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皮下气肿的发生
胸腔闭式引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胸腔闭式引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一、皮下气肿1、引流管的粗细要适宜,切口大小要适当。
2、保持管道的密闭。
使用前应仔细检查引流装置的密闭性能,注意引流管有无裂缝,引流瓶有无破损,各衔接处是否密闭,保持管道连接牢固,必要时用丝线捆扎,防止滑脱。
水封瓶长玻璃管没入水中3~4cm,并始终保持直立。
胸壁伤口引流管周围用油纱布包盖严密。
更换引流瓶时,务必先双重夹闭引流管,以防止空气进入胸膜腔。
3、妥善固定引流管,并留有足够长度,以防翻身、活动时引流管外移或拔脱导致空气进入胸腔。
4、引流瓶应低于胸壁引流口平面60~100cm,引流管应垂直降到引流瓶,但不能垂下绕圈或呈U状弯转,以保证引流效果。
5、防止引流管的扭曲、堵塞。
在引流管近端2~3cm处应采取直行的固定方法,防止引流管的插入部分扭曲而导致引流不畅。
定时挤压引流管并掌握正确的挤压方法:捏紧引流管的远端,向胸腔方向挤压,再缓慢松开捏紧的引流管,防止引流瓶中液体倒吸。
6、定时观察患者的呼吸和引流切口周围、颈部、面部、胸部等处有无皮下气肿。
7、若发生皮下气肿,无自然消失者应报告医生,给予常规消毒,皮下刺入大号无菌针头,用双手向针头方向挤压驱赶排气以减轻症状,帮助吸收,引流管周围胸带加压。
二、张力性气胸1、维持引流系统密封:水封瓶的长管应置在液面下3~4cm,并始终保持直立。
2、妥善固定引流管,并留有足够长度,以防翻身、活动时引流管外移或拔脱导致空气进入胸腔。
3、带胸引流管下床活动的病人,应指导病人如果不慎造成引流管连接处脱落或引流瓶损坏,应立即将近端引流管捏住,及时报告医务人员,按无菌操作更换整个装置。
4、若引流管从胸腔滑脱,立即用手捏闭引流口处皮肤,使引流口创缘闭合,消毒处理后,用凡士林纱布及厚层纱布封闭伤口,协助医生做进一步处理。
三、胸腔内感染1、引流装置应保持无菌,无菌生理盐水每天更换,引流瓶每周更换引流瓶,更换引流瓶时应严格无菌操作。
2、保持胸壁引流口处敷料清洁、干燥,一旦渗湿或脱落,应及时更换。
手术后皮下气肿查房

病例汇报
患者基本信息
年龄:50岁
术后皮下气肿发生时间: 2022年10月12日
皮下气肿恢复情况:正 在恢复中
手术类型:腹腔镜胆囊 切除术
皮下气肿程度:轻度
姓名:张三
性别:男
手术日期:2022年10 月10日
皮下气肿治疗方案:保 守治疗
皮下气肿部位:腹部
手术信息和操作过程
01
手术名称:皮下气肿切 除术
05
心理支持:保持乐观积 极的心态,减轻心理压 力
06
定期复查:定期到医院 复查,了解病情变化,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定期随访和复查安排
术后1周内:每天查 房,观察伤口愈合情
况
术后1-2周:每周查 房,了解患者恢复情
况
术后2-4周:每两周 查房,评估患者恢复
进度
术后4-6周:每月查 房,了解患者恢复情
01
观察皮下气肿的部位、大 小和变化情况
02
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
03
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 减轻肿胀
04
必要时进行穿刺抽气,减 轻气肿压力
05
监测生命体征,预防并发 症
06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 锻炼,促进恢复
呼吸功能监测和维护
01
密切观察患者呼吸频率、 节律和深度,及时发现 呼吸异常
02
定期监测血氧饱和度, 了解患者氧合状态
况
术后6-12周:每2-3 个月查房,评估患者
恢复情况
术后12周后:每半年 查房,了解患者恢复
情况
定期复查:根据患者 病情和恢复情况,安 排相应的复查项目和
时间
健康教育:向患者及 其家属讲解术后注意 事项,包括饮食、运 动、心理调适等方面
皮下气肿名词解释

皮下气肿名词解释
皮下气肿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病症,指的是皮下组织中积聚了大量
的气体,使得局部皮肤膨胀呈现出肿胀状。
通常情况下,皮下气肿不
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但是却会影响患者的美观,给患者带来不小
的负担。
皮下气肿的症状常常表现为肿胀、红肿和疼痛等不适感。
一般而言,皮下气肿多发生在皮肤比较松弛的部位,如腹部和手臂等。
它的
产生原因有很多种,比如皮肤感染、化脓性疾病、手术后受到感染等等。
另外,皮下气肿也与剧烈运动、吸气压力较大等因素有关。
如果出现皮下气肿的情况,我们应该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医生在检查过后,通常会通过紧急吸出气体的方式来缓解症状,随后
再根据患者的情况来进行一系列的治疗,如口服药物、局部药膏、手
