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LAN与TD-LTE干扰分析及解决方案-V1
TD-LTE干扰分析、排查及解决措施

江西TD-LTE干扰分析进展及排除思路目录一、背景 (2)二、TDD-LTE系统间干扰情况 (2)三、干扰分类 (3)3.1阻塞干扰 (3)3.2杂散干扰 (5)3.3GSM900二次谐波/互调干扰 (6)3.4系统自身器件干扰 (7)3.5外部干扰 (9)四、排查方法 (9)4.1资源准备 (9)4.2数据采集 (10)4.3制作RB干扰曲线分布图 (10)4.4现场排查方法 (10)五、江西LTE现网情况 (11)5.1各地市干扰统计情况 (11)5.2各地市干扰分布情况 (11)六、新余现场干扰排查整治 (13)6.1干扰样本站点信息 (13)6.2样本站点案例 (14)七、九江FDD干扰专题 (23)7.1九江现网情况 (23)7.2干扰样本点信息 (24)7.3受干扰站点与电信FDD站点分布情况 (25)7.4九江彭泽县FDD干扰排查 (25)7.5抽样排查处理 (26)7.6电信FDD干扰解决建议 (31)八、后续计划 (32)一、背景●使用频率:工信部批准电信和联通混合组网试点开展,随着1875~1880MHz保护带推移至1880~1885MHz,不排除电信不加滤波器提前使用1880频段;●设备能力:我司早期采购设备抗阻塞能力不满足559号文要求导致TDS升级TDD的部分双模站点现网使用存在阻塞干扰;●工程施工:现场施工问题导致各制式/系统间隔离度不够带来的干扰。
二、TDD-LTE系统间干扰情况TD-LTE频段容易受到的干扰F频段(1880~1900MHz)①GSM900/GSM1800系统和PHS系统带来的阻塞干扰②GSM900系统带来的二阶互调干扰③GSM1800系统和1.8FDD-LTE系统带来的杂散干扰④PHS系统、手机信号屏蔽器和其他电子设备带来的外部干扰⑤因基站过覆盖带来的LTE网内干扰D频段(2575~2635MHz)①GSM900/GSM1800系统带来的阻塞干扰②800M Tetra系统和CDMA800MHz系统带来的三阶互调干扰③手机信号屏蔽器和其他电子设备带来的外部干扰④因基站过覆盖带来的LTE网内干扰E频段(2320~2370MHz)①GSM900/GSM1800系统带来的阻塞干扰②WLAN AP带来的杂散和阻塞干扰上行干扰影响干扰对TD-LTE上行性能影响如下表:三、干扰分类根据射频特性和频谱关系分析出F 频段TD-LTE 基站会受到电信与联通FDD-LTE、DCS1800、GSM900 和PHS基站的干扰,按照干扰类型又分为阻塞干扰、杂散干扰、谐波/互调干扰等。
TD-LTE系统与WLAN系统在室内场景的干扰协调分析

TD-LTE系统与WLAN系统在室内场景的干扰协调分析作者:吴胜徽孙长宪来源:《中国新通信》 2017年第14期一、WLAN 与TD-LTE 通信系统间干扰分析WLAN 和TD-LTE 相互间的干扰有以下三类:1、基站与基站之间的干扰;2、基站与终端之间的干扰;3、终端与终端之间的干扰。
1.1 TD-LTE 基站与WLAN 基站的干扰由于WLAN 和TD-LTE 都为TDD 系统,但上下行时隙不同步,它们之间存在基站与基站之间的干扰。
根据WLAN标准和3GPP 协议计算可得:TD-LTE 与WLAN 系统间所需最小耦合损耗(MCL)如下表所示:对于TD-LTE 基站干扰WLAN 基站,POI 系统可以实现90dB 的隔离,满足系统之间的隔离要求;对于WLAN 基站干扰TD-LTE 基站,在空间隔离1 米情况下,可以满足系统间的隔离。
1.2 TD-LTE 基站和WLAN 终端之间的干扰TD-LTE 基站干扰WLAN 终端:可以通过POI 系统进行有效隔离;WLAN 终端天线与TD-LTE 室分系统需要约0.5米的空间隔离TD-LTE 终端和WLAN 基站之间的干扰。
可以做如下假设:? 假设WLAN 室分天线增益为2dB, TD-LTE 终端天线增益为0dB;? WLAN 室分系统的插损0dB;严格按照协议规定,两天线间距离需要约250 米;由于终端位置的随机性, TD-LTE 终端无法保证与WLAN 室分天线间的空间距离。
综合考虑以下因素:A. 增加工作频点间距? TD-LTE 方案一工作于2.3G 频段,离WLAN 频带较近,隔离度余量较小,? TD-LTE 方案二工作于2.6G 频段,离WLAN 频带较近,存在30dB 以上的隔离度余量。
B. 允许更大的降敏考虑到并非所有时刻WLAN AP 都受到TD-LTE 终端的干扰,在系统吞吐量损失5% 情况下,可容忍降敏11dB;当WLAN 终端距离WLAN 吸顶天线较近或传播条件较好时,由于上行有用信号强度较大,WLAN AP 即使有适当的降敏,对此单个用户的性能影响也很小;TD-LTE 终端具有功控,只有当TD-LTE 终端处于小区边缘时才对WLAN 基站有较为明显的干扰,所以:A. 当TD-LTE 方案一工作于2.3G 频段,和WLAN 基站需相距71m 才能满足隔离度要求;B. 当TD-LTE 方案二工作于2.6G 频段,和WLAN 基站相距2.2m 即可满足隔离度要求。
WLAN和LTE干扰分析

