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的社会工作介入
试析社区矫正的社会工作介入
内容摘要
3.丰富服务内容:社会工作者需要社区矫正对象的全面需求,不仅提供心理 辅导服务,还需加强就业支持、法律知识普及等多方面的服务。根据矫正对象的 需求和特点,设计多元化的服务内容和活动,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内容摘要
4.注重长期效果:社区矫正不仅罪犯的改造和回归社会,还需整个社会的和 谐与稳定。因此,社会工作者需要注重长期效果,通过持续跟进和评估服务效果, 不断调整和优化工作策略,实现社区矫正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内容摘要
3.实用性: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可以有效弥补法律制裁的不足之处,针对 个体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方案,更具有实用性。
内容摘要
然而,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资源有限:社会工作者所拥有的资源有限,无法满足所有社区矫正对象的 需求。这可能导致部分矫正对象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
内容摘要
2.小组工作:社会工作者可以将社区矫正对象组织起来,开展小组活动,如 团体心理辅导、职业培训、读书会等。通过小组活动,社区矫正对象可以互相学 习、互相帮助,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
内容摘要
3.社区服务:社会工作者可以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参与社区服务,如环保活动、 敬老院志愿服务等。通过社区服务,社区矫正对象可以更好地融入社区,培养社 会责任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并为将来的重返社会做好准备。
四、问题探讨
针对上述问题,本次演示建议: 1、社会工作者应加强对罪犯心理状况和需求的理解,通过定期培训和经验分 享会,提高矫治效果;
四、问题探讨
2、政府应加大对社区矫正的投入力度,为社会工作者提供更多的资源支持, 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为罪犯提供服务;
四、问题探讨
3、社会工作者应与司法行政机关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制定矫治计划,确保计 划的顺利实施;
社会工作如何介入社区矫正题库
浅析社会工作如何介入社区矫正摘要:我国的社区矫正制度虽已起步,但问题颇多,有关制度既不全面,也不系统,而且存在执行机构职能混乱、社区矫正手段单一等问题,亟待加以完善。
借鉴国外的经验模式,同时结合我国的国情,利用社会工作在处理社会问题中的巨大优势,让社会工作合理、有序的介入社区矫正的工作当中,实现社区矫正的专业化。
关键词:社会认同感、社会帮扶、资源整合、激励机制社区矫正的定义:是一种不使罪犯与社会隔离并利用社区资源教育改造罪犯的方法,是所有在社区环境中管理教育罪犯方式的总称。
简单地说,就是让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在社区中执行刑罚。
国外较常见的包括缓刑、假释、社区服务、暂时释放、中途之家、工作释放、学习释放等。
中国的“社区矫正”,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社区矫正的发展现状:社区矫正是西方国家首先推行的一种刑事执法模式,其理念正始于19世纪末近代学派的行刑社会化思想。
近代学派的大师们认识到监狱刑罚的缺陷和不足,提出了非监禁刑罚措施和对罪犯人格的改造,社区矫正便由此发端。
20世纪50年代兴起了罪犯再社会化思潮,以安塞尔为代表的新社会防卫学派提出对罪犯实行人道和再社会化,使社区矫正思想由孕育走向成熟,并逐渐由学说渗透到立法,再转化为各国的行刑实践。
注重对犯罪人的改造、完善而不是报复,刑罚的目的是将社会人格不完善、不能正常进行社会生活的犯罪人再社会化,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共识。
社区矫正比监狱矫正有更大的优越性,目前已成为西方国家占主导地位的行刑方式,也已成为世界各国刑罚体制改革发展的趋势。
我国于2003年开始了社区矫正试点工作,2009年在全国全面试行,社区矫正工作发展迅速,覆盖面稳步扩大,社区矫正人员数量不断增长。
截至2010年12月底,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开展社区矫正工作,覆盖全国91%的地(市、州)、72%的县(市、区)和65%的乡镇(街道)。
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罪犯社区矫正的案例分析
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罪犯社区矫正的案例分析学术堂所属分类:一、社会工作对青少年罪犯社区矫正中的介入简析社会工作对青少年罪犯社区矫正中的介入途径一般有三种.第一种是政府以岗位购买方式介入,即通过招标的形式从社工机构来购买岗位,第二种是机构项目进行社工配备,即安排专业社工在社会服务项目中开展工作,第三种是通过委托授权,将项目以竞标形式委托给社工机构,同时提供相应的资金援助.随着社会工作的发展,通过实践,社会工作对青少年罪犯社区矫正中的介入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方法,主要包括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等,这些都能在青少年社区矫正中应用,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困惑与难题,促使他们更好回归社会.个案工作指的是社会工作者通过遵循相应的价值理念,利用科学的技巧和方法,以个性化的途径为青少年罪犯提供心理和物质方面的服务与支持,帮助他们稳定情绪、坚定意志、解决压力,顺利实现矫正目的.小组工作方法指的是以团体组织为对象,利用团体工作者的协调配合促使青少年个人行为得到改变、社会功能得到恢复,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社区工作指的是利用社会工作方法,促使青少年矫正对象积极参与到社区活动中,重新树立自我的良好形象,从而顺利完成矫正任务并回归社会.对青少年来说,社会工作者扮演者使能者、联系人和倡导者三重角色.使能者是指社区矫正介入从以往的扶贫救弱演变为挖掘青少年自我潜能,从而促进个人发展,而在矫正介入全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还担当者邻里、亲属、朋友和志愿者等各方面的联系人角色,同时,对于青少年服务对象来说,社会工作者以自我期望为基点,通过努力来满足自我需求,这是他们扮演的倡导者的角色.二、社会工作对青少年罪犯社区矫正介入中的案例分析本文以广州某地青少年罪犯社区矫正为例,通过对社区矫正工作的工作原则、流程和规章制度的分析,来展现社区矫正的完整过程,并对青少年社区矫正实践中工作方法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思考.(一)矫正关系建立及问题分析2013年2月,青少年s由于故意伤人罪被法院判为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根据我国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规定,s在2013年3月接受了社区矫正.按照属地审查原则,在充分了解s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s与社区矫正人员进行了《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的签订.双方明确了社区矫正启动后的权利和义务,s也同意由司法所管理监督,承诺严格遵守相关制度,至此双方基本建立了社区矫正关系.在工作人员和s及其父母沟通后,发现s面临的问题如下:首先是监管问题.s对自己所犯罪行没有深刻的认识,也没有重视起社区矫正工作.其次是学业问题.s在犯罪后,被所在学校开除,导致s心理上受到很大的打击,沉迷网络游戏无法自拔.接着是家庭问题.s发生犯罪后,父母对其失去了信任和信心,夫妻间也相互吵架,家庭关系较为紧张.