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复习资料
2025年中考语文总复习晨读手册教材古诗词曲85首原文及理解鉴赏梳理 八年级(上)
编者按:①标※的为课标篇目。②易读错字注音,难写易错字加黑。③画横线句子为常考默写句。
八年级(上)
27.野 望 唐·王绩
诗词原文
理解鉴赏
东皋薄bó暮望,
徙xǐ倚yǐ欲何依。
[薄暮:傍晚。薄,接近。徙倚:徘徊。]
内容:以“望”字点题,交代时间、地点,以及人物心情。
29.使至塞上※唐·王维
诗词原文
理解鉴赏
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
[属国:典属国的简称。这里借指自己出使边塞的使者身份。]
内容:首联点题,交代地点和事由。“单车”表现出形单影只的情状,暗示心中的孤寂感;“欲问边”交代了出使的目的;“过居延”表现关塞迢雁入胡天。
内容、情感:诗人行至萧关,得知前线大捷,个人失意的情绪在大漠雄浑景象的净化下已然消散,有的只是慷慨悲壮的情感,表现出诗人的达观。
【参考译文】轻车简从去慰问边关守军,我作为使者经过辽远的边塞地区。(我)恰似飘飞的蓬草随风飘转出汉塞,又像振翅北飞的归雁飞入胡天。浩瀚沙漠中一柱烽烟直上云天,黄河边上落日正圆。走到萧关,遇到负责侦察、巡逻的骑兵,得知统帅正在前线。
修辞:运用比喻,写映入水中的明月如同明镜,表现江水的澄澈和平缓;写江上的云霞如同海市蜃楼,表现了云霞的变幻多姿。
情感:这两联所写景物,或天高地远、气象阔大,或风物灵动、景色优美,正是作者喜悦开朗心境的展现,洋溢着青春的活力。
仍怜故乡水,
猎马带禽归。
描写:特写牧人日落而息、猎人满载而归的画面,是动态的近景。
情感:“返”“归”两字进一步反衬诗人忧郁、孤独无依的心情。
链接:“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
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
初二上册古诗文复习资料汇总
1.初二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大全(一)《三峡》(郦道元)1、从视觉角度描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2、《三峡》中极尽夸张,从侧面烘托出三峡山的高峻险要、壮丽绚美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三峡》中描写三峡夏水洪大凶险的句子是: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4、《三峡》中描写三峡夏水湍急、行船极快的句子是: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5、《三峡》中用夸张、侧面烘托江水流速极快的句子是: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6.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使我们想到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7.有一句话把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概括无遗,这句话是:清荣峻茂8、《三峡》中描写春冬之景时,采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先写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的静景,然后写了“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动景。
9.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10、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成功实现“蓄水315米”,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晨现在世人面前,郦道元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的“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凄异景状一去不复返了。
(二)答谢中书书(陶弘景)1、统领全文,充当本文引子的句子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2、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表现山水相映之美)3、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4、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5、找出文中的议论句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6、表现晨昏变化之美的句子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7、表现色彩配合之美的句子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三)记承天寺夜游(苏轼)1、《记承天寺夜游》中以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的句子是(庭院月下美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古诗词阅读 专项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古诗词阅读专项练习题(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4-5题。
(4分)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4.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前四句紧扣“望洞庭湖”描写景物,后四句抒情,表明“赠张丞相”之意。
B. 首联点明时令,“平”“混”写出洞庭湖水岸齐平,与天空浑然一体的景象。
C. 颔联运用对偶、夸张手法写出了烟波浩渺的壮观景象和汹涌澎湃的雄伟气势。
D. 这首投赠诗借“临渊羡鱼”这一典故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张丞相的羡慕之情。
5.“欲济无舟楫”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诗人的言外之意是什么?(2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4—5题。
(4分)4.(2分)D5.(2分,意对即可)诗人的言外之意是想从政(当官或干一番事业)(1分),却无人引荐,希望得到举荐(1分)。
(一)阅读《卖炭翁》,完成4~5题。
(6分)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4.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诗通过叙述卖炭老人一车千余斤的炭被抢的经过,揭露“宫市”的掠夺本质。
B.开头六句,在写卖炭老人的炭来之不易的同时,反映出卖炭老人生活的艰辛。
C.“翩翩两骑来是谁”,运用反问,强烈讽刺了宫使横冲直撞、趾高气扬的丑恶行径。
八年级上册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答案版)
部编本八年级上册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一、《野望》1•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
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抒发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和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人的落寞心绪。
