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改革方案

合集下载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拟)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拟)
操作系统、编译原理、软件工程、计算机体系与结构、人工智能、 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智能机器人等系列课程 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主要实践性教学主要包括:工业实习(大三暑假),本科生创新 实验(大三开始,成绩优异的本科生可跟随教授从事科研工作),以 及各类国内外本科生学术竞赛。 七、课程结构及最低学分要求分布: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II

30 9 17 17 5
CS470 CS480 CS490
集成电路设计
EE304 Integrated circuit design
3 2

信息论与编码
EE411 Information theory and 2
总 其中 学 实验 分 学分 1
3 1
2
EE201
模拟电路 Analog circuit
3 1
数字电路 EE202
Digital circuit
3 1
数学建模
MA228

Mathematical model
2 1
信号与系统
EE205

Signals and systems
3 1
课程名称
计算机系统设计与应
GE106
用 Computer
system
design and application
电路基础
EE104 Fundamentals
of
electric circuits
试 3
计算机体系与结构

CS308 Computer system and 试 3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当今的信息时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变得日益重要。

这个领域无疑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性、快速发展的领域。

人才培养方案不仅需要关注基础知识的传授,更需要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培养。

接下来,我将深入探讨这一主题,探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深度和广度。

1. 前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指根据行业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系统设计和实施相关课程和实践环节,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全面发展的个性品质,具备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2. 基础知识的传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需要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

这包括计算机原理、数据结构、算法、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等基础课程的教学。

通过扎实的基础课程学习,学生可以建立起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整体认识和理解,为后续的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除了基础知识的传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还需要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增加一些创新课程,如计算机科学前沿技术、人工智能应用等,鼓励学生思考和探索新的领域。

实践环节的设置也至关重要,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实习和参赛等活动,让他们在实际中学以致用,提升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国际化竞争力的培养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可以通过增加国际课程、引进外国名师、组织海外交流等方式,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5. 个人观点和总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该以全面、深化和创新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国际化竞争力,培养学生成为具备全面发展个性品质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教育部计算机领域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工作计划

教育部计算机领域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工作计划

教育部计算机领域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工作计划
教育部计算机领域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工作计划旨在推进计算机领域本科教育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该计划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课程设置优化
通过对计算机领域本科教育课程的重新设计和调整,建立专业课程和通识教育课程相互融合的课程体系,提高学生对计算机技术与社会、文化、人文等不同领域的交叉学习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的人才。

2. 教学内容更新
计算机领域发展日新月异,教师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适应社会和行业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践环节加强
通过增加实践环节,如设计实验、项目实践、企业实习等,让学生参与实际项目,锻炼实践能力,拓宽视野,增强专业素养,提高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4. 教师队伍培养
计算机领域本科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与教师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密切相关,因此需要重视计算机领域本科教育教师的培养和发展,提高其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推动计算机领域本科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该计划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试点工作,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需求,根据计划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开展相应的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推动计算机领域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改革建议

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改革建议

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改革建议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更好地培养计算机人才,提高教学质量,以下是我对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一些建议:1. 强化基础知识教育:计算机专业的核心是基础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

可以通过开设专门的基础课程,如数据结构、算法与数据分析等,帮助学生打好扎实的基础。

2. 引入实践教学:计算机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实践教学的引入。

可以通过开设实验课程、实习、项目开发等方式,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强化团队合作意识:计算机专业的工作往往需要团队合作,因此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可以通过组织项目团队、分组作业等方式,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协调和沟通。

4. 关注前沿技术:计算机技术更新迅速,为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教学内容应及时更新,关注前沿技术的发展。

可以通过邀请行业专家来讲座、组织技术研讨会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最新的技术动态。

5.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计算机专业的学习需要大量的实践和实验,因此应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

可以建立计算机实验室、购买先进的设备和软件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6. 强调跨学科学习:计算机专业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应强调跨学科学习。

可以开设跨学科的选修课程,如计算机与心理学、计算机与艺术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7. 增加实习机会:实习是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的重要机会,应加大实习机会的提供。

可以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和成长。

8. 强化职业素养培养: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为了提高就业竞争力,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可以开设职业规划课程、组织职业技能培训等,帮助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

9. 注重创新能力培养:计算机专业需要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改革建议

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改革建议

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改革建议计算机专业是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学科,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也需要不断改革与创新。

以下是对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改革建议:1. 强调实践能力培养:计算机专业的核心是实践能力,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训练,提供更多的实验环境和项目实践机会,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

