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的特征》进阶练习(三)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4章第1节种群的特征练习(学生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4章第1节种群的特征练习(学生版)

必修 3 第 4 章第 1 节种群的特点(练)1. 以下有关种群特点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目特点B.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了种群密度的大小C.依据年纪构成能够展望种群数目变化的趋向D.性别比率不会影响种群密度2.科研人员对某大海食用生物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有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下图,请据图判断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 B 点表示种群的增添量最大B. D 点表示种群密度最大C.从 O点到 D 点,种内斗争愈来愈强烈D. D 点时进行捕捞有益于该种群的连续生计3.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目特点。

种群密度检查方法之一为样方法,以下对于样方法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检查鱼塘中鲫鱼种群密度能够选择样方法B.检查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能够选择样方法C.需要在生长密集的地方选用样方D.压在样方边线上的个体应舍弃4. 以下图为某地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

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出生死亡时A.该地的人口增添率保持不变B.该地的人口增添较快C.该地年纪构造为衰败型D.该地的老年人口比重较高5. 某小组用样方法检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以下做法错误的选项是() A.随机取样B.选择植物生长旺盛处取样C.依据检查数据估量该种群密度D.依据地段的形状确立取样方法6. 以下对于种群特点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年纪构造稳固型的人群保持零增添B.不是所有种群的年纪金字塔都有生殖先期、生殖期和生殖后期三个年纪组C.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靠近 1 ∶1,则出生率越高D.若某动物种群性成熟推延,则出生率会降低7. 以下对于种群密度检查的表达, 合理的是 ()A.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票据叶植物作为抽样检查的对象B.宜采纳样方法检查活动能力强的高等动物的种群密度C.取样的重点是要做到随机取样D.种群密度能正确反应种群数目的变化趋向8. 某科技小组在检查一块草场中灰苍鼠的数目时,一夜间捕捉了50 只,将捕捉的灰苍鼠做好标志后在原地放生。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种群的特征练习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种群的特征练习

人教新课标基础达标测试基础·巩固1.种群是指在一定地域内()A.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B.同种生物成体的总和C.同种生物幼体的总和D.同种生物幼体和成体的总和答案:D2.在一个环境气候多变的生态系统中,生存机会最多的种群是()A.形体较小的种群B.个体差异较少的种群C.形体较大的种群D.个体差异较多的种群解析:个体差异越大,不同的个体所能适应的环境的类型也越多,在自然选择过程中被选择存活下来的几率也越大。

答案:D3.在一块草原上,有8户牧民,每户养了一群羊,其中,有6户养的是绵羊,2户养的是山羊,这些羊是()A.一个种群B.一个群落C.两个种群D.八个种群解析:种群指的是同一物种,山羊和绵羊是两个物种。

答案:C4.在对某种鼠的种群密度调查中,第一次捕获46只,将其全部标记后释放,第二次捕获25只,其中标记鼠12只,则该种群的数量约为()A.21B.46C.71D.96解析:根据抽样的比例可以列出下列式子:46/种群的数量=12/25,得到种群数量≈96。

答案:D5.进行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时,宜采用的做法是()A.选取多种植物为调查对象B.必须要逐一计数某个种群的个体总数C.对某种植物的调查,样方内各种植物均需统计D.对某种动物的调查常用标志重捕法解析:种群密度指的是某一物种的密度,而不是各个物种,所以只需用取样的方法调查,再用数学方法计算得到即可。

答案:D综合·应用6.下图为曾经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喷洒DDT进行农药防治和引入天敌进行生物防治害虫过程中,害虫种群密度消长情况示意图(经济阈值是指害虫种群密度影响农业系统经济效益的最低值)。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一般认为害虫防治主要是控制其种群大小而不是彻底消灭害虫B.A点开始进行生物防治,E点开始进行农药防治C.图中必须进行害虫防治的时间为A、D、ED.生物防治可利用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或寄生关系解析:农药防治一开始效果会很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农药的效果会逐渐变差,生物防治的效果会长期稳定。

人教课标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4章《种群的特征》每课一练

人教课标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4章《种群的特征》每课一练

第一节种群的特征一、基础知识题1.在对某种鼠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中,调查范围为1公顷,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6只,二次捕获25只,其中有标记鼠12只。

则鼠在这1公顷内种群密度是。

2.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杀灭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其正常的性别比例,这将使害虫的种群密度。

3.我国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这种措施通过直接调节种的种群特征是。

4.如果一个种群的密度越来越小,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5.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种群空间特征描述的是()A.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B.每毫升河水中有9个大肠杆菌C.稗草在稻田中随机分布D.木棉树在路旁每隔5米种植6.动物学家考察某牧区后,认为当地鹿群处于增长高峰期,今后要增长十几年才会停止。