二、《黄鹤楼》1.解释下面的词语。
①历历:指(汉阳林木)清晰可数(或“分明的样子”)②乡关:故乡2.五、六句写登楼所见的实景,请用自己的语言将画面描述出来。
天气晴好,江北汉阳的树木清晰分明,鹦鹉洲上的青草繁茂浓绿。
3•崔颢的《黄鹤楼》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出诗人思念故乡的情感,抒发了作者的忧愁心情与思乡、无奈之苦。
三、《使至塞上》1•这首诗的作者王维,唐代诗人。
2.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第三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写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写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景物;营造了“苍茫”(或“空旷”“旷远”“辽阔”“广袤”等,意思相近即可)的意境;表现了孤寂的情感。
3.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由于被排挤而孤独、寂寞、悲伤、飘零的孤寂心情。
看到大漠景色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
四、《渡荆门送别》1、请对“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作简要赏析。
长江流过荆门以下,河道迂曲,流速减缓。
晚上,江面平静时,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似的;日间,仰望天空,云彩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
2、古人写诗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之妙,试简要分析“山随平野尽”中“随”字的表达效果。
“随”表现出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写出空间感和流动感:“入”渲染出江水奔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
3、本诗记下了作者初次离开故乡时的观感和情思,其中最能表现他对故乡依依不舍之情的一个字是怜。
五、《钱塘湖春行》1、这首诗紧扣环境和季节特征写景,以“行”字为线索,同时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早春美景给游人带来喜悦之情。
2024_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核心考点专题04古诗词阅读含解析新人教版
专题04 古诗词阅读初中诗词鉴赏题是初中阶段各类考试的必考内容,其实这类题目一共只有三种模式,现在已经替大家总结出来了,并给大家总结了各种模式的答题技巧。
一、内容情感型提问方式:(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选出下列对这首诗解说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答题步骤:(1)描绘诗中呈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建,语言力求美丽。
(2)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详细。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主要有:不畏艰难、忧国忧民、建功立业、思念家乡、惦念亲人、感叹世事、壮志难酬、孤傲脱俗、凄清哀婉、酷爱山水、豁达豪迈、愁苦孤寂、憧憬美妙、恬淡自乐、离愁别绪、焦虑冲突、遭贬愤世、明珠暗投、惆怅悲凉、踌躇满志等。
二、分析技巧型提问方式:(1)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2)诗歌中多处用到某种写法,请找出一例,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鉴赏技巧:1、驾驭修辞方法(比方、拟人、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2、驾驭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争论,重点驾驭描写和抒情)3、驾驭其他表现手法(对比、衬托、渲染、用典、抑扬、联想、想象、情景交融、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等)答题步骤:步骤一:(用什么手法) 步骤二:(写什么内容) 步骤三:(有什么作用)步骤四:(抒什么情感)★练习划重点★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野望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诗句“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2.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古诗词鉴赏。
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古诗词赏析材料梳理与复习+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赏析材料梳理与复习一、《关雎》1、诗歌大意雎鸠鸟不停的鸣叫,在那河中的小岛上,文静美好的姑娘啊,是小伙儿好的配偶。
长长短短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捞取,文静美好的姑娘啊,日日夜夜想追求。
追求没能如愿,日日夜夜心头在牵挂,思念悠悠没完没了,翻来覆去难成眠。
长长短短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采摘。
文静美好的姑娘啊,弹琴鼓瑟对她表示亲近。
长长短短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仔细挑选。
文静美好的姑娘啊,敲钟击鼓使她快乐。
2、赏析: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运用比兴的手法,与眼前淑女时而向左时而向右采摘荇菜的动作,隐喻君子对淑女锲而不舍的追求。
3、赏析: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通过君子的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来表现君子对姑娘的深深思念,也体现求之不得的苦闷和焦灼。
4、赏析: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想象,幻由情生,写出饱受相思之苦的男子对未来与淑女相亲相爱的和谐情景。
5、赏析,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想象,写君子对未来与淑女结婚时的欢快,热闹,愉悦的场景。
6、表现手法:比兴、虚实结合、重章叠句。
7、重章叠句的好处:既增强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读来朗朗上口,又突出古代诗歌淳朴自然的风格,充分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
8、思想感情:全诗叙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追求,幻想的过程,写出了他求之不得的焦虑和苦闷,以及幻想求而得之的喜悦,表现古代劳动人民对爱情以及幸福生活的追求。
二、《蒹葭》1、诗歌大意:芦苇茂密水边长,深秋白露结成霜。
我心思念的那人,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流而上去追寻,道路崎岖又漫长。
顺流而下去追寻,仿佛就在水中央。
芦苇茂盛水边长,太阳初升露未干。
我心思念的那人,就在河水那岸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道路险峻难攀登。
