认 并 受 用 宇 宙 的奥妙。这一艺术观的实质 是 暗 合 了 中 人类放纵激情, 感受自然的温柔。沿着孔
自然的和谐之美。
庸“不愠不火, 若有若无”的思想。 比 如 , 子 的 足 迹 , 谢 灵 运 、谢 眺 向 我 们 走 来 , 王
偏 不 倚 ”, 是 孔 子 哲 学 的 核 心 , 是 孔 子 处 是“中庸之道”。
在孔子看来, 天地万物是人宗教观
世所遵循的最基本原则。主要体现在三
第二, 对民族精神的导向作用。孔子 念的来源, 是落实人的宗教情感 的 对 象 ,
个方面:
“温 而 厉 , 威 而 不 猛 , 恭 而 安 ”( 《述 而 》) , 而不是与人对立、由人类所征服 、无 理 性
可 见 , 教 材 是 学 生 了 解 “中 庸 之 道 ”
语 文 教 师 肩 负 着 学 生 “成 人 ”的 责 任 , 不 的政治主张。孔子反对战争, 在孔子看 “天人合一”哲学观的窗口。
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 更应该是学生精 来, 战斗着的双方始终处在矛盾的两极,
迁 移 探 究 “中 庸 之 道 ”、“天 人 合 一 ”
2.中庸之道的历史意义
中国的建筑讲究对称美, 齐白石 画 虾 , 以 维、孟浩然向我们走来, 用他们 抒 情 的 笔
孔子“中庸之道”思想 对 中 国 的 历 史 浓墨横笔将虾眼画得非常突 出 , 极 为 精 为后人留下了“澄江静如练”、“坐 看 云 起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主要体 现 在 两 个 方 神 ; 删 繁 就 简 , 虾 的 腿 仅 画 五 条 , 更 为 生 时”的美丽画卷。
而哲学是人的智慧之门, 提升学生 《论语》篇目 《季氏将伐颛臾》《子路、曾
孔子在与学生的闲谈之中, 有意识
的思想首要一步就是让学生学会如何敲 皙 、冉 有 、公 西 华 侍 坐 》,较 为 集 中 地 承 载 地 导 入 了 自 然 之 美 , 把 命 题 “理 想 志 趣 ”
开 “智 慧 之 门 ”, 给 学 生 灌 注 正 确 的 世 界 了孔子的哲学思想。
精髓是把狼变成羊, 再强悍的精神一旦 更符合人类的需要, 也使自然万物得以
第三, 孔子对待出 仕 的 态 度 十 分 鲜 经 过 “中 庸 ”的 过 滤 , 男 人 就 变 成 了 女 人 生长。
明 , “宁 武 子 , 邦 有 道 , 则 知 ; 邦 无 道 , 则 的白马王子“张生”, 软弱、胆小、懒惰。男
的定位及期待》《高中生作文理性升格的 了全方位影响的却是孔子哲学, 教育者 文借曾皙之口 , 来表达孔子的 “天人 合
04
总体构建》两文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得出 有必要让学生对孔子的哲学思想有一个 一”的哲学观:
这样的结论: 要使高中学生的作文传达 初步的了解, 逐步解读孔子哲学。
( 曾 皙) “莫 春 者 , 春 服 既 成 , 冠 者 五
神的导师, 要确立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 无休止的打斗只能使矛盾升级、恶化, 不
在通过教材初步了解 “中庸 之 道 ”、
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己任的思想, 使学 可能使矛盾得到解决。解决矛盾只能采 “天 人 合 一 ”的 基 础 上 , 教 师 可 以 引 导 学
生对社会有一定的评价能力。
取“折中”的办法, 那就是“礼”。因此, 孔 生查阅相关资料, 对孔子的哲学思想 作
阶 段 是 一 个 人 初 步 形 成 世 界 观 的 时 期 , 夫 如 是 , 故 远 人 不 服 , 则 修 文 德 以 来 之 。 本质力量的观照, 其本质就是 “天人 合
是一个人初步形成对世界独特评价体系 既来之, 则安之。
一 ”。
的时期。作为学生的塑造者, 尤其是高中
由 此 我 们 可 以 看 出 孔 子 以 “礼 ”治 国
第一, 孔子在强调个人修养方面特 即: 温和而严厉, 有威仪而不凶猛, 庄严 的低级存在。孔子的这一哲学观显出的
别注重行中庸之道。在他看来, 人与人相 而安详。在孔子的引导下, 在中庸之道教 是人对于自然万物在精神价 值 上 的 统 一
处, 行中庸, 遇事心平气和, 包容共 济 , 相 化 之 下 , 传 统 的 中 国 男 性 以 “谦 谦 君 子 ” 和在宗教情感上的尊重, 认 同 “天 人 合
子为别人寄稿子用去的邮费也是一个相
的眼界就不会高远, 作品立意的境界就
平 时 阅 读 教 学 与 写 作 教 学 “两 张 当可观的数目了。”向学生推荐适当的报
会处于坐井观天的地步; 如果 教 师 的 评 皮”。一般来说, 阅读教学力求微观, 整体 刊杂志 ; 也可以向报刊杂志推 荐 学 生 稿
语尚不足使学生明白, 那么教师的批改 理解意识淡薄; 学生习作过程却需要整 件, 在可能的情况下把学生文学作品结
思
哲 高中作文理性升格之三
·
———
然之使继之使观 想
后心其以口其书
大 可
以
,
意精。言须 皆思 皆先
有 得
若 出
,
朱尔 于
熹。 吾
若熟 境
出读
于 吾
,
界
思 广
孔子哲学:中庸杠杆天下
角 万物和谐生辉
!湖北 /黄智平
从 《高中语文课堂结构中教师角色 经》, 而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观念产生
《子 路 、曾 皙 、冉 有 、公 西 华 侍 坐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