预测种群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A.鹿群数量和密度B.鹿群的年龄结构C.鹿群的性比率D.出生率和死亡率7.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一个组成B.培养大肠杆菌的培养皿中培养基被污染后,其中的所有细菌组成了一个种群C.草地的全部蚂蚁组成一个种群D.种群和群落都有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二、强化知识题1.下图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A.①B.②C.③D.④2.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中,合理的是()A.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调查对象B.宜采用样方法调查活动能力强的高等动物的种群密度C.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D.种群密度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3.水华是富营养化水体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从种群特征分析,水华属于( ) A.不规则波动B.不均匀分布C.短期内暴长D.季节性消长该种群变化率最大的时期为 ( )A .1925年~1930年B .1930年~1935年C .1940年~1945年D .1945年~1950年5.我国生态工作者对某草原进行调查时,将不同调查面积的物种数量进行了统计,结果如下:某同学根据该表,调查草原中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设计如下调查步骤:(1)选取40 cm ×40 cm 为最佳样方面积。

高中生物 4.1种群的特征每课一练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 4.1种群的特征每课一练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 4.1种群的特征每课一练新人教版必修3 一、选择题1.在下列生物种群中,不需用重捕标志法进行种群密度调查的是A.田鼠B.野兔C.狼D.蚜虫2.1996年,瑞典的总人数为8 844 499,当年从各地迁入瑞典的人数达到39 895,则瑞典的迁入率最接近()A.4.5% B.4.5‰ C.9% D.9‰3.下列动物调查研究中,不可用样方法获得种群密度的是A.某种昆虫卵的密度B.作物植株上的蚜虫密度C.某地区蚯蚓的密度D.某地田鼠的密度4.假如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很大,那么,这一种群最可能A.属于增长型B.种群密度越来越大C.刚迁入到新环境,天敌少D.不足以作出判断5.下列几种生物中最可能为均匀分布的是( )A.森林中的无脊椎动物B.面粉中的黄粉虫C.蜜蜂D.瓢虫6.种群最基本的特征是A.种群密度B.年龄组成C.性别比例D.出生率和死亡率7.下列选项中不能演替为森(树)林的是()。

A.西北干旱地区的典型草原 B.大兴安岭火灾后的林区C.沂蒙山区的裸露岩地 D.黄河三角洲的弃耕地8.种群最基本的特征是A.种群密度B.年龄组成C.性别比例D.出生率和死亡率9.有一个自然村落南北各有一口池塘,这两口池塘中生活着()A.一个鲫鱼种群B.两个鲫鱼种群C.一个家鱼群落D.两个家鱼群落10.连接生命世界和无机自然界的两个重要环节是()。

A.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 B.生产者和分解者C.消费者和非生物成分 D.生产者和消费者11.外来物种侵入到一个新的环境,可能会()。

① 其种群数量在一段时间内呈“J”型增长② 其种群数量增长不受天敌制约③ 其种群可能会威胁到境内物种多样性④ 其种群会由于不适应环境而被淘汰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12.下面关于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种群中的个体之间可相互交配繁殖B.一个种群由许多同种个体组成C.种群的个体数量是经常变动的D.种群内的个体间常因空间和食物发生竞争13.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于()A.现有人口数量和密度 B.不同年龄组成的比例C.男女之间的性别比例 D.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14.在下列生物种群中,不能用样方法进行种群密度调查的是A.蒲公英B.马尾松C.蚯蚓D.野兔15.下列叙述中符合种群密度概念的是A.某地区每年新增人口的个体数B.一亩水稻的年产量C.某地区每平方米草地中某种杂草的数量D.某河流中每平方米鱼类的数量二、填空题16.“标志(记)重捕法”是动物种群密度调查中的一种常用取样调查法: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M)全部进行标记后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记个体数(m)占总捕获数(n)的比例,估计该种群的数量(N)。

高中生物 4.1《种群的特征》课后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 4.1《种群的特征》课后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第1节种群的特征1.下列有关个体、种群、物种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同一种群内的个体一定属于同一物种B.不同种群的个体可能属于同一物种C.个体与种群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D.物种是所有种群的集合解析:一个种群中的所有个体属于同一个物种,A项正确。

不同区域内的同种生物可以构成不同的种群,B项正确。

个体和种群属于生命系统的不同层次,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C项正确。

物种是所有具有同种生物的种群的集合,D项错误。

答案:D2.下列可以称为种群密度的是( )A.一定地区内的人口数量B.一个池塘中单位体积内鲢鱼的数量C.一片森林中单位面积内乔木的数量D.一条江河中单位体积内鱼的数量解析:种群密度是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A项中没有体现出单位面积内的人口数。