2. 强化编程教育:计算机专业的核心技能是编程,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编程教育,从基础的编程语言开始教学,逐渐引导学生掌握不同的编程工具和框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设实践课程:除了传统的理论课程外,学校还可以增设一些实践课程,如软件工程实践、系统设计与开发实践等,通过实际项目的开发,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

4. 强化项目驱动教学:学校可以引入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项目的开发,通过项目来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5. 引入新兴技术教学: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学校应该及时引入新兴技术的教学,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让学生了解最新的技术发展趋势,增加就业竞争力。

6. 加强实习实训:学校应该积极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实训机会,让学生能够接触真实的工作环境,提前适应职场,增加就业机会。

7. 增加创新创业教育: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非常重要,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为他们将来创业打下基础。

8. 强化团队合作教学:计算机专业的工作往往需要团队合作,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可以通过小组作业、团队项目等形式进行教学。

9. 提升教师水平:学校应该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质量。

10. 建立行业导向课程:学校应该与行业紧密合作,了解行业需求,根据行业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培养学生符合市场需求的技能。

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改革需要紧跟技术发展的步伐,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项目驱动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大学计算机科学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大学计算机科学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大学计算机科学教学改革实施方案背景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快速发展对大学计算机科学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为了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计算机科学人才,我们需要对教学进行改革,以适应时代的需求。

目标本实施方案的目标是提升大学计算机科学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以适应行业的发展和变化。

策略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采取以下策略:1. 更新课程内容:根据行业发展的最新趋势和技术需求,更新和调整课程内容,确保学生学习到最新的知识和技能。

2. 强化实践环节:增加实践环节的比例,让学生能够亲自动手实践和应用所学知识,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

3. 提供项目实训机会:与行业合作,为学生提供项目实训机会,让他们能够在真实的项目中锻炼能力,并与实际问题进行接触。

4. 引入创新教学方法:探索和引入创新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合作能力。

5. 建立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建立现代化的实验室和研究中心,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研究环境,促进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6. 培养师资队伍: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保证教师能够有效地传授最新的知识和技能。

实施步骤为了顺利实施上述改革方案,我们将采取以下步骤:1. 成立改革领导小组:由学校领导和相关教师组成改革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和协调改革工作。

2. 制定详细计划:根据改革目标和策略,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包括时间安排、资源分配等。

3. 开展师资培训:组织教师培训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引入创新教学方法和案例教学。

4. 更新课程内容:对现有课程进行评估和调整,更新课程内容,确保与行业需求相匹配。

5. 加强实践环节:增加实践环节的比例,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项目实训,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6. 建立实验室和研究中心:投入资源建设实验室和研究中心,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研究环境,支持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

7. 评估和改进:定期评估改革效果,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以大连大学计算机专业为例,讨论了人才培养模式中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介绍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大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成立于1989年,2001年和2007年分别被确定为校级重点专业和示范性专业;2003年获得计算机应用技术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08年以来先后被批准为辽宁省重点学科、优势特色重点学科,2011年又获批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获批“辽宁省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

计科专业从2000年开始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利用大连软件外包领军城市的IT技术优势,创建了颇具特色的3年在校内培养和1年在企业培训与实习的“3+1”校企联合软件人才培养模式。

与大连市软件外包企业永佳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合作,联合成立“外向型软件人才培养基地”,并陆续与大连华信计算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华畅电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大连文思创新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中软国际教育科技集团(大连)实训基地等十几家软件企业及培训中心签约联合成立软件人才培养基地。

2009年,我校计算机专业加入大连IT教育联盟,与企业更为深入地开展合作,派教师到企业参加培训和研发,邀请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到学校做技术讲座。

并以2009级培养方案修订为契机,通过科学完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积极探索CDIO教育模式培养IT工程人才。

具体措施如下。

1 重构实践教学体系为了推行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早在制定1999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计划时,我们就将四年的主要课程压缩到三学年左右时间内完成,所剩约一年的时间部分学生到软件公司从事一年的软件工程实训,另外一部分学生留在学校内继续学习专业选修课,同时参加老师的科研课题。

宁波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

宁波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

宁波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专业科学技术人才。

二、培养基本规格与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硬、软件的基础理论、计算机工程技术及综合应用方法。