术等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防止出现皮下气肿的情况。
首先,要
注意保持身体卫生,避免菌群感染。
同时,注意调节饮食,远离辛辣、生冷等食物,以免产生胃肠炎等疾病,从而间接导致皮下气肿。
另外,平时要正确锻炼身体,避免剧烈运动和超负荷运动,避免产生过大的
压力。
总之,皮下气肿虽然不是非常危险的疾病,但是它也是有一定影
响的,所以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预防和治疗。
同时,如果患有皮
下气肿,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
只有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才能
最大程度地缓解症状,保持身体健康。
胸部皮下气肿的护理措施

胸部皮下气肿的护理措施引言胸部皮下气肿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是由于胸部皮肤组织出现气体聚集导致。
这种情况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疼痛,并且可能会导致其他并发症。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讨论胸部皮下气肿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和缓解症状。
病因胸部皮下气肿的发生原因多种多样,常见的病因有: 1. 外伤,如胸部手术、刺伤或损伤等。
2. 气管插管或呼吸机使用过程中意外穿孔。
3. 某些疾病,如肺气肿、胸腔积液等。
症状胸部皮下气肿的症状可以根据气体聚集的程度和具体原因而有所不同,一般包括以下几点: - 皮肤上出现隆起或肿胀。
- 患处可能感觉紧绷或疼痛。
- 呼吸困难或气促。
- 其他并发症,如感染、创伤等。
护理措施针对胸部皮下气肿,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护理措施,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并恢复健康。
1.观察和监测定期观察和监测病情是管理胸部皮下气肿的重要步骤。
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呼吸情况、疼痛程度以及皮下气肿的程度和变化。
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是非常重要的。
2.疼痛管理胸部皮下气肿常伴随着疼痛,因此疼痛管理是护理的重要部分。
可以使用合适的止痛药物来缓解患者的疼痛。
同时,采取舒适的体位和冷敷等方法也可以帮助减轻疼痛。
3.保持气道通畅保持患者的气道通畅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当胸部皮下气肿导致呼吸困难时。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帮助患者保持气道通畅: - 帮助患者采取适当的体位。
- 注重咳嗽和排痰。
- 如有需要,可给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或使用呼吸机。
4.预防感染胸部皮下气肿可能增加感染的风险。
为了预防感染的发生,护理人员应注意以下事项: - 保持患者的伤口清洁和干燥。
- 定期更换敷料。
- 使用合适的消毒方法。
5.协助康复胸部皮下气肿的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可以协助患者进行一些恢复训练和活动。
这些训练和活动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促进康复。
结论胸部皮下气肿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需要及时的护理和管理。
通过观察和监测、疼痛管理、保持气道通畅、预防感染以及协助康复,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并促进康复。
腹腔镜手术中皮下气肿、气体栓塞、高碳酸血症、气腹性心律失常、等气腹相关并发症原因、预防措施和诊断治疗

腹腔镜手术中皮下气肿、气体栓塞、栓塞部位、高碳酸血症、酸中毒、气腹性心律失常、术后肩痛等气腹相关并发症原因、预防措施和治疗措施腹腔镜手术因其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优势,已成为微创外科领域主流技术,其中气腹系统是腹腔镜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腹腔镜手术存在气腹相关并发症。
皮下气肿原因:1.气腹针穿刺未进入腹腔,气体注入腹膜外的皮肤间隙。