最后是网瘾问题.s目前对自己网瘾的严重性还没有意识到,这与其父母教育方式不当以及学校管制等有较大关系.(二)矫正计划的制定、执行和解除矫正计划的制定是矫正对象和矫正人员互相间合作的过程,双方要对彼此的责任和角色进行明确,从而保证矫正的有效性.根据矫正对象存在的问题,s的矫正目的主要是通过一系列工作的开展促使s对其犯罪行为进行正确认识并主动回归社会.从社区角度出发,矫正的策略主要包括稳定s的情绪,端正其思想,鼓励s助人自助,为社区服务;从家庭角度出发,主要通过家庭气氛的改善、s父母教育方式的变化等为s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从社会环境出发,需要通过社会资源的协调,来对s的学业问题进行矫正.在社区矫正初期,需要安排s进行法律常识的学习,让他意识到自己犯罪的危害性,同时要定期与s进行交流,了解其思想状况,鼓励他和其他矫正对象多参与公益活动,使其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在矫正中期,在对s进行法律和思想教育的同时,要加强监管力度,同时多与s 的父母接触,帮助他们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寻找s感兴趣的方面,与其父母一起帮助他摆脱网瘾.在矫正后期,应该逐步告知s在社区矫正接触后,工作人员还会对其进行探访跟踪,从而掌握最新进展.同时要对s的学业问题多加关注,鼓励他学习并寻找较丰富的学习资源.(三)青少年罪犯社区矫正中社会工作的介入效果青少年罪犯社区矫正中社会工作的介入,一方面能增强矫正对象对社区的归属感.通过帮治结合、教育为主的原则,对青少年罪犯实施社区矫正和心理教育,同时有针对性的制定了个案矫正方案并根据情况及时调整,对青少年的生活和心理进行全面矫正,帮助他们解决困难,重回社会生活.另一方面,强调了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理念,在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中,体现了对青少年矫正对象的社会关怀,具有明显的工作效果和积极的社会意义.三、结语青少年罪犯社区矫正工作的实施,对社会、国家和犯罪者及其家人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国的社区矫正工作正处在不断探索的时期.本文主要结合具体的案例,对青少年罪犯社区矫正中社会工作介入的途径、方法以及工作流程等进行了分析,对于提高我国社区矫正工作服务水平具有较大的意义.参考文献:[1]刘志伟,何荣功,周国良.社区矫正专题整理[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2]曹丽萍.青少年犯罪与社区矫正体系的构建[j].理论学习,2009,10:15.[3]佟丽萍.社会工作者介入社区矫正的难题[j].中国社会导刊,2006,16.标签:。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的理论基础
1 2 6
人道主义将人类刑罚观念从只看到神意和宗教转变为重
重刑传统下的刑罚制度背后, 隐藏着的 是社会中存在非 新思考如何对待人本身这一问题上, “ 当其在刑事法治的天空
一
个标尺” l 4 J 。所以说 , 人道主义精神在近代 的复兴和彰显 , 作者重点关注人 自身对其生存的深层思考, 聚焦于个人获得 现有意义的生活而实现对服务对象的影响作用。 在存在主义理论模式中, 诸如存在 、 自由和责任、 本真性 、
对传统重刑主义的衰落和新型刑罚观念 的形成起到了价值引 足以掌控其自身生活和改变其既有生活观念的能力, 通过发
社 会热 点 问题
中冉冉升起之后, 酷刑体系开始逐步暗淡、 泯灭。新的刑法制 会工作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在存在主义看来 , 社会工作是 度、 刑法规范因为植根于人道主义从而具备 了正 当性与合理
一
种帮助他人寻求一种有意义的存在方式的艺术。 ” l 9 l l 基于
性, 刑法的人道性也成为检验刑法规范是否符合时代要求的 这样一种认识 , 在具体开展实务时, 存在主义范式要求社会工
关键 词 : 社 会 工作 ; 社 区矫 正 ; 刑 罚执 行 理 念 ; 福 利权
中图分类号 : C 9 1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3— 3 6 3 7 ( 2 0 1 7 ) 0 2— 0 1 2 6— 0 8
D O I : 1 0 . 1 3 4 8 3 / j . e n k i . k f y j . 2 0 1 7 . 0 2 . 0 2 2
社会工作介入犯罪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案例研究以A市X社区为例
社会工作介入犯罪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案例研究以A市X社区为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犯罪问题也日益凸显。
未成年人犯罪更是让人拗口,让人惊心。
而社会工作的介入,能够为这些未成年人提供更为全面的帮助和关爱,缓解他们的心理状态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使得他们能够重新回归社会。
今天,我们就以A市X社区为例,简要介绍三个社会工作介入犯罪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案例。
案例一:小李(化名)小李是一名十五岁的男孩,他因为盗窃、打架等多次犯罪而被送到了X社区进行矫正。
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小李渐渐地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且在工作人员的暗示下逐渐认识到应该向受害者道歉并且及时赔偿所盗窃的财物。
其间,社区工作人员不仅为小李提供了精神上的帮助,还向他提供了一系列的技能培训,使他今后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
案例二:小张(化名)小张是一个辍学少年,因为与同伴抢夺他人财物而被关押在X 社区。
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关注下,小张从最开始的混乱状态慢慢走出来,他懂得了被思虑的重要性,并且开始勤奋地学习,想尽快恢复到学校中去。
为了鼓励他积极参与各类文化活动,社区工作人员还在生活和学习方面提供了全面的资助。
案例三:小杨(化名)小杨是一位曾经流落街头的孩子,被社会接纳后他成为了一名无业游民。
并且,他还频繁进行诈骗和其他犯罪行为。
社区工作人员了解到了这个情况以后,第一时间走上前,帮助他找到租房,并且为他提供了就业指导。
逐渐地,小杨不仅摆脱了犯罪的漩涡,还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稳定的工作,并且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以上三个案例只是我们在X社区所服务的犯罪未成年人中的一部分,但是,这些案例体现了社区工作的介入确实能够为犯罪未成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帮助和支持,使得他们能够重新得到有意义的生活。
同时这也告诉我们,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协力合作,才能够实现对犯罪未成年人进行有效矫正的目的。
社会工作介入犯罪未成年人社区矫正事业中,工作人员不仅需要拥有专业的技能和知识,还需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社会工作介入
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社会工作介入【摘要】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社会工作在其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本文通过对未成年人矫正制度的概述和社会工作在其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探讨了社会工作者的职责和角色,以及社会工作介入的方法和策略。
