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元日》教学设计上课讲义
古诗《元日》教学设计
古诗《元日》教学设计导语:《元日》是唐代文学家王之涣的作品,这首诗以元旦节为时空背景,描绘了一个辞旧迎新、充满喜庆和期望的场景。
通过这首诗,学生可以感受到古人的节日情绪和对新年的美好祝福,同时也可以进行文学鉴赏和诗歌创作。
本次教学设计以《元日》为主题,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一、教学目标:1. 了解古代文学作品《元日》的内容和意义。
2. 学会欣赏和鉴赏古诗,并能运用相关的鉴赏理论进行分析。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升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4. 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导读教师向学生介绍《元日》的作者、背景以及主题内容,并对诗歌进行整体解读。
引导学生理解古人辞旧迎新的情怀以及对新年的美好愿景。
2. 诗歌鉴赏教师引导学生从诗歌的字句、意境、修辞等方面进行鉴赏。
通过分析诗句的意义、文字的运用以及表达的感情,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
3. 诗歌朗读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读,要求学生注重语调、节奏的把握,传达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通过朗读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4. 诗歌创作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元日》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进行诗歌创作。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可以根据自己的情感和体验,重新创作一首与新年有关的诗歌。
三、教学步骤:1. 导入与课前准备(5分钟)教师通过简要介绍《元日》的背景和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自由谈谈自己对新年的期许。
2. 课文导读(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元日》的作者、背景以及主题内容,并进行整体解读。
引导学生理解古人辞旧迎新的情怀以及对新年的美好愿景。
3. 诗歌鉴赏(15分钟)。
学前班古诗《元日》教案
学前班古诗《元日》教案教案:学前班古诗《元日》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学习的古诗是王之涣的《元日》。
这首诗描绘了新年的景象,表达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和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元日》。
2. 学生能够理解《元日》的意义,体会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3. 学生能够运用《元日》中的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元日》。
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元日》的意义,运用诗句表达自己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录音机、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情景引入:新年到了,你们高兴吗?新年的时候,我们都做一些什么呢?(让学生自由发言)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关于新年的古诗《元日》。
2. 学习古诗:播放录音,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古诗。
解释诗题:元日,指的是农历正月初一,也就是新年。
解释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诗句的意义。
3. 诗句理解:提问:诗句中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理解新年放爆竹的习俗)提问:诗句中的“春风送暖入屠苏”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理解新年饮屠苏酒的习俗)提问:诗句中的“千门万户曈曈日”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理解新年的阳光照耀着千家万户)提问:诗句中的“总把新桃换旧符”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理解新年更换桃符的习俗)4. 实践运用: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对新年的祝福。
让学生用诗句来表达对新年的祝福。
5. 朗读与背诵:让学生朗读古诗,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
让学生背诵古诗,要求熟练掌握。
六、板书设计板书古诗《元日》的全文,注意标点符号和字词的书写。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元日》。
2.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诗句的意义。
3. 请学生用诗句来表达对新年的祝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元日》的学习兴趣浓厚,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古诗《元日》教学设计(优秀10篇)
古诗《元日》教学设计(优秀10篇)《元日》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爆”、“屠”、“符”,理解词语“屠苏”、“曈曈日”、“新桃”、“旧符”,了解诗句意思。
2、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3、感受诗句的喜庆场面,体会诗人借诗抒发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了解诗人创作背景,体会诗人除旧布新、强国富民地情感。
【教学准备】1、反映春节喜庆、热闹的一组画面及背景音乐。
2、查阅关于屠苏酒、桃符的资料。
【教法学法】1、多媒体辅助教学2、自主、合作研学【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课(一)、欣赏画面、揭示诗题1、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份你们非常喜欢的礼物,请同学们仔细地看、认真地听。
(课件出示春节喜庆画面及背景歌曲,学生欣赏)2、说说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汇报预设:家家户户在贴春联、敲锣打鼓放鞭炮、听到《欢欢喜喜过大年》的歌曲……)3、同学们观察地真仔细,知道这喜庆热闹的场面反映的是什么时候的情景吗?(生答师相机板书:过年)4、我们说的过年具体指什么时候?(板书:农历正月初一春节)导语:春节是一年中最盛大、最喜庆的节日,宋代诗人王安石仅用了28个字就把这热闹的场面描绘出来了,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这首诗《元日》。