C项中的乔木、D项中的鱼都不是单纯的一个物种,不能称为种群。

答案:B3.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合理的是( )A.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抽样调查的对象B.宜采用样方法调查活动能力强的高等动物的种群密度C.样方法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D.种群密度能准确地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解析:蔓生或丛生的植物不宜作为抽样调查的对象,因为此类植物计数比较困难。

活动能力强的高等动物的种群密度常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

种群密度可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但是仅靠这一特征还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只有随机取样,才能尽量避免主观因素所造成的误差。

答案:C4.运用标志重捕法对动物进行野外数量调查,下列假设不符合这种调查方法的是( )A.被标记的动物与种群中的其他个体完全混合B.个体被捕捉的概率相等,与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无关C.被标记的动物物种有明显的群聚现象D.动物在行为上不受标记物的影响,且标记物不易脱落解析:在使用标志重捕法时必须满足下列条件:被标记个体在整个调查种群中分布均匀;未标记个体和被标记个体都有同样被捕的机会;间隔时间不可过长,以免因种群内部个体的出生和死亡而影响调查结果。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4.1《种群的特征》拓展练习及答案(最新整理)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4.1《种群的特征》拓展练习及答案(最新整理)

解析:由图中数据可判断甲、乙两国人口的年龄组成类型。
甲国家幼年个体所占比例很大,老年个体所占比例非常小,
故属于人口增长型国家,而乙国家幼年和成年个体数量相
当,故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
答案:B
3.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该害虫
的种群密度将明显减少,引起该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
A.雌虫生殖能力下降
解析:个体具有出生、性别、年龄等特征,同一自然区域内
的同种个体组合在一起,称为一个种群,种群具有个体所不
具有的一些特征,如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性别比例
等。
答案:B
2.20 世纪中期以来,我国人口数量持续大幅度增长,造成
在我国有限的国土中人口密度过大的主要原因是( )
A.年龄组成
B.出生率和死亡率
所有个体(提示:统计边角的原则一般是计上不计下,计左
不计右),如右图所示:
(2)3 株/m2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
1.甲具有出生、性别、年龄、死亡等特征;乙具有出生率、
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等特征。那么甲、乙的特征分别属于
( )
A.物种的个体;一条鲤鱼
B.物种的个体;一个鲤鱼种群
C.种群;一条鲤鱼
D.种群;一个鲤鱼种群
区内没有较多的个体出生或死亡,没有大规模的迁入和迁
出。
(3)根据种群年龄组成的三种类型,可以看出:乙图为稳定
型,甲图为增长型。
(4)一只雌鼠产仔代数与产仔数可表示如下:
代数 子代数
1
16
2
16×8
3
16×8×8
n
16×8n-1
1 亲代成鼠数为 a,只有雌鼠( ×a)产仔。所以,第 n 代产生

高中生物种群的特征 同步练习(三)人教版必修三

高中生物种群的特征 同步练习(三)人教版必修三

种群的特征同步练习(三)1.图4—1中甲、乙为某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如不考虑其他因素,种群甲和种群乙未来个体数量的发展趋势是( )A.衰退型和增长型B.增长型和衰退型C.稳定型和衰退型D.稳定型和增长型2.图4—2是依据我国3次人口普查数据绘制的人口年龄组成图。

下面是对此图的描述,其中完全正确的是( )A.图a是增长型,从图c可以看出计划生育政策初见成效B.图a、图b、图c都是衰退型C.图b是典型的稳定型,可看出计划生育政策初见成效D.图a、图b、图c都是稳定型3.图4—3分别表示A、B两国人口的女性年龄组成图(设性别比例=1.0)。