结合未成年人矫正的效果评估,分析了社会工作介入对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意义。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社会工作在未成年人社区矫正中的重要性,为提升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工作的效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社会工作,介入,制度,作用,职责,角色,方法,策略,效果评估,意义1. 引言1.1 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社会工作介入简介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是指对未成年犯罪少年进行法律教育、心理矫正、职业教育和社会工作等多种手段的综合处理方式,以期望在保障少年权益的达到教育教化的目的。
在未成年人社区矫正中,社会工作介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社会工作者通过对未成年人的矫正过程进行有效的干预和支持,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重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观,最终实现矫正的目的。
社会工作介入不仅仅是一个过程,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
在整个未成年人社区矫正过程中,社会工作者扮演着引导者、支持者和监督者的多重角色,帮助未成年人建立正确的行为规范和自我认知。
通过社会工作介入,不仅能够提升未成年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还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未成年人社区矫正中的社会工作介入,是一种积极的干预方式,对于社会的发展和未成年人个体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正文2.1 未成年人矫正制度概述未成年人矫正制度是指对未成年犯罪行为进行矫正和教育的制度。
通常情况下,未成年矫正对象一般指年龄在18岁以下,且犯罪事实明确的未成年人。
未成年人矫正制度包括监护教育、社区矫正、少年监狱等形式。
未成年人在矫正过程中,主要通过教育、心理辅导、职业技能培训等方式来帮助其重新认识自己的错误,并引导其走上正确的道路。
社会工作在社区矫正中的作用与发展研究
社会工作在社区矫正中的作用与发展研究社会工作在社区矫正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社区矫正是指将被判处缓刑、假释等刑罚,但仍需要接受监督和帮助的人员安置在社区进行矫正,以便更好地帮助他们融入社会。
社会工作在社区矫正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下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其作用与发展。
一、心理矫正与关怀在社区矫正中,很多人因犯罪行为而身心俱疲。
社会工作员通过心理矫正与关怀,帮助他们重建自尊,增加自信,释放内心的压力和负面情绪。
通过谈心、认知行为矫正等方法,社会工作员促使矫正对象反思犯罪行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引导他们更好地融入社区生活。
二、家庭关系重建与协调社区矫正过程中,家庭关系的稳定与和谐对于矫正对象的发展至关重要。
社会工作员可以帮助矫正对象与家庭进行沟通、了解彼此需求,协助矫正对象与家人建立更加良好的亲子关系、配偶关系等。
同时,社会工作员还可以提供家庭教育、亲子讲座等服务,使家庭环境变得更加健康稳定。
三、培养职业技能与能力为了帮助矫正对象成功融入社会,社会工作人员需培养他们的职业技能与能力。
通过职业培训、就业指导等方式,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社会工作员还可以与社区企业合作,提供就业机会,帮助矫正对象更容易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
四、社会资源整合与协调社会工作员在社区矫正中还扮演着资源整合与协调的重要角色。
他们与社区各方面的资源进行紧密合作,确保矫正对象能够充分利用社区的教育、医疗、就业等各项资源。
同时,社会工作员还可以引导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矫正工作中,共同为矫正对象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五、推动法律法规完善与改进社会工作员在社区矫正工作中会遇到一些法律法规上的困惑和问题。
他们通过实践经验和案例总结,可以为相关部门提供改进法律法规的建议和意见。
社会工作员在推动社区矫正工作的同时,也对法律法规的完善和更新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六、加强社区矫正知识普及与宣传社会工作员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知识,可以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班等方式,将这些知识普及给更多的社会成员。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的理论基础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的理论基础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的理论基础社会工作是一门以促进个人和社区福祉为目标的专业领域,其介入方式和理论基础在不同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包括社区矫正。
社区矫正是一种以康复为导向的刑事司法制度,旨在通过社区的支持和指导来帮助罪犯重新融入社会并减少再犯率。
本文将探讨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的理论基础,以及这种介入方式对个人和社区的积极影响。
首先,社会工作的人本主义理论为社区矫正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人本主义强调个体的尊重、尊严和自主性,认为每个人都具有改变和成长的潜力。
在社区矫正中,社工师与被矫正人员建立关系,为他们提供支持和指导,以促进他们的自我认同和积极心态。
社会工作基于人本主义理论的介入方式有助于提高被矫正人员的自我价值感和自尊心,从而增强他们改变行为模式的动力。
其次,社会工作的系统理论为社区矫正提供了整体性的视角。
系统理论认为个人与他们所处的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影响。
在社区矫正中,被矫正人员的行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受到个人、社区和社会层面的多种因素的影响。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的目标是通过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促进被矫正人员与社区的协调和互动。
社工师通过个案管理、家庭支持和社区资源整合等策略,协助被矫正人员面对和解决各种问题,并帮助他们与社区保持积极的互动关系。
同时,社会工作的权利和社会正义理论为社区矫正提供了伦理和价值取向。
权利和社会正义理论强调每个人都有受到公正对待和平等机会的权利。
在社区矫正中,被矫正人员往往面临社会背离和排斥的风险。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的角色是为被矫正人员争取平等的社会资源和机会。
社工师通过提供心理辅导、职业培训和社会融入支持等方式,帮助被矫正人员恢复和重建他们的生活,实现社会公正的目标。
此外,社会工作的社区发展理论为社区矫正提供了持续的支持和可持续的发展。
社区发展理论认为社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可以通过促进社区自组织能力和社区参与来实现社会变革和发展。
在社区矫正中,社会工作的介入方式不仅关注个案管理和个体需求,还注重社区建设和社会参与。
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矫正社会⼯作的主要内容⼀、司法判决前的社会⼯作 司法判决前社会⼯作的服务对象主要包括犯罪嫌疑⼈和犯罪嫌疑⼈的亲友。