顺流而下去追寻,仿佛就在沙洲间。
芦苇茂密水边长,太阳初升露珠滴。
我心思念的那人,就在河水岸边立。
逆流而上去追寻,道路弯曲难走通。
顺流而下去追寻,仿佛就在沙洲边。
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重点古诗词总复习(有答案)
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重点古诗词总复习班级姓名一、《关雎》《诗经》简介:《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到春秋中期约500年间的305篇诗歌。
在先秦古籍中,被称为《诗》、或《诗三百》。
相传孔子曾整理过这些诗并用来传授弟子,所以后来被尊为儒家的“五经”之一,称为《诗经》。
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
【课内探究】1. 浪漫的爱情往往离不开浪漫的场景,用自己的语言发挥想象力描绘出文章开头的场景。
2.诗歌的开头为何要写“雎鸠”?3.说说本文在语言运用和句式上有什么特点?4.从修辞角度对“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这两句诗进行赏析。
5.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结合本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真题回顾】1.本诗以________、________起兴,写出了一个男子对女子的美好感情。
2.(2018通辽)选出对《关雎》理解有误的一项()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说明淑女、君子在河滩幽会,营造出一种幽静氛围。
B.“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两句反复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反映了古代民歌的特色。
C.“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表现了男子夜长不寐时绵绵不断的思念。
D.“寤寐求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醒来和睡着。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现在一般认为是一首优美的爱情诗,“关雎”是以诗歌首句中的两个字作为题目。
B.诗中第二章中重叠“悠哉”,形容小伙子心情舒畅,洋洋得意。
C.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表现为兴和重章叠句。
D.“琴瑟”和“钟鼓”并非写实,是想像之词。
4.下列对《关雎》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诗逐步深入地展现了“君子”炽热的情怀,加深了感情,富有节奏感。
B.“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句中,“窈窕”“淑”表现了女子的美丽善良,“君子好逑”说明“君子”的坦率自然。
C.“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对“君子”和“淑女”相处的愉快场景和结婚时的热闹场面的描写,将两人相处和谐、相亲相爱的感情表现了出来。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复习资料(整理)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文专题复习资料第一部分古诗、词、文背诵默写一、课内古诗、词、文背诵默写(一)填空式默写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陶渊明《桃花源记》2、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3、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爱莲说》4、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核舟记》5、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道之行也》6、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杜甫《望岳》7、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8、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杜甫《石壕吏》9、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10、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1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1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张岱《湖心亭看雪》13、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归园田居》14、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15、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渡荆门送别》16、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陆游《游山西村》17、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恨悲。
——陈与义《登岳阳楼》(其一)(二)理解性默写《桃花源记》陶渊明1、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句子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描写桃花源美好自然环境的句子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宁的句子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八年级语文《诗词》重要复习资料
八年级语文《诗词》重要复习资料八年级语文《诗词五首》重要复习资料一、文学常识⒈《观刈麦》的作者白居易,唐代中期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著有《白氏长庆集》。
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运动,主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我们还学过白居易的诗有《钱塘湖春行》。
⒉《赤壁》的作者杜牧,晚唐时期著名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著有《樊川诗集》、《樊川文集》。
我们学过杜牧的诗还有《江南春》、《泊秦淮》、《山行》。
⒊《过零丁洋》的作者文天祥,南宋大臣,文学家,爱国诗人,著名抗元将领。
字覆善,一字宋瑞,号文山,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著有《文山先生全集》。
所著《指南录》,记述了平生所遭险难以及战友的事迹,可视为诗史。
他在大都狱中所作的《正气歌》,更为世所传诵。
⒋《已亥杂诗》作者龚自珍,清代思想家、文学家。
一名巩祚,字定庵,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
⒌《山坡羊、潼关怀古》的作者张养浩,元代散曲家。
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山东济南)人。
山坡羊,曲牌名。