横轴示年龄,纵轴示各年龄段女性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下列叙述能反映人口数量变化规律的是( )A.图中涂成黑色的部分表示幼年个体,预计A国的人口增长率一定更快B.设A国人口平均年增长率为a,人口基数为x,则y年后的人口总数为x+ayC.若B国的平均寿命增加,出生率不变,则在和平年代,人口增长率将会增加D.若A国实施晚婚政策,但每个育龄妇女出生人口数不变,则出生率也不变4.图4-4是依据我国3次人口普查数据绘制的人口年龄组成图,下面是对下述三图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A.图(1)是增长型,从图(3)可看出计划生育政策初见成效B.图(1)、图(2)、图(3)都是衰退型C.图(2)是典型的稳定型,可看出计划生育政策初见成效D.图(1)、图(2)、图(3)都是稳定型5.在种群的下列特征中,对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种群密度B.年龄组成C.性别比例D.出生率和死亡率6.如果一个种群的密度愈来愈小,下列选项与之无关的是………………( )A.种群处于衰退期B.种群内雄性趋于不育C.种群死亡率超过出生率D.群落结构太复杂7.下列关于生物种群出生率和人口种群出生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种群的出生率是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B.人口出生率是单位数量的人口在单位时间内新出生的人口数量C.影响人口出生率与生物种群出生率的因素完全相同D.影响人口出生率与生物种群出生率的因素有很大的区别8.在对某农田中的田鼠的种群密度调查时,第一次捕获并作标记20只,一个月后捕获田鼠20只,其中有标记的田鼠8只,则该农田中田鼠的数量约为( )A.50只B.400只C.160只D.28只9.有一块草原上,有8户牧民,每户牧民各养了一群羊,其中有6户养的是绵羊,有2户养的是山羊,这8群羊是…( )A.一个群落B.一个种群C.两个种群D.八个种群10.在一个气候和环境多变的生态系统中,一般来说有利于生存和发展的种群是…………………………………………( )A.个体最大的B.个体最小的C.个体差异最少的D.个体差异最多的11.图4—5为甲、乙两国的人口年龄构成,据图回答:(1)甲国人口年龄组成属于……( )A.增长型B.衰退型C.稳定型D.都不是(2)甲国因人口问题会造成……( )A.就业困难、生活贫困B.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增加C.经济负担加重,劳动力不足D.医疗水平降低,住房紧X(3)乙国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最主要的是……………………………………( ) A.控制人口增加B.提高人口素质C.鼓励多生育D.延长教育年限。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4.1《种群的特征》同步练习(含答案)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4.1《种群的特征》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4章第1节一、选择题1.以下有关种群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目特点B.出生率和死亡率与年纪构造有关C.性别比率对种群密度有必定影响D.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数目变化的独一要素分析:种群密度是种群数目最基本的特点, A 正确;年纪构造会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B 正确;性别比率也会影响种群密度,C正确;出生率和死亡率以及迁入率和迁出率都能决定种群数目的变化,D错误。

答案:D2.以下检查活动中,所得数据与实质数值对比,偏小的是()A.用标记重捕法检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记物零落B.检查人群中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检核对象C.用样方法检查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在散布较稀少的地域取样D.用样方法检查草地中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统计正幸亏样方线上的所有个体分析:依据标记重捕法检查种群密度的计算公式可知,实验所得数据比实质数值偏大,A 错误;检查遗传病的发病率选择患者家系而不是人群中,可使检查结果偏大,B 错误;刻意选择散布较稀少的地域取样,不切合“随机取样”的原则,统计到的蒲公英数目偏少,会使检查到的种群密度偏小,C 正确;把样方线上的所有个体所有计入,会致使统计数据偏大( 正确的方法是只统计相邻两边和其夹角上的个体) , D 错误。

答案:C3.甲、乙、丙是同一物种的三个种群,其年纪构成如表所示。

三个种群年纪构造的类型为()个体数年纪期甲乙丙幼年期600400200成年期400400400老年期200400600A.甲是增添型,乙是稳固型,丙是衰败型B.甲是稳固型,乙是增添型,丙是衰败型C.甲是增添型,乙是增添型,丙是衰败型D.甲、乙、丙三个种群都是稳固型分析:种群年纪构造依据各年纪期个体数目比率分为增添型、稳固型和衰败型,由表中数据可判断 A 项对。

答案:A4.以下有关检查动物种群密度方法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草地中跳蝻的种群密度一般不采纳样方法进行检查B.关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最好采纳样方法检查种群密度C.运用标记重捕法检查时,个体被捕获的概率应相等,而与标记情况、年纪和性别无关D.对农作物上的蚜虫、植物叶片上的昆虫卵常采纳标记重捕法检查种群密度分析:活动范围小的跳蝻、蚜虫和植物叶片上的昆虫卵,一般可用样方法进行检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一般采纳标记重捕法检查,A、B、D 错误;运用标记重捕法检查时,个体被捕获的概率应相等,而不可以受标记情况、年纪和性其余影响,C正确。

高中生物 41种群的特征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 41种群的特征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

4-1种群的特征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中符合种群密度概念的是( )A.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B.某森林每平方千米范围内猞猁的数量C.某湖泊一年中鲫鱼新增加的个体数D.一亩水稻的年产量[答案] B[解析] 种群密度是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A选项中的杂草不是一个种群;C选项不仅包括新增加个体数,而且也应包括原来的所有个体;D项所描述的并不是水稻的个体数。