(⼀) 针对犯罪嫌疑⼈的社会⼯作介⼊ 矫正社会⼯作者在案件审理过程中的主要职责是通过与受助者(犯罪嫌疑⼈)及其家属和周围社区的接触了解,写出⼀份有关犯罪嫌疑⼈背景的调查报告,提交法庭审判参考。
1、犯罪嫌疑⼈调查报告的性质与作⽤ 调查报告不同于律师⼀样为被告做⽆罪或请罪的辩护,⽽是在罪犯承认犯罪实施基础上为法庭判决提出的参考建议。
它的作⽤在于有助于法庭做出使⽤何种刑罚处置的判定,有利于罪犯的改过⾃新。
2、犯罪嫌疑⼈调查报告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犯罪事实的记录,其中犯罪嫌疑⼈⾃⼰对关于犯罪供述和辩解,以及警察或被害⼈的陈述等都要加以记载。
第⼆,前科,要求对以前被逮捕及犯罪情况的详尽说明及评价; 第三,本⼈的⽣活史,记载家庭、受教育、⼯作经历、⾝体精神状况、宗教、兴趣、社会活动、服役、财产状况等。
(⼆) 针对犯罪嫌疑⼈亲友的社会⼯作介⼊ 1、家庭关系协调及家庭成员⼼理、情绪辅导 2、社区资源连接以应对⽣活困难 3、为失去依靠的家庭成员提供⽣活照料。
⼆、监禁场所的社会⼯作 在监禁场所,社会⼯作者所能提供的服务包括: (⼀) 帮助服刑⼈员适应监禁场所⽣活 具体措施有: 1、帮助服刑⼈员熟悉监禁场所环境 2、协助服刑⼈员戒除不健康的⽣活习惯 3、协助服刑⼈员解决⽣活困难 4、预防服刑⼈员间犯罪观念和⾏为的交叉感染 (⼆) 为在监狱服刑⼈员提供专业服务 1、开展公民教育,帮助服刑⼈员逐步了解并学习合法公民的基本素养; 2、⼼理和情绪辅导,改变服刑⼈员偏差扭曲的⼼理结构和敏感过激的情绪反应; 3、开展职业技能训练,使其出狱后可以⽤社会认可的⽅式途径谋⽣; 4、⼈际交往意识与能⼒的提升。
(三) 帮助在监服刑⼈员加强与社会的联系 具体⽅法有: 1、帮助服刑⼈员了解外⾯社会的变化,邀请外界⼈⼠开展讲座,作报告、开展⽂艺演出和体育⽐赛等,使在监狱服刑者了解外⾯世界的信息,避免因监狱环境封闭⽽造成罪犯社会化过程阻断现象的发⽣。
浅析社区矫正中社会工作的介入
社科论坛幸福生活指南 2019年第30期125幸福生活指南浅析社区矫正中社会工作的介入钮晓洁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疆教育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摘 要:所谓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即社会工作者通过专业方法帮助矫正对象将各项社会功能恢复和加强,其是一整套法制化、专业化、制度化、系统化的体系,在社区矫正过程中,社会工作至关重要,社区矫正中是否运用,怎样利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将对社区矫正的效果以及社区矫正目标的实现产生直接影响。
目前我国社会工作还存在一定问题,如社会工作机构服务能力还相对较弱等等,本文基于社区矫正中社会工作之介入的重要性深度分析其所存在的问题,并对此类问题给予一定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社区矫正;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中社会工作的介入,简单来说就是社会工作者有计划、有目的对矫正对象整体社会功能做恢复与加强[1]。
社会工作过程的行动、执行或改变阶段即社会工作介入。
2009年10月,最高人民检察院以及法院,和司法部、公安部进行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国试行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既对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给予了肯定,也提出了进一步开展社区矫正的目标。
所以很有必要对已有的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的经验进行总结,并通过不断实践将新的方法与途径探索出来。
一、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的必要性大多数时间,社区矫正均对惩罚功能较为注重,进而缺乏对恢复以及预防功能、激励功能的重视。
就惩罚而言,其只属于一种手段,旨在确保矫正对象能够较好的恢复社会功能,实现家庭和睦相处,由此可见社会工作者的介入极其关键,是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的法宝。
第一,由司法人员、社区公安民警组成的专业矫正力量,虽然在监狱监禁的管理方面得心应手,但具体工作的过程中,在实务操作方面还存在着部分困难。
就社会工作者而言,其通常会采取价值理念和矫正对象之间构建起信任关系,同时还能够对介入形式予以有效的使用,诸如人际交往、心理以及情绪层面和矫正对象等之间,建立互动层面的直接介入,以此来促进矫正对象人际交往和适应能力的提升,并使之形成对生活的信心并逐步帮助他们修复社会关系,更好地融入社会。
社会工作方法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社会工作方法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社会工作方法在社区矫正中的应用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1. 个别服务:社会工作者可以与被矫正人建立互信关系,了解
其家庭、职业、教育、身体、心理等方面情况,针对其问题制定个
性化计划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服务。
例如,提供心理辅导、生活技
能培训、职业咨询等服务。
2. 群体服务:社会工作者可以组织和开展群体辅导、实践活动、康体活动等,以加强被矫正人的社交技能、自我认知和社区参与能力。
3. 社区动员: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社区宣传、社区教育等方式,引导社区居民关注社区矫正工作,支持被矫正人的社区融入,参与
社区建设。
4. 社会资源整合:社会工作者可以协调社会资源,提供更丰富
的支持和服务。
例如,与职业培训机构、就业创业服务机构等合作,为被矫正人提供职业发展支持。
综上所述,社会工作方法在社区矫正中的应用具有多样性,可
以根据不同情况和问题制定相应的服务方案,促进被矫正人的良性
复健和社会融入。
社会工作对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的介入
社会工作对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的介入一、本文概述青少年犯罪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其背后涉及到复杂的心理、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因素。
社区矫正作为一种重要的刑罚执行方式,对于青少年犯罪者的改造和再社会化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工作作为一门以助人为核心的专业,其在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中的介入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社会工作在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中的介入方式、实践策略及其效果评估,以期为提升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首先回顾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当前社区矫正工作中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接着,文章将详细介绍社会工作在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中的介入方式,包括个案管理、群体工作、社区教育等多个方面。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结合具体案例和实践经验,探讨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的实践策略,包括建立信任关系、制定个性化矫正计划、整合资源等。