二、理解性默写⒈《观刈麦》中,最能表现割麦农民极度辛苦而又企盼延长干活时间这种矛盾心理的诗句是:“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此句和白居易的《买炭翁》中的“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有异曲同工之妙。
⒉《观刈麦》中描写夏收季节丰收景象的诗句是“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描写青壮劳力辛苦劳碌情景的句子是“足蒸暑士气。
背灼炎天光”,刻画劳动人民心理的句子是“力尽不知热,但借夏日长”,反映官府对贫苦农民残酷剥削的句子是“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观刈麦》中表现作者对农家的同情和关心的诗句是:“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⒊杜牧的《赤壁》诗中交代兴感之由的句子是:“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抒写诗人由“折戟”而生感慨(议论)的句子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⒋《过零丁洋》中借用地名抒写自己孤独无援,忧患不安的句子是“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抒写自己的身世之悲及亡国之恨的句子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古诗课外阅读 练习题精选(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古诗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题。
古城①春望[明]李梦阳阴阴日欲暮,迢迢春望稀。
野色吹寒立,林鸦逆雨归。
孤城还麦秀②,白首且花飞。
临路柳长袅,前朝今是非。
【注释】①古城:宿迁故城遗址,晋朝在此设宿豫郡,唐时郡治迁徙,故城废。
②秀:谷类植物抽穗开花。
1、首联点明时间,渲染一种的气氛,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一个“”字总领全诗。
(2分)2、“野色吹寒立,林鸦逆雨归”一联写景颇有特色,请加以赏析。
(3分)3、同为“春望”,杜甫与李梦阳在各自诗中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答案:1、阴沉(萧条)望2、此联运用了对偶、拟人的修辞手法。
对偶使句式整齐,节奏鲜明,读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
诗人赋予野色、林鸦以人的情感,通过“寒”和“雨”生动形象地渲染出环境的萧条,突出故城遗址的荒凉,从而表达出诗人内心的遗憾和担忧。
3、杜甫的《春望》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情感。
《古城春望》表达了诗人对故城不再的遗憾、感伤以及对时局的隐忧。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 1~2 题。
摊破浣溪沙①明•陈继儒梓树花香月半明,棹②歌归去草虫鸣。
曲曲柳湾茅屋矮,挂鱼罾③。
笑指吾庐何处是?一池荷叶小桥横。
修竹纸窗灯火里,读书声。
【注释】①词牌名,为“浣溪沙”的别体。
②棹:用桨划船。
③鱼罾:渔网。
1.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梓树花香月半明,棹歌归去草虫鸣”一句的妙处。
(4 分)2.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修竹纸窗灯火里,读书声”的画面。
(4 分)答案:(三)诗歌阅读(共8分)1.示例1:运用多感官写景的手法,花香是嗅觉,明月是视觉,渔歌、虫鸣是听觉,描绘了夏夜渔村宁静、清幽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闲适愉悦、热爱田园之情。
示例2: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梓花、明月是静景,渔歌归航是动景,描绘了夏夜渔村宁静、清幽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闲适愉悦、热爱田园之情。
示例3:运用以声衬静的手法,用草虫鸣叫衬托渔船归航后的宁静,写出了夏夜渔村的宁静、清幽,表达了诗人闲适愉悦、热爱田园之情。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古诗文基础知识与阅读(含答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古诗文基础知识与阅读(含答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古诗文基础知识与阅读一、古诗文默写。
(共42分)(一)直接默写。
(16分)1. ,夜泊秦淮近酒家。
2.深林人不知,。
3. ,何人不起故园情。
4. ,关山度若飞。
5.新鼓追随春社近,。
6. 马上相逢无纸笔,。
7. ,不间苍生问鬼神。
8.黄梅时节家家雨,。
(二)理解性默写。
(26分)1.《晚春》一诗中借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现诗人勤奋努力、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的句子是:,。
2.《登飞来峰》中“,”两句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难,极具哲理。
3.“,”(陆游《游山西村》)两句不仅写出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而且蕴意深刻,常用来说明困境中仍然蕴含着希望。
4.《泊秦淮》反映了官僚贵族以声色歌舞、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填补他们腐朽而空虚的灵魂的句子是:,。
5.《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中富有哲理的句子是:,。
6.家乡,是我们精神与情感的栖息地。
古今中外,有无数诗人抒写思乡的诗篇。
如《木兰诗》中写道:“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又如岑参在(《逢入京使》中写道:“故园东望路漫漫,。
”再比如:“,。
”(课外)这些诗句,都表达了游子怀乡思归的情思。
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词语。
(共9分)(1)及鲁肃过.寻阳()(2)见.往事耳()(3)孰若.孤()(4)即.更刮目相待()(5)木兰当.户织()(6)但微颔.之()(7)斯.是陋室()(8)谈笑有鸿.儒()(9)香远益.清()三、古诗文阅读。
(共6分)(一)阅读古诗,回答1-3题。
(8分)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这首诗历来被管为歌咏泰山的名作。
首联和颔联热情赞美了泰山魏峨雄伟的气势和的景色。
(2分)2.有人评价此诗“‘割’字奇”,品析“割”这个字奇在何处。
(3分)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八年级上册古诗文复习
(一)古诗词默写
(3)晏殊在《浣溪沙》中以诗入词,诗中着重写今日 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的名句是:无__可__奈__何__花__落__去_, _似__曾__相__识__燕__归__来___。
(4)晏殊在《浣溪沙》中慨叹时光流逝,蕴含生活哲 理的名句是:_无__可__奈__何__花__落__去___,_似__曾__相__识__燕__归__来___。
(一)古诗词默写
15.《浣溪沙》晏殊 (1)诗中表现诗人沉思形象的句子是:_小__园___香__径__独___ __徘__徊______。 (2)本词中表现词人盎然得意之情、闲散寻欢之志, 又含蓄地表达感伤怀旧的词句是:_一__曲__新__词__酒__一__杯___, _去__年__天__气__旧__亭__台___。_夕__阳__西__下__几__时__回___?