5、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解诗题1、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学情预设:正月初一春节元旦)2、明确:“元”是“开始”的意思,“元日”就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农历的这一天也就是正月初一、春节。
[设计意图:播放喜庆的画面和歌曲,用以营造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解“元”字的意思,使学生明确“元日”是指农历的正月初一,正确把握全诗。
]二、初读感知、探究词意(一)、一读:读正确1、同学们想知道古代过春节是什么样的情景吗?请大家打开书128页,借助课后生字表自己读读这首诗。
古诗三首《元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古诗三首《元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元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认读并记忆生字新词,如“屠苏"、“旧符”、“曈曈"等,并能够正确书写一些关键字,如“欲”和“魂"。
2.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元日》这首诗。
3. 理解诗句的意思,通过学习古诗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4.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1. 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来感悟和理解诗句的意思。
2. 帮助学生理解“爆竹、屠苏、桃符”等词语,并引导学生描述诗中的节日情景。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自学古诗,提出疑问,了解写作背景,理解诗句的意思。
2. 让学生想象古诗描述的景象,细致地写下来,感悟古诗表达的情感。
3. 对于王安石的执政理想,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需要适当的简化和引导。
教学流程:一、导入单元主题,营造文化氛围教师: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的文化博大精深,是每一位华夏儿女的自豪。
今天,我们将开启第三单元的学习之旅(展示单元概览),在这一单元里,我们将一同步入“传统文化博览园”,跟随《古诗三首》的脚步,探索“习俗园”的传统,揭开“科技园"中纸张发明的奥秘,在“艺术园”中近距离感受赵州桥的古韵,欣赏《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的风采,最终,我们将举办一场“传统节日风俗展”,向更多人展示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点评:第三单元是一个融合了多学科的学习单元,以“传统文化”为核心主题。
《元日》作为单元的开篇之作,不仅引领着整个单元的学习方向,还具有定位整个单元学习内容的重要功能。
在教学之初,通过构建“传统文化博览园"的情境,利用不同展区的展示,引导学生全面了解单元内容,既明确了学习主题,又清晰了学习路径,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沉浸式的学习环境,激发了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体验欲望。
】二、利用资料解读诗题,初步了解传统节日教师:现在,让我们首先踏入“习俗园”。
《元日》教学设计(通用13篇)
《元日》教学设计(通用13篇)《元日》篇1一、教学目标:1、读准“爆、屠、曈、符”的字音,认清字形,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并能背诵。
2、通过讨论及合作交流,学会“屠苏、曈曈日”等生词,理解诗意,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3、通过关于春节民俗资料和诗歌背景资料的补充阅读,体会本诗所描写的场景和所表达的感情,引导学生喜爱我国的民俗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能体会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1、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春节民俗,搜集。
2、教师制作课件。
四、教学过程:课前活动课前循环播放过年的相关乐曲及图片。
1课件出示一组春联和过年喜庆的画面,师提问:同学们,课件上的画面我们在什么样的日子才能见到呢?生答:春节。
2、孩子们,你们喜欢春节吗?春节和平日有什么不同?无论何时何地,所有的炎黄子孙都很注重过年。
(一)解诗题。
1、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王安石的《元日》,看看古人是怎样过年的。
2、齐读课题。
3、课题质疑:看到课题《元日》,你有什么问题?4、“元日”到底是什么意思?看到元日你想到哪一个词语。
“元日”就是“元旦”吗?解释:元就是第一,起始的意识。
元日指的是农历的正月初一,也就是哪个节日---春节。
我们一起把这个词语写在题目前面。
(板书:春节)二、读诗文1、打开课文,读一读《元日》。
注意,听清楚要求:第一,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第二,反复朗读,一直读到这首诗顺口了,流利了为止。
2、(按照自己的节奏度,不要受到旁边同学的影响,反复读。
)(读书一定要投入,就像你们现在这个状态,非常好。
3、我想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这首诗)孩子不着急,你能看清楚大屏幕吗?请其他同学注意听,看读正确、清楚没有?好,开始。
4、读得真好,字字落实。
比如:屠苏的苏是平舌音,她读准了吗?总把的总也是平舌音,她也读准了,声是翘舌音,又是后鼻音,她也读准了,这叫一丝不苟。
真好。
5、来,谁来教大家教再读这几个词语(爆竹、屠苏、曈曈日、新桃、旧符)哪位同学再来读读这首诗。
教学小学古诗《元日》的教案
本次教学小学古诗《元日》,旨在让学生领略古诗的韵味和美好,同时培养学生的诗歌欣赏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本教案旨在通过多角度、多维度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这首古诗,并以此激发学生对文化传承的信心和热情。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读、背诵古诗《元日》,理解其中的意思和文化内涵;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古诗文化的兴趣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步骤1、导入(1)开始前,播放一段CCTV动画《百家讲坛》中关于古诗《元日》的视频,让学生通过动画形式了解古诗的背景和内涵。
(2)教师出示《元日》全文,让学生先自行朗读,了解句式和音律。
(3)分组朗读,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诗歌内容,逐句分析抒情的内容,理解若干个名词的意义,及对名词的修辞和比喻手法。
2、解析句式和音律(1)引导学生逐句分析抒情的内容。
(2)让学生把古诗里所出现的词语列成一张表,并分析其中的诗歌艺术和独特性。
(3)引导学生分析古诗的音韵,帮助学生理解古人的发音和韵律节奏。
3、探究古诗文化(1)教师向学生介绍《元日》古诗的文化背景和时代内涵,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价值和意义。