文章将对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的效果进行评估和反思,总结成功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分析,我们期望能够为社会工作在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中的介入提供更为明确的方向和路径,为相关部门和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我们也期望通过这一研究,能够推动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工作的创新和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正贡献一份力量。
二、青少年犯罪现状与特点近年来,青少年犯罪问题日益严重,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呈现出数量增多、类型多样化、手段智能化等特点。
犯罪类型主要集中在盗窃、抢劫、故意伤害等,网络犯罪、毒品犯罪等新型犯罪形式也逐渐增多。
青少年犯罪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犯罪动机复杂,往往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二是犯罪手段智能化,随着科技的发展,青少年犯罪的手段也越来越高科技化,如利用网络进行诈骗、盗窃等;三是犯罪后果严重,青少年犯罪往往会给受害人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伤害,同时也给犯罪者本人和家庭带来沉重的后果。
社区矫正人员的社会工作介入计划
社区矫正人员的社会工作介入计划社区矫正是指对刑满释放人员和假释人员进行管控、帮教和监督,促使其重新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刑罚执行方式。
社区矫正人员往往在服刑期满后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困境。
为了更好地引导和帮助这些人员重返社会,社会工作的介入计划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社区矫正人员的社会工作介入计划的实施。
第一,社区矫正人员的分类。
社区矫正人员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如再犯罪的风险、犯罪类型、犯罪程度等等。
对于不同类别的社区矫正人员,社会工作介入计划需要进行差别化处理。
对于再犯罪风险较低的人员,可以采取更加宽松和温和的方式进行引导和帮助。
对于再犯罪风险较高的人员,则需要加强管控和监督,并配备专门的社会工作者进行指导和辅导。
第二,社区矫正人员的个性化需求。
每个社区矫正人员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和需求。
社会工作介入计划需要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量身定制。
比如,一些社区矫正人员可能需要帮助解决就业问题,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他们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提供就业信息和创业指导等。
而对于一些社区矫正人员来说,他们可能需要心理辅导和社交技巧培训等方面的帮助。
因此,社会工作介入计划需要具备多元化的服务能力。
第三,社区矫正人员的家庭支持。
社区矫正人员在重新融入社会过程中,家庭的支持尤为重要。
社会工作介入计划需要与社区矫正人员的家庭建立联系,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问题,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比如,社会工作者可以开展家庭教育、亲子沟通等方面的活动,帮助家庭成员理解和支持社区矫正人员的改造和重返社会。
第四,社区矫正人员的体验式服务。
传统的社工过程通常是由社工主导,提供帮助和指导。
但对于社区矫正人员而言,他们需求的是一种更加亲身参与的体验式服务。
比如,社会工作者可以组织社区矫正人员参加各类社区活动,增强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参与感。
同时,可以组织一些文体娱乐活动,丰富他们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第五,社会工作与其他专业的合作。
社会工作介入计划不仅需要社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与其他专业人士进行合作。
社会工作对未成年人犯罪社区矫正的介入
社会工作对未成年人犯罪社区矫正的介入摘要:社区矫正作为未成年人犯罪刑罚处遇的“中间”形态,具有非常独特的价值。
经过十几年的探索,我国在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方面积累了非常宝贵的经验,并获得一定的发展空间。
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四个层面、探讨未成年人犯罪的背后原因,结合社会工作三大专业方法、遵循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社区矫正专业人员配给、家庭会议社区化和个案再社会化四个方面制定针对性措施。
关键词: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社会工作一、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概述(一)未成年人犯罪的含义未成年人犯罪是由未成年人和犯罪两个概念组成。
根据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条相关规定。
“未成年人指的是年龄未满十八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而犯罪的概念是指具有刑事行为能力,事实违反我国刑法相关规定并受应收的刑事处罚,且情节严重,社会危害较大的自然人和单位。
(二)社区矫正制度的含义社区矫正即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
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犯罪置于社区内,有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的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裁决或规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意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2]。
(三)未成年人犯罪社区矫正的意义社区矫正的任务包括在罪犯和社区之间建立或重新建立牢固的联系,使罪犯归入或重新归入社会生活中去,恢复家庭关系,获得职业教育。
就广泛的意义而言,即在于为犯人在社会生活中获得一席之地提供帮助。
社区矫正,最重要的是未成年人并未脱离自己所生活的熟悉环境,自身的正常生活并未有太大影响,既可以让未成年人受到他人的认可,克服自卑又能避免标签效应,这也是未成年人犯罪服刑最佳方式之一。
二、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犯罪的原因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是社会诸多矛盾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反映。
其中,由于社会经济因素不同,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犯罪类型也有所异。
另外,未成年人在家庭教育阶段如果遭遇不正当教育方式,比如冲突、虐待、控制、漠视、溺爱等,就会导致未成年人产生心理问题,从而引发未成年犯罪问题。
007.矫正(司法)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理论与方法
第七节矫正(司法)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理论与方法知识点一、矫正社会工作的概念及其功能矫正社会工作的功能与作用1.针对违法犯罪人员的功能与作用(1)监管功能(2)矫正功能(3)服务功能2.针对社会环境的功能与作用(1)营造有利于更新改造的家庭和社区环境。