古诗词默写复习
(一)古诗词默写 1.《野望》王绩 (1)东皋薄暮望,_徙__倚__欲__何__依___________。 (2)__牧__人__驱__犊__返__________,猎马带禽归。 (3)《野望》中引用典故,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 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__相__顾__无__相__识__________, __长__歌__怀__采__薇__________;描写秋意正浓的山野景色的诗 句是:__树__树__皆__秋__色__________,__山__山__唯__落__晖__________。
(一)古诗词默写
13.《赤壁》杜牧 (1)__折__戟__沉__沙__铁__未__销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 (2)杜牧在《赤壁》中写设想中的东吴败亡,不从山 河破碎、生灵涂炭着笔,仅以二乔命运代表东吴命运的 诗句是:__东__风__不__与__周__郎__便____,__铜__雀__春__深__锁__二__乔____。 (3) 杜 牧 在 《 赤 壁 》 中 有 感 而 发 的 缘 由 是 : __折__戟__沉__沙__铁__未__销____,__自__将__磨__洗__认__前__朝____。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诗词曲阅读复习40首(八年级下册)
二十二关雎一、文学常识1、《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到春秋中期约500年间的305篇诗歌。
先秦古籍中,被称为《诗》、《诗三百》。
后来被尊为儒家“五经”之一,称为《诗经》。
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民歌,《关雎》就是一首国风作品。
2、三大基本内容:风:雅:颂:3、三大表现手法:赋:比:兴:赋。
4、相关文常《诗经》——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
《离骚》——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四书:《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二、原文易错字及理解默写A:原文易错字关关/雎鸠,在河/ 之洲。
窈窕/ 淑女,君子/ 好逑。
参差/ 荇菜,左右/ 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 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 悠哉,辗转/ 反侧。
B:理解默写1.起兴的句子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2.全诗的纲目,统摄全诗的句子或表现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贤惠姑娘句子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最能体现全诗的精神,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的句子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4.最能表达诗人对心中恋人的爱慕之情的句子: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5.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关雎》中描写青年男子对美貌少女表达倾慕之情的句子是: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6.《关雎》中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男子对姑娘思念之深追求不到而痛苦难眠句子是:辗转反侧,寤寐思服。
7.《关雎》中的男子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引起“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的美好联想;“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抒写了求之不得的相思之苦,“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抒写了求而得之的美好愿望和喜悦心情。
三、重点词义洲:水中的陆地。
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
淑女:善良美好的样子。
好逑:好的配偶。
逑:配偶。
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
左右流之:在船的左右两边捞取。
流:捞取。
寤寐:日日夜夜。
八年级语文下期末《古诗词阅读》知识梳理
八年级语文下期末《古诗词阅读》知识梳理古诗词的考查,侧重考查学生对课外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具体为理解诗歌字词含义、品析诗歌语言包括整体语言风格和炼字炼句、品析诗歌意境、品析作者情感主旨、品析诗歌表现技巧及举例。
一、考点解析古诗词赏析四大经典考点梳理及解读考查要点主要可梳理为以下四大考点:(1)、领悟情感根据作品相关背景,正确理解诗歌内容,体悟作者情感。
一般会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对诗句意义的理解,对诗中景物、形象和情感的理解,对全诗深层含义的领悟,对全诗名句的感悟。
通常会将诗歌景、人与诗歌情感结合在一起考查,如“本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画面,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体会意境借助联想和想象揣摩诗歌意境,能用自己的语言再现其意境或内涵。
意境是诗歌中意和境两个因素的结合,意是诗人在诗歌中抒发的思想情感,境是诗歌中所描绘的艺术图景。
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与诗歌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3)、赏析技巧体会诗歌韵律、节奏,理解常用表现手法的作用。
诗歌的艺术技巧包括的内容很多,常见的有:行文构思、修辞特点、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
学习和积累一些诗歌鉴赏常有的艺术技巧,能够帮助我们提高诗歌阅读鉴赏力,正确表达出我们的鉴赏感受。
(4)、锤炼语言赏析诗词的整体语言风格;或从遣词和修辞的角度赏析语言,理解诗句含义。
诗歌中形象的塑造、感情的抒发,往往通过诗的语言来实现。
进行诗歌赏析,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抓住语言这个根本。
因此,考查对古诗词中准确、生动、传神的语言的品味,是近年来中考古诗赏析题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方法归纳针对古诗词赏析四大考点的解答方法可总结如下:(一)、领悟情感【典型例题】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第10题“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考查领悟诗词的主旨情感。
【题目形式】这首诗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或心情。