(2)探究元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讲解,让学生认识到对文化传承的责任和使命。
4、诗歌鉴赏(1)展示《元日》相关的图片或绘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理解作品背后的含义。
(2)播放录音,让学生聆听优美的朗诵声,帮助学生变速理解古诗的韵律和美感。
5、思考题(1)提出若干个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元日》中所表达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引导学生反思诗歌的意义,理解人文底蕴,增强意义和文化自信心。
(2)布置作业,让学生自己选择一首古诗,逐句分析和背诵,并对诗歌进行鉴赏。
三、教案总结通过本次教学小学古诗《元日》,学生们不仅学习了古诗中的句式和音律,还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元旦的地位和意义。
《元日》教案(精选15篇)
《元日》教案(精选15篇)《元日》教案篇1教学目标1.导读〈〈元日〉〉让学生体会诗人在这首诗中所寄托的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感。
2.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全诗。
教学重点1.朗读诗句,背诵诗句,了解诗句的大意。
2.体会诗中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具:ppt课件教学过程一.质疑激进,导入释题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元日〉〉(板书课题),脑子里会产生哪些想法呢?可能有的同学会问:“元日”是什么意思?“元日”就是“元旦”吗?有谁知道?(汇报指点)大家预习过课文,大体上知道了课文是描写新春佳节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的,“元日”并非现在一般所说的“元旦”,而是农历正月初一,就是春节或过年。
现在“元旦”“新年”一般指农历的一年之首,就是农历1月1日,而“元日”是农历岁首正月初一,即一般所说的春节。
同学们已经理解了课题,那就请同学们来读一读这首诗吧!二.自主学习,初读感知1.出示幻灯片,播放、范读、自由读、指名读、同桌互读。
2.提问:现在我们已经能正确流利的把诗读出来了,接下来该懂诗句的意思了。
那么要弄懂诗句的意思,方法有哪些呢?(查资料,字典解释每一个字词、再解释句子,问老师)3.小组自学诗句的意思,汇整,说出诗句的意思。
三.合作探究,精读感悟1.品读(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1)诗人选择了哪些富有节日特点的事物来描写春节热闹景象?(板书:放爆竹、喝屠苏、换桃符)(2)全诗描绘了怎样一幅图景?(描绘了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鞭炮齐鸣、张灯节彩、欢度佳节的情景,呈现出一派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3)作者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写这首诗的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请看资料(幻灯片)王安石(1021—1086)北京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任宰相时不顾大官僚地主的反对,推行新法,在他的心目中,新法犹如春风般吹向千家万户,为的是老百姓能减少税收,增加收入,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天下太平。
五年级上册《元日》的教案
教案课程名称:《元日》年级:五年级课时:第一节教学目标:1.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和故事情节。
2.学会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语感朗读文章,提高文学素养。
3.培养学生在发表意见时的思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正确理解文本的含义,领会作者的深刻心理。
2.掌握文本的语音、语调、语感的正确朗读方式。
3.培养学生在课后自主思考并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1.学生如何正确领会作者的心理状态和思想感受。
2.学生朗读时如何正确把握语音、语调和语感。
教学方法:1.小组讨论2.课文学习3.口头表达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在教室黑板上写上“元日”二字,引导学生谈谈对元日这个节日的了解,大家可以说出自己家庭过元日时的内容和习俗。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元日和新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会有元日这个节日。
然后教师给学生播放一段开场动画,为学生营造出浓郁的节日氛围。
二、课中活动(30分钟)1.课文朗读根据学生的口头介绍,教师给学生依次出示课文的每一个段落,呼吁学生读出文本的每一个音节,正确发音每一个字母。
然后教师读出整篇文本,学生跟随教师的声音朗读。
2.小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自己解惑并阅读下面的问题:(1) 元旦是哪一天?(2) 为什么弟兄们撕扑?(3) 弟兄们唱什么歌?(4) 作者为什么感到兴奋和喜悦?(5) 心里有所感,却无言以道?(6) 作者表现出的是祈求、欢庆还是怀念?学生完成讨论并对班级展示其解答结果。
3.闭关思考七年级的学生用自己的话摘录文本,并尝试在同学面前自述课文,以检验自己的听力水平和朗读能力。
学生完成了读物的摘录并尽力复述后,再与同学们共享并讨论他们的心得。
三、课后延伸(5分钟)教师摆出一系列题目,引导学生延伸思考:(1) 你们家是怎样过元旦的?(2) 你的元旦寄语是什么?(3) 庆幸你在元旦前夕的舒畅心境,你怎样为此感激?(4) 有没有没有做到的小目标,你怎样设法实现其中的一部分?(5) 你如果能为元旦做点什么来献礼,你会怎样努力?。
《元日》教案
-诗句意思的理解:通过分析诗句内容,使学生理解每句诗的含义,掌握诗的整体意境,体会作者对新年的喜悦之情。
-诗词意境的感悟:引导学生感悟诗句中的意象,如“爆竹”、“春风”等,理解诗人如何通过自然景物描绘新年气氛。
此外,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有的小组讨论主题不够明确,导致讨论成果不够理想。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下一次组织小组讨论时,提前为学生设定更明确的讨论主题,并引导他们围绕主题展开讨论,以提高讨论效果。
在实践活动方面,我发现学生们对分组讨论和成果展示非常感兴趣,课堂氛围活跃。但在实验操作环节,由于时间紧张,部分学生操作不够熟练,影响了实验效果。为了提高实践活动的效果,我计划在下次课程中增加实验操作的时间,让学生有更充分的机会去实践和体验。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元日》相关的主题,如“新年习俗的变迁”或“诗中意象的现代表达”。
2.朗读演练:为了加深对诗句韵律和情感的理解,我们将进行集体朗读演练,注意诗句的抑扬顿挫和情感表达。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朗读演练的效果。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元日》这一首古诗。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过新年的时候,有没有感受到特别的气氛和喜悦?”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诗歌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诗人王安石是如何描绘新年景象的。