2.人工栽培的农作物一般以何种形式分布( )A.集群分布B.随机分布C.均匀分布D.定向分布[答案] C[解析] 人工栽培的农作物在空间上多呈均匀分布。

3.下列生物中属于种群的是( )A.一个校园里生长着的各种各样高大的树B.生活在一片森林中的全部雄鸟和雌鸟C.一块菜地上生长着的大白菜、大蒜和大葱D.生活在青海湖鸟岛保护区内不同年龄的棕头鸥[答案] D[解析] 种群为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4.在对某池塘内鲫鱼种群数量进行调查时,第一次捕捞200尾,全部进行标记后放生;第二次捕捞160尾,其中有标记的鲫鱼10尾,则该池塘内鲫鱼的总数为( ) A.4000尾B.3200尾C.1600尾D.800尾[答案] B[解析] 根据标志重捕法估计池塘内鲫鱼的数量。

设池塘中鲫鱼总数为N,则N200=16010,所以,N=200×160/10=3200(尾)。

5.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从种群特征看,这种措施直接调节( )A.种群密度B.性别比例C.出生率D.年龄组成[答案] C[解析] “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直接调节的是出生率,进而对种群密度进行调节。

6.甲、乙、丙是同一物种的三个种群,其年龄组成见下表。

三个种群年龄组成的类型为( )A.甲是增长型,乙是稳定型,丙是衰退型B.甲是稳定型,乙是增长型,丙是衰退型C.甲是增长型,乙是增长型,丙是衰退型D.甲、乙、丙三个种群都是稳定型[答案] A[解析]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甲种群幼年个体数比较多,老年个体数比较少,所以为增长型;乙种群各年龄阶段的个体数量一样多,所以为稳定型;丙种群幼年个体数比较少,老年个体数比较多,所以为衰退型。

2020秋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练习:4.1种群的特征Word版含解析

2020秋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练习:4.1种群的特征Word版含解析

第4章种群和群落第1节种群的特征基础巩固1下列属于种群数量特征的是()A. 小明同学出生于1997年B. 杨树林中各种植物高低不同、错落有致C. 某地区居民中,20岁以下的人群占60%D. 玉米田中玉米的行距和株距分别为80 cm、30 cm解析小明同学出生于1997年属于个体特征;种群是指同一区域的同种生物,杨树林中的各种植物不是一个种群;某地区居民中,20岁以下的人群占60%是该地区居民的年龄组成特点,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玉米田中玉米的行距和株距分别为80 cm和30 cm是玉米的空间分布特2下面是几个种群的年龄组成图。

哪个种群灭绝的机会最大?( )A AA a C Dr □铀年个禅故■息年个尊数A. 种群的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出生率B. 种群密度预示着种群数量的未来变化趋势C.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D. 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解析种群的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出生率;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年龄组成预示着种群数量的未来变化趋势;出生率和死亡率及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数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可以对农林灾害进行监测和预报、对渔业捕捞强度进行确定等,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

答案BJ 4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面积为 2 km2的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夜间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

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42只,其中有标记的个体13只。

则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数量最接近( )5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内蒙古草原上全部的牛是一个种群②池塘中所有的鱼是一个种群③稻田中所有的三化螟是一个种群④种群密度的决定因素是年龄组成、性别比例⑤种群密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A. ①③⑤B.②④C.②④⑤D.③⑤解析内蒙古草原上的牛不一定是同一物种的牛。

2017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41《种群的特征》基础巩固训练

2017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41《种群的特征》基础巩固训练

4、1种群的特征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在一片草原上,有8户牧民,每户牧民各养了一群羊,其中,有6户养的绵羊,有2户养的山羊,这8群羊就是( )A、一个群落B、一个种群C、两个种群D、八个种群【解析】选C。

绵羊与山羊属于两个不同的物种,故这8群羊属于两个种群.【变式训练】关于种群的理解,错误的就是( )A、种群具有一定的时空限制B、种群就是同种个体的有机组合C、种群一经形成,其特征不变D、种群特征就是单独个体不具备的【解析】选C。

种群就是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必须就是同一时间内的所有个体,所以种群有它的时空性;种群中的特征,如出生率、死亡率与种群密度会产生不同的变化;种群具有出生率与死亡率等特征,而个体只有出生与死亡,两者的特征不同。

2、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错误的就是()A、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往往差异很大B、年龄组成就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C、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不会发生变化D、出生率与死亡率就是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与死亡的个体数占所有个体的比例【解析】选C。

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往往有较大差异,如珍稀动物与数量较多的动物;年龄组成就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会随着外界环境与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出生率与死亡率就是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与死亡的个体数占所有个体的比例。