八年级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复习资料
八年级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复习资料推荐文章高中语文必修一必背古诗词汇总热度: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答题方法热度:小学语文的阅读理解总攻略热度: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方法技巧热度: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答题万能公式热度:八年级的古诗词很多篇,每一篇都是考点。
想要拿下古诗词的阅读理解,就要好好的复习知识点。
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提供关于八年级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复习资料,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复习课内古诗词、文阅读理解第21课《桃花源记》 P168陶渊明一、作者及作品陶渊明,晋宋诗人,散文家。
本文选自《陶渊明集》。
还学过他的文章有《归园田居》(其三)、《饮酒》、《五柳先生传》等。
二、文章知识(1)线索:以渔人(武陵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
发现——访问——离开——再寻,贯穿起来。
(2)顺序:时间先后顺序三、词语解释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复前行,欲穷其林。
缘:沿着。
穷:穷尽。
2、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鲜美:鲜艳美丽。
落英:落花。
3、甚异之。
异:诧异。
4、豁然开朗。
豁然:开阔的样子。
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俨然:整齐的样子。
属:类6、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交通:交错相通。
7、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黄发:老人。
垂髫:小孩。
怡然:喜悦的样子。
并:都。
8、问所从来,具答之。
具:详尽。
9、村中闻有此人,咸(xian)来问讯。
咸:都。
10、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妻子:妻子和儿女。
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
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
11、处处志之。
志:动词,作标记。
12、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志:名次,标记13、闻之,欣然规往。
欣然:高兴的样子。
规:计划。
14、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寻:不久。
津:渡口。
15、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要”是通假字,“要”通“邀”,邀请。
四、句子翻译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翻译:芳香的野草鲜艳美丽,落花到处都是。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总复习之古诗词阅读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总复习之古诗词阅读题江西省中考语文古诗词阅读题答题技巧古诗词的考查,主要为送别诗、思乡诗、咏物诗、哲理诗、爱国诗和怀古(咏史)诗等。
本人认为今年考查律诗,尤其是五律的可能性较大。
因为随着考试题型的变化,律诗篇幅稍长,容易从多个角度寻找命题点。
与前些年相比,今年中考语文试卷中的古诗词阅读题全部为客观试题。
虽然能为考生节约答题的书写时间,但这方面的训练题很难找,更不用说精选题目了。
这样一改题型,学生很难适应,很容易失分。
下面重点说说这类题的特点、命题角度与解题技巧。
一、常见题型1.赏析性选择题主要考查对诗词曲的词、句的含义,作品的意境,作者的情感和态度的分析与评论、鉴赏。
2.判断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对明晰的信息的理解或对隐含信息的发展、阐述、概括结论的正误与恰当与否。
二、命题角度(内容)1.理解诗词内容概括诗词大意,感知诗词的意象,领会诗词的意境,品味关键字句,分析表达方式【一般有记叙(多用于叙事诗)、议论(多用于点明诗歌主旨)、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抒情(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等,题材类别归类,概括语句内容等】。
2.把握作者思想感情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领会人物精神,概括诗词主旨,感悟诗词蕴含的哲理等。
3.初步鉴赏诗词的能力①分析修辞手法,如比喻、对偶、借代、夸张、双关、设问、反问等;②分析表现手法,如烘托(衬托)、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象征),借事抒情,寓理于景,借古讽今,虚实相生,动静结合,对比,反衬(以动衬静,以乐景衬哀情、以哀景衬乐情)、白描、用典等;③品味语言风格,如作家风格豪放、婉约、沉郁顿挫等;语言风格如简洁、含蓄、凝练、清新质朴、生动形象、绮丽典雅等;④评价相关字句等。
4.积累相关资料资料1:体现诗词整体艺术表现特色(含构思、艺术技巧)的词语: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与托物言志)映衬(又分为正衬和反衬)象征联想想象用典对比对照动静结合变换抒情角度白描渲染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复习课内古诗词、文阅读理解第21课《桃花源记》 P168陶渊明一、作者及作品陶渊明,晋宋诗人,散文家。
本文选自《陶渊明集》。
还学过他的文章有《归园田居》(其三)、《饮酒》、《五柳先生传》等。
二、文章知识(1)线索:以渔人(武陵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
发现——访问——离开——再寻,贯穿起来。
(2)顺序:时间先后顺序三、词语解释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复前行,欲穷其林。
缘:沿着。
穷:穷尽。
2、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鲜美:鲜艳美丽。
落英:落花。
3、甚异之。
异:诧异。
4、豁然开朗。
豁然:开阔的样子。
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俨然:整齐的样子。
属:类6、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交通:交错相通。
7、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黄发:老人。
垂髫:小孩。
怡然:喜悦的样子。
并:都。
8、问所从来,具答之。
具:详尽。
9、村中闻有此人,咸(xian)来问讯。
咸:都。
10、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妻子:妻子和儿女。