(2)促进刑罚制度朝人性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知识点二、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一)服务对象的需要1.基本生存条件的保障需要2.教育、就业权益的保障需要3.正常家庭生活的需要4.再社会化的服务需要(二)服务对象的问题1.加害社会与加害他人的行为使其较难取得社会公众的同情;2.社会功能缺失的严重程度增加其功能恢复与重建的难度;3.受刑者的身份使其处于社会资源网络的边缘地位。
知识点三、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知识点三一、司法判决前的社会工作司法判决前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主要包括犯罪嫌疑人及其亲友。
(一)针对犯罪嫌疑人的社会工作介入1.犯罪嫌疑人调查报告的性质与作用2.犯罪嫌疑人调查报告的撰写(二)针对犯罪嫌疑人亲友的社会工作介入1.家庭关系协调及家庭成员心理、情绪辅导2.社区资源链接以应对生活困难3.为失去依靠的家庭成员提供生活照料二、监禁场所中的社会工作(一)协助服刑人员适应监禁场所生活1.帮助服刑人员熟悉监狱环境2.协助服刑人员戒除不健康的生活习惯3.协助服刑人员解决生活困难4.预防服刑人员间犯罪观念和行为的交叉感染(二)为在监服刑人员提供专业咨询服务1.公民教育2.心理、情绪辅导:改变服刑人员偏差扭曲的心理结构和敏感过激的情绪反应。
3.职业技能训练:使得服刑人员掌握一门或多门职业技能,使其出狱后可以用社会认可的方式和途径谋生。
4.人际交往意识与能力提升:通过自我认知能力训练、人际沟通能力训练、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知识的学习等,提升服刑人员人际交往的意识和能力。
(三)帮助在监服刑人员加强与社会的联系1.帮助服刑人员了解外面社会的变化2.帮助服刑人员加强与其家庭的联系3.帮助服刑人员构建支持性社会网络三、社区矫正中的社会工作(一)缓刑、假释、监外执行人员的监督管理和教育帮扶(1)保持良好品行,不得与品行不端者来往。
社会工作如何介入社区矫正
浅析社会工作如何介入社区矫正摘要:我国的社区矫正制度虽已起步,但问题颇多,有关制度既不全面,也不系统,而且存在执行机构职能混乱、社区矫正手段单一等问题,亟待加以完善。
借鉴国外的经验模式,同时结合我国的国情,利用社会工作在处理社会问题中的巨大优势,让社会工作合理、有序的介入社区矫正的工作当中,实现社区矫正的专业化。
关键词:社会认同感、社会帮扶、资源整合、激励机制社区矫正的定义:是一种不使罪犯与社会隔离并利用社区资源教育改造罪犯的方法,是所有在社区环境中管理教育罪犯方式的总称。
简单地说,就是让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在社区中执行刑罚。
国外较常见的包括缓刑、假释、社区服务、暂时释放、中途之家、工作释放、学习释放等。
中国的“社区矫正”,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社区矫正的发展现状:社区矫正是西方国家首先推行的一种刑事执法模式,其理念正始于19世纪末近代学派的行刑社会化思想。
近代学派的大师们认识到监狱刑罚的缺陷和不足,提出了非监禁刑罚措施和对罪犯人格的改造,社区矫正便由此发端。
20世纪50年代兴起了罪犯再社会化思潮,以安塞尔为代表的新社会防卫学派提出对罪犯实行人道和再社会化,使社区矫正思想由孕育走向成熟,并逐渐由学说渗透到立法,再转化为各国的行刑实践。
注重对犯罪人的改造、完善而不是报复,刑罚的目的是将社会人格不完善、不能正常进行社会生活的犯罪人再社会化,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共识。
社区矫正比监狱矫正有更大的优越性,目前已成为西方国家占主导地位的行刑方式,也已成为世界各国刑罚体制改革发展的趋势。
我国于2003年开始了社区矫正试点工作,2009年在全国全面试行,社区矫正工作发展迅速,覆盖面稳步扩大,社区矫正人员数量不断增长。
截至2010年12月底,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开展社区矫正工作,覆盖全国91%的地(市、州)、72%的县(市、区)和65%的乡镇(街道)。
社会工作者在社区矫正中的作用
社会工作者在社区矫正中的作用社会工作者在社区矫正中的作用导语: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体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我国已经进入到和谐社区建设与发展的新阶段.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社区工作的内涵也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社区服务内容增多、提供主体增加等等,而社会工作者的定位亦随之做出了调整。
下面店铺整理了社会工作者在社区矫正中的作用,一起来学习下吧!社区矫正是指将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有关部门、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不脱离社会,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包括被判处管制、被宣告缓刑、被暂予监外执行、被裁定假释以及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五种罪犯。
前4种情形由司法行政机关负责组织实施社区矫正工作。
一、基本情况我区自2009年7月在奎文经济开发区启动社区矫正工作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由司法行政部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全面落实对社区矫正人员的监督管理、教育矫正、社会适应性帮扶三项工作任务,取得了初步成效。
2012年3月1日,《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实施后,社区矫正工作由司法行政机关全面组织实施。
目前全区已累计接收社区矫正人员500多人,无脱管、漏管和重新违法犯罪现象发生。
二、社会工作者在社区矫正中的作用社区矫正是一项严肃的刑罚执行活动,除了有一支规范化的执法队伍作为组织保障外,还需要充分依靠社会力量来开展工作。
为适应社区矫正工作性质要求,建立了以司法局(司法所)执法工作者为核心、社会工作者为辅助、社会志愿者为补充的“三位一体”的'社区矫正工作队伍。
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社区矫正队伍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辅助力量。
社会工作者按照自身专业知识的不同,可以成为社区矫正人员矫正小组的组成成员之一,在承担社区矫正日常工作的司法所的组织指导下,协助开展对社区矫正人员的监督管理、教育帮扶工作。
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社区矫正的个案研究
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社区矫正的个案研究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青少年社区矫正是指对未满18周岁、涉嫌犯罪或违法行为的青少年进行的一种法律处罚和纠正措施。
目的是通过教育、援助和监督等多种方式,帮助青少年走出犯罪、走向健康成长。
社会工作是青少年社区矫正的重要一环,在矫正过程中,社会工作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社会工作在多个领域为社区矫正提供了支持,包括家庭辅导、心理咨询、职业培训和社交技能等。
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社区矫正的个案研究有助于探讨社会工作在青少年社区矫正中的作用,了解社会工作对青少年行为的影响,以及如何针对不同个体设计和实施社会工作计划。
本研究旨在通过个案研究的方式,深入研究社会工作在青少年社区矫正中的具体操作和效果,为社会工作在青少年社区矫正中的实践提供参考。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个案研究的方法,深入探讨社会工作在青少年社区矫正中的具体实践和效果,并提出相关建议。