3、(2014·吉林高二检测)下列实验中,最适合用标志重捕法的就是()A、调查农田中田鼠的种群密度B、调查农田中田螺的种群密度C、调查土壤中蚯蚓的种群密度D、调查土壤中大肠杆菌的种群密度【解析】选A。

标志重捕法主要用来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故选A.4、(2014·南昌高二检测)某小组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下列做法错误的就是( )A、随机取样B、选择植物生长茂盛处取样C、根据调查数据估算该种群密度D、根据地段的形状确定取样方法【解析】选B.样方法的关键就是随机取样,若选择生长茂盛的区域取样,就有主观因素的影响,不符合随机取样;样方法需要根据每个样方中的数据估算该种群的种群密度;调查区域的形状不同,选取样方的方法不同。

(完整版)种群的特征练习题

(完整版)种群的特征练习题

知识点一种群与种群密度1.有一块草原上,有8户牧民,每户牧民各养了一群羊,其中,有6户养的绵羊,有两户养的山羊,这8群羊是()A.一个群落B.一个种群C.两个种群D.八个种群答案C解析种群是指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绵羊和山羊分属两个不同的物种,这里的八群羊中,所有的绵羊能进行自由的基因交流,所有的山羊能进行自由的基因交流,所以,这八群羊应属于两个种群。

2.下列可以称为种群密度的是( )A.某湖泊一年中鲫鱼新增加的个体数B.一个池塘单位体积内的鲤鱼数量C.一片森林中单位面积内的乔木数量D.池塘中的鲫鱼和水库里的鲫鱼答案B解析A项单位时间内新出生的个体数是出生率;B项为水体生物的种群密度;C项乔木的种类不唯一;D项不在同一区域。

知识点二种群密度的调查3.某同学拟调查一个面积为100 hm2的草地上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设计了四个调查方案,其中最可行的是()A.计数该草地上该种植物的全部个体数目B.设置1个1 m2样方,计数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C.随机设置1 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D.在该种植物密集处设置1 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答案C解析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样方的大小一般以1 m2的正方形为宜.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4.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丘陵地区4 km2区域中刺猬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并标记50只刺猬,第二次捕获40只刺猬,其中有标记的5只。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被捕获的概率基本相同B.迁入率和迁出率影响该种群数量变化C.标记符号过分醒目可能增大刺猬被捕获的概率D.该种群的密度大约是400只/km2答案D解析标志重捕法要求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被捕获的概率基本相同,而迁入和迁出、标记符号过分醒目、环境条件的改变等都会使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被捕获的概率前后发生变化,A、B、C三项正确。

高二年级生物必修三第四章同步测试题:种群的特征(有答案)-word文档资料

高二年级生物必修三第四章同步测试题:种群的特征(有答案)-word文档资料

高二年级生物必修三第四章同步测试题:种群的特征(有答案)种群中的个体并不是机械地集合在一起,而是彼此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给后代。

以下是查字典生物网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年级生物必修三第四章同步测试题,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查字典生物网一直陪伴您。

基础训练(一)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1.下列各项中属于种群的是 ( )A.一个池塘里全部的鱼B.一个公园里的草坪C.一座山上全部的树木D.一块菜地里的全部油菜2.下列各项中可以称为种群密度的是 ( )A.一片稻田里的水稻的数量B.一片稻田里的害虫的数量C.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D.一个池塘内各种鱼的总数3.一只0.3米3的玻璃缸里养了9条金鱼,那么金鱼的种群密度为。

4.在一般情况下,调查种群密度常采用取样调查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常采用调查华南兔的密度适宜采用调查环毛蚓的密度则可采用法。

5.在对某地麻雀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了60只麻雀,将这些麻雀腿上套上标志环后放掉;数日后,又在该地捕获麻雀45只,其中有标志环的为15只。

这种调查方法称为 ;据调查结果可知,该地区约有麻雀__________只。

(二)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6.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不能用地上部分的数量作为种群密度B.不宜用样方法调查活动能力强的动物的种群密度C.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D.种群密度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7.等距取样法是当调查的总体为长条形时采用的方法,是在长方形地段上,先将调查总体分为若干等份,由抽样比率决定距离或间隔,然后按这一相等的距离后或间隔抽取样方的方法。

(1)现有某调查小组打算调查校园草坪中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这块草坪长100m,宽30m,调查时抽取10个样方,那么应该每距离设一样方,样方大小应。