WLAN和LTE干扰分析目录1 背景 (3)1.1 WLAN相关信息 (3)1.2 LTE相关信息 (3)1.3 其它相关信息 (4)2 场景分析 (4)2.1 WLAN AP干扰LTE基站 (4)2.1.1 WLAN AP的杂散干扰 (4)2.1.2 LTE基站的抗阻塞能力 (5)2.1.3 两系统天线之间的隔离度 (5)2.1.4 总结 (6)2.2 WLAN AP干扰LTE UE (6)2.2.1 WLAN AP的杂散干扰 (6)2.2.2 LTE UE的抗阻塞能力 (6)2.2.3 两系统天线之间的隔离度 (6)2.2.4 总结 (7)2.3 WLAN 数据卡干扰LTE基站 (7)2.3.1 WLAN 数据卡的杂散干扰 (7)2.3.2 LTE基站的抗阻塞能力 (7)2.3.3 两系统天线之间的隔离度 (8)2.3.4 总结 (8)2.4 WLAN 数据卡干扰LTE UE (8)2.4.1 WLAN 数据卡的杂散干扰 (8)2.4.2 LTE UE的抗阻塞能力 (9)2.4.3 两系统天线之间的隔离度 (9)2.4.4 总结 (9)2.5 LTE基站干扰WLAN AP (9)2.5.1 LTE基站的杂散干扰 (9)2.5.2 WLAN AP的抗阻塞能力 (10)2.5.3 两系统天线之间的隔离度 (10)2.5.4 总结 (10)2.6 LTE基站干扰WLAN 数据卡 (10)2.6.1 LTE基站的杂散干扰 (10)2.6.2 WLAN 数据卡的抗阻塞能力 (11)2.6.3 两系统天线之间的隔离度 (11)2.6.4 总结 (11)2.7 LTE UE干扰WLAN AP (11)2.7.1 LTE UE的杂散干扰 (11)2.7.2 WLAN AP的抗阻塞能力 (12)2.7.3 两系统天线之间的隔离度 (12)2.7.4 总结 (12)2.8 LTE UE干扰WLAN 数据卡 (13)2.8.1 LTE UE的杂散干扰 (13)2.8.2 WLAN 数据卡的抗阻塞能力 (13)2.8.3 两系统天线间的隔离度 (13)2.8.4 总结 (13)3 总结 (14)3.1 指标汇总 (14)3.2 总结-各系统滤波器所需抑制度 (15)3.3 分析及建议 (15)3.3.1 LTE基站 (15)3.3.2 LTE UE (15)3.3.3 WLAN AP (15)3.3.4 WLAN数据卡和LTE数据卡 (16)1 背景某区域进行LTE覆盖,室外共有15个LTE宏基站,同时提供配套的LTE UE。
华为-LTE和Wifi共存干扰原理和解决方案

建议LTE与WIFI共存滤波器(单个)达到如下性能:
建议B40&WIFI滤波器频率相应
建议B7/B41&WIFI滤波器频率相应
基于3GPP协议推动wifi平台和LTE平台方案从软件测试处理共存干扰问题: 采用时分复用方案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UE 自动处理方案 等等
2012-12-13
Security Level:
LTE和Wifi共存干扰原理和 解决方案
---华为公司射频系统SE 刘振宇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Confidential
目录
LTE 和 Wifi 共存频率分布、示意框图、典型场景 LTE 和 Wifi 共存干扰原理及一般处理方法 LTE 和 Wifi 共存干扰华为处理方法(一) LTE 和 Wifi 共存干扰华为处理方法(二) LTE 和 Wifi 共存干扰华为后续方案和建议
FDM方案结合良好整机设计
• 在与客户充分沟通的前提下,主动关闭小部分相互靠近的共存频率避免相互影响;如LTE B40 和wifi共存时,关闭部分LTE和wifi相互影响的频率;LTE B7和WIFI共存时,关闭部分LTE和 wifi相互影响的频率, • 采用天线去耦技术以及良好的整机布局,提高小尺寸终端天线隔离度。 • 根据芯片(Transceiver和PA)的杂散数据预算所需的滤波器增加到发射通道。同时考虑差损 带来的功耗问题。 • 根据Transceiver或者外部LNA带外阻塞的要求预算所需滤波器增加到接收通道。同时考虑差损 本身带来的接收通道NF恶化问题。 • 根据Transceiver或者外部LNA的IP3、IP2要求预算所需要的滤波器增加到接收通道,
LTE干扰现状、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介绍