最后,我觉得在课堂总结环节,我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提问和反馈时间。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及时给予他们反馈,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
《元日》教学设计 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元日》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元日》是三年级下册的一首古诗,是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王安石所作,本诗是他最为著名的一首,写出了放爆竹、饮屠苏、换新桃、簪红梅等春节的民谷活动,渲染了春节的热闹、欢乐气氛,表现了作者奋发图强、励精图治的革新精神。
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
3.初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本首诗,充分感受春节热闹喜庆的气氛,体会诗中表达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我们上节课学习《元日》,了解了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每到这个时候,人们都会扫尘除旧,贴上红红的对联、窗花,燃放声声爆竹,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
每个人在春节期间都会长大一岁,所以人们也把春节称作“过年”。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走进春节,好好感受一下春节的喜庆气氛。
(多媒体出示热闹的春节场景)(二)作者简介王安石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他出生在江西省抚州市,小时候就博览群书,年轻时曾到各地游历,了解民间的疾苦。
王安石不仅学识渊博,还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诗人和书法家。
他的诗歌以豪放、深沉、壮丽著称。
让我们通过这首《元日》来更好地了解这位历史名人吧!(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3.指名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4.齐读课文。
5.同学们,《元日》这首诗写的是哪个节日?(春节)从诗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屠苏、曈曈日等)6.教师板书:屠苏、曈曈日。
7.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注释了解“屠苏”和“曈曈日”的意思。
8.教师小结:诗歌中常常融入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和比喻等手法,这些手法会使诗歌更加形象生动。
而这首诗则通过描绘新春元日的热闹情景,展现出春节的重要意义和特殊文化内涵。
通过注释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句的含义,并激发我们深入探究的兴趣。
在今后的学习中要善于运用注释这一工具来帮助自己学习更多的知识。
《元日》教学设计 元日课教案
《元日》教学设计元日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元日》这首诗的作者、创作背景和题材。
2.理解《元日》中蕴含的情感和主题。
3.能够朗读《元日》并理解诗中的意境和表达。
4.通过学习《元日》,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二、教学内容1.诗歌《元日》的背景介绍。
2.诗歌《元日》的赏析和理解。
3.诗歌《元日》的朗读和表达。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元日》这首诗的作者、创作背景和题材。
2.引导学生理解《元日》中蕴含的情感和主题。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诗中的意境和表达。
2.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第一步:导入新课(5分钟)1.师生互动提问:你们知道新年的第一天叫什么吗?2.引入课文《元日》:告诉学生《元日》是新年的第一天所以特地选择这首诗作开篇。
第二步:背景介绍(10分钟)1.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元日》的作者,介绍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
2.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展示《元日》的题材和意境。
第三步:赏析和理解(20分钟)1.教师将《元日》的全文呈现在课件上,逐行解读并解释生字词。
2.让学生结合解释的生字词,理解整首诗的意思。
3.针对诗中的情感和主题进行讨论,让学生自由发表观点。
第四步:朗读和表达(15分钟)1.教师朗读整首《元日》,并让学生跟读。
2.分组进行诗歌表演,学生可以选择合适的语调和情感进行演绎。
3.让学生分成小组,自由发挥,利用诗歌中的元日主题创作自己的作品或演绎。
第五步:课堂小结(5分钟)复述今天学到的《元日》的知识要点和感想。
1.课堂中学生的表现和参与度。
2.学生的朗读和表演水平。
3.学生对《元日》的理解和自由创作。
六、拓展延伸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传统元日的习俗,如包饺子、贴春联等。
并通过亲身经历将学到的知识和情感融入实际生活中。
七、课后作业1.写一篇文章,表达对《元日》的理解和感受。
2.准备一个元日主题的诗朗诵演出。
3.整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生字词和难句,并写出理解和解释。
古诗三首《元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2
古诗三首《元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元日》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元日》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首古诗,作者是宋代的王安石。
全诗描写了春节除旧迎新,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
整首诗的意思是:在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了,新的一年正欣欣向荣。
暖阳照耀着春风,洋洋洒洒的屠苏酒,使人们心情舒畅。
繁花似锦,暗香浮动,人们迎着温暖的春风,将美好的愿景寄托在新的一年。
二、教学目标1. 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课后的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理解诗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想象诗句所描写的画面。