毕业学生通过在校学习应获得以下知识能力:1.掌握现代计算机系统的组织与体系结构,具有对其的操作技能及基本的逻辑设计能力。

2.掌握计算机硬、软件开发和综合应用的知识和能力。

3.系统地接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训练,具有计算机工程与软件工程、信息技术等应用系统的基本设计和开发能力。

4.具有计算机科学新理论及新技术方面的研究开发的初步能力。

5.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计算机产业发展状况。

6. 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技术设计,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三、核心课程1.学位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结构、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2.主要课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汇编语言与微机接口、操作系统、计算机科学方向系列课程、计算机工程方向、软件工程方向系列课程、信息技术方向系列课程。

四、学制与毕业要求1.学制:四年2.毕业最低学分毕业最低学分164 学分,其中必修( 含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大类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专业方向模块 )学分为 109。

学生从计算机科学方向、计算机工程方向、软件工程方向、信息技术方向四个模块方向中选一个方向主修。

每个毕业生要修满55 学分的选修学分(其中必须取得短2、短 3 学期各 3 学分),包括通识教育平台选修课程10 学分、跨学科大类教育平台课程 6 学分、专业教育平台选修课程10.5 学分、专业方向模块选修课程16.5 学分、创新创业 4 学分、任意选修课程8 学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
4 5 4 5 5
改革目标与措施——知识取向不同(CS优先)
计算专题
知识领域
min
CE max 3 5 5 5 1 1 2 2 2 min 2 2 0 1 0 1 0 1 1
CS max 3 3 3 3 2 2 2 2 2 min 4 0 0 2 0 2 2 2 2
SE max 5 3 4 4 3 5 4 5 4 min 3 1 0 2 1 1 5 1 1
1
2 2 4 1 1 1 1 1 1 1
4
4 4 4 3 3 3 3 3 3 3
1
3 4 4 2 1 2 2 0 2 1
2
5 5 5 4 5 5 5 1 3 2
1
5 3 5 2 1 0 2 2 4 4
4
5 4 5 4 3 0 5 3 5 5
4
1 1 2 1 1 1 1 1 3 1
5
3 2 4 3 1 1 3 2 3 2
……
历史及启示
三个发展时期
初创(1956-1960) 发展(1978-1986) 高速发展(1994-) 年度 增量 总量 137 1993 2003 368 505 2004 147 652 2005 119 771
历史及启示
启示
计算机教育发展以国家需求为目标和驱动力 注重学习国际先进技术
系统集成 计算系统工程 商业需求分析 技术支持 系统管理 数字媒体开发 软件工程经济学 软件进化(维护) 电子商务 信息系统组织的管理
1
1 5 0 0 1 0 1 1 0 0
3
4 5 1 1 2 2 3 3 0 0
1
1 1 0 0 1 0 0 1 0 0
2
2 2 1 1 1 1 1 1 0 0

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的重点及实施路径

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的重点及实施路径

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的重点及实施路径一、课程设置的改革:高校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应根据当前科技进展和市场需求进行调整。

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计算机编程和算法设计的能力上,同时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开设更多的实践性课程,如软件工程实践、网络安全实践等,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缺少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应该采用更加鼓励学生思考和探究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参与到实际项目中,提升实践能力。

三、教师队伍的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实施教学改革的基础。

学校应该引进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行业背景的教师,同时提供教师培训和交流的机会,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和实践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四、实践环境的改善:计算机教学需要良好的实践环境来支持学生的学习。

学校应该投入更多的资源来建设实验室和教学设施,提供优质的硬件和软件设备,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实践条件。

五、教学评价的改革: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主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应该建立以项目和作品为主的综合评价体系,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实施路径如下:1、制定改革方案:学校需要组织专门的工作组,研究制定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方案,明确改革目标、内容和实施路径。

3、教师培训和交流:学校需要组织计算机教师的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可以邀请行业内的专家和企业技术人员进行教学讲座和指导,让教师了解最新的科技进展和市场需求。

5、教学效果的评估和调整:改革方案的实施需要进行定期的评估和调整。

学校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讲座和学生的反馈意见等方式,收集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改革方案,完善教学改革的措施和方法。

通过以上的改革重点和实施路径,可以有效提高高校计算机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培养更多的优秀计算机专业人才。

计算机课程改革方案

计算机课程改革方案

计算机课程改革方案引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对于青少年学生而言,计算机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和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素养,有必要对计算机课程进行改革和优化。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计算机课程改革方案。

一、背景分析:介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社会中的应用以及计算机课程的现状。

二、目标设定:明确计算机课程改革的目标,如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等。

三、课程内容调整: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特点,优化计算机课程的内容,使其更加贴近实际应用和学生兴趣。