2.气腹针反复、多处穿刺,造成腹膜多处破损,气体经形成的假道进入皮下;或应用扩张器使皮下组织疏松致使腹膜外造成裂孔。
3.戳卡孔处切口过大,尤其是腹膜切口过大;或由于手术复杂,操作时间较长,频繁更换器械、拔出戳卡。
4.手术操作空间内注入的 CO2 压力过高,手术时间过长。
预防措施:1.建立气腹时先用针筒行注水试验,证实气腹针确实进入腹腔后再充 CO2 气体。
2.在术野显露满意的前提下,术中应用较小的气腹压力维持手术操作空间。
治疗1. 明确的轻度皮下气肿无须特别处理,24~48 小时自行吸收。
2. 重度的皮下气肿:① 暂停手术并解除气腹;加大潮气量,增快呼吸频率,适当作过度通气,查血气分析,待 PaCO2、SpO2、PetCO2(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各项参数基本恢复后,再在较低的 CO2 气腹压力下继续手术,并尽快结束手术。
② 如各项指标恢复缓慢,应根据动脉血气分析结果,酌情给予少量碳酸氢钠来纠正呼吸性酸中毒,同时中转开腹、尽快结束手术。
③ 术后用粗针头穿刺气肿明显处皮肤;直接用手驱赶挤压胸腹部皮下气肿,排除潴留 CO2 气体,继续吸氧、纠正酸碱平衡。
气胸、纵膈气肿纵膈气肿原因1.术中损伤膈肌、纵隔胸膜及壁胸膜或先天膈肌薄弱、缺损,CO2 经损伤或薄弱处进入纵隔及胸膜腔。
2.腹内压增高,气体经膈肌腹主动脉裂孔、食管裂孔旁的疏松结缔组织,CO2 弥散进入纵隔、胸膜腔。
气胸原因1. 麻醉插管损伤气管、麻醉时潮气量过大。
2. 患者本身肺大疱破裂。
治疗1.存在少量气胸及纵膈气肿者,尚未影响到呼吸及 SpO2,可不予处理。
常见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常见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与处理1、浅表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1)静脉炎预防:①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②选择粗直、弹性好的静脉,选择套管柔软的留置针,避免在关节处穿刺。
位置便于固定,力争一次穿刺成功。
③ 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先后应用生理盐水冲管,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④ 留置针留置期间,指导患者不宜过度活动穿刺侧肢体。
⑤ 每次输液先后,均应观察穿刺部位和静脉走行有无红、肿,问询病人有无疼痛与不适。
处理:①即将赋予拔管,嘱患者抬高患肢,以促进静脉回流缓解症状。
②在肿胀部位用硫酸镁或者土豆片湿敷20min/次,4 次/d。
2)液体渗漏预防:①妥善固定导管。
②嘱患者避免留置针肢体过度活动,必要时可适当约束肢体。
③注意穿刺部位上方衣服勿过紧。
④加强对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
处理:对液体外渗者,予热敷、硫酸镁湿热敷等。
3) 皮下血肿预防:①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穿刺技术,穿刺时动作应轻巧、稳、准。
②依据不同的血管情况,把握好进针角度,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处理:可行冷敷或者热敷,每日1~2 次。
4)导管阻塞预防:①在静脉高营养输液后应彻底冲洗管道,每次输液完毕应正确封管。
②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封管液浓度及用量,并注意推注速度不可过快。
③采取正压封管,即边推注封管液边夹紧留置针塑料管上的夹子,夹子尽量夹在塑料管的近心端。
处理:发生堵管的时候,切记不能用注射器推液,正确的方法是可以将肝素帽或者正压接头拧下回抽,以免将凝固的血栓推进血管内导致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5)静脉血栓形成预防:①再次输液时,用0.5%碘伏消毒肝素帽处,接上输液器,如果液体滴入不畅,勿用力挤压输液管,否则可将小凝血块挤入循环而发生栓塞,应先调整肢体位置,检查静脉留置针有无脱出,然后用5 ml 针管抽取0.1%肝素盐水2 ml,连接输液针头回抽凝血块,通畅后再换接输液管输液。
②穿刺时尽可能首选上肢粗静脉,并注意保护血管,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且留置时间不可过长。
最新肉鸡皮下气肿原因及防治【动植物养殖】

肉鸡皮下气肿原因及防治
一、发病原因
皮下气肿是由于呼吸系统主要是气囊发生损伤,使空气进入疏松组织间隙,蓄积皮下而形成,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1.疫苗接种投药时,由于捕捉时用力过度或手术不当以致体壁擦伤导致气囊破裂。
2.鸡只啄斗造成体表损伤或气囊破裂。
3.鸡只某些含气骨发生骨折,空气逸出并蓄积于皮下。