4. 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感受过年时的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
三、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古诗。
四、教学难点想象诗句所描写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或教学挂图。
学生:预习课文,收集有关王安石的资料。
六、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 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播放过年的场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画面描绘的是哪个中国传统节日吗?(春节)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古诗,就是描绘春节时热闹场面的。
(板书课题)3. 教师简要介绍作者王安石。
王安石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他的诗文注重反映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这首《元日》描绘了春节除旧迎新,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读,注意读准字音和停顿。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提醒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注意停顿和语气语调的变化。
同时要求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诗意,感受春节的热闹和喜悦。
3. 教师出示本课生字卡片,指名认读,并引导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同时教师强调易错字的读音和字形,提醒学生注意书写规范和美观。
4. 教师引导学生说说诗句中描绘的春节习俗。
(贴春联、放鞭炮、饮屠苏酒等)通过整体感知,让学生对古诗有初步的理解和感知。
(三)细读课文《元日》1. 教师出示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并引导学生逐句分析。
古诗三首《元日》教案
此外,学生在创意写作练习中,对于古诗修辞手法的运用还不够熟练。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加大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多进行一些写作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诗句的理解与记忆:《元日》中的诗句具有深刻的意境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需要学生熟练掌握诗句的字面意义和背后的象征意义。
-关键词汇的解析:如“爆竹”、“屠苏”、“新桃换旧符”等,这些词汇蕴含着特定的节日习俗和文化意义,是理解诗句的关键。
-诗人情感的表达:学生需要理解王安石在诗中所表达的对新年新气象的喜悦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元日》这首古诗的基本内容、节日习俗和文化内涵。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古诗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古诗的魅力。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元日》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古诗的学习兴趣还是比较高的。通过引导他们理解诗句中的节日习俗和文化内涵,我发现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主动提问,这让我感到很欣慰。但同时,我也注意到在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对于诗句意境的体会,部分学生仍然存在一定的难度。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情境创设,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诗句描绘的意境中。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增强文化自信;
元日教案(精选5篇)
元日教案(精选5篇)《元日》教案篇一《元日》诗句描绘初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表达了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篇三一、导入1、课件:迎新春2、说说看你想到了什么?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过年的感受。
3、揭题:在有关春节的古典诗歌中,有一首古诗流传甚广,影响深远,那便是王安石的作品《元日》。
4、解题:元日二、学文1、初读,同桌互读,指名读,齐读。
2、学贵有疑:预习时你有什么疑问?学生质疑,师板书。
3、学应有法,解疑哪位同学能帮助解答?你是怎么知道的?请把你的学法金钥匙告诉大家。
教师相机指导。
爆竹:炮仗鞭炮指名书写,师范写。
()的爆竹声(噼里啪啦噼噼啪啪此起彼伏)岁:年,哪些词或诗句也曾用到岁?岁岁平安一岁一枯荣除:除去送走过去屠苏:草名酒曈曈日:初生的太阳太阳初升时光亮的样子新桃旧符:老师也有把金钥匙,每一单元的整体预习是非常重要的。
请同学们翻开123页,拿起笔来,不动笔墨不读书,咱们快速地默读开卷有益:过年,你就明白新桃旧符是什么了。
指名说:桃符是什么?它就是现在的春联。
4、理解感悟①明诗意: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吗?同桌试试,指名说,课件:结合画面,再次描述。
师描述② 想象说话:快过年了,你是什么样的心情?根据你的生活经历,说说你过年时总做些什么?请同学们闭眼想象,脑子里就像在演电影一般浮现出过年时的情景,你仿佛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师范读,生想象,指名说。
③指导读:同学们的想象力真是丰富,把过年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景象描绘出来。
真棒!不知道你能不能用你的声音和表情把元日的热闹气氛表现出来?自己试试。
指3-4名读,评价④背诵,画面辅助。
三、拓展,了解春节的各种习俗1、贴春联: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指名读,渗透春联的知识:春联有上联和下联之分,还有横批。
2、对对联:你能试着对出下联吗?爆竹一声除旧岁,桃符万户迎新春。
3、课文插图里也有一幅春联,你能读出来吗?被挡住的字咱们帮它填上: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
《元日》教学设计(精选18篇)
《元日》教学设计(精选18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元日》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元日》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5课《古诗两首》之《元日》。
教材解读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