四、教材更新:针对现有的计算机教材,结合最新的科技进展进行更新,保证教材的时效性和实用性。

五、教学方法改进:介绍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实验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六、师资培训:提出师资培训的计划,使教师了解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发展动态,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

七、实践机会扩展:通过与企业、社会组织等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八、评估方法改革:设计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从考试为主向综合评估过渡,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九、校企合作:积极推动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共同开展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就业和实习机会。

十、外部资源整合:整合社会各方资源,如图书馆、网络资源等,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

结论:通过对计算机课程改革方案的探讨,可以看出计算机课程的改革不仅需要教育部门和学校的支持,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我们要紧跟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养,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推进计算机课程的改革,培养更多的计算机人才,为社会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大数据时代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综合改革

大数据时代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综合改革

大数据时代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综合改革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个时代里,数据成为了新的石油,拥有海量、多样化、高维度的数据成为了企业和组织们获取商业价值的重要途径。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需要进行全面的综合改革,以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需求。

一、拓展大数据领域的课程设置传统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围绕着算法、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等基础知识展开,针对大数据时代的发展需求,需要对课程设置进行进一步拓展。

应该增设大数据技术、数据挖掘、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与大数据相关的课程,引入并推广大数据处理和分析的相关技术与工具,让学生能够在校期间获得与大数据相关的专业技能和知识。

二、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为了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更好地掌握大数据相关的技能和知识,应当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学校可以开设大数据实验室,购置大数据分析平台和相关工具,组织学生进行大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实践训练。

学校还可以与企业合作,组织学生参与真实的大数据项目,并在实际应用中掌握大数据技术和方法。

三、加强跨学科的合作与交叉学科的融合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不仅仅涉及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还需要和其他学科进行合作与融合。

学校应当鼓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参与到其他学科的课程与项目中,例如统计学、数据科学、商业管理等课程,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能力。

学校还可以开设交叉学科的课程,让学生能够在跨学科的学习中更好地掌握大数据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四、开展实习与实训项目大数据时代需要大量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专业人才,因此学校应当积极与企业进行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实训的机会。

通过参与实际项目,学生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现状,提升实际工作能力和专业素养。

五、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大数据时代为创新创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学校应当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新技术、新方法,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

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改革建议

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改革建议

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改革建议
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计算机专业已成为高校中最为热门和重要的专业之一。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以及科技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需要进行改革。

本文将提出一些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建议。

第一,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现代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不再局限于理论知识,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

因此,教学要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尤其是对于软件工程等实践性强的课程,应该增加实践环节,让学生真正动手操作,掌握实践技能。

第二,强化创新精神。

计算机专业是创新性很强的专业,因此,教学要强化创新精神的培养。

这可以通过开设创新课程、组织创新实践活动等方式来实现,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第三,加强综合素质教育。

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往往在专业技能方面表现出色,但在综合素质方面还有待提高。

因此,教学应加强综合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创新素质、沟通能力等方面的能力。

第四,引入新技术和新思想。

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教学应时刻关注新技术和新思想的引入。

可以通过增加学科交叉、开设新领域课程、引进外籍教师等方式来实现,让学生接触到最新的、最先进的技术和思想。

综上所述,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改革是必须的,需要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强化创新精神、加强综合素质教育、引入新技术和新思想等方
面的建设。

这些改革措施将有助于培养更多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为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流本科教育背景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构建

一流本科教育背景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构建

第 2 期2021 年 2 月 10 日计算机教育Computer Education中图分类号:G642122文章编号:1672-5913(2021)02-0122-04基金项目:西安理工大学教学改革项目“目标导向的敏捷式课程体系的构建与研究”(xjy1946);陕西省教学研究重点项目“面向‘系统能力’培养的计算机专业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19BZ023);陕西省教学研究项目“西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一流建设项目”(112-201061701);西安理工大学教学改革项目“基于OBE 理念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改革与实践”(xjy1945)。

作者简介:李薇,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智能计算、机器学习,**************.cn;王磊(通信作者),男,教授,研究方向为智能计算、机器学习,*****************。

0 引 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培养创新人才对促进我国改革发展尤为重要。

美国于2018年和2019年引发的中兴事件和华为事件表明,我国目前的科学技术还存在许多短板和“痛点”。

要解决这些技术短板,突破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需要源源不断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本科生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最大群体,本科教育是提高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基础。