LTE 干扰现状、缘由分析及解决方案介绍干扰原理及分类依据干扰产生的起因可以将干扰分为系统内干扰和系统间干扰。
l 系统内干扰:系统内干扰通常为同频干扰。
TD-LTE 系统中,虽然同一个小区内的不同用户不能使用一样频率资源 (多用户 MIMO 除外),但相邻小区可以使用一样的频率资源。
这些在同一系统内使用一样频率资源的设备间将会产生干扰,也称为系统内干扰。
l 系统间干扰:系统间干扰通常为异频干扰。
世上没有完善的无线电放射机和接收机。
科学理论说明抱负滤波器是不行实现的,也就是说无法将信号严格束缚在指定的工作频率内。
因此,放射机在指定信道放射的同时将泄漏局部功率到其他频率,接收机在指定信道接收时也会收到其他频率上的功率,也就产生了系统间干扰。
主要的干扰具体分类如以以下图所示:系统内干扰原理lGPS 失锁干扰:GPS 失锁、星卡故障、GPS 天线故障等缘由导致时钟不同步的A 基站放射信号干扰到了B 基站的上行接收。
l 超远同频干扰:远距离的站点信号经过传播,DwPTS 与被干扰站的UpPTS 对齐,导致干扰站的基站发对被干扰站的基站收的干扰. l 帧失步干扰:帧偏置配置不当、子帧配比不全都等缘由会导致基站间的上下行帧对不齐,导致SiteA 的下行干扰到了SiteB 的上行,形成帧失步干扰。
l 重叠掩盖干扰:A小区和B 小区存在重叠区域(同频邻区必定会存在确定的切换区域),由于两个小区之间的信号不是全都的,不正交,会形成干扰。
l 硬件故障干扰:设备故障是指在设备运行中,设备本身性能下降等造成干扰包括:RRU 故障,RRU 接收链路电路工作特别,产生干扰;天馈系统故障,包括天线通道故障,天线通道RSSI 接收特别等,天馈避雷器老化,质量问题,产生互调信号落入工作带宽内。
系统间干扰原理l 杂散干扰:由于放射机中产生辐射信号重量落入受害系统接收频段内,导致受害接收机的底噪抬升,造成灵敏度损失,称之为杂散干扰。
l 互调/谐波干扰:不同频率的放射信号形成互调/谐波产物。
移动通信网络中TD—LTE的干扰分析

移动通信网络中TD—LTE的干扰分析本文对移动通信网络系统中TD-LTE的干扰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案例阐述了干扰的分类、处理流程和定位方法,有助于我们快速有效检查、定位和处理干扰。
标签:TD-LTE;干扰;排查;定位;流程1 概述随着国家“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我国4G发展速度走上了快车道。
目前移动通信运营商主要建设的是4G网络,但是系统中并存着2G、3G系统,即GSM、TD-SCDMA和TD-LTE同时并存运行。
TD-LTE作为最新部署的高速数据无线接入网络,在建设时基于成本等因素一定要考虑系统间共存、共址的情况,也必然会出现共存和共址情况下的干扰问题。
干扰会导致系统整体性能下降,严重时系统甚至无法工作,因此探讨如何减少甚至避免干扰是组网建设时必须考虑的问题,其意义就不言而喻。
2 TD-LTE干扰的分类尽管TDD的频谱资源丰富【TD-LTE可用频段有2300 ~2400MHz (Released)、2570 ~2620MHz (Released)、2500 ~2690MHz (China/U.S.A.)、1880 ~1920MHz (2011Q3)、3400 ~3600MHz、3600 ~3800MHz】,但是日常使用中还是会遇到掉话/掉线、无法接入、业务速率低、话音/画面质量差、切换成功率低等等网络质量下降的干扰现象。
从TD-LTE系统的机制原理来分析,干扰可分为系统内部的干扰和系统外部的干扰。
LTE的同频组网时通常会出现小区内的干扰和小区间的干扰。
LTE特有的OFDMA接入方式,使本小区内的用户信息承载在相互正交的不同载波上,从而发生小区内的干扰。
而小区间的干扰是指所有的干扰来自其他的小区,LTE同频组网时,小区间干扰比较严重,导致位于小区边缘的用户数据吞吐量急剧下降,用户感受差。
可见小区间的干扰是LTE同频组网面临的显示问题,示意图如下图1:系统内的干扰通常是由于设备故障、覆盖问题以及不合理的PCI规划所引起的。
TD-LTE室分与WLAN系统干扰分析