4.某些气管寄生虫(如气管吸虫、比翼线虫)寄生于气管、支气管或气囊内导致气囊破员,以致空气窜入皮下。
5.多种疾病可导致气囊炎,由于囊壁很薄,受损伤后难以愈合,致使吸入的空气外逸并积聚皮下结缔组织内部形成气肿。
二、症状与病变
病鸡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羽毛蓬松,行动迟缓,局部(前躯部,胸、腹一侧或两侧,腿和翅膀)甚至全身气肿。
气肿部皮肤高高隆起,如透明薄膜样,触摸柔软如气球,有嚓嚓响声。
如不及时处理,气肿会继续增大,严重影响鸡的生长育甚至发生死亡。
如因气管寄生虫所致,病鸡表现伸颈张口,摇头要喷嚏,时间长后会因呼吸困难而窒息死亡。
剖检病变:气管、支气管粘膜发炎、充血,有多量液体,有时混有血液。
三、预防
1.接种疫苗,给药或手术时对鸡要轻轻捉轻放、小心操作。
2.加强饲养管理,定期驱虫。
3.加强饲料营养,防止因营养因素造成鸡只啄斗。
四、治疗
1.对症治疗,针对不同症状进行消炎与驱虫;
2.原因不明的,用注射针头穿刺放气。
3.若复发,坚持治疗至痊愈为止,时间长的用剪刀剪口、排气,并用碘酒消毒。
皮下气肿护理查房课件

05
皮下气肿护理查房案例分 享
案例一:老年患者皮下气肿的护理查房
总结词
老年患者皮下气肿的护理查房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议题。
详细描述
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的衰退,皮下气肿的发生往往更加严重,需要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在护理查房中,应关 注患者的病史、体征和实验室检查,评估病情,制定护理计划和措施。
案例二:小儿患者皮下气肿的护理查房
案例四
总结词
皮下气肿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护理查房需 要全面、细致的计划。
详细描述
此类患者需要密切观察体温、呼吸、心率 等生命体征,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和氧气 治疗等措施,同时要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及时吸痰和给氧。
案例五
总结词
皮下气肿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查房需要 高度关注患者的呼吸情况和循环系统。
皮下气肿护理查房课件
2023-11-05
目录
• 皮下气肿概述 • 皮下气肿护理要点 • 皮下气肿护理措施 • 皮下气肿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 皮下气肿护理查房案例分享
01
皮下气肿概述
定义与成因
定义:皮下气肿是指气体在皮下组织积 聚,通常是由于气管、支气管破裂或胸 膜腔内压力过高使得肺泡破裂所致。
中药治疗护理
总结词
中药治疗皮下气肿需要遵循医嘱,注意用药时间和剂量。
详细描述
中药治疗皮下气肿需要选用具有清热解毒、行气活血、消肿 止痛等功效的中药材,如金银花、连翘、柴胡、枳壳等。同 时,需要注意用药时间和剂量,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饮食调理护理
总结词
皮下气肿患者的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为主,避免辛辣、刺激 性食物。
3. 自发性:原因不明,可能与肺部疾病 或某些药物副作用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皮下气肿的发生
1、术前做好解释
2、措施:a 高流量的吸氧b采取头低臀高位c早期活动
优特点: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天数少且外形美观,术后排气时间也明显缩短,饮食方面没严格的限制,手术发展前景良好。
2、术后可能的并发症:肩痛(最常见)
3、腹腔镜与比超的联合应用,不仅可以进行早期诊断,同时也为镜下施行保守性手术赢得
时间,是早期诊断异位妊娠的金标准。
4、引起肩痛的因素:
a CO2因素:较多的是CO2气体对各级的刺激作用。
腹腔镜术后残留于江腹腔中的
CO2聚积在膈下,CO2气体与体内的水分作用转变成碳酸,对膈神经产生刺激。
另一方面,气腹是膈肌上抬,膈下穹窿扩张,牵拉膈下神经纤维,也导致反射性肩痛。
b 手术体位:手术时,单侧上肢外展时同侧颈肩膀痛较高于对侧,这与上肢过度外展
有关。
c 其他:术中充入气体的压力、速度、湿度、个体敏感因素等往往也是引起肩痛的常
见原因。
5、护理
a 氧气吸入:手术中吸氧,术后延长吸氧时间,提高氧气分压,可加速腹腔内残留CO2的排出,预防或减轻肩痛。
b 改变体位:采取头低臀高位,由于CO2轻,所以会向盆腔聚集,避免刺激膈肌,避免肩痛。
c 早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