《元日》一诗就是通过新年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这首诗描写了新年热闹欢乐、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第二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的前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
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寓理于叙事,含义深刻。
教学目标1、学会诗中3个汉字“爆”“屠”“符”,理解诗中“屠苏”“曈曈日”“桃符”等词语的意思,进而懂得整首诗的大意。
2、正确、流利、入情入境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3、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感情,通过吟经诵典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俗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画面。
教学难点再现诗中所描绘的情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题解题1、欣赏歌曲《小拜年》。
2、关注歌词:“正月里过新年,亲朋好友真高兴。
家家户户来迎接,爆竹响连天。
每一家每一户,贴上一副新对联。
”从而初步理解“爆竹”“贴春联”的意思。
3、揭题,读懂诗题:古人用“元”表示头、开始的意思,那“元日”就是哪一天呢?(提醒:“元日”并非现在所说的“元旦”,而是农历正月初一,就是春节。
)设计意图:解“元”字,旨在让学生明确“元日”是指农历正月初一,从而正确把握全诗。
古诗赏析《元日》的详细教案
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诗歌文化的基本内涵;2.理解《元日》这首诗歌的主旨和意义;3.掌握元日这个节日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渊源;4.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元日》的主旨和意义。
难点:古代节日的文化背景和文化渊源。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可以先放一段《元日》的音乐,让学生用其他的形式感受到元日的气氛。
然后进行课前测,了解学生对于节日和古代诗歌的了解程度。
2.课堂活动(1)了解元日教师可以逐步介绍元日的起源、历史和传统活动,如守岁、放爆竹等,让学生体验到古代节日的传统文化和习俗。
(2)朗读《元日》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默读诗歌,然后再分角色或班级齐声朗读。
通过朗读体验文学语言的感染力和美感。
(3)诗歌分析通过诗歌分析,让学生了解《元日》的主旨和意义。
要解释词汇和句子的含义,例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等。
对诗歌进行整体分析,了解作者用诗歌表达什么情感和思想。
例如,通过对“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两句话的理解,可以认为此诗歌表达了迎接新年的喜悦和欢庆的心情,同时也表现出对逝去岁月的憾恨和思念。
(4)诗歌朗诵让学生分组进行诗歌朗诵,并进行评比,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3.课后作业(1)课外观摩布置课外观摩作业,让学生自行选择一首古代诗歌进行欣赏和分析。
(2)写作业要求学生就《元日》这首诗歌写一篇读后感或者是自己的联想,以增强对于诗歌的理解和欣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
四、教学总结本节课通过学习元日这个节日的文化背景和文化渊源,了解了古代诗歌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特点,通过诗歌分析和朗诵,让学生感受到了古代文学语言的美感和感染力,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表达和文学素养。
通过课后作业的安排和鼓励,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热情。
《元日》教学设计(详细讲解)
《元日》教学设计(详细讲解)教学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自学,学习古诗,提出疑问,了解写作背景,理解诗句的意思。
2、理解诗人是怎样通过对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动人情景的描写来抒发自己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的。
3、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过年的习俗,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情感的追求。
4、朗读课文,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以读悟情,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学,提出疑问,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以读悟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学,学习古诗,提出疑问,了解写作背景,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生字卡片、课文朗读录音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解题导入(一)谈一谈过年的感受。
1、(播放课件:迎新春)这是什么时候?2、想到了什么?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过年的感受。
(二)解题“元日"。
1、有关春节的古典诗歌中,有一首古诗流传甚广,影响深远,那便是王安石的作品《元日》.2、题目:“元”是第一,“元日”就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也叫春节。
齐读课题(三)复习学习古诗方法。
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王安石的这首过年诗。
不过,在学之前,老师想问问大家,你以前是怎么学古诗的?2、交流。
师结:对,诵读理解是我们学习古诗的主要方法。
我们学好古诗,首先就要读好它。
出示:注意节奏、读正确。
二、初读古诗(一)了解诗人。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朝的宰相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省临川县)人。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诗和散文都很著名,著有《王文公文集》。
(二)学习生字。
1、这些生字,你已经认识了哪些,谁愿意当小老师到前面来教教大家?2、哪个最难读、最容易读错? 哪位小老师给大家提个醒?指名说。
(教师相机出示生字,指导读。
重点引导读准“爆”、“屠”、“曈”、“符"的读音.)齐读生字。
3、指名读古诗,评议。
让我们一起来读正确,读流利。
三、品读古诗(一)结合课下注释,讨论交流诗意。
1、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已经能够把诗读正确,不过,古诗光读准还不够,还要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古诗元日教案