信息系统及应用36 2015年8期TD-LTE室分与WLAN系统干扰分析唐云福建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福建福州 350003摘要:由于TD-LTE和WLAN系统二者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的逐渐发展,他们所面临的2.4 GHz邻频组网的干扰也越来越受关注。
在对同时存在TD-LTE和WLAN场景下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之后,又对实际的共存状况进行了一些测试,同时,还对测试的结果进行了研究,进而提出了能解决这种问题的一些策略,并对合路的情形进行了重点的分析。
关键词:TD-LTE;WLAN;共室内分布;隔离度;干扰规避方案中图分类号:TN929.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6434(2015)8-0036-01引言随着2013年底我国TD-LTE牌照的发放,运营商也进一步加快了TD-LTE网络的建设进程。
和3G通信网络比较,LTE 网络的有效性与可靠性都不断的提高,它具备的高用户容量和高数据的速率等优势,将成为市场主流。
TD-LTE室内覆盖系统也将广泛的被大众所应用。
除此之外,WLAN以其承载无线数据的高速率、低成本、灵活部署的技术特征,也成为中国移动公司的部署策略之一,并且,人们也越来越认可它的部署方式以及合理的接入成本。
所以,TE-LTE一定会和WLAN 共同地存在。
依据我国第四代的移动通讯的体系频率中的标准,目前,TD-LTE在室内进行覆盖时,使用2 320~2 370 MHz 的频段。
相关政府部门在2002年制定了下面的标准:蓝牙技术的装备和无线网络体系都使用相同的频段,也就是2.4 GHz频段。
根据以上规划,在2.4 GHz频段处将出现TD-LTE 与WLAN共存情况。
1 TD-LTE与WLAN共室分干扰分析从本质上来看,工作于不同频率的系统之间的干扰,都是由于发射机和接收机的性能不理想而造成的。
发射机的非理想性造成发射信号泄漏到信道外,落入异系统接收机工作信道内。
这是由于发射机的滤波器具有某些缺陷,并且射频滤波器还对相邻领域的信号具有一定的抑制性,另外,功率放大器也具有非线性的性质。
TD—LTE系统间干扰问题分析及解决办法

TD—LTE系统间干扰问题分析及解决办法【摘要】TD-LTE是3G的下一代演进技术,该技术将在未来中国移动网络中承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但TD-LTE系统网络建设中,不可避免地与其他系统间产生干扰,如何解决好TD-LTE系统间干扰问题是目前TD-LTE系统建设的重点问题。
本文就TD-LTE系统间干扰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TD-LTE;系统间干扰;杂散干扰;阻塞干扰;解决办法1.概述TD-LTE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移动通信技术标准,是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的主流技术之一,也是3G的演进技术,它可以提供比3G更高的带宽和更优的用户感受。
然而TD-LTE标准仍在不断演进之中,仍有很多的技术瓶颈和问题需要被深入研究,现有的频率也将和TD-LTE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并存。
因此,为了推进TD-LTE终端产品尽快成熟,加快商用化进展,就需要对TD-LTE系统间的干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2.干扰分析方法移动通信系统间干扰分析的基本方法有两种:静态蒙特卡罗仿真方法和基于最小耦合损耗计算的确定性分析法。
静态蒙特卡罗系统仿真法是以快照式仿真方法,通过复杂、精确的迭代计算出不同场景不同指标下一系统受到另一系统干扰后的性能变化情况,包括基站和移动台、移动台和基站以及移动台和移动台之间的干扰研究。
该文采用确定性分析方法分析异系统共址的干扰情况。
该方法基于3GPPTS36.101和3GPPTS36.104等协议所规定的阻塞和杂散指标要求、各系统具体发射功率以及被干扰系统的灵敏度下降要求,得到满足要求的隔离度,最后结合空间隔离理论,计算出空间隔离距离。
3.TD-LTE系统间干扰问题分析3.1分析方法根据协议规定的系统抗阻塞和杂散指标要求,以及各系统的参数,分别计算出规避阻塞干扰和杂散干扰所需要的隔离度。
然后根据水平和垂直隔离度计算公式,将隔离度换算成水平和垂直的隔离距离。
具体分析如下:(1)杂散干扰分析根据协议查出干扰源的杂散指标SdBm/BWm,其中BWm为指标的测量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