为了深入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推动四新建设,全面振兴本科教育,培养一流专业人才,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教育部启动了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旨在引领带动高校优化专业结构、促进专业建设质量提升,推动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一流本科教育背景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构建李 薇1,黑新宏1,王 磊1,2,于 蕾1(1.西安理工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710048;2. 陕西理工大学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陕西 汉中723001)摘 要:分析当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提出一流本科教育背景下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方案,从思维方式培养课程体系设计、专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设计和以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设计等方面阐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引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作为当下最热门的专业之一,正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在本文中,我们将针对这些问题展开全面评估,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能够推动该专业的持续发展。

二、问题分析1. 课程设置过于理论化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往往存在着过多的理论课程,而实践课程相对较少。

这导致了学生们在实际工作中所面临的挑战时无法灵活应对,甚至存在“纸上谈兵”的情况。

2. 教学方法陈旧一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仍然沿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缺乏足够的互动和实践环节。

这种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 专业发展趋势不够清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发展趋势也在不断变化。

然而,一些高校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并没有及时跟进,导致了与行业需求的脱节。

4. 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从业者需要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但是目前一些教育机构还未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使得学生毕业后难以适应行业的需求。

三、改进措施1. 优化课程设置,增加实践环节对于课程设置过于理论化的问题,教育机构可以考虑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增加实践课程的比重,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可以引入跨学科的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 推进教学方法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在教学方法方面,教师们应该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引入互动式、实践性的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学校也应该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

3. 加强行业对接,更新教学内容针对专业发展趋势不够清晰的问题,学校应该加强与行业的对接,及时了解行业需求,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使之与行业需求相匹配。

可以邀请一些行业内资深人士来进行专业讲座,增加学生对行业的了解。

4. 增加创新能力培养课程为了加强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校可以增加专门的创新能力培养课程,引导学生进行创新项目的设计与实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改革方案
2.2教学方法改革
(1)讲授练习同步的教学方法。

当前大部分课程都将理论和实验分开讲授,造成内容脱节。

为解决这一问题,对部分操作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开展理论与实践深度结合的教学改革。

将理论课搬入实验室,采用讲授和编程练习同步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实现向应用转型,提高了学生实践动手的能力。

(2)推进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的运用。

在理论教学中广泛采用具有海洋特色的案例教学法,在实践教学中广泛采用具有海洋特色的项目教学法,以涉海的实际项目为驱动,结合海洋特色,开展实践教学,让学生了解企业如何解决问题,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让学生深刻认识解决实际问题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进而提高工程实践的综合能力。

2.3实践教学改革
向应用转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所以实践教学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的实践教学侧重知识点的应用,现将实践教学侧重海洋渔业项目需求,由学校老师和涉海企业导师共同承担。

课程实验教学由学校老师承担,集中实践环节由企业导师和学校老师共同承担,企业采取渐进的方式参与实践教学,大一、大二的实践环节以学校老师主导,企业辅助学校完成教学任务,大三、大四的实习实训以企业导师为主导,学校老师配合企业完成教学任务。

毕业设计环节中融入科研与教研项目,尤其是涉海的项目,要求教师申报一定比例的科研项目作为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将优秀学生带入科研团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4创新创业教育
(1)实现全员创新教育。

大二上学期开设《海洋渔业信息化创新案例》创新创业理论课程,主要介绍目前广泛应用在海洋渔业领域的信息技术,包括水下机器人、自然语言处理在渔业领域的应用案例等前沿技术,每个学生构建一个实际项目的方案。

随着专业知识学习的深入,在后续的《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实践》中实现构建好的项目方案。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计算机专业相关和海洋渔业领域相关的各类竞赛,引导并鼓励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动手积极性和创新意识。

竞赛采用线上作品展示、交流,线下开展创新创业讲座、小组竞
赛等多种形式的研讨等活动。

通过多渠道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使学生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海洋渔业领域的问题;在取得创新成果中产生成就感,培养出内化的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

3结语
2018届毕业生为本方案实施后的第一届毕业生,其就业率较上一年度提升了5.6%,就业质量提升的更为明显,到北京、杭州等IT发达城市就业的人数明显增加,毕业生的薪金过万的人数明显增加,表明向应用转型的改革方案具有显著的效果,人才培养的质量全面提升。

下一步打算与企业联合,将总结的教学和实践经验编著到教材中,摒弃传统的编写教材的做法,开拓适用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培养的、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的教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