古诗元日教案古诗《元日》教案古诗《元日》是唐代文学家王之涣创作的一首节日颂词,描绘了新年的喜庆和生机盎然的景象。
本教案旨在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
一、教学目标1. 了解《元日》的背景和创作背景;2. 掌握古诗的韵律、结构和意义;3. 能够通过分析古诗的语言运用,品味古诗的美妙之处;4. 培养学生欣赏古诗的兴趣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元日"的阅读理解活动一:阅读《元日》古诗,并回答相关问题。
《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问题:1. 这首古诗描绘什么场景?2. 描写了什么样的氛围?3. 在诗中有哪些意象?4. “新桃”和“旧符”分别指代什么?活动二:词语理解与解析。
1. "新桃"指的是新年的希望与期盼,也象征着新年的开始;2. "旧符"是指过去的岁月,即旧时代的符号。
活动三:分析古诗的意义。
1. 请用自己的话描述《元日》的主题和意境。
2. "爆竹声中一岁除"中的"一岁除"指的是什么?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义?三、教学方法1. 听课互动:学生与教师一起朗读古诗,理解古诗的意义。
2. 分组合作:学生分为小组,共同讨论《元日》的背景和意义,互相交流思考,提升学习效果。
3. 个人思考:学生根据问题回答和自己对古诗的理解,进行个人思考和总结。
四、教学过程活动一:古诗阅读与理解(10分钟)教师首先给学生分发《元日》的诗歌文本,要求学生静读全诗,尝试理解古诗的意义、意象和意境。
然后,教师与学生一起朗读古诗。
活动二:词语理解与解析(15分钟)教师指导学生理解《元日》中的词语含义,帮助学生理解诗中的符号和隐喻。
活动三:分析古诗的意义(2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为小组,让学生互相交流并讨论古诗《元日》的背景和意义。
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
活动四:个人思考和总结(15分钟)学生回答问题并进行个人总结,思考《元日》对新年的美好期许和表达的感情之处。
《古诗三首》之《元日》教学设计
A6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作业《古诗三首》之《元日》教学设计一、教学主题《古诗三首》描述了三个传统节日中人们过节时的情景,通过对古诗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借助注释和图画理解古诗的方法,了解不同节日的风俗习惯,感受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和魅力,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及分析三首诗中不同的节日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元日》描写了春节有换桃符、放爆竹、喝屠苏酒除旧迎新的风俗习惯,让我们感受到了春节热闹、喜庆的氛围。
通过对春节热闹欢乐气氛的描写,形象地表现了春天万象更新的景象,寄托了诗人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感。
三、教学对象及特点三年级学生已初步掌握古诗阅读方法,能通过注释、插图等信息初读古诗并简单理解古诗含义,但由于学生的年龄局限性,在对古诗的深刻理解,如思想感情方面还有所欠缺。
本班大部分学生喜欢学语文,基础知识扎实,学习积极性高,学生能够主动学习,能够适应多媒体环境,适应信息技术教学手段。
四、教学目标1.认识“屠、苏”等7个生字,会写“符、欲”等11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默写《元日》。
3.能借助注释了解诗句的意思,描述诗中的节日情景。
感悟古诗的情感。
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师:同学们,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繁荣的国家,我们有许多传统节日,谁能来说说我们国家都有哪些传统节日?生:春节、清明、重阳、七夕、中秋、元宵......师:接下来我们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老师展示图片,你们来猜图片上的是哪个节日?生:春节、中秋、重阳节(从哪里看出来,学生根据图片猜测并说出理由)今天我们走进第九课《古诗三首》,看看这三首古诗分别为我们介绍了哪三个传统节日?(春节、清明、重阳节)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元日》板书课题:元日(二)初读课文,感知诗意下面,就让我们跟随宋代诗人王安石的脚步一起走进《元日》,看看当时人们欢度佳节的热闹场面。
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日》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元日》这首诗是王安石在神宗初年刚任宰相不久写的一首著名诗作。
“元日”就是阴历正月初一。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力图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
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
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第三句“千门万户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
用“”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
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
“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
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
“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诗人。
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
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乳交融,确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
学习这首诗,重点在于让学生借助注解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的情感。
教学方法读写结合,通过由扶到放、循序渐进地有效教学过程的逐步推进所生长出来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真实美丽的水到渠成般的教学“生成”。
教学目标1.感情地朗诵古诗《元日》,理解古诗《元日》大意。
2.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3.能仿创古诗作品,学习写作自己的“新古诗”。
教学过程一、创设童趣导入古诗《元日》课题1.你知道春节是什么时间啊?(农历正月初一)在古代,人们把农历正月初一叫作“元日”你喜欢过春节吗?为什么呢?2.无论何时何地,所有的炎黄子孙都很注重过年,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王安石所写的七言绝句《元日》,读经典之作,看看古人是怎样过年的?二、感受童趣粗读《元日》古诗篇章1.出示《元日》古诗请同学们自己去细读这首诗,给你提出三个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