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
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
11、处处志之。
志:动词,作标记。
12、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志:名次,标记13、闻之,欣然规往。
欣然:高兴的样子。
规:计划。
14、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寻:不久。
津:渡口。
15、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要”是通假字,“要”通“邀”,邀请。
四、句子翻译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翻译:芳香的野草鲜艳美丽,落花到处都是。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翻译: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翻译: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4、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翻译: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狗叫的声音。
5、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翻译:男女穿戴,完全与桃花源外的人一样。
6、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翻译:老人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
7、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翻译: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8、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翻译:(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9、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翻译:这个人详细的介绍了自已所听到的事。
10、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了。
”翻译: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11、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翻译:寻找以前做的标记,竟迷失了方向,再也没找不到路。
12、后遂无问津者。
翻译:此后就再也没有探访的人了。
五、成语积累1、世外桃源:与世隔绝,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
后用此成语指虚构的超脱现实的安乐美好的地方。
2、豁然开朗:豁然,开阔明亮的样子。
形容有狭窄阴暗突然变为开阔敞亮。
也比喻心理突然悟出道理而感觉明朗。
(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成语。
)3、无人问津;津:渡口。
没有人来问渡口。
后用此成语比喻没有人过问受到冷遇。
4、落英缤纷;落英:落花。
缤纷:繁多凌乱的样子。
鲜花纷纷飘落,形容春天美好的景色,也指花儿凋谢的暮春天气。
六、简答1、本文中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答: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本文中第三段描写了桃花源人社会风尚的哪两个方面?答:生活幸福;民风淳朴。
3、本文“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桃花源人为何叹惋不已?答:问今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4、“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答: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
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5、渔人离开桃源后,还写太守与刘子骥先后探访未果的情形的作用是什么?(①增添神秘色彩。
②暗示这是一个虚构的无法实现的理想世界)6、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会?答: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
7、“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世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呢?A、虚构目的描绘无剥削,压迫,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宁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同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作者和广大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B、作品意义尽管这种理想不可能实现,但它体现了人们的追求和向往,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第22课《短文两篇》《陋室铭》P173刘禹锡一、文体常识“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功颂德的文字,后成为一种文体。
人们经常用“座右铭”来激励鞭策自己。
请你从平时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则有关学习方面的“座右铭”。
示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二、词语解释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名:出名灵:成为灵异的水。
2、斯是陋室。
斯:这。
3、惟吾德馨。
德馨:美好的品德,馨,香气。
4、无丝竹之乱耳。
丝竹:借代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乱:使……乱。
5、无案牍之劳形。
案牍:案,文书,案卷。
牍,公文。
案牍是官府的文书。
劳形:使身体劳累。
形,形体,身体。
6、何陋之有?何:什么。
三、句子翻译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翻译: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身心。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翻译:这(虽)是间简陋的房子,主人却有美好的德行。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翻译: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4、孔子云:“何陋之有?”翻译: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四、简答1、文中含有“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的意思,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为什么?答:同意。