(2)调查小组确定了如右图所示的一个样方,图中圆圈表示蒲公英个体分布。

种群的特征练习题

种群的特征练习题

种群的数量特征练习题1.(2016全国卷II). 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B.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C.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D.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2.(2013浙江卷,4)下列关于出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某种群年初时的个体数为100,年末时为110,其中新生个体数为20,死亡个体数为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B.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近1∶1,则出生率越高C.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高D.若比较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则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3.(2010海南卷)18.某同学拟一个面积为100hm2草地上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设计了四个调查方案,其中最可行的是A.计数该草地上该种植物的全部个体数目B.设置1个1m2样方,计数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C.随机设置1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D.在该种植物密集处设置1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4.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减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 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B. 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C. 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D. 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的面积5.(2012海南卷)21.某小组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随机取样B.选择植物生长茂盛处取样C.根据调查数据估算该种群密度D.根据地段的形状确定取样方法6.(2013山东卷,26)(8分)稻田中除水稻外,还有杂草、田螺等生物。

2024年高中生物课时达标训练十一种群的特征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2024年高中生物课时达标训练十一种群的特征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种群的特征【基础题组】1.下列描述属于种群的是( )A.一块玉米田里的全部玉米、杂草、昆虫及其他生物B.池塘和水库里的全部鲤鱼C.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真菌D.一块棉田中的全部幼蚜、有翅和无翅的成熟蚜解析:选D 种群强调的是一个区域、一个物种、一个群体,是指“同种”生物的总和,是同种生物全部个体的集合体。

A项明显不符合,它包括了多种生物;B项不是一个区域,而是两个区域。

C项中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真菌也不会是单一的真菌。

D项中指的是全部的棉蚜。

2.依据甲、乙两个国家各年龄段的人口数量曲线图,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乙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B.甲属于人口增长型国家,乙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C.甲属于人口增长型国家,乙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D.甲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乙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解析:选B 由图中数据可推断甲、乙两国人口的年龄组成类型。

甲国家幼年个体所占比例很大,老年个体所占比例特别小,属于人口增长型国家;乙国家幼年和成年个体数量相当,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

3.对某动物种群数量是否增长起到主要确定作用及预料该动物种群数量发展趋势的因素分别是( )A.诞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B.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C.迁入率和迁出率、性别比例D.诞生率和死亡率、性别比例解析:选A 确定种群数量是否增长的缘由有诞生率和死亡率及迁入率和迁出率,但主要的是诞生率和死亡率;预料动物种群数量发展趋势的因素是年龄组成。

4.调查昆虫卵和跳蝻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 )A.样方法B.灯光诱捕法C.标记重捕法D.样方法或标记重捕法解析:选A 因昆虫卵和跳蝻的活动实力差,活动范围小,所以要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时,宜采纳样方法。

5.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了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该害虫种群密度将( )A.明显增加B.明显减小C.先增后减D.相对稳定解析:选B 性别比例在肯定程度上影响种群密度。

用性引诱剂能够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正常的性别比例,使许多雌虫个体不能完成交配,从而使种群密度明显减小。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1节《种群的特征》课后练习(无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1节《种群的特征》课后练习(无答案

《种群的特点》课后练习一.选择题:1.种群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A.同种生物全部成熟个体的总和B.全部生物成熟个体的总和C.同种生物全部个体的总和D.全部生物个体的总和2.以下所描绘的生物,不属于一个种群的是()A. 全球的蓝鲸B.珠江里的肉食性生物C.一个菜园里的白粉蝶D. 一个湿地公园的白鹭3.在一块草原上有8 户牧民 ,每户牧民各养了一群羊 ,此中有 6 户养的是绵羊 ,有 2户养的是山羊 ,这块草原上的 8 群羊是 ()A. 六个种群B.一个种群C.两个种群D.八个种群4.以下相关种群的表达中 ,不正确的选项是 ()A.种群是在必定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B.种群是很多同种个体的代数和C.种群拥有独自的生物个体所不具备的特点D.种群是一个有机单元 ,不是个体的简单相加5.对于种群的理解,错误的选项是()A.种群拥有必定的时空限制B.种群是同种个体的有机组合C.种群一经形成,其特点不变D.种群特点是独自个体不具备的6.不宜采纳样方法检查种群密度的是()A.荠菜B.蚜虫C.蒲公英D.菜粉蝶7.某生物兴趣小组用五点取样的方法,检查学校周圈一片草地上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下表是所获取的一组数据,据此可估量出该片草地上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是()A.3 株/ m2B.4.2 株/ m2C.5 株/ m2D.6 株/ m2 8.进行种群密度的取样检查时,宜采纳的做法是()A.选用多栽种物为检核对象B.一定要逐个计数某个种群的个体总数C.对某栽种物的检查常采纳标记重捕法D.样方内各年纪段的植物均需统计9.种群密度的取样检查方法好多,某同学采纳样方法对一栽种物进行记数,下面是此中一个样方中该植物的散布状况,对样方中该植物进行计数时,应记录的数目是()A.5 个B.7 个C.11 个D.8 个二.非选择题1.请依据检查某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过程,回答以下问题:(1)样方法检查时,取样的重点是要做到随机取样,不可以掺入主观要素。