(生自己连读)2.你们有信心读准、读懂古诗吗?谁敢来读给大家听听?(请一生读,随机点评)哪个同学认为比他读得还好?(再请一生读,师随机点评)我们一起来读读,好吗?(全班齐读)3.古诗还以他特有的节奏美吸引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
你们认为该怎样读,才算读出了这首诗的节奏?(请一生说。
课件示范)齐读。
4.读出了节奏,还要能读懂古诗的意思,要读懂古诗的意思,首先要先理解诗中一些关键字词的意思。
反复去读读这首诗,通过你的朗读、预习你都读懂了哪些关键词的意思?5.和同桌讨论讨论,一起来交流6.老师也把这些关键词语的意思例举了出来,请一位同学读读。
(出示这些关键词的意思)7.再仔细读读,借助这些词语试着把古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先自己说说第 1、2两句的意思。
小组内交流。
指名说。
3、4两句呢?自己试试,小组内说,指名说。
连起来把整首诗的意思说一说。
小组内说,指名说。
三、了解掌握全首《元日》古诗大意1.在理解了这首诗的意思之后,我们还得了解一下诗的作者以及他写这首诗的背景,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诗所蕴含的意思。
(指名读)2.王安石不顾官僚大地主们的反对实行改革,推行新的政法,这样,既可以农民不再受大地主的剥削,日子比较好过一些,也巩固宋王朝的统治、增加国家收入。
《元日》这首诗就是他做宰相推行新法成功时写的,想象一下作者写这首诗时的心情,他想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四、分享童趣精读古诗要点,欣赏品味全课古诗特色(一)分享童趣精读古诗要点过渡:四年级的孩子,凭自己就能基本读懂了几千年前的经典诗文,真是了不起![读诗文]集体读一遍,一边读一边品味文字给你的感受。
诗中的哪个字最能体现大家的感受?(“暖”、)这暖不仅仅是温暖,还有快乐、热闹。
我们就来找找这“暖”意来自何方。
从诗中哪些地方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暖?1.感受“暖”“暖意”何处来?(放鞭炮的热闹,长一岁的快乐,春风送暖,屠苏的力量,曈曈日,辞旧迎新。
)2.谁“暖”?(1)作者“暖”:新法推行成功(相关资料)(读:这是一个成功者的快乐,这是一个心系天下的智者传递过来的温暖)[读作者]所有的中国人:文化的传承(读:这是几千年的文明传承,这是我们华夏祖先传递过来的温暖。
)(2)读者“暖”:文字的传递(读:这是汉语言的无穷魅力,这是吟诵千年的经典传递过来的温暖)(男生、女生)[读自己]千门万户:普天同庆(读:这是如阳光般普照的快乐,这是一个民族所特有的温暖。
)(二)欣赏品味全课古诗特色过渡:看来我们读诗文,不仅要弄懂字词和诗句的意思,还要读读作者,最重要的要联系自己来精读诗的要点(诗“眼”),就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一个作品,它能让所有读它的人,都能看到自己的身影,就能得到很好的传承,也自然地成为经典之作。
今天这首《元日》就这样几千年来温暖着无数人的心,当然是经典。
五、诵经典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诵读这经典,先自己在下面练习。
指名诵读。
六、仿写(表达童趣仿创古诗作品,学习写作自已的新古诗)(一)表达童趣仿创古诗作品1.在这首诗中写到了哪些与春节有关的事物。
(爆竹、春风、屠苏酒、桃符)2.你还知道哪些与春节有关的词语?(可以是2个字,也可以3个字、4个字,可以是描写景物的,可以是春节习俗的,也可以是表达心情的)3.师课件出示与春节有关的词语。
生齐读。
4.骆宾王,同学们认识吗?他是一个天才,7岁就写下了一首家喻户晓的诗,名叫——《鹅》,一起背背。
5.同学们今天才10岁,你也可以成为诗人,成为比骆宾王还要厉害的诗人,有没有信心?6.出示《元日》,仔细观察,这首诗一共几行?每行几个字,第一、二、四句末尾的字在读音有什么相同之处?(尾字韵母相同,叫做押韵,读起来有韵味。
)(二)学习写作自已的诗过渡:象《元日》这首诗一样,一共4句,每句7个字或者5个字,在1、2、4句的末尾押大致相同或相近的韵,就可以称的上是诗了。
1.出示诗例:王安石围绕春节写下了《元日》这首诗,同学们也来围绕春节写一写与王安石不同的诗吧。
你可以在诗中叙述春节的习俗,讲述春节的故事,也可以表达春节的心情,怎么写呢?方法就藏在这首诗中。
(出示一首诗,引导学生读、议诗的句式、字数、押韵、表达的意思。
)今日课堂写古诗,掌握方法非难事。
精炼押韵字数同,不信你来试一试。
2.指导学写:万事开头难,先来试试写好第一句。
这些词语(出示词语)可供你使用借鉴。
想想怎样用凝练的语言用上其中的一个词或几个词写一句5个字或7个字的诗句。
如:爆竹。
爆竹什么特点?(响)爆竹怎么响?(爆竹声声响)7个字的(爆竹声声震天响)春节。
(春节真热闹)(新春佳节真热闹)写好第一句了,下面按照诗的要求去完成剩下的3句。
3.小组里交流交流、讨论讨论。
4.学生朗读自已写的诗,教师机评改、鼓励。
七、生长童趣推荐古诗经典,拓展延伸激励读写古诗(一)生长童趣推荐古诗经典1.生长童趣: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还知道哪些传统节日吗?(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2.推荐古诗经典。
(出示古代诗写传统节日《》、《》、《》,引导学生朗读,并选一首讲一讲诗的句式、字数、押韵、表达的意思)你都知道这些节日的故事、风俗、以及人们过节时的心情吗?课后同学们可以试着去写写这些节日的诗。
愿意吗?写好之后可以和同学们交流。
和老师、家长探讨,也可贴到教室的墙报栏内与大家分享。
附板书设计:元日暖故事风俗心情教学反思今天这节课教学了古诗《元日》,课堂教学基本结构模式:①创设童趣导入古诗《元日》课题,整体感知古诗《元日》内容;②感受童趣粗读《元日》古诗篇章,了解掌握全首《元日》古诗大意;③分享童趣精读古诗要点,欣赏品味全课古诗特色;④表达童趣仿创古诗作品,学习写作自已的新古诗;⑤生长童趣推荐古诗经典,拓展延伸激励读写古诗。
为了让学生体会诗句所表现出的意境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我抓住了“暖”这个“诗眼”,让学生体会“暖”意何处来?谁“暖”?通过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的“诗眼”、诗句、诗意,使学生体会到了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还指导了学生学会仿写、创作“新古诗”,培养了学生学习仿写、创作“新古诗”的浓厚兴趣和基本技能。
这是本课教学的最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是:总觉得是在牵着学生走,让学生真正读懂“老古诗”学会写作“新古诗”还做得不够好。
因此,我应该充分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
教会学生质疑问难,启发学生质疑,教学的问题应从学生中来,让学生在学习的一开始就处于主动地位。
我们不能满足于给学生设计好的问题,应鼓励学生敢问,还要教学生会问,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好更快地发展。
同时,因为本课中安排了仿写、创作“新古诗”,所以在《元日》这首诗上朗读指导还显得不足,给学生朗读的时间也不够充分。
本节课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因为孩子们从未接触过写诗,觉得写诗是很高深的一门学问,经过老师的指导,他们明白写诗其实并不难,自己也能写出诗,也能成为诗人。
本节课还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写“新古诗”的兴趣,增长了学写“新古诗”方面的知识,知道了学写“新古诗”的基本方法“凝练押韵字数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