具体目的包括:1.分析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社区矫正的现状和问题;2.研究社会工作在青少年社区矫正中的操作和效果;3.探讨社会工作对青少年行为的影响;4.探讨如何针对不同个体设计和实施社会工作计划;5.提出相关建议,为社会工作在青少年社区矫正中的实践提供参考。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选择在青少年社区矫正中接受社会工作介入的个案进行深入研究。
研究过程中采用定性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深度访谈、观察和案例分析等。
采取访谈法主要借助交流的方式来了解受访者的想法、心理和行为等方面信息,能够获取到受访者个人的经验和观点,包括受访者对社会工作的认知、对自身矫正过程的感受和对未来的期待等。
同时,透过访问获取专业工作者对于受访者需要采用的技巧和方法,以及面临的挑战和问题的相关信息。
观察法则是在研究中以观察者的视角来进行信息的获取,在研究中可以记录受访对象的行为特征、对环境变化的反应、言行举止等细节。
案例分析法即是通过分析案例来发掘问题所在,核心在于将个案信息作为探究问题的研究对象,讨论社会工作在制定矫正计划和方案实施等问题上的效果和问题。
社会工作在社区矫正中的作用与价值
社会工作在社区矫正中的作用与价值社会工作是指通过综合运用社会学、心理学、法律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协助社会成员解决社会问题、改善社会功能的一种专业工作。
社区矫正是指对犯罪分子进行社区化处遇和矫正,旨在通过社区的力量为罪犯提供相应的服务,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减少再次犯罪的可能性。
社会工作在社区矫正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价值,本文将从十个方面展开回答。
第一,社会工作在社区矫正中的作用与价值。
社会工作是社区矫正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建立健全的社区矫正服务体系,提供丰富多样的服务资源,帮助犯罪分子纠正错误、重新适应社会生活。
社会工作的价值在于可以协调社区各方资源,搭建矫正师与犯罪分子之间的沟通桥梁,促进矫正的顺利进行。
第二,社会工作者在社区矫正中的工作内容。
社会工作者扮演着社区矫正的实施者和组织者的角色,他们会与犯罪分子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问题,为他们提供咨询和支持。
此外,社会工作者还会安排犯罪分子参与社区服务、职业培训等活动,促使他们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就业能力。
第三,社会工作在社区矫正中的影响因素。
社会工作在社区矫正中受到社区环境、政策法规、资源配备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社区环境的好坏、政策法规的支持程度,都会直接影响社会工作的开展和成效。
此外,资源的充足与否也是决定社会工作效果的重要因素。
第四,社会工作在社区矫正中的挑战和困境。
社会工作在社区矫正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境,如犯罪分子的抵触心理、社区监督的不足、专业人员的稀缺等。
这些问题使得社会工作的开展面临着一定的困难,需要相关部门的支持和政策的调整。
第五,社会工作在社区矫正中的有效策略。
为了应对社会工作在社区矫正中遇到的困境,可以采取一些策略来提升社会工作的效果。
例如,加强与犯罪分子的交流和沟通,建立起信任和支持的关系;加强与社区居民的协作,形成强大的社区网络;加强专业社工队伍的培养和管理,提高社工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
第六,社会工作在社区矫正中的案例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届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论文(设计)课题名称:社区矫正的社会工作介入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江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14年10月内容摘要十八大在司法改革再一次提到社区矫正,使得社区矫正一时之间成为热词。
我国的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从2003开始实行,随之有众多学者的研究及工作人员的不断实践,努力使得社区矫正工作趋于完善。
文章探讨了社区矫正的社会工作介入方式。
首先从以前的研究出发,讨论了其中的问题并提出了笔者自己的观点。
其次指出当前的问题焦点是社区矫正的理论问题。
接着从社区矫正的过程出发,从纵向上和横向上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评估,其评估视角即生态系统理论,并在分析中同时提出了社会工作的介入方式。
最后总结并提出了该模式下的最大问题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社区矫正;社会工作;介入目录一、社区矫正与社会工作介入概述 (5)(一)社区矫正的含义 (5)(二)社区矫正的目标 (5)(三)社会工作介入 (6)二、社区矫正与社会工作的关系 (6)(一)区别 (6)(二)联系 (7)三、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的必要性及过程 (7)(一)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的必要性 (7)(二)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的过程 (8)四、社区矫正的社会工作介入 (9)(一)以微观系统为首要,积极改变微观系统和罪犯的互动方式 (9)(二)关注中观系统,改善并协调各微观系统的关系 (9)(三)对外层系统和宏观系统给予经验反馈,提出建议 (10)(四)整合各个系统,建立新的平衡的系统 (10)结语 (10)参考文献: (10)社区矫正工作作为一种新型的刑罚方式,在我国的发展不过数十年,依旧需要大量的实践和理论研究,才能逐步完善。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目标之一,而违法犯罪则危害着社会的治安与和谐。
传统的刑罚方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同时违背了人道主义精神。
而社区矫正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提出。
我国的社区矫正一开始借鉴国外的经验,着重于社区矫正的政治化及其立法,随着社区矫正的发展,社区矫正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大,社区矫正理论的缺乏成为当前的焦点。
社会工作和社区矫正的共通性使得社会工作人员涉入社区矫正成为可能。
笔者的专业是社会工作,为了扩大社会工作的影响力,结合当前的问题焦点,探讨了社会工作的介入方式。
一、社区矫正与社会工作介入概述(一)社区矫正的含义社区矫正同社会工作一样同为舶来品。
众多学者皆以2003年两院两部下发的通知作为一个起点,此后在这方面的实践发展和理论研究得以兴盛。
根据该通知,我国的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笔者在本文并不采取以上定义,原因有三:首先,以上定义突出了社区矫正的地域性,即置于社区内,但是,置于社区并不代表一定会和社区产生联系和作用。
第二,以上定义的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没有包含社会工作者。
事实上社会志愿者和社会工作者有区别。
第三,以上定义侧重了罪犯个体,忽略了与罪犯产生作用的社区。
可以说以上社区矫正的定义是狭隘的。
(二)社区矫正的目标社区矫正往往作为一种手段出现,正如监禁是一种手段。
对于一种手段,我们就会关注其目标。
假如监禁能和社区矫正一样达成相同的目标,那么又何必冒险尝试新方式?一是新的方式会有更低的成本。
据统计,社区矫正确实成本更低。
然而,我们更关注成本和效果的比,成本低,效果好是最好的选择。
二是,新的方式不仅仅能实现旧的方式的目标,还能实现旧的方式无法实现的目标。
很多学者将社区矫正的首位目标定位为改造罪犯,让其重新做人,重返社会。