品德高尚者追求的不是物质条件的好坏,而是精神世界的纯洁与充实,他们鄙弃功名利禄,不趋炎附势,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保持着自己坚贞的操守,所以身居陋室不觉其陋。
2、作者做此铭主要表明自己的抱负和情操,也流露出讽刺现实的意味。
你能看出当时的现实是怎样的吗?答:官僚士大夫阶层思想庸俗、颓废、居豪宅,寻欢作乐。
3、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情怀)?答: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
4、从本文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是积极还是消极的?答:从本文表达的高尚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看,作者的思想是积极的。
从独处其身避而不和庸俗的官僚往来,使自己与污浊的社会隔离开来等做法来看,作者的思想又是消极的。
(可发挥自己的见解)5、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答:(略)6、人人都有自己的居室,你喜欢的居室是什么样的?请描绘出来,并说明你喜欢的原因。
答:(略)7、文中有哪些骈句和散句?答:骈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散句是“孔子云:何陋之有?”《爱莲说》 P174周敦颐一、词语解释1、可爱者甚蕃。
蕃:多。
2、濯清涟而不妖。
濯:洗。
妖:美丽而不端庄。
3、不蔓不枝。
蔓:长枝蔓。
枝:动词,长枝节。
4、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独:只,仅。
濯:洗涤。
妖:妖媚。
益:副词,更。
植:树立。
亵:亲近而不庄重。
5、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鲜:少。
6、宜乎众矣。
宜:应当。
二、句子翻译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翻译:我唯独喜爱莲从污泥中长出却没有受到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
2、莲,花之君子者也。
翻译:莲是花中的君子。
3、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翻译:对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4、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翻译:像我一样喜欢莲花的还有什么人呢?5、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翻译:喜爱牡丹的人当然就很多了。
三、简答1、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答:本文通过对“莲”的美好形象和高洁品质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以及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2、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
课文中的“牡丹”、“菊”、“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答:(1)牡丹---“花之富贵者“象征:追求功名、富贵的人。
(2)菊---“花之隐逸者”象征:不趋炎附势的隐士。
(3)莲---“花之君子者”象征:品行高尚的贤能之士。
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了他不愿与世同流合污、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节操的思想感情。
3、文章中“不染”“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净植”“不可亵玩”这些具体特征代表了莲花的哪些可贵品质?答:“不染”“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净植”“不可亵玩”这些特征代表莲花的可贵品质是“质朴、高洁、胸怀豁达、品行无邪;不拘繁文苟礼、美德广布四方、独立自主、威严不可亵渎。
”4、细细揣摩“菊之爱”有两种含义:一是做一个避世的隐士。
二是像陶渊明那样保持独立的人格。
你赞成哪一种说法?谈谈看法(如赞成两种都有道理。
自圆其说即可。
)答:作者的意思是避世者不染尘世之埃固然可喜,而入世者“出淤泥而不染”境界更高。
5、“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照应了上文的哪一句话?结尾这一句感叹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照应了上文的“世人甚爱牡丹”。
结尾这一句感叹表达了作者对追求逐利(追求富贵、贪慕富贵)、趋炎附势的世风的鄙弃。
6、文章的最后一段运用了多种句式,你能具体指出都用了哪些句式吗?答:文章的最后一段运用的句式分别是感叹句(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设问句(莲之爱,同予者何人?),陈述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7、孟子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与本文的“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看法相反,你同意哪种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自圆其说即可)答法一:同意孟子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的思想受环境影响,“孟母三迁”说的即是这个道理。
答法二:同意本文的观点,只要保持坚贞的节操,洁身自好,即使处于污浊的环境中也能不受影响。
8、本文所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有哪些?答:本文所用的修辞手法有排比、设问、比喻;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
9、目前,全国正在进行“国花”推选活动,如果你也参加这项活动,下面三种花中你打算选什么为“国花”,请仿照示例,在横线上填上一句相关的古诗文名句(任选一个)。
示例:我选择杜鹃为国花,因为:花中此物似西施。
参考答案:我选择荷花为国花,因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选择牡丹为国花,因为: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我选择梅花为国花,因为:梅花香自苦寒来。
10、不久前某行政部门征集公益广告,以一幅清莲图为主体图案的广告创意,因积极的比喻意义被采纳,清你为该主体图案配一句恰当简明的广告语。
(不少于8个字)第23课《核舟记》 P178魏学洢一、词语解释1、高可二黍许。
可:大约。
许:上下。
2、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曾:尚,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