《种群的特征》进阶练习

《种群的特征》进阶练习

种群的特征进阶练习一、单选题•下列有尖种群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应该用样方法,动物应该用标志重捕法•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直接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内的数量•年龄结构直接决定了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老年个体多,种群数量将减少.同一地点同种生物的种群密度在不同季节不会发生变化•下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矢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丁为年龄组成,每种类型中包括老年、中年和幼年三个年龄期•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方法有标志重捕法和取样器取样法•如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矢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在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冲量•在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二、填空题•在一片农田中,长有很多杂草,还有粘虫、青蛙、蛇等动物活动,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对这一农田进行研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该农田中,所有生物的种群的集合称为」其物种数目的多少叫_。

()若要用同样方法调查该农田中的蒲公英的种群密度,取样时矢键是要做到_,取样时常用到的方法是—和_。

・()若农田被弃耕,小麦会被杂草所替代,以后还会出现灌木等,这种现象称为_,其分为两种类型,即一和。

()在由小麦、粘虫、青蛙、蛇组成的一条食物链中,青蛙经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其去向不应包括()•通过青蛙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流入到蛇体内的能量•通过蛇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的能量•通过青蛙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的能量()该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后来进一步调查,此农田中还有田鼠的存在。

若在上图的食物网,蛇的食物有来自蛙,来自鼠,则从理论上讲,蛇每增加体重,至少消耗小麦一,农田中的生物可以通过捕食和被捕食传递信息,体现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一地点同种生物的种群密度在不同季节因环境条件的不同有可能会发生变化,错误。
故选。
【分析】
本题结合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图,考查种群的特征、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要求 考生识记种群的数量特征, 掌握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 能准确判断图中各字母的含 义;识记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解答】
由题意可知,图示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图.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 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 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性别比例直接影响种群 的出生率,年龄组成预测种群密度变化,因此图中甲为出生率和迁入率、乙为死亡率和 迁出率、丙为性别比例、丁为年龄组成。
.下图反映了三个种群的年龄组成。源自据图回答下列问题。()三个种群的发展趋势是:,,。
()比较三个种群的密度发展趋势:
参考答案
答案】
()群落 丰富度
()随机取样 五点取样法 等距取样法
()群落演替 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
()
() 调节种间关系
()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大,种群数量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稳定,种群数量会越来越
()若要用同样方法调查该农田中的蒲公英的种群密度,取样时关键是要做到_,取样
时常用到的方法是_和_。-
()若农田被弃耕,小麦会被杂草所替代,以后还会出现灌木等,这种现象称为_,其
分为两种类型,即_和。
()在由小麦、粘虫、青蛙、蛇组成的一条食物链中,青蛙经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 其去向不应包括()
.通过青蛙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
.下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
.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丁为年龄组成,每种类型中包括老年、中年和幼年三个年龄期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方法有标志重捕法和取样器取样法
.如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解答】
.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而一般植物 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错误;.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 特征,直接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内的数量,正确;
.年龄组成能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年龄组成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简介影响种 群数量,错误;
.流入到蛇体内的能量
.通过蛇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的能量
.通过青蛙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的能量
()该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后来进一步调查,此农田中还有田鼠的存在。
若在上图的食物网,蛇的食物有来自蛙,来自鼠,则从理论上讲,蛇每增加体重,至
少消耗小麦_,农田中的生物可以通过捕食和被捕食传递信息,体现了信息传递在生态 系统中的作用是_,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在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冲量
.在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
二、填空题
.在一片农田中,长有很多杂草,还有粘虫、青蛙、蛇等动物活动,某中学生物兴趣小
组对这一农田进行研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 该农田中,所有生物的种群的集合称为 」其物种数目的多少叫_。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种群密度的相关知识, 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 运用所学知识综 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种群的数量特征主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 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是影响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 种群数量的,分析一个种群的年龄结构可以间接判定出该种群的发展趋势。
种群的特征进阶练习
一、单选题
.下列有关种群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应该用样方法,动物应该用标志重捕法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直接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内的数量
.年龄结构直接决定了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老年个体多,种群数量将减少
.同一地点同种生物的种群密度在不同季节不会发生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