我们讨论改造罪犯的问题。
如果社区矫正对象是假释人员,那么其改造往往被认为是消除监禁带来的副作用,即无法适应出狱后的社会正常生活,以至于重新犯罪。
而一般的改造则是进行思想上的教育和行为的限制。
而前者是主要方面,因为行为只能强制。
一旦社区矫正圆满完成,对象是完全自由的。
如果其思想没有得到改变,那么很难保证其不再犯罪。
当前我国在思想教育方面有一个缺陷,和行为限制一样是强制性的。
如强制性的谈话,强制性的思想报告,强制性的思想教育课。
姑且不论这些方式的正确性,其有效性就值得怀疑。
即使罪犯说出了思想正确或者提交了思想及其向上的报告,也无法知其内心的真实想法。
这些都与社会工作的理念相悖。
我们自然需要改变罪犯。
但是改变罪犯也是作为手段存在的。
我们之所以改变罪犯,不是为了要让罪犯得到更好的资源改善和发展自己,而是降低犯罪率和再犯罪率,为了我们和我们的社区。
而改变罪犯不过是其中必要的手段。
假设改变罪犯是目标,那么是不公平的,因为每个人都需要这些资源来发展和改善自己的境况。
所以,我们矫正的目标是减少犯罪率和再犯罪率,维护我们以及社区的安全,促进社区的和谐。
(三)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的社会工作介入是指在社区矫正中引入社会工作者作为社区矫正人员的主体,可以称为社区矫正的社会工作者。
在我国社区矫正试点的一开始阶段就引入了社会工作者。
不过,早期社会工作者并没有被完全接受,也不是主导力量。
于是,众多学者纷纷做出了论证社会工作者参与的正当性。
社会工作者不仅仅是正当的,而且也是必要的。
正如以上所言,改变罪犯的核心是改变罪犯的思想。
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强制性往往治标不治本。
一个人的思想无法强制改变。
改变思想目前的职位除了思想政治工作者外,还有心理咨询师和社会工作者。
心理咨询的特点是强调个人,一切都从个人的角度出发,比如用催眠从个体的过去和现实寻找问题的根源。
解决方式以谈话为主。
这种谈话相比思想教育,更容易为人所接受。
可是,即使罪犯在监狱同样可以做这些心理咨询。
换句话说,心理咨询没有利用社区矫正的优势。
该优势即罪犯与社区的互动。
而社会工作者则很好的结合了个人和环境,强调人在情境中,充分发挥了社区矫正的优势。
社区矫正和社会工作本质上是一致的。
二、社区矫正与社会工作的关系(一)区别首先,从二者的性质来看。
社区矫正是一项刑事执法活动,而社会工作是一项助人活动,二者有明显的区别。
前者是将罪犯置于社区内进行改造,使其重新回归社会的刑罚执行活动,而后者是帮助人们解决个人、群体(尤其是家庭)和社区的问题,以调整社会关系,促进社会福利,巩固社会秩序。
因此,社区矫正具有法律的严肃性和执法的严格性,它要求执法主体具有严格的执法资格,刑罚执行必须符合相关的法律规定。
而社会工作贯穿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承担帮助、教育和辅导的功能。
它要求工作者具备专业知识和方法,通过帮助和服务实现工作目标。
(二)联系其次,从二者的功能来看。
社区矫正与社会工作互为补充、相互依赖。
前者除了履行刑事执法活动中的惩罚和改造功能外,还有一项重要的功能就是向罪犯提供帮助和服务。
而这项功能的实现需要社会力量尤其是具有专业知识和技术的社会工作者的介入。
而后者以其特有的助人自助理念和专业方法,充分利用专业资源在社区内为罪犯提供帮助和服务,尽可能使犯罪人和受害人之间的关系得以恢复,重新塑造社会的稳定秩序。
最后,从二者的工作主体来看。
前者的工作主体是司法人员,而后者的工作主体是社会工作者(司法社工)。
司法人员具有执法资格,根据法律规定完成刑罚执行过程,在惩治的同时进行思想教育、行为教育和预防犯罪教育等等。
而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没有执法资格,根据专业理念和方法为犯罪人员提供物质帮助、心理帮助和社会帮助,使他们顺利回归社会,它直接影响到社区矫正的工作效果。
三、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的必要性及过程(一)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的必要性社区矫正很多时候关注的是惩罚功能,而忽略了它的恢复和预防功能。
其实惩罚只是手段,真正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矫正对象恢复其社会功能,使其顺利融入家庭、回归社会,这就需要有专业的社会工作者的介入。
首先,专业矫正力量由司法人员和社区公安民警组成,他们对监狱监禁的管理工作往往是得心应手,但社区矫正工作仍有可能会面临着一些困惑。
而社会工作者经常运用尊重、接纳、关怀和同理心等价值理念帮助矫正对象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同时能够灵活运用各层面的介入形式,如针对心理层面、情绪层面、认知层面、人际交往层面和矫正对象与社区其他工作系统形成互动层面的直接介入等,以此来增进矫正对象的人际适应的能力,使其能够树立重新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其次,社区矫正志愿者一般是由工作或居住在社区内、热心于社区矫正工作的社会团体人员、社区服务人员、专家学者、离退休干部、教师、高校学生、矫正对象的亲属和原工作单位人员等组成,他们往往没有专业的知识和方法,不可能更好地帮助矫正对象调节情绪,使其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中。
所以社区矫正工作者队伍中需要有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介入,以解决矫正对象的家庭、就业以及心理等方面的问题,来帮助矫正对象早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能够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最后,社区矫正制度还存在着一些体制问题。
应该把那些初次犯罪、情节不太严重、经济条件差的女性作为矫正对象的首选,应该针对她们存在的问题,如家庭暴力、孩子上学、就业以及重新回归社会,运用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帮助她们,避免重新犯罪。
还有就是那些通过各种关系被提前放出的人,他们可能重新走上犯罪的道路,对他们要严格管理,从思想根源上对他们进行教育,避免再次犯罪。
(二)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的过程社会工作是利用各种资源达到助人自助目标的过程和专业。
它强调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它运用科学的知识和专业的方法,帮助个人、群体和社区提高或恢复其社会功能运作的能力,并创造有利于案主生活的一项专业活动,运用专业方法对案主实施矫正。
首先,与矫正对象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
社会工作者要提前做好前期接案工作,主动与矫正对象所在的司法所、矫正机构取得联系,第一时间了解其家庭背景与生活状况。
在与社区民警对该对象进行首次面谈时,向其说明社区服刑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及违返社区矫正日常规范的严重后果。
要求该对象在思想上十分重视社区矫正的各项规定。
其次,提高案主认知,改善交友。
针对矫正对象认知不全的问题,组织该对象观看一些有意义的教育片子,鼓励该对象多参加社区组织的各项有意义的健康活动,通过类似活动对该对象认知方面及交友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杜绝与社会不良青少年的往来,帮助其以乐观向上的面貌面对现实生活。
再次,与案主父母沟通,改变教育方式。
针对其父母在教育问题上缺乏有效的方式方法,互相缺少沟通平台。
因此,通过个别教育及家访的形式,构筑交流平台。
一方面,引导、鼓励该矫正对象经常和父母进行交流,另一方面,指导其父母交流的技巧,用最容易接受的方法(心理暗示)与其彼此交流,来引导该对象走健康向上之路。
最后,鼓励案主多学知识,掌握一技之长。
社会工作者鼓励该对象多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使他能够掌握一技之长,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不被社会所淘汰,为今后的就业创造必要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